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划生育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划生育论文

计划生育论文范文1

〔实例1〕某调查报告称,某村2001年出生婴儿10人,其中男婴6人,女婴4人,出生性别比高达150,严重失调。

〔实例2〕某乡给某村下达人口计划,其中一项指标是计划生育率,要求当年的计划生育率不低于95%,而该村一般每年出生不足20人。

〔实例3]某地计生委根据群众举报,查出某县一个超生5胎的情况,据此称该县超生问题严重。

〔实例4〕某县总人口不足50万人,近年来在孕妇中推广服用“福施福”。上级要求检查服用“福施福”后,人口缺陷发生率是否逐年下降。还有不少地方把孕产妇死亡率是否逐年下降当作生殖健康服务工作的考核内容。

这几个例子所出现的问题都是以个案或少量发生的情况,说明一个地方宏观的情况。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所分析的对象(人口)或事例具有群体性,这个群体是由每个个体的人或事件集合而成。每个个体是否发现这种现象是偶然的,作为表现群体规律的统计数据,只有当群体具有相当的规模后才有意义。群体的规模太小,尽管对每个个体的统计是准确的,指标的计算也是正确的,但计算结果并不能客观地反映群体的规律。

如实例1,一个村的出生人数仅为10人,计算的出生性别比要么是100(“绝对平衡”),要么就是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实例2中计划生育率受出生总数的影响,要么计生率正好100%,只要有一个计划外出生,计划生育率就低于95%。例4涉及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或孕产妇死亡率一般统计时均以10万作为分母,对于一个县,每年出生几千人或1万多人,即使按照出生缺陷、孕产妇死亡发生的平均水平,每年也只有几例,偶然性很大,在统计数据上很难表现为逐年下降。至于例3,以一个特例说明全县的情况,更是欠妥。各种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教材上并未说明各项统计指标适用的人群至少要达到多少,但一般说来这些统计指标绝大部分不能用于分析规模在几百人到一千多人的村级情况,许多指标在县、乡级使用也不太合适。多年来各级是通过报表收集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数据。报表由上级制发,基层单位按统一的口径填报每个项目,然后逐级汇总、上报。这样以来,上、下级的报表式样相同,只是数量大小有差别,于是,上级单位计算哪些指标,下级单位“照葫芦画瓢”计算相同指标。特别是实行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后,各项工作任务和责任要逐级分解、落实,相应地,工作指标也被层层分解,上一级控制的指标(如出生率、计划生育率)也被一直套用到基层单位。在这种情况下,群体性的要求很容易被忽视。

2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实例5〕1995年8月,在全国上半年人口形势分析会上,某省计生委分析本省当年上半年二孩出生数量比上一年同期减少的原因时称,由于自当年起全省广泛推行“三结合”,许多群众为了发家致富,主动退出二孩指标,于是二孩出生明显减少。笔者的同事立即对此理由提出了置疑:既然是主动退出二孩指标导致二孩出生减少,那么原来应在1995年上半年生育二孩的妇女至少在1994年上半年就应退出二孩指标,而那时候,该省并未开展计划生育“三结合”;至于1995年上半年开展“三结合”后退出的二孩指标,其二孩出生减少的效果应在1996年以后才能表现出来。群众退出二孩指标与二孩出生数量的减少在时间上出现了“矛盾”。

〔实例6〕许多文章分析妇女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的孩子越少。

这两个例子说明分析人口出生数量的变化应考虑人口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口首先是生物意义上的人口,具有自然属性,同时,人口生活、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具有社会属性。人口现象的发生既受自然属性的影响,也受社会属性的影响。从根本上说,社会属性对人口现象的影响和制约是有条件的、间接的。而自然属性的影响和制约是无条件的、直接的。社会属性的影响和制约常常要通过自然属性来实现。在分析人口现象的时候,首先要解释人口的自然属性,然后再解释社会属性。就实例5而言,从妇女退出二孩指标到二孩出生减少,至少间隔10个月,即妇女的怀孕期,无论推行“三结合”力度多大,妇女10个月的怀孕期不能缩短。退指标的发生与出生数的减少在时间上不“同步”,至少要“滞后”一年。也就是说,1995年上半年因开展“三结合”妇女退出二孩生育指标不会影响这个时期的二孩出生数量。关于实例6,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属于社会属性,妇女受教育水平提高,的确会影响其生育行为。然而,影响生育的自然因素,直接因素是避孕节育行为,具体地说,影响生育的生物因素包括推迟结婚(不发生)、采取避孕措施和流产(终止妊娠)。妇女文化程度影响到上述生物因素发生变化(如文化程度高,能够更好地掌握避孕知识,可以提高避孕的有效性,减少怀孕的可能),并通过上述因素影响生育孩子的数量。直接讲文化程度与孩子数量的关系,未免有些牵强。

3定量与定性

〔实例7〕各地每年都要分析当年的人口形势,将当年的数据与上一年的数据进行对比。许多分析报告在列举了对比数据后得出结论:“今年的工作比上一年有明显的进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上了一个新台阶”。但如果我们仔细察看各项指标的数量,发现变化并不大,如计划生育率由88.5%上升到89%,出生率由15.4‰下降为14.9‰(这其中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也能导致出生率下降),多孩出生由165人减少为149人,多孩率由2.2%下降为2%等等。根据这些数据的变化,得出的定性结论应当是:“工作稳步发展,人口增长保持平稳的态势”。人口和计划生育的统计分析主要是指对数据的分析,并由“定量”的描述引申到定性的判断。如果忽视定性的分析,那么,所谓定量分析不过是数量变化的文字描述而已。把握好定性分析的关键在于,定性分析应以定量分析为基础,即“定量”在前,“定性”在后。那种先“定性”,再计算数量变化的做法,违背了“定量”与“定性”的基本规律。这样进行的定量分析,只是给定性的结论加一些数量的点缀。

4模糊和精确

〔实例8〕某地区的一份材料称,根据20年来每年总和生育率的变化,推算本地区20年来少生了1831275人。

某县计生委利用农村赶集日人口比较集中的机会,出动服务车,设置咨询台,向群众宣传计划生育知识,提供咨询服务。县计生委的汇报材料称,“一个月来在集日上接受宣传、咨询的群众累计达到127328人次”。

乍一看,实例8和实例9中的人数和人次数的统计和计算十分认真仔细,数字如此精确,令人钦佩。但转念一想,不免生疑:实例8中利用总和生育率计算少生人口,需要以年龄别生育率与分年龄妇女人数相乘计算出生人数,一般来看,每个年龄组的计算结果都不会是整数,只好四舍五入。每一年若干个年龄组累计下来,个位数已经含糊不清了。再把20年的少生人数累计起来,怎么可能精确到个位数呢?况且20年间,该地区的人口并非处于“封闭状态”,各年龄组人数因为人口迁移而变化,也会影响到计算少生的数量。至于实例9,在一个开放的、人们频繁走动的集市上,如何判定哪个人接受了宣传,哪个人接受了咨询,并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即使有标准,实际操作中也很难把握,因此,根本没有可能逐人统计。实例8、实例9中看似精确的数据令人感到滑稽,倒不如模糊一些,说“20年大约少生了18万人”,“一个月在集市上接受了计划生育宣传、咨询服务的人次达10余万”,或许有几分可信。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口和计划生育所涉及的是宏观层面的事情,与此相应的统计数据所反映的是大致的状态或趋势,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做到精确。许多同志在应用统计方法时,往往注意的是方法本身的定义和计算过程,而对计算中数据的来源不了解。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属于社会经济统计范畴,很多数据是通过抽样调查获得,允许有一定的误差;即使是全面的调查(如人口普查、全局报表),在实施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干扰或影响,存在着调查误差,这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这是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的特点之一。超级秘书网

