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职业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学职业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学职业分析

金融学职业分析范文1

关键词:青年学生;创业;金融;系统性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11-108 -02

一、引言

众所周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相关的政策环境、运行机制都在不断的完善,风险和创业也如影随形。尤其是对于各方面基础、条件均薄弱的青年学生而言,创业带来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一旦创业出现了风险,很大程度上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或者直接的损失。鉴于此,在青年学生创业初期,需要考虑各类处在或者潜在的风险,最大程度降低青年学生创业的系统金融风险,一旦出现风险也能及时地进行控制、化解。

二、学生创业中金融方面的系统性风险分析

(一)创业能力不足致使的风险

现如今,社会上青年独生子女较多,由于大多数的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受到父母过多的宠爱,在刻苦、独立等精神上较弱。另一方面,再加之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一般较为滞后,创业竞赛、创业实习、创业实践也较少。很大程度上致使青年对相关国家政策、市场、管理知识、法律认识程度不尽人意。在创业过程中,青年在实践能力、创新创造能力、意志品质、人际沟通能力上还需要进一步强化。若是创业者上述个人的基础条件难以达标极易造成创业失败,构成创业风险。

(二)宏观政策改变造成的风险

一些地方政府以及行业的优化政策会在一定时候发生改变,一旦市场成熟,一部分创业企业在获得一定的初步成功以及积蓄时,会因为政策的保护达到极限,相关创业税收优惠、政策优惠、贴息优惠以及办公房租优惠等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减少。该种变化将会对创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进而引发创业风险。

(三)地区背景差异带来的风险

众所周知,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之间发展还未达到一定的平衡,地区之间的发展的多层次性越来越突出,比如在融资渠道、政策支持、商业氛围、教育发展、开放程度等方面上,西、东、中部地区差异较为显著,针对中西部地区来说,选择的余地小之又小,而东部地区的创业路径则具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对于普通院校而言,在创业条件上显然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致使在激烈的创业市场竞争中,学生需要面临更大的挑战。

(四)创业市场竞争存在的风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市场俨然成为了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各类市场因素也随时会发生变化,需求、供给两组之间的关系总在不断地转换,机遇也会转瞬即逝,存在着巨大的风险。青年在创业初期,不论是进入哪种行业、市场,均需要面临激烈的竞争,营销压力、机遇变革也自然而然需要自己来承受。这时市场就像一个巨大的筛子,把一些不够成熟的创业项目就残忍地淘汰,创业的市场风险也会伴随其中。

三、学生创业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控制

(一)创建创业孵化平台

随着我国一些高科技经验的积累,如今已经有一部分地方政府构建了一些项目孵化基地、学生创业园、大学创业中心、创意创业一条街等,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青年学生展开初期创业以及运作。在该类创业孵化平台中,政府、学校的优惠政策均能得到保证,比如针对一些入驻的青年学生创业团队而言,学校、银行也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可以在一定年限内的孵化期中享受免税、零租金的待遇。在孵化期内,青年学生创业者能够认真完成市场调研,对市场需求进行全面了解,对创业项目的可行性展开研究,充分掌握开业、融资、税收、保险等情况,有效了解招聘、促销、业务开拓、信息处理、广告宣传等相关的创业实践活动。 尤其是对于一些没有创业经验的青年学生而言,创业孵化平台俨然十分关键,是一个有效进行实践、积累经验的平台。

(二)创建能力培育平台

学校作为能力培育平台的主体,需要最大化应用科研、教学、管理等相关优势,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整合,帮助青年学生的创业教育有效的进行建设,构建一套和我国实际国情相适应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进一步强化青年学生的创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比如学校可以适当的增设相关的企业法规、产业政策、营销策略、当地经济特色等课程,对青年学生的创业活动展开理论指导、业务培训,在让学生学习创业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可以树立优良的创业心理素质,从而获得对风险的分析认识、转化、分解的能力,逐渐强化自身能力,为今后的顺利创业奠定有力的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青年学生的创业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系统地进行推进,我们简析了学生创业中金融方面的系统性风险分析以及学生创业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控制,分析和探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帮助青年学生进行创业,进一步满足青年学生创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丽娟.十后金融系统性风险防控分析[J].中国农业会计,2015,35(2):57-59.

