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建筑保护条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建筑保护条例范文1
大湘西村落文化是我国古村落文化中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文化特色的古村落,村落文化并未在历史长河中泯灭殆尽,而是能够较为完整的保存下来。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对于很多古村落的文化传承产生了极大的威胁,为了获取更多人们生存空间以及社会需要,很多地区强制性的征用农村住房以及田地作为城市发展空间,压缩了农村人们的生存发展空间,很多传统古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被动的消失,而我国的法律保护措施不够健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配套政策缺乏。基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我国自建国以来逐渐完善了相关的《文物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城乡规划法》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等,成为我国古文化保护的基本法律框架,但是由于法律颁布年代较早,随着社会进步发展,已经逐步不能满足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法律中对于传统村落的定义不够明确,导致相关保护措施存在较大的局限,外界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淡薄。法律条款中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缺乏专门性以及整体性的法律条款对传统村落予以法律保护。而随着人们对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意识加强,国务院为了切实保护传统村落文化,出台了相应的保护文件,但是缺乏法律的强制性效力,实际开展效果不够理想。
(二)惩处力度较轻。针对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其中主要的是针对农民的房屋、土地的产权等问题,但是由于传统村落存在的时间较为久远,经过了长时间的人文变迁,产权不够清晰,在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主要表现在古村落文化保护过程中,对于修缮古村落建筑的职责义务上存在不明确,导致互相推诿,难以实际开展,并且难以保证有直接利益者拥有明确产权,在产权争夺过程中造成历史文化遗产的损坏。
(三)法律监督不足。对于古村落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我国法律制度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缺少专门的法律措施,尽管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意识有了显著提升,但是在实际传统村落保护过程中,工作开展存在一定的问题,难以切实有效的保护古村落文化不受侵害,法律所具有的监督性作用无法体现,缺少法律的监督,古村落文化保护成为一纸空谈。
二、保护大湘西村落文化的对策
(一)制定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法律。古村落自身具有较为鲜明的地域性以及民族性文化特色,目前我国对于传统村落保护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文物保护法》对于古村落文化保护产生的极大的束缚作用,一些具有历史文化的城镇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相比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由此应在相关的历史文化名称的法律保护条例中加入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制定《传统村落保护法》,以专门和完整的法律来完善古村落文化保护,并且强化对于破坏古村落文化的惩处力度,切实维护古村落文化的传承发展。
(二)健全和完善历史建筑产权制度。古村落的建筑产权保护在实际工作开展中解决较困难的问题,由于传统村落中的房屋大多数采用乡土材料,并且部分房屋存在闲置状态,传统村落中房屋一些具有历史气息以及精美的部件被贩卖,造成了极大的文化损失。对于传统村落保护首先应明确村落中房屋、土地产权,以确保能够切实的保护村落居民的个人利益不受侵害。而我国对于传统建筑的产权缺乏相关规定,一直处于巨大的争议中,由此针对这一现象应健全和完善建筑产权制度,以确保产权的明晰,减少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
(三)注重法律分类保护。对于古村落文化,不同地区的村落文化差异较为显著,并且在传统村落中房屋、生产工具以及历史文化都属于村落文化,由此在传统村落文化保护过程中,应针对村落文化中不同文化类型进行明确规定,在法律完善过程中注重村落文化的分类保护,以确保古村落文化能够全面、系统的受到保护,将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传承和发展下去。
三、结论
传统建筑保护条例范文2
关键词:兴城古城;保护;利用
Abstract:Xing Cheng ancient city has a long history,brilliant culture and is also our precious heritage given by our ancestors.This article is aim to investigate the ancient city’s history and remains,research its historical value,artistic value and economic value,meanwhile,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s in its protection,then put forward the measure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Xing Cheng ancient city.
Key words:Xing Cheng ancient city;protection; utiliz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10-69(4)
1兴城古城概况
兴城古城位于辽宁省兴城市,居辽西走廊中段,辽东湾西岸。古城背靠西砬山及九龙山,左有首山和峡山相拥,右有黑凤山、铁马山为伴,形成左右环抱之势,古城沿河而筑,依山而建,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也是现存唯一一座正方形古城,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兴城古城已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A备名单,正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1.1兴城古城的历史
