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据化运营管理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据化运营管理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营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09.122[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9-0220-02
1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轨道网络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服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城市轨道网总体水平明显提高,国省干线城市轨道等级逐步提升,农村城市轨道行车条件不断改善。截至2012年底,全国城市轨道总里程突破423万千米,其中高速城市轨道9.6万千米;二级及以上城市轨道50.19万千米,占全国城市轨道总里程的11.9%;国省干线城市轨道水泥、沥青路面铺装率达到96.9%,乡镇城市轨道通达率达到99.97%,以高速城市轨道为骨架的干线城市轨道网络基本形成。同时,城市轨道运营管理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国省干线城市轨道通畅率达到96.6%,干线城市轨道运营管理更趋规范,全国18个省市实现“有路必养”的目标。路网管理与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十一五”期间,有效应对处置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和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害、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交通保障,以及汛期防洪与冬季强降雪等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
2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轨道交通车站将根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技术创新、高效化、智能化”为指导方针,利用依托单位的科研条件及人才优势,建立一个开放的、行业资源共享的技术研发转化平台,与科研院所进行责权利明确的产学研合作,以理论与技术创新为核心,以技术转化为目标,逐步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尽管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营管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与快速发展的城市轨道建设和日益高涨的公众出行需求相比,城市轨道运营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交通车站缺少轨道交通管理的实施资质和大宗智能设备,智能化车站实施和业务推广相对较难,企业影响力和业务开拓渠道会受到一定限制。在技术和管理方面主要体现在:(1)交通服务水平亟待提高。城市轨道网尤其是普通城市轨道的监控设施不够完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数据库的动态更新机制和应用支撑体系尚未建立,路况信息采集和机制缺少自动化和智能化,城市轨道服务信息量少且更新不及时,服务难以满足公众出行服务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2)交通运营管理的基础支撑仍然薄弱。地方城市轨道管理体制不适应城市轨道网络化运行管理与应急处置需要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轨道运营管理标准规范体系有待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技术力量薄弱,特别是轨道施工技术和工艺难以满足快速、安全、环保的要求;预防性运营管理技术体系和科学决策体系尚待完善;城市轨道网运行监测与应急处置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部分城市轨道安全技术难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
3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营管理的意义
为加快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两型”和“低碳”交通发展,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更安全、更畅通、更便捷、更高效、更经济、更和谐”。其中,交通车站需遵循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发展理念,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规,构建智能绿色交通体系,做到既节约资源,又节能环保。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受到各级城市轨道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开展了科技攻关以及国外先进运营管理技术的引进应用,解决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营管理的一些问题。虽然运营管理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运营管理技术引进和推广应用研究不系统、不完善,没有进行跟踪评估;二是由于我国路况等因素与国外的差异,部分引进的运营管理技术不一定适合我国国情;三是运营管理人才储备不足,急需一批运营管理的高素质人才。为解决以上问题,迫切需要开展以下技术难题的研究:①城市轨道交通管理行业需要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营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②搭建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平台,为全省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提供一流的人才、技术、装备和管理;③增强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产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性、配套性和交通化水平,加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关键技术环节,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4结语
在推进城市轨道智能化运营管理与科学决策上,相关人员需大力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完善部省两级城市轨道数据库,建立数据动态更新机制。以下是建议:①以轨道交通车站运营管理技术和“高精尖”技术难题为依托;②充分利用合作单位及社会优势资源,开展相关产品的关键技术研究;③充分发挥交通车站的作用,加大成果转化应用力度,拓宽产品范围;④加强与国家和省部相关部门联系,争取政策支持。本文的研究尚存在资料收集的难度,但本文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可为日后的实践提供研究思路。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利锋.浅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J].民营科技,2014(2):118.
[2]任红波.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创新体系的构建[J].都市快轨交通,2014(1):4-7.