金融学职业分析范文2

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及其职业发展一直是金融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金融学是一门系统研究人们处于某种不确定环境时,对资源如何进行分配的学科。学金融的学生未来主要从事的职业多数与银行、信贷、保险理财以及其他的经济管理相关。

关键词:

金融学;研究对象;职业发展

金融学是一个范围很广的经济研究学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方面都会涉及到金融学,它属于实务性学科。金融行业的主要人才招聘也都是集中在高端市场。学金融的学生如果能获得一些专业的资格认证证书就可以拓宽自己的就业面,获得更好的薪资待遇。

一、金融学概要

金融学虽然貌似一门深奥的学科,但实际上,生活中我们熟悉的诸多领域和行为都属于金融学研究的范畴。从比较专业的角度来讲,金融学的定义是判断和研究价值规律领域的学科。但是我们熟知的银行、贷款、保险、投资这些都属于金融学。这就充分体现了每一种学科都可以在实际的生活中找到发源和具体体现。目前我国的很多知名大学都设有金融学学科,例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等。金融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金融学虽然是现代经济的产物,但其根源依然在古代社会,古代的农业经济文明时期,主要是物与物的交换和比较简单的货币交换,虽然当时的经济活动和研究完全没有金融这个概念,但是本质上已经涉及了最初的金融学研究课题。

二、金融学的研究对象

通过搜集专业的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到,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价值判断和价值规律。价值判断直白地讲就是对于一个东西是不是有价值,具体有多大价值都做出准确判断,对一个事物进行好坏判断。属于现代经济和现代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必然产物。金融学其实涉及我们生活中的多个方面,我们每天都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活动,其中很多活动都属于经济上的活动范围。比如我们每天都会购物,每天都会到银行存钱或者取钱,我们经常会借钱给朋友,我们每天上班,领工资,很多时候还要付话费或者到银行贷款等等,这些都是经济活动,也都是金融活动的重要内容。金融学的核心问题是资本和资产的配置效率,与此同时,金融学的研究也是在不同的汇率和不同制度环境下进行货币和证券的买卖和转让。金融学的业务培养目标较为明确,本专业主要培养的就是具备各种丰富的金融学科理论知识和各种专业业务技能的新型人才,能够培养他们在银行和投资以及保险等多个经济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各种不同的经济类相关工作。毕业生应该具备以下几种知识和主要的经济学技能: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能够更好地处理各种银行、证券以及投资的不同业务;对国家的各项基本经济方针和政策法规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对本学科的基本发展动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掌握;对学科的研究成果有所了解。

三、金融学科的职业发展方向

金融学科发展要求学习金融专业的人才要具有抗压能力,同时还要有长久学习的能力和决心,属于拥有发展潜力同时掌握多种能力的人才,中国的金融行业发展很快,学习金融的人才就业面也越来越广。金融学科属于一种比较实务性的学科,人才的需求在很多企业和金融领域里都集中在高端市场上,常见的比如银行和保险等。与此同时很多企业的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也需求大量的金融学科人才。金融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事的职业比如大型的企业和公司的市场分析员、投资项目经理等,如果学习金融的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一些资格认证就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得到更好的待遇和更高的工资。金融学科的就业拥有多个方向,例如:(1)经济预测分析人员:这个职业很广泛,很多行业里都有,但一般在大部分的跨国公司和大型的企业里主要的经济管理和决策部门都会需要大量的金融专业人才,与此同时,金融学科人才也同时负责分析和收集市场数据,同时对重要的经济决策进行准确性的判断,所以涉及到决策环节的大部分都属于重要的岗位;(2)经济管理职位:研究生从事该职位优势明显,因为研究生在学校读研期间都会同时抽出时间参与很多的社会实践活动,所以工作经验会相对较为丰富一些,在正式进入社会后也可以更容易找到一些管理方面的工作,其中包括生产和销售的管理,人事和行政的管理等等;(3)基金经理:也是金融行业里的一个重要管理职位,我国近些年来基金项目和基金管理公司产生较快,在社会上对于基金管理工作领域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多,基金经理就属于这一金融服务行业领域里的高层岗位,职责较为明确,负责项目融资和管理,负责基金工作的运转和流通管理,负责基金的上市和在基金上市后的一系列监督管理工作。我国目前在金融基金行业领域的人才需求量较大,基金的项目经理有着很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基金行业里需求人才数量最大的就是基金经理人,基金经理人的要求较高,首先就是要有较高的学历,同时还要拥有基金风险控制领域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有跨学科和针对不同行业的分析判断的能力,对市场的敏感度较强,同时还要拥有丰富的实践基金管理经验;(4)证券经纪人:证券经纪人的素质要求较高,不光要求有丰富扎实的金融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作为一个合格的证券经纪人,必须要对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变动趋势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对应有的经济学规律准确把握。与此同时,对可能会影响证券价格的可能性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最后需要不断地积累投资和金融管理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金融投资经验和熟练的证券控制能力;(5)股票分析师:股票分析师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为股市的投资者提供专业的股票咨询服务,同时也应企业和各类公司要求举办不同的讲座、报告会以及股票分析会。很多的股票分析师都需要拥有一定的文字编写能力,需要在适当时机进行股票评论,同时还有可能通过多种不同的媒体进行股票的投资和服务的分析。通过专业的技能考试和测评后,符合条件的人员才有资格申请证券管理的资格证书,才能拥有实际的职业资格。金融学专业就是对价值判断和价值规律的研究。虽然金融行业目前拥有很多不同名目的职业,但是金融类的各种企业目前最为紧缺的还是三类人才。首先就是不仅仅懂得金融行业的具体业务,同时还要对信息化科技有一定的研究,因为目前我国的众多金融类行业领域开始广泛使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对于这一类较为核心业务不少的企业却因为自己企业内部缺乏这种复合型人才导致只能将此类工作交由外部人员处理,这会使得公司实际的信息管理成本大大增加,与此同时对于企业的核心信息技术也会有所威胁,很可能因此而泄露企业的核心信息和机密;第二类就是对企业各种不同类型的金融业务都十分了解的人才,能够独立设计金融产品并进行经营管理策划的新型人才;第三类就是金融行业的高级管理人才和职业经理人。以上这三种类型都是金融业需求的主要人才类型。

