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论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论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范文1
关键词:社会责任绩效;商业银行;层次分析;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6)06-0059-05
一、引言
商业银行作为国民经济运行枢纽,不仅要满足利益相关者的诉求,还必须对社会的稳定与安全负责,因此商业银行承担的社会责任范围比一般企业更广,对其社会责任绩效的评价也就成为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目前我国社会责任绩效的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第一,基于不同理论构建的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现有研究成果包括三种思路:根据可持续发展理念,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应保持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由此构建涵盖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关键绩效评价体系(王艳丽、叶瑛,2011;王楠、苗迪,2012;陈永丽、邹航,2012);根据卡罗尔(Caroll)的社会责任金字塔模型,构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在内的多层次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叶陈刚、曹波,2008;周旭卉,2009;蔡月祥,2011);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基础,构建针对股东、员工、客户、政府、环境的多维度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辛杰,2008;赵杨、孔祥纬,2010;赵天燕、张雪,2012),目前该种方法应用最广泛。第二,分行业构建的社会责任关键绩效评价体系。由于行业差异,用统一的评价体系衡量不同行业的社会责任绩效并不合理,因此结合具体行业的社会责任关键绩效评价体系研究成为重中之重。刘文纲、梁征伟、唐立军(2010)根据零售行业特点,构建了包含20个指标的零售行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齐二石、朱永明(2011)以煤炭行业为例,应用聚类分析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赵越春、王怀明(2013)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构建了七维度食品行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
我国对于社会责任绩效评价研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但评价体系还未成熟,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虽然依据的理论相对成熟,但所选取的指标因其可操作性差,数据不易获取,不具有普适性,不能很好地衡量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且有些指标以绝对值列示,忽视了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的可比性。二是现有研究集中在指标的设计研究,缺乏对指标的应用研究,或者由于研究样本过少,难以检验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三是研究的重点集中在食品、纺织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以及煤炭、火力等重污染行业,缺乏对商业银行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的研究。商业银行作为国民经济的枢纽,更应积极探索并履行社会责任,但是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在研究时一般会剔除金融企业,致使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研究比较匮乏。因此,本文结合商业银行的特点,构建了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以期为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研究提供科学的评价基础。
二、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重要利益相关者分析
本文根据16家上市银行2012―2014年公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中不同种类利益相关者出现的频次,归纳了股东、监管机构、客户、员工、环境、政府及社会六大重要利益相关者,并分析商业银行对六大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1. 商业银行对股东的责任。股东作为商业银行的重要投资者,与银行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因此商业银行的一个重要责任是保障股东利益,以良好的盈利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及合理的利润分配方案确保股东的投资回报。
2. 商业银行对监管机构的责任。商业银行作为经济运行枢纽,与社会、公众关系极为密切,必须接受监管机构的监督,遵守相关法规,按照监管机构要求调整各项指标,保障资产安全,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从而维持商业银行的持续经营能力。
3. 商业银行对客户的责任。客户是利润的来源,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增强网点建设,拓宽服务渠道,提高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便利;另一方面要以公平合理的成本收益率吸纳存款、发放贷款,最大程度提高客户满意度、维护客户关系。
4. 商业银行对员工的责任。员工是企业在当今激烈竞争中得以生存的竞争力资源,商业银行的长久发展离不开员工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发挥。因此,商业银行有责任和义务支付给员工劳动力报酬,保障员工就业机会,改善员工工作条件,增加员工的工资福利,并完善长期激励机制与培训晋升机制。
5. 商业银行对环境的责任。商业银行不仅要解决自身的环境问题,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节约资源、降低能耗、低碳经营;还要积极支持绿色信贷政策,合理分配信贷投向,增加对水利、环境行业的贷款比例,降低对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贷款比例。
6. 商业银行对政府及社会的责任。商业银行作为社会大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府及社会的责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必须承担合法经营、足额纳税等基本要求;第二,要响应国家政策,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加强西部地区建设,增加就业机会;第三,要积极支持公益事业,参与慈善捐赠,减轻政府负担。
(二)指标设计
本文在分析商业银行对重要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基础上,参考赵天燕和张雪(2012)、马善俊和孟枫平(2015)的研究,遵循可操作性、可比性和简便性的原则设计了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共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
(三)权重确定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等主观赋权法和因子分析法、变异系数法等客观赋权法。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层次分析法,该种赋权法能够在多层目标结构下将专家经验认识与理性分析相结合,增强结果的科学性。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借助Yaahp 6.0辅助软件降低计算难度。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构建比较矩阵,区分每个层次指标之间的重要程度。本次问卷共发放60份,调查对象包括社会责任专家、从事社会责任研究的高校教师和银行高管,被调查者均采用Satty1―9标度方法对各个指标进行打分,最终收回有效问卷43份;其次,通过与被调查者沟通并反复修正后,结果全部通过一致性检验;最后,综合计算各层指标相对重要性的权值,确定层次单排序和层次总排序,并通过一致性检验,由此得到的权重结果如表2所示。
(四)评价结果
在获得原始数据后,采用Z-score标准化方法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数据成为没有单位的纯数量。根据标准化后的指标数据和相应指标权重,可以计算出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绩效得分。计算公式为:。其中,表示标准化后的指标数据,表示指标权重,表示社会责任绩效得分。根据本文的评价体系,越大,银行社会责任绩效水平越高。
三、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
(一)样本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16家上市银行2012―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应用分析。研究对象涵盖了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三种性质的商业银行,有利于进行不同性质、不同规模商业银行的对比研究。资产、收入及部分财务指标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其他数据来源于各银行网站、年度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通过笔者手工查询,逐条补充。
(二)应用分析
1. 评价结果分析。基于构建的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本文计算了16家上市银行2012―2014年的社会责任绩效得分,并在图1中描述了前10名的具体情况,同时绘制了平均社会责任绩效水平折线统计图(见图2),以此进行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
(1)横向分析。2012―2014 年上市银行平均社会责任绩效水平呈现出与规模相符的情形:大型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绩效最好,股份制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绩效表现次之,而城市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绩效最差,不同性质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绩效差异显著。社会责任绩效与企业规模显著正相关(特罗特曼和布兰得利,1981;鲍卡斯和尼尔,1991;沈洪涛,2010),因为银行的规模越大,人力、财务及其他冗余资源越丰富,越有能力负担社会责任成本,开展社会责任实践,从而呈现出更好的社会责任绩效。
对比各家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绩效情况,成绩最佳的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兴业银行,三年的排名均为第一或第二,表现非常稳定;大型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社会责任绩效表现也比较优异,略有波动。各家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表现与其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兴业银行从战略上高度重视社会责任,并建立了一系列措施落实战略目标:组织结构方面,兴业银行设有社会责任工作领导小组,并任命多名部门负责人为环境官员;制度体系方面,将社会责任指标作为内控考核指标和绩效考评指标,纳入分行考核体系,管理层定期召开社会责任履职会议,审阅本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企业文化方面,在全行推行社会责任理念,培育可持续发展文化,并推出《社会责任专刊》供员工学习,取得良好成效。
(2)纵向分析。从不同性质的商业银行来看,大型商业银行2013年平均社会责任绩效维持了2012年水平,但在2014年显著增长;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社会责任绩效水平2013年略微下降,2014年大幅增长;城市商业银行平均社会责任绩效水平持续增长,且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究其原因,2012年底到2013年期间,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举措,社会责任制度建设也取得巨大进步;2014年4月还通过了《环保法修订案》。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社会责任意识开始增强,但是限于时间以及各行不同情况,2013年我国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绩效并未取得明显进展;但2014年,各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社会责任绩效较2013年大幅提高;而城市商业银行由于一直以来的落后局面,自然要抓紧赶超,因此其社会责任绩效增速更高。
从绩效结构分析,2012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对监管机构、客户的责任绩效最好,对环境、政府及社会的责任绩效较低;2013年、2014年呈现相反情况,对环境、政府及社会的责任绩效大幅提高,成为表现最好的项目。
2. 对策建议。根据以上评价结果,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社会责任工作的开展提出以下建议,以期提高银行业的社会责任绩效水平。
(1)要想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整体社会责任绩效水平,必须给予众多中小型商业银行更多优惠与补贴,减轻中小型银行承担社会责任的成本,从而削弱规模、资源的限制,督促其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2)加强社会责任制度建设。从正式制度来说,要重视社会责任法制建设,提高制度的违规成本,增强其约束力;企业层面也要完善制度体系,调整治理结构,将绿色信贷、低碳金融落实到企业制度上来。从非正式制度来说,增强社会成员社会责任意识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关键,企业要培育社会责任理念,建设可持续发展文化,提高履行社会责任的内部驱动力。
(3)银行应重视经济责任、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均衡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社会责任内部结构发展并不平衡,近年来整体社会责任绩效虽然呈上升趋势,但是对监管机构、员工的责任绩效逐年降低。各商业银行应均衡对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实现社会责任的良性发展。
四、研究展望
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绩效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随着银行体系不断发展,需要对其不断优化,后续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适当设置一些定性指标,如绿色信贷制度是否完善、员工晋升与培训是否合理、信息披露是否及时并公开,以更全面、合理地评价商业银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第二,改进赋权方法,可采用模糊评价法、因子分析法,或者继续使用层次分析法,但是将问卷调查的样本数量和范围扩大,以期获得更精准的数据。第三,在进行指标体系应用研究时,继续扩大样本量以检验其普适性。
参考文献:
[1]Carroll,Archie B. 1991. The Pyramid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Toward the Moral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Stakeholders[J].Business Horizons,(7).
