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如何防范信用风险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商业银行如何防范信用风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商业银行如何防范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如何防范信用风险范文1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操作风险

一、引言

近年来,商业银行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在风险管理上观念落后、意识不强,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给很多的金融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目前国内也存在由于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原因导致发生许多的犯罪事件。因此,通过加强管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来减少损失得到了金融界的普遍关注,这也是文章研究的意义所在。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相关问题研究

(一)国内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上,主要的方法是针对财务指标、比率等静态进行分析,没有相应的数据库支持,单靠管理人员的主观猜测,所得出来的结果必然会存在很大的偏差;其次,商业银行对于信用风险的管理意识不强,没有将这项工作融入到日常的工作当中,在开展业务的时候,只想到如何去获取最大的利润,而对于盈利的同时,风险往往是并存的,忽视了信用风险管理,与国外先进的商业银行相比,他们的信用风险管理文化普及程度比我们高很多,并将其纳入到企业的发展规划当中,这在国内的各大商业银行当中,是鲜少看到的;第三,我国主要的商业银行,在很大的程度上没有完全脱离计划经济的影响,公司内部的治理机构存在很大的缺陷,风险管理体系还有待完善,没有强有力的监管机构和制度保障,那么空谈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二)加强国内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几点建议

1、强化管理手段

做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首先就应该做好风险管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用标准法计量操作风险,并积极的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管理思路,探索切实可行的风险量化工具,并妥善应用。

2、建立风险管理文化

管理层首先应该要有清晰的信用风险管理规划和思路,并将信用风险管理层观念深入到基层员工的日常工作当中,每个员工在处理业务的过程中,要充分的树立起风险防范意识。并且提高员工对信用风险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技能,并建立完善的风险事件反馈机制。

3、完善风险管理机构

对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来说,完善风险管理机构其作用巨大,主要的日常工作就是制定信用风险管理方针以及详细的操作流程和手段,对信用风险实时进行监控和预防。

三、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相关问题研究

(一)操作风险的特点

商业银行中的操作风险不同于信用风险,其主要的特点表现第一个具体性,在商业银行运行的过程中,不同的操作风险有其自己的特点,所以在识别操作风险类型的时候,单靠一种方法是不能完全识别出来,并且具有固定性,不会随着业务的盈利和亏损而发生改变的。其次就是具有分散性,操作风险管理的范围说大可大,可以攘括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各方各面的风险,如业务操作过程中小小的问题、损失较大的诈骗集团和自然灾害等等,而且不同类型的操作风险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影响的范围也非常广。第三个就是存在差异性,操作风险在不同业务中,所表现出来的形式各不相同,操作风险所带来的损失一般会很大,但是出现的几率也是比较低的。最后就是表现出复杂性,在很多的时候,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不能做出正确的预测,其主要原因就是早晨操作风险的因素非常多且杂,金融产品的多样性,销售方式和渠道的不同,以及工作人员的因素都给操作风险的预测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

(二)加强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几点建议

1、提高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意识

商业银行要想做好操作风险管理工作,首当其冲的就应该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我国商业银行接触操作风险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年,对操作风险的认识还不是很充分,银行内部也没有形成良好的操作风险文化。因此,做好操作风险管理工作前提,要对操作风险的相关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在员工的心中提高操作风险意识。

2、提高银行从业人员素质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高风险和高收益并存的行业,操作风险贯穿于整个银行业务的当中。因此,加强行业人员素质对于规避操作风险的作用重大,尤其是商业银行当中的高层管理人员,应该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以身作则,提高银行工作人员的工作观、风险控制意识和职业道德。另外还可以通过相关的培训来不断提高银行工作人员的风险管控能力和道德水准。

3、建立完善的操作风险测度机制

在国际上,对于操作风险的测定方法一般是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进行估测,其主要的评估机制也是定性的,但是对于我国的现状来说,不是完全适应的,所以不同的商业银行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做好充足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风险测量策略。

四、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金融全球化、金融自由化趋势逐步得到了加强,国内商业银行这样的背景下,信用风险管理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只要自身重视起来,完善企业治理机构和规章制度,相信一定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效。

参考文献:

商业银行如何防范信用风险范文2

【关键词】风险控制机制 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 操作风险 风险管理体系

一、银行风险控制的必要性

多次出现的金融危机和大银行倒闭事件,世界各国加强了对银行业的风险监管。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也先后了一系列银行风险控制和风险监管的指导性文件。近年来,国内监管机构也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2002年9月)、《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2004年3月)、《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2004年12月)、《关于加大防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工作力度的通知》(2005年3月)等风险监管规章或规范性文件。

风险管理攸关银行体系稳定,影响国家金融安全,关系经济长远发展。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紧迫的任务。

二、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存在于贷款业务中,贷款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风险面临的最主要的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1.信用风险的回避。它使银行受损失的概率降到零,因而是防范和控制信用风险最彻底的方法。

