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业采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食品工业采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食品工业采购

食品工业采购范文1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人才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种应用型学科,也是一种交叉学科,将食品科学学科与工程学科进行交叉。随着我国食品行业发展,企业对着方面的人才需求不断增长,为了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部分院校都开设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但基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教学当中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培养,忽视了该学科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特征,为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增加了困难,不符合企业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人才的要求[1]。为培养出企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需要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转变,构建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与培养模式,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

一.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

(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基于我国食品行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一个集农业、工业及理科为一体的交叉式应用型学科。主要包括食品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到工业化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以及食品的安全性、营养性、功能性、包装美学、物流、市场营销、商品学与工厂管理过程的系统性学科[2]。由此看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具有系统性、应用性与专业性的特点。

(二)企业就业形势

随着先进工业生产技术的研发与利用,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现代化食品工业向自动化、大型化与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企业中更倾向于对食品检验人员、研发人员、生产工作人员、市场营销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引进与培养。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来说,企业中的销售岗位与生产岗位是较为喜爱的岗位,其中销售岗位与本专业的本科生较为不适应,生产岗位工作量大,最适应于本专业学生的应是质检岗位及检验岗位工作,但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实践能力,基础知识水平较低,因此增加了就业难度[3]。而研发岗位对人才招聘的要求较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能力与知识储备,薪资水平较为合理,企业一般招收生物类博士或食品类硕士等人员,从而造成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与竞争压力。因此对构建符合学生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十分迫切。

(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人才的培养目标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提升,对食品安全与绿色健康的要求较高,在食品加工业发展的同时,企业面临着对应用型人才短缺的现象。而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来说,就业前景较为广阔,为了适应现代化时展与企业发展的需求,需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教导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如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加工与储藏、生物学等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社会经验等,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增强实践经验,从而达到让学生素质、知识与技能的协调发展。

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一)构建以市场为基本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基于市场对人才的素质、能力与知识结构要求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人才培养需要面向地方经济或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对高素质应用型工程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与积累,还要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与创新精神培养。

(二)加强实践教学与精品课程结合的教学体系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注重加强对应用型及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还要注重教学改革,根据办学条件与现有的实验环境,鼓励学生参与到大学生创业基金项目与教研项目中去,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增强设计性、创新性与综合性的教学实验课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学习热情[4]。此外,还要加强校外实习作业,让学生到食品工厂的一线生产岗位中进行实习,对生产环节与生产过程进行熟悉,加强学生实践能力。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与动手能力,对教学内容有效消化吸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不断改革与创新,通过讨论式、启发式与案例式的方法进行自主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与自主意识,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指导,对当前的发展动态、研究热点与前沿知识进行教导,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技术性难题与食品安全、食品质量问题进行共同探讨,并鼓励学生查阅相关文献知识,进行学术讨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5]。

结语:

总而言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首先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根据时展方向与企业发展特色树立准确的人才培养目标,符合当前的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构建特色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荣瑞芬,闫文杰,陈文,李祖明,高丽萍,邓大跃,魏涛,米生权.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基于食品营养特色[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03):74-77.

[2]家年,范露,邱朝坤,吉义平,丁彩梅,沈瑞敏.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培养食品产业应用型人才――以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5,(01):312-314.

[3]赵拓,任海伟,张轶,王雅,赵萍,陈晓前,刘晓风,张丙云,张百刚.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的地方工科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粮油加工(电子版),2014,(12):69-71+75.

食品工业采购范文2

一、事件背景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是指能使食品加工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与食品本身无关,如助滤、澄清、吸附、、脱模、脱色、提取溶剂、发酵用营养物质等。

在我国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是食品添加剂的一种。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更加注重和讲究食品的色香味、口感、性状和新鲜度,现代的食品工业的发展促进了食品添加剂快速发展,同时对食品添加剂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食品添加剂行业是食品生产的上游行业,没有食品添加剂的安全就没有食品的安全。各国都十分重视对食品添加剂及其使用过程的监督管理。

由于许多食品加工助剂本身对人类健康具有一定的潜在危害。因此,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食品加工助剂,在不造成安全危害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发挥其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必要作用,保证食品品质,就成为食品加工助剂应用的核心问题,也是重中之重的问题。加工助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要严格按照食品添加剂的有关规定。

二、事件详情

法国经济、工业和就业部拟修订2006年10月19日关于在某些食品生产中加工助剂的使用的法令。该草案授权使用法国食品安全局(AFSSA)最近批准的过氧乙酸。

过氧乙酸用于漂白、催化剂、氧化剂及环氧化作用,也用作消毒剂。是广谱、速效、高效灭菌剂,同时也是强氧化剂,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对病毒、细菌、真菌及芽孢均能迅速杀灭,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器具及环境消毒。过氧乙酸溶液容易挥发、分解,其分解产物是醋酸、水和氧,因此用过氧乙酸消毒液浸泡物品,不会留下任何有害物质。用过氧乙酸气体熏蒸消毒后,通风半小时,空气中的过氧乙酸就几乎全部分解、消散了,人们进入消毒后的房间不会受到伤害。因此,过氧乙酸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器具、空气、环境消毒和预防消毒。