数据化运营管理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分析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3. 036
[中图分类号] F542.3;U4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3- 0088- 02
1 前 言
高速公路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就高速公路发展的历程而言,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但是发展的速度和取得的成绩是不可否认的。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高速公路的规模不断加大,促使了当前我国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方面出F了新的格局,高速公路作为社会流动的主要动脉,关乎着群众的出行安全,所以在管理上一定要采用最新、最先进的管理模式,只有如此才能在减缓高速公路交通压力的基础上,提高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进而从根本上促进高速公路的健康发展,有效地强化我国经济化水平建设。然而,就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制来说,高速公路管理的制度落后于建设的速度,这种不协调的影响因素,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速公路管理水平的加强。所以,如何有效地应用先进的科学信息技术来实现高速公路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是当前高速公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 信息化建设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的必要性
2.1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不断建设以及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高速公路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动力。由于我国高速公路在建设上没有统一的发展模式以及建设资金的来源上也各不相同,使得不同地区的高速公路的管理模式也完全不同,这就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我国高速公路在建设的速度上快于其发展管理体制。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的最初阶段,高速公路在管理上主要是凭借公路的机电系统,如监控系统、收费系统以及网络通信系统等等。
2.2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落后于发展的需求
就目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来说,管理的体制依然落后于发展的需求,所以在管理上也出现了许多有待提高的问题。首先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制有待完善,其具体表现是运营管理信息化有待加强,由于高速公路在建设初步阶段缺乏相应的整体规划,从而导致了运营管理设施陈旧阻碍了高速公路的进一步发展。其次是高速公路虽然在运行管理技术上运用了如监控、通信以及收费系统等信息化管理手段,但是运营管理服务水平依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提升。最后从高速公路的建设方面分析,我国高速公路在建设上多半是采用分段、分线的建设模式,这就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各个路段的管理体制完全不同,造成了高速公路的整体效益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同时,各个路段的信息化系统分散独立运行、自成体系,没有从整体上加以整合,造成运营管理和协调方面出现问题,从而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速公路的进一步发展。
2.3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
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角度分析,当前依然存在不少问题。虽然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和改善,很多地区的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都取得了相应的成绩,如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公安交通管理相结合,建立区域监控信息等,这些信息的整合在整体上提高了高速公路的信息化管理。但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在管理上过分注重行业和部门内部的管理,缺少高速公路大众化信息服务,如电子商务、物流系统等相关的信息服务。所以,今后需要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进行必要的信息化建设。
3 高速公路运营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措施与方案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应该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以高速公路各级管理机构和操作业务部门为服务对象,从而实现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的有效整合、资源共享以及不同职责部门的综合办公。因此,建立相应的高速公路运营体制就必须具备相应的管理要求。
3.1 接口层模块
接口层模块是基于我国当前高速公路的特点所提出来的,我国高速公路分布线路广,不同的路段处于不同的环境,从而造成了路段信息难以被计算机信息技术所采集,进行有效的管理。所以,探讨在高速公路运营信息管理的结构上,设置相应的接口软件,如监控视频接口、收费接口、检测监控设备接口等,同时还应该设置相应的信息接口模式,实现高速公路网上各种硬件设备的无缝连接,实现统一的有效管理。
3.2 信息处理模块
当公路运营管理系统下达相应的命令以后,最先响应的是接口层相关的转换,然后促进信息的有效处理。通过信息处理模块,不但可以满足现代化网络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帮助相关的管理部门及职能部门掌握高速公路的最新动态信息,实现对高速公路的有效管理。一是服务和指挥交通。信息处理模块能够依据电子地图,将高速公路的相关路段信息有效地展现出来,帮助管理部门更加清晰地掌握路况问题。一旦路段发生了相关的突发状况,能够及时地做出反应处理,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把握路面车辆的准确信息,对其做出限速和报警提示,保障行车安全。二是能够更好地实现收费以及财务的管理。信息处理模块,能够准确地采集高速不同路段的收费站的信息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分析,确保收费站收费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系统还能够对收费票据进行必要的录入和审核,保证了票据的准确性。三是强化高速公路的维护和保养。信息处理模块系统能够准确地监控路段的相关信息,掌握路段的使用情况。依据路面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相关的路面维修和保养措施,从而保证高速公路运行的有效性。
3.3 办公业务系统
办公系统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能够有效地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机构提供相应的服务,对管理部门所发出的指令进行快速传达,以保证上级管理部门与下级各职能部门实现远程的信息交流和共享。通过信息处理模块系统,实现各个部门联合办公,沟通信息,这样不但能够随时掌握高速公路路段的突发信息,对相关路段所发生的突发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也能保证高速公路的行安全。
3.4 管理部门更好地做出决策
当数据信息系统采集路况的相关信息以后,再由信息处理层进行相关的处理,最终将处理的有效信息存储在相应的数据库中。从而保证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对高速公路的管理或者是进行相关操作时,能够通过数据库调取相关的有效数据和信息,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分析,最终实现对所做出决策提供必要支持。
4 结 语
从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的历程可以知道,只有不断地对公路运营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相应的建设和完善,才能构建出科学有效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网络信息系统,继而在高速公路管理信息化建设上取得应有的管理效果。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系统不但能够确保高速公路在管理上更加科学、更加智能、更加规范,同时还能够帮助高速公路建设管理部门获得有效的、准确的以及可靠的技术支持和信息支持,从而保证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到充分的提升。所以,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者在高速公路建设的同时一定要依据路段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研究制订出可靠安全的管理信息化方案,对一些特殊的功能进行针对性的建设,以此来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信息资源整合、为高速公路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贾元华,康彦民,王志强,等.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及方案探讨[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2,26(2):51-54.
