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

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范文1

关键词:劳动使用价值论;快乐经济学;基础理论

在当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立论的根据。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是,重新建立一个能够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并与原政治经济学在价值观上一脉相承的新经济学。在新时代,新经济学就应该是研究快乐的快乐经济学。

一、劳动使用价值论的提出及其内容

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时,他是最先从商品的分析入手的,他揭示了商品的两重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

在分析劳动使用价值论基本内容前,我们必须概括一下马克思对使用价值的有关论述。

1.有人认为,马克思不重视使用价值,对此,马克思是坚决反对的。他说:“这位瓦格纳还把我列在那些主张‘使用价值’应该完全从‘科学’中‘抛开’的人中间。”“这一切都是‘胡说’”。马克思把使用价值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他说:“这不过是已经在单个商品上表现出来的同一规律,也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它的交换价值的前提,从而也是它的价值的前提。”

2.从商品两重性也可看出,马克思是非常重视使用价值的,他把使用价值列为商品的两重性之一。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两重性是由使用价值与价值共同构成的,商品两重性是由劳动力的两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3.在马克思看来,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表现为商品具有的某种效用,这是实现交换价值的前提,“物品要成为商品,从而成为交换价值的承担者,一定要满足某种社会需要,因而一定要有某种有用属性。”

4.马克思认为,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但同时也认为使用价值具有社会性。“要生产商品,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对他本人即卖者的使用价值,而是对第三者即买者的使用价值。”

5.马克思看到一种商品在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阶段所具有的不同使用价值。“至于在生产过程中执行职能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情况则不同。按照劳动过程的性质,生产资料首先分为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或者更进一步地加以规定,它一方面是原料,另一方面是工具,辅助材料等等。”

6.马克思认为,一定的使用价值只是资本增值的手段,“……资本对采取任何特定的使用价值形式作为自己一视同仁的化身加以采用或抛弃。”

7.马克思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使用价值,一方面他把使用价值看成是现实的具体物的属性,即“作为使用价值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他把使用价值看成是抽象的、类的存在,即作为政治经济学中的范畴,“作为使用价值的使用价值,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只有当使用价值本身是形式规定的时候,它才属于后者的研究范围。”

8.马克思看到了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所特有使用价值的作用,也正是主要由于这一点,马克思才把使用价值引入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之内。“……剩余价值本身是从劳动力特有的‘特殊的’使用价值中产生的……所以在我看来,使用价值起着一种与以往的政治经济学中完全不同的作用。”

9.马克思认为,“货币的使用价值就是:货币创造交换价值,创造比他本身所包含的更大的交换价值。”在这里货币的使用价值实际上作为资本来让渡,它的使用价值就是获得利润。

10.马克思认为,“对于提供这些服务的生产者来说,服务就是商品。服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想象的或现实的)和一定的交换价值。但是对买者来说,这些服务只是使用价值,只是他借以消费自己收入的对象。”他还认为,“服务只是劳动的特殊使用价值的表现,因为服务不是作为物而有用,而是作为活动而有用。”

11.马克思看到了使用价值在总供给与总需求平稳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尤其应该强调的是,马克思认为,从总体而言使用价值对社会资源的分配起决定作用。“如果说个别商品的使用价值取决于该商品是否满足一种需要,那么,社会产品总量的使用价值就取决于这个总量是否适合于社会对每种特殊产品的特定数量的需要,从而劳动是否根据这种特定数量的社会需要按比例分配在不同的生产领域(我们在论述资本在不同的生产领域分配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在这里,社会需要,即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对于社会总劳动时间分别用在这个特殊生产领域的份额来说,是具有决定意义的。”

以上我们简略地概述了一下马克思有关使用价值的论述,尽管上述的介绍存在着许多不周全之处,但本人认为,这基本上反映了马克思对使用价值的主要观点。下面本人就根据马克思有关使用价值的主要观点,对劳动使用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做一下初步的概括和总结:(1)使用价值与价值共同构成商品的两重性。(2)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前提,劳动的直接目的是创造使用价值。(3)使用价值除了代表商品的自然属性外,它本身也具有社会性。(4)从整体而言,对使用价值的重视使资源的配置趋于合理化。

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一样,的使用价值论也必然是劳动使用价值论,这是价值取向的根本要求。正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所说:“从前的经济学,是以资本为本位,以资本家为本位。以后的经济学,要以劳动为本位,以劳动者为本位了。”[7]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经济学,当然也要以劳动和劳动者为本位。

二、确立劳动使用价值论的现实意义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马克思并不是忽视或不看重使用价值的,只是出于革命性的需要,他在构筑其理论体系时,必然选择最能证明其革命性的那部分概念和内容,作为其论述的主线。尽管如此,由于使用价值的特殊重要地位,马克思还是大量地论及了使用价值。从他的大量论述中,我们可以概括出马克思对使用价值的基本观点,这些基本观点现在看来仍闪烁着真理的光芒。

1.使用价值与价值共同构成商品的两重性。这说明,从商品两重性构成角度看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同等重要的。因此商品两重性的论述必然是劳动价值论的重要内容,同样也应是劳动使用价值论的重要内容。我们明确这一点,其最根本的现实意义在于,通过对价值的研究,得出的劳动价值论成为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基石;那么我们通过对使用价值的研究,即可得出新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基石——劳动使用价值论。

2.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前提,劳动的直接目的是创造使用价值。这说明,从价值实现角度看,使用价值已经成为交换价值和价值的核心,离开了使用价值,也就无所谓交换价值和价值,因此,劳动的直接目的当然是创造使用价值。这一点对我们的启示是,作为企业必须首先注意新产品的开发,不断创造具有新的使用价值的商品,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获得交换价值。使用价值的创造当然也包括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而且这是使用价值创造的重要内容之一。3.使用价值除了代表商品的自然属性外,它本身也具有社会性。我们的国家和企业必须明确,为谁创造使用价值,为谁创造价值?可以说,这一条标明了劳动使用价值论在价值观上的根本取向,从而也证明了劳动使用价值论,能够成为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石和逻辑起点。

4.从整体而言,对使用价值的重视使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化。可以说,这一条是政府和企业重视使用价值的必然结果。政府重视使用价值,就必须重视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哪些是需要的,哪些是不需要的或过剩的产品,政府都应该在宏观上有所把握,政策的制定就应该以此为据。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即创造使用价值过程中,就应该对市场进行调查和预测,然后才能决定创造哪些使用价值以及创造商品的数量。

三、劳动使用价值论与快乐经济学

一般认为,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价值理论包括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狭义价值理论即指劳动价值论。根据前文的研究,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应该包括: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劳动使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最终要解决财富的公平、公正分配问题;劳动使用价值论最终要解决生产过程的合目的性问题。马克思价值理论的核心和灵魂就是“以人为本”,即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

新经济学——快乐经济学,应该研究三大方面问题:一是生产领域的公正问题;二是分配领域的公正问题;三是消费领域的合理化问题。生产领域的公正问题要解决生产什么和为谁生产的问题。如生产粮食还是生产,建楼堂馆所、豪华别墅还是修希望小学等等。分配领域的公正问题要解决利益分配的广泛化,避免利益向少数人集中。如子女上学、医疗保障、社会保险等问题。消费领域的合理化问题要解决如何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科学、文明消费。如封建迷信、铺张浪费、跟风消费等等。

快乐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就应该从生产领域开始。我们还是借鉴马克思的分析方式,即从分析“商品”入手。马克思已经发现了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这两重性。通过对价值分析得出劳动价值论,并以此建立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在当代,我们就要通过对使用价值的分析,确立马克思的劳动使用价值论。并以劳动使用价值论为逻辑起点,建立新经济学——快乐经济学。

现实在变化,社会在发展,随着现实的变革,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的也应该大发展。我们要善于在理论体系内部寻求新的生长点,使理论更好地为现实服务。。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08-716.

