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纪律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活纪律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活纪律教育

生活纪律教育范文1

通过以前在杜朗口中学等学校的参观学习,我感受颇多,结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情况,我越发认识到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提高学习效率是十分重要的。自己在工作中很少让学生参与课堂,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再结合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教学法解析》一书中的关于教与学的简明性和快速性诸原则一章内容,我领悟出了提高如何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那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生的参与。

一名教师面对多名学生,夸美纽斯提出如何才能做到一举多得呢?那就是分小组。仔细读来与我们提倡的小组合作很相象。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我们面对多个学生,最有效的就是小组合作。其中杜朗口中学成功的经验就是很好的利用“兵教兵”的策略。夸美纽斯提出教师在同时教所有的学生,不应当走近某一个学生或允许一个学生单独走进他,而应当待在他的位置上,在那里他可以看到、听到所有的学生。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一位教师面对很多的学生,检查学生的作业比较麻烦。同样的夸美纽斯在这一问题上提出的方法是就是组长的帮助,每个组长可以检查本组的学生,当然包括教师检查的背诵和默写的任务。教师检查学生的背诵应当先叫一个学生,然后叫另一个,一个站在全班前面,一个站在全班的后面,而其余全体同学则专心听他们背书。由此可以确保每个学生作好准备因为全体谁也不能肯定他会被检查。 这让我想起了平时听课过程中教师提问采用的开火车的方式。通过听课我感觉,这种方式不可取。因为在听课时,我发现:这种方式使学生特别忙。记得一次听课我坐在教室倒数第二排的一位学生旁边,教师采用这样的方法矫正选择题答案时,正好叫了我旁边学生的一排。我观察到这位学生从前往后数着题目,找到按开火车的顺序自己将要回答的题目开始进行思考,这时的这位学生根本不去认真听其他同学的答案,只顾思考自己即将回答的问题。同时在横排的同学可能也意识到同样的方法下去会轮到他回答问题,可能为了解决自己即将回答的问题而不得不去打搅其他的同学。学生这样的表现不能说错,因为学生表现出了“回答问题要正确”的愿望,我们应该加以鼓励和表扬,但是因为回答问题而失去其他问题的解决机会不可取。夸氏很掌握学生的心理。

一个教师面对很多学生,如何才能用同样的教科书教全体学生呢?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教师讲得很累,但是学生的学习却收效甚微,特别是对于学习能力差自觉性差的学生而言。有时我们也常埋怨这个问题我都讲了多少遍了,学生还是不会,气死人。实际在教师辛苦的讲的过程中,很多对象是分散注意力的。如果让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则会出现相反的结果。夸美纽斯说:“教师读了文章,并做出讲解,指出它的应用,我们认为是自己完成了任务,但是听众并不关心这些。在学习中我们应该采用对话法、谈话法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使问和答轮换、不同的表达方式,可能引入的引起兴趣的话语,甚至戏剧角色以不同的形式更好,都可以化解学生对学科的厌恶情绪,甚至还可以催生对更多知识的热切欲求。

仔细分析我们现在使用的教学方法,在大教学论中都有所涉及,我有感于夸氏的用心和努力。 转贴于

生活纪律教育范文2

[关键词] 焦点解决模式;脑出血;生活质量;焦虑;抑郁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5(b)-0150-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olution-focused mode nursing on the quality of lif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 19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treated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he routine nursing group (99 cases) and the solution-focused group (99 case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The self care ability score, SAS score, SDS score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were compared. Results Before nursing, the scores of self care ability, quality of life, SAS and SD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After nursing, the scores of self car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nursing, but the scores of SAS and SDS were significant lower,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fter nursing, the scores of self car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solution-focused mode group were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routine nursing group, while the scores of SAS and SDS were significant lower (P < 0.05). Conclusion The solution-focused mode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relieve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which is beneficial to functional recovery and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Solution-focused mode; Cerebral hemorrhage; Living quality; Anxiety; Depression

