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调研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作调研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作调研计划

工作调研计划范文1

结合国务委员陈至立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年月日)上的讲话《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广大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以及省教育厅下发文件《关于开展全省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情况专项调研工作的通知》陕教体[]号)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教体艺[]6号)等有关文件精神,以建团周年、运动周年以及年动举办在即为契机。推动我国群众体育运动的普及和蓬勃发展,将大学生的学校教育工作与社会教育工作结合,利用暑期时间深入社会,积极开展科学的调研活动,获取第一手的资料,为推动我国群众体育运动的开展寻求更为有效的形式,献计献策。这个社会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共青团员和共青团工作在群众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广大团员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共青团工作的组织力度和凝聚力,使之与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活动中不断敲打这支年轻的队伍,也是积极开展这项活动的又一目标。第三,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始终是立足于省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到地区开展有针对性地调研活动,目的以地区学校体育工作开展为蓝本、为模型,调查学校体育工作总体开展情况,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积累有益的经验和素材,希望能够用掌握到翔实材料为省类似地区的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献计献策,为加快建设西部强省和和谐做出贡献。

二、活动内容

1、以地区学校体育工作开展为例,调查学校体育工作总体开展情况(问卷调查),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⑴学校的体育教师师资配备以及需求情况(包括师生比例、教师的学历、进修情况、教师的来源、教师的基本待遇等方面内容)

⑵学校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调研

⑶体育运动设施的配备情况调研(场地数量、使用情况、体育课开始情况)

⑷学生身体素质调研(参照学生体质测试健康标准)

2、进一步了解地区县级及县级以下教育单位对学校体育教师的需求情况,走访我院往届毕业生,加强联系,了解就业情况。

3、在地区建立长期的扶贫基地、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以后的深入调研工作铺路。

三、具体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年月初—月中旬(活动时间为15天左右)

活动地点、范围:地区(镇坪县—平利县—岚皋县—紫阳县调查走访)

活动人员:12人(含教师2人及10名学生)

活动日程:

准备阶段

制定活动计划

活动阶段

8月1日安排学生住宿

8月2日--8月6日调研准备会,组织学生分组调研

8月8日—8月11日针对调研情况进行汇总,进行重点调研

8月12日—8月13日组织学生与当地师生座谈

8月14日—8月15日自由活动

总结阶段

9月1日—9月30日将本次活动形成书面材料

活动相关材料:

1、《学生体质健康情况调查问卷》

2、《师资配备情况调查问卷》

3、《体育工作开展情况调查问卷》

4、《体育教师岗位需求信息表》

5、《走访线路图》

6、《成员分工》

7、《每日安排》

工作调研计划范文2

新学期,新气象,学生会的各项工作已经展开。本学期,调研部作为联系学校和学生的纽带,以“突出部门特色,加强各部合作,,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 提高调研水平,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途径来向学校反映学生所思所想所求,并构建较完善的工作机制与体系,完善工作职能,促进与学院、各系、各部门的合作交流。

二:部门建设

1、部门合作:在本学期中,加强同学生会其他部门的联系,配合其他部门搞好活动,增强学生会的凝聚力;

2、工作制度:每个星期,召开一次院系例会及部门例会,处理日常工作。加强部门的内部联系,组织各种活动加强交流沟通,培养合作精神。引入竞争机制,不论资历,对部门新老干事进行平等考核,只有工作努力认真,具备一定工作能力者才能留下。

3、干事培训:由于下学期部门会进入许多新人,我部将组织部门新老干事参加各种有关调研活动的讲座,请调研方面经验丰富的老师和学生予以指导,使之尽快熟悉工作,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的团队,进而提高部门调研水平。

三、具体活动安排

1. 9、10两个月,我部主要任务是做好本部的招新工作以及迎接新生的志愿者活动。

2. 10月中旬,由于新生入校已经一段时间,我部将进行一次新生调研活动,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新生在我校的各种情况进行了解,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校方,充分发挥调研部的沟通桥梁作用。

3.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我部计划与宣传部联合,通过访问就业中心和各系的有关老师及毕业生,调查近两年我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对我校毕业生就业方向和凸显问题做出调研,撰写调研报告,通过宣传部进行一段时间的主题宣传,帮助广大学生对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就业方向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

