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利率

农村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范文1

近来平安银行动作不断:高层调整,首家上调2年期存款利率,把平安信托的私人财富管理团队并入平安银行、并以此为班底成立私人银行部。不久前,“三马”(马明哲、马化腾、马云)已经宣布合作搞互联网金融。这一切都标志着一个带着保险色彩的银行正在艰难“破壳”。

以招行为标杆

平安银行并购深发展原属蛇吞象,而蛇吞象的背后就是深发展的止步不前。

被外资买去把玩几年后,深发展并未像与之同一起跑线起步的招行一样在全国开枝散叶。

“深发展发展不是很顺利,没有像招行和民生一样快速平稳发展。2008年,深发展大量核销历史不良贷款,当年其净利润下滑很严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隽对《新财经》记者表示。

而后起之秀平安银行,虽然规模很小,但在创新方面处处都有招行的影子。

一账通、免开口便笺、挂失前72小时失卡保障承诺、平安银行借记卡全球ATM取款免费、平安银行个人网上银行汇款免费以及平安银行承诺个人网上银行“非客户过错损失,我们赔偿”等服务,很多都有招行的影子,而且有的比招行还要超前,但无奈规模太小,短期赶超招行很难,所以就有了“蛇吞象”。

其实,并购也与目前国家限制区域性银行向大城市跨区发展有关,当时国家更鼓励区域性银行向农村县乡镇等贫困地区发展。

“深发展、招行、民生等商业银行,要追求利润,网点的设立自然要去能挣钱的区域,所以,平安通过并购来解决扩张问题,全国性的银行深发展自然成为一个好的选择。”黄隽表示。

而在2010年9月,平深整合预案次第推进之时,平安主导之下的“深发展五年发展规划”也已开始酝酿。平安当时在深发展内部提出将招行视为中期赶超目标,并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达到这一目标。

但目前看来,完成这一指标,还是很困难。“你在发展,别人也在发展,不会停下来等你。”新任董事长孙建一说。

到目前,在7家上市股份制银行中,平安银行的资产规模、网点数量、净利润几乎全部排名靠后,要想赶超同业,对平安银行而言并非易事。所以,面向未来的调整成为必然。

挺进大城市

离6月7日不到4个月,平安银行首家宣布,将50万元以上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上调10%至4.125%,达到基准利率1.1倍的监管上限,而5万~50万元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也将较基准利率上浮5%~3.9375%。

此举显然是为了将存款规模做大。从统计数据来看,商业银行二季度末的存贷比较上年末下降,甚至很多已降至70%以下。存贷比的下降,说明上半年存款增长有所好转,但与之对比,平安银行的存贷比依然高达70%,这或许是公司短期面临的压力,是上调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一大原因。

但如果注意到50万这个数字,你就会意识到,这也是一场对中高端客户的争夺战。

“平安银行的特色就是高端客户做得比较好,这部分客户主要来源于深发展。”上述交通银行不愿具名的一位人士告诉《新财经》记者。

其实大家都明白,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资金成本将升高,息差所带来的利润会下滑。而没有规模优势,又以高端客户为特色的平安银行首家上调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打的就是不对称手法,自己损失很小,却吸引了更多高端客户。

而且,虽然一浮到顶会牺牲掉部分息差所带来的利润,但会壮大高端客户规模,而高端客户在使用平安集团的其他业务时带来的利润将更多,并且高端客户也是未来其私人银行等业务所需要重点关注的客?户。

但也有观点认为,相对于充分市场化的理财产品,4.125%的收益率显然还非常低,能否吸引来足够多新的中高端客户还很难说,虽然肯定会有些效果。

平安银行的品牌影响力还不够强,尤其是在银行云集的大中城市,出于方便的原因,人们可能不会选择去平安银行,而一浮到顶后,出于收益的考虑肯定有一部分客户会选择平安银行。”黄隽对《新财经》记者表示。

综合金融起步

如果遇到一位平安银行的员工说“信用卡,理财存款,车险,保险,无抵押、无担保贷款都可以找我办理”,你不要吃惊,他们的确能交叉销售。

这也标志着,其正向最佳零售银行的目标前进。

平安银行近日向媒体表示,未来将重点发展贸易融资、信用卡和小微金融三大战略业务,并提出最佳零售银行的目标。

在平安集团三大业务板块———保险、银行和资产管理中,银行业务一直是其一块短板。

之前,平安银行虽然选择了新的业务模式,即利用现有资源发展银行业务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主要是背靠平安集团整合客户与渠道资源,平安银行不缺客户资源和渠道,它缺的是好产品和好服务。但由于网点非常少,不足80家,因此,之前平安银行只能有意识地通过技术实现商业创新,即创新产品。

之前平安银行的创新服务──比如无分行发行信用卡和远程开卡服务就是出自这样的理念,这些服务对于突破平安银行物理网点缺乏的束缚,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由保险公司起家的平安集团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如果说平安集团在保险甚至投资领域都已经拥有自己一席之地的话,那么在银行领域,却是平安集团战略上目前相对的“短板”。

目前,随着深发展和平安银行的合并,这块短板正在被逐渐补上。来自平安集团内部,曾出任合并前原平安银行董事长的孙建一担任合并后的平安银行董事长,也再次印证了平安银行对平安集团的重要性。对于平安集团而言,拥有了一家中等规模的上市银行后,他们的金控梦想正在逐渐成为现实。

熟悉平安集团战略的人都知道,马明哲要打造的是一个像花旗集团一样的金融帝国。在平安集团下的三个功能模块——保险、银行和投资,正是马明哲玩转这个帝国的几个魔方。三者之间互为命脉,缺一不可。

农村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范文2

中国与印度作为两个发展中的大国,有着颇多的相似性,近十年间又都取得了本国经济飞速发展,被誉为“金砖五国”,也都正在经历着金融转型期。本文以印度银行业改革为背景,对印度银行业改革的措施进行评价,以期对我国银行业改革提供可供借鉴的参考。

【关键词】

印度银行;改革

1 印度银行改革过程概述

1.1 印度银行改革背景

在印度金融改革之前,1990~1991年度,财政赤字已达国内生产总值的9%,外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超过25%,外汇储备只够两个星期进口所需,国内外债务利息在90年代占出口收汇的一半,银行大面积亏损,呆账、坏账大量增加,国内发生挤兑现象,银行体系已岌岌可危。为了应对严峻的局面,印度政府于1991年8月成立了以纳拉辛哈为主席的纳拉辛哈委员会来评估印度金融体系,提出金融改革建议(摘自:《印度银行改革之路》欧明刚 石弦 2005年第6期《银行家》)。纳拉辛哈委员会经过调查与分析,认为印度金融业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在银行,而银行问题的根源在于“金融抑制”,即银行自由度低,金融发展缓慢。如:印度银行业在改革之前实际利率为负、银行准备金率高、呆坏账多等情况大量存在。(详见表1-1、表1-2)因此,纳拉辛哈委员会将金融改革的第一步放在了印度的银行体系上。自此以降低现金准备率与法定流动比率,允许银行进入资本市场、提高资本充足率、利率与汇率自由化、资本项目逐渐自由化为标志的印度的银行改革就此展开。

