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业的前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食品工业的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食品工业的前景

食品工业的前景范文1

关键词:矿井综合自动化 ;工业以太环网;工业视频监控系统

中图分类号:TD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8-0045-01

矿井综合自动化是将矿井的各种自动化子系统集成在一起进行综合控制与管理,以实现矿井的优化运行、优化控制、优化管理的目的,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矿井实现高产高效的有效手段。而达到此项建设目的,矿井工业以太环网、工业视频监控系统的可靠运行是不可或缺的。

1 建设范围

(1)井下主要皮带运输区域、主要变电所安装有网络交换机。(2)在环境相对安全稳定的大巷敷设工业环网所用光缆。(3)在公司调度室建立核心交换机机房。(4)在井下主要运输皮带、上下井口、缆车、地面变电站、风泵房、通风机房、主提升系统安装工业视频监控系统。(5)将工业视频监控画面在公司调度室能够录像、在主要值班地点能够实现画面监控。

2 工业以太环网在矿井中的应用

(1)工业以太环网组成结构。工业以太环网主要分为两部分:井下工业以太环网、井上工业以太环网,每部分主要由西门子网络交换机和光缆组成,井上下工业以太环网通过设立在公司调度室的核心交换机相连形成井上下环网互通并与行政办公网相连,实现三网合一但又各成体系的模式。(2)工业以太环网的作用。矿井综合自动化工业以太环网的建成,实现了控制系统的集中、高速传输。目前我公司主要接入环网的设备有各主要设备的监控摄像仪、各种PLC控制、通讯系统的电话交换机、人员定位系统的串口服务器、电脑等设备,随着自动化的日趋发展,我公司还将逐步将更多的设备接入工业以太环网。(3)工业以太环网的管理。作为矿井综合自动化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对工业以太环网必须有严密的管理制度及管理方法。首先,工业以太环网交换机应有稳定可靠的电源,并对不间断电源定期测试,对于在停电状态下不能提供2小时以上供电的不间断电源应及时更换电池。其次,对井上下工业以太环网光缆应加强宣传教育,应让每名员工了解光缆的用途及保护方法,在日常工作中避免因对光缆的不了解而发生损坏光缆的现象;同时管理单位应加强对光缆的日常巡视。

3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在矿井综合自动化中的应用

在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是不可或缺的,它是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系统。视频监视系统既是一个独立的子系统,又和其他子系统相联系。如果要实现无人值守,基本上每个子系统都要配置视频监视。 作为一种可视化手段,目前视频监控系统在吕家坨矿业分公司的主副井提升系统、主排水系统、主供风系统、皮带运输系统、主供电系统中都得到了广泛使用,大大地提高了调度室对现场环境情况的掌握。所以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要想实现减人提效的目的就必须有一套完善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4 结语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建成之后,为吕家坨矿业分公司远程监控、皮带运输、生产安全环境监测、生产过程信息综合利用、抢险救灾、紧急预案等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平台,实现了矿井生产调度的统一管理,对于矿井提高生产产量、减少生产事故、减员提效、提高吕家坨矿业分公司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

食品工业的前景范文2

解读一、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为首要

在整个《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食品质量安全贯穿整个发展纲要,针对“十一五”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解决提出采取未来将通过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完善食品标准体系、加强检(监)测力建设、健全食品召回及退市、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五个措施落实食品安全问题,并设定了食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7%以上,完善食品工业标准体系,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1000项,食品生产企业60%以上达到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的目标,在政策措施方面“强化安全监管,政府加大对食品安全监测能力建设的支持,健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完善食品质量追溯制度,加强食品标准体系建设。”。预示着在未来国家将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将会进一步从严,行业准入的门槛进一步提高和更加规范,尤其对企业在检验能力方面对人员和设备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越来越全。

解读二、粮食安全问题被提及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确保粮食安全是中国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尤其从2009年以来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较为关注的问题,我国政府也在保证粮食安全和促进粮食增产和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采取了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加强对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支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单产和质量等措施来保障粮食安全,而在此次《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对粮食加工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方面和食用植物油加工业,粮食安全方面的考虑被充分体现,在规划中明确要求“严格控制发展非食品用途的粮食深加工,确保口粮、饲料供给安全”。同时在发展方向上提出“鼓励发展国际粮食合作,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在境外建立稻谷、玉米和大豆加工企业”, “鼓励并支持国内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合作开发棕榈、大豆、葵花籽等食用油资源,建立境外食用油生产加工基地,构建稳定的进口多品种油料和食用植物油源的保障体系。” 可以说鼓励中国企业在关乎国计民生的几个行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绝不仅仅是为了鼓励企业发展壮大其背后间接体现出国家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视。

