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化学实验室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化学实验室总结范文1
关键词:创设情境;化学综合实验探究题;应用
在新课程改革中,探究式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推崇,而创设情境是探究教学模式中常用的一个环节。教学实践证明,如果教师能巧妙运用跟化学有关的实验、问题、故事、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和影像资料为课堂教学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经验,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使课堂效率更上一个台阶。
我们不难发现,化学综合实验探究题有着所囊括的知识点多,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还有着相互联系等特点,这些因素使学生在解题时困难重重,不能实现正常的知识迁移。而要实现正常的知识迁移,首先需要学生具备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各种化学知识,针对这样的问题,在讲题前,根据该题的考点出示一些与该题有直接联系的知识点填空。
案例:(2011中考第27题)精还原铁粉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下列研究。
【物质制备】利用绿矾制备精还原铁粉的工艺流程如下:
(3)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顺序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量样品和必要装置的质量;②点燃A处酒精灯;③缓缓通入纯净干燥的H2;④点燃C处酒精灯;⑤分别熄灭A、C处酒精灯;⑥再缓缓通入少量H2;⑦再次称量必要装置的质量。
操作的先后顺序是①③ ⑤⑥⑦(填序号)
(4)步骤③的目的是 ,验证该步骤目的达到的实验方法是 ;步骤⑥的目的是 。
(5)若装置D、E分别增重m g和n g,则m与n的关系为
(填字母)。
A.11m=9n B.11m9n
若缺少装置D,则所测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将 (“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将 。
(6)粗还原铁粉样品的质量为10.000 g,装置B、E分别增重0.180 g和0.220 g,计算样品中氧和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要求计算过程)。
[创设情境一]
1.工业炼铁的原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原料有 ,其中,C的作用是 。
2.在CO还原Fe2O3的实验中,实验前先通一会儿CO的目的是 ;实验结束后再通一会CO的目的是 。
3.在初中阶段浓硫酸能干燥的气体有 ,碱石灰的作用 。
通过“创设情境一”,让学生做一个思维的热身运动,设计科学、合理的前期热身运动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扩展思维空间。
在实际学习中,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具备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各种化学知识,但在需要时却不能将其灵活运用。例如,在这题中,有一部分学生知道CO在还原氧化铁这个实验中先通一会CO的目的,但在填步骤③缓缓通入纯净干燥的H2的目的时不会了,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二”,利用类比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创设情境二]
请写出CO和H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需要 。
还有一部分学生知道该题中浓硫酸与碱石灰的作用,但是不能实现CO2与所求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之间、H2O与所求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联系,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三”,利用联想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创设情境三]
在炼钢过程中需要用抽样的方法对产品的技术指标及时进行检测。现取12 g样品,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收集到0.11 g二氧化碳。计算此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并判断该样品是否达到钢的要求(钢中含碳量0.03%~2%),通过创设情境三使学生在解题时肯定会做这样一个思考:在这题中碳的质量是否也可以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得到呢?通过“创设情境三”让学生能主动地去找粗还原铁粉中碳元素的质量与二氧化碳的质量,从而使学生不难发现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就来自于粗还原铁粉中的碳元素。
初中化学实验室总结范文2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8-173-01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初中化学实验室教学并没有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而且化学实验教学本身也存在设备陈旧,内容老化,形式单一等现象导致学生对实验兴趣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和激情,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新时期,大家越来越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实验室教学已经得到大家的重视,实验室发展已经提上日程。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对于初中化学实验室教学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一、重视现代化学实验室存在的问题,方能加以改正