兴城历史悠久,夏商时属孤竹国地,周时为燕地,秦统一后属辽西郡,汉时属徒河县地,隋属辽西郡柳城县地,辽圣宗统和八年(990年),置治兴城县属锦州,兴城之名即源于此。明宣德三年(1428年)在此设卫建城,赐名“宁远”。清朝建立后撤卫建州,宁远卫城也改称宁远州城。经“康乾盛世”百余年的发展,兴城古城经济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宁远城成为清在辽西的政治、经济中心,当时的宁远城,是远近闻名的繁华城市。民国成立后,1914年重新使用兴城县县名,宁远城也随之称为兴城古城,并一直沿用至今。
1.2兴城古城历史遗存
兴城古城的主体建筑为城墙,城墙环绕的兴城古城建筑特色鲜明,功能齐备,是我国北方古城建筑的杰作。古城较完整地保留了明清以来的历史文化遗存,主要有兴城城墙、钟鼓楼、文庙和祖氏石坊。
1.2.1古城墙
城墙是明清兴城古城主体建筑,南北长821m,东西宽816m,城墙高8.5~9.6m,底宽5.7~7.0m,顶宽4.3~4.6m。城墙顶端外沿筑有垛口,内沿筑有女儿墙,海墁系青砖铺就,中凸外低,便于排水和减轻城墙夯土的承重压力。城墙四面各有一城门,东为春和门、南为延辉门、西为永宁门、北为威远门。城墙内侧靠近城门附近各建有长22.28m、宽2.2m的斜坡马道,可由马道登上城门楼和城墙。城墙四角各建有城台。1988年兴城古城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2钟鼓楼
钟鼓楼楼高17.2m,三层。基座平面为正方形,高如城墙,下砌通向四条大街的十字券洞,全部由大青砖砌成,分东、西、南、北各筑拱形通道。2006年钟鼓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3文庙
兴城文庙,亦称孔庙,为旧时祭孔之所,位于兴城古城内东南隅,始建于明宣德五年(1430年),占地面积16 800m2,是东北三省最古老的、辽宁省境内最大的一座文庙。文庙分为内外院,内院有棂星门、泮桥、戟门、大成殿、崇圣祠、祭器库、更衣亭、乡贤祠、名宦祠等建筑,外院以绿化为主。文庙为三进院建筑,东西垣墙南端,各有角门一座,东曰毓粹门,西称观德门。2006年文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4祖氏石坊
祖氏石坊坐落于兴城古城南大街(延辉街)中部,两座石坊相距85m。南为明前锋总兵祖大寿“忠贞胆智”坊,建于崇祯四年(1631年)。北为明援剿总兵祖大乐“登坛骏烈”坊,建于崇祯十一年(1638年)。两座牌坊均为岩石料雕琢而成,造型都是仿木结构,四柱三间五楼式,单檐庑殿顶,柱高楼小,气势雄伟。中柱和边柱下端南北两侧下蹲大小石狮两对,造型生动逼真。
1.2.5城隍庙
城隍庙位于城内北街西胡同,建于明正统七年(1442年)。占地3 400 m2,保存完好。城隍庙有灵宫殿、城隍殿、斗姆殿、吕祖殿、山门等建筑。殿内神像逼真,栩栩如生,院内环境幽雅。
2兴城古城的价值
2.1兴城古城的历史价值
明朝时宁远为边关重镇,著名大将袁崇焕曾驻守城中,著名的“宁远大捷”、“宁锦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兴城古城亲历了从明到清再到民国的更替,经历了多次历史事件,涌现了数十位历史名人,如袁崇焕、努尔哈赤、皇太极、祖大寿、祖大乐、多尔衮、吴三桂等。兴城古城是众多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对象,对研究明清战争史乃至中国古代战争史具有特殊价值。兴城古城的建筑选址、规划设计、建筑结构、布局、使用功能等独具特色,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城墙筑造等方面的杰出范例。
2.2兴城古城的艺术价值
兴城古城内街巷分明,布局严谨。东西南北大街为古城内部主要的轴线,两端分别为城楼、鼓楼,鼓楼为整个古城内部主要的景观节点。古城形态方正,具有典型的北方卫城特征。内部的城市肌理和空间形态在几百年间,发展成今天以鼓楼、文庙、总兵府等几处大型公共历史建筑为主导,以成片的传统北方民居为背景的布局。城市的街巷网络呈现“棋盘式”的格局特点。
古城内的单体建筑都具有各自特色和艺术性,多数建筑可进入内部进行欣赏。在建筑细部上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如城墙上的炮台与垛口,处在角落里直通城外的水门洞,牌坊与住宅上的雕刻艺术等。
2.3兴城古城的经济价值
兴城除了拥有悠久的历史、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宜人的气候,还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在42km2的区域内,集“城、泉、山、海、岛”五大景观于一体――古韵十足的明代古城,瑞气升腾的温泉,挺拔秀美的首山,碧波荡漾的大海和桃源仙境的岛,每一处景点都令人流连忘返,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兴城古城不仅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同时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随着对古城不断地合理性的开发,古城对繁荣国民经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3兴城古城的保护
3.1兴城古城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葫芦岛市人民政府为保护古城,2004年10月27日颁布政府令第72号文件《葫芦岛市兴城古城保护暂行办法》,对古城保护的原则、开发利用的实际及对破坏古城行为的法律追究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这项措施的制定标志着人们对兴城古城价值的真正认识和对它所处境地的深刻担忧,必将对古城的保护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尽管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且民众保护意识大为增强,然而古城保护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3.1.1现有的管理体制影响了对古城的保护
现有的古城管理体制为横向多部门管理、纵向多层次管理,这种管理体制易造成管理责任与权限上的不明确。如兴城古城墙的日常维护、修缮由兴城市文化局负责,而古城墙的景点经营和收入归古城景区管理委员会。管理体制上的错位以及古城保护资金不足、古城保护人才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对兴城古城的保护。
3.1.2现代化建设影响了古城风貌
随着经济发展,明清兴城城墙内外的民房建筑增多,明清城墙保护范围内现有居民60户200人,建筑面积 5 000m2。上述居民住宅多形成于近现代,建筑多为现代,其建筑风格和样式与古城风貌极不协调。
3.1.3商业开发形式不当
商业开发形式不当,对古城的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形成强大的冲击,古城中呈现出庸俗的现代商业气息。噪音嘈杂、交通拥挤,机动车、自行车、畜力车、人行混于一道,破坏了古城原有的历史风貌。
3.1.4旅游客流量大
