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文化环境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文化环境的概念范文1
社会文化视角具有明确的学术定义,即将其当作是在做出身体健康相关的选择时需要考虑的一系列因素,或将其作为一种对个人过着健康积极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的理解,找出这两种定义的区别至关重要。例如,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官方身体健康教育大纲文件指出,社会文化视角,通常指一系列影响个人身体健康观念及行为表现相关的选择因素,这一概念指与社会和文化因素相关的,并对个人身体健康发展产生影响的要素。根据身体健康教育的学术文献,社会文化视角不仅仅是对以上所述因素的阐释,显然,社会文化视角确实涵盖了对这些因素及其对个人身体健康活动的影响的理解。身体健康教育领域的研究者们利用批判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理论,分析了学校开展的身体健康教育以及意识形态、权力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他们将一整套重塑公众生活的社会文化价值观话语作为研究对象,指出学校的身体健康教育对部分学生有失公平,可能会造成某种程度上的伤害,并且通常与青年人生活的社会和文化环境脱节。批判身体健康教育的研究者与身体健康教育研究领域的变化共同促进了社会文化视角在公共政策中的发展。澳大利亚将原本分开的身体健康教育进行整合,并且与个人生活和健康相关的身体健康教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使得研究者们开始尝试将身体健康教育的一整套价值观在公共政策中概念化。过去,人类身体健康行为的定义仅仅包含其生物医学方面的意义;如今,身体健康应该从社会视角进行理解,这就要求对社会、文化环境中的身体健康概念进行重塑。例如,有学者与新南威尔士州一个小学6年级教授个人发展和身体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合作,进行相关的专业指导和训练,内容包括个人发展与健康的社会化本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造成的身体健康行为选择差异。与此同时,社会批判研究者们还专门研究了进行身体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此突出强调了社会正义原则对身体健康教育发展的潜在影响。在一些身体健康教育研讨会中,也有学者尝试指出身体健康的变革趋向问题,身体健康教育必须以各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制度改革和支撑环境为基础。还有一些学者个人的观点认为,社会文化视角指的是研究身体健康活动问题的一种方法,或者说是“阅读”或理解身体健康教育内容的一个全新的视角。研究者们对身体置于制度改革的视野,并从教育改革的文化视角对身体健康进行了研究。基于这些研究,最近的身体健康教育政策涵盖了社会文化视角,如昆士兰老年身体健康教育政策中指出,“如何从社会文化视角理解身体健康活动,并且社会文化对澳大利亚社会中的个人、团体和群体的身体健康价值观有何积极的影响”。
2.西方身体健康问题的社会文化学阐释
在现实的教育环境中,社会文化视角不断被边缘化,成为身体健康教育中的一种知识存在形式。身体健康教育以及身体健康教育师资教育领域的社会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社会文化知识和批判性参与高等身体健康教育师资教育都被相对的边缘化了。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澳大利亚的身体健康教育师资教育体系中,生物学知识比社会文化知识要突出得多。虽然这些变化知识是在20年前发生的,但是这一领域的某些现象表明,其仍然发挥着学科导向的影响力。实际上,这一假设本身就存在问题。只有将医学、心理学、生物学领域的专家提出的知识进行改造,符合身体健康教育并且改造后的知识是正确的,无争议的,并且为大家普遍接受时,这一假设才可能成立。根据科学学科形成的生物学知识只是被重新组合,然后就应用到初中学生的知识教学中,如此形成的学校课程就是简单化的高级教育课程。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大纲编写者们根据科学学科的学术地位,将可测验的高级身体健康描述成一门要求严苛的课程,这使得上述说法得到验证。在英国和美国的研究中,社会文化知识在学校课程中被边缘化的趋势也非常明显。达到这样的目标很难,因为英国和威尔士的学校课程历来都重视身体健康教育活动。社会文化视角价值取向的操作性层面上,归于文化因素和社会决策问题。从社会文化视角对身体健康行为的研究纳入社会决策研究,教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身体健康行为选择。身体健康教育发展的社会模式和新的公众身体健康活动,通常是可以互换使用的,但是二者的学科来源完全不同。身体健康教育发展的社会模式理论主要来自于身体健康社会学,而新的公众身体健康活动理论的主要依据是身体健康科学。并且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以身体健康科学为依据的新的公众身体健康质量提升方案过多地依赖于个人解决方案,因此常遭到社会学家的批判。据此,建议身体健康活动质量的社会决策影响要素,限定在身体健康教育发展的社会模式内想象社会和文化因素的一种方法论实践途径。这种方法论的前提是,身体健康行为发生于社会环境中,并且由于我们对环境获得了更深的理解,因此开始关注身体健康行为本身,而非源于个人在生物医学上的行为变化。教育变革是为了提高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变革是为了提高教师和教学工作在效率、效益、责任以及管理上的质量。某些过于宽泛的教学计划工作,例如社会文化评论视角,考虑如何将其融入大纲。也可能导致将身体健康问题归类为一种更为宽泛的以学生为中心,以询问为基础的活动,其中包含诸如解决问题、批判性询问等概念。国内学者已经开始关注这种社会文化动力驱动的身体学习能力的培养,并运用到普通学生身体训练中。从身体教养概念的发展和意义禀赋上来说,身体健康问题的本质在于改善身体教养或者说提升身体读写能力,增强体质、技能传习、文化传播等多元功能的有效实现最终将取决于身体教养水平。
3.结语
社会文化环境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文化环境 会计模式 影响
中图分类号:G05,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9-156-02
任何一个国家的会计发展,都不可能脱离其文化环境的氛围;任何一个国家的会计发展过程中都会以其特有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形成会计思想、会计理论,以及特有的文字描述和传播会计信息,并按其道德规范及其习惯进行会计处理。所以,研究文化对会计模式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环境与会计模式的概述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人类学鼻祖泰勒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它作为社会一分子所习得的任何才能与习惯,是人类为使自己适应其环境和改善其生活方式的努力的总成绩。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界定文化的定义。《辞海》中将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综上所述,文化是一个社会、民族长期积累的精神财富,它包容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规范、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各方面的因素。
