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理学科的核心价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理学科的核心价值范文1
英文名称:Acta Geographica Sinica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0375-5444
国内刊号:11-1856/P
邮发代号:2-109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34
期刊收录: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百种重点期刊
中科双奖期刊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地理学科的核心价值范文2
一、建立文学地理学新兴学科的创新意义。基于当前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学术创新需要,梅新林力图跳出现有学术理路之局限,紧紧围绕文学地理学不同于一般文化地理学以及中国文学地理学不同于西方文学地理学的独特内容与范式,展开建立文学地理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学理思考:(1)文学地理学是融合文学与地理学不同学科的跨学科研究;(2)文学地理学并不是文学与地理学研究的简单相加,而是彼此有机的交融;(3)文学地理学之文学与地理学研究的地位并非对等关系,而是以文学为本位;(4)文学地理学研究主要是为文学提供空间定位,其重心落点在文学空间形态研究;(5)文学地理学既是一种跨学科研究方法,也可以发展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乃至成为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在此基础上,梅新林将文学地理学扼要概括为:“融合文学与地理学研究、以文学为本位、以文学空间研究为重心的新兴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研究方法,其发展方向是成长为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在理论创新上,梅新林率先提出了“场景还原”与“版图复原”的“二原”说,作为创立文学地理学的两大理论支柱。“场景还原”说,旨在从文学概念或对某种文学现象的概括向具体鲜活、丰富多彩的特定时空场景还原,向更接近于文学存在本真的原始样态还原。“场景还原”既是对一种鲜活生动、多彩多姿的原初文学样态的回归,同时也是对浸透其中的人文精神的回归。“版图复原”说,与“场景还原”一样,首先表现为空间直观,但同时又表现为时间的迁延。文学版图的复原即是通过文学家的籍贯与流向,还原为动态、立体、多元的时空并置交融的文学图景。“场景还原”与“版图复原”的“二原”说是相互贯通、相得益彰的,整体的文学版图是由无数个具体的文学场景组合而成,作为文学版图中的主体与灵魂的文学家无不处于具体的文学场景之中,具体文学场景的变化必然会引发整体文学版图的变化,而整体文学版图的变化又决定着具体文学场景变化的方向与节律。梅新林认为,文学地理学中的“地理”,虽然包含作家籍贯地理、作家活动地理、作品描写地理以及作品传播地理等不同层序的内容,但其核心是“地理”之于“文学”的“价值内化”作用。所谓“价值内化”,就是经过文学家主体的审美观照,作为客体的地理空间形态逐步积淀、升华为文学世界的精神家园、精神原型以及精神动力。这是对文学地理学研究核心价值指向的准确定位。
二、建构中国文学地理学学术体系的创新意义。梅新林以创立文学地理学为学科基点,以“场景还原”与“版图复原”的“二原”说为理论支点,然后通过重新审视中国文学地理的表现形态和演变规律,从以下三个层面依次展开中国文学地理学学术体系的建构:
一是通过提炼“流域轴线”、“城市轴心”、“文人流向”、“区系轮动”等重要概念与范畴,系统建构中国文学地理研究的整体框架。从决定和影响中国文学地理最为关键的要素来看,首先是文学家籍贯分布,然后依次为流域轴线、城市轴心、文人流向,最后归结为区系轮动。这如同一个哑铃结构,文学家的籍贯分布是整个文学地理的基础和始点,但它是静态的、平面的、单向的,与此相对应的区系轮动则是动态的、立体的、多元的,而中间最重要的三个环节分别相当于“动脉”、“心脏”、“灵魂”的功能与作用。
二是通过辨析“内圈”文学区系与“外圈”四大文学区系的内外互动关系,形象复原中国文学地理的空间形态。“内圈”文学区系,即指三秦文学区系、中原文学区系、齐鲁文学区系、巴蜀文学区系、荆楚文学区系、吴越文学区系、燕赵文学区系、闽粤文学区系。前六大文学区系分别座落在黄河、长江流域轴线上,燕赵文学区系、闽粤文学区系则分别座落在运河流域、珠江流域轴线上,然后环绕东海岸线而完成区系之间的连接、过渡与转换。“外圈”四大文学区系,即指东北文学区系、北部文学区系、西北文学区系、西南文学区系,这是“内圈”文学区系轮动过程中不断向外扩散并由此构成内外互动的结果,也是各代文学“拓边”运动的重要成果。
三是通过梳理内外圈文学区系的五次循环轮动轨迹,深入揭示中国文学地理的演变规律。其中最值得令人关注的是,在流域轴线之“动脉”、城市轴心之“心脏”、文人流向之“灵魂”三者的综合作用下,通过犹如巨型“发动机”与巨型的“聚宝盆”的黄河上游与长江下游一次又一次的西北――东南对角区系轮动,最终塑就了中国文学版图的独特景观。
梅新林正是通过以上三个层面的不懈探索与紧密配合,终于完成了中国文学地理学学术体系的建构。
三、重构中国文学史研究模式的创新意义。文学地理学对于文学空间研究形态的拓展与深化,既在理论层面上更符合构建一种时空并置交融的新型文学史研究范式的内在需要,同时也可以在现实层面上反思与补救当前中国文学研究现状的明显缺失。
地理学科的核心价值范文3
关键词:高考改革;地理学科;影响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决定在上海、浙江两省市先行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为2017年全国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供依据”。2014年9月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高考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总成绩满分750分。与以前的改革不同,此轮高考改革将对基础教育带来深刻影响,也必将引起中学地理教学的学科建设、教学管理、教学方式与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巨大变革。
一、高考改革对学科地位的影响
2014年11月14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了《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实施办法》,确认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为选考科目,各科在学考“必考题”基础上增加“加试题”,一年安排两次考试,分别在4月和10月与高中学考同期进行。
2015年3月2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公布2017年拟在浙江招生的约1 400所高校本次选考科目范围,涵盖2.37万余个专业(类)。其中不限选考科目的占54%,设限选考科目的占46%。各高校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专业(类)中,选择物理、化学、技术、生物选考的较多,其中物理涉及设限专业(类)的81%,而选择历史、地理、政治的相对较少,分别涉及19%、15%、13%专业(类)。据统计,考生选考政治、历史、地理可报考的专业(类)分别达到59.7%、62.8%、60.9%。