实验是化学教学之本,初中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教学。化学实验,将抽象的知识变为具体,将微观的知识宏观化,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掌握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室教学很好,毋庸置疑。可是目前实验室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相比其他学科的实验教学,初中化学实验次数多。时间长是由于实验条件限制和实验创新能力的要求,学生需要经过多次反复验证实验,以找到有更好实验效果的方法,同时还要进行试讲和互相评课。使用实验室的次数多,时间也长。然而目前我校还没有设置开放式实验宅,也没有相应的管理章程和足够的工作人员,实验员只能按照一般上班时间进行管理,能安排给学生的时间也不多。化学实验时间具有不确定性。初中生课程量较大,要进行验证实验只能选在少数课余的时间,一般是两个小时或者一个上下午,我校实验室数量少,正常的实验课也要占用不少时问,能够安排给学生试验的时间不多。另外学生进行实验没有计划性,经常是突然来申请使用实验室。实验人数不确定。学生是分组进行教学活动,为了完成教学目标,需要提前进行验证试验。然而同组所选题目难度不一,有选题难度较大的小组会提前几周来进行实验和试验。结果往往造成几个小组同时使用实验室,实验员只有马不停蹄的安排实验仪器和试剂。不利于实验器材有计划地分配,试剂和仪器不能有效的重复利用。同时,实验室损耗增多学生进行验证试验时,用到多种的化学原料和仪器。学生化学操作基础不够扎实,不能把握好化学试剂的用超,浪费的现象比较严蘑。部分学生对实验态度不够谨慎,实验操作过程中损坏易耗器材如各种玻璃仪器的数量也增加。如上只是本人根据自身学校的以及其他兄弟学校实验室条件总结的一些薄见,还有很多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都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知其因,方能重视,才能解决。
二、想方设法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实验室改革构想
初中化学实验室总结范文3
一、根据不同的实验种类,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就是力图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初步具备必备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和科学素养。教师必须在坚持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三维目标”的大前提下,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实验,合理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有的放矢。
1.演示类实验要求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养成严谨的实验作风。
演示实验是初中化学实验的一大类。教师在演示实验时的一举一动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实验的态度,观察实验的方法和分析实验的思维。因此,教师在演示实验时,每一步都要正确规范地操作;所用的仪器及其他用品都应该按实验要求摆放、清洁。如我在做关于“铜绿和盐酸的作用”的实验时,就在教材要求之外增加了对比的环节:先是给学生讲清楚稀盐酸的性质;然后在一支试管中加入铜绿和少量水,让学生观察,铜绿在水中没有变化;再按教材的实验要求在一支试管中直接加入铜绿和少量稀盐酸,让学生观察,铜绿在稀盐酸中很快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变成了蓝绿色。通过实验对比,学生很快就能判断出是酸性物质(而不是水)与铜绿发生了反应。虽然只是加了一个简单的对比,但是这种对比实验的演示,对于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及以后独立设计实验都能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2.探究类实验要求帮助学生获得科学的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探究类实验的目标就是要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探究过程,形成科学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对于这一类实验,教师要先提出实验课题,然后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在课堂上进行分组实验,交流介绍设计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共同探讨得出实验结论。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内容,学生已经学习过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有了一定的基础,可安排为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第一步,可先提供稀盐酸、稀硫酸、碳酸钠、石灰石和碳酸钾等常用药品和试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探究,选出自己认为合适的药品;第二步,在教师简单介绍使用方法并提供几种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后,由每组成员自己讨论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第三步,由每组选择一套自己认为最佳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第四步,在教师的指导下,各小组展示自己设计的方案,并相互交流,比较、归纳,达成共识。这种方法既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其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二、优化化学实验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由硬件和软件组成,化学实验教学环境同样如此,包括实验设备、教学组织形式和规章制度等。实验环境会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1.合理开发和利用学校各种硬件。
就化学实验教学课堂而言,校园、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公共场所和设施及课桌椅、实验仪器、实验药品、多媒体器材等都属于硬件。在实验中,硬件的配备及质量直接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如实验室洁净整齐的仪器,有利于排除仪器本身可能对实验造成的干扰,在保证实验现象明显的前提下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另外,有些演示实验如做金属与酸的反应现象对比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将锌、铁、镁、铜分别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的四支试管并排放在实物投影仪上,教室中每个角落的同学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反应现象。