文化环境是指对会计模式形成与发展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的各种文化因素总和,包括思想观念、价值趋向、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及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可以说,文化渗透在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影响是多层次、全方位、渗透性的。而会计模式是指对一定社会环境下会计活动的各种要素按照一定逻辑进行综合描述,反映各种要素基本特征及其内在联系与结构形式的有机整体,其组成要素为:会计目标模式、会计准则模式、会计规范模式、会计核算模式、会计报告模式等,而会计模式的研究必须与其赖以生存的客观环境相关联,其中不乏社会、政治、法律、科技及文化环境。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财富,它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特征,因而由其各种因素所组成的文化环境必定对会计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很大的影响。
二、文化环境对我国会计模式的影响
1.文化环境对会计目标模式的影响。会计目标是会计工作的基本服务方向,代表着社会各利益集团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模式的基本框架和运行导向。依霍夫斯德文化模型为理论基础。可将文化分为两种情形:一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强调个人奋斗的价值观,认为会计以维护私人投资者利益为基础工作的方向,形成以投资人利益为导向的会计目标模式,这种文化反映在会计目标上则体现为保护私人投资者的利益与维护全社会利益是一致的。二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注重群体意识,团结合作,共同奋斗的价值观,他们认为会计应倾向于承担社会责任,认为个人只是集体的一分子,个人价值也是社会价值的一部分,必须服从于社会价值。
长期以来,我国深受儒学思想的影响,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极重视个人对国家的责任义务,把个人利益置于社会价值中,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个人奋斗的目标。在准则中规定我国的会计目标是: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在这一会计目标的阐述当中,突出了我国会计信息应首先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因而会计目标是服务于国家利益的会计导向。
2.文化环境对会计准则模式的影响。会计准则是指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所依据的标准和规则。会计准则作为会计活动的抽象和概括,理所当然地会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任何一个国家的成功的会计准则都不可能照搬或套用其他国家的会计准则。无论在会计准则的内容上,还是在会计准则的表述方面,都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并带有社会文化的色彩。
然而。不论是会计准则的制定还是实施,都不能够脱离人这个主体。人作为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无时无刻不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所以,在传统文化之下,书面的成文准则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该准则能否真正得到执行,而会计人员则是这样的执行者。目前我国的会计准则是由财政部会计司直接组织制定并颁布,因此在会计准则中体现的法律的强制性、权威性色彩十分浓厚。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崇尚集体主义的文化特征在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具体体现。
3.文化环境对会计规范模式的影响。会计规范是会计人员开展工作应当遵循的行为标准,是指导会计行为朝着合法、合理和有效化方向发展的路标。会计规范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特征,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强调集体主义和社会价值的国家,会计规范制度较统一、强制力强。相反,崇尚个人主义和个人价值的国家,其会计法规制度更灵活,强制力小,他们只提供原则性的指导,注重专业导向,更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我国泛期以来属于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社会等级森严。官高权重,这使得我国的会计规范带有指令性、统一性和强制性的特征。其中,准则及制度成了各种成文或不成文的制度安排,而准则及制度的实施更多地体现在相关的法律制度安排以及各种实际的判断上。我国的会计准则规定十分全面具体,全国上下都有统一的规定,具有高度的强制性。财政部通过法律手段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披露加以制约和规范,强化对会计:[作的宏观指导,依法惩处违法行为。同时,传统观念使会计人员习惯了按部就班地执行法规制度,对法规制度的完整性和具体性要求较高,不善于进行专业判断和政策选择。因而,我国的会计人员较认同准则、制度的规定,缺乏专业判断的能力。
4.文化环境对会计核算模式的影响。会计核算是通过价值量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进行公正报告的工作。其实会计核算更多表现为业务技术和方法,同样它也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会计核算模式是对会计核算的依据标准、对象范围、程序方法等进行有机组合而形成的体系。其构成元素更多地表现为业务技术和方法,虽然会计核算模式受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更多地取决于会计的自身运动规律。但如果因此否定文化环境的作用则是错误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集体主义程度较高,具有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对不明朗因素反应较强。自古以来所信奉的“有备无患”、“三思而后行”等观念,均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国人的保守、偏好稳健和非乐观的文化特征。在我国会计准则中,在规范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和会计方法的选择时,稳健性原则体现较为突出,这与我国“阴柔”的社会文化特征相呼应。这种较为保守的文化特征使我国的会计核算方法的运用程序也变得较为传统,再加上会计规范的统一性,留给会计人员较小的个人发挥空间,因而使我
