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品质的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道德品质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道德品质的特点

道德品质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五指练习;音阶;琶音;装饰音

《车尔尼钢琴流畅练习曲》(作品849)是一本钢琴学习的初级教材,一般来说,学完了车尔尼(作品599)和巴赫的《初级钢琴曲集》等教材后,就可以使用这本练习曲了。这本教材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即每一首练习曲都有一个明确的技术课题,所以教材的系统性比较强。学生如果能在练习中理解每一首练习曲的技术特点和难点,并耐心认真体会要领,那么就会为学习中、高级钢琴作品做好充分的准备。下面我就从固定五指练习、音阶及半音阶技术练习、琶音及分解和弦练习、轮指练习、装饰音练习等五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固定五指练习

这类练习曲包括No.1、2、3、5、7、10、16、20。固定五指练习,就是在五个手指位置内,去练习一些音的组合。这是任何弹奏技术的基础,目的在于解放手指,训练他们能够稳定、清晰地演奏。五指练习要求从一个音移至下一个音的时候,手的各部分动作协调,肌肉不紧张,手腕不要跳动,都用“走”的办法,体会手指力量的移动。在练习时,要特别注意拇指的主动能力的训练,这将为学习弹奏音阶、琶音打下良好的基础。两个手相同的练习,要有分手练习,因为一般人左手都比较弱,不要让左手被动地跟着右手,而应相反,要在两手一起弹奏时,感到左手的主导地位,这种习惯和感觉很重要。

No.1、2、3、5、10在弹奏的时候,要注意三连音音型的声音要非常均匀连贯,并带有旋律线条。

No.7左手部分由阿尔贝蒂低音写成。双手有不同的任务,一只手是旋律,另一只手弹带保留音的分解和弦的伴奏部分,要求两手旋律清晰而有韵律。

No.16为五指练习,两手几乎都是同步进行,要求双手弹得非常整齐,五音练习必须是均匀、有力、具有倾向性。和弦的功能性很强,一定要弹奏出来。

二、音阶及半音阶练习

这类练习曲有No.6、8、9、10、14、18、21、23、29、30。音阶练习是各种演奏技术的基础,对手指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在钢琴作品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音阶式片段,如果我们能非常熟练地弹奏音阶,那么,在演奏乐曲时,就可以得心应手了。在音阶的训练中一指,也就是拇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弹奏时拇指必须注意手型,拇指微向内弯曲,不要躺在键上;拇指要能独立活动,不要总依靠手臂或手腕的力量去按键,也不要敲击;当拇指要从另一个手指下面转过去弹奏时,那个手指先不要离键,将手腕轻轻抬起,拇指早一点放到手指下面,再将拇指弹下去,要求和其他手指发出的声音保持统一、均匀。

No.6、8、11都属于上行进行或下行进行的直线型音阶练习。在练习中要特别注意3、4、5指连续进行时音的清晰,右手上行时最后一个音的时值要弹足,手臂的重量一定要送到最后一个音。

No.9、14、18、23、30这几首的基本模式是音阶的上、下行为动机形成的波浪型音阶。音阶要弹奏的轻快、均匀、流畅、圆润,由于音域比较宽,手臂必须很好地带动手指活动,同时也要注意指法的正确运用。

No.29 op.849中较难的一首,快速音阶弹奏中两手的连接和协调配合。从音阶来看是很简单的,但两手交替弹奏,声音要求平均、统一这就会给演奏带来一定的难度了。

No.21是一首半音阶的练习,半音阶的训练对学生是非常有益的,可以较早的训练他们的拇指独立活动,平稳的弹奏,演奏出轻盈、均匀的声音。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半音阶的指法。

三、琶音和分解和弦练习

这类练习有No.4、15、19、25。弹好琶音的要求和音阶基本是一样的,要求声音干净有颗粒性,所不同的是琶音是音程跳进,手的伸展和大拇指的转弯幅度都比音阶大的多,要多练习穿指跨指的动作,注意手腕随手指移动。练习时必须严格按照谱子上的指法要求来弹,琶音的指法是根据手的生理形态、乐曲的结构等设计的,这样弹起来也会方便、省力,同时手腕也会得到放松。

