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红线保护管理条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红线保护管理条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红线保护管理条例

生态红线保护管理条例范文1

一、2020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工作。

严格按照部、省、州要求,认真拟实工作方案,争取县级财政资金628万元,以公开招标确定405地址测绘院    技术服务作业单位。完成全县81个行政村12888户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外业测绘工作。

(二)、推进我县第三次国土调查后期工作

一是完成全县及各乡镇国土面积调查。二是完成全县土地现状调查。三是按照部、省州要求完成我县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库建设。四是年底确保我县国土三调数据正常运用。

(四)开展城镇基准地价更新工作

按照安排、积极做好部、省、州核查反馈图斑调查举证、按标准完善“三调”成果数据库建设,现最终成果已上报自然资源部审查,同时积极抢抓“三调”成果运用技术培训,确保顺利承接使用“三调”成果数据。为进一步加强地价体系建设和管理,委托对我县城镇基准地价进行调整更新调整更新成果已传省厅专家库,专家审查通过,现正报省厅审查备案。

(四)积极推进我县生态保护红线的管控工作

按照省、州要求对我县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后续修改工作,进一步督促各相关单位项目占用生态生态保护红线的扣除工作,现已基本扣除,成果已上报省自然资源厅,等待反馈整改意见。

(五)、省委巡视整改情况

2019年-2020年上半年省委巡视组对我县寺庙工作开展巡视工作并反馈需整改问题。我局积极开展整改工作,对我县安斗乡上安斗寺在未提交任何相关请示的情况下未批先建白塔,经核实该白塔在寺庙四至界限范围内,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该寺庙处以两万元罚款;为以后更好的开展寺庙工作和加强寺庙管理,开展思想教育,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寺庙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更好的掌握和理解《宗教事务管理条例》,严格按照规定开展寺庙工作。以寺庙土地使用权登记成果为依据,严格按照州委、县委“三个一律”要求,强有力抓好第十省委巡视组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一是努力管控好寺庙四至界限、与民宗和相关寺庙管理委员会一起,查处擅自撤离或损毁界桩210处;二是严格寺庙及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工作,坚决制止超越界限修建行为;三是积极开展寺庙宗教活动场所违法违规修建巡查执法3次。

生态红线保护管理条例范文2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危机一个健全的生态环境意味着使其所有的生态系统、群落和物种,都保持良好的状态。但目前人口与资源,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地方以牺牲生态和资源为代价,来获得经济的暂时发展。人类造成的主要威胁是生境的破坏、破碎和退化(包括污染),以及物种的过度开发、外来物种的引入和疾病的加速传播。

1.生境破坏和消失。随着大自然自身的演变,特别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类过度地从自然界获取土地、木材、食物、药材等,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威胁是生境的破坏和消失。生境的破坏和消失被确认为是大多数生物和微生物目前正濒于灭绝所遭受的最直接的威胁。物种大量聚集的热带雨林以每年17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温带森林也在大面积减少。目前,全球森林由76亿公顷已减少到34.4亿公顷,减少了50%还要多。湿地退化和丧失的速度更是超过了其他的生态系统。现在地球上有20%的珊瑚礁和35%的红树林丧失。

2.生境破碎。生境破碎是指由于某种原因,一块大的、连续的生境不但面积减小,而且被分割成两个或更多片段的过程。生境破碎使一些中心物种由于不能迁移以觅食、、传播等而难以生存。生境破碎也可以把一个广泛分布的种群分割成两个或更多的亚种群,每一亚种群由于受空间的局限而陷入衰落和灭绝的境地。

3.边缘效应。森林边缘对保持森林的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生境破碎,森林边缘的物种构成就会发生改变,使由内部物种占据的区域进一步减少。由于温度、湿度和光照水平的变化使许多物种从片段化的森林中消除。

4.生境退化和污染。人类活动密集的干扰,会使生境中的群落和物种受到影响,而造成生境的退化。例如:珊瑚礁地区频繁的行船和潜水会恶化这个群落。人类释放的杀虫剂、化学品和污水,工厂和汽车排出的废气等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污染对水质量、空气质量甚至地区气候的全面影响,不仅威胁到生物多样性,而且会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人类健康。

5.外来物种的引入。由于在新的生境中缺少外来物种的自然捕食者、有害物和寄生虫。所以会打破这一生境的生态平衡,而使物种结构遭到破坏,导致某些物种的消失。

6.物种的灭绝。环境破坏最严重的一面就是物种的灭绝。一旦某一物种灭绝,其DNA中所蕴藏的特有的遗传信息和其所拥有的特征组合将永远丢失,它的种群将不可能存在,它所生活的群落将变得贫乏,且其所具有的对人类的潜在价值将永远不会被认识。现今由人类引起的物种灭绝速度是物种自然更替速度的几百倍,甚至是上千倍。例如:20世纪初有野生老虎10万只,现在仅存野生老虎3200-3500只左右。里海虎1950年灭绝。我国特有的华南虎也已多年不见踪迹。