国的会计核算方法技术更新较为缓慢。
5.文化环境对会计报告模式的影响。会计报告模式是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披露内容、传递方式及使用对象等进行的综合描述。凡是价值观趋向于个人主义,权距小的国家,成员间要求公平分配的愿望强烈,总是不惜一切代价控制不确定因素和模糊性,以期控制未来,因而要求对会计信息的披露透明度要高,会计信息全面,并把满足于投资人的要求作为其会计报告的首选目标;相反权距较大的国家,对不确定因素较敏感,思想较保守,由于公布会计信息而引起的风险常常引起企业的不安,因而会计信息公开化程度较低,只限于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的需要。
我国的文化偏好是中庸之道,崇尚“和为贵”的文化理念,注重通过温和的方式协调各方面之间的关系,因而在会计信息的披露上,则偏向于保密。正是由于为人处世的中庸态度,一般对新生事物的宽容度低,以稳妥为首,怕担风险,缺乏创新精神,固守传统,思想封闭。因此,我国在信息披露方面比较谨慎,公开化程度较低,强调会计信息是为宏观经济管理服务。
三、会计模式选择的优化方法
在既定的会计文化环境下,如何选择会计模式或者在既定的会计模式下如何促进会计模式的发展,这是会计发展中的一个现实问题。照搬任何一种模式都是不可取的。因此,必须从既定的文化环境出发,来选择优化会计模式。
1.重塑会计目标模式。现阶段我国社会公众仍然崇尚集体主义精神,强调个人价值必须服从于社会价值,因此会计目标长期仍将是以服务于国家利益为基本倾向,不可能完全转化为以投资人利益为导向。但随着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渗透,个人价值会逐渐受到重视,个人主义文化会逐渐占主导地位,因此有必要重新调整我国现有会计目标模式的结构,重塑会计目标模式;而在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上,适当增加一些灵活性和可选择性,可在准则中适当增加一些可供会计人员自行选择的弹性空间,以此来培育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在会计管理上,应尽量增加一些专业导向,强调行业自律,减少依赖政府在会计上的作用。鼓励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会计人员自觉参与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与实施,使个人主义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对于我国的会计目标模式的选择,应当是保护个人投资者利益与维护全社会利益相一致。充分实现个人价值,最大限度地增进社会价值作为会计目标。
2.完善会计核算模式。我国目前的会计核算模式对不明朗因素反映较强,在会计核算上,采用比较保守的态度,严格地遵守历史成本原则,对尚无会计规范的问题感到无所适从。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较快,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这就要求我国会计人员一方面要重视现实问题,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来分析和研究;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会计规范的灵活性与会计管理的自律性的不断增强,客观上促使我国的会计核算模式偏向乐观、强调真实,这会在会计处理方法上有较大的创新。因此,在会计核算模式上会采用一定的风险办法来处理未来的不确定性事项,这更有利于解决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会计问题。
3.会计报告趋向于信息披露透明模式。我国目前的会计信息披露还比较保守,透明度和公开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改革持续深入,产权日益多元化,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机构投资者和其他投资者队伍日益状大,对会计信息的要求日益提高,投资者更加关心其投资的风险和报酬,他们需要会计信息来帮助其作出决策。因此他们更加关注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会计报告是否更多的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是否全面、详细。所以在选择会计报告模式时,应对所披露的会计信息是否凸显投资者的地位,是否体现出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是否将投资者作为财务报告的首要使用者,作为我们考虑的主要因素。对于会计管理机构来说,应下大力气通过立法及监管措施来提高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对外公布以及揭示信息的透明度,使这些企业按照充分、公允的原则对外公布信息,尽最大限度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管理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4.加强会计教育,促使文化环境变化与会计模式发展的卧同。加强会计教育是优化会计模式选择的有效方法。目前我国的会计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主导型的会计模式,其特点是在会计管理上,强调立法管理,具体是由政府和民间会计团体来管理会计工作;在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上,强调命令性、强制性;在信息报露上偏向于适当披露;在会计核算上,采用保守的态度,严格遵守历史成本原则。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会计模式应作出合适的选择,因此需要进行会计教育。美国会计学会(AAA)认为,会计教育不仅要传授必需的技巧和知识,而且要灌输道德标准和敬业精神。主张性善论者认为职业道德水准会因人之善良本性自发提高,但在市场经济时代,文化、观念的转变只有通过加强教育和培训,才能提高职业道德水准和道德决策能力;也只有加强会计教育,才能使会计的文化环境会得到改善,会计的地位受到重视,会计核算方法和相关制度得到完善,最终达到适应社会文化发展的会计模式。
社会文化环境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社会文化理论;商务英语;写作课程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750(2016)01-0195-04
