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科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思维科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思维科学范文1

思维结构是主体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基本认识内容在人脑中内化而成的思维框架系统。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认识主体的思维框架即“图式”,是通过主体的活动构建起来的,其机制是主体自身活动的内化(概念化)。但是,皮亚杰由于不了解社会实践和主体的社会历史性,因而不能科学地说明思维结构的形成。

实践是思维结构形成的基础,是沟通思维主体和客体的桥梁。列宁指出:“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这些格,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社会思维结构是在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反复进行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人类实践不断发展和认识不断深入的特点,决定了人们对任何事物的改造和反映的反复性。这种反复性,促使人们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种本质、各种联系以及事物运动变化规律性的认识,而这些认识又借助于语言、文字等向外输出,汇入人类认识的长河之中。在实践和认识的不断反复中,人们对事物的一些基本认识内容,特别是规律性的认识,就逐渐在人们头脑中积淀和定格下来,形成具有特定内容的主观思维框架,即“逻辑的格”,这就是社会思维结构。

在社会思维结构的形成过程中,通过“实践――认识”活动的不断反复,不同个体思维主体认识内化的结果必然是群体思维主体认识的内化。思维的主体包括个体主体和群体主体,而群体主体则是由个体主体组成的各个不同层次和规模的人群、团队乃至人类主体。思维主体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反复进行,既促使个体思维结构的形成,又通过个体认识的向外输出,导致群体性的更加社会化的思维结构的形成。因此,个体思维结构内容的有机结合,就构成社会思维结构。个体思维结构是形成社会思维结构的基础,而社会思维结构一旦形成,就对个体思维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规定和制约着个体思维结构的内容、功能及其完善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由于它承认了获得性的遗传,它便把经验的主体从个体扩大到类;每一个体都必须亲自去经验,这不再是必要的了;他的个体的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由它的历代祖先的经验的结果来代替。”个体的经验、知识扩大到类,就形成社会思维结构的内容,然后再以类的经验、知识的形式遗传给后代的个体。

在现实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思维结构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它的发展过程。因为新的思维结构内容的形成,就意味着思维结构内容的更新和发展。正是实践活动推动了思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实践活动是思维结构形成的必要条件,只有以实践活动为中介和桥梁,人脑才能从外界获取大量信息,加工同化外界信息,从而对实践中得到的认识内容进行吸收内化,形成思维结构的内容。另一方面,思维结构内容的性质和水平要受实践活动的性质和水平所制约。社会实践是推动社会思维内容不断转换更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前提和动力。人类在以采集渔猎为主的天然经济条件下,实践能力极低,完全依赖自然界,人们头脑中形成了对自然物的神秘和盲目崇拜的观念;而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社会,人类懂得顺应自然,但仍然“靠天吃饭”,人们大脑中便形成了“天命论”的观念;到了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工业社会,人类由于机器的发明,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大大提高,但由于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三废”的大量排放,也破坏了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人们头脑中就产生了“改造论”的观念。当人类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后,由于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们开始觉悟到人类应同自然界保持和谐关系,于是,产生了“协调论”的观念。科学研究史表明,科学实验中的每一重大发展和突破,无不伴随着科学观念的变革。例如,19世纪末以来,居里夫妇发现元素辐射现象,并在实验室分离出钋、镭等放射性元素,卢瑟福提出元素嬗变理论,并于1919年用a粒子轰击氮原子而获得氧的同位素,从而实现了人们的元素不能互变观念向元素可变观念的转换。

思维科学范文2

关键词:创新思维科学探究整合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

创造和创新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因为创造性结果主要是创新思维的产物,因此培养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1]。但是,我国长期以来从小学以致大学的教育教学方法过于机械模式化和书本格式化,严重影响了对人的思维的培养,尤其是对创新思维的训练与挖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科学探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创新教育打开了一个突破口,那么究竟如何充分发挥科学探究的优势来培养创新思维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科学探究及其要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科学探究不仅是一种学习内容,而且是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一个创设的学习环境中,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针对某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让学生亲历探究的全过程,以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结果。这一过程中可以把科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能动地获得对科学的理解。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对科学探究的手段、使用证据的规则、形成问题的方式、提出解释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有了亲身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听到或记住有关的知识或结论。可以逐步形成好观察、好提问、好探究的心理倾向;进而形成善于质疑,勤于思考,乐于表达思想、交流成果,并且乐于尝试创造创新活动,在自主探究中获取新知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最终形成较持久的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较强的实践、探索、创新的欲望和能力。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的构成要素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新知的获取、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融入这些要素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当然也不例外。

