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保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的保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的保密制度

企业的保密制度范文1

【关键词】企业竞争;激励;薪酬体系

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难管理的领域。企业薪酬保密与公开制度直接关系到对员工管理的公平性及利益。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在无法确定薪酬制度公平性程度的前提下,减少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矛盾,大都倾向于选择薪酬保密制度。在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保密与公开各具特点和利弊。本文首先对薪酬保密与公开制度各自对企业薪酬管理所产生作用进行分析,分析指出只要对其使用得当,结合企业实际来选择适,而非“非此即彼”的管理,都能对企业管理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1.薪酬公开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首先,公开的薪酬制度能体现岗位价值。理论上来讲,科学的合理的薪酬制度体系应该是公正、公开的。薪酬的公开能能体现员工岗位价值,明确自己在企业内的职务提升空间及未来职业发展道路,从而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远景规划,激发员工为实现自身的职业目标不断努力。因此,公开的企业薪酬管理制度能够保证企业及员工稳定的、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其次,公开的薪酬制度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加员工的信任感。人们的公平感往往来自于对规则的认同。员工对企业薪酬方面的好奇心也属正常现象,但一旦员工打探得到错误的信息并在企业内部互相传播,就会削减企业凝聚力及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效率,更会削减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感。公开的薪酬制度却避免了企业员工私下讨论和传递影响对企业信任感的渠道,避免了错误的小道消息的传播,有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促进了诚信公平的企业文化的塑造。公开的薪酬制度让员工拥有了知情权,保证企业内部建立起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提高了工作积极性,也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增加员工的信任感。

但是在实际运用中薪酬公开制度却很难把握。例如,可能会出现员工过高估计自己的所得的报酬的情况,一旦因此引发不合理要求冲突,可能会给企业管理带来严重问题。同时,在国企里公开薪酬制度用的比较多,它虽然看似公平,规避了猜忌,但时常也会听到埋怨的声音,激励效果有时并未想象的那么好。

2.薪酬保密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现在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外企,工资保密作为一项制度而受到严格执行,与员工签订一项“保密协议”。员工承诺不仅要在公司就职期间,而且在离开公司后,要严格保密公司的薪酬状况。并要求所有员工不能互相打听工资状况,如果公司内部产生管理混乱是因员工泄漏工资情况而导致,公司开除将会此员工。对此类规定,行薪酬保密对企业来说具有以下积极作用。

2.1薪酬保密制度是企业间竞争的需要

个人薪酬的多少是个人价值的体现。得到百万的年薪与几万的年薪的不同员工为企业创造的价值是不等的。如果公开这种差距,可能使一部分人的心理产生失衡,其工作的积极性受挫。而且薪酬作为一种竞争手段,如公开后会导致企业的核心人才易被“挖”走的情况产生,会给企业造成的致命的损失和打击。另一方面,岗位的工作绩效难以准确衡量会造成企业不可避免地选择薪酬保密制度。如由于地区消费水平、倾向及基础的差异,不同销售区域的销售经理每年的销售额不同,因此,企业很难制定出很公平薪酬制度。对于这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企业往往通过薪酬保密制度来解决。因此,出于人性化管理和保护人才资源,需要通过实行薪酬保密制度来维持企业在业间的竞争优势。

2.2薪酬保密制度是维持企业激励机制的措施

稳定的薪酬制度能给员工持续提供内在激励。在当前市场经济时代,较大薪酬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有效做到薪酬保密,有利于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和维持员工的积极性,因为,薪酬保密有利于促进员工把注意力放在个人能力素质的提高和把握成长的机会上。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薪酬保密是维持企业激励机制的措施。另一方面,薪酬保密制度能够减少员工由于过高期望而带来的不稳定性。在员工进入公司之前,已与公司达成一个双方认可和接受的的薪酬。但对于处于改革和刚起步阶段的企业来说,其薪酬制度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会受诸多因素(市场变化、战略目标调整、经营模式转变)的影响。企业也会根据市场环境和公司状况进行调整薪酬。员工会因薪酬体系的变化而没有就业安全感,难以建立稳定的内心期望,会出现“另择良木而栖”的现象,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大多企业会选择保密的薪酬制度来防止由于薪酬体系变化带来的上述弊端和风险。

