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通识教育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通识教育论文

通识教育论文范文1

(一)通识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

通识教育与全人教育的耦合之处在于对人的生活、道德、情感理智的和谐发展的关注。全人即完整的个人,强调个人智力、尊严、人格的完善和充分的自我发展。全人教育是指充分发展个人潜能以培养完整个体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全人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针对现代教育中“非人化”回应的一种教育思潮。其强调人的整体发展,倡导培养完整的人,使人在包括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隆•米勒认为“全人”包括六个素质,即智能、情感、身体、社会、审美、精神。全人教育就是以这六项素质的整体发展为目标,以人的和谐发展为导向,培养具备完整知识、完善人格及拥有正确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的人。全人教育可以缓解现代教育中人文关怀缺失、价值观错位、生命迷失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全人教育理念下学校教育要求学识与人格的平衡、个人与群体的平衡、身心与灵魂的平衡。作为“全人”,完整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而通识教育通过跨学科的互动和知识的整合,使学生的知识广度获得拓展,而且通识教育用整体观来构建知识,能使学生获得整体发展的能力。广博的知识基础和宽广的知识视野进而使学生人格完善。这与全人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正如1945年哈佛《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中提出,通识教育应着眼于学生身体,道德和智力的和谐发展,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即有全面的知识、广阔的视野和完整的人格的有教养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全人教育是教育的诉求,而通识教育是实现这一诉求的有效途径。作为完善的人,需有完整的知识构建,认为不同的学科只是不同的视角看待生活,学科彼此间有着广泛的联系。而通识教育主张以整体观看待知识,认为知识不是割裂的,而是系统的。强调人文、社会、自然的互动和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识教育则体现出全人教育的知识取向。

(二)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强调通过知识的内化进而转化为内在品质与外在能力与气质。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增加学生的人文关怀,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加强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关心与思考。实质上,人文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综合提高。通识教育主张文理会通、古今会通、中外会通。知识的贯通学习及自主掌握是人文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前提,是奠定学生人文精神的手段。

二、职校公共艺术教育释义

职校公共艺术教育是指职业学校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开展的一种素质教育。它以提高受职校生的审美素质和艺术欣赏水平,发展职校生的创新思维,陶冶职校生的情操,塑造美的心灵,最终以促使其全面发展为教育目的,通过包含美术、音乐、舞蹈、书法等在内的课程学习或实践活动实施。与专业艺术教育不同,作为职校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公共艺术教育不以传授专业技能知识为目的,从人文角度,主要引导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得到审美经验并内化为气质品质,从而形成完善的人格。这是培养职校生审美情感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洞察力、理解力、表现力、交流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通识教育理念下的职校公共艺术教育

唯物论认为,世界万物在一定条件下构建起联系。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虽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概念,但两者在内涵上却有着渊源。厘清两者的关系,可以为通识教育开拓研究领域,同时可以使艺术教育拓宽研究视野。

(一)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思辨关系

公共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两者的契合之处是以通识教育的观念研究公共艺术教育的前提。艺术教育以艺术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艺术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来实现人的完整、自由、和谐发展。公共艺术教育旨在通过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审美能力,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发展思维。这与通识教育的理念有着某种相通之处。

1.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追求人的自由发展

从历史上看,通识教育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主张人的自由发展,从而达到人格的完善。那时的“自由教育”中包含艺术教育。可见,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同源。从艺术教育本质上看,艺术教育亦是使人获得更多的自由。文克尔曼认为“艺术之所以优越的原因是有自由”。这种“自由”实质上是追求人的精神上、心灵上的自由。这与通识教育一脉相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形成的《艺术教育发展路线图》指出:“艺术教育应该为所有人提供参与文化和艺术生活的机会。”艺术作品中多数不充斥功利性,容易以最纯真、质朴、原始的情感打动人心。通过艺术教育,在艺术作品的欣赏中感受无功利性的喜怒哀乐,在情感领域中获得无限的自由。

