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食品工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食品工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食品工业

现代食品工业范文1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现代食品工业;作用

一、食品添加剂的用途及作用

1、用途。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

2、作用。食品添加剂大大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并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这主要是它给食品工业带来许多好处,其主要作用大致如下:

①防止变质。例如:防腐剂可以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同时还具有防止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作用。又如:抗氧化剂则可阻止或推迟食品的氧化变质,以提供食品的稳定性和耐藏性,同时也可防止可能有害的油脂自动氧化物质的形成。此外,还可用来防止食品,特别是水果、蔬菜的酶促褐变与非酶褐变。这些对食品的保藏都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②改善感官。食品的色、香、味、形态和质地等是衡量食品质量的重要指标。适当使用着色剂、护色剂、漂白剂、食用香料以及乳化剂、增稠剂等食品添加剂,可以明显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③保持营养。在食品加工时适当地添加某些属于天然营养范围的食品营养强化剂,可以大大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这对防止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促进营养平衡、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④方便供应。现在市场上已拥有多达20000种以上的食品可供消费者选择,尽管这些食品的生产大多通过一定包装及不同加工方法处理,但在生产工程中,一些色、香、味具全的产品,大都不同程度地添加了着色、增香、调味乃至其他食品添加剂。正是这些众多的食品,尤其是方便食品的供应,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

⑤方便加工。在食品加工中使用消泡剂、助滤剂、稳定和凝固剂等,可有利于食品的加工操作。例如,当使用葡萄糖酸δ内酯作为豆腐凝固剂时,可有利于豆腐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⑥其他。食品应尽可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例如,糖尿病人不能吃糖,则可用无营养甜味剂或低热能甜味剂,如三氯蔗糖或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制成无糖食品供应。

二、食品添加剂的特征及分析

1、特征。食品添加剂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为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因此,它一般不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二是既包括人工合成的物质,也包括天然物质;三是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2、分析。公众谈食品添加剂色变,更多的原因是混淆了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的概念,把一些非法添加物的罪名扣到食品添加剂的头上显然是不公平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中要求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严禁使用非食用物质生产复配食品添加剂,不得购入标识不规范、来源不明的食品添加剂,严肃查处超范围、超限量等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同时要求在2011年年底前制定并公布复配食品添加剂通用安全标准和食品添加剂标识标准。

需要严厉打击的是食品中的违法添加行为,迫切需要规范的是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问题。目前食品添加剂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来源不明,或者材料不正当,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滥用。

专家提醒市民,对食品添加剂无需过度恐慌,随着国家相关标准的即将出台,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必将更加规范。当然,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多了解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尤其不要购买颜色过艳、味道过浓、口感异常的食品。

三、如何使食品添加剂更好地服务于现代食品工业

应该看到,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今后几年我国食品添加剂工业也会迅速发展,会有愈来愈多的食品添加剂产品用于食品工业,这是客观事实。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尽管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使用量很少,但对食品的品质影响很大,特别是不少食品添加剂有一定毒性,不合格和使用不当,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这并非一件小事情,而是关系着人民群众饮食卫生的大事情。

1、加强在食品中严禁使用非食品添加剂的管理。非食品添加剂是指已被证实不能用于食品中,而却可以对提高食品某一功能的物质,这些物质大都属于某一工业所用添加剂,对人体有一定或很大的危害,如三聚氰胺、吊白块、苏丹红、美术绿、罂粟壳等等。以吊白块(又称雕白粉)为例,它是一种氧化剂,可以氧化面粉、米粉、豆制品等食品中的色素,但其毒性很大,正常人体摄入10g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但在国家有关部门的专项查处中,却发现不少违法使用的现象。

2、加强和完善食品添加剂生产及应用的管理。食品添加剂在我国仍属新兴行业,它不同于其它行业,是关系到人们的饮食卫生的大事。添加剂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超标使用,被不法分子滥用。在国外发达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的管理都很严格。如美国把食品添加剂放在和药物管理同等重要的位置,其食品添加剂法规规定的比较全面和严谨,并由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负责贯彻实施。美国对违规生产和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处罚相当严历,违规企业和企业主的下场不堪设想。而我国的一些生产者却没有严谨的法规意识,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如面粉增白剂的生产和使用方面就存大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因此,我们应加快和完善食品添加剂法规的制定和管理工作,特别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应集中管理,不能多部门管理,应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做到严格监督、严格控制[3]。

现代食品工业范文2

关键词:工业设计;产品;市场;环境;关系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地球是人类共同生存的家园,破坏环境等于给人类自己掘坟造墓,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臭氧空洞,地震、海啸,洪水与旱灾,种种可以灭绝人类的自然灾害越来越多的展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们意识到环境的重要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然。国际间对环保的重视程度被提到更高的位置,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人类要想生存必须采取可持续发展。如何可持续,就要从生活的每一步做起。人们在现代社会中生活的每分每秒离不开工业产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工业产品在创造人类文明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惨不忍睹的灾难,人类也为此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在工业革命之后,工业设计开始渐渐走近人们的生活,并发挥作用。工业设计开始实现了用机器大批量的生产出供人们生活的各项物资,极大的满足了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需求,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建设的步伐向前迈进。虽然,传统的工业设计满足了人们基本的生理需要,却没有更多的体现人们心理与对文化多元化追求的满足。

