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图的设计理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设计图的设计理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设计图的设计理念范文1

1.1水土保持理念的概念

我国工程在实施的期间,会对水土进行保护,防止出现水土流失现象,导致生态遭到破坏,影响当地居民生活。

1.2水土保持理念的实施原则

水土保持理念在实施时有一定的原则,给予正确的指导方针。首先,要求明确实施水土保持理念的目的,在施工之前对工程环境和水土分布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预测施工期间及施工结束后会遇到的状况,提前做好预防方案,不同类型的水土流失,制定不同的方案。

1.3水土保持理念的实施目的

水土保持理念的实施可以对我国的水土保持划分,保护我国生态环境。除此之外,还有利于制定出各种方案以适宜我国各个地区农、林、牧业的发展。它的实施,使我国对水土的保护由最初的治理方案转向预防方案,实现可持续发展,节约维修的费用。

2水土保持理念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2.1水土流失预测工作的开展

在工程实施之前,施工人员会对当地的水土区域进行划分,了解水土流失的种类,从而对水土流失种类进行预测,这便是水土保持理念的实施前提。水利水电工程庞大,势必会大面积开挖地基及排水措施,这样会增大水土流失的风险。因此,在施工之前必须对工程对环境的破坏程度有一定的预测,制定出合理的水土流失预防措施,降低水土流失的发生几率,减少财产损失。并对废渣废屑填充于沟内,尽可能恢复至最初摸样,或者选择当地适宜的植物类型种植于上面,这样可以极大程度的地保护水土,降低水土流失的概率。

2.2水土保持理念的实施方案

不同的区域,施工方案有所差异,但是目的均是保持水土,防止流失。比如一些盐碱地土质较为疏松,要进行土质改良,利用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防风固土。除此之外,对开挖的土充分的利用,减少外来土质的利用,再结合工程学,合理建设稳固的边坡、河道等设施。

2.3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时必须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这是水土保持理念的实施目的之一。就客观而言,防止大风大雨气候的出现是难以做到的,必须要从外在因素进行解决,防止出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工作,高效完成任务。首先,专门人员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解,合理种植植被,规划施工面积,尽可能的减少施工用地,减小对环境的破坏。在施工期间,严格控制机器操作,防止不必要的碾压,破坏植被。结束后,将废弃的土层等合理安防、铺平、压实,种植植物。除此之外,要对不需要的临时工作地进行拆除、清理,减少废弃物,降低环境污染程度。

3水利水电工程的一些具体项目的优化设计应用

3.1弃渣场的水土防护工作

对于工程建设弃渣场的水土防护可以采取以下方案:在弃渣场周围建设围墙以及排水沟,将堆渣合理安防,尽可能减少占地面积,并将废渣铺平,结合工程规划,选择当地适宜的植物类型种植于上面,可以极大程度地保护水土,降低水土流失的概率。而且,在设计中,要进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堆渣按1:1.75放坡,对堆渣坡面和坡脚采取浆砌石骨架植草护坡,合理的规划,保护生态。

3.2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应用

生态水利工程是水利工程学的一个新的支流,它具备传统的建设功效,又将水流域生态与水资源的调控统一起来的工程。它的建设主要面临两方面问题,一是由于水域的分布广,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生态特点,在施工时会遇到各种问题,由于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缺少实际经验,没有可供参考的实例,最终不知如何将生态学知识很好地运用在水利工程中。二是由于生态学家和建筑工程师考虑的问题不统一,两者从不同的方向考虑问题,往往出现分歧,这是工程队往往依据建筑工程师的意愿,而忽略了生态保护,这就需要操作人员提高生态保护的意识,将水土保持理念很好地运用在水利工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利益长久化。

4探讨多种维修方案

水土保持理念的实施,还体现在维修方面。保持积极地推广先进的维修管理方案,制定综合维修的制度,极大地提升工程的维修效率,降低水土流失的几率。现今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维修工作的方案还比较少,不能适应不同类型的水土流失种类,没有制定出对应的合适维修计划,往往是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维修。单一的养护策略不能够适应实际的需求,因此,应该探讨出多种水利水电工程维修方案。

5结语

设计图的设计理念范文2

关键词:生态理念;环境艺术设计;凸显探索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应的生态污染与环境破坏问题也愈发严重,各类单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进行盲目生产、开发的项目建设愈发多见。比如工厂随意排放的污水废气、工作与生活垃圾随意废弃不进行及时处理等现象,都给我国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与破坏,进而给人们自身的生活环境带来不利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态环保理念的提升,其也开始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相应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也随之兴起并成为重要设计趋势。本文也将对生态理念的应用、体现进行相应的探究分析。

1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研究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指的是在维护社会正常运转与人们正常生活、工作的前提基础之上,经由对环境空间的设计、规划与调整,来让其空间资源得到最为科学、合理的配置,并实现其资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进而降低其能量与资源消耗,达到生态环境保护与促进其生态系统稳定循环目的的设计理念。生态理念是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友善共处发展思想而逐步形成的,将其运用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中,能在其具体设计、规划的各个方面与环节上,体现出人与自然良好相处的理念特点,对任何一个环节有所忽视均无法构建起有效、和谐的空间生态环境体系。因此需要艺术设计者基于能量与物质低消耗与稳定循环的角度,进行相应空间环境的设计、调整工作。以此保证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得到充分的贯彻、突显,进而建设起稳定的生态环境体系,进而保护本区域的生态环境并促进其开发壮大。

