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育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实践教育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实践教育的意义

实践教育的意义范文1

关 键 词 :师范艺术教育 艺术实践 艺术素质

目前,师范类美术教育的讨论中,就专业教育目的而言,或反对过多的专业教育,或反对过多的职业教育。其讨论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师范生应具备的专业技术程度的作用上。前一种观点认为,针对中小学美术教育,完成教学工作无须过高的技术要求。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重要的是通过“审美”活动认识和理解艺术的含义,通过创造性的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成长教育,而不应以掌握某种美术技术为目的。因而,艺术教师的培训,重在教育理论和艺术理论的掌握。而持后一种观点的人则提出,艺术学科的教育如果没有技术的含量,就不能称为艺术的教育。尤其在中学的课程中,没有良好的技术水准,教师不仅难以向学生提供优秀的示范作品,技术水平的低下也必然导致低水平艺术的教育。

上述讨论,无论就师范的性质,还是美术专业的性质,都在忽视一个问题,在师范教育中,就接受基础教育的初学者而言,艺术素质的培养过程中,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对人所具有的本质意义。笔者认为,艺术行为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认识、体悟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因而,艺术教育首先应该是针对人的教育,应该是具有艺术含义的教育,一个开放的而非形式规定的教育。

就广义的美术教育来讲,美术的教育内容在三个方面展开:1.文化知识的教育;2.艺术技能的教育;3.艺术行为的教育。就艺术教育的总体来说,无论哪个方面,艺术的教育都必须是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的教育。但在上述师范教育的讨论中,不难看出,我们对艺术教育目的的认识,是在将艺术教育的技能培养、知识教育与艺术素质教育的要求分离开,来强调艺术教育中的技术能力和泛文化意义,而忽略了艺术行为自身对于人的文化价值。无论是中小学美术教育还是师范高等专业教育的讨论中,我们虽然在不断地强调艺术的创造性和文化性意义,但这一强调,大都是将创造性和文化性从艺术体验的行为中剥离开来,孤立地谈它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由于这种观点更多地倾向于艺术教育在教育中的工具性意义,从而,使艺术行为本身的实践性与创造性分离开来,使艺术行为的价值与人生活的本质要求分离开来。造成我们的艺术教育所针对的目的与艺术对于人的根本价值在事实上的背离。

艺术的本质是通过艺术的活动实现对现实的体验,通过某种情感的行为方式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因而,艺术的行为也适用于认知的原则,它总是在相应的环境和生存需求中发生。以幼儿学说话的过程为例,一个母亲对孩子进行语言教育的同时,必然通过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使孩子获得言语的基本条件。语言能力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认识能力的成长而实现。语言能力的成熟,实际上是孩子在整体成熟过程中的一个方面。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语言的掌握必然要在生活的要求中,通过实际的运用过程才能领悟其意义,创造性必然蕴含在这一运用的要求中,它并不能脱离与生活紧密关联的运用要求而孤立存在。就艺术的文化性意义来说也是一样,它不仅包含文化知识的内容,艺术对人的意义,更多地在于我们用艺术的方式来领悟生活,感悟人的存在价值。审美体验来自于我们内心深处对事物所做出的回应性体验。生成美的感悟和体验依赖于我们的体验过程,就如同我们经历生命的过程一样。艺术的领悟同样是在一种实践性的过程中来实现的。因而,艺术的行为也必然总是针对现实做出的实践。由此,反观上述对艺术教育目的的讨论,不难看出,在师范艺术教育的认识中,我们对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和作用,在事实上是忽视的。

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艺术体验方式和思维的发展有着本质的关联,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意义就是对生活本身最充实、最纯粹的体验。艺术的体验性特征要求我们的艺术行为,首先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实现认识的目的。从事艺术的学生所以从绘画学起,不仅是为学习绘画的技能,其目的还在于培养学生用视觉的方式对事物进行体验和传达的能力,建立艺术的行为意识。

在艺术行为中,图像的表达和体认,实际上是对事物的一个“看”法或认识,艺术的行为是以视觉作为体验事物的基本方式来拓展人的认识能力的一个实践。只有通过探索性、体验性和表现性的运用才有可能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到艺术语言的意义。由此看来,现存的师范艺术教育,其艺术实践的意义是否具有艺术行为的含义也是值得质疑的。艺术的行为目的要求我们以艺术的方式来实现对生活的实践,艺术家的体认和观看,是以视觉形式“体验”和“探索”事物的过程。因此,绘画创造的真正价值是在形式体认的要求下,给人提供一个观看的方式,而不是一般人认为的那样,仅是发现美的形象感受。