客观分析新一轮高考改革对地理学科地位的影响,可以用“喜忧参半”来定性。
地理从高考文科必考学科下降为高考选考学科,与“语、数、外”等高考必考学科相比,其学科地位会有更明显的下降,成为考生“清门”学科之一。学生一般会选择在高二学习阶段(4月考)结束学习任务,最迟也会在高三第一学期(10月考)结束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学生地理学习时间(与目前文科生相比)由三年缩减为一年半或两年左右。
地理高考分值由100分下降为30分(加考分),且考试成绩根据学生实考成绩按等级赋分。高考分值下降必然会影响教师日常的教学内容选择与教学深度的挖掘,造成地理学科的魅力和价值得不到很好的显现。
在现行高考中,文科考生只可报考约34%的专业(类)、而理科考生只可报考约60%的专业(类)。新高考方案实施后,考生的专业选择面均比现行的高考文理分科有了大幅提高,选考地理的考生可报考60.9%的专业(类)。这意味着一些优秀的理科生会来选学地理,地理学科的优质生源较目前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对于选考地理的学生而言,地理学科已成为其高考“副主科”之一,与理化生技政史等具有同等地位,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现行高考背景下地理学科的“小儿科”地位。同时,选考地理的学生是愿意学地理、喜欢学地理、自认为可以学好地理的学生,这意味着中学地理教师面对的是优质教学对象,教师在地理课堂中可以发挥更多的“用武之地”。
二、高考改革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新一轮高考改革将地理学考与高考“两考合一”,学考分值由100分降到70分,高考分值由100分降到30分,考试分值的调整必将影响教学内容的选择。目前,在《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地理(2014版)》中已对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作出了较大调整。首先,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由原来的7个模块减少到5个模块,其中学考试题仅涉及地理必修Ⅰ、Ⅱ、Ⅲ3个模块中的“基本要求”内容;高考加试题除涉及必修3个模块内容外,还要涉及选修Ⅴ、Ⅵ(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2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其次,对必修教学内容也进行了分层处理,按学考与高考的要求对相关教学内容给予“基本要求”与“发展要求”的定位。如将地理必修Ⅰ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定位于“发展要求”,这就意味着在学考试题中将不再直接出现“地球运动”相关的试题。
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地理(2014版)》,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于2015年2月正式了《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科目考试标准(2014版)》(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详细阐明了地理学科的考试性质、考核要求、考试内容和考试题型。如对必修Ⅰ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作出如下考试的明细要求(见表1)。
在这一“标准”中,对相关教学内容作出了明确的分层教学要求。对于全体学生来说,需要达到的学习要求为:“了解聚落的概念和分类;会应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地形对某一区域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会应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某一区域地形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对于选考地理的学生来说,除掌握上述要求外,还需要掌握其它因素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无论是知识的广度还是深度,均有明显提升。
从上述考试要求涉及的地理教学内容变化情况看,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与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一致。对于全体学生来说,学考追求的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素养,侧重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检测;对于选考地理的学生来说,加考题追求的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侧重考查考生运用地理原理观察和分析地理事象的能力和运用地理基本技能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在浙江省深化课程改革和新一轮高考改革背景下,现行的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将呈现出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学考要求与高考要求并存的格局(见表2),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三、高考改革对教学管理与教学方式的影响
地理学科考试形式与要求的变化和教学内容的变化,必将促成其教学管理方式和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走班学习给日常教学管理带来巨大挑战。新一轮高考改革必然会淡化“行政班”,促成“教学班”形成,学生选课走班将成为校园内的常态。当面对来自不同班级学生构成的“教学班”时,教师原先习惯了的作业收交、辅导、讲评都将出现新状态,如何正确应对成为一个新课题。已有教师抱怨,走班教学实施后一节40分钟的地理课“缩水”严重。上课铃声响后,总有几个学生才匆匆赶来,等学生完全进入学习状态,时间已过去2~3分钟;然后是学生上交上堂课的作业,或教师发放上节课的作业及点评,时间又过去3~5分钟。新课教学时间明显比“行政班”上课缩短许多,“精讲精评”应成为教师修炼的“内功”之一。同时,与“行政班”教学相比,走班教学必将给作业反馈的时效性、教师对学困生的关注与帮助等方面带来负面影响。
