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教育存在的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理想教育存在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理想教育存在的问题

理想教育存在的问题范文1

【关键词】高职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3c-0097-02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培养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目前,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探索与实践工学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成为新时期高职院校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而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尚未根本转变

在就业压力和市场竞争下,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功利价值取向日益明显,高职院校在普遍强调“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同时,仍有意或无意地忽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及人文素质教育,一般表现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实践(实训)教学往往围绕专业和市场而动;国家规定必须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被各种“根据学院实际情况”或是“根据专业特点”理由予以削减或减弱;思想政治理论领域获得科研立项相对难度大且经费投入偏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经常面临各种形式的边缘化尴尬境地,更有甚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事情,与己无关。凡此种种,必然导致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得不到重视,进而影响课程的吸引力。

(二)实践教学活动保障机制不健全

实践教学活动保障机制不健全是实施实践教学的最大障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阐述“理论联系实际”,而应是走出校门进入社会,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比如带领学生到工厂、农村、社区进行参观访问、调查研究,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给学生做专题报告,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等,或在校园内举行知识竞赛、专题辩论会等活动。顺利开展这些活动,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经费问题。虽然高职院校基本上都按照教育部、教育厅的相关文件要求,按照学生人数配备了相关的实践经费,但真正开展活动起来这些经费还是捉襟见肘杯水车薪。

(三)难以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目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的缺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有的学校虽与外单位挂了牌建立了教育基地关系,但实际利用率不高,缺乏长久规划。已经建立了联系的企事业单位也普遍认为,经常接待学生的社会实践麻烦多、负担重,没有对应、合适的人员、时间及精力来接待学生。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出去联系实践教学场所比较难,去陌生的单位联系就更困难。而失去了稳固的课外实践教学基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进行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二、加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对策

(一)教学内容应更符合工学结合的特点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除了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外,更应从工学结合的实际需要出发,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出发,围绕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确定学生所关注的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解与认同,逐步形成职业道德的自我选择、自我养成、自我完善的良性发展态势。

1.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决定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高质量的、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人才,关键在于对学生的思想素质、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行为等方面培养与教育的程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点,在于学生通过自身感受。逐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养成优良的职业品质和职业心理,进而逐渐内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鉴别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2.强化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职业素质。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有重点地培养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技能,积极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实践教学。强化职业技能教育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创新意识、协作意识、组织管理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3.引入企业文化理念,增强学生的职业价值认同。在教学中,要把现代企业文化融入教学内容中,注重突出爱岗敬业、团结创新、服从守时、沟通协助、吃苦耐劳等职业态度的教育与培养。

(二)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

应做到学院各级领导重视,实践教学计划落到实处,实践教学经费有保证,实践教学时间安排充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自觉地将个人成长与国家、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有着区别于与高于其他专业课程实训、实践的意义和功能。因此,学校领导、部门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应充分领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意义,不能再停留于仅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看做课余活动来点缀,而是应致力于实践教学的拓展,把实践教学环节纳入教学计划,当做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载体和延伸,具体落实到每个专业、每个班级、每个学生头上。学院应像对待专业实习、实训一样,统一组织,统一管理,合理安排必要的课时,合理量定学分。同时,各类社会实践活动都需要教师、学生投入相应的体力、精力和财力,因此,学校应提供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经费,以确保实践教学的最终落实。

(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普遍缺乏相对固定的基地,实践教学活动难以全面、稳定、顺畅地开展,随意性强,可操作性差,学生大多数时候只能分散进行实践,给教师的指导、监控及成绩考核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社会联系,有条件的学校应抓住机会,没有条件的应创造条件,想方设法和社会上一些有关单位协商,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及周边城、镇、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典型及革命历史教学资源,以学校的名义与那些具有典型意义、学生感兴趣的组织、单位签约,建立相对固定的若干个实践教学基地,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的实施场所相对稳定。而学校则可以利用其科研、人才、人力优势为基地单位提供相关服务,形成互惠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

广西的高职院校应抓住当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和自治区关于打造14个千亿元产业和4大新兴产业的契机。抓住服务广西新发展的契机,加强校企合作,争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有一个突破。另外,各个高职院校之间也要实现资源共享,可以互相到对方的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这样既能拓宽实践领域,又可以节约实践经费,一举多得。相对固定

