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乡村调研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乡村调研计划范文1
随着有线数字电视的深入发展,全国有线数字电视建设已由局部试点进入到全面推广阶段。县级广播电视如何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不断开拓数字电视市场,转型发展推动县级广电超常规、可持续发展,让数字电视惠及千家万户,让更多的百姓收看到高质量、高清晰度的数字电视,从而实现县级广电的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先行发展?
1襄汾县有线数字电视的提出、准备和发展机遇
1.1襄汾县数字电视的提出
襄汾位于山西省中南部,总面积1034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348个行政村,50万人口,是晋南地区的平川大县,素有“金襄陵、银太平”的美誉。在“十一五”期间,襄汾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已把数字电视平移、数字电视改造纳入中心议事日程,到2010年底,发展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了2万余户。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襄汾广播电视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先行发展的关键之年。五年看三年,襄汾广电人牢记发展理念,把数字电视、网络电视、光缆网络的开发和利用再次列为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
1.2“十一五”期间襄汾数字电视准备工作根据“十一五”期间数字电视发展目标,我们早在2006年就制定了《襄汾县数字电视发展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要求,我们及时组织相关人员介入到此项工作之中,开始了具体各项准备工作。分批次派人外出考察、下乡调研。2007—2010年的四年间,我们由中心分管副主任、总工程师带领技术骨干深入到全国数字电视发展比较好的陕西省和本市周边县市进行考察。通过考察,我们学习到了许多先进的数字电视管理经验和运营办法。同时也给了我们的很大的启示,要想在县级广电推广数字电视业务,就必须借鉴一些大中型城市数字电视发展的成功经验,使数字电视的各种业务在县级广电逐步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另一个原因是,数字电视发展前期投入大,县级广电这些年在事业建设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资金短缺已成为数字电视发展的瓶颈,其发展空间虽然很大,但进展并不是很快。
2010年4月16—18日,我们组织全体干部职工,由中心领导带队,兵分三路,利用三天时间,深入全县乡村,就广大群众对数字电视的认同进行专题调研。调查中,我们发现广大群众对发展数字电视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但是对于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到底有何不同,数字电视究竟会给用户带来什么价值、有什么好处,绝大多数群众心里还很模糊,只是认为能多接收几个台。涉及到收视费有所提升,80%以上的用户有异义。这种新的收视方式、收视习惯和消费习惯,一般用户特别是农民还无法在短期内接受,需要我们不断地加以宣传推广。通过下乡调研,我们深深地感到,数字电视这一惠及群众的民生工程,是今后我们县级广电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襄汾广播电视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先行发展的关键和努力的目标。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宣传,让群众更深地了解数字电视,使用数字电视,发展数字电视。
2襄汾县有线数字电视发展过程的转型
针对襄汾县有线数字电视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该怎么办?我们经过多次反复讨论研究,数字电视平移,发展高清数字电视,实现“三网融合”,这是全国广播电视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不容置疑的。在襄汾数字电视发展史上,我们科学发展、合理规划,实现了广播电视的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先行发展。一是全面实施了全县光缆网络改造。早在“十一五”开局之年,我们就提出了“一年一大步,三年一跨越”的发展战略,利用一年的时间投资1500余万元进行全县有线光纤网络建设,实现了村村通光纤、村村通有线电视。这为发展有线电视用户特别是下一步发展有线数字电视迈出了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二是全面实施了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2008年特别是2009年山西省农村公共事业“五个全覆盖”工程(广播电视全覆盖为其中之一)安排以来,县委、县政府对此项工程高度重视,明确提出:“利用两到三年时间实现全县有线电视‘户户通’全覆盖”。即:由县政府投资1200余万元,对未安装有线电视的用户每户补助250元,让全县90%以上的用户收看到55套广播电视节目。通过三年的时间,全县有线电视用户达到了89000余户,“户户通”工程共完成了29000余户,全县有102个村已率先实现了“户户通”。