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会议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习会议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习会议制度

学习会议制度范文1

二、校务会每两周一次,于周三下午进行,遇有非凡情况随时召开;校务会召开时需有2/3以上人员出席,由校长主持,若议题涉及的分管校长不能出席,一般暂不研究该议题。

三、校务会议事范畴

1、学校重大重要事项(详见《重大问题决策议事办法》);

2、校长提交校务会决策的有关事项。

四、议事程序

1.校务会召开前,校长应就待议的问题与书记进行沟通,达成共识。议题确定:

(1)校长提出的要提交校务会议定的事项;

(2)分管校长根据工作需要向校长提请的待议事项;

(3)学校重大重要事项(按市教育局文件规定题目)。

2.校务会议所议事项,分管校长要在召集部门负责人认真研究、充分酝酿的基础上,提出初步意见或方案,报校长后方可在会议上研究。会议研究讨论期间,校长或分管校长要根据学校发展和实际,实事求是的反映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初步办法或意见,然后让大家充分讨论,发表意见。

3.校长在广泛听取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发表意见,然后根据情况主持表决,最后由校长做出决定。这其中,对带有方向性、全面性、长期性重大问题,校长事先要提交党的有关会议进行研究,并按“重大决策办法”决策。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应提交教代会审议。

4.做好会议记录,并准确归档。同时办公室负责,将应当公开的结果在校务公开栏公示。

五、校务会议的贯彻和督办

1.校务会议形成的决定和意见,由校长按职责分工,抓紧落实。对一些重大事项的落实,责任领导要协调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校长要随时指导并督促。

2.各部门对承办的工作,要在一定时间,按程序和具体要求抓紧办理,并将情况及时报告校长或分管校长。

3.办公室建立工作考核簿,对各项工作完成目标情况进行登记、考察、评价,协助领导加强督办。

六、校务会议纪律

1.校务会议由校长召集并主持,校长不在时,可委托他人主持。与会人员要服从工作安排,非凡情况不能参加,需向召集人请假。

2.校长主持校务会议,要充分发挥与会人员的积极性,广泛讨论,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共同意见达成时做出决定,不能将主持会议的职责变成个人说了算的非凡权力。若校长的意见确属正确,但集体又未达成一致,可稍缓议决;紧急事件,可暂按校长意见办理。

3.参加校务会人员在会上不得谈事先未和校长汇报或沟通的议题。

学习会议制度范文2

[关键词]征求意见稿;变化;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学校的办学体制、经费来源、后勤社会化、校办产业管理等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高等学校的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1998年1月1日起施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已明显滞后于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和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财政部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进行了全面修订,拟定了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对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的会计行为,促进高校加强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和绩效评价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主要变化

(一)基建、事业二账合一

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下。基本建设核算独立于高校事业核算之外,一个高校,两个会计核算主体,两份会计报表,这种核算体制不仅加大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增加了核算成本,也导致高校资产不真实、财务信息不完整。征求意见稿增设了“在建工程”和“基建工程”两个资产类科目,分别反映非基建项目和基建项目投资,“基建工程”下设置的一级明细科目“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其他投资”等切合基建项目核算的实际需要,实现了基建账和事业账的顺利对接,合并后的会计报表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高校的资产、债务和收支等整体经济活动。

(二)会计核算基础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

《高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在原来除经营业务的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的起点上,采取了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固定资产采购取消了直接计入支出的方法。同企业一致,增加固定资产,减少货币资金等科目。增设“资产折耗”、“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真实反映单位资产价值,体现了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使得固定资产的核算更加科学合理。取消现制度“固定基金”,避免了虚增净资产现象的发生。增设了“固定资产清理”。进一步规范了资产处置的核算。对基建工程专项借款计提应计利息,分不同情况处理:属于工程建设期间发生的,计入基建工程成本,借记“基建工程――待摊投资――筹资费”,贷记“长期借款”科目;属于工程完工交付使用后发生的,计入财务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长期借款”科目,提高了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能力。

