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营理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经营理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经营理念

城市经营理念范文1

    关键词:城市森林;多功能;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154-1

    1 正确认识城市森林的多功能性是发展的需求

    1.1 城市森林的概念

    比较有影响的概念就是把城市森林作为一个与城市体系紧密联系的,综合体现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和谐统一的庞杂的、多功能生物体系。尽管国内外学者因研究角度不同,定义有所差异,但基本目标一致,蕴含了现代林业建设理念,强调城市森林的多功能。突破了过去长久以来以城市市区绿化、美化为目标的狭义的城市森林理念,发展成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内涵,由单一功能经营向森林三大效益全面利用过渡。

    1.2 城市森林的多功能性

    城市森林处在人口高度密集、人工景观高度集中的城市化地带,特别是在我国,城市地域范围内非建筑用地主要以农业生产用地为主。城市森林,无论是人工林,还是天然林,受人为因素影响甚大,受大气、土壤、水污染等环境压力甚大,其在外观形态、组成上、功能上,都表现出不同于一般森林类型的特点;加之长期以来,实施城市森林视觉美化效果的绿化模式为主。因此,难说其是某一单一功能的森林类型。为了突破、摆脱过去的理念,推动城市森林的发展,有的城市实施生态林、产业林、景观林“三林”共建的城市森林体系。

    2 弘扬城市森林多功能经营理念

    2.1 城市森林的生态功能

    研究表明,城市森林能净化周边环境。分布于城市工厂、高楼大厦、居住密集区、公路两边的森林,首先,是非常好的灰尘贮集器。第二,吸收、降解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氧气,对抑制温室气体CO2有明显功能。第三,吸收工业废气的功能。第四,改善小气候,增加空气湿度,减轻或消除热岛效应,降低能耗。第五,阻碍气流、降低风力。同时,也阻滞了其中的污染物扩散。第六,降低噪声影响。还有保持水土、观赏遮阳等等。正因如此,城市森林越多,生态调节功能越大,对城市生态安全系数越大。

    2.2 城市森林的经济功能

    城市森林的经济功能在于森林多功能发挥和利用,其实质就是生态功能与社会功能在经济上的量化。从经济学上讲就是效益,城市森林的经济效益是依据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各项指标对城市森林经济效益做出总体经济评价。一般说,城市森林的经济功能,可分为直接经济功能,间接经济功能两大类。直接经济功能,其效益主要表现在苗木、果实、木材、药材、花卉的生产及公园、生态旅游等上。间接经济功能,其效益主要在调节气候、碳汇效益、遮阳防风、低碳节能,在防治自然灾害固土保水,净化空气、防治污染减少损失上。森林的存在,经济功能是持续增长的,其带来的财富是不断增值的,环境改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更是有增无减。

    2.3 城市森林社会功能

    森林、林木的枝叶、花果的不同形态、色彩、芳香和树形风格,构建了一批批绚丽多姿的森林景观,丰富了城市的内涵,丰富了城市群体的轮廓线、衬托建筑、美化市容、既统一又不单调,既具多样性又不杂乱,和谐共存。并还可遮挡有碍观瞻的景物(色),使市容更加整洁干净。给人舒适、愉快、心旷神怡,平衡城市人的紧张生活,有益于身心健康。

    3 充分认识森林的多功能作用推进城市森林的建设和经营管理

    3.1 弘扬城市森林的多功能理念 树立“爱绿、种树”的社会责任和意识

    弘扬城市森林多功能理念,强调城市森林生态经济发展是多功能林业经营的核心;强调森林的多功能经营理念既是森林三大效益一体化经营。这种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可以较好地解决兴林与为民、生态与产业、保护与利用矛盾。人们应清楚,只有森林能做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经营;只有发挥城市森林多功能作用,扩大城市森林面积,才能保护森林,保护城市的持续发展。我们要大力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树立“爱绿、植绿、护绿、兴绿”的社会责任和意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发展森林、爱护森林、保护生态的良好风尚。政府要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种树为先”,把城市森林建设作为第一要务来抓,走“城市森林全民建、城市森林全民享”综合经营管护之路。

    3.2 城市森林多功能经营之策

    城市森林建设要依照科学的“多功能森林经营”理念,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负责、市民参与建设的格局。按照履行义务,形式多样化、渠道多元化、时间常年化的要求,完善组织机制,深化城市森林建设内涵。按照科学发展和城市有机更新的要求,水、电、路、桥等城市基础设施与森林、绿地同步建设。协调处理好社会各方利益,大力实施合理播绿、集雨保緑、借地绿化、拆房建绿、见缝插绿、破墙透绿、废硬改绿、立体栽緑、全民植绿等一系列举措,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林木质量、加快林产业发展、提高城区绿化档次、推进科学经营城市森林。