实施有线电视“户户通”是襄汾县委、县政府提出并实施的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惠民工程,是襄汾县有线数字电视转型进展过程中的一条成功之路,为下一步发展数字电视夯实了基础。三是加快光纤网络的开发和应用。我们利用现有广电光纤网络,采用推送技术(PUSHVOD),开展准交互点播服务,满足广大用户点播收看的需求;同时从人民群众的新需求出发,大力开发电子政务、社会教育、生活信息、文化娱乐、电视商务、银行支付等多种业务同,不断丰富节目内容和信息服务业态,使有线数字电视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离不开的娱乐工具、信息工具,让数字化惠及千家万户。在增值业务的开发上,我们根据本县实际,已经成功利用广电光纤网络,完成全县“天眼”工程建设,使有线网络的附加值进一步增加,推动了广电产业建设的步伐。下一步,还可以增强全县视频会议系统及数字化平台建设,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使广电光纤网络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3转型发展的成功经验
一是把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上升为政府工程。党的十七大召开后,把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上战略高度,襄汾广电中心抓住这一机遇,结合全县打造文化名县的战略,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实施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建议,得到了县领导的大力支持。列入次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成为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成立了以县长为线电视“户户通”工程总指挥的领导机构,书记、县长多次视察、调研,亲临指挥,定措施、定方案,提建议,排困难,领导的关心支持,全县各级干部的齐心协力,促使“户户通”工程顺利向前迈进。二是调动乡村两级干部,取得他们支持帮助。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上升为全县的“政治工程”。我们积极与乡村两级干部取得联系,统一他们的思想认识,站在想民、利民、为民的高度,把“户户通”这一民心工程、富民工程竭尽全力进行了全面实施。特别是村干部能协助我们积极主动地深入农户搞宣传,讲解政策做动员,想方设法解困难,大大促进了入户,加快了工程进展。三是广电中心倾力,求真务实为民。面对“户户通”工程量大、面广、资金严重困难的实际,我们竭尽全力稳步实施,出台“户户通”工程实施方案,成立了六个工程小组,制定详细的可操作办法,出台了工程安装维护新规定,明确每个人的目标任务,落实了相关职责,用高标准、高速度、高质量推进了“户户通”工程健康发展。四是技术人员攻坚,保证工程质量。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涉面广、线路长、环节多,难度大,面对困难,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从未畏惧,迎难而上。冒严寒、战酷暑,翻书籍、定规划,跑路线、绘图纸,搞测量、定指标,寻难点、强攻关,一张张图纸完美绘就,一个个难题迎韧而解,确保整个工程建设进展顺利。#p#分页标题#e#
4“十二五”襄汾数字电视发展思路及发展机遇
4.1“十二五”期间襄汾有线数字电视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襄汾县把数字电视列入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之中,作为全县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一项重点工程。不断加快高清、标清有线数字电视整体平移步伐,及时做好高清、标清数字电视落户襄汾工作,使全县80%的用户收看到数字电视,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全县数字电视全覆盖。
4.2襄汾有线数字电视的发展机遇
一是环境机遇。随着央视、省台、市台数字电视的平移,尤其是2010年临汾市数字电视的普及和大力宣传,使更多的百姓对数字电视有了全新的了解,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广播电视节目特别是数字电视提出了更加旺盛的需求,对广播电视的图像质量和数量也越来越强烈、越来越丰富,为襄汾县发展数字电视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机遇。二是政策机遇。广播电视作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提到国家战略层面,基本政策已经出台,配套设施正在完善,市场环境正在形成,全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政策,给我们指明了科学的发展方向;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这就意味着广电的传媒空间将逐渐扩大,为我们广电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历史赋予襄汾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大好机遇。三是战略机遇。随着数字电视的发展和普及,国家出台了数字电视产业的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了数字整体转换时间表,并以有线电视数字化为切入点,加快推广和普及数字电视广播,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这为我们发展数字电视提供了良好的战略机遇。同时,随着我县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化和特色城镇化等战略的逐步实施,我县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对广播电视的投资力度,2005年、2006年把光纤网络覆盖工程,2007年“调频广播到村、有线电视入户”工程、2008年、2009年、2010年把“户户通”工程列入全县的重点工程,更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5如何做好数字电视落户襄汾工作