2.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诉求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追求的是感情和理性相统一,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人格,即完善人格的形成。完善人格的形成包括智能的发展、道德完善和品格的提升。追求完善人格的形成是通识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完善人格的形成离不开美的熏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艺术所表现的美具有和谐有序的特点,其平衡性使人身心得到满足而愉悦,进而使情感纯洁、情操陶冶、心灵净化。艺术教育能够通过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品质。通过艺术的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培养其高尚情操,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进而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最终使其心灵净化、情感升华。对于艺术教育能够使人身心合一的作用,古今中外有着共识。《论语•宪问》中孔子回答子路怎样成为完人时说:“若臧仲武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成人矣。”可见,孔子认为“诗、礼、乐”是培养完人的途径,对人的思想的启迪,“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由诗开始,以礼为依据,最后由乐完成。《美国教育国家标准》指出:“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完整的人。”由此可见,艺术教育的实施为通识教育的目标达成提供了可能性与实施路径。艺术教育能够促进智能发展。智能是个体认知方面各种能力的综合,包括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其中,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能的核心,创造力是智能的最高表现。近代心理学家在对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和诺贝尔获奖者的大量研究后得出结论,天才的重大特征不是智商而是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艺术可以增强人的想象力,同时也能改善认知思维品质,培养创造力。其原理是艺术本身是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在内多向思维的活动。通过艺术创作、欣赏等环节,调动多种思维运用,起到培养、锻炼智能的目的。生理学认为负责艺术形象思维的右半脑的启动可以抑制负责科学的左半脑抽象思维的兴奋,以至左右半脑平衡,人们可以在工作、学习之余得到暂时的放松,从而劳逸结合,达到事倍功半。科学史上很多杰出科学家都是这种平衡协调发展的典范,以至于国外很多综合性高等学府均把艺术课程列为必修课。可见,艺术教育的启智作用是真实存在的。艺术教育能够促进道德完善。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在审美活动中通过审美形象唤起审美主体的情感来理解和体验审美客体。此时,美便是一种理想中的载体与道德境界紧密相连。对美的追求过程,实质上是在认识与道德、现实与理想之间作出了批判的选择。正如柏拉图说:“受过这种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恶;但一旦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它们,很快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性格也变成高尚优美。”荀子在《荀子•儒教》中说:“诗言是其志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可见,艺术在思想志向上、道德规范中均发挥作用。

3.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彰显强烈的人文情怀

“人文”见于《易经》:“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辞海》对“人文”的界定为:“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综上,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中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通识教育是关注人的教育,通过跨学科的知识整合,传承人类文明。而艺术教育认知功能不仅同通过艺术作品来认识世界和历史,而且可以认识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一代人的生活。雅思贝尔认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层次是由这一民族的陶冶方式所决定的,究竟有多少人受到陶冶,人们又是以什么样的敬畏心来对待陶冶的本质,这些都可作为衡量一个民族精神层次的标准。”艺术是人类创造的最为辉煌灿烂的精神财富。艺术作品中蕴涵着悠久的民族历史、、生产方式;蕴藏着人类最具代表性的伦理哲学;承载着人类最美好和最理想的情感和趣味;折射着真、善、美的价值观;散发着浓郁而强烈的人文情怀。

(二)通识教育理念下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

1.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应诉诸于学生的整体发展

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必修课成为职业学校的课程的目的是解决职校“半人”教育现状。所以,职校生公共艺术教育有着比其他学校性质的公共艺术教育更为强烈的紧迫感和必要性。这就要求职校公共艺术教育要确立以学生整体人格的培育,素质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强调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发展,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理念。通过艺术欣赏教学,使学生获得理解、想象、情感的艺术体验,实现受教育者与艺术作品的共鸣,从而将艺术作品中美好而高尚的情感内化为人的心灵,外化为人的行为,真正使艺术教育成为培养学生自由发展、完善人格的教育。

2.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方向应从人文角度诉诸实践教学

从人文的角度实施公共艺术教学,从根本上说就是强调艺术欣赏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淡化艺术理论和技能培养。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定位就在于实施对象是非专业的职校生,切不能把艺术课上成纯艺术理论的讲授或是艺术技能的传授,而是以人文的角度切入教学,拓展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用人文的眼光和价值观去审美,从而看待所有的事物,达成豁达、包容的人文情怀,进而提升人文素养。

3.职业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应以开放、多元的视角实施

通识教育论文范文2

通识教育指的是与普通本科教育中专业教育相对的一个概念。就通识教育的内涵而言,其培养的重点是学生专业能力与专业技能以外的其他个人的综合素质。其主要强调一个人知识结构的均衡发展以及个人素质的整体提高。可以说,通识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全方面的发展,避免知识结构的狭隘和单一。而通识教育的外延则主要包括了除了专业教育以外的所有其他形式的教育。通识教育没有严格的专业划分,其能够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选择。通识教育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具有独立的人文品质,成为社会真正所需要的人才。

二、高校音乐通识教育的瓶颈

(一)通识教育的现状

目前,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关于音乐通识教育的情况不容客观。根据笔者调查得知,首先,部分高等院校对于音乐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缺乏重视,就自然没有相应的宣传,这就直接致使很多学生对于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都不甚清楚,就更别说能够深入的开展音乐的通识教育了。其次,很多学校对于音乐通识教育的教学目标设置不够清晰。他们认为音乐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而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社会交往能力、审美情趣等则显得重视程度不够。还有部分高等院校对通识教育缺乏总体的规划,认为通识教育可有无可,有时间则进行一些通识教育,没有时间的话就直接放弃了对学生通识教育方面的塑造和培养。再次,很多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不科学,而将通识教育的学习重点引向了应用型和专业性方向,这明显是有悖于通识教育的内涵的。

