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力管理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力管理论文范文1
进入“十二五”之后,电力体制经过了深入的改革,以往的经营管理制度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在的电力企业了。但是,一些传统的观念,比如电力是短缺商品等等还留在人民群众特别是电力企业管理人员的心中,从而影响了企业的销售手段,价格的体制也是不够灵活的。这对供电企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供电企业必须要根据整个电力市场环境的变化来积极的改变自己,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2垦利县供电公司营销微环境的分析
以垦利县供电公司为例进行分析,先对其所处的微环境进行分析。东营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而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供用电关系。而这篇文章我们所用的实例———垦利县供电公司,有一个特殊的竞争对手,即胜利油田。胜利油田是一个生产原油的企业,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闭环的内环电力网。在电力体制深化改革的情况之下,垦利县供电公司与胜利油田在拓展电力市场的过程中相遇了。“物竞天择”,政府也是支持胜利油田与垦利县供电公司进行良性竞争的。与此同时,一些小发电公司也乘着电力体制改革这一阵东风而逐渐的发展起来,与垦利县供电公司争夺者电力市场。
3垦利县供电公司所处环境的SWOT发分析
3.1优势(S)垦利县供电公司的运营效率较高;管理机制一直与电力体制相对应,所以能够在垦利县供电公司中脱颖而出;提供的服务是非常值得信赖;垦利县供电公司是国家扶持的企业,拥有合法的供电地位。
3.2劣势(W)由于垦利县供电公司的特殊性,它一直受着政府对其的制约,尤其是在投资体制、电价以及管理等方面;企业一直在鼓励小发电站的发展,这在一定的程度上面也在制约着垦利县供电公司的发展;公司在电网覆盖面积上面与胜利油田相比没有竞争力。
3.3机会(O)特殊的地理位置———位于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区,整个垦利县乃至整个东营市都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垦利县供电公司位于油田的腹地,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当地居民的人均收入都比较高,生活水平也比较高,所以居民对各种电器的需求量比较大,另外,近几年来,电器的价格大幅度下降也造成了人们对其需求量的增加,用电量也就相应的增加了;电能更加的洁净,更加符合人们慢慢形成的环保观念。
3.4威胁(T)其最大的竞争对手———胜利油田电力管理总公司公司的营销管理政策也在随着体制的改革而发生深刻的变化,比如将公司发展的重点拉回到中心城区,而不是继续停留在高耗能、高风险的农村地区;胜利油田电力管理总公司的价格制定以及管理体制比较自由。所以,他们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任意的调整电价,使得垦利县电力公司也不能稳定自己的电价;胜利油田电力管理总公司还在投资巨款对电网进行建设,建成之后将更大的程度的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4建立电力营销管理制度
4.1确立市场调研制度
垦利县的电力市场乘着制度改革的东风在迅速发展着,因此就需要确立市场调研制度以便能够及时知道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市场新的发展方向的信息。随着电力体制的改变,电力公司必须能够快速的把握市场信息,了解竞争对手新的动向,及时抓住客户的潜在需求,从而为公司决策的实行争取时间,所以确立市场调研制度是必须的。
4.2建立营销管理信息系统
由于现代计算机的快速发展,我们在实现电力营销的信息化建设中,计算机是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电力营销创新发展的重要的支持手段。所以营销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应该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开放性、灵活性、先进技术的应用、安全性等等。
4.2.1开放性
因为供电企业是一个大型的企业,大型企业管理上面的一个特点就是规划上面的统一,即建立的营销管理系统要能够与生产管理系统、财务系统、设备管理系统以及人力资源系统等系统统一的联系起来,真正的实现互相联系的无缝隙性。
4.2.2灵活性
建立的营销管理系统要能够满足各个工作岗位的需求,即要能够根据不同岗位、不同职务的特点设置个性化的工作台,使营销系统管理系统变得更加灵活。
4.2.3先进技术的应用
企业的管理与建设都是在快速的发展着的,所以建立的营销管理系统就可以相应的借鉴一些现代企业信息系统设计的先进理念以及先进的设计思想,同时,也要充分发挥现代的信息技术以及发达的互联网技术,为将要建立的营销管理系统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4.2.4安全性
任何管理系统首先都要保证客户信息的安全性,即通过客户权限管理、分布式应用管理以及数据备份等等方法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我们建立营销管理系统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供电公司的,同时保证企业内的信息能够及时的为行销工作,从而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所以营销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开放性、灵活性、先进技术的应用、安全性是缺一不可的。
4.3服务质量
管理质量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没有质量就谈不上发展,而质量的保证就要依靠严格的标准规范了,同时企业的各个部门要做好监督工作,严格的依照公司相关的政策所制定的标准对公司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真正的起到监督的作用。
4.4客户关系的管理
对客户的关系进行管理需要做到两方面的内容: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建立客户档案。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比较清晰的客户关系管理的流程,并对客户关系实行规范化的管理;建立客户档案,可以定期的对客户进行回访,征求其对公司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有助于拉近公司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得到第一手资料,最大程度的满足客户的需求,这对于市场的开拓是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的。