我们在艺术教育的认识上,对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和作用的忽视,表明了我们对艺术含义的曲解。我们对艺术这个词义的狭隘的认识,分裂了人的本质要求。我们忽视了人的思维、体验、认知都来自于作为同时是精神的、生物的和物理的存在的人的要求。如果,艺术行为本身不是在相应的环境和生存需求中发生,人就不能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我们也就无法依靠这种行为改变或构建我们的艺术观念,获得艺术的创造能力和体验能力。

人的认识从来都不是纯粹来自于对象的映照,认识的世界是在认识者的参与中产生出来的。因而,艺术的创造不在于新的现象、美的式样的发现,而在于建立新的视觉思维的角度和视觉体验的方式。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在“人”的基础上实现认知的起点。因为它能促进我们用体验的方式反思和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艺术的表达和体验中,视觉发现的效应取决于“观看”世界的方法的可塑性。通过视觉的塑造、发现,这个观看的可变性、多样性使我们体验到了这个世界存在的方方面面和我们存在的意义。就人的体验的要求上,成功地运用这种功效,不是艺术家的专利,它也是艺术教育者的责任。我们的艺术教育就正在这个“视觉塑造”的过程中发生着作用。

阿恩海姆认为:想象本身是一种思维的功能,观察则是认识的过程,解释和意义是观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而教育可以阻碍,也可以培育人的这些能力。

在我们的艺术教育过程中,无论面对怎样的对象,就艺术对人的意义上说,都是一样的。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师范艺术教育所面对的学员,不仅是未来的教师,他们首先是一个接受普通艺术教育的受教育者。在这一点上,和所有艺术教育的受教育者一样,艺术教育的价值是相同的,接受艺术教育的权利也是相同的。因而,我们在实施师范性的艺术教育中,不能因为师范的职业教育目的而因噎废食,用一种简化的艺术教育来替代教育中艺术对人的根本意义。这种意识会导致一个危险的结果——它必然把艺术对于人的意义歪曲为某种形式的审美教育或是单纯的技术教育。将审美的概念,引领到仅对现实表象的“美”的发现上,将艺术的教育引申为仅就“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误导学生对艺术的基本理解和认识。在艺术教育的基本问题上存在的这些偏见,会使我们的美术教育不仅与艺术素质教育有根本性的偏离,即使作为专业艺术教育的要求来讲,也会因为这一偏见背离人对艺术的要求。

所以笔者认为,师范类的艺术教育,应该由两个内容组成:首先是针对人的艺术教育;其次是针对美术专业的技术教育。作为接受普通教育的学员,师范生所受的艺术的专业教育首先必须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教育,而不仅是职业技术的教育。就培养艺术教师来说,具备艺术实践的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素质,而这一良好的素质,不是仅理论教育所能给予的,它同时还必须通过艺术的实践行为来实现对艺术价值的领悟。否则,作为艺术教师,在他进入美术教育的实践时,就无法保证他对艺术教育思想的正确理解,并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实现有效的艺术教育。不难设想,如果一个师范生自身就没有得到过真正的艺术体验和教育,他又怎么能够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艺术对于人的价值?

尽管在师范的艺术教育中,由于目前的制度问题使得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矛盾的确难以解决。但我们必须意识到,艺术的教育目的,无论是针对专业艺术人才的培训或是普及教育中的素质培养,艺术素质作为人的基本要求都是一致的,都是作为进入社会的能力准备的。艺术教育应该也必须和人的生存价值结合起来,以便在真正的意义上实现艺术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

实践教育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 文学教育 “诗文赏会” 文学品藻 实践意义

文学教育,指的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之间,经由文学文本的阅读、讲解与接受,丰富情感体验,获得审美愉悦,培养语言文学的能力,进而传授人文知识,提高文化素养,陶冶情操的一种教育行为。这种教育行为的实施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既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魏晋南北朝时期被誉为“文学的自觉时代”,士人主动进行文学与学术创作,文学呈现出繁荣的景象。魏晋时代是门阀士族盛行的时代,高门士族垄断着国家的政治、教育,因此这时期的教育也就呈现出独特的面貌,家庭教育在这时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文学也呈现出家族化的色彩,文学家族层出不穷。高门士族对学术和文学相当重视,他们利用家庭的优势对后辈进行文学修养的教育培养,形成了以家庭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形式对今天的教育也有积极的意义。