4. 11月下旬,我部将面向全校师生发放一份关于未来就业方向的心理测试问卷,作为前次调研的后续活动,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使大家明确自己的就业意向,进一步认识自我。测试答案将由宣传部同事协助在海报栏里张贴告之。。

5. 11月,我部将向学生处申请,由学生处出面,请专业老师对我部的干事进行业务培训,帮助提高我部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与技能,增强我部调研工作专业化程度。

6. 11月-12月,我部将通过考核与内部讨论,决定见习干事的去留。

7. 我部在整个学期中仍将定期发放心理调查问卷,及时掌握全校学生的心理动态,以便其他有关部门作出相应的协调工作。

8. 针对目前我院有许多学生表示有意愿参加勤工俭学活动,自己却找不到工作的情况,我部将联合我院勤工部,面向全校进行关于勤工俭学的调查问卷活动,并由我部与院团委勤工部在校外联系勤工俭学岗位,组织学生上岗。

9. 待定。我部正在进行构想: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进企业,对一些社会现象以及当前社会热门话题进行调研,帮助我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获取社会经验。(此事有待进一步讨论以及申报上级部门批准)。同时,在本学期,我部将作为一个机动力量,在其他部门举行活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协助其他部门组织活动。

总结上学期调研部的工作,由于部门负责人换届,新任负责人经验不足,我部门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各项工作还不够成熟,这学期我们要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把我们部门建设得更完善,做到真正为同学们服务,充分发挥我们的桥梁作用。我相信每一位院调研部的成员也将为调研部的发展而努力奋斗,以为学院争光、为广大学生服务尽为己任为能将调研部的“桥梁”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而不懈努力。

工作调研计划范文3

为了更好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至用,四月初,我结合本职工作,就我市科技计划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深入到富裕县、**大学、雷昂重工公司和二机床厂等单位和部门,通过走访具体承担科技计划项目的工作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听取了大家对我市科技计划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现结合自己在本部门三年多的工作实践,就我市科技计划管理工作的现状及问题对策建议如下:

一、我市三年来科技计划安排的总体情况

科技计划管理工作是政府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组织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有效配置科技资源、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它引导着我市科研发展的方向,提升我市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1、计划类别:我市科技计划类别分别有工业攻关和工业推广、农业攻关和农业推广、社会发展攻关和推广、新产品、专利产业化、国际合作、软科学等七类计划。

2、项目数量:20xx年全市安排科技计划106项,资金412.4万元;20xx年全市安排科技计划70项,资金443.9万元;20xx年安排科技计划69项,资金515万元。

3、资金安排及使用:三年中安排计划项目245项,资金合计1360.3万元。单项项目安排资金最多为30万元,最少1万元。

4、项目管理:这次调查了32个项目,能够按照合同正常实施的项目32项,但是能够按照合同正常结题验收的有28项。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有80%不按时上报进展情况;项目实施中有的单位存在串项、挪用资金情况,也有未按要求设立专项帐目的,资金使用存在严重不合理现象。

二、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市科技计划管理也暴露出了很多的弊端,例如资金分散,资金使用不到位,项目技术性不高,项目管理机制没有建立,致使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不规范,科技计划的作用没有得以最好发挥,科技引导支撑经济发展的力度不显著。

1、计划类别不合理:我市目前计划类别仍然是沿用十几年前的类别,从目前我市科技发展的特点看,科技计划没有突出反映社会发展、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关键、共性的技术难题,没有突出我市重大科技成果的研发和转化。攻关类计划除了几家大型企业以外,研发的项目缺乏创新,没有技术优势。而大学、科研机构的项目又缺乏转化方向,和现实生产脱节,不能够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研究的价值不高。所以从科技计划类别看,没有突出我市科技发展重点方向,也没有突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现实意义。

2、项目科技含量不高:从三年支持的科技项目的具体情况看,真正科技含量高,技术创新性强的项目不多。尤其是县乡一级的科研项目,项目承担单位不具备一定的科研基础条件,少数科技项目低水平重复,缺乏研究的价值。例如种植技术的研究、畜禽疾病的研究等,目前有许多这方面的技术都已经是在大范围的推广,而不需要再进一步拿来研究,所以立项本身缺乏科学依据,从而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和资金上的浪费。

