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商业银行的理解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商业银行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商业银行的理解

对商业银行的理解范文1

【关键词】民间借贷;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民间借贷是在经济差距增加的环境中形成的,它对缓解资金供求矛盾关系具有积极的作用,加速了资金流通,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民间借贷也对金融环境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关系到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地认识民间借贷,分析其产生的积极效益和负面影响,发挥其应有价值的同时,引导其健康发展,尽量消除民间借贷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不良影响,从而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实现社会资金的有效配置。

一、民间借贷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民间借贷的发展得益于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紧缩,并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产生了影响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加内部风险。民间借贷拥有其他很多行业无法比拟的高额利息,它虽然聚拢了大量的资金,但仍难以满足参与者的资金需求,而商业银行作为社会资金的管理者之一,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极易引发违规操作的风险性案件。民间借贷的发展,改变了我国的金融结构,不少违法分子利用银行业务存在的漏洞,转嫁风险,如若商业银行不加以防范,很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其中,技术手段、设备等失效是诱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重要原因,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民间借贷的发展还在某种程度上导致我国非法集资现象恶化,挑战了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神经。某些商业银行职员受利益的驱使,主动或被动卷入到民间借贷的利益漩涡中,其一旦出现职业道德失守,势必会造成商业银行或他人资产损失的风险。

(二)增加外部风险。信贷是商业银行获取利润的主要途径,其与存款成正比关系,即商业银行存款越多,则可承担的信贷业务量越大。民间借贷的出现,挤占了部分金融市场,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和信贷业务造成了冲击,增加了商业银行的存贷比考核压力。某些民间借贷机构正是利用商业银行的这一窘境,在缓解商业银行存款压力的同时,把部分风险转嫁给了商业银行。民间借贷参与者以存款之名,到相关银行办理大额存单质押贷款,表面上看,此业务可以同时为商业银行存款和贷款带来增长,并且以存款做贷款保证金,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业务。这对民间借贷参与者而言,他们可以通过发放贷款或高利贷等形式,利用商业银行贷款赚取利益,同时还能享受银行存款利息,而需支付的仅是银行贷款利率。一旦民间借贷机构出现资金利益链断裂问题时,其向银行的贷款则无法归还,最终由银行承担风险。

(三)增加市场风险。区别于国家制定商业银行借贷价格,民间借贷利率以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关系为导向,由借贷双方自主协商确定。一般情况下,民间借贷是在商业银行无力解决资金需求紧张、迫切的情况下发生的,其利率点远高于银行利率,影响了国家利率政策的实施。因此,民间借贷引发了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对整个金融市场造成了冲击。近年来,在金融市场日渐活跃的背景下,民间借贷利率不断增长,提高了借贷质押资产的价格和规模,加大了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难度。除此之外,民间借贷还对社会信用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进而影响了银行信用。部分企业在得不到银行信贷的情况下,把目标转向社会闲散资金,利用高回报诱导社会资金流向,干扰了金融市场秩序,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根据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旦有企业不讲信用,就可能向周边蔓延,进而拖欠、逃避银行贷款,增加了银行的信用风险。

二、民间借贷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应对对策

结合对民间借贷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影响的认识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民间借贷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应对对策,以供参考。

(一)控制内部风险。商业银行必须要紧随时代和市场发展潮流,积极引入先进技术手段和设备,不断完善自身的业务流程体系,加强职工培训,从而提高本银行的结算质量和效率。目前,很多商业银行都引入了自动化智能设备,改变了传统柜台办理业务的单一模式,而只对大金额单笔网银交易进行监管,为违法犯罪行为创造了可乘之机。为此,商业银行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管体系,严格审核业务办理流程,在仔细确认客户身份之后,再提供相关服务,尽量控制网银交易等风险。针对操作风险,商业银行还应该加强内部控制,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内部职员的职业素质和技能,制定健全的考核机制、监管机制以及奖惩机制,有效规范职员的操作行为,一旦发现违规,立即予以严惩,从而净化银行操作环境,控制内部风险。