的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可以大大减少实践教学的不可预测性、随意性,更有利于教师及时总结经验,探索、形成一个开放、协调、优质的教学模式。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安排应与专业实践(实习、实训)相融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实习、实训)相融合,既能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渠道,又能使有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经费、实践教学时间、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地发挥效用。这种融合,更重要的是摈弃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学习“各自为政”的旧思维,是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并打开局面的一种方式途径。这首先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主动出击,了解相关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计划安排,抓住时机确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题,在相关专业课程布置实践任务的时候及时跟进布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任务,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相对自成体系的专业实践(实习、实训)中,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

(五)构建科学的考评体系

在不断探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的同时,许多高职院校在教学考评改革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教学考评的内容与形式正从单一走向多样,从静态变为动态。但这种改革在办学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发生变化的高职院校仍然显示出它的不足。最明显之处在于,这种考评仍以传统的课堂为中心来考查学生,忽视学生在工学结合工程中“工厂车间、服务场所和田间地头”的表现。因此,应积极改变这一传统的考评方式,构建出符合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考评体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考评方式方面,可以将学生课堂实践教学汇报、企业调研报告、实践教学的态度和任务的完成情况等考评依据综合起来。评价由学习的过程、结果、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估等构成。学习过程评价方式包括考勤、态度、学习效果等;学生自我评价方式包括自我评价问卷、学习档案等;教师评价方式包括作业、论文、评语、鉴定意见等。

理想教育存在的问题范文2

一、物理教学“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猜想与假设”的科学探究活动的现状不容乐观,“猜想与假设”并没有完全落实,存在诸多问题。

(一)源于老师的认识不足

1.对“猜想与假设”决定科学探究的方向性认识不足

许多的老师对初中物理中的“猜想”是科学探究活动的核心环节地位认识不到位。他们不明白“猜想”是探究活动的前提,如果没有猜想,探究就成为无源之水。“猜想”决定了科学探究的方向。猜想不同。探究的目的、方案、方法、过程可能就不同。科学合理的猜想能使探究活动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确保探究有序、有效。因而造成他们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自己重视程度就不够。

2.对“猜想与假设”在课程中的地位认识不足

认真地研读初中物理教材。会发现对“猜想与假设”的重视度之高。教材中设置的“探究”“想想议议”和“想想做做”的内容,以及“动手动脑学物理”等一些问题,都要求学生进行“猜想”。其中,教材明确规定的“探究”共有38个;“想想议议”和“想想做做”共有一百多个,外加我们老师自行增加的一些探究活动或实验,学生的许多“猜想”贯穿于物理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猜想”在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往往在实施中,教师们还习惯于已传授知识为主,而对这些环节的教学重视度不足。

(二)源于老师的落实不到位

1.走过场式“猜想与假设”

何谓“猜想”,即要求学生根据现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知识对提出的问题的成因或对探究可能出现的结果做出猜想。即在做出猜想前,所要探究的问题的成因或结果是未知的。然而现行教材的编写,为了保证“探究”的知识性、系统性、完整性,最后几乎都有明确的探究结论,也就是说,部分有预习习惯的学生进行猜想时,根本不用思考或想象就可“照本猜想”,而且这样的猜想必定正确无误。所以一些老师就走过场式地问一问,同学们机械地回答,就这样革草收兵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尤其是在农村中学更为普遍。

2.漫无目的式“猜想与假设”

由于初中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观察不够细致,甚至是熟视无睹,极少去认真思考所观察的现象,猜想时缺乏必要的感性经验。而我们一些教师在设计“猜想与假设”环节时,工作不细致,事前不准备,造成了课堂中无目的、无根据地胡乱猜想,结果是课堂上热热闹闹,收效却甚微。

就目前存在现状,要想使“猜想与假设”科学探究活动有效地得到落实,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1)改变我们一线教师的对“猜想与假设”这一科学探究活动的认识自然是重头戏。我们一线的老师们必须认识到中学物理教学不仅仅是把物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使他们拥有敏捷的物理智慧。而“猜想与假设”是物理智慧中最活跃的成分,是物理探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该得到重视。

