小孩的行为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孩的行为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孩的行为教育

小孩的行为教育范文1

关键词:语文教学;有效课堂;文本解读;学生生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3-044-2

我有幸参加了南京课标教育研究所在翠岗中学举办的海峡两岸教学比较研讨会,在聆听了翠岗中学李寅老师的《幽径悲剧》和台湾蔡昱洁老师的《背影》阅读教学后,对“有效教学、文本解读、学生生活”的理解更为深刻。下面我将结合海峡两岸此次语文课堂教学的教材、教法,浅谈自己对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性的几点看法。

一、台湾教材兼具工具性、人文性,便于有效地教、自主地学

台湾教材的工具性、人文性明显,至少有两点值得借鉴:一是学习重点的提出、问题的设计、书面表达的指导、阅读链接的安排,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能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以上几点均以课文为单位,且注重文本、书本、生活、学生之间的联接,最终指向学生的灵魂,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使阅读教学与学生的生命共舞,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二是作者简介和注释的编写、课文赏析的加入、插图的编排,为学生的自主、独立阅读铺设台阶。以上几点均围绕课文,注重引导的层次性。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的中心是学生个体,所以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独立性,让学生在自主、独立的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构建。因此,教材的编写应该为学生的自主、独立阅读铺设台阶。[1]

如蔡昱洁老师所讲《背影》,投影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作者朱自清的本名自华、字佩弦、自称“扬州人”以及改名为“自清”的典故出处。此内容教材里有,老师以练习的形式温故知新,此举既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又熏陶了人文素养,还培养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可谓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结合。而苏教版教材的作者介绍简单,大多是书下注释①几行字,简介称谓,有时连代表作都省略了。教师即使有补充,也只是投影显示,读一遍,让学生记下考点,很少详细介绍典故。应试的痕迹了然,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或兴趣骤减。

再看台湾教材的问题设计放在教材前面,能引发学生课前预习、思考、探究,且问题指向文本、学生、生活,层次性明显,其设计意图常常引领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别人走向自己,从封闭走向开放,最终实现了对学生灵魂的触及。苏教版的探究练习放在课文后,更多的关注文本内容,关注语言表达效果,知识性很强。问题设计直指文本和学生,即使关注生活,也是用生活或自我的例子印证文本内容、巩固所学知识,是从开放走向封闭,与学生的灵魂绝缘。

问题设计的理念不同,导致了海峡两岸授课方式的不同。大陆教师一般要花大量时间设置情境导入,而此情境只是一个引子,关键是激发学生探究文章内容和写作特色的欲望,目的性、针对性很强,功利性明显。授课的过程中,大陆教师因为教材只提供了课文,不知道学生已经了解了哪些知识,于是习惯或不自觉地选择多讲,生怕有知识的遗漏。仔细比较后不难发现,台湾的教材其实是大陆的教材、教参、拓展练习的合编,工具性、人文性都很强。此编排理念深得人心的原因是:既减轻了教师的备课负担,又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还生态、环保,节省了家长、学生东奔西走购教辅材料的时间和金钱。

二、台湾教师授课更关注生活生命,便于平等对话却易割断文脉

特级教师、扬州市中学语文教研员陈玲玲老师评价翠岗中学李寅老师讲《幽径悲剧》,是长文短教、深文浅教的尝试,彰显了知性女教师探究悲剧的严谨与细腻。李老师从字音、字形到悲剧情感,用一连串的问题逐层深入地引导学生感受悲剧色彩,全课给人的印象恬淡幽美,好像用幽美的文字读如泣似诉的悲剧,但课堂气氛过于沉郁,缺乏张力。评价台湾蔡昱洁老师的授课像知性大姐围着火炉谈话般的真诚和质朴,全课给人的印象是短文长教,有活力、有激情,文本解读注重文化熏陶,贴近学生生活与实际,但细节分析不够细腻――太多的游离文本的解读会割断文脉。

翠岗李寅老师围绕“悲剧是什么――幽径里发生了什么悲剧――文中哪些语句能表现藤萝悲剧――悲剧发生后作者流露出怎样的情感――作者真正的悲哀是什么――你认为真正的悲剧是什么”,引领学生朗读课文相关段落、探究课文内容、学习“以物写人、以美衬悲”的写法,可谓紧扣主题,即使有拓展,比如投影作者季羡林的生平、比如投影北大花丛中温馨提示“美的瞬间”照片,也绝不会游离主题,十分地紧凑。台湾蔡昱洁老师由《背影》中朱红的橘子联想到橘味的棒棒糖水果,给学生带来一箱棒棒糖奖品,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争相举手回答问题。而作者姓名介绍的拓展、写作背景的探讨、修辞手法的判断虽然以练习的形式出现,但老师的讲解联系实际、联系常见的例子,十分的深入浅出,特别是背景探讨以三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是大陆教师很少使用的方法,相信学生一定印象深刻,在理解课文时无需老师再讲解背景。

仔细研究台湾的阅读理解题,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物形象的感悟,一类是修辞手法的判断。回头再看我们的比较阅读拓展题,学生很少答题点完全到位,因为我们的答案考虑的方面较多,不像台湾教材这么专一研究某一方面。从学以致用角度看,大陆拓展训练注重学法迁移、能力迁移,知识性较强,而台湾的拓展训练注重生活化、生命化的熏陶,在欣赏、感动、感悟之余,学怎样写人、怎样叙事、怎样做人。从应试角度看海峡两岸的文本解读,大陆教师针对性强、应试有效性高,台湾教师讲解虽然宽泛、不够系统、甚至有些割断文脉,但若从学习收获来看,台湾学生受益终身,因为生活化的学习内容直接影响学生的做人、做事风格,而知识性的学习内容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的忘却。

三、课堂教学改革更呼唤生命对话,便于“应试”“应世”统一

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应该由“应试”向“应世”转移,创建课堂与生活的“超级链接”。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很大程度来源于生活积累,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来源于开放的课堂教学建构。由此可以看出,语文课堂教学应当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解决为何学语文、为谁学语文、语文学什么的问题。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建立“应试”(课堂教学系统)到“应世”(社会生活系统)两者之间的“超级链接”。单纯“应试”不对,但过多“应世”也会分散学生的精力,影响学生的“应试”成绩,很难让群众满意。

如何做到“应试”和“应世”的统一?创建课堂与生活的超链接,把“知识”放在问题中,放到现实中,让学生主动学习、研究学习、合作学习,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应世”能力。然而,自主不等于放任,探究性学习,不等于漫无边际地研究,有效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自主”和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2]。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语文教学改革才不会太功利。

有些老师上公开课为了出彩,远离文本,将语文课上成了“资料课”“环保课”“综合课”。阅读是富有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过程充满了创造。阅读教学应该依据教材内容来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阅读能力。教师在进行开放性教学时要把握一个度:开放要有利于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进行科学方法、健康情趣、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渗透,有利于学生体验母语的优美和运用母语能力的提升。笔者认为: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首先应该有语文味,其次要紧扣文本解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着力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语文素养的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以海峡两岸课堂教学实例比较来看,台湾语文教学给人的感觉是贴近生活,注重生命教育,赏析多元化,但融入文本少、整体感悟少,拓展比较“碎”,缺少纲举目张的“主问题”。大陆语文教学追求高效课堂,教师研透文本,紧扣文本,主导和预设多,活用文本不够,课堂“真生成”较少。如何把握好“紧扣文本”和“贴近生活”的度呢?我觉得在文本解读和拓展训练时一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真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从而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二要紧扣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真活动”,让学生把握文本感情基调,提高语文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真发展”。这才是我们理想中的语文味很浓的语文课,也是“应试”和“应世”较好结合的有效的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小孩的行为教育范文2

芭芭拉有两个孩子,在谈到如何给儿童讲性的时候,她讲了一段发生在她身上的故事:

我五岁的儿子贾妮斯问我:“孩子怎样才有的?”我硬着头皮告诉他人们常说的话:“小孩是在他们母亲肚子里长成的。”贾妮斯又问:“那他们怎么到那儿的呢?”

这真叫我难堪,该如何解释呢?我只好说:“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爱得很深,父亲将一粒微小的种子种在母亲的腹中,这粒种子长大后便成了一个婴儿。”贾妮斯懂了,我曾为自己的回答庆幸呢!