4.5电力需求侧管理
电力供应公司需要进行需求侧的管理,即对客户的电量需求进行管理,以达到切实的满足人们需求的目的。对电力需求侧的管理主要有对电价的管理、电量的平衡管理等等。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区,电力公司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对电价进行调整。电量的平衡主要包括季节间的平衡以及每天的平衡,所以电力公司要根据不同时间段、不同季节的用电的不同对电价进行调整。
5结束语
电力管理论文范文2
1.预防为主的实际措施还没有到位。在实际落实中“,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一直处于消灭隐患的认识层面,对隐患的查处和事故预防措施的制订一般都以本单位或者同行业的事故经验总结为依据,可以说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一直是“防御式”的被动安全管理。这种管理方式的最大弊端就是,没有解决“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并没有真正做到风险管理的超前控制,即在工作之前就对工作环境和场所中可能产生的事故,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检查预测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力争将可能的事故消除在产生之前。
2.风险控制只注重点没有形成链。由于电能产品的特殊属性,不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储存,电能的生产、输送到最终的供给都必须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因此,各环节始终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电力生产的特殊性质要求电能的生产、供给及供给具有一定的连续安全性,只要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安全问题,都会导致连锁反应的发生,造成设备损坏,给生产人员带来安全威胁,从而导致大面积停电现象的出现,甚至会导致电网崩溃。当前,电力生产部门的风险控制或者没有,或者只做到了生产链上的某个点,风险控制不能渗透到电力生产的各个部门,存在事故发生的诸多隐患,这些小的漏洞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将会给电力生产带来不良的后果,极大地降低了电力生产的效率。
3.风险评估往往以偏概全。电力产品的生产、供给及销售是一个有机统一的庞大体系。因此,在风险控制的过程中,要制定一套最全面的制度,处理措施要全盘进行规划,并建立起相应的组织,配备足够的人员,从而形成风险评估的专业化格局。而当前电力生产企业的风险评估,往往是基于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风险识别和判断,且没有固定的人员从事风险评估工作,在风险控制的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一个风险控制小组,电力部门的人员没有细致的分工,工作人员分别对电力生产安全进行风险评估,由于每个员工对电力生产不安全因素的理解不同,评估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风险评估往往以偏概全,并没能揭示真正的安全隐患。
二、电力生产企业实施风险管理的注意事项
电力产品的生产过程存在较高的危险性,因此在电力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工作流程。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常见的风险因素主要围绕工作人员、电力设备及生产环境。例如:电力生产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及操作流程,存在违章操作的现象或者没有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电力设备陈旧老化现象严重,没有及时维护和更换,运行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电力生产也有特定的环境,该生产环境具有一些比较明显的特点:电气及高压这类的设备较多,具有易爆性及毒性的物品较多,大多数的设备始终处于持续运行的状态等等,这些都会是电力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为此,结合风险管理的理念,电力生产企业应该着力做好五个方面的注意事项。
1.严格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对事故的预测不是仅仅凭借经验和事故总结,而是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区域划分下,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运用现代风险评估技术多角度、全方位进行风险分析,找出危险源,评价它的风险程度,制定对应级别的控制措施。这样就更加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方针,使预防目标和手段更加科学。可以说,引入风险管理将使电力企业传统的“防御式”被动安全管理转向“攻防式”主动安全管理,使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更加科学与有效。
2.重视提高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将风险管理应用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时,需要围绕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因素进行,特别是要重视“人”的作用,即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风险管理意识、风险辨别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安全业务知识等等,关键内容就是事故的预防、关键环节的控制方式、重点监控措施、日常监控内容等等。在评估的过程中,要使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风险的处理方面,要加强对评估结果的反馈以及反馈的响应工作,对于关键风险点的评估可以以隐患通知书或者其他专项整改方式的形式出现,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反馈结果的处理,提升电力生产管理的成效。