二、创新思维及其组成

创新思维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或问题解决过程所表现出来的能够产生新颖独创性产品与观念的一种思维方式。提高创新能力的根本是提高创新思维,是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训练[2]。

创新思维是一种很复杂的思维形式,其基本操作因素是整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整合思维是指在思维的过程中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重新组织过去所得的若干观念并找出唯一正确的答案,是创新思维中求同的形式,是创新思维不可缺少的前提。发散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针对问题将我们所得到的若干观念加以重新组合,从而找到多个可能的答案、解决方案、结论或假说的思维形式,它是创新思维中求异的形式,是创新思维的本质或基础。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包括:直觉思维,就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判断或抉择,一眼看出或猜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体现了思维的“概括化”、“简缩化”、“语言化”或“内化”,想象性思维等[3]。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它主要包括:①流畅性思维,能够出现若干可能的构想和答案;②变通性思维,以不同的分类或方式去思考,能够从某一思想转换到另一思想,或者以另一种不同的新方式去看某一个问题;③独创性思维,即思维的过程、方法或思维的产品具有新颖性、独特性;④精致性思维,在原来的构想或基本观念上添加新的观念,增加有趣的细节和组成相关概念群。

三、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创新思维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科学探究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

(一)整合思维的培养

整合思维所追求的目标是:做出正确的选择或者决策,并力求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科学探究需要“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要根据探究的目的和已有条件,选择正确的方案,并且整合已有的知识概念来选择需要的装置和器材,这正是一个整合思维的过程。在“分析与论证”过程中,对搜集的诸多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且要求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等进行高效率的整合思维,得出正确合理的结论,并排除干扰因素求取唯一正确的结论。在“评估”过程中,对发现的新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吸取经验,从经历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并用来解决新问题,通过不断改进找到最佳的途径,这些都是在整合思维中进行的。例如设计试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首先要根据实验目的,制定试验计划、研究试验步骤,设计出电路图,决定选用的元件和仪器,包括灯泡的型号、电源功率等,都需要依据相关知识来做出合适选择。对于所得电压,电流要进行数据处理,要尽量减小误差,最后得出初步结论。在“评估”时,对实验的操作过程进行检验、修正、评价等,整个过程也就是训练整合思维的过程(二)发散思维的培养

发散性思维包括流畅性思维、变通性思维、独创性思维、精致性思维等。在“提出问题”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发现问题可以培养流畅性思维;从不同于一般的角度来发现问题可以培养变通性思维;选择一个比较新颖的、与众不同的角度来提出问题,就可以使独创性思维得到更好的锻炼和培养。在“猜想与假设”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假设,并且要尽快地提出猜想和假设,这样就会很好的锻炼和培养流畅性思维;而且如果假设和猜想的角度很新颖,预测的方式很独到则有利于独创性思维的培养。在“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过程中,要根据目的和现实条件,尽可能多和快地提供活动方案,来培养流畅性思维;当一种方案不符合条件和目的时,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里寻找出新的方案,则可以使思维的变通性得到培养;如果设计的实验或者方案方法与众不同,角度更加新颖,独辟蹊径,则就会使独创性思维受到锻炼培养。当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时,为了培养流畅性思维可以尽量多的而且以最快的速度来提出具体的操作方式;当然在此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实验方式或者收集到的数据不适合整个过程的需要,这就需要迅速的转变思路,转向其它的思路,这样是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实际的实验或者证据的收集,会使活动者的见识拓宽,知识增长,高效率的补充丰富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有利于精致性思维能力的增长。“分析与论证”过程中当尝试着得出的某个结论荒谬不符合实际时,要及时转换思路,去试着得出其它符合实际的结论,这样的操作有利于变通性思维的锻炼;对分析论证的认识,会使原有的认识得到充分的补充,引申对事物的看法,这样正有利于精致性思维的培养。在“评估”的过程中,注意探究中还没有解决的矛盾,尽可能的发现一些新问题,并且尽可能迅速的提出新方案,这样就培养了思维的流畅性;而当发现原来的实验方案效率不高时,要尽快的提出新方案,不要总是对旧的方案迷惑不解,这样就同时培养了变通性思维和独创性思维;在吸取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就是对已有的认识体系的补充,这是培养精致性思维的最佳环节。在“交流与合作”中,要敢于提出新的看法,观点,要敢于突破常规的思路来看待问题,这可是培养独创性思维的最佳时机。