城市经营理念范文2

关键词:城市规划馆;城市行销;规划理念;探究

一、城市规划馆行销城市

1.城市行销规划理念

早期 Kevin Lynch 所主张?用城市实体空间元素以形塑城市意象的理论,受到一些人的批判,认为他忽??城市的非实质元素(?如社会、文化与历史等元素)在构成城市完整性与差异化形象上的重要性。近?来随着城市竞争与城市商品化的发展,城市景观开始在功能上转变。城市?再是大?生产中心,而是被重新塑造成后现代消费中心。文化产业带动所谓的城市美学概念,城市的实质与非实质属性被重新包装成美学商品,

透过行销而吸引最终消费者以产生文化资本累积,而?是促进生产活动。

2.城市行销的定义

关于城市行销的定义,长期以来许多行销专家们企图去阐明它,而区域或?市经济学、经济地理或空间规划背景的学者也有助于这个名词的讨论,但城市行销观念?断被争论、改良、修正与转变,仍旧具有多重解释。但唯一较具有共同性的是,对城市行销概念的解释大部分系源于行销学的行销观念。认为城市行销是地方像产品一样卖给许多?同的消费者,?准确的说,是相同的实质空间以及空间中相同的设施或属性,在同时因?同目标卖给?同的消费者。Berg.Klaassen描述城市行销是?市功能的供给能针对来自于居民、企业、观光客与其他访客的需要达到协调一致的一套活动。则由城市意象的观点提出看法,他认为地区行销的基本目标是建构出一个地方的新意象,以取代现在或将来的居民、投资者、?客先前所持有的模糊或负面意象。故地区行销者应该要改变地方,使之符合市场的需求。

3.?市意象重塑

城市为?转型成为文化产业的消费中心,开始藉由?市意象重塑,以期提升城市的国际知名?、竞争?与吸引?。对城市行销而言,?市意象影响?观光、移民、投资、改变或建立业务,城市治理者致?于各种管道与方法以强化城市正面意象。然而,?市意象重塑的工作也提供?一种反思,即城市针对消费需求重新塑造?市的空间设计―有意识地传达一种选择性的形象,却也受到部分学者的批判,他们认为一些城市改造规划有害于社会、文化、经济与环境。

二、城市远景与规划

社会空间化理论经常被引述作为研究空间文化概念与空间实践的形成过程的基本架构。他的理论具有三个重要元素:空间的实践、空间再现与再现的空间。空间本身被理解为一种文化生产,它可以?断地被生产与再制。Lefebvre-Shield 的社会空间化理论启发??市文化建设的现象。因此,城市为了转型成为文化产业的消费中心,开始进行?市意象重塑,以期提升城市的国际知名?、竞争?与吸引?。

远景是一种共识,规划理念则是一种信念或理论。一旦远景界定的生命与活动,而这些生命与活动是在某些新增物的成长中发生的,这个远景必须在实质设计上具体化出来。这种城市的实质设计,主要涉及到城市的规划理念。规划理念系指规划内容在规划形成过程以及其执行的合理性。城市并非是一个片段的社会空间化所产生的结果,而是过去、现在与未来一套连续的城市规划理念所累积的变迁过程,故城市规划强调的是过程。?同的?市型态、结构与机能,以及?同的规划种类、项目与层级,或是?同的?市发展阶段,可能采用?同的规划理念,而?同的规划理念将会影响城市的规划内容、方法与态?。城市规划理念包含许多种类,较常见规划理念的包括蓝图规划、理性规划、渐进调整规划、辩护式规划、策?式规划、执行导向规划、互动式规划以及协议式规划等。?同的规划理念基本上源自于对经济、社会及政治结构或其??,在影响或形塑人们行为上具有?同的观察与理论。对城市行销的目标族群而言,城市的规划理念象征着城市承诺为他们提供?完善的生活、工作、投资与休间娱乐环境。这种承诺有赖于详细的空间规划、实施方案、预算制?与目标管理。换言之,一座规划设计完善的城市能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吸引外来投资、振兴城市经济与带动城市发展、吸引全球精英与移入移民、增加游客到访与创造工作机会等。事实上,一个好的规划理念,?源自于人性的用心观察与理解。

三、应用城市规划馆行销中国城市远景与规划探讨

中国城市的发展脉络、城市特质、发展潜?与竞争优势;造就中国近?来城市改造的新动?,亦是带动中国城市跃上国际舞台的新?机。从城市行销理念的观点来观察国内外城市规划馆的兴起现象与应用发展情形,确实有助于诠释这个二十一世纪初才开始大?浮现的新兴展示馆领域。

