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环境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文化环境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范文1

关键词:PEST分析法;阀门行业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我国的阀门行业发展步伐比较快速,但欲速则不达,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较多。PEST是对企业所处宏观环境进行综合分析的模型,即Political(政治),Economic(经济),Social(社会)and Technological(科技),这四大因素存在于企业的外部环境中,对于企业来讲,几乎是无法改变的,所谓“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我国阀门企业的发展战略必须顺应大局形势,才会获得更为长足的发展。

一、政治法律环境分析(Political)

政治和法律环境是那些强制和影响社会上各种组织和个人的法律、政府机构的压力集团,阀门企业的市场营销决策要受其这些因素的强制和影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时期,国民经济保持着8%~9%的平均增长率,基础产业加快发展,作为国民经济装备的机械工业的地位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随着我国机械工业的迅猛发展,阀门行业也取得了令世界同行瞩目的业绩,国家的发展规划、产业政策、重点项目都为阀门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的阀门企业需要特别重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有:《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民用核承压设备安全监督管理规定》、《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等等。2011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公布,其中明确提出了“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完善南北调配、东西互济、河库联调的水资源调配体系”、“全面提升交通、通信、供电、供热、供气、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水平”等一系列举措,这些都在预示着我国正面临着从农业时代向工业化时代的转变,电力、核能、石油天然气、化工、机械、建筑、城市基础设施等与阀门有关行业都将成为国家未来五年来发展的重点,阀门行业也由此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二、经济环境分析(Economic)

阀门产品作为生产资料,主要是社会集团、企业生产单位购买,其购买力大小主要受国民经济运行速度、投资规模、信贷规模、财政支出等因素的影响。当国民经济运行高,社会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投资和基本建设投资加大时,工业生产指数上升,社会集团购买力加大,有利于阀门产品营销。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地向前发展,石化、电力、冶金、化工和城市建设等行业都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在2003年至2012年期间,我国平均GDP增长率为10%.,国内阀门行业整体上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预计从2013年至2015年,中国工业阀门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长率还将稳定在7%左右。

三、社会文化环境分析(Social)

人类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下会形成特定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等。阀门企业处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企业营销活动也必须受到所在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此阀门企业要充分了解并尊重目标市场的文化传统,才能顺利地实现营销计划。在提倡和拥护“民族产业”、“国货当自强”的时代,人们对国产阀门产品的认可度也逐步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作为国内机械行业的重要支撑产业之一,阀门产业已经形成了以江苏、温州、龙湾、四川、上海、河北等几个主要生产基地为龙头的格局,强劲有力地带动着地方经济的蓬勃发展。

四、技术环境分析(Technological)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每一种新技术都会给某些企业造成新的市场机会,强烈震撼和改变着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我国阀门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还不强,国内阀门产品仍然停留在低档次层面,技术含量不高,在高温、高压和一些关键部位上的阀门还需要依靠进口,目前也没有形成一些大规模的跨国阀门企业集团。可喜的是,我国阀门行业正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在新材料的应用方面也开始向着新、特、高的方向发展。阀门企业的管理决策层要密切关注技术环境的发展变化,分析其对企业营销的营销,以便及时采取适当的对策。

通过对企业的宏观营销环境(PEST)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阀门行业的营销大环境非常好,给阀门企业带来了许多发展的空间,只要企业肯在技术方面下足功夫,加大设计研发力度,引进先进水平,把握市场机遇,必能创造出我国阀门行业的辉煌!