5原因与结果

〔实例10〕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人口出生率每降低1个千分点,人均GDP提高多少个百分点”的说法。这种说法的依据是利用相关分析法对全国各省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均GDP的数量变化进行计算,得出二者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和相关系数。把人口出生率作为自变量,看自变量的单位变化影响因变量(人均GDP)变化的数量大小。

计划生育论文范文2

关键词:产业生态,新型工业化模式,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与产业生态化

根据世界银行研究局一份报告(2003年),在现代经济史上,全球化浪潮出现过三次。第三次全球化浪潮始于1980年,这次浪潮完全不同于以前两次:多数发展中国家进入全球化市场,另一些发展中国家却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脱离世界经济逐步边缘化,导致收入下降和贫困增加;国际移民和资本转移在前两次全球化浪潮中微不足道,如今变得非常突出。货物运输、旅游和通讯速度明显加快;一些亚洲国家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世界经济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其突出特点为:

(1)经济活动的中心由物质生产转向知识生产,知识本身成为生产中的首要因素,知识、能力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对经济活动日益起着决定性作用。(2)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全球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明显的变化是:20世纪60年代早期,全球贸易大多数来自发达国家;如今在142个WTO成员国中,70%是发展中国家,商品贸易占全球贸易的三分之一以上。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其中,全球化进程较快的国家有巴西、中国、墨西哥、菲律宾、泰国和印度等。(3)贸易、资本、金融和人员流动越来越突出,呈现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贸易自由化使全球经济逐步融合,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推动了产业结构全球化调整,人员跨国流动和国际旅游的蓬勃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全球化服务市场。(4)新的国际规则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WTO自1995年成立以来,对引导国际贸易发挥着重要和深远的影响;此外,还有其它一些组织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则,若干国际标准系列(如国际标准化组织,即ISO),以及地区性或双边性贸易协议等,对促进经济全球化也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值得指出的是,在工业革命中,制造业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驱动力,而以全球一体化经营的跨国企业,引领着全球化的进程。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利用先发优势,将传统产业和非核心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使国际产业发展呈现出如下特征:

(1)信息化、网络化:新技术改变了企业与其它社会实体之间的关系,影响着产业的结构和组织,影响着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根据各个生产环节的不同功能和阶段,整个工业活动正在世界各国分散开来;同时,为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有效性,各生产环节依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2)产业集聚化:工业企业在地理分布上的集聚越来越重要,甚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上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成为当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但是,在新的竞争环境压力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严重挑战,需要进行以下转变:从追求大规模的静态外部经济效益,转移到培养基于新技术、新技能和新网络的动态创新能力上来。

(3)产业生态化: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包括发达国家的历史发展和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现状)为实现工业化和GDP增长,以大量资源消耗、大量废物排放和低利用效率,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形成人类活动与自然系统的对立与冲突(AudraJ.PottsCart,1998;LloydConnellyetal,2001)。这种线形物质能量流动的经济系统已经导致资源消耗和超出自然消化吸收入类垃圾的能力(J.Korhonenetal;2003)。通过改变新的组织形式、调整政策来恢复和保持各种形式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的调节能力,将人类活动、土地利用、自然循环和功能协调整合为一体的生态系统,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二、产业生态——国际产业转型与世界发展潮流

1990年代以来,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正在把发展产业生态型经济、建立生态型社会看作是深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德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早在1972年德国就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在英国,1999年专门成立区域发展局,研究经济发展与改造,负责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整体协调和长期的全面规划(ChrisShearlocketal,2000);芬兰是世界上已经进入产业生态良好循环的国家之一。芬兰2/3的土地为森林覆盖,但森林年砍伐低于年生长量(2001年增长724万m3,年砍伐只有448万m3);芬兰林业70%的燃料来源于废料如纸浆和锯渣废料的黑酒精(J.Korhonenet81,2003)。

产业生态(1ndustrialEcology,又称循环经济)依据自然生态有机循环机理,在自然系统承载能力内,对特定地域空间内产业系统、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进行耦合优化,达到充分利用资源,消除环境破坏,协调自然、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作为1990年代刚刚兴起的一门综合性、跨学科的应用科学,产业生态学是研究各种产业活动及其产品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研究(Al-lenbvandRichards,1994;AudraJPottsCart,1998;Allenby,1999a,xi;MichaelHHuesemann,2001;T·P.Seageretal,2002;Raftlsenmann,2003)o国际电力与电子工程研究所(1EEE)在“持续发展与产业生态学白皮书”报告中指出:产业生态学是一门探讨产业系统与经济系统以及它们同自然系统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研究,是研究可持续能力的科学。

产业生态是一种新形态经济或生态型循环经济,这就需要改变现有土地利用的思维模式,改变产业流程减少废物排放,使产业适应环境而不是改变环境来适应产业(AudraJ·PottsCart,1998)。目前不可持续发展主要原因在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以不同的系统发展原理运作而导致的结果(J·Korhonenetal,2003)。因此必须把人类活动、土地利用、自然循环和功能协调为统一的生态系统,通过改变新的组织形式、调整政策来恢复和保持各种形式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的调节能力。未来可持续能力决定于调节社会、经济与生态系统功能延续性及其相互关系的资源管理系统(DavidJ·Brunckhorst,2002)。产业生态将不可持续变为可持续发展,是通过经济与社会的转型进化到一个新系统的状态而不是依赖效率提高的发展模式来保留现有系统结构。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自然生态原理应用到经济系统,不能直接将生态原理照搬到经济系统上。因为自然演化毕竟不同于经济系统演变,自然系统没有人类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文化,自然也不能象人类经济系统那样有意识地进行规划;信息流动和反馈也不尽相同。因此,采用新陈代谢方法并不意味着自然生态系统原理搬到经济系统就可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中国产业生态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

目前,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工业革命。二十多年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最有影响和最不可预知的力量之一,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制造中心,对各种原材料—从花生到生铁的巨大需求,使世界初级产品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1)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资源供给严重不足,对外依存度严重,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2003年中国消耗了世界钢铁总量的40%,消耗了水泥世界总量的50%,石油进口8000万吨,对外依存度达35%,粮食缺口1100亿斤,大量进口造成国际粮食价格上涨;而巨大的资源消耗所创造的GDP仅占世界总量的4%。种种迹象表明,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必须转变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改变资源消耗过快、资源利用率过低、资源再生使用率过低的粗放经济。