(三)增加了与公共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

与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呼应,增设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与工资津贴规范配套,增加了“应付职工薪酬”;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配套,在收入、费用、本期结余、累计结余科目中,要求按照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按照功能和经济支出分类逐级设置明细科目;与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制度配套,将对外投资、校办产业投资、其他对外投资调整为“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

(四)调整、扩大了财务报表的相关项目与范围

现制度中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基础是“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十收入”,收入支出表的编制基础是“收入一支出=结余”,这样造成时点指标与时期指标混在一起,静态报表包括了动态指标,收支项目指标与收支情况表重复。征求意见稿中资产负债表取消了收支项目指标,采用与企业趋于一致的编制基础“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表根据修改、调整后的收入、支出科目进行了相应调整,能够更清晰、准确地提供成本信息。增设了基建投资表、财务报表附注,将预算收支表由附表提升为主表,新的报表体系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完整性,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单位预算执行、财务收支、财务运行状况。

(五)平行设置财务会计科目与预算会计科目

通过设置“预算收入”、“预算支出”、“本期结余”、“累计结余”四个预算会计科目,与财务会计科目进行平行核算,财务会计科目的核算反映单位的资产负债状况、资产的消耗情况等,提供绩效评价需要的财务成本信息;预算会计科目的核算反映单位的收支和执行情况,提供预算管理需要的预算收支信息。

二、进一步修改和完善高校会计制度的建议

对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修订,解决了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但是修正后的会计制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修正。

(一)进一步扩大权责发生制的使用范围

目前,学宿费已成为学校的重要经费来源,对学宿费收入的确认采用收付实现制,高校财务系统只能反映实际已收到的学宿费,对全年应收数及学生欠费数却无法反映,这样就会造成少计应收债权,财务报表不能如实反映高校资产状况,从而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另外,财务系统与学生收费系统脱节。收费数据初始化、调整、复核、记账等岗位职责不明确,内部牵制不到位,极易造成少收、漏收费用,甚至出现人为舞弊现象。因此,建议对学宿费也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新学期开始前,根据教务处、后勤等部门提供的资料,在收费系统中做好学费、住宿费等应收数初始化,汇总打印应收数。连同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交记账员复核记账,借:应收账款,贷:应缴非税收入。实际收到学费时,借: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贷: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按学费、住宿费等费用科目设一级明细科目,在一级明细科目下按各高校管理要求进行明细核算。借方反映应收数,贷方反映已收数,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实际欠费数。“应缴非税收入”科目贷方反映按照权责发生制应上缴财政专户的全部预算外资金,借方反映实际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余额反映应缴未缴的预算外资金。财务处另安排专人负责收费系统与财务系统的数据核对,对账资料由有关经办人员签名确认后存档。这样既加强了对收费的内部控制,财务报表反映的资产状况也更接近于真实。

(二)按政府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设置费用科目

为了配合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满足分析学生培养成本的需要,《高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将现制度中的“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分解成“教学支出”、“科研支出”“行政支出”、“后勤支出”等,各科目下要求设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一级明细科目,在一级明细科目下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科目”项级科目与“支出经济分类科目”款级科目设置明细账:同时,还要区分“财政拨款支出”与“非财政拨款支出”进行明细核算。如此一来,一方面平行科目设置过多,影响凭证录入的效率和准确率。另一方面各类支出之间本身存在着难以合理界定的问题。在会计电算化已全面

普及的情况下,通过财务系统“项目”的合理设置,完全可以满足内部管理和成本分析的需要。以复旦天翼财务软件为例:项目编码由三个字段五位字符组成,第一个字段即第一位字符代表部门大类,“0”代表行政部门,“1”代表后勤部门,“2”代表教学部门,“3”代表科研项目;第二个字段即第二三位字符,代表具体部门,如“01”代表中文系,“02”代表外语系,“06”代表财务处;第三个字段即第四五位字符,代表项目的用途,如“01”代表办公经费,“02”代表业务经费,“00601”代表行政部门财务处的办公经费,“20102”代表教学部门的中文系的办公经费,编制报表时,通过不同字段的组合,查询导出数据,分析计算后填列报表相关项目。建议将以上科目合并入“教育事业支出”,与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相呼应,按政府支出经济分类的“类”设置一级科目,再按“款”进行明细核算,通过财务系统的“项目”进行费用的归集和控制,既简化了核算,也能满足成本管理的需要。

