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慧消防必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慧消防必要性范文1
北京国宇祥工程咨询公司认为国家已从战略层面上肯定了智慧城市在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社会管理和城市运行水平中的积极作用,并成为国家鼓励支持信息化发展的新方向,也为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
一、总 论
(一)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
2、建设单位概况
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二)项目实施的背景及必要性
1、实施背景
2、实施必要性
(三)项目概况
1、拟建项目
2、建设规模与目标
3、主要建设条件
4、项目总投资及效益情况
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四)主要问题说明
1、项目资金来源问题
2、项目技术设备问题
3、项目供电供水保障问题
二、市场预测
(一)项目市场分析
1、智慧城市简介
2、国外智慧城市建设
3、国内智慧城市建设
(二)市场需求预测
(三)主要竞争企业分析
(四)营销策略
1、服务策略
2、技术领先策略
3、客户定位策略
三、项目架构方案及商业模式
(一)项目总体架构方案
(二)重点领域架构方案
1、数据中心
2、公共信息平台
3、智慧应急
4、智慧交通
5、智慧城管
6、智慧医疗
7、智慧养老
8、智慧农业
9、智慧排水防涝
(三)项目B2B、B2C、O2O相结合的商业模式
四、场址选择
(一)场址所在位置现状
1、地点与地理位置
2、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3、土地利用现状
(二)场址建设条件
五、技术方案、设备方案、装修方案
(一)技术方案
1、数据中心
2、公共信息平台
3、智慧应急
4、智慧交通
5、智慧城管
6、智慧医疗
7、智慧养老
8、智慧农业
9、智慧排水防涝
(二)技术要求
1、数据中心
2、公共信息平台
3、智慧应急
4、智慧交通
5、智慧城管
6、智慧医疗
7、智慧养老
8、智慧农业
9、智慧排水防涝
(三)设备方案
1、设备及软件选配原则
2、设备选型表
3、软件选型表
(四)数据中心装修方案
1、编制依据
2、装修要求
3、装修工程量及造价
六、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
(一)主要原料材料供应
(二)燃料及动力供应
(三)主要原材料、燃料及动力价格
(四)主要原材料、燃料年需要量表
七、场地使用、公用辅助工程
(一)场地布置
(二)公共辅助工程
1、供水工程
2、供电工程
3、通信系统设计方案
4、通风采暖工程
5、防雷设计
6、防尘设计
7、接地系统
8、安防系统
9、消防系统
八、节能措施
(一)节能措施
1、节能规范
2、设计原则
3、节能方案
(二)能耗指标分析
1、用能标准与能耗计算方法
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九、节水措施
(一)节水措施
(二)水耗指标分析
十、环境影响评价
(一)场址环境条件
(二)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1、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2、项目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三)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1、设计依据
2、环保措施
(四)环境保护投资
(五)环境影响评价
十一、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一)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1、设计依据
2、设计执行的主要标准
3、设计内容及原则
4、职业安全
5、职业卫生
6、辅助卫生用室
7、职业安全卫生机构
(二)消防
1、设计依据
2、总平面布置
3、建筑部分
4、电气部分
5、给排水部分
十二、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一)组织机构
1、项目法人组建方案
2、管理机构组织方案
(二)人力资源配置
1、工作班次
2、项目劳动定员
3、职工工资福利
4、员工来源及招聘方案
5、员工培训
十三、项目实施进度
(一)建设工期
(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三)项目实施进度表
十四、招标方案
(一)编制招标计划的依据
(二)招标内容
十五、投资估算
(一)投资估算依据
(二)建设投资估算
1、建筑工程费
2、安装工程费
3、设备购置费
4、软件购置及开发费
5、期间费
(三)铺底流动资金估算
(四)项目总投资
(五)投资使用计划
十六、融资方案
(一)资本金筹措
(二)融资方案分析
十七、财务评价
(一)计算依据及相关说明
1、项目测算参考依据
2、项目测算基本设定
(二)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1、销售收入
2、销售税金及附加费用
(三)总成本费用估算
1、直接成本
2、工资及福利费用
3、折旧及摊销
4、修理费
5、其它费用
6、总成本费用
(四)财务评价报表
1、项目损益及利润分配表
2、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
(五)财务评价指标
1、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
2、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
(六)不确定性分析
1、敏感性分析
2、盈亏平衡分析
(七)财务评价结论
十八、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一)经济效益
(二)社会效益
十九、风险分析
(一)项目风险因素识别
1、规划风险
2、组织机构风险
3、人才体系风险
4、技术风险
5、资金风险
6、实施风险
7、运营模式风险
8、信息安全风险
9、支撑环境风险
(二)项目风险防控措施
1、规划风险防控措施
2、组织风险防控措施
3、人才体系风险防控措施
4、技术风险防控措施
5、资金风险防控措施
6、实施风险防控措施
7、运营模式风险防控措施
8、信息安全风险防控措施