(2)也是最为关键的就是如何克服目前课堂教学中“走过场”与“无目的”的“猜想与假设”问题。

二、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

将“猜想与假设”真正地落实在课堂教学中,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到学生积极投身其中,真正意义上地促进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乐学、爱学物理,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这需要我们在具体课堂教学中讲究方法与策略。

(一)为学生创设“猜想与假设”氛围

1.要创设情景,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过程应是对头脑中已存信息分析处理和加工的过程

在猜想之前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如果学生的头脑中根本没有类似的现象,则他们是难以猜想出来的。例如在学习并联电路电流特点时,如果学生能够对水流时干流与支流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的话,则让学生猜想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就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反之,如果有的学生根本没有注意过干流与支流的关系,让他们猜想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恐怕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除生活经验外,还有应该有的就是有趣的物理现象、学生身边的物理信息等,诱导学生做出可能正确的猜想。

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与假设”

“猜想”必须让学生大胆、充分地进行,不必过分强求正确。既然是探究未知领域的问题,其猜想就必须存在正误两种可能,无论学生猜想正误与否,它已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做出猜想后,依据猜想的方向设计、进行实验,通过分析、归纳,得到探究结论,如果结论与猜想一致,说明猜想是正确的;如果结论与猜想不一致,说明猜想是错误的。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有时学生的猜想不对,但学生通过实验,根据实验结论,自己自己的猜想,对探究的问题有一个重新的认识,无疑也达到了开展探究活动的目的。

3.在“猜想与假设”中进行反恩活动

对学生做出的各种猜想。特别是某些无意义的猜想,可通过辩论反思,逐一剖析,引导学生去伪存真,保留有意义的猜想,开展有效的探究。

(二)在“猜想与假设”中进行方法指导

教给学生―定的科学猜想方法也很重要:

类比法:比如说在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引导不够,在让学生进行猜想时。学生的猜想往往会出乎教师的意料。学生不仅猜想可能与电流大小有关,可能与电压大小有关,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还猜想到了可能与导体的材料有关等等……这样学生的猜想放得太开,不容易猜到关键的点子上,如果所有的猜想都要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在课堂仅仅四十五分钟时间里也不可能完成。这时可以借助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行类比,比如,让学生想一想我们在走路的时候,路面的状况不一样。我们遇到的阻碍就不一样;路的宽度不同、路的长度不同,我们在走路的时候遇到的阻碍就不同。然后进行猜想,学生的猜想有了明确的指向性,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有助于学生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联系法:物理学中有不少相似的物理量,如热值和密度,内能和机械能等。在学习一种新的知识的时候,老师可以借助于以前已经与其相似知识相比较找出它们的联系。例如在学习功率这一节的内容的时候,在让学生猜想怎样来比较一个力做功的快慢的时候,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学生的话,学生很可能会猜想到做功的快慢与做功的多少有关、与所用的时间的多少有关,与所用的力的大小有关,还可能想到与运动的距离有关等等。这样就给我们教学带来了不少麻烦。如果教师在这一节的教学中就让学生联系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学生的猜想方向自然也就明朗了,就会想到用单位的时间做功的多少来比较就可以了。这样就很容易理解功率的概念,强化对速度的理解,起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归纳法:就是通过某类物理对象中一些个别对象具有某种属性,而猜想该对象全体都具有这种属性。新课改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所以物理学的很多知识是观察自然界的现象,进而归纳得来的。如在教学生增大受力面积是减小压强的一种方法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现象:书包带太窄了,肩部不舒服;坐沙发比坐木凳舒服等这些现象,由学生自己归纳猜想出来的。

理想教育存在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 新疆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双语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而采取何种方式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则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新疆作为多民族、多文化、多语言的地区,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字在这里相互影响、相互学习,造就了新疆双语的历史传统。新疆的历史和现实也充分证明,双语教育是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繁荣的必然选择。近年来,自治区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来加强双语教育的实施力度,相关学者也对此展开了积极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从总体状况来看,关于高校双语教学的相关研究力度不够,特别是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语教学问题仍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严重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调研,从双语教学的模式、教材和教师等几个方面就这一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望方家批评指正。