(三)明确专用基金明细科目

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专用基金核算内容为“高等学校按规定提取、设置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净资产。主要包括住房基金、留本基金等。”现制度中明确列示的“福利基金、修购基金、学生奖贷基金、勤工助学基金”等明细科目,在征求意见稿中虽没有提起,但也没明确取消。现制度中按照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学生奖贷基金,按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的一定比例提取福利基金,提取的方法、依据本身不尽科学和合理,在相关支出中列支,又导致实际支出与账面支出不符、报表信息失真。近年来,随着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已全面铺开,但现行的部门预算编制体系中既不列修购基金、学生奖贷基金等的计提来源,也不列使用支出,与“大收大支”的部门预算编制原则不符;且高校提取专用基金就等于合法地把财政资金分散、滞留在本单位,严重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削弱了财政部门的宏观调控能力。建议予以明确取消,此类明细科目余额转入“累积盈余”。

(四)明确固定资产标准、分类、折旧年限

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此次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按照财政部2006年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对国,有资产管理实行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目前,在编制部门预算时,财政部已经开展了对固定资产预算安排的前置审核。根据存量、配备标准核定增量是审核的基本方式。因此,无论从财政管理、行业管理和单位管理,都要求各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和信息披露要具有相对的统一性、可比性。目前,对于固定资产价值标准,在固定资产定义中虽然提到了“单位价值在规定价值以上”和“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缺乏具体的标准。各高校参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涉及的标准自行确定本校的价值标准,造成同一资产在各高校因价值标准不同被划入不同资产,有的作为固定资产核算,有的作为低值易耗品核算。对于固定资产的分类,财政、税务、国资等不同的管理部门有各自不同的分类标准;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征求意见稿规定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成本,一般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资产标准、分类方式、折旧年限不统一,不利于各高校固定资产的登记、核算、统计、清查,影响固定资产管理同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和政府采购管理等方面衔接,使合理计量生均培养成本的结果大打折扣,主管部门无法取得合理一致的可比信息,难以进行宏观调控。建议在新制度中明确固定资产价值标准和资产类别,并按资产类别明确折旧年限。

(五)进一步完善会计报表体系

其一:资产负债表取消了收入、支出项目后,因高校只有在年度终了才结转各项收入支出,月末并不结转,因此净资产下应增加“本期盈余”项目,否则虽然年度资产负债表可以平衡,但月度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本期盈余”项目取数于编制完成后的收入费用表的“本期盈余”。

其二:根据收入费用表编制说明,“管理费用”按照“行政支出”的借方发生额与“资产折耗”科目有关明细科目借方发生额填列,而“教学费用”、“科研费用”“其他业务费用”、“后勤费用”也是分别按照相应的支出类别的借方发生额与“资产折耗”科目有关明细科目借方发生额填列,费用项目名称应与应用支出类别保持相对的一致性。高校的管理费用与企业的管理费用在核算内容及范围上仍有很大区别,不能为了与企业会计制度接轨而生搬硬套,建议将“管理费用”改为“行政费用”,以与支出类别相呼应。

[主要参考文献]

[1]财政部,教育部高等学会计制度(试行)[s]1998,

学习会议制度范文3

[关键词] 核心价值体系 独立学院 学风建设

学风是指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也是指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有时也特指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气。就其存在而言,学风弥漫于无形,却可观察与有形;就其作用而言,学风不仅影响到当前的教学效果,而且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现状