我们要抓住“三网融合”的机遇,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发展有线数字电视,使广电产业经营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先行发展。主要应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注重宣传推广。作为广播电视宣传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自身媒体优势和其他各种方式和渠道,大力宣传推广数字电视,普及数字电视知识,扩大数字电视影响,使广大观众能够充分认知数字电视,获取数字电视相关信息,方便选择和收看。
二是加大数字电视各项业务的开发力度。在确保广播电视节目安全传输的同时,大力开发数字电视、视频点播等新型业务,大力开发政务信息、社会教育、生活资讯、文化娱乐、电视商务、金融支付以及各类接入服务业务,不断丰富节目内容,拓展服务范围,让用户真正体会到数字化带来的好处。
数字乡村调研计划范文2
一、上半年主要职能目标工作完成情况
(一)积极做好迎接国家卫生县城复审工作。在县国家卫生县城管理指挥部的领导下,按照《全国爱卫办关于2014年国家卫生城市(区)、乡镇(县城)复审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县城管局(爱卫办)牵头,各单位、各部门通力协作、攻坚克难,强化措施,积极工作,全力做好迎接我县国家卫生县城复审工作,于2014年5月30日接受省爱卫办调研,受到专家检查组的赞杨和肯定。目前,按照《国家卫生镇(县城)标准》软件资料要求,完善了相关申报材料,并已报省爱卫办,其余“国卫”复审材料正在审核中。
(二)健康县城建设已被省爱卫办列入首批向全国爱卫办推荐的单位。2014年5月30日,省、市爱卫办在对“国家卫生县城”初查中,省爱卫办副主任徐保华对我县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对县健康县城建设予以充分肯定,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表示要把县健康县城建设作为全省首批向国家爱卫办进行推荐。
(三)全力实施环境质量新改善、美丽乡村新面貌、城镇品质新提升、设施建设新突破、文明卫生新风尚“五大行动计划”,认真落实户外广告店招、园林绿化亮化、交通秩序、违法建设及数字化平台建设等“四大”专项治理,环境卫生容貌秩序及基础设施得到大力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推进。其中,户外广告店招专项治理已基本完成。
(四)突出项目支撑,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一是青年路人行道改造项目已于5月29日全面启动,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二是县应急指挥和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建设项目、公交车站台与候车亭建设项目完成了前期评选,确立了中选公司并进行了公示;三是环卫及公用停车场建设项目、蜀南竹海垃圾处理中心扩容升级改造项目完成了前期工作。
(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机制,上半年完成垃圾处理费征收52万元。农村生活垃圾“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乡(镇)集中、县运输处理”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启动了县城餐厨垃圾分类工作。
(六)狠抓了人口计划生育、、维稳、安全等各项工作,确保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未出现问题。
(七)认真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主题教育活动。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严格按照县委实施意见和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的实施意见方案(长委群组发〔2014〕7号)的要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全面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重点围绕“正心立德、知行合一”、从严落实“四讲一学”、“四大讨论”、“两本一薄“、“换位体验”、“双岗双责”、听取意见等规定动作,积极创新动作,较好地完成了第一阶段“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的工作任务,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二、存在问题剖析
