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馆消防预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旅馆消防预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旅馆消防预案

旅馆消防预案范文1

绿色学校是指可持续发展的学校。从本质上讲,创建绿色学校是学校面向可持续发展,以环境教育的思想为先导,不断完善自我管理、改进教育手段、降低教育投入、提高办学效率和效益的过程,从而也是学校不断解决自身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过程。绿色学校的本质特征就是在学校建设中体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因此,创建绿色学校可以说就是创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学校。

同时,环保教育是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为纲要》,以此为学校环境教育的指导思想,继续高度重视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把环境教育作为重点来抓,进一步加强领导,努力形成立足于学校,渗透于课堂,影响于家庭,服务于社会的环境建设模式。

二、活动主题

开展“创建绿色学校”主题活动,倡导校园绿色文明,提高广大师生的环保意识和素养,争创绿色学校。充分利用具有纪念意义的纪念日,开展活动。不同的纪念日在不同的年份都有一定的主题。我们将与世界同步,根据相关信息提前布置、计划、开展。

学校团委选定的主题日如下:

2010-2010学年上学期

9月14日 世界清洁地球日 9月16日 国际臭氧层保护日

9月27日 世界旅游日 10月4日 世界动物日

10月6日 世界人居日/国际住房日 10月16日 世界粮食日

寒假:“青春暖流服务社区”扶贫、敬老、环保志愿者服务活动

2010—2010学年下学期

2月2日 世界湿地日 2月10日 国际气象节

2月28日 世界居住条件调查日 3月5日 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3月12日 植树节 3月21日 世界森林日

3月22日 世界水日 3月23日 世界气象日

4月7日 世界卫生日 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

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6月11日 中国人口日

6月17日 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 6月25日 全国土地日

暑假:“绿色环保生活”研究性学习

绿色环保夏令营

三、活动形式

根据不同活动日和活动主题,学校团委将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有关活动,如专题讲座、参观调查、纪念活动、征文竞赛等等,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能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环境教育活动,不但可以巩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还能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的兴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良效。我们将立足于校园,适当走出校门,继续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强化环保教育,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努力提高学生的环保能力。

1)组织部分学走出校门进行环保宣传

2)举行“系列科普知识教育走进校园之环境保护知识暨精选珍稀生物图片展

3)组织部分学生社会实践

4)开展环境知识竞赛

5)举办班级创绿色学校专栏刊出比赛

6) 开展以创绿色学校为主题的班班唱活动

旅馆消防预案范文2

关键词:育人模式 旅行社管理类 地方本科院校

一、概念界定

旅行社管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方向之一,该专业方向培养的是旅行社服务与管理的厚功底、会管理、善应变的应用创新型人才,简称旅行社服务与管理人才。[1]

旅行社管理类课程主要包括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导游理论与实务、旅行社产品与设计、旅游项目策划、导游英语口语、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职业道德等理论与实训课程。该类课程培养的是旅行社服务与管理人才。

旅行社服务与管理人才是指熟谙旅行社业务的高素质多技能的应用型行业人才。它包括策划创意人才,提高业界品位的人才;熟练掌握组团、出团、带团、计划调度,订机票,办签证,发团及与境外旅行社联系等出境游业务经理;熟悉基本流程,善于处理与旅游相关的问题,谙熟各国语言、货币、法律法规等,并具备与各国领事馆打交道,在异国他乡迅速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优秀人才;旅行社产品设计人才、市场营销人才、高级管理人才、高级导游、旅游电子商务、度假管理、会展策划专门技术人才等等。

育人模式是指旅行社服务与管理人员德、智、体、美、技等素质能力全方位培养与拓展的指导思想、原则、途径、机制、环节与措施等构成的有机整体。

旅行社服务与管理人才的素质能力是通过旅行社管理类课程教学与实训来培养的。该类课程育人模式主要探讨的是“三位一体”育人模式。一是知识、能力、技能三位一体;二是课堂教学、实训实习、校园相关文化活动等育人方式的三位一体;三是课堂、实训室与旅行社培养平台的三位一体。即人才素质的三位一体,人才素质培养方式的三位一体和人才培养平台的三位一体。