[2]刘旭.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6(5):49.
数据化运营管理的意义范文3
一、商业智能技术简介
商业智能是一门现代化的高科技技术,它以企业内外的信息数据为基础,将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和创新的管理理念相结合,进行综合的处理分析后从中提取具有商业价值的精华信息,并向企业的决策层提供经营决策,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商业智能涉及到企业的管理战略、管理思想和技术体系等多个方面,它的实现对促进信息知识化再到利润化,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商业智能包含数据仓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以及联机分析处理技术等现代化数据分析方法。应用商业智能技术,能够对企业业务进行充分的理解和分析,从而完成准确的预测和辅助分析。同时,商业智能技术能够对企业的各个部门的绩效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对各项绩效都进行跟踪,从而分析出不同部门的执行力和成本,并完成业务的调整优化。
二、矿山运营计划商业智能模型简介
第一,销售计划模型。矿山运营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企业运营的销售计划,这是制定矿山生产运营计划的主要内容,而且非常容易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根据以下步骤对矿山企业的销售计划进行编制:分析处理数据仓库内的企业销售数据,并基于数据挖掘技术预测企业的年度计划销售量。然后应用最小方差法对当期生产规划量和销售预测量的组合权重进行确定,从而获得企业的销售计划量。最后还可以根据企业利润方程以及CVP分析法对企业的销售计划量进行合理性检验。
第二,生产计划模型。销售计划是生产计划中生产产品数量的主要依据,主要包括选矿计划与采矿计划两个方面。销售计划会对选矿计划的编制产生直接影响,而选矿计划又会进一步影响采矿计划的编制,所以在生产计划的编制过程中要按照顺序依次进行。生产计划模型又包括选矿计划和采矿计划模型两种。
第三,采购计划模型。矿山采购计划主要是采购部门进行采购的参考依据。因为企业产品为自然资源,所以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物料是非产品材料,但是这些辅助材料仍然属于产品的成本。编制矿山采购计划的公式表示如下:
其中, 是当期的物料采购量, 是生产单位产品后第n种物料消耗量, 是第n种物料库存量。
编制矿山企业采购计划主要按照如下步骤:
首先,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数据仓库内的生产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以获得生产单位产品时各物料消耗量。其次,根据生产计划中本期计划生产量以及单位产品各物料消耗量,对本期生产所需各物料总数量进行确定。最后,根据各物料库存量对本期采购计划量进行确定。
第四,运营绩效评估模型。绩效评估对于商业智能的理论框架十分重要,它是对企业运营管理的各项运营绩效参数进行跟踪的关键步骤。本文中的企业运营绩效评价模型能够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决策方案和信息流通速度进行评估,通过对现有系统的运营能力进行分析,能够及时的发现纠正企业运营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而提出对业务流程进行调整、优化的合理方案,保证了企业运营单位的激励政策和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运营绩效评估模型的建立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首先,运营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矿山企业的运营绩效考核主要包括销售、生产、采购和财务四个方面,并通过模糊数学中的改进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确定。在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过程中,可以通过对相关行业专家、矿山决策人员以及绩效评价部门人员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来对指标权重进行确定。
对不同指标对评价目标的贡献度进行模糊评判:设矿山企业的运营绩效评价评价集和因素集为 和 ,
同时设: 。
上式表示在每个因素中还包含3项因素,这是行业专家、矿山决策人员和绩效评价部门人员对该因素对评价目标贡献度进行的不同方面的评价,从此可以的大评判矩阵 。又设3类评价人员对评价目标贡献度的权重分配为:
这样就可以得到该指标对评价目标的贡献度集合:
最后通过比较就可以得到指标对评价目标的不同贡献程度。
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权重进行确定:层次分析法就是按照顺序对不同层次的因素分别进行分析。首先对低层次因素子集的 个指标进行分析,并将其上一层次的元素 作为评价准则,即在准则 下按照该层次不同元素的相对重要性给予相应的权重值。同时根据在模糊评价中确定的贡献度,使用两两比较法进行度量,从而建立一个成对比较矩阵, 这就将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了量化。对矩阵标准化以后,就得到了各个元素的相对权重值。最后,根据排序权重从上到下进行排序,从而得到相对于总目标的不同指标的权重优先顺序。