1.2 印度银行改革内容

度银行改革具体可以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改革以放松管制,提高金融机构效率为主要目标,体措施如下:

1)放松管制。具体措施包括:逐步停止政府指导信贷计划,限制原来的贷款优先行业,规定银行对其贷款额应不超过银行贷款总额的10%。在存款利率方面:第一步,1992年之后,印度储备银行废除了固定存款利率,转而采用最高利率限制措施。而且该措施不区分具体金融机构,对全部机构均适用;第二步,进一步取消对长时间固定期存款的管制利率上限。如从1995年10月开始,取消了对两年以上存款的利率上限的限制性措施;第三步,利率限制再度放松,转而取消一年期及以上固定存款利率的限制。如从1996年7月开始,取消一年以上的固定期存款利率上限;第四步,最终实现定期存款利率完全市场化。其标志是1997年10月,印度储备银行决定完全放开定期存款的利率。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标志着印度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实现了完全的市场化,银行的管制进一步放松。

贷款利率方面:第一步,先从取消同业拆借及票据再贴现等利率限制入手。如1989年5月,印度储备银行开始取消了对同业拆借及短期票据、票据再贴现等的最高利率限制,贷款利率开始放松;第二步,对贷款利率实行分层管理。印度储备银行从1992年就开始把贷款利率分成六类,其中对贷款总额高于20万卢比的贷款规定最低利率;第三步,完全放开对贷款利率的限制,实现贷款利率自由浮动。如印度储备银行宣布自1994年10月18日起,对超过20万卢比以上的贷款取消最低贷款利率的限制。自此标志着印度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完全自主决定贷款利率,贷款利率管制完全放开。

2)引入竞争机制,改革商业银行体系,提高其经营效率。为了提高商业银行的工作效率,首先通过合并、兼并等手段大量削减公营部门银行的数量。再通过关闭亏损严重的国有银行分、支行,提高国有银行效率,减轻银行的包袱。第三、集中力量办好3~4家具有国际水准的一流商业银行和8~10家拥有全国营业网络的全国性银行,其他银行为地方银行。赋予私人银行招收高级管理人员的充分自由,允许开办私营银行,并于1994年通过《1994年银行管理法案》。根据该法案规定, 对公营、私营银行一视同仁, 鼓励公私银行公平竞争。印度政府开始开放本国的银行市场,允许外国银行在印度开设办事机构, 借此印度商业银行可以学习他们的先进管理经验。修改公营部门银行董事会成员和执行官的聘任程序。为了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允许区域性农业银行从事所有类别的银行业务。

3)为了加速处理银行不良信贷,成立银行贷款特别回收法庭。针对印度银行呆坏账严重的问题,印度政府于1993年通过了一项立法,根据该法案批准在印度六个城市设立银行贷款特别回收法庭,并在孟买建立了特别上诉法庭,要求在六个月内快速回收银行欠款。此外为减轻银行坏账负担、盘活银行资产,政府还设立了资产重组基金,该基金按一定折扣接受一部分国有化银行的坏债和可疑债务,以实现减轻国有银行包袱的目的。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到来对印度银行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这也使得印度政府充分认识到银行体系对于经济稳定的重要作用,为此政府又专门成立银行改革委员会,进一步指导、深化银行改革。以此为标志,印度的银行体系改革进入了以加强银行体系,提高银行竞争力为标志的第二阶段。其主要措施有:

1)成立资产重组管理公司,并由印度国家银行和印度工业发展银行掌握该公司49%的股份。同时出台了附有详细指导方针的公司债务重组计划等一系列措施。资产重组管理公司首先将不良资产证券化,然后向社会发行,而一旦投资人认可了这些债券化不良贷款的价值,银行就可以把这些凭证当作可兑现的资产。

2)加强公司治理,减员增效。针对国有或者国有股份制银行25%~50%的冗员,印度政府1999年提出老年社会与收入保障报告,提出建立个人退休金账户与养老体系。并于当年11月开始推行自愿退休计划。根据此计划,上述银行中届满45岁的员工,可以申请自愿退休。届时银行、政府将会根据退休者工作时间长短予以补偿,并允诺逐步将其纳入即将建立的社会养老体系。据估计,约有5.7万名员工在一定补偿下离开了工作岗位,占12家国有化银行员工总数的19%。此外,根据银行业改革委员会的提议,还成立了“ 迅速纠错行动机构”,对存在问题的银行进行早期干预与指导。

2 印度银行改革的评价

通过银行改革,改变了印度银行业长期以来受到的严格管制的情况,提高了银行的效率。由于放宽管制、尊重市场规律、引入了竞争机制,使得印度银行业改革后,发生了深刻变化。最为典型的是不良资产占贷款总额的比率从1996-97年度的15.7%下降到2004-05年度的5.2%。资产回报率从1991~1992财政年度的0.4%提高到2003~2004年度的1.2%(摘自:《印度银行改革之路》欧明刚 石弦 2005年第6期《银行家》)。客观上促进了印度经济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①改革的措施还不彻底。如虽然降低了对优先贷款行业的信贷支持比率,但是优先贷款行业仍然存在。虽然放开对存贷款利率的限制这些特权行业与企业的存在有违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不利于公平竞争的展开。另外,由于优先信贷政策的存在也是银行背上了较为沉重的不良资产的负担。②信贷手续过于复杂。印度银行业在信贷技术上有很大欠缺,世界银行的世界商业环境调查数据显示:在抵押品要求、银行手续、高利率三个方面,印度银行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被调查的印度企业认为抵押品要求是其融资主要障碍的达到5O.5%,强烈抱怨银行手续繁多的占5O.5%,认为借款利率过高的高达81.2%。繁琐的贷款手续与抵押担保流程成为了印度银行更好的发挥其经济蓄水池作用的最大障碍。

3 结论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即改革的重点已经由生产性领域向金融等服务性领域转移。而我国的金融业正处于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度的转型期。可以说金融转型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能否顺利的进行下去。笔者只是以印度银行改革作为参考样本,分析其成败得失,从而希望能为我国银行业改革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1]Desh Gupta and Milind Sathye:“Financial Developments in India: Should India introduce capital account convertibility?”,ASARC WP 2004-07.

[2]文富德:“印度的银行改革”,南亚研究,2003年第一期.

[3]邸胜宝、齐敏:“印度银行改革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10月第五期.

[4]李辉富:“印度金融改革的理论与实证”,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3月.

[5]欧明刚 石弦:“印度银行改革之路”,《银行家》,2005年第6期.

[6]韩曙平:“中国银行竞争力影响因素与提升途径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9月.

