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化学常见实验现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化学常见实验现象范文1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分析
随着初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化学实验教学的现代教育技术开发也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在现阶段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化学是与社会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因此在教学方式上也是多样化的。新课改后的化学实验教学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教师本身的教学素质,以及学校配备的教学相关设备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来完成初中化学的实验教学。
初中生在学习初中化学知识的过程中,主要是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化学现象的变化,并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常见化学现象的观察和解释等能力,由于发生的化学现象往往过于抽象,在教学中又需要和实际时间进行紧密的结合,加上化学反应的过程较为烦琐,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缺乏实际上的印象认知,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某些化学内容。因此,在现代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当中出现的首要的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多媒体信息教育技术。
一、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和优势分析
1.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优化教学内容
初中化学所教授的课程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和单调,在初中化学的实验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将现实教学中本来无法展示的微观系列化学知识通过图像或者影像资料的方式向学生进行展示。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束缚,将这些化学现象变化的微观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
2.突破初中化学实验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初中化学的教学当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教学难点和重点。学生对其的理解和掌控是后期学习化学的关键所在,并且会对学生的初中化学成绩造成一定的影响。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突破初中化学知识学习当中的重点和难点。
3.多媒体教育技术的模拟作用
模拟教学指利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模拟再现一些实际中不存在或难以体验的事物,使学习者身临其境,增强体验,提高学习效果。通过计算机的仿真技术,可以给学生创造情境。随着对多媒体技术的研究深入,虚拟现实技术已日益完善,使得模拟教学更接近于真实环境。
4.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的演示作用
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演示作用是指将初中化学的实验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展示在特定显示设备当中,教师在一旁进行辅导讲解,学生通过多媒体教育技术供给的基本知识素材和教师的引导教学完成自身知识体系的建立的过程。教师通过多媒体和投影仪,将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用图片或者影像资料的形式进行表现,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虚拟实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初中化学虚拟实验主要可分为演示式虚拟实验、体验式虚拟实验和探究式虚拟实验几种类型。演示式虚拟实验的主要内容是通过配合教师的教授内容进行的实验展示。在诸多的虚拟实验教学当中,该种方法最容易被初中化学教师接受。在现阶段已经实行的初中化学虚拟实验当中,演示式虚拟实验所占的比例最为庞大。
体验式虚拟实验的主要内容是教师在完成具体的教学内容讲述之后,让学生通过自身的虚拟实验进行操作,亲身体会到化学实验发生的变化和现象。在现阶段的虚拟实验教学当中,体验式虚拟实验的教学发展最为迅速,在未来的前景当中也更加被看好。
三、结论
在现阶段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当中,教师需要注意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摒弃传统的教学思想,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在其中要扮演好自身的引导角色,很好地运用多种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本身素质的不同,选择最适当的现代教育技术。学校在其中也要加大对基础教学设施的建设,并且不断研究和开发更新颖有效的教学设备,进而达到更好地完成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学任务的目标,为学生以后学习高中实验化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资源开发的整合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12:159+161.
2.穆海亭.浅议初中化学多媒体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1:94-95.
3.朱敏,刘鹏飞.虚拟实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软件导刊,2013.06:166-168.
4.王阿习,张学军,朱敏,杨继林.基于虚拟实验室的混合学习活动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3.07:96-102.
5.韩燕平.初中化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5):46-47.
6.韩莲.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10:305+307.
7.王玉芹.浅谈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1.02:133.
8.陈盛艳,朱雷.新课程下初中化学教学初探[J].成功:教育,2009.09:109-110.
9.钟雪花,钟艳花.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化学课程整合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2:3200-3202.