兴城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城市。游客数量的增加对古城的保护造成了一定压力,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由于游客踩踏城墙,使城墙海墁、台阶、城楼内的砖铺地面受到磨损;游客人数增多加大了管理难度,一些违章吸烟现象,对城楼木结构建筑的安全构成一定威胁;游客增多使城墙上、城楼中的生活垃圾增加,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3.2兴城古城保护对策
3.2.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
要保护兴城古城,首要是提高相关部门的领导认识,真正把兴城古城保护工作当做一项事业来抓。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最能见效的地方,加强兴城古城服务设施的建设,使其无论从建筑式样还是环境氛围上都能很好地与传统建筑形态相协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维修景区内的公共设施和娱乐设施,保障游客安全,为游客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另外,可以将公共服务设施发展建设转向新区之中,给古城保护创造条件,使古城逐渐恢复传统风貌。
3.2.2加强古城建筑保护
从兴城古城建筑现存状况来看,传统建筑的比率约占30%左右,其中包含了较为破旧需要翻新的传统建筑,而非传统建筑占到70%。这个比率说明要想恢复古城的整体传统风貌,应主要通过逐步实施恢复传统建筑来完成。由于各种建筑物混杂在一起,首先需要采取分类整治的办法来进行,然后在更新中注意对构成传统建筑风貌的要点进行把握。
兴城古城存在的传统建筑类型有三种形式,分别为囤顶建筑、中国传统硬山建筑、普通坡顶建筑。传统的硬山建筑代表了明清时代的主要风格特征,可以用于构建部分民居及大量应用在街市的店面上。用红砖砌筑的普通坡顶建筑少量存在于古城街坊中,不影响整体风貌,但不具备传统特性,在保护中不可大量使用。囤顶建筑则应该成为古城保护中最为普遍使用的建筑类型,大量存在于街坊中的建筑都应该以囤顶建筑的形式来恢复。据相关资料显示,大约有1 600栋囤顶保存在古城中。它们的尺度与排列方式,直接影响到街坊的尺度、形态及交通,形成了独特的居住场所。因而在保护中应该足够重视其所发挥的地域文化作用,使这种建筑类型构成古城的整体建筑风貌。
兴城古城的建筑与近代保护建筑应该严格地按照原有材料来修复,保留其所携带的文化信息。维修时将其本身完好的材料加以编号以便复原其位置,缺少的部分应该按传统的方法修复。文物建筑的材料包括青砖、红砖、石材、木材及石灰等,严禁在其表面应用混凝土钢材等现代材料。
3.2.3提高管理水平
兴城古城的管理要分层次、分级别,管理机关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要相互协作、相互监督。对古城内不符合保护规划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应当逐步改造、迁建或者拆除。
对古城内街道、胡同交通状况要逐步改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出现擅自占用道路、摆设摊点、堆放杂物和其他妨碍道路交通等行为。持续开展卫生环境综合整治,治理脏、乱、差等城市顽症,建立标准化厕所与垃圾网点。古城内全天候实行单线行驶管理,一切机动车辆均保持东门进、北门出,严格控制机动车辆进入古城,禁止超高、超重、超大型机动车进入古城。古城保护范围内,经审查批准设置的户外广告应古朴典雅,要与古城建筑的整体风格相协调,不准设置落地牌匾。严禁擅自在城墙、鼓楼、文庙和东、西、南、北城楼等文物上张贴标语和悬挂广告。
3.2.4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
在兴城古城的保护中,法规的控制内容应该贯穿到古城区的各个部分,例如法规应该约束古城建筑物的修复方式,对于材质色彩以及周边环境的控制都应详尽。 可以参照、借鉴已经出台的一些地方性法规,如《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用法律手段来保护古城具有稳妥性和可操作性。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相关法律要注意彼此间横向的联系,要相互借鉴,还要避免相互冲突和矛盾;同时要尽量考虑在实际执行中可能遇到的新问题。另外,法律法规不仅要有制约作用,还要有指导、指引作用,既要规定不能怎么做,还要指出应该怎么做,规范人们的行为。
4兴城古城的利用
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兴城古城年接待中外游客上百万人次,兴城古城现已经成为发展兴城旅游业的主要资源,因此对兴城古城进行开发利用意义重大。
4.1延续明清风采,塑造古城特色
兴城古城在明朝时期建造,在清朝时得到很好的发展。明清时期古城内商业发达,从而使十字大街成为商业集散地,其建筑形式和布局方式现今依然得到很好的体现。清朝时期满汉两种文化的交融,晚清及民国时期建筑上的中西融合,这些都使古城内带有明清氛围的文化更加充实和多样。因此,我们在开发利用兴城古城时要尽量恢复古城历史原貌,不应将重心放在步行街的开发上,而应多开发一些人文历史方面的特色内容。例如可推出城垣思古、庙宇民俗、幽巷淘趣、名将觅踪等活动,使游人充分感受兴城古城的风貌。
4.2加大宣传力度
2009 年,兴城市投入了1.2 亿元人民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用于城市宣传的费用不超过100 万,与十几亿的旅游收入相比可谓是九牛一毛。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状况,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宣传活动。
4.3挖掘文化内涵,开发特色产品
深入挖掘兴城古城的历史文化,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可以在以往已经拍摄编印相关旅游宣传品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和加强新的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同时借助媒体,通过更多更有效的形式,如召开旅游促销会、旅游发展研讨会,到外地进行旅游推介等形式,宣传兴城古城的文化产品。
4.4加快旅游服务设施的改进和更新
每年投入一部分资金,对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旅游纪念工艺品和餐饮网点、导游服务设施及标志等进行更新、增设和改进。力争在这方面保持处于国内同类型旅游景区的先进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4.5定期举办古城节日,丰富旅游内容
举办“古城节”等旅游节日和大型活动,提高兴城古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古城旅游。古城节的内容可以丰富多样,如书画展、摄影作品展、“城隍爷出巡”等,也可引入东北二人转、东北大秧歌等民俗活动,让游客感受东北地区传统文化。针对冬季旅游资源稀缺,而辽东湾海面结冰时间长的情况,可以将海滨附近的安全水域开发为溜冰场,以使旅游的客流形成四季连续的态势。
参考文献:
[1]杨荫芳.兴城县志[M].沈阳:奉天作新印刷局,1927.
