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护理学实习单位意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护理学实习单位意见范文1
1我国护理学专业认证
随着我国护理学专业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开展护理本科教育的院校已超过200所[7]。不断增多的办学主体与办学规模,引起了政府和民众对护理学专业高等教育质量与办学特色的普遍关注,迫切需要通过教育标准与专业认证规范办学资质,保证教育质量。2009年教育部与卫生部的《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将实施医学相关专业认证,保证医学教育教学质量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因此,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的要求,教育部高教司决定委托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护理学教指委”)组织专家着手准备护理学专业认证试点工作。
1.1形成“专业规范”和研制“教育标准”,规范办学质量教育认证是指由特定机构采用一整套认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教育机构进行审核与评估的过程[8]。因此,制订护理学的专业标准和护理学本科专业规范成为我国护理学专业认证的首要任务。受教育部委托,护理学教指委着手制订了《护理学本科专业规范》《医学本科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以下简称《标准》),并依据这一标准开展了护理学专业认证试点工作。2007年12月,护理学教指委制订了统一的《护理学专业全日制本科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分区域对全国134所护理院校护理本科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同时结合各组区域报告,形成全国第1份《护理学专业全日制本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在此报告的基础上形成《护理学本科专业规范》的讨论稿,经过教指委委员们对《护理学本科专业规范》草稿进行反复、细致的修订后,形成《护理学本科专业规范》(简称“规范”)初稿。2008年在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形成《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简称“标准”)讨论稿,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两轮专家咨询及两次专家研讨会,使《规范》、《标准》初稿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标准》包括毕业生基本要求与办学标准两大部分,其中毕业生基本要求包括思想道德与职业态度目标、知识目标及技能目标3项,共32个条目;办学标准包括宗旨目标、教育计划、学生成绩评定、学生、教师、教育资源、教育评价、教学研究、管理行政、改革发展10项39个亚项,对于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与办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均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在2010~2013年4年的认证试点工作中,《护理学本科专业规范》和《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已经用于指导认证工作,其适用性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
1.2以评促建,认证成效初显2010年认证试点工作启动以来,4年间共计有34所院校报名,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兼顾的原则,有10所院校接受了护理学专业试点认证,分别是吉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徐州医学院、大连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湖北医药学院以及重庆医科大学。认证工作主要依据《标准》及《规范》进行,各院校均对照《标准》及《规范》认真准备,寻找差距,对自身护理学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梳理和改进。在《标准》制订中,从总体目标到办学标准如教育计划、教学方法等各项要求中,均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激发学生内心向学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和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9]。被认证院校依据标准与认证工作的要求,逐步改变过去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单项传授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以学生能力和发展为导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已经深入到了教学和管理的多个环节。通过改革,各院校均根据自身特点发展不同的人才教育理念,形成不同的育人格局,但都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护理学专业试点认证工作推动了各院校在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中的改革与完善。各试点院校均在广泛征求用人单位、学生等利益方基础上修订了教学计划,教师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授课中注重学生评判性思维与创新精神培养,开展案例式、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等教学形式。这些教学方法的改革,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联系,使学生由接受式学习转向探究式学习,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意识。此外,认证工作还促进并完善了以能力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各试点院校目前均采用多元化的综合考核体系,课程评价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实习考核包括理论考试、操作考试、病例讨论等内容。认证工作还强调必须重视护理学专业教育规律,各个院校均把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有机结合作为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个性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普遍制订了教师临床工作管理规定,担任护理学基础理论的教师参加临床实践已经成为考核教师教学能力的组成部分,“双师型”的教师资格已成为各试点院校对教师培养的要求。《标准》并开始实施认证试点以来,各试点护理院校把接受认证作为推动专业内涵建设、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契机,如建立和完善教学督导组和教学委员会建设;实行教学计划的修订,合理计划学时;建立健全精神科护理和社区护理的教学实习计划,落实实习基地建设;完善各种教学管理制度,妥善保管各种档案资料等。认证试点工作转变了护理学专业教学思想,推动了护理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与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同时也为今后的教学评估与正式认证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护理学专业认证的展望
国内外的护理学专业认证工作表明,科学的专业认证制度既能有效地保障专业教育发展的基本需求,又能调动专业教育院校的特色化和个性化发展的积极性,极大地推动了护理学专业教育的发展。因此,对我国护理学专业认证发展及展望如下。