该育人模式是指旅行社管理类课程育人模式。其要素及框架结构包括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培养对象、培养原则、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式、培养途径、培养平台(条件)、培养机制、培养环节、培养方法、培养措施、培养效果、评价体系等。[2]

通过构建旅行社管理类课程的课堂教学、校园活动、实操训练的育人模式,使旅行社管理方向的学生全面接受知识、方法、能力的培养,成为现代旅行社所需要的集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于一身的新型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和内容

1.培养目标

第一,知识培养目标:构建旅行社人才必备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与技术技能知识的课程及其理论体系。

第二,能力培养目标:构建旅行社人才必须具备的公共能力、专业能力、行业岗位能力的能力体系;必须具备的专业政治敏锐能力、道德约束与提升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体系;比较全面熟练的多层面的职业能力体系。

第三,技能培养目标:构建旅行社人才必须具备的行业与岗位服务与管理的技术操作运用的技能体系。

第四,构建现有课堂教学、实训、见习、实习等培养体系的优化方案。

第五,构建现有旅行社人才诸条件、平台(教材、实训室、校园活动、基地体系等)体系的优化提质方案,以及联合培养体系的优化方案。[3]

2.培养内容

第一,国家、社会、旅行社业、游客对旅行社服务与管理人才素质能力的调查研究。

第二,旅行社管理类课程知识结构研究。基础理论知识结构,应用理论知识结构,技能知识结构等及其关系研究。

第三,旅行社管理类课程学生能力培养研究。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公共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等及其关系研究。

第四,旅行社管理类课程学生技能培养研究。公共技能、职业技能,创新技能、创业技能等各自内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研究。

第五,旅行社管理类人才的知识、能力、技能培养的课程体系化研究;活动项目体系化研究;实训实习体系化研究;课程体系、活动体系、实训实习实践体系一体化研究。

第六,育人过程中,教师教学育人能力提高研究,教学方法改进研究,教学手段更新研究;课堂、实训室、校园环境、企业、社会等平台资源一体化整合研究;教师、学生、企业行家、社会专家互动方式及互动体系研究;校内外资源整合、利用与管理研究。

第七,实践条件管理研究。导游模拟实训室建设研究,实训体系优化研究;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研究;省导游培训示范基地质量建设研究。

第八,旅行社管理方向学生的考证认证、持证组织管理研究;就业创业研究。

三、培养方案

(一)总体方案

以主讲教师和旅行社培训指导教师为主,其他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为辅的组织方式,边研究边试行的运作方式,主讲老师全面负责,教授指导,副教授、讲师分工负责的责任方式。

第一,实施优秀旅行社企业家培养方案。着力培养高素质、职业化、国际化的优秀旅行社管理人才。

第二,实施旅游紧缺人才培养计划。整合育人资源,推进联合办学、校企联姻,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构建终身化、网络化、开放化、自主化的培养体系,培养急需的旅行社专门人才。

(二)具体方案

第一,课程调研方案。一是前往兄弟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习、交流教学经验、方法、手段、技巧等;二是前往本地及周边旅行社,了解最新旅行社人才需求的相关动态,拟订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教学育人模式;三是收集、整理本专业已毕业学生就业创业情况,采取扬长避短的教学方案及育人模式;四是调研在校学生对旅行社管理类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训教学及实践要求等方面的意见;五是广泛征求校内外专家学者的意见,使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更趋科学化、合理化。

第二,修订课程教学内容。地方院校应立足于本地,服务于本地,调整教学内容。因此,旅行社管理类课程应加入本土文化的内容进行教学,如湘西少数民族文化(湘西土家族文化专题、侗族文化专题、白族文化专题、瑶族文化专题、苗族文化专题等)、湘西民间非物质文化(傩文化专题等)、自然地理文化(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丹霞地貌等)等科目课程,以满足旅行社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需求。鼓励和激励本专业教师自行编写本专业学生适用的理论教材和实训教材。[4]