[2]刘谦.明辽东镇长城及防御考[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56-57.
[3]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5:6707-6718.
[4]石铁矛,王阿慧.兴城古城的遗产保护与更新[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4.
[5]阮仪三.中国历史城市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J].住宅科技,2004(5):3-6.
传统建筑保护条例范文3
这座仿照中国大唐都城长安而建的城市,如今既保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又不乏现代感,为世界旅人所青睐。
千年故都源自大唐
京都市面积约800平方公里,人口约150万,距离关西经济中心大阪约40公里。
公元794年,作为当时日本首都的京都(其时称“平安京”)以唐代都城长安为模板建设而成。京都坐落于一个盆地之中,北部被山地环绕。受地形所限,平安京的规模相当于唐代长安城的1/3,但其整体格局基本仿照长安,城市方方正正,街道横竖笔直,中轴线两侧近乎完全对称,犹如棋盘一般。
当时的平安京分为左右两部分,左京部分仿照了唐代洛阳城,右京仿照长安,而日后右京因为地形原因不宜居住,遂逐渐被废弃,京都的发展也就以仿照洛阳的左京为主,故而有了“洛阳”的别称,京都市内很多地名也都有“洛阳”二字的痕迹。
在京都旧城的北部等周边山区,分布着大量神社寺庙。1994年,京都及其周边的17处寺庙神社等被集体录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日本第5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京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最早的神社建成于7世纪。最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是建于1603年的二条城,初建时为江户幕府将军的住所。
总体来说,这17处世界文化遗产都拥有数百年至上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京都不同历史阶段的代表性建筑。虽然不少文化遗产在历史上多次遭到意外毁灭(最近的一次是1950年金阁寺火灾),但后人总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尽可能复建,因而能传承至今。
规划专家、东京经济大学教授周牧之说,京都古城虽然模仿唐代长安而建,但却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古城没有城墙。
以木制建筑为主而又不设城墙的京都,没有像历史上中国的大多数古城那样毁于战火。事实上,日本过往不乏战乱,居于京都的天皇大多数时间又缺乏武力护身,甚至大权旁落。京都没有遭到毁灭性破坏,能够保存至今,可以反映出日本人对京都文化的敬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京都也因丰富的文化古迹而免遭轰炸。
日本如何保护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京都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地的游客,不少会到散布在京都各地的文化遗产中去追寻历史。
京都市文化市民局文化财保护课课长西森正晃说,京都市的文化遗产展示了京都作为日本首都超过千年的历史积淀,这些传统建筑,是传承京都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些建筑之所以能够传承下来,不同年代颁布的法律法规是重要保障。
早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就开始了文化古迹的保护行动。
1897年,日本颁布了《古社寺保存法》,对神社寺庙等历史古迹建筑进行保护。1900年,京都市开始对城市景观进行保护和规划。1919年日本制定了《都市计划法》。1924年,京都对建筑物高度进行了限制。
二战后,日本持续加强对京都、奈良等古都古城的整体保护。
1950年,日本颁布了最重要的一部文物保护法《文化财保护法》,这也是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的唯一的国家法律。《文化财保护法》的前身是1919年制定的《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保护法》和1929年制定的《国宝保存法》。据西森正晃介绍,京都也有一个《京都文化财保护条例》,但这并不只是特意针对世界文化遗产,而是针对所有等级的文化财产。1966年,日本制定了《古都保存法》,次年,又制定了《古都保存法施行细则》。
西森正晃说,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的缓冲地带,虽然不在《文化财保护法》的保护范围内,但是《古都保存法》和《都市计划法》设立的“历史风土特别保存地区”和“风致地区”(风土景致),以及《市街地景观条例》等的有关规定,都对世界文化遗产周边建筑物和广告物等的高度、规模和颜色等有具体的限制,其中还将文化遗产设定为重要的眺望视点场所,旨在确保从文化遗产范围内向外能够看到的自然景观。
日本实行政教分离原则,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在内的大量宗教设施都拥有非常高的独立性,平时的管理维护工作一般都各自独立承担。西森正晃说,京都并没有关于文化遗产的专门预算,不过,对于国宝和重要文化财等的大修,国家会提供50%到80%的补助金。各宗教设施除了会收到捐献和香火钱以外,观光收入应该也能占到很大的比例。
此外,由于世界文化遗产全部被认定为史迹或者特别名胜,根据《文化财保护法》规定,除了特别轻微之处,变更其现状有特别严格的规定,需要获得文化厅许可。对保存文化遗产有影响的行为都不会被许可。在基础设施整备、监控设备设置、设备更新等时候,都要注意不能对文化遗产产生影响。
记者在京都走访世界文化遗产时还注意到,绝大多数世界文化遗产都极为注重细节,小到一个护栏、一把座椅、一条小路,都尽可能地使用砂石竹木等自然材料,这样会显得整个环境浑然一体。除了人气最高的金阁寺和清水寺周边商业气氛较浓外,在龙安寺、仁和寺等处也能看到,这些世界文化遗产单位都非常“低调”,既没有醒目的招牌宣示自己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没有太多的商业设施,甚至要想在寺庙内购买一些纪念品也难以寻得商店。
古都如何现代化
京都连续两年被颇具影响力的旅行杂志《旅游与休闲》杂志评为世界最具人气旅游城市。周牧之说,这与其长期明确的规划思路是分不开的。
近百年来,京都的城市发展也面临现代化冲击,京都市对城市发展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应对方针。
一是“保存”。1930年,京都市将北部大面积山区设定为“风致地区”,对其采取了严格的保护措施。金阁寺等大量世界文化遗产都位于城市的北部,这一设定抑制了京都向北面扩张,使得北部山区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得以完好保存。
二是“再生”。对老城区,京都并不封存,也不翻新,而是有序地“再生”。西森正晃说,京都给老城区制定了很多的建设规则,让城市建设开发者不能随意地建设。例如,城市对新建筑的高度、外观、广告等都有严格的限制。1950年,京都制定了《京都国际文化观光都市建设法》,1956年,制定了京都市室外广告物条例,1958年城市开始禁止电线杆广告。一系列极为详细具体的城市发展规则,让京都的景观极为规范有序,街道宽敞整洁。
传统建筑保护条例范文4
摘要:建筑色彩作为一种符号,直接的表现了建筑的风格。同时,也是建筑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面貌的重要组成因素。直接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本文从多角度去探究天津近现代多元化的历史建筑色彩,并对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的色彩保护提出了初步的策略。
关键词:历史风貌建筑、色彩特征、色彩保护
abstract:As a symbol ,building colour express the style of architecture directly.At the same time,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and the look of our cities. And then,it is a direct reflection of the regional culture of a region.