解读三、产业安全问题得到重视

产业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我国改革开发的三十几年来大量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他们在促进各行各业的市场繁荣的同时也在部分领域对我国的产业安全造成一定威胁,尤其是在事关国计民生的食品加工行业的食用植物油加工业中更为突出,因此,也广泛受到关注,为保护产业安全在2007年11月,发改委与商务部联合颁布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大豆、油菜籽食用油脂加工,玉米深加工被列入限制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1年12月29日,改革委、商务部2011年第12号令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2011年修订)》,自2012年1月30日起施行。2007年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同时停止执行。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修订版《目录》中,被列入限制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的食用油脂加工品种除了豆油和菜籽油外,新增了花生油、棉籽油、菜籽油、葵花籽油、棕榈油等,几乎囊括了所有品种。此外,大米、面粉也在新《目录》中被列入限制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在此次的规划中更是予以明确规定,这是近年规划中少有。

解读四、效率和效益问题成为发展方向

针对“十一五”期间食品工业在发展中存在的粗放式发展的问题,在《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要求食品工业的发展方向将由过去粗放式发展走向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道路,体现了“十二五”期间食品工业在发展过程中注重效率和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问题将成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规划中我们可以发现:在粮食加工、肉类屠宰加工、发酵、酿酒、乳制品等产能严重过剩领域,要求按照严格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要求依法淘汰一批技术装备落后、资源能源消耗高、环保不达标的落后产能和设备;在重点行业和发展方向上,对各个行业后期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的规模明确了目标,鼓励通过兼并、重组,培育大型企业集团,体现出在后期食品工业发展中注重效率和效益将成为每个产业的发展方向,同时也表明随着加工技术和生产设备的科技进步为淘汰落后的产能和能耗提供了必要条件,预示着在未来我国的食品工业发展将走一条高效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解读五、产业布局将更加趋于完善和合理

依托资源优势进行产业布局打造产业集群优势,进行产业延伸,形成产业带,通过培育大型骨干企业建设大型产业园区协同发展是本次《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在重点行业发展方向与布局方面一大亮点,首先,在“十二五”规划共有13个重点行业被纳入食品规划当中,和“十一五”规划相比,除了传统的8个重点行业外,新增了方便食品、发酵工业、酿酒工业、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工业、营养与保健食品5个行业,一方面说明了在食品工业的发展过程中有些行业对食品工业发展的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在食品工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加大,已经成为食品工业发展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如方便食品、发酵工业、酿酒工业;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本次规划中充分考虑了食品工业在发展过程中上、下游行业对食品工业的促进和影响作用如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工业。从而使其行业的覆盖面的扩大,使产业布局更加趋于完善和合理。其次,在对各个相关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上和“十一五”规划相比“十二五”规划的方向性更加清晰、明确,尤其在部分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上提出了相对细化和精确目标,使规划更加具有指导性。

解读六、食品工业发展前景依然被看好

在《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指出到2015 年,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12.3 万亿元,增长100%,年均增长15%;利税达到1.88万亿元,增长75%,年均增长12%。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1.5:1,和“十一五”规划中2010年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40900亿元,年均增长15%;利税达到到6768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从2005年的0.5:1提高到0.8:1相比,在总基数增大的情况下依然提出年均15%的工业总产值增长目标和利税年均增长12%的目标,意味着从国家工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对整个食品行业的发展前景依然看好和抱有很大的希望。

食品工业的前景范文3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创新型科研团队;人力资源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科研团队是以食品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检测为内容,以科研创新为目的,由为数不多的学科知识与技能互补的科研人员组成的既分工又协作,具有良好互动性和凝聚力的学科内或跨学科的创新研究群体。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与管理,是培养高素质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加强学科建设, 提升科研水平。

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食品的消费理念也发生根本转变,对食品的种类、功能性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工业进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时期。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以现代科学和工程技术为基础,以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贮藏、流通、消费、环保等为其主要研究内容,以食品卫生、营养、感官品质等食品质量及其变化、维护、检验、评价等为研究中心,并与现代管理科学、人文科学、市场营销等学科密切联系的学科。