观诸古今中外多少被视为伟大艺术作品的城市,如古罗马城、雅典城、威尼斯、?京城、巴?、阿姆斯特?等,这些城市的城市规划所展现的傲人城市生命?与深刻的人性规划尺?,仍影响今日城市规划理念至深。有赖于此,现代城市规划者如何主动行销城市规划理念,引导市民、企业、投资者与游客走近并深入解城市规划理念,无疑将是非常重要的城市行销工作。同时,城市规划工作愈来愈强调民众参与,故城市规划者为争取一般市民对规划的支持与认同,日益重视?市整体规划理念的阐明、规划形成程序的公开透明化、以及加强市民对?市规划知识性的理解与扩大参与的管道和范畴。

结 论

全球化所导致的城市激?竞争,城市行销成为提升城市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城市规划馆?被视为城市行销的新兴平台。通过对于国内外城市规划馆的现象观察,可发现中国与中国在近?来城市规划馆的成长数?上,确实如雨后春笋般掘起。但城市必须谨记,大?的兴起现象往往隐含许多盲目复制,经由观察上海与?京城市规划馆,以及国内的中国与风城愿景馆案?中,可发现在城市政府有限的财政与人?资源下,城市规划馆朝向自负盈亏或委拖民间经营的方式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城市行销始于满足目标顾客的需求,城市规划馆必须由目标顾客的行销观点设计具体的展示内涵,方能达到城市行销目的。

参考文献:

[1] 唐淼,王宝辉.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低碳城市交通规划[A]. 2010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大会论文集[C]. 2010

[2] 邹涛,栗德祥.探索面向未来的协同规划模型――以獐子岛生态规划项目为例[A]. 城市发展研究――2009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C]. 2009

[3] 陈卫国.面向生态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的另一种手段――从深圳市福田区公共绿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说起[A]. 城市发展研究――2009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C]. 2009

城市经营理念范文3

论文关键词 童年期创伤 依恋类型 人格障碍 犯罪

一、童年期虐待与犯罪心理形成的相关性分析

童年期虐待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情感虐待:人对于儿童自身及社会适应力的打击,使儿童的情感或行为造成实际的或潜在的严重负面损伤。事实上,情感虐待与心理虐待有一定的差异。情感虐待是指对儿童长期、持续、反复和不适当的情感反应。

2.情感忽视:指没有给予儿童应有的爱,忽略对儿童心理、精神、感情的关心和交流,缺少对儿童情感需求的满足。

早期的心理问题并非必然引起后来犯罪,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早期的恋母情结或者其它方面的焦虑会在心理上“固着”。罗伯特·哈勒提出理论认为“连环杀手的受害者使杀手想起早年在生活中羞辱过他们的人”。荷兰精神病马腾斯写到“许多心理病态者和健康人一样爱他们的配偶、孩子、父母和宠物,但与健康人不同的是,他们难以对其他人产生爱和信任。他们又非常希望得到爱和关心,但他们这种渴望常常得不到满足,多数心理病态者缺乏社会网络或缺乏与他人亲密的私人关系。”童年期的创伤也属于创伤后应激障(PTSD),PTSD是个体经历了创伤性事件,这种事件确实危及生命或造成严重伤害,或使自己或他人的身心健康存在危险。包括战争、躯体或待、绑架、被扣为人质、严重车祸、地震、龙卷风、沦为战争难民、关入集中营、患有致命性疾病,等等。创伤之后个体对这个世界产生悲观的想法,而童年期创伤易让孩子认为自己所受的创伤是应该的,孩子就会把虐待等归为自己的错而不是施虐者,从而认可这种行为是正常的。个体对创伤的反应有强烈的紧张、无助甚至惊恐,最终出现在创伤性事件之前所没有的持续性的焦虑和警觉状态,形成了对世界悲观消极的看法。

二、留守儿童与犯罪

据报道“2008年7月来自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组成调研组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据该院未成年人犯罪信息采集系统的资料显示,2002年至2007年,该院共受理1000多件未成年犯罪案件,涉及2000多未成年人。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在这些案件中,涉及留守儿童的案件比例很高,而其中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的更是占了大多数。且”留守儿童走向犯罪,家庭教育缺乏是最主要的原因。长时间见不到父母,这样的家庭结构,无疑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在这种情况下,犯罪的根源就会趁机滋生。”

儿童情绪忽略是童年创伤的一种,有报道情绪忽略对儿童身心的影响不亚于儿童躯体或待,儿童早期与父母分离是常见的一种情绪忽略,特别是在留守儿童中比较普遍,留守儿童成年后可能出现人格问题。儿童早期与父母分离常产生分离性焦虑,客体关系理论家认为儿童早期经常处于焦虑状态可能导致焦虑泛化,影响到其成年后的人格的形成。

三、亲子依恋与犯罪者的人格障碍的关系

婴儿依赖类型有以下几种:

1.安全型:这类儿童跟母亲在一起时,能在陌生的环境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玩耍,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出明显的苦恼和不安;当母亲回来时,立即寻求与母亲的亲密接触,继而能平静地离开,只要母亲在视野内,就能安心地游戏。