3、资金使用不合理:从我市三年来支持的科研项目资金分配情况看,存在资金分配和使用不合理现象。首先是资金使用分散,全市三年科技经费共计是1360.3万元,支持项目达到245项,平均每个项目支持5.5万元左右,而最少的项目支持只有1万元,科技项目投入与建设项目不匹配,因而也很难引导社会其他渠道的资金投入。项目过多、过小,未体现集中投入、重点支持的原则。其次是资金使用过程中没有做到专款专用,随意占用、挪用的现象比较多,有的项目甚至是打白条入帐,或者是匹配资金根本不到位。

4、项目不按时实施:有一些科研项目在得到政府资金支持以后,没有按照项目合同正常实施,而是把钱支出后挪用或者是串用到其他方面,致使科研项目不能正常进行。有的项目实施结束后,不能按时上报项目进展和总结材料,或者是随意编造数据,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从调查看,各级科技部门管理不到位,缺乏监督机制和跟踪问效机制。

三、对策和措施

1、调整计划类别,突出支持重点:要结合我市科研重点,调整科技计划的类别,采取基本计划和重点计划相结合的方式,突出我市科研重点领域和重点方向,支持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结合黑龙江省20xx年出台的《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若干意见》,把计划向产学研结合倾斜,向产业化及重大成果转化方面倾斜,建立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资金。其次是支持青年科研技术人员的发展,建立青年科研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支持我市大学、科研机构、企业技术研究人员,重点支持他们的研究成果,培育科研后续力量。建立专利技术产业化发展资金,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促进我市专利技术的转化,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新产品、高尖端的产品,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2、严把立项关头,优选计划项目:为了 提高科研项目的质量,要加大对科研项目的论证和评估力度。每个项目要进行实地考察,对于项目承担单位的科研条件、财务管理情况、研究能力和人员情况要认真核查,特别是县乡级承担项目的部门和小的民营企业,不具备研发资质和能力的,坚决不予立项。要由专家对项目进行严格的技术评估,缺乏技术创新性,与经济发展严重脱节,实施后效益不明显,科技含量不高,近期不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项目不予立项。在项目评估评审过程中,要更多吸纳企业同行专家参与,并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防止人情立项,坚持宁少务精和优中选优,真正选好项目,把有限的科技投入用在刀刃上,充分发挥我市政府科技投入的导向作用,大力引导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进行科研投入,提升我市科研的能力,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科技支撑。

工作调研计划范文4

一、广泛宣传、统一认识新规则的实施不仅仅是对传统立卷方法的改变,更是对目前档案管理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革。为保证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必须让广大档案工作人员对这次改革有清醒的、统一的认识。因此我们最早从去年下半年始就利用开会、业务指导和创先评优等各种机会对机关档案工作者进行宣传。并把此项工作作为今年*区档案工作创新的一项重要年度目标加以部署与落实。通过广泛的宣传,不仅统一了广大档案工作者的思想,还增强了他们实施改革的自觉性,为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思想保障。

二、充分调研、制订方案为让改革工作少走弯路,我们在反复学习国家档案局制定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和省档案局印发的《江苏省〈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实施办法》的同时,还组织部分业务骨干赴深圳、南通等地参观学习。尤其是参加省局组织的归档整理培训班后,使我们对如何开展改革工作有了比较清晰的思路。在深入领会“强化收集、简化整理、细化检索、深化利用”十六字方针的前提下,我们结合*区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区贯彻实施《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详细方案。为保证积极稳妥地推行立卷改革,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又数易其稿,力求完善。由于前期准备工作充分,同时也是为了争取时间,我们大胆提出“缩短进程、双管齐下、一步到位”的设想(即不搞试点,直接面上推广和实体整理指导与软件升级同步进行),这一想法很快得到领导的支持。另外鉴于今年是立卷改革的第一年,且绝大多数单位归档文件采用了集中收集方式,所以在这次改革中我们确立了“新老衔接、平稳过渡”的工作思路,即虽然归档文件统一采用“年度——保管期限”的分类方法,但在同一保管期限内,文件材料适当兼顾问题或部门集中排列,这样不仅符合多数档案人员按问题或部门分类的习惯,从一定程度上也方便了目录的手工检索,给档案人员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整理方法的改变一个“缓冲区”。我区立卷改革工作能在短短四个月内取得成效正是对这一实施方案的最好证明。

