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安全基本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化学实验安全基本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化学实验安全基本知识

化学实验安全基本知识范文1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内容,实验能力是高考着重考查的四种能力之一.因此搞好化学实验的复习是化学总复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高考化学实验的具体要求

《考试大纲》是专家命题的依据,只有研究《考试大纲》才能知道高考考什么,如何考,考到什么程度,复习备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无论如何考,所考内容都在《考试大纲》限定的范围内,都来自所学的课本和学生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综合》中对化学实验的要求是:1.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2.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4.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5.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6.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7.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或评价实验方案.8.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二、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特点

在高考化学试题中,实验试题占分较多、命题新颖、涉及知识面广、思考容量大.从高考实验试题的类型来看,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基本操作类试题,此类试题以常见仪器的使用、实验安全知识、典型实验现象、混合物分离操作方法、pH试纸使用操作、沉淀进行程度和洗涤方法、实验仪器洗涤方法等为立意方式.另一种是综合类试题,此类试题近年加重了对实验设计能力的考查,此类题目要求根据给定的器材和药品,以及实验提出的目的、设计或补全实验步骤,这类题目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及学以致用的特点,要求考生在学习实验时,培养“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和相关原理设计出简单实验方法”的能力及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和论证,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的评价能力.

化学实验安全基本知识范文2

关键词:医用化学 实验 改革

医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医学的基础学科。医用化学实验是医用化学学科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医用化学教学中医学生获得和检验医用化学知识的重要媒体和手段,是提高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医学生通过医用化学实验,掌握必需的医用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养成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习惯,将全面提高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因而改进医用化学实验教学,将充分发挥医用化学作为医学基础课的功能作用,全面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今后从事医务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1]

一、实验教学内容的重组与优化

医用化学实验课程分为基础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两部分,实验课学时少,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是很困难的。因此,我们改变了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对实验内容进行了调整。而实验教学内容是影响实验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实验内容的设计和编排突出了以学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的教育、动手能力的综合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创新思维教育。将原有的一些陈旧的,知识性不强的实验删去,增加了与学科内容及医药学关系较密切的实验,侧重新仪器新技术的应用,增加综合性实验及服务后期课程、开设绿色实验等原则。编写了新的《医用化学实验》教材和教学大纲。《医用化学实验》新教材中,主要安排了以下内容:基本技能实验包括实验室规则和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托盘天平的使用,容量仪器的使用,溶液浓度的计算、配制和稀释,进行同离子效应、盐类水解、缓冲作用的操作和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实验。等。这些基本技能实验以传授知识为主,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和科技创新能力。 [2]

二、合理调整教学目标 ,优化医用化学实验课程内容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对教学起着管理和调控的作用。教师首先要确定医学生的水平层次,合理调整教学结构,做到既完成教学目标,又提高医学生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本着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增强专业适应性的理念。本校现有的医用化学实验教学主要依附于医用化学理论教学,医用化学实验课程从属于医用化学理论课程设置,验证性实验占的比重相当大,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很少,导致医用化学实验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医用化学理论课程的补充。这样就忽视了医用化学实验课程的自身规律和特点,难以反映出医用化学的发展趋势,也难以提高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医用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改进考核方式 ,注重能力考查

医用化学实验考核是以知识型检查为主,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已不能完全体现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体现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强化考试对教学的监控和引导作用。将单一形式的考核变为多种形式的考核,以减轻考试给医学生带来的思想压力,充分给予医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尽可能检验出医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水平,加强对医学生平时成绩的检查。对于易懂的基本知识(如溶液和胶体)考核时,可并入理论课考试试卷中考查。对教学中的临床应用知识(如缓冲溶液与人体的关系),则引导医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并以笔试作为考核形式。这种形式的考核要求教师善于引导医学生挖掘切入点,鼓励医学生积极查阅资料,使医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获取知识。从医学生完成的情况看,医学生对这种考核形式普遍认同。