参考文献: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范文2

关键词:共享单车;行业分析;PEST模型

2016年底,我国共享单车行业莫名其妙就火了起来,一张24个全是共享单车APP图标的手机截屏引发了广泛关注。OFO共享单车最先进入共享单车行业,摩拜单车紧跟其后,据统计,2016年至少有25个新的共享单车品牌进入这一行业,其中可能还有些电动自行车共享品牌。共享单车行业发展快速,但欲速则不达,随之而来的一些社会问题也不断出现。本文通过PEST宏观环境分析模型对共享单车行业做出全面的分析,以期为该行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参考。

一、共享单车的定义

共享单车是共享经济形态下产生的新物种,指企业与政府进行合作,在户外公共区域如校园、公交地铁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共享服务,它的特点主要是共享经济、互联网+、智能解锁、低碳、环保。PEST分析指的是宏观外部环境分析,指一般不受企业掌控的、一切能影响行业或者企业发展的巨大的社会力量,具体PEST模型包括政治环境(Political)、经济环境(Economic)、社会环境(Social) 和科技环境(Technological)四个方面。对行业进行PEST模型宏观环境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行业环境,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经营需要做出适合的影响活动来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从而达到其营销目标。

二、PEST宏观环境分析

1.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现在,随着城市私家车增多,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何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成了每个城市政府都头痛的问题。以前政府也出台过相关措施来解决城市出行问题,像限制外来车辆牌照、限行单双号等,但效果并不明显,无法从根源解决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喜欢绿色环保、健康出行模式,政府对这一模式也持鼓睢⒅С痔度,也更愿意看到OFO共享单车、摩拜单车等互联网企业为城市的发展贡献一分力量。

今年两会期间,交通运输部发言人称要鼓励支持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政府部门要加强规范指导,企业首先承担主要的管理责任,提升服务水平,社会公众更要文明出行,文明用车,共同促进共享单车行业的良性发展。对于共享单车出现乱停乱放的痛点问题,北京、广州、深圳等地都加紧出台治理乱象政策。一方面政府要大力推进自行车硬件设施的建设,整体规划停车容量;另一方面,将信用体系纳入到共享经济中,加强信用机制的建设,将他律变成自律,处理好共享单车的管理问题。

2.经济环境分析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5年底我国网民的数量已经达到6.88亿,手机网民比例超九成,移动互联网为社会公众塑造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从经济的角度考虑,最后1-5公里的出行选择共享单车,会比乘坐地铁、公交车等在金钱上节省很多。以广州的上班族为例,使用摩拜单车是0.5元/小时,乘坐公交车上班2元/程,一个月21天出行上班产生的费用,摩拜单车对比乘坐公交车可以省到60%-75%。而且,选择公交车个人交通拥堵成本,如因堵车造成的身心健康成本、因堵车等待的时间损耗的社会成本也更高。

3.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文化是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形成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共享单车的出现,唤醒了中国自行车传统文化的回归。摩拜单车的创始人胡玮炜说过,她是一个有自行车情结的人。自行车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小时候的回忆,单纯而美好。在城市里骑着黄色、橙色 、绿色等色彩艳丽、时尚又有文化设计感的共享单车穿梭,充满浪漫复古的文艺气息。此外,共享单车也倡导一种全民健身的理念,骑单车不仅是满足出行的需要,更是一种健康的锻炼方式。饭后散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单车小运动”,在生活中运动健身,方便也健康。

4.科学技术环境分析

科学技术给很多企业带来了新的市场机会,共享单车能迅速普及也是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具体技术主要依赖以下几点:1)智能手机的技术红利:智能手机的出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从购物到出行,都为新时代用户体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2)共享单车将物联网运用于城市的交通升级,规模化的实现人与物的连接,探索过程中的二维码识别、防盗、定位等各方面,开创了人与物互联互通的新模式。3)高科技智能解锁、精准的GPS定位技术发展都推动了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互联网移动支付也为共享单车建立起了它的盈利模式。4)工业技术方面:像实心轮胎、轴传动、铝合金车架焊接工艺等都使得共享单车对比传统的单车骑行时更为稳定,也为用户创造出了更好的骑行体验。

三、总结

共享单车的出现对于满足公众“最后一公里”出行需求,带动健康、环保、绿色出行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当下崇尚低碳环保、健身强体的生活理念相吻合,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据艾瑞监测数据显示,共享单车现在的用户数量已接近千万,如今,共享单车在公众的出行中已占据了重要地位。未来共享单车要如何发展,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各共享单车平台需要与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形成完善的沟通机制,对城市单车的投放数量以及投放位置进行合理规划;另一方面,共享单车企业要加强对自身运营的管理和要求,及时维修有故障的单车、回收已损坏的单车,对不规范停车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管,维护好市容市貌。