(三)直觉思维的培养

直觉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判断或抉择,猜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在“提出问题”过程中,使发现问题的时间尽量缩短;在“猜想与假设”过程中,对问题的解决方案迅速做出判断,并且能根据客观条件迅速而且大胆对实验结果做出预测,这些刻意采取的措施都是对直觉思维的培养。例如,在研究物理学中“电磁感应现象”中,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电能生磁”的知识基础大胆猜想“磁能生电”的结论,然后再设计实验来进行验证。

(四)想象思维的培养

想象性思维是对已有的表现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在“猜想与假设”过程中,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或者现象,对实验或者问题的答案进行想象,想象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来做出预测。在“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过程中,要在大脑中时刻想象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或者需要注意的问题,还要想象到相关因素的参与干扰,以便使计划和实验设计更加严密,以及尽量的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在“分析与论证”中,对造成实验或者活动结果的原因进行想象,以做出更加合理的解释和更加准确的描述。这些都有利于想象性思维的培养。

四、结束语

科学探究是一种创新活动,是推动创新思维的一种强烈和稳定的动力源泉,也是创新教育的关键环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运用科学探究的方式,采用科学探究的内容,学会发现新问题,发现新思路,形成科学的创新思维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苏富忠.思维科学[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思维科学范文3

比较思维是人类古已有之的一种基本的思维方法。所谓比较,就是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 从而确定其相同、相异之点。它是在事物的相互联系中辨别事物、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内在联系的一种思维过程和方法。比较思维是一种最基础的思维过程,惟其基础,所以不管形式和方法如何的千变万化,但是最根本的思维归向是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①异中求同思维,?又叫集中思维、聚合式思维,也称“异题同构”,是通过对相异的事物和现象,进行多层面和多视角的比较与探究,找出其隐性的内含的同一属性的本质特征。求同思维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通过求同,可培养综合概括能力,?找出它们之间本质上的共同要素,?促使新概念系统的衍生和形成规律性的认识;②同中求异思维,也叫分散思维,发散式思维,也称“同题研讨”。它是指从一个对象(同一主题)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或以不同的方法去探究、从而得出不同结论的思维。它的基本特征是充满个性化和变数,由于个人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的差异,同一事物对不同受众的思维刺激也多有不同,所以形成的认识往往会相异甚至相对。当代科学文化明显朝着整体化、综合化方向发展, 各学科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也日益增强, 这种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使得比较思维在当代科学文化的各个研究领域中受到空前的倡导与最广泛的运用。

通过比较思维,能使人超越民族文学的狭隘性, 突破某一种文化模式的局限, 将文学现象放到不同的参照系中、放到世界文学和人类文化的整体系统中作宏观、综合的考察, 这样立足点就高了、视野就拓宽了、视角也变得多方位、多层次了, 创造性思维便必然会被激发和调动起来。加之比较思维本身是一种求异思维,其思维意向在于同中求异,它往往能在“ 求异”中另辟蹊径, 于是常常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比较思维及其方法使学生能意识到过去不曾意识到的、或尚未明确意识到的问题, 引导他们从新的角度看出传统问题的新的意义, 抑或深化对某些文学现象的认识。作为一种批评方法和模式, 比较思维的确独具优势, 教会学生掌握并运用它,等于给学生又一把开启文学殿堂之门的钥匙。 授予学习方法、培养创造能力, 也正是教学所应追求的高层次目标。

一是改变教师和学生双方思维形式,建构科学的课堂模式。从根本上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进一步寻求和总结语言文学的共同本质与普遍规律, 将其提高到理论的高度。

二是运用比较思维科学地统筹处理教材。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对一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处理时, 既可以在这些比较系统的大范围内作某种全面的、整体的比较, 如对主题、文化背景、等做出宏观的、高屋建瓴式的比较,又可以将外国文学的许多重要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点进行分析、整理, 从它们的相互联系中确立起各种各样的、相对应的比较关系。

思维科学范文4

【关键词】课堂教学;数学思维;训练方法

依据《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和上海市二期课改精神,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作用的教育理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地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这种轻松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可见,教学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学生的思维。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有效的思维情境,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使教学内容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促使学生把学习活动变成自己的精神需要,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品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数学思维训练教学模式探索关于数学思维训练的课堂教学,目前还处在实验探索中。但根据思维训练的目标与指导思想,以及广大教师多年来的探索研究,以问题为中心、以教材内容为素材、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结构已初具雏形。依据数学思维的问题性特征,我们可将数学思维训练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概括为提出问题、展示新课、思维扩展。在这一模式中,教师是问题暴露、思维点拨、启迪和诱导者,学生是思维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获取者。