农村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范文3

2010年中国经济实现10.3%的快速增长主要归功于投资、净出口及消费的快速增长。在三大经济增长引擎中,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4.8%,推动GDP增长5.6个百分点;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7.3%,拉动GDP增长3.9个百分点;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7.9%,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可见,中国经济增长仍然依赖投资拉动。

从财政政策方面看,2010年中国政府继续推行积极财政政策,主要表现为保持政府公共投资的力度。2010年,中国政府财政收入为83080亿元,同比增长21%。2010年全国财政支出89575亿元,比上年增加13275亿元,增长17.4%。财政政策初衷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但从实际效果看,由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远远高于GDP,仅有6000亿元的赤字,积极财政政策实际上并不积极,扩内需效果并不明显。

货币政策方面尽管2010年央行声称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从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包括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率)和两次加息的实践看,货币政策并不宽松。央行连续采取量化紧缩政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目的在于抑制过热的房地产投资,10月和12月两次加息则是出于控制通胀的考虑。2010年央行实施新增信贷总额7.5万亿元的额度控制政策,并对银行的放款节奏进行严格控制,从结果看额度已被突破,实际约为8万亿元。货币政策的调整使M2增速控制在20%以下,远低于上年28%的水平,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流动性泛滥的加剧。

2010年央行对银行业的监管力度加大,对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信贷额度及放款节奏进行监管,并通过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进行惩罚。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更加严格,要求银行对房地产贷款、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过剩产能企业贷款、“两高一低”行业贷款等风险进行严格控制和排查。与此同时,银监会对资本充足率、存贷比、不良率等指标监管更加严格,并将监管指标达标与机构网点设立、业务产品创新审批挂钩,对四大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的监管严于城商行和农信社。

2011年经济金融形势预测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将长期存在,2011年CPI可能升至6%。2010年12月CPI为4.6%,较上月回落0.5%,连续6个月突破了政府3%的通胀底限,上升之势明显。从数据看,导致本轮通胀的主要因素是食品类、居住类商品和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的过快上涨,比如12月食品类商品价格上涨9.6%,居住类商品价格涨幅为6%,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上涨4%,据此,可以视本轮通胀为结构性通胀。但是,结构性通胀不久将演变为全面通胀,即成本推动型通胀。尽管由于政府价格管制及其他行政性措施的实施,2010年12月CPI小幅回落,但由于行政手段不可持久,甚至会导致短缺引发价格更大幅度的上涨,鉴于粮食、棉花、蔬菜、房租、大宗商品等价格涨幅巨大,在房价没有明显回落之前希望它们价格下降是不现实的,因此,成本推动下的中国通胀将持续较长时间,我们预测2011年CPI可能达到6%,期间创下单月更高水平也有可能。

“稳健”之名下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加息和上调准备金率将交替进行。货币政策被凯恩斯主义视为逆风挥舞的魔杖,以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来熨平经济的波动。针对经济过热或衰退,货币政策可分为紧缩性和扩张性两类。目前中国央行声称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确实令人费解。但从2010年以来央行七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和两次加息的实践看,中国货币政策实际上是紧缩性的,已由宽松转向从紧。

由于中国经济V型反转之后,恢复增长的基础并不稳固,更多依赖投资拉动,消费和出口的贡献相对较小。加息对投资的抑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即使通胀加剧市场仍预测央行不会加息,只可能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但是,央行在2010年10月和12月两次加息,尽管总共只有50个基点,令市场颇感意外,中央工作会议声称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回归稳健,结合对于通胀的预测,我们预期中国经济基本已进入加息通道,2011年央行将加息50~100基点,加息约2~4次;与此同时,由于存款准备金率已创下历史新高,我们预测央行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5次,约提高150~250个基点,使大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超过20%。

《十二五规划建议》出台为国内金融业发展指明方向。《建议》第十部分“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一条中首先提出“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的设想。宏观审慎就是从金融系统性稳定的角度出发,在保持微观健康的前提下,考虑宏观总体的系统性稳定和健康,其重点是逆周期性的政策。目前,国际上对于金融监管的基本共识是,以两个维度来设计宏观审慎管理工具:一是时间序列维度,即逆周期监管措施;二是跨行业维度,即控制或降低某一时点上金融机构的关联性和共同风险敞口。宏观管理者在经济下行时期要考虑到经济繁荣时期银行可能发生的风险集聚,从而动态地、持续地运用审慎监管指标监管宏观经济的大起大落,银行监管也是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建议》中还明确提出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央行行长周小川也对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行了阐述。周小川表示,利率市场化是一个过程,需要培育各方面的条件,下一步要根据“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有规划、有步骤、坚定不移地推动利率市场化。

房地产调控效果不明显,新一轮调控可能出台。2010年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再创纪录,高达2.7万亿元,约占到2009年地方财政收入的2/3,土地财政的特色愈发明显。没有土地出让金收入的地方政府收支状况难以想象:不仅无力偿还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更无法加大投资实现保增长的宏观目标,也不能履行提供社会保障,维持社会稳定的职能,因此土地出让金对中国政府至关重要,不可或缺。

而巨额土地出让金源源不断流入政府囊中的前提是房价的坚挺甚至上涨,因此,2010年号称有史以来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更多的是虚张声势,地方政府更多的是阳奉阴违,因此房价保持涨势就不足为奇了。中国经济房地产化严重,土地财政不容争辩,尽管最近欧洲爱尔兰、西班牙地产泡沫不断破裂,但中国政府决不会自断财路而刺破房地产泡沫,因此,房地产政策未来即使有第三轮,也难有实质内容,中国房地产泡沫只能指望市场力量来刺破,连续加息最有可能担当这一重任。

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对银行业影响

为抑制通胀加剧,尽管央行推行稳健(加息幅度可能不会太大)的货币政策,但稳定物价作为政府重要职责,央行仍然会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从而影响银行业的经营。另外,“十二五”规划在产业、区域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导向性政策建议,也将对银行业发展产生影响。

连续非完全对称加息使银行存款定期化加剧,资金成本上升,银行长期存贷款利差收窄。2010年的两次非完全对称加息,主要表现为保持活期存款利率0.36%不变,而其他定期存款利率及贷款利率相应上调。通过两次加息,活期存款与3个月定期存款的利差由135个基点上升至189个基点,如果央行继续实行非完全对称加息,活期存款将向定期存款转化。由于定期存款利率较高,一方面银行存款定期化趋势导致资金成本上升,增加银行的利息支出;但是另一方面,存款长期化也增强了银行稳定的资金来源,降低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本轮非完全对称加息的另一个表现是中长期贷款加息幅度小于中长期存款,这意味着央行并不愿意把所有加息成本转嫁给借款人,银行承担部分加息成本。数据显示,两次加息之前,五年期存贷款的利差为2.34%,目前此利差降至1.85%,如果考虑到按揭贷款利率约25%的下浮,长期存贷款的利差已由0.86%降至0.25%,如此小的利差不仅不能覆盖风险,甚至连基本经营成本也无法收回。

2009年个人房贷不良率为0.6%,看起来很低,主要原因是2009年新增房贷高达1.4万亿元,增幅为48%,新增房贷一定程度上稀释了违约率。根据国际经验,个人住房贷款违约一般在贷款发放后3~8年出现,因此,未来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可能上升。央行仍可能继续坚持这种非对称加息50~100个基点,银行的资产负债期限应当向短期调整,减少长期负债和长期存款,提升资金配置效率。

不断创历史新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将加剧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削弱了银行业的盈利能力。要真正实施从紧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需要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额度和节奏,更需要央行控制基础货币投放。但是,由于中国吸引外资政策及出口退税对出口的鼓励,中国贸易项和资本项长期保持巨额盈余,由此导致外汇储备大幅快速增长,强制结汇制导致外汇占款不断上升,基础货币投放过快增加。为了抑制货币供给过快增长,央行倾向于用存款准备金替代央票回笼货币,这导致存款准备金率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并创下新高。