四、加强学生实验综合能力的培养

1.基本操作能力。基本操作能力包括使用仪器、药品的能力以及溶解、加热、过滤、蒸发、结晶、溶液的配制和转移等基本操作的能力。在这项训练中,要循序渐进,采取“学习”――模仿”――“熟练”的递进方式。比如,在溶液的配制和转移的操作训练中,首先,我们给学生讲解操作中需要用到哪些仪器,怎样使用这些仪器,这是学生“学习”操作的过程。接着,我们会给学生演示仪器的规范操作和使用方法,让学生“模仿”操作,形成直观印象。随后学生们独立操作,反复训练,直至能够“熟练”操作。在移液管的操作练习中,同学们暴露出的问题较多,如不用食指而用大拇指按住管口,移取液体前不看清刻度,放溶液时不靠壁,用洗耳球将溶液吹出等。除了从一开始就要求学生们按正确的方式操作之外,还需要在他们训练的过程中及时纠错。经过一段时间的规范训练,绝大多数同学都能以正确的方式快速、准确地完成操作,达到了训练目的

2.实验观察能力。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且具有选择性的知觉活动。一些化学概念的形成和一些化学知识的获得都要通过对实验认真的观察。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进行“有目的性的观察”,对实验中出现的任何现象追根求源,透过现象看本质,顾及事物的各个方面、事物问的整体联系,以免由于观察缺乏整体感所造成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此外,还需要进行比较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比较其异同,从而加深对实验现象和现象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每堂医用化学实验课,我都在追求高标准,尽最大可能达到高专教育突出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优个性”的人本操作,也注重反馈调节。近些年来,我校招收的学生,独生子女较多,平时很娇气,动手能力极差,通过加强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通过上述“多种媒体教学”的实验,使学生有了扎实的动手能力,并且认识到医用化学知识直接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与安全,更加热爱专业。

参考文献

化学实验安全基本知识范文3

一、实验教学设计原则

(一)安全性原则

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是实验能顺利进行的前提,必须要保证实验者的人身安全。在设计实验时,实验者要对仪器的组装、药品的性质、实验的操作等充分了解,这就要求实验者必须具备扎实的实验基础,才能保证实验安全有效地进行。对于一些不宜在课堂上演示的实验,尽可能通过多媒体展示或视频播放,以防因操作不当而产生实验事故。如在浓硫酸稀释过程中,注意水和浓硫酸滴加顺序;学习氯气的性质时,要知道氯气的毒性;在进行有机实验时,应注意装置的连接、催化剂的选取、温度的控制等因素。只有扎实的实验基础,规范的实验操作,才能保证实验的安全性。

(二)科学性原则

任何实验的进行都必须有一定的科学性,只有符合科学性原则,实验的探究才会有意义。化学自主学习式实验的设计要以相关的化学知识为基础,要遵循一定的科学依据和理论依据,把握正确的实验操作和方法,如探宄钠与水的反应、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苯酷的性质等。在整个探究活动中,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以及对科学事业的热爱。

(三)简易性原则

在达到实验目的的情况下,提倡设计最佳的实验方案,鼓励学生设计简易、节能、环保的实验方案,这样可以防止因为方案复杂、操作不当带来的危害。相反的,可以帮助学生顺利进行实验的操作,数据的分析以及结果的处理,可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如在设计“钠与氯气反应”的实验时,将氯气的制取和氯气与钠的燃烧反应在一套装置中进行,不仅简化了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还保证了实验的成功率2。

二、实验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整个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目标的设计可分为三个基本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探究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

(一)知识与技能

实验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自主学习式实验教学目标设计的基础,要求对每个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要求及相关知识有所了解。

自主学习式实验教学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涉及到以下内容:掌握化学基本知识及物质变化规律;学会实验药品仪器的选取与使用;熟练实验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会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事项等4。通过对实验基本技能和实验知识的掌握,制定出实验知识与技能目标,进而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二)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式实验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发散思维的能力;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对化学变化规律的认识;通过对探究过程进行计划、调控、评价,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探究能力的发展是逐步提高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的学习,更应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课标理念下,化学自主学习式实验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主要包括: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探讨实验方案、交流心得、补充知识点的欠缺,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总结实验结论,感受物质变化的奥秘,学会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大胆发言,大胆质疑,发散思维,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对科学的学习兴趣。从个人层面勇于创新,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社会层面发展绿色化学,树立保护环境意识;从国家层面热爱祖国,树立实现中国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化学实验安全基本知识范文4