3.风险管理要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要发挥出风险管理的效用,除了要遵循全面、系统的原则以外,还要将风险管理工作与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密切的结合,这样就能够将安全理论、经验教训与生产实践进行密切的结合,也可以将风险管理的效果发挥至最大化。此外,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要加强与一线员工的沟通与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积极地吸取他们的建议与意见,将风险管理与作业方式和事故类型进行密切的结合,这样才能够将风险管理的成效发挥至最大化。
4.注重风险管理工作开展的持续性。将风险管理工作应用于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中时,应该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的进度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够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才能够令风险管理工作得到持续的改善,才能够推动风险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
5.完善风险管理的监督评价机制。完善的监督评价机制能够有效保证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电力企业应该在原有监督评价机制的基拙之上,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监督评价机制:(1)电力企业应该在遵循电力行业安全监督规范标准的基拙之上建立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监督体系,对电力企业执行有关法律规范、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的监督,这样能够有效督促电力企业按照电力行业安全生产规范进行电力产品的生产。(2)电力企业还应该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评价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对电力安全生产状况开展综合评估,这样能够及时发现电力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安全事故,并且采取合理措施加以控制,这样能够确保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效果。
三、结语
电力管理论文范文3
1.1趋势曲线分析智能电力监控系统能够提供清晰的曲线图,这个曲线有历史曲线以及实时曲线,可以将其作为对比,显示在分析界面中。通过调用相关回路曲线界面就可以准确分析出回路当前运行情况,是否有运行负荷出现。举个例子:可以借助实时的曲线,分析该回路电气设备是否会引起信号波动;检查系统曲线历史,更加方面工程人员对检测配电网进行质量分析。
1.2报表管理在Acrel-2000智能电力监控系统中,具备了报告管理功能,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再次设计,设计出类型多样的报表,这可以实现自动化设计。自动生成的各类型的报表,有操作记录报表、历史报表、运行报表等等。这些报表可以被查询和打印出来。而且,还实现自动化时间累计报表记录,想要进一步了解电力系统运行情况,就可以调出这些报表,便一目了然。系统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置出新报表符合。
2自动化防误系统功能的实现
2.1图形模拟语言操作以及模拟语言操作控制方式预演操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主要是通过图形界面来对设备进行有效模拟。在判断是否存在误操作的过程中则主要是根据设备运行状态、电网结线方式以及设备类型来进行科学判断。当设备存在误操作的行为时就会被禁止,并且系统也将会通过文字的形式来进行警示,这一种形式非常方便设备工作人员进行查看。在预演过程中如果是要模拟操作满足防误规则,则是需要通过图形模拟来产生操作结果。这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高度重视的一点。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预演操作步骤的结果来进行模拟预演控制。当出现严重错误的时候就需要实现停止模拟语言操作的继续进行,可以由用户来自行选择处理方式。采用这样一种方式是有助于实现误操作的。
2.2设备对位和用户权限管理功能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在配网自动化调度的时候需要通过物理隔离的方式来进行数据交换,通过这样一种措施将能够实现系统得到现场的一次设备状态的功能,通过该措施将能够确保设备状态同现场的实时对位。数据交换的主要内容是接地开关、断路器、接地线以及隔离开关等一次设备的状态信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出现系统设备无法自动采集信息的情况,此时就需要通过手工来进行采集状态设置。系统本身是具有自动记忆设备状态功能的。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
2.3调度系统在智能操作票系统中,审核预令和正令监护执行是两大功能模块,通过这两大功能模块就能够实现调度操作票“拟票、审核、预令、监护以及执行”全过程。将能够实现全过程计算机的规范化管理。该调度系统本身是具有以下功能的:一是防止调度误操作功能。系统中智能辨识操作票中每条指令都能够显示在防误模拟系统上。工作人员能够直观地看到操作结果。此时如果存在误操作,系统就会立即给出文字以及语音报警。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该系统是具有完备的操作票全过程管理功能的,其中的正令监护执行功能能够有效防止误操作。通过该系统基本上实现了全过程防误。二是系统采用了操作仿真、网络拓扑以及潮流计算等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会使得系统维护起来更加方便,简单。通过这些技术将能够有效实现王孙计算分析、操作仿真以及调度员潮流等功能,最终能够实现适合地区电网的DTS功能。三是能够减轻工作强度。该系统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减轻工作强度,调度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典型操作、模拟操作和智能成票方式来作为操作命令,系统内部是不需要用键盘来输入字符的,不通过键盘输入就能够有效生成操作命令,进而规范调度操作命令。