No.4分解和弦的练习,右手一只手要弹奏两个声部的音乐,强调手指的独立功能,带有复调性的训练。

No.15、25是两条长短琶音的练习,训练手指的独立性,并顺畅的转换位置,要求手指平均,要弹得旋律化。

No.19分解和弦及琶音和多变节奏的练习,训练手指的灵活性和轻巧的触键。

四、轮指练习

这样的练习有No12、26。做轮指练习,需要掌握好正确科学的演奏方法。错误的方法会导致错音、吃音的现象;声音也会不均匀。指尖要结实,触键要敏锐,手腕要放松灵活。

No.12右手跳音的轮指练习。右手三连音的跳音,不论是重复音与否,都要轻巧、均匀,尤其是换指的时候。

No.26右手的音乐非常灵巧,音色清脆。左手是和声伴奏,有时还带有旋律线条。手指的伸缩变换,移动位置要准确。

五、装饰音练习

这样的练习有No.17、22。有很多钢琴学习者对装饰音的练习不够重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装饰音的作用很大,例如海顿、肖邦的一些作品中都是靠完美的装饰音来增强音乐表现力的,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装饰音的练习。

No.17这首练习曲中一共有三种装饰音:双倚音、波音和短倚音。演奏时不能把重音放在装饰音上,而要注意旋律音。手指应该放松,指尖主动触键,而不是靠掌关节调动手指来弹奏,这样就会让装饰音失去作用。

No.22是颤音练习,要在手型平稳,腕部放松,指根松弛,手

(下转第3页)

指完全独立的基础上弹奏,要弹得轻巧干净。

以上的介绍只是针对演奏者要侧重注意的一些课题。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车尔尼的练习曲绝不只是枯燥的技术训练,而是有很丰富的音乐内容,我们在注重技术的同时也要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在整个练习的过程中必须自始至终认真细心,有耐心,有思考的去练习,长此以往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周广仁.钢琴演奏基础训练[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应诗真.车尔尼钢琴流畅练习作品849教学与弹奏指导[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道德品质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道德品质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110

1 良好道德品质的基本构成要素

1.1 道德认知

“道德认知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其履行意义的认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认识。”[1]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概念、道德信念和道德评价等方面。

1.2 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知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在个体道德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以情感为核心的动机系统是个人道德发展的内在保证。

1.3 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自主地确定道德行为目的,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克服各种困难,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道德意志是道德意识向道德实践转化的过程,是主观见之于客观,观念付诸于行动、实践的过程。

1.4 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指一个人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论和行动。它是品德的外显成分,是实现道德动机达到道德目的的手段。”[2]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

在道德发展结构中,四种心理成分是处在一个互动的、开放的统一体中的,彼此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不可偏废其一。

2 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

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个体对社会规范的接受和内化过程,包括三个阶段或层次。

一是社会规范的遵从。这一阶段的道德行为具有很强的被动性,盲目性。只是迫于外界威胁或压力才勉强遵从社会规范,这是社会规范内化的最初也是最低阶段。二是社会规范的认同。该阶段个体已比遵从阶段表现出了更多的主动性、积极性与自觉性。个体对社会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已有了深入理解,而且行为很少再受外界权威的胁迫。三是社会规范的内化。这时外部社会规范与内部个体道德认识、情感、行为已达到了高度同一。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道德教育不能仅从外部约束来控制开始,任学生的道德行为仅停留在表面上的遵从水平。道德品质是学生具有的自觉自主能动的品质,而不是对规范的敷衍与填塞,更不是阳奉阴违。必须引导学生对规范原则进行思考、分析和判断,促进其对规范的认同与内化。

3 高中生良好道德品质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3.1 提高高中生的道德认知能力

3.1.1 促进学生对道德概念的掌握

首先,应多提供形象的事件、感性的经验。提供具体的事例和示范,增加品德教育的生动性、感染性和趣味性,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其次,培养学生对道德知识的学习和概括能力。教师一定要通过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的教学,提供必要的具体事例,帮助学生清晰理解有关道德知识及其意义。再次,加深学生对道德行为规范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的理解。教育工作者必须从学生理解道德意义的特点出发,不仅要让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去做,而且要让他们了解到为什么要这么做,即明白做的目的和意义。

