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的必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共享的必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共享的必要性

财务共享的必要性范文1

【关键词】 财务共享服务 实施 企业应用

1 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

1.1 实施财务共享的关键问题

财务共享在实施过程前要注意几个关键性因素,这些对于“财务共享服务”在企业中的是否能成功实施起着关键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将这些因素分为软性和硬性两大类。财务共享的关键问题是在实施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每个实施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公司的实施人员应该结合实施的各项进度在适当的时间保证关键的问题得到足够的重视。

1.2 实施财务共享的必要性

企业在实施财务共享时应当全面意识到财务共享对企业能够带来一定的优势。可以从几点发现实施财务共享的必要性:(l)加速了企业标准化的进程,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及水平。(2)降低了企业的各项运作的成本,大大减轻了人力的负担。(3)加强了企业财务管控的能力。(4)提高了企业的整合能力,确保企业核心的竞争力。

1.3 实施财务共享的过程

在企业中一个“财务共享服务“的模式的实施过程通常包括评估、设计、构建、部署和运行这几个环节。在企业实施这一模式过程中,评估是整个环节的基础。通过项目的评估可以确认财务共享服务的中心方向和范围,对企业的运作进行优化。在企业的项目设计阶段,执行人员的沟通和自身能力是相当重要的,其中具体包括:分析客户的组织结构、组织管理技术人员的聘用、编订的招聘计划及培训计划等。在设计工作完成后可以进行财务共享的构建工作,其中包括:构建管理的框架、创建公司主要的绩效标准指标、集合培训的各项资料等。最后则要进入部署和运行这两个阶段,主要的目标实施任务是:实施在之前设计评估的内容、开展各项服务的培训、执行人员的过渡计划、确定对客户服务水平的协议等,并开展其它改进的项目。

1.4 财务共享服务的注意事项

为了把“财务共享服务”这一个模式能够更好的运用在企业当中。我们应当从几个时期去注意。其中包括:(1)实施财务共享前的前期准备;(2)实施财务共享的建设期;(3)企业“财务管理服务”的稳定期;(4)企业的“财务管理服务”的发展期.

2 财务共享服务在企业的应用

2.1 某A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案例

A企业是一家在国内规模较大、经营范围广,分支机构分布在全国的一家证券公司。2007年2月,开始对“财务共享服务”这一模式开始准备启动;从7月起,企业开始集中交易、会计核算也集中的处理并开始全面的上线,并且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到11月起,A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打破了以前的点布式财务运作模式,实现了全公司的财务集中管理的目的。那么A企业如何实施财务共享的呢?它通过以下几个步骤:

(1) 首先A企业重新组织了内部财务管理体系的结构。它根据现行的三级链的组织结构:企业总部、各地域的分支结构的管理部门和营业部门。A企业在总部创建的中心和各分支机构设立一个集合点,开始统一的进行监督、查账、记账、支付和审核等工作。在企业总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企业总部财务会计中心,还有管理总部的会计中心,它们三者之间紧密而又不可分离。

(2) 其次A企业调整了财务管理的模式。A企业的各分支机构统一的处理业务,从而提高了企业财务数据传输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让企业的总部有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企业的财务报告和分析上面。

(3) 最后A企业优化了财务共享服务的各项程序。

2.2 企业实施了财务共享带来的成效

A企业实施了财务共享后,企业的财务处理流程变得更加流畅也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成效。一是强化了企业管理的内部控制,降低了运营管理财务的风险,统一了企业资金的管理监控,降低了企业的支付风险,减免了其中不必要的手续费。二是统一了企业的制度,保证了企业战略的执行。也统一了企业核算规则,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各项效率与服务质量。三是提高来了企业的管理能力,使得原本复杂繁琐的工作分成几个模块,为服务人员降低了能力,让更优秀的人投入到其它财务发展决策中去。四是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减少了工作量。

2.3 对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提出意见

在实施“财务共享服务”这一模式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这一模式在企业中的各个发展期。应该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去发展,绝对不可以随波逐流,一个创新的管理理念,企业改变思维的方式,各部门之间的团队合作,人员的再分配都是要注意的。在组织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时,一定要配备专业的人员,不能盲目的组织。当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调整时,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各方面因素,在传输数据过程中一定要仔细慎重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财务共享的必要性范文2