(二)规避外部风险。民间借贷环境下,金融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变得错综复杂,同一个企业或个人扮演着多重角色,增加了债务纠纷的发生频率。因此,在现阶段我国民间借贷管理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商业银行需要认真分析所处的金融环境,尽量规避外部风险。具体而言,商业银行应该进一步明确、细化风险管理目标和任务,积极配合外部监管,推进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和优化,在能力范围内预判风险并加以防范。商业银行需要坚定地拥护和落实金融监管部门的规定,认真执行国家的利率政策,从而构筑坚实的风险抵御堡垒,提升自身应对风险的能力。同时,商业银行还需要对信贷人进行严格审批,建立信用查询系统,全面考量申请人的还贷能力和信誉度,在降低风险的基础上,增加自身的存款和信贷业务。

(三)抵制市场风险。民间借贷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的金融市场环境。商业银行存在的目的和价值就是实现利益最大化,其根本任务是发展。因此,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没有发展本身就是一种风险。民间借贷对商业银行存款和信贷业务造成了冲击,挤占了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一定的份额。商业银行要想有效抵制民间借贷引发的市场风险,就需要不断优化自身的服务结构,提升本银行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在执行货币紧缩政策的基础上,结合信贷市场的需求,创新发展银行信贷产品,适度调整资金的投放范围和力度,简化服务流程,让客户可以更加快速、有效地办理相关业务,增强他们对银行信贷的兴趣和依赖。与此同时,商业银行还应该拓展自己的融资渠道,充分利用先进科技,提升存贷款办理效率和质量,积极搭建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最大限度地缓解资金供需矛盾,引导民间借贷的良性发展。

三、结语

总之,民间借贷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未来,在我国金融体系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民间借贷将会发挥更多的功能,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与日俱增。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持续关注民间借贷的发展,认真分析其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找出负面影响部分,有针对性地提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对策,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帮助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从而发挥民间借贷的价值,实现商业银行的稳步发展。

作者:李一凡 刘丛丛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参考文献】

[1]段绍译.民间借贷双刃剑[J].金融经济,2012,5

对商业银行的理解范文2

Abstract: By using the financial data of ten listed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during year 2004 to 2008 , this paper uses factor analysis method to get the comprehensive index of profit ability of listed banks, then trie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pital structure and banks' profit ability. The main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is that Chinese banks’ capital structure and profit ability have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empirical research, the policy of optimizing the capital structure of these listed commercial banks is provided.

关键词:盈利能力;资本结构;因子分析;回归分析

Key words: profit ability;capital structure;factor analysis;regression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83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5-0024-02

0引言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日益全球化,我国的银行业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盈利能力才能避免淘汰,在竞争中赢取胜利。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盈利、长期发展等问题。上市商业银行作为通过经营风险来盈利的商业性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也适用资本结构理论,由于存款保险制度、法定准备金、监管资本等方面的严格限制使银行资本结构研究远比一般企业要复杂[1]。有效的资本结构会促使经营者努力改善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制定合理的治理结构,进而提高整体的盈利能力。

关于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的联系,很多西方学者做了深入的研究。Kareken和Wallace(1978)认为,银行业是一个垄断的存款服务提供商,在存在进入障碍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会不断增加负债,因为此时它们可以凭借提供给存款者的服务来获取利润,存款越多(即负债越多),银行的价值就会越高[2]。

国内关于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和盈利能力关系的研究则较少。赵瑞、杨有振(2009)以10家商业银行2001至2007年的财务数据为研究资料发现:商业银行的融资结构与盈利能力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股权性质与盈利能力负相关;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资本利润率正相关,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资本利润率负相关;资本充足率与资本利润率显著正相关[3]。

由于盈利能力是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盈利情况,资本结构与绩效的关系一直是财务经济学研究的热点[4]。很多研究热衷于将盈利能力指标作为资本结构的解释变量之一进行研究;对于银行资本结构与绩效的研究通常使用单一的财务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并且集中于对商业银行的治理、寻求补充资本等方面。随着我国上市银行的增多,对银行业的监管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如何更好地控制上市银行的资金风险是广泛关注的问题。因此从商业银行资本结构角度对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

1样本与变量选取

1.1 样本选择本文将以我国10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分别是: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南京银行,选取2004~2008年的年报数据为原始资料。由于有些年份部分数据不全,因此本文共有45组数据。

1.2 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指标的确定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有很多,结合银行业的特点,本文选取营业净利率、营业毛利率、成本收入比、股本净回报率、总资产报酬率这五个指标作为评价盈利能力的指标。关于资本结构指标的选取,本文采用巴塞尔协议的框架对融资结构进行描述,选择附属资本与核心资本的比例这一指标;对股权结构主要选用股权集中度进行度量,此处选用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这一指标;另外选取资产负债率考察总资产中债务资本所占的比重;选取资本充足率反映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