3.1.2 引导学生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信念

教师应巧妙运用集体的力量来强化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引导学生把道德知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另外,教师一定要处理好反面的经验与体验,防止反面体验削弱道德要求的说服力。

3.1.3 发展高中生的道德评价能力

教师要尊重高中生的道德发展水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师要有效运用言语说服和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经常通过言语讲解和说服来使学生理解和接受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注意巧妙运用正面论据与反面论据。同时,还要坚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情境运用。

3.2 激发高中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教师应采取正确恰当的情感表达方式,增强不同表情的感染力,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道德的社会意义,激起他们的道德情感体验。通过美感教育,给学生提供生动、鲜明的形象,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稳定的审美情操,以达到以美储善、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教育目的。真情感化,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移情能力。情感体验,是一种潜代性的情绪,情感反映,是一种无意识的,有时又十分强烈的对他人的情绪状态的体验。[3]可通过表情识别、情境理解、情绪追忆等方法来加以培养。

3.3 加强高中生的道德意志锻炼

为高中生提供道德意志坚强的道德榜样,激发锻炼的自觉性。教师应通过一些生动的范例,强化学生对锻炼道德意志作用的认识,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自觉地、主动地锻炼道德意志。科学地指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道德意志。教师应抓住各种实践来锻炼学生不同层次的道德意志。教师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一些困难情境,并给他们提供适当的解决条件,引起学生意志行为上的努力。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避免引起学生厌恶、烦恼的情绪,让高中生愉快、主动地接受教育。

3.4 注重高中生道德行为的训练

道德行为是学生道德品质的外部显现,只有道德品质转化为道德行为,其品质才可具有社会价值。首先,有意识地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产生自愿练习的愿望。榜样应贴近生活,具有高尚品质,让学生全面深入了解榜样的精神实质,监督学生对榜样的品质模仿。其次,创设重复良好行为的情境,避免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再次,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习惯。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做工作,让其深刻理解不良行为习惯的害处,利用各种影响力量适当、及时地帮助学生矫正其不良行为习惯。最后,提高学生的道德自律水平,使其能够按照自己内在的价值标准来评价自己的行为,从而规范约束自己做应该做的事,避免自己做那些不应该做的事。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这种自省的确是通向完美人格修养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2]姚本先.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63,21.

道德品质的特点范文3

一、“中介拓展教育法”的理论机制

所谓“中介拓展教育法”,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解析为由政治理论教育、道德规范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三个不同层次的基本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且“三要素”相互之间是通过“中介”联系的。依据政治坚定、道德纯洁、心理健康的目标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将政治教育、道德纯洁、心理健康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对任何一种基本要素的教育.都将通过中介与其它要素发生互动,进行拓展教育,从而促进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朝政治坚定、道德纯洁、心理健康的目标得到全面发展。

建立这样一个系统模型的理论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点:

1.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一个由低级要素逐步发展为较高级要素的过程.这种渐进发展的过程是有序的,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低级要素是高级品质要素的基础,没有稳固扎实的低级要素作基础,高级要素将难以形成。例如一个人政治上的坚定性,离不开坚实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基础。

2.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三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不仅低级要素对高级要素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而且高级要素对低级要素也具有巩固和导向作用。这种相互联系正是通过相互间的中介实现的。

3.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受内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而其“三要素”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多维性的,每一个要素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每个要素相对独立的变化,都将通过中介要素的互动使“三要素”整个系统发生变化。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不仅要优化每一项教育要素,而且要通过发掘和优化中介要素使整个系统结构得到整体优化。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全面培养人的高尚的思想品德。

