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绩效考核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绩效考核论文

绩效考核论文范文1

在以往的企业绩效考核工作当中,考核指标较少,评价体系相对简单、粗糙,无法触及到企业工作岗位的方方面面与具体细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绩效考核工作的作用效能发挥,加之考核方式并不科学,往往都是部门领导根据自己的主观看法,对员工进行考核评价,这就会降低绩效考核的客观性,既无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也难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针对这样的情况,必须要进行绩效考核管理创新,完善评价体系与考核方式,在评价指标与体系方面,要尽可能的细化,例如对于所有企业员工既要有统一的职业道德、思想行为考核指标,又要根据各个工作岗位的特征,制定能够反映出岗位工作成效的针对性指标,比如针对企业的营销人员,应考核其当月、当季度或是当年的营销额、销售费用(差旅费、招待费等)、资金回收率等情况,以使评价指标体系丰满、立体起来。在评价方式方面,必须要注重评价考核的客观性、公平性,不能掺杂任何的主观情感因素在其中,例如可以让员工与员工之间进行相互监督、相互评价考核,然后再由部门领导对员工进行评价考核,最后再将两方的考核结果折衷,作为最终的绩效考核结果[1]。

二、将绩效考核与培训相结合

在企业中,工作业绩非常好与非常差的员工数量仅占少数,例如最好的和最差的员工分别占企业员工的百分之十五,而处在中间位置的是百分之七十,在绩效考核期间,考核排名靠后的百分之十五的员工,是要被企业强制处罚的,前百分之十五的员工,会获得一定的资金奖励。但是,也可以转变一下观念,将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与年终奖挂钩,同时对这些排名靠后的员工进行培训,在下一阶段的绩效考核中,同样是排名在最后的百分之十五的员工接受培训,前一个阶段已经接受培训的员工上岗工作。由于自己的年终奖会因此降低,为了增加收入,这些员工肯定会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以便自己的绩效排名靠前。所以,在企业的实际绩效考核中,可以有机地结合这两种方式,创新考核制度,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对于那些处在考核排名比较靠后的位置的员工,这个排名通常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一定影响。而且,我国现今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一旦失业就难以保证能找到工作,所以这些员工在担心的同时,对企业也会有一定的不满情绪,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犯罪的发生。通过上述的考核与培训方式,即使员工绩效考核排名比较靠后,但是经过努力的培训,下一个阶段仍然能够保证上岗就业,员工心理的不满情绪也会大大减少。同时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员工的工作水平、心理素质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工作来说也是非常有益的[2]。

三、结语

绩效考核论文范文2

本人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理解和认识不到位

企业管理者对绩效管理认识和阐述的角度不是建立在完整的管理体系和正确的管理理念的基础之上。对于员工的沟通、反馈及促进改进等重要环节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扭曲了员工对绩效考核的认识,成为绩效管理实施中的阻碍以及难以取得预想效果的重要原因。

2培训与宣传不到位

一是在实施前,尽管有的企业可能进行了动员和宣传,但是对具体的实施过程和有关操作技能的辅导培训做得不够;二是在实施过程中,针对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管理者未能及时对员工给予正确的思想引导,从而造成了员工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相当一部分员工认为绩效管理是管理考核者的事情,而没有认识到这应是所有员工共同的责任。同时,许多被评价者担心出现不利的考评结果,将会影响自己的前程、利益,从而产生抵触情绪。

3目的与标准不明确

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工作的开展、促进管理提升而采取的一种管理手段。而许多企业的考核主体与考核对象都没有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同时,绩效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存在共性特点,但也须兼顾企业的个性特征。而部分企业的绩效考核标准过于模糊,在结合实际方面做得不够。同时,以不全面的考核标准或没有针对性的标准来对被考核者进行考评,极易导致不全面、不客观的判断,很难使被考核者对考核结果感到信服。

二建立绩效管理体系运行的保证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根源,在绩效管理实施中,必须要有针对性地建立配套的保证措施。

1明确绩效管理四种角色的职责定位

绩效管理系统涉及面广,与每一个员工都息息相关,需要全员的参与,但在具体定位中,领导者、管理者、考核者、被考核者的职责又应有所不同。

1.1领导者是总体目标和政策方针的决策者

绩效管理的领导小组是绩效管理工作的领导者,负责设定企业绩效管理的总体工作目标,制定企业对员工的绩效期望,明确具体的管理政策和方针,负责对考核制度、考核结果等进行审定。

