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方法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化学实验方法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化学实验方法论范文1

1.1网络书本相结合,充分做好实验预习工作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在网络上获取信息的兴趣与能力都不断增强。因此我们将传统的预习报告与网络学习相结合,充分帮助学生详细了解实验原理和意义,熟悉实验操作,增强实验意识。如在每次实验前,都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自主探索该实验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比如有机玻璃的制备,学生可以了解到有机玻璃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广告装潢、铭牌制作上等等,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就相关应用前景进行讨论,并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实验过程,这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和创新意识。同时,我们在实验中心网站上制作实验动画,展示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装置的装搭,帮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实验过程。并明示一些突况的处理方法,做到有备无患,例如在制备尼龙66的实验中,原料己二胺是强有机碱,强腐蚀性,我们通过动画的形式告知学生在称取过程中一定要小心,一旦沾到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用3%的冰醋酸或1%硼酸冷敷伤口。

1.2情景带入,边讲边做,让学生成为实验主导

实验课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学生应该成为实验的主导。我们每次实验开始前都会先创设情境,将现实问题的解决与实验紧密联系起来,把照方抓药的实验课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课。基于充分的课前预习工作,课程中教师重点强调实验的重要环节和容易出现的意外事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都会接到一个实验相关的问题,如在苯乙烯的乳液聚合实验中,向学生提问乳化剂在乳液聚合中的作用等,实验结束后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得出问题答案。实验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跟老师交流,学生带着问题做实验,在实验中探寻答案,成为主导,教师从知识“传教者”变成“军师”,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意愿,提高了实验课的质量。

1.3认真总结实验报告,强化实验结果与理论的联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实验报告往往流于形式,学生只是简单记录实验过程。我们则要求学生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记录并查阅资料予以解答,反思实验课与理论课的联系,并尽量多的列举出其他相似的应用,以此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

2量化考核标准,激励学生认真完成实验的各个环节

实验期末考核并不能真正说明学生的实验情况,出勤率、预习报告、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结果和卫生,也是反映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情况的重要指标。因此在实验考核中综合了平时成绩和考核成绩两部分。出勤率要求学生做到全勤,不迟到、不早退;预习报告要求书写规范,步骤详尽;实验操作要求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操作规范,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报告中实验现象分析是否客观,实验结果是否符合预期,课堂上的思考题是否总结到位等;实验结束后的值日工作,要求学生检查关闭仪器,整理教室卫生。期末综合考核以设计性实验为主,教师给出一个实验题目,要求学生提前搜集资料,结合本学期其他实验的操作方法,在考试现场自行选择仪器,装搭实验装置,处理实验结果,教师根据现场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进行评判。

3结语

化学实验方法论范文2

【关键词】话语分析 学位论文 研究方法 多元化

一、引言

提高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水平,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毕业论文写作基础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学习掌握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本文针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研究方法上的问题作了较深入的剖析。

二、文献综述

研究方法,是指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新的现象、事物,提出新的理论、观点,揭示研究对象本质及发展规律的工具和手段。蔡鸣龙(2002)将研究方法按使用范围、概括程度划分为三个层次:基本方法,一般方法和专业方法。在语言学等一般学科的研究领域一般使用一般方法:主要为以下四种:1.定性分析和定量的分析相结合;2.分析与综合相结合;3.归纳与演绎相结合;4.比较和分类相结合。

刘晶波、丰新娜、李娟(2007)的《1996-2006年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研究方法的运用状况与分析――基于三所高校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对学前教育领域常用的思辨法、文献法、质的方法、量的方法、行动研究法、混合方法等六种研究方法的总体运用状况以及六种研究方法各自的运用情况从不同级别的学位论文、不同校别、不同的研究选题进行了分析。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文献为样本,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在对所选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了解研究生在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的使用情况及研究方法一章撰写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语料中某外语大学的10篇论文,来自该大学图书馆的自建数据库。本文中的“全国英语优秀论文”是指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随机选择的话语分析的硕士论文。

本文主要的研究问题:第一,话语分析方向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种类的使用情况。第二,话语分析方向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撰写中存在的问题。第三,某外语大学话语分析方向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使用和撰写与相应方向的全国英语优秀论文是否存在较大差距。