9、支撑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二十、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附 表:
1、附表1 项目设备购置费估算表
2、附表2 项目软件购置费估算表
3、附表3 流动资金估算表
4、附表4 项目总投资估算表
5、附表5 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表
6、附表6 项目销售税金及附加费用
7、附表7 项目摊销估算表
8、附表8 项目折旧估算表
9、附表9 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智慧消防必要性范文2
一、项目概况
两轮电动车智能共享换电项目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平台技术打造的,通过智能换电柜定点投放搭建的换电网络,为两轮电动车用户提供绿色、智能、安全的换电服务。
“共享换电项目”的实施一方面可以为市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安全的出行方式;另一方面,“共享换电项目”统一布局、统一规划,提升了城市形象,消除了不规范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可以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大数据支撑。
随着《2018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正式实施,我国两轮电动车生产行业加速整合,产业升级势在必行。在电池生产领域,年月日,国家电网了《推进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2019-2020年行动计划》,特别提出构建开放、共赢、合作的新能源服务平台,引领能源新技术应用,加快推进城市出行服务,因地制宜开展分布式清洁能源服务等,锂电池在未来的三到五年时间内将逐步取代铅酸电池,这些都为:“共享换电项目”提供了无限未来。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一)消费需求的变化倒逼产业升级换代
自1995年中国第一辆电动自行车诞生以来,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我国逐步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动自行车生产、消费和出口国。根据ZDC(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的2019年中国电动车产业白皮书数据,2018年度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接近2.97亿辆,全年电动车产量2800万辆,销售量 ,全国各城市两轮电动车的日均骑行需求合计在7亿次左右,电动自行车成为短途出行的主流方式。
随着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的蓬勃发展,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缩短,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通过百度提供的消费者搜索大数据分析,在影响消费者购车的诸多因素中,续航里程及骑行的舒适度超过了价格、质量、品牌、外观等因素,成为消费者首先考虑的指标,特别是续航里程这一因素,占比达到64%,成为影响用户购车决策的首要因素。企业只有深入理解消费者需求,提供创新独特的产品,才能发掘出新的利润增长点,形成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共享换电项目”恰恰契合了电动车消费者对于续航里程及骑行舒适度的需求,该项目通过智能换电柜定点投放搭建全域覆盖的换电网络,用户只需在智能换电柜前“扫码、开柜、换电、完成”,最快6秒钟即可完成换电。项目实施后单日可以 用户提供超过 次换电服务,有效解决电动自行车用户续航里程短、充电难的问题,提高日常通行舒适度。
(二)、“共享换电项目”实施可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
电动自行车的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难点和痛点,不规范的充电模式安全隐患巨大,事故频发。在一些老旧小区,公共充电设施不健全,居民为了充电方便,私拉电线,乱停乱放,极易引发火灾。根据消防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8年,全国共接报因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1万3千余起,全国因电动自行车火灾死亡233人。“
1、共享换电项目”实施过程中将电池统一管理,可以有效解决不规范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定位防盗系统可以为公安机关破获电动车电池盗窃案件提供线索,有力打击电池盗窃犯罪,为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创造有益经验。
2、“共享换电项目”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形象标准,在方便用户的同时提升城市形象。
(三)、“共享换电项目”实施可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利支撑。
“共享换电项目”实施过程中,在服务用户的同时可以有效收集用户习惯、行车路线等大数据,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与计算,可以更好的感知城市运行过程,进而为整合城市资源提供数据支撑,实现对城市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
三、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1、实施条件成熟。
企业自身技术条件成熟:专业的电动车生产企业已经按照新国标更新生产标准,在锂电生产、电池运营管理以及售后生命周期等方面有非常强的经验和技术。
作为换电终端的换电柜,其大小与400升冰箱的体积相当,占地面积小,易于安放,利用率高,一台柜可同时提供…;换电柜施工对电网线路要求小…;安全性高,符合消防标准…;后期维护成本低。