其次,指标权重修正。得到了冶金矿山企业运营绩效评价指标的权值以后,就能够将指标作为参考寻找改进目标的基准。本文将企业外部基准作为参考,并根据行业相关数据,应用基于DEA的基准管理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评价标杆和需要改进的基准目标进行了准确的确定。
在标杆处理结果中,我们把出现频数最多的单元作为标杆企业。并根据标杆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值的特征,对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数据进行分析,最终获得对企业财务绩效影响程度相对较高的指标。对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修正优化,能够显著提高企业运营绩效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修正运营计划提供依据。
三、商业智能管理系统的基本处理流程
商业智能管理系统能够自动完成对企业运营数据的抽取、转换和初步处理等操作,并将其存储到数据仓库中,从而构造出商业智能运营计划管理系统的元数据。然后,基于这部分数据,商业智能管理系统就可以根据实际管理的需要,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和联机分析技术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运营决策计划。具体的处理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1 商业智能管理系统的基本处理流程
数据化运营管理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第三代核电站 建设运营 信息化管理
1.我国核电产业发展及第三代核电站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节能减排政策的不断深入,我国能源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全民环保意识逐渐增强,以化石能源消费为主的能源供需体系得到了有效改善。基于传统火力发电对煤炭依赖性强、环境影响大,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核电产业也得到了广泛关注与飞速发展。
第三代核电发展是基于二代核电技术的基础上,国家宏观考虑能源产业及核电技术的中长期发展,通过合作交流引入美国西屋公司AP1000技术,在我国进行第三代核电站推广建设。第三代核电站采用的AP1000技术涵盖了新的设计与施工理念、先进的技术方法手段以及高标准的管理运营要求,其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由于我国核电产业发展尚处于初级快速发展阶段,第三代核电技术需要不断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才能逐步完成自主建造运营的能力,并且新的工艺、标准、流程都为第三代核电站建设运营带来了新的要求,因此,全面积累首批试点工程建设经验,掌握有效的工程建设基础数据,建立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对未来第三代核电站建设的运营管理至关重要。
2.基于分区门禁管理的建设施工数据采集分析信息化系统构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三代核电站建设从人工、材料、机械等各方面成本上升明显,然而,三代核电技术在我国刚刚起步,缺乏有效的工程施工基础数据及分析参考手段,因此,工程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面临着巨大挑战。
(1)建立科学的工程编码体系
结合工程概算费用构成及科目划分依据,完善工程项目、相关单位、设备、安装、人材机等各类别编码体系,结合门禁系统分区管理将实际工程数据对应到概算科目中,形成细化到单位工程和安装系统的人材机数据库及数据统计分析平台。
(2)建立有效的分区管理体系
充分利用施工现场已有的道路、建设围栏,对各主要工程子项进行分区,合理规划核岛施工区、常规岛施工区、各项目施工区、临建区、办公区、力能区等区域,制定科学的区域制定与管理原则,推进基础数据采集整理。
(3)建立完善的门禁监控系统
各分区门岗建立门禁系统,聘用临时人员进行管理。门禁系统配置人员通道、车辆通道、后台设备、刷卡机等,并开发现场人材机统计软件,对所有出入工程现场的人材机信息进行统计,各门禁系统实现网络互联。项目现场所用混凝土全部甲供,每天混凝土生产量、使用量、损耗量和混凝土所用材料都有详细记录。
3.核电站综合运营信息化优化管理研究
(1)建立基于“四个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原则
首先明确“统一领导”的发展方向,构建第三代核电站运营集团公司及直管单位信息化专业管理机构体系,保证企业信息化工作科学、协调、有序发展;其次确定“统一规划”方针,保证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科学、合理,最大程度满足业务、管理需要,对公司信息化实行统一规划、统筹考虑;然后制定合理的“统一标准”,依据集团公司信息化标准体系逐步建立直管公司各项信息化标准、规范;最后实现“统一管理”体系,保障企业信息化工作实行统一归口管理,信息化专业管理部门负责信息化规划、实施计划、资金预算管理、组织实施,业务部门负责业务需求提出和信息系统功能需求确认,分工协作。
(2)建立全面的应用系统管理体系
第三代核电站运营管理需要复杂的多方面应用系统作为支撑,因此应该科学加强各应用子系统建设。CIMS业务系统建设——实现工程建设从设计、采购、进度、合同、施工、安全、质量等方面的建设期数据的集中存储、共享,达到信息有效沟通;协同管理系统建设——提供企业日常工作平台,为CIMS业务系统强化完善;邮件系统建设——为企业管理者及员工信息交流与提供有力支撑;VPN系统建设——为企业移动办公用户建立虚拟专用通道,以及访问公司内网资源提供基础;内网及门户网站建设——为企业有效宣传及各种信息的提供保障;另外也要强化办公用品管理系统、核电资料管理系统、员工日常工作及生活的管理系统等方面的建设。