四、数据分析与结论

1.对研究方法使用种类的分析。通过对比话语分析方向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的使用,发现某外语大学与其他高校的话语分析方向的研究生在研究方法的选择方面差别不大。基本情况均为:研究方法种类使用比较单一,主要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只有个别论文在使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搭配调查问卷、访谈、语料库研究或多模态的分析方法。

2.对研究方法撰写规范性的分析。以文秋芳的论文研究方法的撰写要求为参考依据,分别分析了20篇论文的研究方法一章的撰写是否完整,清晰。具体的分析情况如下:

在所选的20篇论文中,大部分全国优秀论文研究方法的写作相对比较完整,思路较为清晰。例如《基于需求分析理论对中国专门用途英语教材评价的实证研究――以外贸英语函电教材为例》一文,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开设外贸英语函电课程的两所院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学生及讲授该门课程的教师进行了访谈。在研究方法这一章对研究设计和本章概况简述的非常明白。对研究对象做了详细的阐述,写明了研究对象的人数,背景情况和挑选程序,以及研究价值。在研究工具部分,详细介绍了定量分析、定性分析、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概念,优缺点及选择的理由。在研究过程部分详细分析了调查问卷和访谈的过程,保证了研究数据的信度。

3.研究方法写作改进方案。针对研究方法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案:首先,应该学习全国优秀论文研究方法写作中的优点,保证写作格式正确,写作内容完整。对此,建议参考文秋芳《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中,“研究方法撰写”一章的内容。此外,在写作的过程中,对于具体的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的介绍要简介明了。最重要的是在写作过程中要保持思路清晰,保证论文写作的逻辑性、连贯性。

五、结论

通过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某外语大学话语分析方向的研究论文的研究方法的使用和撰写方面与全国英语优秀论文的相应方面存在一定差别。第一,研究方法比较单一,主要为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为辅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有待于向多元化发展,如个案研究以及混合研究。其次,部分研究方法的撰写不够严谨,缺乏完整性和规范性。应加强研究生对研究方法的研究与训练,提高对研究方法的驾驭能力;优化定性与思辨研究的结构,重视定量与实证方法在研究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蔡鸣龙.谈谈毕业论文写作中的研究方法[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51-53.

化学实验方法论范文3

(1)化学实验设计的意义。化学实验设计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也有重要意义。首先,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独立地或在教师启发下,设计出各种实验方案,成功地解决化学实验问题,从而产生成功后的喜悦,激发起更大的学习热情,成为进一步学习的强劲动力。其次,设计化学实验方案需要学生灵活地和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可以发展他们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另外,进行化学实验设计还需要学生掌握各种科学方法,如实验、测定、实验条件的控制、假说等,具有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和敢于创新的精神,有利于学生认识和掌握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正确的化学实验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2)化学实验设计的原则。明确化学实验设计的原则是进行化学实验设计的前提。进行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科学性。科学性是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首要原则。它是指所设计的演示实验的反应原理、操作程序和方法等,都必须与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论相一致。例如:制CO2最好用稀HCl,不能用浓HCl或H2SO4,因为浓HCl具有挥发性,而H2SO4和CaCO3反应生成的CaSO4反而会阻碍反应的进行,若要用H2SO4,则大理石必须研磨成粉末。

2.安全性。实验设计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毒药品和进行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如果必须使用,首先应注意有毒物品的吸收处理,以防造成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其次,要了解可采取哪些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并详细说明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再次,还必须注意实验操作要规范。有些实验虽然具有一定危险性,但只要按操作规程进行,是不会发生危险的。

3.可行性。设计的实验方案要切实可行,所选用的药品、仪器、设备和方法在现有的条件下能得到满足。例如,制取CO2时就不能用C和CuO高温加热来制取,因为这个实验条件要求较高,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会有CO生成。

4.简约性。简约性是指设计的实验要尽可能采用简单的装置或方法,用较少的实验步骤和药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实验且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例如,尽量采用随用随取装置,像启普发生器或装有分液漏斗的制取装置;物质的鉴别可先通过颜色、气味、水溶性、密度等物理性质加以区别。