但薪酬保密制度也会给企业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有时企业实行的薪酬保密的制度是有名无实的,而且在执行方面也很难做到很到位。员工在背后谈论薪酬数目的多少的情况是不能禁止住的。况且在私下员工已经或多或少的了解到每个人的薪酬数目。在保密薪酬制度下,由于薪酬制度不透明,员工获取消息来满足心里需求的各种方法就必然会产生。同时,对于自己付出和所得之间的公正性,员工在薪酬保密制度下心中缺乏一个客观的标准去衡量,这会导致过高或过低估计自己的付出与收入的比值,也会因不知道别人的薪资状况心理产生不公平感和不平衡的状态,为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可能会出现要求增加报酬、自动地减少投入,甚至有可能会离职等情况。 另一方面,薪酬保密制度下,对于报酬与绩效的关系员工无法准确判断,对于自身对企业价值贡献的相对程度并不能及时了解。因此,会出现员工内心产生猜忌、焦灼感。所以,所谓的保密制度其实是无法完全做到的,薪酬的激励效果也会因此受到制约。

3.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规范的薪酬体系

薪酬到底是保密好,还是公开好,至今业界对于应该采取哪种薪酬制度尚未有一个明确的结论。薪酬激励管理应该说是一门艺术,其最重要的是薪酬制度要科学、透明、公平,而薪酬数目的公开与否并不是最重要的。薪酬制度体系本身如不科学会很难衡量员工个人的工作业绩。因此,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制定出公开,公平、透明、科学的薪酬制度,恰当的评估和体现员工的付出,强化薪酬激励机制的激励效果。同时,也可建立保密与公开相结合的薪酬激励制度,开通薪酬沟通渠道,教育员工理性对待收入差距。一方面可以满足员工对薪酬公平性的心理诉求;另一方面也使企业薪酬管理工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同时,要业的特殊发展阶段来考虑企业薪酬是公开还是保密。总之,我国企业只有建立公开、公正、规范的薪酬体系才能保障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总之,薪酬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密切关系,它作为一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手段,犹如一把“双刃剑”,它最直接相关到员工利益、公平与否的问题。企业应该实行哪种制度不能一概而论,应结合自身发展情况,根据企业实际建立科学的薪酬结构和完善的绩效考评体系,并与自身发展战略接轨,发挥薪酬公开或保密各自的优势和积极作用。 [科]

【参考文献】

[1]赵曙明.中国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76-81.

[2]杨剑,白云,朱晓红.激励导向的薪酬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79-85.

企业的保密制度范文2

关键词:信息公开环境;档案信息;保密

从宏观上来说,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从人治到法治、从重视保管到重视服务、从传统到向现代的管理模式的转变。而这些转变,都是针对国家、政府等档案来说的。对于企业之间、个人之间的档案信息保密工作,目前依然处于较为封闭的状态,这也是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无论是国家、政府还是企业、个人的档案,即使处于较为开放的状态,也要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保密条例,对于不该泄露的信息要有非常强的保密意识,保守国家及合作对象的各项机密。

一、目前信息公开环境下档案信息保密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网络环境较为开放,信息公开力度较大。加之相应的保密机制不完善等,使得档案信息保密工作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1.保密制度不健全

目前在我国的档案信息保密工作中,相关保密制度还不够健全,管理也不够规范。具体表现在企业内部就是企业并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系统的保密制度,没有对保密工作的各种规则进行规定,导致员工的行为无法得到有效的规范。而且在管理方面也存在疏漏,从而导致泄密事件的发生。

2.保密意识不强烈

保密意识的强弱决定了能否对档案信息进行彻底保密。目前我国很多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保密观念薄弱,保密意识淡漠,导致对客户的基本信息以及其他需要保密的信息随意泄露,结果不但破坏了双方的合作关系,还对己方的经济利益及信誉造成了不良影响,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3.对信息泄露责任追究方面的相关规定不明确使得信息泄露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信息泄露责任追究方面的相关规定不明确。由于没有明确的追责办法或追责办法,无法对泄密事件的影响进行彻底消除,而且对责任人的处理也采取最基本的方式,例如辞退等等,却没有对其信誉等问题进行公开,也没有使用舆论的力量对其进行谴责等等,使得处理结果无法对泄密责任人起到制约作用。

二、信息公开环境下档案信息保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档案信息保密的重要性

在信息公开环境下,档案信息保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对客户的档案信息进行保密,能够使客户对企业更加信任,双方的合作关系更加稳定,以此来促进双方的互利共赢。另一方面,在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的当今社会,企业很好地对客户信息进行保密,能够为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从而使更多的企业有意向与本企业进行合作,而且合作对象会越来越多,从而促使本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2.档案信息保密的必要性

在信息公开环境下,档案信息保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档案信息属于企业的机密,也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其进行保密是非常必要的。另一方面,在信息公开环境下,极易发生信息泄露事件。一旦信息泄露,企业所具有的竞争力就会下降。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竞争力下降可能就意味着企业将要面临“被吃掉”的命运。因此必须对信息进行保密。