二、“中介拓展教育法”的实践运用

“中介拓展教育法”通常可分两步实施:第一步是针对教育对象现实思想问题的主要方面,从某一要素人手实施定向教育,着力解决已存在的或有这方面倾向的现实思想间题,即找准教育针对性的着力点;第二步则是在第一步解决了主要的现实思想间题的基础上或与解决现实间题同步进行,以中介要素为纽结.通过“中介”的联结、互动和转化,向另外两个要素实施拓展教育。即在进行心理品质教育时,要在与此相联的地带(第工地带、第地带),以“良心”和“正气”为中介,向道德品质和政治品质进行拓展教育;在进行道德规范教育时,要在与此相联的地带(第I地带、第11地带),以“良心”和“法律理念”为中介,向心理品质和政治品质进行拓展教育;同样,在进行政治理论教育时,也要在与此相联的地带(第11地带、第l1地带),以“法律理念”和“正气”为中介,向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进行拓展教育。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例,革命的理想信念,从本质上说属于政治思想范畴,它不可能在幼年或少年时期就牢固树立,只有在具备理论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社会实践体验的青年时期才能逐步形成。从发生学的角度看问题,人在出生之初就有个性心理,而后开始形成伦理道德品质.最后才具备包括革命理想在内的政治品质。

一般而言,政治品质的形成,主要决定于接受什么样的政治观点,经历什么样的实践锻炼;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决定于接受什么样的伦理观点,经历什么样的道德熏陶。两者具有相对独立性,是不能互相替代的。但是。它们之间又存在紧密的联系。政治品质一旦形成.必然会产生与此相适应的法律意识和观念.它对人的道德行为具有规范和制约功能。所以.在进行树立崇高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通过第地带中介要素“法律理念”的发掘和强化.就能促进道德品质向政治品质要求的方向发展。由于“法律理念”是与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既密切相关、又相互区别的一个范畴.是介于道德观念与政治思想之间的一个过渡要素,所以。以“法律理念”为纽结,道德品质也对政治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支撑和巩固作用。事实上,对广大青年来说,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他们培养正确的政治观点,树立革命的理想信念,能够起到支撑作用。一个具有诚实品格的人,在政治领域就能更好地追求真理,服从真理;一个与人为善、富有同情心的人,就有利于树立群众观点,实践群众路线。而对领导干部来说,虽然他们的理想信念已经树立,但加强道德修养对其政治品质的提高仍然有重要影响,领导干部具备廉洁奉公的品质,就能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备高尚的情操,就能有力地抵制各种诱惑。可以说,在过去,我们的前辈如果不冲破旧社会的道德束缚,不树立“敢于造反”的新道德观,就不可能走上革命道路。

道德品质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幼儿园 教育 德育 先行

一个人可以没有很高的学识,但一定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道德品质是衡量和评价一个人最基本的标准。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所以育儿先育德,为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道德品质,从幼儿园抓起势在必行。

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应该在幼儿园;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是为幼儿一生的学习和发展打基础的阶段,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和道德品质方面。爱因斯坦在悼念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时说:"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质的程度,也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可见,天才人物取得的杰出成就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密切相关的。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四要素组成,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要从着四方面入手。

1.从道德认识着手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观

道德认识主要是指对事物的是非,行为的善恶和美丑的认识和评价。即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

孩子的道德认识是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零碎到系统地发展起来的,他们的道德评价能力往往是在成人的影响下形成的。所以,在孩子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向孩子传授正确的道德观;在对周围事物做出评价时,应当有坚定的原则性和高度的鲜明性,充分的肯定和赞扬那些"真、善、美"的事物,痛彻的批评和否定那些"假、恶、丑"的现象,让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打下爱憎分明的鲜活烙印。

2.从道德情感出手,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对行为规范的理解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人对事物的爱憎、褒贬的态度。