三、强化服务、措施落实今年是实施文书立卷改革的第一年,本来困难就很多,又适逢“非典”,真是难上加难。但是我们没有畏惧,而是按照既定方案,强化服务,采取多种积极有效的措施,确保了我区机关立卷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1、培训及时为了让广大档案工作者及时了解掌握新的归档整理方法,我们排除一切困难,在三月底举办了机关文书立卷改革培训班,培训班上我们不仅讲解一般整理方法、具体操作程序,还现场演示升级档案管理软件,强化档案人员对计算机和软件的应用能力。我区绝大多数单位的文秘档案人员和档案目录输入人员参加了培训,为新规则的顺利实施打下了扎实的业务基础。

2、指导深入作为实施改革的第一年,业务指导的工作量是相当艰巨的。为了让有困难的单位及时得到指导,我们业务指导科一方面内部作适当分工,另一方面对全区的重点、难点部门和新手单位进行排查摸底,认真制定指导计划,进行上门指导。对其它单位,我们也通过电话及时了解进展情况,必要时进行口头指导和督促。在指导中我们重点对各单位的部门归档率、文件完整率及归档目录著录的规范化程度进行检查,确保应归档的文件材料齐全完整和电子归档目录的准确性。为增强有关业务标准的可操作性,保证整理归档质量,我们根据国家档案局1987年制定的《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不归档范围》,结合我区各镇实际情况,修订了《*区镇级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由于深入的业务指导,今年我区各单位归档工作的完成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3、服务到位我们一直坚持“以服务树形象”,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只要基层有困难,随叫随到,有问必答,答无不尽。我们在耐心细致地做好业务指导的同时,还积极主动的帮助基层档案部门做好方方面面的协调工作。如有的档案人员在材料收集中遇到困难,我们就向该单位领导宣传、争取他们的支持或让档案人员带着我们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的跑,取得他们的理解和帮助。根据调查和有关反映,有的档案部门计算机等硬件设备不能到位,影响了整理归档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此我局领导专门向区分管领导汇报,由“两办”专门发文,要求各单位为档案工作配置专用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促进了机关档案工作的现代化建设。

四、加强监督、巩固成果全区机关立卷改革的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为了及时总结经验、克服不足,不断完善改革方案和扩大新规则的实施范围,我们没有止步,而是加大了对各单位档案管理情况监督检查的力度,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完善巩固已取得的成果。一是继续执行归档目录报送审核制度,即各单位完成本单位20*年度文书档案归档工作后要在规定时间内把这次整理归档工作中形成的纸质和电子版的归档文件目录各报送一份给*区档案局业务指导科,以便在检查统计各单位归档完成情况的同时,及时发现问题反馈整改;二是实行归档完成情况通报制度,即定期对各单位归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按时完成归档工作的单位进行通报,增强单位和档案人员完成整理归档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三是开展自查、互查和抽查活动,即各单位先根据标准对本单位的归档工作完成质量和整个档案管理的现状进行自查自纠,接着由各协作组长组织互查,在这个基础上*区档案局再组织抽查。通过三个层次的检查,不仅可以提高各单位归档工作的质量,促进档案人员的相互交流,也让我们及时了解掌握到各单位改革实践中的各种反馈信息,为下一步广泛深入的推行新规则提供了参考。

五、存在问题及今后设想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对新事物的认知是有一个“从认识到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客观过程。立卷改革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新事物,在认识、实践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对今后的再实践也有一些初步的设想。

1、加强沟通、实施监管。在新规则的推广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最大阻力来自某些垂直管理部门。上级垂直管理部门对档案工作重视从总体上看是促进档案工作发展的,但由于他们缺少和档案主管部门的沟通,造成他们制定的部分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和业务标准存在不规范、甚至错误的现象,这给基层档案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带来很大负面影响。如某一金融机构,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从去年就要求下支机构实行文书立卷改革,本为好事,但由于其标准过于繁琐且存在明显错误,缺乏实际操作性。我们曾多次请示和协调,终因上级行坚持而不了了之。因此笔者在此呼吁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其它专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强化档案部门在档案工作业务标准和行政规章制定方面的监管力度。