[关键词]高校 财务管理 信息化

一、实行财务管理信息改造化的必要性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的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大多数财务人员只是用电脑记账,而并非核算,电算化水平较低。要适应高校不断发展的形式,高校的财务管理必须更得上高校经济发展的步伐,以解决高校经济日益复杂的问题。由此看来,高校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一)高校财务管理职能强化。随着高校办学自的扩大和办学经费来源结构的变化.高校财务运行已经改变过去“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的局面,高校财务管理职能不断强化。一方面,要求提供质量更高、更加全面的会计信息,为实施财务管理提供依据。另一方面,通过财务信息化改造,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二)目前,各个高校为了解决生源不断增多的情况,在各地纷纷设立分校区,对于高校的管理来说,无疑变得更加复杂,也对高校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挑战,原来的人工核算已经完全不能满足这种情况,电算化的实施也越来越必要。高校必须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解决异地核算等财务管理问题。

(三)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可以满足财务公开化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财务公开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同时也加强了学生以及高校工作和管理人员对于财务信息的了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财务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保证各个环节的透明化,公开化、公正化。

(四)高校的整体运作都需要各个部门高效的工作支持,高校的快速发展,对高校的管理方法提出了挑战。科技化、信息化才是高校管理必然的发展趋势。由于高校的财务管理越来越复杂,原来的人工运算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财务管理的需求,而且,在人工化失误现象频频出现的情况下,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更加凸显。

二、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信息不准确给财务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也为高校财务管理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由于之前很多信息都是人工记录的,在进行信息化改革之后,高校的财务信息的录入有很多错误,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在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之后,由于财务管理系统的不完善,在进行财务信息录入以及更新时也容易出现很多差错,比如各个部门分别进行信息更新,而由于系统错误,导致财务信息出现差错。

(二)信息共享性能差。目前,很多高校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信息的共享性能较差。这是因为在进行管理时,管理信息系统并没有一个一致的规则。这导致一个部分在查看另一个部分的信息时出现困难,而且容易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并容易出现失误,信息统一化程度不高,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作不便,与信息化改造之前没有太大的差别,这造成部门之间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工作质量也得不到提高,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也并没有达到真正的目的。

(三)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足。就目前财务管理人员的情况来说,计算机水平差,只懂得普通的输入工作,对于深层次的核算,设计则只是略懂一二,这样是完全不能满足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要求的。而且,财务管理人才缺乏也是制约高校财务管理发展一个瓶颈,高校在引进人才方面仍有很多工作要做,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现有人员的培训上,还应该注重兼具管理以及计算机应用技能以及软件设计的综合型人才,这是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提高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议

(一)充分考虑数据的共享性、 系统性、 扩展性,使用标准的对内与对外接口

从理论上讲,理想的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要得到的是这样的一种情形:财务数据之间高度共享,即各数据管理系统之间实现数据的 “无缝” 链接。目前,各高校对此方面的工作也正处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这种数据系统之间的集成管理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 1.开发集工资管理、收费管理(学生收费和其他行政事业收费及代收代缴等) 、 资产管理和账务管理等于一身的高校集成式电算化管理系统。2.财务管理软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校事业的发展、 留足开发空间、 统一识别码、 数据通用。只有具备实用性、 通用性和可扩展性的财务软件,才能满足迅速发展的财务网络化工作的需要。

(二)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人是任何工作的核心力量,对于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也是如此,从上一部分分析的财务管理容易出现的各种问题可以看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为因素,都是可以避免的。因此,要做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十分必要的。要实施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必须要从财务人员下手,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水平,学校可以专门设班对财务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不仅要加强对于现有员工的培训,还应该重视人才的引进,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进行考察,尤其是专业技能的考核,要能够满足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需要,即要配备具备系统维护以及懂得二次开发的技术人才。

财务共享的必要性范文3

关键词:货币资金;ERP系统;实时监控;资金安全

货币资金是指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产,根据货币资金存放地点及其用途的不同,货币资金分为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货币资金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持有货币资金。货币资金具有高流动性和高风险的特点。

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系统,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有效地组织和计划企业资源,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综合管理平台,它通过数据的集中、资源的共享,将本单位的人、财、物、产、供、销及相应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管理流、增值流等紧密地结合起来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

一、ERP系统环境对传统货币资金管理的影响

(一)对货币资金管理理念的影响

传统的货币资金监控主要是针对资金收入、支付过程的监控,要求财务人员自觉进行经常性的对账工作,而ERP系统则通过信息技术平台,数据的集中以及资源的共享,不仅单单要求对资金收入支付过程的监控,更要求从资金源头开始控制,体现对整个资金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