参考文献:

[1]谢慧敏.共享单车大混战[J].经理人,2017(02)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范文3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外部环境分析;战略转型

一、前言

2009年12月,国家连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以抑制过快增长的房价,此外,众多企业涌入房地产业、消费者需求变化等使得房地产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着剧烈变化。2010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前景并不明朗,我国房地产企业该往哪走?本文运用PEST模型和五力模型分析了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归纳其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房地产企业战略转型的建议。

二、宏观环境分析

企业发展深受宏观环境影响,在战略转型前必须对宏观环境进行详细分析。本文运用PEST模型分析与房地产行业相关的宏观环境及其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

(一)政治法律环境

政治法律因素是企业战略决策者在进行战略决策时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它制约着企业行为。它所含因素众多,依据对于房地产行业的重要性选取房地产土地政策和税收政策作重点分析。

1、房地产土地政策。2009年12月17日,财政部、国土部等五部委出台《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要求分期缴纳全部土地出让价款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一年;土地出让价款首次缴款比例不得低于全部土地出让款的50%。这意味着资金回款慢、资金充足率低的开发商可能因门槛限制被迫退出房地产市场。此外招拍挂的土地出让方式也增加了房地产企业获取土地使用权的难度和开发成本。

2、房地产税收政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2009年12月24日正式下发通知称,自2010年1月1日起,个人将购买不足5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营业税征收时限的恢复增加了二手房的交易成本,交易费用的增加,也会减少二手房的周转率,从而抑制2010年的投机需求。此外我国目前房地产税征收的税种较多,尤其对高档别墅征更多的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开发商的利润。

(二)经济环境分析及其影响

经济环境是指企业所属的或可能会参与其中的经济体的经济特征和发展方向。其构成因素众多,本文选取经济形势、货币与银行信贷政策和全国房地产市场形势等作重点分析。

1、经济形势。2009年完成“保8”任务基本没有问题,国务院总理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不能随便丢掉拐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依然是中国政府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可以预见,2010年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这对房地产企业有利。

2、货币与银行信贷政策。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和三十条意见,其别提到要“落实好房地产信贷政策,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事实上,2009年一年的信贷为9.5万亿,相当于过去四年的信贷投放总量,其中有4万亿进入房地产市场,而2010年计划的信贷投放是7.5万亿,还是很宽松的。这是一个利好消息。

3、全国房地产市场形势。国家统计局于2009年12月10日的2009年前11个月我国房地产市场数据显示,1-11月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1271亿元,同比增长17.8%;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7520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3.0%;商品房销售额35987亿元,同比增长86.8;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7%,涨幅比10月份扩大1.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2%,涨幅比10月份扩大0.5个百分点。和2008年相比较,2009年无论是开发投资、售价、销售量还是销售额都呈上升趋势,但是长期稳定的增长才是房地产企业真正需要的。

(三)社会文化环境分析及其影响

社会文化环境是指组织所在社会中成员的民族特征、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教育水平以及风俗习惯等因素的总和。其构成因素也很多,本文将重点讨论居民可支配收入、城市化程度、消费投资倾向。

1、居民可支配收入。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761元,实际增长8.4%和8%,这意味着人们有更多的钱投入到房地产市场。但是我国贫富差距逐渐拉大,不同收入者对住房有着不同的要求,房地产企业应该满足他们不同的需求。

2、城市化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率从20%左右提高到44.9%,说明房地产市场在不断扩大,房地产需求也在逐年变大,这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是好消息。

3、消费倾向。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与过去相比,人们花钱并不只是为了买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房子,而是希望得到绿色、环保、节能、智能化等适合人居的住所。这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既是艰巨的挑战,也是从众企业中脱颖而出的机会。