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54-71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范文2

关键词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实意义

一、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本原理的认识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可概括为:(1)劳动是人类有目的的劳动,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范畴;(2)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决定商品具有两因素;(3)劳动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理论;(4)总体劳动者的理论;(5)商品的价值定义;(6)价值的实体是劳动,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7)商品价值量的决定;(8)对“三位一体公式”的批判;(9)资本家的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的二重性;(10)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价值决定”的意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创建于19世纪中叶,当时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很小,物质产品的科技含量很低,知识经济更是薄弱。对比当前的社会环境,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处于,第三产业的比重大幅提高,发达国家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在发展中国家日益显著。这亟需我们结合实际,深化对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并创造性的发展、应用这一科学理论。

二、关于活劳动与物化劳动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问题

活劳动决定价值,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物化劳动只转移旧价值,不创造新价值,但必须肯定物化劳动作为价值形成要素对价值创造的巨大促进作用。在商品的价值形成过程中,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新价值的唯一源泉;而物化劳动是价值的物质载体,是保存在一个产品或有用物中凝固状态的劳动,为活劳动发挥作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有人误认为物化劳动也是价值的源泉,一是把使用价值和价值相混淆;二是把同一劳动过程中的旧价值的转移与新价值的创造相混淆;三是把价值决定和分配决定相混淆;四是把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比重变化与作用变化相混淆。

因此,加深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有助于正确理解活劳动与物化劳动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对于企业优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发展集约经济和规模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第三产业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

二战后,各国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均呈现经济服务化的势头。这向经济学提出了一个新问题:怎样看待服务业在创造价值中的作用?众所周知,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论是针对物质形态的商品生产而言的,是在充分分析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等的基础上提出的,而当今时代,无论生产方式还是其他方面,均发生了重大变化。所以,劳动价值论也必须与时俱进,要把其研究范围延伸到非物质生产领域,延伸到各种服务劳动中。同时,服务业的价值也要坚持一元论,即活劳动创造新价值。

因此,通过加深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对于新的生产方式及行业的科学解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科学技术是否创造价值

科学技术是人的劳动特别是复杂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凝结,科技迅猛发展极大地增强了人的劳动能力,但劳动能力不等于劳动,科学技术也不等于劳动本身,所以,科技本身并不创造价值。“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创造价值的是人类劳动。认识到这一点,利于我们更好的把尊重科学、崇尚科学、发展信息经济落实到“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上来,使我们的工作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加深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理解,对于科学解释社会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五、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因

首先,“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首次出现于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生产要素即经济资源,是要经过市场来配置的,但要配置利用必须依产权关系付出相应经济代价。

其次,作为分配对象的是劳动创造的价值。这在商品及所含劳动的二重性学说中不难得出结论。而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依据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产权参与分配,就是以分配价值即占有劳动为手段占有物质财富。

再次,个人作为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者,把共同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在按劳分配之外,以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而其他人员,如知识产权拥有者,以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只要合法也应得到允许和鼓励。

因此,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有利于加深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及分配制度的理解,尤其对于促进其科学化系统化调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其原创理论的科学性,更在于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只有结合中国实际,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与时俱进,科学发展,才能奠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石,才能进一步把握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更有利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高秀娟,张新军.综述劳动价值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

[2]邓先宏.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几个问题的思考[J].经济研究,2002,(5).

[3]李江帆.《第三产业与价值创造》,《28位专家学者谈劳动价值论再认识》.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4]杨国昌.深化劳动价值论的研究要正确理解价值的源泉[J].中国经济问题,2002,(2).

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范文3

论文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关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劳动价值论。一是人类劳动是在国际市场范围内抽象平均的结果;二是劳动的抽象范围更大地向国际领域扩展;三是须从科技知识的本质及作用认识劳动价值论。

我们所处的时代面临的新的实际有两大方面:就世界而言,那就是经济全球化浪潮、科技革命浪潮蓬勃发展这个新的实际;就我国而言,那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新的实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新的实际与创始人当时面对的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发展和变化,我们必须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一、人类劳动是在国际市场范围内抽象平均的结果

马克思所处的世界,远没有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如此深刻的经济全球化,但那时伴随着第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发展,国际分工、世界市场、世界经济已经形成,而且对于这样一个世界的实际,马克思也力求在他的经济理论研究中给予体现。马克思在他1857年所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设想的经济理论体系大厦由五个部分构成,即:(1)一般的抽象的规定;(2)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结构(资本、雇佣劳动、土地所有制等);(3)资产阶级社会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税、国债、公信用等);(4)生产的国际关系(国际分工、国际交换、输出和输人、汇率等);(5)世界市场和危机。

从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体系的架构中可以看到,马克思研究的政治经济学既包括一国范围的经济运动规律即第(1)(2)(3)部分也包括国际范围或世界范围的经济运动规律即第(4)(5)部分。虽然马克思在有生之年对有关国际经济的两个部分的研究没能像对一国范围内经济的三个部分的研究那样独立成篇,而是散见于他的《资本论》和其他著述中,但这并不应妨碍人们把马克思揭示的一些经济规律、范畴、理论从一国范围与国际范围相统一的视角来完整把握。对劳动价值论及其所涉及的范畴、规律—例如劳动、社会必要劳动、价值、价值规律等,无疑也应如是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说明,商品的价值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这是对价值最抽象最本质的规定。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人类抽象劳动的抽象范围是不同的,从而有层次不同的价值形态。人类劳动在一国市场范围内抽象平均的结果,凝结为国别价值,国别价值量由一国生产某一商品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人类劳动是在国际市场范围内抽象平均的结果,凝结为国别价值,国际价值量不是由一个国家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决定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在世界市场上,“棉花的价值尺度不是由英国的劳动小时,而是由世界市场上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两种抽象范围不同的劳动、不同的价值形态是有差别和联系的。在一国市场上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及商品价值在世界市场上就变成了“个别劳动”及“个别价值”而与社会劳动(国际的社会必要劳动)及社会价值(国际价值)相对应。因此可以说,从国际范围来看,国别必要劳动的社会化程度是低层次的、不充分的国别价值,并不是真正的社会价值;只有国际必要劳动的社会化程度才是高层次的、充分发展的,只有国际价值才是真正的社会价值。正如马克思所说:“真正的价值性质是由国外贸易才发展的,因为国外贸易才把它里面包含的劳动,当作社会劳动来发展。”

二、劳动的抽象范围更大地向国际领域扩展

在当代世界,特别是近20年来,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这使劳动、价值、价值规律的作用发生了与过去时代不同的新发展、新变化。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基本内容是各种经济资源日益大量地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就商品服务的国际贸易而言,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初的40年代末,世界贸易额每年约600亿美元,而20世纪末的2000年世界贸易额为7.8万亿美元;不仅贸易的绝对数额大大增加,而且其相对比重也大大提高—全世界的贸易出口额占世界总产出的比重,1950年仅为7%,而到1999年已达22 % 。

这种新的变化、新的实际情况意味着,在当代世界上,人类抽象劳动的社会化程度更高了—劳动的抽象范围更大地向国际领域扩展,社会劳动更多地体现为国际的社会必要劳动价值,更大量地体现为国际价值,价值规律的作用方式更多地适用于国际范围的生产和交换。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它既是一国国内商品生产和市场交换的基本规律,也是国际商品生产和市场交换的基本规律。当然,该规律的作用在国际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世界范围内,价值量仍然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不同的是,它不是由个别国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而是由世界市场上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由于各国之间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各国的国别价值必然高于或低于国际价值。

