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的本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共享的本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共享的本质

财务共享的本质范文1

[关键词]资本结构 财务治理 债务融资

财务治理的涵义包括财务制度的安排和战略两个方面,在财务治理中应重视治理的高度和治理机制的长远性,以及利益相关者的战略联盟关系。财务治理一种对企业利益相关者财权的动态安排制度,通过这种财权安排机制来实现有效的财务激励与约束,同时是对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远景的谋划。

企业的资本结构是指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股权资本内部构成比例也是资本结构研究的重要内容。

资本结构属于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现有的公司财务理论构建于传统的企业特征基础之上,是一种价值管理理论[1],即资本结构主要是从价值管理的角度反映企业的筹资选择结果。由于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是同属于企业财务体系中的两个方面[2],所以,资本结构与财务治理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资本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一种制度安排。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本结构与财务治理的关系分析

在既定的制度框架下,资本结构是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基础和依据,公司财务治理结构是资本结构的体现和反映:资本结构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司财务治理效率的高低。

资本结构的确立不单是一个融资契约的选择问题,更重要的是资金背后产权主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某种制衡机制的配置问题。公司不同融资契约的选择就是公司不同财务治理结构及财务治理机制的选择。如果公司以普通股融资,则投资者拥有剩余控制权;如果企业发行优先股,因其没有投票权,则经营者拥有剩余控制权;如果企业以借款或发行债券的方式融资,在能够按期偿还债务的前提下,经营者拥有控制权,否则控制权将由经营者转移给债权人。由于问题的存在,这种潜在的利益冲突并不能由事前的契约来完全消除[3]。公司的融资决策就是通过确定公司适当的资本结构,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约束人行为。控制权随着融资结构的变化而导致的相机治理是最有效的,融资结构的选择实际上也就是控制权在不同的证券持有人之间分配的选择问题。最优的资本结构是能够在企业破产时将公司的控制权从股东转移至债权人手中。李维安认为“股权资本和债务资本是现代公司制企业两种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资本来源,同时也代表着资金所有者对企业的两种不同的治理方式”[4]。

股权和债权如何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是研究资本结构在公司财务治理中作用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讲,资本结构对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财务治理的范围及效率。

二、股权融资对公司财务治理的影响

资本结构中的股权结构是公司财务治理模式选择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基础。股东参加公司治理的积极性与股权结构的集中程度有关,集中程度直接决定了参与公司治理的大股东是否存在,股权的集中程度也直接影响到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从而决定了股东对企业控制的实现方式的不同选择。当公司股权高度集中时,大股东是以其所拥有的投票权和表决权,通过投票选择公司董事会,由董事会选择经营管理者,将企业的日常财务决策委托给经营管理者来实现的。如果经营管理者未有效履行股东的委托责任,或者存在有损于企业价值行为,股东可以通过董事会更换经营管理者,这实际上是一种股东“用手投票”的控制方式。当公司股权高度分散时,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成本和收益不对称,股东没有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主要借助资本市场上的退出机制和接管来约束经营者。这实际上是一种“用脚投票”的控制方式。在内部利益相关者中,掌握控制权的大股东处于公司链的最初环节,因此具有最强的推动力。

三、债务融资对公司财务治理的影响

债务融资对财务治理既有激励作用,又有约束效应。最优的资本结构是能够在企业破产时将公司的控制权从股东转移至债权人手中。主要表现在:

1.债务可以作为一种担保机制,促使经营者努力工作。其理由是经营者的效用依赖于他的经理职位,从而依赖于企业的生存,一旦企业破产,经理将在所有任职好处的风险之间权衡。企业破产的可能性与负债比例正相关,所以,负债融资可被当作一种缓和股东与经理冲突的激励机制。

2.公司的债务融资会降低公司的投资能力,限制其无限的投资冲动,维护投资者利益。当公司有较多经营盈余时,股东一般希望能将盈余资金以红利的形式返还,而经理人员一般更愿意用来投资。即便在投资机会较少时,经理人员也希望去兼并和收购扩张,以增加自己的控制权收益。但从股东的角度来看,这种支出是低效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公司有债务负担,债务支出减少了公司的现金流量,从而降低了经理人员从事无效投资的选择空间。

3.债务契约的强制履行机制。债务契约的强制履行机制主要表现为当债务人发生偿债危机时为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而执行的破产机制。在企业违反债务契约或资不抵债时,债权人可通过处理抵押资产,迫使企业破产等方式来行使权利,这将对经营者构成很大的威胁,为了避免它的发生,经营者只有努力经营,设法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

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

参考文献

[1]葛全民.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之比较[J].财会月刊,2004,6:56-58.