一、家训与激励机制的引入

中国传统教育一直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训示中,“齐家”放在第二位,可见家庭教育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而家庭教育中最主要的形式便是家训。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门第社会,魏晋高门贵族世代为官,后辈往往多以先祖荣耀为训,他们称扬祖宗的功业,一是用来自警,二是用来激励子孙以先祖为模范,期望子孙能够延续祖宗功业。所以诫子书、诫子诗数量颇多。诫子书的内容多德行情志的教导,而高门贵族为了保持门风不墮,也每每教导子孙以文才自见,提高他们在经籍文史方面的修养。王僧虔教育子孙要多读书:“或有身经三公,蔑尔无闻;布衣寒素,卿相屈体。或父子贵贱殊,兄弟声名异。何也?体尽读数百卷书耳。”(《南齐书·王僧虔传》)诸葛亮《诫子书》中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家诫中,先辈的激励作用影响最大。琅琊王氏家族的重要人物梁代的王筠《与诸儿书论家门集》云:“史传称安平崔氏及汝南应氏并累叶有文才,所以范蔚宗云崔氏雕龙。然不过父子两三世耳,非有七叶之中,名德重光,爵位相继,人人有集,如吾门者也。沈少傅约常语人云:‘吾少好百家之言,身为四代之史。自开辟以来,未有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也。’汝等仰观堂构,思各努力。”(《梁书·王筠传》)陈郡谢氏家族的谢混、谢庄也多教育子孙蝉联祖业,以才闻世。因此六朝两大家族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学术、文学世代绵延。谢氏家族有“阳夏八谢”,以诗文著称,尤以谢灵运、谢眺为最,文学史誉为“大、小谢”;王氏家族“七叶重光”,有王融、王筠诗文传世。王氏的书法世代相传,有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到南齐王僧虔也善书,齐高帝与僧虔赌赛书法,“谓曰:‘谁为第一?’对曰:‘臣书第一,陛下亦第一。’帝笑曰:‘卿可谓善自为谋。’”在这些高门世族中,祖辈的风雅爱好往往会对后代产生极大的影响,成为这一家族世代引以为自豪的荣耀。所以家族文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突出特征。如建安时期的三曹;西晋的三张、二陆、两潘;梁代的萧衍、萧纲、萧绎与徐陵父子和庾信父子等历代辈出。其他像贺循、杜预以及上文提到的安平崔氏及汝南应氏都是累世家学。这些都是和良好的家学渊源分不开的。这也正说明了家庭教育在形成魏晋士人的良好的文学修养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祖辈的垂范作用使他们在文学上能够登堂入室。

二、“诗文赏会”与互动式教育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方式还表现在兴盛的私学上。世家大族家底殷实,族中子弟往往众多,故大多延师于家塾,以教子弟。他们往往重金聘请饱学博识之士,系统教授学业。因为高门大族数世同堂,因而其家塾规模也相当大。《北齐书·杨愔传》记载杨愔“一门四世同居,家甚盛隆,昆季就学者三十人。”另外家族中的有声望的人经常组织同族子弟在一起切磋诗文技艺。最典型的当数陈郡谢氏。谢安在隐居东山和身居宰职时经常组织子弟进行“诗文赏会”活动。《晋书·谢安传》载谢安“又于土山营墅,楼馆竹林甚盛,每携中外子侄,往来游集”用山水陶冶其下一代。有一次,谢安在下雪天组织子侄辈赏雪吟诗。谢安出一命题,让他们即景赋诗形容眼前的雪景。“俄而雪骤下,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非常高兴,逢人便说:我家又出了一个才女。“诗文赏会”是一种群体性的诗文艺术的探讨活动,通过同一题材的集体创作或对某一作品的集体评价,从而促进对文学艺术的切磋、研磨。这种“诗文赏会”的形式,可使他们的诗文技艺在比较中迅速得到提高。谢道韫世称“咏絮才”,正是在赏会中脱颖而出,虽然是一女辈,但其诗骨格高峻,不让须眉。谢安对“赏会”的偏爱使谢氏的后人都非常钟爱于此道。《南史·谢混传》云:“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谢灵运在退居山阴时,与谢惠连等“以文章赏会,共为山泽之游。”(《南史·谢灵运传》)陈郡谢氏作为声势最煊赫的家族之一,家族子弟从小接受了很好的文学教育,在共同的教育氛围中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家族文化传统,谢氏子弟以“雅道相传”的精神实质,造就了“追求山水”的家风。这种“诗文赏会”形成互动式的教育模式,可以激励参与者的热情,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互相进行品评,其优劣长短就有了比较,对互相之间的创作特点和风格都会产生交叉影响,甚至会形成群体性的文风,对一代文学产生影响。