2.信用风险的分散。常见的分散贷款信用风险的做法是规定单一客户授信比例,通常是规定银行对单个客户授信总额不得超过银行资本余额或净额的一定比例。

3.信用风险的转嫁。贷款信用风险的非保险转嫁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保证,商业银行以保证贷款的方式发放贷款,可以将贷款风险转嫁给保证人;抵押与质押,即银行要求借款人以其财产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或质物作担保发放贷款;贷款出售与证券化,贷款出售就是银行在贷款二级市场上将贷款本金的回收权出售给对方,同时也将与贷款有关的信用风险转移给对方,贷款证券化同时伴随着贷款的真实销售,贷款信用风险转移给了特设机构。

4.信用风险的控制。贷款信用风险的控制措施有:健全审贷分离制度,提高贷款决策水平;推广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提高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加强贷后检查工作,积极清收不良贷款。

(二)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即由于市场变量发生变化而导致银行出现巨大损失。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一般可以归结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证券价格风险、商品价格风险四大类。

这类风险的防控主要通过加强市场研究,关注国内外央行货币政策的动向,金融市场利率、汇率变化的走势,并采用各种避险工具,尽量减少因市场变化引起的损失。

(三)操作风险

1.操作风险的介绍

包括了法律风险、欺诈风险、技术风险等。引发操作风险的因素主要有四种,分别为内部操作流程、人为因素、系统因素和外部事件。这类风险主要通过内部控制的各种手段,减少道德性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以及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减少技术性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相关规定,操作风险按损失类型可划分为以下七种: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就业政策和工作场所安全性;客户、产品及业务操作风险;实体资产损坏;业务中断和系统失败;执行、交割及流程管理风险。

2.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管理

各国商业银行和各监管当局都日益重视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和监管。2003年2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操作风险管理和监管的稳健做法》,将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和监管概括出10项原则。2004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将操作风险纳入资本监管的范畴。2006年10月,巴塞尔委员会修订后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专门为“操作风险的监管”新增一条原则,同时还制定了评估该条原则执行情况的8条必要标准和1条附加标准。2005年3月,中国银监会出台了《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对加强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提出了13条要求。2007年5月,中国银监会又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该指引自之日起施行。

三、健全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启示

(一)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

风险管理需三道防线,而这三道防线各自由银行的经营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内控合规和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三个部门在风险防控上存在着交集,需要各司其职、明确分工,以提高风险管理效率。此外,各部门的相互制约应当适度,风险管理部门的设置需要计成本,讲效率。但是,银行往往存在着成本过高、效率低下的问题:银行风险部门往往是一人做业务,二人管风险;风险管理部门层级过多,造成决策链条过长;风险管理部门设置太细,造成相同的检复进行,经营部门往往不堪重负。

(二)在风险管理中,应减少过多的重复监督、重复检查

其主要表现在两个环节:

1.内控合规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和风险管理部门对经营项目风险管理的监督之间可能出现的重叠和交叉。

2.出现在内控合规部门和内部审计之间。

内控合规部门和内部审计的区别主要有两点:其监督对象不尽相同,前者主要监督经营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而后者是在上述两部门以外,再加上内控合规部门;其检查范围的大小不同,前者检查的个体数量很大,而后者则是抽样、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但比前者检查的范围要大。

当然,这不仅造成内控资源的浪费、风险管理成本的猛增,还会引起经营管理人员的不满和抱怨,因为它需要接受多重检查。

参考文献

[1] 冯敬红,孙丽.增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思考.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7).

[2] 刘晓勇.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机制研究.金融研究,2006 (7).

[3] 李高芬.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金融与经济,2006 (2).

商业银行如何防范信用风险范文3

一、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信贷管理机制不完善

信贷管理机制及其完善程度与信用风险息息相关。然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的贷款审查制度还不够完善,信贷管理机制设计仍然存有诸多不合理之处。信贷人员进行贷款审查时仍然以主观经验判断为主,随意性较大,不论是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还是贷后检查都缺少科学而完整的客观评价。并且在贷款发放以后,银行就很少检查、监督企业对贷款资金的使用状况。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资金的安全性很难得到保障,这种只“放”不“问”的做法必然导致逾期、呆滞、呆账贷款的增多。

(二)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

在具体的借贷活动中,银行和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通常情况下,企业作为资金使用者,在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决策之前,对于自身生产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和内控机制等方面都相当熟悉,处于信息上的优势地位;而商业银行却只能通过财务报表了解到一些表面信息,很难掌握企业经营面临的竞争和风险、领导者的素质、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等,由此导致其处于信息上的劣势地位。信息不对称使得商业银行很难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做出确切可靠的判断,面对不同风险的借款者,商业银行只能根据平均的风险状况来确定贷款利率。不难想象,对于低风险企业来说,它会因借贷成本高于其预期水平而撤离信贷市场,对于高风险企业来说,它会愿意支付高利率并努力争取银行贷款。由此产生了逆向选择效应,使商业银行贷款的平均风险上升。