2.视具体实验,适当安排实验规模及组织形式。
不同的实验,对于参加人员数量和组织形式都有不同的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实验的需要,分别选择班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的实验组织形式。如只有教师演示实验的课堂就依然沿用传统班级形式;探究实验可以按4人或6人一组拼桌而坐;纯粹的学生基本操作或是验证实验,可直接排在实验室,让学生两两配合,按步骤自行操作。
三、选择合理的实验教学方式。
1.实验教学多与实际生活对接。
教育的生活化一直是教学改革的方向,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对接,有利于创设生动直观的情境,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比如有些实验仅用实验室中的材料,或是完全按课本内容操作,学生未必有太大的兴趣。这时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取材。如有一次在做关于“二氧化碳与水的作用”的实验时,我曾经带了瓶“雪碧”汽水作为实验用品。汽水瓶打开后、产生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和石蕊试液中,既证明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又巩固了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实验结果非常明显;还有一次复习干燥剂相关内容时,我课前就安排了学生自行收集一些食品包装中的各种干燥剂,带到学校作为研究对象。这些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实验,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2.实验教学必须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探究能力。
初中化学实验室总结范文4
一、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化学实验设备和实验耗材的不足,严重影响实验教学的开展
教育质量的提高,实验手段的改进,新课标的实施都离不开硬件的支持,但在农村初级中学,长期来都处于实验室缺少、不合格、不标准的状态中。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缺少足够数量的独立实验室和必配仪器,理化生合用仪器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学设备的陈旧、缺乏与老化、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也大多数都是短缺不全,无法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无法进行必要的演示实验,学生无法动手进行实验探究。教师在教学中常因设备等问题跳开实验教学环节,或者在学生的强烈要求下“纸上谈兵”,进行想象实验,许多具体的操作问题学生无法亲自体验,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2.化学专业教师严重不足,专职实验教师基本没有,化学实验教学无法开展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化学教学及实验质量的提高。在农村初级中学中,师资人员的配置不合理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比如相应的专业教师少,兼任的教师比较多,课时负担过重及知识能力与条件不相适应,而且实验室也几乎没有专职的实验员。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受传统教学的思想影响严重,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不去挖掘新课程中实验教学对初中化学教学带来的积极影响。在农村学校,有许多可用的教学资源,但部分教师实验教学选择面过于狭窄,实验仅限于课本和大纲,过分重视实验目标而不重视实验过程,课堂内容干瘪、肤浅,过分重视学生去验证课本上的东西,使学生的观察局限在老师预设的范畴之内,缺乏创新性、趣味性和前瞻性。做与不做差不多,学生体会不到自己动手、动脑、发现问题带来的乐趣,感受不到科学的魅力,过分要求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而忽视实验探究的过程,从而影响了实验的预期效果,实验中培养能力成为一句空话。
3.农村中学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直接影响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
由于农村学生长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基础差、起点低;且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也很不够科学;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相对较低。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虽然很多学生刚开始都抱着好奇心,都有一定的兴趣和激情,但是,随着实验的继续也逐渐失去了兴趣和激情,并且在实验进行过程中,不注意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观察能力的培养,更不愿意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思考,并总结出结论等方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验过后,更失去了热情,甚至把实验忘得一干二净。另外,学生对实验预习、实验提纲的编写、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报告的完成等也很不注重,致使实验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二、加强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措施
1.加强学生对实验仪器的认识教学
在进行实验教学中,首先是有关的实验仪器的教学,就是使学生对化学实验中基本仪器达到初步了解和认识的目的。教学的重点主要是加强常用仪器的展示,就是把常用仪器的实物和图形相结合向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通过对仪器实物观察和图形观察,对仪器进行动手接触并操作和绘画仪器简图,加强学生对实验仪器的名称、形状、绘画、用途、操作及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全面充分地体会和认识。这样的做法很容易使学生达到初步掌握有关的化学实验仪器知识的有效教学要求。
2.加强学生对演示实验的引导性学习的教学