三、品藻与社会评价机制的建立

魏晋时期有一套独特的社会评价机制就是人物品藻制度。东汉末年盛行的人物品评本是考核官吏的方式,而最初对人物的评价多倾向于德行,到建安以后则开始偏重于人物的才干和气质。因为魏晋人对文学的重视,他们开始把这种品评方式引入文学评价中。时人的文学影响借助于高士的品评可以获得极高的声誉,于是身价倍增。所以当时的人也非常注重社会评价,有时人们为了获得声名甚至不惜主动邀誉。西晋诗人左思在写成《三都赋》后,因为地位低下,并不被人看重,“思自以其作不谢班张,恐以人废言,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张载为注《魏都》,刘逵注《吴》、《蜀》而序之曰:‘观中古以来为赋者多矣,相如《子虚》擅名于前,班固《两都》理胜其辞,张衡《二京》文过其意。至若此赋,拟议数家,傅辞会义,抑多精致,非夫研核者不能练其旨,非夫博物者不能统其异。’司空张华见而叹曰:‘班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左思的“洛阳纸贵”正是得益于名家的推荐。陆机在太康末年来到洛阳,先去拜访张华,张华像见了旧时相识一样对他们说:“平定东吴的利益就在于获得了两位俊杰。”并把他们推荐给诸公,于是得以扬名洛都。因此社会名流的评价是文人能够以才华闻世的重要途径甚至是捷径,如果不能获得社会的肯定评价乃至被社会评价诋毁,则即使有才华也不得不黯然隐世,其学问也就不能流传。《世说新语·轻诋篇》记载:晋隆和年间,有处士河东裴启,撰汉魏以来迄于同时言语应对之可称者,纂集成书,谓之《语林》,在当时颇为盛行,但因为其中记载谢安的话不实,被谢安所诋毁,其书遂废而不传。所以我们现在无法见到《语林》的原本。对作家的品藻往往是一个时代文学风气和文学修养水平的展示,对魏晋六朝士人的文学创作的积极性无疑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鲍照评价谢灵运说:“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故他的每一首诗传到京城,当时贵贱莫不竞写,远近钦慕,名动京师。谢灵运也因此颇为自许。社会的评价一般包含着当时人共同的观念,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给予作者较公正的评价,作者也可以在评价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创作,也以更多的精力投身到诗文创作中,同时可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正因为这一评价机制,魏晋人对文学创作的热情高涨,促使魏晋的文学的到来。

实践教育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基础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实践意义

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中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小学至高中的必修课。作为课改标志性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设置至今已有十余年,虽然我们的专家团队坚持不懈的摸索和探究,已基本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念体系,但在基础教育现行阶段,推进这门课程实质是举步维艰。现结合古今中外教育家思想行为、国内外课程改革理念、先行试点学校的成功经验等,再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实践意义,以期望给各位坚守该课程的信念。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反应世界基础教育改革方向的课程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课程教学理论家布卢姆(Bloom.J.)开展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研究,提出了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分类体系,构建起著名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并对世界各国教学质量管理与教学质量评价产生深远的影响;2009年11月英国的《麦肯锡报告》强调,基础教育改革要致力于创造最佳的学习、卓越的教学、最优的教师,以实现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切实致力于英国国民的领导力、信息能力、共同操作能力、自主改进学习的能力等六大核心能力的形成。在研究21世纪的教育目标,日本定位为培养宽广胸怀与丰富的创造性能力,培养自主、自律精神,培养在国际事务中能干的日本人;韩国突出强调了自由、自主、自律精神,提出了“全人观念”,其内涵是:健康的人、独立的人、创造的人、道德的人。国际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一是强调国际意识教育;二是注重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三是回归生活,联系社会,突出学生主体需要;四是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在这一趋势下,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中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该课程旨在培养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21世纪学校培养“顶尖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应对世界教育改革挑战的重要举措。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是我国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导方针》提出“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未来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其要点是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决定。关于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特别强调了“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内容”。在我国,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责无旁贷。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是帮助我国课程由单一化走向综合化的有效途径

课程是育人的图纸,实施什么样的课程就能培养出具有什么样素质的人。追求课程的综合化,加强课程与学生经验的联系,打破各门课程的分割,使课程回归学生的生活是新课程的基本点。新课程改革推进了课程的综合化,新高考政策的出台更进一步表明了综合素养的重要性。我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试图打破各门课程的分割,把语文、数学等各个学科分支领域的知识综合起来,用以解决生活中的若干实践问题,进而把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升到综合素养。