(二)师资队伍薄弱

目前,我国的很多高等院校中能够进行通识教育的教师的数量是十分稀少和薄弱的。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教育的长期影响,教师一般都是不愿意进行通识教育的教学工作的。因此,现如今,在高等院校中开展通识教育的教师一般都是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而这些教师由于毕业时间较短,工作年限不长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其自然进行通识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是不高的。此外,我国的教师本来就是在长期的专业教育模式下接受教育的,其本身对于通识教育的理解程度也不够,这就直接导致其在进行授课的时候难免显得力不从心。再次,由于我国高等院校教师的职称评定、升职加薪等都与教师研究课题的数量或者和教师的数量等细细详细。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师自然也更加热衷进行课题的研究或者是给研究生等进行授课,这些都直接的影响了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的实施情况。

三、高校音乐通识教育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通识教育的理论建设

我国的高等院校要想加强音乐通识教育就必须加强对于通识教育的理论建设力度。其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国家重视高等院校中的通识教育,并将其列入到国家教育的中长期规划中,如果条件成熟的话,还可以以立法的形式明确通识教育在教育体系的重要地位。而一些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可以专门创办一些有关通识教育的刊物杂志,使得同时教育的理念能够得以快速地传播。其次,各个高等院校必须树立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理念。明确音乐通识教育就是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认识到音乐课程的人文价值和内涵,并且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最后,各个高等院校应该在进行音乐通识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积极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品质,完善大学生的人格构建,使得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变得平衡。

(二)优化通识教育教师的知识结构

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通识教育的过程中,不但要对学生的成长发展经历予以格外地关注,而且还需要对音乐课程学科内部的各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很好的兼顾和融合,因此这客观上要求我们的高校音乐交的知识结构体系能有尽可能的具有多元化的方向。优化音乐教师的知识结构,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音乐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外,还需要对课程中的各个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情感体验、风格特征、思想内涵等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此外,对于音乐作品创作年代相应的社会风情、国家特点、年代特点等有应该有一定程度的涉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能够从多个不同的侧面去引导学生,使得学生除了关注音乐本身之外还应该关注其他方面的文化内容。最后,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师还应该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向。这样才能使得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选择内容健康、具有很高审美情趣的音乐作品来作为教学素材。同时,教师在进行音乐介绍的时候,应该既要对音乐作品的表达形式、语言风格进行介绍,还要对音乐作品的情感内容和人文内涵进行讲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生既学习到了音乐专业的知识,又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文化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通识教育论文范文3

1.1开放实验室体系建设完整,为通识教育开展节省成本

开放实验室是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因此,各高校开放实验室工作蓬勃发展,已经取得丰硕的果实。高校实验仪器设备种类越来越丰富,仪器设备总值大幅度提高,实验室用房面积逐年增加,实验条件得到改善。大部分高校都有完整的开放实验室管理体系、管理制度和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平台。开放实验室体系就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开放教学体系,与通识教育有相似的功能,在开放实验室进行通识教育可以使用开放实验室已有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在这样一个完善的、开放的实验平台上进行通识教育,将为通识教育节约许多人力、物力成本,也有利于通识教育的大规模开展。通识教育的形式应该是多样化、立体化的,应该为学生营造浓厚的通识教育氛围,这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在教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节省资源就显得尤其重要。

1.2通识教育需要融入实验

纵观各高校设置的通识课,都是以理论课为主。虽然课程种类丰富,涉及各个领域,但是缺乏实践环节,没有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是通识教育的重大缺失。长期以来人们重理论轻实验,这种思想表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不会安装计算机的内存条、网卡,物理专业的学生不会换灯,这都是很平常的事。专业教育尚且如此,何况通识教育?现在社会需要动手能力强的人,有些用人单位甚至直接提出“动手能力强,理解能力强,才是好用的人”,直指现在大学生动手能力差。这与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有关,学生从小就没有动手实验的习惯,进入大学后有些专业实验课又少,更没有机会锻炼动手能力。实验应该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是以动手操作为主的教学模式,各种实验技能、实验技巧都要在实验操作中体现出来。这就需要学生“敢于动手、学会动手、善于动手”,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大学里有很多专业,由于专业特点,学生没有机会做实验,文科专业尤为突出。通过开放实验室内的通识教育,可以帮助这些学生接触到实验,有机会体验实验的乐趣,在实验中获得锻炼。同时理工科学生通过与文科学生的接触、合作,可以感受到更多的人文思想。此外,多学科学生的交流有助于形成多元化的文化氛围,这是通识教育良好的环境基础,因此,通识教育不应该离开实验,需要融入实验。

2开放物理实验室开展通识教育的优势

2.1物理实验与生活密切相关

物理实验与其他专业实验相比,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许多实验与生活常识密切相关。物理学具有广泛的学科基础,无论什么专业的学生,小学都开过科学课,初中都开过物理课,高中都上过通用技术课,这些课都或多或少地要介绍一些物理知识,因此,学生做简单的物理实验并不缺乏理论知识。物理实验本身有难有易,近代物理实验比较难,需要专业的物理基础,而力学、光学、热学中可以设计出一些很简单的实验,贴近生活。如力学中的单摆、光学中光的干涉、热学中的熔解与凝固,生活中没有人没见过,只是没有深入探究和实践过。再如电工电子实验,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有关电的问题,电灯中零线和火线的接法,空气开关的作用等,这些实验不仅容易理解,在生活中还很有用。