婴儿每次一开始哭泣母亲立即喂奶,或是每次婴儿表现出向照料者索取食物或关注的时候都立即满足孩子,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易形成依赖性人格障碍,依赖形人格障碍的人在长大后会表现出无主见,难以独立生活,他们自己的人生与他人(一般是父母)紧紧相依,他们对自己的价值评价也依赖他人,等于放弃了自己的个人趣味、人生观,因为他们怕由于自己与别人的观点差异被抛弃所有宁愿顺从别人,这种人格障碍患者害怕被别人抛弃,当亲密关系终结时,感到异乎寻常地绝望。

2.回避型:这类儿童对母亲在场或不在场影响不大,母亲离开时,并无忧虑表现;母亲回来了,往往不予理睬,虽然有时也会欢迎,但是短暂。这种儿童实际上并未形成对母亲的依恋。这类儿童成人后易形成逃避型人格,其最大特点是行为退缩、心理自卑,面对挑战多采取回避态度或无能应付。

这个类型的孩子长大后易形成回避型人格障碍。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当时的精神分析家认为婴儿的这些表达是婴儿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的表现,它们被调动起来,以抑制情感痛苦。

3.反抗型:这类儿童当母亲要离开时表现出惊恐不安,大哭大叫;一见到母亲回来就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当母亲去迎接他(她),如抱起时,却又挣扎反抗着要离开,还有点发怒的样子,孩子对母亲的态度是矛盾的。他们即使在母亲身旁,也不感到安全,不能放心大胆地去玩耍。

4.混乱型:对母亲离开后再回来表现出混乱的反应,分不清是婴儿对母亲的态度究竟是怎样.。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由难以与人建立友好的交往关系,因为他们担心。

许多专家都指出:婴儿与父母和照顾者之间健康的关系,是孩子一生中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对权威的尊重与同情心的流露。而许多犯罪人员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往往是糟糕的,他们一般孤独、没有朋友,也就没有交流的对象,独自面对一些可能是一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而在早期的依恋关系中又没有形成安全的模式就容易出现用不当的方式(如暴力等)处理问题。成人在自己的成年关系中是否有安全感,可能部分地反映着他/她在早年儿童期中的依恋体验。犯罪人员尤其是暴力犯罪人员往往缺乏安全感,他们不断寻求安全感但却又无法信任别人。

四、因童年期非正常发展模式产生人格障碍最终引发犯罪的讨论

1.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个体的突出点是行为具有悖德离社会规范的倾向,且在损害社会和他人之后没有愧疚之心,不能从挫折与惩罚中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的报复社会。

一般来说家庭破裂、儿童被父母抛弃和受到忽视、从小缺乏父母亲在生活上和情感上的照顾爱护是反社会型人格形成的主要因素。父母的行为或父母对孩子的要求缺乏一致性。父母对赏罚没有一定的标准,使得孩子在奖励惩罚中习得的行为无规范,这样的儿童发展不了一致的自我同一性。这些都是由于家庭成员对于自己的行为无原则、、缺乏一致等恶劣榜样造成的。反社会人格者内心没有限制,可以说他们没有了“超我”,在这里是指我们内心所内化的父母与社会给我们设定的规则。反社会人格障碍很难与他人共情,他们不太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别人的痛苦,而在依恋关系中照料着如未能很好地通过抚摸、安慰、陪伴等方式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关怀的话,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便不能体会到他人的情绪情感,爱与痛,由于不能体会他人的痛苦,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在对他人施暴等犯罪过程中就没有节制,他们理解不了受害者的痛苦所以无限放宽了施虐的暴力程度。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往往做出的犯罪行为都是令人发指的并且社会危害性极大。例如2009年6月5日的公交车自焚事件中的纵火者就是典型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他只关注自己的行为和感受,并没有一丝丝考虑到其他无辜的乘客。

2.冲动控制障碍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犯罪类型:

(1)偷窃癖:偷窃癖一般是从童年或少年期就开始发生,每次行窃后心理上都会感到与满足。强迫性的偷窃行为是为重拾童年时的失落感,是缘于幼年爱的缺失。所以这样的行为象征性的满足潜意识的冲动、希望、或冲突,而这些冲动或希望,可能是关于性或者被虐待的事件,有人认为与强迫症类似。“偷窃癖”外在表现是偷,但根源却是焦虑、抑郁等,这多与患者犯罪人员儿时的成长经历有关。儿童时期,缺乏关爱的一些孩子可能通过恶作剧、偷东西等破坏行为以引起父母关注,从而获取情感上的需要,偷窃的行为让他们享受到紧张刺激的,而当这种不道德的行为被人发现或让他遭受惩罚时,心理上获得一种受人关注的满足,弥补其情感上的缺乏,更让他们无法自拔。儿时的恶作剧在犯罪者年幼的时候起到了作用,便使这种行为得到强化并习得这种模式,在长大后变成为一种固定的、无来由的癖好。