未来央行是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不仅取决于CPI,更是取决于外汇占款增长的速度。由于热钱流入等因素,未来外汇占款仍将快速增加,加之CPI仍将上升,因此,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上调可能。高达18.5%的存款准备金率使银行业约12万亿元存款以1.62%年利率存于央行,此利率比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低113个基点,由此导致商业银行的利息损失约1300亿元。另外,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商业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上升,需要以牺牲部分收益为代价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从而满足监管部门的要求。

央行将通过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资本充足率和资产质量将影响银行的信贷规模。2010年央行实施了新增信贷额度(7.5万亿元)控制措施,同时对放款节奏进行控制,但由于监管难度和成本较大,今年央行目前还没有制定信贷新增额度控制目标。央行行长周小川指出未来要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所谓差别准备金率制度,是指对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挂钩。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理论上可以制约资本充足率不足且资产质量不高的金融机构的贷款扩张。但目前城商行、农商行、农村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和不良率指标都明显落后于股份制银行,如果差别准备金率制度严格执行,那么最应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就是农信社,但这又与支持三农的金融政策相左,所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在实践中会很纠结。

“十二五”规划建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导向将对银行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如果政府能够就银行在这些行业的贷款进行监管、税收、财政等方面的倾斜,比如对这些行业贷款给予银行一定财政补贴、降低贷款的风险权重或不受存贷比限制等,引导银行业贷款流向这些产业。当然,银行业要在收益覆盖风险的前提下进入这些产业。

配合政府的区域开发战略,动态调整银行的信贷区域政策。“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发挥资源优势和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商业银行可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调整区域业务政策,加大对优质的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提供融资和金融服务,实现低风险、高收益和高增长的发展目标。

农村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范文4

利率风险是指农村信用社的财务状况在利率出现波动时面对的风险。基本的利率风险有重新定价风险、基本点风险、内含选择风险、收益曲线风险.尽管这些风险是信用社的一个正常组成部分,但严重的利率风险会给信用社的赢利水平和资本带来巨大的威胁。本文意在通过对通道县农村信用社连续十几年赢利骤然变为亏损的历史回顾,来分析利率波动对信用社经营成效的影响,以期希望农村信用社在今后复杂的金融市场中,特别是面对不断深化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能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应对与管理利率风险。

_、通道县农村信用社利率风险实例

通道县农村信用社从1990年到1998年,连续九年社社赢利,年平均赢利26万元。1999年,突然亏损611万元。骤然由赢转亏,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经分析认为: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利率频繁波动引发经营损失的集中反映,也是长年来农村信用社不重视利率风险管理的结果。我们从以下分析中可以对农村信用社利率风险进行识别。

识别之一:农村信用社重新定价风险表现在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利率下降,收益减少。

从理论上讲,重新定价风险又称成熟期不匹配风险即利率敏感性缺口风险。它产生于利率变动的时间与银行现金流动的时间之间的差异,是指某﹁时期内信用社需要重新定价的资产与需要重新定价的负债数量不相等,二者存在一定缺口时,信用社再吸收存款或再次贷款时所承受的风险。当信用社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即存在“正缺口”时,随着利率的上升,信用社的净利息收入增加;随着利率的下降,信用社的净利利息收入减少。只有在信用社资产和负债的平均生命周期(即成熟期)互相匹配时,才不存在此类利率风险。

所谓利率敏感性资产,是指一家信用社的资产(贷款)期限要短于负债(存款)的期限。反过来,如果一家信用社的负债期限要短于资产的期限,则是负债敏感性的。利率上升时,对资产敏感性信用社有利,净利差收入增加;利率下降时,对资产敏感性信用社则是不利的,损失的。从对通道县农村信用社资产负债结构情况调查,该县农村信用社1999年短期贷款占贷款总额75%,中长期贷款比重仅3%,而定期存款占存款总额55%,是典型的资产期限短于负债期限。因此,相对于商业银行来比,农村信用社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之间的缺口要大,利率风险敞口就要大得多。遇到利率下调,自然给收益造成很大的制约影响。从“通道县农村信用社利率下降时资产敏感头寸分析”(表一)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按执行利率还是实际收付息率计算,利率下降都使1999年利差大幅度减少,按执行利率计算1999年利差减少1.13%,按实际利率计算则减少6.77%。

注:执行利率(加权)按各种类存款(或贷款)基准利率加浮动利率乘以各种类存款(或贷款)比重计算。

因此,1999年亏损不是偶然的。1998年国家三次降低利率,年内有四个利率变动下降的时间段,利率变动时间与农村信用社现金(资产与负债)流动时间之间的差异很大。因为信用社90%的是农业贷款,贷款期限(即合同成熟期)一般一年,农户到期还本付息,因此,1998年的利息收入主要来自1997年(高利率年份)的贷款合同,1998年利率频繁下调的实际效果便在1999年得到集中体现。调查得知,1999年通道县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利息收入仅为271万元,比上年减少260万元;而当年实际计入成本的到期定期储蓄存款利息现金支付(应付利息科目借方发生额)却高达532万元,是迄今为止的最高历史记录,其中当年成熟期满(存期到期)一年以上定期储蓄存款的利息支出所占比重高达89%。这种“高投入低产出”,说明1999年需要重新定价的负债数量(到期的定期储蓄存款)与需要重新定价的资产是极不匹配的。运用资产敏感头寸分析原理可以知道:作为资产敏感性的通道县农村信用社,在利率连续下降情况下,导致1999年实际净利差要比1998年降低6.77%,直接减少收益284万元。

识别之二:因利率下降,贷款客户提前还贷,信用社只能以新的较低利率重新投放,降低净利息收入。这是内含选择风险的一种表现。

所谓“内含选择风险”是指当利率出现波动时,信用社由于客户行使存款或贷款期限的选择权而将承受利率风险。当利率下降时,贷款人将以低利率的重新融资提前偿还高利率时期所获得的贷款;当利率上升时,存款人会提前支取存款,再以较高的利率存入。这都会降低信用社的净利息收入。从“通道县农村信用社利率下降时内含选择性风险分析”(见表二)可以看出:由于国家连续降低利率,1999年通道县农村信用社存放于农业银行的约定存款平均余额已由1998年的月平977万元减少到110万元,农业银行为了减少在信用社的高息“贷款”(约定存款)利息支出,行使了提前偿还约定利率为9%的“选择权”,信用社不得不以2.69%利率(加权数)将资金转存中央银行,仅此一项,通道县农村信用社就直接减少收益76万元。

再从通道县农村信用社的“调剂拆出”资金看,1999年调剂拆出资金月平余额为2854万元,比上年月平增加1142万元,但由于客户行使选择权,提前归还高息拆借,再重新签订低息合同,使得利息收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比上年减少26万元。这些都是利率风险的具体体现。

识别之三:农村信用社基本点风险表现在贷款与存款之间的利差缩小。

基本点风险又称利率结构风险,它源自不同期限的利率关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存贷款利率波动幅度不一致的情况下,存贷利差缩小所导致的信用社净利息收入减少的风险。我们从《通道农村信用社1998年一1999年利率变动对利差影响》(见表三)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利率调整,不管是从国家基准利率,还是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后的加权利率,还是信用社实际存贷款收息率来测算,通道农村信用社1999年比1998年的存贷利差都是缩小的。从基准利率看,1998年初到1999年初,贷款利率由8.64%调到6.39%.下调2.25个百分点,存款利率由5.67%调到3.78%,下调1.89个百分点,贷款比存款多下调0.36个百分点,这说明国家政策压缩了银行业的赢利空间,降低了银行业赢利水平。