脑出血是指因非外伤引起的脑实质出血,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具有病症急迫、病情严重、进展快速、并发症多等特点,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较大的不良影响[1-2]。脑出血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变化,降低了患者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焦点解决模式是近年来临床上新出现的一种护理模式,其核心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该方法主张使用正向、朝向目标、朝向未来解决问题的观点来改变患者的不良现状[1]。本研究选取北京天坛医院急诊科(以下简称“我科”)2015年1~12月收治的198例脑出血患者,探讨焦点解决模式对其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收治的198例脑出血患者,临床诊断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修订诊断标准[4]。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99例,男65例,女34例;年龄36~68岁,平均(46.20±11.75)岁;出血部位:基底节35例,脑室24例,脑叶19例,小脑11例,脑干10例;出血量为(43.50±1.58)m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0.45±10.58)分;发病到入院时间为1~7 h,平均(3.55±1.45)h。焦点解决模式组99例,男68例,女31例;年龄37~69岁,平均(46.50±11.20)岁;出血部位:基底节33例,脑室25例,脑叶20例,小脑10例,脑干11例;出血量为(43.65±1.98)m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1.15±11.20)分;发病到入院时间为1~9 h,平均(3.85±1.65)h。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发病到入院治疗时间、脑出血部位、出血量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为首次发病;②行颅脑CT或者MRI检查后确诊为脑出血;③入院48 h后神志清醒;④具有基本的读写能力。排除标准:①严重的心、肝、肾脏系统疾病者;②恶性肿瘤患者;③合并颅内感染患者;④意识不清,不能完成本次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常规护理组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评估意识状态,观察瞳孔变化情况、语言表达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了解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状态,注意对患者呼吸道的管理,注意临床服药规律性。①心理疏导:护理人员首先要了解患者的性格和心理特点,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从患者的角度出发,让其多进行思维情感和行为的自我护理和评价。让患者自己拟定目标,通过自身的认知领悟,提高患者对于脑出血病情的认知,调动患者的心理资源和正能量,促使其将注意力集中在配合康复训练和临床治疗上。对于过于担忧康复进程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做好健康宣教,安抚好不良情绪,让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②社会支持:召集相似病情患者进行病情讨论,护理人员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同时协调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消除其焦虑、孤独感,类似病情患者可进行比较,提高康复训练的积极性。③做好康复指导:让患者每天主动进行康复训,包括关节、肢体的主动活动,有能力的条件下进行的更换,做好床上肢体的摆放,加强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和生理功能的锻炼。

1.3.2 焦点解决模式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医疗护理小组采取焦点解决模式进行护理干预。首先成立5人的焦点解决模式干预小组,均通过康复知识和焦点解决模式培训并考核合格。护理过程共包含描述问题、构建具体可行的目标、探查例外、给予反馈、评价进步五个步骤。①描述问题:在患者入院第1天详细了解患者的资料,并向患者及其家属描述其在康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与患者一起分析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此增强患者恢复的信心。②构建具体可行的目标:深入了解患者的家庭状况、患者及其家属对于康复的需求以及对于恢复的期望,并与患者及其家属一起设立康复目标。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给予鼓励和指导,并制订详细的运动方案,同时争取患者家属配合执行。③探查问题并解决:总结并与患者分享以往康复成功的体验,对康复后功能的改善以及病情的好转进行假想,以增强患者及其家属的恢复信心。该过程中护理小组需营造良好的谈话氛围,创造积极可行的交流方式,如讲座等,加强患者之间的经验交流,分享康复过程中的心得。④实施反馈:探讨目前阶段的康复目标进展情况,总结患者的优势及在此过程中体现出的能力,并以称赞和表扬的方式反馈患者,提高患者的积极性,向预设的康复目标努力。如果患者的康复效果不理想,可以鼓励患者不要气妥,适当改变并尝试新的行动,并予以支持,增强其信心,向康复目标努力。⑤评价进步:对于患者预后的总体康复效果进行评价,在此过程中总结经验,并设定新的康复目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症状体征等,并以“刻度化”的方式向患者提问。另外,通过非量化指标对患者的整体状态进行评价,细化康复目标,从而更加直观地反映患者的进步,促进其向更高的目标奋斗。

