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研汇报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研汇报内容范文1
笔者在十余年的科研活动中,陆续指导了近20名高职学生进行科研专题实习,深刻体会到科研专题实习模式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巩固与扩展,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应用与提升,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文字与表达能力的锻炼,有利于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因此,笔者更加坚定地认为,科研专题实习模式是药学高职实践教学多元化模式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高职药学教育实施科研专题实习模式的可行性
当前,在一些高职院校中仍存在着“高职生不同于本科生,无需进行科研活动训练”的观点。表面上看,科研与高职生未来的就业方向与岗位工作不符,实际上是忽略了科研过程对高职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及对高职生今后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高职生的科研应侧重于“应用型”而不是“学术型”,应注重应用技术或产品的开发而不是理论基础研究。一方面,随着高职教育的深入发展,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不可能仅停留在拥有几本证书的层面上,而是要求教师能深度融入企业的产品生产、研发等实践活动中,能服务于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事实上,高职院校中部分教师已经在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实践活动中提高了实践技能,也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具有指导学生从事科研活动的能力。此外,高职院校聘请了大批行业、企业中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其中亦不乏可作为科研专题指导教师的人选。因此,在高职院校中正在不断形成一支具备科研专题实习指导能力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无论哪种类型或层次的教育都不能批量地复制或制造人才,而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科研专题实习模式正是满足这一条件的有效人才培养途径。现实中存在一批迫切想继续深造的高职生,也存在部分对科研具有浓厚兴趣与好奇心的高职生。对于这部分学生,科研专题实习模式将比顶岗实习更具有吸引力,也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
3科研专题实习模式的实施
开展科研专题实习模式的基本出发点是基于对高职生的实践、应用、创新等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应针对高职生基础相对薄弱、就业岗位偏重实践应用、独立思维能力不足等特点,在专题内容、指导方式、组织实施等方面开展有异于本科院校的专题实习。
3.1师生筛选
师生筛选即对指导教师及学生的筛选。对于指导教师,应由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并且有在研项目的教师担任;对于学生,则采用自愿报名的原则,以欲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学生为主,或选择对科研感兴趣、想在该方面有所提高的学生。另外,为了保证高职生科研专题实习的质量,应根据教师科研水平的高低来控制指导学生的数量,如可根据指导教师在研课题数及课题级别高低确定具体的学生数量,原则上一项课题安排一名学生,对研发资金规模较大的课题,允许安排多名学生。
3.2开题
为帮助学生明确研究目标、理清研究思路、预见可能碰到的问题,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形成文本材料并在课题组内以PPT的形式汇报。在报告会上,带教教师应针对汇报细节,包括实验设计思路、方法、仪器与试剂的准备以及实验中应注意的操作问题等逐一进行点评。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完善实验设计,使其对即将开始的科研活动更有信心。
3.3指导方式
高职学生第一次进行设计性的实践活动,由于理论知识不够扎实,且缺乏实践经验与技巧,在好奇与兴奋的同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无法预料的问题和困难,挫折感也随之而来。对此,首先应加强指导的频度,切不可“放羊式”带教。笔者的课题组每天第一件事就是由每位学生汇报前一天的实验情况,包括检查实验记录、实验结果的分析、发现实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安排当天的研究工作内容等。笔者坚持每天现场指导1~2次,晚上及周末则通过电话或QQ的方式与学生联系与沟通,适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难题,这样既保证了研究工作的效率,又使学生在与带教教师高频率的接触中不断学习科研思维与技巧,从而提高了科研专题实习的带教质量。其次,要注重开展阶段性的小结汇报,不可“埋头苦干式”带教。笔者将课题组学生分为若干研究小组,要求每间隔两个月左右,各研究小组的学生均应对前一阶段的科研工作进行小结汇报。通过PPT形式进行口头汇报、互相提问、教师点评,同时展示Word文档形式的研究内容小结,师生共同从文字、标点符号、图表、文本排版等方面找出不足。这样既能促进学生及时回顾研究内容和理清研究思路、把握科研进度,同时也增加了师生、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互相了解不同课题的研究情况,还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述、概括总结能力。最后,应尽可能增加科研训练的途径,如带领学生深入生产一线,使其进一步融入生产企业氛围;利用到外单位进行委托测试或合作研究的机会,将学生派往其他科研机构,使其进一步了解先进的设备,学习先进的技术。