注:①从1998年10月31日起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由40%扩大为50%;

②基准利率变动幅度以年初利率计算。③基准利率以一年期为准。

从加权利率看,根据存贷实际结构,在贷款利率上浮50%基础上,贷款利率由1998年的10.05%下调到1999年的7.03%,下降了3.02%,按1999年平均贷款余额4638万元计算,理论上要比1998年少收利息140万元。从实际贷款收息率看,由1998年的12.65%降至5.84%,下降了6.81%,实际1999年要比1998年少收利息261万元。因此,利率变动的结果,使1999年实际利差减少6.77%,导致实际存贷款利率倒挂,亏损不可避免。

事实上,我国从1996年到1999年连续四年七次下调利率,每次下调都对农村信用社的收益产生负面影响(见表四:利率下调对通道农村信用社净收益影响)。从表中了解到,自1996年中央银行第一次下调利率开始,通道县农村信用社的生息资产净收益便由1996年的3.19%逐年下降,直到1999年的-0.29%;利润由1996年的赢利15万元,逐年减少到1997年的10万元,1998年的5万元,到1999年亏损611万元。因此,作为资产敏感性的通道县农村信用社,国家每下调一次利率,收益都会减少。

二、农村信用社利率风险原因

原因之—:缺乏利率风险防范意识,不按规定提足应付未付利息,加大了利率风险缺口。

农村信用社认为:几十年以来,我国利率始终是管制利率。严格的利率管制,对信用社来说,其负债成本(各项存款的利息支付)是确定的,贷款的收益也是确定的,有一个较为有利的利差,由此认为因利率变化引起的利率风险便不存在。因此,被动地接受利率风险,各级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几乎不涉及利率风险管理。从利率敏感性分析,笔者发现1996年至2002年利率下降期间农村信用社都是保持正的资金敏感缺口,说明我国农村信用社利率风险的意识十分薄弱,即便意识到了利率波动对业务产生的不利影响,依然不知该如何控制和管理风险.如农村信用社的“应付未付利息”科目,是根据“责权发生制”的会计原理用来核算反映应计入当年成本而在以后年份实际支付的定期存款利息,计提的依据是按当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标准与定期存款余额。这应是利率风险管理的一个基本内容,但信用社却没有做好。根据《通道县农村信用社历年应付未付定期储蓄利息计提情况》(见下表五)分析,可以看到,从1988年到国家第_次调低利率的1996年,通道县农村信用社在连续多年赢利的同时累计少提应付未付定期储蓄利息925万元,也就是少计入成本925万元。而在1999年,实际计提应付未付利息565万元,计提率达9.339%,可当期应计入成本的计提率(根据当期各档次定期储蓄利率加权计算)只为2.38%,多计提6.959%金额421万元。这说明,农村信用社利率风险防范意识非常薄弱,因为信用社在多年的核算中,不是逐年依据当年定期存款利率计提应付未付利息,而是根据存款实际到期日支付的利息额来计提,即现付现提,只是形式上通过应付未付科目核算,没有起到“应付未付利息”科目的“储备粮”、“蓄水池”作用,遇到利率连续下调,后期要支付前几年高息,只好临时根据需要计提增加应付未付利息余额,年复一年,越欠越多,总有﹁朝会入不敷出。1999年的骤然亏损,正是这种矛盾的集中体现,当年实际支付储户到期定期存款利息532万元,为历年之最,而当年按规定比例仅能计提应付未付利息144万元,因此,多提应付未付利息421万元是造成当年亏损的主要原因。

原因之二:利率政策调整是信用社利率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利率频繁调整。在1978—1999年X年时间内,银行1年期储蓄存款利率从3.24%上升到10.98%,以后又降至5.11%,利率调升用了约17年的时间,利率下降用了约4年的时间。从1989年起,利率调整的频率逐渐加快,幅度逐渐加大。从1996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8次下调商业银行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以一年期存款利率为例,它已经从1996年开始下调前的10.98%下降到目前的1.98%,下调幅度达80%以上,下调频率之密、幅度之大都是建国多年来从未有过的。利率变化频率、波动幅度以及预测把握难度的加大将提高利率风险,加剧银行间在存贷款市场的竞争。竞争一方面缩小了银行存贷款利差,降低其盈利能力,使银行业面临整体利差缩小和经营困难的局面;另一方面可能会由于竞争地位的不平衡,使相当一部分中小商业银行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在存贷款市场的份额急剧下降,经营更加困难,甚至会被挤出市场。而不计成本和收益的恶性竞争甚至会扭曲利率的市场信号,造成信贷资源的低效配置和浪费,这在前些年乱抬利率的不良竞争中是有目共睹的。

因此,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相比,我国的利率风险更多地表现为体制性风险。在西方,中行只是通过调整基准利率来影响市场利率走势,商业银行是根据当时市场利率情况相应调整各自的借贷利率。而我国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制定及利率结构的调整都集中于中央银行。国家利率政策的调整是农村信用社利率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

原因之三:农村信用社缺乏利率风险管理方法与手段,竞争环境不公平,业务单一。

长期以来,由于利率管制,我国缺乏利率风险管理的金融工具。加上诸如国有商业银行的国家信用及垄断地位、邮政储蓄的“零风险”经营、城市商业银行的地方保护、农村信用社的政策性负担、外资银行的超“国民待遇”等等不平等的金融竞争,使得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成为我国中小金融机构最大的现实问题。这其中国有商业银行竞争的绝对优势是农村信用社利率风险管理中不可攀比的,仅保值储蓄补贴一项,通道县农村信用社前些年就要比当地国有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多负担利息支出187万元。再加上农村信用社较大的不良资产和低下的资产质量、沉重的历史“包袱”、落后的经营方式和手段、整体素质不高的员工队伍、摇摆不定的经营体制,决定了对于利率市场化不能适应。不仅缺乏利率风险管理机制,更缺乏有关利率风险管理的系统软件,利率风险管理的基础数据很难采集,信息加工处理很难正常运作。利率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的滞后,导致了农村信用社对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央行货币政策的变化反应迟钝,一旦遇到利率的频繁调换,便对突如其来的利率风险无所适从。

从业务发展来看,农村信用社多年来基本没有中间业务收入,资产结构单一,投资渠道少,承受利率变化能力弱,应对措施缺乏,在利率变动频繁情况下,出现经营风险,导致亏损是不可避免的。如在利率降低情况下,由于资产客户行使提前偿还贷款选择权,通道县农村信用社的富余资金都不得不“投放”到低息的中央银行,1999年存放中央银行月平余额达2135万元,占总资产的21%,月平余额比1998年增加1300万元。

三、启示:利率市场化下的农村信用社利率风险管理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因此,直面利率市场化将是农村信用社的必然现实。任何一家县级农村信用联社都应建立一套能够识别、衡量、监视和控制利率风险的管理过程。