合作方哈啰方面,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I哈啰芯技术,可以实现标准化锂电池的智能互联,另外,哈啰出行在在前期共享单车项目中建成了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运维网络,拥有成熟且高效的运营体系。经过共享单车的深耕,哈啰出行已形成一整套行业领先的应用于海量互联共享出行设备的智慧运营系统。这一套系统能力也将运用于换电服务,实现从换电柜、车辆、电池到客户端的全链路智能化,并且通过技术,为骑行资源的最优配置提供判断和决策依据,实现不同地区间的资源精准调配。
2、政策层面的利好。
智慧消防必要性范文3
关键词:幼儿;幼儿园;家园共育
近几年来,尤其是近两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发出铿锵有力的号召“重视学前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将学前教育单列出来,国务院下发《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以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加之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的启动,这些足以说明党和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也足以彰显学前教育的特殊价值。学前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它是人类认识自身、开发潜能的前沿科学,学前教育不仅关乎着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发展,更关乎着一个人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美国的一份颇具影响的研究表明,参加学前项目的人和不参加学前教育的人相比,有更高的高中教育完成率以及更少的少女怀孕现象和更少的犯罪现象,有更高的收入和更高的财富,且对婚姻更为负责,这些足以说明学前教育的社会价值。布卢姆在《人个性的稳定与变化》一书中指出,生命最初的四到五年是智力发展的最快速时期。此外,学前期是幼儿身心各项指标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在此阶段幼儿接受了良好的学前教育,将会使其终身受益。
顺应政策要求,各省纷纷以县级为单位编制实施学前教育的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力争办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然而,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毫无疑问,必须坚持家园共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八章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长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因此,家园共育是办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家园共育的内涵
家园共育是学前教育领域提倡的一种教育理念,人们或多或少都对家园共育有一个大概的认识,然而却缺乏明确的认识。对家园共育这一概念的准确把握,能使我们了解家园共育的所属范围,为我们实施家园共育提供行动指南。
1.家园共育的概念
家园共育是指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努力、密切配合,教师与家长在幼儿教育的理念等方面取得一致性,协同教育,实现科学育儿的目标。
2.家园共育的概念分析
家园共育的核心是强调家庭、幼儿园的合作、配合,这里的“育”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保育,一是教育。幼儿园是保教结合的机构,不只承担着幼儿身体上的养护工作,也承担着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职责。在家园共育中,我们强调的是这两方面的密切配合,缺一不可。幼儿园与家庭之间沟通交流的内容既应包括关乎幼儿身体健康成长的内容,又应包括有关幼儿学习发展的内容。
家园共育有两个行为主体,即家庭和幼儿园,它们指向同一客体即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的关系问题上,强调两者均是平等的主体,它们之间是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关系,不存在主次,也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幼儿园和家庭均应充分发挥双方的智慧,共同实现科学育儿目标。
家园共育强调幼儿园和家庭要持有相同的教育理念、儿童观等,这一点对幼儿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来说,他们自身辨别事物对与错的能力有限,当进入他们头脑中的观念存在矛盾时,他们就会不知所措,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例如,幼儿园里老师告诉幼儿,朋友间要学会分享。但在家里,家长却告诉孩子不能把自己的玩具拿给其他的小朋友玩。显然,这样很不利于幼儿的发展。
二、家园共育的意义
对一件事物的重要性或价值的充分了解,能够使我们看到进行这件事情的必要性,从而深信不疑地去执行。同样,只有对家园共育的意义有一个足够且充分的认识和了解之后,才能增强进行家园共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更好地推动家园共育的开展。
1.家园共育能够增进家庭和幼儿园双方的理解,形成教育合力
幼儿园有专门负责教育和保育工作的教师,他们接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有专门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而量身定制的课程结构,有充满童趣的环境,幼儿园在幼儿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具有权威性、感染性等特征。
因此,无论是家庭还是幼儿园都在幼儿的健康成长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幼儿园和家庭存在教育分歧,将会使教育的影响力和效果大打折扣。相反,如果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一致,将会形成教育合力,家园共育是形成教育合力的必要途径。