(2)纵火癖:纵火癖的人往往缺乏社交技巧,由于他们不能在正常的人际生活中处理好问题从而造成心里上的紧张压抑,从而只能将问题搁置而心里的紧张和压抑又渴望得到解决和释放,纵火癖则采取了极端的手段发泄、释放这种紧张感。

(3)谎言癖:“即使在不需要说谎的时候他仍然会说谎,或者在熟人之间他会有意的编造一些幻想性的故事,一种很神奇的经历来让对方相信。当看到对方相信自己的谎言的时候他会内心感到很高兴,沾沾自喜。那么最突出的表现为他是以欺骗行为,以行为的以欺骗来达到一种内心的满足,也是一种很奇怪的很怪癖的人格障碍内心。而且由于他的表演性很好,所以在一般人际关系当中,他往往具有很强的欺骗性,严重的话他会发展成为一种诈骗犯或者故意捏造事实。”

城市经营理念范文4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施工;施工管理;精细化思念;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在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中加强精细化理念的应用,主要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注重精细化的管理,细化施工管理目标,在夯实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同时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因而为了更好地促进城市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作为现代园林绿化施工企业,必须充分意识到城市园林绿化施工应用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并将其应用于施工管理之中,从而在提高园林施工管理水平的同时夯实工程质量。

1.分析城市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在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施工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取得生产和发展,就必须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注重精细化管理的实施。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不仅能规范施工流程,提高工程质量,促进城市环境的美化,而且能促进施工管理目标的细化,将各项责任具体的落到实处,从而确保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既能在促进工程质量提升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尤其对于企业市场适应力和竞争力的提升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在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1]。

2.关于如何在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探究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园林绿化施工中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园林绿化施工企业,在实际施工管理中应如何加强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应用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此展开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2.1施工现场管理中如何加强精细化管理理念应用策略的探究

施工现场管理作为整个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主要环节,施工现场又是整个工程形成的主要阵地,因而在加强对其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企业效益。所以必须在施工现场实施精细化的管理。在整个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应从整理施工场地入手,切实加强定点放线的处理,做好种植穴、槽的挖掘,把好苗木质量关,做好苗木的栽植和浇水养护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对其的精细化管理,各施工环节之间得到有效的配合,并在确保每一道环节质量达标后才能进入下一道环节的施工,确保施工现场得到高效的管理。

2.2施工成本管理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应用

在施工现场加强对其精细化管理的同时,还应在施工成本管理中切实加强对其的管理,从而通过精细化的成本管理达到降低园林绿化工程的目的。因此,实施精细化的管理,就应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结合确定的成本控制目标,认真分析生产经营导致工程成本增加的原因,切实加强对其的监督和指导,结合施工项目的费用标准和园林绿化工程成本控制的内容,切实加强对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对于直接成本而言,包含了种植费、人工费、苗木费、材料费、机械费等方面的内容,对于间接成本而言,主要包含了管理费、监理费、办公差旅费和固定资产损耗等。所以必须对其实施精细化的成本管理,才能更好地控制工程成本。具体来说,就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严格实施招投标制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二是加强对占成本比重较大的项目的成本控制,尤其是原材料、机械和成本费用必须进行严格的控制,才能促进工程成本控制成效的提升,例如在控制原材料时,所有原材料的成本以苗木的成本最大,这就需要加强对苗木成本的控制,严格按照就近原则进行苗木的采购,不仅能降低运输成本,还能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从而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而对于人员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则应结合工程实际实际,致力于人员配置的优化,才能更好地促进人力资源利用的最优化和成本管理的有效性。三是结合工程实际,切实做好工程的预算,并在成本控制过程中始终按照确定的预算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并建立工程材料造价管理系统,结合原材料市场的价格波动及时的进行原材料的选购,才能更好地确保其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四是加强财务管理,做好项目预决算,有效的使用资金和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估管理平台。通过有效的成本管理精细化,不但能提高园林绿化工作质量和效益,以行业岗位的高标准和规范的成本精细化管理,为高城市发展提供专业化园林绿化服务,打造优美的城市环境[2]。

2.4施工质量管理中如何加强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应用

施工质量管理是整个施工管理的核心工作所在,所以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在实际施工中,还应切实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精细化管理,才能在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减少工程进度被延误的可能出现,在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达到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所以在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实施精细化的管理,就应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通过制度实施精细化的管理。在质量管理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首先就必须对制度进行完善,建立健全园林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控制要求和确定的工程质量控制制度,促进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有效实施。例如通过健全考核制度,有助于员工工作主动积极性的提升,从而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