(二)对货币资金管理模式的影响

传统的会计业务流程远离经济业务流程,会计活动只是侧重于事后的核算和反映,不能达到对货币资金实时监控的目的。ERP系统中,则将企业的价值链结构转变为以财务为中心、业务为主体, 业务流程与会计流程有机融为一体的体系,为货币资金的实时监控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

(三)对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的影响

传统的会计核算应用模块主要是单机版,即使是集中管理模块也很难集合其他部门的经济业务流程,只是单一执行财务应用软件。而ERP系统则综合应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为企业管理提供了跨越时空障碍的实时共享的信息管理平台,无论何时何地输入企业经营活动的业务数据,系统都能够自动生成物料信息、资金信息和控制信息,从而可以实时反映企业的货币资金信息。

(四)对财务人员的工作模式的影响

财务人员传统的工作模式是手工编制凭证,即使是计算机操作也只是纯粹单一的财务核算,而ERP系统则将财务人员的工作模式转化为对系统自动生成的凭证进行审核的角色,财务管理的工作内容也更多地转向了企业的管理分析和决策支持,财务人员的管理与控制职能更加的突出和有效。

二、货币资金实时监控的必要性

(一)实时监控

所谓实时监控,一般是指利用软件对系统运行的过程进行同步的监控,目标是在较短的时间内,以尽量少的人力、财力、物力消耗实现控制的目的,促使输出达到最佳状态。

其日常监控具体可以细化到每周、每日、每小时以及实时在线等。

(二)货币资金实时监控的必要性

1、有利于保证本单位货币资金的安全性。

2、有利于保证本单位货币资金的完整性。

3、有利于保证本单位货币资金的合法性。

4、有利于保证本单位货币资金的效益性。

三、加强ERP系统环境下货币资金实时监控的几点建议

(一)管理理念创新,确定货币资金实时监控体系“三零”的管理目标

通过转变资金管理理念,构建货币资金实时监控体系的目标---“三零管理目标”,即资金管理“零\"\"风险,资金控制“零\"\"距离,资金结算“零\"\"在途。通过建立支持资金实时监控管理的信息环境,满足企业经营业务和管理监控的需求。

(二)构建货币资金实时监控信息平台

在ERP这种集财务核算、经济业务一体化的网络运行环境下,逐步构建一个货币资金实时监控的信息平台。当经济业务发生时,系统收集该事项的时间、内容、金额、人员等相关项目,通过资金监控准则的衡量和内部稽核的监督,对符合标准、核算要求的自动转换为凭证模版,生成资金的实时分析报告,为企业日常信息使用者提供准确、及时、集成的信息。

(三)建立货币资金的全过程实时预警监控功能,加强资金的动态管理。

在ERP系统环境下,可以利用其能够有效整合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这一特性,将事前、事中、事后会计控制相结合,建立起完整的货币资金全过程预警监控功能,从资金收入的监控扩充到涵盖资金支出的全过程实时预警监控,真正实现财务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的职能,实现货币资金的全过程管理。

(四)扩大人员培训范围,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目前,财务人员的工作重心逐步从传统的会计核算转向管理分析和财务决策上,财务人员的管理和控制职能更加突出,对财务人员的素质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单位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在财会人员中全面推进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等方面的教育,并随时对其进行监督和检查。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和发展,实时监控是会计控制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对于货币资金这种企业发展运行的“血液”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

ERP系统下的货币资金实时监控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依托ERP等系统的信息集成共享,更需要得到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以及外部银行的相互合作。只有将ERP体现的这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与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对本企业资金的实时监控管理,提高资金的周转速度和使用效益,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提高财务工作的综合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建升. 基于ERP环境下会计业务流程重组的探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6.

[2]

邱均平,刘焕成. ERP:中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J]情报科学, 2001,(10) .