二、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中国地处东亚,包括寒温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的范围,加之地质、地貌和土壤的变化,生物物种的类型十分丰富,也具有许多独特之处,像湿润亚热带和青藏高原就是其它区域所没有的。我国的生态区共有19个,其中陆地生态区12个,淡水生态区6个,海洋生态区1个。

(一)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一般特点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概括起来有下列特点:

1.物种高度丰富,特有属、种繁多。目前我国有高等植物3.28万种,动物10.45万种,其中许多为我国特有、孑遗种、经济价值高的种。

2.区系起源古老。由于中生代末中国大部分地区已上升为陆地,第四纪冰期又未遭大陆冰川的影响,所以各地都在不同程度上保存着白垩纪、第三纪的古老残遗成分。

3.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及其野生亲缘的种质资源异常丰富。中国有7000年以上的农业开垦历史,因而中国的栽培植物、家养动物丰富程度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

4.生态系统丰富多彩。就生态系统来说,中国具有陆生生态系统各种类型,且每种陆生生态系统都包含多种气候型和土壤型。据统计,全国陆地生态系统共27个大类,460个类型。其中:森林16大类,185个类型;草地4大类,56个类型;荒漠7大类,79个类型;湿地、淡水域5个类型;海洋6个大类,30个类型。

5.空间格局繁复多样。中国地域辽阔,地势起伏多山,气候复杂多变。从北到南,由不同气候带引起不同的植被类型。从东到西,随着降水量的减少,发生不少同属不同种的物种替代。以上特点,说明中国生物多样性在全球所处的独特地位。

(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

1.初步建立了一系列物种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2.就地保护成绩显著,迁地保护得到较大的发展。到2012年底,我国已建立森林、湿地、荒漠、野生动物、野生植物等五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达2407个(其中林业直管2150个),总面积1.45亿公顷。就湿地保护来说,目前全世界有国际重要湿地1886块,中国有41块。我国野生动植物迁地保护和种质资源移地保存也得到较快发展,全国已建动物园(动物展区)、野生动物园240多个,植物园(树木园)234个。

3.重大生态工程的实施。我国先后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防止荒漠化工程”和“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这几大生态工程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

(三)中国所面临的生态危机

我国目前面临着生态危机:森林大面积消失、土地沙漠化扩大、水土严重流失、湿地不断退化、自然灾害频发、物种加速灭绝、严重干旱缺水、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曾经经历了大面积毁林开荒的过程,致使我国森林面积大幅度下降。虽然近几年建造了大量的人工林,但是仍面临着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等问题,成、过熟林只占森林面积的14.3%。我国森林覆盖率为20.36%,比全球平均数低近10个百分点。人均森林面积不足世界的1/4,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世界的1/7。我国木材对外依存度高达44.8%,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目前,我国沙化土地17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18.1%。石漠化土地12万平方公里,盐渍化土地17.3万平方公里。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90%的天然草原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而且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在扩展,草场沙化严重。由于人类的捕杀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加速了物种的灭绝。综上所述,生物多样性保护迫在眉睫。而在当今以人为主导的社会文化体系中,只有用法律规范人们的行动和意识,才能更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建立健全法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三、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国际条约的加入对我国立法的推进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人民都认识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了地球村的概念。在联合国框架下制定了多个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条约和政府间协定。如:《生物多样性公约》、《湿地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防治荒漠化公约》、《海洋公约》、《国际热带木材协定》、《国际捕鲸公约》及《中日候鸟协定》、《中澳候鸟协定》等。诸多的公约和国家间的协定,对保护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文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的进程。

(二)我国物种保护的立法现状

我国是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比较早的国家,1950­年国家就出台了关于稀有生物保护办法。我国的《宪法》和《刑法》(1979年《刑法》第130条)中对物种的保护也有描述。但随后很长的时间立法工作处于停顿的阶段。党的后,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防沙治沙法》、《草原法》以及《刑法》修正案等法律和《森林法实施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2)、《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另外,还有大量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及地方政府规章。初步形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体系。在立法的同时,1987年我国了《中国自然保护纲要》,1994年在《21世纪议程》中,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行了规范。

(三)我国物种保护立法存在的问题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名列濒危物种最多的国家之一,­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问题非常突出。笔者从事多年物种保护的工作,以《野生动物保护法》为例进行探讨。

1.立法体系庞杂、立法效力低下、行政管理色彩浓厚。我国立法比较分散,­有专门法律,­如《野生动物保护法》;­同时还有许多“规定”、“办法”和“通知”,­如《关于惩治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的补充规定》、《关于严厉打击非法捕杀、收购、倒卖、走私野生动物活动的通知》等。立法位阶,­有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林业部,­还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林业部、公安部联合的法规,­导致这些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法律效力高低不一,­参差不齐。此外,还存在大量的地方性法规。如:《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山东省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很显然,­我国关于物种保护的立法体系十分庞杂,­立法效力层次较低。同时,各种“规定”、“办法”和“通知”的出现也反映出我国浓厚的以行政命令代替法律的行政管理色彩。

