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体育课工作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体育课工作计划范文1
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教育”新课标,把“生活教育”的理念渗入到新课程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同学受.在高中学习中,文化课固然重要,可是身体素质也是很重要的,这就是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的问题了,所以说在高中的时候,体育和健康教学必须要实行下去。
二、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进入高二上期,身体素质较初中有了明显提高,各方面能力也在提高,而同时学习任务较重,这个时期的教学要注意教学的艺术,要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使学生在体育课上全员参与,提高身体素质,减轻学习压力。
三、本期学习的主要任务和目的
本学期教学内容为高中体育第一册: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田径、体操、球类等内容。学生虽然进入了高中,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的自觉性、主动性仍较差。为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去练习,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素养。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能力的培养。
学习目的
1、深入了解体育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手段,懂得体育锻炼对身体的作用,增长体育知识,并自觉地进行身体锻炼。
2、学习一些基本体操,加强协调性练习。通过素质练习,提高学生跑、跳、投的能力。进一步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内脏器官机能的发展。
3、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上期所学的内容。使之学为所用,提高体育达标成绩。
4、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顽强拼搏精神、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学措施
1、课堂教学时尽量利用学校现有的场地和器材,力求基础知识教学与基本技能训练相结合。
2、上课讲解时,做到声音要宏亮、吐词清晰,组织得端,示范准确。教法要因地制宜,灵活多变。
3、抓好两操及课外活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
4、积极配合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五、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第1周开学工作、制定教学计划、 器材准备等
第2—5周 复习并纯熟掌握第三套广播体操—舞动青春
第6—9周 球类 篮球单手肩上投篮和排球正面双手传接球
第10—14周 跑:耐久跑 200米全程计时跑、弯道跑
跳跃:跳长绳、短绳
投掷:双手从体前后抛实心球
游戏:猜猜谁是领头羊、听数抱团、开火车
第15—18周 力量、柔韧性训练、俯卧撑、坐位体前屈
跳跃训练 单双腿连续跳
初中体育课工作计划范文2
【关键词】体育;教学;优化
学校阶段的体育教学已经成为人的综合发展教育的一个必要环节与组成部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上都愈发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与重视。然而,受到传统的、历史的或者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大家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存在程度上的差别,目前不少社会群体对于校园内体育教育的本质、教学目的、教育的价值观与教学的最后质量等方面的认识水平仍然处于比较低的社会意识的层面上。初中阶段学校在实施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受各种条件的制约也确实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体育教学现状与解决方案
1.初中学校体育工作现状
校园内的体育观念陈旧、落后。体育学科的教学拥有其他学科教育不具备的功能,不仅能够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智育与美育,还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体育学科的教育功能十分广泛,并且蕴含相关的社会价值。然而,很多人觉得体育课就是大家一起玩玩跳跳、消磨时间,这种看法是不科学的。体育观念的滞后,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阻碍,我们呼吁改变对体育学科的看法,认识到通过体育教学可以提高全民综合素质。
在初中阶段学校还未形成正式的体育教学的管理体系,学校领导还没有将体育工作放在全校教育工作计划的显要位置。
将体育教学同体育竞技看成是一致的。很多人对体育教学效果的评价都带有片面的观点,他们通常觉得教学效果好就是指一个人或者说一个单位在相关的比赛中获胜,得到好成绩。然而,他们忽视了体育教学的质量。可以说,体育教育与体育竞赛存在着联系,但是两者又存在区别。联系是都能够锻炼人的意志,增强体质,推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是有组织、有目标、有意识的一种活动,能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推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区别是体育教学活动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道德情感,强化人的意志的教育工作,在此过程中教会学生科学的体育知识、锻炼技能与运动技术等。
2.改进要求
学校领导与体育教师务必加大对体育学科的关注度,要与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保持密切的联系,从多个角度和侧面加强体育教育的宣传,指出体育事业的教育功能与存在的社会价值。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从多个渠道推进体育社会化事业,培养全社会公民主动参与、积极实践的意识。
我们应当将体育教学工作加入到学校系统工作的评估中去,摆脱传统做法中以升学率来单纯评价学校的有欠科学的理念。在校园内强化体育教学的规章制度建设,让初中体育工作不断向现代化、科学化与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发现与培养各个学校单位中体育教学的模范或典型,在全社会树立好榜样,明确体育教育的方向,指明初中体育教学的目标,从而构建和谐美好的体育学习环境。
在校园内进行体育教育的基本形式和重要途径就是开展体育课,体育学科是学校教学内容中的必修科目。体育教师要做好体育课堂的教学工作,引导学生更加系统、科学地学习体育教学大纲里所要求的专业知识、体育技术,锻炼技能,加强体育运动,增强自身体质。同时,从中对学生灌输思想道德与意志品质的教育,力求让学生达到身心的全面、自由发展。
二、体育教学的优化
要实现学校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合理选择教育形式与方法,花费较少的时间与精力,取得较佳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因地制宜,联系学生实际,努力培养学生的锻炼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体育积极性。与学生建立合作型的师生关系,指导学生掌握主动型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开展体育锻炼,从而掌握体育基础知识、锻炼技术与运动技能。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生长发育特征,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实事求是,遵循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优化初中体育教育的内容和过程,让学生在身体正常发育的过程中充分发展自己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
三、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发展体育事业
1.在教学优化的实质与要求的基础上,我根据多年在农村初中的教学研究,觉得要对初中体育教学进行优化,必须结合实践,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贯彻落实先进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改进学校的体育教育思想,转变学校的体育教育理念,尊重教学的客观规律,服务于全体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努力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社会主义社会培育四有公民,为城市与农村建设培养一批批建设人才,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输送栋梁之材。
2.研究初中阶段体育教学的客观规律,探究适应初中学校发展的先进教学模式,促进初中阶段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要探究现阶段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科技的进步发展对初中阶段的体育学科提出的教育要求,找寻合适的教学方法与途径,让体育教学能够逐步适应社会各层面发展的需要。
初中体育课工作计划范文3
11111111111111体育老师个人工作计划五关于精选体育老师工作计划范文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所教学的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学生上体育课的纪律比较差,每次上课之前的集合排队每次要浪费很多的事情,每节课的准备运动如做操或者跑步,学生们过于活泼,导致秩序大乱,学生们都比较喜欢自由活动,女生喜欢跳牛皮筋或者跳绳,男生喜欢打乒乓球或者篮球,特别是喜欢玩球类,由于此类的运动缺乏创意跟新奇感,今年我想还是多安排新鲜的游戏及课程或者竞争性的游戏比赛让学生发掘很多体育课的兴趣特长,使学生更好的提高身体质量的同时学习接触更多的体育项目,让其善于学习新知识,掌握能力也逐渐提高,更使同学间彼此关照,共同克服困难,班级凝聚力比较强。
二、全册教材基本分析:
知识从跑,跳过度到投掷,由下肢发展到对上肢的发展,以及上下肢之间的协调发展,知识难度逐渐提高,以及中间结合体操,武术知识,要求全面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在这册教材中,提高学习跳上,跳下能力,以及俯卧挺身的能力,加大学习难度,知识向多方面发展,延伸,特别是向更深的一层发展练习,使学生多接触挑战,如果敢于挑战,那么学生在挑战过后达到真正锻炼身体的目的,反之,则达到不好的效果,形成畏惧的心理,因此教师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对下肢要求更加高了,要学习向更高更远的发展,而且在后来的学习中又转到对上身的练习,比如俯卧挺身等,加大了学习的难度和宽度.体操方面增加了仰卧挺起成桥,以及前滚翻到纵叉,武术方面教到少年拳等,对技能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这可以看出:体育渐渐地深入到我们身心,发觉体育,真的可以使身心健康,提高体育综合素质。