道德情感可以促进道德认识付诸于行动,它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可它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它是跟道德认识一起,是在成人的长期教育培养和情感熏陶下发展起来的。幼儿的情感具有易冲动、易转移和易感染等特点,情感在幼儿的各项活动中直接或间接的发挥作用。所以,在培养和丰富孩子道德情感的过程中,我们要以自己的情感来打动和感染孩子,要适时的,有计划的有目的的教育和影响孩子。当孩子做出符合道德品质要求的积极行为时,我们要充分的肯定他、赞扬他,甚至夸大它,使孩子感受到正确的道德行为带来的愉和自豪感。如:有一天我妈妈生病了,躺在床上,我连忙去找药倒水。儿子问我在干什么,我回答他说"外婆病了,要吃药啊,以前妈妈和洋洋生病的时候,外婆总是忙着给我们倒水喂药,照顾我们,现在外婆生病了,我也要给外婆喂药照顾外婆啊。"儿子听后,急忙说"我来给外婆喂药"我立马表扬到"哇,我们家洋洋真懂事,不愧是小男子汉,我就把照顾外婆的任务交给你吧。现在去照顾外婆吃药。"儿子照顾外婆吃完药后,我又是一通表扬,儿子骄傲的说"以后你们生病了我来照顾你们,我长大了是男子汉了。"日常生活中,成人要注意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经常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不要随便指责、嘲笑、挖苦和恐吓孩子。

3.从道德行为训练着手,做到知行统一

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指导与推动下采取的行为。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具体体现。

行动是一种实践练习。从行动着手也就是从练习开始。在实践中培养情感,提高认识,再形成行为习惯。幼儿的道德认识处于朦胧期,幼儿一般无法区分善恶美丑,如果缺乏正确的指导和训练,幼儿会将自己所接受到的信息,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作为自身活动的行动指导,甚至直接形成日常行为,所以成人要帮助孩子实施正确的道德行为。因此,对孩子进行正确的道德行为训练变得尤为重要。在训练孩子的道德行为时要从细小的事情、偶然的事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具体形象的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孩子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从而规范孩子的道德行为,做到知行统一。如:孩子摘花,成人就可以告诉孩子,花草和我们人类一样是有生命的,它的话和叶子就像我们的手和脚,失去了手脚我们会很痛苦,花草一样也会痛苦。

4.从道德意志培养着手形成稳固的道德品质

道德意志是指人为了实现一定得目的,支配自己的行为并克服各种困难的一种顽强努力。

道德品质的特点范文5

一、理性灌输,在理解过程中形成道德认知

课堂教学中,相对于机械的、单向的知识传递,笔者更提倡理性灌输(即以学生的主动接受和理解为前提的灌输)。小学思想品德课包含丰富的知识,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故教学时,教师必须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起来。

结合小学生认识水平较低、理解力不足的特点,笔者认为,案例教学法是理性灌输的有效方法。案例教学深入浅出,直观明了,以小见大,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案例收集与讨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对现实问题或某一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探索,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如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我居住的社区”一单元,就涉及核心价值观中的一个关键词“友善”。何谓友善?友善的价值体现在哪里?怎样做到友善?如果仅从理论上去解读,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这会制约其学习兴趣;如果能够结合生活中“远亲不如近邻”的具体案例,通过PPT、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呈现给学生,并发动学生结合个人生活中经历的类似事迹参与讨论,就能够帮助学生领会“友善”一词的内在含义和外在表现了。

类似的内容还有很多,比如关于“诚信”“公平”等内容,也可以通过案例巧妙地渗透于学科教学中,深化学生的理解,达到润物无声的德育目的。

二、情景模拟,在体验过程中强化道德意识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是一个个体性意义建构的心理过程,更是一个社会性、实践性的,以差异资源为中介的参与过程。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语言、形象、感情融为一体,创设具体生动的场面或情感氛围。如互动性较强的游戏、角色扮演等,可为学生提供最接近现实的行为体验,帮助学生在体验中了解行为的意义和价值。

如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温暖的社会大家庭”中,涉及尊老爱幼、互相帮助等相关知识。为了让学生切身体会帮助弱势群体或者有特殊困难的人的重要性,笔者特意设计了一些体验性的环节。比如在讲述“伸出温暖的手”这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自愿蒙住双眼充当盲人,用多媒体模拟十字路口纷乱的交通噪声,在教室里划出小型“街道”,设置一些小障碍,让学生仅靠记忆和感觉独立通过没有盲道的“十字路口”。通过该活动,让学生体会盲人生活的艰辛,让学生自觉认识到:生活中应该多帮助盲人,多为其提供方便。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还纷纷提出帮助盲人朋友的各种方法,如遵守交通规则,不占用盲人过道,不在盲道上乱扔东西等。