第三,实行阶段性任务制育人模式。四学年四大阶段,每一阶段都将设制具体任务,具体实训活动,具体校园文化活动,具体旅行社见习、实习任务,具体社会考察、调查及研究任务,实行课程制、活动制、项目制、任务型育人模式。即第一阶段以调研为主,开展景区管理、本地民俗等调研,以调查报告、课程论文撰写进行考核,评定成绩;第二阶段以考证为主,即从业资格证(导游资格证、旅游景区管理员证、人力资源师证等)和学籍证;第三阶段以实训为主,主要是校内实训室实训和校外实训基地,如导游服务中心、旅行社、景区景点等;第四阶段以实践为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国家、省校级专业竞赛和各种文化活动,分专业方向进行顶岗实习,形成旅行社服务与管理类探索研究体系。

第五,改革教学育人的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和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意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一是注重平时课程教学育人。二是加强实训、实习操作过程育人。三是注重考核育人,建立以综合评价与过程评价为主的考试评价育人模式。[5]

第六,模拟与实地双重实训育人。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校内学习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建立相对完备的实训场所――旅游管理实训中心,充分利用已有的张家界武陵源模拟沙盘及湖南主要景区景点的导游仿真模拟厅,充分满足本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的需要。

(四)方案特色与创新

1.本方案的特色

第一,研究方向的针对性强。它是针对旅游管理专业旅行社管理方向的人才培养方式,尤其是从课堂理论教学到校园活动训练,再到企业实践操作中高关联度这一难题而提出的,旨在有机衔接三者,破解其中难题。

第二,育人模式的操作性强。尤其一体多层面时空结构性互动模式极具特色,操作性强。该项目侧重于实践教学方法的探讨,是应用性、操作性研究。

第三,理论设计的前瞻性强。实践有机结合为三位一体的人才规格体系,以及与之相应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等。既有研究的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操作的创新,及整体的前瞻性。

第四,研究内容的系统性强。如旅行社业的职业政治素质结构、道德素质结构、业务素质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技能结构等等。

2.本方案的创新

第一,将育人模式落实到课程和课程群层面。

第二,把专业方向育人课程化,课程育人层面化;将多层面育人、多方式育人、多平台育人一体化。

第三, 育人模式的新颖性。探索与构建旅行社管理类课程教学的关联性育人模式,实现旅行社管理方向课程群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改变相关课程课堂教学的单一方式方法,采取生动活泼、吸引力强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案例教学、模拟操作(实训室模拟操作与课程软件操作)、团队演练、验收成果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系各种相关活动,如校园导游大赛、景点讲解比赛、旅行社线路产品设计大赛、导游技能汇演;注重学生实际演练,进入旅行社企业的三习实操(专业见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使学生融入企业、进入社会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管理、经营、操作中不断验证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培养和提高各项技能和创新能力等等,既有特色,也具有创新性。

参考文献:

[1] 王淑贞,王文明.工商类专业本科生职业技能培养的本质与规律.中国商界.2010,8:346-347

[2] 王淑贞,王文明.地方院校应用类专业本科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中国科技教育.2010,8:29-30

[3] 王文明等.地方院校经管类本科生职业技能培养方式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0,9:212-213

[4] 王文明等.地方院校经管类本科生职业技能“一三五”培养模式.全国商情.2010,7:81-82

[5] 王文明等.地方院校经管类本科生职业技能培养体系研究.科学时代.2010,15:183-184

作者简介:

旅馆消防预案范文3

1.1 旅游业是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务院于2014年8月出台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中明确指出旅游业带动作用大,是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推进旅游业的发展和改革,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对于推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意义重大。

1.2 旅游产业是四川省发展的重要支柱

《四川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到,要把四川省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世界遗产旅游目的地,其中,旅游业在中国西部的排头兵优势更加突显。四川省旅游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基本形成“大旅游”产业体系,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整体旅游形象更加鲜明,旅游目的地建设成效显著,区域旅游发展格局更为优化,基本实现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转变。