二是在施工全程实时精细化的管理,就工程开工之前,管理人员就应结合施工项目的需要,对整个工程的质量管理科学的制定管理计划和方法,并结合各阶段的施工特点,对具体的施工内容进行不断的优化,从而为整个施工任务的开展提供良好的依据,而在施工过程中,则应结合施工内容的不同,对其质量控制要点进行科学合理地确定,同时结合工程质量控制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例如在苗木栽培时,由于其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所以必须掌握各项施工技术要点,才能更好地促进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尤其是关键施工环节,必须加强对其的控制,例如对于灌木的种植,在确定其造型时,一般应确保其为内高外低的造型,成为丰满而又自然的半圆形或者圆头形的灌木丛,所以在修剪过程中,应从中间再到两边,且中间高四边低,才能更好地体现其设计的造型美。

三是绿化养护手段“精益求精”,绿化管理工作者要“精心”。绿化工作作业标准要“精细”。绿化工作指标要“量化精确”;并在项目管理中完善工作流程、健全督查制度,使各项管理更科学、更规范、更有效[3]。

3.结语

综上所述,对城市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中精细化理念的应用进行探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充分意识到精细化管理在整个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紧密结合园林绿化工程实际,在施工现场、施工成本、施工质量等方面切实加强对其的精细化管理,以精细化的管理理念促进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水平的提升,进而在促进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提升的同时确保园林绿化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为此而不懈努力,在加强园林城市建设的同时优化城市环境,促进现代城市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健.论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中的精细化理念[J].东方企业文化,2014,20:214.

城市经营理念范文5

[关键词] 独立学院;导师制;青年教师;主要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089-2

甘肃省独立学院在创办初期,大都以聘请母体高校离退休教师作为任课教师的主体,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离退休教师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急剧膨胀的学生数量,许多青年教师被不断充实到教师队伍当中。当前,独立学院正处于“五年过渡”时期,面临跨越和转型两大任务,关键的问题就是要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成为重中之重,而青年教师的执教能力和水平成为教学质量提高的制约因素。

一、甘肃省独立学院青年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管理工作任务繁重,学习时间严重不足。根据教育部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至2009年,全国独立学院招生人数分别为58.92万人、64.99万人和67.12万人;在校学生人数分别为186.11万人、214.86万人和241.37万人。这种高速的扩张,需要大量的青年教师源源不断地补充师资的不足。

2012年,全国本科院校专职专任教师人数为1013957人,在校生人数为14270888人,师生比例为1:14;全国独立学院共有专职专任教师139657人,(其中,正高级15738人,副高级36626人,中级53712人,初级25305人,未定职级8276人),在校生人数为2783983,师生比例为1:20,远远高于全国1:14的平均水平。

2012年,甘肃省高等教育招生数131263人,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63.24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其中:本科72748人,比上年增加3291人;高职(专科)58515人,比上年增加3037人;在校生数达431069人,其中:本科269467人,比上年增加13787人;高职(专科)161602人,比上年增加11976人;毕业生102980人,其中:本科57328人,比上年增加6163人;高职(专科)45652人,比上年减少2225人。教职工数34558人,比上年增加752人;专任教师23232人,比上年增加1166人。

全省民办高校6所(其中:独立学院5所),在校生59176人,比上年增加3935人;教职工3410人,专职专任教师2452人,师生比例为1:24,师生比例远远超过全国独立学院平均水平。(全国普通本科师生比为1:14,全国独立学院师生比为1:20)

以上数据表明,全国独立学院普遍存在专职专任教师短缺的情况,加之甘肃省地处西北地区,专职专任教师短缺情况更为严重,与全国其他地区比较,教师教学工作量大,任务繁重;青年教师除了从事教学工作以外,还要从事大量的行政管理工作,担任学校辅导员或班主任,除了正常上班,还要牺牲大量休息时间去做学生管理工作,可谓责任大、担子重,自己可支配的学习时间严重不足。

(二)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不多。独立学院专职专任教师的严重缺乏,使得各独立学院在选聘教师时,一般都是想用现成的,到岗后就能上手的行家里手。因此,各独立学院更加注重教师对教学岗位的适应性和对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的评价,很少顾及青年教师的培养问题。但作为教育工作者,大家都明白一个事实:无论现在是多少优秀的一位教师,在他(她)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第一天起,他(她)还只是一个新手。

目前,许多高校的青年教师比例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教师总数的50%。大量刚毕业的青年教师走上了教学一线。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引进的青年教师都是从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的未从事过教学工作的新教师。尽管在总体上这些人具有硕士、博士学历,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思想活跃,眼界开阔,但绝大多数青年教师毕竟刚走出学校或研究机构,既缺乏必要的教学训练,又缺乏教学实践经验,从而导致教学能力普遍不高。新聘教师对所学专业知识体系的梳理、教材内容的分解与细化、教学进度的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掌控上都显得力不从心;同时,对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驾驭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所有这些,都需要青年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不断地积累经验,探索教学的方式方法,逐步提高执教的能力和水平。