商务英语写作作为国际商务往来经常使用的书面沟通方式,是开展国际交流和商务活动的重要工具。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经贸合作、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英语写作尤其是商务英语写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商务英语写作既涉及英语写作知识与技能,又涉及一定的商务知识与技能,还与跨文化交际、国际商务沟通、国际商务礼仪等有一定联系。无疑,商务英语写作这种跨学科性、应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必然加大该门课程的教学难度。目前我国商务英语写作从课程设置到教学实施评价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从事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共同努力,探寻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社会文化理论从人类社会文化历史和人际交流互动等视角,对语言学习尤其是二语/外语的学习提出全新的诠释。同样,该理论也为创新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改革带来了全新的非常重要的启示。本文基于社会文化理论所倡导的语言观、学习观和评估观,对商务英语写作课程目标、教学实施及评估作了全面系统的探究。
一、社会文化理论概述
“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theory),也叫维果茨基文化心理学或文化———历史心理学,在应用语言学和二语习得领域常被称为社会文化理论。该理论因强调个体心智发展的社会来源和文化中介而得名。社会文化理论最早可追溯到十八九世纪的德国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学、经济学,但主要由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20世纪30年代创立。社会文化理论包含了维果茨基本人的思想及其同事在他去世后对其理论的发展,以及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引入西方后所形成的体系。社会文化理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文化理论包含维果茨基文化心理学、语言社会化、情景学习理论、批判话语和社会关联理论等。狭义的社会文化理论主要是指维果茨基的文化心理学。社会文化理论主要包含中介(mediation)、控制(regulation)、内化(internalization)、最近发展区(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支架(scaffo1ding)、私语(privatespeech)/内语(innerspeech)、活动理论(activitytheory)以及心理发展研究方法(ge-neticmethod)等核心概念和思想。其中,与语言学习(含二语/外语学习)密切相关的概念有中介、内化、最近发展区、支架、活动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社会环境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认为语言的学习是由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决定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语言学习过程中,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互动的重要性。这为语言习得(含二语/外语学习)及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非同寻常的理论视角。
二、社会文化理论语言观与商务英语写作课程目标
社会文化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包含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与文化信息,语言与社会文化紧密相连,相互渗透,互为一体,无法分离。每个国家、民族、地区都有其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特色,这些文化特色都与其对应的语言息息相关。另外,社会文化理论认为语言存在于社会交际活动中,人类语言的认知与学习是他们和自身所处的环境,尤其是社会文化历史环境通过中介持续不断互动的结果。因此,中介在人类语言的认知与学习以及社会环境交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介一般通过调节工具如文化制品、概念和活动等发挥作用,文化制品含物质工具如笔、电脑和心理工具/符号如语言等,其中语言是最重要的心理工具。社会文化理论学者指出,物质工具和符号工具如语言的使用本身就是“活动”。据此,他们提出了“活动理论”(ActivityTheory)。活动理论强调社会活动是人的认知学习和心理发展的最重要形式。中介和活动理论告诉我们,语言的认知与学习的本质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语言学习者(二语/外语学习者)借助中介工具展开的认识外部物质世界和调节内部心理世界的一系列活动及过程。中介和活动理论在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学习之间建立一种内在的联系。传统的商务英语写作课程目标通常为:培养商务背景下学生五项语言技能中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掌握商务英语写作字词句段篇以及商务文体的写作规范,在国际商务背景下运用英语成功进行书面沟通的能力。显然,该目标背后的理据是传统的结构主义学派的语言观。结构主义学派认为语言是由语音、词汇、短语、句子、段落、篇章等语言结构单位组成的一套符号系统,认为各语言结构单位互为基础,呈层级关系,是抽象的,静止不变的。结构主义学派把语言当作一套由不同层级结构组成的符号系统有其合理之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便于教师开展教学。但是,随着人类对语言认识的不断深入,发现语言并不完全是由一套脱离社会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的抽象的符号系统组成,语言是活生生的,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存在一定社会历史文化之中,语言是具体的,会不断发生变化。由此,根据社会文化理论,按下述来确立商务英语写作课程似乎更为科学合理:商务英语写作是以商务书面英语为中介,以国际商务活动为载体,主要培养学生撰写语词准确、格式规范、结构清晰的商务英语文书的能力,培养学生在跨文化商务环境中运用英语成功进行书面沟通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商务英语写作过程中关注写作对象的商业心理和心理接受程度的思想意识。
三、社会文化理论学习观与商务英语写作教学
