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劳动实践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劳动实践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劳动实践报告

乡村劳动实践报告范文1

【关键词】乡村儿童;美育;创新课程

一、新时代振兴乡村儿童美育的战略意义

党的报告指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初心、灵魂和方向,以乡村文化振兴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铸魂工程。然而,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乡村文化面临着资源流失、“空心化”的价值困境,乡村文化的“失落”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学生对文化的渴望与需求。在此现实境遇之中,大力发展乡村儿童美育,促进乡村美育复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第一,促进乡村儿童本真发展。囿于传统价值理念的思维桎梏,我国中小学教育进程之中普遍将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而对美术、音乐这种所谓的副科则置之不理,这种情况在乡村学校尤甚。此种价值理念的异化衍生,严重阻碍学生素质的全面、本真发展。“爱的启蒙”儿童美育创新课程,在反思传统“分数至上”价值理念的基础之上,在乡村学校大力推进美育课程的创新实施,其在促进学生美育素养提升的同时,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第二,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城市教育和乡村教育目前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具体来看,城市的学校美育无论是在师资力量还是在教学资源等方面,均是乡村美育无法比拟的。由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开发的“爱的启蒙”儿童美育创新课程,以“爱”之名,以美术教育为载体,运用先进的课程理念建构课程体系,通过培养新乡村美术教师,提高乡村学生的美术素养。它的实施与推广,对于振兴乡村儿童美育,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时代振兴乡村儿童美育的实践困境

(一)应试主义理念盛行致使乡村美育缺失立足点

在传统功利主义、应试主义价值理念的影响与制约之下,学校举全校之力发展与“应试”相关的教学科目,是以将多数教学资源仍集中到语文、数学、英语等所谓的“主科”,而忽视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等课程的发展。此即造成美术课程被所谓的“主科”大量侵占甚至取消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学校也是对此种现象司空见惯、置之不理。此种重应试轻素养、重形式轻内容价值理念的异化衍生,造成乡村美育缺乏基本的立足之地,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二)职业地位致使乡村美育教师队伍缺乏着力点

美术教师的稀缺是乡村学校长期面临的结构性问题。2016年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颁布的《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美育师资状况分析报告》指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共有美育教师占全部专任教师总数比例达6.5%,但美育课程的课时量应占全部总课时的9%至11%。若要满足最低标准开课目标的需求,全国尚缺美育教师45566名,美育师资的绝对缺额主要分布在乡村学校,占了83.4%。之所以缺口如此巨大,究其原因,是因为乡村美育教师的职业地位相对较低,从而造成乡村美育教师的职业发展受限。

(三)办学条件致使乡村美育教学资源缺乏突破点

教育资源匮乏且不平衡是乡村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与此同时,应试主义在中国基础教育领域的盛行,致使多数学校将并不充裕的教学资源投入到所谓的主科课程之中。在此境遇之中,乡村学校很难再将教育资源投入到美术教育之中。此即造成乡村学校很难设置专门的美术教室。同时,教学教具和绘画材料时常面临短缺的困境。此种境况的长期存在,严重阻碍乡村美育的长足发展。

三、新时代振兴乡村儿童美育的实践探索

“爱的启蒙”儿童美育创新课程,是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组织专家研发而成的创意公益活动课程方案。“爱的启蒙”儿童美育创新课程以“爱的启蒙”儿童美术教学实践活动为核心内容,面向义务教育阶段6-15岁儿童,优先关注教育资源匮乏群体,尤其是乡村儿童、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美术模块课程。该课程由“我爱生命”“我爱家园”“我爱生活”“我爱梦想”四大主题共十六个单元构成,并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水平分为初、中、高三个课程阶段,对应和涵盖整个小学阶段(见图1)。该课程方案力求通过美术学科教学手段,以主题式教学为特色,以美育工作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侧重儿童的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心灵教育。培养具有积极情感、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人文素养的新时代接班人。为充分落实国家政策,促进乡村儿童美育发展,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积极探索落实国家美育战略的实施方案,策划与运营“爱的启蒙”儿童美育实践公益项目。具体来看,基金会积极为项目合作学校无偿提供创新活动方案,提升乡村美育课程的丰富性、多样性与创新性。并在此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了解艺术、接触艺术与学习艺术的机会。通过美术教育的载体,促进乡村儿童美育的发展。例如,自2018年起,基金会与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教育和体育局合作,在区内5所乡村小学引进“爱的启蒙”儿童美育创新活动,进行试点教学。同时,基金会还为这5所小学建设艺术教室、培训美术教师。通过双管齐下,提升乡村学校艺术教育的软、硬件条件。另外,基金会还配合乡村美育以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基金会为试点学校举办“艺术之旅”“艺术家进校园”等主题艺术活动,引领学生接触最经典的绘画、舞蹈、音乐、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截止目前,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在河北省保定市、四川省成都市等地进行的乡村美育公益活动,累计受益学生人数已经达1,600人次,并受到了广泛好评。