几星期后,我看见贾妮斯和他三岁的妹妹在后院,贾妮斯拿一颗草籽在妹妹肚脐上戳。我高声叫道:“你们在干吗?”贾妮斯迷惑不解地望着我说:“我要妹妹有个孩子,这些是我找到的最小种子。”我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看来事情并不象我想象的那样……

和芭芭拉一样,许多父母都感到对孩子进行性知识教育简直无从下手。真的是这样吗?你掌握了与孩子谈这件事的方法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该怎样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谈性。

目前,美国性教育研究会(Sex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research meeting简称SEITUSRM)对婴幼儿到成年前的性启蒙教育又提出了新的方法:即让父母与孩子站在同一层面上,给孩子相应的性启蒙,从而使孩子在意识互动的信息交流中接受教育。SEITUSRM推荐给适龄孩子相应性教育,具体如下:

SEITUSRM步骤1:获取孩子的“性信息”

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取孩子的“性信息”:

1.了解小孩的与性有关的行为、需要、心情和态度。

2.判断孩子是否乐意接受与性有关的问题。

3.选择一种适合与孩子交流的方式。

4.使孩子确信他们的这种成长(性成长)是正常的。

5.预测小孩将来要面对的问题。

SEITUSRM步骤2:不同成长期的性教育

所有的儿童在成为成人之前都要经历一个成长阶段,这个成长阶段包括体力发展——由爬行到走路,智力阶段——由学习词语到组成句子说话,还有性的成长。父母应该根据孩子所处的年龄阶段而采取相应的性教育方法。

0~4岁阶段

性格特征和行为:在这个年龄阶段,小孩子开始探究他们所处的世界,而性也是那个世界的一部分。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喜欢被人抚摸的感觉,并主要通过第一信号(非语言信号)获得与性有关的和识。

对待性的态度:在这个阶段,当遇到与性有关的问题时小孩子很好奇,容易接受并且不觉得害臊。

交流方法:父母的态度和情绪是最好的非语言的表示,因此同小孩交流时不要郑重其事,而要尽量地用比较轻松的语气,让小孩知道有关这方面的问题是可以询问的。如果发现小孩玩弄生殖器,不要有过激的反应,因为对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这是很普通的行为,父母应告诉他,人的身体有些部位是不能随便去摸的,也不能让别人摸(尤其是女孩子)。

5~7岁阶段

性格特征和行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开始意识到了性别的不同,并且学习扮演性别的角色。对人身各部位很感兴趣,十分注意与异性的不同之处。大多数的小孩会问一些与他们身体、出生等有关的问题。

对待性的态度:在这一阶段的孩子,往往从其它途径获得了关于性的知识或一些暗示后,开始变得害羞胆怯,越来越少问与性有关的问题。

交流方法:要尽快地回答小孩提出的问题并给予简单易懂的解释,确保父母完全明白小孩的问题,小孩也能听懂父母的回答。5~7岁阶段的孩子往往以自身的质疑为出发点,如:“我从哪儿生出来?”绝大多数权威认为这是开始用易懂的词法解释“生活真象”的理想时机。例如对“我从哪儿生出来”,可以这样回答:“你是从妈妈身体一个特殊部位出来的,别的孩子也都这样。”

8~10岁阶段

性格特征和行为:小孩子在这个阶段会对身体上的一些部位进行“好的”和“坏的”之分。他们很想知道他们的身体上一些器官的功能以及与性的联系,但却害怕讨论“性”。对性以及与性有关的问题非常的敏感。

对待性的态度:在这一阶段,小孩对待性的态度表面上是漠不关心,但事实上,他们对这个问题非常地感兴趣。他们从成年人那里获得了很多非语言的信息而意识到应该避免去谈论这个话题。并且意识到触摸生殖器的感觉很好。

交流方法:试着向孩子解释他们这些身体的部位并不是很脏,并且告诉他们这些部位与其他的部位是一样的。要避免隐讳这些部位和它们的功能。在这个年龄阶段快结束时,要确保他们获得了关于青春期的全部知识。

11~13岁阶段

性格特征和行为:尽管父母亲可以尽量自然而巧妙地解释生活的真象,可是11到13岁的孩子仍会从学校带回一些怪诞的想法和令人惊诧的说法。“秘密部位”成为他们悄悄议论的话题。

对待性的态度:其实,11到13岁的孩子对性开始有了较深度的关注,在他(她)的心灵中有许多朦胧而好奇的性问题。即使孩子对性问题一无所问,你也应该自问其缘由,是他(她)简直无兴趣,还是你一再告诫他(她)此问题理应回避?

交流方法:这个年龄的孩子提出的一些问题,常常把父母亲弄得目瞪口呆。有个11岁的女儿问她母亲怎样“搞”同性恋爱。这位母亲作了最有说服力的回答:“我不知道,亲爱的,那种事我没经验。”这个回答告诉我们,最好的回答往往是最简单的回答。

14~16岁阶段

性格特征和行为:有这个年龄孩子的许多家庭大多处在非常时期。此时,孩子在生理上日臻成熟,成为他们尤为关心的对象。特别是他们开始感受异性的新变化,需要对自己生理上的变化有所准备。

对待性的态度:父母在这个问题上与14~16岁阶段的孩子交流时会遇到他们的各种各样的抵触,特别是年龄越大的孩子。因此,父母最好是对孩子逐步进行性启蒙教育。此时,必须告诉女孩子有关月经的知识,而男孩,要对他们讲和梦遗的问题。

交流方法:孩子提出的有关性问题,这时可以第一次正式向他们解答了,虽然这个年龄的特征是依靠假设来表现事物的。如:“女孩怎样博得男孩喜爱。一当他们找女友时,什么年龄最受青睐?”专家们指出:由于该年龄的孩子看起来有些盲目地在同伴中显示自己,因此他们大多数需要领会父母的信任和期待。特别是怀孕的可能性很现实,少年需知道有关避孕的知识。

SEITUSRM步骤3:关于男孩子

多年来SEITUSRM的研究表明,对待相同年龄的孩子,家长在性教育上所花的时间女孩多于男孩;因为古老的道德准绳形成了这种事实,女孩应该保持“贞洁”,而男孩也许以后能得到“经验”。其实,现实中男孩在求得“经验”上远远不如许多“经验丰富”的女孩,许多家长不仅把这个事实忽视了;而且,有许多父母并未意识到男孩在的“自我表现”上存在严重的无知。所以,在给孩子实施相应的性教育中,父母们一定要帮助男孩子“得到”亲切、敏锐、尊重他人感情和与人为善的品质。简言之,你应该把儿子教育成你想让女儿去认识的那种人。

小孩的行为教育范文3

老师除了改变观念之外,还应接受再教育,做老师的不要以为教书就可以不必读书了,现在孩子接受四面八方资讯管道多,老师亦非唯一的资讯来源,唯有老师不断学习,跟着知识的发展脚步而自我成长,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才能立于不坠之地。

在增进师生互动方面,校方应主动设立一个具公信力、公正、客观的申诉管道,使学生得以表达意见,宣泄不满情绪,或许可以降低师生关系紧张的程度。社会方面造成的青少年问题颇值得深究的是大众媒体所塑造的暴力现象,常使是非不明、价值观念混淆的青少年不自觉地受到潜移默化。家庭教育不健全,社会环境不良,光靠学校如何能教育出健康的下一代。教育下一代不只是学校的责任,出现有问题的学生,也不仅仅是学校的错、家庭、社会都难辞其咎,当然学生本人也该检讨。

就文化观点来看,东西方文化有所不同。东方文化是仁道的思想,强调人情、伦理;西方文化较为理性,强调科学、民主。近来欧风东渐,许多人想放弃自己的伦理、道德、却又无法尽取西方文化理智之精髓,社会的价值观将随之而混淆。人口政策也与学生行为有关系。现在“两个正好,一个不少”的时代政策下的宠儿,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由早期的“重量”转变成“重质”;由于子女数少,家长格外宠爱。过分宠爱、溺爱的结果,就宠坏了小孩。其实,小孩犯错,就应该管教、纠正,不应该因为生得少,就把他当宝贝而宠坏了他。家庭是孩子最早社会化的机构,孩子的行为,最早是向父母学习而来。如果父母亲的管教强调自我管理、自治,孩子也会懂得洁身自爱,自我约束;而如果父母放任小孩的行为,小孩便会目中无人,无法无天。在家里如此,在校亦然。现代家长得从自身做起,身教更重于言教。

社会化的每一个过程,的确影响到学生的行为表现,因此,有怎样的社会,也就有怎样的学校;有怎样的文化,也就有怎样的次级文化。我们的社会,尤其媒体及商业活动,处处充满了不良示范,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缺乏是非判断力的学生而言,容易受到蛊惑;而新来文化与原来学得的文化未必相容,导致角色混淆,价值观益加模糊。对于这样的次文化,老师更不能放弃辅导的责任。学校教育讲求五育并重,各校落实此一理念的情况不一,为使学生五育均衡发展,校方应重视个别差异,因材施教,鼓励每位学生视性向而定,发展自我才能。不论德育、体育、群育、美育都与智育一样重要。只要在任何一项领域里,有杰出的表现,都值得鼓励、如此一来,学生各有其才,各展所长,便能减少校园问题之发生。增进师生互动,固然是减少师生冲突之道,但是师生间的关系仍是一种上对下的关系,并非平行关系。