(三)政府对银行的过度干预和隐性担保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在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等方面发展日益规范,然而还是未能摆脱政府部门的影响。一方面,政府部门为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经济,会通过行政干预或“打招呼”等形式向银行申请融资。显然,这破坏了银企之间固有的信用关系和契约关系,加剧了银行信用风险。另一方面,对于银行的经营行为,政府部门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支持和担保,特别是一些地方性商业银行。我国有很多商业银行是由地方政府进行控制的,银行的经营决策也主要是为地方政府服务,即使经营出现了问题也是地方政府买单。由于有了地方政府的隐性担保,商业银行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就很有可能从事风险较大经营活动,从而加大了爆发信用风险的可能。

(四)监督制约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首先,金融监管机构监管不力。主要表现为监管理念较为陈旧,监管政策也缺乏前瞻性,监督机制太过笼统。监管体制的不完善很难产生有效的制约作用,也就不能有效地防止银行发生越界行为,更谈不上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了。由此带来了银行内部的不规范操作,增加了信用风险。其次,银行内部监管不力。由于银行内部对员工违规行为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使得某些人游离于内部控制制度之外。监管的缺失给这些人带来违规操作的机会,通过和社会人员“里应外合”,内部人员很容易骗取银行贷款,不仅如此,还会发生诸如关联企业骗贷、票据欺诈、大量非法洗钱等犯罪行为。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信用风险管理制度滞后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建设还比较落后,信贷管理结构仍然采取“金字塔”型的垂直方式,即从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网点之间以及机构内部行长、科长、经办之间的分级管理机构体制。这种组织结构,纵向链条过长,不利于内部信息传递,降低了管理效率,而且缺乏信用风险管理责任的水平制衡与风险信息的横向流动。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采取逐级上报、层层审批的审贷制度,只有行长或主管信贷的副行长才具有最终的决策权,纵向运动的审批流程容易造成个别信贷项目把关不严的问题,而且由于权力过度集中在行长手中,在缺乏外部监管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权力寻租的现象,增加银行的信用风险。

(二)信用风险的内控制度不完善

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主要包括环境控制、风险评估、活动控制、信息交流和监督管理5方面的内容。从环境控制上看,相比风险控制而言,商业银行更注重业务扩张。从风险评估上看,商业银行缺乏全面、客观评估各类风险的机制,对于偶有发生的风险重视程度不够。从活动控制上看,有序、有效的协调总分、支行的运行系统还未充分发挥作用,控制系统的更新发展相对滞后,并且总行对分支行的管理和把控力度有限。从信息交流上看,垂直管理的模式使得交流渠道较为狭窄,信息传递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漏损、偏差。再者,横向机构设置过细,也影响了信息沟通的速度和准确度。从监督管理上看,内部稽核机构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其评价和监督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而且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界定不清,职责不明的现象较为突出。

(三)信用风险度量技术落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也越来越复杂,计量准确、结构复杂的模型被大量运用到信用风险的管理中。然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采取的是将专家方法和单变量方法相结合的传统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随着风险日益多元化,这种度量方法显然无法适应高水平的风险管理水平的要求。虽然我国也尝试运用先进的风险计量模型测度信用风险,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短期之内很难取得显著成效。首先,国内银行的政策数据储备不足,且缺乏规范性,不仅数量达不到计量要求,质量也有待提高,很难满足复杂的风险计量建模和评估的要求。其次,商业银行的评级体系刚刚建立,还未推广使用,评级程序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有待检验。最后,商业银行缺乏先进科学的管理技术。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健全机制逐步规范授信管理

虽然,我国各商业银行都已经建立了一套授信政策,但不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授信政策均缺乏针对性和具体性,更有甚者,某些制度还会互相矛盾。为此,首先需要在梳理和完善现有的授信政策和操作程序的基础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变动,及时调整、评审和修订授信业务规章制度。其次,商业银行应当创造良好的授信工作环境,明确规定授信审查人、审批人之间的权限和工作程序,确保授信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风险控制的要求进行审查、审批,免受外部因素干扰。再次,商业银行应建立“尽职免责,未尽职追责”的问责机制,客观地考核授信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对违法、违规造成的信用风险进行责任认定,并按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最后,逐步建立银行信用风险应急处理机制。商业银行应把信用风险的应急管理摆到重要位置,以“一案三制”(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为重点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建设,形成从总行到分支行上下联动的应急组织指挥体系。

(二)完善全面、独立的内控制度

完善的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应全面覆盖业务的各个操作环节,做到各种控制制度和奖罚办法公开透明,保证各项制度在总行和各分行、支行之间顺畅实施,确保工作人员有章必循、违章必惩、不徇私、不舞弊。构建全面、权威、可操作的内控制度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逐步转变“金字塔”型的垂直管理方式,重新构建内部控制组织结构,遵循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相互制衡的原则建立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制衡机制。其次,加强对高层管理人员和业务的控制。一来,可以尝试建立高层管理人员信息档案系统,并进行动态监控;二来,对银行的表内、外业务要有完善的内部监督和风险防范制度,严格禁止超越权限和违反程序的放款行为。再者,强化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文化建设。通过培养员工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强化风险管理意识,有利于降低信用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频率。