[2]夏兰. 财务治理的涵义及相关概念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9:23-25.

财务共享的本质范文2

【关键词】 建筑施工项目 财务管理 成本控制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高速发展,建筑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工程建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为了促进建筑企业在行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持续生存和发展,必须在保证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规模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对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以促进建筑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的提升。在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当中,财务管理对建筑项目的计划、安排进度以及资金使用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监督和控制建筑施工企业的现金流量,防止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确保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有效控制,促进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提升。然而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必须重视和加强财务管理在建筑施工项目过程中的运用,以促进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目标得以实现,进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一、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现状分析

1、缺乏项目成本控制意识

建筑施工项目的工作人员对项目的成本控制意识淡薄,影响了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实施。建筑施工人员忽视了成本控制中全员参与的重要性。在建筑项目的施工阶段,项目经理往往将工作的重心放在项目的质量控制、按期完成施工任务等问题上,忽视了对项目的成本控制责任的履行;工程技术人员重视解决施工过程中的施工难题、工程技术的利用和改进;工程施工人员重视项目工程进度。因此,在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项目工作人员分工虽然明确,但是违背了项目成本控制中全员参与的原则,造成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缺乏积极的成本控制意识,导致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存在失效情形。

2、成本控制机制不完善

完善的成本控制机制是提高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的重要条件和基础,然而当前的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建设方面缺乏健全的成本控制机制,造成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缺乏科学性和有序性,不利于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全面有效实施。由于建筑施工项目缺乏健全的成本控制机制,导致成本控制局限于建筑施工项目的财务与审计部门,成本控制的责任无法有效明确,不利于项目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的权责利的明确,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难以有效落实到部门以及个人。此外,由于缺乏健全的成本控制机制,使得成本控制的效果难以实现,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激励机制,无法根据成本控制的效果有效地调动项目施工人员的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流于形式。

3、忽视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成本

建筑施工项目开展成本控制,能够在保证建筑施工项目工程质量和经营规模的前提下,有效地控制施工项目的成本和费用,减少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造成的损失和浪费。但是大多数施工企业的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忽视了施工项目的质量成本,他们认为提高工程质量必然会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往往重视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而忽视成本因素,造成了施工项目的质量虽然达标,但是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有所下降低,甚至亏损的情况。另外,有的施工单位一味地追求降低项目施工成本,最后形成豆腐渣工程,这使得建筑施工项目的额外质量成本增加,势必影响建筑施工项目乃至企业的信誉。

二、财务管理在控制建筑施工项目成本中的作用

1、有利于实现独立核算,建立独立的绩效考评体系

实施建筑施工项目的财务管理,推动施工项目开展独立核算,有利于建立独立的绩效考评体系,对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开展全过程的绩效考评。建筑施工项目的财务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关键与核心,实施独立的财务核算,将施工项目的资金流、工程项目的成本发生、设计和施工的变更以及施工项目工程款的结算等进行有效的归集和确认,从而清晰地掌握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信息,明确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权力与责任,进行独立的绩效考核和评价,通过有效的建筑施工项目的绩效考核与评价,实现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的有效监督和制约,提升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的水平。

2、有利于实施预算管理,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

开展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中的财务管理,有利于实施有效的预算管理,促进建筑施工项目资金的使用与回收,保证建筑施工项目资金使用效益的提升。通过实施预算管理,保证建筑施工项目的预算资金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通过进行预算、控制、监督、考核、分析等有效地规范建筑施工项目的资金的使用情况。另外,建筑施工项目独立的财务管理体制,推动了项目资金的审查与监督效率提升,切实提高了项目资金使用的计划性和规范性,保证在项目施工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提升资金使用的效率,提高项目资金的周转率,促进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