为走向教学正常化,学校以常态分配方式编班,不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完全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教材教学生。为使资质平庸的学生都能听懂,老师教得浅显,又使得资优的学生感到不满足。若要满足他们的需求,课讲得太深,则又使资质平庸的学生跟不上进度。常态编班的结果是顾此失彼。

要重建校园伦理,师生双方必须定出合情合理的规范,双方在游戏规则的制约下互动,只要彼此不逾矩,师生冲突的事件,即能化弭于无形。重建校园伦理,不单是学校的责任,追本溯源得从家庭做起。在家庭中,家长对于小孩不能大放松,也不能大严苛。要让他们养成自津的习惯,看似自由,其实又有规范,这样的管教技巧,父母有必要学会。学校则要主动教导学生如何判断是非,并循正常管道反映自己的意见。至于那些不配当老师的人,主管机关及学校应该把他清除出去,以保持校园的安定与健康。天真可爱,在他们的眼中老师是个神;师生之间除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外,国小学童与老师更有“亦亲”的关系。平常,老师像是孩童们的家长一般,无微不至地守护着他们。随着都市化的发展,校园的班级数目增多,学生人数增长快速。因此,学生呈现一种“匿名性”的倾向。心想除了班主任、授课老师外,大部分老师及训练人员都喊不出他的名字。任何不适当的行为,反正也不容易引起老师的注意。于是校规形同虚设,管教学生益加困难。

小孩的行为教育范文4

立法委员洪秀柱首先指出:过去,国人对于“老师”这个角色一直非常看重,例如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天地君亲师”的说法。这两句话中,将老师看作是父亲或是仅次于双亲的角色,地位崇高而重要。

随着社会的变迁,师生关系有相当大的转变。过去把老师奉为威权化身的观念逐渐解体,在“自由”、“民主”意识普遍抬头之下,学生对老师行为不满,敢公然提出抗争,这无疑是对老师的一记当头棒喝。解决校园问题的根本之道,是从现代师生关系的定位谈起。

洪委员认为,重新定位师生关系时,一方面打破了老师威权的偶像,另方面对老师角色的期许,也得随之而调整。过去,一直把教人读书及做人的老师看做是“神”。既是神,便不会犯错。可是老师毕竟也是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如果老师做法失当,只要愿意承认错误,仍然可龋今天的学生不再像过去只愿做个听众,不敢表达。因此,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成为现代老师必须接受的新观念。当然,尊重学生并不表示老师得一味顺从学生意见而放弃管教责任。今天学生的特质已是:活泼有余,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抱负水准提高,受挫能力、忍耐力、包容力、勤奋精神均降低。根据一项统计,台湾9--13岁学生的科技、数学能力名列世界前13名,而道德判断力却瞠乎其后,面对此种辅导学生性质的转变,老师的管教更显重要。

管教学生是老师的责任。老师与学生应建立亦师亦友的观念,不妨多关心他们,多用他们的语言与之交谈,尽量使学生愿意与老师亲近。去除他们对老师威权的防线后,学生便很愿意向老师倾吐心底的话。

老师除了改变观念之外,还应接受再教育,做老师的不要以为教书就可以不必读书了,现在孩子接受四面八方资讯管道多,老师亦非唯一的资讯来源,唯有老师不断学习,跟着知识的发展脚步而自我成长,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才能立于不坠之地。

另外,强化老师的辅导观念与技巧亦属迫切。如果教学方式、教材内容能随时更新,适合学生的需求,则教育效果当会更好。

在增进师生互动方面,校方应主动设立一个具公信力、公正、客观的申诉管道,使学生得以表达意见,宣泄不满情绪,或许可以降低师生关系紧张的程度。

归究起来,校园问题的发生,家庭、学校与社会三方面皆有责任。根据青辅会出版的青少年白皮书所作的统计,近6年青少年问题的产生,以家庭因素居首,约占40%,社会因素居次,占20%--24%,包括交友不慎或社会环境不良等情形。

再其次是心理因素只占5%--9%,可见家庭教育责任之重大。

社会方面造成的青少年问题颇值得深究的是大众媒体所塑造的暴力现象,常使是非不明、价值观念混淆的青少年不自觉地受到潜移默化。

家庭教育不健全,社会环境不良,光靠学校如何能教育出健康的下一代。教育下一代不只是学校的责任,出现有问题的学生,也不仅仅是学校的错、家庭、社会都难辞其咎,当然学生本人也该检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个经师,更是个人师。任凭社会变迁,应该还是不能摇撼传统老师的角色。如果未来的校园像一个超级市场,老师是售货员,资料与课本是产品,学生是顾客,买方视需要而定,向卖方买取国文、英文、数学等产品,学成后,银货两讫,互不亏欠。如果校园这样的商品化,非但不具人性,而且悲哀。

师大附中校长苏清守表示:师生冲突一事,古今中外皆然,并不能因为特殊案例,而使老师找到放弃职责的借口。一般而言,老师具有训导、教育、辅导的义务。师生发生冲突,应找到原因,寻求解决之道,决不能放弃自己应尽的职责与义务。

之所以发生校园案例,大半是不明事理的学生、家长碰上不称职的老师造成的。如果有好学生、好象长、好老师,岂能有不正常的校园文化。不要一有问题发生,就拼命揭人隐私。只看到校园的阴暗面,对于那些发挥人性光明面的感人事迹,既不闻问,也不鼓励。要知道老师也需要家长及社会的肯定与鼓励,这样老师才会愈教愈起劲。

就文化观点来看,东西方文化有所不同。东方文化是仁道的思想,强调人情、伦理;西方文化较为理性,强调科学、民主。近来欧风东渐,许多人想放弃自己的伦理、道德、却又无法尽取西方文化理智之精髓,社会的价值观将随之而混淆。

太过强调西式“速食文化”的结果是:学校、家长都渴求教育的成果,特别是以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指标。须知辅导、教学、训导无法速成,要靠长期耕耘,才能见效。

就伦理方面来看,现在的社会是“父不父,子不子”,伦理已趋破产。虽不敢说有家庭问题的孩子,必然产生不良行为,但却可归纳出:有不良行为的孩子,必然源于有问题的家庭。例如夫妻感情失和、分居、意识不同、管教不一致的家庭,孩子缺乏父母之爱,行为必然乖戾,问题便显现于学校。

人口政策也与学生行为有关系。现在“两个正好,一个不少”的时代政策下的宠儿,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由早期的“重量”转变成“重质”;由于子女数少,家长格外宠爱。过分宠爱、溺爱的结果,就宠坏了小孩。其实,小孩犯错,就应该管教、纠正,不应该因为生得少,就把他当宝贝而宠坏了他。

家庭是孩子最早社会化的机构,孩子的行为,最早是向父母学习而来。如果父母亲的管教强调自我管理、自治,孩子也会懂得洁身自爱,自我约束;而如果父母放任小孩的行为,小孩便会目中无人,无法无天。在家里如此,在校亦然。

现代家长得从自身做起,身教更重于言教。

社会化的每一个过程,的确影响到学生的行为表现,因此,有怎样的社会,也就有怎样的学校;有怎样的文化,也就有怎样的次级文化。我们的社会,尤其媒体及商业活动,处处充满了不良示范,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缺乏是非判断力的学生而言,容易受到蛊惑;而新来文化与原来学得的文化未必相容,导致角色混淆,价值观益加模糊。对于这样的次文化,老师更不能放弃辅导的责任。

学校教育讲求五育并重,各校落实此一理念的情况不一,为使学生五育均衡发展,校方应重视个别差异,因材施教,鼓励每位学生视性向而定,发展自我才能。不论德育、体育、群育、美育都与智育一样重要。只要在任何一项领域里,有杰出的表现,都值得鼓励、如此一来,学生各有其才,各展所长,便能减少校园问题之发生。

增进师生互动,固然是减少师生冲突之道,但是师生间的关系仍是一种上对下的关系,并非平行关系。教育本来就是一种具有价值判断的活动,老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引导学生改过迁善。不过师生之道,仍有其分际,不能全然打破。

欲解决校园问题,学校应建立一套由资深老师、辅导人员、训导人员所组成的网络,适时共商合宜的解决办法,以求化问题于无形;此外,校外的资源及家长会的功能,也应多加发挥,可使校园冲突降至最低点。

全华国中寇师林孟华的教学心得是:媒体的报道,经常有失公允、客观。只要老师对学生的管教稍加严格,即大加挞伐。相反,对于受学生恶言恶行相待的老师,媒体却不讨论学生的做法有无可议之处,反以双重标准只追究是否老师管理过当,否则怎会招致学生如此对待?她期待具社会责任观的媒体,能够多站在老师的立场也为他们说说话。

林孟华说:“老师兼导师的苦,没人知!老师每天7点半进教室,陪学生早读、整理教室,8点钟开始上第一堂课。到了中午得陪学生午修,自12点40分起至1点10分,下午4点30分放学,又得陪学生搞卫生,一天要忙上9个钟头,已逾越了劳基法每日工时的规定了!”