四、结语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金融学是这一大背景下的必然产物,通俗的讲就是研究例如银行、信贷和投资等一系列我们熟悉的经济领域和经济管理部门。经济学的职业发展方向多元,例如:基金经理、证券经理、预测分析员等多个不同职业发展方向,但是共同的要求就是需要金融学科人才要具备系统的金融学知识基础,同时也应该具备跨学科的各类专业知识,我国的金融学研究内容和职业发展方向的理论研究只有不断丰富才能促进金融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安安,冯果.公司治理的金融解释——以金融法和金融学的科际整合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5,04:162-172.

[2]孙建强,罗福凯.论财务学的边界及其相关科学[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02:30-35.

金融学职业分析范文3

关键词: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能力本位;金融学;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3-0063-02

民办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的补充,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受自身因素的影响,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自创办以来,一直没有摆脱生存危机。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多为“三本”院校,其生源质量较差,办学基础条件也较为薄弱,如果刻意模仿公办本科院校办学特色和发展战略,将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面对强大的竞争压力,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只有发挥自身优势,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有针对性地采取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策略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变革与创新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成为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取得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按照“精专业、强素质、重技能、求创新”的指导思想,黑龙江财经学院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对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变革与创新。

一、明确金融学专业职业能力的内涵与定位

金融学专业职业能力是指从事金融职业的工作者应具备的,在实践工作中所展示出来的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的体现,以理论知识为支撑具有的职业操作技能,同时兼顾职业道德、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心理素质和智力的提高[1]。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更侧重于创新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其中技能型人才培养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目标。黑龙江财经学院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金融学人才教育观强调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并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基层一线金融机构业务人才为主要目标。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相比虽然都是培养基层一线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但培养的人才职责分工有所不同。高职主要培养侧重技术应用型人才,如:高级技术工人等。民办应用型本科主要培养第一线需要的能施工、会设计、具有一定管理素质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专业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将职业能力的训练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协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等有效结合,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职业从业要求的认识,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综合素质[2]。因此根据金融学专业主要从事岗位对人才能力的要求,通过与金融机构用人单位沟通,黑龙江财经学院将金融学专业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划分为金融从业基本能力、金融专业核心能力、金融专业岗位特定能力和金融专业职业拓展能力[3]。基本能力培养包括具有自学能力、能够学习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抗挫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职业道德;核心能力包括掌握从事金融业务应具有外语能力、计算机操作、数理统计分析能力、熟悉金融相关法律法规等;岗位特定能力包括客户管理、服务营销、理财、会计、结算、证券实务操作能力,保险实务操作能力,信贷实务操作能力;职业拓展能力包括适应环境的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

二、变革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

黑龙江财经学院对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创新与变革时,提出了“五个围绕”的理念,即围绕金融人才需求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明确职业岗位能力,围绕职业岗位能力设定教学内容,围绕教学内容构建课程体系,围绕课程体系选择教学模式和方法。金融专业以“基础理论够用、专业知识适用、重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适应银行、证券、保险、投资等金融机构人才需求,提供基层金融机构一线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4]。在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一方面要坚持“重视基础教育、拓宽知识面、强化能力培养、提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另一方面,以满足金融人才需求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为本位,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按就业性质设计系列专业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系统、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坚持整体优化原则,拓宽专业口径,加强与会计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管理学专业等融合,扩大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课时之间的比例,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数。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模式为“平台+模块式”,包括四个平台: 通识教育平台、学科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能力教育平台。五个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学习、专业主干课、职业资格认证、职业技能实践、素质拓展。