一、工业设计概念及发展

(一)、工业设计的概念

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工业革命之后被重视起来,有传统和现代之分。传统工业设计是指着眼于产品设计,使产品与人取得良好匹配的创造性活动。随着社会发展,技术的进步,传统设计已经不满足于现代工业社会的要求,所以提出了现代工业设计概念。现代工业设计指从构思到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用工程手段表达出来,达到某种特定目的系列行为,包括现代设计制造手段和服务的设计过程。

(二)、我国工业设计发展

由于历史发展原因,我们国家工业设计的发展起步晚,而且发展缓慢。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拿来主义”,即引进―复制,几乎没有设计的元素在里面。第二阶段是“鹦鹉学舌”,即引进―模仿,虽然大多地方有引进的影子,却也有些独特之处。第三阶段是“创新设计”,即引进―学习分析―创新,企业开始注重通过创新设计来提高自己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近年随着我国外贸出口的增长,我国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经济纠纷,引发了企业家对工业设计的重视,企业开始投入人力财力发展工业设计。而且国内众多高校也开始兴办工业设计专业,培养大量专门人才。

二、工业设计与产品的关系

工业设计是一门涉及科学技术、艺术领域知识的综合性学科。科学技术是工业设计的先决条件,产品的生产必须严格符合科学技术的要求,任何违背客观规律的设计,都是难以实现的。很多工业设计功能齐全,外形美观,深受人们喜欢,遗憾的是违背设计制造的客观规律,在力学结构以及制造等方面都是无法实现。所以产品制造技术就是工业设计中的关键科学技术,工业设计者都应该在掌握产品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工业设计,在保证产品不违背客观规律和基本原理上,利用工业设计者的专业优势,从色彩,结构,外形等方面精雕细琢,使之更容易被用户接受。

产品开发设计是一个反复迭代和细化的过程。为实现面向不同需求的系列化或具有更大变形能力的产品,面对产品的大规模定制设计,有学者提出了面向产品族的工业设计方法。面向产品族工业设计方法是企业竞争的有效手段,通过共享通用技术有效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既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又使企业产品获得统一的家族特征,有效解决了由技术同质化带来的问题。

三、工业设计与市场结合的发展模式

市场是最冷酷的,谁漠视它的变化,谁就会被无情地淘汰;但市场又是最热情的,谁最先嗅到即将到来的变化的“气息”,并做好了相应的准备,谁就会得到丰厚的回报。当前工业设计主流趋势为可持续发展设计和个性化设计。工业设计与市场结合的发展模式逐步转变并体现出这一新趋势,并与市场需求和科学技术相结合,从而设计出真正符合人们功能性、科学性、个性化、环保性和艺术性并存的最具社会价值和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因此,工业设计与当今时代市场结合的新模式为“多向循环互动式”。1)产品设计与产品开发部门分离。产品设计部门首先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化理念、创新理念和市场需求等因素,设计出符合这些因素要求的设计方案,并把设计方案提供给产品开发部门。2)产品开发部门根据市场反馈的市场需求信息与产品设计部门互动,进行新产品类型的定位。3)产品开发部门将定位的新产品与科学信息技术相结合转化成商品推向市场。4)利用网络技术快速高效的获得市场需求状况,然后迅速的反馈给产品开发部门。5)产品开发部门再把市场反馈回来的需求信息反馈给产品设计部门。如下图所示。

图1

四、基于环保的现代工业产品设计

(一)、从高耗能转向节能环保的转变

人类总有一天将地球上有限的资源消耗殆尽,有效的利用资源,节约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话题。好的工业产品设计就需要从节能环保出发,选择在生产与使用中对环境与人体不具损害或污染的原材料,结合产品的实用性,合理安排产品的造型、外观以及功能。节能环保,成为时代的主题,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一行列之中,有效掌握人们的现有环保意识,深刻挖掘产品内在效果,将会成为人们追捧的热点。据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反而同比上升0.09%,这意味着下半年临近“十一五”规划收工阶段,降耗目标的如期完成异常困难,政府必须采取非常手段。

(二)、从高产转向高效优质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达到商业的目的,许多产品被融入了其他功能,从而扩大产品的影响力,制造卖点。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商品满足了人们对多功能的需求,吸引了更多人的眼球,使得产品得到多方面的价值体现,这样创新和融合的结合,实现了多方面的有机统一。我国的连铸比较低,仅此一项每年就要比日本多消耗能源4.5Mt标准煤,使吨钢综合能耗升高71kg。