三、教学的重点:
对柔韧性的练习,以及武术的套路学习,投掷类的项目如何投掷的更远,球类方面的控制球的能力,通过跳高等发展学生的弹跳能力,前滚翻到纵叉,直跑屈腿跳高等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
教学的难点:学生学习的能力是造成学习技术的难点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球类游戏中,把球控制在自己手中,以及身体的先天因素也是造成学习技能的难度的原因之一,比如有个别学生身体先天因素的原因,要使他们在体育课中也能锻炼身体,这是更难的,所以我安排了一些简单的跑跳动作,因此教师辅助是学生能否很好的练习到位的原因。除此之外,柔韧性,弹跳能力等对学习技术的影响,身体的平衡能力,上下肢对运动项目的影响都是使得学生能否学习好技巧的制约因素。
四、教材总体目标: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5、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6、通过练习,可以发展身体的柔韧性,平衡感觉和协调灵敏等素质。
7、培养学生在游戏中锻炼保持平衡的能力。
8、学生能够在音乐声中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并能够模仿教师做练习;
9、学生对体育课表现出学习兴趣,将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
10、学生在身体健康方面能够努力改正不正确的身体姿势;
11、在心理健康方面学生能够体验并简单描述进步或成功的心情;
12、在社会适应方面,学生应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在活动中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
五、教学的具体措施和辅助手段:
由于新课标的下达,今年的教学主要措施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中创造,发扬创新精神,使自己的课堂中成为主人,学到老师教不到的知识。其他的一般是把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中,以游戏的方式贯穿全课程,在游戏中结合比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有些比较抽象的动作或者很难做到的动作,先在教室进行讲解,配以挂图或者电脑或者幻灯机的生动的演示,使学生看到正确的连续的动作。在课堂中结合舞蹈和模仿操、棍棒操等的教学,陶冶学生的情操。在课上尽量让学生自主动手,自己想象,制造体育课上需要的工具,让学生去收集、制作。下雨天在室内做室内游戏和教些一般体育常识,比如在课堂中讲解在跑步中如何正确的呼吸,以及奥运会的一些知识等等。
关于精选体育老师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1、以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足球活动的积极性为目的;
2、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团队体育精神为宗旨;
3、打造校园足球文化,发展后备足球人才。
二、工作方针
教育局支持、领导重视、班主任和体育组配合,学校出台配套性政策,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搞好校园足球活动。
三、成立校园足球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xxx
四、活动内容和职责分工
1、校内足球联赛;时间:9月—10月份(xxx负责)
2、校际联赛;每周五下午16:00(xxx负责)
3、学校代表队训练:每周一、六、日;(xxx负责)
4、学校足球日:每周三下午16:00—18:00全校学生参与。(xxx负责)
5、体育课中开展足球活动。
五、要求:
1、认真负责,搞好各项足球活动。
2、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
3、选拔足球苗子,有针对性训练;
4、在校内宣传足球活动的开展;
六、费用
1、一部分由学校支出、另一部分向西安市校园足球领导小组申请;
2、积极与企业、社团共建。
七、奖励
1、获得名次的班级(前三名)。
2、最佳射手(一名)。
关于精选体育老师工作计划范文
新的一学期开始了,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体育教师,己尽快入了角色,为了教学过程中的体育课开展得有条有理,使学生创新的学习方式有所进展,特制定了本学期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
1、学生情况:初一年级六个班,每个班六十名学生。初二年级六个班。每个班六十多名,除每个班有1-2名特殊病生,不能从事体育运动锻炼外,其余学生都健康,都能从事体育运动锻炼。
2、技能情况:初一、二年级学生大部分都喜欢跑、跳、投、和球类游戏等体育活动。但是动作的协调性,连贯性,合理性,规律性还有待于逐渐提高。
二、教材分析
根据义务教育初中体育阶段,培养的目标。中学体育教材,以及我校体育器材,场地,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学习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保健知识。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是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安全常识。培养学生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学习田径、体操、技巧、球类等项目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巧进一步提高每一位学生的能力。
3、充分利用各种体育活动,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顽强,拼搏、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四、主要工作
1、认真备课,上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爱学、乐学的好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2、开展好班级的体育活动,班与班进行,短区接力赛、立定跳远、跳绳、仰卧起坐等体育项目的比赛。
3、写课后反思,心得,总结等理论。
五、具体安排
1、抓好七、八年级学生整体身体素质及基本技术的提高。(立定跳远、肺活量、握力,中长跑、短跑等)。
2、充分利用好早操对学生进行耐力训练。
3、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层次练习,建立互帮,互学,相互鼓励地共同进步的团体。
4、对学困生,要有耐心,爱心和关心,交流和谈心。鼓励,大家都来关心的方式。激励他学习。充分激发他向上的欲望。
5、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提出新目标,新要求。
六、教学措施
1、逐步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学习兴趣。养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
初中体育课工作计划范文4
撰写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2021年初中体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本人到临沂六中工作已经快两年了。从教两年来,一直坚持党的四项原则,贯彻执行党在新时期下关于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即教书又育人。在工作中,不怕困难,勇挑重担,顽强拼搏,敢于创新,做一名新时代的合格教师。
一、提高政治素质,严守师德规范
两年来,我认真学习___主义、___思想,学习___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___理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牢记“八荣”、“八耻”,以人为本,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不懈努力。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老师,关心学生,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把师爱全部倾注于学生身上。
二、加强业务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自工作以来,本人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依时坐班,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并通过所学到理论知识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备好每一堂课,制订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课时计划。课堂认真___好学生,注重学生的练习过程,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体育骨干。在枯燥无味的素质课进行改革探新,通过激发学生的体育活动动机,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从而提高了练习积极性,练习质量明显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任重道远,在困难中锤炼自己
本学期,我还是从事___年级7到___班四个班的体育教学,以及学校田径队的训练工作。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除上好体育课外,抓好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运动训练也是体育教师的职责。在今年__月份举行的兰山区首届体育节上,我校取得团体总分第二名的成绩。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进行了测试,学生较上学期,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上都能达到良好以上的水平。
综上所述,在两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在信息化高度发展和教育教学不断改革的今天,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充实自我,紧跟时代的步伐,以科学的手段来武装自己,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尽一份光和热。作为学校的一员,积极参与学校的公共事务,每次学校有活动时,都是跑前跑后,从不计个人得失,从不叫苦叫累。总是尽最大可能的去帮助别人。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认真学___的方针政策、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国家的(范本)法律法规,积极参加教师培训,继续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和科学教育理论,在优化课堂教学,教育教学研究和班级管理方面,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争取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逐步构建自己独特的教育模式,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初中体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二