2.家园共育能使幼儿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突破幼儿教育的时空界限
家长从事着各式各样的职业,是珍贵且庞大的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家长教育资源,能够增强学前教育的实效。挖掘家长资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请家长配合幼儿园,支持幼儿完成幼儿园布置的任务;(2)配合幼儿园的课程需要,充分发挥家长特长。如,在“我是小小消防员”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把从事消防职业的家长请到幼儿园,给小朋友们介绍关于消防的内容,这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还能调动幼儿的活动积极性。此外,家园共育能够使幼儿教育突破幼儿园的狭小范围,延伸到家庭和社区。同时,还能延长教育时间,使教育切实地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
3.家园共育能使家长、幼儿园了解幼儿的在园、在家表现,增强教育互信
家长和幼儿园经常就幼儿的身心发展问题展开沟通交流,能使幼儿园对幼儿的在家表现,家长对幼儿的在园表现,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和了解。这不仅有利于幼儿园和家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促进幼儿的发展,还能增进双方的信任感。互信是办好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的前提之一。只有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相互信任,才不会对双方采取的教育行为产生质疑,也只有互信才能形成较为一致的教育理念。双方的教育理念一致,对幼儿的行为给出较为一致的判断,强化好的行为,纠正错的行为,这样能扩大教育的实效。
4.家园共育能增强家长教育幼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大部分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幼儿园的事,自己只管养护。家园共育教育理念的提出,对这部分家长的育儿观念进行了强有力的冲击。家园合作共育使家长明白,教育孩子不只是幼儿园的事,自己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在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的同时家长就会采取相应的教育行为,随着这种教育行为慢慢地转化为教育习惯,使幼儿生活在充满教育和爱的环境中,这将极大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5.家园共育能够推进学前教育的高质发展
教育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有关,但人们的参与程度也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如果在学前教育领域能够形成人人参与的氛围,学前教育的质量将会迈上一个很大的台阶。家园共育正是为人人参与学前教育创造了一个有利平台。通过家园合作共育,人们对教育的了解将会加深,关注的程度将会提高。更多的力量关注了学前教育,这必将会促进学前教育的高质发展。
三、家园共育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的学前教育取得了长足进展,家园共育的局面也有所改善。但我们仍应看到,当前我们的家园共育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家园共育的和谐健康发展。
1.家园共育流于形式,实际收效不大
各地的幼儿园都在搞家园共育,然而,家园共育的实际收效如何却值得我们思考。家园小报、电话咨询、接送孩子期间的面对面交流、家长会等是家园共育的惯用形式,形式之下的内容却大都是孩子们的表现或是孩子们的在园问题等表层上的内容,很少涉及教育理念、育儿方式的交流,即使有也很空洞,不具可操作性。
这种只重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做法,有悖于家园共育的初衷,家园共育的开展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而不是为了应付、敷衍上级的检查。这种流于形式的做法非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还造成了一部分时间、精力和资源的浪费,从而影响其他方面工作的开展。
2.家园共育中园方居于领导地位,家长被动服从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和家长双方的事情,两者都是平等的主体,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然而,现今的家园共育,幼儿园直接居于领导地位,园方往往以通知或告示的方式向家长下达任务,家长被动接受且积极性不高。这种单方面主导、家长消极应付的做法,实在很难促进家园共育的和谐,这也就导致了家园共育收不到应有的实效。我们所强调的家园共育应是幼儿园和家长充分发挥各自的智慧和优势,朝着幼儿健康快乐发展的目标迈进。显然,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积极性没有被合理调动。
3.家园共育中,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虽然大部分家长认识到幼儿的培养是幼儿园和家庭双方之间的共同职责,但是他们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观念层面上,远远没有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上。或许,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幼儿园是幼儿教育的唯一责任人这一思想仍旧存在,自然很难自觉地参与家园共育。家长参与家园共育的积极性不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1)认识不到家园共育的必要性;(2)不知如何去参与家园共育。从认识不到家园共育的必要性来看,究其深层原因是对学前教育的价值缺乏认识和了解,认为对幼儿没有必要实施教育,只进行身体上的养护就可以了,认为学前教育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没有必要家庭和幼儿园联合起来对幼儿进行教育。当然,还存在这样一些家长,他们的确认识到了学前教育的价值,也十分清楚家园合作共育的必要性,但是他们不知道怎样能够参与到家园共育中去。这两种情况都导致了家长参与家园共育积极性不高这一结果。