(2)生态环境严重透支。随着经济以每年8%、9%、甚至10%的速度发展,中国的生态环境正面临着迅速退化的灾难:270万平方公里耕地被沙漠吞噬、70%以上水系被污染、400座城市缺水等等。大量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最大问题不是电力、钢材供求紧张,以及投资增长过快等可能引起的传统性产业结构失衡和金融风险,而是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忽视生态所出现的生态环境危机。目前,中国发生的环境危机与世界其它地区的环境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其它大多数地方退化只是程度大小而已,而在中国则是无可挽回的:中国北部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河流已经干涸,中华文明的母亲河黄河,每年大多数时间河水也开始断流。华北许多城市地下裂开了巨大的地洞。沙漠覆盖了中国18%的土地面积,并以每年几十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张。全国30%以上的地方遭受酸雨侵害。除非中国对目前的发展方式做出彻底改变,不然的话,大片区域的生态崩溃似乎是确定无疑的。有关专家断言:如果中国不迅速转变生产方式,人类历史上突发性环境危机对经济、社会体系的最大摧毁将出现在中国。

(3)社会文化出现了毁灭性破坏。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占用大量耕地,粮食产量大幅下降;而过去一味建造高楼大厦和基础设施的种种弊端,已经在很多地方显现出来:美丽的风景、庙宇楼台、圣水神山、精雕细刻的传统手工艺和城市景观被清一色的混凝土建筑、沥青马路所取代,古老的运河、城墙被铁轨、环城公路截断,庞大的城市吞噬了大片农田,许多城市无可挽回的被开发成清一色的灰色城镇,失去了往日的魅力。那些最具民族文化和传统特色、外国游客一心想看的东西被胡乱建造的新式楼房无休止的吞噬,居住环境日益恶化。

四、产业生态与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无数事实证明,传统的分散型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产生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并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投资环境和人文居住环境。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政府决策者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认识到这一点。国家环保局副局长潘岳在《中国需要绿色革命》中指出:中国的工业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容量已到支撑的极限,西方的“资源饥渴”发展模式并不适合中国。可持续发展与新能源使用成为我们唯一的可行之路。2004年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

在我国,产业生态与循环经济方兴未艾。值得关注的是,在珠江流域,分布着两个非常典型的产业生态模式,为中国未来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提供了启示。

(1)中国农业生态模式的典范——桑基鱼塘

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是闻名中外的典型农业生态模式,具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经过长期历史演变发展而来的科学的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也是我国农业生态的典范。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把基塘系统列为研究项目之一,并在全球推广应用于低洼地改良,开创了改造低洼积水地的新途经。

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成功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把种桑、养蚕、养猪和养鱼有机结合起来,是按一定面积比例建成的基面与鱼塘相结合的人工生态系统。基面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养鱼、塘泥肥桑,充分显示出水陆相互交换、植物和动物相互交换的高效能量转化过程,具有较高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率,氮磷钾三要素的循环效率分别为0.43、0.46、0.96,循环效益综合指数达1.85。并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较高的稳定性,充分发挥了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达到系统的最大产出,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2)产业生态工业模式的典范——贵港生态工业园

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是我国第一个产业生态工业园,是以制糖工业为支柱,以贵糖(集团)公司为龙头,围绕蔗糖生产整个生态产业链展开的。目前,贵糖已形成以甘蔗制糖为核心,甘蔗—制糖—废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以及甘蔗—制糖—蔗渣造纸—制浆黑液碱回收两条主线的工业生态链。此外,还形成了多条副线工业生态链。这些工业生态链相互利用废弃物作为自己的原材料,初步实现了生产过程良性的生态循环,既节约了资源,又能把污染物消除在工艺流程中。贵港生态工业园实践证明,产业生态不仅使区域环境质量得到了改善,由于生态工业链使制糖过程中各环节的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其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也大大提高。

计划生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学生公寓;居住空间;行为;心理;情感化

大学生的起居生活在都在学生公寓进行的,当然不止起居,它还是学生之间情感交流、提高工作学习效率的依附场所。所以基于学生公寓的空间设计相对于其他会有不同的特殊的情感需求,空间功能布局更趋于人性化。

一、大学生公寓居住空间设计的现状

1.建筑形式及内部功能布局单一:着眼全国高校公寓建筑,基本都是一种模式复制下来,其内部各类使用空间功能不完善,进而大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储存、个人空间也不完善,嘈杂拥挤的居住空间环境很难满足当代各专业学生多方面的情感需求。

2.整体空间布局不适用:上下布局,即学生全部在上铺休息,生活设施等都放置在下铺,下面的书桌、书柜、衣柜等功能设置能够满足的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但是上铺由于距离墙顶较近,学生在铺设被褥等极为不便,所以怎样人性化的考虑这种使用关系我么应当考虑的。空间纵向布局,动静皆宜,空间较为开敞,学生休息学习互不干扰;缺点是学生缺乏私密性的领域,集体共占整个公共休息空间。如果横向布局,优点是学习区域不仅光线好,剩余的空间还可作为研讨、相互交流和娱乐等集体性活动的地方;不足之处是两个床铺之间的空间较紧密,储藏空间严重缺乏,学生生活起居等行为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国内大学生对公寓居住空间设计的情感需求

1.大学生特殊的生活方式

多数大学生是第一次融入集体独立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决定了在进行大学生公寓空间设计的时候考虑到结合他们的情感,进而有方向、有指示的完善他们目前的居住环境。“如果没有另外一些兴奋点让他们从这些个人忧虑当中排解出来,仅靠心理辅导是作用不大的。这个公共生活的欠缺如果继续存在的话,会有不好的影响。”所以当代大学生的课下生活应该是丰富的、多彩的,充满一种大学生应该具备的“青春精神”。从客观上看,大学生活中,学生需要按照学校的相关条例去进行时间上的安排,上课学习与休息、娱乐的时间也具有一定的规律;从主观上看,当然也不排除一些时间是由自己支配和把握的,从而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独立学习思考的能力、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以及社会交流与人建立沟通的能力等。所以大学生的行为方式按行为科学来分析,有以下四个主要特征:(1)规律性与多样性大学生除了学习之外,学生公寓是重要的课余生活区域。学习、休息、集体活动等均在生活区内进行。大学生的生活有其规律性,学习与起居的时间学校是有明确规定的。同时,大学生活也是丰富而多姿多彩的。所以学生需求的多样化导致行为的多样化。然而这就要求提供多种设施与这些行为活动相适应,为丰富多彩的活动创造可能。(2)集体性与私密性大学生不仅在指定的教室进行集体学习及研讨,在日常生活中,集体的生活对学生全方位兴趣的培养起重要作用。“我们可以发现,今天的社会非常注重团队精神,不要说公司,就是在大学你搞研究,都是形成各种各样的团队。有些人很有天分,但是他不善于与别人交流,也就不善于与别人合作,这就无法担当大任。”因此,学生公寓的设计要创造多种层次的集体交往空间,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集体需求。虽然大学生活中应注重集体协作精神,但是大部分时间是靠个人支配的,需要有私密的空间进行独立思考及钻研。我们比较常见的在学生公寓中学生安装布帘的现象映衬了私密空间设置的必要性。