四、结语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积极探索乡村儿童美育教育的新模式,新时代的价值理念开发出“爱的启蒙”儿童美育创新课程方案,并在乡村学校进行了积极的推广与运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为振兴乡村文化、促进乡村儿童成长、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进路。

参考文献

乡村劳动实践报告范文2

江苏省如东县按照“远教搭台,部门唱戏”的“大远教”工作思路,结合本县实际,积极探索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新模式。结合由农林、劳动、文化、教育、广电等部门组成的党员教育讲师团,依托远教网络,发挥部门优势,开展“送理论到基层、送党课到支部、送服务到企业、送法律到乡村、送知识到田头”为内容的“五送”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是送理论到基层。县远程办会同县党员教育讲师团形势教育分团定期赴全县各镇终端站点进行巡回宣讲。利用远教终端站点下载课件及时宣传《十七大报告辅导讲座》和《新学习辅导讲座》等新理论新知识,充分发挥远教在学习、宣传和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中的作用。

二是送党课到支部。利用远教网络党课内容新、形式活和镇级党员教育讲师团基层实践经验丰富的特点,采取视频教学与讲师现场讲解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基层党员学习,增强党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用性,有力提升了学习效果。

三是送服务到企业。县远程办将远教终端站点拓展到全县535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各非公企业根据行业特点和自身需求,利用远教终端接收站点下载相关的技能培训、法律讲座等课件,并定期邀请党员教育讲师团社会服务分团、法律宣传分团对企业党员、职工进行授课培训。

乡村劳动实践报告范文3

关键词:旅游业;农村空心化;缓解机理

1问题的提出

1.1农村“空心化”的界定

自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国家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业转移,许多地区的农村出现“人走屋空、土地荒废、空巢老人”的现象,“农村空心化”这一词语出现在了大众传媒中。这一现象和问题也自然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逐渐成为农村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很多学者对“农村空心化”的概念都进行了较为成熟的界定,综合来看,前人主要是从地理学与建筑学、经济学和人口学三个维度对“农村空心化”进行界定。在地理学与建筑学方面,刘彦随认为,农村空心化是由于宅基地普遍建新不拆旧以及城镇化引发的“人走屋空”,导致村庄用地规模扩大闲置废弃加剧的一种“外扩内空”的不良演化过程[1]。更多的学者是从经济学、人口学方面进行界定,如王进业、张军认为“空心化”主要是指随着农村大量的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村出现人才缺失、资金流失、土地抛荒、组织涣散的现象[2]。周祝平认为农村空心化是随着农村年轻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促使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人口比例下降,农村剩余的大多数是老人、妇女和儿童的独特现象[3]。从上述定义不难看出,农村空心化,不仅包含农村要素(如农房、劳动力、资金、土地)的数量变化,也包含这些要素的结构性改变。在本文研究中,笔者将这两方面的改变均加以考虑,并扩充考虑更多的农村要素,在本文语境中,“农村空心化”是指在不断推进的社会城市化转型过程中,由于农村人口持续向城市转移,进而导致农村包括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村庄规划建设、公共服务等整体功能发生变迁的动态过程。