时间飞快,转眼间,一学期的体育教学又结束了,在这一学期里,我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以学生为本,强化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宗旨,通过体育教育教学使学生生理、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为主渠道。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工作方面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本人一直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以便使自己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教育工作方面
本学期体育教学都认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并在教学工作中认真钻研教材,并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特点,认真备课,在备教材的同时,也注意备学生,教学中按照新的课改目标,改变以前课堂教学的几大基本环节的程序,注意讲解示范,重点是讲练结合,使学生能很快的学会课时内新学的教材内容,教研工作能积极参加,努力提高本人的业务水平。发展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身心健康,从而让学生喜欢体育,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的课堂气氛下得到锻炼。
1、学生上课积极性高,能在老师的要求下积极锻炼,对学生本身增强体质,矫正和补偿身心缺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让他们在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课堂常规中学习。
2、通过体育课的锻炼,使那些有身体和健康原因的孩子们感受到了学校、班级和老师的温暖,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树立良好的自尊心,促进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3、整个体育教学,突出了实用性和趣味性的原则,既保证了学生得到积极锻炼,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愉快,养成了锻炼身体的习惯。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有适合自己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更增强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了解到自己在这个群体中重要性,是我们这个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4、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实行多次重复练习,使学习内容在学生头脑中留下较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和运动表象的形成。运动负荷由小到大,满足了不同类型学生的要求。
5、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备课方面对学生了解不够全面,对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等认识不足,在有些时候未能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教法比较单一,在解决如何把教学资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___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方法上比较单一。
回顾总结一学期以来的工作,我看到本学期的体育教学工作和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值得可喜可贺。但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加倍努力,改进不足,为学生更好的发展创造一切有利条件。
初中体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三
这学期的体育工作已经结束了,在本学期我较好的完成了体育工作,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现在我将本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教学工作。
我的体育教学主要从三点来进行总结。首先,我特别重视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运用这个规律可以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学生科学的锻炼身体并健康的成长。在教学过程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其次,我在教学过程别重视人的认知规律的培养。这样,可以使学生尽快的学好技术,形成技能,使体育教师真正实现精讲多练,为体育教学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和___方法奠定基础。最后,我在教学别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体育教材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自觉性、___性、纪律性、___荣誉感、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顽强的精神等。这三点的有机结合会使体育教学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两操工作。
在开学初我重点抓了广播操,因为学生是刚升初一,有些小学部交这套新的广播体操,所以有大部分学生对这套新广播操有些陌生,如不及时抓紧学习,不抓紧矫正,一旦学生养成坏习惯,在纠正就困难了。因此,我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点对广播操进行教学的。
第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做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重视做操、自觉做操、坚持做操、认真做操的良好习惯。
第二,体育教师要正确运用示范。示范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通过示范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因此,要求教师示范要清楚、准确、规范、优美。
第三,讲解要少而精。我在广播操教学时的讲解,主要是结合我的示范动作,让学生加深对动作的理解。
第四,口令要清楚、洪亮、准确。
第五,纠正错误动作要及时。另外,在广播操教学过程中还得到了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大力支持。所以,广播操质量,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提高的基础上,我们体育组希望所有教师都能以身作则,跟学生一起认真的做操,给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
我作为体育教师,对体育课和业余训练工作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不自轻自贱,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增强学生体质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样才无愧于我们的事业和责任。有吃苦奉献精神。体育训练工作既是脑力劳动,又是体力劳动,工作时间长,体力消耗大,没有顽强的吃苦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是不行的。要不断充实自己,要善于积累经验,总结成败得失,勇于思考敢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所以在新的一年里我要注重个人的业务学习和提高,紧紧抓住课程改革这一契机,通过培训学习、观摩探讨,撰写心得体会、反思,积累、学习教学经验,多向其他教师请教,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在实践中应用等方式,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领会,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学习形的教学工作习惯,为学校的体育工作出我应有的贡献。
初中体育课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中小学生;体质;体育锻炼;效益
中图分类号:G8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08-0108-03
A 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the Daily Onehour Sport Exercise o f Middleschool and Primaryschool Students
MA Siyuan, LI Qiuhuai,Meng Tao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 Beijing 100070,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quadrennial investigation on the physique condition of the yout h in China since 1985,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hysique condition of the youthin China is declining in the recent two decades. The fact threats the nationalsecurity, social stability and family happiness. The paper starts from the stat us quo of the daily onehour exercises of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oanalyz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effect of the daily onehour exercises. Italso proposes strategies to strengthen the effect of the exercises to enhance th e physique condition of the middleschool and primaryschool students.