(三)、从利用固有资源转向新能源新技术的开发

在资源逐渐匮乏的现在和将来,人类要谋求发展,需要对新能源进行开发和对技术的革新和突破。工业产品的设计,可以从技术和新能源上下功夫。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利用风能、太阳能、水能以及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制造产品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现在已经开发的利用在使用时产生的静电作用而生产的吸尘器;利用电器一体化,制造的组合、遥控电器,使人们的使用和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工业产品的设计不仅仅是对产品的形体进行设计,更需要设计师用聪明的才智对产品开发发挥自己的创造过程。许多可以利用的资源在我们人类身边,当现代社会的人们为全身的肥肉而担忧的时候,是否可以给这些人设计出一款既可以锻炼身体同时也可以用这些锻炼所产生的功转化成其他的能量进行合理利用呢?从1973年到2000年,美国的总的能源消耗仅增长了45%。而在同时期,美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却在同时期增长了160%。也就是说,从1973年到2000年,每一个美元GDP的增长所产生的能源消耗,在这个阶段下降了44%。足以证明新能源的开发迫在眉睫。

结束语

总而言之,应该充分利用行政手段对市场经济调节能力通过政府干预使工业设计向节能、环保、绿色方向发展,积极促进我国工业设计和产品制造技术的联合发展。财力上支持中小企业开发产品制造技术和工业设计结合的发展策略,实现产品设计和工业设计理念转变。

参考文献

[1]杜平霞.浅谈现代工业产品设计的趋势转变[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1).

现代食品工业范文3

《绿色食品产业现代化农业服务业研究》一书是由尚慧丽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农业经济类图书。本书以我国黑龙江地区的发展为例,分别从理论及实践两个方面阐述了食品产业、农业及服务业三元化产业的融合及发展历程,着重探讨了黑龙江地区现代农业及服务业的互动发展历程,讨论了现代农业服务业与绿色食品产业的内在发展关系,并基于黑龙江地区绿色食品产业及黑龙江地区绿色食品产业现代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实际情况,指出了黑龙江地区绿色食品产业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的主要问题,针对主要问题指出了促进黑龙江地区绿色食品产业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发展对策。

根据《绿色食品产业现代化农业服务业研究》一书的主要内容,可以发现,促进智慧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结合食品工业旅游的发展,首先,可以构建“食品工业旅游+农家乐”的农村旅游典型经营发展模式,将乡村旅游业、食品工业同农家乐形式进行结合经营,有助于推动亲子游、研学游及公司团建等工作的全面发展。智慧化在乡村旅游中的应用,乡村旅游产业可以依据游客参观乡村旅游景点的进度,农家乐提前对于乡村旅游产业的餐饮、住宿及体验活动等进行安排,并通过AI技术建立AI果园或者AI牧场等虚拟体验场所,通过智能化技术为游客展示温度、湿度以及光照对于农作物及动物的生长影响及信息反馈,并通过AI技术等人工智能化技术为游客营造各个季节的场景,使得游客的旅游不再受季节的限制;智慧化在食品工业旅游中的应用,游客可以通过网络预定、网络支付等手段迅速预约,节省了游客的预约时间,使得游客能够随之随地地通过网络技术预约食品工业旅游,控制中心也可以通过网络预约信息及时对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安排及通知,此外,通过智能化技术进行旅游预约,还可以使相关人员迅速快捷地与游客确认旅游时间及旅游信息,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照而出现一系列误差事件,游客在旅游途中,还可以通过扫描各个地区的二维码,获得各个地区的语音讲解信息。

其次,可以通过智能化技术建立乡村旅游与食品工业旅游资源数据平台。收集整合乡村旅游与食品工业旅游数据资源,建立智能化乡村旅游与食品工业旅游资源数据平台,可以根据游客需要对乡村旅游资源及食品工业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匹配,并通过大数据技术根据游客的网络浏览相关数据,为游客推荐符合游客爱好的乡村旅游路线,并通过大数据技术为游客推荐符合其兴趣爱好的各类乡村旅游配套旅游项目,从而推动智慧化水平在乡村旅游结合食品工业旅游的发展资源,突出智慧化旅游工作的方便性、自主性及个性化发展。

最后,可以通过使用虚拟视觉技术促进乡村旅游结合食品工业旅游的综合发展。其一,乡村的食品工业部门为了保证食品的安全及卫生问题,许多乡村都不便于使游客随意出入食品加工部门,因此,为了使游客可以观察到乡村食品加工产业技术,又保证食品加工的安全性及卫生性,在开发乡村食品工业旅游的同时,相关人员可以通过使用VR技术向游客展现食品工业旅游,使得乡村旅游类型更加丰富,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及对于乡村食品产业的信任感;其二,使用VR技术或者三维环幕技术,为游客再现乡村地区的风土人情、民俗节目及农耕情景,使得游客能够随时随地领略到乡村旅游的风土人情及独特魅力;其三,将智慧化信息技术同乡村旅游产业及食品工业旅游产业进行结合发展,可以使得游客能够在国家或地区相关旅游网页上观看与乡村旅游及乡村食品工业旅游资源相关的VR视频资料,游客可以使用VR设备再现旅游场景及旅游过程,实现乡村旅游与食品工业旅游产业的线上线下交流交互智慧化发展。