(3)建立有效的信息化安全管理制度
核电运营具有显著的高安全要求标准,同时,针对第三代核电技术刚刚起步,建立有效的信息化安全管理制度必不可少。合理控制企业内网及互联网接入,制定明确的禁止条理;强化用户终端管理,制定有效的应用规定,明确终端使用形式及使用原则;形成体系化的网络账号开通、变更及注销管理流程,保障账户安全;明确VPN、电子邮件、共享文件盘使用规定,防止保密文件及重要信息流失。为综合提高核电站运营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4.总结
本文明确了强化信息化管理在第三代核电站建设运营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性。结合构建分区门禁管理优化建设施工数据采集分析,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依据;结合运营信息化建设基本原则、应用系统管理体系建设、信息化安全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综合优化核电站建设运营管理的措施。实现核电站运营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流程优化、资源共享、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数据化运营管理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网运营管理复杂性
引言
信息是管理的基础,运行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庞杂的数据信息。信息准确地、有效地、确定地传递和反馈是管理职能有效发挥的前提。高速公路路网运营管理网络化运行过程中有多功能和多目标的复杂性,预测、决策、控制的非线性和非确定性,信息的不完备性和非对称性,管理的非平衡性和混沌性,以及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自组织和自适应过程中的复杂性等。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讨论,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高速公路路网运营管理系统的组成及发展趋势
高速公路路网运营管理系统包括柔性系统、人工系统和硬件系统。其中柔性系统包括高速公路路网运营管理系统所处的社会、经济、高速公路行业政策、法律、人文环境以及系统内部管理理念、高速公路运营企业文化等人工系统包括系统的管理者、高速公路使用者和社会公众。
2.高速公路路网运营管理系统复杂性特征
根据高速公路路网运营管理系统的组成要素分析,运用复杂性的基本理论,可以提炼高速公路路网运营管理系统复杂性特征。
2.1 层次性和功能性。高速公路路网运营管理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不同类型的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子系统组成。每个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子系统由于企业性质不同又具有自己的特性,包含不同的管理层次,各层管理层次又具有不同的管理职能。各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子系统不是简单偶然的堆积在一起,而是通过高速公路路网运营管理行业规范、服务标准、联网收费实施的原则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组织成一个有结构的网络整体。
2.2 非线性和关联性。高速公路路网运营管理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其组织结构、各层次的功能分配、运行管理活动、人员的配置以及产生的经济效益等都受到社会经济发展、人文环境和管理理念的影响,并受到高速公路行业政策引导和法律法规的约束。
2.3 组织与自组织性。高速公路路网运营管理系统受到自然环境、技术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影响和制约,在运营管理者的决策下,不断适应和调整组织结构,完善管理制度和运营机制,并通过自组织、自适性、自反馈、自学习,通过不断引入新的技术手段和管理观念,推动高速公路路网运营管理有序演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2.4 差异性和可调控性。高速公路路网运营管理系统具有统一的共性,但在不同的区域,由于社会经济环境条件不一样,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也有差异性,造成管理组织结构和矛盾是不同的,具有差异性。
2.5 开放性和动态性。高速公路路网运营管理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不断地从系统外界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新的管理手段、专业的管理人才,为道路用户提供良好的高速公路运营设备设施、信息服务。
3.高速公路路网运营管理系统复杂性因素分析
3.1 自然环境复杂性 高速公路路网运营管理系统的自然环境构成及其变化十分复杂,外部环境的构成既有自然的,又有社会的;既有经济的,又有文化的、技术的,而且各种环境交叉影响、相互制约。并且,环境也具有层次性,每一个层次都又构成为一个更高复杂性的系统,每个层次之间都存在着相互的作用。高速公路路网运营管理系统外部环境,如社会经济环境、行业政策环境、技术环境、地理环境等在时间及性质上存在着差异,其变化规律不仅具有内在的客观性,还受到其它环境的影响,从而使其环境表现为某种动态复杂性,有时高速公路路网运营管理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很难事先预料并切实控制。