本文借鉴一般企业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关系的研究模型,将盈利能力的考察作为一个整体,得出盈利能力的综合指标值,试图构建以盈利能力的综合值为被解释变量、资本结构的各指标为解释变量的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相互关系的函数模型,并利用相关数据对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

2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2.1 上市商业银行综合盈利能力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将反映盈利能力的5个指标中的公共因子提取出来,用这些公共因子对上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再进行综合评价。

2.1.1 是否适合因子分析的检验:判断是否适合运用因子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和KMO检验。利用这两种方法,对营业净利率、营业毛利率、成本收入比、股本净回报率、总资产报酬率进行了因子分析适合性的判断。由检验结果可知,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卡方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是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这就拒绝了相关系数矩阵是一个单位矩阵的假设,证明了研究变量之间具有相关性;KMO值为0.705,略大于0.7,因子分析的效果会比较好。

2.1.2 因子变量的提取:设定提取因子的标准是特征值大于l。因此,选取了特征值大于l的作为因子变量,结果显示有2个变量的特征值大于l,而且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78.274%,解释了大部分的方差总值,符合构建因子变量的要求。由总方差解释表的结果来看,本文应该构建2个因子。

2.1.3 盈利能力的综合得分:根据因子得分系数以及原始变量的标准化值,可计算出第一公因子和第二公因子的得分数,分数分别为Y1、Y2。其中,因子得分矩阵如表1所示。

Y1=0.329A1+0.260A2-0.074A3+0.239A4+0.327A5;

Y2=0.061A1-0.140A2+0.925A3+0.327A4+0.019A5

由提取公因子所产生的新生变量为Y1、Y2,由Y1、Y2的值可以计算出Y的值,进而可以得出各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综合因子得分:Y=(58.008Y1+20.266Y2)/78.274。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2 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的回归过程在上述分析中已得到盈利能力的综合值。为进一步分析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之间的依赖关系,使用回归分析方法。以代表盈利能力的“综合因子得分”Y为因变量,以附属资本/核心资本X1、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X2、资产负债率X3、资本充足率X4为自变量建立变量之间的数学模型:Y=a+b*X1+c*X2+d*X3+e*X4+ε,其中,a为常数项,b、c、d、e为回归系数,ε为随机误差项。

采用逐步回归法,将F检验P值大于等于0.1的剔除出回归方程,小于等于0.05的选入回归方程,最终选入的变量剩下1个,为资本充足率。没有进入回归模型的各个变量的检验结果,其P值均大于0.05,无需再进行分析。由相关关系分析可得,相关系数为0.492,说明盈利能力与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由结果可以看出:方程的常数项为-0.925、系数估计值为0.084,均通过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此外F=13.748〉F(1,43)说明整个模型通过检验。方程为:Y=0.084X4-0.925+ε。

3结论与建议

我国上市银行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即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越高,其获利能力越强。商业银行经营的本质是盈利,要获得合理的资本结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

3.1 降低风险资产数量增加低风险权重资产业务,降低高风险资产在资产总额中的比重,进而才能削减风险资产总量。大力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重视拓展投资业务、发展中间业务都可以是调整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的风险分布结构的途径。此外,商业银行不能单纯地扩张资产规模,而应适当控制资产规模,提高资金的营运效率,降低不良贷款比例,改变粗放式经营方式[5]。

3.2 加大债券市场融资目前我国银行的融资渠道有很多。陈丹妮、韩彦(2008)利用中国上市股份银行IPO前后的面板数据,来分析银行盈利的影响因素,特别关注的是上市是否增强了银行的盈利能力,但没有发现上市可以显著改善银行盈利能力的证据[6]。这说明我国银行业的权益筹资没有很好地发挥预期中的作用。

另外在我国债券市场发展比较滞后等原因也影响着银行的债务融资。但2009年上市银行较多瞄准债券市场,兴业银行拟于2009至2010年发行180亿元次级债及不超过500亿元金融债券,招商银行将于2011年年底前视情况发债融资不超过300亿元。今后,国家可以据此制定相应政策,逐步改善我国的债券市场,让银行乃至更多企业有一个广泛的融资选择。

参考文献:

[1]宋光辉,郭文伟.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J]南方金融,2008,(1):30-32.