(三)逐步建立信用风险量化管理体系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主要通过不良贷款率来评估资产质量。然而,主要用于资产质量衡量的不良贷款率指标本身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已不能满足现代信用风险管理的要求,亟待调整。为此,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尝试采用VAR模型(在险价值)计算出银行整体在险价值,为银行经营者提供在其容忍限度条件下的决策信息。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应逐步优化现有的评级系统,加快征信系统的建设和评级机构的快速发展,以便对借款人的信贷质量进行准确客观的分级。另外,我国商业银行应该注重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特别是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计量模型,积极进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的研究,不断拓展征信系统的覆盖面和更新度,以确保为贷款客户提供权威真实有效的评级。

(四)规范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

商业银行如何防范信用风险范文4

关键词:风险分类;环境风险;主体风险;客体风险;风险管理

作为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商业银行需要对其面临风险的来源、性质、演化及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认识。其中,对各种风险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可以将零散的各种风险联系起来,认识其中的主要矛盾。一种恰当的分类可以充分认识风险的特质,以便对各种风险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同对风险的认识一样,风险的分类也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其实质是风险分类标准的不断更新,这种更新是由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对风险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决定的。有别于传统的风险分类,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风险分类框架,并在这个框架下研究如何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一、一种新的风险分类框架

商业银行风险的成因一方面来自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另一方面来自于商业银行的主观因素以及与银行发生业务关系的企业和公众的客观因素。因此,按照引发银行风险的直接原因,本文把银行风险划分为环境风险、主体风险和客体风险。

(一)环境风险

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客观经济环境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具体包括国家经济金融政策风险、经济体制风险、货币风险、行政干预风险、金融法律法规风险、利率风险、国际收支风险、社会信用环境风险和银行间竞争风险等。

(二)主体风险

主体风险是指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自身在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它主要包括资本风险、流动性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方面。

(三)客体风险

商业银行的客体风险是指由于公众对银行的信心以及与商业银行有直接业务联系的企业、部门或个人由于自身的风险而给银行带来的不可避免的风险。它主要包括公众对银行的信心、借款企业的经营效益、借款企业所处行业风险、借款人保证风险、借款企业资本状况风险和借款企业所处行业的景气程度等因素。

二、新的风险分类框架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新的风险分类为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当前面临的风险提供了一个框架,可以使我们能以一种新的视角来考察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现状。

(一)环境风险管理现状

1.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环境不断反映着经济周期的特定发展阶段,不断影响各种企业的经营环境。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有着下面的特点:

一是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国际经济的影响,在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过程中,国际经济的不确定性开始影响本国经济,中国经济将越来越受到世界经济周期的影响,包括国际金融市场。加入WTO五年过渡期很快就要过去,国际金融机构将大举进入我国市场,金融风险的产生条件、形成机理和表现特征将更加复杂,有可能由内生转变为一种内外互动条件下的高成长性风险。

二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产权制度、企业经营体制都在发生着深刻变革,企业生命周期、发展前景中不确定因素增多。由于市场调节功能还不充分,经济发展的粗放式特征比较突出,国民经济结构的不科学、不合理,部分行业发展不规范、不健康,投资的快速增长与低水平重复建设并行发展。从2003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钢铁、水泥、铝业、房地产行业的明显过热,其中银行贷款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历史经验表明,投资过热常常伴随着信贷过热,而一旦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经济形势发生逆转,大量的信贷投放往往就要形成大量的不良资产。

在信用环境方面,由于我国产权制度改革和建设起步不久,市场信誉机制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法制环境还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社会上坑蒙拐骗、失信赖账的现象时有发生,金融诈骗、借款人逃债现象屡有发生。外部信用制度的缺失,再加上信息的不对称,商业银行很难审慎地分析借款人的真实信用水平,这往往导致了商业银行缺乏以自主风险分析为基础的“从众”行为:从政府项目贷款、上市公司融资、房地产金融到支持民营经济,乃至居民消费贷款,都体现为一哄而上的情形,而最终由于屡屡发生的借款人逃废债务问题,使得银行迅速膨胀起来的资产转化为不良资产。

2.金融市场环境。商业银行所处的金融市场可以说是最直接影响银行的环境,一个健全的金融市场可以有效化解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追赶型经济”的特点,其目标是经济高速、稳定增长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背景是市场机制不健全和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在发展的初期阶段,选择银行主导型而不是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制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但这种必然性之后却隐含着金融市场的很多不确定性因素。

在我国,首先,金融市场发展严重不均衡,间接融资比例过高,融资结构过于单一;直接融资的发展速度一直较慢,与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始终不相称。其中,股权融资曾在2000年时达到了最高峰,比重占到了整个融资总额的12.6%,之后便一直呈现下降趋势。而在间接融资中的银行贷款却一直在大规模高速扩张。影响金融稳定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整个社会融资结构过分依赖银行。2001、2002、2003年银行贷款占企业贷款的比重分别为75.9%、80.2%和81%,2004年超过90%,远高于发达国家金融市场融资格局中间接融资只占40%以下的比率。这种融资结构使得企业融资严重依赖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而原本可以通过直接融资领域化解和分散的信用风险却过度向商业银行集中。

