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产业发展交流发言材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产业发展交流发言材料范文1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环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的实践和体会
环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一家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生物医药保健食品知名企业,主导产品为氨基酸系列品种。近年来,企业通过开展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硕果累累,并实现了科研成果产业化,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2010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352万元,税金1198.7万元,实现净利润2619万元,资产规模达到18266.7万元。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总结我司科技创新取得成效,我们的实践和体会是:
一、拓宽产学研的合作渠道是环西科技创新的捷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近年来,我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调动内部资源,多渠道利用外部资源的研发方式,先后与华南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江南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和***省微生物研究所开展产学研合作,采取联合开发、委托开发、人才培训和成果孵化等模式,构建多元化的产学研联合体,并组建了***省企业技术中心、***省生物健康产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通过拓宽产学研的渠道,近年来我司科研成果层出不穷,申报发明专利有11项,已授权有5项,其中发明专利:“生物酶法从蚕蛹中提取复合氨基酸的方法”,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具有改善营养性贫血功能的阿胶归芪颗粒及其生产方法”,获得2011年度***省专利优秀奖。另外,取得省级科技成果鉴定3项:一是“二次复合酶法水解蛋白质生产复合氨基酸技术研究”,该成果克服了传统生产工艺的弊端,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二是“利用黄色短杆菌XV1065发酵法生产L-缬氨酸技术研究”,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三是“发酵精氨酸及其衍生物精酮合剂关键技术开发”,综合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解决了行业共性的关键技术难题。在高附加值小品种氨基酸、药用真菌新一代功能产品、小分子肽等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提升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实践证明,加强产学研合作是企业科技创新出成果的一条最有效捷径!
二、构建长效激励机制是环西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
我司注重构建长效激励机制:一是为人才创造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平台。一批作出突出成绩的技术管理人员均被提到领导岗位上;二是设定研发人员的高薪待遇。主要技术骨干的工资待遇达到一般员工的5倍以上;三是专门设立了 “乙妹基金”, 每年从利润中提取20万元,奖励具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四是制订了《专业技术人员奖励办法》;五是公司董事会明确科研经费优先投入的原则。每年均按销售收入总额,提取不低于5%的经费投入企业研发活动。
近年来,这些机制都得到很好贯彻和执行,使企业研发活动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整支技术团队拧成一股绳,有力推进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进程。近年来,有8个科研项目先后获国家、省部级立项。分别为:①《新型微生物发酵法年产1000吨L-缬氨酸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列为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②《年产万吨级氨基酸生物制造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③《口服氨基酸生产技术改造项目》列为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技术改造项目;④《生物技术制备复合氨基酸的研究》列为省部产学研结合项目;⑤《药用真菌新一代功能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列为省科学事业计划项目;⑥《生物技术产业化新一代健康产品及产供销一体化项目》列为省现代产业500强项目。另外,还有两个项目列为省专利实施计划项目。
三、大仁大爱的企业文化是环西科技创新的源泉。
大仁大爱是环西优秀的企业文化,该文化浓缩了环西励志奉献社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生产优质产品,对消费者负责,对员工负责的理念。而延伸出来的是,这一文化理念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等一系列的工作,使企业形成一个仁爱尽责、团结和谐,乐观进取的氛围,产生无限的魅力。环西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保健食品厂,发展到现在已成为国内一家实力雄厚生物医药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近年来,我司先后被授予***省民营科技企业、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省现代产业500强项目实施企业、***省自主创新100强企业,***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50强、***省氨基酸创新产业化示范基地、***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资质。此外,我司还被***省质量协会和用户委员会授予“***省用户满意”企业。环西牌氨基酸系列产品,获***省保健行业协会授予保健品最具竞争力品牌和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十大保健品称号。“环西牌”商标被认定为***省著名商标。
这些蜕变,源于董事长李少平提出的大仁大爱的理念,在环西得到成功的践行!同样,总结我司科技创新工作,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其源泉首先就是大仁大爱的企业文化!当年与董事长一同拼搏的一群技术和经营管理骨干,在企业实行股份制改制中,如今均被列为企业股东。这也是环西大仁大爱企业文化最好的例证!
四、有一个优秀的领头雁是环西科技创新的牵引力。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公司技术带头人方佳茂同志2004年受聘到环西,挑起技术中心的重担。当时,国际氨基酸市场蓬勃发展,但国内氨基酸行业综合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普遍存在着自控程度低、污染大、能耗高、产酸率低等问题,产品核心竞争力差。这些问题同样成为当时制约环西发展的瓶颈。于是,方佳茂同志逆势而上,大胆提出技术创新的路子,凭借其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在公司高层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带领研发团队,刻苦攻关。在他的带领下,近年来公司先后突破了制约氨基酸行业发展的多个关键技术难题。新工艺在节能减排、降低污染方面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新技术对提升我司系列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氨基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升我国氨基酸行业的综合技术水平,产生了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一个优秀的领头雁在技术创新活动中起着重大的牵引作用!
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他先后被授予中国食品工业先进科技带头人、腾飞中国2009年度杰出人物,***省实践科学发展观优秀企业家称号。鉴于他在生物科技保健领域所作出的技术贡献,他被聘为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终身会员、***省保健行业协会副秘长、***省预防医学会食品卫生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如今的他,不仅仅是环西的领头雁,也是行业的领头雁之一!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展望未来,环西人豪情万丈,有信心在新的征途中,秉成“开拓空间,创造魅力,伟大腾飞”的新理念,奋进,再创佳绩,回报社会!