现代食品工业范文4

1.初步形成了产业集聚趋势,形成了了一批知名品牌

河南食品加工产业集聚发展趋势明显,如河南漯河发展成了著名的休闲小食品生产基地,郑州则是全国最大的速冻食品产业基地。在漯河、郑州、许昌、周口、安阳、鹤壁的产业集聚区域集中了全省的61.2%的食品工业,有力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河南各地的食品产业集聚区,涌现出了众多知名品牌,如双汇、思念、三全、莲花味精、十三香调料等享誉全国。郑州三全在速冻食品市场的占有率位居全国前列。双汇集团是我国第一个销售额超过百亿的肉类加工企业。华英集团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鸭加工企业。双汇、思念、莲花在2009年分别以90.54亿元、44.90亿元、16.08亿元的品牌价值,名列“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评选中的第71位、180位和390位。

2.产业链条得到延伸和完善

河南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战略,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联动发展,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格局。众品集团通过多种模式培育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农产品原料供应基地,为当地农民提供了6万多个就业岗位,形成了60多亿元的产业链;华英集团坚持“贸工农一体化、产销一条龙”的发展之路,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了8000农户、近3万人实现了脱贫致富,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河南食品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河南食品工业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有:

1.产品结构层次低,精深加工水平不高

河南食品工业大多数属于农副食品原料的初级加工,精深加工程度不高。产品种类主要是粮食制品和肉制品,粮食制品大部分以小麦为原料,肉制品主要以生猪为原料。由于转化程度比较低,农产品原料没有更充分地高效利用,造成了产品资源的浪费。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2.多数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

河南大多数食品工业企业规模偏小。由于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在遇到原材料成本上扬、市场激烈竞争时期,企业的生产经营就不稳定。企业规模小还造成融资能力不强,由于资金短缺,企业在新产品开发、项目建设、扩大规模、开拓市场等方面都受到制约。

3.研发投入不足,企业创新能力较弱

河南多数食品加工企业缺少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机器陈旧,损耗偏高。很多企业的研发投入明显不足,产品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作为全国食品工业的第二大省,河南食品工业的新产值率仅居第七位。

三、河南食品加工业发展对策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的食品工业已经向深度加工转型,高科技、生态型食品工业稳步发展。主要表现是食品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加工技术装备高新化趋势明显,安全绿色食品蓬勃发展。河南要进一步构建现代食品产业体系,向食品工业强省跨越,实现从“中国粮仓”到“世界餐桌”的转变,就要紧跟世界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促进产业集聚,从强化品牌建设入手,积极开发生态产品,抓好食品安全管理,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产品升级,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1.促进产业集聚

单独的中小企业往往由于资金短缺,信息闭塞、在市场竞争中缺乏足够竞争力。作为农业大省,河南要发展食品工业,就要改善众多中小企业分散经营的局面,引导和促进产业集聚,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如果众多中小企业通过集群发展,就能够依靠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作用,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增强市场应变能力、获得盈利能力的增长,有力促进产业升级、利于形成聚集经济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加强品牌建设

实施品牌战略,是食品加工企业以品牌培育的需求形式强化内涵建设,提升生产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河南一直坚持实施名牌战略,目前全省共有著名商标96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产品10个。这些品牌注重生产新兴食品,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层次,扩大影响力,提高了河南食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只有继续加强品牌建设,借助品牌强大的市场功能、信用功能、识别功能塑造河南粮食加工企业的产品形象,才能在国内外市场创造出竞争优势。

3.发展生态食品

现代消费者对生态食品的需求很高,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得健康,天然。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已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很多发达国家也制定了绿色食品相关生产标准和准入条例。河南食品加工企业要提升产品竞争力,就要勇于和国际接轨,扶持绿色无公害食品的生产,严格按照国际标准生产加工,在原料生产和产品加工过程中按要求不使用农药、生长激素、化学添加剂等,保证食品不受污染。同时,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有机食品的认证,促进河南食品的出口增长。

4.保证质量安全

食品质量安全是保障民生之根本,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产品是食品加工企业的天赋责任。只有确保消费者吃得放心,扎扎实实把产品质量做好,河南食品工业才能在竞争中形成良好的口碑和长久的品牌优势。保证质量安全的途径是引入标准化管理。要积极引导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标准化生产,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积极推行GMP认证、ISO9001等质量管理认证的先进经验,构建与国际接轨、适合省情的河南食品工业标准体系,建立粮油产品、果蔬产品、肉制品、乳制品等主要食品加工质量控制技术规范,为河南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5.调整产品结构

现代食品工业范文5

关键词:食品工业;两化融合;实证分析

1引言

工业化应用提升了食品工业的生产自动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进一步满足人们对食品日趋多样性的需求。然而,对食品安全的考虑使得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冲突无时不刻地萦绕于食品工业。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的融合发展孕育着新型的食品工业生产方式。工业4.0概念的提出以及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的积极推进,为有效解决食品工业对产业发展的需求与社会对食品安全的诉求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信息化是工业化之后的一个新阶段[1]。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生产力,与传统工业融合发展,通过技术扩散促进传统工业的技术进步,进而提高传统产业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近年来,我国进入产业结构调整时期,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是当前各个行业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在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过程中,由于传统产业对信息技术的价值意识和运用能力有待提高,而信息技术部门对各个传统产业的具体特征也缺乏认识,导致了目前两者之间所达到的融合水平尚无法产生可推动传统产业有效升级的新思维、新动力。而作为传统产业之一,食品工业也同样面临这一现象。本文即围绕我国食品工业两化融合现状,基于我国食品工业相关专利,计算跨产业技术融合度;进而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模型和VAR脉冲信号响应模型,对食品工业两化融合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实证分析。