演示实验是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由教师完成实验操作,并向学生演示实验过程、内容和现象等。而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而得出结论的实验活动过程。故在教学中,应着重加强学生在对演示实验中现象的产生观察、分析和得出结论等方面的学习进行正确引导。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做到演示实验时操作要正确、标准和熟练,以保证演示实验中有效现象的产生,这对学生有较强的示范和感化作用。
3.加强学生对实验基本操作演练领会的教学,优化教师的演示实验,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实验的魅力,通过演示实验来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平台,调动学生的情绪,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因此在教学时必须重视,加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教学。应加强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进行演习训练,加强让学生自身领会操作技巧,使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以便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满足有效进行实验教学的要求。
4.加强对家庭实验和选做实验的课外辅导教学
家庭实验和选做实验均属于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课外辅导内容。但这部分的实验题材都跟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活动有着较密切的联系。且要求简单、易于操作,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实用意义。因此在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家庭实验和选做实验进行有效的课外辅导,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进一步认识,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农村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初中化学实验室总结范文5
关键词:绿色理念背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当今社会,无论在什么领域都提倡环保,绿色无污染是人们进行各项活动的基本准则。初中化学实验是一个观察和总结物质反应的过程,必然会通过不同物质之间的反应获得新的物质,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化学垃圾,化学实验室因此也被人们认为是制造污染物的一个源头。在倡导绿色环保理念的背景下,如何进行化学实验教学以及如何处理化学污染物,这是摆在教育者眼前的一个难题。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实现绿色化的重要价值
以前学生们普遍认为对环保作出贡献的都是科研人员,他们能够研制出一些无污染的产品替代污染性产品,以此造福于环境和人们的健康。实际上,想要为环保作出贡献,从点滴小事就可以做起,比如初中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实践绿色化学实验在实验的每一步中都可以做到。比如,在选用化学原料时,要尽量选择污染性小的物质,经过化学反应产生的新物质也尽量要求无害化。如果一定要使用有害性物质,可以通过减少用量的方式来实现,在原料上减少有害化,就是从化学实验的源头上实现了绿色化理念。另外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要通过有效的措施收集对大气有污染的气体,控制好排放废气的工作;教师指导学生做实验时要遵循正确的步骤和正确的实验方法,降低化学实验的破坏程度;化学实验进行完成后,要按照绿色环保的理念回收反应物,不能将有污染的化学物质随意丢弃,应该按照无害化绿色化的方法进行处理。这样从开始到结束,学生除了学习化学实验的相关知识以外,还深化了对绿色环保理念的理解以及它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贯彻,因此从思想上树立绿色理念,并在平时的行动中进行落实。
二、绿色理念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
1.提高化学实验管理员的实验素质
要做到将绿色环保理念运用到化学实验教学中,首先必须让实验管理员了解一些必要的知识。如果对化学实验绿色化的相关知识没有一个清楚的理解,就会遇到各种危险。比如,有实验管理员使用四氯化碳擦黑板,目的是想去除水笔的痕迹,结果中毒就医;如果不知道白磷在空气中易燃而只能保存在水中,就可能发生火灾危险。因此,只有对基本的化学物质的性质有一个明确的了解,才能提高化学实验员对化学实验的把握,才能够进行绿色化学实验。
2.加强制度管理
现阶段,没有要求初中化学实验进行绿色化教学,对初中化学实验室排放污染物,也没有相关的指标进行规范,因此,教育部门要通过咨询专家,制定化学实验的绿色标准,比如用无污染物质代替具有污染性的物质进行实验,实验用品的量要严加控制,因为参加反应的物质越多,制造的化学垃圾就越多,同时还浪费了实验资源。对于化学反应的物质,不能随便丢弃,应该建立处理的规范制度,使化学实验者能够有章可循,实现绿色环保废物处理。实际上,化学实验产生的化学物质,学校可以统一进行回收和保存,然后交由相关的企业进行回收利用,虽然一个实验剩余的化学反应物质很少,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收集,这些物质就会积累很多,如果交由企业使用,就发挥了这些废弃物质应有的价值,实现了绿色环保理念。
3.教师要树立绿色化学实验意识,并在教学活动中实践
初中生的年龄尚小,自主学习和规范的能力有限,因此需要老师进行引导,尤其是在绿色理念背景下进行化学实验,这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话题,学生有一定的陌生感,也缺乏理论的指导,因此必须依靠老师的力量让他们明确绿色化学实验理念的精髓,并在实验中进行运用。作为学生们的领路人,化学教师首先要树立绿色实验意识,然后明白具体的实验操作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绿色化学实验。课本教材中介绍的实验方法是非常局限的,有些实验并没有刻意遵循绿色化,这时教师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将实验进行重新设计,使实验与绿色化理念联系起来。教材中提供的实验原料和步骤只是一个参考,如果有损环境,老师就要谨慎,要试图根据实验原理进行替换,将有害物质替换成无害物质,就实验步骤进行优化,使实验从开始到结束更加环保。
以上是绿色理念背景下的初中实验教学探究,希望对初中化学实验教育者有一定的启示。在各个领域遵循并实践绿色环保意识,是大势所趋。初中化学实验要减少或者避免污染,必须将绿色理念融入其中。
参考文献:
[1] 夏丽丹.谈谈初中《科学》边学边实验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4).