2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凸显、体现探索

2.1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体现

(1)使用、开发新能源。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因缺乏有效的生态保护意识,常常会使用能量较强但消耗率高、污染严重的资源材料,例如各类化石燃料等。将其运用到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若无法有效解决其原料污染的隐患,自然也就无法体现出设计中的生态理念与环境保护目标。所以将生态理念实践运用到环境艺术设计活动时,首先就需要艺术设计者主动、积极得去寻求新能源,替代原有的高消耗与高污染的能源材料。即使必须使用部分传统能源材料时,也应尽可能选取污染性较低的原料进行空间环境设计,以此减少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能源消耗过高与污染问题,凸显出设计中的生态理念。(2)设计应凸显出舒适感。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在于让人感受到相应空间环境的舒适与自然,因此在其设计工作中应始终将在其空间内生活、工作的人的感受作为设计要点。进而将其各类需求进行设计规划与体现,所设计出的空间环境就应足够自然环保,并体现出安全、舒适的环境氛围,以此实现人们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满意与舒适的感受、体会,达到环境艺术设计的应用目的。同时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也应注重对特殊人群,比如老弱病残等群体的环境需求考虑,而不是仅关注普通人群的环境设计要求。以此达到其设计成果满足各类群体需求、进而充分发挥出设计环境的作用与生态理念的目标。(3)设计应尊重自然、维护自然正常发展。尊重自然准则也是环境艺术设计应用生态理念的一大重点内容,通过在艺术设计中尊重自然、让自然生态环境发挥出其自身的自我修复与调节能力。以此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为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升其自然生态环境的自我平衡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成效。因此在实际设计、实践中应本着促进自然发展优先于人为干预的思路,在做环境艺术设计时减少对生态系统的过多保护性规划,尽可能让自然生态环境通过自我进行修复与调整。

2.2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构建思路与凸显

(1)生态设计与生态保护。生态设计是基于生态理念,通过其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指引与规划,来实现其艺术设计具备对自然生态环境平衡、修复作用,进而维护自然生态环境体系与生态健康,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也维护人们自身的生存条件。伴随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方面工作的进展,人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也在逐步加强与提升,相应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与设计的接受程度也在提高,因此生态设计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范围正逐步扩大,并且进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伴随生态设计的应用与手段的改进、发展,其通过在自然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使用、实践,能相应降低人为原因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与破坏,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免受外界不利影响的同时,也能维护其系统自身的循环、平衡与发展。(2)生态资源的使用、开发。生态资源是环境艺术设计在生态理念影响下,进行设计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设计与开发各类可再生、低污染、低消耗的生态资源原料,并将其资源应用到具体的空间环境设计环节之中。以此发挥出生态资源自身的优势与作用,减少诸如化石燃料等非生态资源的利用,降低相应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的发生可能。具体在环境艺术设计对生态资源的应用设计上,就可基于各类生态资源的作用特点进行规划与实践。比如化石燃料在其燃烧进程中,所生成的硫化物与氮气,散播在空气中就会逐渐形成酸雨层,进而给当地的生态环境系统带来严重损害。因此就必须对此类非生态资源的应用进行严格管控,并尽量减少对其的使用。同时对于各类低消耗、低污染的太阳能、风能等生态资源,则需加大对其的开发力度,将其应用到人们生活、工作中的各个领域。比如太阳能热水器等形式,进而通过生态资源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使用与开发,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健康与和谐,促进其生态系统的稳定循环和平衡。同时针对现代社会生活与工作所生成的废弃物逐渐增多的局面,在对其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还可基于生态理念,进行对废弃物的资源开发与再利用作业,以此实现各类生态资源充分使用、开发的目的。并进而减少废弃物的处理成本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影响,保护其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健康。

3结语

伴随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发展提升与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提高,相应的生态理念也成为环境艺术设计的一大趋势与指导性思想。这就需要艺术设计者通过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体现生态理念,以此提升其设计的生态保护作用,实现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维护与发展,并促进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和谐共处。

作者:陈晓敏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姚芳芳.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思路构建和探索[J].中华少年,2015(24):249-250.

[2]王萍,陈文福.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问题[J].设计艺术研究,2013(05):51-54.

设计图的设计理念范文3

关键词:泛在理念;德育;班级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064-02

一、定义

班级泛在德育(U-Moral Eeducation),顾名思义就是在班级环境中,让任何人在班级的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德育教育或者接收德育教育的思想。

泛在德育创造的环境让学生充分获取德育信息,这与让学生到图书馆或学校进行学习或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教育有很大的差异。泛在德育的目标就是创造让学生随时随地、利用任何形式接收教育的环境,实现更有效的学生德育。在泛在德育环境中,学生根据各自的需要在多样的空间、以多样的方式接收教育,即所有的实际空间成为德育的空间。

二、特点

1.持续性。“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话。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纪律习惯是每一位班主任老师的头等大事。而任何习惯的养成教育都不是一朝一夕的。没有持续的德育,习惯的养成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的德育必须具有持续性。而泛在理念下的班级文化,就是将即时的德育进行延时。例如,将一节班会的内容进行后续扩展;让一次大型活动的教育意义持续更久;让当下时事热点问题在热的背后给我们更多思考。

2.互动性。“师生互动”这一教育理念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自古就有的。无论是中国古代孔子与弟子的座谈还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都或多或少的在形式和内容上成为“师生互动”的先导。在学科教育中,我们非常强调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可是在德育中,我们更多的只是在意的德育形式的多样性,而忽略了德育手段实施之后学生的真实的内心反应是什么。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抒发自己感受的平台,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便更好的改进德育手段。想要保证这一平台的实际作用,不仅要拿出最好的态度进行平台建设,同时也要让学生主动的说出来自己的感受。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好意思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这本身就是对德育的一种错误的理解,正确认识德育的人都不会认为内心中关于德育的想法是不能说的,换言之,是说出来丢人的。而泛在德育就必须提供给学生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提供一个师生互动,家校互动的平台。

