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的理想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的理想教育范文1
一、引言
理想是个体奋斗的动力与最高追求。有理想,就意味着对明天充满了追求与渴望,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与向往。每个人都有理想,都有所向往的远景目标和人生追求。
在当今社会物质生活极大发展的同时,一些人对理想的追求变得功利,变得模糊,这种让人忧心的改变也在悄悄影响当今的小学生。一些小学生互相不是比学习,而是热衷于“拼爹”,比物质比享受。如何帮助小学生确立远大而积极的理想,指导学生把理想和行动结合起来,值得我们教育界深思。
二、调查方法
(一)调查工具
根据研究目的,研究者从前期研究所使用的成熟问卷中摘选了部分项目,同时自行编制了部分项目,构成了本次调查研究的问卷。
本问卷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中、高年级学生理想内容的调查,共2个项目。第二部分是对理想产生原因的调查,共计2个项目。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选择了我校三、四、五、六年级学生各50人,合计200人,共回收197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85份。
三、调查结果和成因分析
调查结果发现,小学生总体的理想乐观、积极,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憧憬和希望。理想的实现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受调查的学生表示会以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去面对困难,以顽强的毅力去冲破艰难险阻,到达理想的彼岸。
(二)小学生的理想大多是生活、职业理想,社会理想的思考较少。
调查结果显示,小学高段学生的理想,更多地围绕自身发展,如长大后自己想成为什么职业的人,长大后怎么改变现在生活环境等。由于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与确立,导致社会理想层面的思考比较少。
(三)小学生理想职业特征明显,比例显著
根据调查,男生的职业理想前三位是:大老板、大明星、科学家;女生的职业理想前三位是大明星、女富婆、教师。想当农民、个体户、工人的比例很小。
学生之所以有明显的职业特征主要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造成:
1.性别差异。
2.家庭社会背景。
3.兴趣爱好。
(四)小学生的理想功利化、娱乐化较强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想成为歌星、体育明星、大老板等的人数占到了总调查人数的60%,功利性、娱乐性较强。笔者对比了90年代学生和现在孩子理想树立的情况,发现如今的孩子想成为科学家的比例减少了将近20%,而想成为大老板的人数上升了30%多。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一方面与家长的教育有关,另一方面,与现在的社会大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接触媒介广,课外知识的摄取途径多,各自在成长过程中树立的理想受娱乐媒体的传播影响大。
四、建议
(一)创设情境,开展各种活动,树立远大的理想
理想教育牵引越早越好,作为教育者要尽早在孩子的内心装上理想的“发动机”。对小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应从发展学生的兴趣入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理想教育于各种活动中。充分利用班队课和各种阵地,如板报、橱窗、校园网等进行教育。
针对学生脑子里理想前途的观念淡薄的情况,开展“我的理想是什么”的主题活动,让学生述说自己的理想。针对学生都围绕“个人理想”的现状,开展“假如人人为自己”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引导学生设想一下假如人人都如此,将会造成集体和社会的损失,结果对己也不利。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去启发、诱导学生,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树立健康的理想。
(二)加强榜样引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认识事物看大不看小,看近不看远。所以,采用榜样教育法不但要形象具体,而且要注意个性差异。对道德楷模的学习也是大有必要的。
(三)正确教育,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
本次调查发现,小学生想当娱乐界明星的人数很多,一方面说明学生有被人追捧、被人认可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说明小学生对物质和金钱的崇拜。因此,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光荣的理念必须得到加强。深入宣传和发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和艰苦创业的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教育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应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肯做小事的人,难以成就大事业。让学生明白实现明天的理想要与今天的学习、锻炼相结合起来。
(四)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
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缺少任何一方的教育都是不完整的。现在,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功利主义现象较多。“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论调比比皆是,国民素质亟待提高,媒体、整个大环境应该承担起应尽的义务,对公民进行必要的理想教育。规范和改善媒介内容,根据当代少年儿童的特点要设计媒介内容并重点考虑如何使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正能量资源。适当可考虑节目分层设置。学校可以通过有效地家校合作,畅通家校渠道,创建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围,共同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小学生的理想教育范文2
图文结合,在“朦胧处”明晰