四、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是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措施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课程的形式出现的国家并不多。我国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是一门新的课程形态,更是一种在基础教育阶段有普适价值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改革中被定位为标志性课程,是针对现行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出的。这门课程的学习方法有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查阅资料、合作交流、实验、设计、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这些方式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实开展这门课程能够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五、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之核心理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着眼于提高学生对社会、对自我的品德认知和观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形成积极的价值观,改变生活的态度,为学生的社会化成长服务,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引导学生体验和运用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信息能力、社会生存、动手操作等实践能力等。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能发展学生的实践智慧,培育学生的思维品质,突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激发、引导和培育,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六、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是国内外教育名校的课程特色

实践教育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云计算;教育;实践;意义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3-0000-01

Cloud Computing Practice and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China Education Field

Liu Xiaoliang

(Shanghai Zhabei District Teacher Continuing Education College,Shanghai200070,China)

Abstract:Cloud computing as a trend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has been highly valued by the government,and as a second Five-Year Plan of China an important writing part of the government work report.Therefore,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cloud computing and production development process,and points out the specific field of education in our practice and significance.

Keywords:Cloud computing;Education;Practice;Significance

在今年两会上,总理代表我国政府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我国的信息产业技术,全面提高我国的信息化水平,这其中就包括了统筹布局下一代互联网,加强云计算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具体举措。这表明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云计算,已经被正式提上了政府工作的议程。

一、云计算的概念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新兴的商业计算模型,由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 Computing)、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发展来的,眼下,云计算仍是一种新生事物,人们对其的研究和认识仍在进一步发展中,因此,尚没有一个普遍被认同的定义。网络浏览器先驱马克•安德森认为,“云是天空中的一种智能、复杂、强大的计算系统,人们只要插上就能用。”目前我国研究界比较认可的定义是由云计算研究专家刘鹏提出的:“云计算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通俗地讲,所谓云计算,其实就是放置于互联网上的大量服务器集群的软硬件资源,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服务器的形式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任何资源。

二、云计算的产生和发展

云计算的首次提出是在2006年,当时著名的网络搜索引擎公司谷歌推出了“Google 101计划”,随后世界上其他的大公司都纷纷跟进,也相继提出了自己的“云计划”。如IBM的蓝色巨人计划,亚马逊的弹性计算云服务等,在软件管理、在线支付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从而推动了云计算的快速发展。

三、云计算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实践

作为一项正在探讨中的新兴技术,目前云计算在我国教育领域尚没有得到全面的技术运用,不过以计算机技术和教育资源相整合的多媒体教育模式已经在许多的高校和城市学校中得到了普及,从而为下一步的云计算技术的具体应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目前我国高校在云计算的具体实践方面还是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建立数字图书馆。一些高校为了实现资源的共享,往往联合起来将各自的数字资源统一整合,从而建立一个规模较大的“云”,还有的学校把这一系统和国家图书馆联合起来,形成了一个规模更大的“云系统”,然后把这一资源提供给广大的校园网内用户,访问中国知网的端口等,从而为广大学生和教师在线阅读、查阅资料提供了便捷。

(二)联合中国知网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对于广大教师和学生来说,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本专业研究成果,撰写学科论文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没有一个这样的能够提供论文和期刊查阅的庞大的“云”连接而自行购买资料或者以其他方式搜集资料的话,肯定费时费力并且资料也不可能搜集齐全,如国外一些期刊在国内个人很难收集到的,所以,对论文的质量肯定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并联合社会各界建成了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规模最大的"CNKI数字图书馆",可谓是目前最大的文献资料“云”资源,目前的高校和一些大中专院校大都通过端口和中国知网进行了对接,有利地促进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三)整合名师课堂,实现在线教学。我国的教育资源分布十分不均衡,优势教育资源大都集中在中东部大城市和重点学校里,而中小城市和非重点学校的教育资源则十分匮乏,尤其是西部中小学,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尚没有完全到位,教师福利待遇更是很少,甚至有的地方连教师的基本工资都不能保证足额发放,名师资源当然就更是奇缺了。而借助于云技术,可以把全国所有的名教师讲授的课程制成影音资料,从而借助互联网实现在线学习和答疑解惑,因此,实现了名师资源的全面共享。

四、云运算对于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实现全球化教育资源的建设。如上文所述,借助云技术,可以整合全部教育资源,达到优势互补的作用。如果我们把全球的优势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强大的“云”,那么在家中就可以聆听全球所有名师的讲课视频,查阅全球所有的报纸、期刊,访问所有的在线图书馆,从而达到学习方便、高校、费用低廉,节约时间和成本的作用。