2011.8.12
(图片共3张)
图片1
***环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厂区环境图
图片2
***环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学研签约仪式
图片3
产业发展交流发言材料范文2
一、台湾LED产业发展分析
1、台湾LED产业现状,台湾自1972年出现第一条LED封装生产线以来,早期LED产业发展由下游的封装产业开始,然后往中、上游发展,逐步介入芯片及外延产业,从而建立了完整的LED上中下游产业链。目前,台湾是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LED生产地,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约占40-45%),产值位居世界第二(约占25%)。2009年,台湾LED产业产值约新台币800亿元,年增长约达3%。2010年预估产值新台币864亿元,其中320亿元为LED晶粒生产,544亿元为LED封装。
2005年起,台湾LED产业进入并购整合阶段,元砷合并联铨组成新元砷,晶电合并国联组成新晶电。与此同时,由于业界普遍看好LED应用于TFT-LCD背光源的前景,台湾儿大液晶面板、背光模组与背光源大厂分别与LED厂商实行跨产业的联盟策略,奇美、友达、联电、台积电、鸿海、台达电、华新丽华、台塑等均通过转投资等方式切入LED产业链。2006年9月,晶元光电、元砷光电及联电和友达转投资的连勇光电正式成立了新的晶元光电,新晶电一跃成为了全球第一大红光LED厂商、第四大蓝光LED厂商。目前,台湾LED产业链共有厂商200多家,其中:上中游外延及芯片主要有品电、广镓、璨圆、泰谷、新世纪、华上、联胜等厂商;中游晶粒切割代工主要有光磊、鼎元等厂商;下游封装主要有亿光、光宝、东贝、今台、佰鸿、宏齐、先进、华兴、光鼎、莹宝、南亚、李洲等厂商。同时,也有专注于高功率LED封装及照明业者,如艾笛森、研品、海立尔、齐瀚等厂商。
2、台湾LED产业发展舰颈。面对国际竞争,台湾LED产业发展急需突破的三大问题:
一是散热问题。由于高功率LED输入功率仅有15至20%转换成光,其余80至85%则转换成热,如果这些热量不能及时排出,将会使LED晶粒接口温度过高而影响发光效率及发光寿命。近年随着LED应用范围不断扩大,LED逐渐要求高亮度、高功率且大面积式的LED系统,尤其是用于LCD背光模块的面积与数量剧增,对散热的技术要求日渐提高。由此,散热问题是LED产业发展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二是专利掣肘。台湾在LED产业的产值世界第一,但LED产业受到国际五大LED厂商的专利箝制,专利问题向来为台湾LED厂商发展中最大的难题,近年来多次巡到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337条款调查,以及日亚化(Nichia)和Lumileds等国际大厂的控告。为规避Nichia专利,台湾厂商只能采用发光效率较差的德国欧司朗(Osram)授权,或者将产品销到知识产权意识较低的市场。因此,台湾的LED企业一方面提交专利申请,另一方面积极通过专利授权许可来获得市场进入资格。据估计,台湾的LED企业在美国拥有2000多件属于LED领域的授权专利和数以千计的专利申请,其交纳给美国专利权人的专利权利金一年就达到60多亿美元。
三是技术标准待统一。LED在台湾已有30多年发展历史,但LED无论在产品规格或量测上都缺乏标准。早年CIE(InternationalCommission on Lighting)曾主导设立CIE-127的LED量测标准,但并不完整,也未涉及产品标准。台湾厂商近年来也分别提出几套产业标准,但至今还没有一套国际共同承认的产业标准。反之,发达国家或地区为了抢占LED先机,在LED标准和测试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标准方面注重选择LED特性参数及测试方法研究。同时,许多国际大公司的研究和开发人员正在积极参与国际专业化组织,制订半导体照明测试标准。
从过去制订产业共同技术标准的经验来看,最后通常由欧美日等国的大厂所把持,由LED产业的几家龙头厂结为联盟,相互分享技术与专利,通过市场占有率排除竞争对手,逐渐成为业界的共同标准。如果不是该联盟的业者,要使用以上标准,生产类似的产品,必然涉及该联盟的专利权,还需付出高额的授权费用。台湾LED厂商以代工为主,即使全球大多数的产品都在岛内生产,但对产业技术标准却几乎没有发言权。
二、两岸LED产业合作分析
1、台湾LED企业加速投资大陆。和其他新兴产业一样,LED将经历产能持续扩张、行业竞争加剧和产品价格下降的过程。当前,全球LED技术已经进入应用创新的关键时期,作为一个技术快速进步和规模效用明显的行业,厂商只有追求规模效应和技术创新才能生存发展,因为,技术的进步需要庞大的研究投入支持,庞大的企业规模有助于实现最低的生产成本。大陆因投资环境优良、生产成本相对低廉、市场前景广阔等受到台湾LED厂商青睐。
利用两岸LED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和互补性,近几年来,台湾LED厂商加速对大陆的投资步伐。据高ILED产业研究所的调研,2010年,约70%台湾企业参股或独资或合资进入大陆,其中,约94%投资为外延芯片,其次是封装领域。从投资地域看,台湾企业投资主要在福建、浙江、江苏,尤其是在江苏的投资占了较大比例。台湾外延芯片企业除了泰谷和广稼以外,其它外延芯片企业全部进入大陆设厂。台商在LED产业的布局主要分为三种整合模式:一是晶电模式,通过互相参股或并购组成泛晶电联盟;二是垂直整合形态,这种模式以发达、奇美为代表,由于液晶面板对于LED芯片的需求,涉足到LED领域,进而延伸在LED产业布局;三是进行跨产业结盟,其中以灿圆、东贝、瑞轩、LGDisplay合资的扬州灿扬光电为代表。
2、“搭桥计划”助推两岸LED产业合作,2008年8月,台湾当局实施“搭桥计划”,建立一产业一平台,从个别产业开始,举办两岸产业交流的方式搭建双方交流桥梁,其中,LED照明产业便是“搭桥计划”优先推动的项目之一。2009年6月初,在台湾召开“两岸LED(半导体)照明产业合作及交流会议”,来自两岸约27()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厂商在会上广泛交流,就未来产业合作达成“共同制定产业标准”等六项共识,包括:
一是两岸建立常态化产业合作及交流机制,双方成立行动工作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共同推动交流与合作项目,今后每年举行一次“两岸LED照明产业合作及交流会议”,由两岸轮流举办;
二是两岸共建LED照明产业链,优化产业布局,共同参与“十城万盏”LED照明试点工
作,共建具有国际品牌的LED照明厂家;
三是共建LED照明产业联盟,进行同构型技术研发,加强产业策略研究与人才交流,建立两岸LED照明信息平台;
四是共建LED照明专利库,建立知识产权互惠机制,达成共识,实现双赢;
五是两岸建立标准化工作机制,共同制定LED照明产业标准,实现两岸LED照叫标准化组织的合作;
六是共同设置LED照明检测验证平台,展开检测技术、测试方法及检测设备等研究,实现检测结果互认。
上述6项共识有助于加强两岸LED照明相关产业的合作与交流,未来将带动两岸相关产业在LED照明的竞争力,尤其照明产业标准的订立,更能提升双方业者在LED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三、闽台LED产业对接分析
1、福建LED产业概况。福建是大陆LED产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区域之一。2007年4月,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出台《福建省促进LED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07―2010年)》,大力促进LED产业发展,现已形成以厦门为中心,辐射漳州、泉州、福州、龙岩,莆田等地区的海峡西岸LED产业集群。福建省物构所(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也致力于建设LED技术研发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由厦门市LED促进中心建设的“创意照明应用设计中心”已经正式挂牌运营。目前。全省LED企业数超过250家,预计2010年全省LED产业实现产值将达到130亿元。“十二五”期间,福建将抓住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历史机遇,加怏发展LED产业,预计到2015年,全省LED产业实现产值超过600亿元。
与台湾相比,福建LED产业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主要面临三大发展瓶颈:一是缺乏核心技术。目前LED相关专利基本被发达国家控制,福建LED产业缺乏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二是产业链发展不平衡,配套性差。LED产业链主要由衬底材料制作、外延片生长、芯片制备、封装和下游应用产品生产五部分组成。尽管福建LED产业基本涵盖产业链上、中、下游,但大多数企业仍然以加工型为主,企业间重复建设较多,产业链发展不平衡、配套性较差。三是专业人才缺乏。福建LED高新技术人才资源较为短缺,人才总量偏少,结构不合理,尤其是缺乏中高级专业、复合型人才,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领军人物更是稀缺。