一、存在问题的探讨

(一)汉语教学和双语教学之间的关系问题。

我们这里所说的双语教学专门是针对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而言的,即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作为教学媒介的教学活动。

关于双语教学和汉语教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必须要澄清。有人认为我们现在在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所推行的是汉语教学,而不是双语教学。否认当前汉语教学是双语教育的特殊形式这一基本事实,同时也否认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语教学存在的事实和必要性。因此,我们必须要明确当前我们所说的汉语教学和双语教学之间到底存在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首先,现在的汉语教学其实是双语教学推行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双语教育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少数民族在掌握母语基础上,精通汉语,培养“民汉兼通”的人才。因此,现阶段的汉语教学其实是对双语教学发展的一种肯定,属于双语教育体系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现在的汉语教学并非完全否定少数民族语言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单纯的汉语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所以,在新疆高校中,有些大学把少数民族语言在课堂中的使用比例限制在30%以下,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完全式的汉语教学在当前依然存在很大的困难,双语形式依然是客观存在的。

最后,我区的双语教育相关政策也在积极支持大力培养少数民族教师,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少数民族教师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等方面有着更深刻的体会,也精通自己的民族语言,能够更好地和学生进行交流,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因此,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从教学的现实角度还是相关政策措施的角度来看,双语教学在高校中都是客观存在的,否认双语教学其实也就否认了汉语教学存在的基础。

(二)关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双语教学的目的存在着很大的认识问题。

在学校开展双语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好像这一问题不需要回答,当然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但是我在实际教学和调查过程中发现,有些学校一味强调在少数民族班级开展汉语教育的重要性,而忽视少数民族学生和少数民族教师的汉语能力及文化差异性,这大大降低了课堂的实际授课效果。

就“双语教学”本身而言,它是一种语言的学习过程,指少数民族在掌握母语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汉语,最终达到培养“民汉兼通”的高层次、双语型人才的目的。但是针对具体的课程而言,“双语教学”就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学习,其本身目的是为了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如果一味强调汉语授课而忽略课堂的教学效果,这种双语教育也是失败的。

按照《双语教育概论》一书中的定义,“‘双语教育’这个术语指的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育系统,其中一种语言常常是但并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语言。”双语教学则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用语的教与学的统一活动”[1]。从上述概念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所谓双语教学是针对使用两种语言而展开的一种教学活动,其真正目的是为实现最终的教学目的而服务的。在双语教学过程中使用哪种语言作为第一语言是依据学生实际对语言的掌握情况而定的。目的决定手段和方式,而不是本末倒置。

(三)双语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随意性。

由于我国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双语现象在我国早就已经存在,但是关于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却很晚。

目前,从双语教学在各国实施的具体模式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浸润式教学模式(Immersion Program),指使用一种非学生母语的第二语言进行教学。浸润式教学模式又可分:(1)沉浸式(Immersion),指用第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模式。第二语言不仅是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习的工具。学生在校的全部或部分时间内沉浸在第二语言的环境中。这种模式旨在使母语不是第二语言的学生能在较短时间里掌握第二语言,同时也学习和掌握其他学科知识。(2)双向沉浸式(Two-way Immersion),指把两种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学生编排在一个班共同进行学习,参与各种活动,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获得双语能力。(3)结构型沉浸式(Structure Immersion),指以学科双语教学为基础,利用第二语言教授学校开设的几门学科,通过学科内容的学习来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

2.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即学生刚入校时使用母语教学,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有的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

3.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指学生入校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2]

目前在新疆高校所推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双语教学模式基本上属于第一种,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学校管理层和教学的实际执行者――教师之间并没有就实行哪一种教学模式形成共识,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关于教学模式就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这大大影响了实际的教学效果。

(四)双语的师资问题。

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是师资。虽然自我区推进双语教学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于双语型合格教师的培养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缺乏合格的双语型教师仍然是困扰双语教学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特别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方面更显突出,有些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民汉教师的比例严重失调,中、青、老教师的结构层次、学历层次也有待提高。而承担双语教学的少数民族教师在这一方面更显突出(参见表一和表二)。