半年来,我局的城市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领导的要求和群众的愿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和不足:一是国家卫生县城复审工作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比如,市政设施老化,交通秩序整治效果不明显,部门配合不协调,存在推诿现象等;二是城管局人员、经费严重不足;三是没有专业团队,缺乏技术支撑,重大项目推进难。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继续牵头认真做好“国卫”复查相关工作,确保国家卫生县城年底复审一次性成功。对影响国家卫生县城复审的问题,逐个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落实具体的补救措施,逐项整改,努力做到“硬件”全达标,“软件”不失分。确保我县国家卫生县城年底通过全国爱卫办复审。
(二)进一步创新思路和举措,力争国家健康县城得到全国爱卫办的确认。
(三)全力抓好县应急指挥和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建设项目、公交车站台与候车亭建设项目建设;积极推动环卫及公用停车场建设项目、蜀南竹海垃圾处理中心扩容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尽快完成青年路人行道改造项目。
(四)继续深化“开展批评、落实整改、建章立制”环节相关工作,查漏补缺,确保规定动作做到位;认真做好“查摆问题、开展批评”各项工作,确保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数字乡村调研计划范文3
一、目标任务
(一)探索建立覆盖乡村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和保证公共服务质量的长效机制。
(二)探索建立符合农村实际、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农村广播电视传播覆盖体系。
(三)在可管可控的前提下,借助市场、社会和企业等多方面的力量,探索建立符合区情和农村实际的直播卫星接收设施专营服务体系。
(四)在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石嘴山市平罗县黄渠桥镇、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开展直播卫星公共服务试点工作,采用卫星、地面双模方式,向农村用户免费提供24套电视和4套广播节目、5套自治区和地市电视节目。
二、工作措施
(一)自治区广电局负责协调自治区有关部门和单位,划分直播卫星服务区域,在试点地区设立直播卫星专营服务网点和服务队伍,逐步建立政府支持、社会和企业参与的直播卫星公共服务运营体系。
(二)由自治区广电局负责,新建固原市原州区三营转播台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系统,重新配置和改造银川市西夏区宁夏广电总台传输发射中心调频电视发射台、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沟口发射台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信号源系统,逐步建立试点地区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系统。
(三)试点期间,用户自愿购买机顶盒、选择电信业务。用户购买机顶盒时,预交240元移动话费并签订2年在网协议,中国移动宁夏公司给予用户机顶盒购机补助款30元,同时免费赠送通话设备。对列入自治区民生计划的购买机顶盒确有困难的用户,由自治区及试点市、县(区)政府酌情给予补贴。
三、工作步骤
(一)月日—月日。组织进行调研,确定直播卫星公共服务试点地区;研究制定《直播卫星接收设施专营服务操作规程》;研究制定移动固话入户、捆绑话费和机顶盒补贴标准办法;划定全区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实施区域;审核确定试点乡镇卫星直播设备专卖点。
(二)月日—月日。开通固原市原州区三营转播台地面数字电视发射信号,完成银川市西夏区宁夏广电总台传输发射中心调频电视发射台、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沟口发射台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信号源系统改造,试点地区地面数字电视信号基本满足覆盖要求;完成试点地区机顶盒功能测试;完成直播卫星公共服务业务培训工作。
(三)月日—月日。采取多种方式对试点工作进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对专卖点进行授权,发放专营标识,开始销售机顶盒。
(四)月日—月日。总结工作,形成经验,迎接全国直播卫星公共服务试点经验交流现场会的召开。
四、组织领导
在自治区直播卫星公共服务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自治区直播卫星公共服务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局)负责直播卫星公共服务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办公室下设3个工作组,组成人员及职责如下:
(一)现场会筹备工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工作职责: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研究、起草相关文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负责现场会的筹备工作;负责试点工作及现场会的宣传报道工作。
(二)运营服务工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工作职责:负责拟定直播卫星公共服务流程,研究完善管理制度;负责协调建立县、乡直播卫星公共服务队伍;负责审核机顶盒专卖点,发放专卖标识牌;负责管理直播卫星设备销售、安装和服务工作;负责督促、指导各试点乡镇的试点工作,统计上报试点工作进度。