现代食品科学与工程已发展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科学,在食品领域内,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食品检验和品质控制、食品安全、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涵盖面宽,涉及农产品的贮藏加工与质量控制、食品发酵、水产及畜产品的贮藏加工与质量控制、食品营养与安全、食品微生物及食品生物技术等方向。随着科技和相关学科的不断进步,食品科学与工程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项目也不断涌现。食品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食品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表现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如何,不仅影响产品的质量,而且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食品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遵守职业道德、科技创新、爱岗敬业;树立无私奉献的精神,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这是保证工作质量的首要因素,是改进工作技术和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也是保障人民健康和安全的根本基础。

二、食品工业的发展与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食品工业是把一切可食资源加工成食品的工业。当今食品工业的概念己不单是农业加工的延伸和继续,而是农业的导向工业。一个国家加工食品的比例,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在这方面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目前食品工业已成为我国的主要支柱产业,食品工业不但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是最大的,而且对稳定和美化人民生活,巩固社会安定团和促进其他相关行业(如印刷、包装、造纸、塑料、玻璃等)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民以食为天”,无论从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看,还是从社会经济发展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追求来分析,食品工业都是前途无量,永胜不衰的工业。但目前就我国食品工业的总体水平而言,无论是资源的发展利用或是食品的品种、质量、包装、不但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甚远,而且也不能满足国内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群对各类新兴食品的需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专业科技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活的载体, 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我国食品工业要尽快改变落后面貌,顺应世界食品工业发展趋势,除了强化企业内部改造,认真调整产品结构和规模外,必须利用现代工业的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改进完善传统食品的加工工艺和促进工业化生产,大力开发食品资源的综合利用,不断研究、开发、设计出各种各祥新食品来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美化人民生活。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充实食品行业的科学技术力量。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资源、环境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有所差异,食品工业的发展也不平衡,但对科技人才的需求而言,都存在很大缺口,尤其是食品工业的高技术领域,开放性企业和发展很快的乡镇企业,更是需要人才,特别是学有所长的专业技术人才。要加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刻不容缓。

“食品科学与工程”直接服务于食品工业,其范围包括:众多可食性资源的开发利用到各种工业化食品加工生产的全过程以及食品的功能性、安全性、美学、工艺学、商品学等多方面的系统研究。因此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无论从理论基础、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应有全方位和高标准的要求;否则,很难适应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的需要。“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应以各种食品新产品的开发为主要目的,现代工业化生产为手段,工艺与设备并重,在业务方面能系统地、较好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重视食品工艺学系统的研究和当今自然科学中新工艺、新技术、新成果。在食品工艺系统中的应用和应用基础研究。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适用面广,适应性强,既能从事技术开发,也能参与产品开发和企业的技术改造;具备工程经济观点、市场观点和工业管理知识,能参与工厂或车间管理和市场营销活动。

三、创新型科研团队的管理措施

食品工业是服务面宽、受益面大、与人民群众物质文化追求最密切的产业,它的发展勿容置疑,但食品工业的发展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生产状况和经济水平息息相关,并在较大程度上受农业和食品基础原料产业的影响与制约。尽管食品工业每年都以高的速度发展,但整体水平仍很低,整体效益仍较差,加之食品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 质量、品质要求严,市场竞争激烈。对市场变化和物价波动反映最敏感以及某些政策方面的影响,导致食品产业内部的发展也很不平衡,有的行业日趋兴旺,有的行业大起大落,举步维艰。面对这些现状,正确地认识和分析我国食品工业的形势,加强对食品工业正确的认识十分必要。应通过认识食品工业的内涵,了解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食品工业历史和现状的对比,使大家认识到它的发展;通过剖析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不断追求的客观规律和展现国家对食品工业的近、远期规划,坚定他们对食品工业美好前景的信念。与此同时,也要客观地认识以下事实: 食品工业的发展不能脱离我国的经济状况和水平;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的必然规律,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以质量求效益,生产力的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