4.家园共育的层次水平低
在我国,大部分幼儿园的家园共育只停留在沟通了解水平,很少有家长能够参与到幼儿园的日常运作管理,更别说是幼儿园的课程建设了。这些低层次、小范围的参与,只是家园共育的第一步,家园合作共育的深度和广度急需增强。与我国相比,国外幼儿园的家园共育开展的层次就较高。在国外,家长经常参与幼儿园日常事务的运作,如,到幼儿园义务工作、协助幼儿园开展活动以及参与决策等。在提高我国幼儿园家园共育层次水平上,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幼儿园的有益经验,结合本地幼儿园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地在更高层次上开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家园共育。
四、家园共育的改善措施
家园共育从其字面理解来看,似乎只包含家庭和幼儿园两方,实则不然。任何一个问题的讨论都不能脱离社会这一背景。因此,对于家园共育的改善,主要从国家、社会、幼儿园和家长这四个方面来分别阐述各方在家园共育中应承担的职责。
1.国家应提供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保证家园共育
家长参与家园共育的意识不高,幼儿园在家园共育问题上稍显懈怠。面对这一问题,国家可以从政策和资金两方面予以保证。政策上,国家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号召广大家长参与家园共育,要求幼儿园坚决开展家园共育,将家园共育以政策的形式确定下来;资金方面,家园共育的开展,如,亲子活动的举办、家庭教育讲座的开展、家长手册的印发等都需要物质上的支持,国家给幼儿园拨发专项资金,在一定程度上会确保家园共育的开展。
2.社会应扩大舆论宣传,支持家园共育
人们总是在社会中生存,或多或少总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社会气氛和社会舆论的影响。瑞吉欧艾米利亚的人们因为有着广泛参与和团结协作的传统及社会氛围,他们也积极投身学前教育事业,瑞吉欧的学前教育是人人参与的,这也使得瑞吉欧教育实践获得了极大成功。社会应充分发挥舆论的力量,以各种形式通过各种渠道向人们宣传学前教育,强调家园共育的重要性,为家园合作共育营造氛围,支持家园共育。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家园共育开展的效果不理想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长对于学前教育的价值和必要性没有一个十分清醒和明确的认识。
为此,社会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志愿者宣传活动或是印发学前教育宣传手册等,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重视学前教育和家园合作的社会氛围。
3.幼儿园应明确职责,重视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的有效开展是四方努力的结果,但幼儿园应负起主要的责任,承担起家园共育的组织者、倡导者的职责。
首先,幼儿园应不断丰富家园共育的形式。内容的实施依托于形式,除了传统的家园小报、家园天地、家长手册、家长开放日等活动,还应将网络形式纳入其中,如,建立家园网站、开通家园微博、家园微信等,以此来丰富家园共育的形式;其次,使家园共育制度化,幼儿园应建立相应的园所规章制度来规范家园共育。如,一学期召开几次家长会、几次家庭教育指导讲座,何时召开以及内容等,应在学年之初就将这些内容规划好并写入幼儿园的园历;再次,幼儿园应树立服务意识。家园共育中,幼儿园应是家长的服务者,向他们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提供幼儿园在园表现,解决家长的教育困惑,而不是以居高临下的心态进行指导;最后,幼儿园应拓展家园共育的范围和广度。幼儿园应主动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日常管理、参与课程建设等。
4.家长应改变观念,积极参与家园共育
幼儿的保育和教育工作不只是幼儿园的事,而是家庭和幼儿园双方的职责。家长应积极参与家园共育:首先,积极参与幼儿园举办的一些家园共育活动。对于幼儿园举办的一些亲子活动、家庭教育讲座应乐于参与。对于幼儿园印发的家长手册,家长要认真仔细的学习;其次,对于幼儿园提出的一些教育要求要密切配合。幼儿园经常会以张贴通知或是发送短信的形式,要求家长准备一些废旧材料,以供幼儿园制作教具或是布置幼儿园环境,有时也会要求家长配合帮助幼儿作业等,家长一定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全力配合;最后,发挥自身的智慧为家园共育献计献策。家长参与家园共育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调动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幼儿园管理,并对幼儿园的日常管理或是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可行性建议等。
家园共育的贯彻落实,它不是一句口号,它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下,我们对当前的家园共育做了一个全面的剖析,阐述了家园共育的必要性和价值,指出了当前家园共育的现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家园共育关乎学前教育的质量,关乎幼儿的发展,尽管当前我们的家园共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在国家、社会、幼儿园和家长的全力推动下一定会和谐发展,为幼儿创造优质的教育,使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马爱莲.家园共育现状及其改善措施.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
[2]李慧珍.发挥家长开放日在家园共育中的作用.甘肃教育,2001(01).