3、有利于加强施工项目资产管理,降低直接施工成本

实施建筑施工项目的独立财务管理,推动施工项目的资产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建筑施工项目的直接成本,促进施工项目收益提高。对建筑施工项目的施工材料、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以及周转材料等实物资产的核算和科学管理,能够提高对建筑施工项目固定资产的调配效率,提高建筑施工项目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降低建筑施工项目固定资产的重复配置率,提高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固定资产的维护与保养,能够有效控制建筑施工项目的直接施工成本,进而有效控制项目成本,促进建筑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的提升。

4、有利于核算施工项目成本,加强成本控制力度

开展建筑施工项目独立的财务管理,有助于推动施工项目成本的核算,提升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力度。建筑施工项目是独立的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因此,在建筑施工项目进行过程中,应该以工程质量为重心,加强建筑施工项目的财务管理,提升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通过制定科学的成本计划,加强对建筑施工项目的人工费、材料费、间接费等的核算,实现有效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在确保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与安全符合标准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施工项目的施工成本。

三、财务管理在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1、通过财务管理控制成本,增加工程结算收入

建筑施工项目在确保成本费用开展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通过增加建筑施工项目的工程结算收入,能够有效增加经济收益。建筑施工项目在开展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应该提高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对资金收支制度化的执行力。在向施工队支付合同款项时,应该确保手续齐全,保证流动资金充足。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在取得建筑合同收入以及其他营业收入时,应该进行科学的、准确的财务处理,对建筑施工项目所产生的资金的流入与流出数据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核对,从而确保资金使用率的增加;同时,对于建设施工项目的工程价款应该进行及时的结算,增加资金的使用率。再次,加强对应收款和应付款等相关款项的控制。建筑施工项目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应该明确债务债权关系,有效落实权利与责任,控制坏账呆账的数量,保证相关资料和原始凭证的完整,防止发生资金浪费。

2、通过财务管理控制成本,减少成本与费用支出

在保证建筑施工项目的预期营业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成本与费用的支出能够增加项目收益。建筑施工项目有效减少项目成本与费用支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应该制定完善的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展标准计划,结合实际的施工进度对工程项目的资金进行合理的安排,通过杠杆调度资金,以实现成本和费用缩减的目标。其次,应及时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费用开支进行记录,工程项目资金的开支必须保证手续齐全,应加强资金使用的审批和监督。再次,制定工程项目完善的成本费用计划。应该对建筑施工项目成本费用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制定计划表并及时跟进和调整,确保成本费用支出在合理的预算范围之内。例如在建筑施工项目中产生的安装费、维修费以及办公费等,作为间接成本费用应该做到定制定额,对筹集和使用资金发生的手续费等,应该做到平衡流出,做到资金余缺的适当控制。

3、将减少成本与费用开支和增加营业收入相结合

首先,注重建筑施工项目的财务管理团队建设。加强建筑施工项目的财务管理人员的软硬件建设,不断提高建筑施工项目财务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其次,加强建筑施工项目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通过明确建筑施工项目的激励机制与奖惩机制,不断强化对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的监督和制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提高员工在成本管理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促进权责利的制约与平衡。再次,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明确建筑施工项目的预算管理,使预算控制充分发挥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作用。建筑施工项目的预算工作涉及项目财务管理和建筑施工项目的内外部审计的结合。建筑施工项目应该科学地制定预算计划,合理地控制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费用和成本开支,有效地节约成本和资源,促进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目标实现。

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关系到项目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建筑施工项目的财务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的核心和关键,因此,为了确保建筑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必须加强建筑施工项目的财务管理。通过树立科学的财务成本观念,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能够促进财务管理在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中的作用的最大发挥,保证建筑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邸广通:浅析高速公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方法与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5).

[2] 顾文莲:浅谈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和有效途径[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4(4).