启示之一:要学会借鉴国际上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的识别衡量技术来做好增收工作。

如利用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在预测未来某一期限内将会发生利率调整从而导致资产负债业务重新定价的情况下,计算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规模之间的缺口,并对利率变动因该缺口的存在而可能给银行带来的损益情况进行评估;其基础是对所有资产负债业务的合约期限进行分组,并对不同合约期限的缺口进行衡量。

因此,通过对利率敏感性分析,我们可以这样防范:对资产敏感性信用社,如果预测利率是上升趋势,就可以人为地多吸收期限较长的存款,可以增加利差;如果预测利率是下降趋势,则可以有意识地多宣传动员短期存款。也就是说:对一家银行,是资产敏感,还是负债敏感,是可以调整的。预测利率是上升的,就要想办法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以保持资产敏感性较大,增加收益;预测利率是下降的,则要想办法保持负债敏感性来增加利差。因此,在国外许多银行把利率风险管理重点放在重新定价风险上,根据预测利率升降情况,来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增加利差。

当前,在现行利率管理体制下,农村信用社要加强对存贷款利率定价的评价分析。对存款利率的评价,信用社(特别是利率改革试点社)应注意分析影响存款利率变化因素的趋势;如目前存款利率经过8次降息已到低水平的趋势,以及国家今年来控制通货膨胀的趋势等。对贷款利率定价的评价分析:在细分客户市场的条件下,应以贷款利率定价为突破口,实行贷款成本认定制。正确评价分析和考虑贷款的时间、规模、选择和竞争等因素,尤其应当注意分析、发现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一些长期受政策保护、开放程度较低、受强烈冲击的行业给经营局势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增强市场议价能力。

启示之二:要建立农村信用联社利率风险的内控机制。

防范利率风险的关键措施之一是建立起完善的利率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如何识别因现有或新的产品或业务活动面产生的利率风险,信用社内部要建立相应的责权制,设立专门的利率风险监督控制

部门,直接对理事会或经理负责,制定明确的利率风险管理及监控规程,划分利率授权权限和责任。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农村信用社特别是在完善改革措施后应该积极主动地参照巴塞尔委员会l四7年9月通过的《利率风险管理原则》的有关规定,制定稳健利率管理的核心原则,结合信用社实际进行自身的利率风险内控制度的建设,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能够反映与本社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头寸相关联的利率风险计量系统;做到分类和归总信用社当前及未来将面临的各种利率风险,包括再定价、收益曲线、基准与期权风险等,并追溯其全部来源;在科学进行利率风险计量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信用社可承受的利率风险总额。

启示之三:要合理确定信用社内部资金转移价格。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农村信用社省级联社的成立,农村信用社自主定价的范围将不断扩大,直至覆盖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的各个项目。因此,建立科学的内部利率机制,对于信用社保障自身经营效益,巩固竞争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内部利率是指信用社联社内部资金核算使用的利率。这种内部资金包括县联社与基层信用社之间、县联社与上级联社之间、县联社之间的各种往来资金核算。通过确定反映市场变化同时兼顾各部门利益的内部利率,引导资金向高收益、低风险的项目集中,降低总体风险,实现联社战略发展意图。

内部资金价格转移定价可从资金供给社、资金需求社和上级联社三方面进行,从“成本收益比”的大小入手,充分考虑各社当年的经营目标、存贷款期限结构、资金成本、存贷款费用、实现目标利润的存贷规模及存贷款利率等因素,根据系统内部资金供求形势和有效贷款的扩容空间,确定合理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做到既确保内部资金价格转移过程中需求双方利益分配的合理性,又兼顾信用社系统整体盈利的最大化,从而增加资金的流动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现行资金运作模式下,处于贷款低效高险的社,应在增加存款和压缩低效贷款上下功夫;贷款高效低险的社,可适度增加借用资金或减少上存资金而扩大有效贷款,实现规模效益。

启示之四:银监会应开展对信用社利率风险的监测分析与检查。

监管当局应成立专门负责包括农村信用社在内的银行业利率风险的监管部门,以全面落实“管风险”理念与职能。从监管当局到银行到信用社,建立一套符合我国银行业实际情况的利率风险监管体系,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利率风险监管的法制化。

农村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范文5

按照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管理的要求,在资产和负债的管理中应当遵循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即匹配投资原则(Matchedfundinginvestmentprinciple),即商业银行应尽可能地同时对资产和负债的数量、组成及回报或成本进行控制,使资产和负债管理具有内部一致性,从而协调银行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之间的矛盾,尽量减少因双方的不匹配而造成的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由于负债(资金来源)是商业银行的经营之本,资金来源的规模和结构决定并制约着资产的规模和结构,因此,灵活合理的筹资机制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从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的一般情况来看,除了其所有者提供的权益之外,还应有两个重要的资金来源,即吸收的存款和对外借款。按照银行的能动性划分,前者称为被动式负债,后者称为主动式负债。我国商业银行自诞生后主要依赖于吸收存款的传统筹资工具,在筹资机制上形成了天生的缺陷。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商业银行是在计划金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1995年出台的《商业银行法》关于存贷比不得超过?5%的规定也使得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产生了以存款为生命线的经营主导思想,把全部精力集中于吸收存款上。尽管核心存款对银行经营至关重要,但单一的吸收存款的被动性负债方式不仅制约着贷款的营销,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中间业务的发展,影响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长。这种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

1.负债方的流动性风险较大。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短期负债比重较大(占负债总额的90%左右),银行面临着较大的客户提存的风险。补偿这种风险的方法有两种,即负债管理和/或储备资产管理。储备资产管理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方式,即通过变现资产的方式增强流动性。但当今国际上许多大银行,特别是那些能进入货币市场和其他非存款市场寻求资金的大银行,越来越多地开始依赖借人资金的负债管理方法来应付现金短缺风险,如从市场购买资金或增发固定期限的大额可转让存单。

2.资产业务的发展规模受到限制。以被动性吸收存款为主的筹资机制,不仅不能充分适应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而且在多种渠道分流银行存款的情况下,反过来也制约了自身资产业务的发展。

3.收益结构不理想,盈利能力受到约束。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之间的利差收入在整个收入中的比重近2/3.由于利润来源的狭窄性和单一性,利润抗风险能力偏弱。此外,在资产结构中,中低收益的资产占比较高,资产收益结构不理想。

乙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一方面,1996年以来的多次降息后,目前,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在扣除利息税后实际上收益率只有1.584%,与投资基金等收益率差距较大,农村信用社的存款利率今年以来也有所上升,这都将进一步导致银行存款分流;另一方面,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之间的激烈竞争必将使存贷款利差越来越小,以存、贷款业务为主要利润来源的获利空间将越来越小。

鉴于当前筹资机制缺陷对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负面影响,有必要对现行传统的筹资机制进行创新。尤其是与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相比,我国新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机构网点少、存款来源少的劣势,大力开发新型融资工具对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许多国外的商业银行,非存款借款已成为银行资金的重要来源。我国境内的外资银行在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后,也并没有沿袭中资银行吸收存款的方式来解决筹资难题,而是结合自己的特点,充分运用他们在国外金融市场上所常用的各种主动负债方式(如同业借款)来进行筹资,很快免除了资金来源的困扰,将其精力集中在贷款和中间业务的营销上。