1.2农村空心化的治理

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农村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民心理感知都具有特殊性,因此,“农村空心化”这一动态过程在国民语境和学界研究中都似乎具有了负面含义(农村空心化在学理和伦理上的是非探讨不在本文研究范围),关于农村空心化治理的理论和实践都有很多。如薛力、刘洪彪、刘立新和张冲、张志胜、许彦彬等学者就提出要从文化建设、乡村规划、农村干部培养、土地流转、农村管理体系重构等途径治理农村空心化问题[3-7]。目前,乡村旅游业在很多地区快速发展,旅游业劳动密集性、人才门槛低、附加值高、产业带动能力强等产业属性对于吸引农村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功能方面都具有天然的优势。然而,相较于前述其他治理途径的研究,目前关于旅游业对农村空心化缓解作用的内在机理研究较少。在本文中,笔者选取江苏中部地区两个典型村落,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尝试分析旅游业对农村空心化的缓解途径和机理,为我国农村空心化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2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选取了位于江苏中部兴化市两个自然村落——坂伦村和东旺村作为研究对象。两村落位于里下河地区,历史上都是传统的农业村落,在20世纪90年代,均出现明显的外出打工潮,村落里都出现了严重的老人儿童留守、土地抛荒、农舍废弃等典型“空心化”现象。随着新世纪以来兴化垛田油菜花带动的旅游业发展,因毗邻千岛菜花风景区的天然优势,东旺村出现了明显的劳动力回流、外资引入、乡村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等逆空心化过程,村容村貌大为改观,空心化缓解较为明显。笔者对这两个村落进行了翔实的问卷调查和深入的访谈,收集了大量一手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挖掘分析,来探讨旅游业对缓解农村空心化的途径和机理。为方便表述,下文中用“传统村”来表述未发展旅游业、仍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坂伦村;以“旅游村”来表述已发展旅游业,村容村貌发生明显改变的东旺村。

3结果与分析

3.1传统村与旅游村空心化程度的差异

通过对两个村落的实地调研,发现传统村在前述农村空心化的各个维度上均比旅游村要严重。在空心化的基础维度劳动力结构方面,两村落差异明显,其中传统村中18~60岁劳动力仅有7人,占比8.21;而旅游村为109人,占比24.66%;与之相对应的,这两个村落18~60岁劳动力流出方面,传统村为55.65%,旅游村为40.45%。在产业结构方面,传统村从事传统农业的人数为65.8%,而旅游村为42.8,产业结构提升明显。在乡村基础设施方面,传统村仅有几年前政府拨款修建的简单水泥道路,无停车场、路灯等公共照明;公共厕所及垃圾桶等公共设施缺失,村民仍然使用自家旱厕,垃圾自主堆放。而旅游村则有高等级公路直达村落,村里道路全部硬化,道路两侧公共照明、绿化带完整,村落有公共停车场两处,多处垃圾桶进行垃圾统一收集处理,公共厕所、下水系统完善.在公共社会服务方面,两村落相差无几,医疗教育单位均缺失,就医、子女教育问题都需要到城镇解决。唯一不同的是传统村落基本医疗保险由村民自己承担,旅游村基本医疗保险由政府统一解决。综上所述,在各个子维度上,传统村的空心化程度均比旅游村更为严重,旅游业对于农村空心化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3.2旅游业缓解农村空心化的机理分析

3.2.1旅游业与农村人口空心化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为所在村落的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使农村劳动力能够就地就业,减少了劳动力外流的根本动因;根据D.J.Bagne修正的人口学“推-拉”理论[8],旅游业带来的直接就业产生了劳动力的“拉力”,成为缓解农村人口空心化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此外,乡村旅游业的就业岗位,大多对于职业技能要求较低;且由于其劳动特点,对于女性更为偏好,因此为大量农村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使农村妇女劳动力能够就地就业。这种农村妇女的就地就业,直接缓解了农村空心化带来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问题,且由于婚姻家庭的关系,对于其配偶——农村男性劳动力,也产生了一定的“拉力”,间接减少了农村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距离、时长。3.2.2旅游业与农村产业结构在乡村旅游业发展之后,大量游客的进入,使得农村产业选择由单一的经济效益导向逐渐转变为游客需求与经济效益双导向,使得农村的三种产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在第一产业方面,由于游客游憩体验和观光的需求,农村的传统农业向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发展,传统农业门类也由单一的种植业向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等多元化农业发展。在第二产业方面,由于游客对于优质自然社会环境的偏好,外向型工厂式加工业向内需型手工业转变,增加了就业岗位、提高了职工收入,并减少了现代工业对农村自然环境的污染。而第三产业更是得到了长足发展,住宿业、餐饮业、零售业等发展迅速。农村产业结构由原来的一产为主,逐渐向三产为主演变。3.2.3旅游业与农村基础设施大量游客的进入,使得良好的自然环境、方便的基础服务在农村地区转变为刚性需求,为了赢得更大的旅游市场,农村地区会通过外资引入、政府扶持、本地投资等多种方式,提升本地基础设施水平。本次调研中,旅游村的道路、给排水、公共照明、卫生设施等,都是为了满足游客需求、旅游要求而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上述产业结构的转变、基础设施的提升,增加了本地农民尤其是青壮年农民对家乡的认同感,增加了本地就业生活的信心。本次调研中,大量18~35岁的青壮年认为,在就业岗位增加之外,本地交通便利程度的提升、现代零售业如超市、现代游憩产业如餐厅、休闲广场、游乐厅等的设置,是他们选择本地就业的最重要动因。