财务共享的本质范文3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 电子商务 校本教材 教材开发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教材又是教学中的重要因素,而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建设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的一条道路。针对现存的教材中出现的问题,如:教材内容不符培养目标、不适应教学的需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技能等,从而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不便。 因此,中职学校搞好校本教材建设势在必行。 笔者编写过〈〈网店运营与管理〉〉和〈〈企业模拟综合实训〉〉两本校教材,在体会中对中职校本教材开发进行新视角探索,旨在探索校本教材建设的新途径。

一、行业需求分析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序幕已经拉开,一旦时机成熟,将呈现大规模、全方位、加速度发展的态势。电子商务人才市场需求将体现以下特征:

1.需求量大

一种全新的、涉及所有企业的商务方式的兴起自然需要大量人才。

2.需要受过专门电子商务教育的人才

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有着很大区别,有自身的理论、规律、方法,要求从业人员有较好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3.需要高素质人才

电子商务要求员工具有较好的素质,既有较强的分析、判断与创新能力,又有善于实际操作、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善于与人沟通,几者缺一不可。

4.要求有较高品德素养的人才

包括民族意识、开拓进取、敬业务实、团结友善等。

二、学生学情分析

1.基础太薄弱,因此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中职学校能够招收到的学生文化素质还是依然很薄弱。

2.缺乏学习兴趣。从初中或者小学开始,一次又一次挫败感造成了学生的积极性很差难。

3.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4.学习的自制力差。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很少做到专心致志,学习效率低下,容易放弃学习。

三、目前部分教材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1.对职业教育理论认识不清,未能体现职业特色。

中职教育理论认识不到位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仍有部分教师对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特征鲜明的高层次职业教育类型存在模糊认识。不仅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未能充分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特征,而且在校本教材编写中未能彰显中职特色,校本教材内容与人才培养方案及学生个性发展相脱节的现象屡见不鲜,影响了合格人才的输出。

2.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校本教材定位不明。

编写中职教材要在科学教材观的指导下对学校、教师、学生三者进行综合研究产生的结果。一本好的校本教材,必须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前提,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知识体系的综合性、技能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以培养生产、 建设、 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为立足点和出发点。

3.校本教材内容与相关资格证书缺乏必要的衔接。

中职教育培养的是 “蓝领”人才,教材中应对学生如何获得双证提供帮助和保障。

三、校本教材开发的思路和理念

校本教材是指以本校教师为主体,充分考虑本校的传统及相关行业特色,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研究,考虑学生学习情况,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等共同开发和研究出适合该校专业教学的教学材料。

目前使用的中职 教材较大一部分沿袭传统的学科体系进行编写,教材中涉及讲解性的理论知识过多,而实践技能编写得又不足,理实结合不够。特别是随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改革的全面推动,以“章节体”形式编写的传统教材内容与新课程体系缺乏配套,因此中职校本教材应根据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开发与编写,以满足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要求。

1.新教材开发的理念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因此新教材的开发必须打破以“章节体”形式编写的传统模式,突出要完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工作流程来划分知识,针对职业工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来组织编写相关的课程内容,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结合。

2.注重典型工作任务驱动的教学编写思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体系是按照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来划分相关专业知识,学生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同时,最终形成了相应的职业行动能力。在教学中,典型工作任务的安排一般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新手到专家,既符合工作过程的逻辑顺序又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的逻辑顺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典型工作任务的选取是教材开发编写的关键,编写者应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积极到企业一线调研,并召开有企业现场技术专家参与的研讨会等途径来确定教材编写所涉及的典型工作任务归纳与分类等。我们在〈〈网店运营与管理〉〉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按经营网店的工作过程的逻辑顺序,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开发课程内容。这一课程开发模式有效地将网店经营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融合到了工作任务中。在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两部分有机结合,形成有效的教学整体。在与相关课程理论知识紧密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网络开店创业项目的综合设计,注重学生专业能力、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3.注重结合企业生产实际的编写思路。