1.3四川旅游学院重点培养旅游业应用型高级人才

目前四川旅游从业人员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不足10%,每年旅游本科毕业生仅有1000余人,因此旅游类本科人才与市场需求相比十分短缺。未来四川旅游产业发展更加需要具有较高学历层次和文化内涵的从业人员。四川旅游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体,适当保留特色专科教育,多层次、多形式办学,以管理学科为重点,工学、文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突出发展旅游、食品科学、休闲体育和语言与艺术类专业,是一所特色鲜明、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本科院校。其中,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是学院重点发展的主要专业之一。

1.4加快人才培养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重视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改革的重大课题。高校应把实践育人落实到人才培养环节中去,切实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努力推动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效。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了避免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的旅游复合型人才,必须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研究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用亲身的实践和案例去启迪学生的思考、查找自身的不足、激发学习兴趣,为找到满意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m。

2.基地建设的基础

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蠃、共同发展”的原则,四川旅游学院与成都西岭雪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岭雪山公司”在学生校外实践教学方面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关系。目前双方已经在学生实训实习、社会调查、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毕业设计、创新创业等实践教学环节展开了广泛的合作。学院每年参与该公司实训的学生有200多人,从事导游、景区管理、酒店管理、餐饮服务、会务接待、运动项目指导与服务等工作。在实训中,学生们虚心好学、勤勤恳恳、踏实肯干,受到了公司领导和同事的好评。部分学生因为表现优异,毕业之后直接到该公司就业。据统计,近三年来四川旅游学院共有136名学生毕业后到西岭雪山公司就业,主要从事游客接待、滑雪场运营、餐饮管理、计划调度、安全保障、市场营销等岗位的工作。同时,四川旅游学院旅游系依托独特的师资优势和专业优势,与西岭雪山公司共同成立了‘‘西岭雪山旅游资源开发与实践教育工作室”,定期组织部分青年教师到该公司锻炼,增加行业经验,共同开发项目,整合行业资源,开展技术咨询、培训等服务,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取得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3.基地建设的思路及目标

3.1 建设思路

建设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应以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为主题,以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引导,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积极探索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合作的新方式,充分发挥“双师型”师资队伍的优势。因此,在实践教育体系方面,满足“认识一实践一再认识”的递进式学习规律;在实践教学评价方面,注重联合实践单位开展综合能力测评;在指导教师培养方面,实践基地指导教师队伍由学院专业教师和企业优秀员工共同组成,并不断提升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在实践教育成果方面,让学生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从课堂到实践,再由实践回到课堂0。

3.2 建设目标

第一,创新校外实践教学模式。由校企双方共同组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管理机构,双方单位负责领导担任实践基地的负责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与西岭雪山公司的深度合作,探索校企合作、互利共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教育模式。第二,重视操作性的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动手能力强、团队意识突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旅游人才。第三,打造高水平的“双师型”和兼职教师队伍。充分发挥行业专家和管理人员在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优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结构,突出旅游特色教育目标,增强高校和教师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第四,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蠃。加强对基地建设和管理、运营的研究,扩大服务范围和领域,从培训从业人员到标准制定,从服务景区到项目开发研究、科研成果转化,最终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和“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蠃。

4.基地建设的模式一一“四、三、二”模式

所谓“四、三、二”模式的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体系是指抓好“四大建设”,做好“三个保障”和打造“两个平台”。

4. 1四大建设

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体系要抓好“四大建设”。一是条件建设,根据学生实践教育需要,与企业共建专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二是教材建设,撰写适宜于实践教学的本科专业教材。三是课程建设,根据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规划,在学习的不同阶段进行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学习,采取“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四是师资建设,建立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承担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和指导学生生产性实践等任务。