2.1继续推动护理学专业认证,促进护理学学科发展从学校层面,通过护理学专业认证,对护理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给予更多的重视,增强了支持力度,改善教学条件,促进学科发展的进程;学院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学科间交流与合作的潜力增加、范围扩大;学院教育与科研硬件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为教师提供了开展教学改革与科研更优质的平台。其次,从学院自身层面,通过护理学专业认证,规范了专业教育过程,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度,加强了护理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有利于突出护理学专业特色;提高教师的专业责任感,促进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同时,专业认证使国内同领域专家们对认证学院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获得专业认证机构的认证就意味着获得了专业界的认可,也为专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竞争力。因此,在我国需要继续大力推动护理学专业认证的工作,以促进护理学学科的发展。
2.2进一步完善护理学专业《标准》和《规范》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障护理学专业教育质量至关重要,专业认证是保证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护理学教指委将根据试认证阶段院校的反馈意见,组织专家进一步完善对《标准》和《规范》的修订,使之更符合我国护理学专业的特点,譬如需要进一步完善关于中医护理模块的标准。同时,护理学教指委将加强与国外护理专业认证委员会的交流与合作,探索建立与国际化护理教育质量标准相互认可的专业认证体系,从而提高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在国际护理教育中的地位。
护理学实习单位意见范文2
【关键词】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改进路径
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具备最基本的护理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最基本的专业素质。高职护理学教学的相关领导及教师必须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思维模式,以确保培养出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并满足社会对高端型护理人才的要求,因此本文将重点围绕如何改进基础教学方法的问题展开讨论。
一、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护理知识与技能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对护理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意识,这是高职护理学专业搞好基础教学的关键环节,目的在于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从而积极主动的去寻求与护理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高职护理专业相关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比如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用生动的视频或资料来向学生展示相关知识,这种直观的教学法取得的效果会大大超过枯燥的课堂教学;此外学校要多为学生组织一些实践课,让他们深入到真实的环境中去亲自体验观察,熟悉护理人员平时的工作环境与工作状态,向他们讲述将来的就业前景,激发他们对护理学基础知识的渴求热情,增强其主动学习的动力。
二、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及敏锐观察力的培养
护理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要求学生必须要具备足够的耐心,具有人文情怀,懂得护理人员的相关礼节,这也是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学生要学会站在病患的角度考虑问题,照顾病患的情绪,满足病患的需求,给予病患该有的尊重与耐心,理解包容病患。此外对学生敏锐观察力的培养也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在护理病患的期间,要密切注意患者的各种反应,以便做出及时的护理方案的调整,增强护理效果。因此,高职院校在护理专业的考核测评环节既要注重对护理知识与技能的评定,同时也要注意考察学生的人文素养,以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护理技能与素养。
三、不断增强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教师的综合素质
要想提高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的教学水平,首要的是增强护理基础学教师的综合素质。首先,负责基础教学的教师要相互沟通,集体备课,取长补短,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其次,高职院校相关教职人员要解放思想,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借鉴先进思想教育理念,使自己的教学思维跟上不断发展的时代要求,用素质教育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组织学生多参与临床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最后,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在网上搜索相关知识信息,以不断给自己充电补充能量,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思维与教学模式才不会落伍,才能传授给学生最新的适合社会发展的知识与技能。
四、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适时不断调整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课堂上教师在枯燥的讲解,学生在被动的倾听,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并不具备学习的主动性,这样的教学方法只注重课本的理论知识,根本不能做到与临床实践的相结合,致使学生在参加工作后由于欠缺实践的机会而经验不足,给工作带来许多的不便甚至是失误。因此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转换思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例如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视频以及生动的模型等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同时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能够更有效地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记忆会更加深刻;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表演一些医护人员的情景剧,把临床实践融入到课外的游戏之中,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模拟入院护理的相关细节,以激发学生对护理工作的热爱之情。此外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护理学专业的基础教学内容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教师在上课前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以确保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有效的,比如我国卫生部门新颁布的一些相关法令制度及医疗器械的最新使用方法等信息,都要及时的传授给学生。