社会文化理论学者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心理内化的过程,Lantolf(2006)将学习定义为:“社区成员通过交际活动获得交际需要的符号工具,继而转化为心理活动工具,作为心理活动中介的过程”。Lantolf指出内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人际交流(Interpsychological),即学习者在社会活动中通过与社会各成员的互动习得社会文化符号工具———主要是语言;第二阶段为人内交流(Intra-psychological),即学习者通过自身探索学习,将社会文化符号工具如语言转换为个人内部心理交流的工具。Swain(2006)认为语言产出是人内交流活动与人际交流活动的接口,是促进语言学习者思维发展,帮助他们理解复杂概念的重要媒介。也就是说,语言产出使得语言学习者个人内部的心理与外部社会文化环境相联系,这一联系主要通过中介和活动(包括个人内部心理活动和与外部社会文化互动的活动)进行。由此可见,语言产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听说读写四项语言基本技能中,写作属于语言产出技能,是一项能够反映出语言学习者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输出技能。写作是一项高级思维活动,是写作者内部心理和外部社会文化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通过写作,语言学习者把内部活动与人际交流联系起来,并达到向他人传达自己意图的目的。商务英语写作主要是在跨文化商务环境中,结合相关商务知识和商务礼仪,在掌握和了解对方商业心理情况下开展的一项书面沟通方式。纵观目前商务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过于注重单项写作技能如词句选择、句子仿写、段落重构等写作基础知识讲解与训练,写作任务设置脱离真实社会文化语境,写作课堂成了教师一言堂,师生、生生之间互动很少甚至近乎没有。鉴于此,有必要以社会文化理论为依据,改革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理念,创新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具体如下:1.基于任务驱动开展教学从社会文化理论可知,商务英语写作既是学习的对象也是学习的工具。而任务型教学法倡导通过用语言做事,在完成相关任务过程中掌握习得语言技巧,即“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因此,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虚拟真实商务环境,布置相关英语写作任务,要求小组合作完成。这样,学生在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过程中、在与他人讨论协商过程中、在与他人不断互动过程中,学会商务英语写作技能。2.基于案例分析开展教学商务英语写作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书面英语在涉外商务环境下与国外客商进行有效的商务沟通,处理国际商务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把跨国公司或涉外企业真实的写作案例,作为写作教学素材分发给学生,并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归纳、总结案例内容,撰写出相关商务英语写作作品。案例分析过程本质就是个人与外部社会环境、个人与自身内部心理进行交流和互动的过程,这一点与社会文化理论所倡导的语言学习观不谋而合。3.基于网络平台创设学习情境如前所述,商务英语写作既涉及语言又涉及商务,还与跨文化交际、商务沟通与务礼仪等有一定联系。课程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在各种商务环境下熟练使用英语成功进行书面沟通的能力,商务英语写作跨学科性、实践性和情景性的特点需要教师模拟或创设真实商务文化情景和国际商务工作环境。基于网络平台的数字化资源如网络课程、微课视频等可为教师模拟或创设真实商务文化背景和国际商务环境。另外,教师还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仿真商务工作场景,培养学生商务英语写作能力。
四、社会文化理论评估观与商务英语写作评价
社会文化理论学者指出,影响学习者认知能力发展的两个重要的因素是社会文化环境和人际间的动态互动;认为人的语言认知与发展的过程实质就是他们与社会互动的动态历程,学习障碍学习者是社会互动环境不佳所致,经由教学介入与引导,可予以克服。由此,社会文化理论倡导者对语言学习效果评价提出动态评估观。动态评估观核心思想是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论和“支架论”。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有经验的成年人指引下或与能力高的同伴合作解决问题时所体现出的潜在较高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个体的最近发展区。“支架”,是指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在父母、老师或有经验的同伴引导下不断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随着自身经验的逐步积累,他人给予的协助便越来越少,直至儿童最终形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主要以课堂小测、期中(期末)考试、水平测试(考证)如BEC资格证书等静态性评价为主。这种评价存在着评价内容不全面、评价方式单一、评价标准机械、评价环境脱真、评价主体一元、评价结果不科学等弊端。另外,这种静态性评价因过份强调写作结果、过份关注学生写作能力在其群体中所处的水平,忽略了学生的写作学习过程,忽略了学生在写作学习过程中认知行为和内部心理方面的变化,一直以来广受诟病。因此,有必要依据社会文化理论动态评估观,改革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教学评价方式。第一,评价内容要全面。依据商务英语写作课程目标,商务英语写作课程评价内包含对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评价。(1)知识评价主要指对学生商务英语写作知识如商务词汇、基本句型、段落篇章等掌握情况进行评价。(2)能力评价主要指对学生商务英语写作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评价。(3)素质评价主要指对学生学习态度、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团队精神、职业素养、人文素养等方面的评价。第二,评价主体多元化。商务英语写作评价主体除写作专任教师外,还必须含有学生本人、教学督导、学生家长、企业人士、第三方专业写作评价机构等。在评价实施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发挥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提高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效果服务。第三,寓评于教,评教相融。社会文化理论评估观认为评估与教学是一个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任务的辩证统一体。换而言之,教学即评估,评估即教学,两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各种反应,了解他们遇到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评估,必要时给他们提供帮助。
五、结语
社会文化环境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渠道渠道冲突文化环境
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营销渠道管理在企业营销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越来越被看成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一个战略要素。于是,有了“渠道为王”、“得渠道者得天下”的说法。