1数学思维及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是对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等)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理性活动。其能力主要是: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数学思维论是思维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构成数学课程论、学习论的灵魂。数学教材是以逻辑思维为主线,贯穿各个知识点。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是发展学生思维,发展思维不可能脱离教学内容独立进行。因此,我们可以有理由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是教学思维论在教学实践中的体现。

2学生数学思维受阻的两大常见原因

2.1数学思想方法缺乏。

由于学习方法的缺乏而严重制约学生的有效思维的状况普遍存在。在教学中发现,学生一遇到从来没有看到过的题目,就傻眼了,不会运用以往学过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因此永远只是会解决旧问题,而不会解决新问题。

2.2思维惰性造成思维模糊。

思维模糊主要表现在对关键信息感知把握不准,观察只停滞在感知表象中,即使撞上关键信息,也不能加工形成有价值的反馈信息,致使思路受阻,从而懒于动脑,久而久之,养成了思维的惰性。学生往往遇到难题,不是等着老师讲解、就是请教家长和同学,就是不愿去独立思考,这是学生思维障碍的最普遍原因。

3数学思维训练的若干方法

学生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这些过程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判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可以从以下五种方法人手。

方法1 情境引入法

创设问题情境,要具备有效性。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起点。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但在创设中不要过于牵强附会,如一位青年教师在执教“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公开课时,设计了如下的引入:“同学们,唐僧师徒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后,佛祖要奖励他们,在奖励之前,佛祖再考悟空。题目是:已知E、F是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AC上两点,并且AE=CF,求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你能替悟空解决这个问题吗?”,很明显,这位教师的情景创设,与问题本身毫无关联、牵强附会,是不妥的。巧妙恰当地提出问题,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能够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问题的提出,首先要从教材人手,寻找思维素材。其次是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再加工,设计一些具有疑问性、思维性、说理性、扩散性等特点的问题,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入思维角色,成为思维的主体。

方法2 概念剖析法

在概念教学中,要体现训练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及思维活动的深度,它集中表现在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规律,它要求学生在思维活动中,能深入细致地考虑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如在双曲线的概念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已有椭圆概念的基础上,对双曲线的定义:“在平面内与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是常数(小于这两个定点问的距离)的动点的轨迹叫作双曲线。”的理解时,可提出:

1.定义中“平面内”可以去掉吗?(不可以,若去掉就在空间上考虑了)

2.如果把定义中“绝对值”三字去掉,其轨迹又是怎样呢?(双曲线的一支)

3.定义中括号内的条件“小于”改成“等于”,这时点的轨迹是什么呢?(两条射线);若改成“大于”,这时点的轨迹又是什么呢?(无轨迹)

4.若定义中常数为0,则点的轨迹是什么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这样,对概念多提几个问题,既帮助学生全面而准确地掌握概念,克服思维的表面化,又能引导学生善于观察问题和深刻地思考问题,从而实现思维的深化。

方法3 空间模型法

探索研究的关键是学生的参与,思维操作的关键是激励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如:立体几何的入门教学时,可以这样提问学生:6支长短相同的笔能摆成4个三角形吗?同学们试试看!由于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仅局限在一个平面内,无论如何也摆不出来。这时,他们就会产生疑问,真能组成4个三角形吗?从学生的眼神中可以看到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时教师可予启发:如果这6支笔不一定放在同一个平面内,竖起几支试试看,从而把学生的思维推向空间,很快就获得了成功。接着教师给出正四面体模型,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通过这样的入门设计,能有效地打破已有的只在一个平面上思维的界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欲望。

方法4 过程渗透法

教学过程是知识的形成阶段,要关注学生思维的扩展。数学教学过程实质上是由一连串的转化过程所构成的。学生接受新知识要借助于旧知识,而旧知识的思维形式往往会成为新知识思维形式的障碍,因此,教师首先要抓好教学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数学知识的质变过程中,帮助学生实现思维活动的转折,排除思维活动的障碍,渡过思维操作的“关卡”,以实现思维发展。教师要切忌用自己的思维取代学生思维,要正确处理知识与思维的关系,即:“已有知识――思维――新知识”。知识是思维的基础,知识有助于思维,但不能取代思维。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思维潜力的挖掘,发挥其既是知识的产物、又是知识媒介的双重作用。