1.2管理者是管理措施的制订者

负责企业绩效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建立员工绩效考评体系,掌控绩效考评流程,审核各单位、部门考评结果,协调处理考评中出现的问题,保存员工绩效管理档案,提出绩效管理系统改进建议等。

1.3考核者是绩效考评办法的落实者

做好所辖范围内的考评管理工作;帮助下属学习绩效管理理念、办法、流程以及公司的战略目标、部门阶段性目标任务和员工应承担的职责;与下属协商制定年度、月度工作业绩考评指标;做好绩效评价资料的整理、分析和保存工作;按照绩效管理要求,客观公正地评价下属的工作业绩和工作表现等。

1.4被考核者与直接主管一起制定业绩考评指标

按照绩效考评办法的要求,努力完成既定目标;积极参与制定个人绩效改进计划,不断提高工作业绩和自身能力。

2做到既突出关键绩效指标

又兼顾基础管理指标在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时,如果对企业生产经营指标全面管理,则管理的工作量很大,成本高,重点不突出;如果仅抓关键绩效指标的跟踪管理,对基础管理工作不考核,则造成管理片面、不完善。为解决这一矛盾,可采取对关键绩效指标进行重点跟踪管理,对其他基础性工作,如部门职责履行情况、部门间配合情况等,均采用考核异常的管理方式,做到“抓大不放小”,减少管理成本。

3保证实施过程的规范

绩效考核论文范文3

关键词:烟草企业;管理层激励;品牌宽度;绩效考核

近年来,随着各地控烟政策出台和消费者健康意识增强,我国烟草企业的发展面临获利空间变窄、库存压力增大等难题。有必要从加强内部员工执行力等方面提升管理效率,实现持续发展。客户经理作为直接服务客户的一线销售人员,承担着销售服务、品牌培育和市场分析等重要销售工作,是烟草企业提升烟草销量,拓展市场空间的重要动因,对烟草企业转型成长和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当前,部分烟草企业已经进行了提升客户经理工作效率的研究和实践,如科学分配任务、加强教育培训、增强服务意识、优化考核等。本文以福山烟草公司为研究案例,通过实地调研与员工访谈,在对客户经理工作流程与绩效考核时间进行充分考察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和方法,优化了客户经理绩效考核指标,并以考核结果为依据,构建出新的激励方法。

1相关理论基础

绩效考核是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目的是通过提高个体的效率最终实现单位的目标。早期绩效考核经历了尊崇单位经营目标,依赖制度性规范、程序和方法,专注于员工能力、态度、业绩三个层次。现代的绩效考核与管理是从组织核心竞争力出发,以提高组织的综合能力为目的、以绩效管理为手段、以求实现组织与员工的利益共享和双赢。其基本理论基础阐释如下。1.1目标管理理论目标管理(MBO)由彼得•德鲁克提出,倡导员工参与目标设定过程,强调“自我控制”,有助于协调组织中集权与分权矛盾,促使权力下放,且绩效标准是按相对客观的条件来设定的,较为公平。目标管理考评体系有助于改进工作效率,而且能够使单位的管理者根据迅速变化的竞争环境对员工进行及时的引导。但目标管理的实质是反向式控制管理,容易导致对质量的忽视;制定高额利润或绩效目标,仅靠奖罚来管理,容易导致单位的管理走向极端。目标管理法在西方应用相对成熟。但是,我国应用目标管理考核需要具备一定的情境和必要条件,具体包括:严格准确而又开放地确定目标;管理人员要与员工一起找出并剖析目标和难点;目标管理需要争取应有的支持和责任分担;绩效应该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计划、开发、激励制度的建立结合起来;绩效考核结果要与薪酬基本实现对等;考评要频繁的进行反馈,目标管理的实施要滚动进行等。1.2关键业绩指标理论KPI是单位战略目标的层层分解,通过KPI指标的整合和控制,使员工绩效行为与单位目标要求的行为相吻合,降低行为偏差,进而保证本单位战略目标的实现。另外KPI在设计上比较注重量化指标,通过数据计算比较容易让人接受。但是基于关键业绩指标体系进行绩效评估时,很难确定客观的、量化的关键绩效指标。KPI不适用于绩效周期较长且外显的绩效行为不明显或不容易量化的部门。在对客户经理的业绩进行评价中,存在销量、结构、鲁产百元等指标,这些指标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可以根据相关标准进行拟合,并提炼出科学评价客户经理经营业绩的关键指标,包括核心业务考核指标、品牌培育考核指标和辅助考核指标等。1.3激励理论激励是指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进而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性活动。实行绩效考核的目的就是激励相关主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大限度实现组织目标。当前,主流激励理论大致可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行为修正型激励理论三大类,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等。其中,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豪斯的“激励力量理论”、洛克的“目标激励理论”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行为修正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挫折理论”和海德的“归因理论”等。本研究通过对客户经理绩效考核指标的确定,并有效结合需求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等激励理论,构建了客户经理的激励机制。