而在世界市场上,商品只能按照国际价值这一世界统一的尺度来交换,于是便会出现一个国家的若干个工作日同另一个国家的一个工作日交换的现象。这仍然体现了等价交换原则,只是这种等价交换原则是通过不相等的国别价值相交换而体现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等价交换从来如此,从来都是按照社会价值而非个别价值(在国际交换中,国别价值是个别价值)交换的。当然,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学家、激进经济学家所批评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等价交换和国际剥削,不应适用于这里的场合。

但是,也应看到,在当代国际商品交换中也不尽是等价交换,也存在因国际垄断等因素造成的不等价交换。

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引起的劳动、价值、价值规律的新变化,还不仅仅体现在上述方面。经济全球化的资源跨国流动和配置,其中一个鲜明的特征是越来越自由,即经济全球化是与经济自由化、贸易投资自由化相联系的。就以关税率大幅度下降、数量限制的非关税壁垒渐趋消失为主要内容的贸易自由化而言,二战结束后初期,世界各国进口的平均关税率高达40%以上,随着贸易自由化的进程,现在世界工业品的加权平均关税率已降至,其中发达国家更是降至3%,发展中国家也已降至13%;原来的众多繁杂的进口配额、许可证之类的非关税措施,根据WTO的协议,在2000年也已基本取消(除了服装、纺织品的非关税措施可延长到2005年外)。这使得商品服务国际流动的国家界限障碍愈益弱化。

当代世界的新变化意味着,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愈益相互开放、相互融合,国际价值与国别价值适用范围的界限愈益淡化。过去时代往往是这样一种情况:国际价值适用的场合是国际市场上的交换,国别价值适用的场合是国内市场上的交换;那些落后的国家由于可以采取各种保护主义措施,排斥外来商品的竞争,因而使国别价值较高的本国商品尽管在国际市场交换中不能充分实现其价值,但可以在国内市场上得到实现,不致被价值竞争力较强的、价格较便宜的外国商品所淘汰。然而在当代世界,国际价值的适用范围不仅随着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市场、国际交换的规模增大而大为扩展,也随着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愈益相互开放、市场障碍及界限愈益淡化而愈益向各国国内市场渗透。那些劳动生产率较低的、高于世界平均必要劳动的劳动,不仅在国际市场上不能体现为社会价值,即便在本国国内市场上也越来越不被承认为社会必要劳动,不能得到价值实现。而这些新的变化同样体现的是等价交换的价值规律的要求。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所引致的劳动、价值、价值规律的新发展、新变化,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有着重要的意义。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全球化过程中,既要努力争取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又不能仅限于此,不能因为把按照国际价值进行的市场交换视为不等价交换、国际剥削而反对甚或拒绝参与;重要的是要致力于本国的科技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价值竞争力的增强。 对于我国来说,一方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在实行对外开放、参与经济全球化、参与商品生产和交换中,也要遵从国际价值这一市场共性规律,谋求等价交换、平等互利;另一方面,我们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目前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在国际市场上,甚或在国内市场上往往是以较多的国别价值交换较少的国际价值。这要求我们必须要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生产的劳动耗费,提高商品的价值竞争力以便在日益相互开放、融合的国际市场、国内市场上,得到尽可能多的价值实现。

三、从知识技术的本质及作用认识劳动价值论

知识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生产劳动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知识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劳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而且其重要性在不断加强。这是知识经济区别于过去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

知识技术是脑力劳动的产物,也就是说,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脑力劳动创造的。知识技术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存在形式,如:书籍、资料、图纸等等,但是,其主要的存在方式还是存储在人的大脑之中,作为人进行知识技术创新和指导生产劳动的基础。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分工的不断细化,一部分具有较高智力水平和知识较为丰富的人开始专门从事知识技术的创新活动。知识技术作为一种无形的但却凝结着一般无差别人类劳动的产品进人了交换领域。既然知识技术是人类脑力劳动的产物,凝结着社会必要劳动,同时又具有使用价值,因此,知识技术产品就具有商品的二重性特征。

知识技术这种商品与其它商品相比,同样都是人类劳动的产物。但是这种无形的产品却具有很多特殊性:

(一)知识技术产品具有垄断性或是单一性特征

一项知识技术在世界上可能仅此一项,没有其它的竞争者,而且为了鼓励技术创新,各国都有不同程度的专利法和知识产权保护法对此加以保护,因此,知识技术产品的创造者就有可能通过垄断获取超过知识技术产品自身价值的高额收人。反映在现实中,就是知识技术产品的价格通常都非常高昂。正是由于知识技术产品的垄断性造成了这一现象的出现。马克思认为,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相对表现,因此,就存在着价格偏离价值的可能性。知识技术产品的价格偏离价值并没有违反价格规律。

(二)知识技术产品的价值形成具有延续性和积累性

没有一项新知识或新技术是凭空创造出来的。人们进行知识技术创新必须要建立在过去知识积累的基础之上。一个能进行技术创新的人首先是经过了长期学习,积累了大量知识的人。在学习和积累中,他通过付出各种费用把过去人们所创造出来的知识技术产品占为己有,存储在大脑中。在他进行知识技术创新的时候,就使用这些积累在自己的大脑中的知识技术产品,将其作为生产资料,利用脑力劳动,进行新知识技术的创造劳动。

(三)知识技术产品还具有公共性的特征

由于知识技术产品是一种无形的产品,人们只需要通过学习就可以将其储存在大脑之中占为己有,而且这种产品往往可以被无限次地学习和复制,因此,这种产品与普通商品相比最大的特征就在于其占有和使用的非排他性。普通商品一旦被某一个人占有或使用,那么,其它人就不再有占有和使用这件商品的可能性。而知识技术产品则更象公路、桥梁这样的公共物品,一个人的使用并不排除其他人的使用。因此,许多知识技术的使用往往是免费的,不论这种免费地占有知识技术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知识技术产品的公共性不仅决定了其价值衡量的困难性,也决定了消除私有制,全体人民共同占有知识技术这种生产要素,会使得知识技术产品的使用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

通过以上对于与物质资料生产相关的知识技术本质和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到,知识技术在商品社会里,本质上是一种人的脑力劳动产品。这种产品的使用价值就在于它可以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要么通过人的脑力劳动再创造出新的知识技术产品,要么与物质生产相结合,提高劳动效率,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创造出更丰富的物质财富来满足人们的需要。知识技术产品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只能通过人的脑力劳动被保存或被转移,而不能自身创造出价值。

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范文4

一、自然之物与劳动、资本的通约——寻找不变的价值尺度

分工和交换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起点,是经济学最基础的分析层面。马克思经济学和以正统自居的新古典经济学都是从这里着手开始经济理论体系的搭建。两者都遇到了同样的技术性间题:为使交换成为现实,必须构造出相互交换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体系。除去两者所被赋予的不同意识形态,其实他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同一问题的回答。其根本的区别在于,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决定财富的生产要素是土地、劳动、资本的三位一体;马克思经济学认为资本从逻辑上讲只能是自然和劳动的产物,所以在这些要素中,只有土地和劳动才是有关财富形成的终极要素。

认为价值是由土地和劳动共同创造的第一人是配第。配第在考虑价值量的决定时企图把土地和劳动通约,他用土地的面积、自然年生产力和劳动者的谷物工资及劳动时间来进行劳动和土地之间的换算。川但是他受到了重农学派的影响,没有解释作为土地之外的自然之物与劳动之间的通约。为克服这一间题,斯拉法也作了解答。假定商品是用商品生产出来的,即A商品的价格由生产A的劳动以及为生产A所耗用的B,C,D……Z商品来决定,这样就得到一个方程;同理B商品的价格又由生产B的劳动以及为生产B所耗用的A,C,D……Z商品来决定。依次推理,C,D……Z商品都可以作出如上分解,从而构成一个庞大的物质生产的投人一产出方程组。加上劳动变量,消去一元,求解该方程,就得到了一种相对价格体系,川也就是李嘉图苦苦追求的“不变的价值尺度”。这个理论完美地实现了劳动与物质的通约。斯拉法通过“标准生产体系”,用数学证明了利润与工资分割经济剩余的比例不会对价格体系产生影响。也就是说,通约后的价格体系可以换算成以劳动时间计量的单位,并且不再受资本构成的干扰。这就提高了劳动价值理论的纯洁度,解决了李嘉图面临的难题。但是斯拉法的生产体系是线性的,意味着这种价格体系只是在固定不变的技术条件下才能够成立。在一个动态的技术可以变化的社会里,价值尺度将会受到影响。

斯密面对这一难题,干脆抛弃了自然之物。而马克思非常重视自然之物与价值之间的关系。他批驳了财富是由人类劳动唯一生产出来的观点,认为自然之物构成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马克思通过定义明确区分了财富与价值,排除了自然之物的原始价格对劳动形成的价值量的影响。但是这样就产生了一些问题,财富归根到底都可以分解为自然与劳动,而不可能分解为单一的劳动。那么这个“终极之物”是如何定价的呢?