4. 2三个保障

一是组织保障,建立校企共同组建的实践教学管理工作小组,形成“层级清晰,职责分明”的管理架构。二是资金保障,由四川省教育厅拨发,已立项的“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经费将全部用于本基地建设需要。三是制度保障,校企合作双方要明确责任,各司其职,严格按制度办事,认真做好实习学生的管理和培训工作,确保学生安全。

4.3两个平台

一是打造专业技能模拟操作平台,即在校内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巩固专业水平,夯实专业基础。二是打造综合实践能力运用平台,即在校外旅游企业中通过学生实践、实训、实习和就业等环节,强化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其掌握在激烈竞争中有效生存发展的多面能力和素质[4。

5.基地建设的内容

本基地将重点建立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管理机构,健全基地管理规范,将实践教育纳入制度化发展轨道;对学院旅游类管理专业构建有针对性的实践教育培养方案,积极推动校外实践教育模式改革;搭建学生课外实践平台,充分发挥基地的辐射示范作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5.1课程建设

5.1.1课程体系

在与西岭雪山公司开展校企联合育人的过程中,参照国家和行业职业资格标准,按照旅游行业和企业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按企业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标准,从实际生产岗位职业能力的需要出发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使之更符合旅游企业生产实际。

根据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规划,在学生入学后的不同阶段,将进行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学习,采取“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主要在学校进行,包括“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中国旅游地理’“旅游心理学’“旅游法规’“中国历史文化’“导游基础’‘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英语’“旅游服务礼仪”“旅游市场营销”等课程。实践课程主要使学生接受旅游类公司的岗位职能、安全教育、具体办事章程等方面的综合培训,并最终参与到实际的工作实践中去,培养其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能力、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人际交流和表达能力及获取知识和终身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态度等方面得到综合训练,将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在实际中得以应用,今后就业就可以实现‘‘零距离”上岗,从而提高了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

5.1.2专业精品课

重点对“旅游景区管理’“景区讲解实务’‘骨雪场运营及管理’“旅游市场营销’“休闲运动服务及管理”等课程进行专业精品课建设,即由旅游系主讲教师组建教学团队,合理使用基地建设资金,对精品课程进行全方位的建设。建成后的专业精品课程可利用教学资源管理平台,重点突出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实现对课程资源的有效管理和资源共享,实现师生在线讨论、交流等互动功能,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课程品质。

5.1.3精品教材

认真总结由学院教师主编和参编的体现课程改革成果的教材的编写经验和教学使用效果,对已不能适应现代旅游专业本科实践教学需要的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撰写和出版。拟出版的精品教材包括《旅游景区管理》《景区讲解实务》《滑雪场运营及管理》《旅游市场营销》《休闲运动服务及管理》等。

5.1.4教学资源素材库进一步完善

拟在学院环幕模拟实验室及旅游管理实验室内增加教师授课所用的教学素材软件和可视化教程,如西岭雪山立体游览线路、映雪酒店前厅及客房服务模拟软件等,从而使教师可使用的实践教学素材更加丰富。

5.2 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由校企双方共同选派出一批综合素质高、实践教育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学人员组成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即从企业师资和学校师资两方面来加强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实现人才的双向流动。

5.2.1企业师资建设

充分发挥西岭雪山公司优秀企业员工的作用,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从业者、技术专家和行业管理者担任兼职教师,协助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参与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承担校内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和指导学生生产性实践和顶岗实习等任务。同时学校提供条件,对西岭雪山公司兼职教师提供在职培训,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5.2.2学校师资建设

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通过选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旅游类教师培训,到旅游企业、景区参加实践锻炼和参与项目开发,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新知识和新技术,使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课程开发能力、实践教学能力等得到全面提高。

“双师双语”型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建立健全校内教师到企业实践学习的制度。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每两年至少有半年时间到校外实践基地进行专业实践,熟悉工作过程,参与项目开发,搜集编写实践教学案例。其次,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与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进修、在职学习、国内外实习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职业能力和外语水平,支持和鼓励外语基础较好的教师进一步进行语言训练,以确保可以从事双语型的课程教学0。