3.无缝性。学生进行学科学习时,往往都会主动学习,主动索取知识,主动接受教师的教育。而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于德育比较麻木,经常是被动的接受德育。而有限的德育手段往往只是在一定阶段内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在很多学生进行紧张的学习过程中,德育的效果就无法保证,所以泛在德育就是希望弥补常规德育的这一劣势,在学生学习生活的过程中进行无缝式教育,尽可能多的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

4.自主性。对高中生进行德育时,往往是老师还没开口,学生已经知道你要讲大道理了,已经开始不耐烦了。可是如果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人就是周围的同学,并且不是以说教的方式进行,而是以一种自己自主感受的方式进行,毫无疑问,效果会事半功倍。

泛在理念下的班级文化,就是要让除了老师之外的东西,例如同学、自然、墙壁都成为实施德育的主体,而学生在面对这些主体时,主动的接受德育。

三、具体实现措施举例

1.为互动德育提供平台。①建立提供互动的网络平台。建立家长QQ群,建立班级微博,在BBS上开设班级子板块,供学生、家长实名或者匿名留言。②但是由于学生学习的原因,这种常见的互动手段主要提供的是家校互动,师生互动更多的只有在周末开展。为了弥补这些常见手段的不足,我在办公室专门准备了“班主任信箱”,供学生随时交流。③开设“班级心语”专栏。每周由一个同学负责记录本周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对学生有影响的事情,记录下大家的心情,并且在每个同学手中传阅,让大家共同分享自己的心情。

2.让墙壁会说话。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干净整洁的教室和寝室已经是学习环境的最低标准了。现在很多班级都在墙上贴了各种励志标语。这些标语刚贴出来的时候确实能短暂地激励学生。可是新时代的学生,对传统的说教的话语已经有了一定免疫力了。我们要想办法在墙壁上说出更多“更新”的话。学生现在对什么感兴趣呢?大家都说90后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我就抓住他们的这个心理特点,在设计教室硬环境时,以小组为单位对布置方案公开招标,再对标语进行招标。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并且产生了很多非常好的布置方案。布置方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会按照每个阶段学校的要求和班级教育的主要目标,定期进行重新招标。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同时,还能放松他们的心情。对于教室后面每个同学的书柜也属于墙壁布置的一部分,在班级的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每个同学都可以有个性的布置自己的书柜。大家都会兴高采烈的欣赏其他同学的布置,感受到其他同学的追求和特点。

3.自然物语。繁重的高中学习生活,让学生很少有机会走出户外,特别是很多女生,又不愿意进行任何体育活动,连学校组织的广播操都经常找借口请假。而长期生活在钢筋混泥土中的城市孩子少了一份对自然的眷念,容易导致心胸不开阔,精神压力过大,没有生活寄托,轻视生命等问题。于是我要学生在走廊上养了很多植物,在班级合适的角落养了小金鱼之类的动物。并且实行责任包干,每个小组要对自己的认养的动植物精心呵护,全程负责,并且定期记录自己的“自然物语”,将自己在养护动植物过程中的感想记录下来。通过长期的自然物语的活动,不仅教室环境得到了极大的美化,学生的压力也得到了释放。在一次以《珍惜生命》为主题的班会中,很多学生都提到了自己在养护动植物过程中感受到的生命的脆弱和可贵,表示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珍惜自己的亲人和朋友。

4.同桌联盟。经过全班同学共同协商,我们规定:每次考试的进步前十名的同学可以自主挑选同桌,并且同桌之间签定《同桌互助同盟协议》。协议规定:同桌之间必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如果互相产生负面影响,将随时解除同桌关系。挑选同桌看起来是对考试成绩的奖励,但是其实也是进行德育的好机会。通过每个同学挑选的同桌,可以看出他们每个人的性格特征,看出他们每个人对事情的看法和认识,更是一个学生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在一次挑选同桌的过程中,有个男生成绩非常优秀,可是他主动邀约了几个同学,大家都拒绝了他的要求。他很无奈地找到我,向我寻求帮助。平时从不认为自己生活习惯是个大问题的男孩儿,竟然主动列举了很多自己生活中的细节问题,并且下定决心,表示一定会改正。

5.友好寝室。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全寄宿制中学,学生除了在教室学习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时间是在寝室度过的。在寝室这样一个相对放松的环境,学生之间更容易互相影响,很多思想和言论更容易快速传播。如何及时纠正他们的不正确行为和思想,班主任首先要获取的就是学生在寝室的真实表现。如果你直接去问学生,那可能完全无法得到你想要的信息,所以必须有技巧。我的做法就是结成友好寝室。结对的方法并不是自由组合,而是抽签产生,这样利于同学之间更多的了解。我要求友好寝室直接定期不记名的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由于是不记名的,而且学生有正确的是非观,所以部分学生在寝室的不正确的行为都会被友好寝室的同学直接提出来。然后我再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去调查,效果就会好很多。

四、实施成果

1.班级硬环境得到改善。通过定期的墙壁布置招标,很多有创意的设计脱颖而出。再加上教室里的植物和动物的衬托,整个班级显得温馨、紧凑、富有活力。每个走进我们教室的老师都是感叹不已!