财务共享的必要性范文4

【关键词】财务共享 财务集中管控 融资成本

一、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等制度创新极大的释放了我国的经济活力,但由于进20年的制度创新减缓,从宏观上来讲,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人口红利,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在2014年开始的“新常态”发展,必须改善制度质量,依靠“制度红利”持续经济的发展。而从微观来讲,我国企业的发展也极大受益于“人口红利”(低价的劳动力成本)以及能源利用――粗放式发展,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倒逼之下,我国一些大型企业在做大做强、走出去的过程中,“大企业病”的凸显日益严重:一方面,管理成本居高不下,信息透明度与管控力弱;另一方面,制度繁琐以及组织机构官僚化等问题十分突出,使得一些企业集团陷入繁琐的日常操作管理与职责扯皮当中,尤其是价值链中的辅助部门严重拖延了前方业务部门的拓展速度,已各自利益为中心、各自为战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提高财务管理工具的内嵌性,提高财务的集中管控能力势在必行。

二、背景分析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的可获得性显著提高,成本大大降低,使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创新有了基础支撑,而财务共享就是在财务方面的典型创新。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是“盈利目标实现”、“可持续增长保持”和“财务风险可控”三者的平衡。财务共享作为企业组织管理的重大变革,可将公司内跨组织的资源集中在一起,以更低的运营成本和更优质的服务为多样的内部合作伙伴提供专业服务,以最终提升企业价值。例如海尔集团的财务公司、2005年通用电气(GE)在中国市场实行“现金池”管理,在资金方面大大提升了资金的“共享”,降低资金成本的同时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周转率。

目前我国的财务共享尚处于探索发展的初级阶段(1.0版),大多数研究基本立足于财务共享的适用性、流程构建、关键因素分析当中,用友作为财务共享服务的提供者之一,其调查报告也显示目前我国企业建立起来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际上以资金和人员的集中为主,而会计流程、信息共享方面,各公司的时间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

由于我国境内现在对财务共享的应用处在探索阶段,从2005年中兴通讯实施财务共享为起点,现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逐步探索财务共享的道路,许多中介服务机构也希望在这方面做得更加突出,力求为企业提供更加全方位的服务。而众多学者从2008年至今,以各实施企业为对象,进行案例分析,总结财务共享实践的相关内容:适用性、构建方式、关键因素(调查问卷的形式)、预期可达到的效果,故本文希望通过在分析财务共享的基础上,以分析各公司进行财务共享的动因。

三、动因分析

共享服务最先在一些跨国公司或巨型公司尝试实行,可促使组织的扁平化,是企业发展战略、组织战略变革的产物。财务共享不同于财务的集中化,也不等同于财务的“外包”,大多登榭鱿拢可以认为是“内包”,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仍作为公司的一个业务部门,但是单独核算。20世纪80年代,福特公司是欧洲第一个在其内部设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而我国,正处于各大型公司尝试的热潮,分析其在企业盛行的内在原因,也是财务共享良性发展的必要前提。企业规模扩大,横向、纵向的快速扩张,使内部信息的传递层级、物理距离加大,而企业外部的信息传递越来越快,这就迫使企业进行改革,从而提高企业内部信息传递,来提高企业的决策速度,即决策对于信息集成与共享度的需求。

具体而言,财务共享的动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成本可降

1.通过统一授信可降低融资成本:其中涉及与银行的统一谈判:谈判授信条件、授信方式及合作细节;统一担保:由集团总部提供统一的信用保证;统一评估:银行可对企业进行统一的信用评估。因为通过一系列的统一,可以借助大集团宏厚的资金、信用背景,以较低的利率筹借资金。

2.合理结构安排与财务流程可降低营运成本:结构安排主要是指集团内财务结构,从每一个分支机构单设财务机构进行分江而治变为集团内统一设置,将一些不必要的冗余结构撤去。人员的精简、资源的有效利用,均可提高营运效率,降低营运成本。财务流程是纵向上的扁平化,减少信息传递的时间和物理流程,从时间上取得成本的控制。

(二)风险可控

1.统一对外的负债:即为总量控制。如果企业结构较复杂,层级多、子孙公司数量较多,财务权利如果都分散到每个子公司,那企业对于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的把控可能就比较弱,再加上一些财务情况未能在财务报表中反映,那么,如果一旦有一点危机,则可能是爆炸式连锁灾难。若将财务集中管控,将企业总体的负债总量控制在一个范围内,那么企业的风险也是可控的。

2.通过资金的集中可实现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监控,降低各自为阵的风险:所谓资金的权利的把控,就是对子公司核心权力的把控,一方面能清楚每一个子公司每一时刻的具体动向,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调控使各个分部协同发展,符合企业整体的战略,齐头并进,蓬勃发展。