(三)技术保障工作组。
组长:
成员:
工作职责:负责研究划定全区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实施区域;负责制定试点地区地面数字电视覆盖技术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机顶盒功能及服务流程测试;组织直播卫星公共服务业务培训,为试点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数字乡村调研计划范文4
自1999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杂志编辑团队每年都会评选出科技创新领域的佼佼者。今年,新一期的《科技评论》杂志再次汇集了35位科技领域青年才俊,他们分别在医药、计算机、通讯、电子、纳米技术等多个领域改变着我们的世界。而其中,有3位的工作方向是以帮助农民和文盲为主的。
在印度,大约有6亿人口靠农业为生。该国农业部帮助农民的一项举措是放映有关农业技术的录像。例如,官员们描述了怎样在不能种庄稼的湿地上种植一种蕨类植物。这种植物可以拿来喂牛,能增加奶牛的产奶量。但是由于政府官员和当地村民的文化和种族差异,政府的建议很多都被农民所忽视了。
里金・甘地是非盈利组织“绿色数字”的创建者,他针对此开发了一项试点工程:当地农民自己拍摄简单的录像来传播农业技术。同等经费下,参与甘地项目的农民大概是现有政府培训和参观者人数的7倍。
甘地的这项计划是印度微软研究院2006项目的一部分。他花了6个月的时间在卡纳塔克邦的乡村试验了各种录像方案,最终发现有当地农民特色才是关键。拍摄过程中,村民使用手持录像机拍摄,来自非政府组织的工作人员检查录像的质量和准确性。到目前为止,甘地和他的团队已经制作了500份录像,是此前计划的3倍。
而同样人选榜单的埃米尔-哈森则通过另一种方式来帮助农民。他开发了一个系统,帮助处于相对孤立社区的人们收发电子邮件和寻找工作。他把Wi-Fi路由器安装在巴士上,当巴士开到一个村庄时,路由器就能与当地装有电脑的信息点(商店)连接,如此实现信息传递。
现在哈森基于手机网络快速扩张的特点,开始提供一种盈利性的批发服务,称为网上商店。印度村庄的许多商户都在商品分销网络之外,因此老板必须每月4次进城为他们的店铺补充货物,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证采购到所有品种的商品,给商户和消费者都带来了很多麻烦。现在,店主通过手机上运行的Java应用程序就可以浏览在线产品目录和订货。数据通过短信在商店,互联村庄之间传输。这种方法成本低廉,不需要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大约36个小时,货物就会直接送到商店。
哈森正计划用网上商店来推出另一种应用,那就是通过当地商店的店主为村民们广告。他说:“用50美分,就可以出售摩托车的广告。”
能很好地利用互联网对于广大农民来说自然是一大便捷,但是对于7.7亿不懂读写的用户来说,无论是笔记本电脑还是智能手机都太复杂了。微软印度班加罗尔研究院的英德拉尼・梅迪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印度、南非和菲律宾展开了调研,并设计出无文字的应用界面,让文盲和半文盲可以上网找工作、查询医疗信息、使用手机银行服务。
数字乡村调研计划范文5
一、深入调查分析,明晰思路目标
在深入分析形势和全市农民收入特点后,我们形成了四条共识:一是非农产业收入是农民收入的增长极。农民收入每增加3块钱就有2块来自工资性收入。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会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特点决定农业增长率每年在6--7%,而制造业、服务业只要市场需求旺盛,一般有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率。三是农民收入差距是工业化、城市化差距的综合反映。普遍规律是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的地方,农民收入水平高。四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将开辟农民增收“高速路”。城乡统筹,将使农民“无障碍”进入工业化、城市化领域。
根据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我们提出坚持“三业并举、四轮齐动、举措到户、三化承载、机制保障”的思路(“三业并举”即提升农业打基础,扩大就业强主导,激活创业抓关键;“四轮齐动”即拉升工资性收入、扩大经营性收入、增加财产性收入、提高转移性收入;“举措到户”即对农民增收分类指导,因户施策,把增收措施落实到户;“三化承载”即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搭建起农民创业就业、增收致富的载体;“机制保障”即形成促进农民持续大幅增收的长效机制,科学促进农民增收)。制定了《2009—2012年农民增收规划》,提出每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年均递增15%以上,力争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7年翻一番,总体上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三步走”目标。
二、坚持“三业并举”,拓宽增收路径
在增收途径上,我们坚持“三业并举”:
一是提升农业打基础。主要是发展现代农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实施“一村一品”工程,打造粮食、果品、蔬菜、奶业和生猪五大产业集群,推进花椒、辣椒等区域特色产业集约化发展。今年全市夏粮总产93.41万吨,平均亩产318.7公斤,较去年分别增产4%和4.8%。其中小麦总产92.34万吨,平均亩产319.3公斤,较去年分别增产4%和4.8%。