三、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金融专业课程体系

黑龙江财经学院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以就业作为人才培养的导向,把提高金融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重点,将职业能力培养作为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积极推进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变革与创新[5]。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创新性人才培养相统一,设计合理的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注重广度和深度,适合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注重以市场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综合化的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1.根据课程之间的衔接性和均衡性,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出发点,调整一部分专业核心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开课时间,与基础课平行开设,将理论课与实训课同时进行。如“证券投资学”为证券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必考内容,原来一直在大三才开课,但是许多学生在大二已经开始准备考证券从业资格证书,因此提前开这门专业核心课,对学生通过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将会很大帮助。

2.职业资格证嵌入式教学课程体系设置。根据理财规划师、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银行从业资格证考试设置相关专业课程,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考试通过率,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校园里就可以掌握相应岗位应具有知识和技能,走出校门就可胜任相应的岗位,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零距离。在鼓励学生考取相关金融专业资格证的同时,多涉猎一下经管类其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考试,拓宽学生未来择业的方向。

3.注重相关专业交叉学科的课程设置,增加选修

课。金融学专业原有课程设置仅注重本专业的相关课程设置,忽视了一些交叉学科的专业课设置。为了增加学生知识面,通过增加一些选修课来予以弥补,如可以增加会计学专业、贸易经济学、计算机等专业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了通专相结合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

四、创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金融专业教学模式和方法

针对金融学专业大多数课程实践性较强,业务性操作性较强的特点,黑龙江财经学院一方面鼓励教师在教授过程中积极开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启发式教学、模拟式教学和研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相统一,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提高教师个人实践业务操作水平。通过教师讲课大赛、微课竞赛等方式促进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并通过金融知识竞赛等方式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及创新精神。根据不同时期教学工作的需要,有计划地聘请知名金融机构的实务工作人员和管理者来校授课,讲解金融行业具体业务工作流程和金融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增长学生相关就业岗位知识和经验。积极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和实践教学方法,同时通过第二课堂和校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特长和职业技能。

五、完善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黑龙江财经学院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分两方面内容,一是理论课程中实践教学部分,还有就是金融专业专门的实践教学课程,目前专门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已经比较健全,但是理论课中的实践教学仍然比较薄弱。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一味将每门理论课中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课时固定为4:6,不考虑课程的实际情况,导致实际教学中实践教学部分无法完成,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因此应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和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使学生边学习、边实习、边动手操作,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统一,采用多种有效的方式开展实践教学工作,更好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旭轩.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3,(2).

[2]王东升.基层复合型金融人才需求与培养探析[J].黑龙

江高教研究,2009,(1).

[3]郝家龙,姜恒.应用型本科教学实践模式初探[J].山西

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

[4]王瀛.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金融风险管理人才培养[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7).

金融学职业分析范文4

民办高校已纷纷建立起各具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国外大学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也逐步形成了成熟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对各种实践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从中探索出符合我国民办高校办学实际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之路。

关键词:

民办高校;金融学;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随着金融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金融学科微观化的特征日益显现,金融行业的职业特征使得对从业人员专业化服务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民办高校培养的是应用型金融人才,未来的就业方向主要是金融行业营业网点的业务人员,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尽快适应金融行业各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逐渐成为民办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民办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现状及问题

全国各地的民办高校在实践教学环节都加大了教学投入,各高校纷纷建立起各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通过课题组成员对民办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调研情况看,各高校主要采用的实践教学模式有如下几种:

(一)实验教学模式民办高校金融学专业实验室主要是应用型实验室,如模拟银行业务实验室、模拟证券交易实验室等。教师结合软件进行演示,学生边听课边动手操作,可以较快地掌握实践操作技能。这种教学模式具有直观展示金融业务的特点,软件的模拟效果越好,学生对于未来职业环境的适应速度越快。

(二)案例教学模式现代金融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使得教科书上的知识很快陈旧,金融案例作为学生专业知识拓展的重要渠道应用非常广泛,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大大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实践能力。

(三)“任务驱动型”实践教学模式即学生从教师提出的若干项与课程相关的项目中进行选择,分组完成教师指定的任务,教学活动变为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项目任务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密切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明显提升学生综合业务能力。