2客户经理绩效考核的原则

(1)市场化导向原则。烟草企业转型发展背景下,管理人员应把握市场真实需求,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升级版考核模式,合理配置客户经理人力资源,为推进市场化取向改革奠定坚实基础。(2)有效性原则。营销转型是烟草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考核体系的优化升级必须突出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客观公正地评价客户经理工作,为营销队伍转型升级提供有效保障。(3)可量化原则。可量化原则是考核体系科学有效的基本前提,是营销战略顺利落地的基础。因此,管理人员应细分各项考核内容权重,明确各项指标分值,以量化性的考核目标指导客户经理工作方向、明确工作重心。

3客户经理绩效考核指标设计

根据调查,福山烟草客户经理被安排11条访销路线,负责130多个零售户的访销、宣传和咨询工作,如何在提高营销质量的前提下,对客户经理的绩效考核指标进行重新设计,重构工作内容,进而提高福山烟草客户经理人员的配置效率,促进投入产出比,成为推动烟草发展的关键。3.1客户经理绩效考核指标构成。本研究根据考核指标性质和实际划分需要,并结合关键业绩指标理论,将考核内容分为核心业务考核指标、品牌培育考核指标和辅助考核指标三部分。其中,核心业务指标主要由销量、结构、铺货、线路品牌宽度达标率和品牌上柜等5个具体考核指标构成,品牌培育考核指标主要由鲁产百元、细支烟、鲁产一二类等9个具体考核指标构成,辅助考核指标主要由临时性重要工作、终端环境展示、价格管理和客户服务手册等11个具体指标构成。其中,核心业务指标和品牌培育指标根据相应的考核标准进行测算,辅助指标则根据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分数的加减项处理。具体考核指标构成如表1所示。3.2客户经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内涵阐释。在客户经理绩效考核指标中,销量、结构、铺货等核心业务考核指标的考核标准相对规范,如销量=∑实际完成量/计划量*权重(权重为15%,得分上不封顶,月进度低于80%,所有量化指标不加分);结构=∑实际完成量/计划量*权重(权重为10%,上限120%);铺货=∑实际铺货面/计划铺货面*权重(权重为6%,单规格得分上限110%)等。需要指出的是,线路品牌宽度达标率指标的计算与考核相对复杂。经过定性讨论和定量计算,本研究以福山烟草2016年1季度1053份零售户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将客户所在区域、零售户等级、月度订货平均数量及月度存销比等指标数据作为主要影响因素,运用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得出福山烟草各线路的品牌宽度标准和理想品牌宽度标准,并与品牌宽度现状(2016年1季度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出线路品牌宽度的有效达标率。福山烟草品牌宽度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鲁产百元、细支烟及鲁产一二类等品牌培育指标的考核相对简单,如鲁产百元=∑实际完成量/计划量*权重(权重为15%,得分上不封顶);细支烟=∑实际完成量/计划量*权重(权重为6%,上限130%);鲁产一二类=∑实际完成量/计划量*权重(权重为4%,上限130%)等。辅助考核指标中需要着重说明的是承责投诉指标,该指标根据承担责任投诉的起数,每起扣2~5分,与客户满意度等紧密相关。