3.3旅游业缓解农村空心化的不足

3.3.1旅游业淡季导致农村季节性空心化旅游业的淡旺季之别,是旅游业的重要特点,在本研究区表现的更为明显,本次研究中的旅游村其核心旅游资源是里下河地区的垛田油菜花,虽然经过地方政府的推广和扶持,本地油菜花大多已改种为花期长的品种,但每年仍只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在非油菜花开期间,其他旅游吸引物缺乏,导致旅游村游客市场季节性变动极大,旅游季节较短。在非旅游旺季,大量本地居民仍旧选择外出务工,使得旅游村出现明显的“季节性空心化”。3.3.2居民收益比重低导致社区参与不足旅游业对于基础设施的要求较高,而基础设施的改善需要大量资金,因此大多数乡村旅游业的初期发展均依靠外资的引入,而这就导致了农民话语权和收益的降低。在本次调研中,有不少村民并不满足于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收入增长,对于旅游业总收入和本人收益之间的差距颇有微词,从而对旅游业的发展并无明显的信心和兴趣。这种情况,势必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对农村空心化的缓解作用也存在能否持续的疑问。3.3.3游客需求导向对农民需求的影响前文提到,旅游村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提升明显,这一方面满足了游客需求,也提高了本地居民的生活质量。然而,乡村旅游业发展中对游客需求的过度重视也导致了对本地居民一些生活需求的忽视。在本次调研中,道路交通、公共卫生等游客与居民能够共享的公共服务确实得到了很大提升,而对于一些本地农民需求较大、游客几无需求的公共服务,提升非常有限。如教育和医疗服务,旅游村发展至今也没有得到任何提升,本地居民仍然需要将子女送往城镇解决教育问题,为了优质的教育资源,甚至把子女送往大城市,成年人也因此到大城市就业生活;医疗同样如此,这都形成了农民外出的推力。随着村民经济收入的增加,社会福利、教育与医疗资源,在农民居住地、工作地的选择中越来越成为重要因素。如果旅游业不能提升这些方面,其对农村空心化的缓解作用将会越来越低。

4结语

通过本文的实证分析,旅游业对于农村空心化现象的缓解途径主要有就业、经济效益、基础公共服务等,这几个途径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对于农村空心化现象有明显的缓解效应。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诉求出现新的变化,农民外出务工出现新的推力,乡村旅游业需增加社区参与程度、改善季节性缺陷、重视农民新需求、满足农民新诉求,增加新的拉力,缓解新的推力,才能更好地、持续地缓解农村空心化,从而推动新形势下的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刘彦随.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农村空心化及其整治策略[J],科学出版社,2011(15).

[2]王进业,张军.“空心村”综合征[J].农村展望,2003(1).

[3]薛力.城市化背景下的“空心村”现象及其对策探讨——以江苏省为例[J].城市规划,2001(6).

[4]刘洪彪.新农村建设中“空心村”的整治[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5).

[5]刘立新,张冲.农村空心村现象及原因分析——以涞水县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3).

[6]张志胜.土地流转视域下“空心村”治理.新视野[J],2009(2).

[7]许彦彬.人口学视角下的空心村治理研究[J].西北人口,2012(5).