1.4 观察指标

所有调查量表均在患者入院后第1天(护理前)及入院后3个月(护理后)进行评价,调查量表均由患者亲自填写。

1.4.1 自我护理能力评价 参考文献[5],利用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量表评价脑出血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情况,主要包括脑出血相关知识、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康复知识水平4个方面,每项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越强。

1.4.2 心理状况评价 ①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6]评价患者抑郁情况,按中国常模结果,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8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抑郁程度越严重。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6]评价患者焦虑情况,采用4级评分,根据主要评定症状出现的频度,“1”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表示有时有,“3”表示大部分时间有,“4”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焦虑程度越严重。

1.4.3 生活质量评价 使用SF-36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7],主要观察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状态、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8个维度,每个维度评分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脑出血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各项目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护理干预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各项目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提高,且焦点解决模式组提高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1。

2.2 两组脑出血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护理干预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且焦点解决模式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2。

2.3 两组脑出血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护理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提高,且焦点解决模式组提高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3。

3 讨论

焦点解决模式是在临床上获得广泛应用的一种心理干预模式,由最初的临床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发展成为护理康复领域的一种常用方法[8-9]。焦点解决模式应用的核心之一是充分尊重个体、相信自身的资源和潜能,这也是该方法与传统问题解决模式的一大区别[10]。传统的康复护理模式往往注重向患者灌输如何进行功能锻炼的知识,而容易忽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往往缺乏具体行动而收效甚微。焦点解决模式则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弥补了传统康复护理的不足之处,充分提升患者的应对和适应能力,挖掘患者自身的能动性,提升患者的参与度,容易被患者接受[11-12]。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前常规护理组和焦点解决模式组脑出血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各项目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护理干预后两组脑出血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各项目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与以往研究结论基本一致[17-18],说明两组脑出血患者通过有效的护理,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本研究显示,护理后焦点解决模式组脑出血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各项目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提示焦点解决模式在改善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方面优于常规护理。焦点解决模式以鼓励性语言作为载体,帮助患者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建立起最终适合患者自身的护理方法,进而提高康复效果[19-22]。焦点解决模式的核心是所设定的治疗目标由患者自己选择,并且患者拥有改变资源的权利,护理人员持尊重、合作的态度,向着属于患者自定目标的方向前进。由于脑出血严重的患者往往伴有较严重的意识障碍和精神障碍,通过语言难以与之沟通,这给焦点解决模式护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研究中此类患者均排除在外,这也是本研究的局限性之一。另外,急诊科的护理人员工作节奏普遍较快,而焦点解决模式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因此,对于护理人员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提示在培训过程中要加强护理人员工作效率的培训,同时合理分配时间,以避免降低焦点解决模式实施的质量。

综上所述,焦点解决模式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英兰,杨胜甫.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对青光眼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5,14(6):24-27.

[2] 段笑那,刘学文.焦点解决疗法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4):3889-3891.

[3] 叶丽萍,叶碎林,梁燕飞.护理路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质量及领悟社会支持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5):77-79.

[4] 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5] 郭丽娜,刘遥郭启云,等.中文版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8):1009-1013.

[6] 段泉泉,胜利.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676-679.

[7] 李鲁,王红妹,沈毅,等.SF-36健康调查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36(2):109-113.

[8] 杨晓梅,刘凌,唐金凤,等.应用焦点解决模式于老年COPD合并抑郁患者的成效[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 31(12):2217-2219.

[9] 廖震华,王文强,丁丽君,等.抑郁症共病焦虑障碍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4,30(5):552-555.

[10] 罗春,付益,黎开谷.康复治疗对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术后重型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9):2412-2414.

[11] 邓永莲,陈宗宁.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出血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应用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6(11):1453-1454,1509

[12] 刘红梅.Orem自理理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20):3063-3064.

[13] 胡晓琳,游桂英,李继平.社区中青年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和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6):1523-1525.

[14] 叶惠娟.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疾病杂志,2014,17(15):48-50.