2.大学生在公寓空间中的心理特点分析

根据马斯洛的人的需要与心理发展的理论,“需要的层次越高就越涉及他人与社会。”大学生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自我意识逐步成熟:“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随着自身身心的发展,他们不愿因循守旧,勇于变革创新。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建构自身知识体系和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其旺盛的精力和敏锐的洞察能力为他们学习新知识提供了有利条件;注重社会交往: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18-25岁是容易接受别人亲密关系的时期。所以这一阶段是大学生进行周边关系交往的最佳时期。

三、大学生公寓情感化设计体现

1.适宜大学生生活交流的空间布局以及功能分区

大学生在居住空间内进行的多样化的基本活动也就体现了着他们居住空间布局的灵活性以及多样化,需要满足不同的使用功能,从大的方面来说要具有较开放的集体公共空间和较为私密的个人空间,创造出动静皆宜的空间。从使用的频率基本上来说包括休息空间、集体学习空间、娱乐空间、个人生活空间(储藏空间等)和生活辅助空间(包括阳台和通道等)。为了更有效地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它们当中可以有重叠和穿插。

2.情感化空间设计考虑婚姻情况

2004年教育部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在校大学生只要符合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结婚条件即可结婚。因此,学校应考虑已婚在校大学生在使用学生公寓空间功能布局上和其他学生的不同,适当为已婚学生公寓进行人性化设计,例如增添一些必要的生活空间以及必要的生活设施,例如厨房等空间以方便已婚学生生活的需要。“已婚和未婚的学生分开居住,便于校方后勤管理,也是人性化制度的体现。”

3.情感化空间设计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情感化的居住空间设计,理工科专业和艺术专业的性格各异,这就要求我们挖掘他们各专业的兴趣点,在居住空间设计的色彩以及功能布局、家具配备上都体现他们之间的差异,能够满足他们对自己起居空间的基本需求。可以适当考虑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住宿分配上能够科学的分配一起,例如,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和视觉传达的学生如果能在一起生活学习、一起交流,便于这种多学科进行交叉性学习,更利于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总结通过对大学生公寓环境,生理和心理,行为不同方面的影响,考虑大学生的行为模式特性,讲究多样性和创新性,以及人性化进行方案的设计。

作者:秦方 郜四勤 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曲毅,我国高校学生公寓居住空间适应性设计分析[D],山西:太原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3.

计划生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产业生态,新型工业化模式,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与产业生态化

根据世界银行研究局一份报告(2003年),在现代经济史上,全球化浪潮出现过三次。第三次全球化浪潮始于1980年,这次浪潮完全不同于以前两次:多数发展中国家进入全球化市场,另一些发展中国家却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脱离世界经济逐步边缘化,导致收入下降和贫困增加;国际移民和资本转移在前两次全球化浪潮中微不足道,如今变得非常突出。货物运输、旅游和通讯速度明显加快;一些亚洲国家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世界经济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其突出特点为:

(1)经济活动的中心由物质生产转向知识生产,知识本身成为生产中的首要因素,知识、能力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对经济活动日益起着决定性作用。(2)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全球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明显的变化是:20世纪60年代早期,全球贸易大多数来自发达国家;如今在142个WTO成员国中,70%是发展中国家,商品贸易占全球贸易的三分之一以上。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其中,全球化进程较快的国家有巴西、中国、墨西哥、菲律宾、泰国和印度等。(3)贸易、资本、金融和人员流动越来越突出,呈现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贸易自由化使全球经济逐步融合,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推动了产业结构全球化调整,人员跨国流动和国际旅游的蓬勃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全球化服务市场。(4)新的国际规则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WTO自1995年成立以来,对引导国际贸易发挥着重要和深远的影响;此外,还有其它一些组织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则,若干国际标准系列(如国际标准化组织,即ISO),以及地区性或双边性贸易协议等,对促进经济全球化也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值得指出的是,在工业革命中,制造业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驱动力,而以全球一体化经营的跨国企业,引领着全球化的进程。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利用先发优势,将传统产业和非核心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使国际产业发展呈现出如下特征:

(1)信息化、网络化:新技术改变了企业与其它社会实体之间的关系,影响着产业的结构和组织,影响着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根据各个生产环节的不同功能和阶段,整个工业活动正在世界各国分散开来;同时,为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有效性,各生产环节依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2)产业集聚化:工业企业在地理分布上的集聚越来越重要,甚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上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成为当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但是,在新的竞争环境压力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严重挑战,需要进行以下转变:从追求大规模的静态外部经济效益,转移到培养基于新技术、新技能和新网络的动态创新能力上来。

(3)产业生态化: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包括发达国家的历史发展和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现状)为实现工业化和GDP增长,以大量资源消耗、大量废物排放和低利用效率,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形成人类活动与自然系统的对立与冲突(AudraJ.PottsCart,1998;LloydConnellyetal,2001)。这种线形物质能量流动的经济系统已经导致资源消耗和超出自然消化吸收入类垃圾的能力(J.Korhonenetal;2003)。通过改变新的组织形式、调整政策来恢复和保持各种形式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的调节能力,将人类活动、土地利用、自然循环和功能协调整合为一体的生态系统,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二、产业生态——国际产业转型与世界发展潮流

1990年代以来,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正在把发展产业生态型经济、建立生态型社会看作是深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德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早在1972年德国就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在英国,1999年专门成立区域发展局,研究经济发展与改造,负责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整体协调和长期的全面规划(ChrisShearlocketal,2000);芬兰是世界上已经进入产业生态良好循环的国家之一。芬兰2/3的土地为森林覆盖,但森林年砍伐低于年生长量(2001年增长724万m3,年砍伐只有448万m3);芬兰林业70%的燃料来源于废料如纸浆和锯渣废料的黑酒精(J.Korhonenet81,2003)。

产业生态(1ndustrialEcology,又称循环经济)依据自然生态有机循环机理,在自然系统承载能力内,对特定地域空间内产业系统、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进行耦合优化,达到充分利用资源,消除环境破坏,协调自然、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作为1990年代刚刚兴起的一门综合性、跨学科的应用科学,产业生态学是研究各种产业活动及其产品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研究(Al-lenbvandRichards,1994;AudraJPottsCart,1998;Allenby,1999a,xi;MichaelHHuesemann,2001;T·P.Seageretal,2002;Raftlsenmann,2003)o国际电力与电子工程研究所(1EEE)在“持续发展与产业生态学白皮书”报告中指出:产业生态学是一门探讨产业系统与经济系统以及它们同自然系统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研究,是研究可持续能力的科学。

产业生态是一种新形态经济或生态型循环经济,这就需要改变现有土地利用的思维模式,改变产业流程减少废物排放,使产业适应环境而不是改变环境来适应产业(AudraJ·PottsCart,1998)。目前不可持续发展主要原因在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以不同的系统发展原理运作而导致的结果(J·Korhonenetal,2003)。因此必须把人类活动、土地利用、自然循环和功能协调为统一的生态系统,通过改变新的组织形式、调整政策来恢复和保持各种形式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的调节能力。未来可持续能力决定于调节社会、经济与生态系统功能延续性及其相互关系的资源管理系统(DavidJ·Brunckhorst,2002)。产业生态将不可持续变为可持续发展,是通过经济与社会的转型进化到一个新系统的状态而不是依赖效率提高的发展模式来保留现有系统结构。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自然生态原理应用到经济系统,不能直接将生态原理照搬到经济系统上。因为自然演化毕竟不同于经济系统演变,自然系统没有人类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文化,自然也不能象人类经济系统那样有意识地进行规划;信息流动和反馈也不尽相同。因此,采用新陈代谢方法并不意味着自然生态系统原理搬到经济系统就可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中国产业生态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