2.立法目的滞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开发,导致环境不断恶化,各种自然灾害频发。人类的环境立法理念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态利益优先理念已经体现到立法中。而我国现行的各种法律还受到经济利益优先理念的制约。如:《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其立法目的是:­为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制定本法。第三条第一款:“国家保护依法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从而可以看出,­我们保护动物的目的重点落在合理利用而非生物多样性保护上,­没有凸显出物种保护的重要性。

3.物种保护的不坚决性。由于立法目的与经济利益妥协,­必然导致法律的软弱性和不彻底性。相关法律的规定使用“应当”、“可以”等比较模糊的词语,在法律责任追究上,措辞宽泛缺乏可操作性。另外,­现行法律对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打击缺乏力度,不足以震慑犯罪分子。

4.物种保护的不全面性。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将保护的范围限定于珍贵、濒危的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这是对经济发展的一种妥协性立法,­缺乏物种保护的前瞻性思维,体现了人类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不能有效地保护自然生态的完整性和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

5.对动物栖息地的保护不力。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是个很广泛的概念,­但是追究法律责任的对生存环境的破坏仅限于自然保护区和禁猎区、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的主要生息繁衍场所,­使得受保护的栖息地概念模糊而且范围有限。

6.执法不力、司法不严。“野生无主,谁猎谁有”的传统思想深植于中国人的心中,且立法本身存在缺陷。传统思想和立法缺陷相结合,­使执法不力、司法不严成为目前物种保护执法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

7.执法后期的处理存在盲点。案件查获的各种违法品的处理,在法律上看似规定明确,但由于执法部门繁杂,部门利益无法协调,致使一些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大都是行政权自由裁量之下进行“处理”。因此,完善法律法规,规范行政执法后续行为,对于保护野生动物很有必要。

四、一些认识及建议

(一)对问题产生原因的认识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文化传统方面的因素。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在人们的观念中根深蒂固,­生物多样性保护观念淡薄。

2.经济利益方面的因素。人们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往往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而忽视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3.体制上的缺陷。我国目前生物多样性保护牵扯部门繁多,管理分散。另外资金投入缺口大。

4.法制上的因素。目前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体系,还存在许多需要改善的问题。

5.观念上的原因。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我国大部分公众的动物福利观念启蒙晚,保护意识相对薄弱。

(二)建议采取的措施

1.定期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建立保护地建设体系和野生动植物种及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2.制定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综合发展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其中,包括自然保护区、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防止沙漠化和荒漠化规划等。生态红线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必须强制性地保护国家生态安全,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3.完善和加强我国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法律体系建设。­生物多样性问题呼唤新的、卓有成效的法律体系的诞生。必须将经济利益优先的思想转变到生态利益优先上。包括对生态安全战略地位的明确,国家主导责任的定位,以及稳定和持续投入的保证等,以确保我国的资源安全。

4.­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体制的建设,增加财政投入。­在保护机构之间要形成监督机制,明确管理权限与责任。

5.加强执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各主管部门要加强协作,加强监管,联合执法。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采取高压态势,有效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国家生态安全。

生态红线保护管理条例范文3

关键词:粮食安全;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2)03-0075-03 粮食安全不仅是确保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研究粮食安全问题意义重大。

一、我国粮食安全现状的实证分析

对于粮食安全这个复杂的问题,不同研究者采取了不同的评价体系。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本文将从粮食产量波动系数、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自给率、粮食储备、低收入居民粮食保障水平五个方面,具体分析我国粮食安全状况。

(一)粮食产量波动系数

粮食产量波动系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粮食供给状况。通常认为,波动系数控制在2%左右的水平是比较理想的。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粮食产量波动系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波动系数仍然很高(见表1)。总体来看,我国粮食产量波动系数平均保持在98%的水平。这个数据距离国际规定的2%的水平有差距,其中仍难免会隐藏着种种问题。相关部门仍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人均粮食占有量

人均粮食占有量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粮食生产水平,是评价粮食安全最直接的指标。我国历年人均粮食占有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见表2)。1978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仅为319公斤,1990年达到393公斤,之后的几年一直在350公斤水平徘徊。2009年再创新高,人均粮食占有量为399公斤,首次接近人均占有量400公斤的水平,但比改革开放初只增加了80公斤,增幅较小,与我国人口的增速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根据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人们食物消费结构要达到改善,人均粮食占有量至少要达到500公斤;食物消费结构要达到根本改善,人均粮食占有量则应不低于700公斤。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才达到400公斤的水平,距离发达国家和国际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水平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低于英国、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但高于一般发展中国家。综合考虑我国人口未来的增长趋势和粮食种植面积的有限性等因素,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水平的提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这也将成为制约我国粮食安全的一个瓶颈。