乡村劳动实践报告范文4

集中实践环节是对学员们两年学习经历的总结,是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也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体现。望同学们能够认真梳理所学知识,从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实为本地区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献计献策。

管理类专业的集中实践环节包括社会调查和毕业作业两部分。

一、社会调查

(一)社会调查的目的

社会调查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使学生进一步获得从事管理工作、生产技术工作等的初步训练,对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适应性,提高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社会调查的程序及要求

社会调查要求学员深入并参与当地的乡村、乡镇管理和生产实践中,了解当前管理和生产状况,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并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对掌握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能够改进生产与管理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完成调查报告(即毕业作业)。

第一步,选题

①选题一般实行教师指导与学生自选相结合的办法,原则上一人一题。如果确实需要多人合作完成的综合性课题,必须明确分工,必须注明每位学生独立完成的部分,保证各自独立完成所分担的部分,杜绝抄袭、等弄虚作假行为。 ②选题一定要依据当地的农业生产及管理现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既要符合本专业教学计划要求,又要满足个人兴趣或社会热点问题追踪,同时要切实可行。题目不宜过大。

③要紧密联系实际,应尽可能选择与本地区、本行业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与本单位、本岗位实际工作相结合的现实问题,鼓励从现实需要出发,分析、研究和解决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的实际问题,或者研究管理现状和发展趋势等。

④选题要鼓励学术创新,避免选择已经完全得到解决的常识性问题;选题范围既要与课程实践、社会实践的内容相关联,又要避免重复。

第二步,选点

调查地点一般可选学生所在乡镇或乡村,应就近安排,调查应取得当地领导的支持。应事先将调查提纲提交对方。社会调查不能等同于平时的工作,它是有

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的教学活动。

第三步,制订调查方案

调查方案是社会调查的行动纲领或指导性文件,它规定着调查的方法、内容和步骤。大致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项目(即调查内容)、调查时间、调查方法(可采取在乡镇经济管理部门或村、镇政府部门实习、实地综合考察、访谈、问卷等形式。要求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会设计问卷,能组织座谈会。)等,也就是要解决为什么要调查、向谁调查、调查什么、如何调查等问题。注意,调查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实习笔记。

第四步,实施调查过程

根据调查方案的规定就可以实施调查过程了。这一阶段就是将调查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是社会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需要实习点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大力配合,需要收集和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也需要指导教师的及时指导与帮助。

第五步,查阅文献资料和整理分析

了解国内有关主要期刊文献,掌握查询方法。掌握资料的整理和综合分析方法。

第六步,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学员生产实习的最终成果体现。报告依据内容、性质可分为专题调查报告(就一类事件或一项工作的调查分析)和综合调查报告(对多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参加社会调查的学生应独立完成调查报告,杜绝一切抄袭、剽窃行为。完整的调查报告包括:社会调查题目、参加时间、地点、方式、内容、过程、发现的问题、得出的结论(效果和体会或建议)等。

(三)社会调查的成绩鉴定以学生提供的实习笔记、社会调查提纲、设计及收回的问卷、查阅和整理的文献资料、座谈会记录、参加社会调查的态度等为依据,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等。

二、毕业作业

毕业作业即调查报告。旨在检验学生所学知识和理论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毕业作业,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素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专业素质。

(一)毕业作业的写作流程

选题——收集资料——写作提纲——初稿——修改稿——修改稿 ——定稿(毕业作业的篇幅应不少于4000字)

(二)毕业作业要求:

1.要求学生在实事求是、深入实际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毕业作业。即学员确实进行了认真的、与专业有关的调查工作,调查报告是独立完成的;

2.毕业作业的形式:主要是调查报告,也可以是分析报告、学术论文等。 如果是调查报告形式:主要内容包括有社会调查题目、参加时间、地点、方式、内容、过程、发现的问题、得出的结论(效果和体会或建议)等。

3.毕业作业要观点明确、材料翔实、结构合理严谨、语言通顺、简练、准确;叙述清楚、明白;数据、资料可靠;结论有理、有据。

4.定稿的毕业作业一律用A4纸进行文字打印,用统一的封面装订。统一装订顺序为:封面、毕业作业评审表、毕业作业教师指导过程记录表、中文内容摘要与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毕业作业写作过程记录表、毕业作业评审与答辩记录表、封底。省电大统一印刷封面、封底和各种表格。

(三)毕业作业的完成时间及格式要求(另发)

三、调查报告的写作

1、什么是调查报告

A、调查报告就是在经过调查研究之后所写下的关于被调查事物、人员、组织等等有关情况的报告。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文。

B、调查报告的用途

⑴、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指导工作,提供材料和事实依据;

⑵、反映下层情况,以便更好地贯彻执行方针政策和上级决定;

⑶、提供宣传的典型,以便面上工作的开展;

⑷、为处理某个具体问题提供依据。

2、调查报告的特点

A、内容广泛——重大社会问题、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正面的和反面的、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的和自然的等等,都可以作为调查报告反映的对象。