2.形成了自觉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氛围。以前,几乎所有同学都不好意思指出别的同学的缺点,更认为跟老师反映情况是对不起同学的行为。通过长期的坚持,大家都真正明白了:如果有人愿意指出你的问题,才是你真正的朋友。每个人都应该主动争取到其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3.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得到增强。每次考试前后,都是学生心理情绪波动最大的时候。很多同学在考前都会出现焦虑甚至是以身体不适为理由逃避考试。考试之后,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也是垂头丧气,无精打采。每个班主任都要在安抚学生心理上付出很大的精力,甚至会担心部分学生学生做出过激的行为。可是通过班级动植物的养护,大家对挫折、打击、风雨都有了更深的认识。

4.在各种活动中学生表现突出。形成了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有了同学之间无时无刻的帮助和关心,每天生活在充满生机的环境中,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不会差。我所带班级的学习成绩一直在年级同类班级中名列前茅。除了学习成绩,班级在参加学校其他活动时都表现突出。在军训、广播操比赛、运动会、板墙报比赛等活动中,学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五、思考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班级德育系统的教育目标及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所以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从问题的本质入手,找到相应的解决方式来提升班级德育教育质量。在这一前提条件下,泛在理念被提出,在用泛在理念指导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很多具体的措施只是载体。更多的需要班主任用心去发现,发现周围一切可以作为德育载体的事件和物体,让学生感受到日常生活当中的一切事物都包含了德育精神,进而保证德育工作的不间断、无地域开展,让德育真正达到“泛在”!

参考文献:

[1]张立强.共治理视野下的高校班级文化建设[J].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2(04):222-224.

[2]李海兆,左杨.“以人为本”视阈下的班级文化建设初探[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2,05(11):111-113.

设计图的设计理念范文4

【关键词】碾压式土石坝;渗流计算

1 计算目的

1.1 坝体(堤身)浸润线的位置。

1.2 渗透压力、水力坡降和流速。

1.3 通过坝体(堤身)或坝(堤)基的渗流量。

1.4 坝体(堤身)整体和局部渗流稳定性分析。

2 渗流计算的主要方法

渗流计算求解方法一般可分为以下4 种类型:

2.1 流体力学解法:是一种严格的解法,在满足定解的边条件下可以求出渗流场中任何一点的值。但解答非常复杂,只少数简单的情况有效,在实际工程应用上受到较多的制约。

2.2 水力学解法:是流体力学解法的近似解。是在作了某假定的基础上对一些特定的边界条件的流体力学解法。同样实际工程应用上受到较多的制约。

2.3 模拟试验:基于上述二种方法的缺点,对于实际工程,常通过水力学实验来模拟求解渗流问题。

2.4 计算机数值模拟:通过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求解渗问题,也称数值法,数值法又分为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目前,上述渗流计算方法中在水利工程上应用最广的主是水力学解法和有限元法。

3 渗流计算工况组合及渗透系数的选取

3.1 常规堤防工程

常规的堤防工程计算提出了三种水位组合,此三种水位合的渗流计算目的及相应土体的渗透系数选取原则主要为:

3.1.1 临水侧为高水位,背水坡为相应水位。本组合的计算目的:

(1) 计算背水坡可能最高的逸出点位置、背水坡逸出段及背水坡基础表面出逸比降,用于背水坡渗流安全复核、反滤层及排水设施设计;

(2) 背水坡面可能最高的浸润线,用于背水边坡稳定计算;

(3) 当堤身、堤基土的渗透系数大于10m / s 时,计算渗流量用于分析防渗措施对本工程运行要求的可行性和背水坡排水设施设计(对于大坝均要求进行渗流量计算)。

对上述第1)、2)种计算目的工况,堤身、堤基的渗透系数则取小值平均值,对第3)种计算目的工况则取大值平均值。

3.1.2 临水侧为高水位,背水坡为低水位或无水。本组合的计算目的:

(1) 背水坡面可能最高的浸润线,用于背水坡边坡稳定计算,相应各土体的渗透系数取小值平均值;

(2) 复核局部渗流稳定及进行反滤层设计,则进行局部渗流稳定性复核土体的渗透系数取小值,其上、下部位土体的渗透系数取大值平均值。

3.1.3 洪水降落时对临水侧堤坡稳定最不利的情况。当临水坡面可能最高浸润线时,临水坡稳定计算最不利,所以计算工况下的土体渗透系数应取小值平均值。

3.2 特殊项目

对一些特殊的项目,必要时还应考虑以下计算工况或因素。

3.2.1 工程中蓄水过快的情况。在工程蓄水使水位上升过快时,对上游坝坡稳定也是不利的,特别是初次蓄水时。因为水位上升太快,浸润饱和土的过程又很长,特别是透水性小的粘性土,造成浸润线很陡,此时上下土层的饱和性不一致,且浸润前峰渗透坡降很大,将导致不均匀沉降,从而产生裂隙而滑坡。

3.2.2 降雨饱和堤坝岸坡。降雨饱和堤坝岸坡的稳定与临水侧水位骤降情况是相类似的,是由于大气降水及河岸地下水的补给造成较高的孔隙水压力的结果,尤其在基础中存在承压水或排水不畅时最为严重。

3.2.3 堆筑期间的孔隙水压力。施工期孔隙水压力的问题,一种情况是在软粘性土的饱和地基上筑堤(坝),由于填筑速度较快,上部荷重所引起的孔隙水压力来不及消散,因而在剪应力不断增加下,其稳定性大减从而引起滑坡; 另一种情况是由于填筑土料本身含水量过大,在堤(坝)本身引起孔隙水压力,从而发生滑坡。