方法5 信心激励法

思维科学范文5

是的,我们曾经生活在僵化了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几乎同一的经济模式和社会生活方式,产生着几乎同一的思维模式;是的,我们曾经生活在“左”的氛围笼罩之中,前提和结论是既定的,由前提到达结论的逻辑通道也是既定的。小生产必然滋生资本主义,个体经济是小生产,个体经济必然滋生资本主义。简单的三段论使我们的思想变得无法再简单。我们不必再思考,也懒得再去思考。或许因为年轻,我们未曾生活在那个时代。但旧的社会舆论和心理氛围却时常以传染的方式潜入我们的心灵。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原有的思维方式。我们完成了学业,中学的或大学的,我们具备了生活所需要的经验,形成了具有对事物本质迅速识别、使思维几乎达到自动化程度的思维定势。我们不能没有思维定势,否则,思维便会杂乱无章、混沌一片。但福兮祸所伏,具有积极意义的思维定势,也会促使我们按照习惯性思路去考虑新的问题,使思维陷入窠臼。所以,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原有的思维方式。

成为驱动时展动力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旧的思维方式不可避免地已经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我们的思维应该是开放性的。市场经济使整个社会高速运转起来,到处充满了生命的活力。熟悉的逝去了,生疏的出现了,一切都在变,具有恒久生命力的变化和转瞬即逝的变化,汇成一股巨大的信息流,冲击着我们的大脑。知识总量呈几何级数的增长,信息如潮到处涌动,世界经济连成一片,国门洞开,如果思想仍偏安一隅,龟缩在原有领地,整个心灵将被窒息;如果拒绝新知识新信息,大脑将如死水无澜。

我们的思维应该是发散性的。传统的直线型思维已经不再顺应历史。市场经济冲击着大一统的经济体制,催生着经济模式和社会生活的多样化。不同所有制并存和不同企业相互间的多种联合方式;新产业的产生和产业间关系的急剧变化;利益集团的形成和相互间的牵动;生活方式富有个性和丰富多采。与之相适应,思维必须突破直线型的框架,不断向外发散,使思维弥散、跳跃、触类旁通,在风马牛不相及中看到相及处。面对同一个问题,尽量提出多种设想、多种方案、多种选择,使思路开阔。

我们的思维应该是创造性的。以经验为基础、在群体思维和传统思维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个体思维定势,如果失却了创造性,便变得死气沉沉。市场钟情于创造,如同历史钟情于创造一样。市场竞争中新的问题纷至沓来,现成的结论和凝固不变的逻辑通道已不复存在。市场是一个无情而公正的法官。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尺,一切将在实践中重新得到检验。如同马克思从哲学入手,恩格斯从经济学突破,两人都得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结论一样,在市场竞争中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不妨换一种思路,或许前面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思维科学范文6

小学自然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承担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课程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逐步养成科学思维方式与能力,最终养成应用科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生科学思维现状及分析

科学的思维方式与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至关重要,起到引领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但是学生在目前的科学课堂内,主动思考的学生很少,能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逻辑思考的学生就更少了。

经分析,造成这个现状的原因之一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依据皮亚杰认知结构理论,7至12岁的孩子基本上还在具体运算阶段,学生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缓慢发展的阶段,需要媒介支持其抽象逻辑思维。教师如果凭借单一教学方式,不通过思维媒介,学生便缺少支持,逻辑思维进行困难。其二,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思维教师难以捕捉,教师无法当场判断教学方式的有效性,往往从课后的反思中去搜寻。然而,学生思维极其隐性化,通过课后反思是很难达到良好的改善效果。

因此,如果能通过一种方式,既能给予学生思维媒介,又能帮助老师及时捕捉学生的思维,对于学生科学思维的进步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思维导图的简述与应用

“世界大脑先生”东尼・博赞创造的如瑞士军刀般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是一种用图表表现的发散性思维,而发散性思维则是大脑思考和产生想法的过程。思维导图能够用图表的形式将学生的思维方式加以呈现。

例如让五年级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时,可以事先设计简单的图表(如图1),显示实验步骤与要点,学生再加以补充、贴图,并且告知可以根据设计的需要添加图表。学生依据图表,不但有了思维的媒介与基础,科学思维变得方便,教师也能够通过这张导图捕捉学生的思维以便及时调整教学。

通过捕捉和表达思维过程,思维导图可以将大脑内部的过程进行外部的呈现,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显性化。本质上来说,它能够重复和模仿学生的思维过程。反之,通过呈现的过程,提升了学生对于自身思维过程的知觉度,反作用于大脑后,让大脑更加强大有力。

四、运用思维导图后的成果

通过思维导图的设计与在课堂中的运用,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不再需要凭空想象教师的问题与方式,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帮助,进行主动思考,让学生在具体运算阶段获得辅助式的阶梯,向形式运算阶段不断发展。同时,教师也通过思维导图捕捉学生的思维,改善自身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科学思维提供更好的平台。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