2、完善配套制度、强化后续管理。新规则实施后,绝大多数档案工作者认为文书档案的整理方法简化了,但同时也有部分档案人员担心今后检索不方便、档案利用不安全。这种现象正好验证了新规则的实施不仅仅是档案整理方法的改变,更是一次思想观念和档案管理方式的变革。新规则强化了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对档案管理方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些也敦促着档案人员必须及时转变观念,提高现代化技术应用技能,适应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发展要求。而档案的统计、库房管理和提供借阅等档案管理制度也要相应修改和完善,档案整理的后续管理要强化,只有这样才能使改革不致于“功亏一篑”。

3、规范电子归档、推进文档一体化。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和现代化办公设备的普及,日常工作中形成的电子文件越来越多,如何整理、保管电子档案已摆在广大档案工作者面前。新规则是为了适应新时期档案工作的发展而应运而生的,但笔者发现新规则对电子文件整理归档只字未提,因此在此建议上级档案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强对电子文件整理归档工作的研究,尽快制定完善这方面的方法和标准。另外新的归档文件整理方法为实现“文档一体化”提供了实践可能,因此我们已对各单位2003年度文件归档整理工作提出“随办随归”的要求,以加快我区“文档一体化”建设的进程。

工作调研计划范文5

关键词: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研究生;化工专业

作者简介:孟祥海(1977-),男,山东昌乐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刘植昌(1970-),男,河北沧州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北京 10224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教育质量与创新工程教研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201-02

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文章的写作与发表是培养和体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撰写和发表科技文章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研究的延续,是对创新性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入、完善和发掘的再创造过程。文章写作可改变和提升研究生的思维方式,文章发表是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创新能力是研究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发表文章是科学研究创造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科技文章的写作与发表不仅有利于科学积累,而且是发现人才与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调研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专业博士与硕士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与发表的现状,分析了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存在的问题和瓶颈,思索了培养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的途径。

一、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现状调研

为了解化工专业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文章写作与发表情况,设计了调查问卷。在博士生二、三、四年级和硕士生三年级学生群体中发放问卷154份,收回137份,其中有效问卷132份。对有效问卷整理汇总,统计结果如下:

1.研究生科技文章发表情况

博士生四、三、二年级以及硕士生三年级发表文章的人数比例分别为90.9%、84.21%、64.29%、45.28%,人均发表文章数分别为5.13、2.60、1.86、0.95篇,其中发表的期刊文章数分别为3.38、1.44、1.07、0.42篇,发表的会议文章数分别为1.75、1.16、0.79、0.53篇。在发表的期刊文章中,英文文章的数量远低于中文文章的数量。对于博士生来说,前两年主要是论文的研究阶段,再考虑到1年左右的发表周期,众多的文章是在博士生四年级及以后发表出来,博士生四年级人均发表的英文文章数是博士生三年级的3.1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要求博士生在毕业前必须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文章,但是调研发现,仍有约9%的博士生四年级学生没有发表过文章。对于硕士生来说,学校没有发表文章的硬性要求,人均发表文章数量较低,且多为会议文章。

对有文章发表的博士生,7%在本科阶段发表了文章,57%在硕士阶段发表了文章,只有36%到了博士阶段才发表文章。对有文章发表的硕士生,14%在本科阶段发表了文章,82%在硕士阶段发表了文章,另有4%在读硕士之前的工作期间发表了文章。有许多学生在本科和硕士阶段就开始发表文章,因此有必要在硕士阶段甚至本科阶段就对学生进行文章写作与发表方面的指导,以及学术道德方面的教育。

2.科技文章写作的学习途径

目前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的主要学习途径如图1所示。博士生认为主要的学习途径是他人发表的文章,通过阅读文章自己学习,比例高达43.76%;硕士生认为主要的学习途径是他人发表的文章和导师介绍,比例分别为23.53%和22.06%。调研发现,65.12%的博士生和76.47%的硕士生没有参加过任何文章写作方面的讲座及培训。相对来说,研究生从课程、讲座和导师处学习的比例偏低,而这几方面正是学校、教师和导师对学生写作的引导与指导,说明教师在学生文章写作方面的指导有待加强。