4客户经理的考核激励策略

烟草企业应在客户经理考核机制优化升级的基础上,重构管理层激励体系,切实通过烟草销售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本文认为客户经理考核激励优化策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结合客户经理激励机制,构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客户经理职能模型,提出以“品牌培育”为中心,以“客我关系”为重点,以“目标管理”为途径的客户经理职能转型策略。不仅要完成上级指标,也要应对市场变化,根据客户需求有针对性的适时销售。二是进行绩效考核定向激励,协助工业开展促销活动,提高客户品牌上柜及动销的积极性。针对客户的档次差异,在充分考虑客户经理的业务能力前提下,制定相应的绩效目标,支持其终端建设、品牌供给,帮助零售户拓展客户渠道。跟踪反馈动销慢的品牌进行消费者促销,提高零售户去库存能力。三是对客户经理进行核心业务、品牌培育和辅助项目的专项考核。应将客户经理绩效考核项基础分为10分(百分制考核),采用季度考核周期,由福山烟草营销科通过查阅销售系统,根据上月计划完成情况计算得分,对客户经理进行考核。四是尝试实施星级客户评定激励。依据月度绩效考核得分,将客户经理设定为3个等级,即三星级(1名)、二星级(2名)、一星级(4名)和无星级客户经理。星级评定周期为每季度评定一次,计算上一季度3个月的平均得分。在薪酬待遇上,以无星级客户经理工资薪酬为基数,二星级每月增发1000元,一星级每月增发500元。每季度调整一次,当季度兑现。无星级客户经理与二星级客户经理季度收入相差3000元,真正拉开客户经理薪酬待遇,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全力营造客户经理争星、保星奋发进取的浓厚氛围。

作者: 郭术兵 张霞 路风涛 任喜涛 张伟 单位:山东烟台烟草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诸葛,徐益丰.如何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体系[J].基础管理,2011(5).

[2]谢华.强化考核有效激励提升客户经理工作水平[J].重庆与世界,2013(12).

[3]许冰.JL市烟草分公司客户经理绩效管理方案设计[D].吉林大学,2016.

绩效考核论文范文4

柜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决定柜员的考核体系。柜员并非营销人员,其更大程度上应当是成本中心而非利润中心,因而不能用利润指标对其进行考核,而相应代之以业务量、业务质量等考核指标。

业务量是指柜员在考核期间内所完成的工作量;业务质量是指柜员本职工作的准确率考核;营销业绩是指柜员所承担的相关营销任务的完成情况,如日均储蓄存款余额、银行卡发卡数量、银证通、保险、基金的营销情况等等;业务知识是指柜员对承担本职工作相关的规章制度、业务知识的掌握程度;业务技能是指柜员对承担本职工作相关的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工作能力是指员工完成本职工作和推动部门工作的能力;服务质量主要指行内外客户对员工服务的满意程度;工作态度是指员工对分行和本职工作的热爱程度。

2业务量考核

业务量考核的难点在于怎样准确、真实、客观地反映被考核柜员的业务量,并产生正面的激励效果。早期的业务量考核采用计时考核,通过统计柜员的工作天数,来粗略估计柜员完成的业务量。计时考核方式存在着种种缺点:一是考核结果误差较大,同样的工作时间并不能表明完成工作量是一样的;二是不能反映柜员的工作效率,工作效率有高有低,实际完成工作量必然有差距,计时考核方式不能产生奖优惩劣的作用,反而可能产生消极怠工的影响;三是不能区别复杂业务和简单业务,无法对柜员业务水平起到正向激励作用。

采用“计件”考核方式,能够部分解决上述问题。通过统计柜员完成的业务笔数,可以准确真实地反映柜员完成的工作量;同时鼓励柜员提高工作效率,在同样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业务量。

但是业务量考核同样面临着一些问题:

(1)如何准确统计临柜人员的业务量。最科学的办法是依托银行的统计信息系统,研究开发柜员业务量统计分析系统,实现业务量信息的统计、查询、分析,提高统计准确度、可信度,减少业务量考核的工作量,提高考核工作的工作效率。

(2)不同业务的业务量考核问题。复杂业务与简单业务所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不同,不能简单加总,必须对复杂业务进行折算,以反映柜员所耗费时间精力的差别以及所承担风险的不同。同时由于某些新兴业务要求柜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对此类业务也必须有较高的折算系数,以鼓励柜员主动学习新业务、新技能。

柜员业务量考核指标设置为:办理存款、办理取款、办理中间业务、办理其它业务四大类,根据实际业务完成量折算分值,明细见下表:

3业务质量考核

加强业务质量考核,增强柜员操作合规性,是防范操作风险、强化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近年银行发生的一些大案要案,虽然存在人为诈骗因素,但是有关柜员存在侥幸心理、没有严格按照银行规章制度操作,是诈骗分子成功的重要原因。如没有按照凭证要素严格审查凭证,未坚持验印制度,凭证未进行复核,未定期查库,开销户手续不全等等,上述行为很容易产生不良后果,对银行产生实质性危害。因此,银行必须加强柜员的业务质量考核。

业务质量考核,即业务差错考核,对柜员在办理业务过程中违反业务操作规范、产生业务差错、给银行造成损失的行为进行考核,并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

在业务差错考核中,由于业务差错种类繁多,如何对业务差错合理分类并确定考核标准成为考核的难点。银行应在科学界定柜员各类业务差错的基础上,按照危害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并确定恰当的扣分标准。

4营销业绩

营销业绩是否应当纳入柜员考核体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其实质是银行应当对柜员如何定位。支持营销业绩纳入柜员考核体系的论据主要是:银行柜员与客户能够直接接触,了解客户需求,可以向客户营销产品;同时,银行柜员可能也具备某些社会关系,可以为银行联系到一定的客户和业务。不支持的论据主要是:银行柜员的首要工作职责是做好前台业务处理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如果过多的将营销业绩纳入考核范围,将分散银行柜员对于主要工作职责的重视程度。从现实情况来看,国内银行大多赋予柜员一定的营销任务,并把营销业绩指标作为考核标准之一。营销业绩指标主要包括储蓄存款、中间业务收入等。

5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考核

银行应当定期组织对柜员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的考试,并根据柜员考试成绩确定其考核成绩。业务知识考核应当包括金融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相关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具体包括会计基本制度、业务操作规程、内控管理规定、各项结算办法、规范服务要求等内容。

技能考核主要包括中文输入、传票输入、手工点钞、假币识别、票据审核等等,具体按照银行柜员业务技能评定标准进行考核。下表为前台柜员业务技能评定表,规定了考核项目、总分占比、考核标准。柜员的各项单项考核结果参照下述标准,按比例计算单项考核成绩,然后按照权重计算综合技能考核成绩。

6其他定性考核指标

工作能力、服务质量、工作态度等考核指标,具有不可量化特征,难以进行准确考核,因此必须进行相关设计以确保其考核的准确性、有效性:一是准确定义各项考核指标,并对考核指标内容做详细清晰阐述,便于考核者参照打分;二是进行360度考核,柜员自我评价、同事互相评价、直接管理人员评价、客户评价相结合,并赋以不同的权重,计算综合得分作为考评成绩,从而实现对柜员的全方位评价。

工作能力主要包括:(1)处理问题的能力。包括处理柜面突发事件的能力、处理与日常工作相关问题的能力;(2)解决客户特殊需求能力。能否在锁定风险的情况下,在权限范围内解决客户的特殊需求;(3)对业务处理的合理建议。对日常业务处理中出现的问题能否及时发现,并向有关管理人员或管理部门汇报,能否对业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4)对柜面服务合理建议。能否在改进柜面服务方面经常提出新思路和合理建议,并能积极付诸实践。

服务质量主要包括:(1)柜面营销能力。是否具有营销理念,能根据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宣传银行金融产品;是否具有市场意识,能通过柜台服务扩大银行影响,争取潜在客户群;是否能够及时发现客户对银行业务的潜在需求,并向有关管理人员或管理部门汇报;(2)柜面服务的规范性。是否按照有关规章制度、操作规范,为客户提供规范性的柜面服务;(3)客户满意程度。是否理解客户的情绪、过错和需求;是否存在因柜面服务原因而引起的客户投诉情况。

工作态度主要包括:(1)事业心、责任心、是否热爱本职工作、对本职工作尽职尽责;(2)组织性、纪律性。是否服从统一领导,遵守各项工作纪律;(3)协作性、协调性。是否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否协调好各种工作关系。

绩效考核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对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现状,首先应该转变观念,建立健全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通过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人力资本投资制度,营造绩效考核的社会环境,为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体系提供制度、资源及服务的保证。

一、前言

我国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特别是当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中原有人事行政管理模式的影响仍然存在,而要从这种模式过渡到完全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还有一定的差距。当代企业管理中,如何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实施绩效考核系统使之与企业效益、长期发展达到协调关系,还需要我们结合目前国有企业改革的状况进一步探讨。