(四)技术环境分析及其影响

技术环境包括目前的社会技术总水平、引起革命性变化的创造发明,以及与企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如上文所述,人们对于房地产商品的需求在向绿色、环保、节能、智能化等方向发展,这就促使房地产企业要跟上技术变革的步伐,不能掉队。

三、房地产行业环境分析

行业的整体形势关系到每一个在此行业中的企业,企业在制定战略时要对其所处的行业进行详细分析。本文运用“五力模型”分析房地产业行业环境及其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

(一)现有企业

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现有企业众多,但大多数都是中小规模的企业,市场集中度较低且各企业间综合实力参差不齐,这不利于房地产行业向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二)潜在进入者

房地产行业的进入壁垒不是很高,主要的约束条件是资金和土地,这使得很多企业跃跃欲试,试图进来分一杯羹。此外,一些资金实力雄厚的国际公司也可视为潜在进入者,这样使得现有房地产企业有面临更加严峻竞争的趋势。

(三)替代品

理论上,一种产品的需求量与它的替代品的价格成正比关系,替代品的价格越高则它的需求量越大,反之,替代品的价格越有吸引力则会对这种产品的市场需求产生不利影响。但所幸的是,目前房地产商品还没有替代品,这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是十分有利的。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根据供应商议价能力的强弱可将房地产企业的供应商分为两类:议价能力较强,主要包括政府;议价能力较弱,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建筑公司等。土地的稀缺性及政府对土地的完全垄断使得土地供给缺乏价格弹性,因此房地产企业在和政府的谈判中处于下风,必须以较高的成本获得土地使用权;而相对于原材料供应商、建筑公司等,房地产企业处于供应链的核心位置,所以原材料供应商、建筑公司等的议价能力较弱,房地产企业可以压缩成本。

(五)购买者议价能力

目前大多数消费者都是零散地购买房地产商品,且消费者获取房地产信息成本较高,因此消费者议价能力较弱,但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消费者的议价能力将逐渐增强。

四、房地产企业战略转型的思考

(一)战略转型理论的内涵

所谓战略转型是企业为了动态地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或者为了利用潜在的机会而从原有战略转变到新战略,从而不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企业战略转型是一个具有动态特征的战略变革过程。

(二)新形势下房地产企业所面临的外部威胁与机会

通过上文对于宏观环境以及房地产行业环境的分析,笔者归纳了目前房地产企业所面临的威胁和机会(见表1)。

(三)房地产企业战略转型的若干思考

1、向中小城市、城乡结合处转移。针对威胁1和机会4,房地产企业应该试着向中小城市、城乡结合处发展,那里相对于发达城市、市区更容易获取土地,获取成本也较低。此外总理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提到“要引导农民工在中小城市和大的集镇安家落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中小城市和大集镇的住房需求必然增加。

2、房地产商品向多样性、精品化转型。针对威胁2、4和机会1,房地产企业要将房地产商品向多样性、精细化方转型。一方面,在开发高端商品的同时,也要满足人们对于中小户型的需求,根据现有资源,寻找适当的高中低端商品组合点,满足不同阶层需求的同时,避免多缴税;另一方面,房地产企业走精品化的道路既能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向归核化转型,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针对威胁5、6和机会2、5,房地产企业要向归核化转型,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归核化是指企业将其业务集中到其资源和能力具有优势的领域,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从而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通过竞争淘汰一部分缺乏核心竞争力、管理水平低下的企业可以提高整个行业的集中度,促进房地产业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从而将市场形势稳健地保持下去。

4、向完善供应链上下游关系转型。针对威胁1和机会6,房地产企业要完善供应链上下游关系。向上,要培养好和各地方政府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与原材料供应商、建筑公司等的关系,不宜压榨他们的利益,要保证房地产商品的质量;向下,要处理好和消费者的关系,首先要诚信经营,不欺骗消费者,然后可以通过客服收集消费者的信息,开发房地产相关业务。

5、向多元化的融资体系转型。针对机会3,房地产企业要向多元化的融资体系转型。通过与信托、国内外银行以及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合作,在合理预测企业资金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安排企业的资金组合,拓宽融资渠道。