一、对于抽象的微观世界,微课具有更生动、直观的表现,容易突破教学难点

通过微课生动的画面,可以帮助学习者发现微观世界的奇妙性. 比如,在学习水分子的变化的知识点中,引导学习者建构微粒观概念为教学难点,帮助学习者从微观对化学反应的过程进行理解,其本质为分子破裂原子再次组合. 尽管教材有图片,然而,学习者不容易理解. 利用微课动画进行教学,学习者可以形象地发现: 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水分子是怎么样破裂成氢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怎么样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又是怎么样结合成氧分子的. 在微课中,极微小的原子、分子能够可视,富有生命力. 在教学难点突破方面,帮助学习者建构微粒观概念上,微课能够将实验素材的显著、安全效果体现出来,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微课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能够提供效果、安全的实验素材

部分化学实验自身具有危险性,部分生成物、药品自身具有腐蚀性、有毒,实验须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 比如,我们周围的空气的探究中,用赤磷对空气的成分进行测定. 由于赤磷燃烧产生的 P2O5为酸性氧化物,强腐蚀性是其特点,不能够直接闻气味,不能够用手触摸,也不可直接闻气味.在教室里,这个演示实验不可以做,需在通风橱里做这个实验. 若链接有关微课视频替代实验,那么同学们不但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而且没有危险,使污染空气也减少了.

三、微课能够对学校实验教学不足导致的影响,发挥适度弥补的作用

学校经费受到限制,开展有关的实验就比较困难,然而,教学过程中又须对有关实验进行展示. 运用微课视频做演示实验就可以克服这些客观存在的困难,效果不错,教学目的可以达到.比如,自然界中的水蒸馏实验,冷凝管、蒸馏瓶已经不是必配仪器,怎么样获得实验用的蒸馏水是同学们很想了解的. 把水的蒸馏实验视频引入课堂,让同学们看到水的蒸馏环节,了解蒸馏水是怎么样获得的. 如此不但使学习者的探究欲望得以满足了,并且进一步使同学们了解蒸馏为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之一,是净化水中净化程度较好的操作方法之一. 视频教学,有利于理解,使记忆更加深刻.

四、微课内容可重复播放、内容呈点状,可以帮助不同程度的学生自主复习、学习

在化学教学中,微课内容以点状呈现,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学经验技能、方法传授,考点归纳,题型精讲、教材解读方面的知识讲解、展示等. 微课内容具有碎片化的特点,具有精炼性,在几分钟的时间讲解比较透彻,以短小精悍的形式把技能、小知识点展现出来,主要是针对同学们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而设计的. 微课不但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相适合,而且适合同学们深度、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微课视频播放速度具有调节性,使不同程度的同学依据自身的接受程度、基础对视频播放的速度进行控制.因为视频能够反复播放,平时反应不快又羞于发问的同学可以反复观看,很好地使后进生的转化问题得到了解决.

五、反思

化学实验安全基本知识范文5

文/邱明华

【摘 要】 初中化学是初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实验性,虽然知识结构简明,内容较少,但对于初次接触的初中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所以,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老师应做好实验教学设计,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本文就初中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设计进行探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是中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老师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应将理论知识和实验教学相结合,才能起到实际教学效果。由于初中生正处在智力发育的初级阶段,所以,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所以,老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应注意到此点,才能保证所讲知识被学生完全理解,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就初中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设计进行如下分析。

1.初中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以下就以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为例,对初中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1.1设计原则

(1)实验设计具有科学性。由于初中生刚接触到化学知识,对一些概念还很陌生,所以,老师在实验课程设计时,需要以课本理论知识为基础,以保证实验内容的科学性。然后应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对实验步骤严格选取。化学实验是反应客观事实的,所以,实验步骤要符合逻辑事实,才能保证试验达到教学效果。另外,在实验设计时,不光要保证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的科学性,还要使实验器材符合实验内容,才能保证实验难度在学生可接受范围之内,从而保证了实验整体的科学性。