This article try to explore the history ofdiversified color of near modern architectural of Tianjin,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Then giving Initial strategy on the color protection of near modern architectural g in Tianjin .
Key words:THE HISTORIC BUILDINGS、Color characteristics、Color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1,关于建筑色彩的研究。
城市建设的永恒目标是追求一座城市、一幢建筑的特色,其中建筑色彩带给人们的艺术感是首要的要素。城市中不论是一些标志性的公共建筑还是具有代表性的社区住宅都应具有地方特色,协调一致,合理搭配。总而言之,城市建设不仅仅是经济繁荣的表象,更应是人类闻名与进步的艺术代言人。
国外对建筑色彩的研究主要是从城市这个概念出发的。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关注城市色彩问题并将其作为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是在60年代初。到了70年代后才开始对建筑单体的色彩进行研究和实践。进入90年代后,才扩展到环保、多元、人性化等多个角度来研究建筑单体色彩。日本京都自1972年起就以本地古建的色彩为挤掉,对城市建筑的色彩做了规定;在英国伦敦,人们对著名的泰晤士河两建筑进行了色彩的规划;意大利以传统建筑色彩基调为基础为整个城市建筑色彩进行了规划,以保护富有特色的城市环境。
具体实践有:美国设计师珍妮科帕茨在《三围空间的色彩设计》中,探讨了色彩的三维感知理论及应用,并首次,结合建筑材料探索了色彩研究对于历史建筑保存、恢复及整修的策略。英国色彩规划专家兰卡斯特进一步提出了“色彩景观”的概念,即“即将建筑色彩看作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因素来研究,如何使其所承载的重要历史、文化和美学信息在人文环境的保护和发展以及高品质人居环境建设中发挥作用”。日本吉田真悟2011年出版的《环境色彩设计技法―街区色彩营造》中对街区和建筑色彩的设计的研究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学习。
在国内对于历史建筑的色彩进行研究的成果却相对较少,其中重要的有:学着杨春风对北京古城的建筑色彩进行了调查研究。她从面积对比、明度对比、色相对比、彩度对比、补色对比、冷暖色调对比等方面分析了北京古城建筑色彩的特点。具有相当高的科学参考价值。
高履泰等学者运用专业仪器设备对故宫古建筑群各构件的色彩数据进行测定并作了定量化研究。另外,他还围绕建筑色卡的使用,对住宅建筑色彩设计、建筑环境色彩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为今后其他研究者的研究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数据资料。
天津大学陈学文等学者认为传统的依赖直觉惊醒判断的手法,不利于建筑色彩设计的准确性,应在研究中将复杂的色彩关系量化等措施采用科学的态度来处理。
2,历史建筑色彩
在不同地区的不同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社会条件影响下,各个地域的建筑呈现出了不同的形态。建筑成为地域文化最有力的承载者之一。而建筑色彩则是一个地狱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最直接的反映者。如:北京紫禁城的黄色琉璃瓦、红色柱子、宫墙,与周围居民的青瓦灰砖表现出了强烈的对比,同时,也是全城色彩的主导;江南地区的粉墙黛瓦,融入到了周围山水中形成的色彩体现了江南建筑的秀丽淡雅。
3,天津历史建筑
3.1天津的历史建筑
天津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与其他名城一样,有着久远而深厚的历史,并且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天津拥有形式多样的历史风貌建筑。2005年《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中依法确定了5批746幢、114万平方米的历史风貌建筑。是中国第一部针对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的地方专门立法。条例中划分了6个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五大道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一宫花园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解放北路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劝业场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古文化街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中心公园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这些风貌建筑不仅饱含着天津的人文历史,而且凝缩了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篇章。同时也是丰富的建筑色彩资源库。
天津建筑色彩处处彰显着地域文化特征。天津为保卫都城而设,其传统建筑型制、风格受北京影响较大,天津属典型北方城市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降雨集中。建筑选用中高明度,中低彩度暖色调,使天津市冬季亮丽起来,并满足人们趋暖性心理需求;在雨季既利于辨识,又不过于强烈,形成含蓄的色彩印象。
此外,天津有明清以来体现儒家文化的文庙、佛教文化的大悲院、道教文化的玉皇阁、妈祖文化的天后宫、伊斯兰文化的清真大寺以及天主教文化特色的望海楼、老西开教堂,这些建筑色彩勾画出天津历史民俗文化的清晰面目。
3.2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
《天津文化通览》把天津文化概括为包容、吸收的特征,多元化的构成和与时俱进的品味。天津历经600多年的建城史和近代租界的城市规划发展,出现了一批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人文科学价值的建筑。这些建筑反映并代表着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市中心区域逐步形成了包括法国、意大利、英国风格等在内的浓郁的一过风情及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天津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中西交融的城市文化,原各国租界建筑体现了个国家的建筑色彩习俗。如:意租界内的建筑多为清水红砖配以水泥檐口与墙裙。