三、促进信息公开环境下档案信息保密工作的有效途径

1.不断建立健全相应的档案信息保密制度

一方面,根据我国《保密法》的相关规定,并结合本企业的具体特点和实际状况,以及各项相关制度,制定出与本企业的发展相契合的保密制度,使之更好地为本企业的保密工作服务。制度中应该包括对保密工作的内涵、重要性、必要性、专门针对本企业所制定的条款以及贯彻落实的基本措施等等。另一方面,根据企业的发展特点不断对其进行调整。随着企业新业务的不断拓展以及新项目的不断推出,关于保密的范围等等可能会发生相应变化,因此应及时进行调整,以便对员工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

2.不断强化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

总体来说,不断强化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就是不断加强对工作人员保密意识的教育工作。具体来说,一方面,以座谈会的形式对员工进行教育,使其畅所欲言地表达自身对保密工作的意见和看法,并组织专门的讨论环节,加强员工对保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组织员工进行相关案例的学习,并对因保密意识不强导致的无意或有意的信息泄露及其严重后果进行讨论,使员工能够深刻认识到其中利弊。

3.建立明确的档案信息泄露追责制

企业要建立明确的档案信息泄露追责制,并对其具体的贯彻落实程度及效果进行监督检验,这是对员工的行为进行制约的有效方法。具体来说,在追责制中可对员工有意及无意泄露信息进行区分,并做出不同的处理结果。对于故意泄露档案信息者,可加大对其处罚的力度,例如首次发生时只做扣除工资或警告处理,但后面继续发生者无论情节是否严重,都对其信誉度进行公开,使其很多经济活动都受到限制,从而对信息泄露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公开环境下,档案信息泄露发生的可能性较大。此时就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保密意识和信念,对客户信息守口如瓶,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绝不泄露相关信息。但目前由于制度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保密工作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企业领导层要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并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同时明确泄密追责制,从而对员工行为进行规范和制约,减少泄密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燕.新形势下的档案信息保密与公开机制研究[J].兰台世界,2011,(2):6-7.

[2]张宝玲.大数据时代如何做好发电企业档案信息保密工作[J].办公室业务,2014,(23):158.

[3]关明杰.新《保密法》实施后应如何做好档案信息保密与公开工作[J].黑龙江档案,2011(,2):20.

企业的保密制度范文3

一、正确认识保密与利用的关系

借阅利用与保密从根本上说,既对立又统一,二者之间是矛盾统一的辩证关系。科技档案的信息内容属于内部信息,在一定时间和区域范围都带有一定的技术性和保密性,某些档案还会涉及到国家科技机密和企业专利等,正确划定知密范围、密级,以减少繁锁的审批手续,制定严格的借阅制度,即能使利用者全面、完整地利用所需的科技档案,又能使不宜为服务用户提供的信息内容得到应有的控制。

二、切实做好科技档案保密与利用工作

1.在保密的前提下开展档案利用

借阅利用是发挥科技档案利用的主要方式,但并不是说可以无条件地借阅利用,而是在保护档案所有者权益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时间、地点、范围限制的利用,才能科学发挥科技档案的技术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把科技档案这一信息资源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做好科技档案的利用服务工作,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提高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在服务中求发展、求生存。二是丰富馆藏,打好基础工作。档案管理人员要做好科技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不断丰富馆藏档案内容。就科技档案业务工作各环节来讲,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立卷、鉴定和保管等工作,都是为科技档案的开发利用打基础。三是加强科技档案编研工作。要以现有的科技档案为对象,经过加工,提供简明扼要、便于查询的内容体系,包括编制科技档案目录、编写科技成果简介、专题汇编等科技档案编研资料,使科技档案利用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科技档案的线索,随时可以利用所需的档案资料。

企业的保密制度范文4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我局及时传达贯彻文件精神。立即召开全体机关干部会议,研究部署我局近阶段保密工作,成立了保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副局长专门分管保密工作,配备1名工作人员专门承办日常保密工作,为保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保密责任制,实行领导对所分管业务的保密工作负领导责任,认真实施各项保密措施,确保局机关保密工作制度落到实处。

二、开展教育,加强学习

定期开展保密教育,组织机关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国家工作人员保密守则》和《领导干部保密守则》等保密法律法规,提高了全局干部职工的保密意识;健全落实各项保密制度。