2.2物理实验趣味性强

物理实验是非常富有吸引力的实验,因为它很好看,也很有趣。如电学实验,早在18世纪中叶,就在法国和荷兰成为娱乐表演项目,法国人诺莱特曾邀请了路易十五的皇室成员临场观看莱顿瓶放出静电的表演,表演队伍有700人参加,十分壮观。光学实验也十分好看,光的色散、光栅光谱的形成,为人们展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这样有趣的实验有很多,实验的趣味性本身对学生就有强烈的吸引力。通识教育需要有吸引力,现在的通识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吸引力,导致学生不愿意参与,本来应该乐在其中的学习变成“烦”在其中。物理实验本身的趣味性可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有助于科学素养的形成

科学素养是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与科学技术息息相关,科学技术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素养没有准确的定义,通常是指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价值观等。国际经济合作组织认为:“科学素养是运用科学知识,确定问题和作出具有证据的结论,以便对自然世界和通过人类活动对自然世界的改变进行理解和作出决定的能力。”只有具有科学素养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理解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这就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也成为教育的目标之一。学生应该对待事物有科学态度,能够掌握科学方法,运用科学现代技术,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实验教学有助于科学素养的形成。实验是以事实为依据的科学,具有客观性,所有的科学理论都必须通过实验的验证才能被人们接受。实验将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展示在学生面前,与理论相比,学生更容易接受实验事实,实验更有说服力。对于一个完整实验来说,应该具有明确的实验目的、严密的理论推理、合理的实验方案、准确的实验操作、正确的结论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容不得半点马虎,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实验失败。不能说做好一个实验就能培养出科学素养,但一个完整的实验的确包含了科学素养中的众多要素。科学素养是通识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的融入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4作为通识教育途径的有益补充

通识教育论文范文4

通识教育便是在这两种隐忧当中出现的教育,虽然通识教育的名称要比文雅教育的名称出现晚得多,但是通识教育的内容却比文雅教育广博得多,除了原有的古典语文、数理、艺术之外,通识教育还包含着许多实用技艺的科目,如社会、人文和自然科目,兼容生活实用、专业教育和心灵培养。虽然通识教育兼容教育科目和生活实用知识,但是也强调心灵的培养和文化的陶冶,以弥补20世纪以来专业教育过于专精所带来的不足。通识教育既不能与文雅教育表示的高雅时尚相提并论,也不表示普普通通、无关紧要,而是指广博开通、共同必识的意思,“通识”意指核心、共同及必识。通识的要义和价值是通达和融通,通识教育的内涵便是社会、人文及自然三大知识范畴的结合。

二、通识教育的全人目标

学生有诸多种上大学的理由,其中主要是为了获取人生第一项职业学历资格,如工程、法律等。然而初次获得的学位,并不仅仅是提供职业训练,特别是以学术研究为主的研究型大学及学院。这类大学大部分学生希望继续攻读研究生,因此,大学本科阶段就成了一种通识性的教育———研读,研读是一种旨在掌握宽广的知识和智力的课程,是一种不同于专门性、职业性或者技术性的课程。当然,通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并不是仅仅为将来的研究生教育作准备,通识教育本身有其重要的目的。华盛顿大学罗马语教授诺斯兰(HowardLeeNostrand)对通识教育进行了这样的定义:通识教育的目的不是对学生进行职业训练的功能,它的主旨是个人的健全发展,包含运用我们时代最好的知识来充分认识事物的本质,锻炼对情绪的反应能力,以及提升生活的目的。“运用我们时代最好的知识”是指时代在不断地变动,要掌握时代的脉动;“提升生活的目的”是指不仅是学习知识,还要提升文化和生活的层次。用多明哥斯(JorgeDominguez)的话来说,通识教育就是:当你接受了教育,又把当初学的内容忘记后,最后还剩下的东西。我们时代的一个明显的特征是知识前所未有的大量激增,伴随而来的是过时的理论也快速增加,自然科学尤其明显。例如自然科学的刊物于1665年出现,在1800年大约有100种,目前是10万种。另外在经济领域,传统古典理论一般可以维持一百年的共识,但随后的凯恩斯理论,尚未维持50年,便被批评得体无完肤。具有永恒价值的学术几乎只限于人文学方面,孔子、柏拉图、莎士比亚至今仍然适用,人类的基本道德,如正义、忠诚、责任依然和远古一样。现代教育的另一个特点是教育期限和人类寿命的延长。教育期限的延长使知识适用到越来越多的人,只为一项职业做初期准备已经不够了;人类面临着较长的寿命和较多的闲暇,意味着中年有可能改变职业以及年老时退休期的延长,这就要求我们在生命的每一周期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因此,通识教育的主旨在于扩大知识的视野,用批判性的思考来代替以往的传统知识。100多年前,英国伊顿(Eton)公学的校长威廉•戈里(WilliamCory)对青年人的教育隐含了这样的观点,他对青年人说:“你们不要为知识,而是要为学问和习性,为专注学习的习性,为表达的学问,为品味,为辨别,为心智的勇气和心智的稳健清晰,最重要的是,你们要达到自我求知的目标。”显然,对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来说,懂得智力的使用和价值是最重要的,我们期望在专业领域中涌现出技术高超的专家,如一个医生对医学疾病要有高深的知识,一位律师对案件的法律程序要有深入的了解。当然,只有这些专业才能和特质是不够的,专业的理想不应该只是专业出众的科技者,理想的目标是专业权威之外,再加上谦虚、仁慈和幽默,医生和律师应该懂得正义、科学、痛苦、欢笑、死亡、仁慈,这些远比专业权威重要得多。因此,通识教育是全人目标,人生是不断的教育过程,教育是人生的经验,经验是全面的,通识教育在这种全程全面的教育中担负职责。