旅馆消防预案范文4

第一条: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加强旅馆业管理,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证旅馆业业的合法经营和旅客的人身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此暂行规定。

第二条:凡在**市范围内经营的旅馆的均按本暂行规定管理。

第三条:开办旅馆,必须具备下列消防安全条件:

一、依法办理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手续,并经消防验收合格;

二、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组织,消防安全责任明确;

三、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四、员工经过消防安全培训;

五、建筑消防设施齐全、完好有效;

六、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如在居民住宅楼内开设旅馆,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小时的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的非燃烧体楼板与住宅分隔开,安全出口必须与住宅部分隔开,独立设置,禁止与居民共用同一出入口及通道。

第四条 用于经营旅馆业的房屋如因增设第二安全出口而改动墙体结构的,在施工前必须经房产部门安全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确认为合格后方可施工。未经房产部门检测擅自改动墙体结构,特别是外窗改为出入口的必须恢复原状。

第五条:申请开办旅馆,必须在开业前办理《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经市公安局审查并核发《特种行业治安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注册领取营业执照,办理税务登记后方准开业。

经批准开业的旅馆,如有歇业、合并、迁移、改变名称、变更负责人,应当到市公安局和所辖派出所办理变更登记,三日内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未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手续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责令其限期整改。

迁移经营地址的,必须在符合经营条件的情况下重新办理经营手续。对未经消防、房屋质检、公安等主管部门批准,擅自迁移经营地址的,以无证经营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坚决予以取缔。

第六条:经营旅馆业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令和旅馆从业人员治安职责、承担保障旅客人身财产安全和防止发生违法犯罪活动的责任,要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和从业人员治安岗位责任制。

第七条旅馆接待旅客必须凭旅客的居民身份证或工作证、介绍信以及足以证明身份的证件进行登记,登记簿存留三年以备查验,对无证件的旅客必须由公安机关指定的旅馆接待。

接待境外旅客住宿,应在二十四小时内向公安机关报送住宿登记表。

第八条 旅馆应设置旅客财物保管柜、箱或保管室保险柜,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对旅客寄存的财物,要建立登记、领取和交接制度。

旅馆必须悬挂与证照相符的牌匾(店名),否则按工商法律、法规从重处理。对不符合市容、市貌标准的,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九条:旅馆从业人员的治安职责:

一、严格执行住宿登记验证、会客、寄存等项制度,积极做好防盗、防火、防治安灾害事故工作。

二、发现违法犯罪分子,被通缉的罪犯和携带违禁物品的人员及其他形迹可疑人员要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并积极协助公安机关调查处理。

对由于经营业主不履行登记和情况报告职责导致在旅店内发生杀人、xx、吸毒、等违法犯罪的将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业主或经营人员的刑事责任,并对旅馆予以查封,由工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

第十条:旅馆内严禁存放旅客携带的易燃易爆、剧毒、和放射性物品。

第十一条:旅馆内严禁进行、赌博、吸(扎)毒、传播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

第十二条:旅馆内严禁酗酒闹事、大声喧哗等妨害公共秩序和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和休息。

第十三条:严禁旅馆业业主或从业人员沿街拉客到旅店住宿,违者将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四条:公安机关是旅馆业的治安管理部门,负责指导、监督旅店建立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协助旅店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业务知识培训,维护旅店的治安秩序,依法惩办危害治安和侵犯旅客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分子。

第十五条:公安人员到旅馆执行公务应出示证件,旅店工作人员必须积极协助。

第十六条:对违反第五条规定开办旅馆的,公安机关将依法从重给予处罚。

对未经登记私自开业,无照经营和不符合“一户一照”标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坚决予以取缔。

对无照经营的,地税部门要严格依照税收征管法律、法规从严从重处罚。

第十七条对租借房屋无证照从事旅馆经营活动的,公安、工商等职能部门要将查处情况及时通知房屋所有人,房屋所有人要立即停止为其提供经营场所,对拒不按要求停止出租行为,继续为其提供经营场所的,视为直接参与非法经营,按国务院《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八条:旅馆工作人员违反第九条、第十三条之规定,公安机关可给予警告或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屡次违反规定的,公安机关要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取缔。