作为食品工业战线的专业技术人才,不但要有坚实的业务基础和较强的工作能力,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要有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和乐于奉献的高尚品质,既要脚踏实地,勇于实践,又要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作出贡献。也才能真正体现一个科技工作者在社会上应有的价值。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科研团队是我国食品工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面对团队组建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中应注意: 明确研究方向,选择合适的团队带头人。认真分析本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科优势,统筹规划,全局调度,避免各自为战,以现有的科研能力为平台,以重大项目为目标,明确若干个研究方向,选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在食品科学某一领域具有影响力并有一定管理经验的团队带头人,这些措施可以为整个食品科学科研团队的顺利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构建布局合理的人才梯队,保持动态组合。在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科研团队时,团队带头人应充分考虑全体成员的职称、学历、能力、个性及专业特长,应使人员配备做到技能互补,学术带头人、科研骨干和从事基础、开发等工作的成员形成合理的比例结构,构建布局合理的人才梯队;特别是由于科研创新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各阶段需要不同特点的人员参与研究工作, 因此,应根据项目及任务的完成进度适时调整成员,努力构建一支高效的研究队伍。制定总体规划,确保科研投入。创新型科研团队的建设不能仅仅关注某一课题或某一科研项目,而应按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的战略发展规划来确定团队的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展开各项工作,在完成科研任务的同时,促进学科的发展。确保对科研团队的投人,其中包括科研工作环境、人力资源和所需要的设备。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科研团队的管理是按照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及管理学原理,为实现既定目标,通过科研过程的各个环节,对科研活动中的人、财、物、时间、信息和效果进行计划、组织、控制、总结, 使科研目标达到最佳完成程度的一种组织活动。科研团队组建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管理。

一是建立完善的创新科研团队管理体制。科研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加强对科研团队在人员配置、课题申请方面的服务,并给予适合科研工作的政策导向。在团队内部,要推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以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在具体工作中, 要及时采用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民主激励、爱心激励等正面激励策略;同时,也应当有适当的约束机制从负面强化团队成员的组织意识、纪律意识,保持团队成员长久的积极性与工作动力。

二是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会激发成员的工作热情,充分挖掘其潜能,使团队取得更高的绩效。科研工作者合作精神的培养需要借助于良好的外部环境,当科研工作者所处的环境充满民主、宽松、合作的氛围时, 科研工作者的合作理念、合作精神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并在实际工作中自觉地运用。

食品工业的前景范文4

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前景展望

大力开发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关食品添加剂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目前主要集中在天然食品添加剂的研究、食品添加剂制备中的生物高新技术研究和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技术研究等。根据国际上对食品添加剂的要求,一是用生物法代替化学法合成的食品添加剂,迫切需要开发的有保鲜剂、香精香料、防腐剂、天然色素;二是大力开发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如具有免疫调节,延缓衰老,抗疲劳,耐缺氧,抗辐射,调节血脂,调节肠胃功能性组分。

发展微生物的保健食品。保健食品开发的过程中微生物工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微生物生产食品具有独特的特点,繁殖过程快,在一定条件下可大规模生产,要求营养物质简单。如酱油、食醋、酒与双歧杆菌料、酵母片剂、发酵乳制品等微生物t疗保健品一样,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食用菌不仅营养丰富,还含有许多保健品功能成分,应大力发展食用菌保健食品。

新生物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新生物资源包括一些未开发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等,对中国而言,传统中药材是一个宝库,很多中药本身就是食品,这方面日本已十分先进,尤其是确定重要的品种规范,种植规范,成份的稳定性以及动物临床试验的验证,以制造出能够被世界广泛接受的功能食品。另外,海洋生物尤其是海洋藻类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生物资源。研究表明,大部分微藻含有生物活性物质,并且可安全食用。中国可使用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很多品种尚未开发,而其中一部分还具有十分优良的遗传特性,如果采用现代生物技术,相信中国食品工业尤其是功能食品工业会有长足的发展,并在世界食品工业占据重要地位。

未来的食品产业发展

昆虫食品。食用昆虫产品从营养滋补、药用需求、休闲需求以及保健需求四个方面对昆虫食品的市场潜力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提出了发挥食用昆虫产品内在价值优势,抓住行业竞争环境宽松的机遇,努力采取措施跨越发展制约因素是促进昆虫食品市场开发的有效措施。从现在的蚂蚁食品、蚕蛹食品、蚯蚓食品、蜜蜂食品、天蛾食品等功能来看,它已成为一座微型的营养宝库,具有抗风湿、抗癌、护肝、平喘、解痉、补肾、健脾、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等多种药理功效,在西方国家昆虫食品已成为贵宾席上的美味佳肴,中国在不久的将来也将会涌现出一些品种各异的昆虫食品。

