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专业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专业论文

会计专业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是时展的要求,实现会计电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会计电算化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只要将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输入了计算机,大量的数据计算、分类、归集、存储、分析等工作,都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因而大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使会计信息的提供更加及时。

(二)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由于在电子计算机应用中,对会计数据来源提出了一系列规范要求,而且数据在处理过程中能始终得到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手工操作中的不规范、不统一、易出错、易遗漏等问题,可以使会计工作的质量得到进一步保证。

(三)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

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工作的效率提高,会计人员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经营管理,从而促进了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使会计在经营管下提高经济效益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四)促进会计队伍的素质提高

会计电算化的开展,一方面要求广大会计人员学习掌握有关会计电算化的新知识,以便适应工作要求并争取主动;另一方面,由于许多工作是由计算机完成的,可以提供许多学习新知识的时间,可以使会计人员有接受脱产专业培训的机会。因此,必然逐步提高整体会计队伍的业务素质。

(五)为整个管理工作现代化奠定基础

会计电算化以后,为企业管理手段现代化奠定了重要基础,可以带动或加速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实现。

(六)推动会计改革,促进会计自身的不断发展

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会计核算手段或会计信息处理操作技术的变革,而且必将对会计核算的方式、程序、内容、方法以及会计理论的研究等产生影响;从而促进会计自身不断发展。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一)获得普遍推广和应用,大范围的信息处理网络得以建立。电算化信息处理从形式上看是信息处理手段的变化,实质上却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种网上处理、传载信息以及上网使用的方式是知识经济下的最为普通的财务信息的生产与消费方式。绝大多数的公司对外提供财务信息都是通过网上的在线服务方式,财务信息不上网的公司会处于筹资劣势,将缺乏竞争力。

(二)信息处理和分析专业化、智能化。由于信息处理和分析专业性较强,需要专门的人才,因此,要求我们的高校多培养出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同时也要求企业的会计专业人员不仅要精通本专业业务,还要熟悉计算机,具有上机处理基本业务核算工作的能力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掌握一般性故障排除方法和纠错方法;计算机专业人员除应有本专业知识外,还应有财会专业知识,了解会计核算工作,通晓会计数据流程。他们都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日新月异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以不断满足电算化会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形成复合型人才。这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较高的培训费用,而在硬件上的投入也是一笔不菲的支出。

(三)与管理会计系统相结合,促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从发展的眼光看,企业应同时建立两个子系统并予以有机结合,以便运用财务会计资料,建立适应管理需要的会计模型,使电算化会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发展,从而推动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立和完善。

(四)面对WTO、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冲击,企业应重新定义新经济时代生存、发展的全新规则。以前那种缺乏前瞻性、国际可比性、闭关自守的会计信息,已经跟不上国际形势的发展。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具有透明度、更加可靠,并具有国际可比性的国际财务管理模式,这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的提出与推行,将对传统会计观念、会计理论、会计实务等产生重大影响,并将彻底改变中国原有财务软件的形象,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理论的发展,提高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综合实力。

三、 在实行会计电算化之后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电子学和信息学的综合运用,会计传统的核算环境、信息载体、管理模式、安全控制体系均发生了变化,而且随着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展和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化,电算化将面临众多新的挑战,而电算化的安全是面临的挑战之一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如何提高会计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确保会计电算化的安全,充分发挥会计参与企事业单位决策和管理的作用,已成为各电算化单位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在初始化之前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在确定准备使用的软件后,便要在符合会计政策、会计原则的前提下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根据企业自身的需要进行系统初始化设置,然后将期初数据录入。但有个别企业在初始化时对于核算的内容缺乏周密的考虑,或者对于财务管理的框架缺乏妥当的构思便草率行事,由此招致以后工作上的麻烦,使得定义过的软件不断进行“修修补补”。所以在初始化之前必须要根据业务特点、核算内容、管理要求制定具体的方案,经过多方面的讨论通过再予执行,同时对录入的期初数据要由专人进行复核。