[15] 徐春霞,任桂荣,梅彤林,等.心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J].河北医学,2015,21(9):1420-1423.

[16] 宋玉慧,何冰娟,高欣,等.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3, 30(9):1704-1706.

[17] 刘美.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8):131-133.

[18] 邹宏文,阳艳萍,张书平.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脑出血后忧郁状态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3,22(3):225-227.

[19] 蔡群,何秀云,傅武平.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和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5):584-585.

[20] 王艳芳,祝秀玲.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4,4(2):123-124,132.

[21] Lovato N,Gradisar M. A meta-analysis and model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leep and depression in adolescents: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J]. Sleep Med Rev,2014,18(6):521-529.

生活纪律教育范文3

【关键词】课堂教学;数学与生活;提高教学效益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从新课改的精神和社会发展的实况来看,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花大力气,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提高课堂效率。笔者认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为此,在教学中要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将抽象的数学转化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贴近生活。

1.以生活创设情境

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数学活动的切入点,能让学生感到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好奇和兴趣,从而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在日常教学中,可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教学实例,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

如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桃子》教学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先要求每个学生拿出9个桃子放在盘子里,每盘放的个数一样多,有几种放法?可以放几盘?当学生操作完之后,从中选择五种:(1)每盘放3个,9÷3=3(盘);(2)每盘放9个,9÷9=1(盘);(3)每盘放2个,9÷2=4(盘),多1个;(4)每盘放4个,9÷4=2(盘),多1个;(5)每盘放5个,9÷5=1(盘),多4个。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五个除法式子,并提问:可分成几种情况?于是学生很快地观察到:一类正好分完,另一类分完后还有剩余的。老师再画龙点睛地指出,正好分完的除法和除法算式,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分了以后还有剩余的算式,我们就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这样创设生活情境,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轻松地接受新知识。

2.从生活中去学习数学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更是充满了数学问题。善于捕捉生活现象,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成为数学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之产生学习需要的有效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学习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例如,公园只售两种门票:个人票每张5元,10人一张的团体票每张30元,购买5张以上团体票者可优惠10%。我们有37人去公园游玩,按以上规定买票,你认为怎样买最合算?这样的题目可能会想出多种方法。

方法1:按每张5元购买,要花5×37=185元。

方法2:采用买3张团体票,再买7张个人票,一共要花3×30+5×7=125元。

方法3:买4张团体票,只花30×4=120元。

方法4:买票时请3位其他游客参与我们来一起买团体票,然后让他们各自出3元钱,我们只花30×4-3×3=111元。

方法5:邀请13位其他游客参与我们来一起买票,我班只花(30×5-3×13)×90%≈100元,这样我们合算,他们13位游客也合算。

可见,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高度重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那么,一定会使数学更贴近生活;同时也会越来越让人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会变得有活力。这样,学生才会更有兴致地喜欢数学,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本例中通过不同方案的比较,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理财的意识。

3.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生活纪律教育范文4

【关键词】 康复治疗;脑梗死;生活质量

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恢复慢、后遗症多等特点,脑梗死后焦虑和抑郁常使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时间延长和劳动功能缺失加重,甚至影响脑血管病的病死率[1]。这不仅给患者带来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而且也加重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出院后的家庭康复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关注家庭康复治疗及健康指导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减轻病情,减少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旨在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5年4月至2008年9月本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1例,其中男72例,女49例,年龄45~75岁,平均67.6岁。所有患者均排除意识不清楚的患者。

1.2 分组方法 12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患者共62例,除了对其进行常规治疗外,在出院后每周2次对其进行以家庭康复治疗及健康教育为主的干预,时间为4个月。对照组患者共59例,只在出院时进行常规的健康指导。

1.3 家庭康复治疗

1.3.1 加强患者的心理调整 脑梗死患者多为老年人,发病突然,且由于本病的后遣症恢复缓慢,对是否能康复失去信心。针对患者有情绪不稳定、烦躁不安、失眠、精神紧张等症状,应注意指导家属积极主动的接触患者,多关心安慰陪伴患者,以乐观的情绪去影响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向患者解释积极配合治疗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2],保持患者精神愉快、心情舒畅。