2我国食品工业两化融合现状分析

2.1食品工业应用信息技术现状

运用中献专利软件,检索并逐条标引与食品工业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专利,共获得有效专利1182条(截至2013年底)。其中,最早的相关专利申请于1989年。从专利数量时间序列来看,基本符合专利成长曲线特征。将食品产业按供应链可划分为原料生产、食品加工、物流与服务、装备制造、质量安全五个环节[2],在原料生产环节,信息技术主要应用于农副产品信息管理、农副产品种植与养殖环境监控、农副产品品质鉴定等方面。运用于食品原料生产的各种信息技术,是实现食品价值增值的新型保障力量。在食品加工环节,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通过加工现场的封闭式设计,可以有效避免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与外界的接触,保障食品品质。目前,信息技术在食品加工环节主要应用于产品缺陷和异物检测、加工过程控制、加工配料控制等。食品加工环节的信息化,是实现食品产品价值增值的物质保障,是创造新型生产力的源泉。在物流与服务环节,信息技术运用于包装仓储、物流配送、批发零售等过程,涉及传感器技术、识别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过程跟踪与监控技术、智能决策技术等。信息技术是组成食品物流过程信息化管理不可或缺的要素,对实现现代化科学管理和先进的服务方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各种信息技术在食品物流和服务过程中各司其职。信息技术应用于仓储和物流配送,可有效控制品质劣变与物流损耗、信息化监控物流过程;通过部署实施配送与销售管理的智能化系统、实现对物流产品的动态质量追溯,从而以最低的成本、最优质的服务、最快速的反应、最具创新的服务模式,提高边际收益。在食品装备制造环节,自动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光电技术是食品机械制造领域的前沿技术,这些技术是食品产业实现创新的根本保证。比如,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于自动在线检测中;自动控制技术、不规则固体自动计量技术、电子计量技术等应用于食品包装装备制造中等等。伴随光、机、电技术在食品装备领域的深入应用,信息技术得到了更大的施展空间,成为推动食品装备技术创新的崭新力量。在质量安全环节,信息技术主要应用于安全检测、检测与预警、可追溯等领域,具体体现在快速检测技术、可追溯系统等等应用之中。在技术发展和实际应用过程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确保食品质量与安全”这条生命线畅通的中坚力量。通过信息技术可进一步实现上述5个环节相互之间的协同创新和发展。其中,信息技术构建的产供销集成实现了按订单生产、按订单自动排产并自动形成物流供应计划;进行优化排产、动态调度;覆盖供应链各个业务环节的信息处理与综合控制;对用户订单进行全程跟踪,实现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相关技术包括ERP、BI、DW等经营管理平台技术与系统;MRO、CALS等服务保障平台技术与系统。具体到食品工业,则主要表现在供应链管理(SCM)、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系统、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FTS)的应用。

2.2食品工业两化融合水平实证分析

2011年,工信部了我国首部“两化融合”评估规范《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试行)》,提出的评估框架如图3所示。这里,我们参照评估规范选择适合行业分析的指标,分析食品工业两化融合水平及其在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的表现。

2.2.1食品工业信息化基础建设投入情况分析

2002年,我国食品工业用于信息技术的投入为72.3亿元,2005年上升至123.1亿元,但是2007年又下降至94.7亿元,2010年又回升至144.9亿元。分部门来看,食品工业企业对信息技术的投入金额中八成以上用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等领域,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的投入比重相对较低。但是,从投入金额变化趋势来看,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的投入持续稳定增长,投入金额由2002年的10.1亿元稳步增长至2010年的24.9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8.5%;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方面的投入金额则出现较大的波动,投入金额从2002年的62.6亿元增加至2005年的108.2亿元后,到2007年却大幅减少至74.7亿元,之后又回升至2010年的120亿元。比较食品工业部门与其他工业部门对信息产业投入产出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发现:首先,食品工业对信息产业的直接投入水平远低于工业部门的整体水平,其中对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的直接投入差距更大。其次,食品工业部门对信息技术服务投资的变化趋势与其他工业部门一致,而对信息设备投资的变化趋势则与其他工业部门相反,呈持续下降趋势。第三,食品工业部门对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与其他投入产品的融合应用水平远高于其他工业部门,与其他部门投入品的关联度很大。