Key words: the youth;physique condition;sport exercise;effec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8号文件第十条规定,开展课外体育锻炼应当从实 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生动活泼。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每天应当安排课间 操,每周安排3次以上课外体育锻炼,保证学生每天有1 h体育锻炼的时间(含体育课)。 [1]学生体质能否得到保证甚至提高,体育锻炼习惯及终身体育观能否养成,关键在 于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锻炼所取得的效果。因此,落实中小学生每天1 h 体育锻炼,提高其体育锻炼的效益对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抽样对北京市丰台、海淀和大兴三区的部分中小学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实施情 况及影响体育锻炼效益的因素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1.2.1 访问调查法笔者对以上各学校74体育教师和近200名不同年级的学生和部分体育学者进行访谈,了 解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实施情况、影响因素,以期获得一手资料。
1.2.2 测量法抽取三区的18所小学、初中、高中(每区各两所学校)的54个班(每校两个班)的2 160 名学生,对他们在不同运动项目中的运动时间、运动强度的测量,了解各学校落实学生每天 一小时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锻炼效果。
1.2.3 定量分析法通过对所调查的中小学生每天1 h体育锻炼的时间、运动强度等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了解学 生每天1 h体育锻炼的运动量,分析影响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原因。
2 对学生每天1 h体育锻炼实施情况的调查
2.1 从学校体育工作计划调查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 根据学 校体育工作计划,统计学生每周参与体育锻炼时间如下。每周三节体育课(45 min/节)时 间为135 min,每周四次(周一升旗)课间操(25 min/次)时间为100 min。每周两次课外 体育锻炼(45 min/次)时间计为90 min,除此以
外没有其它形式的体育锻炼了(没有把学生运动会时间统计进来,考虑到参与运动会的学 生较少)。这样统计下来,每周共计325 min体育锻炼时间。每周按5 d计算,学生平均每 天有65 min参与体育锻炼。
2.2 对学生每天参与体育锻炼的有效时间的调查 为了统计学生参与运动的有效锻炼时间,对18所小学、初中、高中学校的54个班的2次体 育课和2次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分别进行统计。每节体育课45 min,除了老师整队、点名、组 织安排、示范、小结、学生休息等时间外,学生每节体育课参与体育锻炼累加平均时间为18 .3 min;每周两次45 min的课外体育锻炼,学生每次参与体育锻炼累加平均时间为17.6 m in;课间操的有效锻炼时间更少,实际为4.75 min;这样统计下来,学生每周只有109.1 mi n 的锻炼时间,如果合计到每周5 d中去,学生每天只有21.8 min体育锻炼时间。学生在校 期 间不是每周都有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绝大部分学校每学期有21个教学周,除去学生期中考 试、期末考试复习周、期末考试周、风雨雪天气、机动周等外,实际开展体育教学和体育活 动只有17周左右,这样把学生在校体育锻炼时间,统计到学生在校期间的每周5 d中去,学 生每天只有17.7 min有效锻炼时间。
2.3 对学生运动强度的测量 运动量是从事不同运动项目所消耗 体内能量的总和。用公式表示为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量。[2]运动时间上述已 作调查统计,因此,影响运动量的关键因素就是运动强度。
为反映学生的运动强度,基于条件的局限性和学生体育课运动强度相对不大,笔者采 用面积计算法对18所中小学的54个班的2次体育课学生参与运动时间的心率情况作为测量对 象,测量学生的平均心率结果如下表1。
从测量学生平均心率结果来看,学生的在体育课上的平均心率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呈 下降的趋势,虽然与青少年学生的心率频率基本上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小的特点有关系, 即学生在安静状况下,心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小,即男、女生从7岁的心率每分钟平均88 次、89次到18岁的心率每钟平均79次、81次而趋于稳定,到19岁时趋于稳定状态有关。 [3]但主要与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减小有关。因为男生的从小学一年级体育课平均心率 的129.1次/min到高中三年级的109.1次/min与女生小学一年级体育课平均心率的131.7次 /min到高中三年级的93.7次/min,所下降的幅度远远大于青少年学生心率随年龄增大而减 小的特点的降幅。
女生93.7低40%以下很轻松 从表2看出学生平均心率主要集中在110~130次/min,这说明学生在体育课 上参与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也主要集中在中等运动强度和低等运动强度,最大摄氧量也只有 50%~60%和40%以下,主观运动感觉基本为轻松和很轻松。学生在体育课上参与体育锻炼时 间少且运动强度中等或低等,说明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运动量也较小。
3 影响学生每天1 h体育锻炼效益的因素分析
体育锻炼的效益指通过参与体育运动所获得的效果和利益。对学生而言就是学生通过参与体 育运动所获得的锻炼效果和益处,即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生理机能和改善学生身体形态,同 时教育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培养他们自觉参与体育锻炼习惯,使他们终生受益。
通过以上的实际调查发现,落实到学生每天的运动时间只有17.7 min,而学生参与体育锻 炼的运动强度大多为中等或中等偏下。这说明,学生通过每天1 h的体育锻炼并没有获得很 好的锻炼效果和相应的益处。影响学生每天1 h体育锻炼效益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就学 校体育工作而言,主要与体育教师等因素有关。
1) 落实学校体育工作,保证学生每天有1 h体育锻炼,关键在于体育教师。体育教师是学校 体育工作的落实者,体育教师的教育素养、思想观念、工作积极性、责任心和能力是开展好 学校体育工作的保证。[4]通过近200名学生的访谈了解到,有27.4%的学生认为自 己喜不喜欢参与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师的教育素养、工作积极性、责任心等方面非常有关,有 17.9%学生认为比较有关,有12.5%的学生认为有关,只有28.1%的学生认为与体育教师的 教育 素养等方面无关,而认为有关的学生为57.8%,占访谈学生总数的近六成。这说明,体育教 师的教育素养、工作积极性、责任心和能力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喜好程度有重要影响,当 然也就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阻碍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效益。
2) 学生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中是否能够提高体育锻炼的效益,主要在于体育教师体育教学 和课外活动的科学安排与组织。在调查中发现,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中,过多的把 该是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放在对集合、讲解、示范、小结和学生自由活动上,学生真正参与锻 炼的时间少之又少。这样的每天1 h体育锻炼,实际只有十几分钟时间的锻炼。因为锻炼 时间得不到保证,锻炼效果就无从谈起。研究表明:运动时间过短,对机体不能产生作用, 达不到应有的锻炼效果,每次运动持续20~60 min对于提高心血管系统机能和有氧工作能力 较适宜。[5]