智慧消防必要性范文4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发展方向;必要性;趋势
自第三次产业革命以来,社会科技有了极大的提升,计算机技术以及的电子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促进了社会产业结构发生很大转变。信息产业迅速成为主导社会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对于建筑业来讲,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大力发展信息科技,同样也是提高建筑水平的主要途径。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功能作用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建筑市场上对建筑的舒适性、便捷性、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时展潮流,满足建筑市场需求,研发和推动建筑智能化发展都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世界各国都已经开展了智能建筑的研发与应用,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实践证明,建筑智能化能够促使建筑更加节能环保,这在能源危机加剧的时代背景下就显得更加有必要。
1.智能建筑的概念
所谓智能建筑就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对建筑的设备进行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和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等。 智能建筑必须满足两个基本要求:第一,对于建筑管理者来说,智能建筑应当具有一套管理、控制、维护和通信设施,能够在花费比较少的条件下,有效地进行环境控制、安全检查、报警监视,能够实时地与城市管理部门取得联系。第二,对于建筑使用者来说,智能建筑应当创造一个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激发工作人员的创造性,并可以提供一个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
2.建筑智能化的特点
从当前世界各国的智能建筑发展现状来看,智能建筑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非常良好的节能特点。而能源问题正是当前世界各国首要关注的问题,是影响到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关键问题。这就是使得智能建筑的节能优点更受人们的关注。除此之外,智能建筑的安全性、便利性以及舒适性也都是其具有很大优越性的特点。具体来讲,建筑智能化的特点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点:
2.1实现高精度的建筑室内温湿度调节
室内温湿度的控制的建筑节能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对室内暖通空调的调节精度往往不够,使得室内的温湿度并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而智能建筑中则能够利用楼宇自控系统来实现室内温湿度的自动调节,提高了暖通空调系统的温度控制精度,即增强了人们的舒适感,更实现了良好的节能效果。
2.2实现机电设备的节能调控
在智能化建筑中,对于建筑运行中需要用到的各种机电设备都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进行全面控制,尤其是对空调系统和照明系统的控制更为明显。智能建筑能够自动实现对空调设备的最佳启停时间控制,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生活舒适度需求,且避免了空调系统的空转资源浪费,达到节能目的。并对照明进行定时开关设置,且尽可能的多利用自然光线,减少了电能的浪费。
2.3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安全管理
在智能建筑的自动化管理系统中,设计了安全自动化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诸多安全系统,通过信息技术的控制与管理,提高了建筑的安全性能。尤其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在高层智能建筑中发挥了巨大的安全保护作用,是现代智能建筑必不可少的一项智能系统。
2.4智能集成化、通讯自动化
智能建筑的重要标志是智能化集成系统,也就是通讯自动化,建筑设备自动化和办公自动化三个系统的集成。是原来建筑物中“弱电”系统水平的极大提升。这种提升使不少人在认识上产生了误区,许多业主及设计人员对智能建筑的功能,信息化产品了解较少,形成一种盲目的“智能热”,造成智能建筑的规模和功能超出实际需要。事实上智能建筑属于高科技,投入也相对高,工程有一定难度,技术含量高风险也大。智能建筑系是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对于高智能的建筑物未来发展,必须要有足够的认识深度,根据不同的需求发展需要的智能建筑。
2.5其他优点