[2]Kareken John H,Wallace Neil. Deposit Insurance and Bank Regulation,A Partial Equilibrium Exposition.[J] Journal of Business,1978,51(3):413- 438.

[3]赵瑞,杨有振.资本结构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31(6):85-92.

[4]李宝仁,王振蓉.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4):150-153.

[5]邓杨丰,麦仲山.提高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途径分析.[J]南方金融,2006,(5):26-27.

对商业银行的理解范文3

针对银行结构多元化经营,国内外的很多学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有不少的实例研究证明多元化的经营方式和银行收入的浮动是正比例的关系。关于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结构和经营风险之间的关系,一部分的研究证明了传统的信贷业务和非利息收入的组合方式,可以对经营收入进行分散,从而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另外一部分研究结果则显示,在非利息收入业务范围不断扩展的情况下,银行的面临的风险也会增加,而且增加的风险主要是因为手续费用、佣金的收入引起,尤其是对于一些较为小型的银行体现得更加明显。

二、我国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的现状

(一)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增长概况

根据2006年和2015年各银行年报,国有商业银行在传统利息收入方面,农业银行在2006年主要利息收入为724亿元,2015年主要利息收入为3039亿元,增长幅度最大,高达320%,中国银行2006年利息业务收入为1034亿元,2015年则为2090亿元,增长幅度最小,仅为103%;在非利息业务上,几大国有商业银行都体现出了迅速增长的特点,其中建设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从2006年的112.2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104.4%亿元,增长率高达805%,增长速度位居商业银行首位。非国有商业银行在利息业务上,浙商银行增长速度最快,从2006年的7亿增长至2015的81亿,增长11倍,招商银行虽然增长幅度较低,但是也达到了241%;非利息业务上兴业银行2006年的净利息收入仅为4亿元,而2015年净利息收入已达到91.73亿元,增长速度超过20倍,远高于其它非国有商业银行。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收入中,利息业务仍旧处于持续增长状态,但是相比于非利息业务的增长速度来看,利息收入在我国商业银行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正在逐步降低,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变化。

(二)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

不可否认的是虽然非利息收入在商业银行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但是由于传统信贷业务仍然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因此净利息收益占据了商业银行总收益的绝大部分,根据中国金融年鉴,除民生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之外,其它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占银行总收入的80%以上。其中中国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所占比例最高,已达31.11%,由此可见中国银行的业务和收入来源更加的多元化,收入结构相对稳定,对比之下浦发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仅占总收入的9.56%,说明该银行目前仍旧以传统信贷业务为主,在非利息业务上投入力度不够。从非利息收入的构成来看,手续费和佣金是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主要来源,其它业务如投资收益、汇率及汇兑产品净收益等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从这可以看出商业银行在非利息收入上以服务业务为主,收入来源渠道仍然稍显单一。

(三)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现状

从横向的组织结构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多元化经营主要体现为三种组织形式:金融控股公司、产融结合和全能型银行。从产品和业务收入角度来看,受限于我国分业经营体制的束缚,我国商业银行对于衍生交易、投行业务及咨询类业务等都涉足不深。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进程仍处在初级阶段,仍然是以传统的存贷业务为主营业务,多元化经营主要是通过增加非银行金融领域业务的收入来实现。

三、收入多元化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分析

(一)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和风险汇减

根据Markowitz的资产组合理论,在原有的投资组合中增加新的资产时,并不会影响原有资产组合的风险,反而会降低新资产组合整体的风险。这一理论也是商业银行进行多元化经营,降低经营风险的理论支持。商业银行开拓非传统业务实现收入结构的多元化,在原有传统利息业务的基础上,非利息业务的发展能起到分散风险的效果。但是资产组合理论有一个很强的假设前提就是各项资产之间必须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只有传统的利息业务和非利息业务之间完全不相关,新增的非利息业务的才能起到分散风险的效果。事实上,银行的各项业务之间并不完全是相互独立不相关的,非利息业务的收入波动性会影响到利息业务的经营,从而带来新的风险。