叶圣陶先生认为:“图画不仅是文字说明,而且开拓儿童的想象。”教材中大量绘制精美、色彩艳丽的插图,是阅读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有序地观察这些插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由此展开想象,从而将课文中一部分较为朦胧之处变得明晰、鲜活起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更好地理解文本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珍珠鸟》一课时,文中“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存在朦胧之处,即是什么触动了作者,使得他笔尖一动呢?教师为学生出示了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展开观察想象。一方面可以从图中观察到,珍珠鸟在作者肩头“咂咂嘴”的憨态可掬;另一方面,学生注意到作者在面对珍珠鸟时,脸上流露出的由衷微笑。通过对于图中人与鸟的观察想象,使得学生明晰了作者是由心头一动到笔尖一动,有感而发,从而深刻认识到信任是互相依存的。
情境引领,在“空白处”丰满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把课教活了。”通过提供具有儿童情趣的素材和活动形式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在情境的引领下,可以帮助学生揣摩作者的发表意图,感受文本的情感内涵,全身心地在情境中体验、感悟,从而将课文中的留白之处填充丰满的色彩。
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翻越远方的大山》一课时,文中“在数万观众的呐喊声中,我有点迷糊:我打败了约翰逊?是真的吗?”这一段话给学生留下了空白,即在刘翔夺冠的时候观众是怎样的欢腾?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刘翔夺冠时的情景,教师通过为学生播放了当时比赛视频的剪辑,同时把当时对于这场比赛的现场报道文字等资料也相应地展示出来,如此,学生一下子仿佛进入到了刘翔夺冠现场的情境中去。在情境中,引导学生对比沸腾的现场与刘翔的迷糊之间展开对比想象,感受刘翔在赢得冠军后的心理,引导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由此逐步明晰文本主题,凸显了“翻越大山”的主旨。
情感朗读,在“跳跃处”驻留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的时候, 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当在阅读过程中遇到情节的跳跃之处、情感的断层之处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富有情感地反复朗读,使得他们的情感血液流动起来,在跳跃处驻留,感受抽象的文字符号中所折射出的情感光芒,在朗读中延续作者的情感脉络,从而用想象力将断续处进行缝合,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做好支撑。
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母亲的恩情》一课时,文中《游子吟》诗句中存在着触景生情,同时又借物抒情的跳S之处。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其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在投入真情实感在朗c读中展开想象,使得学生仿佛目睹了母亲在诗人即将远行时为其缝制衣服的情景,从中感受到母亲对于孩子深沉的爱;进一步指导学生反复吟诵诗文中的最后两句,扣住“寸草心”和“三春晖”展开对比,感悟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角色体验,在“兴奋处”品味
通过角色体验来帮助学生提升想象力,贴合了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文本自身契合学生兴趣爱好倾向等能够唤起学生热情的兴奋处,组织学生展开角色扮演类活动,让他们通过想象创造属于自己的哈姆雷特,通过想象力将文字转化为神态、言行等外化表现,
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少年王勃》一课时,文中的“当那位都督……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是本文中的兴奋处,学生读到此处,都会情不自禁地摇头晃脑,抑扬顿挫。教师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角色体验中展开想象。让学生分别扮演都督或者宴会中的其他宾客,让他们从不同的角色身份中说一说自己的感想,从而烘托出王勃的年少多才、才华横溢,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异常高涨。
小学生的理想教育范文3
一、利用背景补白体会文中的情感
每篇文章都表达了作者的不同的思想感情,文章的写作背景也各有不同,写作背景往往不能在文字中体现,它算作是一种留白。学生通过对写作背景的了解,初步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为接下来的学习作好准备。老师在学习课文前就要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方法是让学生在课下进行预习,可以从网络上进行查找,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要学习的文章进行了解。比如,可以查文章写作的时代,当时的时代是什么样的,人物是什么样的身份,甚至他的简历、性格等一系列的特征。学生可以把所获取的这些资料在课堂上展示,并与其他同学交流。在搜集的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对资料进行思考并加以筛选,这样,他们就有了辨别能力,同时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对课文有了整体性的了解。课堂上学习时,他们就会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二、学习与思考同时进行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中有“学”与“思”两个字,可见,学与思的重要性,两者往往同时存在,是一个辩证结合体。只有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学习。
例如《顶碗少年》这篇文章,里面有很多的省略号,这些省略号我们就看作是留白的地方。同样是一个符号,但是却包含不同的意思,所要表达的思想也不尽相同,蕴涵的内容也不尽相同。这时,我们就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想一想这些省略号表达了什么呢?比如,文章说道:“在轻松幽雅的乐曲声中,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让人晾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上摇摇晃晃,却总是不停下来”。这句话里有一个省略的内容,我们通过上下文发现,这个省略号所省略内容并不难,学生通过阅读就能进行补充,比如可以填充“忽而下蹲”“忽而躲闪”之类的词。在这时,老师要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对课文进行仔细阅读,逐步走进顶碗少年的内心。从少年的动作中,可以看出少年的心理是多么的复杂,文章表现出了少年在顶碗时心是很紧张的,这样分析,省略号的作用就很明显了。这样,能过对省略号的补充,让这篇很平实的文章变得生动起来,让读者了解一个活泼少年的心理,让文章也变得有血有肉。