目前,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工业革命。二十多年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最有影响和最不可预知的力量之一,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制造中心,对各种原材料—从花生到生铁的巨大需求,使世界初级产品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1)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资源供给严重不足,对外依存度严重,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2003年中国消耗了世界钢铁总量的40%,消耗了水泥世界总量的50%,石油进口8000万吨,对外依存度达35%,粮食缺口1100亿斤,大量进口造成国际粮食价格上涨;而巨大的资源消耗所创造的GDP仅占世界总量的4%。种种迹象表明,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必须转变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改变资源消耗过快、资源利用率过低、资源再生使用率过低的粗放经济。

(2)生态环境严重透支。随着经济以每年8%、9%、甚至10%的速度发展,中国的生态环境正面临着迅速退化的灾难:270万平方公里耕地被沙漠吞噬、70%以上水系被污染、400座城市缺水等等。大量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最大问题不是电力、钢材供求紧张,以及投资增长过快等可能引起的传统性产业结构失衡和金融风险,而是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忽视生态所出现的生态环境危机。目前,中国发生的环境危机与世界其它地区的环境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其它大多数地方退化只是程度大小而已,而在中国则是无可挽回的:中国北部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河流已经干涸,中华文明的母亲河黄河,每年大多数时间河水也开始断流。华北许多城市地下裂开了巨大的地洞。沙漠覆盖了中国18%的土地面积,并以每年几十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张。全国30%以上的地方遭受酸雨侵害。除非中国对目前的发展方式做出彻底改变,不然的话,大片区域的生态崩溃似乎是确定无疑的。有关专家断言:如果中国不迅速转变生产方式,人类历史上突发性环境危机对经济、社会体系的最大摧毁将出现在中国。

(3)社会文化出现了毁灭性破坏。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占用大量耕地,粮食产量大幅下降;而过去一味建造高楼大厦和基础设施的种种弊端,已经在很多地方显现出来:美丽的风景、庙宇楼台、圣水神山、精雕细刻的传统手工艺和城市景观被清一色的混凝土建筑、沥青马路所取代,古老的运河、城墙被铁轨、环城公路截断,庞大的城市吞噬了大片农田,许多城市无可挽回的被开发成清一色的灰色城镇,失去了往日的魅力。那些最具民族文化和传统特色、外国游客一心想看的东西被胡乱建造的新式楼房无休止的吞噬,居住环境日益恶化。

四、产业生态与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无数事实证明,传统的分散型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产生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并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投资环境和人文居住环境。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政府决策者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认识到这一点。国家环保局副局长潘岳在《中国需要绿色革命》中指出:中国的工业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容量已到支撑的极限,西方的“资源饥渴”发展模式并不适合中国。可持续发展与新能源使用成为我们唯一的可行之路。2004年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

在我国,产业生态与循环经济方兴未艾。值得关注的是,在珠江流域,分布着两个非常典型的产业生态模式,为中国未来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提供了启示。

(1)中国农业生态模式的典范——桑基鱼塘

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是闻名中外的典型农业生态模式,具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经过长期历史演变发展而来的科学的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也是我国农业生态的典范。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把基塘系统列为研究项目之一,并在全球推广应用于低洼地改良,开创了改造低洼积水地的新途经。

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成功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把种桑、养蚕、养猪和养鱼有机结合起来,是按一定面积比例建成的基面与鱼塘相结合的人工生态系统。基面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养鱼、塘泥肥桑,充分显示出水陆相互交换、植物和动物相互交换的高效能量转化过程,具有较高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率,氮磷钾三要素的循环效率分别为0.43、0.46、0.96,循环效益综合指数达1.85。并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较高的稳定性,充分发挥了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达到系统的最大产出,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2)产业生态工业模式的典范——贵港生态工业园

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是我国第一个产业生态工业园,是以制糖工业为支柱,以贵糖(集团)公司为龙头,围绕蔗糖生产整个生态产业链展开的。目前,贵糖已形成以甘蔗制糖为核心,甘蔗—制糖—废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以及甘蔗—制糖—蔗渣造纸—制浆黑液碱回收两条主线的工业生态链。此外,还形成了多条副线工业生态链。这些工业生态链相互利用废弃物作为自己的原材料,初步实现了生产过程良性的生态循环,既节约了资源,又能把污染物消除在工艺流程中。贵港生态工业园实践证明,产业生态不仅使区域环境质量得到了改善,由于生态工业链使制糖过程中各环节的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其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也大大提高。

计划生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生态伦理;集体意向性;解决路径

本文系河北省讲师团系统科研课题:“河北省生态伦理文化与集体意向性问题研究”(课题编号:201439)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8月7日

一、河北省生态伦理问题

党的十报告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集中论述,并系统性提出了今后五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014年2月公布的全国十大污染城市中,河北省占据6座城市;2013年5月,媒体曝光河北省6家地下排污违法企业名单。2013年1月至2014年,河北省雾霾天气成为了城市空气关键词。这一系列的问题的凸显,表明环境问题已经不单单是环保部门所关注和解决的领域,其设计生态文明、生态环境、企业责任以及企业的集体意向性等诸多领域的问题。在解决生态文明的问题中,生态伦理文化是一个广泛议题,同时,与目前人类的诸多行为关系密切。为了使生态得到真正可靠的保护,应制定出具有强制性的生态政策。在制定生态政策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个人偏好价值、市场价格价值、个人善价值、社会偏好价值、社会善价值、有机体价值、生态系统价值等价值关系。在个人与整体的关系上,应把整体利益看得更为重要。所谓社会善价值,就是有助于社会正常运行的价值;而个人善价值代表的则是个人的利益。可见,生态保护政策不仅触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而且主张社会价值优先于个人价值。在这样的价值体系中,集体意向性所呈现的特点,更能准确的说明上述问题,尤其是集体行动者的行为表现,对当今的生态伦理文化的影响巨大。

当前的各种集体意向性理论,大致可分为两类:个体行动者理论和集体行动者理论。前者认为,对集体意向性的分析必须与社会在根本上完全由个体构成的事实一致,心灵只可能存在于个体中。后者认为,集体行动者与个体行动者是一样的,是基本的行动主体,具有同样的本体论地位。意向性是取决于环境、理念、意志的人性的意义倾向。若把意向性理解为人性的某种意义倾向,那么集体意向性,就是个体表现出来的集体的存在意义倾向。那么,由此可以推论,集体内表达集体的意义性的意向,都是集体意向。集体意向性,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是个体相同的、一致的意向,它们必须表达集体的某种意义性,是集体意志的表现。既然是集体意志的表现,在此,我们讨论生态伦理文化问题时,从这一角度来看,影响生态环境的并非单独个体意向或意志,而是以集体名义发出的意向性信号。这种集体意志的表现,可以是某一大型企业,抑或是某一行业中的所有企业。例如,河北省公布的《河北省重点污染源“千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中,以石油化工业、造纸业、制药业等为主的一批企业“榜上有名”,这些企业对生态的污染,即是其集体内所表达的集体意义性意向。