三、关于实现通识教育全人目标途径的若干思考

(一)通识教育课程理念选择

参照卡耐基促进教学基金会对通识教育改革中课程内容和结构类型的研究,通识教育在课程方面的理念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类(:1)学科分类导向,是指依照人文、社会和自然三大类或者依各科系的基础学科来编排涉及;(2)基本能力导向,指英文写作和阅读、数理统计、口语表达及电脑应用等基本能力;(3)智能资格导向,指应用知识和资料做推理和批判的能力;(4)主题统合导向,是指针对某些特定的问题,做学科之间的科际整合;(5)方法解决导向,是指解决生活困难和实际问题以及学业困扰和读书方法;(6)伦理价值导向,是指以发展或者建立学生价值观念和社会价值标准为取向;(7)文化传承导向,是指以继承文化为导向;(8)学生兴趣导向,是指以学生兴趣为导向,让学生任选。大学通识课程均包含英文写作、社会科学、人文、自然科学及文化研究,可以看出西方大学通识教育很重视在学生主修领域之外增加知识的广度,如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均规定学生于主修领域内免修相关课程。另外如印第安纳大学则规定学生对同一领域的课程不得于同一系完成。

(二)通识教育的课程类别

通识课程大致分为“分类必修”、“核心课程”及“自由任选”三大类。第一类通识课程“分类必修”指的是学校将通识课程分成几大类,到各系去读,必须达到修业学分。到各系去选读时,各个系通常的做法是将这些选读的学生与本系原有学生合堂上课,或者是将这些来系选修的学生专门开班上课。第一种方法比较简便,但对不同学系,通识课程旨意内涵应该有别,但教师却以本系专门课程的内容、方式及要求来授课教学,常常是师生双方都有抱怨。第二种为外来选修学生专门开课的方法,大多数教师不太愿意,怕天长日久成为系里的边缘人物或者次等教师。无论哪种方式,长期以来,学生所获得的是凌乱的、粗浅的、易通的通识科目。“分类必修科目”通常是入门初级科目,内容是介绍性、纵览性、概论性式的,总之是粗浅纲要式的。“分类必修科目”的缺点是每一科目都是浅尝辄止。通识课程是要求“通”在广博之中“,识”在深入之中。“分类必修”式的教学,未必“通”更不能“识”。第二类课程是“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有其长期的演变历史,最早大学都上单一的共同课程,称为共同课程或共同科目,其后,哈佛大学埃利奥特校长开始实施选修制度,到洛厄尔校长继任时,共同课程演变成分类必修,洛厄尔的继任者科南特校长不满于分类必修的松弛,因而筹备组建《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委员会重新规划通识教育课程,聘任名师任教通识科目并编撰教材。博克任哈佛校长的时候,既不满意共同必修,也不满意分类必修,更不满意自由任选,因而有了哈佛的核心课程。哈佛课程的思想来源于西方人文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结合,兼顾个人兴趣和社会要求,力图将人类文化之精华,即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知识、技能、态度及情感等组成丰富而又系统的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慢慢就发展成了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模式。芝加哥大学的核心课程是指校长赫钦斯坚持所有学生读百篇名著为核心,因而成为共同核心课程或共同核心科目“,核心”是指埃利奥特所倡导哈佛的自由、多元以及赫钦斯在芝加哥大学所倡导的统一、一致。核心课程当然是必修的,常称共同必修科目。核心课程的科目内容不是传统的单一科系,而是综合性的或科际整合性的。分类必修通常是单一的学科内容,如经济学原理、有机化学、西方哲学,等等,而核心课程却并非这样,以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为例,课程名称大多是:正义、人性的概念,时间、空间和运动,地球的生命和历史,国际不平等的历史起源,等等。科目的内容虽然重要,但是核心课程是要从科目内容的材料中,获得知识的方法途径,就像中国古语中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分类必修是教师将系里的教科书直接拿到通识课堂,但是核心课程是专门为通识课程而编排。即使名称为“经济学原理”的课程也不是专门就经济学而论经济,而是以经济学原理看社会问题,探讨经济对文化、人类心灵的影响。此外,核心课程是有逻辑连贯性的,学生在没有对“哲学史导论”了解之前,是不能修“后现代哲学”的。在没有对笛卡儿、康德和胡塞尔了解之前,不可能深入地理解结构主义。第三类课程是“自由任选”。自由任选看似漫无标准,但是有其深刻的哲理。以自由任选著称的布朗大学,只对基本能力的英文写作、数理统计、外国文学要求必修,其余科目学分,只要修满即可,不做任何规定。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课程目录中对通识教育课程几乎没有明确的阐述,就是要故意的、有意的模糊,其用意是要学生自己进行摸索、发现、抉择,这也许是通识教育的方式和旨趣。因此,大学要培养学生自行抉择、自我负责的能力,很多大学让学生自由任选,其实大多数学生还是选择得不是太离谱,即使少数离谱之至,导师及学生辅导中心和学生面谈之后,学生就可以自我负责了。