1.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进取心不强

学习作为人的一项复杂活动是应该有较强的动机的。所谓动机就是使个体引起行为的一种动力,并且具有维持行为和指引方向的作用。独立学院的学生,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差,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尤其是大学一年级学生,还处于“心理断乳期”,面临新旧角色带来的矛盾和冲突,从依赖到独立的困惑,对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的不适应显得比较突出,缺乏学习所应具备的各种能力。

在整个社会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的同时,思想道德范畴和精神文明方面的一些不良倾向也有所抬头,如消费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客观存在的部分社会分配、用人制度等方面不正之风的影响,导致部分大学生对远大理想学习目的实用主义价值观倾向比较严重。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前,部分学生进大学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文凭、谋求理想职业、提高社会地位。他们对学习抱有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态度,忽视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积累。

2.学生纪律观念淡薄,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人们在做每一件事情时,必然有一定的目的。学习也是如此。通过学习可以获得知识,满足学习者的认知需要,所以知识本身就是学习的目的。每一个清醒的学习者都会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他的学习活动均围绕学习目的来运转,学习目的是第一位的。由于独立学院高收费的影响,学生中部分人认为花钱就可以什么都能买到,我花钱你服务,没有认识到自己也是受教育的对象,因而读书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学习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在独立学院学生中,上课迟到、早退人数较多,无故旷课现象严重。许多学生不会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由于对自己的学习要求不严,大量的学习时间被虚度在玩乐之中。这种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学生补考、重修、留级、退学的比例较高。

3.自信心不强,不能灵活地处理各种社会关系

独立学院的学生,社会活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都表现出较强的意识和潜力。但由于高考成绩的不理想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产生了“能力不足、低人一等”的感觉;同时,因为是降分录取到独立学院,更使他们“底气不足”,对自己毕业文凭的含“金”量、毕业后待遇等都表示质疑,因而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缺乏自信心,表现出一定的自卑感。当今社会,许多高校的学生都表现出行为上缺乏自我约束力,独立学院发达地区生源居多,且多为独生子女,这些学生从小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特征,在日常人际交往中缺少大局意识、缺乏与人积极配合的沟通意识,增加了学生学风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独立学院学风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反映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具有明确的主导性,它为引领独立学院学风建设提供了理论视野和方法论指导。

1.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巩固的指导地位

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坚持指导思想,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学风建设的科学化。当前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多样化倾向不可避免地对青年学生产生重要冲击和影响。因此,在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化学术研究的同时,必须要坚持和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用科学的理论占领主阵地。从而发挥对青年大学生的正确理论导向作用,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特别是在“两课”教学中,要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采取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接受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并能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

2.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切实开展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促进优良学风形成

当代大学生适逢新时代,国家为大学生提供大量施展才华的空间与平台,大学生应努力树立远大理想,自觉强化理想信念。以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根本,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师生,切实为独立学院学风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要着眼于广大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义理论体系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原则,切实增强大学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认真组织大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深入学习、研究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最终的落脚点是转变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可持续性。

3.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彰显大学精神,加强学风建设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一是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载体、活动载体、文化艺术载体、传媒载体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作用;二是要增强大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责任感、使命感、自豪感、成就感以及民族理性精神。通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推进学生人格完善。