(四)“以赛促教”实践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参赛熟悉了真实交易机制,充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实现提升投资能力与业务竞争力的目标,全面提升了参赛学生的专业技能。

(五)“实岗实务”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过程按照“实岗实务”设计中所对应的岗位不同来划分几个实施阶段,如岗位认知阶段、轮岗实践阶段和顶岗实践阶段等。每个阶段都在一个共同的实训创业平台上展开,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素养和创业能力。

(六)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校企合作往往通过签订“订单”协议,在课程开发、“双师型”教学团队、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灵活进行教学管理。部分高校实现了校企深度融合,将学生直接带入金融企业,学生有机会与金融企业进行“零距离”接触,职业能力提高效果显著。

(七)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一是将创业教育融入素质教育之中,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开展创业教育;二是商业化运作,设置专门机构,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建立大学生创业园等。学生在学校这个相对安全的平台得到充分锻炼后,未来的创业之路也更加宽阔。尽管各民办高校的实践教学模式都各具特色,但是这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偏重于理论教学,在实践教学环节沿袭着课堂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金融案例教学方面的指导教材和成熟的案例教学模式尚有待完善;在“任务驱动型”实践教学模式中,需要学生有较高的参与度,但是民办高校的学生知识基础较薄弱,学习主动性偏差,各小组的工作往往都是一两个学生在做,团队合作较难开展;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展要依托于良好的实训基地环境,民办高校受发展资金的限制,在实训软硬件条件方面与公办院校差距较大;“实岗实务”、校企合作等实践教学模式需要高校和企业在教学管理中进行多层次的合作,这样的实践教学模式在经济发达地区有着较好的金融市场环境,企业的参与热情较高,但是对于很多欠发达地区的高校来说则较难开展。

二、国外大学的实践教学模式及其启示

国外大学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逐步形成了成熟的实践教学模式,国内众多学者对德国、美国和英国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考察和研究,这给我国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带来很多启示。德国采用的是“双元制”模式,“双元制”的一元是指学校,另一元是指企业,由于德国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对学生的培养,所以实践教学的比重往往达到70%—80%,而理论教学也更注重实用性。德国的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合作融合程度很深,学校与企业发展之间也关系密切,这在教学中就有充分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有些直接就是在工厂里进行的。[1]这种模式使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岗位需要是“标准接口”,培养人才的目的性更强。美英等国家的实践教育模式为“能力本位教育”,根据学生的个人发展意愿和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组织教学,注重培养的是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战场所,课堂上分析的是真实的案例,师生之间可以自由交流、随意提问。学校鼓励教师和学生围绕当地经济发展的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服务活动,如法律咨询、企业顾问、形象设计、金融理财等,通过教师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指导实践,学生得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从以上国外大学的实践教学模式分析可以看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行业、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国家立法层面保障校企合作的开展,国家、社会共同投资建设实训基地,有些直接建在企业,实践教学与行业发展紧密联系,实训师资有了保障,学校教师注重产学研能力的提高,来自企业的实训教学又实践教学经验丰富。[2]实践教学主要考核的是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有规范的行业职业能力标准,考核评价相对公正、权威。

三、民办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民办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需要集合各方之力,突破传统授课模式,优化课程设置,重视实践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积极探索符合我国民办高校办学实际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加大实践环节比重,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率目前很多民办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占比在20%左右,但是从国际经验看,这样的实践教学比重还是不能满足金融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可以考虑扩大实践教学比重至30%至40%。从调查中了解到很多民办高校实践教学环节集中于理论课程结束之后,集中的实训不利于合理配置实验室资源,因此可以将实训课融入到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由任课教师自主安排实训时间,我校金融学专业所采取的融合式实践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掌握每章的理论教学之后即可到实验室动手操作,实践能力提高较快[3]。同时理论课采取大班授课的形式,而实验课则分班进行,使得任课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模式变得可行。

(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发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现代社会的大学生对于网络资源的使用可谓驾轻就熟,但是对于专业领域内的网络资源利用则需教师引导。如果能开设金融学专业课外实践教学网站,共享课堂理论教学案例及各种教学软件,就能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网络共享资源。有了这个平台,实践教学的开展得以延伸到“第二课堂”。课外实践也可以社团活动为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如大学生金融理财、模拟投资比赛、金融案例研析演讲比赛等,引导和鼓励学生提升职业适应能力。