二、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组织发展与成功的战略性选择,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绩效考核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主要环节提供确切的基础信息,可以说,没有考核就没有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具体来说,绩效考核具有以下作用:

(一)绩效考核是人员任用的依据

通过绩效考核,能够对每个人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了解每个人的能力、专长、态度和工作,从而将其安置在合适的岗位,达到人职的匹配。

(二)绩效考核是员工工作调动和职务升降的依据

用人应扬长避短。只有通过考核才能提供员工们的工作信息,如工作成就、工作态度、知识和技能的运用程度等。而这些都可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人员任用的依据,对个人来讲既用人所长,对组织来讲也有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绩效考核是确定薪酬和奖励的依据

现代管理要求薪酬分配遵循公平与效率两大原则,绩效考核的结果是决定员工报酬的重要依据,进行薪资分配、调整时,应依据员工的绩效和工资表现。

三、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的现状分析

绩效管理作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重要工具和手段,在战略实现、人才开发以及员工管理等反面发挥着重要的的作用,这一点已经逐渐成为我国企业的一种共识。

(一)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管理变革的内因来自于利益的不同利益分配的变革必然要引起制度上的变化人力资源优势增长的缓慢相当大程度上要归根于绩效考核制度的滞后。而追根溯源,我们从内外因上来看国有企业中存在的弊病。

1.考核环境方面的问题:(1)长期的计划经济使得国有企业在人员负担、分配机制上都远远滞后于后来居上的非国有企业,造成了不平等竞争;(2)人才市场发育滞后,人才积压和人才短缺的双重矛盾难以得到有效化解,严重影响到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开发和战略发展的实施;(3)政府职能转变过慢,相关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导致国有企业在外部环境恶劣的环境下首先失去发展的外因支持。

2.考核管理方面的问题:(1)由于国有企业不景气、收入低、用人机制不活和考核激励手段乏力,致使企业里人才流失,而这部分人又正是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管理人才、技术骨干或技术工人;另一方面,企业所需的外部人才又不愿进入国有企业;(2)由于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分配体制的问题,绩效考核得不到有效实施,又不能通过竞争消化而造成人才既“富余又奇缺”的两难状况;(3)在国有企业中,即便是认识到绩效、考核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而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由于受分配体制缺乏效率及政府干预过多的制约往往不能根据市场和效益来真正做到绩效考核,使得员工往往对于绩效考核的意义及作用感到沮丧或丧失信心。

(二)绩效考核与评价不够科学

1.指标设置不当。对于绩效考核指标设置存在三种做法:一是绩效考核指标过粗,过于泛化,与被考核者所从事的具体工作之间的关联性不大;二是绩效考核指标过细、过全,看起来很科学、很合理,但执行起来很困难;三是盲目追求量化,只考核能量化的指标,不能量化的指标则被当作不重要的指标被取消掉。

2.主体不明确。许多企业在开展绩效考核时搞的声势浩大,要求所有的员工之间互相打分,然后算出一个平均分,似乎这样的评价才算得上科学和客观公正,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评价员工的业绩,将其与员工的工资奖金挂钩。但不能对员工提出改进意见,并进一步开发员工的潜能,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总体评价。

四、完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举措探讨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人才的单键日趋激烈,企业绩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它犹如一把双刃剑,做好了可提高企业整体效率,创造更大效益,留住优秀人才。反之,则会打击员工士气,影响企业竞争力。(一)提升绩效管理理念

目前,在国有企业中,管理者的观念还比较落后,管理层对绩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主要存在两种错误认识,第一种是认为绩效管理只是企业用来管理员工的工具,其目的是为了进行薪酬分配;第二种是认为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要想使绩效管理得到有效的实施,必须树立全员绩效意识,尤其是改变管理者的观念,因此:

1.高层管理者应该从战略高度来考虑如何借助绩效管理来提升整个公司的绩效水平,以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管理者与员工应该正确对待绩效管理,而不能抱着一种应付,甚至是抵制的心态来看待绩效管理。

2.企业要使绩效管理顺利实施,必须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企业文化。把有关人的各项决定,即:岗位安排、薪酬、职位升降、员工解职等都看成是企业的控制手段,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带动员工树立与企业一致的目标,也为员工营造一种鼓励积极创造的工作氛围。

(二)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

企业应根据发展状况和战略目标,确定绩效管理战略体系。同时,要善于充分动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其他手段,增强绩效管理的动力机制和传导机制,完善绩效管理系统,加强沟通与辅导,克服绩效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绩效管理的作用。