变态食品。变态食品是指在形态上与常用食物发生了很大变化的食品。如由原来的固态食品,现在加工成液态食品,或者把食品制成日常用品等模样的形式。日本生产的粉沫酒,加入适量水即可饮用。其色泽、风味与液态酒一样。美国最新研制的一种“空气食品”它是含有人体必需营养的一种悬浮颗粒。将其按一定比例调配好,装入一种特制的容器中,食用时将嘴对准容器的喷口,用手轻轻一按开关,马上就会有一股“风”喷入人的口中,人吸食后饥饿感立即消失,同时产生一种进食美味佳肴的愉悦感受。目前,我国这种食品还很少,但变态食品必将是我国未来食品的一种更有创意、更新型的一种食品。

合成食品。合成食品是利用遗传变异微生物或固定基酶创造出来的食物,与天然食品没有什么区别,还可利用变异的真菌和酵母菌把人们不爱吃的食物变成美食家所乐道的食品。如人们可以像处理合成纤维一样,把真菌生产出的菌丝按照某种纹理结构纺织、编结、成型。这样就可以制成某种特殊的食品。

食品工业的前景范文5

一、国外发展概况

目前,全球食品添加剂的市场销售额为200余亿美元,其中最大一类产品是调味剂,其次是酸味剂。脂肪代用品和营养强化剂是近10年来增长最快的品种。目前,全球各类食品添加剂的总消费量已接近1000万吨。其中,淀粉及其衍生产品的用量最多,约占50%。

食品添加剂的消费水平与食品加工业和生活水平紧密相关。美国是全球食品添加剂消费量最大、使用品种最多的国家,各种食品添加剂的年消费量已超过140万吨,直接使用的品种达2300种以上。西欧是全球第二大食品添加剂的消费地区,各种食品添加剂的消费量已近500万吨,其中淀粉及其衍生物的消费量高达404万吨。

由于饮食习惯的不同,世界各国的食品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有所不同,但是今后推动食品添加剂工业发展的动因基本相同:一是人们对于健康和营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近年来,大量科学研究证明,心脏病、癌症、高血压等疾病与饮食有一定的关系;为了追求体形美而进行节食会给身体带来严重的损伤。正是这一原因,刺激着氨基酸、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大豆提取物、具有保健功能的添加剂,如壳聚糖、硫酸软骨素等消费量的增长。二是人们对于食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意识在增强。这将促进天然或半天然食品添加剂消费的增长。比如抗氧剂异vc、木糖醇以及其他糖醇产品,消费量近年来都在不断增加。三是方便食品的盛行。生产方便食品需要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添加剂,以保证其营养、新鲜和味美等。

此外,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食品。这类食品在加工过程中添加一些必要的添加剂,就会起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的作用,因此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大量的试验证明,维生素、抗氧剂、胶质食品,以及植物提取物和一些碳水化合物,都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二、我国食品添加剂工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1、我国食品添加剂工业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我国食品工业在“九五”期间的发展速度高于GDP增长水平,因此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也随之不断扩大。2000年全国食品添加剂工业的产值约200亿元,主要产品产量近200万吨,某些产品的出口量占全球总贸易量的90%以上。食品添加剂行业已成为我国精细化工的重要出口创汇行业。

2、我国食品添加剂工业今后发展重点。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今后我国的食品工业将继续得到快速发展。根据规划,“十五”期间食品工业产值将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因此,作为现代食品加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添加剂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当今世界食品消费的新潮流,是风味多样化,家庭烹饪方便化,天然保健营养化。对中国人来说,为减轻家务劳动,方便快捷的食品是年轻一代的追求。因而粮油、肉禽加工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的状况进一步改变,食品加工业占农牧业产值的比重将不断提高。根据食品工业发展规划,今后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发展重点,一是一日三餐方便营养食品的添加剂,二是满足不同人群需要的特殊营养食品添加剂。一日三餐无非是主食、副食,还有调料、饮料等。一日三餐的食品生产发展了,食品工业的结构才能从根本上转变。作为食品添加剂,只有一日三餐的食品发展了,它才能得到更多、更快的发展。