3.4成果汇报
为评价学生进入科研专题实习阶段以来的学习成效,在实习结束时,要求每位学生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撰写出完整的科研论文,并由各教研室进行考核与评价。考核优秀的学生参加系部论文答辩,要求学生在10分钟内就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与结果等方面进行阐述。由校内外同行专家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的课题意义、研究结果、论文写作、幻灯片制作、表述能力、回答问题的思维等进行综合评判,并按照考核评分标准给出学生相应的评分和评语。
4结语
科研汇报内容范文2
教学过程中经典理论教学与专题讨论课教学这两条主线需要相互配合,相得彰宜。因此,对于文献专题的选则应当把握三个原则:所选文献专题确系当今医学、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与热点问题(高于课本);专题与经典理论相联系(不脱离课本);专题内容为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较浓、质疑较多而课本讲授深度有限的内容(符合学生兴趣)。在一门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中,根据以上三个原则,由教学组全体教师共同拟定4-5个文献专题,而后在国际权威科学杂志如《自然》、《科学》及《细胞》上就每一个专题选择近年来发表的5篇文献,并指定各专题的辅导教师。文献内容以能够体现该专题重要科学概念、里程碑式科学发现及先进的研究技术方法为标准。文献选定后,由学生依据自身兴趣自主选择,就某一专题形成兴趣小组。经过一段时期的分组学习及教师辅导,最终由每个小组推选两名报告人,在本专题内选定两篇精读文献,以科研论文讨论的形式进行学生课堂汇报。例如在《分子遗传学》的理论教学中,讲授了“表观遗传学”内容,但囿于课本内容的深度及课时数,仅介绍了其基本概念和发展简史。然而,学生在课后提问中表现出强烈兴趣,该专题也无疑是当今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
2学生课堂汇报
学生课堂汇报安排在复习指导课之前1-2周,让学生在结束文献精读训练后,转而全身心投入复习考试过程。汇报课由主讲教师主持,学生代表依次上台,以幻灯为辅助进行汇报陈述,教研室主任、教授及教学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讨论,并给予点评。以上述表观遗传学文章为例,学生代表先介绍了完成该研究工作的美国研究小组,而后介绍了与课题密切相关的研究背景:组蛋白(Histone,H)泛素化与组蛋白甲基化,与理论课上讲授的基本概念密切相关。作者在《分子遗传学》的DNA结构中讲过,一个核小体由两个H2A,两个H2B,两个H3,两个H4组成的八聚体和147个碱基(bp)缠绕在外面的DNA组成。在哺乳动物基因组中,组成核小体的组蛋白游离在外的N-端可以受到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等修饰,从而影响基因的转录活性。而本篇文献则重点讨论H2B泛素化与H3甲基化之间的关系。在对研究结果的讲解中,学生用逐步深入的科学问题作为逻辑主线,体现出文章作者的科学研究思路。作者首先根据H2B泛素化影响H3甲基化这一保守的生物现象,提出了三种假说:①调节泛素化的Rad6复合物可影响调节甲基化的COMPASS复合物中Set1组分的活性;②Rad6复合物可影响COMPASS复合物中其它组分的活性;③Rad6复合物影响COMPASS复合物中各组分的组装、稳定性及活性。而后,作者采用酵母Rad6突变体与野生型相对照,利用色谱分析、蛋白双向电泳、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等生物技术,对三种假说依次进行验证和排除,最终揭示Rad6复合物通过影响COMPASS复合物中Csp35这一关键组分与染色质的结合,实现H2B泛素化对H3甲基化的调控作用。通过文献精读,学生从表观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如组蛋白甲基化、泛素化)出发,进入到基本而又深刻的科学问题,了解到上述确切的科学研究结论,以及寻找科学结论所需的生物技术方法。这个学习过程,在引申了经典理论知识的同时,教会了学生自主学习前沿知识的方法,有效地培养了本科学生的科学研究素质。
3文献讨论、点评
在文献讨论过程中,鼓励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主动性与创造力,发表自己的见解。以上述表观遗传学文章为例,H2B泛素化对于H3甲基化的影响不仅存在于第4位赖氨酸上(H3K4),也存在于第79位赖氨酸上,而该文献的研究对象仅限于前者。有学生在完成文献精读后,就H2B泛素化对H3K79甲基化的影响机制提出了自己的假说。教师对于有独到见解,甚至能提出假说的学生给予高度赞扬,并鼓励其撰写科学假说论文,进一步锻炼自己的科研素质。在每一名学生的汇报及讨论结束后,教研室主任、教授给予点评,在肯定其优点的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问题通常表现在背景知识介绍不充分、逻辑主线不明晰、以及研究方法讲解不清等方面。
4结语
科研汇报内容范文3
关键词:校本课程;校本教材;学校本位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252-02
开发英语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办学特色为前提的,在国家英语课程实施的实践中,吉林省大安市乐胜中学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形成了以“必修+选修”项目为特色的英语校本课程结构模式,在全面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质量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推动了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一、从学校实际出发,突出办学特色