(2)分层教学给教师正确把握教学内容带来难度。从目前浙江省已实施分层教学实践的现状看,主要呈现两种形态的教学管理。第一种形式是“行政班”实施学考内容教学,选课走班实施加考内容教学,每周安排4节课,2节学考教学,2节加考教学;第二种形式是在行政班的基础上,选择部分学科进行全体学生的走班教学,每位教师均固定班级授课,可能既带学考班,又带加考班,每周3课时。第一种形式,由不同的教师担任学考与加考教学内容的教学任务,由于不同教师对 “基本要求”与“发展要求”教学内容的理解存在一定差异,加上教学风格的迥异,必然会给教师正确把握相关教学内容带来困难。第二种形式,由同一教师担任学考教学班和加考教学班授课任务,虽然在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上能克服第一种形式带来的问题,但教师往往会考虑到自身的工作量和教学难度,会有同质化的教学趋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所带学考班学生“超标”学习,而加考班学生“吃不饱”的现象。
(3)地理学考与加考的考核要求对传统教学方式提出挑战。《标准》对地理考试作出了明确的考核要求,包含知识考核、学科能力和地理品质三大方面。
《标准》将地理学科知识考核划分为“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认知层次的要求。识记(a)是指能对重要地理事实性知识进行回忆、再认、图上指认。如规范书写地名、地理术语;记忆重要的地理数据;在地图上指明地理位置;识别与指认地理事物;说出地理事物的分类与构成;列举归属某一类的地理事物等。理解(b)是指能对主要地理原理性知识进行解释与说明。如解释地理概念,描述地理景观并加以区分,概述地理过程、地理特征,阐述地理规律、地理成因,比较地理事物的异同点等。简单应用(c)是指能将某一方面地理知识应用到新情境中。如运用地理原理分析或推测某一地理事象,根据某一地理事象论证地理原理,分析某一地理事象的成因,归纳某一地理事象的特征,评价某一地理事象的优劣,阐明某一地理事象的地理意义,找出能够支持地理原理的地理证据,依据图表、文字材料进行图文转换等。综合应用(d)是指能在复杂情境中对多元地理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如分析地理事象之间的空间关系,分析某一地理因素变化对其它因素产生的影响,归纳某一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特征并分析区内差异,预测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趋势,发现地理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等。《标准》指出地理考试采用闭卷纸笔测试方式,其中必考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加试题考试时间30分钟,满分30分。必考题为必修模块“基本要求”的内容。加试题为必修模块“基本要求”、“发展要求”的内容以及选修模块地理Ⅴ和Ⅵ中的相关内容,其中必修部分约占70%,选修部分约占30%。必考题中识记、理解约占65%,简单应用、综合应用约占35%;加试题中理解、简单应用约占40%,综合应用约占60%。必考题题型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组成,其中选择题约占75%,非选择题约占25%;加试题题型为非选择题。
《标准》指出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①应用地理基础知识的能力:了解重要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名称、分布以及重要地理数据;理解重要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了解我国及世界各大洲、部分国家的主要地理特征;了解当前国内外发生的重要事件及其蕴含的地理学科知识;了解并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外在资源开发、经济和人口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②掌握地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能力:阅读各类地理图表、文字和数据资料,获取地理信息;设计和绘制地理图表,进行各种地理计算;对地理思维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③注重地理思维的能力:分析、比较和归纳不同区域的主要地理特征;分析、解释各类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分析和评价各类地理资料,分析、评价和反思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各种活动,发现地理问题、解释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同时,《标准》也明确了对考生地理品质的考核要求。虽然考试内容主要是从地理认知的视角来表述“知识与技能”的要求,但其中渗透着地理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引导考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积累并提升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从理论上说,教学与考试应是分离的,否则会踏进应试的“泥潭”,但现实往往是教学被考试所“绑架”,考试的“指挥棒”绝不能轻视。好在新一轮高考改革背景下的考试要求是依据课程标准制定的,较好地反映出地理学科课程理念和教学本质。如果从已公布的地理学科考核要求来考量课堂教学,传统的“说教性”教学方式已不能跟上高考改革的步伐。从教师组织教学的层面看,课堂教学必须以“地理核心素养培育”为抓手着力于教学方式转型的探索,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去感悟、去体验地理之美、地理之趣、地理之味、地理之用,能让学生从地理的视角去认识、欣赏、探究其生存的这个世界中客观地理事实和种种问题。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角度看,地理教学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着力拓宽学习空间,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
四、高考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首先,选课走班、分层教学、必修课程校本化、校本选修课程开发与实施等应对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教学措施的推进,无疑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素质要求。教师不但要具备良好的课程执行力,依标实施教学,保质保量地完成必修课程的教学任务;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能适度开发校本地理选修课程并予以实施,能对国家课程中的必修教学内容与选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能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现状对国家课程中的必修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校本化处理。