3.提升数据的透明度、监管透明度,满足合规及监管要求:提高透明度,一方面可以使内部决策更加合理,另一方面,在对外披露时,集团总部也可以做到心总有数,同时可以协调内部“专业化”人士通过专家指导的方式,将其智慧最大化,运用到每一个部门。

(三)效益可期

1.融资成本降低: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方式,一是创造收入,二是降低成本,而融资成本的降低,就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利润。

2.提高投资效率:资源集中配置的内部机制可提高项目筛选效率防止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集中对比之后,可以从集团的高度选择回报率最高的项目或者战略发展所需的项目,而不是各部门为了使用完资金或者因为资金不足而造成的过度投资或者投资不足。

另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财务共享的实施涉及企业集团内部的权力分配问题、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的关系,以及财务共享对信息技术和人员的要求等方面的问题,企业在实施财务共享的过程中,不可能是完全模仿、一成不变的照搬照抄,应该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业务特点、企业地理位置分布、资金特点以及人员特点进行自我改良,匹配式协同发展。而企业实施财务共享要从传统封闭的纵向式思维向横向、开放式思维转变,强化各方面的共享与集成,实现各职能部门和各内部系统之间高质量的财务沟通。

参考文献

[1]张志檩.共享服务中心漫谈[J].数字石油和化工,2007(8):25-30.

财务共享的必要性范文5

[关键词] 财务共享中心;发展现状;创新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1. 019

[中图分类号] F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1- 0041- 02

1 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1.1 企业经营管理存在问题的客观要求

企业规模化、集团化后往往会遇到经营管理中的诸多问题,为了寻求突破企业集团不得不进行财务转型,而财务共享中心正是重要途径之一。一是集团化后分支机构增多,管理成本日趋增高的客观要求。在原有管理模式下相应配套的职能机构、管理人员必然会相应增多,其后果就是管理机构规模趋于庞大、管理成本不断增高。二是会计信息透明程度降低和总部控制能力减弱的客观要求。集团内各会计主体往往由于核算标准不尽相同而使得各主体之间财务数据的可比性受到影响,各会计主体由于处理速度的不同、数据较为分散、层层审批报告总部的流程较长,最终总部的管理和监督效率大打折扣。三是经营管理灵活程度降低的客观要求。集团化后各岗位员工往往是按照“标准”来被动化处理各自职责内的工作,其主动性难以有效发挥;集团管理职能复杂化后管理层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处理诸多辅助职能工作,从而只有部分精力甚至无暇顾及企业的战略职能,最终企业集团战略愿景难以实现。

1.2 财务共享中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财务核算集中后实现财务处理标准化、流程化、规模化,大大提高了处理效率,并且实现了规模效益,降低了管理成本。比如永辉超市实施财务共享前和现在分别有200多和近400家门店,实施财务共享后和现在其财务人员分别为近500和430余人,实现了成本和效率双丰收。二是业务流、员工流、信息流实现集中化,从而有利于优化业务流程和实现流程再造,有利于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有利于财务数据及时快速有效的处理和利用。三是便于总部监督与管理、分析与决策。各分支机构的财务信息统一审核,从而保证相关预算和支出在过程中得到监督和管理,总部得以及时分析和决策。四是有利于实施和完善企业战略规划,一方面财务共享中心使得管理层从繁重的辅助职能中脱离出来,从而集中精力投入到企业战略规划之中,为实现企业长远发展而努力;另一方面当企业新的分支机构建立之时,财务共享中心能够及时为其提供系统有效的职能服务。

2 我国财务共享中心发展现状

十多年来,伴随着企业电算化革新、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我国财务共享已经从概念期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本文基于我国转型背景,查阅安永2015年对中国53家企业、19个行业的财务共享中心的调查数据以及其他资料的搜集,从四个方面对我国财务共享中心发展现状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2.1 总体发展情况

近五年来财务共享中心得到快速发展,近44%的企业集团是自行建立的。第一,从服务子、分公司数量来看,83%为30家以上提供服务,可见大型规模企业比较倾向于建立共享中心。第二,从建立目的与实现价值来看,大部分企业是为了实现业务流程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加强集团的管控能力,从而实现规范管理、加强控制力、优化流程的首要价值,进而实现落实财务政策、节约财务成本等其他层次的价值。第三,从取得成功的因素来看,管理层的大力支持居首要地位,同时还需要标准的流程、科学的系统以及清晰的责任的辅助。第四,从面临的挑战来看,如何建立有效、科学的信息系统是企业面临的普遍挑战,而人员招聘则挑战最低。