(三)缺乏引导机制,培养渠道不畅。甘肃省独立学院和全国独立学院一起正经历着“五年过渡”时期的跨越和转型,突出的问题就是要让学校从规模扩张走向内涵发展,让青年教师在短期内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间和骨干力量。但是独立学院建立的时间还不长,只有短短的十几年,都还没有建立和形成完善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加之学校以外聘教师为主,缺乏内部的交流与学习机制,传统的“传帮带”并没有成为独立学院青年教师成长的主要方式。

在独立学院发展的前十年里,各所学校均以规模扩张为主要发展方向,青年教师的培养问题还没被提上议事日程,不仅学院内部缺乏交流学习的机制,在青年教师的外出学习、深造和培训方面也是无章可寻,大多数学校均采取青年教师自己在职学习的途径来实现学历层次的提高。

二、实行导师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导师制的内涵。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导师制由来已久,早在十九世纪,牛津大学就实行了导师制,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他们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近年来,国内各高校都在探索研究生教育以外的高等教育也能建立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制度――导师制,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这种制度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

(二)实行导师制的意义。21世纪是一个时时学习、处处学习、人人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成为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充满学术氛围,弥漫着学习芬芳的大学校园里,人人学习,人人进步,成为新的社会风尚。

导师制将导师和青年教师之间的培养主体和客体关系转变成为教学相长的关系。导师和青年教师都是学习的主体,又是教育的主体,青年教师同时也是学习的客体;在导师制的培养模式下,导师和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导师具有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学的研究方法,青年教师具有灵敏的思维和较强的认知能力,互相借鉴,互相吸引,对快速提升青年教师对专业知识体系的认同和从事教学科研能力,建立一支独立学院自有师资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导师制节约了教育成本,提高了教育效率。青年教师的培养方式有多各多样,可以通过公费进修,考研究生,访问学者等多种身份外出学习和交流,达到提升教学科研能力的目的,但是这样的方式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费,对于学校和个人都是资源的浪费。采用导师制,可以利用校内具备导师条件的老教师的优越条件,在青年教师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过程中,分门别类地指导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克服和弥补了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因繁重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而无法抽出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的不足,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特别是学校的导师资源和青年教师的时间资源,这是独立学院发展过程中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因素。

三、实行导师制的保障机制

(一)严格导师遴选制度,确保培养质量和效果。导师所拥有的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科学的研究方法、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既是青年教师学习的内容,也是选拔导师的重要指标。导师选拔的结果,直接影响到青年教师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导师的选拔一定要严肃谨慎,一方面要考虑到导师个人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导师个人的时间和精力。

(二)制定完善的培养计划,确保青年教师达到培养目的。实行导师制,不仅要选拔好导师队伍,也要选拔好培养队伍。独立学院要为自己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就要从青年教师中进行选拔,把爱岗敬业、责任心强、专业面宽、富于创造精神的青年教师作为培养的第一梯队或重点培养对象。同时,学校要针对青年教师所学专业,着力进行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对学习周期、学习内容、学习任务、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做出明确的规定,以便开展培养活动。

(三)完善监督机制,保证培养工作按计划进行。为了保证导师在青年教师培养过程中的目的性和有效性,独立学院需要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一方面督促导师严格按照青年教师专业培养方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以期按时完成培养计划;另一方面,督促青年教师在完成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要按时完成学习和科研任务,使自己通过培养活动,在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学生管理等方面确实成为青年教师骨干或学科带头人。

参考文献:

[1]苗玉宁.导师制是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培养的重要方式[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报,2011,(6).

[2]2012年各级各类民办教育基本情况[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统计数据.

城市经营理念范文6

长期以来,百货业在我国的商业零售业中一枝独秀,二者之间一度几乎可以划上等号。正因为如此,“销售商品”便理所当然地成为传统百货业的首要甚至是唯一的功能,而“品种齐全”、“薄利多销”几成百货企业普遍奉行的不变法则。

如果说在百货业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时期,这些法则曾经相当奏效的话上,那么,在超市等各种新兴商业零售业态大举蚕食百货业“地盘”、尤其是国内零售业50强的第一把交椅已被超市占据的今天,这些“金科玉律”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在新的经营理念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如,由于店铺地段、连锁经营、采购成本、管理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与拥有极其丰富的商品品种以及“天天低价” 的仓储式超市相比,百货业的“品种齐全”、“薄利多销”已毫无优势可言。可以说,超市已在一定程度上将百货业的经营理念据为己有,使得这两种业态的界限变得十分模糊。当两种事物没有差异的时候,其中的一种便失去了独立存在的意义。显然,形势对百货业更为不利。