地理学科的核心价值范文4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核心素养 教学 策略
2014年4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其中“核心素养”一词,引起广泛关注。
1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随着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实施,各个学科都把学科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基本的学科素养”,地理学科同样如此.我们可先从“素养”的概念界定入手,进一步确定“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素养”是指平日的修养。“修养”包含两种基本含义:(1)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2)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综合上述含义,可将“素养”定义为个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包含个体平时修习而成的知识、能力、品德、观念、方法等,是一种内在的、比较稳定的涵养或修养。
地理素养是一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的技能来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而地理核心素养应是在“地理素养”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关键素养,其在本质上应是一般地理素养的精髓和灵魂,在数量上是少而精、在功能上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地理素养。
2地理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
2.1有助于体现课程的核心价值
地理课程的核心价值体现在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不同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引导学生能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生存的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味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和适应能力。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审视人类自身的各项活动,关注人类的命运和终极价值,使学生成为对环境、未来有强烈责任感的公民。
2.2有助于地理n程目标的实施与评价
传统教学质量评价总以一次考试的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败与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或唯一标准,而素质教育质量观着眼与学生的发展,认为学生的发展才是衡量其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因此地理核心素养也是评价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
2.3有助于学生未来生存与终身发展
今天的高中生作为社会的一种特殊群体,毕业后要么步入高等院校进一步深造,要么将直接走进社会参加工作,大多数将不从事地理学方面的研究他们要获得较为系统的、全面的、有用的地理知识和技能,主要就靠中学阶段的地理课程的学习,其高中阶段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将直接影响其终身发展。这不仅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将产生重要影响,关系到学生能否在未来日新月异的社会游刃有余持续发展;而且对国民综合素养的提高也具有重要作用。
2.4有助于教师育人能力的提升
地理核心素养体系紧随国际发展趋势、社会发展的需求,呈现出动态性的特征,且以全球对问题、人地关系为主要研究范畴,地理教师应明晰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和地理课程的基本任务,教师要完成对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就不仅需要秉承核心素养培育观念,还要不断更新实现核心素养培育的知识构成,成长自己的的教学智慧及能力。
3高中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3.1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
现在的地理教学不再把传授既定的地理知识作为唯一的目的,而是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手段,训练学生的地理思维,更强调地理知识的发现过程和学生独立探究的精神。因此,应该把探究式教学活动模式引入学习的各个环节中,特别是在地理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究,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具备地理核心素养的公民。
3.2创设贴近真实生活的地理教学情境
核心素养兼顾“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双重功能,它是因生活情境的需求而产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生活情境和社会实际。源于社会实际和真实生活的教学情境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掌握学习方法,提高综合能力,最终在学生身上的综合体现就是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我们需要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来引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行成。
3.3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观
地理学习评价主要有促进学生发展,引导地理教学,反馈地理教学,激励学生学习,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等功能。因此评级目标要与地理核心素养的目标一致。
综上所述,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教师要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培养学生所应具备的地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袁孝亭,王向东.中学地理素养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6.