(三)开展项目型实践教学,促进校企产学研合作民办高校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科研项目,开展“项目型”的实训环节,专业课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与金融机构合作申报科研课题或校企合作项目,然后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带动学生共同参与项目工作,也可以根据科研项目来设计教学任务。由于有实际的行业研究背景,学生能够加深对社会经济环境的认识,对具体金融业务的应用能力得到了实战锻炼。产学研合作的开展可以解决民办高校教育经费有限的问题,由政府或企业进行资助,丰富了实践教学资源,使教育真正为企业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四)开设模块化实践课程,锻炼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构建模块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如根据岗位分析结果,把职业能力要素经过分析,组合成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构造模块化课程,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模块设计应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基础实训模块。即学生通过学习金融学、投资学、保险学等课程中的基本实务操作,加深对金融学专业理论的理解,反复进行实务操作训练,锻炼学生的职业基础技能。第二,提高实训模块。随着金融学专业课程的开设,模块化教学逐步融合了多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如期货模拟交易模块既要围绕技术分析、基本分析和资金管理等内容进行深度教学,同时也要用到国际金融、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等模块的基础技能。第三,综合实训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选修证券、银行、保险等综合实训模块,教师提供给学生与金融机构岗位要求相对应的实训任务,对于有创业意愿的学生也可以指导其开展创业实训模块。[4]

(五)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标准,强化职业能力培养金融行业证书是业内专家对岗位能力经过长期调研和反复论证的结果,行业证书考试是借鉴行业标准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实践教学将考核标准与专业资格认证挂钩,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锻炼实际岗位能力后取得行业认可的专业资格,也日渐成为很多民办高校的做法。[5]这种课证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必须考虑行业证书的要求,使学生获得系统的职业技能训练,达到金融行业职业能力标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石晶,刘彬彬,王厦.独立院校金融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2).

[2]石磊.提高职业适应性的实践教学模式选择[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05).

[3]杨悦梅,陆亚文“.实岗实务”实践育人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1).

[4]周建松,郭福春.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高素质技能型金融人才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8(03).

金融学职业分析范文5

[关键词]金融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4-0131-02

现代金融业的发展日新月异,迫切需要高等教育培养出适应金融发展新趋势、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金融人才。金融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一门学科,学科教育离开了实践教学就如同纸上谈兵。基于金融行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金融C构无法提供足够多的岗位给高校学生大规模实习实训,即使是在岗实习的大学生,多数情况下也无法接触到核心金融业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目前高校的金融人才输出与企业的金融人才需求匹配度不高的现象。在这种形势下,建设一套完整的可以模拟金融业经营的实际运行环境的实验教学体系具有显著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普通高校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课程数量偏少,内容和形式单一

整体来看,普通高校的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是重点针对金融行业的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领域开设实验课程 。[1]从课程设置上来看,无法涉及金融行业的其他业务领域,如互联网金融、金融租赁、期权投资等方面,不能适应金融业快速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无法体现学科的交叉和前沿。

从实验内容来看,大多数实验课程的内容主要针对柜台式业务的基本操作,如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模拟实训,类似于金融机构的岗前培训,停留于浅层次的柜台操作内容,缺乏深层次的对金融业务运作的内核知识和原理的覆盖。此外,金融业务是立体、动态的,它与其他业务也会有交叉和渗透,比如财务会计、税务等,而目前的教学内容缺乏统筹安排,无法顾及这些方面。

从实验教学形式来看,目前普通高校金融学专业的实验教学,通常是通过在实验室的电脑上批量安装一些金融业务模拟操作系统,以学生操作软件的形式开展。这种形式显得机械化和流程化,缺乏对金融学理论的深刻理解和认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实验教学体系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

目前普通高校金融学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还处于基于课程设置、行业各领域实训“各自为政”的局面,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和创造性。实验教学的虚拟性和仿真性还不够,不能模拟金融机构运营的现实运行环境,不能在一个有社会经济主体和政府监管部门的实境体系中,模拟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此外,实验教学体系的层次以验证型实验为主,应用型和设计型实验非常少。

(三)实验教学软硬件条件受限

普通高校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的软硬件条件受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师资方面。目前高校金融学专业任课教师普遍具备高学历和高理论素质,但却缺乏金融业实战经历,实践经验不足,“双师型”教师少之又少。二是实验室设备和环境方面。目前高校金融学专业实验室大多是计算机房的形式,随着学生规模的壮大,实验室工作负荷较高,且实验室布局紧凑,缺乏能提供小组研讨式学习和实境模拟的环境和设备。三是教材教参方面。目前普通高校金融学专业的实验教材不多,高质量的尤其少,配套的实验教学参考书和指导书更是少见。