(三)粮食自给率

一国(或地区)粮食自给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该国(或地区)土地、水资源等方面的自然禀赋条件。此外,交通运输条件、贸易环境、国际工业化水平等也都会对一国(或地区)的粮食自给率产生影响。一般情况下,粮食自给率与粮食安全水平的高低成正比。

我国是传统的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在世界粮食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每年都有较大量的粮食进出口。尤其是我国在2001年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粮食贸易总量明显增加(见表3)。粮食进口量从2001年的1738万吨上升到了2009年的5223万吨,增长了近2倍。从粮食自给率水平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自给率水平很高,超过了95%的水平。从目前来看,我国粮食是安全的,但未来粮食生产、消费等环节将面临人口增加、自然灾害以及更多的未知因素。全球粮食供给情况也不稳定,再加上我国消费结构的升级以及粮食进口量的增加,我国的长期粮食安全仍存在一些隐患。

(四)粮食储备水平

粮食储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保证粮食宏观调控顺利进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粮食储备水平也是反映粮食安全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FAO的最低安全储备标准,认为世界谷物的粮食储备量最低要达到谷物需求量的17%-18%。其中,周转储备占12%,后备储备占5%-6%。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20世纪70年代年均储备水平为14.7%,80年代年均储备水平为20.2%,90年代年均储备水平为34.8%。近年来,我国粮食储备水平均在40%以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现有15000万-20000万吨的储备粮,库存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倍,远高于FAO的标准。现阶段,我国粮食安全储备规模确定为500亿公斤-700亿公斤,市场调节储备为300亿公斤-500亿公斤。据此,我国总的粮食储备规模应为1000亿到1200亿公斤。

(五)低收入居民粮食保障水平

低收入居民粮食需求满意程度也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粮食安全程度的重要指标。在粮食供给量一定的情况下,增加低收入阶层的粮食供给,可以显著地提高一国(或地区)的粮食安全水平,是确保国家政治、经济稳定的重要保障。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粮食定,天下定。我国粮食总供给量是充足的,但还有一些低收入群体尚未解决温饱问题。我们要着力解决低收入居民的粮食获取这一突出问题。农村居民和城镇最低收入居民作为我国的弱势群体,其粮食消费比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我国的粮食安全状况。近年来,农村居民的粮食消费受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粮价下跌等因素影响,种粮比较效益较低。虽然国家给予一定的补贴,但补贴增长速度却赶不上化肥、良种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速度。

二、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粮食耕种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粮食产量实现了7年持续稳定增产,粮食生产和供给出现了较好的局面,粮食自给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从短期来看,我国粮食是安全的。但是,我国粮食安全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

首先,粮食需求总量将继续增长。根据《国家粮食安全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的统计数据,随着人口的增长,预计到2020年我国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95公斤,粮食需求总量约为5725亿公斤。其次,粮食消费结构日益多元化。据预测,到2020年,口粮消费总量约为2585亿公斤,将占粮食消费需求总量的49%;饲料用粮将达到2355亿公斤。再次,我国食用油消费将继续增加。我国油料作物出油率低,且油料作物播种面积在不断减少。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油消费增长趋势将势不可挡。据预测,到2020年,按人均消费20公斤计算,食用油消费需求总量将达到2900万吨。

(二)耕地数量减少

受自然灾害、建设占用耕地、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从1978年的120587千公顷下降到了2009年的108986千公顷,减少了11601千公顷,下降9.6%。我国土地多陡坡,盐碱情况较严重,深受土地沙化、三废污染等影响。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背景下,宜耕土地也会继续减少,今后扩大粮食播种面积的空间非常有限。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三)水资源短缺矛盾突出

目前,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2200立方米,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且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水土资源不匹配,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每年农业生产缺水200多亿立方米。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往往是水资源最匮乏的地区。据统计,我国目前70%的粮食来自需要灌溉的耕地。我国北方水资源矛盾更加突出,黑龙江三江平原和华北平原的许多地区由于超采地下水,近几年来三江平原部分区域地下水位下降3-5厘米,华北平原也已经出现了大约9万多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漏斗区”。其次,我国水资源利用率也比较低,仅相当于世界先进水平的50%左右,浪费现象严重。全国地表水的开发利用率仅为总水量的15.9%,灌溉水有效利用率不足40%,平均每年生产1斤粮食耗水1吨,是先进国家的4倍[1]。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发,北方地区降水也在持续减少,干旱缺水状况呈加重趋势。再次,我国水污染现象也比较严重。每年因水污染损失粮食达200亿公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有些地方甚至还出现了“因污致贫”、“因污返贫”的现象。这些都对我国的粮食生产不利,影响我国中长期的粮食安全。

(四)粮食品种结构性矛盾

小麦、大米、水稻、大豆以及其他经济作物之间的品种结构性矛盾突出。小麦作为居民最主要的消费谷物,总体上来看供需总量基本平衡,每年都有盈余,但品种优质率还有待提高。大米在居民的口粮消费中约占60%,且比重还在逐渐提高。南方水田因自然灾害等原因,水稻种植面积大幅下降,恢复和稳定生产的难度较大,大米需求总量长期偏紧。油料作物尤其是大豆生产徘徊不前,不能满足居民的日常消费需求,国内消费多数靠进口,贸易依存度逐年提高。再加上比较效益低下,大豆的生产逐年减少。粮食品种间争地及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之间的争地矛盾将长期存在[2]。