一次深刻的体验教学,往往胜过无数次苦口婆心的说教,情景模拟越接近真实的社会环境,就越能在学生心中激发出最真实的情感体验,而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便在一次次精心设计的情景体验活动中养成。

三、分层实践,在行动过程中养成道德自觉

学校应通过组织和鼓励学生参与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强化道德认知,历练道德行为,形成道德自觉,养成道德品质。

在开展品德课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分层开展。因为小学思想品德课在内容设置E依据了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适应了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体现了知识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过渡,也体现了对学生道德水平要求的逐步提高。

基于课程目标的差异,在低年级和高年级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进行。比如,在低年龄段突出学生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要以基本的生活习惯培养为着眼点,设计社会实践活动;对高年级段的学生,则应从培养其认识社会、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人手,开展体验性较强的针对不同领域、不同职业的实践活动。

另外,学校除了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经常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外,还应与家庭、社区(社会)拉起手来,加强沟通。德育工作者必须把学校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的家庭活动以及社会行为相衔接,让学生的道德品质养成贯穿于学校、家庭和社区(社会)三个不同的场域,并通过分阶段的行为强化形成其道德自觉。

四、针对矫正,在维持过程中固化道德品质

针对性矫正是固化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小学生出现的道德偏差体现为不同的方面,故教师在针对性矫正方面也应灵活多样,主要围绕以下三项原则来进行。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矫正的过程中以道德偏差学生的需要与发展为本,不仅在教育方式和方法上努力贴近学生实际,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道德偏差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二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按照学生认识客观事物及发展的规律,根据道德偏差学生的不同偏差,有针对性地进行矫正。即使他们表现出的偏差是相同的,但产生偏差的认识、思想、心理情况等因素也不可能是绝对相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要做到表扬和批评相结合。所谓表扬原则,就是在矫正中教育者要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使其有矫正偏差的信心。所谓批评原则,就是在矫正中教师要实事求是地指出道德偏差学生的偏差,促使其认识偏差并予以矫正。批评的目的是为了治病救人,使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道德品质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 道德敬畏 道德主体 内心秩序

对道德的敬畏植根于道德主体的天性和内心深处的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道德法则,对善的事物及其社会价值与根源的强烈的崇敬和畏惧的道德情感体验。强化道德主体对道德的敬畏感和距离感,有利于道德主体真正从内心深处上认同道德准则,形成道德品质,促进道德内化。[1]尤其是在我国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道德出现滑坡,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的权威性有所下降,而新的道德价值体系还没有建成,在这种情况下,重塑道德敬畏,形成道德主体的“内心秩序”,让道德主体对道德价值、道德法则怀有敬重和畏惧之情,显得更为重要。

一、道德敬畏:道德内化生成的内驱力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一书中写道:“这个世界上唯有两种东西使我们感到感动和敬畏,这就是我们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道德敬畏感是一种真实的情感,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是一种内心秩序,它内含着道德主体对道德制度规范的敬畏。[2]道德敬畏感的养成有利于道德主体道德意识的形成,以及践行,是道德内化生成的内驱力。

道德敬畏是道德主体道德认知产生的重要情感因素。道德主体的道德行为都是在道德认知的指导下完成的,然而道德认知在没有稳定之前是随着道德情感的变化而变化的。道德主体道德情感的冲动往往会成为其道德实践的直接动因。道德主体的道德情感直接决定着道德主体道德的意向,并且会形成相应的道德意志和冲动,促进道德内化的完成。道德敬畏感作为道德情感的主要内容,是道德认知产生的心理根源。可以说离开道德敬畏这一重要的道德情感因素,道德主体的道德认识就不会真正形成,道德内化的生成也无从谈起。