3.2.4 超孔隙水压力。孔隙水压力可理解为计算点至排水面问水体的重量。但从上述降雨饱和堤坝岸坡以及堆筑期间的孔隙水压力分析可见,实际情况中各点的孔隙水压力都超过常规概念上的孔隙水压力值,那么把这超出部分的孔隙水压力定义为超孔隙水压力。按一些资料,粘性土填筑所造成的超孔隙水压力一般约为上部重量的50%,有的达80~90%;对于在饱和的软粘性土地基上修筑堤坝,则其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几乎等于所加的上部重量。

4 水力学解法在工程上的运用

水力学解法“是在作了某些假定的基础上对一些特定的边界条件的流体力学解法”。除了对边界条件及计算过程中的一些假定以外,水力学解法对地层的渗透系数也做了一些简化处理。

4.1 对于渗透系数相差5 倍以内的相邻薄土层可视为一层, 采用加权平均的渗透系数作为计算依据。

4.2 双层结构地基, 当下卧土层的渗透系数比上层土层的渗透系数小100 倍及以上时,可将下卧土层视为不透水层;表层为弱透水层时,可按双层地基计算。

4.3 当直接与堤基连接的地基土层的渗透系数比堤身的渗透系数大100 倍及以上时,可认为堤身不透水,仅对堤基按有压流进行渗透计算,堤身浸润线的位置可根据地基中的压力水头确定。

4.4 对加权平均的渗透系数的计算一般上有以下二种情况:

4.4.1 对各向异性土的计算

对各种异性土(包括任意倾斜方向的不同渗透性),可把渗透区边界(包括建筑物的地下轮廓)的水平尺寸剩以因数a 转化为各向同性均质地基进行渗透计算,且渗透系数取为k,算得各点水头后,再把水平尺寸除以a,恢复为原来的图形。

4.4.2 对层状土的计算

对渗透系数和厚度不同的层状地基,可转化为均质各向异性土来处理,其等效平均的水平渗透系数与垂直渗透系数。

5 有限元解法在工程上的运用

5.1 数学模型的选取

从目前应用研究的情况上看,大约有四种数学计算模型:①布辛内斯克方程;②拉普拉斯方程;③扩散方程;④固结方程。以上各种计算数学模型都有其特定的适应条件,从四种模型的计算结果比较上一般可得出:一般土石坝和地基的非稳定渗流问题,可采用固结方程加上流量补给条件的自由边界及相应定解条件计算流场分布,较为合理;对固结完好不再压缩的土石坝的非稳定渗流问题,可用拉氏方程加上流量补给条件的自由边界计算。

实际上拉氏方程只是固结方程的一个特定解。

设计图的设计理念范文5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分层教学 专业基础课 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Bilingual Education Model of the Basic Course of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Design Based on Hierarchical Concept of Innovation Education

――Take National Specialty Transportation Basic Course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nalysis as an example

WANG Lin, MA Si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31)

Abstract Clear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s in bilingual education in innovative location based on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based on hierarchical, national-level features professional transport the basic course "Transport system analysis," for example, proposed a "hidden layer, the appropriate concentration, strengthen the team, the dynamic evaluation" teaching design.

Key words innovation ability; hierarch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s; bilingual education

0 引言

工学专业基础课是课程体系中通识教育向专业教育过渡的关键环节,也是夯实工程基础、培养专业技能和锻炼创新能力的起点。在专业基础课授课阶段开展创新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构建其创新能力所需的知识结构体系,更符合能力培养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性,提高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起点。

1 专业基础课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定位

从能力的层次体系上来看,专业基础课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应注重其基础层次,即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训练。因此,专业基础课双语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应定位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逐步建构创新能力的知识结构体系,并对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能主动获取和初步运用的目的。

2 分层教育理念下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设计

分层教学是按专业所需、学生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施教的一种教学模式,应用分层教学理念,突出创新能力培养,进行工程学科专业基础课双语教学模式设计,需要准确理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深入分析专业教学环境,结合专业基础课特点进行。下面以交通运输国家级特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为例,探讨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按照交通运输专业“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上手快、后劲足的交通运输行业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专业基础课交通运输系统分析承担了大交通系统思维训练和系统分析方法技能训练的基本任务,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系统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着重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专业创新思维,使学生基本具备以系统思想和系统分析方法处理交通运输问题的能力。该课程为2学分/32学时的必修课,开设在第五学期。此时学生已经修过4学期的大学基础英语课程、数理类及文哲类通识基础课程,并具备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技能。

3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课程的教学模式设计重点

3.1 隐形分层

考虑到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积极性的发挥以及教学管理方面的难度,贯彻“隐形分层”的原则,即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的不同诠释和有序的教学组织,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在实施过程中树立全过程的隐形分层教学理念,即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及辅导、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

如,在教学资源的准备环节,首先将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针对每一个模块/子模块,搜集、整理和设计相应的教学资源,按隐形分层原则,分别给出其在创新能力培养上的种类,标注综合应用、一般应用、理解级和识记级等级别,同时,也给出其在创新能力培养上的训练方式,如概念拓展、观点提炼、方法改进、全新应用等。如,系统分析模块中的综合应用类中,可设计一个选题:选择一个人工系统,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并给出改进建议。学生通过自主选题,可实现对系统分析程序和方法的整合运用和拓展。同时,按30%:50%:20%的一般分层比例划分出3个学习能力层次,对每个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创新级别上应达到的要求做出详细说明,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和教学评价进行的基本依据。