2.2.2食品工业两化融合程度计量分析

Fai、Tunzelmann等学者运用专利数据来衡量产业的技术融合程度,该方法所获得的数据能够较为有效的描述具体行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程度[3]。因此,本文采用该方法反映食品工业中信息产业的融合程度,即使用专利产业融合度S为衡量依据。其中:PIT表示食品工业中关键领域历年的专利数;PALL表示食品工业各关键领域中信息技术应用的专利数。该指标介于0~1之间,数值为0时表示食品工业与信息技术完全没有融合;数值为1时表示信息技术与食品工业完全融合。运用公式1计算食品工业两化融合度。将相关专利按食品产业链环节划分为原料生产、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物流服务和质量与安全5个环节,分析各个环节的信息技术融合程度。

2.2.3食品工业两化融合促进经济效益实证分析

计算两化融合度(S)与食品工业产值(Y)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9353,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紧密的相关性,并且随着两化融合程度的提高,食品工业产值也相应的有所提高。进而,对两个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验证结果显示(表2),假设条件1在滞后1、2期的F—统计量分别为4.4062、7.6338,表明在95%的概率条件下,拒绝了“产业融合不是产业经济增长的原因”的原假设;假设条件2在滞后3期的F—统计量达到26.2341,表明在90%的概率条件下拒绝了“产业经济增长不是产业融合的原因”原假设。因此,信息技术融合与食品产业经济增长之间互为因果关系。其中,产业技术融合促进了产业经济的增长;并在一段时间后,产业经济的增长开始反作用于产业技术的融合。使用VAR模型对两者进行脉冲响应函数模型检验。结果显示(图6),食品工业产值受到信息技术融合度变化后产生的反应。在信息技术融合度发生变化后的第2年食品工业产值开始受到影响,并在第3年达到最大值,之后进入漫长的影响衰减期,直到第27年这种影响才完全消失。实证研究结果有力地支持了信息技术融合度的提升能够有效促进食品工业的经济增长的假设,并且这种促进作用是显著的。根据格兰杰因果关系和脉冲响应函数模型的检验结果,虽然信息技术融合对食品工业经济增长的作用要小于资本积累的作用,但是这种影响依然具有持续性。

2.2.4食品工业两化融合促进社会效益实证分析

分别计算两化融合度(S)与食品企业平均规模(A)和两化融合度(S)与食品工业单位产值能源消费量(uCEC)之间的相关系数。计算结果表明(见表3),两化融合度(S)与食品企业平均规模(A)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74,该数值为正,且大于0.7,表明两个系数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两化融合(S)与食品工业单位产值能源消费量(uCEC)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7,该数值为负值,且接近于-1,表明S与uCEC之间存在非常强烈的负相关性,即两化融合程度的提升将有效减少食品工业单位产值能源消费量。格兰杰因果验证结果表明,两化融合度与企业平均规模之间没有明确的、直接的关系;而两化融合度(S)与单位产值能源消费量(uCEC)则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表4)。信息技术融合与食品工业单位产值能源消费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其中,食品工业单位产值能源消费量减少是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一个长期因素;信息技术融合达到一定程度(3年)后,它将成为食品工业单位产值能源消费量减少的原因之一。

3主要结论

上述计量分析结果表明:

(1)相对于其他工业部门,食品工业对信息技术的投入水平不高。食品工业对信息技术的直接投入金额占整个食品工业投入品金额的比重波动较大,并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与其他工业部门相比,该行业信息技术投入水平具有相当大的差距。

(2)食品工业的两化融合水平持续提升,但是各环节融合水平差异较大。食品产业链的5个主要环节中,物流服务、质量与安全和装备制造3个环节的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而原料生产、食品加工2个环节的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2011年,原料生产环节的两化融合度仅为0.002,为食品工业两化融合度的约五分之一;而物流服务的两化融合度达到0.0289,远高于整体融合度,是原料生产环节融合度的13.6倍。

(3)两化融合对提高食品产业经济效益并非立竿见影,需要持续投入。信息技术对食品工业经济的影响并非短期的,一项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其与食品工业其他技术的融合将影响今后数十年的部门经济发展。

(4)两化融合对食品产业资源优化的作用不显著。验证发现,两化融合度与企业平均规模之间没有明确的、直接的关系。由此推断,信息技术可能通过复杂的中间环节,间接地促进了企业规模的优化发展。基于上述结论,笔者认为,食品工业两化融合发展研究有必要聚焦两化融合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转化问题,从中观乃至微观层面,进一步深入剖析食品工业自身发展特点,研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发展路径和内在机理,形成一系列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根据相关研究,工业4.0时代的产品生产不再是各个厂商各自为政的碎片化生产模式,而是通过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下一代信息技术将工厂与社会、工厂与工厂紧密链接,构成完整的、有机的体系化生产结构,生产过程日益透明化[4]。从消费者到厂商、直至上下游供应商,各个环节上发生的信息将迅即传输至执行机构。这一构想对于食品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信息技术与食品工业的深入融合,使食品生产更具有柔性化,更为透明,逐步形成面向社会化的食品工业生产道路。因此,当前应着力推进食品产业集群建设,提高食品企业规模,促进食品工业规模化生产,实现食品产业间协同创新,为食品工业的社会化生产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亮.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推动作用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1.

[2]贾敬顿,蒋丹平,陈昆松.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3]胥军.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7.