人类社会之初,假设自然资源是充沛并可自由支取的,如阳光与空气,必定没有价值和价格,因为它们不是交换的对象。一旦出现了稀缺,就会有先占权或暴力创制的种种产权。马克思写道:“只有一个人事先就以所有者的身份来对待自然界这个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把自然界看作隶属他的东西来处置,他的劳动才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因而也成为财富的源泉。这些产权的取得,显然是来自于先于生产和交换的非生产的制度因素,它赋予自然资源以垄断价格,使“不具价格的东西也获得了价格”。简化掉开采成本的影响,它是权力对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再分配,它的量的决定是权力斗争的结果,即维持资源产权的资本化费用参与剩余价值分配从而获得地租的过程。所以诺思称赞马克思所强调的所有权在经济组织中的重要作用是重大贡献。

自然资源的资本定价理论是由当代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索罗较早提出的。他试图深究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他把资源视为资本,扣除开采成本和供求的影响后,当预期的资源市场价格上涨幅度高于利率时,业主就倾向于较早开采,反之亦然。这样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假设所达到的均衡,按照现实的开采量和利率,就可以倒求出现存资源的价值,完成自然资源与资本的通约。然而资源存量的勘察开采和转换替代取决于不确定的技术条件。一般来说,资源存量是未知量,而存量的多寡将直接影响价格体系和对未来价格的预期,使得情况更加错综复杂。

用现金流资本化的方法把资源与资本通约存在同样的问题,不仅要假设利率不变,还必须假定现金流是永续和稳定的。自然资源所带来的垄断利润和租金在长期中不可能保持稳定。不确定的技术和自然资源存量的变化将对现金流产生直接的影响。

两大经济学范式都试图把自然之物通约掉,使用的方法不同,是为了服务于不同的目的。新古典经济学把一切能够带来稳定的现金流的东西统统资本化,是为了论证给这种现金流带来保障的制度的合理性;而马克思要揭示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断增殖的社会过程中的矛盾,所以必须把规模报酬递增内生化。报酬递增的规律只有在价值的世界里才能找到,自然世界受物质和能量守恒原理制约,不可能产生报酬递增,所以马克思要抽象掉使用价值对价值的影响。无论如何,把自然之物通约掉,可以使我们集中讨论劳动和资本这个更为核心的问题。

二、不同劳动之间的通约—实践尺度与理论尺度的背离

劳动价值论必须解决不同种类的具体劳动之间的计量及可加性的通约问题。马克思用劳动时间来计量同质的抽象劳动,但对不同的具体劳动之间的换算通约却没有过多涉及。

马克思排除了劳动者的察赋差异,认为人类抽象的劳动是同质的。斯密也是这样。他认为:“人们天赋资质的差异实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大。人们到了壮年,分别选择不同的职业,好象是由于不同的天资,但在多数场合,天资的差异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倒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然而在现实中,“由于总体工人的各种职能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复杂,有的比较低级,有的比较高级,因此他们的器官,即各个劳动力需要极不同的教育程度,从而具有不同的价值。因此工厂手工业发展了劳动力的等级制度。与此相适应的是工资制度”。

马克思用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换算来说明不同等级的具体劳动之间的通约,“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起了自乘的劳动的作用,或者说,在同样的时间内,它所创造的价值比同种社会平均劳动要多”。至于这种换算所必须的自乘系数又是什么决定的,马克思认为,“各种劳动化为当作它们的计量单位的简单劳动的不同比例,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但是马克思没有详细论证这种“生产者背后的社会过程”,从而留下了广阔的探讨空间。

庞巴维克对此进行质疑:“依照什么比例复杂劳动产品的价值可以转化为

简单劳动,这是不确定的,不可能预先根据复杂劳动所固有的任何性质加以确定。它只是实际交换关系所决定的实际结果。”这个批评可以说是切中要害。要把现实中不断生成变化的“生产者背后的社会过程”在理论上用简单倍乘系数固定地表达出来,无疑是极其困难的。对此,希法亭辩护说,庞巴维克把揭示价值规律的“固有性质”的“理论尺度”同作为“实际结果”的“实践尺度”混同起来了。在希法亭看来,理论尺度似乎没有必要和实践尺度相吻合。希法亭为马克思的辩护,如同麦克库洛赫为李嘉图的辩护,并没有为劳动价值理论增添有分量的理论价值。这种价值尺度的两分法实际上等于承认了两种尺度之间的背离。要想取得理论上的进步,我们必须找到新的理论尺度,使之与实践尺度相符合。 对于不同劳动之间的通约,新古典经济学用供求理论来解释,认为劳动力等级和工资体系,都是在劳动力市场上讨价还价的均衡的结果。但是结构上的均衡无法解释总体上的非均衡—失业。虽然凯恩斯极力反对劳动价值论,他却站在西方经济学立场上第一个从总量的角度上思考劳动就业量的决定的问题,用失业的现实反对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力的供求理论,从而与马克思有了相通的地方。

凯恩斯写道:“所以在讨论就业理论时,我只想用两种数量即币值量及就业量。前者是绝对齐次性,后者可变为齐次性。因为只要各种劳工以及助理员之间之相对报酬相当稳定,则为计算就业量起见,我们可以取一小时普通劳工就业为单位,而一小时特种劳工之就业,则依其报酬之大小加权。在凯恩斯看来,构成总量的不同劳动之间是可以通约的,这个通约有两层含义:一是用具有代表性的“普通劳工”的劳动时间来作为劳动就业的基本计量单位;二是利用市场上形成的报酬体系作为加权来换算不同种类的劳动。以“新剑桥左派”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发展了凯恩斯的第一层含义,认为“工资率决定物价水平”,市场上的讨价还价只是使得工资率围绕一个基准上下波动,而工资率的决定力量只能在“生产者背后的社会过程”中寻找,从而把目光转向习俗、历史、法律等长期社会因素,以及劳资双方阶级力量的对比。他们不自觉地涉及了价值的“绝对尺度”,猛烈抨击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虽然他们并不赞成劳动价值论,但是沿着这些观点可以找到两大经济学范式之间关于价值理论的融通的线索。

而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囿于市场理念和均衡思想,把目光集中在第二层含义上,就连以研究劳动价值论着称的米克也写道:“(各种不同的劳动)在理论上必须换算,在实际上换算不是根据准确的尺度,而是根据在市场上的讨价还价。米克认识到了不同劳动之间通约的理论困难,却又试图用理论和实践两种尺度进行调和。这个做法不过是对希法亭的回应。