(三)大学生生活辅导

大学生的生活辅导是通识教育中的一个环节,不宜忽视。生活辅导中最为关键的是宿舍辅导,中国大学的宿舍,常从行政管理方便着眼,同一科系住同一宿舍,通识教育的功能与目的就不易到达。对大学通识教育而言,住宿制度是有深刻含义的,除了设置一般的行政管理和总务事项之外,还应该设置宿舍导师,像哈佛、剑桥、牛津及耶鲁等许多欧美著名学府一样,由学校有声望的教授担任。宿舍导师定期或者不定期与宿舍内的学生谈心,讨论最近功课或者看哪些著作。师生在一起坐而论道,这种宿舍导师对学生思想言行影响颇多。宿舍内还应该开设宿舍研讨会以供更多科系不同师生对某一问题提出不同看法,相互辩问,整栋楼舍都洋溢着探究考问的气息,名校的风气就是这样养成的。此外,学生宿舍辅导的意义,不仅仅是简单的住处房舍问题,也不仅仅是宿舍管理问题,而在于课堂上聆听习得的知识咨询,要在宿舍不同系室友之间交换讨论,研习问辩,以便在下一次课堂上深入地和老师同学研讨。这样,大学生在宿舍内从不同的学科角度,不同的知识观点,相互研讨激荡,达成通识教育的目的。

(四)学校建设与校园景观的人文精神

除言传身教之外,情景教育是达成通识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情景教育具有的潜移默化之功效,不亚于课本或者教师的作用。大学的校园和建筑,应该让每一个师生和访客均感受到肃穆优雅的人文精神,学校建筑除了实用方便之外,尤其还要考虑建筑的精神作用和心绪功能。很多大学的建筑趋向实用功能,而较少注意美学和人文精神价值。实际上,大学校园的景观和建筑的无形情景教育功能不容忽视,我国建筑常用数字命名,如一教、二教等。哈佛则常用该学系最著名的学者名字为建筑物命名,这样就容易给学生以见贤思齐的精神激励作用。除了学校建筑之外,校园景观的巧妙布置,能让学生在其中熏陶涵泳,在湖边波光的倒影中启发灵性,在大树华盖下仰首思考。建筑和校园景观是有形的通识教育,而精神建设或者学生心理建设是无形的通识教育,这无形的通识教育却是学生经常耳濡目染的。学校一个细心的核对和通知、主动的探问和催交、热忱的处理和解决,可能比课程上教授的影响力更大。

(五)大学校长的精神标杆

通识教育论文范文5

1.1信息网络化

由于慕课的教学是由成千上万的人共同学习一门课程,所以采用网络教学是慕课的主要方式。

1.2开放式教学

在优质生活的今天,学生对课程的要求普遍升高,但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利用资源,采用慕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只需要一网的手机或是电脑就可以集结大师讲堂,汇集百家名著,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的学习,花更少的钱学到更好的东西。

1.3教学模式完整

慕课的授课形式是将“讨论式”代替原来的“讲授式”的教学模式。据研究表明,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较为薄弱,而利用讨论的形式则可加强学生的记忆力,使学生对上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大大加强。此外,还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利用网上学习,增加相互沟通的机会。

2理工高校生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的理工科高校教育体系中,更加注重培养技术型的人才,这样会造成学生重物质、轻思想的观念,由于长时间对技术的偏重,限制了文化艺术的发展,与综合类高校的教育情况相比较,理工科高校的艺术通识教育显得更加薄弱,所以对其的发展更是迫在眉睫。艺术通识教育以独特的形象对人的情感进行直观的体验,有利于迅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从而增强创造能力。学校通过加强对学生艺术教育的发展,使学生在感性与理性这两方面进行协调与发展,既促进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同时也保障了学生的自身人格权不被侵犯。记得著名的教育家钱学森先生曾经对创新思维进行讨论的时候,提过“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科学创新思维”。他觉得要将创新思维融入理工学科工作者的艺术修养中去,使两者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段话的提出对今后培养艺术教育的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1994年美国的著名书刊《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每一个美国年轻人最起码应该掌握的艺术知识和创造能力。但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所出现的情况却并非如此,由于理工科高校的学生长期以来适应了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并且不断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化、抽象化科学思维,导致其在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以后接受的也是单一性、职业化的专业教育,普遍缺乏艺术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修养。所以,加强培养学生的艺术文化修养是理工科高校的首要任务。