五、与医院加强联系,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实习机会
护理学专业基础教学必须要给学生安排足够的实践机会,即怎样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很好的结合起来,这是护理学基础教学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领导与教职人员要想办法与当地医院保持密切的关系,积极与院方协商并达成统一意见,以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习机会。此外校方在联系医院的时候也要加以具体的考察,考察医院规模的大小、是否正规、是否具备先进的医疗设备等等,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让每个到医院实习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比如学到先进医学设备的使用技术、掌握重症监护室的护理技术、了解护士站的相关工作程序等等。最后,学生在医院实习的整个过程必须有资历深厚的老师的监督与指导,目的是避免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
总之,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教职人员要以创新思维不断改进护理基础的教学模式,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临床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提升护理专业的职业素养,为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职业基础。
作者:王芳 单位: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护理学实习单位意见范文3
关键词:护理本科实践教学质量管理
实践教学是整个护理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内容,是培养护理学生临床思维、职业道德、动手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的关键环节,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学到各种生活技能,例如沟通技巧、自我照顾等。所以,如何把好实践教学质量关,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我院对护理学本科实践教学进行三个关键点的质量控制,即前馈控制、过程控制和终末过程质量控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前馈控制
为了让护理学生能顺利进入临床实习,开展形式多样的实习前的教育,使学生做好心理、生理上的准备。
1.1选择实习基地护理学专业的实践性很强,规范化的实习基地对于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职业素质高、具有一定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护理人才非常重要。我院的实习基地必须是教学医院或规模较大、科室齐全、设备精良、患者较多、教学经验丰富的二级甲等以上的综合性医院。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便于学生就业,我院实践教学地点是由学校安排和自我联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保证实践教学质量,我院严格按照学校《关于毕业实习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的若干规定》进行实习点的审核把关。
1.2重视实习前教育在护生实习前,我院各部门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全方位对护生加强教育,着重对其进行思想品德、组织纪律、职业道德等教育。如开设护理伦理学、护士礼仪训练、沟通技巧、怎样当好实习生、如何撰写护理科研论文、如何防止医疗差错事故、如何防范临床医疗纠纷等专题讲座;召开实习前动员大会,组织学习学校“实习管理规定”,“实习计划与实纲”、“本科生学士学位论文管理办法”、“实习医院简介”、邀请附属医院的优秀护士介绍爱岗敬业的先进事迹、举办往届优秀实习生的经验报告会、实会、“做合格实习生”讨论会等,使护生消除紧张的情绪,对医院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有所了解,放下思想包袱,做好实习的充分准备,愉快地进入毕业实习。这些措施对护生圆满完成实习任务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
1.3强化护生实习前的技能训练为了保证护理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各家实习医院都将对实习学生进行上岗前考核。为了让护生能够迅速适应临床实践。在我校实训中心对护生实习前进行66学时的强化技能培训。实训项目有:血压测定和记录、无菌技术基本操作、肌肉注射、静脉输液、铺床法、导尿术、穿隔离衣、戴无菌手套、鼻导管吸氧法、鼻饲法、口腔护理、超声雾化疗法、生理反射检查法、肝脾触诊检查法、骨盆外测量、复苏术等。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注意动作的准确与规范、动作的熟练速度、动作的协调性,强化“三查七对”、无菌观念等医疗护理制度。教师随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必要时进行示范。最后进行逐项考核,合格者才能获得实习资格,进入临床实习。
2过程控制
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是事关整个护理教学教学的质量的关键环节,是重中之中的环节。护理学院领导就如何加强实习生管理多次开会研讨,制定了符合本院特点的管理办法。加强与临床各实习点联系是了解学生完成毕业实习情况,掌握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改进完善理论教学的重要途径。
2.1与临床各实习点保持紧密联系,强化医院的教学意识,共同完成实践教学工作在学生进入实习点前由实向实习医院呈递我校《普通本专科生实习管理规定》、《实习计划与实纲》、《本科生学士学位论文管理办法》、实习学生名单,学校和医院就共同的责任要达成协议,合作制定出一系列临床学习环境的标准、轮转计划及考核标准,对护生的医德医风、工作纪律、护理知识及技能进行严格考核,从而为护生在临床学习阶段创造良好的条件。
2.2制定实习医院的巡查制度我院领导亲自带队,和教学管理人员及班主任一起到实习医院走访医教科、护理部,到科室对实习生进行检查和慰问。建立巡查记录本,记录各实习医院学生实习期间的出勤、表现情况和完成实践教学情况,包括在实习带教师生间的评价和出现的问题。因我院有大量在外地实习的学生,为了防止实习管理失控,我院对各散在实习医院通过、电话、个别实习点实地检查的形式进行跟踪检查,了解学生实习情况,确保外地学生保质保量完成实习计划。
2.3实习情况汇报制度实行实负责制,实每周向医院护理部进行一次工作汇报;每月向学校进行一次实习工作汇报。各医院实习指导教师(班主任)组织召开实习生及带教老师座谈会,并向学院教学管理人员汇报实习生的实习情况,使学校能够及时掌握实习情况,对前段时间的实习情况进行总结,表扬先进,分析存在的问题,针对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让实习生讨论、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
2.4严格执行请消假制度由于当前就业压力,许多学生在实习期间面临考研和找工作问题,以致部分学生不能安心实习,出现屡次请假、超假等现象。为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实习学生的请假由学校和医院共同执行,先由学校严格按照学校规定执行,再由医院按照本院情况酌情批假。对于个别违纪学生进行严肃批评教育,违反校纪校规的按学校规定给予处分。