3.2 适当集中

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基本概念较多,加之双语教学所使用的专业词汇和用法,对于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来说,几乎同样陌生,若仅依靠其自学,可能会造成学习效率较低。更重要的是,学生刚刚进入专业基础课阶段的学习,其思维习惯才开始从被动接受期向主动学习期转化,此时,教师要予以适当引导,通过集中讲授基本概念和集中指导学生创新活动,帮助学生完成向自觉进行创新训练的转化。

3.3 强化团队

考虑到学生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差异,隐性分层理念应用于教学过程时,应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任务型团队合作的模式,即全班学生自愿或随机组成若干小组,在课堂或课外分工合作,完成真实的专业学习、工作等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团队合作的形式,不仅有利于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各展所长,更能使其在分工与合作中达到创新训练的目标。仍以上例选题说明,当确定了选题小组后,组成该团队的学生会自然分化并体现出不同的能力层级,进行课下准备时,学生自行根据自己的英语及专业基础和能力情况选择相应的分工,如有些同学负责检索网络资源,有些负责资料的翻译、整理,有些负责写作和讲演。每位同学在该项任务中都需记录分工和完成情况、个人和团队收获。团队中分层的形式不是通过教师指定,而是在形成任务型团队及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种“隐性分层、团队合作”的形式,辅以教师对于该团队具体工作的单独辅导,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挥的空间,也更容易实现学生对自己创新能力的定位和层级的提升。

3.4 动态评价

对于创新能力来说,传统评价方法不易给出客观结果。因此,应当避免采用期末考试作为主要指标、评价主体仅为教师的情况,而应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客观评价,促使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采用全过程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动态调整评价方式,使学生能够清楚地定位自身的能力层次,明确能力提升的方向。

在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的教学过程中,概念拓展、方法改进、问题提炼等多种创新能力培养形式和环节贯穿始终,学生和教师均可以通过每个环节的创新能力层次和难度来判定学习效果,不仅评价次数多,评价的内容也随着教学内容和要求而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因此,评价的结果呈现动态变化,更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创新能力训练效果。

4 结论与展望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面对创新环节的训练,学习能力强,视野开阔,视角独特,对问题的提炼和分析过程参与程度高,分析思路和方法选用上拓展性强。突出创新教育的工程学科专业基础课双语教学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学管理的更新、完善和配合,从而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延伸化和常态化。

参考文献

[1] 叶林,邓筱红.高等数学分层教学尝试[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3):52-53.

设计图的设计理念范文6

[关键词]图书馆 服务创新 青少年 心理援助

[分类号]G252

1 引 言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社会心理也日益复杂、多样和失衡。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不稳定阶段,思想尚未成熟,社会、学校及家庭处处显现的竞争、压力和负面影响,很容易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给其带来种种困惑和障碍。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所做的课题研究发现,在过去的一二十年里,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未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而提高,而是随着负面社会问题的增多而明显下滑。其中,部分消极的心理特征如焦虑、敌对、抑郁等逐渐增多,部分积极的心理特征如自尊水平却在逐渐下降。因此,全社会同心协力关注和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已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本文试图从分析图书馆的社会责任、行业优势出发,以业内部分图书馆开展心理健康特色服务的实践以及无锡市图书馆建设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活动中心为例,探索图书馆开展青少年心理援助服务的内容与形式,供同行借鉴与商榷。

2 图书馆开展青少年心理援助的社会责任与行业优势

2.1 图书馆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往往理解为是一个组织对社会应负的责任,通常指组织承担的高于组织自己目标的社会义务,以一种有利于社会的方式进行经营和管理。当代中国正处于特殊的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和结构的巨大变革,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我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社会矛盾也日益显化。针对这一现实,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构想,旨在重塑社会秩序。而建设和谐社会关键在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心理健康及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图书馆是公益性文化教育机构,也是青少年的第二课堂,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有着其他事业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因而有义务和使命关注和拯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2.2 图书馆的行业优势

开展青少年心理援助,图书馆具有得天独厚的功能优势。作为公益性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图书馆通过提供自身特有的资源和环境而成为人们从儿童期到成人期成功转变的一支重要力量,不仅能引导青少年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在寓教于乐中帮助其学会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进而实现自我认知与自我完善,从而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培根也读过:读书能陶冶个性。不仅如此,读书还可以铲除一切心理上的障碍。图书馆是人类文明成果集散地,其丰富、系统的专业收藏是青少年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宝贵资源。图书馆还常年开展各类富有特色的读书活动,也有助于青少年尽早养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康人格。同时,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设施无条件向社会开放,其完备的设施,舒适的环境和书香气息融合成一种特有的人文氛围,本身就具有教化作用,青少年身处其中不由自主地受到文化洗礼和熏陶,能让心灵得以放松和慰籍。此外,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活动中心,其拥有的丰富的社会合作资源也是开展青少年心理援助服务强有力的支撑。

3 图书馆界的服务实践

关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历来是各级各类图书馆的工作重点。近年来,随着“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深入人心,图书馆界在服务内涵的拓展、服务功能的延伸等方面,创新层出不穷。笔者通过网络搜索,发现有不少图书馆已在尝试开展心理援助服务,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3.1 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或服务点

荆州市图书馆与该市社会心理学会联合成立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每周六、日开展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成立心理咨询点,对有心理困扰的孩子进行指导、劝解和帮助。此外,厦门市少儿图书馆、深圳少儿图书馆,连云港市少儿图书馆、南山图书馆、吴江市图书馆等也都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开展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

3.2 开展青少年心理咨询活动

成都图书馆每周日下午都举办免费的“阳光读友会”心理咨询沙龙活动,由一群热心公益盼专家、学者、心理咨询义工组成员为家长孩子免费提供心理咨询。上海杨浦区少儿图书馆的“心语空间”以及广东东莞图书馆。万江图书馆的“亲子心理沙龙”,为孩子及家长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此外,广州,宁波等市网书馆也先后开展过大型、系列的青少年心理咨询现场活动。