当前,商业银行一年期以上的大额筹资仅能以协议存款的方式吸收保险公司3000万元以上的定期存款。为此,中国人民银行拟出台允许中资商业银行开办人民币同业借款业务的办法,期限在4个月以上(4个月至3年),并可以展期,以解决金融机构长期的信用拆借问题如:这一以主动负债形式的筹资工具的推出,将对创新商业银行的筹资机制起到积极作用。另外,2002年9月24日中央银行决定将2002年末到期的正回购品种转化为相同期限的中央银行票据(即央行短期融资券),据此进行央行票据业务操作。央行此举无疑将对中国货币市场的发展、货币政策的执行以及金融机构的资金融通产生深远影响。

二、票据筹资:并非创新的“创新”

票据是商品流通中的重要工具,具有支付结算和融资两大功能。票据的支付结算功能主要靠支票和汇票实现,而其融资功能则一方面以真实商品交易为基础的汇票(包括商业汇票和银行汇票)体现出来(通过票据承兑、贴现、转贴现与再贴现机制使融资活动在企业、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进行从而扩大融资渠道),另一方面通过企业或金融机构直接发行本票(即商业本票和银行本票)来实现直接融资的目的,这种本票无需以真实的商品交易为基础,实际上是一种短期融资券。需要短期资金的企业或金融机构通过发行本票来取得资金,而资金持有者通过购买这种本票实现自己的资产组合,达到投资目的。

本票的发行与转让使得短期资金余缺各方能够更好地实现资源配置,但它是一种基础性的金融工具,并非金融新产品,只是其发行流通在我国却受到严格管制而已。目前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财务状况良好、信用等级高的大公司经常向其他公司发行以自己为付款人的短期、无担保本票在货币市场筹集资金,它是货币市场上交易最活跃、成长最迅速的工具之一,融资性票据的市场比重不断上升甚至达到70—80%。

除此之外,银行还可以向存款人发行一种可以流通转让的大额可转让存单(NegotiableCertificateofDeposits,简称CDs),从法律意义上来看,它是存款类被动式负债,但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定期存单,其实质是另一种形式的融资票据。其一般特征是;可流通;高面额起点,期限灵活,从几天到一两年;不可提前支取;不记名,风险较小,收益率较高(一般高于国库券,但流动性逊于国库券,而且二级市场的日交易量低于国库券);利率可固定也可浮动,即使是固定利率,在转让时还要根据转让时的利率重新确定转让价格,实质上也就重新确定了利率。对于发行CDs的银行来说,一般不必缴纳存款准备金;对其购买者来说,则要缴纳利息税。CDs对商业银行的最大意义在于实现了负债的可流动性,为拓宽资金来源、实现利率投资提供契机和可能。自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诞生以来,CDs在全球得到迅速拓展并不断变化。既有长期的浮动利率的CDs,也有固定利率的CDs;近年来,又有了更多的创新,如特大额可转让存单、扬基大额可转让存单、分期付款大额可转让存单、利率上调大额可转让存单等。CDs在我国银行曾一度存在,如今也受到严格管制。

三、我国商业银行票据筹资的政策障碍

(一)有关本票筹资的限制

根据我国《票据法》第?3、74、75、76和81条的规定:“本票是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本法所称本票,是指银行本票。”“本票的出票人必须具有支付本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并保证支付。”“本票出票人的资格由中国人民银行审定,具体管理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总之,我国《票据法》仅允许签发记名的即期付款的银行本票,且不是所有的银行都可以签发银行本票。

《票据法》第73条关于本票的定义科学地体现了票据的无因性,即执有票据就可以主张票据权利,执票人取得票据的原因并不影响票据的权利和流通,票据关系与发行转让票据的原因关系互相分离、互相独立。但其第10条又规定:“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这一点忽略了票据的无因性,与第?3条的定义有矛盾之处。从本质上讲,《票据法》的第lo条规定并不是票据法律规范,并不具有票据法的效力,即使当事人之间没有真实的交易关系,也不影响票据的效力,它只是表明我国《票据法》将票据仅仅作为商品交易支付和结算的工具,并不希望当事人利用票据进行纯粹的融资活动,但此条文不能改变票据关系和原因关系相互独立的原则。

作为《票据法》的重要配套法规,1997年出台的《支付结算办法》再次明确了我国的银行本票必须为交易性票据,而且“单位和个人在同一票据交换区域需要支付各种款项,均可以使用银行本票”。故此,目前商业银行发行融资性本票存在一定的法律障碍和政策障碍。

(二)有关CDs的管理规定

1986年10月,交通银行上海分行经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推出了我国的首只CDs,之后,CDs在我国迅速发展。为规范这一业务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在1989年5月了《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管理办法》;1989年11月颁布了《关于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转让问题的通知》。自此,大额可转让存单业务在全国范围推开。但在其后的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办理存单转让的机构少,业务发展缓慢,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居民对其认识不深,制约了业务市场的扩充;一些单位虚开存单、套取资金,违法违纪行为上升。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在1996年11月了《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管理办法》,对此业务再一次进行规范。新的管理办法将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界定为一种固定面额、固定期限、可以转让的大额存款凭证,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业务的审批和监管工作,并再次对其发行主体、发行对象、金额设定、期限设置、利率确定以及转让挂失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

1997年4月,鉴于当时“盗开或伪造银行存单进行诈骗的犯罪十分猖獗,给银行资产造成了巨额损失并继续构成潜在的威胁”,为防范和打击犯罪活动,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暂停存单质押贷款业务和进一步加强定期存款管理的通知,暂不批准各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发行计划,城市合作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信用合作社也一律不得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至此,我国各商业银行都不再被允许发行CDs.

四、关于开放商业银行票据筹资的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筹资方式的单一,筹资工具的缺乏固然与现实中某些条件的不具备有关,但更与严格的金融管制分不开。在管制条件下,行政主管部门本着“求稳怕乱”的主导思想,将主要精力放在“管住”上,缺乏通过努力去推进相关条件的成熟,由此也给金融机构的经营运作造成一定困难。事实上,当前国内各家银行都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努力规范公司化运作,每家银行都将从自身财务关系的均衡上来考虑各种业务的发展。在开拓基础性金融产品和创造金融新产品的过程中,银行比其主管部门对风险、收益等变量的考虑更深入、更具体,因而也更切实可行。鉴于各家银行对票据融资的强烈需求以及民间票据市场上融资性票据业务的现实存在,建议有关部门可以考虑渐次开放并规范票据融资。

票据融资的完善和发展首先有赖于监管方突破观念上的局限,变“管制”为“监管”,通过促进金融竞争提高金融产品的质量。从完善现行《票据法》入手,按现代各国票据法的共同准则,修改票据法有关条文中忽视票据无因性的缺陷,大胆发展融资性票据。事实上,近期中央银行票据的诞生已经在此领域里做出了尝试。其次,要从制度上和市场结构上制约风险,构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如建立完善的信用评级制度,规定发行企业的条件和资格,加强监管等。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类型的企业,也应能够在市场上发行融资性票据融通资金,从而调整负债和资产结构。