以1:40的师生比例而言,老师的工作责任真是太重了。国中生是人格最具有可塑性的时期,也最容易情绪激动。每位学生都是一个“风暴”。40位学生轮流来个周期性风暴,那做老师的简直要疲于奔命。

在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下,出现了一群有别干传统思维、行为的“新新人类”。

他们特异的穿着打扮与崇拜明星偶像的心态,转移了他们对课业的注意力。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新新人类对物不珍惜,对人不关怀的冷漠感,使老师教起书来不但难上加难,而且毫无成就感。

为走向教学正常化,学校以常态分配方式编班,不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完全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教材教学生。为使资质平庸的学生都能听懂,老师教得浅显,又使得资优的学生感到不满足。若要满足他们的需求,课讲得太深,则又使资质平庸的学生跟不上进度。常态编班的结果是顾此失彼。

我们当老师的绝对愿意付出爱心、耐心,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小孩一样来教。

可是面对社会对老师常有些不平的怨言,实在令人心灰意冷;究竟什么时候大众才能以平常心来看待老师这个角色?我们也是人,同样需要关爱!

台北师范学院初等教育系杨龙立教授指出:以前和现在一样都有校园问题,只不过过去未加报道,局外人不清楚。其实,古今校园问题不同之处还在于问题的严重程度。目前师生关系的紧张程度的确令人心忧。

校园师生关系的转变,可从师范教育的方式说起。五六十年代,培植师范生的方式为军事化管理。他们逆来顺受,责任心强。当这群师范生毕业踏入校园执教后,对于校长的要求也是唯命是从。即使负担过重,还是二话不说,一肩扛了下来。不过,现在的师范生,要求自主、自律的声浪大为提高,所受教育环境及方式有别于从前。当老师后,对于校长的要求他不照单全收,而是衡外情量己力,老师对上级的关系已有所转变。

尽管老师之于校长的自主性提高,但在对下的权威上也逐渐丧失。从前自校长老师学生顺向发展,现在则是校长、老师都丧失了对学生的权威性。因此,校园不再像过去由上而下那么单纯,每一角色多少都对上有些反作用力,使得冲突时有发生,愈演愈烈。老师逐渐丧失权威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自主性的提升,另方面也是资讯多元化的结果。现在学生的资讯来源可多了。从小家长就把孩子送进才艺教室、科学教室。长期下来,某些学生在某单项学科的能力可能已超过老师,老师的权威性自然丧失。还有在外补习功课的学生,受补习班老师的影响甚深。传统的教学方法及内容已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度、信赖度已大大降低。

再者,学生对知识不看重,也导致师生关系疏离。从前的学生执著于课业,认为以后的发展与所学密切相关;现在的学生则轻视课业。认为书念得好不一定有成就,而且在他们所崇拜的偶像之中,有很多不见得书读得好,因此更增加了他们不必靠读书求成功的信念。

在如何减少冲突方面,杨龙立指出:老师的观念得改变。必须认清“学生不像从前一样会言听计从”的事实。在向学生传达命令之前,请先以他的立场想想:“真的是对他好吗?”其次,以前直来直往的教学方式亦得调整。现在的教学,不要以为有传播,必会有效应。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说服技巧,巧妙地使学生经由认知而改变其态度,进一步改变其行为。这些说服的技巧与理论,可以经由老师再教育而得,所以老师也不能停止学习。

在学生方面,如果对老师某些做法感到不满时,可以先向老师反映,如果确有其事,他却不虚心接受,反而有些失态,学生不要立即与老师正面冲突,退让一步后,再适时向训导人员报告,在理字上站得住脚,在事件上学生已拥有较多的优势。有一位体育老师处罚女学生事件,曾被公诸报端。固然老师处置过当,但追究事件发生的原因,女学生也难辞其咎,因为在事发之际,她并未退让,也恶言恶行以待。所以在整个事件上,她虽是受害者,却不全然是个赢家。

要重建校园伦理,师生双方必须定出合情合理的规范,双方在游戏规则的制约下互动,只要彼此不逾矩,师生冲突的事件,即能化弭于无形。

重建校园伦理,不单是学校的责任,追本溯源得从家庭做起。在家庭中,家长对于小孩不能大放松,也不能大严苛。要让他们养成自津的习惯,看似自由,其实又有规范,这样的管教技巧,父母有必要学会。

学校则要主动教导学生如何判断是非,并循正常管道反映自己的意见。至于那些不配当老师的人,主管机关及学校应该把他清除出去,以保持校园的安定与健康。

天真可爱,在他们的眼中老师是个神;师生之间除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外,国小学童与老师更有“亦亲”的关系。平常,老师像是孩童们的家长一般,无微不至地守护着他们。

对于近来时有所闻的校园事件,毛颖芝的看法是,个案不足以推断所有的校园皆如此,就像父母虐待孩子的事情也频频发生,但是否就可推断天下父母都会虐待孩子呢?事实上,大部分老师仍是敬业乐群,认真负责的。只是新闻报道多持“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原则,致使外界对优良教师的事迹一无所知!

随着都市化的发展,校园的班级数目增多,学生人数增长快速。因此,学生呈现一种“匿名性”的倾向。心想除了班主任、授课老师外,大部分老师及训练人员都喊不出他的名字。任何不适当的行为,反正也不容易引起老师的注意。于是校规形同虚设,管教学生益加困难。

教小孩并不困难,得降低自己的心理年龄与小孩谈话。大人们不能用自己经验内的事物和他们谈,这样便无法交流,另一方面,爱心、耐心仍是教育孩童的不二法门。该童的智慧是逐渐增长的,并非一蹴可就。大人千万不可过于急躁。

事缓则圆,等他的年龄到了,开了窍了,自然能达到我们的要求。

教导小孩时,遇事如何能疏通自己的情绪也颇为重要。在学得这些方法后,便能在不伤害人的情况下宣泄情绪,也能减少与人发生冲突的机会。

专业作家温小平指出:父母亲的价值观有别子小孩,对于一些牵涉孩童事物的问题,常会以主观想法做价值判断。就拿交友这件事来说,父母亲多半会要求小孩与好孩子一起,不要与坏孩子做朋友。但什么是好孩子,什么又是坏孩子?

一般而言,父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成绩好,最好还是模范生。基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他们便希望小孩与这类自己认为是“好孩子”的人做朋友。不过换个角度来说,小孩则不认为成绩好、有钱有地位家庭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因此做父母亲的也得设身处地用小孩的想法来看事情,不要只重成绩,不重操守。

如何增进师生互动,家长也有责任。例如联络簿扮演师生沟通桥梁的重要角色,许多家长往往只是签名了事,从不利用它与老师作进一步沟通;甚至有的让小孩自己拿了图章盖,从不过问小孩学校的事。而家长会,顾名思义应该是由父母亲共同参与的盛会。教育不单是妇女的责任,男女共同参与,可以帮助老师与学生的互动。

另外,家长应该安排固定时间与小孩聊天,主动谈他的学校、他的老师、同学,不要以为把他放到才艺班就是对小孩好,父母亲若能经常和小孩谈心,可以掌握到小孩成长的脉动及分享他成长的喜悦,不会和他成长的经验脱节。等到小孩长大,才赫然发现他怎么改变那么多,甚至变得有点陌生了。

小孩也有双重性格的特征,如果为人父母不主动了解小孩在家与在校的行为,将只能了解在家里的表现。有些小孩在家懒散,可是在学校却热心公益。做父母的如果不主动向老师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也不与他谈心,便以为小孩不乖,经常给予苛责,小孩的心里将难以平衡。原来父母对他的行为只有批评,得不到赞美,因此在家不愿做家事,说不定连带影响他在学校服务的意愿。

小孩非常希望他人的认同及肯定,父母亲或老师如果经常只给他批评,而不给他赞美,小孩的情绪便大受影响。根据许多学生的反映,毕业后还会怀念的老师,通常都是能够以他们的心态和学生相处的老师,可见了解小孩的需求非常重要。