二、集体意向性对生态伦理的影响

倘若将企业看作单独个体,那么某一行业中的诸多企业可认作集体;或者,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所有的企业可认作一个集体。在此,可以援引布拉特曼对集体意向性的解释,他用“共同意图”来解释带有共同知识的个体态度,布拉特曼认为:“共同意图主要存在于参与者的态度及其那些态度之间的关系之中但任何参与者的态度本身都不是共同意图。”也就是说,孤立的个体不能够具有集体意向性,集体意向性必须存在于诸参与者态度间的关系之中。作为并不孤立的诸多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在行业内部,或者整个经济大环境之中,可以说是“默契”的形成了一种不言而喻的共识,只要经济效益能够提高,生态的问题可以暂时忽略。由此,长此以往,生态伦理一词的使用已经不亚于“环境或自然问题”一词的使用,并且当再次提及“经济学与生态学之间的对立”,并非是指两门科学之间的对立,而是指短期经济利益与长期环境利益之间的失衡与冲突。

就河北省而言,杨国占曾公开表示,河北产业结构偏重,钢铁、建材、石化、电力等“两高”行业比较集中,钢铁粗钢产量超全国总量的1/4;能源消费量居全国第二位,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9%;以煤烟型、颗粒物为特征的大气污染较重,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居全国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居全国第二。总之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所致。然而,仔细分析这些产业,不论是钢铁、建材,还是石化、电力,都是河北省乃至全国的重头企业,为本省、本地创造着高利润,带来高经济增长。因此,地方利益的驱动、企业效益的驱使,使得河北省诸多企业的发展仍然不顾生态伦理的问题严重性。意向是指人们对待或处理客观事物的活动,表现为人们的欲望、愿望、希望、谋虑等行为反应倾向。人的欲望、愿望、希望、谋虑等可分为肯定的和否定或正向和负向两种。肯定或正向的意向就是对某种客观事物的接近、取得、保护、接受、拥护、吸收、助长、产生、造成等;否定或负向的意向就是对某种客观事物的避开、丢弃、反对、破坏、抵抗、限止、消灭等。意向是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准备对态度对象作出一定的反应,因而是一种行为倾向,或叫做意图、意动。“当作为意向主体的集体随附于个体,即如果每一个体的意向不变,集体的意向也不变;但是,如果其中某一个体的意向发生变化,集体的意向未必发生变化。在这种意义上,作为意向主体的集体又是以个体为基础的,从而使得个体主义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一旦个体依附于集体的意向,或者当某些个体在无形中达成了一致的意向,所显现出来的集体意向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以石化产业为例,河北省缺乏一个航母型的石化项目,而华北地区乙烯当量缺口是每年300万吨,这个市场的刚性需求都被成百上千的小化工企业瓜分了,河北不做,河南、山西、山东同样会做。如果国家有关部委早些时候批复河北的炼化一体化项目,中下游的小化工企业自然就被淘汰了,那就没这么多污染了,渤海污染的问题将会得到有效治理。因此,政府应该采取疏而非堵的方式进行升级和调整。

三、集体意向性视域下的解决路径

伦理规范需要依存于人的心灵,需要解决规范作为制度性实在的问题,在本质上必须是一种集体性意向或者称为“我们-意向”。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是:人与自然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生态伦理学要求双标尺的标准:既要有利于人类利益,又要有利于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要求人类行为同时符合这两个尺度。要实现经济学与生态学之间的真正和谐,就必须将只有富裕企业才办得成的“亏本”的环境保护转变成一种在国民经济和企业经济上“赢利”的环境保护。为了达到这种和谐,由市场决定要素成本与价格必须成为“生态学的真理”。实现这一目标并不能靠政府干预,而应将费用的负担逐渐从劳动和资本这些生产要素上转移到能源、原料、土地使用、空气和水这些使用要素上。但是,单靠市场机制,很难确保人类与生态之间的和谐,很难确保正确地对待动植物以及生态系统,很难确保考虑后代的利益。因而,应通过制定生态保护政策来引导人们转变道德观念。任何政策的落实都需要得到公众认可,生态保护政策更需要公众发自内心的拥护。生态伦理所要求的道德观念,不仅把道德的范围扩展到了全人类,而且超越了人与人的关系。生态政策必须兼顾生态系统的价值,兼顾不同利益的协调。

河北的新能源发展才刚刚起步,作用有限,最好的替代能源当然是天然气,但天然气的供应比较短缺,每个地方都需要,能否分给河北,这取决于很多因素。例如,钢铁行业,很多专家学者的产能过剩论调并没有解决实在问题,实际上每次限制的同时都催生了一大批小的民营钢铁企业,污染问题积重难返。世界上的产业没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只有装备、技术和工艺的落后先进之分。如果说河北要真正调整产业结构,那应该是举全省之力上些源头性的循环经济项目。河北当反思“两高”行业引发污染的难题,因为河北治污不力影响的不仅仅是河北的天空。构建生态伦理学的必要性,所谓生态伦理学,是指以研究生态道德为对象的一门科学。所谓生态道德,是指由一定社会经济条件所决定的,以善恶标准评价的,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来维系的,调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河北省诸多龙头企业,在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是集体意向性对生态伦理文明影响的最直接体现。由此,我们可以从这一角度深入发掘,将企业的集体意向性与生态伦理文明的建构有机结合,来分析河北生态伦理文化建设与河北生态问题的解决等问题。

第一,集体意向性这一概念本身是借用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术语来表达带有价值取向的社会群体共同具有的心理状态。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其所具有的价值取向即为利益的获得。但是,当企业的利益获得影响到公共生存利益、生态环境等一系列问题时,生态伦理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必然对其进行反思与约束。一个社会群体中表现出的对政治权力、意识形态、国家法律、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集体赞成、认同、接受、服从,或集体否定、拒绝、排斥、反抗等态度、信念、心理倾向以及社会群体的集体利益诉求、政治意愿和集体的社会实践行为等。其现实状况背后潜藏的是整个行业甚至整个民族的集体意向性。

第二,解决上述企业的赢利与污染的问题,必然要以市场为导向。采取集体意向性中的共同价值取向为引导机制。深入分析,不难看出,诸多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是忽略了企业在创造利润、产生价值的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负面效应。当一个企业通过一种方式为其带来巨大利润的时候,整个行业必然跟随效仿,这是市场的本质。由此,造成的环境问题、带来的生态伦理问题,被追逐利益的诸多企业“被动”忽视,在这里,我们不能说其没有注意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当一个行业都进行这样的操作与“忽视”,集体意向性的体现尤为突出。甚至可以这样说,整个行业中的每个企业都因在“集体意向”的价值取向中,形成了一种莫名的被保护,一荣皆荣、一损皆损的价值取向,让企业的发展,变得唯利是图,忽视了社会责任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