在新课程实施之前,由于课程体制的滞后和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教师已经习惯于围绕中考开展教学,被动地讲授统编教材,因此对自行设计与实施英语课程持消极态度。这种消极态度对开发校本课程实施带来的阻力得不到解决,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再好、呼声再高,最终是无法得到全面落实的。由于教师的整体素质有限,从而导致了对于校本课程开发认识不够科学准确,在实施的过程中随意性比较强,没有明确的课程方案的指导,且不规范,自主实施的英语课程只追求趣味性、生活化,忽视教育性和科学性。通过深入大安市乐胜中学的英语课堂后了解到,虽然校本课的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参与度比较高,但缺乏对语言文化的深层次认识、对课程资源开发不够,从而带来了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华而不实,校本课程方案的实施流于形式,未能有效落实。由于缺乏课程改革的经验,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过程中,忽视本校自身特点和办学定位,移植、复制名优初中的经验,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自主”不是以学校片面追求“特色化”而主观确定英语课程内容,而应综合考虑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中形成本校特色。因此,以吉林省大安市乐胜中学为代表的学校要实现英语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目标,就需要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结合吉林省大安市乐胜中学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自身学校的条件与特色,结合学生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并实施国家课程。
二、开发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
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大安市乐胜中学本着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原则和“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考虑学生的兴趣、需要与经验,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特性,针对学生文学素养欠缺,现代文阅读能力差的特点,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以开发英语读本为重点,以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为目标,从而带动学生英语素养的提升。在内容上,侧重英语阅读,加大科技文献的选用篇幅,在“Unit12 My favor it esub jectisscience”中,其选用科技文献14篇,其中选自ChinaDaliy的六篇,选自CNN的二篇,结构比较合理,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知识的横向统整能力。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中,要以训练学生写作能力为中心,以阅读来带动写作能力的提高。注重科技文献的阅读,创设语境,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强调作文在中考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去思考、去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生存,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得到发展。这一课程具有全员性,即面向全体学生、全校所有文化课教师参加,为每个文化课教师搭建了锻炼自我的平台。
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从2012年初开始运作,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多次召集任务布置会,广泛征求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力争体现务实性和可操作性。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要求教师上好校本课。在上校本课时,采取教师讲授与学生研讨、体验为主,在课堂上播放纪录片,学生要根据课程主题,自己确定的研讨内容、制定自己的研讨方案。如“Myfavoritesubjectisscience”研讨活动中,教师播放纪录片,放映结束后主持学生研讨:“Doyou likes cience?”学生研讨时是以组为单位的,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课程内外的研讨活动,使学生把在学校学到的文化知识真正得到运用,使学生不仅在校学会了学习,更学会了做人,不仅做到了应试能力强,而且做到了自主学习能力强。
课程方案要求学生研讨结束后,要把研讨成果汇编成册,写出研究报告,要求真正上好汇报课。上汇报课时,要举行研讨汇报。学生把研讨的收获分别向老师和同学汇报,大家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也可以说是资源共享,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如果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有人提出新的问题,汇报组不能给予解答,这样,学生就带着新的问题,继续进行深入探究,然后把研究的结果汇报给大家。这样学生的实践研究活动还具有深刻性、反复性和磨炼性。针对部分学生提出的问题,参加汇报的学生进行了第二次研讨与汇报。课程方案要求师生互相评阅。英语教师负责收集学生的研讨材料,师生共同进行评阅,分成优秀和良好两部分,都上交课题组。课题组进行评阅后,再举行总结会,对各专业、班级的活动情况进行肯定或提出意见。课题组从优秀部分中,再挑选出一些材料,打印成小册子,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教材。大安市乐胜中学策划编印校本教材《英语阅读教程》,目前正在编辑中。