三、劳动与资本的通约—价值尺度的两维刻度

资本与劳动是两大经济学范式的基本概念,而越是基本的概念越是深奥复杂。资本在不同语义里歧义颇多,没有统一的解释。本文认为,资本定义要满足下列条件:第一,完全抽象掉具体物质的内容,我们已讨论过对“终极之物”的通约问题。第二,包含有时间因素,否则就无法解释利息的时间性质。第三,包含有生产力的技术性因素。这是资本的传统语义里的基本内容。

最传统的观点就是认为资本是实物资本,是机器设备、原材料、生产工具或是过去积累的物化的劳动。这显然不满足上述条件一。认为资本是生产条件和环境的总和等观点,虽侧重历史的演化,但是内涵过于宽泛,无法做时间上的分析,不能说明利息的产生,不满足条件二。西尼耳的“节欲论”是纯心理的概念,节欲一年与一个月显然是不一样的,它包含了时间因素,并且排除了物质因素。但是单纯的“节欲”什么也创造不出来,储蓄不能够自动地转化为投资。所以,他的观点不满足条件三。庞巴维克的“迁回生产”是最接近满意程度的资本概念。他的迁回生产过程又是和时差利息论密切相关,迁回生产在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后能够带来更大的生产力,所以满足上述三个条件。按照他的定义,资本是一种迁回的生产手段,所有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按照等级排序,处于迁回生产顶端的是高级资本。

虽然庞巴维克极力反对劳动价值理论,但是“迁回生产”与马克思的资本定义也有相通的地方。马克思认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处于运动过程中的价值,从自身出发并以加大的量回到自身”。资本在形式上表现为可变与不变资本,其实质功能却是通过不断的再生产的循环来实现自身不断增殖的终极目的。马克思和庞巴维克都继承了欧陆哲学的思维传统,在资本定义中彻底排除了实物概念,重视时间和技术的因素,强调再生产循环的社会过程,认为资本是流量而不是存量,是面向未来的不确定的更大产量或价值,而不是对已知的过去的盘点。

于是,迁回生产和复杂劳动也就有了融通的地方。劳动过程不是简单的物质能量的转换,最鳖脚的建筑师也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人类使用实物资本的生产过程是有意识的能动的复杂劳动,也是迁回生产的开始。复杂劳动与经验、技能、知识、资本等因素密切相关。掌握的知识越多,操纵的资本越高级,劳动的复杂程度越高。斯密最早对此有所认识,他把“社会上一切人民学到的有用才能”也算做与实物等同的资本;而舒而茨发展的人力资本理论更加贴近了复杂劳动的概念。它们的形成都需要“教育培训”和经验积累;其目的都是为了递增的报酬或增殖的剩余价值。>

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进步,生产过程越来越“迁回”,社会的人力资本存量越来越大,“整体工人”的劳动程度也越来越趋于复杂,社会生产力也越来越大。马克思认为在劳动中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紧密结合的,“自然物本身就成为他的活动器官……延长了他的自然的肢体”。这种延长了的肢体,或者说,由人类所掌握的经验、技能和知识外在地转化的能够操纵的实物资本,就成为社会平均的复杂劳动程度的标志。不仅如此,个别劳动越是复杂,所能够操纵的实物资本也越高级。这里的操纵不是直接的操作,它指的是复杂程度较高的劳动处于迁回生产过程中的较高地位,掌控着所有下游的低级实物资本,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它在再生产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生产出更多的产量和使用价值,另一方面还担负着进一步技术创新的任务,使得迁回生产的链条继续延伸。因此,复杂劳动通约为简单劳动,应该按照它们在迁回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进行系数折算。

至于系数折算的具体方法,本文只能作出粗浅的尝试。如果按照复杂劳动所掌控的实物资本量进行折算,存在着上文讨论过的实物资本的加总悖论,使得这个方法并不可行。我们可以尝试按照复杂劳动在下一个生产周期所带来的产量和使用价值进行折算。产量和使用价值可以用货币量加总,同时在技术上也可以预期。通过技术上的统计,就能为实际折算提供现实资料。当然这只是近似地换算,是价值决定因素中的实践尺度。这并不意味着使用价值量决定价值量,归根到底,这个系数是在迁回生产的过程中复杂劳动的特性所决定的。诚然,产量和使用价值并不是再生产的唯一目标,理论尺度与实践尺度仍然有偏离;但是通过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实践尺度,比在市场中形成的尺度较少地受到偶然因素的干扰,能够最大程度地接近理论尺度。

有人用复杂劳动所耗费的时间和培训、教育等费用为基数来进行系数折算。这些时间和物质耗费是一种沉没成本,只能说明过去而不能面向未来。只有通过对复杂劳动在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的衡量,才能够揭示动态的“生产者背后的社会过程”。因为人类的学习、技术的进步是加速度的变迁过程,复杂劳动的折算不仅仅是简单的倍乘,而是非线性累积的指数乘积。也只有在扩大再生产的循环中,依据未来的产量和使用价

值,才能够反映这种系数的指数特征。 复杂劳动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在劳动价值论中占据关键地位。在迁回的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等级的复杂劳动,是劳动的一般形态,反映了资本(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相结合的特性和劳动对资本(生产资料)的利用程度,是劳动与资本通约的桥梁。所以,价值量是对复杂劳动的计量。对于同等程度的复杂劳动,可以用劳动时间计量;对于不同程度的复杂劳动,必须先折算它们的换算系数。从以上论述可知,这个系数必然也包含了技术的因素。所以说,时间与技术是价值尺度的两维刻度。

四、通约的量纲——一种新的理论尺度

由此可见,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通约矛盾不能依靠单纯的时间标准来解决。如果以劳动时间为单位,则人寿期百年,所有人创造的价值就大致等同,这与现实显然不一致。马克思认为价值量是由劳动时间决定,并且不受技术变动的影响,但是这样就不能进行不同复杂程度的劳动之间的通约。如果要进行不同复杂程度的劳动之间的通约,就要折算它们之间的技术含量,承认技术对价值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个两难问题,利用综合时间和技术的复合单位来定义价值是惟一的出路。正如牛顿在自然哲学里对质量的定义表述为每单位加速度的力,价值的量纲应该表述为时间与技术的复合单位。

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庞巴维克的话:“马克思从古代的亚里士多德那里发现了一种思想,即没有等同性就不能交换,没有可通约性就不能等同..…在交换的场合,事情是以商品所有权的变化为结束。这宁可表明存在某种导致变化的不均等和优势。当某些复合体彼此密切接触时,就会产生某种新的化学组合..…事实上,在现代政治经济学家看来,古代经院学者关于被交换商品中存在某种等同的理论是不能成立的。庞巴维克的原义是批评马克思逻辑“三大步”的第一步,即相互交换的商品中包含有等量的质。他的意思是说,商品的交换,就像是能量的流转,总是由“不均等和优势”肇始,并且终结于这种“不均等和优势”的消洱。这个说法是有启发的。不同的分工造成了不同的技术和察赋差异,从而具有了李嘉图式的“相对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不仅可以解释国际贸易,同样可以解释国内的一般性的商品交换。价值的流通,正是基于这种相对优势,从而使得买卖双方有利可图。

这样,价值的复合单位在现实生活中就能够找到根据。在交换中,出于对相对优势的衡量和比较,人们一方面需要计算由劳动时间来计量的实际成本,另一方面也需要对相互之间的生产技术条件和机会成本进行估算对比。马克思写道:“不同部门的生产力水平不能直接比较。我们不能因为生产一盎司金与生产一吨铁需要同量劳动时间,就说金的生产力低于铁。可见,时间与技术因素必须综合地考虑在一起才能在交换中进行相对优势的比较。当金与铁交换时,生产铁的工人会计算在自己现有掌握的技术下生产一盎司金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同样生产金的工人也会计算由自己来生产一吨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当各自都估算出自己的比较优势时,交换就发生了。估算中依据的时间和技术,就产生了新的“价值的理论尺度”。