表 一

表 二

(五)教材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方面的双语型教材和教辅材料编写和编译严重滞后,甚至是空白。现在在新疆高校中所使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全部是国家统编教材,课程内容是全汉文编写,对于使用第二语言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在理解上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很不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因为语言的学习不仅仅是简单的符号学习,它还是一种文化的迁移过程,不理解一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就很难对这一种语言所代表的语意做出正确的解释。如对哲学中的“物质”一词,学生如果只从字面意思去解释,就大大偏离了哲学中“物质”一词的真正含意。还有就是关于少数民族人物的汉语音译问题,如在地方性课程《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中的“阿古柏”这一人物名称翻译,很多少数民族学生看到这一汉语音译根本不知道所指何人,但是如果用维语正确发音,对他们来说就是很熟悉的历史人物。因此编写符合少数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和教辅材料是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对推进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语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的认识,我认为主要应该主要从以下方面加强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语教学的实效性。

(一)教学模式的选择应该依据学生的实际语言接受能力。

在调查过程中,当我们问“高校政治理论课汉语授课过程中,您认为最适合民考学生的授课方式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时候,67%的学生选择了以“汉语为主,但专用名词和一些概念用维文解释”,仅仅只有14%的学生选择了“100%汉语授课”。当同样的问题问及一线的教师的时候,82%的教师选择了“汉语为主,但专用名词和一些概念用少数民族语言解释”这一模式。

因此,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采用何种语言,最终实现教学目的,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二)以语言进行分级教学是新疆高校汉语教学最现实和有效的选择。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最终达成的教学效果之间成正比关系。学生汉语言能力越强,对课程的理解能力也就越强,反之亦然。

从每个高校的实际情况看,少数民族学生在进入大学后都经历了一年的预科学习,加强专业汉语的语言能力,但是一年是不是能够真正解决学生专业课的汉语言问题?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从总体情况来看,每所大学由于学生的生源地不同,学生之间在汉语能力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我们随机对新疆的一些高校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调查中得知:汉语水平(HSK)六级的占26%,七级占31%,八级占21%,九级占9%,十级仅有3%,并且有4%在六级水平以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大一的部分学生在汉语的实际交流和使用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困难。现在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都实行大班合堂上课的模式,使得教学过程中这一问题更显突出。

美国加州大学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教授提出的“输入假设理论”,特别强调语言习得时的可理解性输入,并提出“i+1”的公式(i为学习着的现有水平,1为略高于i的水平),“i+1”之间的差距是学习者学习的动力。即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学习者要能理解略高于他的水平的输入语,如果学习者现有水平为i,那么教材提供的输入只能是i+1,如果输入内容太难,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将会受到挫伤,最终收效甚微。如果输入内容能为学生所理解,并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和思考,学生的学习动力将会增强,自信心将会上升,渐渐地会形成积极的态度。

正是基于上述理论考虑,在此我提出“以语言进行分级教学”的模式,也就是说,对进入大学的学生进行语言能力测试,以语言测试的结果作为分班教学的依据。这样就可以实现学生的语言过渡,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做到有的放矢,最终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双语型教师的培养力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是提高和改进教学质量的主要条件。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的师资队伍来看,依然存在着不尽如人意之处。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语型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历层次,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完善教师队伍的考核机制,实施教师“准入”制度,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语型教师队伍。

(四)编写符合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和历史背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和教辅材料。

《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通知》指出:“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材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教学资源,它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自身修养的第一手资料,因此教材的选择直接关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在教材建设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编写与教材配套的符合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背景的教辅材料。

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使用的教材主要是全国通用的版本,但是这也存在着一定问题,受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在教材理解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因此应当编写符合教学大纲和少数民族文化背景的教辅材料,加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

第二,对个别难以理解的词汇应该加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相应解释和标注,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综上所述,我认为,基于新疆特殊的文化背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接受能力和文化迁移效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培养出政治立场坚定、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W・F.麦凯,M・西格恩.双语教育概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理想教育存在的问题范文4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现状分析

科学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完美健康人格的形成,关系到大学生是非判断选择能力的具备,关系到大学生的一生。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导致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不高的原因与教育者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式的设计、选择及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有关。