三、在课后运用补白进行延伸,学习的空间更为广阔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文章都会给学生们留下很多的悬念,让学生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也给学生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而老师不要忘记趁机给学生一个练笔的机会。把课文中的情节进行延伸,学生的想象力也得到了培养。
例如在《凡卡》一文的学习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读最后一段,并结合文中的思想情感,对“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耷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进行想象。老师为了让学生展开想象,可以启发学生,他做的这个梦能不能实现,梦越是美好说明越是什么呢?他的这个构想能不能实现呢?如果能实现的话又是什么样的结局呢?通过问题的启发,学生对这段话进行补白,拓展了课文的内容,让学生回过头去多次地研读,加深了对课文中人物的印象,也让学生们认识到当时社会的冷酷,对凡卡的命运感到怜惜。
综上所述,“补白”在语文中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让课堂变得更有艺术性,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利用“留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提高了。也体验到了“补白”的快乐,感觉语文学习充满了乐趣,提高了语文学习的兴趣。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留白,大胆地让学生补白,提高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从而让学生形成自觉学习、独立学习的好习惯,大大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祁丽朵.对基于“表现本位”的阅读教学中补白的探究[J].小学
语文教学, 2010(32).
[2]林琛.补白,让课堂无限精彩[J].小学科学,2010(3).
[3]栾霞.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养成[J].新课
程,2009(3).
小学生的理想教育范文4
关键词:学生心理健康;体育教学;促进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0—274—01
一、学生心理健康和现状及其原因
1、当前孩子的身体和个性心理特点
目前我国大多数孩子都属独生子女,他们在身体及个性心理方面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身体方面:独生子女有身体机能略低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身体素质相对较差,多数指数明显不及非独生子女。(2)心理品德方面:①独生子女有强烈的交际欲望,追求集体活动,但独生子女存在较大弱点,任性、娇气、误字率往往影响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和尘埃效果。②独生子女虽然有一定的无能运动要求,但怕苦、怕累、坚持性差、胆怯、意志薄弱,这些都会影响参加锻炼质量。③独生子女普遍聪明、机智、有较好的学习基础,但谦虚精神、独立生活能力较差。(3)从运动心理学方面分析:儿童心理发展主要条件:①学习活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源泉。②集体生活实践形成式发展了儿童的自我意识。③家庭与学校的要求对儿童全部活动起着调节作用。
2、正因为独生子女存在上述这些特点,使我国学校体育界开始重视一个问题,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着手改革《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制定学习心理健康手册及健康纲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消除各种不利于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与积极活跃的生命力,坚毅、健全的性格,防止病态的发生。具体来说就是防止他们产生心胸偏狭、抑郁、孤独、多秋、嫉妒、离群、狡诈、倔强等心理品质。而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让学生能正确认识周围世界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有丰富积极而安全情绪,对别人的情绪能给予良好的反应;有自信心,与外界交往善于与人相处,乐于助人而不闭锁,积极状态多于消极态度。
3、科学研究证明:体育运动特别是竞赛能改善大离功能,有助于人心理品质的提高。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锻炼一个人的独立性、果断性、勇敢性,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自制力,有助于学生情感持久性和情绪稳定性。
4、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名二十一世纪的体育工作者,应从思想上和观点上根本改变那种体育只看做是身体锻炼,把体育作为片面追求运动量,提高运动成绩,而忽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合理对待学生个体差异的认识。
5、优育教育工作者应运用各种教育手段,消除各种不利于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与积极、活跃的生命力和坚毅、健全的性格,防止病态心理的发展。
二、科学的体育活动有利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 科学的体育运动能增强体质,通过体育运动,可使身体正常发育,为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1、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人际关系好的总是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对任何事都充满兴趣,这些人生活的很愉快;人际关系不好的常常是无精打采、抑郁寡欢、缺乏生活的乐趣,而体育运动可以改变这一现象。
2、体育运动调节学生的情绪状态。体育活动能直接地给人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与不安,从而调节了人的情绪,改善了心理健康。
3、体育运动能培养坚强意志品质、增强自尊和自信。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紧张以及竞争性特点。
4、体育运动能预防心理障碍和保持心理健康的能力。通过体育运动能使学生喜欢体育锻炼并从中得到乐趣。
三、把心理健康融于体育教学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教学 体育理论课一直是学校的薄弱环节,学校的体育教学应该给予重视,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方式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学生了解真正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三者缺一不可,其中身体健康是其它两个方面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能使生理健康产生更大的价值。同时,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掌握心理健康保健方法,使学生能及时而恰当地调节自己的心态,并鼓励学生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在运动中寻求快乐,陶冶情操。