2.5加强护生的心理疏导临床场所是一个社会场所,在这里,学生经历了护理的社会化过程。相对于在学校学习的理想状况,临床学习使学生接触的是真实的护理实践。许多学生在实习中因为环境及角色的改变,思想和行为上常常会有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1)有一些学生存在重技术性操作轻基础性工作的思想,故在做基础护理工作时表现出不积极、不主动。(2)觉得理想与现实落差太大,认为自己是本科生,不应该和低层次的护生做相同的事或者觉得自己做那些琐碎的基础护理工作很没面子。(3)临床实践与学校教育的不一致,不知该如何应对。老师要注意并重视这一变化,及时对护生进行心理疏导,指导其端正职业态度,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帮助学生克服消极情绪,消除隐患,确保护理质量和圆满完成实习任务。面对学生出现的心理波动,要针对性地为其进行解惑。要让学生明白,基础护理工作是护理职业的最为根本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学生没有毕业,没有取得护士资格和执照时是不能单独执行特殊工作的。但随着技能的提高,获得了护士资格和执照,及医院采取了分级使用护理人员时,高层次的护理人员就会大显身手了。
3终末质量控制
只有按照学校和医院共同制定的临床实习目标,严格各项考核制度,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护理人才。
3.1严格执行各项临床考核学校和医院合作制定出一系列临床考核制度,对护生的医德医风、劳动纪律、护理知识及技能进行严格考核,包括出科考核和毕业临床技能考核,以及按照要求完成两份护理病历。从而保证护生完成在临床学习任务。
3.2重视毕业论文的质量护理本科学生的学位论文是实践检查的重要考核之一。我院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由实习医院带教老师和我院安排的指导老师组成,指导老师要求是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研究生担任。在学生下实习点之前就针对论文的选题、撰写等进行指导,并建立了学生与指导老师联系簿和管理办法,从选题、开题到指导过程都有时间和次数的要求,使学生实习期间能及时与指导老师保持联系,以确保论文质量。
护理学实习单位意见范文4
1 存在问题
1.1 教育体制不合理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深入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护理教育体制的问题较为明显,如护理教育规模和层次结构不能满足需求,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实践应用能力弱影响毕业生就业等。高职高专院校扩招对医学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影响最大,不是体现在学生数量上,而是体现在学生培养的质量上,由于盲目扩大办学规模,高职高专医学护理专业的师资力量无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同时,高职高专院校没有随社会发展进行人才定位的调整,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目前的教育体制对学习生活以及未来就业都有很大影响,但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学习投入更为关键[1]。
1.2 实习态度不端正 高职高专医学护理专业学生在实习中表现出了实习态度不够端正,集中表现为工作积极性及吃苦奉献精神较差,安全意识淡漠,处理不好实习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夜班不注意休息,白班无精打采,上班期间聊天,不主动巡视病房,不虚心学习,不努力工作。有的护生重治疗轻护理,对治疗工作争着干,对生活护理工作怕脏、怕累,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健康教育比较欠缺。
1.3 理论向临床实践转化能力差 虽然近几年来高职高专的护理教育一直在改革,但是传统的讲授教学法仍占主导地位,护理专业的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是非常被动的,往往是仅学到了老师教的内容,压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学生进入实习以后,不能将所学的知识主动、灵活地运用于临床实践中,理论无法转化为实践。
1.4 学习上的压力过重 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护理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剖学、生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还要了解心理学、伦理学、美学、法律等社会及人文科学知识,繁重的课业负担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致使少部分学生因没有信心完成艰巨的学习任务而选择中途退学或转学。即使能够完成学习的学生,也普遍感觉压力较大。
1.5 因求职影响实习 随着医学护理执业资格制度的规范管理,医院对刚毕业的护生需求量不大,为增加就业机会,一些护生选择提前择业,在实习后期经常请假参加各种招聘会,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计划,使正常的实习受到了求职的干扰。
2 原因分析
2.1 家庭因素 近5年的高职高专医学护理专业的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不愿意相互配合。实习生的这些不良心态与她们的成长背景有关,她们大都是80后的独生子女,拥有优裕的生活条件和良好的学习条件,重养轻教,造成她们以自我为中心,不接受上级医生的批评,不愿意与他人合作。少数实习护士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对护理专业认识不足。有的护生对上班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到了实习中后期,掌握了一定的护理技巧,能应付日常护理工作,开始沾沾自喜,学习积极性下降,容易产生骄傲的情绪。经过前期实习,少数高职高专医学护理专业的学生不能适应护理行为的严格和正规化管理,觉得与最初的职业认知不相符,加上就业形势严峻,对专业选择产生动摇,不安心工作甚至放弃实习。
2.2 文化基础差 目前高职高专医学护理专业入学的学生大部分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不佳,学习动力不足,自信心不足,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有所欠缺,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另外,年龄偏小,理解能力较差,高职高专医学护理专业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模式也与中学阶段有很大差别,学生一时很难适应,要求她们在短时间内完全转变学习观念有一定难度。
2.3 护士人才流失严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状态越来越关注,社会对医务人员的需求量增大,为适应现代护理工作多层次、全方位的需要,高职护理教育在很多地方开展,大专层次的护理专业学生将成为2l世纪护理队伍的主力军。但我国目前护理行业的现状是一方面护士短缺,另一方面很大一批护理专业毕业生却放弃临床护理工作,选择和从事其他行业或相关行业,造成护理专业人才的严重流失。
2.4 就业压力大 随着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护理本、专科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压力也不断加大,不同学历的护理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面临着不同的困惑,加之少数用人单位的“学历歧视”,影响学生就业。造成就业压力大的主要原因:第一,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人才的培养不再是计划模式,能否顺利就业需要学生接受市场的考验。产业结构调整的后面带来的是职业、职位、岗位的变化,供给与需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二,由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制于教育经费的投入,受制于教育规模的发展,许多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往往由于不能列入计划,而处于求供隔断的局面。第三,由于医学院校不断扩招,导致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医院的床位规模有限,实习生人均床位相对不足,也极大地影响了实习质量。
3 对策