农村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范文6

一、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冲击与影响

(一)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曾几何时,中小金融机构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以及有效的客户营销,在我国的金融服务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逐步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在整个金融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逐步迈入大数据时代,在这一背景下互联网对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形式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金融领域,基于网络信息技术以及大数据特征的互联网金融,厚积薄发、来势汹汹,对传统金融服务理念和服务体系带来了巨大冲击(如表1所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全新的金融理念和运作模式,同时由于互联网金融将业务从线下延伸至线上,这更有利于抓住中小客户。以“余额宝”为例,截止2014年末的数据,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用户属于五万元以下的小客户。由于面对大型商业银行、互联网企业的竞争,中小商业银行原来针对中小客户的优势可能将不复存在,目标客户逐步面临被吞食的危险。当然,中小商业银行并没有完全丧失机会,大数据时代下的互联网金融的竞争规则一改传统的“大鱼吃小鱼”,而主要体现在市场机遇的处理速度方面,即“快鱼吃慢鱼”。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必须面对这一严酷的竞争环境,对未来做出总体运筹和谋划,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转型发展策略,才能实现更大的发展。

(二)大数据背景下中小金融机构面临的冲击1、存款面临大量流失目前,利差仍是中小型金融机构的主要利润来源。虽然这些银行在努力进行结构调整、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比重,但是“存款立行”仍是大多数中小金融机构的不得已之选。而在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和存款理财化的发展正在逐步改变这一状况。首先,互联网金融产品收益率暂不受利率监管限制。他们中的多数成员年化收益率甚至远高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大量个人客户将银行卡内活期存款转入其袋兜。其次,大型商业银行凭借其强大的金融研发工具及准确的市场预判能力等,推出了收益远高于定期存款利率的理财产品也造成中小型金融机构银行存款大量流出。第三,拥有大量资金的企业已看到银行对存款的迫切性之后,纷纷待价而沽,也会造成存款流失。第四,股市的火爆程度及楼市利好消息的出台也决定了个人客户资金的流向。2、对中小微企业的优势不复存在近年来出于竞争的需要,金融相关机构纷纷提高了“办贷效率”,部分大型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甚至担保公司均推出了较多面向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快捷而又高效的服务。同时,互联网金融更不甘示弱,以“阿里小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凭借强大的数据挖掘能力,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中实现了对中小微企业融资产品的标准化服务,在降低融资成本的同时也更为便捷。此外,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利差保护政策会逐步取消,这也将对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定价能力带来考验。3、更多市场参与者分享银行业市场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确立和实施,使商业银行破产成为可能。同时,这一制度也为民营银行的准入提供了制度保障,使得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中小商业银行只能积极顺应时代和技术的发展潮流,加快创新步伐,深入实施转型发展,才能在将来的竞争中立有一席之地。

二、大数据背景下中小金融机构的转型发展对策

(一)注重客户体验在大数据的时代,一个完善的客户数据库能够极大地提高客户服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以“阿里金融”为例,它通过旗下的一系列互联网平台,搜集到客户大量交易和身份信息,并以这些信息为基础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客户数据库,并利用这一数据库产生的大数据和信息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金融产品的营销、风险控制和信贷审批等,极大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中小商业银行若想在互联网金融竞争的格局中占据主动地位,就必须着重考虑客户体验,从客户的需求出发进行金融产品设计、优化金融服务、开展网络营销、改善业务流程等,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市场细分,在移动网络的客户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服务,使客户可以方便快捷地选择自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最大化提升客户体验。

(二)改变经营方式,进军“电商”平台“金融脱媒”是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造成的主要风险冲击。金融脱媒可以发生在两个方向:一是资金绕开低收益的金融中介向高收益方向运行;二是资金绕开高成本的金融中介向低成本融资渠道方向运行。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总量的比例已经降到52.1%,这说明银行作为融资媒介的地位在逐渐下降,非银行类融资渠道如企业债、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小贷公司的份额不断上升。凭借着大数据的支撑,网络平台贷款公司势必将以全新的形式给传统银行业带来更大的冲击。其次是互联网金融的“再中介化”。互联网金融在中介作用上比传统金融行业更具有优势,互联网金融的“再中介化”成为其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代表的新的中介依靠已经建立起来的良好的客户群体和良好的分散风险的能力已经完全能够胜任金融中介的职责,因此在互联网金融擅长的领域,传统金融将不可避免地将受到“再中介”的冲击。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时代,谁掌握的有效数据越多,谁就能抢占制市场高点。因此,传统金融机构若想在大数据时代的金融领域取得成功并获得良好发展,就必须掌握足够的数据来源渠道,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无疑是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参与商务交易流的全程来掌握信息流,最终形成大数据。故,中小金融机构必须要改变经营方式,进一步拓展服务渠道,特别是互联网服务平台,实现实体和网络虚拟营销渠道的有机结合。这种银行金融电商不仅是银行对金融脱媒现象的一种积极应对,更是银行进军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一种探索。银行通过深入分析消费者行为和企业需求,对金融服务进行大胆创新,创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营销平台,将银行业务、客户消费和商户的融资需求等多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构建互利共赢的电子商圈营销体系以及综合平台系统和网络软环境,拓宽服务内容、丰富服务手段。

(三)建立“一站式”平台提高综合服务在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新兴金融领域,其劣势是金融业务知识与经营管理经验不足,目前其创新性经营只涉及到了金融业的某些具体领域,在短期内还不足以涉及所有的金融产品,给传统金融机构造成致命性的影响。而这种缺陷恰恰是商业银行的优势所在,金融机构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不仅要增强客户粘性,还要不断进行业务模式创新。例如,将现有的业务条线与网络、移动支付、网络信贷及电子商务等新兴事物相互整合,从而达到满足不同客户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实现“一站式的金融服务”。在具体措施方面要注意以下两方面:首先是要推进与战略伙伴的更深合作,结成稳固的业务联盟,整合多方资源;其次是需要对整个流程内的所有资源进行梳理和整合,形成稳定的金融业务链条,为客户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建立起互利共生的关系。

(四)尊重互联网精神谋求合作共赢在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的工具性质不仅会吸引互联网金融的参与者,也会吸引传统金融机构更多地参与其中,传统金融与互联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会处于一种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之下。此外,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新技术的引入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还将使得一些掌握大量客户信息、拥有信息技术的优势企业进军金融业。加之,互联网的使用也将引发金融中介对一些已经标准化并且风险较低产品的竞争加剧,一些资本实力雄厚且声誉较好的大公司也将成为传统金融中介最有威胁的潜在竞争者。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两者之间的客户资源信息共享。互联网企业一般可以通过购物网站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获取丰富的个人客户以及中小微企业客户的资源信息,而普通金融机构则依靠其多年的经营活动,积累了较多的客户信息。双方在客户资源信息上能够进行优势互补,从而实现交叉销售。当然,双方信息共享的前提必须做好“保密”措施。二是共同打造中小企业在线融资平台。由于中小企业融资难于大型企业很多,他们为了获得融资愿意接受较高的融资成本,而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将从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获得更多的利差收益。基于以上几点,中小商业银行可积极寻求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合作方式,通过借助其累积的大量交易数据库,发挥自身对于风险管理的优势,共同打造在线融资平台,提供中小企业在线融资服务,有效发掘新的客户群,从而提升经营收益。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