二、普通高校金融学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金融学专业模拟仿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应依据 “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业务能力―职业素养”的培养路线,基于层次架构而设计。

第一层,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巩固金融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数理经济基础和经济学基础。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中,经济数量分析实验教学应注重模拟分析经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将统计数据、数量分析方法和软件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西方经济学沙盘实训能突出沙盘式实验教学的优良特性,以西方经济学理论为指导,通过情景模拟、筹码推演和角色扮演模拟宏、微观经济运营环境,让学生在集实战性、操作性、体验式于一体的实训中体会现实生活中的企业、政府、消费者的经济行为和相互关系,深刻理解西方经济学的原理。

第二层,专业技能实验。专业技能实验旨在于培养学生的金融业从业专业技能,包括商业银行的对公与对私业务、保险业务、国际结算业务、信托与租赁业务以及股票、期货、外汇等金融投资技能。这一层次的实验教学通常在仿真模拟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信托与租赁业操作环境的基础上,将行业规范、基础理论、操作流程和实务以模块化、主体化的实验项目串接组织,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加强和巩固专业知识并且能灵活运用于专业领域,以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第三层,专业综合实验。当前金融业务综合化、整体化的过程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不断地交叉和渗透。[2]专业综合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金融机构后台管理能力和综合业务能力,包括金融机构授信业务、风控业务、营销管理和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沙盘实训通过构建仿真环境实现情景模拟和岗位设置,让学生在角色扮演和协同工作中体验现实银行之间的竞争与经营,把握银行业在不断变化的宏观经济环境中的经营之道。金融工程实验依托专业分析软件,通过专题实验和项目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在金融衍生品设计、金融数据处理、金融建模和金融风险管理方面的综合业务能力。信贷业务及风险管理实训通过模拟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票据处理业务和信贷风险评估等业务流程及规范,让学生在信贷员、信贷科长等角色扮演过程中,掌握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和信用风险管理的知识和能力。金融营销管理实训旨在于让学生掌握作为银行客户经理、保险经纪人和证券经纪人等金融行业营销人员应具备的市场调研、客户评价、产品和服务组合设计、客户关系维护与管理等基本营销能力,加深他们对价格策略、促销策略和金融营销策划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投资(财务分析)实训旨在于帮助学生掌握项目投资的评估方法和决策指标的运用,能应用项目投资决策的基本财务指标进行项目可行性评价,加深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和投资决策能力。

第四层,跨专业创新实验。跨专业创新实验主要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经济管理交叉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创业模拟实训通过对真实创业环境的逼真模拟,让学生模拟真实企业的创立过程,完成创业计划书,办理工商税务登记注册和创立企业的运营管理决策,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激发创新意识。跨专业综合仿真实训是支持高校经管类专业开展校内跨专业C合实验教学的实训项目,可全方位模拟现代真实商业社会环境下,现代制造业、流通业及现代服务业(含金融业)的模拟经营及管理,可让学生体验虚拟商业社会环境下多类社会组织协同工作的方式,训练他们在现代商业社会环境中从事经营管理工作所需具备的综合执行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在协同工作中的全局意识和综合职业素养。

以上四个层次的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培养目标、实验课程和内容设置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突出虚拟仿真式实验教学,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促进学生积极探索,激发创新意识和能力,并弥补金融业现场实习条件的局限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三、普通高校金融学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条件的构建

(一)依托现代技术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

为了实现高校金融学专业高质量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有必要综合应用虚拟现实、多媒体、人机交互、数据库以及网络通信等技术建立一个统一、高效、灵活的金融实验教学共享平台,对实验室资源进行最大程度的整合。将云计算技术运用于实验室建设有助于优化实验教学环境,节省实验室的建设与维护成本。金融虚拟仿真实验室的云架构设计应从硬件设备层、软件平台层、基础应用层和多端接入层四个维度,有所侧重、分步实施搭建。

(二)培养高水平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队伍

培养高水平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队伍,一方面可以从金融机构聘请工作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来担任实验教师,将他们从业过程中积累的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和风险意识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可将学校的实验教师送到金融机构去实习,加大“双师型”师资的培养力度。高校应定期将实验教师派送到国内外知名院校进行专业培训,了解金融前沿理论和实验技术。

(三)建设高质量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

高校金融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应建立和完善资源共享的长效机制,以形成和促进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共享为核心。要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性投入力度,发挥教育部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的多元主体作用[3],实行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金融业从业人员以及技术开发人员相结合,共同开发、协同推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

[ 参 考 文 献 ]

[1] 秦菊香,苗绘,李海申,刘兢轶.金融学科综合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探讨――以河北金融学院为例[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3(5):65-68.