2.2 中心布局与业务流程

首先,从选址来看,约有64%的财务共享中心所在地与总部地址一致,可见我国财务共享中心主要是附属于总部,依靠总部的资源和支持来实现中心的有效\作。其次,从布局来看,约有56%属于单一中心模式,部分企业还按照区域、流程或辅助设置多个中心,从而起到互为补充的作用。最后,从业务流程看,在纳入流程的18项业务中,费用报销、往来款项、总账、资金结算和财务报告是应用最广泛和最容易实现的业务流程。

2.3 员工构成与管理

首先,员工数量出现分化:60人以下的占50%,而200人以上的占到19%;员工学历本科学历占到了75%,说明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本科生成为用人首选。其次,从员工招聘和培训看,总部负责的占50%,中心自己负责或专设人事部门负责的占41%;同时,94%的财务共享中心未与高校建立招聘或其他合作关系。最后,从员工激励来看,主要集中在岗位晋升、国内轮岗和荣誉称号评选等方面;从员工考核来看,主要是围绕工作效率、业务质量和客户满意程度等方面。

2.4 运营与绩效管理

首先,评价财务共享中心与员工考核相呼应,主要围绕业务效率、客户满意程度以及业务质量展开。其次,从绩效考核看,66%企业每月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及时改进、自我修正,并且有30%建立了客户服务部门,从而不断优化服务、提高质量。最后,大部分财务共享中心认为其是成本中心和服务部门,66%的共享中心由总部负责成本,同时61%的共享中心并未对外进行服务输出,但正在向商业化方向转变。

3 我国财务共享中心发展与创新展望

3.1 加快技术革新,顺应时代变化

第一,依托大数据、云计算,提高企业财务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企业集团化后,其财务数据规模会愈加庞大、结构会变得愈加复杂。因此处理效率以及信息安全等问题是大数据时代企业面临的挑战。但是企业应积极利用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以实现技术革新,进而实现自身价值的突破和数据处理分析及应用能力的提高。第二,变革财务共享中心信息系统,广泛提高企业运营效率。财务共享中心应重点加强传统费用控制系统向支付管理、作业共享、质量管理、绩效管理的多维功能发展;着重有效保证影像系统实现会计档案电子化以提高审批效率、强化风险管控、提高员工作业效率、降低实物管理风险;通过银企互联实现资金管理交易的平台化,进而实现资金划拨自动化、相关凭证自动化、对账自动化、项目划分自动化等功能,有效把控资金支付风险。

3.2 加快思维变革,创新管理理念

伴随财务共享和财务转型的到来,传统财务管理思维很难应对未来发展的考验,因此从管理模式、思维模式上要加以改变,实现财务共享中心的转型升级。第一,创新科学管理,改变固有的成本效率思维。不应过度追求提升效率和质量,应该重视员工主观能动性的提升,把对员工的人文关怀、职业发展激励与企业的价值目标、质量效率相互结合,从而能够使员工迸发活力,实现企业绩效的提高。第二,刚柔并济,实现财务共享中心的灵活性。企业财务服务面临的需求日渐多样化,因此过度强调专业化分工、单一作业标准、高效率的刚性管理可能会过犹不及,刚柔并济可以实现员工一人多能、质量控制由事后转为事前和事中控制,提升企业应对不确定性挑战的能力。

3.3 由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发展

目前我国财务共享中心很少有采用内部和外部经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运营的,这导致的现实问题就是其成本基本上是由集团总部承担。因此如何使其成为企业集团的利润创造中心也是财务共享中心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首先,企业集团需要完善财务共享中心的运营机制,在积累运营经验的同时完善成本核算系统,完善财务服务计价、协议等流程,从而形成工作高效、同业低成本的核心实力。其次,如果要走向市场,员工的业务能力以及管理人员的能力将面临更高的要求,要提高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还需要营销能力和客户维系能力。最后,由于独立建立财务共享中心需要较高的投入,没有达到一定规模化的企业如果勉强运营和维持将很可能面临成本无法弥补甚至亏损的风险。因此,这对于业务成熟的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心而言是重要的盈利机会,通过进行财务服务共享可以实现双赢的局面。

主要参考文献

[1]费春勇,顾治国.财务共享中心IT系统解决方案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4(18):31-33.