初中化学常见实验现象范文2
关键词:初中化学;问题;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6.08.18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探究为主的课程,而初中化学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到学生高中化学的学习情况。但是由于深受传统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许多教师过度追求考试成绩,忽略了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化学学习效果较差。当前初中化学教学模式必须要进行改革,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以实验探究为主,锻炼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
1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较多,这将直接影响初中化学教学效率和质量,也阻碍了学生化学思维的培养,因此,必须要对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
1.1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性
初中化学课本中主要是一些化学概念、原理、化学方程式等,应该是一门趣味性较强的学科,但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教学方法过于落后,导致初中化学教学效果不佳。同时,初中学科中教师大多都将语文、数学、外语作为主要学科,对初中化学的关注力度不足,而且大多数初中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在课堂上思维无法跟上教师的讲课速度,这样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十分不利。初中化学教师没有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开展教学,这就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差距不断增大,严重影响了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在新课改政策下,许多初中学校都开始引进现代化教学设施,多媒体教学技术也开始普及,不过由于教师自身能力有限,缺乏创新理念,导致多媒体教学设施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在课堂上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
1.2教学师资力量薄弱,教师专业素养较差
我国初中学校普遍存在教学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国家师资教育投入不足,这也就导致初中化学教学水平较低,很多学校的教师教学水平差异较大,教师对化学学科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初中化学教师的储备不够充足,这样也会导致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降低。由于我国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很多化学教师都对化学缺乏正确的教学理念,认为初中化学只是辅助课程,升入高中后学生可以进行系统化的学习,这就使得许多教师对初中化学教学管理过于松懈,甚至有些教师身兼多职,根本不具备专业的化学知识,只是按照课本进行照搬照套,无法理解化学知识的真谛。尤其是一些农村地区,教学师资力量极为匮乏,教师兼课情况较为严重,这就分化了教师的教学精力,无法顾忌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法认真落实新课改各项政策,没有时间对初中化学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1.3学生化学兴趣不高,积极性不足
初中化学应该主要是以实验探究为主,包含了各种化学概念、原理、化学反应方程式,通过化学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观察化学反应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但是就实际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在课堂上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过度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对化学实验课程的安排时间较少,这样就无法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化学课程的魅力,无法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同时许多初中学校教学资金有限,无法创建先进的化学实验室,缺乏健全的化学实验规程,化学器材较为陈旧,无法有效开展化学实验。而且教师没有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化学实验探究课程较少,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水平的应对措施
2.1加强对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模式,要在课堂上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要求来制定教学方案。同时教师还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要多引入先进的化学教学理念和方法,综合利用多媒体技术,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准确把握学生的兴趣点,从而有效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效率。
2.2加强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
当前我国政府及教育部门必须要加强初中学校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要正确认识教学资源的重要性,要对初中学校教师资源进行整合划分,然后严格按照专业进行分配,尤其是要对农村初中学校加强师资支持力度。学校也要对初中化学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审核,要加强对化学教师的选拔,切实落实新课改政策要求。同时还要定期对初中化学教师进行培训,不仅要增强其理论素养,还要增强化学实践教学能力,要有针对性地提升初中化学教学师资水平。
2.3强化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要强化实验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置化学实验课程,并在课堂上进行化学探究实验,让学生观察化学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要合理匹配化学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的比例,要根据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设置化学实验情境,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实验,通过化学实验操作锻炼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此外,初中学校还要加强对化学实验器材的及时更新,要积极引入先进的实验教学模式,不断增强学生的化学操作水平。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当前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要对教学模式和方式进行创新,增加实验教学课程,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从而不断提高初中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伏铃林.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考试周刊,2014,(63).
[2]罗学林.初中化学教学中创设情境[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4,(11).