(五)区域性矛盾加剧

近年来,粮食供需产区域性矛盾突出,主要表现为粮食生产重心北移,粮食格局由“南粮北调”变为“北粮南运”。随着东南沿海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粮食播种面积在逐年下降,北方地区粮食生产占全国比重不断上升。至2007年,7个北方粮食主产区粮食播种面积占全国的55%,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的43.5%,比1991年增加了大约7.3个百分点;稻谷产量占全国总量的17.7%。其中,仅黑龙江地区就占全国比重的7.6%。南方粮食产区的粮食生产总量下降。至2007年,南方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下降到了31.6%,比1991年低4.4个百分点。据《纲要》统计,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7个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1991年的12.2%下降到了2007年的6.3%;产需缺口也在不断扩大,由2003年的485亿公斤扩大到2007年的550亿公斤左右。尤其是西部地区,多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壤贫瘠,粮食生产水平较低,产需缺口较大。

(六)种粮比较效益低下

近年来,随着粮种、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人工成本上升,农民种粮成本也大幅增加,种粮比较效益长期偏低,不利于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按照《中国农村统计年鉴》资料显示,2004-2009年期间,小麦、玉米、大豆三种粮食每亩平均成本从454.64元增加到600.41元,增加了32%;人工成本从141.26元增加到188.39元,增加了33%,净利润从285.09元下降到192.35元,下降了32%。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加速发展,更多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从事其他行业,农业劳动力呈现出结构性紧缺,一些地区出现粮食生产口粮化、“兼业化”趋势。跟进城务工相比,种粮的比较效益明显偏低,致使农民投入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受到抑制,稳定粮食生产的难度加大,影响未来粮食增产潜力的发挥。

(七)全球粮食供求偏紧

首先,全球粮食供求格局发生了变化。近年来,石油价格的高涨,推动了发达国家生物能源的快速发展,大幅度地增加了对玉米、大豆、油菜籽等原料的需求,国际粮价也随之大幅上涨,加剧了全球粮食供求不平衡的局面。其次,全球粮食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推动粮食需求持续增长,致使全球粮食产量增长难以满足消费需求增长的需要。据统计,近10年来全球谷物消费需求增长2200亿公斤左右,而产量仅增加1000亿公斤。世界谷物库存已下降到了30年来的最低水平。再次,未来全球气候变化、人口增长、耕地和水资源的约束等因素,也将直接影响到全球粮食的有效供给,全球粮食供求也将长期趋紧。尤其是任何灾害性天气的变化都会导致国家粮食的大幅度波动,既会对全球粮食市场产生不利,也会直接影响缺粮国的粮食安全。

三、实现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安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目前来看,我国粮食供需是平衡的,粮食短期是安全的。但从中长期来看,受人口、资源、气候、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影响,我国粮食安全也将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对粮食安全状况不能太乐观。

(一)加强耕地和水资源保护,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切实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坚守基本农田保有量不低于15.6亿亩,其中水田要保持在4.75亿亩。认真贯彻和执行《农业法》、《土地管理法》、《水土保持法》以及《基本农田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有效实施土地用途划分,明确土地用途,用法律手段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尤其是水利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村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灌排体系建设,积极推广和发展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加强滴灌等节水设施建设。加强惠农、支农力度,保护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减少资源耗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优化品质,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提高我国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

(二)完善粮食补贴和价格支持政策,调动和提高地方政府、农民的积极性,建立符合市场要求、适合国情的新型粮食价格支持体系。完善粮食法制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农业法、土地管理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及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快制定并公布独立的《粮食法》、《粮食安全法》,修订、完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突发粮食紧急事件应急条例》、《粮食安全储备法》等现有粮食管理条例,完善粮食统计、检测、调查制度,积极倡导科学、节约用粮,建立健全粮食宏观调控体系。

(三)逐步优化中央储备粮地区的粮食储备布局,按照“优先保证口粮安全,同时兼顾其他用粮”的原则,优化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结构。健全粮食储备管理机制,继续加强粮食仓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仓储设施和粮储技术水平,充分考虑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适度减小我国目前的粮食储备规模、调整储备品种和储备布局。

(四)积极推进粮食“四散化”运输方式的变革。建立大型的粮食物流园区,积极培育、改造大型跨区域粮食物流通道,重点改造和建设东北地区粮食流出、流入通道。积极培育大型跨区域粮食物流体系,推广散粮运输方式,加强散粮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粮食运输中转、接收等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铁海联运。完善粮食集疏运网络,提高粮食物流技术装备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完善粮食流通体系。加快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步伐,推进国有粮食企业的兼并与重组,重点扶持承担粮食收购、仓储或加工的国有粮食骨干企业,提高市场营销能力,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五)加强粮食信息的网络系统建设,建立健全粮食库存管理。制定各种灾害的防范和救助预案,确保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反应和有效救助,完善自然灾害的应急、预警机制,同时进一步完善救助保障系统。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建立健全粮食主销区对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加大对人才、高端技术等的资金投入,确保粮食安全信息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生态红线保护管理条例范文4