当前一些新的技术、方法被企业一线吸收应用,加上我国教材修订周期较长,造成了现有的教材普遍存在着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的现象,学生进入企业后在短时间内很难最新的技术与方法,导致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有差距。因此在编写新教材时,应加强与企业间的相互联系,在教材中及时体现企业现场的一些新技术、新动态。我们在〈〈网店运营与管理〉〉校本教材编写过程中,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整合教学内容,形成了模块式课程结构。将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有机融合成一体,根据“三位一体,能力为本”的原则,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穿插理论知识。教学内容符合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具有针对性、技术性和综合性。每个模块内容由若干学习情境组成,每个学习情境又由若干工作任务组成,任务围绕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进行设计。通过围绕某一实际情境实施教学任务,通过将实训项目引入课堂的形式,进行企业现场教学和实训基地实际操作,通过学生全程参与职业过程,如〈〈企业模拟综合实训〉〉校本教材更好地结合学生情况,使学生在6年的经营活动中更好地总结和提高。学生在任务中学习、在任务中提高、在任务中收获,在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充分发挥了学校与社会、企业结合的诸多优势,形成了课程建设的特色与优势。

四、体会

通过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自身的专业素养得到提高。教师的课程观念得到转变,课程资源开发的思路得到了开拓,学生更好地与本地化结合,有效提高了他们的收集、处理信息与社会实践等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http://.cn/dvbbs/中专学生学习的特点

作者简介:

财务共享的本质范文4

关键词:财务 共享模式 战略风险 思考

21世纪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共存的时代,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彻底改变整个会计行业。能否在快速变革的新环境下整合资源、锐意创新、把握时机,是当代企业能否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伴随着企业集团化、全球化、精益化管理的需求,变革转型成为了集团财务管理的必然趋势,财务共享服务引领了新经济形态下的变革转型。

一、财务共享服务的概念与发展

财务共享服务,是指依托信息技术,以财务业务流程处理为基础,以优化组织结构、规范流程、提升效率、减低运营成本、强化决策支持、创造企业价值为目的,以市场视角为内外部客户提供专业化、标准化服务的分布式管理模式。

上世纪80年代,美国福特公司在底特律创建了全球第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其后,GE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也成立了各自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1999年,摩托罗拉在天津成立“亚洲财务结算中心”,开拓了财务变革在中国的新视角。同年,中兴通讯开始着手筹建共享服务中心,历经十余年的实践,中兴通讯不仅将其实践成果产品化,并进行了有效的技术输出,当之无愧成为推进中国财务共享服务事业发展的实践先行者和技术输出者。

二、财务共享服务的战略目标及实现基础

企业的目标就是以讲求成本、效益的方式来创造价值;财务共享服务的战略目标就是:降低财务运行成本、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实现总体财务转型。

实现共享服务,应具备三大基础

(一)数据基础

共享服务要求所有的基础数据从产生的源头起就遵循统一的逻辑规则,成为标准的“数据粒子”,避免因为各分子公司在进行数据处理时采用不同的规则、或者虽然采用同一规则,但操作方式上又带有自身的理解,导致数据口径不一致的问题。

(二)管理基础

财务的变革和转型需要世界级的财务能力为基础,包括:基础架构、绩效管理、运营管理和风险管理四个方面。其中:基础架构要求企业必须具有统一的会计科目、信息系统、财务流程和财务制度。只有满足了基础架构的要求,才能够产生逻辑规则一致的数据,支持企业的经营决策;绩效管理要求企业明确预算责任目标,制定和报告业绩评价指标,通过对标管理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保证公司战略的有效执行;运营管理能力要求企业对财务基础信息实现流程的持续优化;风险管理能力要求企业能够应对财务风险和非财务风险,并提前进行预警和风险预估。

(三)组织基础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通过流程再造和整合,释放出大量高素质人才到战略财务和业务财务,实现人员结构的优化,使财务转型变革到人。

三、对风力发电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下战略风险的几点思考

(一)风力发电企业的特点

依据现行《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向生产、经营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风力发电企业受风资源分布地域影响较大,一个集团在风资源好的省区可能成立多达十几家甚至二十几家法人公司(考虑到对地方税收收入的影响,有些地方政府要求必须设立为法人公司,不许设立为分支机构);而在风资源较差的省区,仅成立1或2家法人公司。