6、紧跟政府政策,满足刚性需求。从2009年12月政府出台的政策中可以看出,政府鼓励人们购买自住房和改善性住房,还有“国四条”中的第一条就是“要加大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的改造。对这两项工作,在资金、土地以及税收上,都要给予优惠和保障”。针对威胁3,一些中小房地产企业不妨承接一些安居工程、棚户区改造工程等,此外在普通住房的建设方面应该以中小户型为主,满足刚性需求。

五、结束语

2010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前景并不明朗。本文运用PEST模型和五力模型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业的外部环境,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房地产企业所面临的外部威胁与机会,并提出了若干战略转型思路,希望能为房地产业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徐飞,黄丹.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2009年1-11月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Z].国家统计局,2009.

3、王方华.企业战略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范文4

在企业集团框架下,企业投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增加企业价值,企业能够实现预期目标,关键在于企业能否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分析市场的机会,抓住投资的机遇,保证项目如期运行。只有确保企业集团在进行投资环境研究分析、经济性和可行性决策分析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才能为企业集团持续发展创造不竭的动力。

1投资环境分析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每时每刻都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企业集团的投资行为也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也受到了市场投资环境的影响。企业集团必须将周围很多影响因素融合到投资行为当中去,这样才能使企业集团的投资行为真正做到科学、理性和经济。因此,企业集团有必要对投资环境进行研究和分析。

1.1投资环境的概念

投资环境的理论研究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投资环境的变化。投资环境是影响或者制约投资活动和投资决策的自然、技术、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外部因素的统称。由于投资环境是保证企业实现投资目标的外部条件,所以投资环境问题是针对资本的流动性而提出的。在当今社会,对资本的流动性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投资环境作为获取投资收益的外部因素也就变得日益重要了。

1.2投资环境的构成要素

一般而言投资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经济发展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等方面。

(1)政治法律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包括国家或者地区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安定程度、民生信誉、法律法规条例、优惠政策和措施等等。稳定的社会环境、优惠的税收政策、积极的产业政策等都是企业集团投资所向往的投资环境。

(2)经济发展环境。经济环境包括了宏观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管理体系的运行、经济发展政策和措施、市场规模及开放程度、产业结构、就业水平等等因素。显而易见,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均收入水平高,产品市场份额足,有助于企业集团投资活动的开展和实现。

(3)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是影响和制约投资经营活动的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对企业集团员工或者客户的思想行为有着重要的导向性,不同的民族和会造就不同的社会文化。这种差异也是企业集团从事投资活动所要关注的投资环境因素之一。

(4)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主要是指企业集团在投资活动时所面临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气候条件等因素的综合。自然地理因素是很难为人所改变的,同时对投资活动的影响又不能够忽视。

(5)基础设施环境。基础设施是任何企业从事投资活动都不能缺少的物质条件,是投资者完成投资活动的基本物质条件。其中,尤为突出的是企业集团的信息化程度,如今网络的迅猛发展将对企业信息传递速度提出新的挑战。

另外,企业集团内部人员的综合素质、工作效率等内在因素也影响企业集团的投资活动。

企业集团投资管理

2.1企业集团投资活动的动机分析

笔者对大量的投资案例进行分析后,概括了企业集团投资的主要动机有三大类:一是扩张性需求。主要是与现有产品或者现有市场有关的扩展型投资、与新产品或新市场有关的扩充性投资。扩张性需求是企业集团自发的内在增长需要。二是维持性需求。主要是与维持企业集团现有生产经营有关的或者与降低成本扩大规模有关的重置性投资。维持性需求主要是为了发展规模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三是外在性需求。主要是与行业安全或者环保有关的强制性投资或者其他原因的投资需求。

2.2企业集团投资活动的决策原则

在企业集团投资活动中,必须奉行以下原则,才能保证企业集团投资行为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1)在科学理性的战略目标框架下实施投资行为。主要是要求企业集团在做投资决策时必须根据企业集团的战略发展目标和定位,有针对性地对集团投资项目进行培育,增强企业集团的整体实力,突出主要业务的发展能力。