(2)实验设计要有创新性。实验是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检验,需要以课本知识为基础,但不能照搬,还要具有创新性,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进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目的。如,在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试验中,可以在显色剂的试剂瓶中添加适量荧光试剂,使反应后的溶液色泽更加鲜艳,从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对实验内容产生浓厚兴趣。

(3)实验设计具备可行性。在实验设计中加入一定的创新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浓厚兴趣,也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是值得提倡的。但创新点不能凭空想象出来,而是要有理论基础的,这样才能使实验设计具有可操作性。另外,实验设计的可行性还表现在实验内容符合学生知识范畴,能够被学生所接受及理解。如果超出他们的知识范畴,再新颖的设计思路,也不会吸引学生的眼球。

(4)实验设计应符合安全性原则。做实验的前提是保证安全性,这种安全性不仅表现在实验器材的安全性,还表现在操作步骤的安全性,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方面,才能保证整个实验过程的安全性。要做到此点,老师除了深入理解实验操作步骤,还要对实验器材质量进行严格检查,才能保证实验过程安全。

1.2设计方法

初中化学实验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探究性实验,另一类是验证性实验。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是在后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前者是指学生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深刻领会的基础上,所设计的一类实验方案。最终目的是对教材知识进行拓展及推广,需要学生对基础知识具有深入的理解,所以具有一定难度。探究性实验在设计之前,除了需要学生对基本知识具有深入理解之外,还需要他们具备提问题的能力,所以,该实验设计对学生素质要求较高,需要他们具有广泛的课外知识,还要具有勤于思考的品质,更要具备探索的精神。而后者是对课本已有实验的一种重复验证,不具备难度,只要实验结果和原来的相符合,说明实验过程达到了教学要求。虽然如此,但也不能机械的对课本上的步骤照搬照抄,不对操作步骤进行思考。相反,学生应在原实验步骤的基础上,通过深入领会及思考,对实验过程适当调整,才能使实验结果更加符合实验要求。

基于初中生初次接触化学,对化学实验充满兴趣,同时由于基础知识较为缺乏,所以容易产生望而却步的心理。所以,老师在实验设计时,应当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先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再根据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适当的设计些探究性实验,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从而实现高效的教学目的。

2.化学实验教学设计案例

以下就以水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为例,对初中实验设计进行说明。

实验材料:蒸馏水、二氧化碳、试管、石蕊试液、干燥石蕊试纸(试纸上喷紫色石蕊试液再晒干)、酒精灯及其它一些实验器材。

实验方案设计:准备三个带有弯管及口塞的试管,第一支试管加入1/3体积水,第二支试管加入1/3体积水,第三支试管装入干燥石蕊试纸;每个试管配备一盏酒精灯。之后,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蒸馏水由无色变为紫色;第二支试管和第三支试管,不滴石蕊试液;第一支试管通入CO2, 第二支试管不通CO2, 第三支试管通入CO2。 通入二氧化碳之后,观察变色过程,然后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再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观察:通入二氧化碳之后,可以观察到第一支试管由紫色变为红色,而没有滴入石蕊试液的试管没有发生颜色变化,干燥石蕊试纸也没有发生颜色变化;当用酒精灯加热之后,可以观察到变红的试管,红色逐渐褪掉,最后仍旧为紫色;而另外两支试管中仍没有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分析:由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之后生成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当滴入石蕊试液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之后,便出现红色;没有滴入石蕊试液的试管及干燥石蕊试纸由于没有显色剂或者没有反应物,而不出现变色。由于碳酸是一种弱酸,不稳定,所以用酒精灯加热之后,分解为二氧化碳,所以红色逐渐褪去。

3.结语

初中化学是中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在教学时,老师应将理论知识和实验设计结合在一起,才能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从而实现了新课程对化学教学的要求。本文就初中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希望具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资源开发的整合研究[J].科教文汇,2013,14(12):159-161