3.2 组织复杂性 高速公路路网运营管理系统这种人造系统的行为目的过程并不能完全以其特定的技术、经济学等逻辑性来说明,从而在管理中产生组织复杂性。
外界环境的变化性加剧,使得高速公路路网运营管理系统必须在结构有序化的基础上,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外界环境的变化,首先是要求高速公路路网运营管理系统改变其功能。高速公路路网运营管理系统对环境的功能输出既包括物质的如提供运行良好的高速公路及设备设施,也包括非物质的如为道路使用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既包括现实的或是战略性的价值性对象,也包括非现实的或是非战略性的潜在价值性对象,要求对系统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其次,随着高速公路路网运营管理系统的管理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管理功能的不断调整,管理层次的不断变化,给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高速公路收费方式由人工收费发展到无接触式卡收费,收费监控由现场观察发展到电子集中监控,将发展成为无人监控;同时,区域性联网收费的实施,系统软件和技术的不断升级改造,网络化和信息化的程度不断提高,运营管理业务对系统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这些发展趋势必将会给高速公路网络化运营管理的组织结构、运行方式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3.3 运行复杂性 一方面,高速公路路网运营管理系统环境的复杂性、功能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动态性,带来运行的复杂性。系统为了达到对环境的适应性,能够实施有效的管理行为,存在行为的多种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高速公路路网运营管理系统运行以信息作为媒介,信息的种类、流通和反馈方式的多样性,是系统运行复杂性的源泉。同时高速公路路网运营管理系统实现路网的统一、整体管理,管理规模大,结构层次多,与单个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独立运行相比在管理特点、管理工具和技术手段上有质的差别,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越来越紧密,呈现整体化、网络化运行管理的特征,造成管理的复杂性。
3.4 经济复杂性 高速公路的基本属性决定了高速公路路网运营管理系统的经济复杂性。高速公路路网运营管理要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既要保证在一定期限内收回成本,又能取得持续发展的社会效益,同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高速公路的基本功能。因此,高速公路实行联网收费以后,产生了政府与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之间、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与道路用户之间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经济利益的矛盾和复杂性。
4.结语
本文分析高速公路路网运营管理系统的复杂性工作,为了更好设计高速公路路网运营管理系统提供了解决思路与注意事项,以期为更好为高速公路路网运营管理系统进行升级和改造。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参考文献:
数据化运营管理的意义范文6
1 传统制造业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
1.1 以产品为主导的组织生产模式
1.1.1 以产品为主导的组织生产模式的概念
过去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但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不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在一个需求量巨大的经济环境中,制造业企业的产量占据主导地位,需求大于供给的卖方市场,于是加大产量成为制造业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也就形成了以“产品为主导”的组织管理生产模式。
1.2 以“产品为主导”的组织管理模式的弊端
1.2.1 供过于求造成产品积压,威胁企业发展
随着技术革命的不断推进,社会生产力不断提升,制造业不管是从产品数量还是种类上都迅速提高,此时产品供给逐渐超过人们的需求,供过于求出现买方市场,人们不再仅仅关注我需要的东西有没有,而是更多的关心我需要的东西哪家企业生产的更好,由关注产品的数量转向关注产品的质量。因此,以产品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已不再能适应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一旦产品质量无法打到消费者满意的程度,将会造成大量产品积压,滞存现象,将严重威胁企业的生存。
1.2.2 生产计划与作业计划失调,控制力弱
以产品为中心的传统生产管理模式,生产是以产品为单位进行的,但是,各生产阶段内部则是以零件为单位进行的,造成各生产内部的生产对象、计划、产量等个不相同。就此,以产品为单位的生产计划与内部以零件为单位的生产计划产生矛盾,使得各部分关系失调,生产计划则失去了对宏观的把控,降低了对整个生产线的控制力。