因为两种过程化学等价,草案使次氯酸钠的使用要求与清洗鲜切水果使用的氯气规定一致。根据化学测定,PPM级浓度的次氯酸钠在水里几乎是完全水解成次氯酸,其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简单表示

NaCIO+H2O=HClO+NaOH

HCIOHCI+[O]

这与氯气的反应是等价的,因此使用要求可以与氯气规定一致。由于次氯酸钠所生产的消毒液中不像氯气、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在水中产生游离氯,所以一般难以生成不利于人体健康的致癌物质;也不像臭氧那样只要空气中存在很微弱的量(0.001mg/m3)便会对生命造成损伤和毒害;而且,还不会象氯气同水反应会最后形成盐酸那样,对金属管道造成严重腐蚀。由此可以看出,次氯酸钠在消毒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

此外,文件还规定了消费者信息要求及谷氨酰胺转胺酶再生产品标签要求,以回应欧盟委员会要求。

三、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食品工业采购范文3

1、行业总体上仍处于成长期。从行业生命周期来看,我国的食品行业仍处于成长期。“十五”期间,我国食品工业年均增速超过20%。目前,我国主要食品的年人均消费量仍远低于世界水平:乳品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果汁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0、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40;肉制品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这意味着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2、行业竞争水平较低。我国食品工业企业数量众多,规模较小,区域性品牌较多,行业竞争水平低下。绝大部分小品牌或无品牌的企业主要依靠广告战、促销战和价格战等低水平竞争手段,维持自己微小的市场份额。

3、产品和品牌差异化程度较低。我国大部分食品工业企业的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特色产品较少,导致产品同质化。同时,由于各企业的品牌诉求重点大多是新鲜、美味、方便,诉求方式雷同,传播内容同质,导致品牌同质化。产品和品牌同质化必然导致消费者很容易进行品牌转换。

4、行业竞争逐渐升级为品牌竞争和行业并购。目前,我国食品行业仍以“小、散、差”为显著特征。例如,我国肉类行业三甲双汇、金锣、雨润的生猪屠宰量仅占全国的5%左右,而美国则高达65%以上。随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不断加强和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品牌竞争和行业并购将成为主要竞争形式,市场集中度将随之提高。

二、新进入者威胁

新进入者包括计划进入食品工业的企业,以及正在进入或已进入食品工业一个时期的新食品企业。它们的威胁大小取决于进入壁垒的高低和现有企业的报复能力。

1、进入壁垒

一是政治壁垒。从政治法律来看,食品行业的门槛不断提高。近年,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暴露出我国食品监管方面存在着重大漏洞。为此,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尤其是2009年颁布的《食品安全法》大大提高了新进入者的门槛,同时也强化了现有强势品牌的市场地位。二是技术壁垒。我国食品行业的技术壁垒总体较低。目前,我国具有优势的大部分食品行业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如面粉加工、肉类加工、速冻食品制造、屠宰等,技术壁垒较低。例如,1990年陈泽民发明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三全藉此迅速崛起,但由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易模仿,不久速冻食品企业在郑州大量涌现,最多达36家。三是规模壁垒。根据施蒂格勒的生存技术原理,无论何种市场组织,那些在产业中能长期生存发展,并位居前列的企业必然获得最佳规模效益。因此,目前处于食品行业前十位的企业都应具备规模经济。但因为我国大部分食品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由规模经济和经验曲线带来的成本优势并不明显。以乳品行业为例,2005年我国共有乳品企业690家,其中前十五品企业的平均销售额为35.47亿元,占年行业销售总额的4%。即新进入的企业只要拥有高于4%的份额就可以打破规模经济壁垒,而根据产业经济的分类标准:最优规模占市场规模比重低于5%的产业属于中低度规模经济壁垒的产业。因此,我国乳品行业的规模经济壁垒较低。四是品牌壁垒。总体来看,食品行业的品牌壁垒较高,而且是主要的进入壁垒。食品安全已成为我国食品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为了减少食品消费的风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最为简单的风险规避方式———选择名牌。这一消费趋势的结果就是市场份额越来越向名牌企业集中。例如,金龙鱼、福临门等控制我国食用油市场;伊利、蒙牛等占据我国乳品市场。五是渠道壁垒。从渠道来看,新进入者往往存在一定劣势。它们需要花费更长时间和更高代价来构建渠道,获取经销商的信任。作为渠道上的“收费站”,零售企业对中小食品品牌而言更是门槛高、要价狠、结算繁,这构成很高的进入壁垒。以肉制品为例,对于日加工1000头猪的中型屠宰企业,假设收账期30天,按今年价格14元/千克和头猪100千克计,则企业仅采购生猪就需垫付流动资金4200万元,企业的资金压力非常大。且产能较小的企业供货和质量不稳,终端入场费将更高。

2、现有企业的报复能力。从报复能力来看,现有企业对新进入者做出有力反击的可能性较小。我国大部分食品行业集中度不高,具有绝对优势的企业较少,对潜在新进入者产生实质性威胁的能力较弱。因此,很多新进入者,尤其是实力雄厚、产业决心较强的大型企业对于它们发出的“警告”置之不理,依然按原计划行事。