3) 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严重性和提高学生每天1 h体育锻炼的效益认识不够 。通过调查发现,由于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并非受到很好的重视,实际是被边缘化。所以 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等过程中,是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有53.6%体 育教师对学生每天1 h体育锻炼的体育工作条例不关心,有21.3%的体育老师不知道学生 体质持续下降的事。可见,学校体育被边缘化严重影响体育教师为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使命 感和责任感。
4) 体育教师把体育教育片面理解为体育实践教学,忽视体育健康观念教育。在被访谈的74 名体育教师中,有76.1%体育教师把体育教育仅理解为传授体育技术技能的实践教学,忽视 学生体育健康观念教育,导致学生对健康的重要性和参与体育锻炼的必要性认知不够。通过 对学生访谈了解到,有13.6%学生认为健康不重要,有15.9%的学生对健康无所谓,也就是 说 ,近三成学生对健康淡漠。同时,也了解到,有近一成的学生不愿意参与体育锻炼 与害怕受伤有关。这都与体育教师不重视体育健康观念教育有关。
5) 营造校园良好的体育氛围是体育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学校学 习氛围有余,而体育锻炼氛围却很冷清。谈起原因,体育教师理所当然把责任推给学校抓学 风、抓升学率上,但体育教师难辞其咎。营造校园体育锻炼的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竞 赛,吸引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是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的重要环节。从对体育 教师访谈中了解到,他们不开展多种体育竞赛原因比较多,就体育教师自身而言,开展体育 竞赛酬劳较低或者没有,担心学生打架、受伤是影响其组织学生活动的主要原因。
另外,影响学生每天1 h体育锻炼的效益还与学校领导对待体育教育的态度、学生 自身的素质、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等条件、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 体育实施监督力度和缺少有效评价机制等有关系。通过访谈部分体育学者了解到,教育主管 部门缺少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有效评价体系和监管机制不力,是目前制约我国中小学校体育工 作开展的重要外部原因,并且,现有的一些系统的评价多以自主评价为主,然后验收缺乏“ 刚性”,不能起到评价和监管的作用[6]。
4 提高学生每天1 h体育锻炼效益的对策
1) 加强体育教师素质教育、培训力度,更新其教育教学理念,重视其地位,是提高学生每 天1 h体育锻炼效益的前提条件。体育教师是实施学生每天1 h体育锻炼的直接执行者 ,其整体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直接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实施效果。在学校教育中,学校体育 往往被边缘化,体育教师的地位也往往被忽视,体育教师很少获得再培训机会,其教育教学 理念得不到更新。为了提高学生每天1 h体育锻炼的效益,学校领导首先要重视体育教师 的地位,尊重其劳动成果,实现其与其他教师同工同酬;其次,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 不断更新其教育教学的思想观念,提高其整体素养,认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扎扎实实上好 每一堂体育课、组织好每一次课外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1 h体育锻炼的时间和运动强 度,实现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效益的愿望。
2) 注重学生的体育健康观念教育,变学生被动参与体育锻炼为主动,树立学生终身体育观 ,是提高学生每天1 h体育锻炼效益的重要环节。体育教学注重体育实践没有错,因为体 育技术技能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载体。但不要一提到体育就仅注重学生体育锻炼的实践, 而忽视学生体育健康观念教育。体育是一门文化,体育的技术技能仅是体育文化器物层面上 的东西。[7]体育教师要让体育锻炼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理念深入学生的内心,加强 对学生进 行体育健康思想教育,树立科学的健身方法和终身体育观,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体育锻炼对 促进身心健康的意义,从而变学生被动参与体育锻炼为主动参与、消极参与体育锻炼为积极 参与,建立提高学生每天1 h体育锻炼效益的长效机制。所以,体育教师在加强学生参与 体育锻炼实践的同时,更要注重体育思想观念教育、体育安全教育和体育宣传教育等,从观 念上确保学生体育锻炼的效益得到提高。
3) 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效果取决于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运动强度、频率等量的 因素不断积累得以实现的。运动的强度、持续的时间和练习的次数是构成运动量的因素,只 有在运动量超过原来的水平时才能导致人体产生适应性变化,显现运动效果。因此,在一般 情况下,训练安排的强度愈大、次数愈多、持续时间愈长,则收效也愈大。[8]最 近20多年来,我国的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在持续下降,这也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长期以来, 学校 体育在应试教育面前仅充当鸡肋的角色,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等过程中 ,以“糊弄”的教学心态,浅尝辄止的教学方式,对待学生的要求得过且过,致使学生参与 体育锻炼的效益了了,学生体质状况每况愈下。[9]为提高学生每天1 h体育锻 炼的效 益,体育教师必须精心组织好体育活动,保证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练习次数和运 动强度,使学生运动量超过原来的水平,导致学生身体产生适应性的变化,实现锻炼效果。
4) 把学生体育锻炼进行课程化是实现学生每天1 h体育锻炼的保障。除体育课外,把学 生每天锻炼1 h变成学校的课程,并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运动量等方面进行量化 考核,规定他们在不同学期需要完成的学分,使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成为学生的必修课。
5) 提高学生每天1 h体育锻炼的效益离不开学校建立学生体育锻炼效益的评价机制和上 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体育的监管机制。学生每天1 h体育锻炼最终能不能达到提高学生 的体质要求,学校必须要有对学生体育锻炼的效果进行评价和教育主管部门对此的监督,没 有评价和监督,学生通过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效益就无法衡量和得到保障。因此,上级教 育主管部门应积极督促各学校建立对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效益的评价机制,对学生参与 体育锻炼的时间、强度到学生身体形态指标、生理机能、身体素质进行测量和评价,看是否 达到既定的标准和最终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效益。同时,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体育场地 设施的完善程度、体育制度是否健全等方面的监管也要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8号.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1990,3 ,12.