2、因材施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体育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并因人而异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四、结论
小学生的理想教育范文5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想象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42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9-0059-02
当前,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的实施,对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要求。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如何适应形势任务变化发展,在不断开拓创新中强化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一线教师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结合笔者二十余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关键在由于做到如下五个“注重”。
一、在教学观念上要注重盘活更新
一是教学思想要“活”。语文课要常教常新,不能老一套,墨守成规,每堂课的教学要有新意,不讲“八股课”,思路要开阔,思维要活跃,以自身的表率作用来启示学生。
二是赋予空间要“大”。小学生的想象空间是自由无边的,没有任何条框约束。教师要“看好”这块处女地,给学生创造发展想象力的环境,坚持以正面表扬为主,鼓励他们自由想象。
三是想象火花要“保”。学生的有些想象,受到年龄、阅历、经历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可能不符合成年人的所谓“标准”,甚至在成年人看来是“幼稚”和“出格”的,但也许在他的眼里,在他的世界里,他的想象就是顺理成章、天成自然的。对这些东西,要加以爱护,加以引导。因为,须知教师一个不经意的否定,也许就消弭了一个创造,毁掉了一个发明,埋没了一个天才。
二、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找准结合
在教学中要使想象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教学内容方面找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结合,做到融会贯通。本文分别就拼音教学、识字教学和词语教学方面举例说明。
1.拼音教学方面
拼音字母教学,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记住字母的音和形,可以通过启发学生想象来达到记住音、形的目的。例如:教学韵母“e”时,可以启发学生想象,“e”字母的形状象什么?“e”字母的发音与什么相近?学生在思考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想象,就会想到鹅的外形和鹅叫的声音。学生通过这样的思维、想象的过程,才能更好地学好字母“e”。
2.识字教学方面
汉字教学讲究音、形、义。要掌握汉字的音、形、义,必须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大胆想象,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有机掌握汉字的音、形、义。如:教学“喵”字时,可以这样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猫怎么叫的?启发学生想象一下猫叫的声音,进而帮助学生记住“喵”字的音“,喵”字的义。再如:教学“田”字时,可以这样训练想象力:农村里种庄稼的稻田是怎样的?同学们可以画下来吗?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想象稻田的样子,再通过简单的勾画,帮助学生掌握“田”字的形和义。
3.词语教学方面
词语教学中理解词义很关键,意思懂了,才记得牢,才谈得上会运用。在理解词义的过程中,同样可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一是用直观法(包括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动作表情直观等方法)启发学生思维,大胆想象、理解词义。如理解“微笑”一词的意思,就可以用言语直观法或动作表情直观法等启发学生思考,即通过言语的描述或通过演示“微笑”这种表情,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二是用联系上下文,故事情节来理解词义。如“聚精会神”这个词,它实际上是概括一个场面,一个情境的活动过程,教学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回忆,想象一下这个场面、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它的意思,理解词意的过程,也是学生的想象力生成和提高的过程。
4.作文教学方面
作文是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认识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由此可见作文与学生的想象力关系十分紧密,作文教学与想象力的培养更是密不可分。
在下面几种类型的作文教学中,可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1)看图作文教学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看好图,那么怎样才算看好了图?一是图上所描绘的内容要看清楚、看明白、看到位;二是还要根据图上内容看到和写出画外之事、画外之人、画外之情景、细节等。
(2)命题作文教学,在审题、立意、选材的整个过程中,要求学生大胆想象。假如学生不具备想象力,那就会不堪设想,学生写出的作文那一定是没有血肉的干巴巴作文。因此,指导学生审题、立意、选材的过程,又是一个训练学生想象力的好时机。
(3)给材料作文中的续写、扩写,要求学生能根据材料的内容和要求,把原来内容简单、笼统的短文或片断等,经过作者的再创作,扩展成内容具体、结构完整的文章。学生在扩展、再创作的过程,必然思路开阔,想象力丰富,因此这种作文方式,也是训练学生想象力的好时机。
三、在教学形式上注重把握导入
1.在听的过程中催生想象力
教学中在学生听故事,听朗读,听题目等之前,向他们讲明听的要求,提出听的过程中需思考的问题,或者故意设置悬念,让他们有目的地听,积极思考,大胆想象。
2.在说的过程中训练想象力