3.3 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

近年来,随着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不断拓展。公益讲座逐渐成为各地的服务品牌。不少图书馆都举办过心理健康类专题讲座,普及大众心理健康知识,如温州图书馆的“高考成功心理学”,武汉图书馆的“青少年的心理与成长”,深圳、重庆、大连、辽阳等市图书馆也都举办过类似的讲座活动。

虽然上述图书馆已在探索和实践心理援助服务,但总体来说;图书馆界开展此类服务还不普遍,内容与形式比较单一,大都还仅局限于讲座,展览等宣传活动,真正开展心理咨询和其他实质性援助服务的还不多,且活动的特色与品牌意识尚不明显,服务水平与社会效果还有待提高。

4 无锡市图书馆建设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活动中心的实践

4.1 背景与目的

无锡市图书馆(以下简称锡图)有着近百年的历史,深厚的底蕴和良好的传承使之成为长三角地区富有特色的城市公共图书馆。2004年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引起社会强烈反响。锡图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行业优势及社会责任,抓住契机,创意成立无锡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活动中心,以期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创新活动载体,有效提高全社会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增强未成年人认识自我、调控自我以及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发展。

4.2初步尝试

构建网上服务平台。锡图在完善创意后,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文字方案,在上报主管部门争取支持的同时,先期开始尝试,于2004年10月创立无锡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平台(次年10月改为“无锡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网”,网址:省略)为,业内首家专为未成年人服务的心理咨询网站。该网站由“成长心曲”、“家校园地”、“专家咨询”等栏目组成,聘请了卫生,教育等领域的十多位专家,为未成年人提供全方位信息导航及心理咨询服务。网站访问量至今已达88万余人次,文章阅读量逾240万人次。其中“专家咨询”专栏更是受到未成年人及其家长喜爱,求助对象除无锡外,已远涉内蒙、河北、浙江、广东、四川、上海、北京等地。2005年中央文明委领导来视察时充

分肯定了该馆的这一创举。

4.3 政府助力开展各种活动

成立未成年人心里健康活动中心。在网上咨询平台成功运作一年的基础上,锡图又通过多途径呼吁,引起市委市府高度重视,于次年10月在锡图隆重举行了无锡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活动中心(以下简称活动中心)揭牌仪式,标志着由政府主办、图书馆承办、联合社会力量共同搭建的公益性未成年人心理援助服务平台正式成立。锡图高度重视,倾注大量精力,不断创新形式,拓展服务内涵,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

・开设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沙龙。每月一次的活动都有一个主题,主题提前预告,如“明明白白孩子心”、“青少年阅读习惯培养”等,邀请1―2名专家主持。因规模小、针对性强,又能与专家交流互动,深受家长和未成年人的喜爱。

・举办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专题报告、讲座。先后邀请了李子勋、许金声、徐光兴、卢家楣等业内著名专家举办“如何处理亲子关系”、“成长心事,快乐沟通”等心理辅导专场,邀请台湾著名专家林昆辉作“如何培养快乐儿童”主题报告,由本地专家轮流主持专题讲座,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同时,有效提高了全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

・开展大型现场咨询活动。每年利用世界精神卫生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以及节庆假日开展大型现场咨询活动,地点选在图书馆或市民广场或社区或学校,每次都能吸引众多的未成年人及其家长参与,社会效果明显。

・组织寒暑期系列活动。结合学生寒暑假期长、在图书馆活动时间长的特点,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精心设计“走进你的心灵,关注你的成长”、“同享知识,共建和谐”等大型主题系列活动,通过特色沙龙、主题展览、专题讲座、模拟法庭、亲子活动、体验夏(冬)令营等形式,丰富中小学生的假期生活,增强其认识自我、调控自我、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综合能力。

・开展社会调查,编制心理健康宣传手册。2006年在对该市部分中小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形成了《无锡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抽样调查报告》,为近几年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供了较为客观的依据。2007年编制了《无锡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手册》,向无锡市中小学生免费发放。2010年又在着手开展专题性的社会调查,为下阶段工作重心调整提供参考。

4.4 延伸服务

主动把关爱送到最需要的人群和场所。从2005年始,锡图先后启动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系列活动,在未成年人相对集中的学校、社区及特殊机构先后设立了13家心理辅导站,将心理咨询、讲座、团体辅导等活动主动送到未成年人身边。其中,在蠡湖中学(工读学校)、聋哑学校、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等辅导站,更是针对弱势孩子的特殊心理需求,开展个性化的服务。只要对方需要,活动中心随时安排专家、志愿者前往为学生、流浪孩童进行心理疏导和矫治,定期跟踪和反馈。2008年活动中心-又启动了0-6岁婴幼儿心理保健计划,与全市幼儿园及部分早教机构合作,开展婴幼儿家长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心理保健意识培养,从而实现了该市各年龄段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的全覆盖。

4.5 夯实基础

精心打造服务品牌。活动中心的良性运作与创新,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2007、2010两年,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系列活动连续两次被评为该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大品牌,2008年被江苏省文化厅评为公共图书馆优秀服务成果一等奖。2009年初,政府加大投入,在图书馆内辟出200平米空间,根据未成年人特点和需求设立了图书角、多功能团体活动室、个案咨询室、沙盘室以及音乐放松室。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活动基地构建完成。活动中心的实体化建设为最大限度发挥社会奠定了基础。基地启用后,开通96111未成年人心理咨询热线,为公众免费提供咨询和预约服务。增设周末“公益咨询日”活动,为预约家庭安排一对一心理咨询。今年5月,在首届无锡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月期间,“太阳花开”心理辅导站品牌正式启用。