《__市__镇老镇及镇域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已报市审核;《__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____新城__片启动区外控制性详细规划》、《__街道北部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___路以西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通过专家论证。__镇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初步成果;__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完成初步成果;____镇__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中间成果。

完成__新城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区规划的最终评审,成果报省住建厅审核中。

完成__新城智慧城市规划最终评审工作。

完成__新城沿岸城市设计最终成果并通过专家评审,报市政府审批中。

完成__新城有轨电车线网规划并通过专家论证,报市政府审批中。

完成了__新城水系专项规划专家评审会。

__路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完成规划方案设计,并完成__路综合整治一期工程施工图招投标工作。

两山一镇环境整治生态提升工程:完成寿桃湖二期方案的中间成果、上跨灵天路生态天桥的细化方案以及慢行绿道沿线配套及景观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招投标工作;“两山一镇”南入口修建性详细规划招投标工作正在进行。

完成__自行车公园详细规划及一期服务区详细规划论证;完成__广场方案现场征集群众意见活动,确定中标方案;园博会周边环境整治与景观项目设计评选出中标方案。

完成宝带桥-澹台湖水环境整治方案以及宝带桥-澹台湖一期施工图设计。

完成四馆两中心及周边地区交通研究;完成__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研究初步成果;完成__区产业用地发展研究及__区商业服务业规模与布局规划研究初步成果;__色彩研究规划、__控制性详细规划评估、__古村落保护评估已完成初步现场踏勘。

截止6月底,编制完成了__市土地储备地块用地红线和规划条件48份,土地面积__3.1万平方米(约1996亩)。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32份,选址用地84.8万平方米(约1272亩)。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39份,新批建设用地总面积217.8万平方米(约3267亩),其中新批工业、仓储用地面积为23.2万平方米;其它新批用地面积194.6万平方米。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18件(其中4份市政工程,工程总建筑面积501.9万平方米)。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181份。办理民用方案104个、工业规划方案审批56份。

为更科学合理地引导城乡空间发展,20__年分局将继续开拓思路,针对各重点板块开展专项规划研究,计划开展《__区商业服务业规模与布局研究》、《__市__区产业用地发展研究》,开展《__镇建筑色彩及形式研究》、《中心城区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等。

通过近一年的试行,规划编研中心搭建的规划设计招标平台已成功地完成了澹台湖-宝带桥景区详细规划设计、园博会周边环境整治设计、__文化中心景观设计等多个高标准的规划设计招标工作。20__年,编研中心将进一步完善规划招标平台及__城市规划建设专家库,引进一批高质量的境内外设计单位参与__规划,提升__规划水平,保障区重点项目规划设计有序推进。

规划管理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__省城乡规划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坚持依法行政,努力提高规划管理水平。

同时,在创新服务方式上实施“三个转变”,由“评判式服务”向“策划”转变,由“事中服务”向“事前服务”转变,由“等上门服务”向“找上门服务”转变。改进审批方式,提升审批质量和效率。

一是严格执行“一书两证”核发制度,按规划要求批准各项建设。二是做好建设项目规划方案审查工作,重要地区规划方案须进行专家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大力提高规划方案及建筑设计水平。对拍卖地块的规划技术指标严格把关,保证土地市场的公平公正。三是做好项目放验线及竣工验收工作,保证规划顺利实施。

生态红线保护管理条例范文5

【关键词】铁路项目;施工阶段;环境影响;保护策略

一、铁路项目建设施工阶段的环境影响

(一)水污染

铁路项目建设施工阶段,由于人为活动频繁,导致水污染严重,其主要来源于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其中施工废水就是在施工现场,开展砂石冲洗、混凝土拌合、车辆维修冲刷等作业时,所产生的大量废水,在施工废水中,存在大量污染物,会直接形成水体污染。而生活污水中虽然并没有有毒物质,但是也会散发出恶臭的味道,并且富含营养物质,在排放后,会产生大量的细菌和病毒,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直接影响。

(二)大气污染

铁路项目建设施工阶段会直接污染空气环境,主要体现在施工过程中扬尘、车辆尾气、运输储存水泥和粉煤灰等时产生的大气污染。其中扬尘的环境影响最大,会产生大量的NO、CO、SO2和粉尘等。

(三)噪声污染

在施工阶段,产生的噪声主要来自于施工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作业,其中最为严重的是载重汽车的噪声污染。在施工现场,施工机械设备作业时,都会产生噪声,其音频较高、声压低,并且危害巨大,会直接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持续性的干扰,甚至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居民的听力严重受损,大大降低居民生活环境质量。