1.3.2 功能训练 指导患者及家属坚持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训练。训练患者用力抬高患肢,伸屈肢体,用健侧肢体按摩患侧肢体,用健身球训练握拳。家属帮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按压患者肢体的合谷、足三里等穴位,并对肢体进行按摩、搓、揉、拍打、伸屈训练等。对于轻度偏瘫者,可在家人的协助下室内行走、上下台阶等;对中度偏瘫,应做肢体关节活动,使关节活动充分,由大关节开始顺序到小关节,多次肩外展、外旋,前臂旋后,踝关节背屈及指关节的伸展活动。同时训练起床.穿衣袜和鞋、洗脸、刷牙等日常生活动作,严重偏瘫并有完全失语者,则可训练从口进食,按时大小便,自已翻身等动作,对言语障碍者,鼓励患者多说话,增强患者的信心。

1.3.3 注意个人卫生 指导家属应定时给患者擦身,帮助患者更换衣裤,晒被褥,保持口腔卫生。对于刷牙无法自理的患者可用消毒纱布蘸温开水擦冼口腔,或用棉签、棉球蘸温盐水擦净口腔,每日早、午、晚各1次。

1.3.4 预防压疮 偏瘫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且长期保持固定位置或姿势,身体受压的部位的皮肤和软组织血循环受阻,营养不良,抵抗力差,形成压疮。因此要注意改变姿势,每隔3 h翻身1次。并保持床褥干燥、清洁。大小便后要及时处理。患者的皮肤要保持干燥,如局部发红,可用75%酒精涂擦[3]。

1.4 评判方法

1.4.1 焦虑、抑郁的评判方法 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AD)情绪测定表(该表可评定焦虑/抑郁状况,每组有7个项目,每个项目分四级评分,诊断焦虑/抑郁时分别将两组各项目评分叠加计总分,总分为0~7分表示正常,8~10分表示轻度焦虑/抑郁,11~14分表示中度焦虑/抑郁,15~21分表示重度焦虑/抑郁)。对两组患者在出院时行第一次测评,在4个月后用同一测定表对两组再次进行测定。测评前向患者讲清测评方法和各项含义,以取得患者的合作。

1.4.2 生活质量评定方法 患者于出院后4~5个月进行随访综合测试随访,参考美国医学研究所研制的生活质量量表(SF-36)测评患者的生活质量。

1.5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中定量资料数据结果均经Excel表格整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A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表1

两组出院时及出院4个月后随访HAD(焦虑)结果比较

组别例数正常轻度中重度

对照组出院时59162716

4个月后202613

康复组出院时62172520

4个月后31229

表2

两组出院时及出院4月后随访HAD(抑郁)结果比较

组别例数正常轻度中重度

对照组出院时59152816

4个月后192713

康复组出院时62162719

4个月后29258

2 结果

由表1、2、3可见,康复组在抑郁、焦虑缓和、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等方面的表现明显好于对照组(P

表3

两组脑梗死后患者生活质量SF-36评分比较

指标康复组对照组P值

总体健康(GH)64.2土8.355.4土6.1

生理功能(PF)54.3土7.360.4土8.7

躯体疼痛(BP)67.8土9.562.2土7.9

精神健康(MH)49.3土6.144.9土6.2

3 讨论

总之,通过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进行规范的家庭康复治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全面康复是大有裨益的。可以在临床中积极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张小红,陈晓君,张双莲,等.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1):111-112.