二是扩大就业强主导。坚持像抓农业生产一样抓劳务经济,像为农产品找市场一样为劳动力找就业岗位,像为农产品打品牌一样做劳务品牌,出台一系列就业扶持政策,支持农民技能培训,扩宽农民就业渠道。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4万人,占年任务的88.4%,其中劳务输出61.2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8万人,占年任务80%,劳务输出技能培训9.1万人,占年任务的67%。
三是激活创业抓关键。从信贷、税费等方面积极扶持,推动创业,催生“小老板”,止目前,止目前,全市个体私营企业达到7万多户。一季度免费创业培训3127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565万元。同时,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逐步使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在二三产业创业、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打工就业、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从事种养业经营的格局;积极拉升工资性收入、扩大经营性收入、增加财产性收入、提高转移性收入,实现农民增收“四轮齐动”。
三、实施到户工程,创新增收方法
我们根据农户的实际情况,坚持按照“逐户填卡,因户施策,举措到户,分类指导,配套服务”的要求,科学筛选增收路径,分类指导,因户施策,在去年在晋星村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在全市1729个村全面实施了农民增收举措到户工程。
一是填好一张表。即《市农民增收举措到户工程明细卡》。明细卡主要有四项内容:①劳动资源,包括家庭人口,劳动力,青壮年及其技能,工作地点等;②家庭经营资源,包括承包耕地,运输车辆、工程机械、加工设备等经营性设备,种养殖场、企业、门店、摊点、农家乐等经营性项目;③收入情况,包括家庭收入构成,上年度家庭实际收入和人均纯收入,本年度家庭预计实际收入和人均纯收入;④增收措施。通过填表,弄清楚农户家庭的基本情况和资源。目前,全市共填写农户增收台账和增收明细卡80万份。
二是实行科学分类指导。根据对全市68.4万农户的调查分析,按收入情况划分成5种农户:①创业型。全市66739户。他们有生意、有企业,积极引导支持他们克服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思想,大胆进行“二次创业”,继续把生意做大做强,并带动乡亲邻里增收致富。②劳务型。全市260890户。他们一般家庭主要劳动力常年在城镇就业,辅助劳动力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家庭收入主要来源靠城镇,而养老托幼靠农村。切实维护好他们的实际利益,帮助其解决家庭实际困难,增强增收能力。尤其对有创业愿望和条件的大力扶持,促使其由打工仔向“小老板”转变,由农民向市民转变。③种养型。全市195837户。他们是经营种养业的“好把式”、专业户。采取发展专业合作社、产业化经营、建设小区园区等措施,促进其扩大生产经营规模。④兼业型。全市105782户。他们兼营多业,主业不突出,收入来源多样化,家庭有富余劳动力。通过加强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加快推进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⑤贫困型。全市55356户。主要是农村贫困户和五保户。在实施“10万贫困户增收行动计划”的同时,根据这些农户经济困难的成因,用好扶贫和社会保障政策,切实抓好移民搬迁、整村推进、产业扶持、技能培训等工程,促其尽快脱贫致富。目前,全市已制定增收帮扶措施243万条,印发惠农政策宣传资料102万份。
三是做到措施到户。根据农户的类型、劳动力就业状况、收入结构,明确增收方向和途径,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扶持政策等。各级的政策措施具体到农户,一一列明(大体16项27条),并向农户告知县乡有关劳动就业创业、金融信贷、农林水、扶贫、科技等执行机构的联系人、联系方式。
四、打造载体,加快增收步伐
促进农民增收,既要有目标、有思路、有举措,更要有切合可行的载体来推进。我们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打造出了具有特色的五大助农增收工作载体。
一是开展晋星创建,加快新农村建设。2008年,我们把中央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具体化,实施新农村建设星级管理,坚持“三强化”(强化目标引领、强化项目支撑、强化机制保障),狠抓制订标准、评星定等、晋星计划、晋星创建、考评激励五个关键环节,达到“四推进”(推进农民增收年年有新突破、农村基础设施年年有新改善、农村公共事业年年有新发展、村级治理年年有新绩效)。止2009年全市五星、四星村累计分别达到101个和306个。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把今年确定为晋星创建“深化年”和“提高年”,部署开展创建四星级乡镇活动,全市各级党政组织齐抓共管、比拼争先,形成了你追我赶升阶晋星、促进农民增收等良好风气。列入市上计划的30个五星村、100个四星村和17个四星级乡镇创建工作进展顺利。