3.导师指导科技文章写作的情况

绝大多数研究生认为导师在文章写作过程中发挥了很大或较大的作用,但也有23.68%的博士生和8.41%的硕士生认为导师发挥的作用一般,甚至是没有发挥作用。这反映出部分导师对研究生文章写作的指导力度不够。调研还发现,博士生在英文文章和中文文章发表前导师审阅修改的平均次数分别为3.46和2.42次;对于硕士生来说,该数值分别为3.08和4.44次。在研究生文章发表前,导师平均仅审阅修改了三四次,对研究生文章写作的指导偏少。

图2为研究生希望导师在文章写作过程中的指导情况。大多数博士生希望导师在写作思路与分析讨论方面给予指导,比例分别为44.26%和37.71%;40.63%的硕士生希望导师在写作思路方面给予指导,另有21.88%的硕士生希望导师在分析讨论方面给予指导;仅有9.5%左右的研究生希望导师在文章语言修改方面给予指导。与博士生不同,较多的硕士生希望导师能够督促文章的写作,并对研究过程给予指导。

4.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的意见期望

调研了研究生写科技文章的主动性,47.06%的博士生能够主动写文章,32.35%的博士生需要导师的督促,20.59%的博士生是在导师的要求下才去写文章。能够主动去写文章的硕士生占29.71%,大部分研究生写文章需要导师的督促或要求。

科技文章一般包括题目、摘要、引言、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45.45%的博士生认为引言部分最难写,其次是讨论部分,占34.09%,摘要和结论部分相对较容易写。对于硕士生来说,39.13%的硕士生认为讨论部分最难写,之后依次是引言、摘要和结论。对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的指导,需要将重点放在引言与讨论部分。

对于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过程中最欠缺的能力,博士生认为依次是英文表达、研究结果分析、文章写作思路以及文章写作技巧;硕士生认为依次是英文表达、研究结果分析、文章写作技巧以及研究结果的总结。

对于研究生在科技文章写作方面的期望,博士生认为是文章写作讲座和培训、导师及时深入的指导、文章写作课程以及写作交流讨论;硕士生认为依次是文章写作讲座和培训、写作交流讨论、导师指导以及文章写作课程。研究生希望举办文章写作的讲座或培训,开设文章写作课程,并希望能够得到导师及时、快速与深入的指导。

二、培养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加强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其在思想上重视,不断增强学习和锻炼的主动性;其次需要加强学校和导师的指导,将研究生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作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和指标。[1]根据调研分析,要培养研究生科技文章的写作能力,提升文章的质量,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重视研究生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

调研发现,博士生和硕士生从课程、讲座和导师处学习科技文章写作的比例仅为14%和40%,而更多的是通过他人发表的文章、相关书籍与网站以及同学间的交流来学习。这反映出学校在研究生文章写作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视不够。大多数研究生没有进行文章写作的系统学习和培训,这或许是学生不能主动写文章的原因之一。调研还发现多数研究生希望导师在文章写作思路与分析讨论方面给予指导,少数研究生认为导师在文章写作中的作用不大;也有学生反映导师不能及时修改文章,甚至拖了三个月或半年也没有修改。这说明少数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责任意识不强,不能与学生就文章写作进行及时互动,这样会打消学生文章写作的积极性。

2.不断推进对研究生文章写作的引导与督促

科学研究与文章发表有其自身的规律,研究需要时间,文章撰写、修改与发表也需要时间,这是研究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发表高质量文章的原因之一。调研结果表明,众多研究生缺乏文章写作与发表意识,表现在不能主动写文章,需要在导师的要求或督促下才去写;同时缺乏文章写作与发表的时间观念,不能将研究结果尽快整理成文章发表。学校对博士生的毕业有文章发表的要求,但是博士生三年级的研究生文章发表的数量仍然较少,即使相对简单的会议文章也不多。因此,学校需要制定并不断完善相关的政策引导和鼓励研究生发表文章,同时加强导师对研究生的督促与指导。

3.不断拓展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途径

科技文章的质量提升需要注重以下四个方面:扩宽思维,突出新颖性;严谨论证,确保科学性;升华认知,提升理论性;精心组织,增强可读性。[2]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系统的学习和锻炼。学生需要在思想上重视科技文章的写作,并主动自觉地勤学多练。[1,3]学校和导师需要重视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并积极为此采取相应的措施,扩宽培养途径。如开设文章写作课程,[4]举办文章写作讲座,建设文章写作学习网站,导师督促与及时深入指导,以及在专业课教学中加强科技写作能力的训练等。其中课程教学是培养研究生写作能力与良好学术道德的重要途径,也是让学生了解文章发表过程与学术期刊的重要途径。