3、替代品威胁。替代品对整体食品行业的影响不大。因为食品作为满足消费者最基本生理需求的必需品,不容易被替代。当然,食品工业的子行业之间存在相互替代的可能性,如低温肉制品与高温肉制品、绿色食品与非绿色等都存在替代性,但是这种替代仍属于食品内部的替代,而不属于食品与非食品之间的替代。

食品工业采购范文4

这是一粒小麦在郑州的奇异旅程。

这粒可能来自滑县、延津县、浚县和温县等河南产粮大县的小麦,在以最低收购价卖给国家后,或以双方协商的价格卖给粮食经营企业和加工企业后,便开始了一段充满惊喜的旅程。

它也许会被送到郑州的粮食加工企业里,从原粮变成面粉,然后又卖给企业,变成郑州西萨面包、三全或者思念饺子、郑荣馒头、白象方便面……

或许,它也会结伴到郑州的金星啤酒厂旅行一次,走出啤酒厂时,它们已变成了小麦啤……

也许,它会来到了郑州雪燕制粉有限公司。1998年之前,市场上没有专供速冻行业使用的面粉,该厂携手速冻巨头思念等开始开发高附加值的速冻专用面粉。他们把四种以上的小麦搭配在一起,研制出10多个档次的速冻专用面粉以及其他专用面粉。如今,全国定位中档以上的速冻食品企业用的都是“布姆雪燕”的面粉。

在这一次次的旅行中,一粒小麦不断地“升值”,身价甚至可以增长10倍。这样的升级道路被称为农业产业化,郑州这个农业大省的省会正是因此开始做起了“国人厨房”。

省委书记“代言”的品牌

到白象的厂房里去看看,会让你感觉很奇怪: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24小时不停歇,但库房里竟然空空荡荡。不要说存货,就是周转也不过几小时完成,前面进原料,后面出完成品后就装车。

“白象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国内方便面市场的季军,紧跟康师傅和华龙,而它们都有外资背景,所以白象可以说是国内方便面最大的民族加工企业,”白象集团经营管理部部长詹涛开门见山的介绍让记者见识了这只“大象”的实力。也难怪这面河南面业的旗帜会得到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的青睐。

此前,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在坐客中央电视台一档节目时,提到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如何发展的时候,徐光春谈到河南现在不仅是把小麦加工成面粉,还强调:“除了外资企业外,全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企业就在我们河南,叫白象……”

省委书记为白象“代言”,一时成为业界的美谈。

“面制品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也是微利行业,如果想将企业做好,没有强烈的市场意识,较高的管理素质、品牌意识,以及政府的高度重视,很难形成竞争力,一句话,对传统产业不能用传统的观念来看待,传统产业但并不是传统的竞争,也不代表传统的需求。”白象董事长姚忠良对于白象的发展有着清醒的认识。

姚和身后的白象一路走来充满艰辛。白象集团的前身是粮食厅粮油食品公司,后来变成正龙公司。由于体制、管理等诸多因素,企业一度经营困难,亏损严重。1996年,白象开始了全面的改革与创新。初期,在融资困难的情况下,白象决定与原材料供应商、产品销售商结成利益共同体“借钱生钱”,由其出钱来帮正龙公司上规模,正龙则以原材料用量的扩大和保证货源供应来回报他们。用此办法,他们顺利完成了6000多万元的投资,使生产方便面的能力增加了一倍。到了1999年,“白象”已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区)。由于产品需求量大、点多线长,运费增加,成本也不断增加。如果采取异地办厂的方式,虽然能解决运输问题,但是投资太大,风险也大。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姚忠良决定租厂生产,公司先后在河南的驻马店、武陟和吉林的四平、山东兖州等地租赁濒临倒闭的粮食加工企业进行生产,正龙公司用每年不足500万元的租金,盘活了1亿多元的闲置资产,使生产规模扩大了3倍,当年就见到了大效益。

对于同质化非常严重的方便面企业来说,拼的是管理。姚忠良在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一再强调企业素质和管理水平。同时,方便面又是一个极需创新能力的行业。“在一个替代品不断增加的行业,研发必须紧跟市场需求,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姚忠良认为。白象集团每年投入2000万元做研发,还专门将新郑分公司一条15万包方便面生产线作为产品研发、新产品试车和相关技术改造的试验线。

白象便这样从一个100多人的机关小厂,成长为一个年销售收入将突破40亿元的国内知名方便面企业。目前,白象集团有11大生产基地,经营范围涵盖方便面、挂面、面粉、调味料,全国拥有2000多个一级批发商的庞大销售网络,在低价面的方便面市场中占据绝对份额,并领导了骨类营养型方便面市场的消费潮流,成为行业内中价面的第一品牌。

“与经济效益比较起来,我们更看重我们企业所创造的社会效益,”姚忠良所言的社会效益有这样一些数据:

白象平均每天要消化小麦3000吨,相当于一个专列,也相当于5个行政村一年的产量,折合成方便面每天是2000万包。

白象一年要汇集50万人、上千家企业为之服务――“一包面,要有农民种粮,面粉加工,种菜、养牛、屠宰,包括运输,加工生产,一直到市场零售店销售。”