2、闽台产业对接成效显著。近年来,通过举办两岸产业项目对接会,组织台商、行业中介考察省内光电产业园区、研讨会、洽谈会等招商活动,一批来自台湾的生产高端LED芯片及应用产品的企业先后落户福建。
一是台湾LED企业来闽投资兴业日渐增多。近三年来,闽台LED产业合作项目达到70多项,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台湾外延、芯片企业晶元、鼎元、嘉晶、视创分别在厦门、福州、云霄、莆田投资MOCVD外延生产线;封装及应用企业亿光、睿鸿等在福清投资设厂。
二是两地LED交流日益频繁。近三年来,福建省信息化局与台湾电电公会、照明同业公会等台湾光电信息类行业商(协)会联合举办项目对接会20多场,邀请台湾LED产业专家、企业家超过1000人次,有力地推进了闽台产业交流和对接。
三是在技术、标准、示范工程建设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果。福建光电行业协会一直与工研院、电电公会、照明公会保持着密切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关系,省光电行业协会LED专家编写的“DB3502/Z 005―2010道路照明现场动态测量方法”得到了台湾专家的认同,已联合召开多次讨论会进行修改完善。台商投资的厦门晨耀科技积极参与厦门市LED道路照明示范工作,其安装的LED次干道路灯得到厦门LED专家的认可。
3、闽台LED产业合作方向。全球LED技术发展甘新月异,据预测,未来10年LED技术发展以核心器件与创新应用并举,LED产业竞争程度将不断加剧。闽台LED产业合作应着眼长远,把握发展潮流,通过优势互补,发挥“先行先试”,推进产业对接,打造全球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海峡两岸LED产业集聚带。
首先,完善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闽台LED产业合作工作小组架构和机制,建立对接窗口,实现LED产业合作的常规化沟通机制,共同研拟闽台在LED产业合作的决策、试点计划、标准及认证等相关事宜。
其次,加强研发合作。依托福建省物构所(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联合两地企业及具有优势的台湾“工研院”等研发机构,共建研发平台,突破产业关键技术难题,共同制定LED照明产占占标准及检测、认证平台。
产业发展交流发言材料范文3
一、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2014年《中小城市绿皮书: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14)》,杭州市余杭区位列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市辖区第八。这是余杭人民加快建设“美丽余杭”取得的重大成就。而建设“美丽余杭”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力抓手。这不仅契合了《经济生活》“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的教学内容,也为该课的开设提供了丰富鲜活的课程资源。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余杭经济新形象,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和举措。
2.思考余杭经济新发展,理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义和要求。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素材的解读和教材的研读,初步学会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增强自主阅读的能力。
2.通过参与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增强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和技能。
3.通过生活素材和教材文本的有机结合,尝试生成知识和运用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谈余杭、探余杭、析余杭、建余杭”等学习活动的体验,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怀和自豪感,增强建设“美丽余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通过对余杭经济全面的了解和剖析,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认同感和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举措。
教学难点: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教学方法】
主题教学法:在教学中以“主题导人——主题剖析——主题深化——主题升华”为逻辑,依托本土资源,围绕“余杭经济新水平”、“余杭经济新形象”、“余杭经济新理念”、“余杭经济新希望”等四个环节,通过实施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活动,实现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有机统一。
二、课堂实录
(一)主题导入——余杭经济新水平
师问:同学们,我们生长、生活在余杭,作为余杭人,您自豪吗?
生答:自豪(非常自豪,很自豪)。
师追问:你们能用一个数字概括出为余杭经济自豪的理由吗?
生1答:余杭经济全国第9;
生2答:第8。
师:这两位同学非常关注余杭经济的发展,很好。确切地说:根据《中小城市绿皮书: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14)》,2014年余杭区位列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市辖区第8,比2013年第9又进了一位。
师:同学们,这是全体余杭人民加快建设“美丽余杭”取得的重大成就,代表了余杭经济发展的新水平,为进一步了解余杭经济的发展情况,我们一起来探究。
(点评:从“本土情节”切入,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生活与理论的距离,有利于快速形成和谐、共鸣的课堂氛围。家乡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激发了学生关注家乡发展、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主题剖析——余杭经济新形象
【探究1】
教师呈现预设的表格(见下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时间6分钟,讨论后各组代表发言。
(学生四人小组在小组长的召集下,分工合作,认真而又热烈地开展了讨论和分析。教师指导、参与个别小组讨论,并大致掌握各组讨论情况。)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一边点拨、归纳,一边将重要信息录入表格。
第一维度——知名企业
组1代表:阿里巴巴、老板集团等。阿里巴巴坐落在余杭的海创园内,是余杭的知名企业,不仅在美国成功上市,而且马云成为中国首富。原因是因为有了淘宝网。
师引问:阿里巴巴除了淘宝网,还有哪些产品?
学生1:.支付宝、快的打车软件等。
师追问:这些软件的研发得益于什么?
学生2:这些软件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它的研发得益于阿里巴巴的不断创新和科技进步。
师引问:阿里巴巴企业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
生齐答:走自主创新道路。
师归纳: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更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经济发展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第二维度——特色产业
组2代表:塘栖枇杷等。塘栖每年举办枇杷节,枇杷知名度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塘栖枇杷把种植、采摘、餐饮、住宿、农家乐等结合起来,带动休闲旅游业发展。这启示我们把农业与服务业结合起来,调整产业结构,走农业现代化道路。
师点评:这位同学对枇杷产业甚是了解,看来塘栖枇杷后继有人了。(生笑)我看了其它组的同学也写得很好,如仓前掏羊锅等,时间关系,大家可以课后多多交流。
第三维度——农村变化
组3代表:农村发展快。农业丰收、农民富裕、农村面貌大有改变。如,私家车多了,房子漂亮了、道路宽敞了、交通便捷了、设施完善了、文化生活丰富了。原因是经济发展快,国家对农村的政策好。启示:国家要重视“三农问题”。
师引导:对,农村的巨大变化离不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这是有目共睹的。为了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实行了一系列好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具体有哪些,知道吗?