初中化学常见实验现象范文3
关键词:初三化学;课堂教学;创新意识;教学现状;培养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标准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成为创新教育的第一步。
一、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唯有对事物具备较高的积极性,才能在此事物领域达到突破。因此,在初三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使学生对化学有强烈的积极性。但在实际的初三化学教学中,大多数学生观念内的化学是枯燥、繁琐的,因此,性格特点较为活跃的初中学生群体对于初中化学的积极性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新意识的培养。故教师要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对课堂结构进行适当的优化。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幽默的教学语言、增设游戏环节、竞争环节或是开展室外课程等教学方式,使学生消除对初中化学枯燥、繁琐的观念,进而提高学生对初中化学的积极性。具体而言,在“爱护水资源”的学习中,教师除了要进行水的重要性的教学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如今地球水资源现状的教学,其中会涉及水污染方面的知识,此时,教师就可安排室外教学,组织学生到当地的水库或是河流等进行考察W习,使学生了解水污染方面的知识。此外,教师还可对学生进行水资源保护的教学,使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通过室外教学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初中化学特别且有趣的地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初中化学的积极性,为创新意识的培养打下坚定的基础。
二、丰富实验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化学是一门重视并依赖实验的学科,在化学学习中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化学实验,良好的化学实验课程可以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样通过化学实验也可以实现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随着国家教育资源的投入,化学实验课堂已基本实现了普及,但要通过化学实验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培养,仍需要教师对化学实验课堂进行改革和丰富。如,在“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中,金属Na与酸、碱、盐在一起会发生反应,其中钠与硫酸溶液在一起时,钠会先与硫酸的氢离子发生置换反应出现气泡,当酸中的氢离子反应完后,钠就与水中含有的微量氢离子发生置换反应。钠与盐的反应与钠与酸的反应现象不同,如钠与硫酸铜反应时,钠首先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出现蓝色沉淀的现象。因此,教师就可在化学实验课堂中安排钠与多种酸、碱、盐进行反应,并在实验进行之前让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猜测,在实验之后让学生对这些实验现象的原因进行推测并总结出其中的规律。通过学生对实验现象的猜测可以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一定的培养,实验结束后学生对实验现象原因的推测和规律的总结,需要学生对所掌握的化学知识进行联想、创新,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化学课堂,在课下或是生活中也可以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培养,这就需要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引入生活事例,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生活中蕴含的化学知识进行了解和学习,从而使学生在课余生活中对含有化学知识的生活实际保持创新意识。如,在“常见的酸和减”的学习中,教师会对常见的酸和碱进行举例,如硫酸(H2SO4)、盐酸(HCL)、醋酸(食醋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钠(NaOH)、碳酸钠(Na2CO3)等,其中醋酸和碳酸钠是生活中食醋和碱面的主要成分,教师就可对二者进行详细的讲解,使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而在进行“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的学习中,教师就可安排学生进行食醋和碱面、盐、辣椒等的反应,或是安排学生课下在家中进行食醋、碱面、盐、辣椒之间的反应,加深学生对酸碱反应现象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使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保持较高的兴趣,并在酸碱与盐、辣椒之间反应的家庭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生活中也能拥有创新意识。
四、加强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习是一个不断思考和完善的过程,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初中学生对于初次接触的化学知识在理解和掌握时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和错误,学生之间或是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知识的交流和互动,可以帮助学生正确、扎实地掌握知识,同时在进行知识的交流讨论中,每个人的思维和想法会发生碰撞,在思维的不断碰撞中就会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展和解放,进而实现创新意识的培养。故在初中化学中教师要学会通过交流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学习中,二氧化碳制取原理为:碳酸根离子与酸根离子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教师在完成原理教学后,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不同于教材实验的二氧化碳制取方法,不同药品的选择需要不同的实验器材,通过学生对药品的选取、实验器材的选取,达到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最为需要的能力之一,我国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新型人才,而创新意识作为创新能力的支撑和动力成为目前教育的重点。故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并采取适当的教学措施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培养,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建立和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威.生态课堂模式下的教师角色转变[J].文学教育(下),2012(6).
初中化学常见实验现象范文4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教学有效性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化学课程要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为宗旨。这就意味着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加强了对实验教学的重视,提高了对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学要求。然而长期以来受到传统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我国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依旧存在许多问题,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本文就初中化学实验的现状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的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探讨与实践。
一、转变传统观念,加强学生实验意识
长期受到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与学生往往都存在这样一种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实验并不重要,对于化学实验并不重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的转变,现代教学一改传统的教学观念,倡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重视实验教学。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时也应当紧跟时代的脚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加强对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意识。转变传统观念加强实验意识既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方面,同时也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方面。具体而言,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时可以引入一些与初中化学实验知识相关的生活现象。例如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二氧化碳”中二氧化碳制备实验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其与生活中热议问题“温室效应”联系起来,提出开放性问题“从实验的角度谈谈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增强应采取什么措施”,强化学生的实验意识,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学习的积极性。
二、以实验为主体,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离不开化学实验,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时一定要以实验为主体。目前,一些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时依旧采取“说”实验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并不引导学生去动手实验,而是对教材中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口头讲解。这种教学模式并不利于学生对初中化学实验的学习,并不利于学生对初中化学实验知识的掌握。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实验是主体,其教学目的在于以实验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化学实验知识的理解,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实验,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时一定要以实验为主导,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动手实验相结合,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才能够加深学生对化学实验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中铁与稀盐酸的反应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完成实验“将生锈的铁钉分别放入盛有稀盐酸和稀硫酸的试管里,过一会将铁钉取出后,观察铁钉表面”,并回答问题“上述反应生成物有什么相同之处?分别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通过动手实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
三、多提问多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中心,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以学生能力的发展为目标。一些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时,往往过于偏向于教师角色,而忽视了处于学习主体地位的学生。课堂教学过程沦为了教师单向的知识灌输,并没有真正地实现教与学相结合,并没有真正地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学生并不是知识的复制品,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时应当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多引入一些课堂提问,多引入一些探讨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引入问题以及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化学实验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而不是知识记忆量的提升。例如教师在进行“金属和金属材料”这一章节中“生锈”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探究性问题“发现问题:小丽发现盛水的铁锅在与水面接触的部位最易生锈;小茜发现自己的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的铜锈;小玲发现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好象生了“锈”一般。提出问题:这三种物质“生锈”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课堂讨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引入探究实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初中化学常见实验现象范文5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地实施着,它是在21世纪为促使生活在校园小天地中的学生能够顺应时代潮流而被提出的,它要求真正的教育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全面、个性发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正是响应新课改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素养,为学生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该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呢?