除了上述几种特点,智能建筑所具备的优点还有很多,主要体现在各种自动化智能化系统上,诸如楼宇化自动系统、门禁系统、供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等等。其中楼宇化自动系统是应用最广泛的系统,其是采用传感器技术、图形图像技术、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对建筑的电力、空调、电梯、冷水机组、热力站、给排水、消防系统、保安监控、出入门控制等设备实行全自动的综合监控管理。其主要功能有:各类参数的实时控制和监视、各种动力设备的起停控制与监视、各种设备运行状态显示、设备非正常状态的报警、动力设备的节能控制等。
3.建筑智能化的必要性
智能建筑是智能建筑技术和新兴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技术、社会经济、信息通讯发展的必然;在现代信息社会,建筑物不仅仅是遮风避雨的场所,应是人、信息和工作环境的智慧结合,是建立在建筑设计、行为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社会工程学、系统工程学、人类工程学等各类理论学科之上的交叉应用,智能建筑将成为未来建筑的标志。
我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城镇化发展时期,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重快速增长,建筑节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建筑节能已经成为我国节能的重点,节能优先已成为我国可持续能源的战略决策。改革开放30年以来,第三产业就业比例在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较大,随着在办公室工作的白领人员的增加,办公能耗将越来越大,同时对办公环境的安全、高效、舒适、便捷等要求也更加高。要实现建筑物的节能目标,只有把分离的设备、功能、信息有机整合为一体,才能使建筑物智能化 ,从而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4.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及畅想
智能建筑是智能化技术与传统建筑技术的结合的产物,它不断吸取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不断提高建筑物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地满足人类对建筑物的使用需求。它的不断发展将为传统建筑带来一场革命。它将极大地改变传统建筑、结构、装饰、安装等工程的形态。
可以预见,随着将来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建筑的智能水平必将不断提高,智能建筑的具体功能和内容也会随之不断地变化。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就是建筑物不断模仿、接近人类智能的发展过程。最终智能建筑应该是一个能满足人类高级需求、有着良好的人与建筑物的沟通界面和强大功能、类似于高级智能机器人的物体。人类的居住生活质量也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5.结束语
总之,智能建筑的出现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作为一种具有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的现代建筑,智能建筑的发展是实现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必经之路。为此,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建筑智能化的必要性,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和智能建筑水平,完善建筑智能化系统,促使智能建筑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军.浅谈建筑的智能化[J].企业导报,2011(02).
智慧消防必要性范文5
一、古建筑防火的必要性
古建筑起火,造成的火灾损失是无法以金钱来计算的。除建筑物本身的价值以外,在建筑物内一般都藏有大量文物和珍贵的艺术品。这些文物和艺术品对研究历史、宗教、天文、星算、医学、文化、艺术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建筑是某一地区、某一时代文化发展的标志,代表了当地特有的奇迹。它能反映文化发展的延续性,形象地说明历史的渊源和脉流。古建筑作为一种精神象征,能给予后人精神上的鼓舞和激励。
古建筑凝聚着古代先民和匠师的智慧,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水平和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民俗等形态,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极好见证。古建筑及其独特的几何形体,具有一种整体的美感,有人把它喻为“凝固的音乐”。我国古建筑除了自身的建筑艺术价值以外,还往往是文物荟萃之所,保存着大量的历史雕塑、绘画,还有大批瓷器、漆器、玉器等摆件,同时还保存着大量的古代碑刻,具有极强的文化欣赏价值。
古建筑还是我国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许多古建筑现已被作为博物馆、旅游点,同各地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成为风景名胜,吸引着大量的中外游客,给国家增添了大量的旅游收入。古建筑为城市的社会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是爱国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古建筑的火灾危险性