实践教育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

创业教育

战略意义

实践路径

1.引言

1997年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拉开了全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帷幕。2010年,教育部又颁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进一步要求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提出,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这说明,大学生创业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高校纷纷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高职院校主要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2.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战略意义

2.1创业教育是增加就业的最积极有效方式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据《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10多万人选择“啃老”;即使工作一年的人,对工作的满意率也只有47%。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大学生将面临越来越沉重的就业压力。[1]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单靠政府和企业的力量是难以完全消化庞大的就业人口,这就需要高校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通过创业带动就业。

2.2创业教育是经济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创业性就业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美国就业政策成功的核心,鼓励创业是带动就业增长的主要措施。哈佛大学创业教育研究表明,创业教育课程使学生们的创业知识增加了20倍,并将他们开办公司的速度提高了30倍,将他们创办企业的可能胜提高了4倍。[2]创业者们和创新者们己经彻底改变了美国和世界的经济,创业者们正在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巨大价值,当今美国财富中超过95%是由1980年以后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E时代(E-Generation)创造的。小企业承担了美国税收总数的54%,鼓励和扶持创业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3创业教育是加速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助推器

当前,我国科技产业化的状况与先进国家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全国每年有专利技术7万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3万多项,但转化为商品并形成规模效益的仅占10-15%,而发达国家一般达到60%以上水平。像北京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率也仅有20%,而美国硅谷却高达60-80%。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的多方面的,其中缺乏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是主要因素之一。一些科研单位科研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研究开发力量虽强,但市场实现力量却较为薄弱,使科研成果也难以转化为生产力。2012年,中国科技大学与安徽省政府合作打造中国科技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以期更好地加强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2.4创业教育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为了进一步高职院校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高职大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教育,构建健全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保障体系显得尤为必要。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高职大学生创业比例领先于本科生,据麦可思《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中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连续两届略有上升,2011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到1.6%,比2010届(1.5%)略高0.1个百分点,比2009届(1.2%)高0.4个百分点。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2.2%)远远高于本科毕业生(1.0%)。[3]这些数据说明高职院校开展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已初现成效,需要不断的加强和完善,以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探讨

3.1加强对创业教育的组织领导

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除了要有政府层面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外,建立稳定健全的高职创业教育领导组织是做好创业教育的基础。大学生创业教育领导组长应由学校主要领导兼任,各系、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从而为大学生创业教育建立起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此外,学校还应建立起大学生创业教育相关制度保障,包括学生创业奖励制度、校园创业园区运行管理制度、大学生创业教育考核制度、创业教育师资选拔和培训制度等。学校还要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学生创业制度,聘请创业型企业家、教育专家作为学校客座教授,定期来校指导学生开展创业教育。

3.2丰富创业教育课程

我国高校在创业教育课程开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创业管理入门》、《“创业实务》等作为创业教育必修课。南京工业大学“将创新创业意识渗透到学校教学、管理等诸多环节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引领大学生创业”。当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但存在师资力量不够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单一,课程内容缺乏吸引力等问题,需要大力改进。吉利大学在这方面作了很好的探索,该校与企业进行了涉及人才培养全部环节的深度合作,邀请万科、吉利、IBM、中铁物流等企业参与课程体系的设置,多方签订实习基地,进行广泛的校企合作,为学生就业、创业开拓出一条绿色通道。[4]

3.3建立创业孵化器

由于大学生创业缺乏资金和平台,使创业成果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时候政府、企业和高校的的创业孵化器就显得非常重要。创业孵化器的资金来源和基地建设可以由政府和学校划拨,也可以由企业捐资。专项资金的来源可以借鉴美国的捐赠席位(Endowed Position),美国自1963年出现第一个捐赠席位开始至2003年捐赠席位已达到277个,获得的创业资金超过十亿美元。因此,利用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多方力量来设置创业孵化器对于促进大学生创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值得欣慰的是,政府和社会各界做了很多努力。例如:2010年8月,中国移动以中国移动互联网基地为依托,联合团中央推出“MM计划”,以“拓展青年开发者、助力就业创业、践行社会责任”为目的,以3年为周期,面向全社会推广,为青年创业提供了一个零门槛、高回报的孵化平台和展示平台。[5]今后,我们应大力鼓励和支持高职院校与政府、企业合作建立更多的创业孵化器或创业孵化园。

3.4营造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

相比西方文化特别是美国文化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中创业和创新意识不强,创业动力明显不足。例如:儒家提倡 “君子喻以义,小人喻利义”、“学而优则仕”等思想使国民长期以来普遍缺乏冒险意识和开拓精神,对大学生的影响则是反映在就业选择中求稳怕变,追求安逸,当前我国的公务员考试热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传统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我国正处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历史阶段,需要造就数以亿计的创新型人才。高职院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中要营造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使创业和创新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重创业精神教育,注重培养与学生创业相关各项心理素质,如冒险精神、执着精神和创新精神等,克服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践的危害,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创业比赛,通过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才干,增长创业技能。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高校省级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保障体系构建研究(SK2012B469);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2011-2012年度教育科研规划项目(BCB12012)。

参考文献:

[1]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57万大学生待业在家[EB/OL].news.省略,2012-11-01.