第三,鉴于上述分析,政府出面加大整治力度是解决的必然路径之一。例如2013年8月,河北省被央视曝光的14个问题中已有10个完成整改。其中,央视报道的玉田县窝洛沽橡胶生产聚集区内310家小企业已全部停产;渠梁河4家热镀锌厂生产设施已全部取缔拆除;建邦钢铁公司停产整治;遵化市6家小石灰窑彻底拆除;黎河两岸铁选企业全部停产整治。可见,政府的工作力度与行政手段是必然选择之一。但是,并非需要整个涉及污染的行业都进行全面关闭,这本身不符合市场机制作用,还有可能带来负面的社会生活成本增加。因此,应充分利用新能源的价值,使得企业不单纯依靠行政命令来避免污染,而是通过更为合乎市场运作机制的方式,利用新能源、新技术来引导企业实现“赢利”的环境保护。也就是说,在企业的运作过程中,通过集体意向性的价值取向,优先发展一批节能环保企业,同时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赢利,这样,必然引导整个行业的企业发展趋向这一模式,实现生态伦理文明的真正建构。

主要参考文献:

计划生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个;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2-0149-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我国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的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在第七章“高等教育”部分明确提出,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创业教育”。可见,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大学生的任何创业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是大学生创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的重要因素。从校园文化视角分析大学生创业环境及其优化路径,对于改进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的内涵

1.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的概念辨析

对于创业环境概念的界定,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探讨,按不同观点可将其归结为三类:“平台论”,即把创业环境看成是政府和社会为创业者创办新企业所搭建的一个公共平台;“因素论”,即把创业环境理解为影响创业行为的各种因素的组合;“系统论”,即把创业环境看作是融入各种创业环境要素的一个复杂系统,认为,创业环境就是指创业者周围的境况,是创业者及其企业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创业文化、政策、经济和技术等要素构成,是多层面的有机整体。当然,由于创业环境的内涵和外延都很丰富,因而很难准确界定其概念。借鉴“因素论”和“系统论”的观点,笔者认为,大学生创业环境是指对大学生及其创新事业的产生、生存和发展具有促进或制约作用的一系列外部综合因素的有机整体。

创业文化环境是大学生创业环境的子环境。近年来,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很少涉及该领域。综合国内外关于创业环境、创业文化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是指家庭、大学及社会对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和价值所持有的态度,以及形成创业文化氛围的各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本文主要是研究校园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的创业文化环境,即一所大学在长期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对大学生创业行为和价值所持的态度,以及形成“崇尚创业、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氛围的各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正如复旦大学副校长桂永浩所言,“大学的创业文化,应该为学生的创业提供一种思维的可能。我们很难说一个比赛、一节课、一场讲座就能够构建起高校的创业氛围,这应该是一个整体”。

在校园文化视阈下,理性分析大学生创业的文化环境,我们不难发现,其在特征上具有鲜明的“二元”属性。其一,作为校园文化环境的子环境,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具有整体性、复杂性、主导性和包容性等校园文化环境的共性特征。其二,作为以创业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环境,其又具有与创业实践和创业理念密切联系的时代性、开放性与实践性等个性特征,这也是其区别于校园文化环境中其他子环境的显著特征。

2.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的基本结构

从文化形态学的角度,可将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分为精神文化环境、制度文化环境、物质文化环境和行为文化环境等四个子环境。校园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创业精神文化环境是指一所大学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影响,长期形成的由创业精神、创业哲学和创业价值观念等构成的精神成果的有机整体,既包括富含创业内涵的大学校训等传承传统文化的物质成果,也包括当代校园文化中所蕴涵的创业光荣的导向、创业教育研究的学术思想及主张等精神成果。大学生创业制度文化环境是指由大学生创业教育制度体系、大学生创业实体组织管理机制以及各级各类社会制度中有关大学生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实践内容等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大学生创业物质文化环境是由大学为鼓励和推进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创业实践所提供的场所、资金、设备以及大学生创业实体等物质资源构成的有机整体。大学生创业行为文化环境是由大学创业教育活动、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及教师创业研究活动等行为构成的有机整体。在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内部,各子环境在自成一体的同时,又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着。精神文化环境规定和制约着其他三个子环境,而制度文化环境、物质文化环境和行为文化环境则是精神文化环境的保障和体现,对精神文化环境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四个子环境构成了有机的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系统。该有机整体各要素间的综合效应、协同作用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是大学生及其创新事业存在、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促进或制约大学生开展有序、有效、有度的创业活动的精神力量。

二、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的个

创业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而这种创新和创造的能力必须通过专业知识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激发才能生成。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因此,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不仅是大学校园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载体,其在创业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具有的目标导向、品质优化、能力提升等功能是不容忽视的。

1.目标导向功能

良好的创业文化环境是培养创业型人才必备的土壤。也是促使大学生萌发创业意识的必要条件。在不具备客观创业条件的情况下,可充分发挥创业文化环境的目标导向功能,包括人生价值导向、行为目标导向、职业发展导向等,使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端正创业动机,培养他们的创业兴趣。如果学校对在校大学生的创业行为能够给予经常性的支持,积极宣传成功校友的创业事迹,并鼓励大学生开展创业主题活动,则易使大学生形成“创业光荣”、“创业不可畏”等意识,使他们能够积极参加创业教育实践活动。2010年,在沪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协作组围绕“大学生创业环境”这一主题,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及已创业大学生群体进行了专题调查(下文简称“创业环境调查”)。在10 674名受访在校大学生中,创业意识较弱的占64.9%,没有创业计划的占80.8%。受访高校、大学生和已创业大学生中认为“目前自主创业大学生的数量少”的比例分别为73.9%、47.6%和46.2%。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创业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创业意识较薄弱的在校大学生所占比例高得惊人。在已创业大学生“走上创业之路的最直接因素”调查中,选择“崇拜企业家和创业成功人士”、“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的分别占45%和44.6%,而选择“学校的鼓励和引导”的仅占25.2%,这说明创业文化环境具有较强的目标导向功能,同时也反映出我国高校的创业文化环境相对

落后的现实。

2.品质优化功能

良好的创业文化环境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兼容并蓄、果敢坚韧、合作共生”的文化精神,更有助于大学生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和发展自我,促进其主动围绕创业选择,设计自己的价值目标、职业追求、学习形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塑造兼具创新性、独立性、敢为性、适应性、外向性、合作性的个性心理品质。这些既是大学生创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创业环境调查”中,受访的在校大学生中,认为创业应该具有“强烈的创新和挑战的精神”和“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两项素质的比例分别为68.4%和54.4%,略高于其他非个性心理品质的素质选项。而受访的已创业大学生中,认为创业应该具有“强烈的创新和挑战的精神”和“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两项素质的比例则分别为58.6%和49.3%,虽然与在校大学生的看法略有不同,但明显高于其他非个性心理品质的素质选项。受访的已创业大学生中,认为“良好的心态”、“坚强的信念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创业成败的主要影响因素的比例分别为33.3%和24.1%。

