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花艺营销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花艺营销培训范文1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33-0141-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BL teaching method in resident standardized train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Methods A total of 56 resident medical staff (including the master's degree graduate student) who underwent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resid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in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were selected.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using PBL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with 28 people in each group.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pplication was assessed using the rotation results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ults The total score and case analysis score of PBL teaching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evaluation of PBL teaching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group in improving the learning initiative, self-study ability, inductive analysis ability, improving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teamwork ability(P
[Key words]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PBL teaching method; Resident standardized training; Application effect
消化系?y疾病学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对临床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指医学院校毕业生以住院医师的身份在培训基地接受系统性、规范化的培训,在实践中全面提高和锻炼临床工作能力,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需途径[1]。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临床医生在规培教学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2]。
传统教学讲授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主要采用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如今规培教学的要求。PBL(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该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问题为基础、小组讨论为形式,是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3]。目前我国的医学教育中PBL 教学法尚处于摸索阶段,部分医学院校尝试在各层次的医学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4-5],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该教学模式尚未在医学教育中得到普及[6]。
花艺营销培训范文2
【关键词】 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中医妇产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中医妇产科工作的106例新护士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新护士均为注册护士。②新护士均至少在工作岗位上工作1年。③新护士均在中医妇产科工作。④新护士均自愿参加本次培训,并能够坚持完成本次培训全部内容。排除标准:①新护士工作时间不满1年。②新护士不能坚持完成整个培训过程。根据有无采用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两组患者在年龄、工作年限和文化程度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2 方法
1.2.1 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设计 本课题使用德尔菲法参与3轮咨询的是副高以上职称的十位妇产科护理学专家(主任护师八位,副主任护师二位),参与3轮咨询的十位妇产科护理学专家的积极程度、专家的权威程度和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均较高。本研究笔者通过电子邮件、邮局寄送和亲自送达至十位护理学专家手中,综合考虑十位妇产科护理学专家手的意见来最终设计出适用于中医妇产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评价表,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各项指标客观信度的Spearman相关系数均大于062,P
1.2.2 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的内容 包括以下几方面:①14项临床基本能力:一般入院护理、急诊入院护理、健康教育、护患沟通、静脉置管护理、饮食护理、焦虑抑郁情绪的调节方法、阴道流血的护理、胎心率监测、胎儿Apgar评分方法、胎儿生命体征的监测、产妇生命体征的监测、用药护理、出院护理。②对14项临床基本能力每项能力的培训与评价包括:自我评估(分为“胜任”“需进一步获取知识”“仅见习过”“从未见过”四个维度)、带教管理(具有带教资格的护理指导老师负责并记录首次带教的指导老师)和考核评价(由护士长和科内教研组长负责评价新护士临床基本能力,分为“独立完成”“在指导下完成”“不合格”三个维度)3个递进环节。③设立留用新护士意向栏,由轮转科室护士长和科内教研组长评定是否愿意留用。
1.2.2 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的应用 选择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中医妇产科工作的106例新护士为研究对象。新护士经过入院岗前培训后即按照护理部相关规定进入科室进行轮转培训工作。新护士到中医妇产科轮转时,首先下发中医妇产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评价表由新护士进行自我评估,中医妇产科指导老师对新护士中医妇产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评价表中自评未达到“胜任”的项目进行带教示范,对未达到“胜任”的项目进行针对性的带教培训。在科室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改由护士长和科内教研组长根据中医妇产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评价表的内容对新护士进行考核并做出评价,如果新护士未能达到“独立完成”则由固定的指导老师进一步辅导并跟进考核以使得新护士在出科时每项临床基本能力均达到“独立完成”的标准,同时,新护士在出科时,护士长结合新护士的总体表现决定是否愿意留用新护士。
1.3 观察指标 新护士基础理论考试合格率、基本技能考核合格率、科室留用率和规范化培训期间离职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检验水准以P
2 结果
2.1 两组新护士基础理论考试合格率和基本技能考核合格率比较 B组新护士基础理论考试合格率和基本技能考核合格率明显高于A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新护士科室留用率和规范化培训期间离职率比较 B组新护士科室留用率明显高于A组的,而规范化培训期间离职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新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在各大医院开展,成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培训重点是“三基三严”,培训时间为2~3年,通过培训使得新护士能够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提高其基本技能,将各项临床基础护理错失落实到位,注重培养护士新护士能力[35]。我院根据新护士的能力现状,规定培训时间为本科2年、大专3年,然后采用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评估新护士包括临床护理能力、护理操作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等方面。为了使中医妇产科规范化培训内容贴近临床护理工作需要,本研究使用德尔菲法参与3轮咨询的十位妇产科护理学专家结合我院护理实际将其具体细化为14项设计成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同时,应用过程管理对新护士每种能力的培训环节与考核进行评价,并在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中列出。每名新护士轮转进入中医妇产科后则按照护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工作内容来评估新护士基本能力,指导新护士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理念和方法进行护理。综合运用劝说疏导、移情相制、顺情从欲、气功调神等中医心理护理方法来缓解紧张、焦虑、烦躁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在临床带教过程中,科室指导老师将新护士不能“独立完成”的项目视为培训中需解决的问题来进行一对一带教和跟进强化训练,借助阶段性考核的督促来帮助新护士在培训期内达标。
本研究发现:B组新护士基础理论考试合格率、基本技能考核合格率科室留用率和明显高于A组的,而规范化培训期间离职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 考 文 献
[1] 桂筱玲,叶爱琴,陈兰妹,等加强护理质量建设的几点思考.东南国防医药,2012,14(1):7273.
[2] 尹自芳,张黎明,皮红英,等初级职称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模式的构建与探索. 中华护理教育,2011,8(2):7779.
[6] 洪云,许淑娟,沈玉美军队医院手术室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探讨.上海护理,2012,12(5):3133.
[7] 高爱煜,高祖梅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研究进展.护理学杂志,2011,26(11):9194.
[8] 林爱玲,廖梅芳,梁惠儿,等规范化培训在提高CCU护士急救能力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