“白象集团每年转化小麦量占全国小麦年产量的1%,如果全国有100个像白象这样大的企业,就可以转化全国一年的小麦产量。”姚忠良形象地说,“我们这样的企业既不高污染,也不高能耗,每年还能大量转化农民的余粮。这是我们最有成就的事情。”

“拿捏”出来的速冻双子星

它们,一个是中国速冻食品的开创者,一个是后来居上的超越者;

它们同是行业龙头,既是竞争者,更是合作者。

三全和思念――同处郑州的中国两大冷冻食品巨头,在这个城市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双雄会。

作为速冻汤圆的发明人和中国速冻食品产业的开创者,在十多年时间里,陈泽民被视为行业“教父”,他所掌舵的三全被视为“龙头老大”。

在三全赫然崛起、全城盛行“速冻之风”时,一个叫李伟的年轻人也借来200万元在三全同一条街的斜对面建起了厂房。当年正值,他给自己的速冻汤圆命名为“思念”。

抓住三全产品线还不够丰富的缺陷,李伟决定专攻三全不备。

思念进行了一场汤圆的“瘦身运动”,将汤圆由大变小,从而在大汤圆一统天下的市场里撕开了一个缺口,“思念”大获全胜。随后“思念”又一掷千金,请来毛阿敏做起了广告。靠着名人效应,“思念”汤圆很快将自己同那些大路货产品彻底划清界限。紧接着,思念又买下河南当地有名的灌汤水饺秘方,推出了速冻水饺,同样一炮走红,并成为中国最大的水饺生产基地。

不安分的跳跃式发展,使思念食品有限公司一跃成为了行业的老二。

陈泽民感受到了压力,但同时也有几分高兴,以前靠自己一个人“吆喝”,整个行业不温不火。“思念”的横空出世却像是为行业注入了兴奋剂,整个行业充满了活力……

2001年,思念推出“秀才”系列速冻水饺。在李伟看来,同样采用“江湖秘方”的水饺肯定会在业内再度呼风唤雨。

对李伟的“咄咄逼人”,陈泽民也开始见招拆招。

2002年7月,三全再次请来策划公司为企业量身定做了CI系统,重塑企业形象;与此同时,加大了产品线的创新力度,成立了十几个产品研究室,对产品线进行了细分,一举推出了汤圆、水饺、包子等数十个品种。特别是重拳推出了“状元”系列速冻水饺。甚至在思念引以为傲的小汤圆产品上,三全也一气推出7个品类。此时三全的营销人员急着报先前的一箭之仇,出征会上都贴上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的标语……

一场酣战让陈泽民稳住了阵脚,还收获了惊喜:三全的产品线在“运动战”中得以丰富。同时,陈泽民对李伟也抱以长辈的宽容。据说,其后三全有什么重大决策时,陈泽民甚至邀请相隔不远的李伟来“旁听”,并言称自己只想做大行业,不想与人结怨,“三全的大门永远对思念和李伟没有秘密”。

三全和思念由竞争者,变成了合作者。两家联合起来组成了采购联盟,降低采购成本,此外,在一些大卖场,两家企业又组成了临时性的战略联盟,同进共退。“河南军团”微妙的竞合关系使国内速冻食品行业得以健康地发展,并保持着少有的默契。同行10年,两家公司从来未爆发过价格战、口水战等恶性事件。

合作最终双赢。同时,思念无形之中成为三全发展中的警醒者。

2006年,思念在海外上市,并且联姻奥运,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速冻包馅食品独家供应商。

思念食品副董事长兼CEO王鹏表示,在扩大产能方面,思念在成都、上海、广东的项目基本都已启动,投产后,思念食品的年产量将会翻一番,达到60万吨,市场占比将得到稳步提高。

像思念一样,三全也同样在为其跨越式发展积累着力量,包括在郑州市惠济区征地建设年生产11万吨的速冻产品生产基地。这个规划中的基地的产能将比现有的年生产能力总和还要多出1万吨,项目预计投资3.2亿元。再加上三全在区域市场增加产能、完善冷链,都迫切需要资金投入,这让三全对资金的渴望日益强烈。

尽管此前,陈泽民曾在多个场合表示,他原来是反对上市的,但两个儿子说服了他,“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圈钱,是为了现代化的管理,为招揽更多的现代化管理人才。”

这样的“对弈”其结果是双方的获利:通过明争暗斗的较量,促使双方不断地调整自身的经营体系,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并因此,将其他竞争者远远地隔离在主要利润区之外。

据有关报道称,目前“三全”、“思念”两个品牌的销量已占到全国速冻食品市场份额的50%左右,继而造福的是整个河南的农业。

作为国内最早的速冻食品品牌,三全把中国的传统食品工艺带上了产业化道路。三全建有自己的生产基地,提供无公害蔬菜。它的物流网络可以保证将产品在一周内送到中国的任何一个地方。

面粉240吨、糯米粉300吨、芝麻油类40吨到60吨、豆制品96吨、蔬菜240吨、肉类120吨――这是三全公司向记者提供的其每天主要原材料的平均用量。三全拥有约400种产品,需要的原料有上千种,仅其一家企业,每年就需要12.8万吨小麦和12万吨稻米。