学习会议制度范文4

关键词 手机依赖 孤独感 网络社会支持 中介作用

分类号 B844.2

1 问题提出

有专家称,中国已迎来移动互联网“触屏时代”。截至2013年6月,我国手机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突破3亿户,其中手机上网用户占96.4%。手机依赖问题已经成为继网络成瘾之后,备受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但不同研究者对这一问题常冠以不同名称,如“手机综合症”、“手机控”、“手机焦虑症”、“手机依赖”等,这一问题主要是指,一种类似于网络成瘾的过分利用现代技术所致的行为成瘾,具体来说就是对手机的过度依赖使用,对身心健康、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负面作用的行为,表现为手机不离身并随时查看,信号或网络中断的失落感和焦虑感,电话交流取代面对面交流等。可见,手机在给我们带来极大交流便利的同时,也给现代人带来了不少困扰。美国马里兰大学曾在10个国家做了一项“无设备世界”的调查,调查让大学生在一天之内不使用包括手机在内的任何多媒体设备,结果显示:离开了手机让这些大学生们“坐立难安”。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的功能已经从最初单纯的语音通话、短消息、娱乐等功能,逐渐发展到以手机娱乐、手机上网为主,手机已经成为与电脑类似的网络媒介,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手机依赖症状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断影响广大手机用户。Park研究手机依赖时就发现,手机依赖和孤独、消磨时间、逃避等动机变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刘红和王洪礼研究也发现,孤独感可能会增加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王相英研究发现,孤独水平与手机成瘾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孤独感在手机成瘾与人格特质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综上可见,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等动机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那么手机依赖与孤独感之间仅仅存在单向正相关,二者之间是否还存在线性预测关系?除了以往研究认为的使用动机、人格特质在手机依赖与孤独感间起到中介作用外,是否还有其它变量在二者间起到中介作用?

目前手机依赖者出现的手机依赖症状如戒断反应、凸显行为、心境改变等主要是针对手机的网络功能,如手机QQ聊天、微信、微博、信息浏览、网络游戏等。在虚拟空间的交往中,人们在情感、信息交流以及物质交换的过程中被理解、尊重时获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能否对手机依赖和孤独感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是本研究关心的问题之一。因此,本研究引入网络社会支持变量,研究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网络社会支持是近年来国内外兴起的与现实社会支持相对的社会心理现象,它是指在虚拟空间的交往中,人们在情感、信息交流,物质交换的过程里被理解,尊重时获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Walther认为,诸如现实社会中的信息、自尊、情感、同伴性支持等线下世界的社会支持同样也能在网上找到,因而“网络虚拟空间”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名词,而具有了明确具体的体验层面和现实参照。Shaw和Gant以大学生为被试研究了网络交往和抑郁、孤独、自尊以及社会支持知觉之间的关系,发现网上聊天可以显著地降低孤独和抑郁,提高自尊和社会支持知觉。Tichon和Shapior的研究也指出青少年过度上网交友将导致社会孤立和社会焦虑。可见,无论是手机网络的使用,还是其它媒介网络的使用都可以影响青少年的孤独感等特质。因而,文章引入网络社会支持来探究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进一步考察网络社会支持在二者间的作用,深入分析手机依赖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内蒙古某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480份,收回有效问卷442份(92.08%);其中男性232人(52.48%),女性210人(47.52%),平均年龄为20.55岁,标准差为1.42;汉族302人(68.32%),其它民族130人(31.68%),缺失值10人;城镇生源286人(64.70%),农牧区生源156人(35.30%)。研究参与者均为自愿参与调查研究。

2.2 研究工具

2.2.1 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

《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由于手机成瘾与手机依赖的概念相容度较大,大多研究都将二者视为同一现象,且没有明确区分,而国内部分相关研究也多使用此量表,为了与相关研究进行比较,研究采用熊婕、周宗奎等人2012年编制的《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量表共16个项目,分为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和心境改变4个维度。量表采用5点计分,从1~5分别表示非常不符、不太符合、一般、比较符合、非常符合。总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83,4个因素的信度系数在0.55~0.80之间。

2.2.2 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量表

《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量表》。采用梁晓燕、魏岚等人2008年编制的《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量表》,该问卷由情感支持、工具性支持、信息支持、社会成员支持4个维度构成,量表共23个项目。量表采用4点计分法,1~4分分别表示从不、偶尔、经常、总是4种不同的程度。量表得分越高表示网络社会支持水平越高。该量表整体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26,重测信度为0。868,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768~0.852之间,重测信度在0.705~0.821之间。

2.2.3 UCLA孤独量表

《UCLA孤独量表》。采用Russell等人1987年编制的《UCLA孤独量表》(第三版),量表由20个项目组成(11个正向计分题目和9个反向计分题目),量表采用4点评分,得分越高表明孤独感水平越强,该量表用于测量大学生的孤独水平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2,重测信度为0.73。