(二)必须建立严格的摘要向银行提供了已结账的当月正式报表,没多久银行找上门来,认为企业提供了虚假的会计报表,并当即停止了贷款谈判。最后才搞清了原因,原来是前后两次提供的同一月份报表截然不同,这件事给企业敲响了警钟,随后便制定了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增强了工作的的严谨性。

(三)关键性名称、代码的前后输入要完全一致。电脑与人脑的区别在于:电脑是根据规定的概念进行逻辑分析判断,而人脑在对事物进行判断时,既要考虑既定的概念,又注意一些随意性的东西。比如,在设置客户往来时,“四川省财政厅”与“四川财政厅”在手工作账时知道是同一单位,而电脑却认为它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单位,会分别列账,造成数据不准确。所以同一内容的东西在前后输入时要绝对一致,不能有丝毫差别。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电算化输出结果的快捷、准确性。

(四)一定要采用机内逐张审核签字办法。有的软件允许逐张签字与一次性签字自由选择,如果采用机外审核、机内一次签字,在中间会形成漏洞,一旦制证人员已打印出的正确凭证在机内再修改,进行舞弊操作,审核人员从凭证上难以发现,给不法人员造成可趁之机。此外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每个操作人员的口令要绝对保密,要定期对软硬件进行维护、保养,定期备份财务数据,财务主管定期查看上机记录,定期上机检查账务,将纠错防弊贯穿于始终。

四电算化会计人员培训教育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行是人机协调一致的工作过程,人是决定性的因素,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教育是电算化安全保障的现实需要。①知识更新。会计人员要自觉加强专业知识、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信息安全知识的学习,重视新知识在工作中的应用,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电算化单位的管理层要重视单位电算化人员的岗位培训,加快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②安全教育。深入开展电算化人员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培养工作责任心。③后续教育。后续教育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在加强会计理论知识培训的同时,也应注重电算化安全的教育,计算机操作和维护的培训。

【参考文献】

1.柯鸿桥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中的会计电算化应用

2.杨耀伟企业会计电算化核算下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3.李丹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会计专业论文范文2

会计与市场经济活动的联系最为密切,会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是创业和经营企业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创业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因而会计专业毕业生创业具有“先天优势”。然而,当前我国创业教育往往采用的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创业教育没有融入到会计专业教学体系中去,与会计专业教育的开展未形成有机联系,创业教育脱离专业教育,会计专业学生失去了专业优势,从而导致创业教育的实际指导意义不足。因此,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创业教育非常必要。

(一)有助于完善创业教育理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对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一种创新,昭示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着深远的意义。从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看到,各个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不同的,所以在各个学科专业的创业教育模式也应该是有所区别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及考试制度等方面进行革新,因而针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也需要有不同于其他类学科的模式,创业教育应具有学科性,所以对会计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是对创业教育模式进行研究,也是对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的完善。

(二)有利于高职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的相互促进。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正确思想和科学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通过创业实践,一方面将高职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财会理论知识运用到创业实践上,使学生学有所用,提高了会计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当学生在创业实践中遇到问题时,又可以返回到课堂和书本中寻求答案,增强了学生学习企业运营和财会专业知识的兴趣和主动性,达到以创业实践促进理论学习的目的。

(三)有利于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的提高。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逐步趋向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被广泛关注。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人数众多,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就业质量、专业对口率和职业稳定率不容乐观。而通过对往届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分析,发现一部分毕业生放弃了传统的被动就业方式,而是自主创业,自主创业成为解决就业难的有效途径。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创业教育,用创业带动就业,对于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缓解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提升就业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职会计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路径分析

(一)建立全面创业教育观。创业教育观念的建立,首先要从观念上改变以往那种为创业而进行的创业教育。许多人在观念上存在误区,认为许多高职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不得不去创业,才对他们进行创业教育。这种观念致使某些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上揠苗助长、急功近利。事实上,从本质来说,创业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不断进行的“终身教育”。创业教育的出发点首先应该是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使他们有魄力、有胆识、有能力,有社会责任感,在毕业之后进入创业阶段时具备成熟的心理和知识储备。在这一教育理想的指导下,教师应变“教学生如何就业”为“引学生如何创业”,积极研究创业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将创业教育思想渗透到日常教学工作之中。