思念每天的原材料用量和三全差不多。“生产最高峰时,每天有装着原材料的50多个车皮进厂,同时有装着成品的40多个车皮出厂。”思念常务副总经理王鹏说。

据介绍,思念每年在双汇采购冷鲜肉的金额就达到一两亿元,每年采购木耳、平菇、香菇等经济作物的金额就高达上千万元。

“豫”字军出征

安全、方便、营养,是食品行业追求的三大特点,郑州的食品工业整条产业链自然也在围绕这三点做文章,而在河南省政府食品工业办公室主任陈振杰看来,“河南的食品加工把‘方便’这个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而这正契合了现代人生活的快节奏。”来自郑州的食品企业甚至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

1990年以前,中国人厨房里还鲜见速冻食品,继三全、思念,河南速冻食品产业迅速崛起,目前已发展成由“三全”、“思念”领军,拥有60多家规模企业的产销集群,产品种类达300多种,据权威部门统计,河南的速冻食品占据了全国速冻食品市场份额的60%,在全国速冻食品市场中,每10个汤圆中有6个、每10个水饺中有4个出自郑州。

长期以来,方便面的消费市场主要在城市,但主打农村市场的白象集团却使之成为农村“大众食品”。目前,白象集团年产方便面50亿包,成为全国第三大方便面生产企业。以白象领头的河南面制品军团占全国32%以上的市场份额,产量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成为全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基地。全国方便面20强中河南占了10个;中价面市场占有率高达30%,成为全国中价方便面的最大产地。

如今食品工业已成为河南工业第一大支柱产业,并步入“加速度”增长期。2006年,河南省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达1970.1亿元,首次超越同为食品工业大省的广东,晋升全国亚军宝座。

在河南省农业厅总经济师魏仲生看来,郑州及至河南农业产业化发展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主要得益于河南省委、省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的“青睐有加”。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河南省委、省政府先后做出了“围绕‘农’字做文章”、“大力发展食品工业,振兴河南经济”等一系列部署。现任省委书记徐光春则把食品工业看成是“世界上最大的产业,是永不衰败、潜力无穷的产业”,提出河南不仅要做国人的“大粮仓”,而且要做国人的“大厨房”。在连续3个五年规划中都把食品工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

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河南省建立了由省直有关部门参加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联席办公会议制度,对涉及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重大问题及时进行协调。根据不同时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状况,河南省政府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从资金投入、信贷服务、税收优惠、用地管理、电价优惠、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等方面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据魏仲生介绍,“近三年来,河南省财政安排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和基地建设的各类资金达1.2亿元,减免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所得税3400万元,经审批同意出口退税2400多万元。”

由于食品加工业的带动,河南的粮食越种越稳,越种越好。据了解,河南的粮食年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4000万吨以上。

目前,河南的一些食品加工企业正准备进一步拉长产业链,由厨房走向餐桌,并着手走出国门。

2004年11月,思念进军中式快餐,第一家“一江两岸”快餐店在上海开张。2005年2月,三全的第一家快餐店――“有知有味”开业。这两大速冻食品企业欲以“中式快餐”同“洋快餐”竞争。专家指出,由龙头企业引领的“原粮变快餐”之路,将为河南农产品加工增值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粮仓’已变成‘国人厨房’,在我看来,河南很快也会变成‘世界厨房’,因为越来越多的河南食品已走向了国际市场。”陈泽民预测。

思念产品一年能在香港销售七八千万元;三全在同行业中率先取得了自营进出口权,产品出口到北美、欧洲、澳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白象将把方便面带到中欧甚至非洲……

当然,因为国际贸易的错综复杂和国际市场的变幻莫测,河南成为“世界厨房”的愿望还有赖于河南上下的共同努力。

“要将品牌打到国际市场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选择和外资合作,我们期望政府部门能多帮助企业与国外相关部门协调,使国内标准认证与国外逐步接轨。”思念食品有限公司市场总监王付伟也认为,中国食品品牌要想走向世界还要走很长一段路。

从低端到高端

“河南食品企业的品牌建设与其强大阵容,现在还不成正比。”高盛管理顾问(郑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梓怛分析指出,一是河南区域品牌劣势拖累了企业品牌;二是品牌金字塔的短缺:企业销售规模起来以后,品牌形象一直相对落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谷建全博士也认为,河南食品工业尽管成绩卓著,但仍存在品牌定位不明确、品牌混乱、品牌战略意识不足、品牌培育机制和技术创新机制还够完善等问题。

河南现有131家食品企业年销售收入超亿元,12家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但能够在某个单一市场上叫响全国的企业只有寥寥几家。

河南的小麦产量全国第一,但众多河南面粉企业里,还没有一个在全国市场占据先机。更多的河南食品企业,满足于地方性、区域性销售,知名度低、产品附加值也很低。

“越来越多的河南食品企业意识到,在产品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靠价格优势取胜,只能使自己的利润空间越压越低。而过低的利润则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的生存空间也会越来越小。不摆脱原有的发展战略,河南食品不仅无法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恐怕连现有的市场也要拱手让人。”河南食品工业协会一位负责人不无忧虑地说道。