(四)生态环境破坏

在施工阶段,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主要体现四个方面,其一,路基开挖导致土层被扰乱,使得植物赖以生存的土壤条件被破坏。其二,施工过程中缺乏对水土保持的重视,导致发生多处地表,河道不通。其三,地下通道和桥梁的修建,会直接影响各种物种的延续。其四,施工线路会直接破坏自然景观的空间连续性。

(五)固体废弃物污染

在施工阶段,会产生大量失去利用价值的固体废弃物,即在施工现场清理的建筑垃圾;路基土石方施工过程中,挖出来的弃土;既有线路提速改造时,所产生的弃渣等等。这些固体废弃物会占用大量的土地,从而严重污染土壤、水体和大气。

二、铁路项目建设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策略

(一)工程概况

某铁路位于广东省珠三角地区,正线长约100km,线路经过多处重要生态敏感区和地表水源保护区。铁路建设很有可能会造成水土流失、噪声污染、水源及大气污染、植被破坏等问题。所以,项目建设单位建立了完善的环境保护小组,采取多元化措施,有效防治污染,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和效果进行监督、检查。将环境保护作为目标,以此大大降低铁路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二)铁路项目建设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策略

1.优化设计方案,贯彻落实环境保护工作。

按照既定规定,贯彻落实振动和噪声防治措施,对于不能够满足功能要求的30m内声环境敏感建筑物,应该及时采取搬迁或功能置换等措施。铁路项目还应该优选施工场地,尽量远离重要环境保护目标。在进行噪声较大的机械设置时,应该尽量远离居民区、学校和医院等对声环境有较高要求的环境敏感点,并在施工区域设置围墙,从而大大降低施工噪声。与此同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严格控制噪声源,夜间停止高噪声施工等,以此有效降低噪声污染,避免由于施工对人们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在铁路外轨中心线的两侧30m以内,可以合理采取声屏障、隔声窗、拆迁安置、功能置换等策略,保证噪声控制在相应标准限值范围内。铁路项目建设企业委托地方政府拆迁全线30m红线范围以内声环境敏感点的居民,并修建拆迁安置点,实施声屏障。在铁路项目建设施工阶段,严格控制与管理强振动施工机械,而其中爆破或者打桩等强振动施工,应该远离环境敏感点,同时避免在夜间施工。并且,强化对振动和地面沉降的实时监控,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为了有效防治沿线敏感建筑物的振动超标,应该及时拆迁安置,或者实施功能置换,项目环评对该类振动敏感点提出了相应减振措施要求,其中大多数敏感点远离线路,少数敏感点周边线路辐射方式调整为隧道,使其不再受强振动施工影响,而其余的敏感点的居民房屋完成了全部拆迁工作,最大限度降低铁路振动影响。

在铁路项目建设施工现场,应该尝试租借已有的房屋,远离沿线重要敏感水体。而施工废水需要经过沉淀,在达到相应污水排放标准后,才能够进行达标排放。而生活污水宜首选排入城市管网中,并经过化粪池或人工湿地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或者做农田灌溉回用。本铁路项目沿线新设置的17座车站,其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都需要及时纳入市政污水管网,并按项目环评提出的车站污水处理方案做进一步的优化。其中部分站点采用SBR污水处理工艺,根据受纳水体功能达标排放至附近的农灌沟,其余的车站则主要是经过化粪池处理,再排进污水管网,从而大大降低了施工A段的水污染,减少了施工阶段的环境影响。

2.加强建设环境管理体系,确保环境保护工作得以落实。

铁路项目建设施工单位还需要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遵循环境保护生存、依照环境保护发展,实现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双赢,实现交通运输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良好理念,构建完善的环境管理机构。并且,还应该切实根据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条例,制定相关管理方法和管理条例,以此强化铁路项目建设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管理。其中铁路项目各参建施工单位的项目部还应该积极成立环境保护小组,构建安全环保部门,并配置专职人员落实负责本标段的环境保护工作,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通过制定环境管理组织体系和管理文件,加强建设环境管理体系,以此保障环境保护工作得以贯彻落实。

3.加强施工阶段环境污染控制,做好过程性的环境保护工作。

由于铁路项目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规模比较大,所以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在施工阶段最为明显,施工单位在落实环境保护措施的基础上,还应该加强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控制。为了做好施工阶段的环境污染控制工作,施工单位应严格落实环评及其批复文件中关于大气、废水、噪声和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的治理措施,环境监理单位应该对其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确保施工阶段的环境污染控制达到相关标准。