2.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I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基本情况

分析发现,480名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得分呈正态分布,最低分20分,最高分74分,平均为43.60±10.49。量表的23个症状中,得分位列前4位的依次是:“一段时间没有带手机我会马上去查阅是否有短信/未接来电”、“如果很长时间没用手机我会觉得难受”、“手机是我的一部分,一旦减少就觉得失去了什么似的”、“课堂上我会因为电话或短信而不能专心听讲”,见表1。

3.2 大学生孤独感对手机依赖的影响分析

根据孤独感总分,按照总分最低和最高27%的原则将大学生孤独感分为高孤独感组(UCLA>62)和低孤独感组(UCLA0.05)外,不同孤独水平的大学生在手机依赖总分及其它4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

3.3 孤独感、手机依赖及网络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对孤独感、手机依赖及网络社会支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手机依赖4个因子戒断反应、凸显行为、社交抚慰和心境改变与孤独感显著正相关(p

3.4 手机依赖、网络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探究手机依赖、网络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以手机依赖和网络社会支持为预测变量,以孤独感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手机依赖4个因子对孤独感均有显著正向预测,即手机依赖各因子得分越高,大学生孤独水平越高;网络社会支持的情感支持、工具支持和社会成员支持对孤独感具有显著负向预测,而信息支持因子的负向预测不显著,即除信息支持外,网络社会支持的其它3个因子得分越高,大学生孤独水平越低,见表4。

3.5 网络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分析

为进一步考察网络社会支持在三者间的中介作用,按照温忠麟等人总结的方法,估计间接效应值及相应的标准误和t值,通过三步分析分别求得总效应c、间接效应ab和直接效应c’,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见表5。网络社会支持的效应分解情况见表6。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网络社会支持在手机依赖与孤独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当中介变量网络社会支持进入模型时,手机依赖与孤独感间的路径系数(直接效应c’)降低,且显著,按照温忠麟等人总结的方法,中介效应与总效应的比值、中介效应与直接效应的比值都可以作为衡量中介效益大小的指标。因此,通过对网络社交支持的中介效应分解,本研究中介效应量分别为16.2%和15.9%。因此,可以认为网络社会支持在手机依赖与孤独感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成立,见图1。

3.6 网络社会支持作为中介变量的模型构建

研究进一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考察三者以网络社会支持为中介变量的关系,本研究假设结构模型包括一个外源变量手机依赖、一个内生变量孤独感和一个中介变量网络社会支持,通过AMOS进行模型建构。结果显示:x2/df小于5,NFI、TLI、CFI、IFI、GFI、AGFI等拟合指标基本都在0.90以上,RMSEA小于0.05,假设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指标拟合较好,模型进一步验证了网络社会支持的部分中介作用,见表7、图1。

4 讨论

4.1 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普遍存在

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手机依赖得分呈正态分布,均值43.60±10.49分,稍大于王相英研究的40.39±9.70分,表现较为突出的症状涉及到了戒断反应、社交抚慰和心境改变等,同样说明大学生手机依赖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这与国内相关研究基本一致。截至2013年8月,国内已有多家网络媒体和报纸集中报道了青少年手机依赖及其危害,报道称手机依赖除了会产生戒断性反应等症状之外,还会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发育,长时间使用触屏智能手机,低头看手机时间长会影响大脑发育,还会造成“手机手”的背部、肩部和拇指出现不适感,长此以往会对青少年的身体造成严重危害。《人民日报》曾发表题为《触屏时代,不要“为屏所控”》的文章,指出“屏控”危害不容小觑——会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特别是青少年及幼儿的身体、心智的健全发育。手机依赖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既会对大学生的生理造成损害,也会使大学生产生类似于网络成瘾症状的戒断性反应。因此,高校应从学生管理的角度对大学生手机使用加以正确引导,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使大学生从中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