[2]Clarkson. 1999. A Stakeholder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4).
[3]施婵娟.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D].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论文,2008.
[4]陈卫平.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我国商业银行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论文,2011.
[5]赵天燕,张雪.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J].财贸研究,2012,(6).
[6]赵越春,王怀明.食品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基于层次分析法[J].青海社会科学,2013,(6).
[7]赵杨,孔祥纬.我国 CSR 履行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分项评价模式[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0,(6).
[8]刘文纲,梁征伟,唐立军.我国零售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的构建[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0,(1).
[9]马善俊,孟枫平.上市银行社会责任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实证分析[J].西部金融,2015,(4).
[10]华立群,朱蓓.中国银行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南方金融,2009,(2).
论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范文2
【关键词】商业银行;社会责任;财务绩效
一、概述
(一)研究背景
在现代社会,企业是经济社会中的主要组成单位,而资金是每个企业发展的命脉。商业银行作为最重要的金融机构,承担着资金融通的职能,越来越显示出其对于社会经济的重要作用。
商业银行不仅可以传导国家货币政策,还可以利用信贷政策引导企业的经济行为,其社会责任不同于一般非金融企业,因此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2006年,浦发银行了我国银行业的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之后银监会、央行等部门相继出台相关指引和意见,倡导商业银行加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一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建立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基础之上,即企业目标不应只局限于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还应考虑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如企业对股东、债权人、员工等利益相关者承担责任,另外企业还承担着保护环境、参与公益等社会责任。在上世纪80年代左右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在西方兴起。人们试图将企业社会责任进行量化,用指标来体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绩效。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学术界也开始了对企业社会会责任的研究。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间的实证研究
目前为止对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方面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三种:
1.正相关关系。相关研究表明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企业有更好的社会声誉,从而财务绩效表现更好。例如近年,乔海曙和谭明(2009)通过实证分析证实了金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提高财务绩效的理论假设。孔龙和张鲜华(2012)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绩效与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正向协同关系,形成互为因果的良性循环。符刚等(2012)对过去20年的63项研究的统计表明,超过一半的研究认为企业社会绩效与财务绩效呈正向关系。
2.负相关关系。有学者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加重企业负担,对财务绩效有负面影响。例如Lee等(2009)认为企业社会绩效与财务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是因为提高社会绩效所产生的传统成本,会造成股东财富损失。
3.不显著相关。部分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还有研究者认为二者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而是曲线关系。
虽然已有大量的文献利用不同年份不同行业的数据对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作出不同的解释。但我们注意到目前很少有研究解释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内部作用机理。
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绩效与财务绩效之间关系得出的结论不同主要存在以下解释:第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界定不清(吴晓云等,2011)。经济学、管理学等不同领域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有不同的定义。第二,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和财务绩效没有统一的计量指标,研究方法存在缺陷。特别是企业社会责任绩效,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较多,包括定量计量和定性计量,如何设计社会责任指标体系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另外,曾有学者认为过去所采用的的实证分析方法在统计学来看是有缺陷的。第三,大部分研究只关注了企业社会绩效对财务绩效的直接影响,而没有关注中介变量的影响,导致结果不准确。只有少量研究涉及中介变量的作用影响,对中介变量的选择也不统一,主要有媒体关注(陶文杰,金占明,2013)、顾客满意(胡铭,2008)等。另外,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和财务绩效的关系具有复杂性,用简单的线性模型来描述存在一定缺陷。
(三)第三方鉴证的现状分析
社会责任报告保证方式一般有两种: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和独立第三方鉴证。目前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第三方鉴证并没有强制性要求,近些年越来越多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选择请独立第三方机构出鉴证报告,以此来增加社会责任报告的可信性。
表1反映了07年-12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社会责任报告第三方鉴证的情况。选择第三方鉴证的银行数量逐年递增,从2007年的2家发展到2012年的11家,其中2012年达到近70%。可见随着利益相关者对信息真实性的要求不断提高,第三方鉴证是目前提高社会责任报告可信度的最佳选择。另外,从选择的鉴证机构来看,主要是有资质开展相关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和认证机构,更多的银行倾向于选择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来进行第三方鉴证。
目前对企业社会绩效与财务绩效之间的研究很多,但很少有研究专门涉及到社会责任鉴证活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李正等(2013)研究认为企业的内外部因素都会影响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活动,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意见会影响利益相关者。
二、研究假设
(一)商业银行财务绩效对社会责任的影响
企业只有在正常运营且盈利性较好的情况下才有余力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创造价值。商业银行也不能例外,其社会责任受到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基于此,提出假设1:财务绩效好的商业银行会更多的履行社会责任。
(二)商业银行规模对社会责任的影响
一般认为规模大的企业社会影响力大,需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作为金融中枢的商业银行有着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涉及到更多利益相关方,受到更多社会关注。规模大的商业银行也被认为应该履行更多社会责任。基于此,提出假设2:规模越大的商业银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越多。
(三)商业银行性质对社会责任的影响
按照控股股东的性质可以将商业银行分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非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社会公众对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一般有更高的信任度,对其履行社会责任的期望值也更高。基于此,提出假设3: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更多。
(四)商业银行社会责任与第三方鉴证的关系
第三方鉴证是增加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信度的有效方式。第三方鉴证可以一定程度上扩大财务绩效对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正向协同效应。基于此,提出假设4:第三方鉴证可以加强财务绩效对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0-2012年之间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交易的16家商业银行披露的与社会责任相关的截面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数据取自上市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报告均来自上交所网站、深交所网站和上市商业银行官方网站。
(二)指标设计
1.被解释变量:企业社会责任绩效