1.绩效管理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因此可以将绩效管理作为一个项目来看待,采取项目管理的方式来推动它的实施。各部门负责人是绩效管理实施的主体和中坚力量,上对单位的绩效管理体系负责,下对自己所主管部门员工的绩效负责,各部门负责人确立了绩效管理的目标任务就可以开发员工潜能,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提升企业绩效。

2.在绩效管理的实施中,要注重打造绩效管理的生态链。(1)管理者要承担起在绩效管理中的责任,应该承担起对员工做出客观公正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2)绩效管理重在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参与,要使员工清楚地认识到,工作就是要按标准执行,要把任务具体化,并在工作中做好记录,做到科学规范,有据可查,要使管理者充分地认识到,对员工的期望要求不能只停留在脑海中,要经常不断地与员工沟通,使得员工之间相互支持,相互鼓励,达到通过共同的参与和承诺的方式,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五、结语

鉴此,结合现代经济管理的特点着重研究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的发展、以及在国有企业不断改革中的方向。从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演变过程入手探讨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举例分析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现状提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必须重视绩效考核系统的构建。

要完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体系笔者认为一是要转变观念,提高对人力资源重要性的认识;二是要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三是要加强对职能部门的绩效管理的研究,探索适合职能部门工作特点的管理模式;四是要通过从外到内的环境营造为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体系提供制度、资源及服务的保证。

参考文献

[1]余凯成.现代人力资源管理[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7.

[2]李东.知识型企业德管理沟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绩效考核论文范文6

摘要:提出了绩效考核中应遵循的原则,探讨了进行有效绩效考核的几种做法。做法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但从实际运作看,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导致考核过程中出现问题,使考核结果出现误差。绩效考核的核心在于激励和职业发展,“如何善用绩效管理来创造人力资源价值最大化”是企业领导层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工资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1.1简化结构,以岗定薪。打破现行的工资制度,调整工资结构,归并工资单元,建立以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为主的岗位绩效工资制。

岗位工资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绩效工资标准则根据分公司工效挂钩工资收入情况来确定,绩效工资的分配与企业效益和个人业绩挂钩。

1.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通过科学的岗位设置和归类排序,合理拉开不同岗位的分配差距。在调动全体员工积极性的前提下,提高关键岗位和有突出贡献人员的工资水平,加大对营销岗位的绩效考核和分配激励。提高工龄工资标准,充分体现累积贡献的价值,增强企业凝聚力,使新旧制度平稳过渡。

1.3动态管理,市场调节。岗位工资标准和绩效工资水平与企业经济效益相联系,上下浮动,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员工工资能升能降的正常机制。合理确定高素质紧缺人才的工资待遇,逐步与市场接轨。

1.4配套改革,整体推进。工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公司将逐步完善相关的综合配套改革措施。如:机构调整,定编定员,岗位设置,岗位分析,职业技能鉴定,竞聘上岗,建立一套完整的指标考核体系等。

1.5统一原则,分级管理。按照公司经营责任制管理办法,工资分配实行分级管理。省分公司负责建立内部工资分配机制和分配方式,以及绩效考核制度。通过工资制度改革,建立完整的工资管理体系,加强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严格各级审批程序。

2绩效考核中应遵循的原则

2.1过程公开的原则。绩效考核的各项过程、各个环节必须向工作人员公开,其中包括:绩效考核的内容和等次、考核的方法与程序、考核的评价与标准、考核的结果与使用以及考核的机构与职责等。只要让工作人员对上述情况心知肚明,势必能焕发工作人员力争上游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使绩效考核达到理想和目标的同一性。

2.2依据明确的原则。模棱两可、雾里看花或含糊抽象的字眼,是绩效考核的大忌。因此,绩效考核中,能用量化的数据,必须量化,使人们对具体实例摸得着、看得见、算得准、记得牢,以此规范人们,什么样的事应该努力去做,做出成效;什么样的事应该明令禁止,不越雷池。

2.3记载详实的原则。绩效考核是一项系统工程。对本单位开展的一些重大活动,如集中学习、公益活动、参观集会等,各主办部门必须对参加人、缺席者有详实的记录,并及时上交考核部门备案,做为年终对员工综合评价的依据。如果部门之间各自为战,缺乏整体配合,要么缺乏记载,要么记载之后束之高阁,年终评价时缺三落四,则对职工缺乏应有的公正。