3结束语
电力管理论文范文4
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预算目标预测、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预算分析以及预算控制奖惩等过程。预算目标是作为整个预算管理的起点,决定了整个预算系统的成就。因此,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要从明确预算管理目标入手。
(一)改进预算管理目标内容。在当前的预算管理中,财务指标等同于预算管理目标的思想非常突出。以利润指标为例,其在预算管理目标中的主导地位,使电力企业的预算管理呈现出较为严重的滞后性与局限性,影响着预算管理目标内容的科学性。事实上,企业未来一年的目标利润,仅仅盯着成本与收入是远远不够的,企业现金流量与资产质量情况比前者更重要,决定了利润目标能否实现。预算管理的全面性、科学性正在于其将以往只关注利润预算与成本预算拓展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全流程,如业务预算、资金预算、资产负债预算、现金流预算等,都是预算管理目标的内容。正是通过这些预算目标的确立,实现了企业的信息流、现金流、物流的统一,保证了企业生产经营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改进预算管理目标水平。改进预算管理目标,要改内容,更要改水平标准,使之与企业实际相符合,更具有实践意义。很多成功企业的做法都说明了企业预算目标水平制定是否科学,水平是否合理,是预算执行以及预算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一方面预算目标水平过低,会使执行层的惰性逐步增加,或出现预算松弛,或出现预算管理流于形式,失去了预算管理的本质;另一方面过高的预算目标水平,不仅难以实现,而且容易出现整个企业管理层积极性下降的后果,不利于企业管理。预算目标值的确定,应该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在准确预测未来企业发展与所处经营环境的基础上,以提高操作性为原则,以主要控制和管理工作项目为对象,尽量缩减中间的操作过程。应建立并完善一系列指标体系,细致化的指标有利于将预算目标分解,有利于具体工作目标的完成。
二、预算控制体系的构建
预算执行的控制是一种典型的事中管理,它的主要做法是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情况变化的收集分析,而进行预算执行情况的调整,缩小其与预算目标偏差,保证各项工作目标的最终实现。根据电力企业的情况,我们在其预算控制上,坚持预算刚性原则,做好预算分析制度,加强对执行情况的动态分析,强化一些重要领域的预算控制,如成本费用、营业收入、现金流量等,确保预算偏差的及时纠正,确保企业利润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确立刚性的预算原则。在预算的具体执行过程中,要首先将年度企业预算分解成为每季和每月的预算,使之成为月度预算执行与分析的基础。坚持固定预算项目按时间分解,变动性预算则按周期原因分解。坚持预算下达的针对性原则,即下达的预算应该是该部门要执行的内容。与此同时,确立刚性的预算原则,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严格立项审批制度。为保证企业每一分钱都在关键处,在具体的工作中,每笔支出的费用,都应该通过严格的立项审批制度来进行把关。经过这样一个流程,可以很好地收紧企业资金的支出,为利润目标的实现奠定很好的基础。二是严格控制预算调整审批。一般而言,预算调整要根据其调整的内容而进行不同级别的审批。一次完整的预算调整,可以分为提出申请、进行审议以及批准调整等三个步骤。申请时应该说明调整的内外部原因以及需要调整的幅度,审议时应该充分考虑企业整体预算的执行。电力企业可以根据往年的情况,预留出5%~10%的预算准备费,用于工程抢修、事故抢修等重要应急事项的支出。预留预算准备费,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预算调整的频率和幅度,从而保证企业预算的正常执行。
(二)加强重点预算控制。从电力企业经营特点来看,预算控制的重点主要在几个方面,即生产带来的成本费用、产品卖出带来的销售收入以及对企业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的现金流量。加强重点预算控制,就要加强收入预算控制、成本费用预算控制以及现金流量预算控制。
1、收入预算的控制。电力企业电力销售的数量和单价就是其收入预算控制的内容。而进行这两个控制工作的是营销部与生产部,由二者按照职能责任分工负责。做好收入预算控制,一是要杜绝不合格电量。实现这一点,有赖于对电量计划管理的细化和对生产进度的严格执行,避免欠发电量和不合格电量的产生。二是要进一步优化电量结构。实现这一点,有赖于营销部门对电网运行方式变化特征的及时掌握,根据峰段合同电量多发一些,优化电量比例结构,不断提高上网电的均价。
2、成本费用预算的控制。成本费用预算控制,既是对目标利润实现的一个保障,也是预算管理对企业各个环节控制的一个重要内容。电力企业的成本费用预算的控制,主要由各职能部门和生产部门按职能责任而控制。一般而言,生产成本占据了企业成本费用预算的主要部分,而其中又以燃料费、材料费、修理费、管理费用及其他费用为主,这些领域的成本费用控制就是电力企业成本费用预算控制的重中之重,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有效益措施严格控制。
3、现金流量预算的控制。现金管理关系着企业生存与发展,要通过做好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两个环节,使企业现金流动合理化。当前,电力企业的资金都集中在财务部,现金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流出与流入的同步,及时收回资金,尽量利用在途资金。要实现企业有现金需求时保证能够及时获得现金。现金支出通过打好时间差,及时回收电费、严格控制预算资金的支付,从而保证企业现金使用需求,进一步通过现金流量的平衡,使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趋于合理,使企业的财务风险得到降低。
三、预算编制体系的构建
预算编制是整个预算管理的开始,起到了一种事前控制的作用,最终预算是否能够得到实施,是否能够取得实效,都是从预算编制开始的。针对电力企业的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构建预算编制体系。
(一)以全员参与为要求,改进预算编制程序。从预算管理中目标管理的要求来看,只有将全员对预算的有关意见吸收进来,才能保证预算编制成为大家共同的期望,并成为大家自觉执行的内容。为提高员工的参与度,可以采取“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方式,将以前单独由财务部完成的编制工作,扩大到所有预算归口部门和预算责任单位,使员工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即开始了解预算内容。