3图书馆慕课对通识教育的影响

由于长期处在定式化的办学理念,导致理工科在开展通识教育的时候面临着许多的困难。比如:师资力量比较薄弱、艺术课程相关的配套硬件设施不完善,采用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是制约通识教育发展最主要的因素。理工科高校的学生在艺术文化的实践及设计活动中很多方面都难以得到满足,因此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关键。图书馆是高校的信息资源中心和服务中心,对于开展通识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图书馆的慕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高校教学方式,对通识教育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3.1为通识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场所

由于受理工科院校教学环境的影响,它的硬件设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所以为学生提供的只能是单一的教学环境,而对于艺术类的课程学习来讲,它是需要较大的自由度。这导致学校一时之间难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教室及实训室,相反的,图书馆则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一般来说,高校图书馆都会配有讨论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室等,同时提供虚拟参考与服务,在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形式下不断完备信息的共享空间。针对慕课具有开放的性质这一点,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馆大量的书本知识和电子资源,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下封闭式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图书馆更容易获取所需的相关资源,图书馆无疑是学生进行艺术通识学习的最佳场所。

3.2为学生提供相对自由的时间

据研究所知,艺术类课程的上课时间一般都是不固定的,与之相反的理工类学生的课程设置则都是采用分节方式进行,这使得学生真正学习的时间是很短的,而艺术课程设置的自由特性也遭到限制了。图书馆慕课因为具有相当大的开放性,所以最大程度上给了学生自由进行艺术课程学习的可能性。

3.3慕课的发展为理工科高校提供了更多的课程选择

由于理工类高校长期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校自身学科资源的分配不均,又将艺术通识类课程排除在必修课和专业课之外,使其能够分配到的教育资源极其有限。由于任课教师的资源有限,其教学的质量与其他课程相比有较大差距,很难满足学生对高质量课程的需求,这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一大弊端。而慕课的课程内容主要来自全世界一流的大学或者学者,通过对网络资源的利用,集结最优质的资源于一体,更容易吸引学习者,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3.4不断完善慕课的教学模式

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采用“讲授型”的教学模式,而慕课则是以“讨论式”的模式开展,这更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记忆,它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试听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只能掌握讲授内容的5%左右,而新型慕课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实践练习或者讲授给别人等即时的学习方式,其学习的效率甚至可以达到75%以上。同时,慕课还有一套合理的时间分配和课堂安排,增加了学习成员进行沟通的机会,使学生在互相讨论中得到思想上的启发。

4图书馆慕课在通识教育中的职能

4.1本校艺术通识课程的创建者

由于图书馆教师在相关文献信息检查与搜索方面的技巧占有较大的优势,且将图书馆海量的书本知识和电子资源作为依托,对建设慕课资源提供了强大的环境及得天独厚的条件。有些图书馆教师本身具有较深厚的艺术文化功底,所以通过和艺术类教师合作,有利于创建出自身特色的艺术慕课课程。

4.2本校通识教育的提供者

由于慕课自身就是一种专门的提供信息资源的一种教学模式,所以理工科高校的图书馆应该有目的地收集、整理相关的信息,对艺术通识类课程的形成找到合适发展的体系,以便于广大师生学习。如国内的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都有大量优秀的艺术慕课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创建了更加丰富的条件。

4.3慕课有关资料的配置者

艺术课程的学习都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知识来填充,可是学习慕课的时候,学生不一定时刻都有充足的时间去查询和浏览。因此,图书馆可以通过与艺术课程建立相关的联系来配置各种形式的与慕课相关的资料,学生可以在线阅读本馆的电子资源,对于只有书本知识的部分,为其提供详尽的馆藏借阅方式。

4.4移动学习方式的支持者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阅读的方式随处可见,图书馆可以提供智能平板电脑等设备对应的慕课服务。学生可以利用课余的时间通过该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艺术通识课程的学习,更可以随时利用手机查找相关资料,这对于巩固学生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5结语

通识教育论文范文6

对于毕业后即将从事学前教育的学生来说,综合素质更为重要。由于学前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学前教育的教师既要品德端正、人格完整,又要知识丰富。品德端正对于学前教师来说尤其重要,也是家长和社会普遍重视和关心的。学前儿童在幼儿园期间大多时间和教师在一起,教师的品德人格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前儿童价值观的形成。如果教师的品德不端正,将会对儿童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严重的影响。此外,学前儿童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都要探究究竟,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知识,将不能回答儿童的问题,不能满足学前教育的需要。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还要有良好的合作交流能力,现在大多数幼儿园一个班级都有3~4名教师共同教授,如果不能与其他教师沟通交流,分工协作,将不能完成学前儿童的教育工作。因此,综合素质对于毕业后即将从事学前教育的学生来说更为重要。下面是笔者对通识教育视角下现行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设置进行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1.1调查概况

1.1.1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为四川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大一、大二的学生。在304个调查对象中,女生258人,男生46人。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以个别访谈为补充。