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变量的选择,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第一,内容分析法。即分析企业公开披露的报告或文件,来确定相应指标。具体的可以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选择项目指标及其对应的主要指标。这种方法简单易于理解,但选择指标个数较少,对社会责任绩效的代表性存在质疑。还有可以利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建立社会责任指标评价体系并赋予权重,计算企业社会责任绩效指数。如张兰霞等(2011)采用卡罗尔结构来确定指标权重,计算社会责任指数。这种方法较为全面,但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和权重的计算没有统一的标准,含有一定的主观判断,并且计算过程复杂。第二,声誉指数法。一般由专家结构性打分来确定相应指标的数值。具体的可以直接使用独立第三方机构的企业社会责任评级结果,如根据润灵环球责任评级(RKS)、美国的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及英国的富时指数等。这类评级结果较为科学客观,系统性强,但也存在评级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商业银行的利益相关者一般包括股东、政府、员工、客户和社区。根据上交所08年5月14日的《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的通知》,每股社会贡献值=每股收益+(纳税额+职工费用+利息支出+公益投入总额-社会成本)/期末总股本。可见每股社会贡献值可以较全面好的反映商业银行对利益相关者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并且大部分商业银行都根据上述通知统一的标准计算了每股社会贡献值,数据的可得性和可比性高。因此本文选用每股社会贡献值作为上市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绩效的变量。
2.解释变量
(1)财务绩效
目前测度企业财务绩效的方法主要有市场价值法和会计指标法。我国相关研究更多采用会计指标法。会计绩效指标通常用总资产收益率(ROA)和净资产收益率(ROE)来表示,也有文献使用包括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的综合指标(乔海曙,谭明,2009)。一般认为,净资产收益率更易于纵,大多数研究都使用总资产收益率来衡量企业财务绩效。本文采用总资产收益率作为企业上市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指标。
(2)第三方鉴证
本文选择上市商业银行是否有独立第三方鉴证作为中介变量,属于虚拟变量。当上市商业银行社会责任报告有独立第三方鉴证,取值为1;反之,取值为0。
3.控制变量
本文选择上市商业银行的规模和银行性质作为控制变量。为保证数据的平稳性,对总资产取自然对数作为规模变量。银行性质为虚拟变量,当上市商业银行为国有控股取值为1;反之,取值为0。
四、假设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
本文对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相关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包括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标准差。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上市商业银行总体上总资产报酬率不高,平均为1.17%,行业间水平差距不是很大,最小值为0.64%,最大值为1.47%。代表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每股社会贡献值平均为4.68元,行业间水平差距较大,最小值为1.01元,最大值为21.57元。从上市商业银行控股股东性质来看,大部分为非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另外,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上市商业银行了独立第三方的鉴证报告。
(二)模型设计与假设检验
为进一步分析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第三方鉴证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建立以下模型进行回归检验。
CSR=α0+β1ROA+β2ASS+β3LNA+β4NAT+ε
其中,α0为常数项,β1~β4为变量的系数,ε为随机扰动项。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
对于上述方程,F值=7.861,显著性检验的P值
具体来看,上市商业银行财务绩效与社会责任绩效负相关,但不显著。这与假设1相反。可能的解释是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会消耗企业的资源,增加成本费用,从而降低企业的财务绩效,因此二者呈负相关关系。
商业银行规模与社会责任绩效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正相关。这与假设2一致。说明规模越大的商业银行履行的社会责任越多,这主要是由于规模大的企业一般拥有更多的资源和能力,另外其社会关注度也更高。
商业银行性质与社会责任绩效在小于1%的显著性水平上负相关。这与假设3相反。说明非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履行的社会责任更多,社会责任绩效也更大。
第三方鉴证与社会责任绩效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负相关。这与假设4相反。可能的解释是社会责任绩效低的企业更倾向于寻求第三方鉴证,以增加社会责任报告的可信度。
五、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随着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及利益相关者对商业银行的要求提高,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选择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选择独立第三方对社会责任报告进行鉴证。但实证结果表明,第三方鉴证与商业银行社会责任成反向关系,可能是由于社会责任绩效低的商业银行更倾向于进行第三方鉴证以增加社会责任报告的可信度。
(2)上市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绩效与财务绩效呈反向相关关系,并且不显著。可能是因为履行社会责任会增加商业银行的成本费用,而降低其财务绩效。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存在滞后效应,履行社会责任会降低当期的财务绩效,但可能对后期的财务绩效产生长远的有利影响。
(3)上市商业银行的企业规模与社会责任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规模越大的商业银行承担的社会责任更多。但商业银行的性质与社会责任绩效呈负相关关系,说明非国有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要好于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视,承担更多企业社会责任。
本文在取得上述结论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本文只选取了2010-2012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样本数量有限,可能会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并且考虑数据的可计量性和可得性,本文选取的指标主要是定量指标,并没有考虑相关定性指标,不够准确和全面。另外可能存在变量考虑不充分的问题。财务绩效基于市场和会计两个方面考虑会更为全面,控制变量也需要考虑风险等因素。
(2)本文主要研究了上市商业银行财务绩效对社会责任的影响。对于实证结果与假设不一致的部分给出了可能的解释,其可靠性有待进一步进行实证论证。
虽然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绩效与财务绩效的研究已有二十年左右的时间,但相关研究并没有达到“饱和”,还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相关假设也需要不断去论证。例如,美国有学者基于社区法案评级研究银行社会绩效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对于我国目前存在的金融排斥的问题,同样存在商业银行在金融普惠方面的社会责任,商业银行金融排斥指数也可以纳入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但由于相关数据没有量化标准等原因,还没有学者进行这方面研究。另外,企业社会责任绩效与财务绩效的中介变量有待研究。尤其是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服务性行业,主要业务收入都来源于客户,顾客满意度对于财务绩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会影响到相关中介变量,只有中介变量发挥作用才能进一步影响财务绩效。而对于这两者中间中介的作用机理尚不明确,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陶文杰,金占明.媒体关注下的CSR信息披露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研究及启示——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CSR报告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3(4).
[2]符刚,程亚,叶建明.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公司社会绩效与财务绩效关系——国外20年CSP与CFP关系研究综述[J].财会月刊,2012(4).
[3]张兰霞,袁栋楠,牛丹,金越.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J].东北大学学报,2011(2).
[4]吴晓云,李海廷,张峰.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不确定性关系研究:一个分析框架[J].学术交流,2011(2).
[5]乔海曙,谭明.金融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11).
[6]韩兴国,张丽丽.上市银行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3(1).
[7]李正,官峰,李增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活动影响因素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3(3).
[8]Marc Orlitzky,Frank L.Schmidt,Sara L.Rynes.Corporate Social and Financail Performance:A anization Studies,2003:24.
[9]Simpson G W,Kohers T.The link between corporate social and financal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the banking industry[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Jan 2002,35(2):97-110.