二是开展“争先进位”,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以“三化三集中”为主线,着力加强县域经济,出台了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和开展县乡村争先进位活动的意见,比拼争先、加快发展的激励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全市12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进展顺利,12个省级重点镇建设全面启动,9个省级重点县域工业园全部成立投资开发公司,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地。2009年,全市城镇人口达到154万,城镇化率达到41%,县域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45.7%。今年,我们对全市县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作出综合评价,并对2009年全市所有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评估和基础定位排名,结果汇编成册,为各县区树立了赶超目标。已评定出区镇、县镇、县镇等10个十强乡镇,区镇村、区镇村、区镇等100个百强村。同时,指导县区积极发展县域工业,大力推进县城和重点镇建设,积极争创“十强乡镇”、“百强村”,县域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三是推进“项目到村”,夯实农村发展基础。针对以前涉农项目实施分散、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我们调研形成了了实施“项目到村”工程的一整套思路和办法,通过实施“项目到村”,把政策交到村上、把任务落到部门,增强项目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让惠民项目覆盖全市农村,形成完善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机制。去年以来,我们按照“渠道不乱、统筹安排、各尽其职、分步实施、绩效考核”的要求,整理出全市到村项目三大类23项,编制印发了《到村项目明白卡》和《项目简介》,狠抓项目整理、宣传推介、摸底填卡、制定规划、组织实施等五个环节,统筹规划安排到村项目,尽可能多地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整合财政资金和涉农项目,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社会事业向农村侧重,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着力建立城乡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新机制。今年全市计划实施到村项目560个,已开工建设项目324个,完成投资8000多万元,农村基础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农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四是推行“乡村在线”,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积极调研探索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中的特长和优势,形成了挖掘大学生村官潜力,建立全市“乡村在线”数字网站,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的思路。认真总结岐山县“乡村在线”工作试点经验,提出了全市实施“乡村在线”工程的指导意见。7月9日,我们召开了全市“乡村在线”工程动员会,对此项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并对大学生村官就实施“乡村在线”工程的基本内容、要求,以及网站维护等进行业务培训,全市“乡村在线”工程全面启动实施,各项工作正在有力有序进行。
五是落实“三带三进三促”,形成助农工作合力。在总结领导联点、部门包抓农民增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省委提出的在县以下党政机关实行“三三制”的要求,我们在全市党政机关、企业和大专院校干部中广泛开展“三带三进三促”活动(带感情、带政策、带项目,进村、进户、进经济组织,促农民增收,促晋星创建,促和谐稳定),建立起了领导联点、部门包抓、干部驻村、企业帮扶的工作制度,形成了“四位一体”、联动各方、合力助推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市级130个工作组,由30名市级领导带队,94个党政机关、26户企业和10所大专院校熟悉农村工作或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的2000多名干部参与,联点包抓130个新农村建设晋星村;县区1/3的干部进村开展帮扶工作。这一活动的深入开展,有力地促进工作落实,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形成了助农增收的强大合力。
五、建立健全机制,确保持续增收
主要建立完善了以下几个机制:
一是领导责任机制。明确县区党政主要领导是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县区全部由专职副书记分管农村工作。坚持召开季度农民增收形势分析会,定期召开县区委书记、县区长专题会议,分析形势,研究措施,改进工作。各县区按照“配硬部长,配齐人员,保障经费,改善条件”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了对农工部工作的支持力度。
数字乡村调研计划范文6
业主:北京市大兴区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开发建设单位:北京市大兴区信息中心
项目类型:公共服务平台、共享协同平台
一、业务需求背景