(2)在主业突出的经营格局下推进多元化投资。主业突出是相对的突出,对于企业集团而言,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投资模式。企业集团下属子公司从事同行业的不同产业链节点,从而使整个集团控制相对较高的市场占有份额。同时,这一原则也是分散风险的考量。

(3)在扁平组织的框架下控制投资层次。就市场竞争的需要而言,通过突出主业、强化主体来打造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无疑是企业集团必然的选择。企业集团需要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基础上有效控制投资层级过多所带来的成本或者风险。

(4)在集中决策的构架下推进对外投资。就企业集团而言,母公司作为投资决策的中心,有重大的决策权力。子公司在自身规模和经营范围内,应该具有一定的决策权。利用企业集团内部高效的信息传导机制可以积极推进投资项目的决策。

(5)在投资实施过程中进行财务监控。财务监控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关系到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企业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这一原则对于企业集团而言更为重要,这就要求企业集团总部能够通过网络等信息手段及时收集和监控下属子企业的财务动态信息。

(6)在企业集团框架下集中把握投资决策。企业集团要增强其内部的决策能力,充分发挥其整体优势和综合优势,实施统一的投资决策、分析和评价。

2.3改善企业集团投资管理的“引爆点”

企业集团投资管理过程中,投资的结构一直是企业集团研究和关注的重要问题。投资结构是在企业集团投资总额中各个产业板块之间的比例关系,主要包括投资资金的来源结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投入结构。企业集团投资结构决策是从投资构成上研究投资于企业集团发展的关系,研究投资各个组成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因为这种比例的变化对企业集团发展所造成的敏感性。随着企业集团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集团需要对其流动资产结构进行密切关注。流动资产的投资占据的比例应该是随着企业集团规模扩大而逐渐加大的,这样才能控制企业集团流动性风险,预防企业集团经营性风险。但是对于大企业集团而言,可以很容易得到外部的筹资,可能很容易化解流动性风险,所以可以将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扩大,为企业集团高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企业集团投资活动中的规模实际上是努力实现最佳的投资总量。这一总量是根据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经济实力、资本机构等特质而决定的。从企业集团内部看,首先是管理与控制能否有效配套。从企业集团外部看,充分发挥企业集团适度规模下的规模经济,关键在于结构调整并行,唯有适度规模和合理结构相配合,企业集团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规模经济,达到协同效应。

从规模经济角度看,企业集团是市场经济生存发展过程中为取得竞争地位而扩大规模的企业形式选择。这突出表现在企业集团拥有庞大的资产量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企业集团是资本的中枢,体现着资本经营方面的规模化和集约化优势。

从结构效益角度看,企业集团是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的结果,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企业的聚集和集团化,这使得子公司整合后取得的组织效益远远大于单个子企业相加,即“1+1>2”的效果。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范文5

关键词:集团公司 内部审计 创新

一、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创新现状

第一,集团公司决策层内部审计思维缺失,内部审计工作失重。当前大多数集团公司对内部审计的定位依然停留在差错防弊层面,还没有集中集团统一运作的力量来进行内部审计的意识,内部审计能够支持和提升企业管理效能,但是遗憾的是很多集团公司的意识没有达到这一高度。审计观念的落后直接导致了内部审计工作鉴证功能的发挥,阻碍了内部审计走上价值增值管理的道路,使其评价作用和管理咨询作用的体现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第二,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目标不连贯、不系统、不长远。内部审计目标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使其全面推广和实践成为天方夜谭。鉴于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缺乏全局把控等战略性思想,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与内部审计工作严重脱节,系统性管控工作基本流于形式。大部分集团内部审计在制定工作目标的时候还将目标局限在是否存在会计违规和法律违规上,持续性的、能够长远指导内部审计工作战略性发展目标严重缺失。内部审计的精髓在于加强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引导现代企业风险管理,而集团公司设置的内部审计目标只能说是对资源的一大浪费,公司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在差错纠正舞弊上,审计资源根本没有发挥出效用。