(二)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和风险异化

商业银行通过多元化经营可以实现范围经济和规模效应,从而达到降低和分散风险的目的,但是也可能会导致风险异化的不良后果。商业银行开拓非利息业务虽能为其带来多元化的收入,但是对于各种相互影响又存在很大差异的银行业务,并不能完全掌握不同业务的风险特征以及风险的传染性,这也会导致管理层对整体业务风险管理的难度剧增。另外,对多元化经营的商业银行来说,原有的有限资源在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的不适当分配,也可能会导致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增加。最终,商业银行为获取多元化收入,很可能要以业务风险向经营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声誉风险的异化为代价。

举例来说,创新性的金融衍生品相对传统信贷产品受利率、汇率的波动的影响更大,价格的波动更加剧烈,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商业银行为了获取更多的非利息收益而开展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表外融资,当发生债权信用违约时,这类风险暴露势必造成银行的流动性和清偿能力的减弱。此外,非利息收入业务带来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声誉风险都会向传统信贷业务传播,非利息业务增加商业银行其他风险的同时,也会影响到利息收入的稳定性,导致传统信贷业务风险增加。

因此,综合以上两方面的分析,商业银行发展非利息业务,会导致新增风险的产生。非利息业务与利息业务之间的相关性,是影响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风险分散效果的关键。构建非利息收入与利息收入的有效组合,才有助于商业银行降低经营风险。收入结构多元化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仍需通过实证检验来分析。

四、结论与建议

对商业银行的理解范文4

关键词:基层银行企业文化 发展路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金融领域激烈的竞争促使传统金融服务企业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上不断进步,并使商业银行的竞争领域也在不断扩展,从而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水平提升起到了重要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者应当具有基层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识,在相关方面对基层银行的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企业文化培训,从而使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够在基层银行确立。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决定因素是基层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先进的基层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是提升商业银行经营利润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一、基层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

在金融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不仅包括了理财产品的竞争、销售能力的竞争和经营管理的竞争。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竞争也是竞争的重要方面,基层银行的企业文化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并在某种程度上对银行的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影响,并对银行的竞争能力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以下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我国基层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发展路径。

1.加强对基层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解

基层银行的工作人员应当对企业文化的基本原则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对策有所了解,从而对基层银行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机能的真正内容有一个彻底的了解。基层银行企业文化的建设核心是加强工作人员对企业文化的理解。我国的商业银行应当以基层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为中心,从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方面着手共同加强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基层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文化概念建设,企业文化制度建设、企业核心价值观建设,企业经营理念建设等。我国商业银行的员工应当对基层银行的文化概念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想法;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当加强工作人员的理念更新,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人文化理念,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主动性和创造力。并通过企业文化的培训提升商业银行员工的责任意识,最终促进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工作素质的提高。

2.加强基层银行的管理能力

建立基层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要从加强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入手,而其中的基础则是提高商业银行的管理能力。管理能力是基层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是提高基层银行经济效益的重要支柱,是商业银行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依据。对企业文化进行管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银行家、经济学者、管理者所认同,并被越来越多强大的商业银行应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基层银行对企业文化的管理能力会对银行的精神风貌、经营风格、经营理念、商业信念产生很大的影响,是基层银行精神和文化的重要反映。良好的基层银行企业文化管理能力不仅会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有所提升,并且会对企业文化的执行力度起到影响,使企业文化能在基层银行的日常经营中达到根深蒂固,从而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二、基层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策略分析

我国的商业银行目前在企业文化上面临着强烈的竞争,许多商业银行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注重对不同的文化元素进行融合,从而对企业文化建设产生了不同凡响的效果。以下从两个方面出发,分析了基层银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当采取的策略。

1.明确建设立场

基层银行在企业文化的建设时应当明确自身的立场,从而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有更好的了解。基层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基层银行企业文化的建设。因此商业银行的管理者在对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进行决策时,应当明白自身的立场,对基层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有深刻的理解,从而为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构建提出合理的意见。

2.注重自身特色

每家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都有着自身的特色,基层银行在自身的长期运营中,在自身企业文化的建设中也培养出了自身的特色。因此我国基层银行企业文化的建设应当在遵循共同原则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风格,从而更好的促使银行经营文化的形成、信用文化的推广。基层银行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应当具有长期意识,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从而在商业银行间长期的竞争中,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对商业银行的理解范文5