4.2 手机依赖、孤独感和网络社会支持的关系讨论

研究分析认为,高孤独组大学生手机依赖得分普遍低于低孤独组,说明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关系密切。如:在生活中孤独感高的大学生更容易出现依赖的戒断反应,倾向于利用手机网络社交功能来逃避现实社交不良,这与以往某些研究结果一致。如刘红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中,认为孤独感可能会增加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但是,也有研究与此持相反观点,如王芳等人以山西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认为手机依赖与性格无关,孤独与手机依赖呈低程度相关,这与大多数研究提到的内向、性格孤僻的人更容易出现手机依赖的观点相反。为何会出现如此不同的结果,我们认为,这可能与我们大多数人所持有的一种先入为主的刻板偏见有关,即我们常常默认那些不善言谈、不爱交际的孤独者是手机依赖症的患者,这种先入为主的偏见诱导我们得出高孤独感大学生就应该出现手机依赖的结论。但是,我们在访谈中却发现,大一新生由于刚刚进入校园,对新的环境没有完全适应、新的人际关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这种短期的孤独现象使他们常常通过手机与父母、中学同学保持联系,同时他们也会出现通过手机寻求归属和认同的现象,那么这部分学生能否简单地被看作手机依赖者?因而,对待这样的大学生,在研究中我们应持谨慎的态度。

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手机依赖及其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和心境改变4个维度与孤独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这验证了国内和国外的部分研究结果。另外,研究还发现网络社会支持4个因子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工具支持和社会成员支持与孤独感显著负相关,说明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孤独感水平可能越低,即当大学生可以从网络上获得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工具支持和社会成员支持时,他们的孤独感水平就会下降,这与Shaw和Gant的研究结果一致。在网络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面临新的冲击和挑战,他们既要面对复杂的现实生活,同时也要用心经营网络虚拟社区,网络虚拟生活已经变得与现实一样重要,虽然本研究结果显示,来自网络的社会支持能够降低孤独感,但是,这种孤独感是网络虚拟条件下的孤独感,网络社会支持缓解孤独感的前提是需要手机上网,而这又可能直接导致大学生手机依赖,如张锋等人研究就显示,当个人所获得的网络社会支持越高时,会需要更多的网络互动来得到相当程度的满足,并且容易产生难以自拔的上网渴望与冲动,若突然被迫离开网络,就容易出现空虚、心情低落等戒断性情绪反应。因此,研究还认为网络社会支持与现实社会支持不同,它降低的应主要是基于网络的网络孤独感,而不仅仅是现实孤独感。如汤明在“大学生网络使用者的抑郁感和孤独感及其与社会支持、网络依赖的关系”一文中得出结论与我们的观点一致,他认为网络社会支持对网络孤独感有显著影响,网络社会支持高的人,网络孤独感较低,现实社会支持对现实孤独感有显著影响,现实社会支持高的人,现实孤独感较低。因而,网络社会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降低网络孤独感,但却增加了现实孤独感,这一现象也应引起有关教育部门关注。当代大学生应该正确区分现实与虚拟网络,通过网络社会支持固然可以获得暂时的心理慰藉,获得自尊和满足感,但当网络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被大学生无限放大的时候,大学生将可能沉溺于手机社交、手机网络游戏,而弱化了现实社交能力的培养。