3.1 调整护理专业教育规模 根据发达国家办高教事业的经验,各级各类院校实现招生规范化,各自发挥自身优势,办出各自的特色。同时,高校应减少中专生护生的招生规模,通过联合、合并等途径将一部分基础好的中专学校升格为大专高职院校,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3.2 加强对护生的岗前培训
3.2.1 注意角色转换 从实习开始要从学校单纯学习理论为主的学生角色逐渐向一个临床实习护士转换。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深化,是理论联系实践提高临床综合能力的重要学习阶段,在这阶段中,能否迅速完成由学生向护士角色的转变,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实习教学目标的实现。培训内容重点为医院概况、医德医风、着装、仪表、劳动纪律、服务态度、技能考核等具体要求,使学生心中有数,自觉遵守,检查学生在岗前教育听课笔记,了解学生听讲情况,收集学生对岗前教育反馈意见,了解岗前教育效果,这种先入为主的开导,能帮助学生调整心理状态,转换角色。事实上实习生临床角色的适应与转变受到诸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为了进一步完善实习管理,提高实习教学质量,我们应帮助实习生加快角色的适应与转变。
3.2.2 对高职护理学生加强专业思想教育 端正学习动机,培养奉献精神。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动机非常现实,普遍认为学护理容易找到工作,但是因为缺乏学习动力,一旦进入临床实习才发现护理工作中的辛苦,工作也不像想象中的好找,就会产生动摇的念头,放弃求学。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动机不明确,有一定的被动性和盲目性。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专业志向的选择不够慎重。教师应增强对护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其认清自身价值,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使其在实习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在职业角色化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针对已经签约的学生,同样也需要加强教育,避免出现工作主动性和学习自觉性下降、甚至出现护理差错的现象[2]。
3.2.3 在学习上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教师应正确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采用灵活、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努力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另外,护理专业的教师应关注护理技术的发展与变化,还可以到病房进修,避免理论教学与实践的脱节。还应在护理学生入校后多做相关知识的介绍,如护理事业的现状、发展、前景等,使学生们增加对专业的了解并提高学习兴趣。
3.2.4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在护理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在对患者的解释中欠详细、欠妥当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医患纠纷。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势在必行。良好的人际沟通,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护患纠纷明显下降。要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护理人员的沟通意识和沟通技巧是关键,所以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有关知识,并在与患者交流中,恰当地运用这些知识。护患沟通是护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使护士了解更多有关患者的情况,满足患者心理、生理、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促进患者康复[3]。
3.2.5 改革护理教学课程设置 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护理教学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设置上加强了思想品德、护理法规、护理心理学、护生美学、护士礼仪等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以培养学生自身修养和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为学生今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做一名合格的护士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可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增加一些实用性强的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一些对将来就业有帮助的课程。
3.3 加强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 严格实习生管理。对一些学生存在劳动纪律差的问题,带教老师应严格把关,必须严格要求学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严格的请假制度,并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同时,强化工作制度的落实,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树立敬业爱岗的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工作认真负责。学校和实习医院带教老师严格要求,使护理学生自身素质得到提高,能够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必需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掌握从事整体护理必需的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规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操作技能;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预防医学知识;了解急、难、重症病人护理的基本原则;具有初步的分析和解决护理实践中一般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阅读英语书籍的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不断学习新知识的素质[4~6]。
3.4 学校充分重视护士实习 实习是护理学习的集成阶段,实践教学应得到学校和实习医院的重视,不能流于形式。医院不仅要严格挑选优秀的带教老师,还要对带教情况进行督导和考核,更重要的是进行临床教学方法研究。带教老师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应体现出和蔼的一面,经常了解学生的需要,做学生的严师益友。
3.5 对护士进行就业培训 高职高专毕业的护士年龄偏小,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心理压力很大,医院管理部门和带教老师要真正关爱学生,多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给予正确引导,避免她们因盲目找工作而影响后期的临床实习。为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社会接受毕业生的容量是受各方面制约的。因此,学校要引导学生,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找一份好工作,而是提高自己的文化层次和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丽萍,黄小霞,刘一苇.探讨高等护理教育毕业实习生临床能力的培养[J].上海护理,2005,5(2):66.