论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范文3
关键词:商业银行 社会责任报告 信息披露
一、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基本概述
(一)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定义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关注人的价值,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1924年谢尔顿提出公司社会责任与经营者应满足产业内外所需责任,道德义务囊括在公司社会责任内,主要包括对公关、客户、员工和投资人的责任。随后Howard R.Bowen将之概念化为商人有义务按照社会对商人的期望目标和价值等目的,制定有关政策、进行相应的决策或采取行动。Carroll则概括了企业社会责任范围,包括经济、法律、伦理和慈善四个方面。商业银行在维护金融秩序的独特地位决定了银行社会责任的概念必须区分于企业社会责任,相比之下,其更具社会约束性、自律性和示范效应。目前商业银行社会责任并没有统一的定义。
本文经过归纳整理,将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界定为银行出于对股东、员工、客户、社区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权益的尊重和维护,遵守法律法规和商业道德,主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而承担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层面的责任。
(二)商业银行承担社会责任的意义
面对国际社会声势浩大的社会责任运动的强烈冲击,要在客户愈发重视公信和企业价值取向的激烈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商业银行应积极响应承担社会责任既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也是控制风险、积极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而且商业银行作为具有垄断经营地位的企业,通过承担社会责任将利润反馈给社会,体现了维护经济公平性的原则。
1.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形象和声誉。截至2012年5月,我国已有16家商业银行上市并披露社会责任报告,这有利于发挥品牌效应。形象和声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履行社会责任增加了商业银行无形资产价值,是软性竞争力的提高。
2.有助于促进经营目标实现,提升经营绩效。首先,发挥了广告效应,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其次,履行社会责任与经营业绩有正相关性,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展示了经济实力,获得公众对后续发展乐观前景的信赖,吸引优质客户和加强竞争实力。最后,降低了经营成本。一是银行自身倡导节约可直接降低成本;二是加强了信贷风险管理,避免和减少不良贷款;三是获得政府支持,简化检查程序,可降低接受监管的成本。
3.有助于应对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与国际金融体制接轨,对于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社会责任的实现有助于良好社会关系的建立,进而获得优质客户。同时良好的声誉、优秀的员工、经营目标趋向公众利益将成为银行有力的竞争武器。
二、我国商业银行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的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基本表现
自2008年以来,中国银行业协会连续五年《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展示了银行业积极探索社会责任的成果。2011年我国银行业建立了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工作指标体系;优化《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工作评价体系》;树立“责任银行和谐发展”等观念;将社会责任纳入整体战略及日常管理。
1.制度环境不断完善。2006年修订后的《公司法》明确要求国内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2007年12月,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公布了《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的意见》,首次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践行社会责任作出明确要求。2008年初,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2009年1月,中国银行业协会了《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企业社会责任指引》,进一步完善了银行社会责任概念。
2.商业银行积极配合。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不仅是响应政策,更是为提升自身竞争力、扩大社会影响和提高经济业绩而实施的有效途径,而社会责任报告则有助于商业银行反思与督促自身和方便公众审视其社会作为。自2006年浦发银行率先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后,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也相继。我国银行业逐步完善社会责任报告编制规范。
(二)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报告内容研究
我国主要上市商业银行共有16家,除了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外,还有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等。为简化研究内容,本文从中挑选最具代表性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
1.社会责任理念。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理念是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目标和行为概括,反映了其对社会责任概念的认识,能在实践社会责任的过程中起到指导和修正作用,并能让外部使用者及时评价。
论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范文4
[关键词]绿色信贷;社会责任;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 F063.1;F832.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9)06-0070-04
在人类社会财富不断积累的同时,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问题日趋严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主题。环境问题已影响到经济运行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经济系统核心组成的银行业之发展势必受到环境问题的影响,以“绿色信贷”为主题的银行业改革与创新成为历史必然。“绿色信贷”强调商业银行承担社会责任,通过有意识的行为引导社会资金流向,促使企业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节约自然资源,抛弃盲目数量型扩张、严重依赖和消耗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全社会形成科学、和谐的可持续性发展机制。[1]该理念强调和维护人类社会的长期利益及长远发展,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统筹协调考虑,为当今商业银行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实施绿色信贷履行社会责任对商业银行经营之影响分析
商业银行实行绿色信贷履行社会责任既是社会公众的期望,也是自身发展的必需。短期看可能会增加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商业银行将是其负责任行为的最大受益者。
1.从短期看增加了成本
成本问题是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最大阻碍。企业经营的出发点是利润最大化,即实现MR=MC(见图1),对商业银行来说将提供q量的信贷。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分为两种:其一,若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本为固定值,则银行的边际成本MC不变,银行为实现利润最大化,仍将提供q量的信贷。在固定成本增加的情况下仍提供原来数量的信贷产品,银行可能会因单位产品负担更多的固定成本而加大经营风险;其二,若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本为可变成本,则银行的边际成本线会上升至MC′(见图1),上升的幅度为增加的可变成本。为实现利润最大化,银行不得不提供Q量的信贷产品。银行在成本增加时若不能达到提供Q量信贷产品的能力和规模,将无法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竞争力减弱。
短期内,若不能在增加成本后达到利润最大化时的生产规模,理性企业会选择不履行社会责任。[2]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企业实体,其优质客户通常是现金流动性强、有实体抵押、经营效益好的企业。银行甄别企业客户是否有污染环境的行迹,需要付出额外成本,节能减排融资项目期限长、管理成本高,若外部约束不严,本着压缩成本的原则,银行必然不会对企业非盈利因素进行考核。
2.从长期看商业银行福利增加
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福利增加是通过外部经济的传导作用实现的。首先,银行增加的成本可以长期分摊,结账时不必占用太多的当期成本,减少成本压力;其次,银行承担社会责任也会提高竞争力。市场竞争中,很多银行在体制、技术、服务、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加大革新力度,以不断的金融创新为手段,努力降低风险,提高服务水平和盈利能力,以提升竞争力。而银行的形象、品牌、信誉也是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承担社会责任是支撑这些软实力不可或缺的因素。银行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自身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平台,帮助银行扩大市场占有率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再次,企业对银行提供的信贷产品需求的增加将推动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这是银行承担社会责任的最大福利所在(见图2)。银行承担社会责任,对社会造成正外部性影响,边际社会收益MSB大于边际收益MR,即MSB曲线在MR曲线之上。银行没有实施绿色信贷时,依照利润最大化原则提供Q量的信贷产品,实施绿色信贷承担社会责任后,企业对银行认可度提高,对银行信贷产品的需求也会提高,由Q增加到Q*点(见图2),银行的盈利能力得以提升,银行增加的福利用ABC三点围成的三角形区域表示。
二、明确绿色信贷战略地位,认清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1.绿色信贷的战略地位