我国的北方居民喜面食,全国有2500多万吨面粉在城镇消费。我国的小麦面筋质低、强力差,所以面筋增强剂是提高面食质量必不可少的。作为主食中的面食,包括面条和馒头等等。目前加工这些产品的规模普遍较小,生产过程中基本没有使用必要的添加剂,夏天易变质,口感也差。如按50%的面粉加工成可口的面条和其他面食品计,年加工量将达1200万吨。保鲜剂按0.1%计,需1.2万吨;增稠剂按0.5%计,需6万吨;磷酸盐水份保持剂按0.3%计,需3.6万吨;抗氧剂按0.02%计,需0.24万吨;面粉处理剂按0.05%计,需0.6万吨;面粉改良剂碳酸钙按0.003%计,需0.036万吨;合计共需食品添加剂11.6万吨。

2001年全国肉类总产量已超过6000万吨,是全球第一大肉类生产国,但肉制品产值只有350亿元,仅占食品工业产值的5%左右。所以,方便卫生的肉类制品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也为食品添加剂提供了商机。如果其中1200万吨加工成西式火腿或肉制品,也只是肉类总量的1/5,共需各类添加剂10万吨以上。

社会是年龄不同的人群组成的。研究开发食品新产品。必须考虑如何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质、不同工作岗位等等,他们所需要的食品营养组成是不同的。现在已批准使用的营养强化剂有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三大类80种左右。可以根据不同营养缺乏症和不同的需要,在各种食品中添加。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高血脂的病人有增多的趋势, 因此应发展脂肪代用品添加剂;另外,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应该发展既有能量和营养价值,又不影响血糖的糖代用品,如高甜度甜味剂,蔗糖的改性产品等。

3、重点发展的产品

第一、乳化剂。食品乳化剂是指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能使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添加剂,我国主要以脂肪酸多元醇酯及其衍生物和天然乳化剂大豆磷脂为主。用量最大的是脂肪酸甘油酯,其他还有司盘、吐温、丙二醇酯、木糖醇酯、甘露醇酯、硬酯酰乳酸钠和钙、大豆磷脂等20多个品种,产量近3万吨。当前世界食用乳化剂消费量已超过40万吨,主要品种有单甘酯和双甘酯、卵膦酯及山梨醇酯。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但乳化剂消费量不足世界的1/10。今后首先要加快单甘酯的发展,美国一年要耗用单甘酯12万多吨,而我国目前产量仅为1.8~2吨,且以混合单甘油酯为主。其次,卵磷脂的发展也必须加强,美国现每年的用量已超过5万吨,我国有比较丰富的卵磷脂生产原料,但卵磷脂用量还在千吨级,今后几年要加快蒸馏单甘酯的发展,还要开发蔗糖酯系列产品和复配型添加剂。

第二、营养强化剂。包括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及矿物质等,目的是提高食品的营养成分。尤其是婴幼儿、老年人食品需加入各种营养强化剂,如赖氨酸、全营养氨基酸、维生素e、微量元素(铁、锌等)。今后发展的重点是:1β-胡萝卜素。这是人类一系列营养素中最重要的一种,具有防癌、防治心血管疾病、抗衰老等功能。目前上海、广东等地都在开发研制,但尚未工业化生产。2大豆提取物。大豆中除油脂已被广泛利用外,其他具有较高营养和保健价值的成分,如大豆异黄酮、大豆皂代等,尚未被合理有效地利用。近年来,欧美国家比较重视大豆的综合利用,从中提取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的元素大豆异黄酮等。3加快维生素的发展。我国的小麦由于土壤和气候等原因,其养分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已颁发了关于强化面粉的要求,要求对普通的食用面粉实施添加维生素的强化措施,这其中包括添加烟酸、烟酰胺、叶酸等。因此维生素的需求将扩大。