三全食品董事长陈泽民不止在一个场合呼吁:“河南不仅需要几个像双汇那样的年产值百亿元的企业,更需要一批有自己独特定位的上十亿元、几十亿元规模的食品企业,这样整个食品大省的产业结构才算完整,河南在全国食品大省的地位才能不被撼动。”

河南各级政府也认识到这一点。郑州市市长赵建才说,郑州近年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打造食品行业的自主知识品牌。2001年郑州市政府提出了实施名牌战略的意见并成立了名牌产品推荐委员会。2005年6月,郑州市政府制定了《郑州市商标战略发展纲要》,对被认定为全国驰名商标和河南省著名商标的企业予以重奖,集中培育三全、思念等一批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带动地方经济向市场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

另据了解,为做强河南食品工业,有关方面已将“河南食品工业与山东食品工业的比较研究”作为课题,并专门赴山东省进行了认真考察,形成了调研报告上报省政府。

“从山东省的实践看,培育有能力出来整合行业资源、提高行业集中度的大企业,吸引外来资本、品牌进入,是做强食品工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位参加调研的人士透露。

对此,河南的企业开始反省,并已经行动了起来。

“为什么河南方便面的生命力强,说明河南在这方面有竞争优势,我们的市场低价面的比例高。但在竞争中,我们总是受到竞争对手的攻击,也是河南量大、企业多,但品牌不高的现状造成的,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白象集团董事长姚忠良分析说。

业内人士预测,2010年整个面制品行业销售总量会翻一番,市场总额会突破近600个亿,“竞争特征也正在发生变化,会由原来的局部竞争变为全面竞争,由原来单一产品的平面竞争变为立体的竞争”,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姚认为,企业要综合、健康地发展,“大企业未必健康,小企业未必不健康”。

在这场行业内“做大”与“做强”的运动中,河南的食品企业也在多方面努力。继2006年思念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后,三全、白象等郑州数家龙头食品企业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上市融资,为下一步的扩张提供资金上的支持。

和以往不同的是,豫字号食品的此番冲击中不再以低价为利器,而是对准中高端市场,展示其优良的品质和丰富的品牌内涵。

食品工业采购范文5

食品添加剂市场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国内食品工业也得到迅速发展。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食品加工业的规模将比2000年扩大一倍,届时中国食品加工业的市场将达到800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造就了食品添加剂行业的繁荣,目前食品添加剂已经进入到食品加工的所有领域,并进入了老百姓的一日三餐。如粮油加工、肉禽加工、果蔬加工以及酿造、调味料、饮料、营养保健,餐饮等部门,而食品添加剂对生产这些产品的品质起决定性作用。人类食物加工的过程就是食品添加剂使用过程。它使吃变成一种享受,食品的色、香、味、形、质等都因食品添加剂的出现而发生重大变化,使食物更加丰富多彩。近年来,食品添加剂销售额也一直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例如:1999年国内食品添加剂销售额只有170亿元,2005年已飙升至700多亿元。随着中国加入WTO, 国外许多食品业巨头纷纷与国内的食品企业联合,一大批借鉴国外生产工艺而诞生的新兴食品,更会给食品添加剂的开发应用,提供广阔的空间,从而极大地调动许多投资人对食品添加剂行业的投资热情,使原本不被人看好的小行业,迅速崛起成为传统行业中最具潜力的产业。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食品添加剂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也被众多的食品工业企业所认识。随着食品工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未来的食品添加剂前景将更加辉煌。

食品添加剂市场呼吁一站式购物

对于食品添加剂行业而言,食品添加剂厂商虽然数量庞大,但将食品添加剂以超市形式经营目前在国内还算新兴产物。食品添加剂连锁超市的出现,既为食品添加剂销售业带来了新气象,为食品厂商采购提供了新的选择和便利,又给经营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目前,我国添加剂行业存在如下弊端:添加剂企业分散,产品价格混乱,售后服务不好,采购成本居高不下。食品生产企业在采购食品添加剂时,都会跑遍城市的各个角落,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说,个中辛苦,难以表述。面对这样一个难题,人们不禁在想:能不能一次性将所要购置的添加剂产品全部配齐?这就是食品添加剂连锁超市诞生的缘由。

这种新型的一站式购物超市可以为食品企业缩短采购时间和享受更加便捷的全程化服务,同时产品质量、价格均能得到可靠保证。只有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才能赢得市场。食品企业客户在这里得到的不仅是一种方便、实惠,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购物保障。这种囊括了几乎所有食品添加剂产品的经营模式,之所以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一是靠个性化服务理念的领先,二是靠自身强大的实力做支撑,三靠众多厂家的支持,真正做到精品平价,远离暴利,从而受到了食品加工企业的欢迎。

食品添加剂超市的出现,将引起添加剂行业新一轮的变革,将是整个添加剂行业又一次的全面提升与挑战。

食品添加剂超市的连锁经营

连锁经营的优势在于品牌优势、规模优势、规范优势、管理优势,规范化的管理是连锁经营最基本的保障。

作为走上连锁经营之路的、专业的食品添加剂超市,它们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将凸现如下优势:首先是品牌优势,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是强势品牌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企业得以长期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打造品牌,形成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走上连锁经营之路的食品添加剂企业所拥有的利器;其二,通过连锁经营实现品牌规模化,能够使企业提供更持久的优质服务和优质产品。随着规模效益的实现,走上连锁经营之路的食品添加剂超市一定会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特别是从传统落后的单店市场份额当中获得这块蛋糕。