关键词:分业经营;综合经营;商业银行

引言

进入90年代,国际金融业日益呈现创新化、多元化、国际化、功能化的趋势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纳入到全球一体化的经济体系中来。中国商业银行既要加快改革、完善和提高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和运作效率,不断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还要积极准备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浪潮。因此,深刻理解国际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变化的内在机制,掌握其未来演变的方向,及时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改革,提高对外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内涵

所谓商业银行综合,是相对分业而言的,实质上是指商业银行内部的分工与协作关系。商业银行的综合既涉及经营层面又涉及管理层面。就经营层面而言,即人们所说的商业银行分业经营与商业银行综合经营问题,这是商业银行业经营模式的内核;就监管层而言,既分业监管与统一监管的问题,它涉及商业银行监管体制的选择。狭义的理解,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即银行机构与证券机构可以进入对方领域进行交叉经营;广义的理解,既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机构等商业银行机构都可以进入上述任一业务领域甚至非商业银行领域,进行业务多元化经营。

其实,在商业银行创新日新月异的今天,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进军证券领域,而证券机构则可以通过创建共同基金的形式蚕食银行的存款。即使在银行内部,也可以开展一些非证券类的投资银行业务,如项目融资、结构融资、财务顾问、企业兼并顾问和商业银行创新产品等。各种商业银行机构也可以开展“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前的热身运动”——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通过银行转帐业务,开展网上交易业务,利用银行卡、银行存折直接买卖股票,券商委托银行网点代办开户业务,银行承担资金结算和基金托管业务以及在投资银行业务上的合作。

二、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综合经营的动力

银行实行综合经营或分业经营并没有一个固定、统一的标准。对于经营的选择,应该视具体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而定。自从九十年代初国有商业银行开始实行分业经营以来,至今已有近十年的时间,国有商业银行所处的环境及其自身的情况己经发生了许多变化,虽然目前银行实行综合经营要求的条件还不能完全达到,但是,从国际商业银行发展大潮看,银行综合经营己是大势所趋,况且我国政府在银行综合经营上的管制有所松动。现阶段,国有商业银行出于提高其竞争力的考虑,有着实行综合经营的强烈冲动。

(一)应对加入WTO后的竞争

加入WTO之后,中国银行业的开放进一步扩大,商业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正在出现重大的变化:

1、在地域方面,中国加入WTO后将取消对外资银行经营外汇业务的地域限制;对于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中国加入WTO五年后中国将取消对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

2、在业务对象方面,中国加入WTO后将取消对外资银行经营外汇业务的客户限制;中国加入WTO后将逐渐允许外资银行向中国企业提供人民币业务服务,五年后允许外资银行向所有中国客户提供人民币业务服务。

3、在业务范围方面,外资银行涉及的银行服务范围包括:接受公众存款和其他应付基金承对;所有类型的贷款,如消费信贷、抵押信贷、商业交易的和融资;商业银行租赁;所有支付和汇划服务,如信用卡、收费卡和借记卡、旅行支票和银行汇票;担保和承兑;其他商业银行服务提供者从事商业银行信息、商业银行数据处理及有关软件的提供和交换。以及对上述所有活动进行的咨询、中介和其他附属服务,如信用调查与分析、投资和有价证券的研究与咨询、为公司收购与重组及制定战略提供建议等全方位商业银行服务。

4、在机构设置方面,中国加入WTO五年后,取消所有现存的对所有权、经营以及外资商业银行机构企业设立形式,包括对分支机构和许可证发放的非审慎措施,即允许更多的外资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进入中国。外资银行将逐步进入中国,最终于2006年可以在任何地点,经营任何商业银行业务。

综合经营的外资商业银行机构进入我国市场,能够全面运用各种商业银行工具为客户服务。与我国商业银行相比,显然他们具有更强的服务功能和竞争力。与西方主要国家全能银行业务范围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局限在相当狭小的范围之内。业务范围存在的局限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提高,这种状况必然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提高。竞争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死存亡。

从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来看,不仅在国际商业银行市场上根本无力与西方实行综合经营的银行进行竞争,甚至在国内商业银行市场上也难以应付由于外资银行进入而造成的竞争压力和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有必要根据国际经济商业银行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调整,认真研究和探讨采取综合经营模式。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银行业的保护期即将结束,在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面临进一步开放压力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调整也是为了提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使之能够在国内商业银行市场上与外资银行展开竞争。