三、开发校本课程的作用: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英语校本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初中学生的文化知识,而且对学生的整体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乃至人生理想都有重要的帮助。开发英语校本课程的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必须成为自己所教的学科的研究者,着力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了解学术动态,及时把新的、有价值的理论方法补充到教学之中,用扎实、新颖的内容牢牢地吸引学生。国外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特别强调教师的研究能力,认为“理想的教师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就是经常需要有高度的创造性。”假若教师在自己所教的领域内缺乏较深造诣,或者仅仅满足于现有知识而缺乏求知精神的教师,都无法扮演知识传授者,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和创造,为此,要求教师不应仅仅满足于上好课,应在授课之余,致力于科研和课题开发。为达到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理论修养的加强,授课能力的培养完善开拓有效途径。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不能把重点放在教学内容之外;而应当在教材范围内。而且研究要突出重点,在英语的某一专业和方向上进行较深入的探索,不能力量平摊,大海撤盐。英语课程的广博性特点,决定了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就某一问题深入研究。要使平时积累的面上的各种学问,为重点研究对象服务,做到点面结合,一专多能。
科研汇报内容范文4
实验针灸学是针灸学科新的分支和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实验研究阐明针灸作用规律原理的。[1]《实验针灸学》是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在掌握传统中医针灸知识,结合中医基础特色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的知识搭建,系统学习《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和《神经病学》等公共课程的基础上而开设的。实验教学是《实验针灸学》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2],为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开展以自主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为先导的教学实践。
一、明确教学大纲质量要求,探讨自主创新性实验教学思路
教学大纲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准则,《实验针灸学》实验教学改革应该遵循教学大纲质量要求,并根据不同教授对象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目前本教研室主要承担针灸推拿专业五年制、全英班、专升本及中医七年制针灸推拿方向等4个专业的教学任务。不同的医学背景和学制决定了实验针灸学实验教学的多样性及针对性。在不影响各班级整体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以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展自主创新性实验是完善教学大纲的原则。并且相应对教学设计、考核形式做出调整,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形成性评价教学体系。
传统教学多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学生是被动学习,实验内容多是按照理论教学相关章节内容再现的验证性实验。学生只是按部就班进行,缺乏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未能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科研素质的教学要求。开展自主创新性实验是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效手段。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完成本课程全部理论学习和熟悉基本实验操作后,根据传统针灸知识和现代科研技术,模拟科研课题要求,确定研究目标,撰写科研标书,开展自主设计实验。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考核重点是整个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实验结果不再是评价的唯一标准。
二、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开展自主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