5.经济性。综合考虑原料的用量与价格。只要能达到实验目的,药品尽量少用,能做微型实验的尽量做微型实验等。

(2)化学实验设计的内容

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一般包括下述内容:

1.实验目的。要明确做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去做,通过实验要想得到怎样的效果。

2.实验原理。对于化学实验来说,实验的原理一般是化学反应方程式。对实验所涉及的化学反应要清楚明了。只有知道实验的原理,才能对实验所需的药品、器材、实验注意事项等明了。

3.实验用品。根据实验原理确定实验所需的实验用品,如,药品、仪器、装置、设备及规格等。

4.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根据原理、用品等确定实验装置,先画一个实验装置图,做实验的时候根据图连接实验仪器。对实验步骤、操作方法也要明确,实验开始的时候要预先写好,不要到做实验时才去临时决定。

化学实验方法论范文4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科学探究能力

一、引言

高中化学学习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存在难度,枯燥而不好理解,这就需要高中化学教师更加关注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帮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化学学习中来。高中化学作为一门特殊的实验性操作学科,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重点,不仅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化学基础知识,而且需要学生灵活的应用基础知识。让学生在化学实验探究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提升自身勇于探索的精神,更好地学习高中化学知识。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价值分析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论价值。高中化学是一项相对枯燥的学科,知识内容需要理解的同时还需要大量的记忆。高中化学实验的加入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乐趣,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设备的讲解,保障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时的安全性,让学生在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中不断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当学生再遇到化学中的疑难点时,就会自主进行实验操作,探索其中的奥秘。第二,高中化学实验存在认识论价值,高中化学是一门知识与实验相结合的学科,高中化学课本中的基础理论知识需要化学实验的支撑,化学实验的操作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科难度,更有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让学生更容易通过化学现象理解化学知识,提升学习探索的能力。第三,高中化学实验存在方法论价值,做化学实验是学生动手操作的良好平台,通过化学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化学问题的实验方法论,对于化学科学知识有更加强劲的探索动力。化学实验操作更是让学生进入科学实验世界的必经之路。

三、高中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探究式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

当前,我国高中化学教育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一部分化学老师对高中化学的教育方面存在着应试为主,实验为辅的做法,对于实验教学缺乏重视,甚至在黑板上画几个小试剂瓶就当作实验教学了。或者是高中化学教师自己给学生操作好实验结果,让学生只对现象进行观察,却没有让学生亲自实验。除此之外,学校领导缺乏对于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并没有投入充足的经费进行化学仪器以及化学设备的购买以及更新,导致高中化学课本中一些必要的化学实验没有正常地开展。

(二)探究式实验教学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一部分学校开始开设了探究式实验教学的必要课时,一部分化学教师只是擅长理论教学,缺乏对于化学实验教学的经验。当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没有将趣味性融入到探究式实验教学的课堂中,学生做完实验之后更没有及时地对化学知识进行归纳和补充,也不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要求,并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实验教学的真谛,只是接触到了一点皮毛,失去了探究式实验教学的意义。

四、优化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对探究式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

所谓探究式实验教学是指老师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兴趣的同时能够规范准确的进行化学知识的科学探究。学校领导以及化学教师应该提升对于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学校领导应该积极地加大对探究式实验教学的资金支持以及物资支持,化学教师应该摒弃应试化学教学的错误思想,重视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合理安排探究式实验教学的课时比例,除此之外,对于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应该一边给予指导,一边鼓励学生自主进行探索,提升学生对于探究式实验的兴趣,鼓励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验探究能力。

(二)倡导小组合作探究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是我国新课标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高中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应该将这种教学方法融入进去,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组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对于探究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小组内自主提出实验问题、进行实验方案的构建、共同搜集实验信息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地进行实验探究活动的自主性开展,教师作为一个指导者,对于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指导和规范,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不断提升合作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

五、总结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模块,一部分高中生虽然可以在化学考试中取得理想的分数,但是化学实验探究能力却不强,也就造成了化学学习的死板化,不仅不利于学生更深层次的化学学习,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过程,需要化学教育工作者不断地进行学习和总结,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1]胡中兴.浅谈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A].中国化学会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6.

[2]龚建敏.谈研究性学习方式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16.