最近,天津市有关部门也正在酝酿天津城市色彩规划项目。600年的历史文化名城究竟应该以什么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此外,随着时间的更迭和变迁,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色彩在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破坏,采取有效的建筑色彩保护和修复措施已经显得非常迫切与重要。
4,关于天津近现代历史风貌建筑色彩的研究策略
我国建筑色彩的研究仅有哈尔滨、武汉、南京、杭州等少数大城市从城市历史色彩的地域特征出发研究色彩定位、主色调确定等方面做了研究,并且将城市色彩以各种导则或法规的形式颁布。
杭州市城市色彩规划方案
为了,详细的了解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的色彩,提出、建立和整理出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科学的近代历史天津历史建筑的色彩资源参考系。为天津近现代建筑的色彩保护和新兴建筑的建筑外部和城市色彩设计提供色彩资源库和色彩的参考。并且通过系统和对比分析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的色彩特征,提出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和修复策略。
4.1实地调查天津的历史风貌建筑
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实地调查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的色彩及其构成现状,进行现场勘测与测量、色彩统计。对于一些搜集相关资料困难的例子,采取搜寻地方志、摄影、访谈、绘图等方式搜集建筑色彩的相关资料。
4.2历史文献的研究
大量阅读与整理文献资料,运用这一课题的相关理论,包括历史建筑、色彩地理学、色彩学、文化地理学等。根据研究对象,寻找相关支持论点的各个学科中的相关原理。得出历史建筑的最佳修复策略。深入探究历史建筑色彩的渊源,如,初始色相、色彩的材料及色彩的制作和调制工艺这些能够为复原和修整历史建筑色彩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4.3建筑色彩的分析整理
首先,一个系统的组成,并不是由其各个要素的简单堆砌,而是以一定的规律、秩序或计划有机联系起来的整体。历史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色彩也是由建筑的不同部位的色彩要素而构成的色彩系统。因此,必须在大量的实地调查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搜集到的色彩数据整体为根据整体地地、系统地分析天津建筑的色彩。
但是,只有通过比较分析,才能确定多元的历史建筑的归属区域与其他历史建筑归属区域的色彩特征,在发现差异的同时,也才能更加深刻和准确地把握和概括各种历史建筑的色彩特征。
5,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原则及策略
5.1色彩保护的原则
5.1.1协调性原则
在修复的过程中要保证天津近现代保护建筑的整体色彩基调与天津市的的小协调;保护建筑的装饰色要与其相应的单体建筑和相应的区域相协调。
5.1.2材料的优化使用原则
为了延续天津城市发展的历史文脉:应参考历史文献或者实地调查,尽量保持近现代保护建筑的原有色调;尽量科学的研究并在保护过程中,使用保护建筑的初始色彩材料的制作和调制工序;尽可能的使用本地材料。
5.1.3科学性原则
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历史建筑色彩修复的手段也是不断的在提高。从常用的人工色彩修复、色彩定量化、到新兴的计算机虚拟色彩修复方法。不论使用哪种修复方法都应坚持科学性的原则,确保修复后的建筑能够显示其历史的传承性。
6,历史建筑色彩保护存在的问题
尽管各大城市对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行动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但是,从现有的建筑色彩理论和实践成果来看,现有的理论大部分仍然是从城市这一宏观层面开展的,针对历史建筑色彩的理论专著和实践报告实属不多,有待人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到了当代,很多历史建筑物的色彩已面目全非,或者因缺乏相关的、科学的、准确的数据为参考,而采取了错误的修复方式。很多实物修复的案例表明,用现代的材料、现代的工艺完成的修复其色彩的历史真实性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7,结语
做好天津历史风貌建筑色彩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政府更好以历史建筑色彩为基调进行城市色彩的规划和还原历史建筑的历史风貌,充分尊重天津当地的地域文脉、历史、文化,使其在城市色彩规划管理和知道下,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城市发展之路。
8,参考文献
[1] 珍妮・科帕茨 《三维空间的色彩设计》 周智勇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43一5
[2] 宋建明 《色彩设计在法国》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03-04
[3] 孙旭阳 《基于地域性的城市色彩规划研究》 [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8-05-01
[4] 李允稣 《华夏意匠》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5-02-09
[5] 杨春风 万奕汐 《在灰沉沉与金灿灿之间一北京古城建筑色彩之魅力》《小
传统建筑保护条例范文5
关键词:苏州古镇;生态资源;开发;保护
中图分类号:X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this paper in suzhou ancient town, for example, to discuss the ancient town of suzhou ecologic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ancient tow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excellent experience, put forward several realize ecological resourc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uzhou ancient town of strategy, for studying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the ancient town of suzhou has some guiding value.