现代食品工业范文6

【关键词】郸城县;食品工业;发展

为了推进食品工业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食品工业强县建设、培育龙头食品企业发展,越来越成为加速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举措。食品工业是具有连续有组织的经济活动工业体系。目前来看,中国的食品工业有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就人均消费水平来看,发展还是较低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水平也有了大大的提高,特别是在食品结构和心理上的变化,这也反映着食品工业将会有个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我县食品工业现状

1.从食品发展的资源来看,区域县发展食品工业具有丰富的资源

郸城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人口大县,全县总面积1471.80平方公里,总人口130万。农业资源丰富,1989年被国家农业部定为全国第一批大型商品粮基地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工业兴县”发展思路,把工业发展作为启动和振兴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立足本地实际,紧紧围绕农产品转化增值,大力发展食品工业。郸城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茨河上游,本县西北部海拨44米,东南部海拨36米,除南部、东南部的洼地外,其它部位均为冲积平原。境内土壤主要有红淤土,占耕地总面积的35%,其次有黑土、两合土、盐碱土和沙壤土。郸城县凯杰化工有限公司位于郸城县城东工业区,厂内地质状况良好,土质分布均匀,地基承载能力100-150MPA。

2.我县食品工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

目前,全县己发展大小食品工业企业90家,总资产2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20家,总资产21亿元,初步形成了以金丹乳酸、财鑫糖业、天豫经贸、金星啤酒、正星面粉、银海油脂、文玉米线、润华饼干等为骨干的食品工业发展框架,产品涵盖乳酸、糖类、粉丝、粉条、粉皮、挂面、饮料、饼干、方便面、米粉、豆制品、调味品、面粉、食用油等方面,系列产品达200多个,尤其是近几年,我县食品工业投资规模不断增大,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工业产值逐年增长,对我县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攀升。从2008年全县食品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利税、整体呈现出稳步、健康、快速发展势头。

3.从食品工业增长速度来看

据统计,全县食品工业获省以上著名商标和开发专利新产品8个,获省(部)级质量信得过企业10家、质量管理达标企业26家,市场的适销度和信誉度较高,并得到了客户的认可。位于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乳酸生产企业的金丹乳酸,享有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发酵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乳酸及系列产品国家标准第一起草单位之称。财鑫糖业公司河南省最大的淀粉糖生产企业,全国同行业第五位。天豫经贸公司是中华全国供销总社重点龙头企业,综合生产加工、贮运、销售能力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位。“金丹乳酸”被命名为河南省知名商品和河南省名牌产品。财鑫牌“高麦芽糖”为河南省高新技术产品。金星啤酒为“中国名牌”。“金丹”、“财鑫”、“天豫”、”“文玉”商标为河南省著名商标。

4.从县域科技上来看

科技含量高,科技含量是提高效益的基础,在食品工业发展中,重点依靠科技创新,先后实施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50多项,荣获国家、省(部)、市级科技进步奖40多项,围绕企业创新,开发名优、品牌产品20多个,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增加了产品效益,推动了我县产业结构调整和食品工业快速发展。金丹乳酸、财鑫糖业为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金丹乳酸产品研发中心为我市唯一的国家级科技研发中心,财鑫糖业功能性淀粉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河南省科技研发中心。

5.从机制优势来看

机制优势明显。郸城县食品工业发展,在机制上优势较为明显,与国有企业相比,企业产权清晰;与沿海同行业相比,他们利用的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低,专业化生产、社会化经营的水平高,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6.产品影响力较强

全县从事出口贸易食品企业3家,金丹乳酸、天豫经贸年出口创汇2000多万美元,其产品销往日本、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7.骨干企业带动明显

以金丹乳酸、财鑫糖业、天豫经贸等为龙头的食品企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一个带动的作用,促进了相关食品产业和产业基地的蓬勃发展。金丹乳酸、财鑫糖业以玉米为原料,带动周边发展高淀粉玉米基地数百万亩,天豫公司带动发展无公害红薯基地十几万亩。龙头企业起到了一定的带头作用,促使我县食品工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8.区域的集群化,农产品集中效应突出

通过企业产品加工,使种植业实现了由“散兵游勇”到集中连片,由单体规模到群体规模,有力地带动了种植业生产基地、专业村、专业户和从业人员的协调发展。

9.品种质优适销

近年来,通过政府引导和政策倾斜,鼓励农民兴办食品民营加工企业40多家,已形成调味品、米线、饮料、方便面、饼干、挂面、面粉、方便面等产品80多个,其产品市场行情较好,大部分供不应求,经济、社会效益较高。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5000多人,稳定了社会,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

10.从提供就业岗位上来看

郸城县顺兴木糖厂可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吸纳一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而且还可以实现“废物”的再利用,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当前食品工业发展中的问题

1.区域县食品工业发展水平较低:郸城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人口大县,全县总面积1471.80平方公里,总人口130万。农业资源丰富,农工一体化的这种模式更能够带动食品工业的发展,农业技术人员欠缺,这是农业生产量减少,这也关系到食品工业的发展。和其他区域县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从农工一体化来说,郸城县食品工业发展潜力无限。