[2] 卢冬梅.中专护理专业学生面临的压力及疏导[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8):109-110.
[3] 满晶,李秋洁,刘美芳,等.不同群体对护理专业及本科生的认同情况调查[J].护理研究,2007,21(7B):1814-1816.
[4] 郭邑霞,曹枫林.专科护生生活满意度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6):52-55.
护理学实习单位意见范文5
关键词:教学水平;实践应用;妇产科护理学;护理培训基地
0引言
妇产科护理学是临床医学的一种,所涉及方面比较广泛而且深度比较大,加上学生是新手又涉及到患者的隐私,大多数的患者不愿意配合,这使得教学工作的开展与学生学习变得艰难并且极为抽象,因此在实践过程中会出现诸多困难。但护理专业需要严谨的临床知识来进行铺垫,才能训练出有足够能力的合格护士。在这里就现实的情况来说,要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要求积累知识,做好笔录,总结经验,同时在动手能力上也有着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在临床实践当中很多患者因诸多原因不配合,这使得教师在代教中畏首畏尾,怕引起不必要纠纷,导致学生真实操作的机会会大大减少。这样固然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同样势必影响护理人才的培养质量及护理水平。在通过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对病例进行追根研究,模拟练习,实例视频学习加探讨等方式,虽然收到一些成效,但是真正意义上是有缺陷的,倘若相反的,我们把“患者”转移到课堂上,没有任何阻挠,“患者”也是言听计从,把“患者”的“分娩过程”形象的罗列在学生面前,不但可以让学生实地的动手操作,还可以体会其中真谛,这样必然会增强学生学习效果。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与“患者”沟通,使得现场没有那么尴尬,这些方面都会大大加强学生学习的欲望,还可以培养对妇产科护理学的浓厚兴趣。我院成立仿真护理培训基地后,根据专业岗位职业需要,全面的统筹安排与规划,为教学构建了一个重要模拟培训平台,对妇产科护理的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
1护理培训基地的基础设施
与其说我们护理实训基地是一个学生培训的场所,倒不如说是一个很小规模妇婴医院,内部关于妇产科患者所必须的设备和各个科室应有尽有。内部设有标准病房、康复训练室、母婴护理、基础护理、护士接待站、手术室等等。其中我们将妇产科与婴儿护理科结合在一块,叫做母婴护理科室,在室内罗列胚胎发育、宫内发育、产前孕检四步触诊、高级分娩及母子急救、妇科检查实训、孕妇剖腹产手术等模型。
2护理培训基地的妇产科护理教学
2.1护理培训基地护理操作技能的提高。
实训基地内,教师通过对模型的熟练掌握和正确使用,在教学过程中不会出现误导。在实训时,教师先利用模型演示,然后学生自动分组操作并讨论,相互促进学习。练习之后,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在视频播放过程中,教师就视频中所涉及的边在次操作边讲解。视频播放过后,学生再次自己动手操作,教师在针对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正。例如,在课上,学生操作模型练习时,播放有关接生步骤的视频课件和产妇分娩的真实视频,让学生感觉就像在真实地感受在操作人体和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流中那种紧迫,进行腹部触诊及胎心听诊实训时,先在模型上练习正常听诊胎心音和胎位分娩,然后将胎位换置,将胎心频率调高或降低,再对异常的听诊胎心音和胎位分娩,通过反复的练习,将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分娩过程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不仅仅同时大大增强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基础知识更进深一步的了解和巩固加强。
2.2利用模型病例对教学效果的提高。
模型代替真实患者,是一种崭新的尝试。若是真实的患者,学生或许会真实的去操作,但是在操作过程中,随时会发生不可预料事件,如患者只相信临床医生,对实习的学生不信任,阻碍学生操作,在做错的时候还会出言不逊,辱骂学生。这样会对学生产生心理阴影,使其不在有胆识在去做。这样不但影响学习,还会耽误学习进度,耽误练习操作技能。反之,言听计从的患者,学生会在临床中学到很多知识,在新生儿出现的那一刻,还会引以自豪,不但可以加强信心,还树立心中志向。但这种又是少之又少。若是利用模型来替代,学生不但可以放心大胆的操作,教师的讲解加上产妇分娩视频的播放,虽然不敌真实,但可以让学生内心深处得到体会,为以后做真实的工作打好基础,不会临场退缩。
2.3利用模型提高病例讨论课的教学效果。
基地可以利用模型模拟一些罕见的和危急的病例,不但可以对同样的病例场景重复使用,而且对某一临床表现可模拟不同的病因,并根据不同病因进行相应的妥善处理。譬如,在针对高级分娩及母子急救时,模型可模拟各种各样的产程异常、胎儿宫内窘迫、休克、呼吸心跳骤停、新生儿窒息等不可预的病,同时可以进行测血压、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静脉给药、吸氧等操作。还可设计产程延长和产后出血等病例,学生可以直接动手去操作和相互讨论研究,不会有顾忌。并且可在其中体会到真正临床的感觉,这样更有利于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还可以利用模型对学生进行考核,学生可以根据不足处进行反复练习,提高学习效果个记忆效果。
3言传身教、正确引导
在市场经济大潮涌动和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可能会遇见一些腐败的现象,如医生收红包、药品处吃回扣、庸医、黑心护士等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树立一面镜子,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影响巨大,因此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正确引导。如在进行重症患者的抢救中,每分每秒都是关键的时候,医生或许连续工作超过数小时,不能按时吃饭休息,要把患者生命放在首位。对于贫困患者,要着实处处为患者考虑,尽量减少患者的开销,让患者的辛苦钱用到真正的地方。教导学生要以身作则,不要贪图忘义。做为医者,要拥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疗技术和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精神,用自己的真实行动感召学生。