[2]Forging the link between education and business[EB/OL].省略,2011-1-22.

[3]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EB/OL].省略,2012-06-11.

[4]王亮.民办高校如何突破发展瓶颈[EB/OL].http://省略,2010-12-18.

[5]“MM计划”:移动互联时代创意孵化器.[N]中国青年报,2011-07-18,第10版.

实践教育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创新教育;“有意义;”学习方式全面发展

学习方式又称学习风格,是当代教育理论范畴中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作为一种专业术语最早由美国学者哈伯特•赛伦在1954年提出。它首先出现在心理学领域,之后和“学习方式变革”一起引入课程改革语境,成为学界不断探讨的重要问题。从内涵上看,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达到目标而采用的一系列学习方法或学习手段的总称。它不仅包括学习者在学习时形成的独特行为习惯和操作风格,而且还关涉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是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性。从这个角度而言,学习方式直接决定着学习的效果,从方式、手段、策略等角度内化着学生对课程内容接受的真实状态,同时也有效地外化为学习者对课程内容操作、应用的实际水平。在现有的研究资料中,以北京师范大学廖泽英、南京师范大学谭顶良、天津师范大学郝贵生等为代表的学者们,他们的研究主要针对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出现的问题,真正基于大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寥寥。而实际上,在高等教育领域,同样也会因学生的学习方式选择失误进而带来教育行为的失效,并且教师“预设”的理想状态与学生接受教育之后的实际情况也常常出现牴啎。瑞克(BrownRic)曾针对学生的学习明确指出:“如果教师的教学形态与学生的学习形态一致,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较佳,学生的成就表现较好。”[1]从这个方面而言,探索一个行之有效的有意义的学习方式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更贴近我们的教育实际,更具有一定的实践应用价值。在多渠道地探索有意义的学习方式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同时尤其要注意搭建教师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意义生成的有效桥梁,针对当前教学实践以及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弊端,提倡自主、探究、体验、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老师为中心、课堂为阵地、教材为圣经、考试为准绳的传统格局,大力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

1传统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型学习。所谓的接受型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而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的方式,接受是掌握知识的唯一途径。在接受型学习中,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宰,是主体。学生是客体,他无需行独立的思考和理性的判断,只需接受、汲取和掌握老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判断其学习优劣的标准是其知识掌握得是否精准,在一定的时期或环境下是否能做到较好地反馈和运用。这种方式有助于建构一种稳定清晰的认知结构,这些知识是学习者探索世界的基础和主干,是必备的思想养料。另外,人类的知识浩瀚无垠,学习者不可能一一穷究获取,通过老师的传授和学生的接受,大大减少了学习者独立学习的时间,学习者只需将这些知识作为间接经验吸纳到自己的认知体系中,这一学习过程无疑是高效的。同时需要看到的是,传统的学习方式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首先,传统的学习方式旨在接受,接受与否成为衡量学习效果的重要参照。过分注重接受,会自然阻遏学生的探究和思考,影响学习者在整个学习过程所能体现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学习者不会更多关注知识与知识之间的链条关系,也不会更多对现成的知识加以质疑和评判。相反,学习者会以老师和教材及笔记马首是瞻,把准确地掌握和反馈知识作为学习的主要目的,教师也会以此作为评判学生学习的主要参照。符合答题标准的学生试卷会得高分,游离于答题标准的学生试卷会得低分或不及格。这样的考察标准虽然能保证学生获取基础知识,但更大的弊端是,学生无法在学习过程中建构独立的思维能力,做不到举一反三,更无法形成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其次,传统的学习方式更多在于对理论知识的识记和掌握,这种学习目的自然放松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会阻塞知识转化能力的渠道。传统的学习方式更多依凭于课堂和教材,忽视了实验室和校外课下等有效资源的利用,导致学生死读课本,死背笔记,过于仰赖或盲从于老师,造成了高分低能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欠缺。