2.自主品牌效应不足:构建多种产品档次、满足各个行业和客户不同需求的复合型产品结构不丰富。虽然产品的能耗进一步下降,生产成本下降,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提高,生产规模迅速壮大,形成在竞争行业有着重要影响和较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但是没有未形成自主的品牌效应。

3.食品企业总体规模较小,生产集中度尚不够高:郸城县企业追赶企业的现象严重,这些企业总体规模不大,区域县的总体企业总体小而散,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无秩序竞争等现象。

4.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活力能力:这些区域县的企业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活动能力。应该建立属于自己独立的文化,企业文化是经济与文化的产物,是企业管理从经济层面向文化层面拓展的结果,它的主体虽属观念形态,但它更贴近生产经营管理,更容易为各层次职工所认同和接受。

5.缺乏区域县食品工业企业资金和人才:食品工业的发展需要各类人才,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最基础的物质条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食品工业已经成为第一大产业。在区域县中,中小企业绝大部分都反映经费不足。资金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区域县经济发展的头号因素。而且人才严重不足,郸城县缺乏专门的人才培训机制。缺乏创新人才,发展环境一般,难以吸引优秀的创新型人才,而且管理者对创新的力度支持不足,企业就很难留到创新型人才。

6.区域县食品工业企业环境污染问题较多:就目前状况来看,污染这种情况虽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但是扰民问题仍在进行中,重污染行业的企业在建厂时不做环境影响评价,生产产生的大量“三废”随意排放。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这种状况影响了食品出口,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

三、加快区域县食品工业发展的战略及其对区域县食品工业发展的对策

1.加大政府支持

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由于龙头企业对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政府的介入会深化企业制度的改革,造就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当前特别要按照产权清晰、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推进中小企业改革,完善区域县的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机制。与此同时,搞好配套改革。

2.依托当地丰富的农副产品和劳动力资源,发挥特有机制

借助现有的产业基础及优势,发挥食品工业产业园区交通便利、信息畅通、配套设施完备的区位优势,郸城县正星粉业有限公司位于豫东优质小麦主产区的郸城县石槽镇,交通便利。及时调整品种来配合市场的需求,推出促进适合人们身体需求的面粉。依托当地丰富的农副产品和劳动力资源,发挥特有机制。使产品远销上海、广东、河北、安徽、广西、内蒙、云南、贵州、青海、四川、重庆、东北三省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深受广大用户的青睐和好评。

3.龙头企业带好头

开发特色资源重点培育金丹乳酸、财鑫糖业、天豫经贸、金星啤酒、银海油脂、正星面粉、文玉米线、润华饼干等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推进农产品加工原料生产基地化、产销经营一体化、加工制品优质化。产品定位在乳酸系列、淀粉糖系列、啤酒饮料系列、面粉淀粉系列、方便休闲食品系列等几大主导产品系列。以现有骨干企业为主体,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推进器,以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为依托,以突出特色食品规模建设为切入点,以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为主线,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特色效益为目的,发展壮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企业深加工生产规模,拉长农产品深加工链条,培育龙头食品加工产业群体,做强企业、做大规模、做精特色、做实产品、做好效益。着力打造产业基地,进一步拉动相关产业、服务业和养殖业等产业的协调发展。对于发展县域经济来说龙头企业的发展功不可没,只有集中有限的资源,重点培养和扶持一批专业和标准化的龙头企业,才能稳而快的发展,能够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加农工的收入。

4.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对区域县食品工业的投入

商业银行赢得了对食品工业市场这片蓝海深入开拓的机会,并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综合运用产业技术政策、行业规划、投资导向目录等手段吸纳社会资金,鼓励多层次、多形式、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食品工业。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支持重点企业和项目,体制创新。工业企业要积极探索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实现产权制度多元化和人格化。实现资本社会化和规模水平的提升。

5.提高食品工业集聚区

加强产业基地建设,建成10平方公里工业集聚区,完善集聚区食品工业园区各种功能,为我县食品工业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在郸城及周边建成150万亩高淀粉生产基地,为财鑫、金丹提供稳定的原料来源;建成30万亩无公害高淀粉红薯基地,为天豫经贸公司提供原料保证;建成20万亩油料基地,为银海油脂公司提供原料供应;建成100万亩强筋小麦基地,为我县面粉加工也提供优质原料;大力扶持发展牛、猪、羊、鸡等规模养殖,年出栏生猪保持120万头、肉牛保持12头、山羊保持60万头、鸡保持500万只,为我县屠宰加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保障。通过努力,到2015年使郸城成为全国有较大影响的食品生产加工基地。

6.质量安全,污染治理

强化食品质量安全意识,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就目前来看,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越来越来越关注的是食品质量安全上的问题。前期中国人在国外疯抢奶粉事件,刺激国人的消费,但是对中国的GDP造成了影响,因此,对消费者造成了精神创伤和难以抹去的心理阴影。由此而招致的对于食品市场供求的冲击力相当强烈。应该加大食品质量的检查力度,加强食品标准化生产的宣传。逐步推进食品生产的法制化的建设,促进区域县食品工业追赶总体的步伐。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