第三,集团公司缺乏战略性的内部审计目标来界定内部审计的范围和领域。由于内部审计目标设置的缺乏高瞻远瞩的目光和长远的视角,不少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一直难以提升,内部审计的工作性质定位不明,审计时间和空间范围被严重割裂和分离,上述缺陷将会直接导致内部审计管理工作的不稳定和不连续,审计监督无从下手,审计控制工作盲目无序,难以起到约束决策风险和违规行为的作用,对重要业务活动进行持续性审计更是无从谈起。

二、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创新和风险防控要点阐述

(一)进行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战略环境分析

在分析内部审计宏观环境的时候,笔者认为应该把握以下要点:第一,经济环境。经济一体化趋势已经凸显,资本市场危机相伴相生,经营环境竞争日益激烈,资本市场投资者对委托关系的监督力度高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集团公司管理层面临着提升管理效能和增加组织效能的巨大压力,自然就产生借助内部审计工作的需求;第二,法律环境,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在我国必然绕不过审计法和内部设计工作规定的约束,另外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也间接地对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了规范;第三,社会环境。集团公司处于巨大的社会网络之中,内部审计人员和部门也是如此。我国社会文化环境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讲究认清、注重面子,这种文化环境对内部审计在集团公司的开展是一个很大的弊端,可以说我国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内部审计原则以及内部审计法律来说是如同腐蚀剂一般的存在。

在分析内部审计围观环境的时候,应该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集团公司内部质量结构。不同治理结构的集团公司需要不同,只有和公司治理战略相适应的内部审计战略才有用武之地。企业在不断地调整公司治理结构、组织架构的过程中,内部审计工作流程和监督的关键环节也要随之调整,内部审计制度建设一直要适应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第二,集团公司整体发展战略。内部审计是公司总体发展战略的一种延续,所以内部审计工作必须在遵守审计活动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和企业集团战略紧密相连。

(二)把握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创新与风险防控要点

第一,要进行内部审计制度规划。集团公司完善内部审计工作之前,需要提出内部审计管理制度体系的规划和构建,并出台具体的行动方案和执行准则。集团公司应该大力推行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将内部审计持续创新作为一种基本理念,逐步实现内部审计标准化管理,使得内部审计被纳入到程序化的工作流程和组织设计之中,让内部审计贯穿集团公司各个业务流程。

第二,要对内部审计职能进行规划。在对内部审计战略进行规划的时候,我们应该意识到内部审计需要从财务审计、业务审计转向风险审计、战略审计,也就是说内部审计应该将职能从传统的确认为主转移为咨询为主,从而实现职能的进一步拓展和功能的进一步深化。

第三,进行内部审计组织规划。企业管理层应该集合集团公司管理体制变化所对应的大环境,对现有的、不合理的内部审计组织架构进行变革,提升内部审计的地位,优化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层级;另外,集团公司要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结构进行优化配置,对其知识层面、专业结构和年龄层次进行调整和预测。

第四,强化业务审计支持措施。我国集团公司长期存在着资源浪费和管理落后的弊端,要改善这种现状,就必须注重经营效率的提升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因为内部审计工作重点可以向更为广泛的业务审计范畴扩展,扩大审计的领域,在保证财务审计的合法性和合规性的基础上,着重检查集团公司经营活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使得内部审计内容在时间上具有联系性、在范围上具有逻辑性,通过新型的业务审计能够保证集团公司经济活动的效率,挖掘出集团公司内在的潜力。另外,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应该注重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的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具有创新性和继承性两个优点,在财务报表审计和企业战略目标实现之间建立起足够的联系,便于内部审计师从源头上寻找到会计报表错报的原因,提升内部审计的工作绩效。

参考文献: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范文6

关键词:聚焦;差异化;竞争

中图分类号:F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21-0120-01

一、合肥市电信的市场环境分析

(一)合肥市电信的宏观环境分析

1.经济环境分析。随着“工业立市”战略的深入执行,合肥市正在加速中部崛起,连续三年GDP增长率位列省会城市第1。伴随2011年新春的脚步,《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公布,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宏大开局,合肥市未来将建设为“区域性特大城市”