化学实验安全基本知识范文6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验项目,在实验项目的学习过程中,能更多的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更好的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加深巩固学生在课堂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实验项目的类型可以从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研究及其它几个方面着手设计,由浅入深,由基本操作的学习到合成再到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的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操作及其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机化学实验常用教材有吴江主编的《大学基础化学实验》、兰州大学版的《有机化学实验》、黄涛主编的《有机化学实验》.以兰州大学版的《有机化学实验》为例,常见的演示性实验为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包括实验室的安全,事故的预防、处理与急救;实验预习、记录和实验报告;常用装置图;仪器的清洗、干燥和塞子的配置;化学试剂的取用和转移;手册的查阅和有机化学文献简介.对于这一部分知识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地阐述,并配以操作演示,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潜移默化的接受实验室的一般知识及其安全注意事项.常见的验证性实验为有机化合物物理常数的测定;固体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与提纯;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与提纯;萃取;色谱分离技术;鉴别结构的波谱方法.这一部分实验锻炼了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为以后的合成研究性实验打下夯实的基础.综合性和设计研究性实验为有机化学实验中的重点教学内容,主要指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实验及其天然物的提取实验,这一部分实验综合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以及前面所掌握的基本操作,在一定的自我创新基础上合成出产品化合物.在这一部分的教学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教师可以提前2-3周把实验题目及要求下发给学生,学生可以自行查阅资料,写出详细的实验预习报告,然后交予老师检查、修改,再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内容.但是实验结束后应让学生自我反思评价,最后教师应做总结,将常见的问题讲解分析.

2培养学生对有机化学实验的兴趣

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要想提高学生的兴趣,除了以自己的兴趣去感染学生以为,还应该阐述“有机化学”在学科专业中的重要地位.“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并称为“四大基础化学”,它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化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或者升学,动手操作能力是必备的一个基础条件,是学生想要有所发展的基石,使学生重视有机化学实验,进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每堂课的实验讲解应多穿插一些化学史和前沿动态,并且引导学生多多查阅相关资料,这样不但可以拓展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注重实验教学中的安全教育

有机化学实验相对于其它实验危险性比较大,教学中会常使用到低沸点、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有毒、致癌的药品,会用到一些密闭性的装置和仪器,这些都是教学中的安全隐患.学生是未来的希望,国家的栋梁,但他们经验匮乏,知识系统性不强.所以教师在每个实验开始之前应该强调这个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并将这些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成文成稿的印发给学生.教师可以介绍引起这些危险的原因和机理,让学生做实验时能够心中有数,明白究竟,最后能够举一反三.教师应该将教学中使用到的低沸点、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有毒、致癌的药品罗列总结并粘贴在实验室的墙上,要求学生在预习实验时查阅实验所需药品的物理参数,让学生自己通过资料的查阅了解药品中存在的危害.对于仪器的使用,应将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及其安全注意事项成文成稿粘贴在仪器旁边,以备学生查阅.

4贯彻低碳环保、绿色和节约理念

有机化学实验是学生认识低碳环保绿色化学的基本途径,所以在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贯彻低碳环保和节约理念,教学中渗透低碳绿色化学内容,加强学生的环保绿色意识,具有极其深刻的意义.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补充和介绍一些具有时代性并与低碳环保理念有关的内容,如绿色化学的定义和内涵;低碳生活与地球温室效应的关系.教师可以改进某些实验内容,以期达到节约和环保的目的.比如说在做某些合成实验时,若药品的危害性比较大,可以按比例减少药品的用量;在做熔沸点的测定时,可以选择低熔点的物质萘,这样就可以将加热介质浓硫酸换成水,减少了浓硫酸的危险和污染;在做萃取实验的时候可以将课本中的萃取剂乙醚换成乙酸乙酯,因为乙醚沸点低、用量大、渗透性很强、有毒而且危险,而乙酸乙酯毒性低、污染小、萃取能力强、分层速度快、现象明显、操作简单.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资源循环使用,比如说让低年级的学生用上一年级制备的乙酰苯胺做重结晶及过滤实验;学生自己做的乙酸乙酯进而可以做萃取实验;实验中产生的三废,不允许直接排入外界,应分门别类地做好废物回收再利用,尽量做到除产品外的零排放.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学生节约用水和节约用电的教育,因为水和电是每个实验的必需品,节约了水电,也就间接的体现了绿色化学的思想,也就减少了水电生产过程中的污染,而水电也是生活的必需品,学生也能将这一思想用到生活中,更能体现绿色思想的应用.在实验过程中,应该减少学生重取药品、重做实验的情况.虽然有机化学实验中学生所用的药品、用量和反应条件完全一样,但是出来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可能会完全不一样,所以有的学生觉得自己做的不正确,担心不能合成出产品,所以重做.但是这完全是没有必要的,教师应该耐心地向学生解释,出现差异性是必然的结果,开始现象不对,不一定结果比其他同学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现象出现差异性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尽量多的介绍专业词汇