绿色信贷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经济政策,不仅是环保部门从生产源头控制污染的重要手段,也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1)开展绿色信贷,承担社会责任。商业银行对环境的影响在其客户的生产和实践中得到延伸和体现。贷款给“双高”(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支持其生产经营,会增加污染物的产生,而对清洁生产企业予以支持,则结果相反。银行虽只对社会和自然环境产生非直接影响,但若能对这种影响进行积极管理,则一定能有效支持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2)开展绿色信贷,拓展盈利空间。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生物多样性、清洁生产、可持续供应链融资等项目已成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些领域进行信贷、融资,是商业银行必须把握的发展机遇。“赤道原则”是管理项目融资信贷中环境与社会问题的一套自发性指导原则。签署承诺的银行提供的融资项目将以对社会负责任的方式进行,并体现良好的环境管理操作实践。日本瑞穗实业银行业务排名从2003年日本第18名上升到2006年的第3名,就是采纳“赤道原则”,积极开展新型环保融资信贷项目的结果。
(3)开展绿色信贷,防范经营风险。风险一方面来自于贷款企业,企业因污染被处罚,失去生产能力,或由于被强制治污改造造成生产成本增加,银行会面临信贷违约风险,担保物也会因遭到企业生产污染而贬值,如土地被污染;另一方面银行可能在声誉方面遭遇风险。银行忽视环境因素进行不当的贷款和投资,会使企业形象受损,[3]花旗银行因支持导致亚马逊流域森林被砍伐的项目,曾遭到公众和环保团体的质疑和抨击。
2.绿色信贷实施现状
2007年,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标志绿色信贷启动。中国工商银行率先提出建立信贷“环保一票否决制”,对不符合环保政策的项目不发放贷款,对列入“区域限批”、“流域限批”地区的企业和项目,在解限前暂停一切形式的信贷支持要求。初步形成了客户环保风险数据库,现有贷款余额的近6万法人客户中,约4.7万户录入了环保信息标识。然而,绿色信贷目前只是取得局部性、阶段性成果,与预期目标相比有很大距离。贷款操作上,许多银行主要考查企业财务指标及经营状况,对企业是否造成环境污染几乎不纳入考虑范围。商业银行受利益驱动只考虑如何把资金贷出去,获得高收益,很多“双高”企业的成长资金多数来自银行。这一方面由于绿色信贷刚刚起步,面临着认识、基础和信息等多重制约;另一方面因为“双高”行业得到一些地方保护还有利可图,有些是短期暴利行业,难以马上削减信贷规模。
3.存在问题
目前绿色信贷离预期目标距离不小,问题很多:一是信息沟通机制和有效性有待完善。一些地方环保部门的企业环境违法信息针对性不强、时效性不够,不能适应银行审查信贷申请的具体需要,影响绿色信贷执行效果。商业银行不能提供使用环境信息的反馈情况,没有做到数据共享;二是缺乏绿色信贷专门人员、机构及制度,信贷工作人员对环保法律法规、政策了解不足,制约绿色信贷深入发展;三是绿色信贷的标准不明确,缺少具体的绿色信贷指导目录、环境风险评级标准,商业银行难以制定相关的监管措施及内部实施细则,降低了绿色信贷措施的可操作性;四是缺少推进绿色信贷的激励机制,对环境保护做得好的企业和银行缺少鼓励性扶持政策,不能有效吸引银行支持环保项目。
三、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1.国外商业银行在推行绿色信贷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
在当代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中广泛关注社会责任问题,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将社会责任列入战略目标管理,每年对外公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一些著名商业银行在推行绿色信贷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见表1:
加入国际社会责任机构,约束自身经营活动,成为国际大银行的发展趋势。2003年6月来自7个国家的十大银行在华盛顿宣布加入“赤道原则”。采纳该原则的银行必须承诺其贷款只能投向能够满足具体环境保护要求的发展项目,[4]这些商业银行把该原则应用于全球所有行业的贷款项目,借款人必须通过有关环保评估才能获得项目贷款。
2.国外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的经验――以美国为例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美国商业银行改变了以往以股东利益为导向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逐渐接受了“相关利益人理论”,即要兼顾顾客、雇员、社区等不同参与主体的利益。在美国,商业银行在环境保护等社会公益事业中承担社会责任是法律明文规定的。[4]作为绿色金融的先行者,美国在发展环保经济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在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领域取得明显成效。制定多部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法律法规,重点规范政府、企业和银行的行为并调节三方关系。银行对信贷资金的使用承担相应的环境责任,必须对客户造成的环境污染负责,并支付修复成本。除了以法律形式强制市场主体关注环境保护,美国政府同时实施了积极的支持和鼓励政策,刺激和促进绿色金融产业发展,税收政策是一项重要措施。同时各银行也注意完善自身的信息技术系统,做到与环境监管部门数据共享,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花旗银行是最早签署联合国环境声明和履行赤道原则的银行之一,其内部建立了多方参与的环境事务管理机制。
四、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推进绿色信贷
环境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发展保护环境的绿色产业,按照国家环保要求,切断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和项目的资金供给,是商业银行应尽的社会责任,更是确保银行资金安全的重要保障。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提升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社会形象,构建社会公信力与美誉度,有助于提高经济利益。[5]商业银行承担社会责任、推进绿色信贷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构建重视社会责任的文化价值观
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经验,结合实际,规范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真正实行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清晰界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和党委会的职责范围和相互关系,规范和清晰界定董事长、行长的职责和授权范围,构建责权明晰、相互制约、协调畅通的良好公司治理结构,[4]这是商业银行自身健康发展并能够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同时,要加强教育和培训,不断培育全行认可的社会责任文化价值观。企业文化中应融入公益责任,倡导企业回馈社会的经营理念:一要制定具体的道德规范或行为标准,让员工对行为正确与否有清楚认识;二要加强培训和教育,向员工灌输企业文化精神或道德行为准则;三要发挥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以实际行动感染员工,在整个组织中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四要建立激励机制,以多种奖励手段鼓舞管理层和员工为社会多做贡献。
2.严格控制对“双高”行业信贷投放,支持绿色能源项目建设
银行要支持企业通过新建项目和技术改造推进环保项目和循环经济项目,如环境整治、清洁能源和废旧循环利用等,体现银行社会责任感,具体措施包括:
(1)围绕环保要求制定信贷政策。将新能源和环保行业列为对公授信支持的行业,将信贷资源优先配置到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要求、从事环保型产品加工和再利用的龙头企业。大力支持节能减排绿色企业,如城市污水治理、清洁能源、废旧循环经济等。
(2)严格控制“双高”产能过剩企业信贷。在项目评估和信贷审查审批阶段都要将环保方案是否获得国家有关部门批准,项目和企业生产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作为项目评判的重要标准。[6]对小火电、小水泥、小煤矿等项目,坚决不给予授信支持。
(3)配合国家环保政策,把好资金流动关口。采用绿、蓝、黄、红、黑标志对企业进行分类。[5]支持绿、蓝企业,以低息贷款形式安排治污补贴资金予以扶持,并在新闻媒体中公布;对黄、红、黑企业,配合环境监管部门,限制或取消贷款。
3.构建绿色长效机制,推进制度建设、加强过程管理
较之国际先进、成熟模式运行的绿色信贷银行,我国银行绿色之路刚刚起步,需从长计议,加强绿色信贷全过程管理,形成贷前、贷中、贷后的传导和控制机制。首先,要加强信贷政策前瞻性研究,在明确绿色信贷成为部分企业经营风险因素的同时,应关注绿色信贷推动环保产业发展为信贷业务提供的市场机会;其次,在授信营销和管理中,加强与环保部门信息沟通,把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中的环保信息作为贷前、贷中、贷后检查管理的重要标准,在信贷政策、程序、标准、方法、理念上引入国际银行业成熟的整套体系,建立可操作的信贷细则,推进环保审查;再次,持续监控,加强行业风险预警。随着国家对“双高”行业调控的深入和各家银行信贷结构的调整,相关行业及其上下游企业的潜在风险会逐渐暴露。[6]应采取压缩措施,每年按一定比例淘汰污染行业,防范企业和建设项目因环保问题发生变化给银行带来的信贷风险。
4.与环境利益相关者联动,营造良好绿色信贷实施环境
首先,加强对客户的绿色教育,帮助客户企业建立环境管理支持系统。企业经理人不关心环保,导致商业银行利益受损,不仅由于企业盈利要求的限制,也源于企业缺乏环境管理支持体系、相关技术信息、员工环保培训和教育方面落后。银行可邀请企业参加“绿色”研讨会、产业论坛、专家讲座等活动以克服企业认知及知识上的障碍。
其次,实行绿色信息披露,借助市场力量加强社会监督。一方面,商业银行应以公开、透明的方式,定期披露绿色信贷执行情况,接受公众、环境组织、金融机构的监督;另一方面,银行应尽快启动可持续报告制度,按年度各项环境绩效及社会绩效指标,通过社会监督促使自身努力承担社会责任,[7]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学习与借鉴。
5.以人为本,信贷人员“绿化”、专业化
商业银行应设置专门机构由专业人员承担绿色信贷审核和管理业务。加强对信贷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程度。英国巴克莱银行通过吸引和留住年轻专业人才,引进外部咨询公司或行业环保专家,建立银行内部环境风险评估人才储备库。国内银行应借鉴国外做法,使信贷人员逐步熟悉国际绿色信贷模式,专门培训信贷人员的环保专业知识,开展行业讲座,使各级授信人员积累防范“双高”行业风险的专业知识,提高风险识别和判断能力。以授信审批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经验为基础,建立专门的授信评审工作室,适当集中节能减排项目的审批权限,建立风险经理制度,细化贷后管理操作,实现全程、及时跟踪。[8]对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应邀请相关专业机构、业内知名学者组成专家团评判项目可行性,准确实施绿色信贷。
[参考文献]
[1]钟津嘉.“绿色信贷”未来金融业发展模式――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一席谈[J].中国金融家, 2007,(8):38-39.
[2]黎友焕,龚成威. 基于外部性的企业社会责任福利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84.
[3]刘 蔚.金融机构能为绿色信贷做什么?[EB/OL].中国环境生态网2008-9-19.
[4]朱文忠.国外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良好表现与借鉴[J].国际经贸探索, 2006,(7):75-76, 78.
[5]董玉华.绿色信贷、和谐经济和商业银行社会责任[N].中国城乡金融报, 2008-03-10(A03版).
[6]上海浦东发展银行2007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R].省略/counttool/shzr/qyzr_2007.pdf.
[7]何德旭, 张雪兰.对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若干问题的思考[J].上海金融, 2007,(12) 9.
[8]徐丽艳.民生银行:建立绿色信贷长效机制[EB/OL].中国民生银行网站省略/news/gb_mtgz/2008-9/26/14_25_29_747.shtml2008-9-26 .