现行的风力发电企业管理模式(以某集团为例)为:一套管理人员(包括财务人员)平行管理省内多家法人单位的业务,会计人员每人负责2-3家法人单位多个岗位的会计工作,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人员配置精干、高效、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比较全面,对自己分管公司各项情况比较清楚,职责明确。

(二)风力发电企业实施财务共享面临的战略风险及其应对

风险是影响目标达成的不确定性,战略风险主要是一些战略性决策所带来的风险,包括:

1、业务范围确定风险

财务共享服务的模式,适用于具有同质性的、高度重复、可标准化的业务,其业务区域具有明显的特征。相对来讲,风力发电企业因单位众多,税务筹划、融资等业务类型,就很难显现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优势。

税务风险:在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需应对分布在不同省份多达几十家税务局的纳税申报、税收优惠政策备案、发票领购缴销、税务检查等各项业务,并面临各地不同的法律法规及税收政策,如何划分职责界面,给中心运行带来很大的税务风险。

风险应对:在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有二个路径选择:一是将有关税务业务在每个省配置专人负责,二是将有关的税务业务外包给中介机构,但金税卡不宜由公司以外的人员保管。

融资风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统一管理资金后,资金管理板块负责融资合同的条款审查、签约、执行以及资金集中管控和系统资金调度、资金拨付工作;但对于融资工作来讲,需考虑是在项目所在地融资,还是中心分项目集中融资,中心所在地的融资规模是否能够满足资金的需求。

风险应对:建议在项目属地进行融资,或中心所在地与项目所在地组成银团贷款。每个省份配置专职或兼职资金管理人员,负责省内各公司的资金计划、融资工作,分散中心统一融资的风险。

2、选址策略风险

从总体来看,选址策略受共享服务中心定位、运营模式、长远战略、企业规模等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选址还需要考虑人力资源、成本效益、当地环境、税收法律等影响因素。

风险应对:考虑根据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公司数量的多少,成立五大区域共享财务中心。

3、实施方法风险

共享服务起源于西方,中国企业实施共享服务,需结合中国社会经济背景、法律及税收政策和企业自身特点,选择恰当的实施方法,欲速则不达。

风险应对:对已投产的风力发电企业来讲,固定资产占到资产总额的90%左右,因此,有必要首先制定统一的固定资产分类目录及编码,规定统一的折旧方法和分类折旧年限、统一残值率标准,为统一标准模式下计算折旧费用、分析利润指标、考核绩效奠定基础。

(三)对风力发电企业实施财务共享几个问题的思考

财务共享服务是财务管理模式的变革和创新,在诸多方面都具有其先进性,但在共享的推广中,不能一味追求共享的模式而忽略了业务的本质。对共享的业务范围应进行缜密的考虑和确定,以发挥共享模式的优势。

风力发电企业实施财务共享,需解决好会计人员频繁在各公司帐套中切换单位处理业务的现实问题,以便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混淆单据的风险;人员设置仍然倾向于按业务模块一个财务人员分管几家法人单位,与现行的按省设置财务人员的做法没有大的区别,在目前省内公司已达十家以上的地区,共享模式是否比现有模式在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方面更具优势,还没有实践经验,需谨慎对待。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2006]156号《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企业应按税务机关要求存放专用发票和专用设备,因此税控机应存放在业务单位,各省应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税务事项,如金税卡的保管,纳税申报、发票领购缴销、报送增值税即征即退退税资料、税收优惠政策备案等等;另外,每月还需有人按时将售电发票送交省电网公司,这些业务应由属地会计人员负责。

税务检查,需在属地向税务机关提供会计凭证、帐表等资料。因此,会计档案的存放地点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建立财务共享服务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集中,而是为了分散,把财务人员更多分散下去,让他们一方面把数据真实、完整地收集上来,另一方面把财务的理念灌输到每一个经营活动当中去,使价值增值成为企业各项工作的终极目标和方向,从而也促使了财务组织发展为能够担负起公司经营决策、变革领导、业务导向与协作者的重要支撑,使财务发展为更为开阔、更有活力、更具创新能力的价值体系。