[2] 王瑞元,主编.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3] 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课题组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编.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的研究 [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8.
[4] 蒋敦杰,等主编.高中体育新课程理念与实施[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4.
[5] 邓树勋,王健.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
[6] 张大超,李敏.影响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对策研究[J].北京 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1)76-80.
[7] 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忧思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7.
初中体育课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体育学习指导要领;最低限度;身体能力;态度;经验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7)02-0083-0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学习指导要领(相当于我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改订工作大约10年一次,每一次的改订,体育作为一个重要内容,都有新的思想和内容提出。比如,战后的《学校体育指导纲要》(1947)的颁布,就是在美国的实用主义经验论的基础上,勾画出“体育是通过运动与卫生的实践来发展人性的一种教育”这样的民主体育教育观念,这种观念进一步发展成“体育是通过身体活动的教育”[1]这样的理念,最终是以“生活体育”的展开和实践,完成了民主体育创立的任务。这之后的运动文化论、体力论、快乐体育论和生活能力论等都是不同时期体育改革的重点[2]。日本新的学习指导要领预计在2008―2010年公布,但它的构思却是从2004年10月开始的,也就是说从2004年10月到2005年7月,在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教育课程部的组织下,经过23名委员12轮的讨论和辩论,于2005年7月27日形成了讨论意见稿。这个意见稿的形成,意味着新一轮学习指导要领体育篇的框架已经形成。虽然这个方案还不是最终的学习指导要领,还有许多内容要完善,但它作为新一轮学习指导要领的框架,实际上已经确定了新一轮体育学习指导要领的基本内容。
另外,我国自2000年开始的课程改革也出现了比较大的理念变化,比如体育课程名称已经从过去的“体育”改变成“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这意味着学校体育的理念从单纯的“增强体质”演变到“健康第一”。根据2007年教育部体育卫生司的工作计划来看,新一轮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也要启动。到底怎样改革、改革什么都应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符合国际的潮流,都需要有先进的理论作依托,这样,我们的体育改革才会接近、达到和领先于国际水平。
介于以上的原因,本文以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教育课程部的体育保健分会,讨论后发表的《健壮的身体育成的应有方法》的内部资料为主线,通过文献分析、逻辑推理及归纳等方法,分析这个改革框架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其形成的理论根据,使我国的体育科研人员及广大教师了解日本学校体育改革的动向和内容。另外,在我国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启动之时,作为最新资料,为我国的课程标准的修订提供可借鉴和参考的内容。这也是本研究的目和意义。
1学习指导要领体育篇框架形成的背景
自1998年开始公布的各级学校的体育学习指导要领中,提出了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学习、自己思考,依据自身的判断和行动,更好的解决问题”[3]能力为中心的教育和体育理念,这意味着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能力―适应性、兴趣―关心”的教育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变革就是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的精简和精选、削减课时和综合性学习(相当于我国的研究型学习)等内容的改革。另外,绝对评价的导入,也使得对学生的评价更趋于合理。这些改革确实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学习负担减轻,出现了创造性学习的好征兆。比如利用网络信息学习体育与福利政策、健康、国际体育、情报和文化的关系的学习,确实丰富了课堂内容,使体育改革走向了一个新的高度[4]。
然而,宽松式学习环境下的这种改革,出现了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不牢固,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的现象。这直接导致了对“宽松式学习”“精选学习内容”和“综合性学习”的批判。面对这种情况,文部省做出了异常迅速的反应,在2003年紧急对学习指导要领做了部分修正,提出了对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进行“发展式学习”,使得新闻界和家长对学习指导要领的批判有所缓和。具体到学生的时候,在体育教育上实际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特别是学生身心发展的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就是说,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和运动的学生与不参加体育活动与运动的都在增多。学生的体力、运动能力下滑的趋势非常严重,这导致了学生生活能力的下降。比如,出现过多例摔倒受伤、不能在阳光下呆较长时间、耐力差、缺少躲球的技巧、柔韧性差等问题。新一轮学习指导要领的讨论,就是在面对这样一些问题的前提下展开的。