Green Credit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An Analysis Based on Commercial Banks
Ma Ping1,2,Jiang Haifeng2
(1.Social Science Department, Shenyang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Shenyang 110142, China;2.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36, China)
论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范文5
关键词:商业银行;绿色信贷;SWOT;战略选择
Abstract:The strategy idea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reached consensus. To practic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e must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of our society. “Green Credit” which follows the wav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a new idea in China. In this paper,SWOT matrix is used to analyze the Strengths,Weakness,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in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process of practicing Green Credit. Through our analysis,we think that Reverse-Strategy is suitable for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and in order to practice the strategy,a series strategic initiative has been proposed as reference in this paper.
Key Words:commercial banks,Green Credit,SWOT analysis,strategy selection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10)07-0069-04
随着履行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我国商业银行开始认识到环境和社会风险问题对自身信贷资产安全和银行声誉的重要性,通过信贷杠杆解决环境和社会问题已成为各界的共识。2007 年7 月,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联合了《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提出以“绿色信贷”机制为主要措施来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这一举措标志着“绿色信贷”政策的创立与推行。之后,银监会相继于2007年7月和11月又了《关于防范和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贷款风险的通知》和《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要求各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配合环保部门,认真执行国家控制“两高”项目的产业政策,我国绿色信贷制度初步形成。
一、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研究现状
绿色信贷不仅是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经济手段,同时也是行政和法律手段的重要补充。国内研究者们对绿色信贷的研究始于最近几年。陈雁(2008)分析了绿色金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阐述了绿色信贷对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并对当前我国银行业在推行绿色信贷、增强银行执行力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张燕姣(2008)指出作为绿色信贷的实践者,商业银行应深刻认识绿色信贷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要求商业银行将绿色信贷作为重要战略思想长期坚持下去。李东卫(2009)指出了我国现行“绿色信贷”机制存在的诸多缺陷,提出了完善我国绿色信贷政策的建议。马萍(2009)分析了绿色信贷的战略地位、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强调商业银行要承担社会责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动绿色信贷全面展开。龚剑(2008)从赤道原则入手,讨论了赤道原则在中国的实践―绿色信贷产生的国际和国内背景,指出绿色信贷的实施不仅有利于解决环境保护问题,而且能够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2008)指出我国环境整体形势严峻,污染企业关停给银行带来的信贷风险加大,推行绿色信贷有助于商业银行管理环境风险,绿色信贷已是银行业发展的趋势。
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我国学者对绿色信贷制度的关注和研究是近几年才展开的,大部分研究局限于对国内绿色信贷制度实施状况及国外绿色信贷制度发展状况的简单介绍和分析,系统性明显不足。本文立足于战略管理的视角,运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战略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这是因为,我国商业银行制订绿色信贷发展战略,必须认真分析外部环境和组织内部资源,发现机会和威胁,识别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为战略选择提供决策依据。
二、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实施的SWOT分析
(一)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的优势(Strengths)
1. 我国商业银行经过多年的发展,各项业务迅速提升,经营管理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也得到加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一批管理水平较高、效益较好的银行已经分别在境内外上市,这些都为我国绿色信贷实施提供了实力保障。
2. 我国商业银行机构布局较完善,多年来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管理理念的普及,提高了客户管理水平。在业务发展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拥有比较稳定的客户群体。这些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通过更多渠道了解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开发和推广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3. 鉴于本土优势,相对于外资银行我国商业银行更加了解国内环保法律法规,有更多渠道了解环保信息。面对环保政策模糊以及地方保护主义时,我国商业银行比较易于与地方政府沟通,避免自身利益受到损害。
4. 在长期金融实践中,我国商业银行积累了丰富实用的风险管理经验,有着更多针对我国企业的实用的风险调查、控制、管理和处置措施。
(二)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的劣势(Weaknesses)
1. 各银行缺乏绿色信贷的专门人员、机制及制度,信贷人员对环保政策法规了解较少,现有的人才结构无法满足绿色信贷项目实施和环境风险评估的需求,这严重制约了绿色信贷的深入开展。此外,缺少推进绿色信贷的激励机制,缺乏对于环保企业的经济扶持政策,对于环境保护做得好或从事有利于环境行为的企业,如新能源、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等行业的企业,银行缺乏有激励性的经济政策。
2.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标准多为综合性、原则性的,缺少具体的绿色信贷指导目录和环境风险评级标准,商业银行难以制定相关的监管措施及内部实施细则,而且目前各大银行只是依照央行的绿色信贷发放原则自主地理解与执行,同时各大银行都有各自的信贷审核标准,甚至同一个银行系统的不同地区也会有不同的标准,这也给绿色信贷标准的统一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 我国商业银行缺乏绿色信贷相关的专业技术、产品和服务,在项目技术可行性、节能量测算、节能行业政策及技术标准确定等方面还不熟悉,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则更加缺乏。如我国与国际金融公司合作开展能效项目的某些商业银行,在对项目技术可行性的判断上,很大程度仍依赖于国际金融公司技术团队提供的合格技术认定。
4.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对自身应当承担的企业社会责任了解不深,重视不够,在对环境保护以及社会责任等问题的认识上,仍存在一定的偏差和不到位的现象。对于绿色信贷工作,普遍将其看成是一种公益性活动或政策响应活动,而非核心商业元素。在利益最大化原则的影响下,某些银行仍然对钢铁、电力、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趋之若鹜。另外,我国的商业银行还缺乏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更没有把银行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商业银行经营观念相对狭隘和落后。
(三)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实施的机遇(Opportunity)
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的机遇,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 中国绿色信贷市场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孕育着巨大的金融需求和盈利商机。中国商业银行目前开展绿色信贷业务不仅可以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还可以带动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比如,绿色信贷作为一项全新的业务,客观要求商业银行创新业务运作模式、金融产品服务和风险管理方式,因而可以促进中国的商业银行创新能力的提升。
2. 可持续发展理念已在国际上盛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日益频繁,这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提供了更多学习、合作的机会。当前,我国环境管理能力有所提高、环境执法力度有所加强、全社会环境意识和参与程度明显提高、市场机制也开始进入环境领域,这些为我国绿色信贷发展提供了宏观需求和有利的环境。
(四)中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战略实施的威胁(Threats)
1. 国际金融同业竞争。目前抢滩大陆的国际商业银行都已经实施绿色信贷多年,有着丰富的项目操作管理经验,是中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目标客户的有力争夺者。
2. 地方保护主义的排斥。促进投资时期,地方保护主义和唯GDP主义对“双高”企业大开绿灯,对绿色信贷项目构成不正当竞争;地方经济发展观与绿色信贷理念存在较大差距,执行绿色信贷政策受到地方政府干扰。在GDP发展观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片面注重经济发展指标,较少关注能耗和污染指标。在对银行信贷的引导上,只要是能够创造GDP和就业机会的企业,就要求银行给予支持。
3. 节能环保存在技术不确定性。大量新的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不断涌现,但其实际效果还有待市场验证,而商业银行客户开发和应用新技术的风险,可能导致客户的经营和银行的信贷产生严重经济损失。
4. 趋严的环保政策,使相关市场主体面临更大环境风险,对我国商业银行加强环境风险管理提出了要求。在绿色理念深入人心、客户环保忧患意识增强的背景下,绿色消费、绿色营销、绿色投资、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趋势对金融业的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我国商业银行若不根据环境变化及时发展绿色金融,将面临客户流失、市场份额降低的风险。
三、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实施的战略选择