四、结束语

财务共享服务是财务管理模式的变革和创新,在诸多方面都具有其先进性,但在共享的推广中,不能一味追求共享的模式而忽略了业务的本质。

财务共享的本质范文5

林业内部控制能够从本质上提升林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保证林业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使林业企业能够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促进林业企业实现战略的目标。这是林业企业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能够从本质上提升林业企业防范风险能力以及经营管理水平。林业企业想要实现自身健康、持久发展,必须要对自身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进行完善,对制度风险进行有效规避,将责任风险降低,努力平衡发展风险、发展效益以及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

1 财务控制和内部控制的内涵

1.1 财务控制内涵

从林业企业管理角度出发,实施财务控制的目的和本质在于对企业财务管理进行控制,林业企业内部控制的活动与林业企业财务资源息息相关。林业企业的财务控制指将财务控制法律法规、财务控制制度、财务控制主体以及财务目标作为根据,通过采取相应的财务活动对其进行约束。财务控制是林业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财务管理最为重要的环节,林业企业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财务决策以及财务预测共同构成林业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1.2 内部控制内涵

内部控制是为了被稽查和被监督企业而生的,是一种程序和政策,被稽查和被监督企业为了对自身的业务活动有效开展,保护企业自身资产完整和安全,防止出现错误舞弊,或者对已经出现的错误舞弊进行发现和纠正,保证林业企业会计资料的完整、合法以及真实而制定并实施的活动。林业企业内部控制主要包括林业企业内部控制程序、林业企业会计系统、林业企业控制环境等。林业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获得经营效率和经营效果,保证企业自身财务报告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对法律法规进行遵循。林业企业内部控制由内部控制活动、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信息沟通、信息评估这五个主要的方面。

2 林业企业开展财务内部控制的措施

2.1 规范林业企业治理结构

林业企业的治理结构指林业企业领导层、基层职工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制度安排,主要包括责任关系、权力关系、利益关系,使这三者能够形成相互依靠和相互制衡的关系,以便保证林业企业得以健康、有效、长久发展和运行。林业企业治理结构主要包括林业企业组织结构、林业企业激励制度、林业企业监督制度、林业企业决策制度以及林业企业产权制度等内容。对林业企业的治理结构进行规范,能够保证林业企业内部控制活动在良好的秩序、和谐的环境中开展。

2.2 实施林业企业财务集中管理

伴随着当前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国内外的企业对于财务集中管理模式普遍认可。林业企业的财务集中管理必须要依靠互联网等网络技术,林业企业首先要为会计活动制定统一的科目、业务流程、核算政策等,进而实现林业企业资金的集中管理,全面预算管理,保证林业企业的会计报告和财务核算都具有统一性。从本质上对林业企业决策分析以及战略规划进行满足,为其提供资料和服务。当前形势下,在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已经有百分之八十的企业实施财务集中管理和控制,例如索尼公司、松下公司、通用公司、微软公司以及IBM公司等。

2.3 落实林业企业资金集中管理

在林业企业财务监督和内部控制过程中,财务集中管理是有效的方法,而资金集中管理就是财务集中管理的灵魂和核心。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松下集团、通用电气公司、西门子公司就已经通过资金管理对企业的资金开展了集中控制和管理,通过诸多企业的不断探索,很多企业都已经根据自身的特征,实施资金集中管理。资金集中管理是企业普遍使用的管理模式,资金集中管理就是指将整个林业企业资金全都集中,由企业统一运用、管理和调度,使资金流动具有有效性和均衡性。

在林业企业开展资金集中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遵循共享原则,将林业企业资金优势发挥出来,实现资源共享和配置,在林业企业内部之间,实现资金的融通和调剂。其次,要遵循经济利益的重要原则,经济利益原则指通过资金的集中管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这里说的更大经济效益是与资金分散管理相比较。最后,林业企业要遵循避险原则。在林业企业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时候,要对投资项目实施整合,将投资风险分散进而降低。在林业企业配置资金和周转资金的时候,必须要避免入不敷出,这样可以保证林业企业规避到期不能偿还账务风险。