生1:实行粮食保护价。
生2:科技下乡。
生3:取消农业税。
生4:工业反哺农业。
生5:户籍制度的改革。
师:大家知道的还不少。这些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推动城乡一体化。
第四维度——生态环境。
组4代表:生态环境应该两面看,一方面,在经济发展中,由于工业排放废气、废水,汽车尾气、生活污水等,确实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在努力改变生态环境,如“五水共治”等,有些地方山绿了、水清了、空气清新了。这启示我们:企业要节能减排,利用清洁能源。我们要树立环保意识,低碳出行,共同保护生态环境。
师点评:这位男生回答得太精彩了!尤其是能够一分为二看问题,既客观又全面,思路清晰,掌声鼓励!
师:(引导学生阅读板书上的表格内容,重点强化启示中的创新驱动、结构调整、城乡一体、节资环保等字眼)问:这些重大举措的目的是什么?
生:(在快速翻阅了课本P88-90页后)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师总结:对!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条主线。
(点评:通过学生合作探究余杭知名企业、特色产业、农村发展和生态环境四个维度的表现、原因和启示,生成并利用了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本土资源,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讲,加上教师的循循善诱,学生的学习有广度、有深度,实乃本课一大亮点。)
师:同学们通过合作探究,我们了解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你们觉得最难理解的是哪个举措?
生:(异口同声)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刚才我们在探讨“特色产业”的时候有所涉及,但经济结构不仅仅是产业结构,还有如投资结构、消费结构、交换结构等。老师希望通过下面的自主探究活动,帮助大家了解余杭是如何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树立经济新形象,并进而理解经济结构调整的意义和要求。
【探究2]
师引导:第一步,精读教材P89最后一段,并运用“3W”法思考和标注;第二步,利用导学案提供的材料,划出关键词,获取有效信息;第三步,“材知结合”,口头阐述。(PPT出示材料)
材料一:余杭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园以及各类行业研发设计中心、孵化器等平台建设。围绕“人才强区”战略,引进和培育海外高层次人才,开展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
材料二: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余杭出台推进企业“机器换人”等扶持政策,鼓励工业企业进行装备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技术改造。
材料三:余杭抢抓与杭州主城全面融合的历史机遇,集中资源要素建设临平新城、杭州北部新城、未来科技城三大区块,切实增强塘栖小城市和瓶窑等中心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聚集功能,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运用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余杭是如何树立经济新形象的?
生1:材料一中余杭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园建设和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说明余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要依靠创新,依靠科技进步,依靠人才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生2:材料二中余杭推进企业“机器换人”,鼓励企业进行装备智能化、信息化改造,说明余杭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道路。
生3:材料三中余杭建设三大区块和美丽乡村,说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走城镇化道路。
师点评:同学们回答得非常精准,余杭确实是从多方面、多角度努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逐步树立余杭经济新形象的。
(点评:调整经济结构的具体要求是本课的难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精读教材和分析典例,比较好地突破了这一难点,并初步学会如何“材知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获取有效信息、调动知识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当然,由于文本本身的抽象性和理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仍处于“浅层次”,有待强化和拓展。)
(三)主题深化——余杭经济新理念
师:余杭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思想的指导,余杭经济新形象的塑造,必定蕴涵丰富的新理念,让我们继续深入探究吧。
【探究3】
师:请同桌的两位同学一起,一方面快速阅读P87-P88有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另一方面,结合我们上述的探究成果(黑板显示图表一新理念)思考:余杭经济的发展是如何体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的?6分钟后请各组代表踊跃发言。
师:时间差不多了,谁先发言?(在发言过程中教师一边点拨、归纳,一边将重要信息录入表格)
组1代表主动举手回答: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注重科技进步与创新,塘栖枇杷等特色产业发展迅猛,都是为了实现经济的发展,说明余杭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为了切实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说明余杭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五水共治”等环境治理举措,说明余杭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师点评:这位同学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余杭经济发展新形象的举措,讲得很有道理。
师启发:是不是某个维度与某个要求只能一一对应呢?如知名企业、特色产业只对应发展是贴近实际的本土资源,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讲,加上教师的循循善诱,学生的学习有广度、有深度,实乃本课一大亮点。)
师:同学们通过合作探究,我们了解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你们觉得最难理解的是哪个举措?
生:(异口同声)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刚才我们在探讨“特色产业”的时候有所涉及,但经济结构不仅仅是产业结构,还有如投资结构、消费结构、交换结构等。老师希望通过下面的自主探究活动,帮助大家了解余杭是如何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树立经济新形象,并进而理解经济结构调整的意义和要求。
【探究2]
师引导:第一步,精读教材P89最后一段,并运用“3W”法思考和标注;第二步,利用导学案提供的材料,划出关键词,获取有效信息;第三步,“材知结合”,口头阐述。(PPT出示材料)
材料一:余杭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园以及各类行业研发设计中心、孵化器等平台建设。围绕“人才强区”战略,引进和培育海外高层次人才,开展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
材料二: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余杭出台推进企业“机器换人”等扶持政策,鼓励工业企业进行装备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技术改造。
材料三:余杭抢抓与杭州主城全面融合的历史机遇,集中资源要素建设临平新城、杭州北部新城、未来科技城三大区块,切实增强塘栖小城市和瓶窑等中心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聚集功能,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运用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余杭是如何树立经济新形象的?
生1:材料一中余杭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园建设和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说明余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要依靠创新,依靠科技进步,依靠人才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生2:材料二中余杭推进企业“机器换人”,鼓励企业进行装备智能化、信息化改造,说明余杭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道路。
生3:材料三中余杭建设三大区块和美丽乡村,说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走城镇化道路。
师点评:同学们回答得非常精准,余杭确实是从多方面、多角度努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逐步树立余杭经济新形象的。
(点评:调整经济结构的具体要求是本课的难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精读教材和分析典例,比较好地突破了这一难点,并初步学会如何“材知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获取有效信息、调动知识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当然,由于文本本身的抽象性和理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仍处于“浅层次”,有待强化和拓展。)
(三)主题深化——余杭经济新理念
师:余杭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思想的指导,余杭经济新形象的塑造,必定蕴涵丰富的新理念,让我们继续深入探究吧。
【探究3】
师:请同桌的两位同学一起,一方面快速阅读P87-P88有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另一方面,结合我们上述的探究成果(黑板显示图表一新理念)思考:余杭经济的发展是如何体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的?6分钟后请各组代表踊跃发言。
师:时间差不多了,谁先发言?(在发言过程中教师一边点拨、归纳,一边将重要信息录入表格)
组1代表主动举手回答: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注重科技进步与创新,塘栖枇杷等特色产业发展迅猛,都是为了实现经济的发展,说明余杭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为了切实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说明余杭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五水共治”等环境治理举措,说明余杭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师点评:这位同学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余杭经济发展新形象的举措,讲得很有道理。
师启发:是不是某个维度与某个要求只能一一对应呢?如知名企业、特色产业只对应发展是平、探余杭经济新形象、析余杭经济新理念和建余杭经济新希望,共同学习了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的内容。我们坚信:只要我们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牢牢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定能在“美丽余杭”建设中再创辉煌!让我们一起为余杭经济的未来喝彩吧!谢谢大家!