其次,我国的金融市场缺乏独立的企业和个人信用评价体系,使得社会信用环境没有得到制度上的净化,信用风险向商业银行过度积累及风险管理难度加大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商业银行自身对风险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来控制全社会90%以上的信用风险,对银行来说应是勉为其难的。随着经济发展转轨过程的加快,商业银行所面临信用风险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也不断加大。

(二)主体风险管理现状

主体风险来自于商业银行自身组织结构缺陷、运营机制的不科学、管理的失误乃至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操作风险就是典型的由于内部管理失误造成的主体风险。自从1994年银行商业化以来,一直到现在的股份制改造,其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建立健全一个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化解由于自身问题所造成的风险。

与国外著名的商业银行相比,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内控薄弱是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近年来发生的多起案件充分暴露了国内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如缺乏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主动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内部控制措施零散、间断,监督检查环节不到位,缺乏对内部控制持续改进的驱动力等。内部控制环节薄弱是引发主体风险的重要原因。

(三)客体风险管理现状

>客体风险是由于商业银行的业务对象自身原因所引发的风险。对于这种风险,商业银行应该有一套有效的甄别机制来判断其信用状况,借此来控制风险。

在我国,由于缺乏外部信用评级体系,对于企业或个人的风险只能由商业银行自己来进行控制。一直以来,银行重视贷款投向的政策性、合法性以及贷款运行的安全性等,依靠的还是传统的财务报表报送分析、现场调查等,侧重于定性的分析,与国外风险管理相比,风险管理量化分析手段欠缺,没有一套可靠的、可以量化的信用分析决策系统,在风险识别、度量等方面还很不精确。

三、新的风险分类框架下对商业银行风险进行管理的思路

建立一个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是商业银行管理各种风险的一个基础平台。从监管的角度看,当今国际银行业监管的发展趋势是采用以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和方式,也就是从监测银行的具体业务活动转向督促银行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银行按照审慎原则开展业务,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风险。

首先,要逐步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所谓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对整个机构内各个层次的业务单位、各个种类风险的通盘管理。这种管理要求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各种其他风险以及包含这些风险的各种金融资产与资产组合、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对各类风险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并加总,且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这种方法不仅是银行业务多元化后银行机构本身产生的一种需求,也是当今国际监管机构对各大机构提出的一种要求。在新的监管措施得到落实后,这类新的风险管理方法会更广泛地得到应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普遍缺乏预警机制,所以必须将风险预警体系的建设提到各商业银行完善其风险管理体系的计划表中,使风险管理形成一个集风险的事先预防、事中控制与事后补救的完整、全面的体系。

其次,必须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内控机制的建立健全会有效防范由于银行内部控制的疏漏而导致的风险。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严格的业务程序,形成制度对人的约束,减少工作中不良的人为因素的影响。

再次,必须在银行内部形成一种正确的风险文化。当风险被视为商业银行经营的最大忌讳时,往往忽略风险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应该注意到只有在主动追逐风险机遇过程中完成风险管理,才是真正控制和引导风险演化。随着现代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越来越复杂,随着参与金融市场的主体不断增多而形成竞争,对商业银行风险吸收和再配置的要求提高,风险文化对商业银行来说日益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分类并不是绝对的、孤立的分类,环境风险、主体风险、客体风险也有着内在的某种联系。比如环境风险中社会信用环境的改善可以有效防范客体风险的发生,主体风险中经营管理水平、内控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防范环境和客体风险。所以,风险管理中必须注意各种风险的关联问题,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

四、新的风险分类框架下对商业银行风险进行管理的对策

(一)对环境风险管理的对策

商业银行对环境风险的管理主要在于分析经济环境的状态、发展趋势,充分估计国际和本国经济金融环境变化对本行相关业务的影响程度。对环境风险主要依靠专家来对其一做出评价面对转轨期不均衡的经济运行态势,银行特别要注意对国民经济总体形势的把握,充分估计经济发展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加强对环境风险的分析,理性对待市场环境和经济形势。要防止盲目跟风,被经济形势所左右,从而使自身陷入流动性、违约和价格波动的多重风险之中。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承担经济增长的资金供应的同时,也承担了很多社会经济增长波动的风险。考察银行系统的不良资产,可以发现,如此庞大的银行不良资产并不是均衡分布,最为密集的时期就是经济大起大落时期:1992~1993年、1997~1998年,这使得商业银行承担了整个经济波动的风险。2003年以来,在新一轮的经济快速发展、甚至出现部分行业过热中,银行贷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国家实行了宏观调控,贷款总量增幅下降,但是下降的主要是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一直保持着明显的增幅。中长期贷款相当一部分是用在基础设施项目上,必然会在银行系统增加不稳定因素。

(二)对主体风险管理的对策

要有效防范主体风险,首先,是要有一个健全和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有效防范由于自身原因而造成的风险,可以形成一种有效的权利制衡机制,防止、人为疏漏可能造成的主体风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同时还要求产权制度的改革、完善激励机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等相关制度的配合。

其次,要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内部控制的完善是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内部控制并非是专门针对防范主体风险,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强调了工作的系统性、透明性,对防范由于银行内部制度不完善、程序不合理、人员不负责所引起的风险有着特殊的作用,真正可以实现以制度来规范工作、约束员工,降低主体风险的发生几率。