小孩最天真无邪,内心世界有许多丰富多彩的幻想,可以通过演讲、作文、绘画、周记等多种渠道表达出来。学校愿主动为学生设计一些比赛活动、观摩活动,让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得以尽情发挥,借以培养出孩童的自信心。

目前各校的辅导人员极为缺乏,每15班才配备一位辅导人员。如果能在现有导师制度之外,每班再加一位辅导老师专门管理学生的生活,由于没有分数压力,师生关系或许更为融洽。

大众传播媒体具有议题设定的效果,荧屏或语言所塑造出来的形象经常构成青少年的价值观。在媒体一片崇尚金钱主义、崇拜偶像声浪的影响下,青少年的次文化也以此为核心。倘若媒体能因拥有如此巨大影响力而激浊扬清,隐恶扬善,则功利主义的青少年次文化便可改变,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双管齐下,教育才能产生效用。

教育部训育委员会第三组主任郑崇趁表示:校园出现问题,事实上必须由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共同负责。因为学校无法独立于社会之外自成一个体系,家庭则是构成社会的最基础单元,与学校具有密切的联结关系。

小孩的行为教育范文5

关键词:丰子恺;儿童;艺术教育;教育思想;教育目的;竹影

众所周知,丰子恺不仅是我国著名的画家、散文家和书法家,更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尤其重视儿童的艺术教育,对此提出了许多具有独到见解的教育观点。《竹影》主要讲述了年少时的丰子恺和弟弟,以及弟弟的同学借着月光在屋后院子的水门汀画竹影,并通过爸爸的教导,领悟到了艺术美的故事。这篇散文虽然不长,但我们却可以从中窥探出丰子恺的儿童艺术教育思想。

一、艺术教育必须与生活相关联

丰子恺撰写《竹影》这篇散文,主要是想通过“画竹影”这件趣事对儿童进行艺术教育。但月光下的竹影是生活中很常见的景象,随手涂鸦也是儿童生活中很常见的行为,这样的取材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呢?我想这和他认为艺术教育应该和生活相关联的思想密不可分。文中孩子们画竹影这一行为,可以看成是儿童的随手涂鸦,儿童的随手涂鸦其实是他们内心世界的画像,是他们思想情感的表现,是他们对于现实世界的所思所想所悟。丰子恺认为,评判一幅儿童画的好坏,最重要的是看它是否与生活相关联,如果一幅儿童画与生活相关联,那就是值得称赞的画作。同时,他也告诫人们“不仅儿童画是如此而已,文艺之事,无论绘画,无论文学,无论音乐,都要与生活相关联,都要是生活的反映,都要具有艺术的形式、表现的技巧、与最重要的思想感情。艺术缺乏了这一点,就会变成机械的、无聊的雕虫小技”。由此可以看出,不论是儿童画也好,文学音乐也罢,只要是有关艺术的就必须与生活相关联。那么,艺术教育当然也是如此。艺术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图画和音乐学科,因为图画音乐只是“直接的艺术的教科”,艺术教育应该融入一切的学科之中;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教育只有与生活相关联才能称之为“完整的艺术教育”。所以,丰子恺取材于“画竹影”这件趣事来实施儿童的艺术教育,主要是因为竹影这一景物是来自于日常生活之中的,画竹影这一行为也是来自于儿童的日常生活之中的。艺术必须与生活相关联,儿童的艺术教育当然也必须如此。

二、艺术教育要坚持“儿童本位”思想

当孩子们正在兴致勃勃地画竹影时,爸爸出现了。原文写道:“忽然一个大人的声音在我们头上慢慢地响出来:‘这是管夫人的!’大家吃了一惊,立起身来,看见爸爸反背着手立在水门汀旁的草地上看我们描竹,他明明是来得很久了。华明难为情似的站了起来,他拿木炭的手藏在背后,似乎害怕爸爸责备他弄脏了我家的水门汀。”从“大家吃了一惊,立起身来”和“华明难为情似的站了起来,他拿木炭的手藏在背后,似乎害怕爸爸责备他弄脏了我家的水门汀”这两句话可以看出,孩子们当时是很紧张害怕的,主要是由于他们弄脏了水门汀,这反映出儿童随手涂鸦的行为在大人眼里是不被允许的。不仅是在那个时代不被允许,就算是在当下,也是会被制止的。那爸爸看见孩子们在画竹影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是不是也像其他大人一样,马上制止孩子们的行为,并呵斥责骂他们呢?从下文我们可以看出,爸爸并没有那样做,或许从一开始爸爸就没有想过要那样做,因为文中还写道了这样一句话“他明明是来得很久了”,如果爸爸要制止孩子们的行为,应该早就动手了。从爸爸的这一行为中我们完全可以窥探出丰子恺“儿童本位”的艺术教育思想。他在《儿童的大人化》里提到:“大人因不理解孩子,而强迫孩子照大人自己一样地做人,这是一般的儿童教育上的病根。”“儿童本位”的教育思想是丰子恺教育思想的基础,他认为我们必须以儿童为本位,充分尊重儿童的天性,不要用大人的标准去约束儿童的行为。文中孩子们画的竹影就是一幅幅儿童画,一副“思想感情特殊,而画技未练的人所作的画,是‘重兴味’而‘轻理法’的绘画”。“重兴味”强调儿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中的趣味性和随意性,“小孩子的生活,全是趣味本位的生活,他们为趣味而游戏,为趣味而废寝忘食”。他们可以将袜子和鞋子脱下来给凳子穿上;吃藕时,用红线在藕片上有规则的孔中穿出一朵花来;他们也可以将两把芭蕉扇当做自行车来骑等等,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在成人的眼里,童心就是一种“趣味”。孩子们因为始终保持着一颗童心,所以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趣味。“人生无论何事,第一必须有‘趣味’,然后能欢喜地从事。这‘趣味’就是艺术的。”所以儿童画完全是孩子们由“趣味”而生发出来的艺术。“轻理法”强调的是儿童绘画时根本不注意绘画的技法。因为儿童处于身心发展还不健全的时期,他们根本不懂如何细致地观察物体的各个部分,不知道如何用线条和色彩去表现眼前的物体,所671周刊以只能粗略地把物体的轮廓画出来。丰子恺认为“他们本能地将事物去提纯、简化,把事物最重要的特征、最本质的东西反映出来,在提炼简化这方面,儿童比大人做得好”。因为大人的眼光常常被思虑所迷惑,看不清楚物象本身的姿态,儿童的思虑却非常简单,最容易发现物象的本相。可以说儿童画是忠于主观,故意把客观加以变化而表现的画作,和中国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一切中国画都是忠于主观,不肯依照实物而描写的,儿童画和中国画都是主观派艺术。

三、大人要平等的对待孩子

后文继续写道:“爸爸似乎很理解他的意思,立刻对着他说道:‘谁想出来的?这画法真好玩呢!我也来描几瓣看。’弟弟连忙拣木炭给他。爸爸也蹲在地上描竹叶了,这时候华明方才放心,我们也更加高兴。”从这里可以看出,爸爸不但没有制止孩子们画竹影的行为,还自己参与到绘画中。但前文提到爸爸只是在旁边看,就像大多数的家长一样,当孩子们在画画时,大人们只是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那为什么后来爸爸还要参与到孩子们的绘画中去呢?因为丰子恺曾在《儿童苦》里说,“试看现在的家庭里,桌子都比小孩子的头高,椅子都是小孩子所坐不着的,门都是小孩子开不着的,谈的话与做的事都是小孩子所听不懂又感不到兴味的”,“一切日常生活诸事,都以大人自己为本位,把小孩子当作附属物,全不参考小孩子的意见,顾到小孩子的方便,或征求小孩子的同意。”他深感世间儿童者的痛苦,所以告诫大人们应该设身处地想想孩子们的生活,应该站在和孩子们一样的高度去看世界,也就是要大人们平等的对待孩子。当孩子们正在创作“艺术作品”时,应该俯下身去和孩子们一起参与,一起创作,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孩子融入其中,平等的对待孩子。