B、无严格的固定格式。

C、着重事实的陈述。

3、怎样写调查报告

A、观点和材料要统一。尤其是观点要鲜明。通常的办法是:

⑴在文面上上使它显眼一些,通常用把它作为标题。

⑵运用对比材料,突出事物之间的差异。

⑶运用统计数字和百分比。

⑷尽可能采用原始材料。

B、要分析研究,归纳材料。

C、语言要朴实、简洁、准确(尽量不用“可能”“据估计”等)。

D、严谨的结构

⑴标题——要标明调查的对象和内容。如;《上游村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永安镇坪头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等。

⑵开头——又叫“总提”或前言,一般交待调查的缘起、时间、对象等,有的还说明调查的范围、方式、方法、经历的时间和调查的结果等。

⑶正文——调查报告的主体部分。通常用能概括那一部分的内容的字样作小标题。 ⑷结尾。如果觉得要定的内容在前面都写清楚了,就不要另写了。但有关情况还有必要作一个交待和说明的,就在结尾部分写明。

(见示例)

四、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绝对不要相互抄袭。以免造成都不过关的惨况。

2、从自己最熟悉最能找到材料的方面着手,形成第一手材料,再在材料的基础上形成观点,然后拟定写作提纲,再写成4000字的初稿。10月12日交班主任老师。然后确定指导老师。

乡村劳动实践报告范文5

【关键词】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民;培育对策

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他们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1]广袤的西部地区长期以来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农村普遍经济发展落后,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新型农民培育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普遍存在从事农业人口结构失衡,产业结构分布不合理,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法律意识淡薄和思想道德素质不高,基层文化生活单调,社会风气滑坡,新型农民培育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为提高西部地区劳动力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促进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提出如下对策思考,以期促进西部农村经济发展。

一、加强文化建设、培育良好社会风气

1、加强文化教育,提高村民受教育程度

国内研究统计数据显示,我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3%,初中的占49%,小学及小学以下的占38%,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7%,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极大障碍。[2]文化知识是农民文化素质的基石,而教育是农民获得文化知识的基本途径。国内研究还表明,“每增加1元农村教育投资,可使农业产值增加8.43元,且政府每增加1元的农村教育投入,可减少农户物质费用6.64元。”[3]因此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提高村民的受教育水平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在广大农村,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实施《义务教育法》,真正落实和贯彻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政策以及农村贫困学生的“两免一补”政策,确保每个适龄儿童都能上学并上好学,进一步整合城乡教育资源,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提升乡村教师的综合素质,实现城乡之间的教育公平,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鼓励和帮助有条件的村民继续接受更高的教育,提高村民受教育程度。

2、丰富基层文化生活,培育健康文明的道德风尚

精神文化生活匮乏是导致村民精神颓废、社会风气不正的重要原因。各级政府应增加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投入,加强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广覆盖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并完善健康、向上的农村文化阵地。一方面,形成以乡村为基点,以农户为对象的模式,根据村民的需求,建设相应文体活动设施。如村民们喜欢打篮球、乒乓球,下象棋等,相应的应建设篮球场、乒乓球桌、石制棋盘等。另一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在坚持业余自愿,健康有益的原则下,组织各种形式的比赛。如在村内各村民小组之间进行篮球、乒乓球以及象棋友谊联赛,歌舞大赛等。既可发展民族文化,又能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并为村民们提供相互交流学习平台,同时也有利于引导村民崇尚文化,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净化不良社会风气,抵制市场经济中的腐朽文化,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道德风尚。

二、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开创农村发展新局面

1、改变传统性别观念,改善农村人口现状

由于落后的重男轻女思想,西部地区农村普遍性别比例失调,加之大量的青壮年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打工,老年人和儿童成为留守人口,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民培育任务更加紧迫。针对这样的人口现状,可加大对农村的政策投入,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加大乡村道路建设,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扎实抓好的计划生育工作,落实好计划生育政策,积极宣传,改变“生男比生女好”的传统性别观念,改善农村人口结构,人口现状。