1.教育目的选择中没有处理好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关系。

长期以来,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帮助大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关于理想信念的抽象化认识和理论体系,往往是“灌输”一个统一的模式,试图帮助大学生树立起“预制”的理想信念,而忽视了大学生作为独立个体对自我生命的超越和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内在需要,忽视了大学生批判现实、超越现实、发现自我价值、追求社会价值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教育价值目标的追求下,理想信念教育往往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进入大学生的心灵世界,而大学生也往往缺少对现实与未来、个人与社会等理想信念问题的思考及思考能力,久而久之,养成了教条主义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模式,从而出现有些大学生认为人可以不需要理想信念或者徘徊于理想信念可有可无间等现象。知识的传授与价值观的指引固然重要,但对于理想信念教育来说,方法论的教导更为关键。让大学生学会主动地认识现实、感受现实,理性地批判现实、超越现实,树立远大理想,实现人生价值,这才是理想信念教育真正的目标和归宿,才是理想信念教育要牢牢把握的根本使命。

2.教育内容与大学生的生活世界联系不够紧密。

理想信念是基于现实生活而指向未来的一种追求和超越,可归纳为“两点一线”,“两点”即当前生活(实然)和未来生活(应然),“一线”即实践过程(主要表现为理性批判和科学建构)。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回归大学生的生活世界,使大学生能够理性地认识自我和社会现状,帮助并引导大学生学会思考“我是谁”“我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为什么我要过有意义的生活”“怎样的生活才算有意义”“如何过上有意义的生活”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当然是与大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相连的,无论是认识当前生活、构建未来生活还是中间的实践过程,都离不开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的生活世界。因此,理想信念教育必须与大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以往我们的理想信念教育往往更多地强调社会理想、长远理想和崇高理想,并以此为内容进行“宣传式”单向灌输,而缺少对个人理想的关注,往往停留于“社会需要你过怎样有意义的生活”的灌输,而缺少“我需要过怎样有意义的生活”的引导,缺少对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和引导,缺少对大学生理清个人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及民族关系的引导和帮助。这种脱离大学生生活实际、以社会理想教育为起点和主要内容的理想信念教育,往往说教性强,容易使大学生在树立理想信念时产生“怀疑主义”“功利主义”“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

3.教育方式与理想信念形成的规律匹配性不高。

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大学生基于社会现实和个体生命本身的存在进行反复体验、反思、质疑、判断、选择、升华的过程,与之相适应,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也应是一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培养过程,当然也需要基础的抽象知识和理论体系的教育为前提。但现有教育方式存在几个问题:一是采取课堂教学等单一的显性教育方式,效果不佳。大课堂的授课形式,学生以绝对被动的地位听课,缺少对授课内容的内化训练,教师缺少对课内外实践体验的设计,现有的实践活动教师引导相对不足,忽视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和对师生互动模式等隐性教育方式的运用。同时,以考试的形式来检验大学生学习效果,极易让大学生一触及理想信念问题就误认为理想信念就是“背理论”“讲大道理”,而背离了理想信念本身的意义。二是教师授课以学期为单位,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化教学影响了教育效果。三是教育者,包括思想政治课教师和辅导员,尤其是80后辅导员对理论课教学不够“理直气壮”,对理论“有点讲不清”,讲不出理论的魅力,这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对理论的兴趣,就更谈不上对的坚定信念。

二、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将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纳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解决当前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不高等问题的需要。目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仅有来自教育环境的挑战,也有来自90后大学生群体特征显著变化的挑战,更关键的问题是教育者所实施的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在这些挑战面前,逐渐显现出诸多的不适和低效现象,甚至导致大学生出现抵抗等负面情绪。因此,我们迫切需要理性地反思和突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瓶颈,寻找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1.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契合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追求。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去发现、体验、感悟、反思、追求和构建美好的未来生活,使大学生拥有独立的人格、丰富的精神生活、积极的生活态度、远大的人生理想和坚定信念。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思考过程,要求大学生具备独立的思考分析能力、理性的反思质疑能力、科学的选择评价超越能力、卓越的创新构建能力,这些能力的拥有正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在价值追求。这就要求教育者在传授原有知识性内容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纳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并使得知识性教学和能力性教学相融合,教会大学生自我教育、独立思考,面对复杂多变的信息时能科学理性地选择、消化、辨析和吸收,逐渐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促进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