(二)调整预算编制方法,提高预算准确性。预算编制方法是决定预算编制准确性的关键因素。针对电力企业采用的固定预算、增量预算、定期预算编制方法所造成的对实际指导作用差,应根据预算性质而引入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等这些经西方企业采用、已被证明是比较有效的预算编制方法,使预算更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真正起到目标导向作用。
1、在固定预算基础上引入弹性预算。对电力企业而言,收入预算中电力销售收入随售电量的变化而变化,应采用弹性预算方法,在预测的售电量范围内,区分合约电量、竞价电量和其他电量类型,按照峰荷电量、腰荷电量和基荷电量时段,对应不同的售电单价编制弹性预算。在生产成本预算中,燃料费、租赁费随发电量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变动成本;材料费、修理费、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其他费用等不随发电量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固定成本。在编制成本预算时,对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动成本应采取弹性预算的编制方法,根据发电量控制;对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固定成本应采取固定预算、零基预算编制方法,根据总额控制。
2、在增量预算基础上引入零基预算。鉴于电力企业目前的经营和财务困境,更应从管理方面挖潜,压缩管理方面的开支,因此需要采用零基预算法。由于费用项目多、预算工作量大,可以根据重要性原则,选取金额较大的费用明细项目进行零基预算法,比如职工培训费、办公费、差旅费、业务接待费等,按业务量多少进行安排,而其他项目则在原有水平基础上按一定比例进行削减。
3、以定期预算为主适当引入滚动预算。滚动预算的实质是动态的不断连续更新调整的弹性预算。该法实现了预算管理与日常经营管理的紧密衔接,保持预算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使预算更加切合实际,能充分发挥预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
四、预算考核体系的构建
电力管理论文范文5
1.1固定资产的含义及分类
1.1.1含义
《企业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标准作了具体规定,将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列为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房屋及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劳动资料。固定资产价值在企业全部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决定企业素质和效益的基本要素。固定资产管理在企业资产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1.2分类
可按经济用途分类、使用用途分类、所有权分类以及综合分类等。
1.2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特点
电力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同时属于资产分散型企业。资产使用部门多,使用地点范围大,可以说从市区到郊区,从平地到山坡,遍及辖区的每一个角落;结构分类复杂,覆盖面大,按类别可以分为输电线路、变电设备、配电线路及设备、用电计量设备及通讯设备、自动化设备、工具器具、运输设备、房屋建筑物、土地、福利设施等十几大类;另外电力资产通常数量多,金额大,更新快,管理上就要求及时准确反映这些变化,所有这些都为电网企业的资产管理提出了挑战。综上所述,电力企业固定资产呈现以下特征:一是品种多,二是分布广,三是变化快,四是周期长,五是支出大。
2.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分析
2.1固定资产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
2.2固定资产投资效益评价开展不深入
2.3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水平低
2.4固定资产竣工决算编制不及时
3.改善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3.1推进固定资产管理理念创新
3.2完善企业资产保值增值考核体系
3.3推进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
3.4工程项目引入完全竞争机制
电力管理论文范文6
1.1电力工程项目进度、质量控制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还包括对工程进度的管理,从项目建议书批准日开始,就需要加强项目进度管理。对电力工程中各项工作进行分析,明确各项工程的需要的时间,并制定完善的工程进度规划。电力工程项目是一项重大的项目工程,对进度管理过程汇总,除了对施工承包单位施工进度进行控制外,还需要加强对影响工程项目建设的各项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包括施工设计、设备材料等资源的采购等。
1.2电力工程投资费用管理
电力工程建设中,对投资费用的管理也是项目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实施投资费用管理就是为了保证在合理预算的范围内完成整个电力工程项目。这就需要相关的部门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根据市场、工程计划等测算工程项目所需的资金,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资金利用计划书,将各项资金合理地分配到各个具体的工作中。加强对施工设计变更的控制是降低额外工程费用的有效手段,对工程项目投资费用控制有重要的意义。
1.3电力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管理
加强电力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也是项目管理中关键的环节,是保证工程施工安全,也是保证工程在工期内高质量完成的前提条件。进行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需要各个施工部门严格地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施工,并定期对工程施工的质量进行评估,判断施工是否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实施安全管理,首先要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加大对安全施工的宣传力度,其次需要不断地完善安全施工措施,施工过程中采取一定的安全防护。