4.制定敏感目标保护,提高保护标准,满足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根据线路周围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制定专项保护方案,提高保护标准和水平,降低铁路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本铁路沿线需要穿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等四类特殊的敏感目标,并且还会经过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在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在隧道施工时,采用新型的爆破施工工艺,降低对山体和生态的影响,采用环保式的洞口,并对其做加固防护和绿化处理。在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用彩条布遮盖储料场内比较松散,并且容易飞扬的材料,禁止用松木包装的机械设备进入公园内部,严禁捕杀野生动物,并组织施工人员对相关保护法进行学习,加大宣传力度。在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将保护区的线路进行了变更,环评阶段的240m路基调整为桥梁,在施工之前,制定专项保护方案,下发相关施工管理规章制度,确保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工作得以落实到位。在遗址文物的保护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关工序,委托相关专家进行调查和勘探,并据此制定施工阶段的文物保护方案。在水源保护区的环境保护工作中,进行桥梁设计优化,减少水中桥墩的数量,加强施工阶段的管理,禁止在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施工营地,并采取临时工程措施,以此大大降低铁路工程对饮用水源的影响。

5.加强重点部位的环保防护措施。

在项目起点区域,水系分布密集,众多水体属Ⅱ~Ⅲ类水体,水环境较为敏感,跨越水体桥墩的水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采用大型沉井基础施工技术。一旦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泥浆排进水体,势必会带来巨大的生态破坏,所以,在施工^程中,在各钻孔桩钢护筒内,必须合理安装泥浆泵,将泥浆提升到大桥的两端陆地临时泥浆干化场,在此进行泥浆处理,泥浆干化之后,会被运输到既定的弃渣场,以此保证泥浆不会排放到水体内。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项目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是铁路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愈发严重,尤其是项目施工阶段。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全面采取措施,加强铁路项目建设施工管理,鼓励施工人员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采取多元化的、有效的保护策略,大大降低铁路项目建设施工阶段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保的双赢。

参考文献

生态红线保护管理条例范文6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

Abstract:Water is the foundational natural resource and strategic economic resource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the controlling factor, is the basic guarantee for the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the legislation at all levels have issued a series of about water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of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achieve the most strict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has laid a solid legal foundation. Gate house reservoirs aiming at the problems i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strengthen the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improve project management level, increase publicity o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establish and perfect rules and regulations, implement the regular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the management pattern, strives to keep "three red line", accelerate the gate house reservoi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Key words: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Water use efficiency; Carrying water function area limitation

中图分类号:G42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门楼水库概况

门楼水库坐落于烟台市福山区,位于大沽夹河西支流内夹河(又名清洋河)下游,它于1958年11月动工兴建,1960年10月底竣工。其控制流域面积1079km2,总库容2.44亿m3,兴利库容1.264亿m3,死库容0.1亿m3。水库校核水位34.99m,兴利水位30.68m,死水位20.50m,是流域内仅有的一座大型水库。

门楼水库是烟台市区主要水源地,2006年10月,经水利部核准,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它不仅为烟台市提供70%以上的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水,而且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市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门楼水库还肩负着保护下游福山区、芝罘区及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8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是整个烟台市区经济发展的主动脉。因此,加强水资源管理、强化工程设施管护、合理发展水资源生态建设是门楼水库管理的中心工作。

2、水库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难点

2.1、污染源众多,情况复杂

自上世纪末开始,门楼水库水质状况有趋于恶化的倾向,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位于上游栖霞市境内的庵里水库平时发电弃水和汛期泄洪排水而形成的点污染。二是流域范围内的各种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以及农田施用的农药、化肥与上游非法采矿所排出的含有多种重金属盐的酸性废水、废渣,通过降雨、径流汇入水库而形成的面污染。三是沿线群众爱护水库、保护水源、防止水污染的意识淡薄,洗衣服、游泳以及在水库岸边野炊、烧烤等污染水质和环境的行为时有发生,由此而形成了水库沿线水质状况较差的线污染。因此要做好水资源管理,就必须做到点、线、面全方位综合治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从而达到理想化的治理效果。

2.2、不合理开采现象多,水资源利用率低

门楼水库自2003年实行供水计量后,每天都坚持对日供水量进行记录、分析,通过几年的供水数据显示,门楼水库日供水量呈逐步减少趋势,究其原因,并非是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水减少,而是部分企业、个人、私营业主大量采用地下水,导致地表水用量减少,随着汛期泄洪,门楼水库对于多余的地表水,只能按照控制水位线排出库外,造成流失。

通过比较近五年的数据,可以看出除了2009年泄水总量较少之外,其他四年,每年泄水总量都相当于1-2个门楼水库库容量,水资源浪费比较严重。此外大量开采地下水还会破坏地下水源,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导致部分地表沉降,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3.1、领导高度重视,层层落实责任制

门楼水库作为烟台市主要饮用水水源地,为保证水质不受污染,让市民喝上放心水,烟台市政府专门成立了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多次亲临现场进行督导,并与有关县市区签订水源地保护责任状,有力地保证了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水库管理局还结合水库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建立了《水源地保护实施细则》、《工程检查观测制度》、《汛期岗位目标责任制》等十几种规章制度,层层落实责任, 强化工作措施,把工程各个部位、各个环节全部落实到班组、落实到个人,使全局干部职工人人任务明确,责任清楚,处处有章可循,从而保证了水库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3.2、加大水源地保护宣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