2、勇于创新,开拓农村就业新局面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也不断发展。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型农民培育同样需要创新。因为只有创新才能开发新产业,拓宽村民的就业渠道,提高收入,改变以往传统的劳作、就业方式,留住劳动力。创新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村民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型农民培育和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以往的农村地区村民需求层次低,目光短浅,只注重现实的眼前利益,自给自足,对土地高度依赖。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农村村民的需求也出现多样化的发展,因而满足村民需求,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创业机会,对此,政府应鼓励有经验的转移劳动力回乡创业,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扶持农村新产业的发展,开拓农村创业和就业新局面。

3、加强村民思想道德建设和法治意识建设

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教育,把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作为重点学习,大力倡导和树立“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村内广泛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开展实施各种评选活动,形成一条无形的崇尚道德的鞭子鞭挞现实中存在的不良道德行为,从而形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的良好道德风尚,以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积极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加强村民法治意识,使新型农民培育做到有法可依。针对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认真深入地搞好普法宣传工作,加强法治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村民的依法办事能力。可利用村委会的宣传栏,乡村道路旁边的公告栏进行宣传,帮助村民学习法律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减少和避免因不懂法律而产生的各种纠纷,创造和平的新农村,做自觉知法、懂法、用法、护法的新型农民。

三、加强科技培训和经营素质培训,全面提升农民素质

乡村劳动实践报告范文6

【论文摘 要】 本文从数量和质量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以及进行合理开发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的措施,试图为实践操作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多且质量低,这已经成为我国隐性的失业大军。如何提高农村潜在人力资本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科学文化水平,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教育培训机制解决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使农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开发,加快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已经成为我们经济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重要课题。

1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描述了我国人力资源状况: 目前,我国人口构成仍以低层次文化人口为主体,国民总体文化程度偏低;高层次人才极为紧缺;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的重大障碍。而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1.1数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呈现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据统计,1978年我国有9.63亿人,农村人口为8.03亿,农村人力资源为3.06亿,农村人力资源占农村人口的38.11%,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1.78%。2002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人口总数和农村人口分别增长了33.44%、16.44%,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1%、0.64%;同期农村人力资源增长了58.50%,年平均增长1.94%,农村人力资源的增长率高于同期总人口、农村人口的增长率,更高于200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45%的水平。而据最新统计,2006年我国总人口为13.15亿人,乡村人口7.37亿人,占总人口的56.1%左右[1]。乡村人口中有劳动力约4.80亿,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极其丰富,但是人口增长过快与农业发展相对滞缓形成了矛盾。农村人口众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沉重的包袱,农村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得不到释放。而且,建国以来,我国农业院校培养了大约130万大中专毕业生,有80多万人离开了农业,只有40多万人留在农业系统,而正在农业第一线从事农业技术的只有15万人,人力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2]。

1.2 质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现状主要体现为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普偏低,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防碍新农村的建设。其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文化素质偏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文化程度占50.2%,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亦即 4.8 亿农村劳动力中,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就有 4.2 亿人[3]。

1.2.2 科技素质不高。目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人基本上仍然属于体力型和传统型农民,缺乏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水平的要求,这就影响了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2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的必要性

2.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然而目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粗放型农业向现代集约型农业的转化,则要依赖农业科技开发、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因为只有通过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才能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掌握各种专业技术和技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2.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前提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不顺畅。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般分为三类,一是转移到乡镇企业,二是从事服务业,三是进入城市各行各业。但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和就业扩张对人力资源素质要求的提升,不论是哪一种转移,都对农村现有劳动力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如果没有素质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就无法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就要退回来重新回到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没有得到有效实现,因此,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3 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农村人力资源受教育水平是影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因素,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会严重制约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体系就成为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最有效措施。

3.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主要渠道[4]。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教学设施不全,师资力量不足以及学生辍学数量增加等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首先,改变教育投资体制,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其次,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确保教育经费的落实,确保教师待遇能逐步提高从而稳定和充实农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第三,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应不遗余力地推行义务教育,降低农村学生的辍学数量。

3.2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分为两部分,一是面向留在土地上的农民开展农业科技普及培训; 二是面向将向城镇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开展农业科技培训, 要以农业科技示范户为重点培训对象, 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 要组织培训教师和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 按照农时季节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 大规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从而真正使科技兴农和人才兴农战略落到实处。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则应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对农村劳动者就业能力的需求开展各种层次和类别的教育和培训,注重培训的适应性和广泛性,使农民能够从教育和培训中切实受益。

参考文献

[1]姚裕群,人口大国的希望:人力资源经济概论[M].中国人口出版社,19.

[2]刘晓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7(2):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