(二)构建合理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高职现有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有待改善,部分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处于被动、临时应付、不规范的发展状态,许多学校仅开设了一至两门就业指导课程,根本谈不上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更谈不上和专业教育结合,缺乏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活动开展的结合。基于创业教育培养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除应具备相应的会计专业能力和会计方法能力外,还应具备相应的创业能力,包括:创新能力、营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几个方面。因此,应将创业教育作为教学课程的一个环节贯穿于会计专业整个教学过程,而不能单纯作为就业指导进行开展。应该将创业精神的教育和创业基础知识的普及作为会计专业大学生基础课的重要内容。同时,要定期开展创业竞赛,并在竞赛的过程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能够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其创新能力,完善其综合素质。

(三)优化教师资源配置。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创业教育的关键,国外高校不仅要求创业教育教师具有深厚的创业理论水平,而且要具备创业实践经验和能力。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师资队伍还存在创业实践经验缺乏的问题。因此,一方面,要对会计专业现有创业骨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鼓励会计教师到创业一线兼职或有计划地选派骨干教师参与创业实践。另一方面,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还要向全社会敞开大门,吸收有实践经验的创业成功人员、企业管理人才、经济管理职能部门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干部及其他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操作技能和知识应用均十分优秀的人才充实会计专业创业教师队伍。教师应该是社会的精英,只有这样的群体,才能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大大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和对环境、发展的敏感性。

会计专业论文范文3

关键词:高职会计能力培养

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就是面向中小企业、事业单位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一定经济管理理论和会计基础理论,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助理会计师职业资格证书,熟练掌握日常会计核算、电算化操作等现代财务会计实务操作技能,胜任与会计不同岗位群工作需要的具有一定职业发展潜力的技术应用型复合人才。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笔者认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能力应主要是培养学生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

1.实践课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会计工作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有掌握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做好这项工作。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是“学用结合,边学边用,学有所用”,对于会计理论要求够用即可,更注重实际的操作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这样的目的,来安排教学内容,大幅度提高实践教学比重,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在进行实践之前,学生必须掌握会计专业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在掌握了扎实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会计实践。在教学中可以分阶段进行实施。以基础会计为例,在每阶段的知识讲解过程中,可以用真实的道具,比如票据,账簿等,学生们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它们的形象、用途,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边学边练,真实感很强,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加深记忆,也会增加这些知识的掌握速度。在整个基础会计学完之后,在进行综合实践,要求学生把所学的所有基础会计知识融会贯通地进行系统的训练,模拟企业的在正常的经济活动中,需要进行的会计流程,进行经济业务的处理。学生在掌握手工记账的基础上,还要能够熟练地使用和维护财务软件,进行计算机操作。这样学生就会把书本上抽象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真正使他们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通过实践课训练,还能提高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团队意识。

2.具备一套完整的实践课教材、教学大纲是上好实践课的前提

教材是教师授课的依据,是老师的帮手。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规划课程地位、作用、性质、目的和任务的基本纲要。它是实施教育思想和教学计划的基本保证,也是指导学生学习,制定考核说明和评分标准的指导性文件。优秀的会计实践教材和规范的符合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教学大纲是提高实践课的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编写的会计实践课教材要完善,教材内容要丰富,要新颖,要实用,更要贴近实际。增加实际案例。这样学生在实践过程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会开阔他们的视野,会在实践当中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分岗与综合相结合;仿真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手工操作实训与会计电算化实训相结合。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了解、体会会计的工作。

实践课教学大纲要详细阐述学生该掌握的知识要点、实习目的、方法和作业,以及考核标准。这样可以有效的督促、监督、考核教师与学生,这样会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保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双师型”教师是指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教师既能担任教师,也能担任专业技术人员。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对于缺少实践经验的教师,创造一切条件,安排他们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证券公司、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通过实践,能够迅速提高这些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充分利用教育部批准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在假期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