活动中心自成立以来,已开展各类活动250余场次,受众达3.5万人次,成为无锡地区一大文化服务品牌,在加强和改进该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为全市未成年人提供了一个开放、专业、公益的社会化服务平台和活动基地;二是帮助未成年人逐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排除成长烦恼;三是引导全社会关注未成年人身心和谐发展,积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在市相关部门配合下,一个以活动中心为中枢,学校、社区、特殊机构为节点的心理援助网络正在逐渐形成。

5 图书馆开展青少年心理援助服务的若干建议

5.1 以地区需求、馆藏资源及社会资源调研为前提

图书馆开展心理援助服务,首先应了解本地区或本馆服务医域内的读者需求。锡图在2001年就已尝试开展少儿心理咨询服务,在了解读者需求同时也积累了经验。2004年项目启动之初又对全市未成年人心理状况进行了调研,掌握一手资料以了解潜在的社会需求,同时对本馆馆藏及活动资源进行盘点。由于有单独建制的少儿图书馆与锡图在同一建筑里,因而有少儿借阅室、活动室、电子阅览室以及多功能室,有丰富的藏书以及开展各类少儿活动的经验。此外,还对该市精神卫生领域的专业队伍以及教育、司法、新闻等领域众多社会资源进行调研、摸底,以确保有充足的社会资源可调用来一起开展心理援助服务。

5.2 高点定位,争取政府支持

青少年心理问题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普遍重视。有条件开展心理援助服务的图书馆,应尽可能成立专门服务机构,若能冠以全市性的名称则更好。图书馆可单独也可联合其他专业机构共同主办或承办。锡图于2004年上报项目方案,在成功运作网上平台基础上,又通过政协提案、社情民意等多途径呼吁,引起市委领导高度重视,于2005年10月正式挂牌成立。高点定位的好处是容易争取到政府支持。有了政府的支持,活动中心的硬件建设、队伍建设、运行维护和活动组织都有了保证,而且有政府机构的宏观指导和协调,活动的可持续性、社会的参与度与关注度以及社会影响力都会有明显的提升。

5.3 整合社会力量,组织服务团队

前文已分析过图书馆开展青少年心理援助服务具有功能、环境和资源等多方面优势,但也有明显的劣势,那就是缺少具有心理咨询资质的专业人才。因此,除了加强自身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外,还应整合社会力量,吸纳有爱心、有经验的专业人士组成志愿服务团队,是图书馆开展公益心理援助服务的人才保障。锡图自2004年网上平台建赢时就聘请了10多位专家作为特约咨询员,以后又陆续招募、吸纳了大量有爱心、有热情的专业志愿者,至今已近70余人,另有10个以心理咨询所为主的志愿团队。同时,锡图也非常重视团队建设,经常举办学习沙龙,邀请业内著名专家米锡

上专业督导课,为团队成员提供交流及成长平台,不断增强团队凝聚力和队员归属感。除此之外,锡图还加强与市精神卫生中心、学校、法院等机构的联合,在活动的设计和进行中尽可能寻求合作,以追求活动效益的最大化。

5.4 主动向学校、社区及弱势群体延伸服务

图书馆是青少年除学校外的第二课堂,但由于青少年最主要的生活和学习场所还是在学校与家庭,因此,图书馆除了利用周末、节假日在阵地上开展各类活动外,平时还应主动把活动送进学校、社区,送剑有需要的青少年人群集聚地。锡图除了在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学校、社区、机构建立心理辅导站外,还与教育局联合共同开展一些主题活动,让全市所有的中小学、幼儿园都纳入到活动中心的服务范围内。寒暑假前,及时到社区了解其辖区内青少年假期社会活动的计划与发排,主动配合设计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或团体活动,以丰富少年在家门口的假期生活。除未成年人外,图书馆还可以向更多的社会弱势人群提供心理援助服务,充分体现图书馆对弱势人群的人文关怀和心灵呵护。

5.5 与图书馆活动紧密结合,富有图书馆特色

图书馆毕竟不同于专业的医疗机构和咨询所,开展心理咨询服务的内容与形式应充分考虑自身的行业优势和本馆特色,尽可能扬长避短,量力而行。如组织心理健康、心理调节类专题书目推荐、专架陈列或专门阅览区,组织专题读书沙龙、读书活动分享阅读心得和体会,开办主题夏令营,开设团体辅导课或专题讲座等,是大部分图书馆都可开展的活动。有条件的图书馆还可色好几一些更具专业性、针对性的心理援助特色服务,如心理测试、心理咨询等,以满足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深层要求。条件较弱的图上馆,也可通过橱窗宣传和专题馆藏的有序组织,来建立适合青少年朋友的心理自助辅导模式,倡导阅读疗法。

5.6 注重服务效果,树立品牌意识

图书馆开展心理援助服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特殊活动,需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精心策划和认真组织实施。活动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成败和项目的可持续性。因而在心理援助服务的全过程应随时做好各类档案的登记与积累,认真做好每次活动、每个案例的跟踪与反馈,及时了解和掌握活动效果,修正服务目标与进度。同时,还应树立服务的品牌意识,把为青少年提供心理援助服务作为一项关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大事要事来抓,作为一项图书馆为民办的新事实事来做,在取得服务效果的前提下,加大社会宣传,扩大社会影响,逐渐把它打造成在地域内或行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