新的“价值的理论尺度”会受到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比如供求的数量、讨价还价的势力等等。但是它的决定性的因素,是能够保证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所以恩格斯说:“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价值首先是用来解决某种物品是否应该生产的问题,即这种物的效用是否能抵偿生产费用的问题。只有这个问题解决之后,才谈得上运用价值来进行交换的问题。而生产费用,在不同的技术条件下显然是不同的。只有把劳动时间和技术条件结合考虑,才能判断出一宗交换“值不值得”,判断出该商品的价值能否保证它的再生产。

马克思定义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构造一种标准的社会平均技术条件。对于生产同一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来说,这是合理的,而对于资本构成不同的众多品种商品的生产者来说,就不太现实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斯拉法的“标准生产体系”一样,排除了技术变动的可能性,不能够反映动态的社会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新的“价值的理论尺度”也需要综合考虑时间和技术。

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范文5

【关键词】 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分配;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目前,在我国会计界关于人力资源成本讨论较多的莫过于其计量和确认,但对于其分配问题讨论较少,尤其是制造费用中人力资源成本分配问题的讨论更是少之又少,而且我国大多数企业制造费用中人力资源成本的分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就此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一些个人的浅薄观点。

一、我国制造费用中人力资源成本分配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制造费用分配方法的研究不断深入,主要是对制造费用分配方法进行改进,以适应成本日益细化的要求,使产品成本计算更加准确。大多数企业分配制造费用使用传统方法,即采用单一的分配标准进行分配,将制造费用总额采用统一标准分配到产品中去,而工时是分配的主要标准。

随着市场的发展,产品的多样化,制造费用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日益升高,传统的分配方法与实际情况愈发不相适应,有人提出联合分配法,即根据制造费用中各项费用的特性,把制造费用划分为若干类,分别选用合理的标准进行分配。

目前,许多学者正在探讨将作业成本法应用于制造费用分配中。作业成本法采用多种标准分配制造费用,通过设置多样化的成本库,汇集各作业中心消耗的各种资源,再将各作业中心的成本按各自的作业动因分配制造费用到各产品。这样处理有两个优点:一是间接费用分配范围细化,由全厂或全车间统一分配改为由若干个成本中心进行分配;二是分配标准增加,分配标准由单一改按多种,每种作业选取适合于自己的合理的分配率,成本计算对象化的程度更加细化,制造费用分配准确性提高,成本的可归属性增强,成本信息更加客观、真实、准确。这对工业企业来说,更加有利于正确地寻找成本动因,加强成本控制。

但是,无论是传统的方法,还是联合分配法和作业成本法,对于制造费用中人力资源成本的分配方法都采用劳动时间分配法,而产品消耗制造费用中人力资源成本与消耗制造费用中的其他费用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因此,采用劳动时间分配法作为制造费用中人力资源成本的分配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

二、劳动时间分配法的局限性

众所周知,制造费用中人力资源成本主要核算企业生产部门管理人员的劳动报酬,而他们大多从事脑力劳动,属于一般脑力劳动者,即要求具有一定的学历,掌握一定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并能动地运用知识和技能从事劳动,在劳动中的能动性较强。

从价值量上看,劳动时间是体力劳动的价值尺度。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只有体力劳动才能大致以劳动时间计量其价值量的大小。而脑力劳动,尤其是创造性脑力劳动很难用劳动时间判断其价值大小。脑力劳动的特点决定了脑力耗费与劳动时间不成正比,脑力劳动的价值决定于能动性和创新程度。劳动时间不能比较不同脑力劳动的价值,相同时间的不同脑力劳动其价值量不一定相等;两小时的一种脑力劳动不一定正好是一小时的另一种脑力劳动的两倍,关键看脑力劳动能动性大小和创新程度。一种脑力劳动即使花费劳动时间较短,但能动性较强,其价值量较大;反之,花费劳动时间较长,但能动性较低,则价值量较小。脑力劳动之间的交换根据能动性和创新程度进行比较和交换。不同性质的劳动的交换不是劳动时间的倍加关系,而是几何级数的关系。例如,一次复杂的机械的产品生产中耗费的体力劳动与一次组织新产品生产中耗费的脑力劳动的差别是不言而喻的。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国内学者对于制造费用中人力资源成本分配主要采用工时或产品产量分配法,这种分配方法虽然存在简单且工时和产量容易计量等优点,但是,无论分配方法是工时还是产量,其本质都是以劳动时间为分配方法的,而生产部门管理人员主要从事的脑力劳动却难以用劳动时间来衡量,因此,以劳动时间作为度量单位对制造费用中人力资源成本进行分配存在一定局限性。目前制造费用中人力资源成本比重越来越大,如果仍采用工时或产量为分配方法,将影响产品成本计量的准确性,有违“谁收益,谁承担”的成本核算原则。

三、制造费用中人力资源成本分配方法的改进思路

(一)制造费用中人力资源成本分配流程的构建

制造费用中人力资源成本分配流程是由制造费用中人力资源成本到最终成本对象(产品)的成本具体分配过程。在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中人力资源成本可以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成本计算当中。在生产多种产品的车间里,发生的制造费用中人力资源成本属于间接费用,应由本车间生产的各种产品负担,因此,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在各种产品中进行分配。

根据人力资源成本消耗与劳动时间消耗不成正比例关系的特性,对其分配应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科学的分配流程:

1.划分劳动量标准等级并制定产品消耗劳动定量表

企业组织一些有经验的生产部门管理人员进行讨论,根据生产特性和产品的特点,采用统计学和数学的方法,将各种产品消耗生产管理人员劳动的量划分标准等级,并设计出各产品消耗劳动定量表。

2.填写各产品消耗劳动定量表

在对每位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填表培训的基础上,要求他们按照自身情况认真填写各产品消耗劳动定量表。

3.确定折合当量系数

计算各位生产管理人员折合当量系数,并对生产管理人员填制的定量表分数和其折合当量系数进行加权汇总,得出制造费用中人力资源成本分配标准。

4.制造费用人力资源成本的分配

按照上述标准对制造费用中人力资源成本进行分配,得出各产品应承担的制造费用中人力资源成本。流程图见图1。

(二)制造费用中人力资源成本分配流程的具体方法

1.消耗劳动定量表的设计

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消耗劳动定量表,本文设计表1来说明此类表的基本内容。

2.生产管理人员填表培训的设计

为了提高各生产管理人员的填表业务水平,增强其责任意识,确保产品消耗劳动定量表的数据质量,应由专人对各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填表培训,统一填表方法,对各生产管理人员逐个讲解填表方法和注意事项,解释各种产品在各个等级消耗生产管理人员劳动量的范围。

同时,企业管理人员可以设计各产品消耗劳动定量等级调查问卷,对各种产品在工艺、制作、新旧程度、危险性等方面消耗劳动程度进行提问,并给出“很消耗、一般消耗、较少消耗、不消耗”等选项,每个选项确定分值(具体选项分值由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讨论确定),比如,“很消耗”3分;“一般消耗”2分;“较少消耗”1分;“不消耗”0分。然后,由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单项选择,最后,将其所选项分值相加,由其合计分得出某种产品消耗生产管理人员劳动量的等级,进而填制各产品消耗劳动定量表。

3.折合当量系数设计

在一个企业中,各个不同岗位与素质的生产管理人员有着不同的人力资源成本,为了保证各层次的生产管理人员成本分配核算的准确性,应将各产品消耗生产管理人员的劳动量转化为反映其岗位和素质不同所带来影响的约当消耗劳动量。所谓约当消耗劳动量,是指剔除岗位和素质的不同给制造费用中人力资源成本分配带来的影响后的生产管理人员劳动消耗量,是某岗位某素质生产管理人员劳动消耗量与相应的岗位系数和素质系数的乘积。