2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不足以及强化措施
随着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得到了一定的完善,但就目前而言,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等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强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第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计划经济体系逐渐向着市场经济的方向发展。但是对于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来说,一些电力企业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理念依旧在沿用,这就对电力工程的投资、进度等管理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也会影响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具体工作。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与企业都进行着不断的改革,但是改革过程中的规章制度却不够统一,这就将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分成了若干个部分,如监理单位只负责质量与安全的管理,这样就削弱了各个项目管理部门的联系,影响了项目管理的质量。
第二,目前一些监理企业还沿用着依附式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对电力工程项目监理控制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监理企业的存在价值一般是依附在某一个具体的企业中,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监理企业就需要完全地脱离这个母体,如果还存在依附关系,就会造成依赖性存在,在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上没有一个独立的运行空间。另外,一些工程项目监理企业不具备该项目的监理资质,监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这些因素都对电力工程项目管理造成很大的影响,对工程整体的质量、进度、成本控制带来一定的制约,不利于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
2.2强化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措施
针对上述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四个方面的措施加以强化:
第一,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组织,这对于提高项目管理质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市场上多数电力企业采用矩形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适用于大型的工程项目管理,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这种结构的特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这种组织结构实现了工程资源、信息共享,大大节约了施工的成本;(2)利用这种组织结构的管理模式,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短时间内可以调配所需的人才,将不同工种的人才聚集在一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实际的问题;(3)在这种模式下,工作人员能够充分地与不同部门进行接触,有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自我发展。
第二,建立和完善电力工程项目评价管理机制,这种机制是指,在电力工程项目完工并运行一定时间后,对整个电力项目涉及施工、生产等过程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根据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进行全面的科学评价。评价管理机制需要具有很高的客观性以及公平性,保证电力工程管理机制的完善性。
第三,在电力工程施工前,要先对施工图纸进行仔细的分析,结合建筑整体施工结构,合理地进行电力工程施工工艺流程;然后,做好对相关图纸的会审工作,并且组织有关参建部门进行技术交底,解决施工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消除各种隐患;对于电力工程项目难度较大的施工部位,要特别注意,并做好相应的保障措施,确保电力工程施工能安全进行,并保证能在工期内完工。在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市场形势变化、天气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有时不得不对原先制定好的施工方案进行调整,以适应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在实际的电气施工过程中,要定期召开一次工程平衡进度会,结合市场形势的变化,以及施工材料成本的变化,对施工人员以及设备等做出相应的调整,控制施工的进度,并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按期完成施工。
第四,在电力工程人力资源方面,对于施工人员进行了重新的组合,并明确了每一组、每一个施工人员的工作职责,面对施工问题时,能够及时地找到负责人员进行有效的解决。这种施工人员的有效调配,大大激活了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利用,避免了电力工程项目施工中对人员安排不合理而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出现。另外,由于对每一个施工人员都有明确的职责,所以施工人员的职能意识被逐渐地增强,在进行施工中,由于对每一个施工人员施工内容以及资源利用等情况都有据可查,所以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也能对施工的各项资源进行科学整合并合理利用。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