道德敬畏有利于道德主体道德品质的形成。积极践行道德行为有赖于道德主体道德品质的养成,而道德敬畏使道德主体在道德品质养成中,赋予道德以权威性,强化道德主体的自律意识,把对自我完善的精神追求与发展的终极意义有机结合起来,强化道德主体的道德信念,形成道德主体的道德品质。可以说,没有对道德的敬畏,就没有道德品质的养成。

道德敬畏是激励道德主体积极践行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从道德主体的道德敬畏到道德需要,从而道德主体形成道德认知和道德品质,再到道德主体的道德行为,在这整个过程中,道德主体对道德的敬畏给道德行为提供了原初动力,激励着着道德主体去积极践行道德法则,并在道德行为实践中实现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可见,道德主体对道德的敬畏是道德行为产生的原始性的内在动力。

二、道德敬畏感的培养必须考虑到道德主体的个性

道德敬畏感内含着道德主体对道德制度规范的敬畏,是一种真实的情感,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一种内心秩序,道德主体道德敬畏感的培养必须考虑到道德主体的个性,从其年龄特点、社会经历、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研究其特质、选择培养的路径。

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求所有道德主体敬畏一些共同的道德原则、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在社会实践中予以践行。[3]然而,不同道德主体所面临的社会环境不同,其社会阅历、成熟程度、自身的完善程度也各不相同,对一些共同的道德原则、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敬畏程度也各不相同,显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此外,即使是同一道德主体,由于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其成熟程度、完善程度、个人经历、个体价值观念等方面也不会很大的差异,对一些共同的道德原则、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敬畏程度也各不相同,也会显示道德主体不同的个性特征。[4]因此在培养道德主体道德敬畏感的过程中,要考虑到道德主体的个性特质,明确不同道德主体在不同阶段的道德需要,研究和利用道德主体对不同客体的敬畏情况,从而培养道德主体道德敬畏感,促使道德内化。

三、道德敬畏感的培养必须营造良好的维系道德敬畏的社会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讲,道德主体道德敬畏感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在民主、公正、道德主体积极践行道德行为的社会环境氛围中,即使道德主体的自律性较差,但是基于群体效应或从众心理的影响,也必然养成道德敬畏感。[5]因此,面对道德敬畏感普遍缺失的现状,必须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氛围,让道德主体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地约束、检查、引导自己的道德言行,从而形成道德敬畏意识。

虽然道德敬畏感的形成是以道德自律为基础的,但是我们必须正确运用道德和法律的双重约束,在道德敬畏感普遍缺失的情况下,采取强制性的措施,通过他律改变道德主体的行为,再逐渐从根本上改变道德主体的道德观念,从而培养道德主体的道德敬畏感,促进道德内化的生成。可以说,强制性的他律能形成良好的道德敬畏的社会环境,是培养道德主体道德敬畏感的有效途径。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通过道德立法的形式来提高道德主体践行道德规范的自觉性,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培养道德主体的道德敬畏感是一种有效途径,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新加坡通过道德法规的形式规定:随地吐痰罚款200新元,随地扔烟头罚款1000新元,公共厕所使用后不冲水罚款1000新元。对于那些不文明或破坏文明的行为,进行罚款,严重的进行,法庭需要及时做出判决并加以执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具有“亚洲花园”之称的新加坡的道德文明程度之高是用鞭子抽出来,是用罚款罚出来。此外,德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遗弃无能力自救的人将会被刺遗弃罪。瑞士、挪威、波兰等通过法律的形式规定,如果有条件,但是不为他人伸张正义者的视情节严重将会被处监禁或罚金等。可以说,把那些基本的、主要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尽量以强制性的方式立法,将其融入我们的管理制度中,对那些严重违背基本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行为和现象,予以从重处罚,“行善若性然”的社会氛围的形成和道德主体道德敬畏感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龙静云,熊富标.论道德敬畏及其在个体道德生成中的作用.道德与文明,2008,(6).

[2]戴圣鹏.论康德关于道德敬畏的思想.前沿,2008,(10).

[3]于全辉.特许经营中的双向道德风险及其和谐营销探讨,商业时代,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