Keywords: suzhou ancient town; Ecologic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protection
引言
依托古镇文化与区位优势,近年来苏州古镇的旅游业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游客数量与居民旅游收入都得到了快速增加。然而,古镇旅游的快速发展也给当地的生态资源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古镇保护、恶性竞争、文化消退、古镇旅游商业化导致资源破坏严重和古镇基础设施的发展跟不上古镇旅游发展的速度等问题。同时,管理者为了追求最大效益,对各个古镇特有的优势没有深入研究,导致部分古镇开发雷同,游客在参观了内部共性大的资源类型的某些个体以后,对其余属于该资源类型的个体就不再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因此,如何合理有效的进行古镇旅游开发,保护和开发各古镇的独特优势,真正意义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苏州古镇生态资源开发现状
(一)古镇的原真性受到破坏
随着古镇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受强势城市文化的影响,古镇人文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了发展旅游,苏州在古民居、古街区改造的过程中,对文物古迹“修旧如旧,以存其真”的原则把握不够,很多民居中增添了一些瓷砖、铝合金门窗等现代化的建筑材料;有些古镇甚至进行大拆大建,对古镇的民居建筑进行返老还童式的改造,严重破坏了古镇的原真性和整体美感。
(2)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苏州古镇的人文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古镇传统文化载体的居民受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而大量外迁,导致古镇传统文化的置换,使很多古镇面临着“空心化”的危险。
(3)古镇旅游的开发带来了大量的游客,随着游客的增加,苏州古镇变成了一个到处充满吆喝声的“卖场”。例如:周庄现在已经是“五米一处猪蹄,十米一个阿婆茶,到处都是假古董,满街都是黄三轮”的景象。
(二)古镇特有的文化资源正在消退
近年来,苏州古镇环境的脏、乱、差现象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然对古镇文化的整体保护却依然未有起色。苏州古镇一般都经历了上百年的历史,其建筑无不透露了古镇的古香古色。它们是古镇的基础,见证了古镇的历史,展示着古镇古朴典雅的气质。然而,古镇中的大部分建筑,尤其是一些比较具有特色的建筑物,如楼阁、牌坊等,不是被推倒改建为现代建筑,就是为时尚的高层建筑所掩盖。对于传统建筑的重建也未能严格的依据古建筑标准执行,致使重新修葺的古建筑变得“古今难辨”;或是出于资金不足而对古建筑的维修计划一变再变等等。此外,由于过多注重经济利益,苏州古镇的文化资源“市场化”导致社区居民、开发商与地方政府间的多重矛盾纠纷,一方面影响了当地文化的自我生产与传承机制,另一方面也瓦解了当地城镇居民的主体地位与生活风貌。
(三)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
目前,苏州古镇为塑造自身的旅游形象,投入了大量资本提高其可进入性和接待能力。但是,苏州古镇的整体公共设施仍不齐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苏州古镇目前道路交通和给、排水等基础设施条件差,公共建设不配套,古镇缺乏完善的旅游接待设施,镇内旅游吃、住、行条件都较差,致使旅游规模上不去,知名度和效益均受影响。尤其是旅游旺季时,各档次餐饮、住宿接待设施的贫乏成为游客抱怨最多的因素,影响了旅游者的体验。
(2)古镇缺乏必要的配套保障措施和制度,尤其是管理制度、服务保障、建设规划和公民环保意识等方面的制度还很缺乏,由此导致古镇保护和发展投入不足,一些古寺庙、古民居、碑刻等破损严重,亟需维修。另外,苏州古镇内区购物方面不方便,旅游纪念品没有特色,很多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无法激起游客的购物欲望。这些不但严重限制了古镇旅游规模的扩大,降低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使旅游这种文化娱乐和享受型的消费活动大打折扣。
二、苏州古镇的保护对策
(一)加强古镇保护,保证其原真性
在环境保护方面:(1)制订古镇环境保护条例。对综合开发的小镇要将吃、住、娱,停车场等设施放置在古镇的核心保护区之外,对保护区以内的经营者要规范其行为,严禁污染源的出现。(2)增设符合古镇格调的垃圾箱。例如,国外就出现了造型滑稽的青蛙垃圾箱,垃圾投入青蛙口后,会自动发出“真好吃”的优美声音,这样好奇的游客就很乐于将果皮等垃圾扔进箱内。
在古建筑保护方面:(1)采取措施,如涂抹防腐剂、防蛀剂,添置消防设施,防蛀、防火,减少自然风化,禁止人为破坏。(2)古建筑确因年久失修,需要修复时,也要修旧如旧,动作尽量慢,古建筑维修是使其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要采用原材料、原工艺、原式样,要注意自然、历史、人文的和谐。
(二)制定科学的古镇发展规划
科学规划是古城镇旅游开发的前提。对于苏州古镇来说,其规划应该是全面系统的规划,应包含古镇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市镇建设、土地管理、教育文化、古镇遗产的保存修复、古镇旅游等方面。规划的核心问题是要解决古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关键要处理好开发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关系问题。规划部门和规划专家要严格按照国家与地方的法律法规,如《城市规划法》、《文物保护法》及各地的乡规民约。做到规划先行,科学管理。同时,要在规划中明确保护的程序和财政资金,制定生态环境的限制性条件。在坚持原真性、整体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对重要的历史建筑坚持“修旧如旧”。对于一般的旧民居,内部可以进行更新和改造,但是外观和结构应该保持原样;新建筑要与古镇保持一定的距离,注意与原来村镇风貌相协调。
(三)加强古镇基础设施建设
毋庸置疑,加快古镇旅游景观和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用法律和行政的手段保护古镇的资源。为此,苏州古镇生态环境以及古老景观的保护,单靠公民的道德规范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赖于制度、法律的强制措施。要围绕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形成多方面、多层次、多形式的约束,包括形成大量有效的村规民约,约定俗成一些必要的禁忌。对重点的区域和景观而言,健全的法律和法规是生态环境和古镇风貌得到有效保护的基本条件。只有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律并强化执行力度,才能使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落到实处。同时,交通、卫生等相关配套设施要及时完备,进一步保障古镇旅游区的可进入性和保护古镇原有的生态环境,促进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红娣. 苏州古镇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第8期
传统建筑保护条例范文6
一、北川古羌文化的危机
1.地震前北川羌族文化基本情况