它的基本方向,实际上是由文部大臣在2005年2月对中央教育审议会教育课程改革会上的报告所决定的。对于体育学习指导要领的改定,“健壮的身体改革分会”接受了文部大臣①改善和充实“做人能力”提高的教育内容;②具有实际内容的学习指导要领的框架构成;③在指导上,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学习内容上下功夫;④充分发挥社区和学校的特色,推进教育改革的建议。特别是①和②是这次讨论的中心点,经过近一年的讨论,确定了体育改革的主题,即学校体育“能够使所有的学生掌握的最低限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5]。我们不妨引用《健壮的身体育成的应有方法》的内容来看一看“能够使所有的学生掌握的最低限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是怎样被提起的。“作为担负着‘让孩子接受教育义务’的家长们最关心的并不是整个国家的平均水平,而是‘学校到底让自己的孩子掌握了些什么东西’……。因此,有关学校内的教育活动,必须立足于‘让所有的孩子都能掌握’‘他们自己认为是必要的东西’这样的原则,这样的话,首先就是我们必须根据‘所有的学生’的共同的最基本的需要和家长的需要及作为社会成员的必需具备的素质等内容,制定出具体的‘目的’……。在这样的前提下,健壮的身体改革分会就体育和保健教育的‘在初中毕业时,所有的学生应该掌握的最低限度的内容是什么’(目的)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讨论。另外,对于家长和纳税者,学校还有一个必须完成自己的责任的义务,因此,学校必须达成让所有人一看,就明白学生在学校取得了什么成绩,达到了什么成果的目的。这样,我们就不能只提供一个方向性的抽象的东西就完事”[6]。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日本体育学习指导要领的修订的主题,就是让所有的学生都应该掌握最底限度的教育内容。如何在这个主题下,抽出体育的具体目的和内容,并且将目的和内容具体化,做到可以用数据指标来表明,并且让家长和社会接受这个数字指标,保证体育改革的成功,就变成了这次改革的主要任务了。
另外,扩大时、空间的可利用性也是这次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教育空间的扩大表现为对学生的教育不应该只限于学校这一个地方,家庭、社会也应该作为教育的重要资源更好的利用,真正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网络。使学生了解“家庭和周边社会的实际变化”“学校―家庭―社会的关联性”及“学校向家庭和社会的信息”等内容,将教育办成大家的教育。时间的连续性则表现为体育不只是在学校这一段时间的学习,而是应该扩大到整个人生。在学校应该达成的基本任务是“构筑起学生一生都喜欢体育和运动的基础”“培养出学生一生都喜欢体育和运动的态度”。这实际上告诉我们,学校体育科教育不只是体力和技能的培养,应该与终生“运动和sport”相结合。在理念上,这一点与我国的终生体育的理念是相吻合的,但是,其终身体育活动的“基础的构建”和“态度的育成”[7]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提法。
2体育学习指导要领构成的理论基础
从1998年的学习指导要领和这次的中间报告的比较来看,我们发现不管是在目的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较大的变化。具体的如图一所示[8]。
图1 旧框架体系(前边)和新框架体系(后边)的异同点
我们可以从上一次的体育指导要领的框架中各项内容的排列顺序中看出,体育学习指导要领的编成,遵循的是以学生个性为中心的原则,由学生的兴趣―欲望―态度开始,让学生主动选择学习内容,以拓展学生的生存能力为中心展开的,是快乐体育的继续和发展。这种学习,使得知识和技能的体系退居次席,造成了学生的运动能力下降和知识掌握的偏颇,出现了我们背景分析中提到的很多问题。
这一次改订的讨论,实际上是要对以上的问题做调整和修正,是以学生需要的最低生活能力为界限来决定目的和内容的。由此,体育的特殊性到底怎样表现和表示的问题就是改革的重要问题了。由此,体育到底能够在什么程度上保证学生身体能力的发展,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什么样的知识、能够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能够塑造学生什么样的态度和让学生得到什么样的体验等问题就被提了出来,并由此开始,提出了身体能力的学习,知识―思考―判断、态度和经验等目的和内容。之所以这样,我们可以从荷兰人Crum有关体育学习各个领域的关系的论证中,找到答案。Crum的理论如图2所示[9]。
图2 体育学习各个领域的关系图(Crum)(注)
体育指导要领编成委员会委员之一的高桥健夫,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形成了他自己的目标论体系[10]。他的目标体系,实际上就是对Crum的学习关系的再解释。我们将高桥健夫的理论和Crum的理论作一比较,就会一目了然。具体内容见图3[11]。
图3 高桥健夫和Crum目标关系对应图
虽然在认识目标和情意目标上,高桥健夫前后的说法有点不一致,但是,从他在《体育のミニマムは何か-「健やかな体を育む教育のあり方にする部会におけるを中心に-》一文中对Crum 的目标论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它的内容是一致的。他说“图2是荷兰的B•Crum的学习内容的领域划分,这一次健壮的身体改革分会所指明的学生应该掌握的最基本内容的框架,可以说和它是相对应”[12]。
这就是说构成体育学习指导要领的“身体能力的育成、知识―思考―判断、态度和经验”等基本内容是由“运动技能、社会行动、认知和反省及情意的学习”这四个方面推导出来的。
3体育学习指导要领的具体内容
在明确了日本体育学习指导要领构成的基本原则和构成的理论依据后,我们再来看看他们是如何规定身体能力、知识―思考―判断、态度和经验等基本内容的。
对于身体能力,指导要领是从两个视点进行规定的。其一是规定了身体能力的要素,大致包括能够短时间内快速地发挥力量的能力,即爆发力;长时间发挥力量的能力即耐力;还有柔韧性和技巧等身体能力。其二是形成终生喜欢运动和sport的身体能力,主要是让所有的学生们通过掌握含有相同素质内容的不同体育和运动项目及被广泛普及和推广的项目的学习,学会使他们形成终生喜欢运动和sport的基础技能。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身体能力的形成并不是将所有的素质摆在同一水平上来看待的,而是与自身生活中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变化的快速应变能力、比较好的心肺功能、确保血液顺畅的血管弹性等指标放到第一位考虑的,是突出体育之特点的考虑问题方法。