初中化学实验室总结范文6
一、师生共同完成实验操作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务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由此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进而有效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率。新课程理念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意味着化学实验教学再也不是教师独自操作、学生观看,而是师生共同完成的。当然,在此之前,学生应先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基本操作,以及仪器的使用等有所了解,以便能在此基础上对相关实验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最终解决问题。
如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在实验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在发生化学反应的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会发生什么变化?是不变还是增大或是减小?在学生做出猜想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一系列的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有何变化;铁片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有何变化等。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若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实验结果有疑问,教师既可以做补充实验,又可以让学生重做一遍,通过探究式学习获得质量守恒的知识。这样的方式,不但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其实验操作技能,最终提高了实验教学效率。
二、将演示实验转化为探究性实验
初中化学教材中有许多演示实验,教师通常只是进行简单的演示,忽视了学生的知识接受及掌握情况。对此,我认为,可以将演示实验转化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学生可以在亲手操作的过程中自主探究,积极思考,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从而更深刻地掌握相关知识。
如在“镁、铝、锌、铁单质的金属性强弱实验”的教学中,与其按部就班地将其作为演示实验,倒不如根据学生已掌握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知识,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然后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操作,再总结出相关结论,获得知识。以这样的方式获得的知识,学生的印象会更深,也会掌握得更牢固,教学效率自然得到提高。
三、巧妙采用模拟演示实验
有的化学实验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有着严格的操作步骤及操作规范,如果实验过程中出现失误,则有可能引起事故,进行这类实验操作,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恐慌心理,不利于实验教学任务的完成。对此,教师可以充分采用模拟演示实验进行教学。可以先由学生设计出实验方案,引导他们发现探究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讨论出解决方案,然后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可模拟实验的成功,也可模拟实验的失败。通过这样的对比,既能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及掌握,又能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如“一氧化碳的毒性及还原氧化铁的实验”的教学,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对实验方案进行设计,然后采用模拟实验的方式进行操作,通过实验的成功和失败的对比,深刻认识到正确进行实验操作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其实验能力。
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应该转变观念,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体现其创新精神。教师应不失时机地选择容易操作、安全性好、现象明显的实验,鼓励学生课后参与,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学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可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探讨、自主研究:
1.前几章学过的反应中,哪些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这些反应是都能否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
2.结合氧气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思考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方法。
3.实验仪器、药品:仪器自选,药品有碳酸钙、稀盐酸、稀硫酸、碳酸钠等。
4.实验操作:学生分成四组,分别做不同物质之间的实验。
5.学生自行写出实验报告,根据实验过程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具体方法。
五、联系实际将实用性知识现实化
在学习物质的用途时,教师应避免教条化,加强与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日常生活等方面的联系,使所学知识贴近生活。如在学习“几种常见的碱”时,学生已经了解到胃酸的主要成分,此时可以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探讨:
1.胃酸过多的病人有哪些症状?
2.胃酸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3.根据所学知识你如何治疗胃酸过多?选择治疗药物的原则、依据是什么?
4.近期电视广告经常出现胃药广告,能否通过实际调查、了解其成分和作用。
实践表明,学生在讨论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情景或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化学实验时,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并有成就感,尤其是通过化学实验,可获得化学知识,加深对概念的认识,还能提高观察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六、变识记性知识为探究性学习内容
化学知识的特点是识记性知识较多,学生学习时往往感到比较零乱,缺乏学习兴趣。教师应做有心人,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把一些平淡无奇的识记性知识转变为探究性学习内容。如学完“燃烧和缓慢氧化”后,学生都明白白磷保存在水中,通过以下问题的设置,让学生进行探讨,学生兴趣大增。
1.水的作用是什么?
2.如何寻找替代品?
3.选择替代品的原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