先入为主的投资优势

能够最早进入到食品添加剂连锁超市这个行业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在竞争对手到来之前,你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因此这是一个绝佳的投资机会。食品添加剂连锁超市是一种刚刚出现的、全新的连锁经营行业,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知名的竞争对手。北方霞光食品添加剂超市是食品添加剂连锁业发展的先导性企业,是由国内最大的食品添加剂供应商――北京北方霞光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率先在国内开创的食品添加剂特许加盟系统。北方霞光自2002年中国第一家食品添加剂超市在北京开业,至今已拥有9家直营分公司(北京、天津、唐山、保定、济南、石家庄、青岛、徐州)和6家加盟分公司(承德、漯河、临沂、无锡、贵阳,泉州)和400多个经销商。北方霞光食品添加剂超市首创了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站购齐”式经营理念和新的运作模式,经过几年的潜心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经营特色,成为食品添加剂销售渠道的旗舰品牌。

强大的总部支持保障体系

公司总部的支持能力决定了加盟连锁的发展速度、运营规范和赢利水平。公司总部的宗旨是实现“双赢”的保障。公司总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信息的搜索和分析、专业能力的培养以及资源整合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加盟店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等方面。几年来,北方霞光通过市场战略规划对企业发展的指引、自有品牌的建立、采购体系对商品结构的强化和规范、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对企业人才架构的完善与巩固、服务体系的细化、市场营销活动的不断创新,加之强有力的执行力,为添加剂连锁超市发展铺设了一条快捷安全通道,为实现规模化连锁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顾客为本的技术保障支持

众所周知,好的总部为了提高整个特许企业的名誉,会随时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以产品差别化来领先竞争对手。北方霞光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成功地打造了自己在新品研发、服务、专业化程度的信誉,成立了添加剂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定位于世界领先水平的食品添加剂研发机构,吸纳了大批行业专家学者、研发工程师的加盟,并隆重推出香精香料、烘焙、肉食添加剂、乳饮添加剂、防腐保鲜、餐饮调味料系列产品200余品种。同时组建了自己高水平的应用技术工程师、销售工程师团队,为加盟商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为生产企业解决应用问题,全力打造北方霞光品牌产品。

规模化的商业网络

经营规模化可以直接带来产品价格、质量和行销的长期优势。北方霞光的特许连锁网络将连锁店分散的、较小的区域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了以北京为总部,迅速向周边城市及全国各大城市辐射的巨大而稳定的商业网络。构成在集中进货、降低成本及保证货源上的绝对优势。

高质量的培训和后续支持体系

企业能够拥有一套成熟且高效的管理方法无疑是事业成功的基础。而大多数加盟者往往缺乏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当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就会迫切希望直接从总部那里获得相关帮助。不用担心,北方霞光会派专门工作人员帮助受许人解决企业在开业之初和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之集中精力以最有效的方式管理企业。北方霞光还为受许人提供全面的技术培训、销售培训和市场营销培训,并且根据全部产品知识为受许人提供后续的、不间断的服务和技术支持。主要培训内容包括:科学的选址方法、快捷的商品配送、先进的营销技术、高效的信息管理、强力的后台服务以及以差异化商品和差异化服务为主的商品采购与项目开发等,为加盟连锁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使加盟店的赢利能力能够得到保障。

全面的营销策划支持

加盟商在加盟北方霞光之后,可以坐享总部已经建立起来的良好信誉和知名度,并可以享受到各种宣传优势。在营销策划上,北方霞光总部制定了完善的宣传体系,依托行业网站、业内期刊、全国专业媒体广告,为加盟商提供全面的营销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北方霞光还主办了中国第一本食品添加剂市场专业刊物――《食品添加剂市场》,月发行量3万册。凭借独特的视角、前瞻性的内容以及庞大的专家技术顾问团体,为读者提供食品添加剂市场资讯,实用技术服务,这无疑提高了该品牌的形象品位,丰富了其内涵,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品牌的穿透力和扩大了影响度,实现了产品的有形价值向品牌的无形价值过渡。

食品工业采购范文6

2012年12月19日,在湖南省塑料彩印行业协会2012年年会暨2013年迎新团拜会上,新任会长——湖南向维彩印包装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方亮先生的这番话十分鼓舞人心,无疑让与会人士提前感受到了早春的暖意。

而在《包装财智》对其进行的专访中,作为当地龙头企业的掌门人和行会的新舵手,方亮表现出的开放、包容的姿态,令人印象深刻;方亮在这次采访中释放出的多个积极信号,也让人对湖南塑料彩印行业的未来发展新格局,充满了期待。

“供不应求”与“竞争激烈”

与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相比,湖南的塑料彩印行业无疑还十分年轻。

根据湖南省塑料彩印行业协会的摸底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湖南共有300多家软包装彩印企业,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湘中(长沙、岳阳等地)是产能相对集中的区域。