其次积极引进相关企、事业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这样可以弥补在职会计教师实践知识的不足。比如聘请会计事务所的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高级工程师、会计师等,学生们可以有机会和专业人士,专家直接对话。更直观的接受他们的指导,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学校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使其终身学习”,这是美国会计教育的目标。

我国古代也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论。另据统计,一个人所需知识的5%~10%来自于学校,另外90%~95%是通过工作和继续教育获得的,其宗旨都在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如今教育的目的,是全世界的共识。现代科技高速发展,信息日益增长,经济活动频繁复杂,新的经济事项不断出现,这就要求会计人员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代同步,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只有教会学生树立终身受教育思想,才不会被社会淘汰。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尤为重要,我们会计教师一定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传授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潜移默化的渐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并逐渐形成学习的能力。

总之,高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对学生加强动手操作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自信地走向社会,用所学的知识,以及获取知识的能力,来适应当今经济腾飞的社会,服务与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

参考文献:

会计专业论文范文4

会计是一门理论系统性与实践应用型并重的学科,它不仅重视理论的学习,更需要来自于实践的检验,可以说会计是一门技术活。其实用性强的特点,决定了会计教学一定要体现知识为本、实践至上的原则,这也是会计专业为什么要构建“双师型”师资团队的客观原因。所谓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是指学校和企业联合起来,针对“双师型”教师的特点,凸显各自的优势,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这进一步丰富了学校教师的实践经验,也促使企业会计人员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理论水平。会计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养,又要具备会计职业道德、经济素养、社会交往和组织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适应和创新能力等职业素养和能力。

二、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中职会计专业建设的特色,对于提高会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对会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体提升了教师队伍的职业水平;另一方面,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吸引了优秀会计人才加入教师队伍,为会计人才培养新添了有生力量,是会计实务教学的必要填补。但就目前而言,我国校企合作的模式还不够成熟,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双师型”教师来源单一,尚未建立稳定的“双师型”兼职教师队伍

目前的校企合作模式中,很多学校采取将教师送到企业进行锻炼的方式,且重数量轻质量,而从企业聘请去学校任教的教师则相对较少。这一方面是因为企业多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对于专业骨干人员从事教学工作并不是十分积极,短期派往学校的兼职教师也并非都是一线专业人员;另一方面是因为学校事业单位的性质限制,聘用教师的程序相对复杂,对聘用的兼职教师的岗位安排和待遇给予不尽合理。在以上两个方面的综合影响下,学校未能建立稳定的优秀双师型兼职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依然以学校教师为主,来源单一,以致于校企合作模式未能充分发挥出其预想的作用与效果。

(二)“双师型”教师激励政策不够完善

“双师型”教师比普通教师更加辛苦,他们在负责会计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会计实践教学任务,然而在福利待遇、培训机会等方面,他们并没有优先权。另外,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在其会计行业内本身就有相当高的地位,在没有相应的激励政策下,往往无暇顾及会计教学。由此来看,激励政策的不完善、激励力度的不足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双师型”教师的积极性。

三、基于校企合作的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对策

(一)教师要设计好职业生涯规划,走向自我发展

一方面,每个会计专业教师都应该遵循自主发展、阶梯发展、教育创新等自我发展的规律,树立成为“双师型”教师的信念,积极对自己的教师生涯进行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找到适宜自身发展的路径,不仅专注于科研和理论,更要努力从实践经验上丰富和提高自己,尽快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会计专业教师要抓住校企合作的契机,主动去企业参与实践,多锻炼,多交流、反思,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二)改革教师引进制度,完善教师管理、评价制度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指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运用企业和学校的优势资源,把实践操作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对于从企业引进的教师,学校多采用聘用制,但这种不同的聘用模式导致学校教师出现了同工不同酬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因此,学校应进一步改革“双师型”教师引进制度,简化引进手续,提高引进效率。对于从企业中聘用的教师实行适宜的政策,并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科学管理,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明确他们在教学中的骨干作用。同时,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对于“双师型”教师的考评要区别于普通教师,在科研扶持、在绩效考核和学生评价等方面区别对待、综合衡量,并建立适宜的包括津贴制度在内的激励政策和完善的考核评价制度,这能够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四、结语