(1)岗位系数

在一个企业内,有车间主任、工段长等各个层次的生产管理人员。对于不同层次的生产管理人员,其人力资源成本也是不同的。因此,应通过岗位系数消除不同岗位生产管理人员因岗位不同给制造费用中人力资源成本分配带来的影响。

(2)素质系数

在生产管理人员中不同素质的人员企业对其所投入的人力资源成本是不同的。如企业对一位车间主任和一位工段长所花费的培训费用是不同的。应通过素质系数消除不同素质生产管理人员因素质不同给制造费用中人力资源成本分配带来的影响。将受教育的生产管理人员按照不同层次划分为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等学历层次,或者初级、中级、副高、高级等职称层次,或者两者相结合的交叉层次,各层次的生产管理人员折算为当量生产管理人员人数的权数就是素质系数。

对于岗位系数和素质系数目前尚无权威规定,一般按照各个企业不同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制定。

(3)折合当量系数

在已知岗位系数和素质系数的情况下,按照该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形成与岗位和素质之间的密切程度分别加以权数,使得某生产管理人员折合当量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1)

某生产管理人员的折合当量系数=该岗位系数×岗位权数+该素质系数×素质权数

某产品消耗某生产管理人员约当劳动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2)

某产品消耗某生产管理人员约当劳动量=该产品消耗该生产管理人员劳动定量表分值×其折合当量系数

4.分配标准的计算与成本分配方法的设计

在本文中,制造费用中人力资源成本分配方法是以消耗生产管理人员劳动程度为标准进行分配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3)

制造费用中人力资源成本分配率

公式(4)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中人力资源成本=该产品消耗各生产管理人员约当劳动量之和×制造费用中人力资源成本分配率

公式(5)

某产品消耗各生产管理人员约当劳动量之和=∑某产品消耗某生产管理人员劳动定量表分值×其折合当量系数

公式(6)

各产品消耗各生产管理人员约当劳动量之和=∑某产品消耗各生产管理人员约当劳动量之和

四、制造费用中人力资源成本分配方法的应用

本文对中国铝业青海分公司各分厂的制造费用人力资源成本分配方法进行调查,发现该公司各分厂不对制造费用人力资源成本进行特殊处理,即便是制造费用也是简单的将其直接计入产品成本而已,笔者认为这样的做法将影响该企业产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调查同时,笔者选择该企业电解分厂铸造车间进行新方法的测试,结果如下:

笔者对该企业经过反复的研究和讨论暂定其产品消耗劳动定量表(见表2),并通过咨询企业部分企业管理人员设计了各产品消耗劳动定量等级调查问卷。

该车间2009年2月制造费用中人力资源成本大约为30 000

元,且其生产管理人员共3名,分别为甲某,主任,13岗,工程师,大专学历;乙某,生产副主任,12岗,助理工程师,大专学历;丙某,设备副主任,12岗,工程师,本科学历。生产AL99.70重熔铝锭和3104扁锭两种产品,对甲某、乙某和丙某进行填表培训后,由其填制的各产品消耗劳动定量等级调查问卷得各产品消耗劳动定量表分别为表3、表4、表5。

根据表3、表4、表5可知,AL99.70重熔铝锭消耗甲某、乙某、丙某的劳动量分值分别为:4分、4分、1分。3104扁锭消耗甲某、乙某、丙某的劳动量分值分别为:2分、1分、4分。

本次测试车间管理人员岗位共3级,分别为主任13岗,副主任12岗,其他生产管理人员10岗,暂定其层次系数分别为1.3,1.2,1.0;职称主要有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暂定其层次系数分别为1.1,1.2,1.3;学历主要有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博士,暂定其层次系数分别为1.1,1.2,1.3,1.4,1.5;素质系数由职称和学历层次系数的乘积获得。由于该企业实行以岗定薪制度,因此,本次测试暂定岗位权数和素质权数分别为5和1。对这三位生产管理人员的岗位和素质进行评价得折合当量系数表(根据公式(1)计算获得),见表6。

根据上述计算公式(2)、(3)、(4)、(5)、(6)得:

AL99.70重熔铝锭消耗甲某约当劳动量=4×7.94=31.76

AL99.70重熔铝锭消耗乙某约当劳动量=4×7.32=29.28

AL99.70重熔铝锭消耗丙某约当劳动量=1×7.56=7.56

AL99.70重熔铝锭消耗该车间生产管理人员约当劳动量之和=31.76+29.28+7.56=68.6

3104扁锭消耗甲某约当劳动量=2×7.94=15.88

3104扁锭消耗乙某约当劳动量=1×7.32=7.32

3104扁锭消耗丙某约当劳动量=4×7.56=30.24

3104扁锭消耗该车间生产管理人员约当劳动量之和=15.88

+7.32+30.24=53.44

AL99.70重熔铝锭应分配的制造费用中人力资源成本=68.6×245.82=16 863.252(元)

3104扁锭应分配的制造费用中人力资源成本=30 000

-16 863.252=13 136.748(元)

五、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由于生产管理人员的劳动主要以脑力劳动为主,脑力劳动的消耗不随着劳动时间的变化成正比例变化,因此,本文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传统制造费用中人力资源成本分配方法进行改进,提出笔者对此分配方法的新见解,但是上述方法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解决制造费用中人力资源成本的分配准确性问题,还需要更加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尽量遵守“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才能使此方法更加完善,更加适应实际操作的需要,使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准确。

【参考文献】

[1] 程蕾,刘仲文,艾新宇.人力资源价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2008(1).

[2] 邓孙棠.人力资本及其对应人力资源的确认与计量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8(2).

[3] 季正松.新经济条件下的脑力劳动价值论[J].理论导刊,2004(6).

[4] 季正松.从体力劳动价值论到脑力劳动价值论[J].经济学家,2005(2).

[5] 常媛,黄洪祥. 对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的探讨[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5).

[6] 徐辉,李海燕. 对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有关问题的探讨[J].市场周刊,2004(5).

[7] 王冠忠.谈谈制造费用的联合分配法[J].财会月刊, 1999(3).

[8] 张友堂,黄洁莉.大学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制度设计的探索[J].财会通讯,2005(10).

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范文6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自然环境,是一种具有不可替代性和稀缺性的资源,由此决定了人类只能走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就必须借助环境会计这一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在宏观社会公共管理和微观企业管理上,通过环境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披露,才能从定性和定量的有机结合上合理地评价和检测循环经济的效果和效益;才能合理地检测和评价经济和社会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为相应的行为决策科学化提供真实而有效的参考信息。

一、环境会计的确认

(一)环境会计的定义

环境会计就是对人们在占用环境资源或治理环境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成本、经济效用和对环境的损耗或增益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从而为社会宏观管理和企业微观经营提供决策依据的活动。从实施的技术角度来说,环境会计是将环境问题与现代财务会计理论方法有机结合,以货币单位、实物单位计量,或用文字说明等方式,反映、记录、报告、考核资源和环境成本与价值,评价企业或公共管理服务的环境经济活动以及取得的环境效益,对企业财务成果和社会价值形态的近期、长远影响的一门新兴会计学科。

(二)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

环境会计要素是环境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它包括环境资产、环境效益和环境费用。

环境资产,是指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事项取得或得以控制,能以货币计量,可能带来未来效用的环境资源。环境资源的确认应符合如下标准:未来效用的可能性;计量的可靠性;环境资产地域范围的明晰性。环境资产的分类:按形态分类,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按能否再生分类,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按经济学意义分类,可分为自由取用资源和经济资源。环境资产的计价,是环境会计得以确认和核算的前提,是指以货币来衡量环境资产的价值。由于拥有和使用经济资源都要花代价,并形成资源的价格,因此,对来自经济资源的环境资产确认和计量不会存在技术困难,是可以从成本扣除中给回补偿的。