第三,要积极探索防范操作风险的方法,加强对工作程序的控制和相关人员的约束。(1)银行必须更新程序使用手册,也就是说银行必须审核所有流程并做成记录文件;(2)对每一项流程,指出所有有潜在失效可能的流程节点并提出可以适用的机制;(3)每当事件发生,其性质及相关的损失影响都应妥为记录;(4)银行必须进行监管,以防逾越限制的情况发生。

(三)对客体风险管理的对策

对客体风险的管理向来是我国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重心。客体风险中,信用风险的管理地位最重要。由于缺乏有效的外部风险防范及转移机制,不能通过外部的评级机构和征信机构对企业和消费者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价。所以,加强内部评级及消费者信用分析系统的建设在目前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商业银行如何防范信用风险范文5

首先,银行经营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

银行风险是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使其资产和预期收益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银行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战略风险类。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又称为违约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从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对大多数银行来说,信用风险几乎存在于银行的所有业务中。信用风险是银行最为复杂的风险种类,也是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包括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无法在不增加成本或资产价值不发生损失的条件下及时满足客户的流动性需求,从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包括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流动性风险。资产流动性风险是指资产到期不能如期足额收回,不能满足到期负债的偿还和新的合理贷款及其他融资需要,从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负债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过去筹集的资金特别是存款资金由于内外因素的变化而发生不规则波动,受到冲击并引发相关损失的可能性。

声誉风险,声誉风险是指由于意外事件、银行的政策调整、市场表现或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负面结果,可能对银行的这种无形资产造成损失的风险。

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银行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因为无法满足或违反相关的商业准则和法律要求,导致不能履行合同、发生争议/诉讼或其他法律纠纷,而可能给银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战略风险,战略风险是指银行在追求短期商业目的和长期发展目标的系统化管理过程中,不适当的未来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可能威胁银行未来发展的潜在风险。主要来自四个方面:银行战略目标的整体兼容性;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经营战略;为这些目标而动用的资源;战略实施过程的质量。

其次,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了银行风险。

由美国次贷引发的经济危机,在全球范围内殃及各行各业,而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是受到经济危机影响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经济危机使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的影响程度均加大,如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信用风险,在经济危机中会加剧,经济危机使借款企业经营停滞甚至破产,而借款人经营财务状况恶化,会使银行产生大量呆坏帐,加剧了银行的信用风险;另外,经济危机使国际金融环境发生恶化,造成汇率、股市大副波动、投资企业经营停滞甚至破产,加剧了银行的市场风险;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使银行内部工作人员受到影响,可能会加剧银行的操作风险。

最后,商业银行内部监管比外部监管有优势。

一般来说,我国商业银行受到的监管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外部监管和内部监管,外部监管主要指银监会、人民银行、审计署、外部审计机构等监督检查部门的监管;内部监管主要指银行管理层、内部审计部门等的监督检查。因此其监管具有及时性、全面性,这也是内部监管有别于外部监管的重要特点之一。另外,内部监管来自银行内部,监督检查人员一般对银行风险、银行业务流程比较了解,一般能够提出对银行的经营具有增值作用意见和建议,商业银行内部监管比外部监管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

综上,经济危机下银行不能仅依靠外部监管防范银行风险,而应该加强内部监管,银行内部监管不仅是重要的也是必要。

二、经济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加强银行内部监管的应对措施

在经济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该如何切实有效的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如何有效的防范银行风险,笔者认为,以下几点供参考。

1.重视银行内部监管

银行经营管理层必须正确认识银行内部监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经营管理中,必须始终贯穿科学健全的内部监管制度是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营的前提和基础的思想,把加强银行内部监管作为促进业务发展的宝剑,而不是认为银行加强了业务发展会阻碍业务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内部监管真正起到为业务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

2.了解你的员工

银行操作风险来自银行内部员工,在经济危机带来外部环境恶化的情况下,近期,各家银行发生案件的势头有所上升,分析这些案件的发案原因,大部分都是有银行员工参与的内外勾结的案件,这类案件在内部审计监管中很难发现,如何应对这类银行风险,笔者认为,目前银行类金融机构在为客户提供各类金融服务时,一般遵循“了解你的客户”的风险控制原则,此条原则同样适用于银行各层管理者对下属的日常管理中,即“了解你的员工”,一名合格的银行管理者,在日常的内部控制中除了通过加强培训学习,提高员工职业道德素质外,对员工的了解不应仅限于八小时内,应该对员工八小时外的情况也做到合理的掌握,即如员工是否参与赌博、其消费是否明显与其收入不匹配等。

3.提高银行内部监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教育

随着金融环境的变化,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业务品种、业务范围也不断的有所创新;随着高科技的应用,商业银行业务流程也不断发生变化,银行面临的银行风险发生的原因也多种多样,无形中加大了银行内部监管的难度,一名合格的银行内部监管从业人员,只有不断的学习提高,学习先进的内部审计理念,学习银行业务专业知识,只有这样,其在日常的检查中才能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才能真正体现其增值的作用。