湖南是传统的农业大省,粮食、水产品、茶叶等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发展食品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数据显示,2012年1~8月,湖南省规模食品工业的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8%。湘潭槟榔、浏阳熟食、武冈卤腊制品、东江鱼等一大批地方特色食品品牌的发展,对软包装塑料彩印行业提出了质和量的双重要求。为了配合食品工业的迅猛发展,《湖南省轻工业振兴实施规划》已明确将塑料彩印和食品软包装行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

作为湖南省塑料彩印行业协会的新任会长,方亮对全省行业的发展格局了然于心。“这几年行业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但总体来看,我们依然远远跟不上本土食品工业的发展需求。”

在方亮看来,“供不应求”、“竞争激烈”,这两个看起来似乎十分矛盾的词汇,是对近几年湖南省塑料彩印行业发展形势的最好表述。

“湖南这个市场太大了,根本做不完!”据方亮介绍,食品工业是湖南省塑料彩印行业最主要的服务对象,熟食、槟榔、茶叶等特色食品为本地塑料彩印企业贡献了大量订单。从供求关系来看,目前湖南塑料彩印行业的产能规模还不能完全满足本地食品工业的包装需求。“此外,湖南本地对医药包装、建材包装、机械设备包装等方面的需求量也是很大的,但这部分订单大多没有留在本地。”统计数据显示,湖南地区每年从外地采购的包装订单量约占总体需求的三分之二,主要是医药包装、建材包装等,也包括部分食品包装。

方亮认为,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有多种。一方面,湖南的塑料彩印行业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现在全省还没有一家企业的年产值能达到3亿元以上”。产能规模的束缚,限制了企业的接单能力,使企业无法充分满足终端客户大量、快速的供货需求,在对产品品质的持续保障方面也略有欠缺,因此部分高档产品的订单容易流向软包装行业更为发达的沿海地区。

除此之外,产业链配套方面的不够完整也是束缚行业发展的重要原因。据方亮介绍,目前湖南本地没有完备的膜材供应环节,虽然近几年以向维彩印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已经开始向产业链纵深发展,逐步上马部分薄膜生产线,但基本只能满足企业自身的发展所需,大部分企业仍需要从外省采购原材料,无形中增加了成本,制约了企业发展。“像湖南这样的工业大省,也是食品大省,没有完整的产业链配套是不正常的。”上述客观因素都导致湖南塑料彩印行业的区域竞争优势还不够明显。

但在方亮看来,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许还应该从行业自身寻找。“我们的企业在发展思路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创新思维不够。很多企业一想到做包装就是上食品包装项目,其实工业包装、医药包装的市场前景也是十分可观的。”在期待本地企业实现规模扩张的同时,方亮更对那些“不走寻常路”的企业赞赏有加:“以目前湖南塑料彩印企业的实力,完全有能力承接这部分订单。现在我们看到有几家企业已经开始这么做了,经济效益比较可观,虽然相对总量来说还是比较小,但至少已经跳出了食品包装领域的恶性竞争。”

“迎接竞争”与“敢于挑战”

在采访中,方亮对目前行业内有加剧倾向的同质化竞争表现得有些忧心。

作为当地龙头企业的掌门人,他显然并不担心向维彩印的市场竞争力;但作为行会的新舵手,这确实是他应该认真思考并试图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包装企业和终端用户企业规模的大小悬殊之间,恶性竞争的后果就是包装企业在产品定价方面的话语权正在逐步丢失,企业的利润水平难以得到保障。”方亮举了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目前有部分原来在珠三角等地经营软包装业务的个人投资者来湖南建厂或承接业务,但真正大的集团公司大规模向湖南市场进军的情况尚未发生。“因为湖南的价格体系无法支撑规模企业的快速发展”,从全国范围来看,湖南地区的软包装生产价格相对是很低的。

“行业自律的程度还有待提高,只有控制了合理的利润率水平,整个行业才有进入健康发展格局的可能性。”为此,湖南省塑料彩印行业协会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针对前几年原材料涨价引起的食品包装成本上升问题,协会积极向政府部门反映,寻求支持,并在行业内部召开了多次包装价格协调会,在协商统一的基础上,制定推荐价格作为订单参考,统一沟通订单信息;同时,协会还积极与下游行业多家厂家联系,就包装价格的调整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因订单价格不一致而产生的内部恶性竞争,行业内呈现了团结的新风尚。

但在方亮看来,这些措施或许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增强企业的内功和实力,在市场竞争中历练自身,这才是打造行业发展新格局、加强区域竞争力的根本所在。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湖南的塑料彩印行业,同时也希望更多有实力的企业进入这个市场。”方亮说,湖南的塑料彩印行业需要更高层面、更正向的竞争,因为新的竞争体系会带来新的行业格局。

“我们不害怕竞争。”方亮认为,积极的竞争不但会促进行业的优胜劣汰,同时也会让更多的供应商关注湖南这片投资热土。“行业未来的发展关键在于供应链的完整配套。我们热情欢迎供应商考察、投资湖南地区,希望有更多的优质供应商进入湖南市场,在供求关系的合作上取得更多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