生活纪律教育范文5

关键词:产前护理;妊娠高血压;焦虑;生活质量

近年来,我国妊娠妇女并发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率为9.4%,严重影响母婴健康[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指妊娠期间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轻者只有轻度血压升高,头晕等不适感,重者头痛、恶性、呕吐、血压升高明显、子痫等[2],本文研究对产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分析对焦虑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0年9月~2013年9月14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表现为蛋白尿、下肢水肿、血压0.05。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密切观察孕妇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情况,遵医嘱给予解痉药物治疗,低流量间歇给氧,保持病房安静整洁。

护理组在上述护理方法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治疗,心理护理:对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包括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自我防护能力。针对出现焦虑、恐惧的患者,耐心对其沟通,使其放松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健康教育:给患者高蛋白质、高钙、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对于水肿者适当限制盐摄入,准确记录出入量。

1.3疗效评价 对比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QOL评分:生活质量满分为60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SAS:含20个项目,为5个判断标准。50~59分,轻度焦虑;60~69分;中度焦虑;70分以上,重度焦虑。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分别为(56.1±5.3)分、(54.5±5.9)分,差异无意义,(t=1.688,P>0.05,两组QOL评分分别为(23.4±5.4)分、(25.7±5.8)分,差异无意义,(t=2.428,P>0.05),经护理治疗后,护理组SAS评分(35.9±4.0)分,明显优于对照组(52.3±4.8)分,两组差异有意义,(t=3.534,P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IH)是孕产妇常见并发症,发病期间患者可出现抽搐、子痫、肾衰竭,甚至导致围生儿死亡[3-4]。本研究:护理治疗前,两组患者SAS、QOL评分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护理工作者针对此类患者进行"一对一"心理疏导,认真倾听患者心声,采用注意力分散法或音乐疗法,使患者放下心理负担,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士为患者详细介绍疾病,普及妊娠、分娩时的注意事项,让患者了解不同方式分娩的优缺点,使患者减少不适感,提高生活质量。经护理治疗后,护理组SAS评分、QO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产前护理,对减少患者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潘文英,蓝根妹.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0):31-32.

[2]谢爱群.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分娩结局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5):803-805.

生活纪律教育范文6

一、分析本班基本情况。

1、本班学生基本上都已适应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有较浓厚的学习气氛和较强的学习主动性。但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2、大部分学生能自觉遵守纪律,重视考勤,准时参加课间操,准时参加会议,逐渐形成较强的卫生意识,班干部工作积极认真,有较强的领导能力。

3、还有一小部分学生不自觉遵守纪律,表现在没按学校要求佩戴好校章;没有准时参加课间操,甚至有逃避课间操的现象,总体做操的质量也不佳;对内宿纪律的遵守不够好,晚上不按时休息,有时说话玩耍影响到其他同学休息,也导致了白天上课精神不佳,影响了学习,生活习惯也欠佳。

3、班风、学风良好,但总体成绩稳较差,部分后进生有进步。但有些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不够强,部分后进生没进步,且有少数学生退步。

4、有一部分学生的班级荣誉感不够强,对班级工作不能保持足够的热情。

二、针对本班实际情况确定教育主要内容。

1、主要结合学校的纪律教育宣传活动,趁此机会狠抓落实班级的纪律,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遵守贯彻各项规章制度。

2、增强安全意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的教育。

3、对纪律意识不强的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加强内宿纪律教育,狠抓佩带校章工作和仪表仪容工作以及课间操质量,并将其作为重点教育内容。

4、指导、鼓励后进生,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奋斗目标。

三、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依教育内容而定。

1、在第八周召开班干部及室长责任制。以各宿舍为单位,室长为内宿各方面纪律主要负责人,班干部起带头和监督作用。

2、第九周的班会课举行“爱国,纪律”主题班会,内容有:小品和问题抢答等活动。气氛活跃,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此次活动。

3、对个别纪律散漫的学生进行个别坐谈教育,使其意识到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4、第十周的班会进行安全意识教育。

5、第十一周的班会课进行考纪考风的教育。

四、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整体班风班貌上了一个新台阶,学生的纪律安全意识都明显增强。具体表现在:

2、课堂气氛较活跃,违反纪律的事情很少发生,学生迟到的现象极少,旷课现象到目前还不曾出现。夜修保持安静。

3、课间操的出勤也不曾出现无故缺席现象,做操质量逐渐提高。

4、通过举行主题班会,增强了大部分学生的安全意识、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感,班集体更加团结。通过校规的宣传教育,学生的仪表仪容良好,校章工作落实得不错,整个活动月学生都能按照要求佩带校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