西方学者对营销渠道的理论研究较早,主要集中在渠道结构和渠道行为两个领域,而渠道冲突是行为领域的一重要研究对象,因为任何渠道有合作也有冲突。透过国外渠道冲突及其管理理论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主要界定在相对成熟的市场体系内,或者植根于超级组织体内部来进行(Michman和Sibley,1980)。即意味着对渠道系统进行研究时,只重点研究组织和成员自身的行为,包括竞争、冲突、合作以及关系等,而忽视了宏观环境(如经济、文件、政治、法律、社会价值观等)。有的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但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更缺乏这方面的实证研究。这也直接导致了许多以典型西方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为基础的营销渠道理论在地理和文化上的局限性。事实上,营销渠道不可能存在于真空中,它们必须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运作,而这些外部环境又时时影响着营销渠道管理。这些环境因素很多,其中一重要因素就是社会文化环境。西方学者对于我国市场的具体环境研究不多,这需要我国的研究人员自己来认真研究各环境因素。
1渠道冲突的内部因素研究
渠道成员之间要进行合作,矛盾或冲突就难以避免,SternL.W.和EL-AnsaryA.就说过渠道合作与渠道冲突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谁也离不开谁。企业要做好自己的渠道就必须认真研究渠道冲突。国外对渠道冲突的定义有很多,比较权威的是LouisW.Stern和AdelI.EI-Ansary(1996)提出的定义,他们认为渠道冲突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即某个渠道成员发现其它某个或某些渠道成员正在阻止或妨碍自己完成目标。
导致渠道冲突的原因有很多,如传播误解,渠道成员不同的目标和有分歧的专门化功能,以及联合决策过程的失误;不同的经济目标,渠道成员不同的意识形态;不恰当的渠道结构;不同的感知、领导风格、销售付款条件和目标等。许伟波总结了企业渠道冲突的根源主要来自于客观成因、直接成因、环境成因和现实成因4个方面(见表1)。
2渠道冲突的环境因素研究
导致渠道冲突的原因很多,除了以上介绍的大量有关内部因素的研究以外还有一些是研究其外部因素的,也就是环境因素。任何渠道都存在于某一特定的环境之中,这些环境是存在差异和不断变化的,所以,营销渠道的环境研究至关重要。从广义上讲,环境由营销渠道存在的所有外部非控因素组成。Rosenbloom将众多的外部非控因素大致分为经济环境、竞争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和法律环境五类。他认为环境对所有渠道参与者和目标市场都产生影响,有渠道成员参与者(生产者和制造者、中间商、目标市场),也有非渠道成员参与者(服务机构),并建立了关系模型。他指出渠道经理在分析环境因素的影响时,必须考虑所有的渠道参与者。Michman和Sibley(1980)曾经提出关于渠道成员行为的整合概念模型,他们认为环境因素也可能导致渠道冲突。
西方渠道研究者们针对环境的不同要素做过相应的研究。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相关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加大,国内学者们也逐步对此展开了研究。国内企业的渠道环境的确十分复杂,连国际上著名的美国Boston咨询公司从跨国公司的角度说:中国的分销通道令人头痛。正是我国营销渠道环境的复杂性为企业的渠道冲突提供了沃土。
环境的范畴很广,而每一大类又包含很多具体的因素。通过分析、整理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资料现将环境因素及其内涵归类如下(见表2)。文化环境对渠道的影响研究
由上可见,导致渠道冲突既有内部的因素,又有外部环境的因素,而文化环境也是外部环境中的重要一项。关于文化的定义很多,例如:Hall(1959,1976);HallandHall(1990);Hofstede(1980,1991);TrompenaarsandHampden-Turner(1998)。其中,德国著名学者霍夫斯蒂德(Hofstede,1980)认为,所谓文化就是一个群体(如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共同拥有的、不同于另一个群体的思维方式。一般而言,同一文化中的个体或群体倾向于相同的价值观、相同的思维方式和相同的行为方式,而不同文化中的个体或群体在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方面则有较大的区别;同一文化中的人们容易沟通,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则较难沟通。一些渠道分析师如JaneenOlsen和KentL.Granzin等认为社会文化环境是影响渠道结构的主要因素。
过去几十年来,全世界许多国家有很多研究人员都赞成这一观点,也因此针对社会文化环境及其影响展开了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源于进行跨国营销时面临的一些渠道问题。Buzzell就注意到不同的消费者购买习惯对国际营销者选择的和目标消费者想要的渠道结构的类型产生影响。有很多文章是从整体上分析不同国家的文化体系对渠道产生的影响,而不是具体的某个文化特征。如Wadinambiaratchi研究了日本、土耳其、委内瑞拉、埃及、印度和热带非洲这六个地方的消费品销售渠道,发现其渠道结构有很大的不同,他认为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在于它们有不同的社会、心理、文化和人文背景。Hall、Knapp和Winsten在大不列颠和北美,Guirdham在西欧,Galbraith和Holton在波多黎各,Baker在热带非洲,诸如此类对分销渠道的研究结果都说明了以上结论。
而在具体的文化特征方面,Dubois指出价值和社会组织是影响渠道的关键因素。有些研究人员针对文化相关因素对渠道内部关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如早期的Rosson和Ford(1982),他们选择了二十组加拿大生产厂商和他们在英国的分销商作为研究对象,认为他们的关系如何受制于地理、社会和文化差距因素。然而,文化差距并没有特别地纳入研究,因为这些研究对象所处环境的文化距离是相同的。但他们也指出文化差距这一障碍可通过频繁地沟通和相互作用加以克服。再后来,Johnson,Sakano和Onzo(1990)对70个美国出口商和他们在日本的分销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推断出一种非抑制状态会减少这种美日渠道间的冲突,并用社会心理的因素来解释这种现象,也就是日本文化所特有的标准和价值。此外,KaleandMcIntyre(1991)提出了一个文化特征对渠道的影响评价模型,并期望其他的研究跨文化渠道关系的人员来采用它。他们借用了德国著名学者霍夫斯蒂德(Hofstede,1980)的文化理论中概括出的文化的四个维度,即个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躲避和夫权主义,将其应用于国际渠道研究中,提出了跨文化渠道行为理论。他们认为在国际营销渠道中,渠道成员在文化上的差异将影响渠道关系的建立、渠道关系建立后渠道成员之间的互动,以及渠道效率的评价。他们觉得在评价文化对渠道行为的影响时应选择一些基本的特征变量,然而,这是一项相当复杂、烦琐和高投入的工作,需要更多人的合作研究。Jean-EmileDenis总结了文化对分销决策的影响,他从习惯、价值观、社会组织、标准和个性特征五个维度对渠道的结构、成员关系和内部行为等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BertRosenbloom结合美国的具体社会文化背景,从人口年龄、种族结构变化、教育趋势、家庭或住户结构和妇女地位的变化五个方面分析了对渠道可能产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1SternL.W.,EL-AnsaryA.,MarketingChannels,NewJersey:Prentice-Hall,Inc.,1992