四、大人要因势利导设计孩子学习

虽然丰子恺强调要坚持“儿童本位”的艺术教育思想,但绝不是任由儿童胡乱地进行艺术创作,在适当的年龄段,大人们就应该对其技法上的错误进行纠正,并补充知识上的不足。所以他认为大人们不仅要参与孩子们的艺术创作,还一定要懂得因势利导设计孩子学习。在《竹影》中,丰子恺虚拟了一个父亲的形象,其主要目的有二:一是强调“儿童本位”的艺术教育思想,尊重儿童的童心、童趣。二是因势利导提升孩子们的艺术眼光、艺术涵养。文中,孩子们正是在爸爸的教导下,知晓了吴昌硕、官夫人、赵子昂等人;了解了“画马的困难在于马本身上,画竹的困难在于竹叶的结合上”;懂得了“中国画不注重‘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此外,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明白了“那些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似乎都有意义,表现着一种美的姿态,一种活的神气”,从而提升了孩子们的艺术眼光、艺术涵养。所以当面对孩子们的随手涂鸦时,千万不要大发雷霆,认为这是脏乱的、不整洁的、不道德的,非得严令禁止不可。然后就要没收他们口袋里私藏着的炭条、黄泥块和粉笔头,边没收的时候还要边狠狠地教育一番,殊不知过了几日,孩子们的口袋里又私藏了炭条、黄泥块和粉笔头,当大人们不注意的时候,他们又会取出这些画具来,在雪白的墙壁上,光亮的地板上,整洁的门窗上,重新开始他们的艺术创作。这样的情况屡禁不止,与其去阻止他们,何不因势利导设计孩子学习呢?这就是丰子恺说的:“所谓培养,就是做父母做小学先生的人,应该趁机助长,修正他们对于事物的看法。助长其适宜者,修正其过分者。”丰子恺对艺术教育的目的有三重解读。第一,他认为“教育是教人以真善美的理想,使人可以窥见崇高广大的人世。从人的心理上说,真、善、美就是知、情、意。知情意,三面一齐发育,造成崇高的人格,这样的教育就完备了。”如果其中有一面偏废,那这样的教育就是不健全的。科学是真的、知的;道德是善的、意的;艺术是美的、情的。这是教育的三大方面,所以艺术教育就是美的教育和情的教育,教人“涵养美感”、“陶冶情操”,学会艺术的生活。第二,人的心灵向来是很广大自由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碰到的钉子越来越多,为了能够顺利的生活下去,我们渐渐压抑了内心自由奔放的感情。但是那颗渴望自由的心却一直在悸动,这就是“人生的苦闷”的根源。“艺术的境地,就是我们大人所开辟以发泄这人生的苦闷的乐园,就是我们大人在无可奈何之中想出来的慰藉,享乐的方法”。艺术教育是为了让人摆脱“人生的苦闷”。第三,他继承了李叔同的艺术教育观点:“先识器而后文艺”,识器是辨识艺术的外在形式,然后在艺术形式的辨识中涵养艺术人格,艺术修养,这是一个涵养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艺术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教人掌握艺术技法,但这只是艺术教育的目的之一,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对人进行人格和德行的培养。

综上,《竹影》这篇散文体现了四点丰子恺的儿童艺术教育思想。第一,艺术教育必须与生活相关联;第二,艺术教育要坚持“儿童本位”思想;第三,大人要平等的对待孩子;第四,大人要因势利导设计孩子学习。

作者:郝益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丰子恺著.丰子恺集[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08.

[2]徐俊西主编,殷国明编.海上文学百家文库48丰子恺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06.

小孩的行为教育范文6

关键词:家庭教育;青年父亲;早期教育;父亲参与

一、研究背景

2010年,国务院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明确政府职责、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作为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三大任务,特别提出要“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由此,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得到了全国的普遍关注。广州市据此制定了《广州市学期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将包含早期教育在内的学前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婴幼儿享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不仅仅指幼儿园、托儿所教育的高质量,更加内在的包含他们所享受到的高质量的家庭教育,而后者更为根本。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沐浴在父母亲的关心和照顾中,年轻的父母也因此担当起了孩子社会化的第一任教师。在儿童早期教育阶段,父母双亲还处于青年时期,他们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各自不可替代的角色,发挥着各不相同的作用。没有参与,就谈不上教育。年轻父母参与家庭教育的质量,影响着儿童早期教育的质量,因而父母双亲的有效参与,成为提升儿童早期教育质量的重要议题,成为科学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一项关键措施。父母双亲都以自己的性别角色从不同角度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他们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同等重要、不可相互取代。长期以来,儿童社会化的研究主要关注青年母亲在孩子发展中的作用,而对青年父亲的作用重视不够。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青年父亲的教养态度以及教养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学习、性别角色的形成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青年父亲通过他们所传递的行为、态度、信息来直接影响自己的孩子,通过对他人和与孩子发展有关的社会环境的作用间接影响自己的孩子。青年父亲对孩子这些影响普遍而深入,超过母亲的影响。尤其是父亲的道德角色对孩子的影响会一直持续到孩子的成年生活中。与父亲接触少或缺乏父爱的孩子,体重、身高、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都要落后一些,并普遍存在焦虑、自尊心不强、自控力弱等情感障碍,表现为忧虑、多动、有依赖性,被称为“缺少父爱综合征”。在儿童早期教育阶段,“缺乏父爱综合征”通常表现为:婴儿期容易烦躁不安、夜哭,睡眠质量不好,食欲减退,经常情绪烦躁、做事缺乏耐心、好冲动;胆小、依赖、容易情绪沮丧,婴幼儿期比别的宝贝更容易哭闹;不喜欢交际,上幼儿园后经常游离在集体之外,显得过于内向,缺乏自信;感情比较冷漠,显得比较自私自利等。这些问题给现在和将来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甚至影响儿童一生的正常发展。美、英、德等国的一些研究发现,缺乏父爱的孩子年龄愈小,罹患综合征的危险愈大,并且对男孩的影响更为严重。与母亲参与相比,当前青年父亲参与相对缺乏,这不仅表现在实际生活中,也表现在理论研究上。新近家庭教育理论研究中将父亲包括在了儿童发展的研究之中,而各国家庭教育实践中父亲的参与也成为家庭教育发展的新趋势。父亲参与成为家庭教育研究领域重要的内容,国外和台湾、香港地区的学者已积累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并影响着相关公共政策的制定。我国大陆对青年父亲参与孩子早期教育的研究相对缺乏,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前学前教育事业大发展、提升儿童早期教育质量的现实需要,又必须有效解决父亲参与这类根本性问题。因此,研究青年父亲参与儿童早期教育现状,并由此寻找父亲有效参与的对策是非常必要的。下文所指的父亲,主要指为人父不久,孩子还处于幼儿阶段的青年。

二、研究方法、对象

为了深入了解和掌握广州青年父亲参与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现状,探讨加强广州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有效对策,我们以广州市荔湾区青年父亲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研究。我们设计了青年父亲参与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现状调查问卷,在广州市荔湾区2所幼儿园和2所托儿所发放200份问卷,有效回收186份,即186位儿童的父亲和母亲填写的问卷有效。我们运用SPSS17.0软件统计父亲和母亲的回答数据,分析父亲参与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态度、做法及程度,并从中找出相应的指导对策。