2.4双向监督的原则。绩效考核主管部门和员工之间的考核、监督与评价必须是双向的。只有双向监督,才能使员工深切地感到,组织上随时都在考核自己、监督自己,要严于律己,积极奋进;只有双向监督才能使绩效考核主管部门体会到,员工们随时也在监督自己、评价自己。从而出以公心,公平公正,并自觉接受员工的监督,做好本职工作。

2.5反馈修正的原则。绩效考核的目的在于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激励员工积极地完成阶段性目标并实现全年总体工作目标。因此,绩效考核并非年终算帐。其最佳途径应该是平时考核有记载,季度考核有测评,年终考核有评价。对每季度的考核,主管领导对下属的工作如果提出改进意见,主管领导或主管考核的工作部门应及时向当事人反馈情况,以便于及时调整和修正工作中的不足和缺憾,使工作沿着建康的轨道良性循环。

2.6公正评价的原则。绩效考核工作,平时考核是基础,年终考核是关键。年终绩效考核评价必须具有广泛性,才能体现出客观、公平、公正。公正的评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每个季度的综合测评分。

二是个人全年中的主要工作政绩分解为分数之和。包括先进荣誉称号、调查研究成果、集体主义观念、信息宣传状况等。三是以当事人为轴心,对其进行360度的评价,包括本人、上级、同事、下属、服务对象等分别对自己的评价。上述各项分数之和,按照分数的排序,即分出了绩效考核的等级。

2.7奖惩挂钩的原则。实践表明,绩效考核必须与奖惩挂钩,否则必然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在奖惩挂钩中注意把握好三个环节:一是奖项的额度要适当。二是奖赏要及时兑现。三是个人的奖惩要与团队的奖惩相结合。

3进行有效绩效考核的几点做法

3.1做好充分准备。开展绩效考核,必须事先对各个环节进行充分准备、论证,特别是要对绩效考核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充分估计,并研究好应对方案,尽量避免。比如在对某个业务工种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时,应该任命那些掌握该业务知识和技能的人员为考核者,以避免因考核者不熟悉被考核者的业务而产生误差。

3.2要合理设定考核目标和指标。考核目标的确立要和实际需要相符,比如要进行的是晋升考核,就应重点考核员工的工作能力、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业绩考核时,应重点考核员工的工作成绩和工作态度。考核指标应在考核目标确定后,视考核目标而决定,而且要尽可能准确、明白、多用量化的客观标准,以减少考核人员主观心理因素的干扰。

3.3要选择正确的考核方法和时间。开展绩效考核的方法有许多种,但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不足,在选用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考核的目的、对象等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有效的方法。比如排序法可以避免趋宽、趋中、趋严等偏差的出现,使被考核者“对号入座”,鼓励先进,激励后进。但是如果所有员工的绩效都比较好的时候,排序反倒容易使被考核者产生“大家都差不多,为什么还一定要排出个一、二、三来”的不平衡心理,从而影响

员工间的关系,挫伤工作积极性。绩效考核时间适合与否,对考核结果的质量有时也有重要影响。特别是两次考核之间的间隔应当适当,既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

3.4要加强对考核人员的培训。要使绩效考核结果真实有效,就必须首先保证考核者具有较高的水平和能力。要保持考核结果的可信度和效能,就必须加强对考核者的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有关考核的知识、考核方法的正确使用、尺度准确把握、容易导致偏差的原因等。可以反复进行模拟考核训练,让每一位考核人员参与考核训练,然后对他们得出的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偏差和错误。

3.5要创造良好的考核环境。是指领导要给予实际的支持,不要给考核人员施加压力,并且保持公正。若出现对考核人员采取报复的现象应彻底予以制止和批评,使组织中的全体员工对绩效考核有正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减少考核人员的压力,在考核过程中对员工的评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增加考核结果的准确性。

3.6要赋予考核人员一定的权力。为了降低考核过程中的人为因素,避免趋宽或趋严现象发生,应给予考核人员一定的权力。主要是固定晋升人数、固定增加工资数额、建立考核申诉制度。在当前国有企业中,一个员工的工作业绩如何、表现好坏、能否得到晋升,往往是由上级部门直接说了算,员工为自己说话的机会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