4.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银行内部监管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建立的内部控制监管体系具有三道防线的特征:一道防线是指贯穿于业务经营过程中的适时监督;二道防线是指业务监督检查部门;三道防线是指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其中,一道防线和二道防线一般代表的是银行经营管理层的监督,而内部审计部门代表的是银行董事会对银行经营管理层的监督,因此,内部审计部门应该是区别于银行的其他内部监督部门,必须保持其行政上、职责和职能上的独立性,才能真正起到董事会对银行经营管理层的监督作用。

商业银行如何防范信用风险范文6

银银合作业务,顾名思义,指银行之间的各项业务合作,业务范围覆盖资产、负债、中间业务。以往人们对银银合作业务的认识和理解,大多限于资金拆借,对该类业务涉及的风险,则往往因交易双方都是“银行”,而将相关业务认定为零风险或风险极低。随着今年6月份我国银行业“钱荒”问题的出现,市场对银银合作、尤其是银行间资金往来业务风险水平的判断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银行间资金链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社会公众对整个银行业的信任危机。我们认为,风险作为收益的不确定性,始终存在于银行的所有经营活动和操作环节中。对于大多数商业银行来说,银银合作业务既是一类发展迅速的新兴业务,也是近年来同业市场聚焦的热点。如何对银银合作业务涉及的风险进行正确识别、科学计量和有效管理,将是决定该类业务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银银合作业务的主要品种,试对银银合作业务风险进行分类和简要分析,并对如何防范业务风险提出政策建议。

一、银银合作主要业务品种

银银合作业务的参与者,包括政策性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信用社、以及村镇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近年来,银银合作业务日益受到各家银行的关注和重视,业务创新不断出现,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业务发展呈现良好势头。目前我国银银合作业务主要品种包括以下几类:

(一)资产业务

银银合作资产业务是指银行之间相互提供资金或信用支持的业务,主要包括场内外资金拆借,债券投资、债券承销、债券交易,衍生品业务,担保与承诺,资产买卖、买入返售,票据融通业务,风险参与,以及银团贷款业务等。

(二)负债业务

银银合作负债业务是指银行之间吸收对方存款、拆入资金或卖出回购金融资产等业务。

(三)中间业务

银银合作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之间相互提供,如代签银行承兑汇票,代开信用证,代开保函,现金领缴、现金寄库、现金押运,资金结算,理财产品托管,销售理财产品,推介客户,咨询顾问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以及政策性银行发放贷款及结算业务等。

二、银银合作业务主要风险类型

银银合作业务的风险敞口主要集中于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这两个领域。根据业务特征及诱发风险的原因,可以将银银合作业务风险划分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以及声誉风险等五大类。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债务人或交易对手违约、或其信用评级、履约能力降低而造成损失的风险。对于银银合作业务而言,资产业务是最大、最明显的信用风险来源,信用风险不仅广泛存在于资金往来和债券投资等表内业务中,还存在于担保、承诺及衍生品交易等表外业务中。同时,授信项下的类中间业务也是信用风险的高发地。信用风险具有明显的非系统性风险特征,一般而言,诱发信用风险的原因主要有:银行经营管理不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内部管理蕴含风险隐患,股东或出资人人为干预银行政策经营活动以转嫁其自身风险,等等。

(二)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对于银银合作业务而言,资金往来业务是流动性风险最易发生的业务领域,目前,我国不少银行将同业业务作为管理流动性的重要工具,通过主动负债调整短期流动性,这在银行间市场波动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市场上出现的“钱荒”现象,就是流动性风险的典型体现。

(三)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风险和商品风险等四种,具有明显的系统性风险特征。对于银银合作业务而言,由于商业银行经营的资产主要是金融资产,利率波动会直接导致资产价值的变化,从而影响到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

(四)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可具体分为人员因素、内部流程、系统缺陷和外部事件等四类。操作风险广泛存在于银银合作的各类业务、各项操作和管理的环节。

(五)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负面评价的风险。声誉风险属于衍生性风险,但它却最具破坏性,是对商业银行经济价值最大的威胁,因为商业银行的业务性质要求其能够维持存款人、贷款人、合作伙伴和整个市场的信心,尤其对于银银合作业务而言,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是最重要的,商业银行一旦出现声誉风险,则很难在同业市场上取得良好发展。今年上半年市场上爆料光大银行对兴业银行的违约事件,曾一度导致光大银行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市场的恐慌情绪,正是声誉风险的典型案例。

三、相关建议

(一)客观看待和评价银银合作业务的风险水平,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银银合作业务是商业银行金融同业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广受商业银行关注的新兴业务。与一般法人相比,银行的资产规模大,扩张速度快,成立门槛高,受到的监管严格,资质水平普遍优于一般法人企业,因此,从总体上看,银银合作业务的风险水平低于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然而,硬币的另一面则是,因银行在社会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发挥的作用,银银合作业务一旦出现风险,其社会影响和危害程度将远远超过传统业务。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对于银银合作业务的风险进行客观评价,既不能盲目乐观,视其为零风险或风险极低,也不能矫枉过正,视其为洪水猛兽、甚至限制相关业务开展。