三、结果分析

1.青年父亲对照顾和教育小孩的看法

(1)青年父亲对夫妻职责的看法表1显示,在186位受访父亲中,对于夫妻职责分工,有59.6%的父亲认同(包括表示“同意”或“很同意”,下同)“挣钱养家糊口是丈夫的主要责任”,不认同(包括表示“很不同意”或“不同意”,下同)的有30.9%,平均认同程度为3.45(最高为5,下同);有47.5%的父亲认同“男主外,女主内”,不认同的有34.8%,平均认同程度为3.25;有54.7%的父亲认同“如果家庭经济条件较好,我宁愿我妻子做个家庭主妇,在家照顾小孩”,不认同的有28.8%,平均认同程度为3.43;有25.9%的父亲认同“在家里,照顾与教育小孩主要是妻子的职责”,不认同的有55.2%,平均认同程度为2.70;有37.6%的父亲认同“男子汉应该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工作上”,不认同的有45.8%,平均认同程度为2.94;有20.5%的父亲认同“我很少为我们家小孩的事情操心”,不认同的有69.6%,平均认同程度为2.34。可见,相当一部分父亲对夫妻职责分工仍固守传统观念,即认为丈夫的角色应是“主外”的、“挣钱养家糊口”的、“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工作上”的,而妻子的角色应是“主内”的、“家庭主妇”的、“在家里照顾与教育小孩”的,从而导致部分父亲在行动上很少参与照顾和教育小孩,很少为小孩的事情操心,在儿童早期家庭教育上缺位。当然这与传统的男女之分观念影响有很大关系。可喜的是,也有部分父亲不认同传统的男女之分观念,倾向于认同夫妻间要互相平等、分工合作、共同分担家务、共同承担教养子女责任的观念,同时他们在行动上也经常为小孩的事情操心,积极参与照顾和教育小孩。事实上,对教养子女来说,父亲和母亲具有相同的重要性,父亲和母亲有同样的能力、责任去照顾和教育子女。(2)青年父亲对夫妻相处状况的评价调查显示,在186位受访父亲中,对于夫妻相处的状况,父亲们的自我评价普遍较高,如有74.0%的父亲认同“我和我妻子在诸如花钱习惯等生活方式上很少有冲突”,不认同的只有9.4%,平均认同程度为3.81;有95.0%的父亲认同“我对我现在的婚姻生活很满意”,不认同的只有1.2%,平均认同程度为4.38;有72.8%的父亲认同“我和妻子对许多日常生活的事情有共同见解”,不认同的只有5.5%,平均认同程度为3.82;有79.0%的父亲认同“我平时经常跟我妻子交流对各种事情的看法”,不认同的只有3.9%,平均认同程度为3.93;有75.1%的父亲认同“我和我妻子有许多共同语言”,不认同的只有5.0%,平均认同程度为3.85;有96.1%的父亲认同“我很感激我妻子为我和小孩所付出的一切”,不认同的只有1.7%,平均认同程度为4.47。可见,超过七成的父亲表示他们夫妻在生活方式上很少有冲突,对许多日常生活的事情有共同见解,平时经常交流对各种事情的看法,有许多共同语言;超过九成的父亲表示对现在的婚姻生活很满意,也很感激妻子为自己和小孩所付出的一切。事实上,夫妻相处和睦、关系良好、婚姻生活和谐对教养好小孩十分有利。(3)妻子对丈夫照看小孩的看法调查显示,在186位受访母亲中,对于丈夫照看小孩时的感受,有85.8%的妻子不认同“我不在乎我丈夫是否花时间和小孩在一起”,认同的只有7.6%,平均认同程度为1.95;有95.6%的妻子认同“我丈夫照看小孩时,我会觉得很高兴”,不认同的没有,平均认同程度为4.36;有91.3%的妻子认同“如果我丈夫对小孩的事不闻不问,我会觉得不高兴”,不认同的只有4.9%,平均认同程度为4.26;有56.7%的妻子不认同“如果让我丈夫单独照顾小孩,我会不放心”,认同的只有26.6%,平均认同程度为2.57。可见,超过八成的妻子在乎丈夫是否花时间和小孩在一起,超过九成的妻子对丈夫照看小孩、关心小孩的事感到高兴,超过半数的妻子对丈夫单独照顾小孩会感到放心。对于丈夫照看小孩的要求、希望,有53.5%的妻子不认同“我宁愿我丈夫集中精力做他的工作,而不想他分心去照顾小孩”,认同的只有28.4%,平均认同程度为2.69;有48.6%的妻子不认同“如有可能,我宁愿做个家庭主妇在家里照顾小孩”,认同的只有32.8%,平均认同程度为2.75;有90.1%的妻子认同“我有时会要求我丈夫照看我们的小孩”,不认同的只有2.2%,平均认同程度为4.07;有93.5%的妻子认同“我总是鼓励我丈夫多花些时间和小孩在一起”,不认同的只有1.6%,平均认同程度为4.27;有92.9%的妻子认同“我希望我丈夫能多花些时间照顾并教育小孩”,不认同的只有2.2%,平均认同程度为4.26。可见,超过九成的妻子都希望丈夫能多花些时间和小孩在一起,陪伴小孩一起成长,夫妻共同承担起照顾和教育小孩的职责。

2.青年父亲参与照顾和教育小孩的情况

(1)青年父亲对照顾和教育小孩的自我评价表2显示,在186位受访父亲中,对于所列出的照顾和教育小孩的11种情况,大多数父亲表示认同,自我评价较高,如认同“小孩每次问我问题,我都能认真回答”的占73.5%,平均认同程度为3.96;认同“小孩做了好事,我会表扬小孩”的占96.7%,平均认同程度为4.38;认同“我答应了小孩的事,我一定会尽力去做”的占92.3%,平均认同程度为4.28;认同“我带小孩玩时,总是设法让小孩玩得开心”的占81.8%,平均认同程度为4.07;认同“我带小孩很投入”的占71.8%,平均认同程度为3.88;认同“如果我不同意小孩做某件事,我会耐心向小孩解释”的占70.7%,平均认同程度为3.85。可见,大多数父亲对照顾和教育小孩较投入,教育方法较正确,如能认真回答小孩问题,会耐心向小孩解释不同意其做某件事的原因,会表扬小孩做了好事,会尽力去做答应了小孩的事,会设法让小孩玩得开心。不过,对于“我对照顾和教育好小孩很自信”,有55.0%的父亲表示认同,但有39.4%的父亲表示“不肯定”,平均认同程度为3.58;对于“我很了解我们小孩的需要”,有58.3%的父亲表示认同,但有35.6%的父亲表示“不肯定”,平均认同程度为3.61;对于“我觉得我照顾和教育小孩的方法很有效”,有36.4%的父亲表示认同,但有58.0%的父亲表示“不肯定”,平均认同程度为3.34;对于“我对教育好小孩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有26.7%的父亲表示认同,还有31.7%的父亲表示“不肯定”,平均认同程度为2.82;对于“我觉得照顾和教育好小孩是件很吃力的事”,有45.8%的父亲表示认同,还有19.9%的父亲表示“不肯定”,平均认同程度为3.17。可见,相当一部分父亲不了解小孩需要,对照顾和教育好小孩感到自信不足或力不从心,甚至感到很吃力,觉得照顾和教育小孩的方法不够有效,需要各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与帮助。(2)妻子对丈夫照顾和教育小孩的评价调查显示,在186位受访母亲中,对于所列出的丈夫照顾和教育小孩的8种情况,大多数妻子表示认同,如认同“我觉得我丈夫有照顾好小孩的能力”的占67.7%,平均认同程度为3.71;认同“我觉得我丈夫很了解我们小孩的需要”的占51.3%,平均认同程度为3.47;认同“当我丈夫带小孩时,他总是十分投入”的占60.1%,平均认同程度为3.54;认同“每当我们小孩问我丈夫问题时,他总是能认真回答”的占66.5%,平均认同程度为3.69;认同“当我们小孩做了好事时,我丈夫对小孩常给予表扬”的占87.5%,平均认同程度为4.08;认同“如果我丈夫答应小孩做某件事,我丈夫总会设法做到”的占75.4%,平均认同程度为3.88;认同“如果我们不同意小孩做某件事,我丈夫会耐心地向小孩解释”的占61.7%,平均认同程度为3.61;认同“当我丈夫带小孩玩时,他总是设法让小孩玩得开心”的占77.6%,平均认同程度为3.90。可见,超过半数的妻子对丈夫照顾和教育小孩的评价较高,觉得丈夫有照顾好小孩的能力,较了解小孩的需要,带小孩时较投入,教育方法较正确。不过,也有少部分妻子表示不认同或“不肯定”,对丈夫照顾和教育小孩的评价偏低。这表明,部分父亲缺乏照顾好小孩的能力,不了解小孩的需要,带小孩时不够投入,教育方法欠正确,如不能认真回答小孩问题,不会表扬小孩做了好事,不会设法做到答应了小孩的事,不会耐心向小孩解释不同意其做某件事的原因,不会设法让小孩玩得开心。因此,部分父亲需在照顾和教育小孩这方面努力改进、提高。将丈夫的自我评价与妻子对丈夫的评价进行对比,我们发现妻子对丈夫照顾和教育小孩的评价相对低一些,这可能是妻子的评价标准较高,对丈夫照顾和教育小孩的要求较严格,期望也较高。

3.青年父亲参与家庭中子女保育与教育活动的程度

调查显示,在186位受访父亲中,对于所列出的22项家庭中子女保育与教育活动,父亲们的参与程度各有不同,有些活动较多参与(包括“我和我妻子各做一半”或“主要是我做”或“都是我做”),有些活动较少参与(包括“我从来不做”或“我较少做”)。父亲参与的子女保育与教育活动按照平均参与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小孩调皮时管教小孩(平均参与程度为3.05,较多参与的占85.7%,下同);带小孩看病(2.89,74.5%);小孩情绪低落时开导小孩(2.86,74.5%);带小孩逛公园(2.83,68.9%);带小孩散步(2.79,67.4%);陪小孩看电视(2.78,63.3%);陪小孩玩室外游戏(2.77,60.2%);带小孩上商店买东西(2.76,68.6%);陪小孩玩室内游戏(2.75,60.8%);小孩哭时哄小孩(2.72,65.1%);带小孩探望亲戚朋友(2.68,62.8%);送小孩上学(2.62,41.4%);接小孩回家(2.51,37.0%);辅导小孩做功课(2.44,46.4%);给小孩穿衣服(2.40,37.0%);为小孩洗澡(2.40,36.5%);给小孩讲故事(2.38,38.2%);为小孩换尿布(2.37,36.1%);参加学校家长会(2.36,36.2%);喂小孩吃饭(2.31,30.1%);带小孩上课外学习班(2.25,35.6%);为小孩铺床叠被(2.24,32.1%)。可见,超过六成的父亲较多参与陪小孩玩游戏、逛公园、探望亲戚朋友、看病、散步、上商店买东西、看电视以及小孩哭时哄小孩、小孩调皮时管教小孩、小孩情绪低落时开导小孩等活动,只有三四成的父亲较多参与送小孩上学、接小孩回家、辅导小孩做功课、给小孩讲故事、带小孩上课外学习班、参加学校家长会等活动,只有三成的父亲较多参与为小孩铺床叠被、换尿布、穿衣服、洗澡、喂饭等活动。这表明父亲平时参与程度较高的育儿活动是陪伴小孩玩耍、管教小孩这类活动,其次是花时间较多的活动,第三是照顾小孩生活这类活动。这和传统上夫妻职责分工不同有很大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少数父亲从来不参与或较少参与家庭中子女保育与教育活动,这十分不利于小孩的健康快乐成长。