三、边查边改,注重实效

我局按照通知要求,对重点计算机、岗位、重点部门进行自查,确保不漏一人、一机、一盘、一网、一份文件资料。

一是计算机管理。目前我局所有科室和局领导办公室都配备了计算机,每台电脑上都安装了网络防火墙,对每台电脑的软件进行清理,删除一切与工作无关的信息和软件,防止信息流失或遭受外界恶意攻击。自查中,未发现非计算机储存、处理过信息,且并无移动储存介质。

二是文件资料管理。我局制定了2名工作人员为专职文书人员,负责纸质文件管理的人员,具体做好文件资料的收发、分放、整理、归档、销毁等。负责电子文档管理的人员,具体做好电子文档的输入、存档、发送、印制、备份等,确保电子文档安全,防止机密外泄。

三、企业档案管理。由于我局工作特殊性,全区酒类流通企业、家电下乡企业及再生资源企业的档案都在我局备案。为切实保障企业的商业机密,我局要求业务科室严格管理企业的各类档案,并落实相关责任人。任何人领取或查阅企业档案,都必须经得分管领导同意,并办理领取或查阅手续。

二、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部分干部职工进行保密学习的力度不够,保密意识不强,仍然存在资料文件乱摆乱放现象,人员管理记录不完善。

企业的保密制度范文5

随着网络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金融环境、意识形态、政治氛围等各个方面。刚才已对区保密委(扩大)暨网络安全工作专题会议精神进行传达,我认为我司保密工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员工保密意思不强、计算机日常管理不够规范等,这些都是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现就我司2020年保密工作谈几点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宣传教育

保密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企业单位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它关系着企业的安全和利益,平潭作为对台特殊口岸,保密工作尤显重要。所以我们不要在潜意识里仍存在“无密可保,有密难保”思想,这种思想会严重制约了保密工作的正常开展。各子公司、相关部门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加强保密教育,增强保密观念。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坚持带头认真学习各项保密工作的有关规定,不断提高依法管理保密工作的水平。

二、严格落实,强化保密管理

(一)加强秘密载体管理。无论是纸介质载体,还是磁介质载体不需归档的材料及时销毁。个人工作U盘不能随身携带。在清退文件时,认真履行审核、清点、登记手续,集中上交,杜绝将秘密载体当作废品出售。

(二)加强涉密人员管理。涉密人员在涉密文件收发和传递环节上,严格履行专人负责并采取相应安全保密措施。在使用环节上,严格知悉人员范围,对擅自扩大知悉范围,凡不准记录、录音、录像的,传达者均事先申明,秘密文件禁止复印。涉密人员应掌握保密知识技能,严格遵守保密规章制度,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

(三)加强涉密计算机管理。强化涉密计算机的使用管理,严禁使用非涉密机处理涉密文件资料,严禁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违规互换。严格落实内网与外网物理隔离,禁止出现移动存储介质交叉使用现象,禁止使用普通传真机发送涉密文件。

(四)加强网站信息公开审核。严格按照“先审后上”、“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严格依照保密范围和定密程序来信息公开内容。禁止在网上上传属于国家秘密和危及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信息,以及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信息。

(五)加强日常文件及微信群管理。各部门各子公司加强日常文件及微信群管理,严禁利用微信软件传递涉密文件、传达涉密信息,将保密工作贯穿于各项业务工作的始终,常抓不懈,一刻也不放松。

企业的保密制度范文6

关键词:保密管理;现状;管理流程;制度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化,企业发展与保密工作之间的关系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之一。事实证明,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保护在企业中日益突出,保密就是保生存、保发展和保优势的观念在国内外企业界逐渐得到认同,加强企业保密管理工作是现代企业正在面对的问题。在探讨基于管理流程为核心的保密管理制度建设前,我们首先应对当前企业保密管理现状有所了解。

一、现代企业保密管理现状

(一)员工保密意识不高。现代企业虽然对保密管理工作日益重视,但一些领导干部对保密工作的认识仍然有一定偏差,觉得保密管理工作不会给单位带来显著的效益,保密管理工作只要不出事就行,至于是否泄密不深究。在这种整体思想氛围的影响下,部分保密员或信息员也将保密工作当成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执行保密管理制度怕麻烦,怕得罪领导、同事,破坏人员之间的和谐,因此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往往形式化,保密意识不高,存在不会出事的侥幸心理。

(二)保密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性。保密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性具体体现在如下两方面:1、保密管理制度覆盖范围不全面。如未规定对哪类文件、载体、物品、信息等提出定密和确定知悉范围的要求,由谁定密,如何定密的规定;保密管理制度同科研生产、工程施工业务等管理体系如何融合;保密管理的防控点的识别和识别流程等等,导致本该定密的项目没有人申报定密,将的设计和研究置于不安全之中,为企业保密管理留下重大泄密隐患。2、保密管理工作规范缺乏可操作性。将保密管理仅落实在文件和制度中,对实际如何进行保密管理缺乏指导性作业文件,导致各级人员不知如何合理执行保密管理制度,在浪费资源的同时对保密工作的工作效率产生较大影响。