一、“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动力之源
兴趣就如同给正在缓慢行进的火车加足燃料,它能帮助学生从简单的“学”变成“爱学”、“会学”。每一个初中生都处在青少年躁动不安的那一个年龄段,他们不顾及后果,做事多凭自己想不想做,爱不爱做,而极少思考应不应该做,需不需要做。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必须调动学生“想”和“爱”,通过展现出初中化学课程中的有趣之处,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从兴趣入手,引起学生对化学的探索欲望,从而自主学习。
例如在上第一节化学课时,我一走进课堂,并没有进行惯例的自我介绍及讲述化学多么神奇,在实际生活中多么有用,而是让学生看我手中事先准备好的一张白纸。我对学生说:“同学们,看这里这张白纸。”学生的目光被聚集过来之后,我用装有液体的喷雾壶向上喷去,纸上显示出一行蓝色的字体“开启你的化学之旅”,学生看见这一神奇的现象纷纷惊呼。其后,我又拿出一支试管和两个试剂瓶,将两种透明液体通过滴管在试管中混合,试管中出现银色沉淀,并将其展现给学生看,学生纷纷探头探脑,询问这是怎么回事,我将其中淀粉遇碘变蓝、硝酸银与稀盐酸混合在化学反应后出现沉淀的原理告诉他们,并且介绍到在之后的化学学习过程中这些知识点他们都将学到。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都有跃跃欲试之感,在初中化学第一课便已产生对化学的兴趣,从无奈的“又要学一门课程”心态转变为“新课真好玩”,从而激发学习动力,潜移默化地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二、“质疑”是自主学习的开路先锋
“质疑”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提出的疑问,是对科学权威的一种挑战,这正是我国教育一直以来所欠缺所追寻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完全掌控者,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学生只能在讲台下记录抄写,课堂死气沉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低迷,十分不利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进行。而放任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在思考之后对教师提出疑问,无论对与错,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必定大大提高,自主学习探索能力也将获得显著提高。
例如,在对氧气性质的探索实验过程中,教材所述的实验现象为“带火星的木条能够在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而往往实验中木条在集气瓶口便已经可以复燃,在做这个实验之时,我并没有想到会出现这一现象,有学生提出质疑,是不是实验做错或者教材不正确。我首先对他的质疑能力进行了一番表扬,其后并没有推卸责任敷衍了事,而是与学生一起对实验过程检验,并通过几次不同的实验加以验证,最终发现原来当集气瓶中氧气浓度过高时,只需要放在瓶口,带火星的木条就可以复燃,教材上所述的实验现象有所欠缺,而学生在思考之后提出的质疑为我们还原了更完整详细的实验现象。正所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就是让教师认真对待错误。当学生提出的质疑明显不对时,可以通过举反例让学生认识错误,切不可横加指责;当学生提出的质疑我们自身也有疑问时,那就与学生说明,并在课后通过大量查询相关资料及请教同行对此加以解答,务必做到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自主思考、敢于质疑的能力。
三、“实验”是自主学习的加油站
“实验”是化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就化学这一学科本身性质看,教材中的许多教学材料都是通过实验得知,而这些教学材料中的物体的性质、作用、化学反应等知识点无一不是自化学实验得出。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只有通过实验,学生对化学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才能极好地得到反馈,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也能获得极大的提高。因此在初中过程中,应当努力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亲自参与实验,就实验过程中不符合教材情况进行自我思考与讨论,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
以“常见的酸和碱”章节为例,让学生分析讨论,我们在实验过程中使用NaOH溶液时常见的白色粉末成分是什么。学生通过讨论,利用已知的知识点作出以下猜想:NaOH,NaCO,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为验证猜想,他们将粉末收集起来,做出以下实验:取少量的粉末,分别向粉末中滴加稀盐酸和水与酚酞,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学生在实验中往往会产生疑问与思考,教师可以让他们先行自我思考后再总结归纳。通过实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逐渐增强,自我探索能力也获得提高。
结语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所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这将是他们将来步入社会的根基所在,因此必须引起广大教师的注意。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可以从兴趣、质疑、实验三方面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以培养。教师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探索,在日常教学中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对学生实施有效引导,才能给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化学教学,才能创建高效的初中化学课堂。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常见实验现象范文6