第三、甜味剂。甜味剂分营养型和非营养型两类。营养型甜味剂包括各种糖和糖醇类,如蔗糖、葡萄糖、果糖、异构糖、麦芽糖、山梨糖醇、木糖醇、甘露醇等;非营养型甜味剂有罗汉果、甘草提取物(天然)、糖精、甜蜜素、安赛蜜等。美国是全球甜味剂消费水平最高的国家,其人均营养型甜味剂消耗量为68kg/a,人工合成甜味剂的年消耗量已超过1.2万吨(主要是阿斯巴甜)。由于饮食习惯不同,我国甜味剂人均消费量只有7~8kg/a。目前我国甜味剂主要是蔗糖和淀粉糖,年产量近900万吨。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工合成甜味剂的消费量已比较大,但主要是糖精和甜蜜素,因此必须提高我国甜味剂产品的档次。1低聚糖类。这是近几年新开发的新型功能性甜味剂,日本发展最快,我国已开发了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甘露糖醇等产品。我国这方面资源丰富,加之此类糖对老年人尤为合适,而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因此加快低聚糖发展很有必要。2果葡糖浆。美国此类糖的消耗量仅次于蔗糖,人均年用量已接近28kg。我国虽然在20世纪八十年代就建设了果葡糖浆生产装置,但由于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所建装置并未发挥作用。考虑到我国饮料生产在发展,食糖价格在上升,玉米价格走向低迷,有必要发展果葡糖浆。

第四、防腐抗氧剂。我国现允许使用的食品防腐剂有28种,抗氧剂14种。除苯甲酸类及bha、bht外,近几年国内开发的防腐抗氧剂主要有山梨酸类、丙酸类、异vc钠、茶多酚等。山梨酸是安全性较高的一种防腐剂,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山梨酸生产国,产品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还大量出口。此外,性能优良的天然抗氧剂异vc钠也已有较强的生产能力,产品也供应国外市场。根据食品添加剂应高效安全的原则,今后应重点发展天然或安全性较高的合成防腐抗氧剂,如丙酸盐系列产品、异vc钠、儿茶酚等。同时应重视复配型产品的开发,以提高防腐抗氧的效果。

第五、增稠剂。主要用来改善和稳定食品的物理性质或形态。国内目前使用的增稠剂有海藻胶、cmc、果胶、明胶、卡拉胶、黄原胶及淀粉和改性淀粉等。今后发展的重点应为改性淀粉。

食品工业的前景范文6

监利县经过多年的工业探索与发展,依托本地物资和人力资源丰富优势已逐步形成以监利新沟镇为主的食品工业集群和以朱河镇为主的纺织工业集群,并呈现出喜人的发展前景。

一、纺织、食品两大工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监利食品工业城”――惭沟镇位于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腹地,地处监利、潜江、仙桃、洪湖四县(市)结合部,是汉江支流――东荆河流域最大的集镇,属监利县的西北门户。

近年来,新沟镇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已逐步形成农业产业化、工.业民营化、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经济格局。全镇形成以银欣集团、天和水产、华田米业、恒泰米业、发旺油脂为主的数目为32家的食品工业集群。

新沟的食品工业,由粮食粗加工不断向深加工转化,企业年加工粮食7.1亿公斤,大米品种15个,年产大米5.4亿公斤。虾类加工800吨,年创汇120万美元。粮食深加工米果品种3个,年产福娃雪饼900吨,年销售3600万元,各类饼干、蛋卷品种263个,年产量2050吨,年销售8250万元。淘妹风味鱼20个品种,年销售1200万元。荆州天和水产公司加工的各种水产品全部远销日本、韩国、欧美等国家,已跻身子151家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前列的湖北银欣集团的“楚天牌”小磨麻油,“福娃”雪饼,膨化鲜贝,“迪达迪”饼干系列,“荆珍雪”免淘米享誉全国。目前,全镇共有食品产品20个大类,54个品种,年度完成产值10.2亿元,入库工商、税收近千万元,从业人员近3000人,食品工业镇的格局已经形成规模。

“监利纺织工业城”――朱河镇位于监利县南面,土地面积4万平方公里,人口14万,是我县的老工业重镇,辖4个居民委员会,50个行政村。

朱河纺织工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规模由原来的一家8000锭增到10多家10万锭,纺织设备有环锭纺与汽流纺,生产的产品有纯绦、纯棉、T/V面子纱、麻袋、烟叶麻布、麻纱、麻线、球绒线等20余个系列产品,产品主要销往广东、福建、浙江、湖南等30多个省市自治区。纺织行业的税收占全镇工业税收的70%以上,拥有从业人员3000人,销售收入1.1亿元,年创利税500余万。