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机遇、威胁、优势、劣势的分析,为商业银行战略选择提供了基础。SWOT矩阵为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战略提供了发展型战略、扭转战略、多元化战略、防御战略四种战略选择(如图1)。
具体如下:(1)机遇―优势(OS):充分发挥银行内部优势,抓住发展契机,加强与政府合作,加大绿色信贷的营销。(2)机遇―劣势(OW):主要是利用外部机遇来消除银行自身弱点:首要选择是加大与环保机构的合作,构建银行的绿色审批机制,成立绿色信贷相关部门,再则是加大绿色信贷方面的人才培养力度。(3)威胁―优势(TS):利用内部优势,避免或减轻外部环境劣势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积极与国外赤道银行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的绿色信贷经验,同时也要督促地方环保法律的落实,再则就是降低因环保技术的不确定性带来的信贷风险。(4)威胁―劣势(TW):减少内部劣势同时回避外部环境威胁,有选择地进入绿色信贷市场,逐步积累绿色项目的实施经验。
从我国商业银行SWOT矩阵内部条件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在资金、管理水平、机构布局、客户资源、环保信息获取等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关于绿色信贷,我国从2007年才开始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明显滞后于国外。直到2010年,我国正在实践国际通行绿色信贷准则――赤道原则的银行只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兴业银行(2008年加入)。从我国实施绿色信贷的劣势来看,由于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在实施绿色信贷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上相对缺乏,并且银行内部缺乏实施绿色信贷的专业人员,银行对实施绿色信贷的激励也不够,企业文化相对匮乏。最核心的是银行在实施绿色信贷的标准上没有具体化。因此,从内部条件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在实施绿色信贷的时候,优势是相对于外资银行而言的,具有本土化的优势。但是与外资银行相比,我国大多数银行没有实施绿色信贷的经验,银行自身实施绿色信贷的准备不足,并且我国商业银行对绿色信贷的了解和熟悉刚刚开始。而外资银行有很多在绿色信贷的实施上执行的是国际通行的标准――赤道原则,并且具有很丰富的实施经验。可见,不论是与外资银行相比还是具体的实践上,我国商业银行在实施绿色信贷上劣势明显大于优势。我国商业银行在绿色信贷实施上面对的是一个劣势内部条件。
从外部条件来看,我国加入WTO以后,中国银行业已经对外开放,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外资银行的同业竞争,国内部分地方会存在保护主义,诸多新的环保技术有待验证,银行客户需求在不断变化;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绿色信贷已经成为或者即将成为信贷业务的主流。从国内来看,经济发展相对平稳,并且绿色信贷也是国家支持和提倡的,我国商业银行必然会得到国家以及世界先进银行的帮助。再有我国商业银行在实施绿色信贷以后,能够加强中国商业银行在国内和国际上企业的绿色形象,为我国商业银行走出国门奠定一个好的基础,并且这些与我国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方向是不谋而合的。因此,从外部条件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符合客观现实的需要,对于机遇和威胁而言,我国商业银行面对的是机遇大于威胁的外部条件。
基于以上内部对比分析和外部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商业银行面对的是劣势和机遇并存的内外部环境,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战略选择应是“扭转战略”,位于战略选择图的OW象限。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在实施绿色信贷的过程中,消除自身的劣势,抓住有利的机遇。我国商业银行要消除自身的劣势,就要与社会各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改进和提升商业银行的经营宗旨和目标,完善治理结构,改善内部运营机制,重构业务流程,调整业务政策,并学习借鉴国际绿色金融经验,引进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积累经验和技术,加强绿色金融人才和产品储备,消除劣势。
四、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实施的战略举措
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战略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在信贷理念、信贷流程和信贷产品的设计等各个方面体现社会环境意识,将社会环保标准贯穿在信贷审批的各个环节之中。
(一)从战略高度重视银行社会责任与可持续金融
关注环境保护不仅是银行的社会责任,也关系到银行业务的开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要把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金融作为现代银行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导向,充分考虑多元利益主体的诉求,调整单纯以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营运思路和模式,履行银行的社会责任。
(二)加强员工队伍和企业文化建设,传导银行社会责任
我国商业银行应倡导绿色信贷所需要的文化理念,一方面将绿色金融发展纳入银行发展目标和企业文化中,并将社会和环境管理因素融入业务流程和运行中,以此系统、综合地评价和管理绿色金融发展的风险和机会;另一方面要确立绿色信贷在信贷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让员工充分认识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明白推行绿色信贷是商业银行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提高对环保的认同度。只有全员树立了绿色信贷理念,才能在工作中考虑环保因素,真正将绿色信贷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
(三)调整银行内部组织结构,重视专业人才的培训和储备
我国商业银行在内部组织结构方面,应考虑在商业银行内部增设环境与社会发展部,专门负责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的评估和防范。同时,由于绿色金融业务涉及到较深层次的技术领域,发展绿色信贷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增加人才储备、加快专业化队伍建设。
(四)积极支持绿色产品创新,加强绿色信贷产品供给
我国商业银行应不断加大绿色信贷产品的创新力度,创新信贷管理的模式,积极支持循环经济、节能环保企业和项目,为节能环保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逐步建立起金融支持节能环保事业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陈雁.绿色信贷:金融服务调控环保行为的新篇章[J].环境保护,2008,394,(4).
[2]张燕姣.绿色信贷: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J].中国金融,2008,(10).
[3]李庶泳.金融支持节能减排的合理边界:济宁个案[J].金融发展研究,2009,(1).
[4]李东卫.赤道原则与绿色信贷政策的完善[J].节能与环保,2009,(6).
[5]马萍.绿色信贷与社会责任―基于商业银行层面的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9,31,(6).
论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范文6
案例回放:银行社会责任的初步尝试
兴业银行近几年致力于完善公司治理,自觉将自身发展战略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相结合,以创新金融产品和提供优质服务履行银行的社会责任。2005年8月,兴业获悉国际金融公司(IFC)正在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能效融资项目并寻找中国商业银行作为合作伙伴时,即主动与其展开积极接触,共同探讨如何有效开拓中国能源效率融资市场。后双方在2006年5月17日签署了能源效率融资项目(CHUEE)合作协议(即《损失分担协议》,简称“能效融资”),兴业成为国内首家推出“能效贷款”产品的商业银行。
能效融资项目是指为包括能源效率、温室气体减排、可再生能源运用以及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符合节能条件的项目提供信贷融资,以支持节能减排技改项目。能效融资合作协议将兴业与IFC的市场化融资优势、公用事业服务优势和风险管理优势等融为一体,针对中国在节能技术运用和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的融资需求,创造性地引入贷款本金损失分担机制。根据本协议,一旦贷款发生不良,IFC将根据约定比例分担贷款本金损失,从而支持最高可达4.6亿元人民币的贷款组合。兴业以IFC认定的节能、环保型企业和项目为基础,按照自身的信贷审批流程,向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型企业和项目发放贷款,IFC对贷款项目提供相关的技术援助和业绩激励。这是IFC首次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在中国推行能效融资项目,也是兴业开发和推广绿色信贷产品的一次崭新尝试,为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合作提供了一个样板。截至2007年10月,兴业共发放能效贷款25笔,总金额4.09亿元,所支持的项目可实现每年节约标准煤54.07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184.25万吨;根据能效项目持续时间五年估算,共可节约标准煤270.3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21.25万吨。
项目合作采取的损失分担机制,可以有效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门槛,使众多经营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生产经营优势明显,但缺乏抵押担保资源的中小企业客户获得节能技改资金支持。通过这种独特的、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兴业成功进入中国新兴节能融资市场,为发掘新的市场机会,开发培育新的核心客户开辟了广阔空间;而合作方IFC提供的援助资金和技术的效用也可成倍放大,更加有效地推动中国节能和环保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借助兴业的网络和服务,IFC也增进了对中国企业的了解,并延伸了服务领域。
除了运作模式上的创新,能效融资还突破了一般企业贷款注重担保条件、期限较短等固有模式,侧重于制定与借款企业节能项目现金流相匹配的资金安排方式,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型金融服务支持。差异化特点突出:一是以项目自身的收益权利作为贷款考量的重心,弱化对抵押品和担保人等第二还款来源的要求;二是在传统经济可行性为主的评价基础上引入对技术、设备的专业评价机制;三是对中小企业给予长达四年的长期贷款,也可采用分期还款的形式,突破了中小企业贷款难、中长期贷款更难的困境;四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在评估项目为银行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注重项目实施产生的能源节约和环境效益。
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兴业银行在项目的选择上实行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评估尺度,借鉴世界银行在中国的增效减排项目贷款的经验,将能效贷款重点投向技术较为成熟、节能效果相对明显、复制潜力大的领域和项目。准确的市场定位、独特的产品设计以及良好的政策环境,使得能效贷款具有非常广泛的适用性。在生产环节上,能效贷款适用于能源生产、输送、使用和用后排放的各个环节;在行业分布上,目前该产品已经涉足于包括建材、化工、电力在内的多个行业;而且随着业务活动的持续开展,市场领域不断扩张,示范效应将进一步显现。
对银行社会责任的思考
在能效融资项目中,兴业和IFC以“提供金融产品与服务,实现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诉求,并在其中寻找新的商机和利润增长点,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它的实践意义在于,鼓励企业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践行社会责任,从而使这种探索更具商业性、可复制性和可持续性。
怎样理解银行社会责任的特点?