4结论
妇产科是一门专业、技术性、操作性及实用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妇产科护理学同时也是建立其基础上的一门临床医学,只有通过临床实习才能切身去感受真正的理论所在和掌握知识的真谛。实训基地恰好提供了这样场所,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正确引导,学生品德的升华,才能为将来的临床妇产科护理学,甚至临床医学培育出技术精湛、医德高尚、品德优良的护理人员。
参考文献
[1]赵风霞.利用护理实训中心进行妇产科护理教学[J].中华护理教育,2005,92(3):125
护理学实习单位意见范文6
1.1教育体制问题
我国实行文理分科的教育体制,传统应试教育和教学评价体系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在初高中阶段人文教育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况。医学院校护理专业一般招收理科生为主,入校后又多注重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实践,因此护理人文教育在护士中存在先天性不足。
1.2医学院校护理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脱节
我国医学院校护理教育上缺乏统一的护理人文教育教材,因此护理人文教育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有些院校甚至因为师资力量不足没有开展护理人文教育课程。研究显示发达国家护理人文教育时间占护理学授课时间的比例高达13%,与此相比我国人文教育课程占护理学的授课时间仅为7.5%左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各医学院校承担护理人文教育的教师多为非医学专业,缺乏医学及护理学的相关知识,在教学中难以联系医学实践和紧跟医学的发展,因此单纯的护理人文教育不足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护理人文教育课程多作为非必修课程,而且人文教育的教学质量也缺乏统一的考核标准,因此学生对护理人文教育的重视度不够。有调查显示,护士对人文精神的内容不知或知之甚少的比例占78%,在校期间护士未接受过有关人文科学的课程或讲座的比例高达91%。
1.3医院护理人文教育的缺乏
目前医院的护理队伍以“80后”、“90后”护士为主,绝大多数会都是独生子女,受家人宠爱,社会挫折少,多以自我为中心,平时也不善于换位思考,在临床工作中对患者存在爱心不够的现象。各级医院对年轻护士的培养更多关注的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三基培训和护理技能的考核,在护理人文教育方面的培训也存在严重不足,在医院建设中也多注重医院硬件投入和医疗新技术的引进,忽视人文文化在医院软件建设中的重要性。
2临床护理带教中加强护理人文教育的措施
2.1带教工作应以实习护士为中心实习护士来到医院,对新的工作环境感到既新鲜又陌生,对临床上的工作常感到无从下手,因此临床带教教师应了解实习护士对新环境不太适应的这个心理过程。在工作上做好适当的引导工作和给予适当的鼓励支持,使实习护士能很快度过心理和工作上不太适应的阶段。各临床科室应结合本科室特点和实习护士的实习计划和内容,制订相应的带教计划,明确职责,让有带教经验的教师在实习护士进科室时进行集体的培训工作,使实习护士能很快熟悉科室的特点,科室物品的放置地方,能很快融入实习角色中去。从以往的带教经验来看,刚去临床的实习护士忽视日常的护理工作和与患者的交流,多注重掌握打针、挂水等操作技能,认为学会后自己就个合格护士了,而且一旦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后就可能出现思想松懈、工作要求降低的现象,缺乏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带教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强调会打针、挂水是一个护士对自己最低的要求,做到这一点还不是一个合格的护士,要向她们灌输整体护理“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从基础护理作手,讲解每个护理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教会她们从每天的基础护理中发现患者疾病的变化,充分体会一个好的护理工作对患者疾病恢复的重要意义,提高她们对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从业思想,也使她们在思想上能更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在工作中对实习护士取得的进步应给予适当的鼓励以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培养其对护理工作的热情,增强其工作的自信心和克服工作中的紧张情绪。
2.2带教教师的言传身教
作为实习护士的带教教师,其言行直接影响实习护士今后的工作表现,因此带教教师除了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追求技术和业务能力的提高,还要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强化人文护理的意识,在护理工作中通过自己的言行深刻影响带教的实习护士,使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追求护理技术的进步和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用她们的爱心、耐心、细心和极强的工作责任心去对待身边每一位患者,让他们受到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以利患者疾病的恢复。
2.3注重日常礼仪规范