2.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转换教育方式的良好选择。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教育者采取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效果不佳,大学生往往处于理想信念教育的“”,而没能进入“内部”、以主体的身份来对待理想信念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大学生的主体性,使大学生渐渐失去了对理想信念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与此相对应,思想政治课教师也信心不足,往往应付性地对待理想信念教育,甚至为了迎合大学生的兴趣而不讲或少讲理想信念,从而逐渐偏离了理想信念教育的本质目标。可见,要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转换教育方式,关键就是要处理好教育者与大学生的关系,实现教与学的互动,使大学生成为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主体,将理想信念教育搞“活”,处理好灌输式的单向教育与互动式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关系。在课堂内外不仅有教师的知识理论讲解,更重要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常有互动、有对话、有思想的交锋、有观点的辩论,使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远离“枯燥无味”“遥不可及”“敬而远之”的尴尬境地,让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教育中“有所作为”,让大学生逐渐认同、喜爱并持之以恒地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开展批判性思维能力训练,在训练中不断提高反思和批判能力,在反思和批判中发现自我的存在价值,在自我价值的追求和实现过程中,逐步树立科学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3.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优化教育内容的重要途径。

优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是提高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谈到如何优化,简单地说,就是教育者不仅要讲社会理想,也要讲大学生的个人理想,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不仅要达到“隐性和长期性”的效果,也要达到“显性和实效性”的效果。“显性和实效性”就是要求理想信念教育要与解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与实现大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相结合,回归到大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去设计教育内容。在这一过程中,理想信念教育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立足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实现全面自由发展;二是如何使大学生能够将分散多元的个人理想逐渐导向社会的共同理想,并为实现社会的共同理想而奋斗。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使大学生明确自我定位和发展方向,明确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及民族的关系,明确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与此相对应,教育者不仅要有知识性的教育和引导,更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周围的世界,通过批判性思维来准确理解生活的意义,并外化为积极的实践活动,去实现改善自我与世界的目的,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追求卓越的社会价值提供精神动力。

理想教育存在的问题范文5

一、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增强的积极表现

第一,爱国热情高涨。

在现实生活中,中学生彰显了忠诚爱国精神品质,具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献身祖国的责任感和坚强意志,他们希望祖国发展日益强盛,希望人民生活安定幸福。他们热心参与公益活动,积极关注国家大事。

第二,学习意识增强。

当代中学生十分看重自己所肩负的学习责任,他们学习的使命感更高了,他们的竞争意识更强了,学习的劲头更大了。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拓宽知识视野,花费更多的财力、物力和精力去学习专业知识以外的很多新的知识。

第三,继承了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绝大多数的中学生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认为孝敬父母是自己的首要责任,而且也在用实际行动履行孝敬父母的义务,其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刻苦学习、掌握本领,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以回报父母的殷切希望。

二、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的表现

毋庸置疑,当代中学生是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由于主客观原因的影响,还有部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值得引起重视。

1.价值取向上过于崇尚“自我”。

现在的中学生价值取向趋向多元化,并且更加崇尚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更多地注重现实和功利而不是理想;他们更多地注重金钱的价值而不再是无私奉献;他们崇尚自我,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追求自我实现、完善自我价值”。他们的目光定格在个人的努力、拼搏上,当集体与个人发生冲突时,只强调个体,并以“我”为主;当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矛盾时,则以个人利益为重,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牺牲的精神。

2.理想追求上更加重视个人理想。

有的中学生仅仅考虑个人理想的实现,而没有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联系起来。他们认为社会理想太远、太大、太空,可望而不可及,难以把握,是虚幻的;只有现实的才具体实在,且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是最实惠的。因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关心更多的是自己的命运,更多的是关注自身发展的状态和现时的利益。

3.感恩意识淡薄。

如今中学生伤害生命和生命被伤害的事件屡有发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大学生漠视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他们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对生命不负责任;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缺乏感恩之心。

4.盲目崇拜西方文化。

当前,不少中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对西方文化略知皮毛,反而盲目崇拜,造成他们在心理上的不成熟、对社会的责任感减弱,认为只要是西方的东西就好。