1.实验教学课时设置。目前《实验针灸学》本科教学中总学时为48学时,安排28个实验教学学时,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课时比例高于1∶1。自主创新性实验安排在最后一次实验教学,目的在于通过理论课的学习以及上一阶段演示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操作后,学生对中医针灸科研活动有了客观的认识。同时,学生对实验室条件、个人知识结构及实验操作能力有了一定的认知后,在教师指导下更有利于自主创新型实验的开展。本次自主创新型实验改革以我校2012级中医七年制针灸推拿方向专业的同学为试点,安排8个学时自主创新型实验教学。经过前期准备后,其中2个学时是每个实验小组依次向全班同学介绍实验目的和设计思路,教师进行点评和修改。4个学时进行实验操作,包括课后实验小组分析记录结果和完成实验报告;另安排2个学时给每个实验小组制作PPT,汇报实验结果及体会,各实验小组进行讨论,教师进行点评,并结合整个自主创新性实验过程进行评分。
2.自主创新性实验设计总体原则。自主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目的在于打破枯燥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质量。要求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团体协作精神,跳离固有的框架大胆创新。创新并非是毫无依据的天马行空,要求学生遵循科研设计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科研素养的严谨性。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和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要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科研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实验针灸学》研究手段多样,所以实验设计既要运用先进的实验方法,同时也要结合实验室的实际条件合理开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学生实验设计的方向,实验器材的选用以及实验时间的控制,必要时反复修改实验方案,体现自主创新型实验的可行性和简约性。
3.自主创新性实验教学具体执行方式。(1)实验设计。2012级中医七年制针灸推拿方向共有学生65人,实验改革教学中以5名学生分为一小组,共13组。每组组员共同讨论决定研究内容后,分工合作开展实验设计。每个小组必须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为自主创新型实验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在完成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设备制定科学可行的实验计划。实验计划格式参照实验指导手册,包括题目、目的、原理、实验对象、实验器材、技术路线、观测指标、注意事项及可行性报告。每个实验小组必须上交文献综述,并派出代表在课堂上依次汇报实验计划,经教师评阅通过后方可正式开展实验。(2)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由于有了验证性实验的锻炼,学生已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特别是在建立动物模型和实验仪器操作方面。因为实验条件限制,实验时间和实验动物的数量并不能像正式科研实验那么充裕,有些实验小组之间进行对照研究,这就要求组与组之间要有默契的协作配合,在实验设计的时候需要更高层次的统筹了。另外,每6个实验小组配备一位老师和两位实验员进行协作,主要是起到随时指导和辅助学生完成既定实验计划的作用,保证实验能够安全进行。(3)实验汇报。在完成实验操作后,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相关文献分析实验结果。尤其是对与预测不相符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可能存在的问题。实验讨论部分主要从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实验操作的严谨性等方面展开。各实验小组依照实验报告内容制作PPT,派一名同学在课堂上进行汇报,接受同学和老师的评阅和提问。各组同学汇报结束后,就汇报内容进行全班相互讨论,总结经验教训。教师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并根据各组实验总体完成情况,实验设计的创新性、可行性、合理性以及答辩结果进行评分。评分标准提前向学生公布,着重考查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减低实验结果在考核成绩中的权重,所得分数,占期末总评成绩的20%。
三、总结自主创新性实验教学体会
1.开展时机。中医七年制针灸推拿方向是我校培养新时期中医针灸复合型人才的重点班级,而《实验针灸学》是本专业的限选课,设置在第三学年的第二学期。此时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传统针灸理论和实验基础,开展自主创新性实验是具有可行性的。同时,结合七年制学生的整体培养目标,开展自主创新性实验是具有必要性的。经过七年的培养,该专业的同学最终是获得硕士学位。这就要求在《实验针灸学》教学活动中完成从本科教育向研究生教育的自然过渡,这是由《实验针灸学》的教学目的和学科特点所决定的。自主创新性实验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充分了解研究问题当前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完成科研实验设计,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做好必要的准备。
2.培养能力。自主创新性实验教学锻炼了学生综合能力。本科教学不应只是停留在传统的理论教学,应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在日常学习中发现问题,迸发创新思维。在开展自主创新性实验教学同时,也完善了考核制度。形成性评价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总结性评价,考核了学生在进行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及实验汇报全过程的综合能力,既体现了对热点问题的触觉,也提高了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既结合了基础理论知识,也加深了对学科前沿研究发展的认识;既熟悉了现代科研的先进技术,也加强了实验操作能力。自主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有利于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科研素质,实现培养复合型中医人才的教学目标。