二、纺织、食品两大工业集群的发展前景

以湖北银欣集团为骨干企业的新沟食品工业集群正在向科技含量高,保健食品发展的道路发展。该企业“十一五”规划的项目有年产1万吨鱼米高钙膨化系列即食食品,1.6万吨新型大米健康方便食品,2000吨陶妹风味淡水鱼制品等三个新项目。目前,银欣集团在巩固老产品的前提下,发展新品种,新建淘妹鱼生产基地,年内投入将达到1500万元,产品将直销全国各地,抢占市场份额。银欣公司决心在五年时间内,打造出全国休闲鱼类第一品牌;湖北华田农工贸实业有限公司在以大米产品为主的同时,加入投入力度,新上一条年产5000吨饼干生产线。以新沟为轴心的食品工业正辐射到监利容城、红城、上车、汴河、荒湖等区域。届时将形成年生产能力200万吨,销售收入40亿元,创利税2亿元的规模效应。

以监利申联纺织公司、长利纺织公司为骨干企业的朱河纺织工业集群在“十一五”期间正拟加大投入与技术改造力度,由传统纺织工业向新型纺织工业发展,以朱河为中心的纺织工业目前已辐射至红城、容城、尺八、大垸等区域,届时将形成年生产能力为50万锭,销售收入50亿元,创利税3亿元的规模效应。

三、制约纺织、食品两大工业集群发展的因素

1、产业基础较差,导致集群基础设施不完善。监利县集群经济的生产起点不高,如食品工业是由小型夹米车间开始发展,纺织工业是从小型轧花厂开始发展的,产业进入的门坎低,许多企业主要从集市贸易经营户或小家庭作坊业起家,这些决定了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局限性。

2、金融瓶颈问题严重,导致集群工业的发展受限。企业有好的发展项目,由于缺少资金的投入,因此项目迟迟未能实施。据了解,监利县两大工业集群近年来投资额约为5亿元,银行贷款额不到l亿元。

3、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导致产品高附加值比重低。纺织与食品产品质量、档次、品种与国内先进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一些高水平、新技术产品的开发迟缓,不能适应国内市场的需求,部分中低档产品出现过度竞争,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低。

监利县纺织工业的棉纺设备仍有2/3属于80年代设备,电脑过程控制系统和电脑辅助设计系统较少,没有达到纺织工业的“三化”即设备高速化、自动化、工序连续化。传统技术与新技术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4、产品雷同与同质化突出,导致集群工业市场竞争力不强。因企业管理受传统家族经营方式的制约,同类生产的外延发展快,产品雷同、同质化,缺乏必要的竞争性。产品一旦失去对市场变化灵活反应能力,集群就只能靠压低成本陷入过度竞争,难免转入衰退。2004年至2005年初,因国内纺织市场低迷,导致监利县大部分纺织企业因棉花价格上扬,产品缺乏竞争性,而出现严重亏损现象。

监利福海公司在今年5月,已停产一个月,其在停产期间的亏损比生产期间的亏损要少50%。

5、产品品牌意识薄弱,导致集群工业整体效应低。品牌建设是产业集群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两大工业集群中只有银欣一家企业的产品获湖北名牌产品称号,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企业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因此监利县两大集群在省内的知名度不高,没有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

6、集群并未“集群”,完整的生产营销体系还未真正形成。真正的产业集群经济应以国际互联网络为依托,形成快速的反应系统,即QR(快速反应生产经营机制)。如纺织工业方面,使纤维、纺纱、织造、染整、服装和设计、制造、销售形成一套完整的生产营销体系。

四、对纺织、食品两大工业集群的发展建议

1、制定产业集群竞争战略和相关政策。省级政府应将促进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战略和政策的中心,制定完整的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和科学的系统的产业集群促进政策体系。县政府应针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把上报产业集群作为“十一五”编制规划逐级上报,向上级政府争取工业集群的扶持政策。国家对“十一五”规划重点倾斜的八类项目中有:农产品深加工类,能源与原材料类,我县粮食,油菜,棉花类产品含在其中,符合产业发展趋势。另外,对于产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应寻求省级政府的政策倾斜。如在工业集群经济发展的地方土地政策的放宽及征地费用的减免等相关问题要寻求优待政策。

2、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为企业提供融资平台。针对产业政策大多偏向于大中企业,而忽视小企业发展的现状,省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积极推进和落实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和相关的支持政策,增加针对县市产业集群的专项基金,支持县市产业集群发展有关的专业基础设施建设。县级政府应从多渠道上为产业集群争取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