第十九条:旅馆违反安全规定经指出不加改正的,公安机关可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责令其停业整顿。旅馆负责人在旅馆内参与违法犯罪活动,其经营的旅店已构成犯罪活动场所的,公安机关除依法追究相应责任外,应缴回其《特种行业治安许可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吊销其营业执照。

第二十条 违反第七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的,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条款规定对有关人员给予处罚,情报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旅馆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检查不合格,擅自使用或者开业的,由消防部门责令其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责令其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可以并处罚款。

第二十二条 本暂行规定由**市公安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暂行规定自即日起执行。

旅馆消防预案范文5

一是加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以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为基础,推动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提高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提高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提高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二是要以我镇生产和消防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和大联勤工作机制为依托,落实严格排查制度,负责对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定期对本单位危险化学品、使用高毒物质的生产单位和重大危险源、特种设备重点单位以及重点设备、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实施监控,监督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建立应急救援体系。三是进一步完善村、社区消防工作站建设,不断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组织建设和设施建设,不断夯实社区消防志愿者队伍工作基础和义务消防队伍建设基础,加大社区农村消防安全宣传和经常性开展居民火灾逃生疏散演练。

要全面部署,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

一是在消防设施方面:推动各居村委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加强对严重消防缺水区域的消防栓和取水码头的增设,确保市政消防水源的完好。二是在危险化学品方面:要进一步开展危险化学品领域“打非治违”工作,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以点拓面、有序推进”的原则,使涉及危险品生产企业,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企业以及使用危险化学品等重点企业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达标率100%,二级达标率50%以上。三是在职业危害方面:加强企业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治理,建立和完善职业病防治工作机制。提高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备案率,督促企业做好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员工职业健康体检。四是督促企业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申报备案,积极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旅馆消防预案范文6

为加强对全镇消防安全大检查大整治工作的领导,镇政府成立以镇长为组长的镇消防安全大检查大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王坚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工作重点

以工矿商贸企业、机关、民居、商场、市场、旅馆、饭店、学校、医院、公共娱乐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易燃易爆物品单位,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和在建工程施工工地、“三合一”场所、出租房等为重点。重点检查建筑消防设施是否正常运行;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是否完好有效;电力线路是否老化;是否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是否开展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是否制定灭火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等。

三、工作步骤

(一)部署发动阶段(2009年4月3日前)。召开动员会,制定详细的检查工作方案,成立组织机构,明确职责、检查范围。

(二)全面检查阶段(2009年4月初至4月底)。各单位要切实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迅速开展拉网式的消防安全自查。全面排查“三合一”场所和出租房,并登记造册、通过排查确定一批火灾隐患重点区域和单位,并在年内整改到位,全力整治规划布局不合理、消防车道堵塞、建筑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不足、消防设施缺少、电力线路老化等火灾隐患,扭转火灾形势被动的局面。在排查的同时认真填写《消防安全检查登记表》,于2009年4月30日前报送镇消防安全整治办。

(三)集中整治阶段(2009年5月初至7月底)。在各单位自查的基础上,镇消防安全大检查大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梳理消防安全状况,形成合力督改火灾隐患。严格按照省政府“六个一律”的要求,坚决查处违法行为,即:凡违法装修的,一律依法责令停止施工;采用易燃材料装修装饰的,一律责令停业整改;未依法经消防验收合格和开业前检查、擅自投入使用的,一律责令立即关闭;疏散通道不畅、消防设施已损坏,不能立即整改的,一律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改;地下营业性场所安全出口达不到要求,不能立即整改的,一律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改;人员密集场所室内一律不得使用任何烟花爆竹。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好落实,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工作,认真分析研究当前消防安全形势,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火灾防控措施;强化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坚决克服麻痹懈怠思想,增强做好消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