1.2.3 生产灵活性不强,难以适应市场变化
由于以产品为中心是以产品为单位进行计划生产的,部分产品的生产对整体产品生产速度慢,调整成本高,大大增加了修改调整计划的难度。为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就不得不多次调整生产计划,这样很容易使生产陷入混乱状态,甚至导致整个生产系统的瘫痪。
1.2 未成体系的管理模式
生产管理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没有规范的管理程序,没有正式的管理标准,使传统制造业的管理模式成为“三无产品”。没有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以至于在管理业务、生产操作,各类文件,数据整合等方面混乱不堪,造成企业管理混乱,生产无序。
1.3 传统的手工管理
在计算机技术还没普及的年代,制造业单纯的靠手工管理,人事资料、生产计划、材料库存等都需要人工的录入与统计。手工管理不仅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还有着高昂的人员管理成本。
1.4 “品种单一、生产多”的生产方式
在市场需求并没有多样化的生产时代,单一的产品产量是那个时代产品经营的主流。现在经济高速发展,这种单一的产品生产模式已无法适应市场,无法再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传统制造业不得不调整结构来适应人们的需求。
2 现代制造业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
2.1 以“零件为主导”的组织管理模式
2.1.1 以零件为主导的组织生产模式的概念
以零件为主导的组织生产模式是指以“零件”为单位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都以零件为中心组织生产。
2.2 以零件为主导的组织生产模式的优点
2.2.1 提高零件利用率
以零件为主导的组织生产模式,可以根据计划、预估进行生产,可以将暂时不用的多余的零部件库存起来。很多通用性的零件可以实现再利用,根据订货要求将零部件重新利用,可以快速实现多样化产品的生产。实现零部件的再利用,压缩了零部件的制造工期,进而缩短了整个产品的生产周期,避免不必要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2.2.2 灵活地调整生产方式,?m应市场变化
传统以产品为单位的生产管理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变化。而以零件为单位的生产方式则能弥补传统生产方式的不足。以零件为单位使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之间的信息传递畅通,使各生产阶段之间及其内部的物质生产和信息传递可以统一受控,有效改善了传统制造业企业管理混乱的局面,使整个生产过程更加有序。
2.3 自动化企业管理模式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推广,刷新了手动管理机制,计算机管理,自动化办公成为现代制造业企业新的管理模式。制造业由人们的亲力亲为,转为电脑化办公。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减少了部分人员的人工工作,这样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2.4 “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
传统制造业企业生产方式而言,现代制造业改变了原有的品种单一,大批量的生产方式,更趋向消费者定制式的消费观念,进而降低了传统制造业企业生产方式出现供过于求造成产品滞销的可能性。给现代制造业生产、销出带来了一系列的新变化。
3 如何实现由传统制造业企业管理模式向现代制造业管理模式转型
3.1 转变管理理念
根据经济发展和技术生产发展水平的现状,要想实现传统制造业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型向现代制造业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型,生产者必须转变管理理念。由传统的以产品数量为主导的物质生产,大批量生产转向以消费者需求为主导,为消费者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改变过去以产品产量为导向的观念,不断与时俱进,顺应市场经济的变化,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帮助制造业企业向制造业现代化转型。
3.2 逐步向精益生产管理过渡
精益生产管理是一种以客户需求为驱动力,以减少浪费和降低无效用工作为核心,使企业以最少的投资获取成本和效益最大化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更注重客户对时间和价值的要求,可以更合理的安排制造生产计划,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减少时间成本,有效提高企业适应市场的应变能力。
3.3 提高创新能力,重视低能环保
创新是每个行业每个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不断创新,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才能使制造业不断焕发新的光彩,不断适应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绿色低能成为社会经济整个大环境的重要话题,制造业也应不断优化升级,降低能源消耗,实现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