3.共享资源。自主创新性实验教学要求是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学生在准备实验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校各种仪器设备资源、多媒体资源、网络资源和图书馆资源,甚至进行多课程结合或跨专业设计,达到资源共享、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另外,在实验汇报交流中,各组学生通过讨论学习,相互吸收专业信息和经验教训,也是资源共享的又一体现。
4.教学相长。自主创新性实验教学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必然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资料搜集、方案设计,并把握创新性实验的总体方向。在鼓励学生勇于创新的同时,学生反馈的信息以及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就更高层次了,促使教师的能力水平不断提高。而且,经师生交流讨论的结果,也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活动和推动实验改革的发展,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依据。创新性实验的教学目标不但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科研素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教师要将此贯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树立正确榜样,引领学生进步。
科研汇报内容范文5
1进修医师的特点
多数进修医师来自基层的二级医院,我科也有相当数量自来三级医院、甚至大型的教学医院、医学院的附属医院,也有少数来自一级医院的医师。大部分是正规医学院的本科毕业,相当部分有研究生学位,大专及以下学位人员较少,一般都具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历,但业务水平差别较大。进修医师大部分对所学专业有很好的兴趣,工作学习刻苦,进修目的主要为了提高业务水平和学术水平,或者是为了换个医院工作,也有少部分人为了以后能自己开业而学习。
由于进修医师具体的特点决定[2],不同人的愿望、需求和态度是不一样的。有些进修医师有很强的参与愿望,原因有为提高个人业务水平;也有为职称晋升压力被动的学习;也有是兴趣爱好一般,但有条件的时候还是愿意参与;也有些对于科研没有任何兴趣,甚至厌恶,所以需要区别对待。但绝大多进修医师在医学院学习及实习期间,没有接受过规范系统的科研培训,以致在以后的工作中,对于科研有些陌生和神秘,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必须打破科研的神秘面纱,临床科研是很好的选择。
2整形外科临床科研的培训
用简单直观的定义解释临床科研,即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解决临床问题,而整形外科领域面临的临床问题很多,这需要在平时教学中进行系统或者是间断的讲解。对于系统规范的临床研究的随机、大样本、双盲等方法手段及循证医学等内容也要进行一些介绍,这些对于有较高层次需求的进修医师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大有裨益。
进修医师来医院报到后,医院将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两周上岗前的培训,其中一项内容即为科研培训。了解基本方法、手段并进行动物的模拟手术培训,对于其下科后临床和科研打下一定的基础。对于下科后的整形外科进修医师,专科领域疾病的诊治方法手段的跟踪、改良、创新是临床科研培训的重点。
每天查房和每周教学查房是培训临床科研思维和内容的主要时间。患者是最好的教材,临床上所碰到的患者都有诊断和治疗的问题,诊断对于整形外科来说不是重点,大部分病例都很容易明确诊断,治疗是重点,但目前很多常规的治疗方法都不是最理想的,许多已经是明确的治疗效果,最优的首选方法也存在问题。例如:最常见的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没有最理想的方法,需要科研来解决;有些部位明确首选用皮肤扩张术治疗,但扩张时间过长、并发症多等是其面临的问题,也需要科研来解决。主要讲解科研方法,授之于渔,也讲解实例,给以启迪。同时,在培训过程中,教员自身也是很大的锻炼和提高。
3 读书报告是很好的培训方式
对于进修医师的培训,采用坚持读书报告是很好的临床科研培训的方式。每周的全科教学查房后,开始病例讨论前进行10min左右汇报。题目自选或是带教老师指定,大部分进修医师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内容、前期自己已经开展过的技术或方法、目前在临床碰到的一些特殊病例、或者是非常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综述性质的汇报。所有进修医师均在此活动中得到锻炼,很多进修医师完成了文献检索、论文总结、幻灯制作、课题演讲等的突破,消除了科研的畏惧感,有的医师把所讲内容深入总结后撰写为。并以此为起点,建立了自己的临床科研发展方向,走上了良性发展道路。
4参与学术活动