4.继续开展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

没有一流的学术道德就没有一流的大学。学术道德反映了一所高校的学术文化和氛围,对于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来说非常重要。学生思维活跃,精力充沛,是高校学术研究的主力军和一线工作者。因此对学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尤为重要,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引导学生关注学术道德,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学术不端行为,进而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通过调研发现部分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开始撰写和发表文章,众多学生在硕士阶段撰写和发表了文章。鉴于此,需要在学生本科阶段开展学术道德教育,在硕士阶段加强学术道德教育。

三、结束语

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阶段的重要培养内容之一,首先需要研究生自身的主动和努力,多读、多写、多练;其次需要学校和导师重视,引导和督促研究生撰写与发表科技文章,为研究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提供多种途径,同时需要加强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鞠斌山.理工科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1,(16):87.

[2]张志钊.提高科技论文写作质量的几个问题[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2):175-177.

[3]刘万才.提高科技论文写作水平的基本途径[J].中国农技推广,

工作调研计划范文6

一、项目基本情况

打铁花是仅存于河南省确山县的大型民间传统焰火,因历史悠久、传承有序,文化内涵丰富、表演气势磅礴、恢宏壮观而独具特色,故被专家和媒体、网友们称为“中原文化奇葩、民间烟火之最”、“中华第一铁花”、“中国最牛的铁花烟火”。1993年收入《河南文化文物年鉴》;2004年被列入河南省首批民间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2007年2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该项目起源于中国道教的炼丹术和民间金属冶炼,曾是道士们降魔祈福的武法事。至北宋初年,形成了道士与民间金、银、铜、铁、锡五门工匠祭祀共同的祖师太上老君和火神的娱神活动。后来由于受到官方和民众的喜爱与推崇,在发展传承的过程中又吸收了铜器、龙灯、鞭炮、烟花和民间社火的加入,逐渐形成了大型民间传统焰火,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其文化内涵包括了道教文化、冶铁文化、祭祀文化、民间工匠文化、民俗文化、社会文化、节庆文化、技艺传承、信息传递、烟花鞭炮文化、古代广告文化等丰富的古代文化信息,有着很高的社会和科研价值。

二、开展抢救性保护工作情况

“十一五”期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建立了“确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确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制定了《确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案》,并认真实施,在未得到国家和省市非遗保护专项经费的情况下,筹措资金数十万元,对该项目进行深入挖掘整理。先后在本地举办了10余场确山铁花表演。确山铁花被授于国家级非遗项目后,县政府又拨出5000元,对传承人和铁花表演队进行奖励。

确山铁花表演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虽然表演本身十分安全,但由于群众非常喜欢,每次表演动辄有数万人甚至十余万人观看,主办方必须事先周密筹划,辟出一处较大的场地,制定出防止观众拥挤的安全措施。为此,县委、县政府每次举办确山铁花表演,均事先协调文化广电、公安、交通、城管、城建等提前做好安全预案,保证了铁花表演活动的绝对安全。这种做法也是对确山铁花进行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

另外,经过传承人的不懈努力,还挖掘整理出关于《确山铁花的民间传说》9篇,《民间歌谣》10余首、以及《确山铁花的传承谱系》、《确山铁花的花棚搭设及祭祀形式》等文字记录近十万余字;已初步对确山铁花的表演程序进行了录像、拍照;对与铁花相关物品也正在积极搜集中。

三、开展传承工作情况

为了让老艺人在表演中带领徒弟进行现场实践,传承锻炼一批年青人,我县除先后在本地组织了10余场演出外,又拨出补助资金支持确山铁花队赴外地表演20多场,对确山铁花进行了展示性保护,既扩大了确山铁花的影响,又在实践表演中锻炼了一批中青年艺人。