护士被称为“白衣天使”,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实习护士应注重自己的仪表美,做到衣帽整洁、端庄大方,在平时工作中保持精神饱满和面带微笑,给患者和家属良好的第一印象。其次在和患者接触过程中实习护士要注重礼貌和礼节,做到语言轻柔,态度热情,仔细倾听患者的诉求和协助带教教师解决患者住院期间遇到的问题。在给患者做治疗过程中,也要注意尊重患者的隐私权。
2.4加强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的培训
南丁格尔指出:“护士的工作对象不是冰冷的石头、木头和纸片,而是有热血的生命和人类”。由于目前实习护士多为独生子女,父母的宠爱使她们在人际交往上能力存在先天性的缺陷,再加上在学校阶段人文教育的不足,因此较多实习护士在实习期间存在语言沟通能力不足的问题。其次患者家属和患者对实习护士也存在实习护士操作能力差等先入为主的观念,因此一旦操作失败或者沟通上不注意容易出现护患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误解和不信任,因此给予实习护士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的培训显得尤为必要,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够迅速地拉近护患之间的心理距离。在全院护理服务中使用统一的文明礼貌用语,除了“三查七对”外尽量不直呼其名,使用恰当的敬称。护士只有对和患者服务要求的不断领会和理解,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才能更好地推行人性化护理服务。护士礼貌、恰当的语言,不仅可以获得患者的信任和好感,而且也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因此带教教师应指导实习护士在对患者实施护理前应注意如下事项:第一,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自己的姓名、职位。第二,在进行任何操作前都需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协助患者做好操作。第三,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实习护士应了解所管床位患者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和生活习惯等,不能因患者职位和文化程度而产生歧视心理,对每个患者都要做到热情服务,尤其对教育程度低的患者更应做好解释工作,尽量用形象、简洁和朴实的话语向其解释清楚疾病护理的内容、注意事项等。第四,平时多与患者和家属进行语言上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对工作不足方面提出的意见,通过平时多交流、多接触锻炼自己的语言交流能力,对患者的意见要予以尊重和及时的整改,这样可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2.5强化主动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与以往相比护理操作已不仅仅限于简单的打针、挂水,护理相关医疗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应注意激发护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新的操作技能,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通过熟悉相关设备的操作,一方面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熟练的操作也可迅速获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为医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打下良好的铺垫。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是一个医疗团队合作的结果,尤其在重危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实习护士带教过程中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要培养其在重大抢救时角色位置和与其他医护人员在抢救时工作上的衔接和配合,培养她们在抢救时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通过重危患者的抢救能更快融入医疗的集体中。
2.6心理教育和健康宣教的培训
虽然实习护士在校期间接受过心理学的学习,但是由于心理学多作为非必修课,因此多不被引起学习的重视。随着社会的进步,目前患者心理疏导在护理中的作用日益引起重视,以消化科为例许多患者病情较危重,如上消化道大出血、重症胰腺炎、晚期肝硬化出现的胸腹水、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等。这些患者往往经历长期疾病痛苦的折磨,对未来抱有恐惧、悲观、绝望的心理,因此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非常必要。带教教师应培养实习护士观察患者情绪的变化,通过与患者和家属的日常交谈了解患者心理的变化和心理上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与患者和家属多交流,传递积极的治疗和预后信号,使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能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这也是“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体现。带教教师应根据本科室常见疾病的特点,对常见病、多发病的健康知识向实习护士给予讲解,对如何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给实习护士做好示范工作,这样一方面使实习护士提高对专科疾病的认识,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护理技巧,为今后能更快地融入护理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使她们能掌握健康宣教的技巧,为今后如何在语言上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做好相应的准备。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