此外,企业与外部伙伴协作时,往往为了方便文档访问而不加密或脱密,忽视了在合作伙伴手中文档保密管理的不受控制性,容易导致文档泄密,造成泄密事件。

二、基于管理流程为核心的保密管理制度建设策略

基于现代企业保密管理现状可知,企业保密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不少漏洞,而为了消除可能存在的隐患,企业应从管理流程上对保密管理制度严格建设。概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建保密管理流程。以往的保密管理往往流于形式,文本操作性较差,操作起来无从下手。经过认真地分析发现,要解决保密管理的这些问题,首先应对保密管理流程进行创建。保密管理流程的创建必须结合保密管理实际工作,通过流程图的形式诠释各项管理制度条款,使保密管理工作更加简明扼要,能够一目了然地对各项保密管理工作的程序进行阐述,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可以更好地对各级人员开展各项工作提供指导。相对文字来说,工程上常用的流程图能够将前后事件的关联性非常清晰地表述出来,且可以对分支与反复轻易表达出来,不容易出现漏项或产生歧义现象。所以,即便技术文件中有文字表述也应将流程图附在其中,如图1。

图1文件复印保密管理流程

(二)对保密管理流程进行修订。保密工作流程管理必须根据保密工作的深入开展及时作出变化,在保密制度规范化的基础上对保密管理流程时时地进行补充和完善。保密流程管理的修订,在策划、编写、实施过程中除了应做到纵向分解外还应做到横向结合,将保密管理各项工作中可能涉及的保密问题尽可能地梳理出来,将保密流程管理应用于实际工作程序中,对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考虑不周的细节进行查找和分析,并在这一过程中对其修正和完善。在保密工作领导小组专题讨论通过保密管理流程草案后,应对保密管理流程框架加以确定,并在运行过程中继续完善和修订,在反复的实践和协调中才能对方案进行确定。这种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不断完善的保密管理,促进了保密工作制度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保密管理流程将对人们行为的制约更加形象化,从制度渐渐渗透到人的内心,对人的行为能起到从内而外的规范作用,有利于员工 “要我保密”的保密价值理念向“我要保密”的保密价值理念转变,从而确保人员行为更加规范化。

(三)对以管理流程为框架的保密管理平台进行构建。在对保密管理流程进行全面的创建后,应在此框架下根据流程的每个节点对保密日常管理工作不断细化,同时对保密管理工作程序进行规范,对以管理流程为框架的保密管理平台进行构建。根据流程中所要求的检查内容,保密人员应在保密检查流程中对年度保密检查的频率和范围进行调整,除了每年3-4次的普查外,还应每月、季度、年中等进行自查,尤其应对保密要害部门或重点工程项目检查加以强化,促进全过程目标跟踪管理的实现。在保密审查审批流程中,保密管理部分在原则上必须坚持“业务工作谁主管,保密工作谁负责”,结合实际工作和相应制度改变原来审批权限定制过高、管的过死现象,适当地降低权限。在重新确定对外协合作与交流、外提供载体与音像制品保密审查审批权限的同时,对重大活动与外场试验、图纸输出与资料输入等审批权限也应重新加以确定。在对国家秘密安全做好确保的基础上,对以保密管理流程为核心的保密管理平台进行全面搭建,为企业科研生产、工程实施等工作最大限度地提供便利。保密管理新平台的实施和有效运行,能够将以往盲目的管理程序在科学中合理地简化,从而实现对具体责任目标的量化,形成保密管理工作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的良好态势,提高企业保密管理的监管控制能力和监管能力的同时提高其发现能力及处置能力。

基于管理流程为核心的保密管理制度建设,不仅能促进保密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而且能促进其规范化和科学化,对保密管理控制、监管、发现、处置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从而实现失泄密事件发生概率的减少,尽可能地杜绝泄密隐患。

参考文献:

[1]汤海宾.探讨如何落实企业保密管理工作[J].科技致富向导,2012,03(25):29-30.

[2]岳澎,任浩.流程型组织构建的逻辑起点及要素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0,5(05):66-67.

[3]孙宝云,赵冬.论美国保密制度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J].理论与改革,2011,07(15):104-105.

[4]黄涛,袁建,张黎君.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保密体系的设计与管理[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03):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