从2002年起,传承人自费20多万元,购置了打铁花所需的炉具、原料、服装、道具、龙灯等,组建了一支20多人的“确山铁花民间表演队”和15人的龙灯队(主要是传承人的子弟和亲属),对这支队伍进行松散型管理。又利用好友的个体浇铸作坊作为培训基地,抽空进行铁花表演和龙灯表演培训,有表演活动时临时通知集中,表演活动结束后,按表演产生的收益平均分配。平时队员各自为业,传承人抽空进行传免费传授技艺,有表演活动时,再进行实践演练,起到了传承绝技的作用。

这支确山铁花表演队伍2004年首次走出家门,应邀赴省会郑州参加“第三届中原文化庙会”,在郑州引起轰动,被庙会组委会和省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评为民间艺术金奖和特别金奖;特别是2008年春节期间,确山铁花表演队应“中国民间文化遗产进京展演展示活动组委会”的邀请,传承人自费组队,赴北京中央电视台北普陀影视基地连续表演17场,受到北京专家、各界观众和外国友人的高度评价,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及全国数十家新闻媒体争相报道。表演结束,确山铁花被专家评为“金奖第一名”,称之为“中华第一铁花”。此次北京之行虽然传承人赔了两万多元,但传承了技艺、锻炼了队伍,培养了人才,扩大了影响,拓宽了视野,为确山铁花走向市场积累了经验,为铁花的传承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1年传承人在文广新局领导的支持下,自费3万余元,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为博世学校等五所中小学广大师生讲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知识,讲授确山铁花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表演技艺等,并在校园内举办了确山铁花专场表演,让师生既了解了确山铁花表演的全部过程,又感受了确山铁花绚丽多姿、振奋人心的艺术魅力。

四、开展宣传展示和研究工作情况

为了扩大确山铁花的影响,我县积极开展宣传展示和研究工作。先后支持传承人带领确山铁花民间表演队应邀赴郑州、开封、北京、新郑、上蔡、驻马店等地参加中原文化庙会、春满中原民俗庙会、宋都民俗庙会、北京中原民俗庙会等公益性展演,多次荣获民间艺术表演一等奖和特别奖,产生了轰动效应。同时,县委、县政府还热情接待了中央电视台、河南卫视、湖南卫视、香港NTV等全国各地新闻媒体记者来确山,对确山铁花及传承人进行专题跟踪采访,取得了良好了社会效益。确山铁花先后被央视一套、四套、十套、及河南卫视、北京卫视、江西卫视、湖南卫视、广东卫视、湖北卫视、深圳卫视及河南日报、大河报、东方今报、郑州晚报、羊城晚报、武汉晚报、上海中国地理杂志、北京炎黄地理杂志、航空旅行杂志等多次报道,有些媒体还向全世界进行专题推介,不仅宣传了确山铁花,也宣传了驻马店,宣传了河南,展示了中原博大精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上,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

传承人撰写的论文《确山铁花考》、《一个值得推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确山铁花的传承谱系和文化内涵》、《确山铁花的花棚搭设及祭祀形式》等,多次参加省、市及全国论文研讨会,被收入文化部、文化厅等多家《非遗保护论文集》中,并多次获优秀论文(最高奖)。

五、存在的问题

对于确山铁花的保护,地方政府和传承人虽然都做了不少工作,无论在宣传展示,扩大影响,传承技艺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就全面保护这一珍贵文化资源方面,还存在如下问题:

1.确山铁花虽然已被省政府和国务院命名为省级和国家级非遗项目,但各级财政对该项目的保护资金至今尚未到位。除地方政府10余年来拨出的数十万元资金用于表演外,传承工作多年来主要靠传承人自费苦力支撑,几乎花光了一生的积蓄。没有国家非遗保护资金的支持,保护难度很大。

2.身怀绝技的确山铁花传承人及打铁花老艺人均年事已高,而且体弱多病。年青人虽然喜爱确山铁花,但为了外出打工挣钱,又不愿学这一眼下还带不来经济效益的绝技,长此下去,确山铁花依然面临灭绝的危险。

六、对确山铁花保护的意见和建议:

1.应全面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各级政府对非遗项目保护经费应尽快落实到位,使非遗保护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让传承人利用保护经费举办确山铁花表演培训班,收徒传艺,使这一绝技后继有人。

2.应在驻马店或确山某地,或依托某处公园、游览区建造一处确山铁花表演点,经常进行表演,既扩大了影响,又锻炼了年青人,用所得收入给艺人开支,还解决了经费不足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