(点评:本环节立足于课外实践,引领学生亲近实际、关注社会、学以致用,打破应试桎梏,彰显新课程理念,有点睛之功效。当然,对于高一学生,事涉政协、议案,略显陌生,如有具体实例抛砖引玉,则更具操作意义。)
三、教学反思
本次参加优质课评比,承蒙专家与同行认可,拿到一等奖。备课、磨课、上课过程中虽多有曲折,但收获颇丰,现总结以下几点以自勉:
(一)资源开发本土化。好的课堂犹如一出好戏,剧本的好坏直接关乎戏的成败。本课在设计之初原本是立足于中国宏观经济谈主题与主线的,虽契合教学内容,却过于“高大上”,不接地气,效果不佳。几经反复,才落地于余杭经济这个切口。对于家乡实情,学生多了一份熟悉,也平添了一份热爱,娓娓道来,层层推进,兼具效度与信度。
(三)情境设置主题化。好的课堂应该“形散神聚”,既注重情境的广度,又挖掘素材的深度,尽量做到“一例到底”、“一材多用”。本节课围绕余杭经济这一主题,以“主题导入——主题剖析——主题深化——主题升华”这一路径展开教学,主题明了,容量可控,受到听课专家与同行的肯定。
(四)学生参与主体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是学习主体这一理念已达成共识,但如何搭建平台、提供机会来激发学生潜能、提高有效参与仍是一个课题,这也是本课教学力图突破的地方。在本课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同桌互助、合作探究、阅读文本、课后调研等活动,有话可说,有例可找,有书可看,有问可思。
【专家点评】(徐晓芸,浙江省余杭区教研室,政治特级教师)
卞巧娣老师是一个专业知识扎实、教学技能熟练、综合素质较好的青年教师。她执教的《围绕主题抓住主线——建设“美丽余杭”》-课,在余杭区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中无可争议地获得了一等奖的第一名,其奥妙所在可以用“高、大、上”这三个关键词概括,具体表现在:
(一)教学立意有高度。该节课从谈余杭、探余杭、析余杭到建余杭,始终让学生以一个主人翁的角色,紧紧围绕余杭经济的发展,去学习、理解、把握和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精要。尤其是第四个环节余杭经济新希望的设计,引领学生关心余杭的未来,参与余杭的建设,打破了应试的桎梏,立足学以致用,着实让人敬佩。
(二)教学设计现大气。该节课的大气首先表现在对教材的处理够大胆,先主线、再主题,主线体现主题,顺理成章。其次还表现在教学的手法以小见大够大度,从余杭经济发展的典例中探索、剖析科学发展的大道理,比起那些纯粹的阐述更来得令人信服。再次还表现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以“放”为主够大方。一般情况,教师对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比较难以把握,不知道学生会想什么、说什么、问什么,而卞老师放中求活,驾轻就熟,可见其扎实的功底和聪慧的机智。
(三)教学成效显上位。这节课的最可贵之处在于三维目标的达成上。围绕主题层层推进、学生探究生成资源、教师点拨方向引领……,不仅将“高、大、上”的知识安全着落,学生能说会用;而且学生的合作、探究、阅读、分析、阐述等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重要的是在惊叹、赞许、“冲动”和跃跃欲试中流露和构筑的“余杭情怀”更是难能可贵。
产业发展交流发言材料范文4
1.1 国内和国外动漫产业差距
在动漫游戏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许多业内人士国际先进国家拉开与国内的差距问题时,中国动漫游戏产业最不缺的资源就是不缺人才和资金是大家一致认为的,但缺少的关键部分却有很多,如缺大师、缺产业、缺产业链、缺原创、缺品牌、缺精品等。一部分业内人士提出,追求原创、追求品牌以及有自己的价值和定位是搞动漫游戏产业的必要要素。我国和那些动漫国际大国相比,我们国家动漫还存在许多缺陷,例如我们的产品不够细腻不够丰富,能够引起世界动漫产业关注的作品还太少,产品品质也不高。尤其是我们产业链比较短,产业给我们带来的实际效益还有待提高。
1.2 动漫产业需要维权
根据近十多年的动漫产业的发展,我国的动漫产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外的动漫产业大国对我国动漫产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一般是等到正版动漫周边商品在剧集热播之时再杀入市场,还要从盗版商品中取得一席之地。盗版动漫剧集的衍生品在我国可谓随处可见,市场里的虹猫蓝兔、喜羊羊、灰太狼等国产动漫形象大多数都是没有任何授权的盗版产品,像迪斯尼以及日本的一系列动漫形象的盗版衍生品则更加泛滥。不要认为这些小小的毛绒玩具和塑料制品对我国的动漫产业构不成威胁,实际上它们已经成为束缚国产动漫发展甚至阻碍其发展的刽子手。
2. 动漫周边产品的实践
2.1 动漫周边产品玩具设计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玩具生产出口国中国。我国的玩具行业却属于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业,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弱,只是大而不强。我国面临的一种局面就是国外玩具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国内玩具品牌欠缺但是自己本土玩具市场的潜力巨大。我国开始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这一过程的转变,从单纯的加工制造业转向自主开发的创造性行业,从劳动密集型的玩具生产转向技术密集型的玩具设计,不断的调整市场策略和革新玩具企业经营理念;核心是为了培养专业设计师队伍;不断的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为源泉。使的中国玩具行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发展的愿景贡献一己之力。
2.2 戏曲动漫周边产品开发戏曲人物的布质玩偶形象设计
布质玩偶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动漫周边产品形式,它以布艺材料为载体,以动画人物造型为形式,表现内容与形式丰富多样。分析中国动漫产业现状笔者可以从动漫周边产品开发视角考察,从产品角度提出新的思路和切入点从而去借鉴国外动漫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采用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五个角色,让布质玩偶在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寻找成长的养分
3. 动漫设计课程发展的对策
3.1 动漫专业教师素质不断提高
提高动漫课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加强动漫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只有拓宽知识面和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补充自己才行,这个学校方面也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外出观摩学习交流、鼓励动漫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学习和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活动、增加教师之间的经验与技术交流等活动的开展,从而使得动漫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动漫产业得到新的发展。
3.2 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意识也需要不断的提高
创新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机会和挑战,可以使得自己本身得到发展和进步。在当今社会,面对着异常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们如果具备很好地创新能力可以使得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所以,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中院校,为了使得学生在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必须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
3.3 丰富教学方法,拓展教学内容
高校在制定教学内容时应当充分根据时代的发展需要和学生的内心需求去制定,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世界最潮流的运动项目通过网络和电视媒体传递给了在校的大学生,而大学生又是最敢于创新且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所以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必须紧跟时代的潮流,高校教师要引进一些适合学生们学习的有关于潮流动漫的套路和知识。在总结教学经验的时候,具有鲜明的教学经验的老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他们的课堂上的课堂气氛往往都比较活跃,学生们的主体参与意识很强,他们积极的讨论问题和发言。作为教师,在我们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要不断的实践出一套适合自身的教学方法,从而希望可以更好地把动漫专业的技能和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
产业发展交流发言材料范文5
一、前期准备工作充分
为提高对主题组织生活会重要性的认识,局党委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了市委组织部《关于“七一”期间召开组织生活会的通知》,端正了态度,统一了思想。局党委先后两次下发《关于认真召开组织生活会的通知》,明确要求这次组织生活会要围绕“对照目标找差距,凝心聚力谋发展”这一主题,对照“对市局有考核指标的工作要力争进前六名,没有考核指标的工作要力争进入优秀行列”的工作目标,立足科室和单位全年任务目标,认真总结回顾上半年工作,查找问题不足,深刻分析原因,研究改进的措施和办法,谋划好下半年的工作思路和举措,动员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振奋精神、凝心聚力,各尽其能、创先争优,努力实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具体是三个步骤:
1、每名党员进行充分思考。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确保言路畅通。各支部采取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置意见箱、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对照全年任务目标,谈思路、谈看法,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每位党员干部都结合自身工作分工,围绕如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认真撰写发言提纲。每个党员在撰写自我剖析材料时,都经历了一个全面回顾、深刻反思、反复修改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2、每个科室(单位)进行集中讨论。组织生活会召开之前,各科室(单位)普遍召开了一次座谈会,对照年度工作目标和创先争优要求,回顾半年来的工作完成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研究了下半年工作计划。
3、各个支部按要求召开组织生活会。在党员思考、科室讨论的基础上,各支部按要求组织党员召开了组织生活会。会议由党支部书记主持,每名党员干部结合科室(单位)的目标任务,联系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交流心得体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查找不足,剖析原因,明确方向,提出今后的工作打算。召开组织生活会时,相关党委委员和分管领导必须参加,各科室负责人必须发言。各支部将召开会议的时间统一提报到党政办公室,局党委组织人员参加了旁听。
二、会议过程严肃认真
组织生活会上,全体党员端正态度,以总结前段工作,查找问题不足,开展自我批评为重点,按照准备好的组织生活会材料,逐一进行了自我剖析。
1、自我剖析全面深刻。每位党员都严格对照创先争优具体要求,紧密联系自身实际,实事求是地查找思想、工作和作风方面存在的不足,特别是理想信念、遵守纪律和立足本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分工的工作完成情况上深刻剖析了产生问题的思想根源,明确了自己今后的努力目标和整改措施。从每位党员充满真情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他们在活动中确实是经历了一个深刻并且触及灵魂的思想反省过程。大家的自我剖析普遍都很全面和客观,紧密联系思想工作实际,认真实在,有理论、有高度、有内容。
2、批评与自我批评坦诚相见。各位党员既勇于剖析自己,又敢于承担责任;既充分肯定成绩,又重点指出问题;既有思想交锋,又有感情交流。党员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指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大家一致认为,有问题存在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要勇于正视问题,摆正问题,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将整改措施落到实处。
3、会议气氛民主和谐。支部党员在会上重点谈工作中的成绩和不足的问题,重点找思想差距,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生活会始终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进行。
三、注重会议实效
这次组织生活会,各党支部全面总结了上半年的工作。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立足部门职责,着眼发展需求,放宽开发视野,扩大培训范围,拉出职能优势。今年以来结合主导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需求,充分汇集事业急需的人才智力,与多个省市签订劳务输出协议;启动“凤城大讲堂”等系列公益性培训活动,组织2287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开展“联系企业月”活动,深入开展城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服务基层活动。全市共完成职业转换能力培训1105人,实现就业972人,创业能力培训415人,实现成功创业255人,带动就业128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659人,培训后实现就业1498人,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培训325人。
2、立足部门职能,着眼民生现实需求,切实抓好统筹城乡就业、社保体系建设、劳动关系协调等职能所系的重点工作,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稳定了就业局势,构建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全面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做好调整劳动关系工作,推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五化”工作模式,不断规范劳动用工行为,先后为590家用人单位、53625名职工进行了网上备案,调整公布了全市最低工资标准;加大举报投诉案件查处力度,健全完善了快速反应机制,及时稳妥处理突发事件。
3、创新活动载体,全方位打造优秀团队。坚持文化引领,启动全员素质提升活动,三八节组织全系统女职工进行了能力拓展训练,清明节前夕在看守所开展了警示教育;五一节期间开展了服务大厅人员经验交流座谈会;六一节期间组织救助“春蕾女童”21名,捐书4000多册,在城乡4所中小学建立了“崇人敬事”图书角;成立多个兴趣小组;举办人社工作“创新擂台赛”等。优化服务锻造,精心打造“崇人敬事”服务品牌,倡树服务为先、服务为责、服务为本的精神,建立了工伤案件月清月结制度,重新梳理劳动事务流程,用自己的麻烦换取服务对象的方便;持续创新,推动人社工作发展,今年以来实施的“春暖行动”深入到镇街区企业调研,印制政策法规宣传手册,将政策送到群众手中;在市率先建立特殊工种备案制度;与大篷车栏目联合宣传新农保政策;在医疗保险中开通了异地安置参保患者网上视频验证业务;首次在媒体上2010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组织生活会还深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下步努力方向:
1、工作还存在目标达成度不高的现象。2011年已是时间过半,个别科室还存在目标任务还没过半的情况。下步工作中要尽可能的往前赶,要主动干事,想在前面,赶在前面,提前完成各项指标任务。
2、服务行为需要进一步规范。立足抓小、抓细、抓实。针对服务大厅领导带班制度、职工挂牌服务、日常值班、上下班等制度的执行情况认真进行自查自纠,不停留在表面,不流于形式,一切以办事群众为基本要求,高标准严要求,以“让市的每一个家庭都能享受人社部门最优质的服务”为对外预期目标,以“让人社局的每一名同志都能赢得人民群众最真诚的尊敬”为对内目标,不断提高人社部门的形象。
产业发展交流发言材料范文6
今天的会议是一次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动员大会。共谋发展的会议,一次党委、政府与企业家互动交流。也是所有经济会议中最重要的会议之一。召开此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增添措施,全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把的工业经济做大做强。去年,市在多年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冰冻雨雪、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工业经济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实属不易。尤其是综合今年一、二月份的情况来看,开局较好。应该说这与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工业强市战略、积极应对危机分不开,也与所有工业企业及企业家坚定信心、措施得力分不开。刚才,表彰了年工业经济发展责任目标考核先进单位和年全市20强工业企业,区县政府代表和企业代表作了很好的发言,国庆同志全面总结了年的工业发展情况,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完全同意。下面,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
一个老工业城市。兴”发展理念,上世年代就提出了工业兴。并坚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应该说“工业兴、兴”理念和“工业强市”战略的提出,对加速工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一定要清醒的看到实际工作中,对发展着力点和突破口的问题,认识仍然不够统一,主抓工业、大抓工业的共识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形成。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工业经济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统一全市上下的思想,形成合力,加快工业发展。
一工业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就是农业文明不断向工业文明迈进。工业化就是社会生产活动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社会演进过程。农耕社会几千年的漫长历史,有一条清晰的脉络。生产力的发展是缓慢的有限的进入工业时代,生产力才得到迅速发展。两百多年工业文明创造的财富,远远超过几千年农耕社会所创造财富的总和。正是因为工业的大发展,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高速发展。