北川自古是羌族聚居区,总人口16.9万,其中羌族人口近10万人,占总人口的近六成,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有着14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羌族文化遗产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北川县境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尤其以禹羌文化、红色文化、古人类遗址文化为代表,是人类历史文化长河中亮丽的瑰宝。羌历年、口弦、许家湾十二花灯、大禹的传说、羌族民歌、羌族莎朗、祭祀大禹习俗、羌族水磨漆艺、古羌罐罐茶艺等31项民族民间文化项目被国家、省、市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先后建立了中国先秦史学会禹羌文化研究基地、四川省社科院禹羌文化研究所,被授予“中国大禹文化之乡”称号。数量众多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研究、延续北川羌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见证。
北川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地区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全县城乡具有羌民族风格的建筑随处可见。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平常日子,只要华灯初上,街头巷尾随处可听见优美的羌族音乐,可看见粗犷奔放的羌族锅庄,美丽的北川处处呈现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景象。
2.地震中北川羌族文化损毁情况
5・12汶川大地震不仅使北川羌族人失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还使其千百年来形成的独特文化遭到严重破坏。这次大地震使得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中的400多件羌族文物悉数被毁,而且大量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也在地震中遇难,由于羌族文化主要靠口口相传,熟知羌族技艺的传人遇难可能就意味着很多重要的文化因子从此“断了香火”,会羌语的长者、通晓羌族历史文化的“端公”等对羌文化的记述和传承至关重要,地震导致大量通晓羌族语言、历史文化的羌族人遇难,对羌族文化的传承影响巨大。
从文化工作者损失情况看,非物质文化方面的专家和传人损失很大:北川文化馆全体工作人员遇难,两位对羌族音乐、舞蹈有深入研究的退休人员也同时遇难;北川羌族研究所从事羌族文化、大禹文化、文化研究工作的主要人员都不幸遇难。特别是口弦演奏者幸存不到10人,羌笛演奏者仅存2人;此外,全县文化工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包括羌族出版物、搜集整理的羌族文学、音乐乐谱、舞蹈图谱等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众多资料,以及储存在电脑里的研究资料,也都被埋在地下。2006年,全国唯一一个由政府主导的“羌族文化研究中心”在北川县挂牌成立。而汶川大地震彻底勾销了该研究中心已有的研究计划和研究成果,羌文化研究专家谢兴鹏也在本次地震中遇难。
就文物损毁情况看,近万件馆藏羌族民俗实物、文物等全部被埋在废墟下,其中100多件为国家三级以上文物;永平堡、伏羌堡、曲山关、禹王庙、东岳宫、“禹穴”石刻等100多处省、市、县级地面文物、名胜古迹完全损毁。幸运的是,地震前夕,北川的120多件文物经过认定级别后,被送往绵阳市博物馆馆藏,幸免于难。
二、北川抢救古羌文化的措施
作为中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总理第二次赴北川指导抗震救灾时明确提出:“要保护好羌族文化遗产”和“建设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应对北川新县城的具体规划工作,可以采取一下几大抢救措施重建羌族文化。
1.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尽快根据羌族文化传承人遇难情况,对原来已评选公布的羌族民间文学、民间音乐、舞蹈、曲艺、民间手工艺、民间信仰、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区等七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认定传承人。同时,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出版(再版)北川羌族歌舞碟片、图书资料。
2.对即将消失的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时组织抢救。
尽快指派相关技术人员,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先进手段,按专业标准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并完整归档,妥善保存和管理。建立羌族民间文化人才数据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北川非物质文化保护条例》、《北川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等,培养和储备各类人才。
3.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灾后重建规划中。
在组织专家实地考察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设施重建和恢复传承规划,支持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
4.北川新县城的建筑风格应做到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无论是总体建筑方案,还是各部门的方案,都应该既考虑到避震的需要,又要考虑羌民族的传统建筑风格,将羌民族文化元素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将新北川建筑风格与羌族文化相结合,充分体现羌民族的建筑特点和艺术,尽可能保留羌民族的文化符号,恢复基本的聚居环境和生态环境。
5.将羌语做为一门课程纳入课堂,避免羌语的失传。
羌文化古朴神秘,丰富奇特,羌族人通晓音律,能歌善舞,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自己的文字,通用汉文,千百年来的口口相传,更显其稀缺独特,将羌语做为一门课程纳入课堂,可以避免羌语的失传。
6.建立羌族文化保护区,进行重点保护。
地震前,旅游业在羌族地区蓬勃发展,民族文化是其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在震后旅游业重建中,宜打破行政区划的条块分割,将旅游资源整合起来,统一规划,避免同质资源的近距离竞争,北川、汶川、茂县等羌民族聚居区要共同挖掘各自的特色,利用好大禹文化、羌族文化等独特的优势旅游资源,由震前各自为政的竞争关系转化为优势互补的合力统一体,建立一个大的羌族文化保护区,进行重点保护。
7.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羌文化被同化。
身处大山让羌族传统文化避免了同化,羌族传统习俗能比较完整地保存,与他们身处高山羌寨之中有关。离开世居的土地,他们将转入城市或其他地区。而震后走出深山的羌人如何保持文化传统将是个新课题。
8.实施文化场馆建设与文化工作者培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