金融学职业分析范文6

我国经济发展对金融学人才创新能力要求更高。文章分析了新形势下金融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趋势和问题,借鉴了发达国家金融学创新人才培养经验,提出了更新授课内容、改善教学和考核方式、强化实践教学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学;创新人才;趋势

一、我国金融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分析

(一)通识课与专业课融合不足,影响了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我国金融学专业开设通识课、学科基础课和学科专业课。通识课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学科基础课为专业学习打下基础,学科专业课则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目前存在着课程之间的衔接、融合程度不足的问题,学生创新性思维难以形成。各门课程知识范围、难点和深度、教学方法等衔接程度不足;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够深。影响了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传统教学方式为主,创新意识形成较慢传统教学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这种被动的学习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活跃。能够表现出追求创新意识,具有发现探索问题的心理取向,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和应变能的才是真正的创新人才[4]。通过对3所重点大学金融学专业585名学生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交流和沟通有助于提高创新能力,他们乐于参加学术交流,希望得到更多与导师和同学交流的机会(表)。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课题研究的机会,让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国际化程度普遍不高,本科生能力难以适应金融新形势引进外教和外文教材,对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具有推动作用。但是聘请外教给本科生讲授专业课并不规范,选用的教材和课堂授课内容国际化不充分。高校应该在聘用专业教师、教材选用等方面与国际接轨,从而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使金融学人才具备国际化特征。

(四)风险管理类课程案例和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空缺随着金融市场开放,金融工具和融资方式不断创新,金融风险大大增加。然而课程设置依然以传统的金融学课程为主,对现代风险管理技术案例和金融法律相关的内容涉及较少,学生的素质很难与新的金融监管趋势相匹配。因此,应该加大风险管理课程案例所占的比重,向学生传授最先进的风险控制和金融监管的技术,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另外,鲜有高校对金融学本科生进行过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导致部分金融从业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二、发达国家金融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经验借鉴

(一)对学生进行分类教学,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美国对学生实行分类教学,不同的学生开设不同类型的课程,考核要求也有差别。这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所帮助,进而发掘学生的学术潜能。另外,从英国高校官网上可以看到,英国很多大学开设诸如Ac-counting&Finance,Economics&Finance等复合型金融学专业,这些专业将金融学与相关学科融合,夯实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既拓宽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也更加符合社会对学生创新能力的需求。

(二)讨论式和互动式教学占主导地位研讨会、演讲和讨论等是发达国家高等学校常见的教学方式,此类自主学习方法可以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和意识。相对于课堂授课的教学方法,团队学习能使学生有更好的表现自己。发达国家的课程考核方式也更为丰富,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减轻了学生的考试压力,也使学生更加重视学习的过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课程设置涉及多种学科且可自主选择国外大学通识教育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学习很多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国外大学开设的通识课的结课要求较高,学生要为之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通过课程。良好的通识教育可以为学生铺垫良好的基础,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用多种思维方式来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平台1973年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建立一个“创新中心”,组织学生从事技术发明与新产品开发等实践活动[5]。英国也强调了学校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机会和平台,学生充分参加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并对参与活动的结果负责。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直观的理解理论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帮助,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责任感。

三、我国金融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顺应金融发展的新形势,及时更新授课内容新形势下应及时更新授课内容,增加数理、风险和技术分析等层面的内容,及时引进和开放国内外著名数据库,提供优秀案例教学,以丰富和前沿的教学内容保障创新人才培养的知识先进,并注意尖端人才和具有国际视野人才的培养,以适应金融创新。此外,提高金融监管技术和提高金融从业人员风险防范意识也是金融学本科人才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改善教学方式,激发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金融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在教学方法上加以改进,让互动式教学与课堂讲授相结合。教师讲授基本知识,学生以讨论组的形式完成作业或课题,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教师加强对知识的梳理,以帮助学生构建清晰而完整的知识体系。讨论课程也需要强化指导和限定比例,要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创新能力。

(三)改善课程和专业设置,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现代金融业充分体现了多种学科相互融合的特点,复合专业背景的学生在金融业受到更多的青睐。应该更加重视通识课的教育,让学生熟悉其他行业和领域的运行规律和运行逻辑,以提高学生在新的金融形势下的创新能力。另外,将金融和其他经管类专业融合,可以拓宽学生毕业后的输出方向,有利于培养综合能力较强的金融学创新人才。

(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校企结合的模式可以为培养人才构建良好的实践平台,是培养运用知识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