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但不可逾越。据相关机构对先行工业化国家产业结构变化的研究表明,工业化可以加快。其产业结构都经历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变化过程,服务业增长速度超过工业增长速度的时间是工业化后期,且必须有一个发达的工业基础作支撑。目前,国总体上还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而一个经济体仅仅要实现工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就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例如,英国从产业革命到20世纪70年代实现向集约化转变,时间长达200年,日本从明治维新到20世纪70年代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时间约为100年。因此,今后较长的时间内,推进工业化仍是国重要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同全国、全省一样,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只有遵循经济规律,毫不动摇地、扎扎实实地推进工业强市战略,才能为服务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也才能为进入更高阶段的现代化创造条件。
二工业是促进三次产业良性互动的核心枢纽
产业发展。抓住了工业就抓住了产业发展的牛鼻子”推进工业化,核心和关键是工业。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性、主导性力量,离开了工业化,就农业谈农业,解决“三农”问题是没有希望的现阶段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要靠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靠农业产业化的牵引,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农业工业化,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联结市场,对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起着决定性作用。推进工业化,也是促进三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企业的生产经营带动了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有力地推动和支撑了运输、商贸、信息、房地产、金融等服务业发展。现在国内一些城市拓展很快,但产业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滞后,出现了城市产业“空心化”这种现象值得我认真思考。工业是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城镇化的助推器”吸纳就业的强磁场”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发达的工业,就没有发达的二产业,没有发达的二产业,就没有发达的三产业。二产业不发达,而三产业发达的地方,一般是区位或资源优势非常突出的地方。从的客观实际来讲,工业是基础的基础,关键的关键。城市之所以发展较好,于作为老工业城市,原有的工业积累支撑了城市的发展。三产业的发达,必须以高度发达的二产业为基础,这个共识需要进一步的形成,这个问题绝不能含糊。必须解决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良性互动,整体状况才能协调,综合实力才能不断增强。
三因工业设市。
从历史来看。远在18世纪,发展与工业息息相关。一座老工业城市。当全国大多数地区都还处在农耕社会的时候,已经出现工业文明的萌芽,成为最富庶的地区,并于1939年因工业设市。解放后,市工业经济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949至1978年的三十年成长阶段,由单一的盐业发展为具有化工、机电、冶金材料等多行业、多门类、多品种的工业格局;1979至1988年的十年辉煌阶段,全市工业经济总量仅次于、重庆,居全省第3位;1989至1999年的十年衰退阶段,成为省两个特困城市之一;进入新世纪的恢复发展阶段,经历了三年脱困和三年恢复性增长后,工业经济开始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不断增强。纵观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工业主导发展的历史,每当工业兴盛的时候,就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候;每当工业出现困难的时候,发展也随之放缓,进入低谷。
从现实来看。市已经形成了以盐化工、机械、新材料为支柱的工业格局,发展的潜力在工业、隐忧也在工业。目前。拥有一批以重大装备制造为代表的骨干企业,拥有众多的科研机构、丰富的人才资源和较强的产业技术支撑,全省重化工业布局中占有一定优势。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247.93亿元,占GDP比重达到50.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和主要动力。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市的工业无论在经济总量、产业层次和科技水平等方面,与先进地区还有很大的差距。年,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仅为4.3%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只有10户,其中3户企业还是中央和省属企业。现在各兄弟市州呈现出你追我赶的竞相发展态势,近几年都上了一批投资数十亿,甚至数百亿的大项目,发展态势非常好,产业优势有逐步削弱的趋势,如果我还是小步慢进,差距会越来越大。大家务必要增强发展工业经济的忧患意识、紧迫意识,着力引进大项目、做强大企业、培植大产业,进一步提升工业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从当前来看。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见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关键在工业。目前。市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保增长成为今年的首要任务。靠什么保增长?依然是工业。按照今年GDP增长13%目标来测算,全市工业增加值必须保持22%增长速度,如果工业增速放慢1个百分点,就将影响GDP增长0.5个百分点。而从我市的情况看,要靠农业或者第三产业来弥补工业增长不足的缺口,应该说是不现实的因此,保增长首先必须保工业增长。同时,还要看到工业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在当前失业返乡农民工增加、就业压力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下,保持工业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对于稳定和扩大就业、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重点在工业,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一定要提高认识,坚定工业强市的信心和决心,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抓好工业经济发展。
二、进一步突出重点。
坚持走内涵提升和外延扩张并重的工业发展道路,具体来讲,充分发挥现有优势。要立足我市良好的工业基础。要着力推进五个突破:
培育优势产业上实现突破一立足基础优势。
要围绕培育壮大机械、盐化、新材料三大优势产业。培育中小企业,强化龙头带动。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
1.抓龙头。大企业、大集团是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象征。工业是聚合度高、关联性强的产业。龙头强,发展工业一定要有龙头带动。带动力才强,支撑力才强。从全省来看,工业发展好的地方,都有一批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作支撑。德阳工业强,强就强在有二重、东电、东汽、剑南春、龙蟒等一批大企业。近年来,市骨干企业的支撑作用有所弱化。下一步,必须下更大力气抓龙头企业的发展,增强龙头企业对全市工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能力。要抓住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有色金属业、纺织工业的机遇,做大做强东锅、、川润、华西能源、硬合等机械和新材料龙头企业;通过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鸿化、晨光、久大等盐化工业龙头企业。同时,鼓励和支持大西洋、华润、龙都等企业做大做强。要认真落实鼓励企业扩张的政策,对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不但给予相关政策优惠,还将对企业经营者予以重奖。
2.扶中小。中小企业是工业强市的生力军。近两年来。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逐年提升,市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年,中小企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80%但我市中小企业的发展潜力还相当大。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发挥中小企业在工业强市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发挥中小企业在区县工业发展中主体作用,加快做大全市工业经济总量。
3.延链条。产业链越长。产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越强。同时,产品的增值空间越大。延伸产业链,也是吸引企业集聚发展,培育壮大产业集群的有效途径。目前,市机械、新材料产业带动力较强,但产业链较短;盐化工业产业链相对较长,但深度开发不够,产品附加值不高;农产品加工业还停留在粗加工阶段,致使增值率低、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因此,要认真研究我市优势产业的产业链延伸问题,围绕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环节开展招商引资、新上技改扩能项目,纵向延伸产业链,加快发展产业集群。
推进自主创新上实现突破二立足科研优势。