[3]田永军.运用微型实验促进高效探究学习课堂———新课程下“探究二氧化硫性质”的教学设计与反思[A].中国化学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6.

化学实验方法论范文5

一、化学实验认识的作用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认识的基础,它能为学生正确认识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化学实验事实.从实验在化学教学认识中的作用来分,可将其分为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1.探索性实验的认识作用.探索性实验是学生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抽象来获得结论的一种实验,其认识论功能主要是通过“问题-实验事实-科学抽象-结论-应用”这样一个过程来体现的.

例如,对“盐与某些金属反应”的规律性的认识.首先提出“盐能否跟金属发生化学反应”的问题,然后做两组实验:在盛有CuCl2溶液的两只试管里,分别浸入一根洁净的铁丝和铂丝;将两根铜丝分别浸入盛有 Hg(NO3)2溶液和Zn(NO3)2溶液的试管里,观察变化情况,并进行记录.通过对所获得的实验事实的比较发现,Fe+CuCl2和Cu+Zn(NO3)2发生了化学反应,铁比铜活泼,铜比汞活泼,也就是说活泼性较强的金属能把活泼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Pt+CuCl2和Cu+ZnSO4没有发生化学反应,铂没有铜活泼,铜没有锌活泼,也就是说活泼性较弱的金属不能把活泼性较强的金属从其盐中置换出来.根据科学抽象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最后应用此规律性判断“能否用铁桶装硫酸铜溶液”.

2.验证性实验的认识作用.验证性实验是对化学假说或所获得的化学理论进行检验的一种实验,其认识论功能主要是通过“问题-化学假说或理论―实验验证―结论―应用‘这样一个过程来体现的.

例如,对“乙醇分子结构”的认识二、化学实验方法的作用

从化学教学认识论来看,实验还是一种重要的感性认识方法,具有方法论功能.要想有效地获得化学实验现象和事实,就必须正确地运用实验方法(包括实验条件的控制、测定、实验观察和记录等具体的方法).

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实验,实际上是条件控制下的现象”,“所有的实验,都是在条件控制下进行的”.所谓实验条件是指同特定实验对象联系,并对其状态、性质和变化发生影响的诸因素的总和.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条件主要有:化学实验药品(包括药品的种类、纯度、状态、形态、质量、体积和浓度等)、化学实验仪器和装置(包括仪器的不同规格及其不同的安装方法)、化学实验操作(包括点燃、加热、冷却、振荡、溶解、过滤和蒸馏等).

所谓实验条件的控制,就是通过改变实验条件,运用各种不同的实验比较法,来探寻最佳实验条件的一种科学方法.所运用的实验比较法主要有:全面比较法、优选法、简单比较法和综合比较法(或称正交实验法).

1.测定方法.测定是根据一定的实验原理,通过测量得到的数据2.实验观察方法

观察是人们有目的、计划地通过感官或仪器,对观察对象进行感知的一种科学方法.依据是否进行认为控制,可把观察分为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化学教学中的观察绝大部分属于实验观察.

实验观察过程统一于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

图1化学实验观察的一般顺序是:仪器和装置-反应物-物质变化的过程-生成物;内容包括观察化学实验仪器、装置和操作,观察物质及其变化等.此外还应遵循目的性、客观性和全面性、辨证性等实验观察原则.

3.实验记录方法

实验记录是指用文字、化学术语、化学用语、数字、计量单位、实验仪器和装置图、线图、表格等形式,对实验对象进行简要、概括描述的一种科学方法.

化学实验方法论范文6

关键词: 化学新教材 化学实验 实验操作能力

1.引言

与旧教材相比,化学新教材改变以往为“教”设计实验为“学”设计实验,使实验更好地配合学生的主动学习,打破以往教师垄断实验方案的设计向教师帮助、指导学生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的转变,这就是所谓的化学实验的探究化。另外,新课标不再硬性划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而是给教师创造性和学生的主动性提供空间。本文就如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利用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进行了探讨。

2.新旧教材中化学实验对比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实验教学方面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转变。

2.1从只注重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向培养实验思维能力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并重转变,改变以往为“教”设计实验变为“学”设计实验,使实验更好地配合学生的主动学习,打破以往教师垄断实验方案的设计向教师帮助、指导学生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的转变,这就是所谓的化学实验的探究化。