国外的百货业也经历过类似的过程。如,面向家庭主妇的日本大荣百货,曾经是“主妇的宠爱”,但在与其它业态如超市、百元店的激烈竞争中,其原来奉行的“以规模优势和价格优势参与竞争”的经营理念受到了严峻挑战,并逐渐失去竞争优势,陷入经营困境。目前大荣正在推出改革计划,更新经营理念,确立新的企业形象,以赢取消费者的信赖。

因此,国内百货业应该重新审视自己,找出自己与其它业态的差异,“远离竞争者”,为自己重新定位,摈弃传统的经营理念,确定适应新的竞争格局的经营理念。 城市生活的橱窗——应该具有的新功能

如果将百货业放到新的市场环境下加以审视,我们不难发现,百货公司是城市生活的橱窗,是城市生活的缩影,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城市的生活水平。

如果你要了解一个城市的生活状况,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去看看这个城市最大、最好的百货公司。就购物环境、商品品种、商品陈列、服务方式等外部形态而言,超市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差别并不大,但百货公司则会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沿海城市与内地城市、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百货公司往往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

说百货公司是城市生活的橱窗,还在于百货公司本身就具有展示功能。这种展示有别于超市,如果说超市展示的仅仅是商品本身的话,百货公司所展示的则不只是商品本身,而是由各种“时尚产品”编织成的“新生活的画卷”,是一种现代“生活方式”的物质体现。与超市大不相同的是,一个人如果长时间不去逛百货公司,他很可能会感受不到时尚生活的气息,他会觉得自己远离了时尚生活,已经落伍了。 勾画新生活图景——应该确立的新理念

双休日出去逛街已成为都市人重要的休闲方式之一,而逛街主要是逛百货公司(到超市则只是直接购物)。为什么呢?因为百货公司所展示的不仅是“正在流行”的生活图景,让人们享用、欣赏和品味;更重要的是,百货公司还展示“明日”的生活图景。百货公司激发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渴望,百货公司与希望和遐想紧密相连。人们流连于百货公司的过程,也是人们勾画未来生活蓝图的过程。这些正是百货业与其它零售业态的差异所在。

从国际经验来看,亦是如此。日本伊势丹百货不仅体现其“富有人情味、亲切感,毫无虚饰、又可信赖,不断的成长与发展”的特性,而且更加强调其“时髦的领导者”、“对明日的生活提出建议”的经营理念。

日本松屋百货为公司设定的目标是:高品位;时常对新事物挑战;富有国际性著名的商品和环境;对新都市生活有专业性的反应。公司强调三大特色。其一,“向顾客建议新的生活样式”。如,顾客试穿衣服或购物时,售货员必须当场介绍这些服饰商品如何适于新时代生活。其二,“优秀的商品机能和感觉,而且价格不昂贵”。要求员工了解各商品的机能和感觉,以便于向顾客说明。其三,“以服装、日常用品、礼品为特色的公司。”合乎潮流的服装与衣料类,使日常生活更舒适的日用品、交际所需的礼品类,均能合乎顾客的期待。由此可见,松屋百货不只是个购物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让人们了解并享受新的生活方式的地方。

日本著名的百货公司尼奇公司的目标是:为希望时常年轻、开朗、过着快乐人生的顾客,提供“年轻气息”、“休闲化”、“令人舒适”的生活。因此将其店内分为“新生活型态感性区”、“日常生活型态感性区”、“分期付款感性区”等三个区域,进而各自开发合乎自己目标的专属品牌,从而让消费者产生“到了店里,就可快乐地度过一天”、“真想再到那家商店”的印象。

有着日本百货公司背景、在上海发展得较为成功的合资百货公司太平洋百货,将自己定位为“流行的领导者”。公司以年轻的工薪阶层为主要的目标市场,以经营中、高档流行商品为主,其核心顾客群是16—35岁的人群,其中七成是女性,七成是未婚,七成是大专以上毕业的上海人。经过八年的发展,太平洋百货已成为上海女性心目中最时尚的商场之一。这里的时尚,不仅是指商品,还包括贴着康乃馨花纸的柜台,和那种“感觉很舒服的光线”。

因此,国内百货公司可以借鉴国外经验,摈弃已经失效的、以“销售商品”为核心的经营理念,确立“引领生活”的全新理念。

以“引领生活”为理念,可以从四个方面确定百货业的经营特色。

一是贴近时代。要求百货公司了解时代潮流、流行趋势,并配合定期变化店内环境和装潢,以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成为消费者领略时代潮流、流行趋势的橱窗。

二是富有国际性。无论是商品种类、商品品牌、商品品质、店内环境、商品陈列,还是整体氛围、服务水准,都要力求向国际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