(二)应对国内其他商业银行机构的竞争

现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在国内商业银行市场上依然占据了大部分份额,但其增长速度却远低于证券、保险业等其他商业银行机构。商业银行的传统利润来源无非是存贷款利差。随着各个非银行商业银行机构不断的商业银行创新和融资证券化趋势,优化传统的利润来源将受到巨大的挑战。

首先,从负债业务方面看,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的发展必然带来商业银行产品多样化,投资方式多元化,符合不同投资人特点的、个性化的商业银行服务业将逐渐开发出来,居民的储蓄会纷纷发生分流投向公债、股票和投资基金等更有利的方向,这样,投资基金、保险公司、货币基金、股票市场和养老基金都将是银行负债业务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由于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股票公司等机构创造出的各种各样存款性质的商业银行投资工具,更能满足客户多样化的投资需求,因而,这时银行稳定的资金来源基础发生动摇,银行传统的汇总储蓄、活期存款的垄断地位受到挑战。随着这些机构的迅猛发展,银行资金来源急剧减少,利差基数减少,银行利差收入会急剧下降,盈利形势恶化,到那时,商业银行就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以求生存和发展,商业银行各业的交叉领域的广大业务空间必会成为其业务发展的重要方面。

对商业银行的理解范文6

一、互联网金融兴起的背景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狭义上互联网金融可以理解为互联网非金融企业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支付、融资、金融产品销售的新的金融服务模式。广义上互联网金融还包括传统金融的互联网化,即传统的金融机构将原有的业务延伸到互联网上。本文为了探讨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采用了互联网金融狭义的概念。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的背景可以归纳为: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的发展变革的产物,规避商业银行存在的“金融抑制”和客户融资理财需求理念变化的结果,以及我国金融市场自身的改革发展的需要。网络信息技术、移动数据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运营场所、技术支持和客户群。互联网金融机构利用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上搭建了一个虚拟的,电子化的交易平台,应用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降低了交易双方的交易成本。同时,互联网金融机构所面对的客户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客户群体大大增加,交易双方可通过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直接交易,增加了交易双方的信息透明度。技术的应用不仅催生了互联网金融业态,而且使互联网金融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银行,并具有相比银行更便捷、高效的优势。在我国传统的金融体制下,商业银行从成本和盈利的角度出发,更注重高端客户,如国有大中型企业、政府融资平台、上市公司以及贵宾客户,直接导致了大量的包括小微企业和个人在内的低价值客户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此外,商业银行在服务客户方面创新动力不足,无法及时满足客户的潜在需求。而互联网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门槛低,融资便利,正契合了广大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的理财和融资需求,从而填补了商业银行“金融抑制“下的市场空白,同时借助于大数据应用技术,搜索引擎以及云计算等针对不同客户融资和理财需求开展特色业务。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传统的金融体系当中,商业银行处于主导地位,需要持牌经营,进入门槛高,可以享受较大的存贷利差,同时政府的隐性担保使商业银行的生存环境相对宽松。而随着互联网金融带来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模式的创新,以及互联网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相比在交易成本,融资效率、融资渠道、数据信息等方面具有的优势,商业银行原有的作为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的功能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弱化。

(一)“互联网投资理财”和“互联网融资”弱化了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功能

以2013年6月互联网理财产品”余额宝“的推出为标志,理财通、零钱宝等一大批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出现,受到了消费者的极大欢迎。截至2015年2季度末,仅余额宝吸纳的资金规模就已经达到6133.81亿元。与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相比,互联网投资理财产品以其投资金额起点低、流动性强、收益率高等优势大量分流了银行的存款资金,同时也给商业银行起点金额较高,流动性较差的理财产品市场带来了不利影响。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互联网融资类业务的兴起,冲击了商业银行的作为信用中介的融资功能,尤其是小额信贷业务受到了颠覆性的影响。

(二)第三方支付平台弱化了商业银行作为“支付中介“的功能

支付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当中的核心业务,是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最基本的功能。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支付宝、余额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迅速抢占了银行的支付结算市场份额。与商业银行的支付功能相比,第三方支付平台具有生活化、移动化和多元化的特征。

三、商业银行的应对互联网金融影响的策略

(一)商业银行的“触网”实践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创新的动力,刺激商业银行进行自我变革。首先,传统商业银行纷纷进行“触网”尝试。各商业银行通过建立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和手机银行,将其部分业务迁移到网上办理。

(二)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