1.1.2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主要从现行高职高专英语课程设置实施的现状、实施的保障体系两个方面展开,对设置实施现状的调查包括学生对现行高职高专英语课程设置的满意度、英语选修课开设愿望、对英语课的期望三个方面,对设置实施保障体系的调查包括师资力量和课堂教学方式两个方面。

1.1.3问卷发放与回收

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工作在2014年4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进行,共发放问卷304份,回收292份,回收率为96%。在回收问卷中,剔除无效问卷14份,有效问卷共278份,有效率为92.3%,从有效率和回收率看,本次问卷调查结果真实可信。

1.2调查结果与分析

1.2.1英语课程设置的满意度

对英语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的问卷表明:28位学生选择了“非常满意”,占总数的10%;35位同学选择了“满意”,占总数的12%;201位学生选择了“基本满意”,占总数的72%;14位学生选择了“不满意”,占总数的5%。选择“基本满意”的人数大大超过选择“非常满意”和“满意”的人数。由此可见,学生还是认为现行的英语课程设置有不妥之处,需要改进。

1.2.2英语选修课开设愿望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们迫切地希望开设选修课。223位学生选择了“非常需要开设”,占总数的80%。仅有6名学生选择“不需要开设”,仅占总数的2%。学生普遍认为现行的英语课程过于单一,仅仅只开设综合英语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要求。开设选修课,学生可根据兴趣和专业需求,选修适合的课程。总的来讲,学生认为选修课的开设可以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1.2.3对英语课的期望

调查显示:在校学生对英语课的期望主要集中在过级考试、升本、就业需要等方面。40%的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大学英语三、四级考试和升本需要,他们希望英语课的内容能够结合这些考试,把相关知识贯穿在课中并进行大量练习,帮助他们顺利通过考试。39%的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将来就业的需要,他们希望学习一些有助于将来工作和发展的知识和能力。如,毕业后能用英语进行面对面交流,尤其是能够就本专业的业务进行英语沟通,能阅读日常交流的英文文件和与本专业相关的英文材料等。

1.2.4师资力量

对师资力量的调查表明:只有22位学生选择了“很满意”,占总数的7%;有170位学生选择了“一般满意”,占总数的61%。学生认为教师的专业知识是足够的,也有敬业精神,只是认为有些教师缺乏文化底蕴,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还有学生认为教师虽然英语专业知识丰富,但学前教育知识匮乏。

1.2.5课堂教学方式

调查显示,69%的学生对现行的以教师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方式很不赞同。由于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弱,两极分化明显,因此,高职高专的英语课堂大多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很少参与。学生希望的课堂教学方式是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自主学习,学生更看重的是在课堂上与教师沟通交流,而不只是听从教师的安排;在需要教师讲解内容时,学生希望教师能创设学习情景模式,利用多媒体把知识具体化。

2通识教育视角下高职高专英语课程设置改革对策

2.1树立通识教育观,完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设置

应用通识教育的理念,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和学生英语实际水平对现行的英语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使英语课程不仅要教授英语语言知识、锻炼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语言贯通的能力,还要传授与学生专业相关的人文知识,传播跨国文化,从而拓宽学生的英语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正如吴鼎民教授所说:“语言教育就像是三套车,即语言教学、中外文化对比、文理知识与世界知识要并重。”具体课程设置如下:第一学期开设综合英语、听力和语音;第二学期开设综合英语、听力和口语;第三学期开设综合英语、口语和人文选修课;第四学期开设综合英语、写作和人文选修课。

2.2采取互动合作的课堂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认为学习英语只是为了考试,并没有对英语学习有正确的认识,也没有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采取互动合作如小组讨论、演讲、辩论、角色扮演、短剧表演等课堂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体现了通识教育重视个性发展、开发心智、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也改变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改变了教学模式的单一。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特点,选用适当的活动形式。例如,在上《新职业英语》第一册第一单元《Organization》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有关公司结构的讨论,并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在小组讨论中发言。在讨论中,教师可以启发和鼓励学生,也可以参加学生的讨论。讨论过后,每组推选出一名同学在全班进行总结发言,然后,教师再补充。通过讨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知识得到丰富,同学之间也增进了交流,互相取长补短,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

2.3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

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课程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选修课是为发展学生特长、拓展学生知识、满足学生兴趣和就业需要而开设的课程。现在的高职高专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较差,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因此,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应提倡分类指导与因材施教。选修课程的开设,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要求,丰富他们的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课程设置应该对选修课程给予足够的重视。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选修课程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需要与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此,建议开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如幼儿园双语教师英语语法入门、幼儿园日常英语、幼儿园双语教师英语语音训练等课程。此外,学校应开设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西方文化类课程,如英美文学鉴赏、中西方礼仪与风俗、西方文化入门、英语词汇与英美文化等课程,以增进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2.4实施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通识教育视角下,实行终结性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以往的终结性评价为单一评价方式的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行的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单一的终结性评价不能够完整地评价学生的平时成绩,也不能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评价。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学生及时认识自己的问题,有利于教师及时评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授课方式,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