2BertRosenbloom,Marketingchannels(6thed.),Chicago:TheDrydenPress,1999
3Dubois,Bernard,“Cultureetmarketing,”RehercheetApplicationsenMarketing,1987
4吴小平.西方营销渠道理论综述[J].商业经济,2005(1)
社会文化环境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跨文化适应;来华留学生;现状和影响因素
一、研究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同时,各国之间的教育交流活动也变得越来越频繁,教育全球化形成了一个新的趋势。在过去,主要是中国的学生走出国门,去往他国求学。而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汉语学习的热潮与日俱增,前来中国留学的人数也在快速增加。来华留学生人数的增加给我国的教育体制和管理模式带来了很大挑战。同时,留学生来到中国这样一个新的环境,势必会遇到文化差异带来的种种问题。能否有效地帮助来华留学生做好跨文化适应成为了一个大难题。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情况不仅关系到本人的生活愉快和学业成败,也会影响到留学生对东道国的评价,直接影响中国对期待来华学生的吸引力,间接影响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因此,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问题是一个值得学术界研究探讨,并给出建议的一个议题。
二、跨文化适应的概念
跨文化适应即个人在变换环境时所做的心理调适,使其能在工作或生活方面减少冲突及压力,在心理上增加舒适感及自在感。个体从一种文化背景进入另一种不同文化时心理和身体的反应过程即跨文化适应研究的内容(陈国明,2009)。学术界通常从两个维度考察跨文化适应状况:心理适应(主要以情感反应为基础)和社会文化适应(主要是适应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的能力)(Kennedy,1992)。留学生由于“旅居者”和“学生”的双重身份,对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研究增加了一个维度,即从三个维度:心理适应、社会文化适应及学术适应,分别指的是留学生在面临文化情境转变时个体心理内部调整、个体与东道国社会文化、个体与东道国高校相互调整的过程和结果。这三个维度之间及相互联系有相互独立(朱国辉,2011)。
三、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
整体而言,从心理适应角度看,来华留学生总体上主要属于轻度抑郁的群体。家人和亲戚朋友是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问题的主要社会支持,而以中国本土老师和管理人员为代表的学校支持在心理适应中的作用并不显著。来华留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属于中等程度,很大程度受性别和国别的影响。另外,留学动机越强,适应社会文化的困难越低。同样,中国的朋友和留学生家人亲戚是社会文化适应的重要支持,而非中国老师和管理人员。来华留学生学术适应程度属于中等。留学动机越强,学术适应困难越低(朱国辉,2011)。
从个体角度看,来华留学生的国籍、性别、汉语水平、来华时间、先前海外生活经历等其他人口统计因素对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有影响,但学术界对其影响程度意见不一。例如,李萍(2009)将研究对象的汉语水平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的留学生在生活适应、学习适应和文化适应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人际交往适应上的差异显著。作者认为这是因为语言上的困难阻碍了留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社会文化交际,导致他们的消极知觉。但是杨军红(2005)的调查却得出不同的结论:汉语水平对留学生的适应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程度不明显。欧美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适应状况比较一致,但是韩国和日本的留学生中汉语水平低的学生反而适应状况好于水平高的学生。不同学者调查结果的差异不排除被试的人口统计数据差异带来的影响,增加样本量可能得出新的结论。
在社会环境因素方面,中国的社会支持因素对留学生适应的影远远大于文化距离因素的影响(杨军红,2005)。社会支持,这包括广义上的国家和高校及狭义上的学生社团和个人组织。社会网络支持能有效减缓生活压力,有益身心健康和个人幸福。东道国和母国的文化都能成为有效的社会支持的资源,甚至来自东道国的社会支持对留学生认知和情感领域的影响更大。留学生通过东道国的社会支持网络可以提高交际能力,减少过渡期的压力(朱国辉,2011)。
此外,也有学者指出来华时间的长短也会影响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调查结果。李萍(2009)针对68名来华的留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留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处于中等水平。但是作者也指出,调查结果显示社会文化适应处于中等水平的留学生不一定就像结果显示的不存在问题,不能排除留学生来华时间太短,对中国社会文化的了解还比较肤浅,没有深入,因此还未真正体验到“文化休克”或是“文化冲击”等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中国文化了解的深入,跨文化适应的问题可能反而会加深和凸显。另外,很多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问题在调查中体现不严重,但这也可能是由于很多留学生总是生活在自己狭隘的小圈子里,与外界接触少,所体验到的跨文化困难相对也少。
四、总结
本文着重考察了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现状及影响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因素。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整体处于中等程度。留学生的国籍、性别、汉语水平、来华时间、先前海外生活经历等其他人口统计因素对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有影响。但是不同的学者对各个影响因子的影响程度持不同意见,有待后续研究着重探讨。