一是评说,就是运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对课文中写的一个情节、一个细节、一个动作、一种说法、一种现象、一段对话乃至一句话,加以评论;或对课堂上某个同学的发言、演示、操作进行评价等,评说的过程,就是学生再创造的过程,就能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二是复述,让学生在课堂上复述课文内容或某个情节,某个场景,或将某某讲的话或故事再复述一遍,也就训练了想象力。三是描述,让学生将课文中的人物、事物、景物或某一局部细节作必要的想象性的补充描述;或看图描述,说图意,说图意以外的补充内容;或看实物描述,说形状、大小、颜色、结构、用途,说对实物的感受等;或描述操作、演示过程等,以上这些描述,就是学生创造的过程,学生的想象力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3.在读的过程中培养想象力
教学中通过朗读,可以进一步意会课文中语句的含义,想象其情境,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因此读的过程,同样也是训练学生想象力的过程。
4.在观察的过程中提升想象力
教学中让学生带着目的、任务观察插图,观察影像画面,观察实物,观察操作演示等,这种观察不是随意的,而是有目的性的,有任务的,学生要将观察的结果说出来,这种观察的过程必有思维和想象,因此观察的过程也能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四、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抓住兴趣
(1)在教学的各环节中,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变式”教学方法。如:讨论法、演示法、抢答法、自学法、游戏法等,让学生自始至终处在新奇、兴奋的状态中,这样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意识。
(2)巧妙设计练习题,在习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有宽广的想象空间,创造空间。
(3)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各种有趣的、有吸引力的教学活动中,感受真情、真意、真理,活跃思维、开阔视野、训练想象力。
小学生的理想教育范文6
一、应用好看图说话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那就是由?觉引发的心灵冲击,又由心灵冲击引发快速的思维活动。而思维活动的表现往往就是联想。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培养小学生想象力的过程中,我们可用的最佳资源就是“图画”。看图学文由图画和短文组成,是将事物的形象和文字描述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课文类型。图画是短文的形象表现,短文是图画的文字叙述。在小学看图学文的教学中,要注意从看图入手,将看图和学文紧密结合起来。
二、扩大生活视域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成长经验显然不足,在阅读来自于生活的小学语文素材时,贴合他们生活的资源,他们就能触景生情,而远离他们生活的资源,只会引发负迁移。基于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建议扩大学生的生活视域。感性知识是曾经作用于人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象,它是想象的基础。一方面使学生对教材内容做到透彻地理解,另一方面陶冶他们的情操,扩大学生对生活视野的观察,尽可能引导他们接触实际事物,如组织他们参观游览、参加劳动、听英模报告、看画展、录像,看大自然绚丽多彩的景色,看社会事物的蓬勃发展,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充实想象的材料,这样情感知识越丰富,想象就越开阔。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生成想象力,除了用学生熟悉的生活资源引发学生的想象迁移,还有一点,就是在语文课堂中创设情境,让学生生成学习兴趣。而在学习兴趣的推动下,学生的学会变得极为积极。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很不成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远远不如对具体事物的理解更为透彻,要想开阔学生的想象思维,就要发挥表象的作用,表象是想象的基础。表象是作用于人们的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留下的形象,是人们对事物最直接的感受,表象越丰富,人们的想象就越开阔,表象越贫乏,人们的想象就越狭隘。表象来源于人们对生活的观察和接触,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比较少,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表象,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察到很多以前没有认识到的事物,鼓励学生多看、多听、多学、多说、多写、多做,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学习经历,为想象思维的开发提供丰富的表象。
四、让学生生成学习情感
人是情感动物,如果没有情感学生就不会成长为思想健全、情感健全的成年人。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在每一次的语文学习活动中,都快速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学生的情感对学生的想象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想象是在一定的情感诱发下产生的,是想象的动力和翅膀,如果学生具有丰富的情感,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创设丰富的情境,采用情境教学方式,具体的情境能够给学生很大的感染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情感激发的方式都很多种,比如音乐渲染、实物演示、语言描述、现场表演、展示图片等等,学生还可以通过丰富的阅读获取丰富的情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和作者产生共鸣。
五、培养学生的续写习惯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越来越多的学习模式被积极地投入使用。为教师创新课堂,形成个人风格提供了很大的助力。这里就提升学生想象力这一话题,笔者想说,让学生“续”话题是非常好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实想象力的本身存在固然重要,但是后天的训练更为重要,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抓住小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加强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训练。由于表达的需要,文章中经常有略笔或者虚笔,可以让学生根据原文的内容,结合生活经验展开合理的想象,化简略为详细;有些课文写的事物虽然已经完结了,但是事态还是可以继续发展的,教师可以在写作课上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扩写或者延写,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六、开展活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