改变化学实验“照方抓药”的关键,是加强化学实验的探究化设计,这对于更好地发挥化学实验的功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主动、全面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必修1中“验证铁能否与水蒸气反应”的探究实验,教材一方面提供了实验必要的仪器和药品,让学生来设计实验方案,另一方面又提供了一个实验方案,让学生参考并尝试利用该方案进行实验,最后让学生小结交流探究活动的收获。这样的实验教学,在指导学生学习设计实验的同时又锻炼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动手能力。

2.2从只重视理论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转变,更加重视化学实验与生活、技术的联系,注重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的课内学习转变为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模式,更适应开放式学习的需要,这就是所谓的化学实验的生活化。

新课标“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学化学”,帮助学生“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联系的视角认识化学”,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了解化学。在新课程的教材中就有很多这样的实验素材。诸如必修2中“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电池”实验;选修1中“鲜果中维生素C的还原性”实验;选修2中“用淀粉自制吸水材料,并进行模拟保水”实验;选修4中“温度对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影响”实验;选修5中“自制肥皂与肥皂的洗涤作用”实验;选修6中“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或电化学分析法测定污水中化学耗氧量”实验,等等。

2.3从只应用近代实验方法向适当应用现代实验方法和仪器,重视中学实验向现代化转变,这就是所谓的化学实验的现代化。

化学实验的现代化科学手段的发明与使用,是和人类对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探索分不开的。鉴定物质的化学成分需要定性分析,测定物质的各组分的含量需要定量分析,确定物质的结构需要结构分析。高中化学新课程在化学分析方法的定量化和实验手段的现代化方面,跟以往的化学课程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引入了现代仪器分析的四大类仪器或方法(光谱类、色谱类、质谱类、电化学类)。例如:选修5中,“用质谱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方法鉴定分子结构”;选修6中,“用化学方法或红外光谱法检验卤代烷中的卤素”实验,“用中和滴定法或气相色谱法测定醋酸中醋酸的含量”实验,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这些现代实验分析仪器和方法的学习并不是要求学生都要掌握它们的具体的原理和应用技术,不同的实验技术所要求的程度是有区别的。有的只是属于介绍性质,只要求学生掌握其最基本的原理,达到拓展科学视野的目的就可以了。

2.4重视绿色化学思想与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实验中的体现,这就是所谓的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高中化学新课程在设计上十分注重“体现绿色化学思想”。例如:选修6(实验化学课程模块)中,将“形成绿色化学的观念”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将“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单独作为一条“内容标准”,将“查阅资料: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化工产品的生产”作为“活动与探究建议”中的一项学习活动。

3.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化学实验就是根据化学实验目的,实验者运用实验仪器、设备及装置等物质手段,在人为特定的实验条件下,变革化学实验对象的状态或性质,通过实验观察获得各种科学事实(即化学实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化学实验要素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和精华。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3.1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知识的源泉。

纳入教学中的化学实验服从化学教育教学任务的需要。教学中的化学实验以其自身的实践性和生动性为学生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提供了可靠的源泉和推动力,是使学生认识深化发展的最佳途径。

3.2化学实验是训练科学方法的有效途径。

学生的学习活动归根结底是获得知识经验和行为变化的过程。学生做化学实验能自然贯通地使获得知识经验和行为变化协调发展,发挥大脑左右半球的机能,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这正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的理论依据。

从方法论来考察,化学实验是重要的一种科学方法。学生要完成化学实验,就要在理性指导下选择和安装仪器,使用试剂,观察,操作,对照,分析,判断,理想化,等等,都是让学生经受科学方法训练切实有效的方式和途径。

3.3化学实验是养成科学态度的必由之路。

科学态度是人们能够正确对待客观事物的一种持久的内在的反应倾向,是经过实践活动而习得和养成的。

化学实验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按照实验实体的不同,可分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学生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智能和发展个性的最佳途径。按照实验在认识过程中作用的不同可分为探究性实验或验证性实验。这两种实验类型在化学教学中各起着不同的作用。验证性实验可以证实、检验所学过的化学知识,起到复习巩固和加深记忆的作用。探究性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探究能力,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系统训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进行实验探究活动,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如何利用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素质