2影响学习方式的主要因素

传统学习方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产生是社会、历史、文化及体制等多方面综合因素造就的结果。

(1)学习方式离不开观念基础和物质基础,自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物质环境和经济环境。比如,相对于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在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环境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在现代化程度、观念思想等方面表现得更为开放、进步和自主,这些自然会带动学习方式向多元、人文、丰富等方面发展。没有高度发达的经济环境,远程学习和网络学习也是不可想象的。在意识形态领域,合作还是压制,平等还是奴役,民主还是屈从,自然也会带来学习方式的不同选择。

(2)不同的文化形态也会影响学习方式的选择。陈佛松先生认为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差异性,比如东方文化属于大河内陆文化、封闭农业文化、哲学伦理型文化,富于爱国精神、君主专制重人治等,而西方文化则属于海洋多岛文化、开放商业文化、科学知识型文化,富于冒险精神、民主共和重法制等。[2]由此可见,传统的东方文化追求伦理秩序,贬抑个性和变化,推崇稳定和集体,而西方文化相对而言更推崇个性和创新,尊重个体和冒险精神等等,这些会带动东西方文化体系下不同的学习方式,合作、体验、互动和交流在不同文化环境下会体现为不同的学习类型和方式。

(3)学习方式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不同的教育体制。大体而言,教育体制是指用以调整个体行动者之间以及特定教育组织内部行动者之间关系的强制性或权威性的行为规则体系。[3]从这个角度而言,教育体制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自然会对学习方式构成约束力。比如,在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基本上是围绕着高考和中考制度进行的,高考和中考是指挥棒,考得不好一切只会显得很苍白。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成熟,教育体制也会随之转型,逐渐改变以往的忽略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旧有模式,力图使教育体制从呆板、单一、僵化、封闭走向民主、多元、高效,相信学习方式也会有一个更为科学、更为完善的发展走向。

3有意义的学习方式的优化探索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非常强烈,那些没有形成独立思维缺乏全面发展能力的学习者变得越来越没有竞争力。尤其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新传媒技术广泛应用,社会日益需要有专业能力为核心技能的多栖人才,具有综合专业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身心以及熟练的实用能力越来越成为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比如单位招新人,除了专业水平外,还希望其对相关领域知识有较好的掌握和运用,此外是否有吃苦耐劳精神、待人接物是否得体、团队意识是否强等,均会纳入考察其是否具备竞争力的范畴。为此,注重把基础理论的掌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性需求与社会多元需要有机结合,注重把加强基础与强调广泛社会适应性有机结合应该成为学习方式改革优先需要考虑到的。

(1)明确传统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学习方式的内涵外延,界定二者的联系和区别,探索转变及优化整合的途径、手段,努力实现“意义”的多元性。明确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的内涵与外延,密切学习者与教学者以及社会需求的内在关系,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不相适应的部分,实现学习、研究、产出的优化组合。

(2)明确专业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目标要求,细化学生的差异性,提倡分层、分级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行为的针对性和效果。明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结构,重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阐明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关系范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促进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3)全程跟进与质量检验。对过程、结果的关注,其实质是对专业学生学习的每个环节的关注。有意义的学习不仅表现在学习的质量上,还表现在学习影响的长度和广度上。通过学科竞赛、就业质量、考研率、人文维度、社会反响等各个层面去检验学生学习质量,根据结果形成整改方案,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方式的“意义”增长点。

(4)完成专业有意义学习方式的路径初探。如创造对学生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变革满足学生需要和社会需求的培养模式;建立专业导师制,帮助学生实现学习阶段的转变,优化学习成果;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互运用,搭建学习、研究、产出三维一体的学习平台;改革考试方式,加大论文、口试、作品展示等实践环节考核力度;调整教师的教学方式,变更教师的育人理念,在各个学习环节中老师们要尽力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力图向学生传达一种信赖和支持。探索多元化学习方式的灵活运用,如体验型学习方式、研究型学习方式、机械型学习方式、合作式学习方式等。学习方式直接关涉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对学习方式的变革势在必行。同时,学习方式的改革一方面要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另一方面也要遵循教育和学习的内部规律,从学习者的特点、育人理念、学习环境等综合因素出发,努力缩短教育培养目标与教育现状的显著差距,弥补创新能力培养和实践能力欠缺的不足,在助推社会发展、服务于全人教育培养等方面做出有意义的探索。

参考文献

[1]BrownRic.Perceptionsofteaching-learningstyle:theMediatingprocessinstudentevaluationofinstruction[J].CEPRQuarterly,1979,12(4):16-18.

[2]陈佛松.世界文化史[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