环境费用,是指某一主体在其持续发展过程中,因进行经济活动或其他活动,而付出或耗用资产的转化形式。环境费用确认的标准为:一是未来效用的不可能性。如果一项支出不产生未来的效用,或者未来效用不符合确认环境资产的标准,那么该项支出应确认为环境费用。二是计量的可靠性。与环境资产确认标准理解相同,只要环境资产能够计量,耗用环境资产进行经济活动发生的环境费用也就能够计量,并形成资源产品的成本费用。为维持环境资产的基本存量所发生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支出,按照财务会计的计量方法即可计量。从环境费用支出的形式进行分类,可分为:自然资源的耗减费用、生态资源的降级费用,维持自然资源基本存量费用,生态资源的保护费用。环境费用的计价,是指以货币衡量发生的各项环境费用的发生额。

环境效益,是指在一定时期之内,环境资产给人类带来的已经实现或即将实现的,能够用货币计量的效用。其特点有:其一,它是一种效用,指人类从开发利用环境资产中获得一定程度的满足。其二,能够用货币计量。不能用货币计量的,不能确认为环境效益。其三,效用与环境资产直接相关。从环境会计核算的目标出发,考虑到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环境时的能动性,可以人为地将效用的实现分为两个过程:一是为直接开发利用环境资产产生效益的过程,人类得到了来自于环境资源的资源产品;二是为人类对资源产品再加工创造收益的过程。只有第一个过程产生的效用才能确认为环境效益。其四,效用已经实现或即将实现,指人类对环境的开发利用事项已经完成,而且已完成的事项所带来的效用已经实现。其五,一定会计期间内发生。环境效益的产生是一个缓慢而持续的过程,需要人为地划分各个会计期间,按权责发生制进行环境效益的核算。一项与环境因素相关的效用能否作为环境效益加以确认,应符合如下确认标准:环境效益的现实性。随着人类有目的地进行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环境效益流入会计主体;人类无意识地向环境索取或环境自发地提供人类一定的环境效用,如呼吸空气等,都会给人类带来一定程度的满足。不论效用实现的形式如何,只要能够实现,都可以作为环境效益确认,能可靠地计量。计量的可靠性是指会计计量的可予核实和反映真实的程度。

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是环境会计确认的基本内容,是环境会计活动的首要环节。做好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尽可能准确计价,不断提高计量的可靠性,创新和完善计价办法,是环境会计实施的关键。

(三)实施环境会计重大意义的确认

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以循环经济为基础。无论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社会公共管理要求,还是循环经济的各个微观主体的内部管理,都必须依赖环境会计这一管理手段;没有这一量化的管理手段,就很难评价其管理方式的科学化及其决策的科学化。因此,在确认环境会计定义和环境会计对象内容的同时,也需要确认环境会计在今后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意义。基于对环境宏观管理的要求,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和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尽量提高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环境会计的计量

环境会计实质上是反映和控制自然资源经济属性动态的信息系统。由于自然资源具有效用性、稀缺性、替代性和非交易性等特点,所以环境会计计量的理论基础和计量方法与传统会计有很大的差异,并表现为方法上的复杂性和“真实可靠”上的程度性。

(一)环境会计计量的理论基础

1.环境会计计量不仅要秉承传统会计“真实可靠”的信条,而且强调在计量属性上凸显相关性。环境会计要素的复杂性,使环境会计的计量更要关注和强调相关性,使环境会计的计量、记录、反映更接近客观真实,从而更能较好地坚持“真实可靠”这一会计信条。

2.由于自然环境资源具有效用性、稀缺性、替代性和非交易性等特点,其价值包括有形的资源价值和无形的生态价值,自然环境资源计量要求以劳动价值论与边际效用论相结合为理论基础;以环境标准为主要依据,结合应用会计学的现有计量方法与环境学的技术评价方法。

环境资源的效用构成了环境资源的价值源泉;稀缺性决定了环境资源价值的大小;替代性决定了必须引进边际概念;非交易性决定了环境资源的价格必须借鉴数学方法。环境会计的计量方法可以考虑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和边际效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

(二)环境会计计量的基本方法

1.市场价值法。该法是将自然环境资源作为生产要素,根据其质量的变化导致生产率和生产成本变化,进而引进生产量与利润变化这一规律,利用市场价格计算自然环境资源变化发生的经济损失或实现的经济效益。例如,工农业产品因水质污染、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可以运用这个办法进行计量。

2.资产价值法。其基本思路是观察环境条件的差别如何反映在不同的地价上,据此推算环境资源的价值。在具体应用时,常用回归分析法计算、测定环境特性量对地价的贡献度,该贡献度可视为环境资源价值。该法适用于宅地周边的森林、草坪等环境效益的计量。

3.人力资本法。专门用于评估计量环境污染影响人体健康的经济损失,该法将环境污染引起的人体健康经济损失分为医疗费、丧葬费直接经济损失和护理费、陪住费等间接经济损失。

4.机会成本法。因为自然环境资源的使用存在多种互斥备选方案,某种有限资源选择一种使用机会就将放弃其他使用机会,也就不能从其他方案中获得效益,将其他使用方案中获得的最大经济效益作为所选方案的机会成本。当利用市场信息直接计算环境损失存在困难时,机会成本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可用于因水资源短缺、废弃物占地等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计量。

5.恢复费用法。当评价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效益较困难时,恢复费用法认为对环境质量的最低估计,能从为了消除或减少有害环境影响所需费用中获得,即将恢复或防护一种资源不受污染所需费用作为环境资源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的最低估计。该法适用于隔音、抗震等防护费用,消烟除尘、污水处理等治理费用,防治机构的监测、科研等管理费用的计量。

此外,环境会计的计量还可以参照和结合生态效益的审计指标进行。诸如“光能利用率”、 “环境污染治理率”等指标体系,都可运用到环境会计的计量。

三、环境会计的披露或反映

环境会计的披露,也叫环境会计报告,是环境会计信息的反映,既是环境会计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或程序,又是实现环境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平台。环境会计报告可以分为宏观公共管理上的环境会计报告和微观企业管理的环境会计报告两个层次。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受计量技术、成本分配技术和法制(环境立法)及环境会计工作准则(包括实施细则)的制约,从而环境会计披露的内容、方式和水平都受其影响并形成不同于传统财务会计的特点。鉴于环境会计要素变化的复杂性和我国环境会计活动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因此环境会计的披露无论从披露的广度和深度,还是披露的方式,都要分步骤进行,采取循序渐进的措施。

(一)环境会计披露的近期目标

可选择一些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对国民经济影响比较大的国家重点建设行业或企业作为试点,在传统会计报表的基础上,结合采用文字说明、补充资料、附注等形式,揭示一些基本的环境会计信息。在会计核算上,环境会计的核算内容可以暂不纳入日常的会计核算体系,可从现有的会计资料中取得与环境会计有关的资料,直接形成基本的环境会计信息。如果这些信息可用一些准确的数据指标或货币指标显示,则应充分利用这些指标予以披露;如果在目前状况下,不能获取相对准确的数量信息,则可用文字加以阐述。企业可在财务状况说明书中列明:1.企业对环境损害情况及其治理措施;2.企业控制污染的措施及其效果;3.企业对有害的环境影响结果进行保险以及政府对此的补助金运用情况等。

在宏观公共管理层面上,政府有关部门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主要以环境报告形式,对于专项性保护或治理环境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应运用会计报表和财务说明书。政府环境会计考虑的是如何建立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补偿机制,把生态环境资源看成是整个社会的权益,而不仅是资源所在地的权益。政府环境会计必须与企业环境会计的计量和披露同步。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维护生态资源的资金,区域生态总收益,区域生态成本的补偿价值等都是环境会计宏观层面所需逐步揭示的。

(二)环境会计披露的远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