上述种种现象无一不折射出中学生的责任缺失问题,它们正在侵蚀着中学生纯洁的灵魂,损害着当代中学生的形象。

三、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的原因分析

1.社会背景的消极影响。

第一,传统文化遭遇断裂危机,社会责任感传统无从继承。个性、自由的展示,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个人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包括中学生在内的国人社会责任感都有不同程度的淡化。

第二,适逢改革转型,社会多元化趋势加剧。由于青年学生本身的不成熟,他们过多地强调个体的权利,忽视了应尽的义务,只看到别人为“我”做了什么,而不愿去想“我”应该为别人做些什么。

第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个人主义滋生。市场经济负面观念使中学生片面强调自我价值,而极少考虑社会价值和社会责任。同时,党风、社会风气不正,少数领导干部、贪污受贿、崇尚奢糜等腐败之风的存在也使得中学生对社会产生了不信任感,对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第四,互联网快速发展,弊端日益凸显。由于互联网的不健全、网络法制的薄弱,其中也隐藏着很多负面影响,为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设置了障碍。

2.家庭教育存在缺失。

现在的中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优越性使他们习惯以自我为中心, 习惯于从父母那里索取财富, 习惯于从老师那里索取知识,习惯了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经常考虑的是别人应该为自己做些什么,而很少考虑自己应该为父母、家庭和社会做些什么,社会责任感较差。

3.学校教育重视不够。

现在的教育多为应试教育,多数学校存在着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简单的问题。为了考试,分数成了衡量教育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尺。相比之下,学校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安全教育、挫折教育等内容相对匮乏,导致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责任、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对老师的尊敬之情、对挫折的砥砺作用认识模糊。

理想教育存在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这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对高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理想信念模糊,政治思想稳定、健康,政治鉴别能力增强,政治理想模糊倾向。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某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等问题。对于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现象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在政治取向上具有明显的实用、功利的特点。在政治理想和政治观念上存在的淡化的倾向,主要以自我发展为视点看待政治问题,政治理想模糊。(2)人生价值观带有功利主义倾向。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群体复兴分配的差别的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的困惑和矛盾明显增多。譬如我们高校有的学生,在报考入学和求学动机时,从原来的单纯追崇高校的名气到现今的推崇所学专业知识的实际实用;在毕业和择业的意识上,从原来的服从国家需要到现在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3)强调自我价值,以自我为中心视个人利益,重功利,讲实惠。当代大学生逐步摆脱了社会义务本位的主流价值,由传统的政治化道德化的价值倾向转变为以经济为基础的功利实用倾向,开始全面审视并高度重视自我价值,显示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崇尚价值主体的自我化。特别的是当个人利益与他人、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强调个人利益为中心。他们愿意为社会,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但他们并不希望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4)道德评价双重标准,价值取向存在矛盾困惑。道德价值观模糊,一方面表现在他们的道德评价十分宽容、模糊,该赞美的不去赞美,该批评的不去批评,还冠之以“理解万岁”;另一方面表现在道德评价上存在双重标准,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乐于助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对社会要求高,对自己要求低。他们往往以集体主义的价值标准要求别人,对自己却采取利己主义的价值标准;对学雷锋,见义勇为等行为虽在观念上认同,但却不能积极转化为自己自觉的行动等等。

二、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途径

(1)理论课要切实解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在思想建设上,要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社会环境里,确立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教他们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和看待社会主义现实问题,提高自己的鉴别力。(2)以思想政治课为基础,积极拓宽思政治课的内容,充分发挥其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探索大学生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充分利用社会大环境,努力营造校园小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围绕中心工作和社会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主题教育和专题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和理想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对社会上存在的消极负面现象,帮助同学们进行客观分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分析。在道德建设上,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文化建设上,要始终突出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3)转变德育观念,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在时代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下,做好大学生道德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教育者要转变观念,使个人观念与时代要求相适应,为做好大学生道德教育打下基础,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了解大学生的特点与状况,寻找符合大学生实际要求的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适应时代需要、更好地进行大学生道德教育创造条件。要不断积累经验,在综合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发现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道德教育才能够得到大学生的认可,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事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事关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是我们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必须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实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方针,按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时效性的要求,以创新的思维,积极探索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以开拓高校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