参与学术活动是最好的科研培训的方式之一,可以了解到国内外各领域的最新进展,往往通过思考或交流产生创新的观点。作为博士后、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每周开设研究生的学术活动,进行开题、进展、结题汇报、读书报告及学术讨论等,并邀请科室的进修医师参与,对于开拓视野和知识面很有好处。有些研究生课题即使偏临床型,也可以通过学习规范系统的临床研究是如何产生的想法、申请课题、更重要的是课题的实施和结果汇报。而对于偏基础的研究课题,可以进行一些了解。部分进修医师通过考试也加入到研究生队伍,同时良好的实验室条件,对临床科研工作的开展也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我科每月承办一次省医学会的学术活动,每年承办一次全国性的学术活动,其他相关科室、医院及学校承办多种相关的学术活动,为各种学术思想、理论观点、临床科研实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3]。进修医师积极参与这些活动,能较快的提高其临床科研能力。
5讨论
整形外科进修医师是各级医疗单位,特别是二级医院的主力军,提高其临床业务水平,特别是提高临床的科研水平,对于进修医师个人和单位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培训他们良好的临床科研水平,不仅是要提供很好的科研条件、氛围、思路、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独立开展临床科研的能力,为将来的临床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夏 炜,郭树忠,鲁开化,等. 提高整形外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探讨[J]. 中国美容医学, 2008,17(6):911-912.
[2]马瑞彦,杨宗英,肖颖彬,等. 心血管外科进修医师培养的实践和探索[J]. 医学教育探索, 2007,6(12):1167-1168.
科研汇报内容范文6
关键词:创新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步骤;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152-02
加强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是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我国要实现工业现代化,就要求高等学校的工科教育必须加强对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已经成为工科大学培养人才的首要目的。
一、创新实践课程目标与特点
近年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各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但是如何将单一的知识型人才培养成具有创新性的复合型人才则是一个难题。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不是依赖授课老师“教会”的,而是学习者通过自己思考“学会”的,更是依靠学习者在亲身实践中“体会”的。大连理工大学开设的海洋工程创新实践课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创新实践课在本科生教学大纲之外,目的不在于给学生灌输更多的深奥的理论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对海洋工程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开阔视野,利用已经具备的相关知识为基础,有目的地自主学习研究,解决课程中引出的实际工程问题,充分锻炼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同时,我校建设工程学部在读的研究生人数已经超过本科生,因此,创新实践课程虽然是针对本科生开设的,而同时也兼顾了未来的研究生培养,在大学阶段就对本科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开始培养,使他们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技能,具有良好的科研习惯,对待科学研究及工程问题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实践课程就扮演了由本科生向研究生过渡的桥梁这一重要角色。但是由于本科生对专业知R的欠缺,实际的工程项目中涉及的科研问题内容往往较为繁杂,任务也较为艰巨,一旦在教学内容难度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等方面处理不合适,就有可能得到相反的结果,不仅不能对学生起到促进其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还会对学生从事科研的兴趣和信心造成沉重打击,得不偿失。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对课程进行精心的准备和设计。
二、教学内容选择
大连理工大学紧紧围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思想,积极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培养新体系,设立了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分析选课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可见学生的实践环节还停留在重复和模仿简单的、成熟的实践结果上,专业基础课程也刚刚接触,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既不能过多地涉及专业知识,又不能过于简单。如果课程中抛出的专业名词和术语过多,会使学生把精力集中到对专业词汇的理解上而忽视了提高能力的目标,若授课内容过于简单,学生会觉得毫无挑战,一个人便可完成,则达不到团队合作的效果。结合教师的工程经验和专业特点,选择开设了《海洋平台》这一课程,主要介绍深海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海洋平台结构,即基于学生们所学到的基础知识,又是学生们所学学科之外的新知识,是运用这些基础知识的很好工程实例。首先对学生进行普及国内外应用的各类海洋平台,并通过典型的海洋平台建造、设计和投入使用过程的视频介绍,使学生对平时看似高深莫测的海洋平台的结构特点和适用环境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初步产生兴趣之后提出课程任务,例如设计一种比较简单的张力腿平台,使其能够在已有海域的风浪作用下保证一定的安全作业时间。