银行作为特殊的公众企业,既依赖于股东资本投入,也得益于客户、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以不同资源为银行所付出的努力,银行的行业特性要求其发挥和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即主动把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和谐统一的追求自觉纳入自身的发展目标,真诚推动与各利益相关者的互动。银行不仅为社会和公众提供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为客户和社区传递和增加价值,更由于其在配置与调控资源上的独特作用,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枢纽,从而对其社会责任提出更高的要求。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就是以一种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开展业务,它展示了银行对风险控制、环境保护和责任营销的应有理解,使银行获得令人信服的双赢或多赢商业机会,从而创造出一种可持续性的经营方式。
其一、盈利性是商业银行谋求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保护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基础和前提,流动性和安全性则是银行盈利和持续发展的保证,可持续发展正是银行“三性”统一的内在要求。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三性”统一,是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其二、商业银行是提供信用服务的金融企业,是通过经营信誉、管理风险而获得盈利的。倡导银行的社会责任,将风险文化传导到银行的每位员工,有助于银行提高识别、管理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增强公众对银行的了解和信心。
其三、商业银行作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传导的重要媒介,发挥着社会支付中介、货币创造、投资转换,以及培育良好金融生态等功能。商业银行的功能与使命要求其银行要更自觉地履行社会责任。
其四、在不同发展阶段,商业银行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条件不同,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和内容也有所差别。银行在步入发展的成熟期后,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在承担股东责任的同时,应思考更广泛利益层面的社会责任,包括对员工、客户、供应商等利益的满足,并通过提供新产品和服务,承担起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慈善公益事业等道德层面的社会责任。
何为可持续金融与赤道原则?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经济建设取得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引发诸如收入差距过大、城乡和区域发展失衡,以及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建立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政府和企业日益关注和积极推进的目标。
事实上,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认为,企业活动是在特定环境和社会中进行的,企业、社会和环境和谐共存。企业在作出决策时不仅应基于财务/经济方面的因素(如利润、投资回报、股利等),还应考虑企业活动对社会、环境以及其他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关键目标就是追求并实现社会之可持续发展。银行作为特殊的公众企业,既依赖于股东资本投入,也得益于客户、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以不同资源为银行所付出的努力,银行的行业特性要求其发挥和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即主动把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和谐统一的追求纳入自身的发展目标,真诚推动与各利益相关者的互动。
为了寻求各金融机构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共识,2002年10月,由IFC和荷兰银行发起,汇丰、花旗和德意志等九家国际知名银行参与在伦敦近郊的格林威治召开会议,讨论项目融资中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会后,经过各与会者的多轮次磋商,形成一份有关环境与社会风险的项目融资指南,即赤道原则。它要求金融机构对于项目融资中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尽到审慎性审核与调查义务,只有在项目发起人能够证明该项目在执行中会对社会和环境负责前提下,金融机构才能对项目提供融资。赤道原则第一次确立了国际项目融资的环境与社会的最低行业标准,并将其成功应用于国际融资实践中,在国际金融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006年7月,成员银行对赤道原则进行了修订,将适用赤道原则的项目融资规模从5000万美元降低到
1000万美元;在项目分类上更加明确区分社会和环境影响评价,更加强调项目的社会风险和影响;承诺定期进行信息披露以增加项目的透明度。这些修订使赤道原则更趋完善。
银行社会责任视野下的责任营销。笔者借鉴商业营销和社会营销的原理,针对银行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营销实践,提出了责任营销的概念,即银行借助商业营销和社会营销的基本原理和技巧,通过提供其专业服务和产品,结合履行社会责任来影响目标受众的行为,提倡某种有益的社会运动、观念或行为,使他们为群体、社区或个人的利益而接受、拒绝、调整或放弃某种行为,既促使社会进步,也使银行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新的商业机会和发展。如在能效融资中,兴业支持企业生产节能设备、鼓励客户使用环保产品,在为社会环境作出努力的同时,也通过责任营销拓宽了银行自身的业务发展。
应该说,能效融资合作是兴业与IFC以各自专长投身环境保护和社会公益的有益探索。首先,该项目体现了可持续金融理念对产品开发、风险管理和市场营销的指导。成功的可持续金融是运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来促进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多样性,其产品一是能够转移环境风险、减少污染,和保持活动主体一定的盈利激励,确保经营主体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它是金融机构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对于银行而言,放款收息是本职,然而金融机构若能发挥管理风险和资金融通的特长,将节能与环保同银行的专业服务有机结合,将产生巨大的信贷杠杆作用和示范效益,拓展银行的新业务领域和利润增长点,实现商业利益与环保公益的良好结合,从而使其更具商业性、持续性和可复制性。第三,从责任营销角度看,这一项目的客户定位是面向中小企业,产品定位是通过损失分担提供优惠贷款,服务定位是整合银行、公共事业单位和能源供应商的营销渠道,并为此推动银行自身信贷流程的改造与完善。
可以采纳的若干建议
从战略高度重视银行社会责任与可持续金融。银行行业特性要求了我们要充分认识自身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及所肩负的责任。银行的社会责任,不仅是企业的盈利与纳税,也不限于慈善和募捐,它的核心是通过提供专业服务来实现环境保护、减少排放和增加社会福利。它要求银行遵循市场准则,通过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来发挥影响力,支持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优化组织结构、落实可持续发展。职责明晰、精简高效的组织机构,是提高银行管理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承担社会责任的有效前提。应从战略高度重视社会责任与可持续金融,将其融入我们的发展战略、经营理念和运营模式,将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作为银行信贷管理、合规经营的重要内容。从完善内部制度入手,在风险管理、信贷审批制度中增加对环境社会因素的考量,制定内部环境政策声明,逐步建立环境管理系统。
加强员工队伍和企业文化建设,传导银行社会责任。一方面将可持续发展纳入银行发展目标和企业文化中,并将社会和环境管理因素以书面形式结合到业务流程和运行中去,以此来系统、综合地评价和管理可持续发展的风险和机会;另一方面应提高银行道德建设层次,在银行内部树立正确的道德评判标准,形成规范员工行为的道德规范。从自身做起,以实际行动减少直接环境影响,如通过制定办公节能降耗措施,确定节能量化标准,明确办公场所建筑材料、采购用品的环保要求,鼓励员工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通过电邮、电话及视频会议等降低出差频率等诸多方式,减少对社会资源的占用和环境污染。
以信贷杠杆支持环境保护,把可持续金融与业务拓展统一起来。银行的重大投资和贷款决策应充分考虑社会和环境风险,集中资源到可为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做出较大贡献的企业和项目,提高银行资产组合的质量;同时充分认识和把握可持续发展领域中的金融创新商机,积极开发促进可持续金融产品和服务。银行业机构必须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并非是“单向的付出”,而是能够为银行业创造额外价值,包括可为业务发展和创新提供导向,增强风险管理成效,提升银行业机构的社会形象、品牌价值和声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