为有效管理银银合作业务可能面临的风险,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战略定位和业务发展实际,针对银行类客户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特点,建立银银合作业务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细化银银合作各个环节的要求,打造全天候、全流程、全品种的银银合作风险管理体系,促进银银合作业务风险控制能力不断加强。该体系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一是建立并完善风险管理政策制度,明确各类业务的风险缓释工具及其应用,明确各类业务的主要风险点及风险管控要求,明确在交易对手经营失败时的风险补偿和成本分摊机制,从而强化市场约束,促进形成市场化的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维护银银合作业务的健康发展和稳定运作。

二是建立银行类客户准入和评价体系,本着“严格准入、规范操作、分类管理、动态调整”的原则,根据银行类客户的资产资本规模、股东背景、公司治理、经营情况、财务状况、信用记录、内外部评级结果等因素,制定可量化的客户准入标准,对于重点业务,还应实行名单制管理,从而实现对银行类客户及其业务品种的准入、与不同客户的合作策略等进行差异化管理,并视客户和合作情况对评价结果进行动态调整。

三是规范开展对银行类客户的评级授信相关工作,严格授用信管理,加强用信后管理,在授用信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信贷制度的规定,合理确定授信方案,严格按照授信方案的内容开展授信项下相关业务,及时跟踪信用发生的全过程,包括制定用信后管理方案、资金账户监管、用信后检查与日常跟踪、担保物(人)监管、风险预警与处理、档案管理、收息与信用收回等。此外,还要建立授信尽职调查制度,建立健全资产质量监测、预警机制。

四是构建外部风险防控等级,确定专门的部门,牵头外部风险信息的收集、分析、汇总和报告,并对潜在的外部风险因素及其影响进行提前研判和分析,建立规范化的外部风险监测、预警、处置流程、并制定充分的应对预案,同时,加强对各级分支机构风险处置工作的指导。

(二)严格把关资产业务风险,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收益提升

银银合作资产业务主要面临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和市场风险。具体建议如下:

在信用风险方面,一是严格交易对手准入管理,必要时应实施名单制管理,二是纳入授信管理,确保在交易对手授信额度充足、可用的前提下开展业务,三是对于票据业务而言,应审查票据对应的贸易背景的真实性,严防“光票”交易导致的信贷空转,严防通过“假票”进行交易;对于担保承诺和风险参与类业务,也应审查相关交易和业务背景的真实性。

在流动性风险方面,一是加强流动性管理,合理摆布资产负债,确保流动性安全,二是有效选取和使用风险缓释工具,合理实现风险补偿,尤其是对于票据买入返售业务而言,还需考查第二还款来源的还款能力,三是加强流动性管理,合理确定风险承受能力并据此设置安全垫。

在声誉风险方面,一是审慎选择交易对手,二是高度关注交易对手外部风险信息,及时通报风险隐患,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三是在合作协议中明确交易双方的责任义务和纠纷处理办法,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在市场风险方面,一是加强市场化询价和报价,根据客户交易意向,按照价格优先的原则,择优选择利率较高的业务需求配置资金,二是做好资金预报和利率、期限匹配,统筹调剂资金,提高资金运用效益。

(三)高度重视中间业务风险,努力降低业务风险,规范业务管理

银银合作中间业务可分为授信项下业务和非授信项下业务两大类。其中,前者主要面临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操作风险;后者主要面临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

对于授信项下中间业务,如代签银行承兑汇票、代开信用证、代开保函等,由于业务极易诱发声誉风险,应视同商业银行自营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和保函业务等进行风险管理,且其相关管理要求甚至要比自营业务更加严格。2012年11月银监会下发的《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间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通知》要求,代签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受托方和委托方采取有效措施审核票据项下真实交易背景和债权债务关系、统一纳入授信管理、计算风险加权资产时信用转换系数为100%等,都体现了上述风险管理思路。

对于非授信项下中间业务,如现金、咨询顾问业务等,在信用风险方面,要加强客户准入管理,并在合作协议中明确规定双方责任义务和纠纷处理办法;在操作风险方面,要实现业务操作的准确合规,业务流程的科学高效,内部控制的严谨有效,并加强人员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素质。

(四)建立健全相关保障机制,实现业务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

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总是伴随着银银合作业务发展的始终,因此,要时刻绷紧防范风险这根弦。为有效防范并管理相关风险,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风险保障机制。

一是树立银银合作业务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和合规操作意识,建立银银合作风险管控合规文化。把风险管控建设作为开展银银合作业务的根基,不断完善银银合作制度体系,着力提升银银合作风险建设的精细化水平,推动银银合作经营决策行为日趋规范。需要指出的是,风险管理不仅仅是风险管理部门和法律部门的职责,也是同业业务部门的职责,事实上,同业业务部门恰是银银合作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第一道关口,因此,同业业务部门应负责本部门、本条线的风险管理和合规操作,相关从业人员也应加强风险管理意识,转变只重营销而忽视风险、只重眼前效益而忽视潜在风险的观念,从客户选择、调查评估、业务操作、用信后管理等各个业务环节严格把关,防范风险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