目前,随着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以专业英语作为工具获取知识的能力必将成为择业和就业的强有力武器.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常涉及到具体的操作演示以及仪器的实物介绍等,所以较多地介绍专业词汇是比较容易让学生接受的.教师可以通过中英文穿插的方式讲解实验,对于实验中经常出现的玻璃仪器,如锥形瓶(beakerflask)、蒸馏头(distillationhead)、三颈瓶(three-neckflask)、冷凝管(condenser)、球形回流管(Ballreturnpipe)等,要求学生尽快记住它们的中英文名称,但需注意循序渐进,由中文名称到英文名称,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在学期结束时,可以安排开放实验的讨论,让学生用英文交流讨论实验方法及改进、讨论实验现象及原因、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讨论实验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将这一部分讨论也列入期末考试的一部分,这样将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文口语及写作能力,而且积累了很多专业词汇,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6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

学生的自控能力有限,自我的学习方法还未形成,避免学生人浮于事,为了实验而进行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应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首先课前让学生写实验预习报告,把它作为评价实验平时成绩的一个重要指标.预习报告需要写出实验原理及其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查阅相关物质的物理参数、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做实验,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知道怎么做,还可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这么做.其次,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应认真负责,及时发现并纠正不正确的操作,讲解错误操作可能带来的危害,反复强调常见错误,如若屡次不改应给予惩罚.再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报告,以巩固理论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但应严防抄袭.最后,若学生实验失败,应详细写出失败原因,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7建立有效的评价、考核方法

大多数的实验考核主要是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指定实验操作考核两部分构成,这些考核的实验项目是完全相同的,操作也是可以互相模仿的,所以这种考核方法是体现不出学生的水平,而且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建立有效的评价、考核方法,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考核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人数不必太多,十个学生左右即可,实行教考分离原则,注重实验内容和基本技能操作两个方面的考核,考试采用口试和基本操作技能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基本操作技能和口试成绩的比例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他们相辅相成,基本操作技能主要是指学生对指导教师所指定实验项目的操作规范、熟练程度等;口试考试在操作过程中进行,即教师随机提问,包括有机实验安全知识、实验原理、实验仪器设备、基本操作和实验装置方面的理论性和技术性问题、以及实验安全注意事项等.这样不仅全面考核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及其基本知识,而且还可以检查教学目的的实施情况,反馈教学成果.

8实验教师要不断自我提升

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在育人的过程中要思考,通过自己的教授能够给学生留下哪些终身受益的东西,而现在的网络发达,信息的传播速度快,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充实自己,应将每个实验的基本教学知识把握清楚,应将实验中可预见的一切问题未雨绸缪,还应拓展知识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贯穿到实验教学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的实验安全.实验教师应该参与科研工作,这不仅能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而且能够了解化学的发展以及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并把这些信息融入到实验教学中,以弥补在教材中缺乏对实验背景知识及相关领域进展介绍的不足.兰州大学版的有机化学实验书对实验药品、用量和实验步骤都叙述相当详细,学生常常依葫芦画瓢,只能获得一些表观印象.但实际上有机化学实验能非常有效的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可以在实验课堂上的前半个小时的讲解中穿插科技前沿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更新教学内容,使科研与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而且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分析原因,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如在做乙酰苯胺的制备实验中,可以介绍其在医药方面的应用,稍带讲解最新的退烧药尼美舒利替代品(呱西替柳干混悬剂);在做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中可以讲解乙酰水杨酸的发现史及其应用价值,提出开放式问题,为什么解热镇痛药要用乙酰水杨酸代替水杨酸;在做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实验时,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详细叙述脂肪提取器的原理及其使用方法,并分析脂肪提取器的优点.但所有这些仅仅是为实验教学提供服务,不可喧宾夺主大幅度展开讨论,否则会影响实验教学的进度.

9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