【关键词】化学概念;教学;实践;思考
化学概念是整个化学知识的基石,指导着元素化合物、化学计算等知识的学习。化学概念不仅是分析推理的依据,而且还是解题作答的基础。加强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物质间的内在联系,运用化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都有重要作用。因此,使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并运用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教学的基本要求。这部分基础知识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到其他基础知识的学习及深化。化学概念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知识的“骨
架”。因此,使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并运用化学基本概念,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基本要求。笔者对初中化学概念教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现将化学概念教学的体会和反思总结如下,与同仁们共勉。
一、初中化学概念的主要内容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属于宏观范畴的概念,主要是通过感性认识而形成。如: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溶液、溶解度、化学变化、反应类型等。二是属于微观范畴的概念,是在对物质组成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推理而形成的更深一层次的概念。如: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可以看出,初中化学的基本概念是以物质为中心,从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分类等方面展开的。它们之间既有联系,相互补充,又有区别,相互独立。
二、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特点
(一)较强的抽象性
从化学基本概念的分类来看,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属于微观范畴。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化合价等等。这些概念看不到、摸不着,是在对物质组成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推理而形成的更深一层次的概念。它需要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因此,初中化学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高度的概括性。
(二)形成的阶段性
化学基本概念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和完善的。在教材编排上注意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合理负担以及概念的深度和广度,将初中化学所涉及的概念穿插编排在不同的章节中,逐步深入。在教学要求上,由低到高将概念分为“知道”“认识”“理解”“应用”四个目标层次,可见,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具有很强的阶段性。
三、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加强直观教学,感性体验,形成概念
抽象的化学概念往往使学生望而生畏,易挫伤学习的积极
性。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导入,帮助学生感知并形成概念。教学中,根据化学基本概念形成的需要,有些概念,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从这些现象中,归纳出共同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例如对酸的概念的建立,我是从学生生活中对“酸”的理解切入的,结合在CO2学习中对碳酸会使石蕊试剂变红的认识,使学生对酸的理解产生相关的类属性同化,扩大对酸的认识范围,从而形成由系统的概念体系,上升为酸的概念。
(二)注重发展性,全面理解,讲清概念
化学概念本身是发展的,所以教师应在认识过程中循序渐进,逐步深化。例如氧化反应概念的形成。学生刚接触“氧化反应”时,指的是有氧气参加的反应,当学习了碳与氧化铜发生的仍然是氧化反应时,这一“氧化反应”概念中的“氧”不单独指“氧气”,而是指氧元素,这样氧化反应的外延在逐渐扩展,随着学生所学知识的增加,对概念的理解也逐步加深。因此教师在概念教学时要分阶段教学,不能一次性教给学生,以免增加难度。
(三)对比归纳,逐步深化,理解概念
化学基本概念的内容繁多,容易混淆,难易程度也不一样。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突出本质,辨明异同,使概念系统化,达到逐步深化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元素和原子时,初学阶段学生很难理解,容易混淆,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对比联系的方法把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列表比较,如下表:
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就能对有关的概念深入理解、正确掌握。在基本概念中,有许多容易混淆的概念,如化合物和混合物,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等等,都应该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
(四)联系实际,培养能力,应用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