四、讨论

1.青年父亲参与观念较传统

自古以来,我国传统上一直存在“男主内、女主外”的观念。尽管今日的父亲在育儿参与方面已有长足的进步,但养儿育女仍然被人们视为母亲的重大职责,父亲在教育儿女中同样拥有重要的价值受到忽视,相当一部分父亲对夫妻职责分工仍固守传统观念,对父亲角色的内涵的认识传统、陈旧,导致部分父亲在行动上很少参与照顾和教育小孩,在儿童早期家庭教育上缺位。调查显示,许多父亲对自身独特的教育作用的认识远远不够,他们与孩子接触、交往时间少于母亲;超过九成的妻子都希望丈夫能多花些时间和小孩在一起,夫妻共同承担起照顾和教育小孩的职责。这一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父亲还未认识到他们在早期教育中父亲的重要性,对早期教育投入精力不够,也反映出妻子对丈夫更多参与家庭教育的期盼。

2.青年父亲参与方式不平衡

父亲参与是一个多面体,不仅包括参与子女的教育,还包括对孩子的日常照料、关怀陪伴、心理支持等。父亲这些参与不但促进子女的身心发展和自身的成长与完善,同时也是夫妻和谐、家庭幸福的重要影响因素。调查显示,大部分父亲认可“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但也采取了切实的方式参与家庭教育,只是参与的方式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父亲参与活动大部分是有选择性的,有些活动参与程度较高,有些活动参与程度较低,其中参与程度较高的是陪伴小孩玩耍、管教小孩这类活动,参与程度较低的是照顾小孩生活这类活动。这种不平衡可能和传统上夫妻职责分工不同有关,也和男女两性性别特征的差异有关。一直以来,母亲更多的是照料、抚育、语言交谈和身体接触,父亲更多的是身体运动的方式。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了父亲参与不平衡。

3.青年父亲参与能力需提高

调查显示,父亲对照顾和教育小孩的自我评价较高。大多数父亲对照顾和教育小孩较投入,教育方法较正确。然而,妻子对丈夫照顾和教育小孩的评价却相对较低。她们认为,部分父亲缺乏照顾好小孩的能力,不了解小孩的需要,带小孩时不够投入,教育方法欠正确,需在照顾和教育小孩这方面努力改进、提高。调查还显示,有相当一部分父亲表示自己不了解小孩需要,对照顾和教育好小孩感到自信不足或力不从心,甚至感到很吃力,觉得照顾和教育小孩的方法不够有效,需要各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与帮助。还有部分父亲缺乏幼儿教育新理念,教养方式有失偏颇,要么太宠爱孩子、迁就孩子,要么对孩子过分严厉、权威,专制现象严重。因此,当前,父亲参与的整体能力还需要提高。

五、建议

1.加强舆论导向,引导更多青年父亲参与

父亲参与对孩子健康发展非常必要和重要,引导更多的父亲参与需要全社会重视和支持,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调查显示,当前大部分父亲观念到位,但参与程度还不高,更倾向于选择性参与。由于父亲选择性参与,他们的认识与行动之间存在鲜明的反差。究其原因,是社会对父职的传统评价导向降低了父亲参与度。现在社会上评价成功男性的首要标准仍然是事业成功,社会更多地要求男性成为家庭的经济支柱,对男性参与家庭教育没有具体要求,不参与家庭教育也没有过多的谴责。有的父亲因为忙于工作,把孩子交给别人来带,这样的父亲不仅没有受到社会谴责或法律制裁,反而得到提拔重用,还得到“事业心强”的赞誉。在这样的社会舆论导向下,父亲渐渐淡出家庭教育。随着现代家庭结构的嬗变、母亲就业增加及其对家务如何分配的冲击,父亲的职责被重新定义。所以,有必要通过各种方式建立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充分发挥报刊、图书等传统媒体,特别是电视在传播父亲参与信息和知识中的重要作用,还要借助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开办网上家长学校、短信家长学校、专家在线咨询等广泛宣传“父亲对儿童的教育作用”、“父亲的职责”,发挥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引导父亲更多地参与幼儿家庭教育。

2.加强父职教育,转变青年父亲参与观念

受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影响,父亲只要负担起养家的工具性角色即被认同,许多人对父亲角色内涵的认识不够全面,对父亲角色的认识没有跟上新时代的要求。当前少数父亲从来不参与或较少参与家庭中子女保育与教育活动,他们不了解小孩需要,只负责协助提供家庭物质资源,而教育孩子的责任落在母亲及祖辈身上,这十分不利于小孩的健康快乐成长。为此,我们必须因应地加强父职教育,把指导父亲参与幼儿家庭教育作为家庭教育工作的侧重点,通过家长学校开设父亲参与幼儿家庭教育的课程,并把指导父亲参与幼儿家庭教育作为幼儿园的硬性任务加以考核。可以依托社区家庭服务中心、幼儿园家长学校,开设父亲参与幼儿家庭教育的课程。教育行政部部门要把指导父亲参与幼儿家庭教育作为社区家庭服务中心和幼儿园的硬性任务加以考核。对青年父亲要加强父职教育,要重点引导他们转变传统的父职观念和父亲角色,提高他们对父亲参与儿童早期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并告知他们有关妻子对丈夫照看小孩的感受、要求、希望,引导他们理解、认同妻子,与妻子共同承担起照顾和教育小孩的职责。作为父亲,要及时反省自己的言行,调整父亲在孩子眼中的形象,以身作则,能以自身最好的形象感染孩子,教育影响孩子。此外,还要从家庭幸福、家庭发展的角度,提高青年父亲对建立和谐家庭重要性的认识,掌握夫妻和睦相处之道,为小孩的健康快乐成长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与氛围。

3.改进教育方法,提升青年父亲参与能力

当前,大部分父亲参与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积极性较高,但方法不科学、能力不强。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父亲对照顾和教育好小孩感到自信不足或力不从心,甚至感到很吃力,觉得照顾和教育小孩的方法不够有效。父亲在育儿过程中有了较科学的育儿方法,就能提升父亲参与能力,有效培养儿童行为习惯。父职参与水平的提高不仅惠及孩子和婚姻,对父亲自身也有积极的效用。为此,我们在鼓励和大力支持父亲参与更多的育儿活动的同时,要对父亲参与方法进行科学指导,为父亲参与输送相关知识与技能,提高父亲参与的能力。对青年父亲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时,要考虑到成人教育的特殊性,采用互动式的活动增强家长的主动性、参与性,加强指导工作的可接受性。社区或幼儿园开展父职教育时,要个别指导与随机指导有机结合,指导活动与日常的保教工作有机结合,可以专门开设“父亲独特影响力”“如何做个好父亲”“学习幼儿教育新理念”等系列讲座,召开父亲座谈会,交流育儿心得,促进家长互帮互助,转变不良的家庭教育观念与行为,提高教养小孩的信心、能力感,学会自信、从容、轻松地教养好小孩;开展亲子活动,引导父亲享受和孩子相处时的亲密与愉悦感觉,了解小孩的需要,激发父亲主动参与家庭教育的意识,学习和掌握教养小孩的有效方法,如父亲平常应多亲吻、拥抱、抚摸孩子等,让孩子时时体验到父爱的温暖,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增强教养小孩的成就感、幸福感。

作者:蒋亚辉 戴育红 单位:广州市教育研究院

参考文献:

[1]许岩,纪林芹,张文新.城市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的特点及其与性别角色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

[2]徐安琪,张亮.父亲参与:和谐家庭建设中的上海城乡比较[J].青年研究,2007

[3]徐安琪,张亮.父亲育儿投入的影响因素[J].中国青年研究,2009

[4]蒲少华,卢宁.父亲教养的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心理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