3.能力提升功能

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既是创业文化环境的校园表现形态,也是构成大学生创业环境的校园文化要素,从形式到内容均具有较强的创业属性。校园内开展的与创业有关的理论学习活动、创业文化活动、创业实践活动等,既为大学生学习创业基本理论知识创造了条件,也为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提供了空间。在“创业环境调查”中,有59.8%的已创业大学生认为“自身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成败的主要因素”,而绝大多数已创业大学生则认为大学阶段的社会实践、担任学生干部职务、各类社会兼职、专业见习实习、模拟创业活动等经历,能较好地帮助他们提高创业能力。

与广义的校园文化环境相比,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虽具有校园文化环境的共,但其所具有的约束、凝聚、娱乐、社会、审美等功能的体现不甚明显。创业文化环境还具有鲜明的个,如目标导向、品质优化、能力提升等,当上述功能被赋予了创业内涵后则显得更为具体、更为生动、更具特色,主要体现在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大学生创业素质的提升两个方面。

三、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的整体优化路径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教学中存在着重整体轻个性、重纪律轻胆识、重道德轻财富等现象,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素质等的形成缺乏孕育的土壤。由于历史的原因,使人们养成了“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扼杀了创业所必需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意识;害怕失败、嘲笑失败的文化氛围使许多大学生安于平稳,不思进取。这些文化上的负累,对于特别需要协作精神、创造精神和进取精神的大学生创业者而言,自然会产生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在“创业环境调查”中,受访的已创业大学生对“支持、鼓励创业的文化环境”表示“不满意”、“一般”的比例分别为27%和47.7%,认为“高校针对大学生进行的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还不够”、“关注创业、鼓励创业的氛围尚未形成”是“目前创业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大学生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1.7%和39.8%。由此可见,大学生创业的文化环境已成为影响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成效的重要因素,在客观上弱化了创业教育的效果。笔者认为,高校可通过明晰创业教育理念、完善创业教育机制、更新创业文化设施、丰富创业主题活动等路径,整体优化大学生创业的文化环境,使之更加有利于创业教育的开展。

1.明晰创业教育理念,优化精神文化环境

创业教育理念是校园创业文化环境的灵魂,也是优化创业文化环境的核心内容。在党和国家大力倡导创业教育的背景下,高校在大学精神的培育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观念和创业精神,使其成为办学的新理念和新思想。在“培养职业型与创业型公民――中英高等教育就业与创业论坛”上,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副校长PeterJones曾表示,“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这是大学的责任”;英国国家大学生创业促进委员会研究与教育部主任Paul D Hannon则认为,“创业精神无处不在,如果不具备创业精神,就不可能为学生提供就业的机会,我们必须对大学生进行投资,创业精神是年轻人在人生中必需具备的素质”。创业教育要由“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求职能力”转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此,高校可借鉴百森商学院的“为未来几代人设定‘创业遗传代码’,以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的创业教育理念,明确开展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作为教育的指导思想乃至办学宗旨,把创业型人才作为高校的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理念仅是形而上的东西,理念的核心内核必须外化为师生的共同行动,即在实践中应更新创业教育理念,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校企间的合作,使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创业人才”的思想深入人心,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员工开展优化创业文化环境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广播、校报、校园网、橱窗等舆论阵地,大力宣传创业教育的意义、措施及目标,及时宣传体现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及创业能力的校风、校训和典型的人物及事件,努力在校园里形成“推崇创新、尊重创业、支持冒险、宽容失败”的精神文化环境。

2.完善创业教育机制。优化制度文化环境

完善创业教育机制,优化创业文化环境的制度文化子环境,有助于克服传统教育机制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推动创业教育的发展,实现提高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在学校制度层面上,高校要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围绕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从教学组织、创业文化、创业实践、资金保障、质量监控、教师选聘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从而健全创业教育制度,努力形成有利于创业教育开展的科学机制。在办学理念方面,许多高校都把“创业型人才”纳入人才培养的目标中。在教学管理方面,许多高校设立了创业实践学分和创业课程学分,成立了大学生创业指导委员会和创业教育研究所,具体指导、统筹学校的创业教育。高校还应改革学籍管理制度,允许大学生休学保留学籍、推迟毕业或修满学分提前毕业,方便其抓住时机进行自主创业,以增强其创业意识,培养其实践能力。在学生管理方面,应主动适应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从内容、形式和方法上改进学生管理工作,让学生在相当自由的时间和空间里,围绕自己确立的创业目标自主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营造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育人环境。具体措施包括:实行年级辅导员制和“导师制”、加强和改进班主任工作、选拔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兼任低年级的辅导员助理、提高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等。此外,还可建立创业奖学金、创业种子基金、创业学分等激励机制,调动学生接受创业教育、从事创业活动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的创业行为由自发走向自觉。

同时,高校应积极引导和鼓励科研人员将成果迅速转

化为生产力,促进更多的人投身创业,增强高校科研人员的创业意识,改进现行科研评价制度,进一步优化高校的创业文化环境。此外,要通过开放办学的方式,整合各种资源,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科研成果向创业项目的转化,增加创业项目的科技含量,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机会型创业的比率。

3.更新创业文化设施,优化物质文化环境

物质文化环境是实现创业教育思想的有形载体,也是优化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的基础。当前,高校应建立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尤其是能够体现创业精神的学校标志和文化设施等物质文化环境的建设,及时更新创业成功人士宣传画廊、创业教育主题网站、创业教育标语条幅等,重视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咨询中心、创业主题雕塑等创业教育场所和文化景观的建设。有条件的高校还可组织编写学校创业教育史和校友创业的成功案例集,创建学校创业教育陈列窒,通过资料记载和实物展示等方式,反映学校创业教育的历程,记录大学生的创业事迹,进一步丰富创业文化的物质载体,利用创业文化物质环境激发大学生内心深处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

4.开展创业主题活动,优化行为文化环境

丰富的创业主题活动既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个性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的重要渠道,具有加深创业文化积淀、浓厚创业文化氛围、丰富创业文化内容的重要作用。开展创业主题活动,优化行为文化环境,是优化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的关键所在。

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文化活动。高校应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渗透创业教育的内容,积极组织大学生开展一系列有特色的创业文化活动,调动受创业文化环境浸润的大学生参与优化行为文化环境建设的积极性,自觉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个性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如南京大学经常邀请校内外专家和商界精英为学生开展创业讲座、创业沙龙、财富故事会等活动,还举办了创业文化节、创业事迹报告会、创业演讲赛、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培训班等活动,并结合专业特点开展模拟股市竞赛、商务谈判大赛、广告策划大赛、公关大赛等与创业教育密切相关的专业比赛活动,促使创业教育的第一、二课堂联系更为紧密,有目的地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交际能力和协作能力,逐步提高了学生的创业能力。条件成熟时,高校还可通过打造创业文化品牌、传唱创业歌曲、统一创业标志等途径,提高大学生对创业精神的认同感。

加强创业型学生社团组织的建设。创业型学生社团也是高校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培养和技能教育的有效载体。学校应鼓励和倡导学生创建有利于创业教育开展的创业型学生社团,大力支持学生开展以创业为主题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如许多高校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创业型学生社团,志趣相投的同学在一起相互学习,相互激励,共同开展创业文化活动。另外,一些高校还将未来企业家协会、摄影俱乐部、法律咨询服务社、勤工助学服务中心、家教服务中心等传统社团按照创业理念进行“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