2.社会文化环境分析。随着消费者品牌意识的增强,在消费能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品牌和服务决定着人们的选择。

3.技术环境分析。随着信息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正在来临。

(二)合肥市通信行业环境分析

1.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合肥市通信市场始终存在着潜在进入者的威胁。长城宽带、鹏博士、广电等均在各自擅长领域开始发力。

2.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信业供货商主要是终端供应商、设备生产商、服务商,均存在一定的讨价还价能力。

3.购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合肥市电信的政企客户占比大,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公众客户对价格相对敏感,价格会成为其选择运营商的标准之一,购买方讨价还价的力量还是比较大的。

4.替代品的威胁。合肥市电信作为通信运营企业,部分产品,如宽带,集成业务替代产品始终是存在的。

二、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二)合肥市电信的市场定位

聚焦客户、融合、移动互联网和业务及商业模式的创新的全业务运营。在聚焦客户方面,要从客户的需求出发,提升客户所使用业务的价值;合肥市电信固话和小灵通用户共有120万,CDMA用户60多万,宽带用户近50万,融合也是合肥市电信的市场定位之一,从接入到应用,使用不同的接入手段可实现统一账单的服务。在移动互联网方面,提供不同通信手段的融合,将家庭电话与手机融合,将固话与互联网移动业务融合;在业务和商业模式创新方面,促进内容及应用提供者把通讯手段和工具带给客户。

(二)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收入市场份额合肥市移动一家独大,合肥市电信收入市场份额不足行业1/3,逐年下滑势头未得到有效扭转。

移动用户市场,合肥市移动占有近80%市场份额,合肥市电信2010年刚刚超越联通,成为本地第二大移动运营商,但是移动收入市场份额未能超越联通,合肥市电信的移动中、高端用户未能得到真正的有效切入。

固网市场合肥市电信无论从规模、能力、服务都具有较大比较优势,但是面临合肥市移动、合肥市联通的联合冲击,尤其是合肥市移动以大量的成本投入、低价格强力冲击合肥市电信的固网市场。

三、合肥市电信的竞争战略选择

(一)合肥市电信的势态分析

1.优势分析。合肥市电信基础网络设施比较完善。合肥市电信已建成了覆盖全市,以光缆为主的高速率、大容量、具有一定规模、技术先进的基础传输网、接入网、交换网、数据通信网和智能网等。合肥市电信服务质量日趋完善。合肥市电信推出了首问负责制,实行宽带服务五项承诺,完善政企行业应用服务体系,3G服务让用户放心,贴心,开心等提升基础服务能力,差异化服务竞争能力,提升客服感知。

2.劣势分析。企业战略管理与发展的矛盾。战术和策略,长远战略和日常经营性事物存在矛盾,需要统观大局,应对复杂多变环境。另外收入市场份额逐年下滑势态未得到有效扭转。

(二)竞争战略的选择

1.聚焦战略。用户量体裁衣,聚焦客户的信息化创新战略成为合肥市电信这一阶段转型战略的主要内容,合肥市电信作为合肥市移动市场新进入者,用户规模刚超越联通,要真正打开移动市场的突破口,除了扩大用户规模,中、高端切入无疑是现阶段C网运营的当务之急。

2.差异化战略。合肥市电信可在产品、品牌、促销、等诸多方面建立差异化,以区隔竞争对手,取得竞争优势。产品差异化方面,全业务融合,体现全家一起用电信诉求,从而让产品脱颖而出,获得渠道以及消费者的认同与接受;品牌差异化方面,可以从品牌核心理念和视觉形象识别全面建立差异化,在原有品牌的基础上,从传播渠道、推广方式、促销手段上建立起差异化,在众多纷繁的推广活动中凸现内外一致的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力;促销差异化方面,摆脱了价格战的泥潭,摒弃低层次的产品竞争、渠道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