地理学科的核心价值范文5
新课程标准汲取了地理学科和教育发展的最新成果,吸纳了广大地理工作者辛勤探索的实践结晶,是自新课改以来地理教育教学结出的丰硕成果。新课标的颁布进一步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方向与目标,体现了国家层面对地理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信心和决心。因此,广大地理教师要能在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审视新课标的价值与意义,深入学习领会新课标的内涵与要义,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思想与内容。本文正是从新课标的变化之处入手来阐释其中所体现出的目标新趋向,并将其显性化为具体的行动和策略,以期为地理教师提供具有一定借鉴价值的教学思路与方法。
一、激趣导学,引导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地理世界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知识门类,其研究的对象是地球表层系统,简单来说就是地理环境。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感知地理环境、认识并了解地理环境是人们共同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促使人们不断探索未知的领域,使我们可达和可知的地理世界范围越来越广阔。也正是这种心理倾向和探索精神促进了地理学科的蓬勃发展,使其成为了一门充满活力的学科。而作为基础教育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地理课程,其重要责任就是要引领学生进入这个缤纷的地理世界,去感知地理环境,探索地理知识。正如新课标在前言中所提出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存在的这个世界”。
若想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地理世界,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探索地理世界的兴趣。中学生,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地理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他们渴望了解周围和遥远地域的地理环境。地理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这种求异心理和求知欲望,让他们主动地求知、探索。在激趣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丰富的图文资料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亲临”丰富多彩的地理世界,让他们体会不同地域的神奇与美妙。此外,地理世界也是一个充满奥秘的领域,其中很多地理问题都值得研究与探索。教师要善于将这些地理问题引入到课堂,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让他们在观察地理世界的同时,也能发现和探索地理问题。
二、创设真实的地理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
在新课标中,地理课程基本理念将原有的条目进行了缩减,更加突出了“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核心理念。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秉持这一基本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地理课程这一理念和地理学科的发展趋向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地理学科从其建立之初发展至今,都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尤其是在人地矛盾突出的今天,这种关系变得日益密切。地理学科由传统的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转到了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复杂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主题上来,其研究的对象被确定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人类社会与其生存环境关系。[1]这也使得地理学科更富有内涵和生命力。而作为学科课程的地理课程无疑要体现出学科的特质与发展方向。
此外,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是由期待因素、价值因素和情感因素等三种心理成分构成的。[2]其中价值因素是指学生对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性的判断,也就是要回答“我为什么要完成这一学习任务”的问题。学生对学习任务的价值认同感越强烈,学习动机也就越强烈。而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能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可以更好地帮助自己认识地理环境,拓展全球视野,甚至还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当学生感受到所学东西对自己有用时,自然会激发出强大的学习动力,进而促进学习有效进行。
在教学中创设鲜活而真实的地理情境有利于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地理世界是鲜活生动、复杂多样的。学生对丰富的地理世界充满着好奇,也渴望了解。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喜闻乐见的地理事件或地理问题,并将其与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了解感兴趣的地理事件或问题的同时也能获得知识,提升能力。例如,教师通过展示上海世博会中俄罗斯、加拿大、巴西、蒙古、日本等国家展馆外形和展览主题来帮助学生认识这些国家典型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景观及其特征。
三、鼓励学生探究学习,注重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地理学科的核心价值范文6
高三地理复习必须以地理教材、《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地理主干知识框架和网络。要处理好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自然地理是基础,地理问题的研究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展开的;地理价值观的核心是以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社会热点的核心应体现出地理学的应用功能与社会价值;地理能力的核心是图表、文字信息的分析应用能力。教学中应合理而有效地安排好三轮复习,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优势,加强学科内的综合,关注国内国际的自然和社会热点问题。
2、时间的安排
时间
复习内容
备注
高二暑假补课
地球、地图、行星地球
章节练习和月考检查
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