4.3 网络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讨论

研究的回归分析表明,手机依赖4个因子对孤独感均有显著正向预测,网络社会支持的情感支持、工具支持和社会成员支持对孤独感具有显著负向预测,这表明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网络社会支持有可能直接或间接的对孤独感产生影响。按照温忠麟等人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标准,研究分别进行了手机依赖与孤独感、手机依赖与网络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相关和回归,结果表明均达到显著水平,网络社会支持这一变量符合中介效应检验的条件和标准。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表明,网络社会支持在手机依赖与孤独感问起到中介作用,即手机依赖通过第三变量网络社会支持影响大学生孤独感。以往研究往往认为孤独感能够预测手机依赖,即高孤独感者,存在手机依赖的可能性更大,而本研究则发现手机依赖除了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孤独感外,还会通过网络社会支持来影响孤独感。许多研究都指出,当个体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社会支持越低时(主观上体验到情感支持较低),个体越容易通过网络的社会支持来满足这一需要,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当前大学生手机依赖者正是通过手机网络功能来获得网络社会支持,通过网络社交功能建立广泛的“掌上在线人际关系”,随时随地与同学和朋友进行即时在线沟通。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我们认为,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移动互联网来获得网络社会支持,进而影响大学生孤独感的高低。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掌握大学生手机互联网的使用情况,来预测大学生孤独感水平,高校也通过建立校园网上服务系统,为大学生提供多方面的网络社会支持,如,有些高校相关部门已经建立起校园微信和校园QQ,如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微信、学校教务处微信等,学生可以通过登录来获取相关信息或者即时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他们的心理焦虑和孤独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但需要强调的是,大学生手机移动互联网的使用目前仍以娱乐和社交为主,这仍需高校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引导大学生回归现实,并不断培养在现实社会中的社交能力。

5 结论

学习会议制度范文5

一、会议贯彻情况

月日,我局召开了全体干部职工会议,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四项监督制度”,重点学习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并对重点条目重点内容,逐字逐句进行解读分解。通过学习,我局干部职工一致认为实施四项监督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进一步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举措。同时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把握其重要内涵。在以后的工作中抓好贯彻落实,坚持以更加严格的制度,监督选人用人行为、约束选人用人权利。

二、会议贯彻措施

会上,就如何开展四项监督制度学习活动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是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四项监督制度”是党的组织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重要成果,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章,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有力武器。而只有掌握了制度,才能认真地贯彻落实。因此作为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把握精神实质,确保融会贯通。同时要注重加强宣传,将“四项监督制度”制作成宣传版面,提高四项监督制度的知晓率,落实广大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

学习会议制度范文6

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市第一中学于3月8日组织学校领导干部开展专题学习讨论会,认真学习了《廉政准则》的具体内容,并就我校如何深入开展学习《廉政准则》活动作了具体的安排部署,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落实责任

《廉政准则》是规范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的重要基础性党内法规,对于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管党治党水平和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校党总支及时、专门召开了党组会议,认真学习领会《廉政准则》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认识,并及时成立了学习《廉政准则》活动领导小组,制订了详细的学习方案。积网极开展《廉政准则》宣讲辅导活动、上廉政党课。要求所有教职员工坚决不做有偿家教,不做有违“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事情,同时规定学校领导干部凡婚丧嫁娶大事都要报告等。并对各人的学习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与个别同志交心谈心,及时发现和梳理所有教职员工在廉洁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做到预防在先,关口前移。

二、加强学习,形式多样,力求实效

为了使学习活动开展得更加生动有效,在全校形成一个积极学、认真思考的学习氛围。我校专门召开了三次会议:(一)召开学校领导干部会议,部署学习方案;(二)召开全体党员干部会议,号召全体党员积极行动,做模范、做表率;(三)召开全体教职员工会议,对照准则,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我校还采取了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一是集中学习,召开党员领导干部会议,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要达10学时,集中培训要达5学时;二是举办专题讲座,4月5日,我校举办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局面》专题讲座,全校教职员工参加了学习;三是保证活动实效,我校统一发放了学习资料和笔记本,每位党员干部认真做好读书笔记,认真撰写心得体会,积极交心谈心,书写廉政承诺,公开廉政内容,接受社会监督。

三、身体力行,贯彻《廉政准则》,促进廉洁从政

各党员干部经过学习,积极作深入学习的表率,带头落实的表率,接受监督的表率,以优良的党风促进政风、带动民风,努力建设一支团结、廉洁、高效的领导班子。全体教职员工在贯彻《廉政准则》精神时,把学习《廉政准则》与作风建设结合起来,把学习《廉政准则》与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各项工作结合起来,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查与他查相结合,时刻注意规范自己的行为,上下齐心,为××市第一中学的快速发展、做大做强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