技术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竞争力的根本途径。研发一种新产品、创一个产业都不容易,也是企业长盛不衰、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和源泉。对一个企业、一个地区来讲。而要使一个产业延续下去,就更加艰难,需要不断地有所创造、有所创新。市许多工业产品从研发成功到形成一定规模生产,再到退出市场,之所以产品生命周期很短,关键是企业的技术创新跟不上市场变化发展的要求。一个区域要发展,关键是要扬长避短。短”缺资源,区位优势不那么明显;比较优势,一是工业基础好,二是科技优势强,三是人才素质高。要加速我市工业的发展,这三个优势要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走内涵提升的道路。当前,推进自主创新应着力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平台问题。要进一步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利用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平台,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积极承接和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攻克一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二是转化问题。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孵化器,鼓励开展科技融资和风险投资,大力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业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要加强人才储备,抓住目前人才引进成本较低的时机,完善人才引进使用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才到工作。
深化企业改革上实现突破三立足盘活存量。
目前。不仅制约了企业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市还有一部分国有企业未完成改革改制。不能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反而成了社会的沉重负担。一定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政府转让产权、职工转变身份、企业转换机制”思路,着力解决好“职工安置,产业延续”两个重点,强力推进国企改革,盘活存量,深化国企改革上实现突破。内涵提升的根本问题就是要通过改革盘活存量,通过改革让这些存量、这些基础释放潜在能量。去年我实施国有企业改革,对产业延续来讲,具有重要作用。今后的改革上,要高度重视改制企业的产业延续问题,尽最大努力把存量盘活,实现产业的延续发展。
承接产业转移上实现突破四立足引进增量。
突出重点抓承接。没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因此,也没有特殊的政策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必须立足我工业基础,充分发挥我产业基础好、配套能力强、技术工人多等优势,突出工业这个重点,大力引进对产业链补充性强、对经济增长支撑力强、对就业拉动力强的工业项目。同时,要结合打造区域商贸中心,积极承接现代服务业的产业转移,为工业发展提供配套服务。
创新方式抓承接。要立足区域合作。充分动员和组织企业参与经贸交流和投资合作,切实加强政府与政府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多形式、多领域的区域经济交流。切实加强企业之间的项目合作、产品合作、资本合作、技术人才合作。同时,要健全招商引资项目的预审和决策机制,创新招商方式,努力提高项目引进实效。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上实现突破五立足完善载体。
园区是工业的重要载体。服务质量高不高,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阵地。园区的承载能力强不强。直接关系到工业经济的发展成效。为体现市委、市政府抓工业园区的决心,明确提出了一个区县建一个园区或集中区的思路,并将抓紧出台针对区县园区的扶持政策。各区县和高新区要按照年内新增8平方公里承接能力的要求,多渠道加大对园区建设的投入,以征地拆迁、平场和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为重点,推进园区建设,加快提高承接能力。
三、进一步创新举措。
企业是创造财富的主体。工业发展,政府是营造环境的主体。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推动。
一从政府层面说:要以服务发展、推动发展为目标。反复强调环境的重要性,切实加大环境营造力度。过去的工作中。这一方面说明环境对发展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市的环境还有不尽人意之处。下一步,各级各部门都要行动起来,合力打造支撑工业发展、服务工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1.打造支撑工业发展的硬环境
就是要形成有利于高效生产的环境、有利于人们舒适生活的环境。这里说的硬环境。
一是要有完备的基础设施。首先是交通。创造竞争优势的关键。目前,这是改善我市区位条件。市对外交通网络还不健全,区位优势还不明显。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省上加快打造西部交通枢纽的机遇,加强交通项目的规划,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实施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改善区位条件和运输条件,降低工业企业的运输成本。同时,要协调推进水、电、气、通讯、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
二是要有完善的城市配套。城市是经济的载体。完善的城市配套,没有经济就没有城市。才能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城市与产业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城市功能越完善,越是能够留人、聚财。功能完善的城市,应该综合解决好衣、食、住、行和就业、教育、就医、娱乐等问题,创造舒适、方便的生活环境,分层次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全市所有的部门都是环境的营造者,都要围绕工业发展这个大局来主动作为,着力解决好吃在住在行在学在医在乐在等问题,让企业家安心在投资、兴业。
三是要有优美的人居环境。要坚持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并重。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切实改善我市的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要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整治“脏、乱、差”现象,加大城市净化、绿化、美化力度,努力把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
2.打造服务工业发展的软环境
一是优化政策环境。一方面。加强对国家、省上相关经济政策的解读和分析,要抓好宏观政策的研究。帮助企业把握经济发展的趋势,更好地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要抓好自身政策的制定,围绕有利于原有企业做大做强,有利于新办企业尽快投产,对现有政策进行清理和完善,当前重点是要制定好征地拆迁、规划定点、企业融资等方面的政策。政策的制定要与企业的生产需求相适应,要与我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要与我发展目标相适应,把涉及企业发展、企业经营的有关政策尽最大可能地予以放宽,使之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催化剂。
二是优化政务环境。一个好的政务环境。全面落实“两集中,主要体现为办事效率高、成本低。当前要着力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效率问题。要深入推进行政效能建设。两到位”尽可能减少企业办事的环节,降低企业办事的成本,对企业的重点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做到急事急办。二是主动性问题。要增强服务意识,主动深入企业,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不要坐等企业上门;执法部门要转变观念,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协调,变事后处罚为事前指导。三是诚信问题。要认真落实政府出台的各项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凡是对企业承诺的事项,一定要及时兑现。
三是优化人文环境。这里所说的人文环境。企业家是创造社会财富的稀缺资源,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理解、支持企业家的氛围。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尊重企业家就是尊重财富创造者,就是尊重劳动,要在全市上下形成尊重企业家的氛围。尤其是当前的转轨时期,企业家在商海中搏击,面临很多风险,每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无不凝聚着企业家付出的艰辛劳动和不懈努力,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帮助和支持。希望全社会都要尊重企业家的创造,理解企业家的艰辛,支持企业家的成长,特别是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破除“官本位”思想,真正做到政治上关心企业家,工作上支持企业家,感情上亲近企业家,理直气壮地保护企业家,对那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企业家,要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表彰,形成全社会尊重爱护企业家的良好氛围,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从企业层面来说:要努力在振兴工业中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