财务共享的必要性范文6

财务流程再造的内容

1.财务流程分析

财务流程分析要运用多种不同的技术手段,理解和把握现有财务流程的特征、基本内涵和缺陷,分析核心的价值创造流程,寻找价值提升的空间,从而为财务流程再造提供决策依据。财务流程分析包括下面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外部因素分析,主要是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各类外部因素,如市场、竞争、宏观环境等;二是内部因素分析,主要是内部管理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和价值创造能力,如管理制度和文化、人力资源等;三是具体作业流程的效率分析,如研发设计流程、生产、营销等的作业效率等。

财务流程分析的一处重要目标是寻找再造的关键财务流程。一般来说,并不是企业所有的财务流程都需要再造,事实上,企业业务流程体现了“二八规律”,就是说创造企业80%价值的流程原则上只占企业业务流程的20%。因此,企业在进行财务流程再造之前,必须通过财务流程分析,寻找关键的20%的财务流程,对关键流程进行深入的、全方位的分析,这是再造工程包括再造财务工程成功的前提之一。

2.财务流程的优化及重构

财务流程改造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流程系统改造;

二是流程重构。

财务流程的系统优化实际上是在分析现有流程的基础上,对现有流程进行整合,使系统更加优化,从而创建出新流程。财务流程的重构则是着眼于企业营运的创新考虑。对财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一般而言,系统改造用于短期绩效改进,比较全新设计流程而言,风险较低,但随着时间推移,绩效的改进程度会逐渐降低,因此要保证企业绩效的持续改进,就必须对企业财务流程进行持续化的改造。系统化改造现有的业务流程,其中的重点是从客户价值出发,消除或减少流程内部的非增值作业。调整和整合核心增值作业,从而提高企业绩效。

3.企业财务流程重构的几个方面

企业财务流程重构是企业开拓中长期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通过重构财务流程,为企业绩效的飞跃打下良好的基础。一般而言,企业财务流程重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融资机制的再造,融资机制涉及宏观环境和企业内部两个方面。再造健康的融资机制不仅需要健全的金融体制,完善的商业银行管理,建立健全资本市场的各项功能,而且需要明确企业的产权关系,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使资金能够在社会再生产的价值链中有序快速健康流动;

二是企业投资机制再造。企业要健全会计信息系统,提高对外部环境变动的研究、预测和分析,提高企业内部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监督、内部控制,强化投资责任;

三是规范企业财务信息的生成和披露机制。我国国有企业的利润计量不稳健,利润虚假比较严重,存在较为严重的欺诈现象,因此必须再造财务信息的生成和披露机制,这不仅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国家宏观经济的稳定。

财务流程再造的必要性

伴随着管理会计学及国际化的财务管理科学的发展,与企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正在发生重大转移,企业财会人员的工作重心发生了重大转变。这种转移使财务管理人员花在编制报表和提供报告上的时间越来越少,而花在通过财务分析促进企业价值增长及协调企业综合发展、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上的时间越来越多。财务管理的作用在企业管理中担当的全新角色已初显端倪。为了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会计核算水平,确保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建立一个科学、规范、适应国际化管理要求的财务管理体制,就要结合信息化建设来制定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建立统一的财务数据操作平台,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服务。从而达到会计信息真实完整、会计核算规范有序、会计监督及时有效、会计信息资源共享、有效支持经营决策的目标。

我国企业进行财务流程再造的必要性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绝大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初步建立了以《企业财务通则》为核心,以企业内部管理办法为补充的财务管理体系。然而在实践中,仍有为数不少的企业对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认识不够,企业财务管理体系、财务管理流程很不合理,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我国大部分企业财务管理的弊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理财观念淡薄。在一些企业经营者的头脑里,财务就等于记账和报销,完全忽视了财务管理的决策职能。因而上至领导下至员工,普遍都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缺乏基本的认识。在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投资决策中,往往凭领导经验进行决策;财务制度不健全、不规范、不科学,甚至存在较大漏洞。

其次,企业财务管理职能单一。传统财务的内容和方式都比较简单,在迅速变化的国内、国际市场上,企业的财务部门不仅要担负起资本融通、投资决策、成本控制等职能,而且要在质量管理、价值链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最后,与国际经济接轨,融人国际经济一体化是必然趋势,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财务管理思想和方法,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实施企业财务流程再造,进行全方位的企业财务创新,是我国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

 

财务流程再造的内容和必要性相关文章:

1.企业流程再造的必要性

2.财务提升企业价值

3.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