这种身体能力的形成,虽然提出了应该达到的最低标准这个词和内容,但并没有制定出像我国的体质健康标准那样的具体标准,而是将具体的指标放到各个运动项目中来确定。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学生终身喜欢运动和sport 的身体能力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值能够规定的。另外,应该说是汲取了1968年学习指导要领的教训,因为,1968年的体质增强论的学习指导要领颁布后,体育课变成了训练课,学校变成了训练场,学校体育的教育性被扭曲了。这种变化,对我国的唯体质增强论者来说,是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的。
虽然统一的素质指标没有作明确的规定,但从议论的方向来看,按照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来制定各个项目的指标,还是被放到了议事日程上来了。关于身体能力形成的讨论,可能按照小学、中学和高中这样的阶段来进行。这是我们今后应该关注的问题。
关于知识―思考―判断的议论,是由目前的以运动学习论为中心的体育指导对知识教育的忽视而引起的。这一次的改订工作,实际上对知识的传授给与了特别的关注,特别是身体能力和规范的态度等知识教育及习惯养成,被摆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另外,有关运动技能的学习也离不开知识,在知识教育上投入较大的精力,也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将知识―思考―判断作为一个领域范畴,进行了新的分类。其主要内容大致规定为“运动和sport的有关知识(包括意义、规则、单个动作技术、战术等)”“关于运动和sport的思考和判断”“有关运动和sport相关的健康和安全”等。
有关态度的育成,是从价值态度和规范态度两个方面来规定的。就是说所有的学生应该用关心和喜欢所学内容和对象,能够看出学习的运动和sport项目的价值等的价值态度和遵守诺言,保持公平竞争,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的规范态度来约束自己。
有关经验目标,可以说是这次改革新提出的内容。由于各个运动项目完全用最低标准来量化的话,不仅没有先例,而且体育的教育功能也可能失去,这样就会导致学校体育的危机加剧,到底如何去做,实际上这次中间报告中也没有明确规定,是一个有待于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尽管这样,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中间报告列举的“身体运动的快乐感的体验”“竞争体验”“集体达成时的体验”等内容,看出继续讨论的方向应该是将情感指标等有关的内容做出进一步的明确规定。另外一个问题是经验的内容与态度的学习有部分内容是重合的,具体怎样区分,也是一个比较难于处理的问题,对于这一点,讨论稿也明确地进行了说明,具体怎样定位,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4结论和今后的课题
日本新的学校体育指导要领的中间报告书,虽然不是学习指导要领的正式内容,并且我们讨论的只是其中的体育内容,并没有涉及保健部分的内容,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这种讨论得出以下结论。
其一,新的学习指导要领更加注重学校的义务和责任,不但要满足家长和纳税者的要求,还要满足社会的要求,同时达到使“所有学生应该学会的最低限度的内容”这个要求。并且,这种最低限度的内容,要指标化和数据化。虽然现阶段,还没有完全做到这一点,但其实现的过程,必将是日本学校体育改革进一步腾飞的过程。这一点,尤其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其二,对学生能够掌握的最低限度内容的抽出,应该说是高桥健夫将荷兰人B•Crum的运动技能的学习、社会行动的学习、认知和反省的学习及情意的学习这种体育学习目标模式转化成日本的运动技能、规范的态度、理解和学习方法、价值的态度四个目的的,进而由此推导出体育应该做到的最低限度的内容是身体能力、知识―思考―判断、态度和经验这四个方面。由此开始的指标具体化过程,还将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其三、在具体目标的构成中,身体能力目标强调了适应现代社会变化的应变能力、心肺能力和预防现代文明病的柔韧能力等内容;在知识―思考―判断等方面,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并以学习态度和习惯养成为前提;在态度方面,以价值态度和规范态度为中心,构建了以自我约束,遵守规则等内容的教育体系;在经验构成方面,虽然还存在着很多要解决的课题,没有成型的意见,但参与“运动和sport”等的快乐体验,将是不可或缺的内容,这一点,应该说是毫无疑问的。
其四,这种框架的构成,从好的方面讲,应该说是对目前实施的“运动为中心的学习”和“娱乐体育”的一种补充,纠正了过去的“情绪主义”“心理满足主义”的快乐至上主义的做法,使得快乐体育有了发展的前提,使得快乐变成了经过努力达到最基本指标后的快乐,是一种努力后的快乐,这也必将使“快乐体育”进一步的发展。然而,身体能力等内容的指标化、数值化,会不会引起能力训练为中心的训练主义、锻炼主义等做法的复苏,如何避免锻炼主义、训练主义等的出现,是今后讨论时的课题和问题;另外,有关“经验”目的的达成,如何规定是好,怎样从态度中区分出来,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也是要解决的重大课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和发展,都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
最后说明一点,《健壮的身体育成的应有方法》是一个中间报告书,所有的意见都有修改和完善的可能性,并不是最终决议,如果有什么新的变化,以变化后的内容为准。
参考文献:
[1]前川雄.後学校体育の研究[M].京:不昧堂出版,1973.
[2]喜和.後初期の体育理念にする研究「生活体育を中心として-.博士文(日本).大学教育研究科,2006.
[3]文部省.高等学校学指要解(保健体育)[M].京:山房,1999.
[4]「合的な学の践をする [J] .体育科教育(京),2004, 7.
[5]高健夫.体育のミニマムは何か-「健やかな体を育む教育のあり方にする部会におけるを中心に-[J] .体育科教育(京),2006,(2).
[6]中央教育会初等中等教育分科会健やかな体を育む教育のあり方にする部会.これまでのの状-すべての子どもたちが身につけているべきミニマムとは?-(内部料)。以后不作说明的资料全部出自这个中间报告。
[7]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8]Crum•B(1992) Critical-Constructional Movement Socialization Concept:The Rational and Its Practical Conseqens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J], 29(1):9-17.
[9]竹田清彦、高健夫、出美.体育科教育学の探究-体育授づくりの基理- [M].京:大修店,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