2.4 开展林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在林业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全面预算管理对林业企业投资活动、财务活动、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和控制,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管理行为,更是一种制度安排。在林业企业的内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能够从本质上提升财务内部控制的效率,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还可以明确林业企业各个部门和职工的责任和权力,将林业企业整体战略目标实现。可以说,林业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是全员参与、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管理模式,在林业企业经济活动中,能够将林业企业的价值体现出来,全面预算管理作为林业企业内部控制的手段,拥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更是国际通用的管理手段,全面财务预算管理能够对林业企业的财务内部科学管理进行强化。

财务共享的本质范文6

1.1 线上线下融合更加频繁

互联网时代加快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线上线下融合速度更快、频度更高。互联网+ 时代财务管理也呈现出线上技术与线下管理相结合,使财务管理效能更高,技术应用更加普遍,在财务辅助决策、风险控制、企业投融资等环节体现更大价值。

1.2 信息技术更为普及

现阶段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已经成为一个主流趋势,如果脱离了信息技术,企业管理成本无疑将大幅度增加,不论是人工投入还是管理成本投入都将持续攀升,降低了企业市场竞争力。信息技术得到全面普及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必然发展趋势,进而带动多数市场参与者,步入互联网+ 时代。

二、互联网+ 时代对通信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2.1 财务管理效能得到提升

通过引入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企业财务管理效能得到保证,同时管理效能得到不断提升,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管理层能够及时有效掌握各类财务管理信息,增强企业运行稳定性,提升企业投资的整体质量。财务信息是企业重要基础性信息,通过互联网+ 改造,单一数据、汇集成为整体、与企业产品推广、市场前景预测、生产成本控制等方面进行对接,使财务信息能够发挥更大作用,同时也使财务管理能够延伸到更多领域当中。

2.2 财务管理针对性更强

财务管理在新的时期要积极体现其在内部控制、领导决策辅助方面的价值。互联网+ 使得财务管理针对性更强,财务管理能够结合通信企业实际和经营要求精准开展工作,明确管理重点,突出管理问题。通过建立动态管理体系,实现财务管理的全方位控制,确保财务管理质量得到本质提升。

2.3 财务管理系统性得到保障

可以说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在互联网+ 时代,财务管理系统性更强,同时系统性也能够得到更为充分的保障。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创新,财务数据实现了实时分析和有序管理,云计算使大型企业的财务数据能够被集中处理和分散使用。财务信息在企业投资等经营活动中发挥了更大作用。

三、互联网+ 时代财务管理创新策略

对于电信企业而言,数字营销、互联网服务成为重中之重,数字化改革和创新成为此类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来源。而财务管理工作因其全面性、系统性而必然要成为互联网改造的重中之重,加快财务信息的转换,通过提供实时数据支持企业管理层实现科学管理、实现科学决策。

1、以共享思维创新工作。在互联网+ 时代,互联网思维模式成为主流,企业在基础管理层面要从分散式管理转变为共享服务式管理。使可共享数据资源在企业内部得到最大限度传播,进而加快企业创新速度和提升经营管理效率。通过落实财务共享能够明显提升财务信息数据使用效能,释放财务管理潜能,同时降低管理成本。

2、加快复合型财务人员培养。互联网+ 时代当中,计算机和网络应用能力成为基本的岗位技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和自有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开发使用,财务人员将面临更多挑战,掌握必要的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成为关键。现阶段结合互联网+ 时代财务管理要求,企业要着重做好财务人员培养和培训,通过实务操作、云技术、移动互联专项培训的方式,使财务人员能够更清楚互联网应用的价值和关键所在,使财务信息采集更加科学。

3、实现有效财务监管。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来临,财务在内控方面的价值与作用,越发重要。企业财务管理需要进一步落实管理责任,通过建立动态实时监控机制,实现对企业财务支出和资金管理的实时控制,同时在企业投资决策等方面发挥财务管理作用,降低管理风险。

4、体现财务集约化管理价值。互联网+ 时代来临,使得财务集约化管理能够实现创新,在会计集中核算、资金集中管理、资本集中运作、预算集约调控、风险在线监控的基础之上,企业能够更实现更快响应和科学管理。在大数据应用的背景下,财务管理能够实现更大幅度的在线管理,财务管控效果更具保障,降低成本同时提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