为全面推进北京农业现代化,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北京市政府于2003年6月启动了“221行动计划”的调研工作。为此,北京市农委组织了20多个相关单位,历经4个多月完成了“221行动计划”调研报告。根据此次调研成果和郊区农业实际,北京市农委决定在全市全面实施“221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北京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为促进大兴区农业经济发展,更好地利用农业信息化为“三农”服务,大兴区按照北京市“221行动计划”信息平台建设的要求,通过搭建大兴区农业信息平台来实现全区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享。
二、项目设计
⒈项目概况
该项目启动于2005年,经历了系统需求阶段、设计开发阶段、试运行阶段和推广应用阶段。现项目已完成前三个阶段,进入了系统上线及推广应用阶段。
在市级农业专家和信息化专家的指导下,该平台建设采用了国内先进的跨平台J2EE技术,采用了国际领先的应用服务器软件和数据库软件oracle 9i,保证了平台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为新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方便易用的接口。
⒉服务内容
(1)对各级政府的政策性信息、公示信息、农业招商引资信息等,企业产品信息、企业销售/采购信息,个人/农户信息进行;
(2)为农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及广大农民提供市场行情及供求信息的平台;
(3)通过在线课件、农业专家数据库方便农民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帮助农民解决种植、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农民种植科技含量;
(4)为农民、农业企业、农口单位,为相关科研单位提供资料信息检索和查询服务等;
(5)实现交流、沟通、电子商务功能,提供网上交易、交流、沟通的平台,为农民提供与外界互通信息的新通道和展示窗口;
(4)提供Internet信息收集服务,提供平台内部信息搜索服务;
(5)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和资料数据的积累,为各级领导进行农业及相关产业的规划、计划和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信息;
(6)初步实现电子地图及相关技术服务。
⒊工作进度
2005年上半年 ,完成了平台建设需求调研、平台软件功能设计和开发;完成包括农业概况、市场行情、产品交易、农业科技、政务公开、龙头企业、合作组织、招商引资、决策参考、公告、农业新闻等模块的设计开发;完成硬件系统(包括服务器和各种操作系统)的采购以及应用服务器软件、数据库软件的采购、集成等。
2005年下半年,完成诸如供求信息、网上销售、休闲农业等模块的设计开发;完成与市级“211”平台数据交换功能的开发和技术实现;完成重点农贸市场的电子大屏建设;实现与区内其他应用系统的单点登陆功能的开发。
⒋实现的目标功能
实现全区信息资源数据整合,实现农业资源共享,协调大型农业企业、基地、农贸市场网上销售,促进农产品流通。以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信息的及时为目标,在对现有信息工作机构和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的基础上,实现郊区农产品生产、销售信息与国际国内市场、特别是北京城区市场农产品需求信息的及时有效对接,提高大兴区农产品消费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促进全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三、CIO的作用和贡献
CIO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出信息化发展的设想,制定信息化发展战略,参与制定机构的总体发展战略;
(2)制定信息化规划和实施计划;
(3)提出信息化建设投资建议,参与投资决策,负责信息系统采购;
(4)负责信息技术体系结构和信息系统的建设;
(5)负责信息与知识的管理;
(6)负责信息技术人才招聘和全员信息技术培训;
(7)建立多层次的信息化管理团队和信息技术支撑体系;
(8)创造性地寻求信息技术应用机会,构建组织的竞争优势。
CIO通过指导信息技术的利用来支持其他政府部门的管理、服务工作和日常运行;根据政务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指导政府部门的相应架构和业务改革;负责规划指导管辖区域内的公共信息化工程建设和企业信息化建设。政府CIO具备信息技术和政府工作两方面的知识背景,能够将政府的信息技术战略与其他工作领域的战略紧密结合起来。
现在,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设立此项职位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政府机构的CIO将在政府机构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加快政府信息化进程、全面实现电子政务的重要推动力量。
四、项目效益评估
⒈社会效益分析
该项目的实施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的发展;该系统建设的推进,将有效地防止城乡巨大的数字鸿沟继续扩展,使城乡差距的进一步缩小,从而推动乡村城市化建设的发展步伐。
⒉经济效益分析
该项目的实施为农业企业和广大农民提供一个信息交流和农产品展示、销售的平台,为解决农民农业生产加工技术、解决农产品卖难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经济的平台,并提供网上销售和在线支付业务;增加了购买和销售渠道,使农民足不出户便可以实现农产品交易,促进了农民的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