章节练习和月考检查
地表形态的塑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章节练习和月考检查
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
章节练习和月考检查
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章节练习和月考检查
寒假补课
交通运输布局与影响、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章节练习和月考检查
区域地理
章节练习和月考检查
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与防治
章节练习和月考检查
综合强化训练
高考模拟
3、具体措施
(1)钻研课标和教材等,研究历年高考试题。
特别是研究年各地高考题,用来指导复习工作。要求学生:
①识记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位置;识记重要的地理数据;了解涉及地理的重大时事。
②正确解释和区分地理概念及其含义。
③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特征及差异;掌握本《考试说明》中规定的世界区域和国家的地理特征。
④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及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⑤描述、概括、理解各地理事物(包括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各方面)的空间结构联系和发展变化过程。
⑥认识和理解我国地理国情,基本国策和有关政策法规以及区域的国土开发和整治措施。
⑦理解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运用所学的地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观点,运用地理事实材料,简明地推导或定性地说明地理规律和原理。
⑧使用和分析各种资料,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认定、判断及反思。
⑨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并尝试创造性地解释和解决地理问题。
⑩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种地理计算或逻辑推理过程;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
(2)着眼教材,建立网络,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
备课要深入,针对学生实际,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学法指导,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高考的导向是“用”知识,而不是“背”知识,它要求学生在掌握学科最基本的知识、能力和方法的基础上,养成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没有厚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尤如“空中楼阁”,从历年高考看,高考试题都是在对课本内容的加工、组合和对课本的挖掘、引申的基础上吸收社会信息而命制的。因此,地理课本是复习的基础,以高中地理为主线糅合相应的初中区域地理的内容,是地理系统化的基础知识。全面复习教材和理解教材,广泛关注与社会热点有关的内容,以不变应万变,是地理复习的关键。
(3)突出主干,落实基础,注意对学科体系的整体把握和相互联系,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地理学研究的问题中,无论是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与粮食问题,还是全球面临的温室效应问题,或是我国西部开发问题,都特别强调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这是地理学研究的四个支点,也是中学地理教育至关重要的教学任务,还是地理试题中重中之重。地理价值观教育不是靠学生死记硬背几条理论,而是通过典型区域的分析,典型题例的讲解,并进行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训练,才能真正深入考生的价值观体系。
地理试题中各考点主要集中在地图与空间定位、地球的运动、天气与气候、工农业生产布局、人口与城市化、环境问题、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所考查的知识点均能反映学科主要面貌或基本的分析、研究方法,立足于考查学科的主干知识、原理和规律。在复习中,梳理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知识(基本事实、原理、规律),研究内在联系,确定重难点,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清晰、有序的知识网络,真正弄懂、吃透地理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熟练掌握重难点。
(4)注重方法,突出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学习能力是进一步获取知识、继续深造和创新的基础。在考查方法上,这种检测是通过获取信息、继而进行一系列的分析、辨别、判断、推论、论证等思维过程实现的。因此,在复习中对练习题精选、精练,并且每复习完一个单元进行过关考试。通过练—考—评指导学生“如何从各种资料中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优化信息,如何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如何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表述”等等。
要重视对地图知识进行系统的专题复习并教给学生读图技巧。培养学生画图、填图、记图、读图的习惯;指导学生把考试说明中所有与图相关的知识,都落实到图上;教给学生图文变换的方法,着重培养读图分析能力;能够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地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图表等;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剖面图、等值线图等)。
(5)关注生活,重视社会热点和焦点。
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人类生生存和发展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注重运用政治、历史、地理各学科知识分析、阐释、评价实际问题等是文科综合试题的目标之一。如地理学科内(或以地理学科为主)的热点知识可能有: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如太阳磁暴对电网造成影响)、温室效应与臭氧空洞、气象灾害与自然灾害、外来物种入侵、南水北调、能源问题(如石油)、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及流域的综合治理、产业结构调整、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三农问题、中国人口迁移、东北工业基地的振兴、中部掘起、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