会计专业论文范文5

1 前言. 1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

1.2论文研究的内容... 1

1.3论文研究的意义及要解决的问题... 1

2 传统环境下的企业财务管理. 2

3 新时期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变革及挑战. 2

3.1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3

3.2知识经济的兴起... 3

3.3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 4

3.4企业组织的重构... 5

3.5人才环境的变化... 6

3.6税制法规环境的变化... 6

4 企业财务管理新旧观念的差异. 6

4.1财务管理观念的不同... 6

4.2财务管理目标的不同... 7

4.3财务管理技能要求的不同... 7

5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趋势. 7

5.1企业管理目标多元化趋势... 8

5.2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更新趋势... 8

5.3企业财务风险和安全管理化趋势... 8

5.4企业财务制度灵活性趋势... 8

5.5企业财务评价体系创新性趋势... 9

6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9

6.1财务管理理论的滞后... 9

6.2风险理财观念反应的迟钝... 9

7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发展趋势的启示及对策. 10

7.1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趋势的启示... 10

会计专业论文范文6

1.1教学质量评价方法不合理职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基础性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会计证过关率等指标评价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或者学校组织专家督导团对教学进行不定期的随堂听课,或者安排相关专业的任课教师进行听课,检查教师的授课计划、教案和学生的作业等,以座谈会的形式组织学生代表每学期期中、期末评价教师的教学情况。上述评价方法,一方面仅仅得到一个评价结果,对于评价中的具体项目的具体分值情况,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同时没有组织开展讨论活动,没有及时有效地反馈学生的评教信息,并且没有有效地利用评价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评价的改进功能和调控功能难以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教师的奖惩、晋升、调动和加薪等受到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影响和制约,在教学评价时,为了能够得到一个好的分数,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教师会“讨好”学生,对学生的某些活动没有进行严格的管理。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受过去学习习惯的影响,由于自主学习的习惯不强,并且缺乏自律性,在教学评比时,使得“放羊式”管理的教师能够得到较高的分数,反之对于那些严要求真管理的教师来说,反而得到较低的分数。另外,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有些学生随意打分,在没有甄别评价量表的情况下就作为评价结果。对于学生来说,这种不认真、不客观的评价态度,进一步降低了评价的可信度,同时打击了教师授课的积极性。

1.2教学方法及课程设置不合理当前,在教学模式上,很多教师依旧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注入式”进行教学。现在,虽然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得到广泛的使用,但是自身的优势在会计教学中根本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会计专业来说,在讲授财务会计课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需要财务软件来开展辅学习,用于实验课和专门供学生进行练习的机房等硬件设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本不具备。很多学校由于教学资金不足,没有专门的会计模拟实训基地和配套的实训软件,学生只能在课堂上接受理论教育。另外,当前多数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开设了大量的文化课(如:语文、数学、英语等),有的学校文化课占总课时的比例达到40%以上,这样的课程设置,很难培养出合格的会计人才。由于学生理解能力比较差,尤其是成本会计、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等课程需要更多的时间理解,如果文化课课程开设得太多,会挤压了专业的课时,造成专业课时不足,很难培养出用人单位满意的会计人才。

2提高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效果对策

2.1提高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在教学过程中,提高高职会计教师的师资质量是提高高职会计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教师的经验和能力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效果的好坏。对于高职学校来说,如何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高职教育理念和职业素养成为关键性问题。学校要有一批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一方面要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时鼓励教师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不断提升自己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学校要拓宽“双师型”教师的引入途径,高职院校人事部门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对在生产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强动手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如具有丰富经验的注册会计师的引进,对于引进的教师,应该要求他们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对于理论知识欠缺的教师还应该要求他们到相关高校进修学习以提高理论知识。

2.2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体系首先,教学督导通过随机听课、评课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检查、评价,运用统一的量化考核标准,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质量监控,并及时将教学意见反馈给任课教师,以利于任课教师的改进。其次,学生作为教师教学的重要客体,对老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师德水准等,了解得最详细,感受最深刻,因此也最有评价的发言权。通过学生和教师的双向选择,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质量反馈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