4.1利用好演示实验,进行实验探究式教学。

化学演示实验原本就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深受学生的喜爱,是化学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化学教学用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说服力,调节课堂气氛的法宝。若在改进演示实验方面动些脑筋,把部分化学演示实验改成化学魔术实验,增加部分趣味实验,穿插于化学课堂教学之中,那将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地活跃课堂氛围,变枯燥学习为快乐学习,让严肃的课堂成为一场探索原理的魔术表演,教学效果良好。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会因教师对实验的改革创新而受到启发,教师以实际行动带动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教师自己不搞改革创新,只在口头号召学生改革创新的效果好得多,能起到真正的身教作用。

例如无论是老教材还是新教材都是采用传统装置:圆底烧瓶、双孔胶塞、胶头滴管和橡胶导管。在圆底烧瓶中收集满氨气或者氯化氢气体倒置,胶头滴管中蓄满水,将橡胶导管插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在演示时,挤压胶头滴管,喷出水柱,气体大量溶解,烧瓶中压强迅速减小,烧杯中的水被大气压压入烧瓶中,形成喷泉。

该装置有一缺陷,胶头滴管虽已蓄满水,但倒置后一部分水进入了胶头中,滴管中没有充满水,挤压时经常出现挤不出水的现象,导致整个实验的失败,大大降低实验的成功率。

我用一个5ml的注射器来代替胶头滴管,实验前将注射器注满水,实验时,推动注射器柱塞,百分百能喷出水柱。

5ml的注射器与胶头滴管粗细大小相似,不影响原实验装置的效果,而且改进后,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

4.2从教材中选出适合学生分组实验的实验并积极开展,悉心指导每一个分组实验。

首先教师在演示实验时,学生只是被动的观察者,且常常因距离太远,现象十分不明显。分组实验是学生与化学物质及反应的近距离接触,亲自操作,亲自观察,身临其境地体验化学验证的全过程。其次,分组实验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如严谨的验证性实验本身蕴含着科学实证精神,实验内容中有丰富的实验方法、实验设计、环保意识教育等,需要我们去充分认识和深入挖掘学生实验的内涵。最后,验证性实验也并非个个实验现象明显,人人都能成功。失误的操作、试剂的纯度、条件的变化、知识的局限性等原因使验证过程常常偏离预设的结论,产生不可多得的生成性学习资源,而这些突发的问题恰恰是进行探究实验的最好题材和最佳时机。因此学生分组实验自有其不可替代作用,我们应该理智回望学生分组实验的过程,重拾精华。

4.3开展好课外实践活动,保持学习化学的兴趣。

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优势,通过化学实验拉近学生与化学的科学间的距离,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实用性和价值性。在实验教材的实验中,像“粗盐的提纯”、“设计实验探究市售食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铝盐、铁盐的净水作用实验”、“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电池”等实验,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我们的生活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关心我们身边的事物,观察和探究身边的常见现象,从中发现问题、解释问题,不断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带领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亲身感受化学知识的作用。

4.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国家对基础教育大量投入,学校信息技术设备全面普及。借助高科技、多媒体手段,利用项目配发的教学光盘可以做大量的演示实验,同时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来优化实验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Internet网来观摩外地学校的教学资源,达到资源共享。

4.5多提供化学实验设计的机会。

在实验课上多设置一些开放性的实验,多给学生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探究,使学生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体会实验设计的重要性,认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运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自行设计方案,鼓励学生自选仪器,自由想象,自由发挥,改变“照方抓药”的考查模式,考查学生更高层次的能力。

如在鉴别浓、稀碳酸钠溶液的实验设计中,学生设计出了不少于五种的实验方案:测pH值;测等体积、等浓度的两种溶液的质量;加盐酸观察产生气体的速率;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盐酸溶液滴定;加氢氧化钡溶液,观察沉淀出现的快慢,等等。

展望未来,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进行,广大的化学教师要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认真、细致地学习研究新课程,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围绕实验展开学习是中学化学教学特色的充分体现,真正落实化学实验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也将为化学教育走素质教育之路发挥出独特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梁慧姝,郑长龙著.化学实验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