参考文献:
[1]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Ward C,Kennedy A.Locus of control,mood disturbance and social difficulty during crosscultural transi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992
[3]朱国辉.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社会文化环境的概念范文6
摘要: 环境对人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和作用,学校环境对其认知构建具有深远影响。教育目标的达成,很大程度上是学校创建教育环境的结果,教育环境的作用就是要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质的完善和发展。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在对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德育环境 校园文化 构建
一、校园文化的概念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校园文化的特征
1.互动性。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这里有教师的作用,也有学校领导的作用,不过教师的作用是关键。同时,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意识和行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不可低估,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
2.渗透性。校园文化像和煦的春风一样,飘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工作的态度和情感中。
3.传承性。校风、教风、学风、学术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或数代人自觉不自觉地缔造的,而且代代相传,相沿成习,似乎有一种遗传因子。任何一种校园文化,一经形成之后,必然传承下去,不因时代、社会制度不同而消失,不过也会有所损益。然而其精神实质却是永续的、永生的。
三、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校园文化的基本功能在于育人,即按照社公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培养学生。育人首先是育德。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主要表现为:
1.思想政治的导向功能。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具有献身精神和创造精神的一代新人,是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而学校精神文化的状态、性质又直接关系到这一目标的实现程度。学校精神文化是师生共同创造和享有的价值观、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及校风传统、集体舆论等意识形态成果。
2.道德情感的陶冶功能。经过精心设计的校园物质文化,即整洁优美的校容校貌,充满生机活力的花草树木,实用美观的物质设备,不仅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安全舒适,产生一种规范化的体验,而且能起到陶冶性情、激发美感,使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的作用。各种具体的校园文化活功,比如举办艺术节、体育节活动,举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入团仪式和少先队集会等,对学生更有着感染、暗示的作用。
3.道德行为规范功能。如果说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主要起晓理、激情的作用,制度文化则具有练意、习行的规范约束作用。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特有的规章制度、学习守则,以及政、党、团、学生会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能范围。合理的规章,严格的纪律,科学的管理,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既是建立校园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秩序的必要条件,又是约束、规范学生行为,使之养成良好习惯的有效手段。这种手段同价值导向、情感陶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四、校园文化的构建
1.重视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的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2.警惕反主流社会文化的浸润与传播。我国的教育在履行文化传递职能时,一向把重点放在智能文化上,从而表现出忽视观念文化的倾向。于是,异质文化便乘虚而入,以浸润方式腐蚀着我们的青少年乃至成年人的灵魂。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改革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利于青少年逐步形成与改革开放相一致的新思想、新观念。与此同时,改革开放带来的中外文化碰撞,新旧文化交替,使我国的社会文化环境变得空前复杂,对学校德育也带来了一些明显的负影响。
3.加强学生课余活动的管理与引导。发挥学校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过滤作用,主动引入适合学生的文学书刊、电影,把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纳入学校的常规课余活动。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课余文化活动,从影视文艺欣赏到知识讲座与社会思潮评价;从文体活动到自办手抄报、墙报与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系统进行辨别是非、美丑、善恶的教育。没有对校外文化市场的严格管理,使其放任自流,学生容易滑向失足和违法的泥潭;没有校内生动活泼、丰富多样、健康有趣的文化活动,学生就更容易盲目趋从社会时尚,受“黑色”或“黄色”文化的诱惑。
参考文献:
编辑整理本文。
[1]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王学红,李瑞恩.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j].科教文汇,2008,(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