要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学生运用张力腿平台结构特点及已有的力学平衡知识,对平台进行受力分析,对平台尺寸进行设计,并通过在实验室进行物理模型试验来检验设计的平台是否合理可行。当然,一个完整的海洋平台设计涉及很多方面,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这里只提炼出最基本的结构选型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让学生了解其水动力特性。授课内容及任务的设置,一方面扩宽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体会到运用所掌握的力学理论知识便可以设计海洋平台这样高技术含量的实际工程,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激发学习的热情。通过设计任务,让学生进行大胆设计,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而后期的模型制作及实验则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实践的能力。对于设计中遇到的具体的问题,学生一方面可以在设计过程中运用已有的知识,查阅资料自行解决,另一方面可以和老师、同学进行讨论,通过沟通和团队协作来解决。学生能够在学习和设计过程中,了解实际生产过程所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并且在克服实际困难的过程中,体验“尝试―失败―再尝试―再失败”直到最终成功的整个过程,并在尝试过程中体验从事科研工作的乐趣,逐渐增强从事科研工作的信心,而且最终制作模型能够接受实验室模拟波浪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学习课程后的成就感。课程的任务要求学生完成张力腿平台的设计、选材、模型制作和最终试验验证过程,时间要求在8周(32学时)之内完成,课程通过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步骤设计
根据课程性质及任务要求,将选课学生分为小组完成设计和试验任务,每组3―4人。为了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为主的原则,教学分为三大环节:集中讨论、设计制作及试验检验。集中讨论环节占6个学时(课程共32学时),讨论内容包括:(1)课程介绍:海洋平台的种类及特性,课程任务,教学步骤和考核方式;(2)总体设计方案汇报,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设计和试验的目标以及作品的结构分析、尺寸设计、材料的选取等,教师对方案提出建议并解答设计中遇到的问题;(3)工作进度汇报,相当于中期检查,一方面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下发的任务,另一方面教师提出存在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措施,及时纠正错误,使学生少走弯路;(4)最终成果汇报及答辩,学生依据课程任务撰写研究报告。在集中讨论环节,要求每次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以PPT的形式进行汇报,轮流进行,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进行汇报发言。除集中讨论之外的课时为分组设计制作环节,教师对各组进行辅导和答疑。在创新实践课教学过程中,从设计方案的拟定、结构的受力稳定分析、模型材料的选择及购买、实验室设计波浪的模拟及造波试验操作,全部由学生分组完成,充分展现了以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动手实践为主,教师的指导为辅的实践教学模式。同时教师在准备及授课过程中,将研究型教学方式、探索研究式、启发式教学方法相互融合,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式、自主式学习,丰富课程教学形式,提高了实践教学效果。由于在实际设计和试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实际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学生将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挑战,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四、考核方式
由于创新实践课程的特点,其考核方式不同于以往的专业课,按照学生的实践表现和提交的作品为主要考核标准,考核内容分为三部分:方案设计及模型试验操作占60%,PPT汇报占20%,总结报告占20%。由此,通过课程的考核方式促进学生将重心放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所需的相关理论知识研究、模型设计和试验过程中,学生在资料收集、结构设计、模型制作、试验操作等环节中可以充分体验到主动学习、动手实践、创新设计等全过程,同时还训练了学生进行科研工作汇报、撰写研究报告等能力,为今后工作奠定基础。
五、结语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方针要求大学工科教育必须加强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与传统课程相比,创新实践课在各个环节增加了对学生的创新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进行研究式、自主式学习,能够善于发现问题,并通过查阅资料、探讨交流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这无疑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满足了社会对复合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同时也对授课的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