(一)火灾荷载大,耐火等级低
我国古建筑绝大多数以木材为主要材料,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形式,其耐火等级低。古建筑中的木材,经过多年的干燥,成了“全干材”,含水量很低,因此极易燃烧,特别是一些枯朽的木材,由于质地疏松,在干燥的季节,遇到火星也会起火。我国古建筑多采用松、柏、杉、楠等木材,火灾荷载远远高于现行的国家标准所规定的火灾负荷量,火灾危险性极大。
古建筑中的各种木材构件,具有特别良好的燃烧和传播火焰的条件。古建筑起火后,犹如架满了干柴的炉膛,而屋顶严实紧密,在发生火灾时,屋顶内部的烟热不易散发,温度容易积聚,迅速导致“轰燃”。古建筑的梁、柱、椽等构件,表面积大,木材的裂缝和拼接的缝隙多,再加上大多数通风条件比较好,有的古建筑更是建在高山之巅,发生火灾后火势蔓延快,燃烧猛烈,极易形成立体燃烧。
(二)无防火间距,容易出现“火烧连营”
我国的古建筑多数是以各式各样的单体建筑为基础,组成各种庭院。在庭院布局中,基本采用“四合院”和“廊院”的形式。这两种布局形式都缺少防火分隔和安全空间,如果其中一处起火,一时得不到有效控制,毗连的木结构建筑很快就会出现大面积燃烧,形成火烧连营的局面。
(三)火灾扑救难度大
我国的古建筑分布在全国各地,且大多数远离城镇,建于环境幽静的高山深谷之中。这些古建筑普遍缺乏自防自救能力,既没有足够的训练有素的专职消防队员,也没有配备安装有效的消防设施,一旦发生火灾,位于城镇的消防队鞭长莫及。只有任其燃烧,直至烧完为止。大多数古建筑都缺乏消防水源,而对于一些高大的古建筑更是有水难攻,再加上古建筑周围的道路大多狭窄,有的还设有门槛、台阶,消防车根本无法通行,这些都给火灾扑救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四)古建筑的管理和使用中问题较多
许多古建筑的主管部门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往往为了追逐经济利益而忽视了消防安全管理。在古建筑的使用中,一些地方利用古建筑开设旅馆、饭店、招待所、工厂、仓库等,火源管理不严,电线乱拉乱接,线路开关随意乱设,消防设施配备数量不足,消防水源缺乏。有的古建筑的周围大量开店,火灾危险因素大量增多。这些管理和使用方面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给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三、古建筑诱发火灾的主要原因
建国前,我国古建筑起火多数是雷击和战争引起的。建国后,一些古建筑被随意改变其使用性质,火灾时有发生,原因也大不相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生活用火不慎。主要是炊煮、取暖和照明用火,不慎引发火灾。1990年1月25日,青海海南州石藏寺特大火灾就是哈达落到酥油灯上而引发的。
2.电线电器设备起火。主要是由于电线陈旧老化、绝缘损坏、发生短路引发火灾;还有的是大功率灯泡紧靠可燃物,长时间烘烤而起火。
3.乱扔烟头起火。1992年9月19日,扬州市旌忠寺藏经楼就曾因遗留烟头引发火灾。
4.小孩玩火。1982年2月,北京市万寿寺西路行宫被烧毁,就是小孩玩火造成的。
5.宗教活动。1984年4月,云南筇竹寺华严阁发生火灾,直接原因是两位信女进阁烧“头柱香”不慎引起的。
6.雷击起火。1969年9月,河北省避暑山庄的普佑寺,因未安装避雷设备,遭雷击起火。
7.生产用火。1981年9月20日,扬州市“卢宅”火灾,就是由于古建筑中生产工人违章作业所酿成的。
四、古建筑的防范措施
古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及其诸多消防安全隐患问题,应当引起主管部门和古建筑使用单位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这些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重视和加强古建筑的消防工作,落实各项消防措施,确保古建筑的安全。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古建筑管理与使用单位应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第61号令),确定一名行政领导为该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认真落实逐级的消防责任制和岗位防火安全责任制;严格各项防火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本单位日常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夜间巡查制度,定期组织防火安全检查,及时整改火灾隐患;建立防火档案;组织开展防火宣传教育;制订灭火应急方案,并组织、灭火疏散演练。
(二)严格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消防巡查措施
古建筑管理与使用单位应严格古建筑内火源、电源和各种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
古建筑内的用火、照明用电、包括香火炉的设置必须符合防火安全规定,不得使用液化石油气和煤气管道。在重点要害部位,应设置“禁止烟火”的明显标志。古建筑内点蜡烛应尽量改用小功率灯泡代替,烧香、焚纸应在室外避风处进行,并设置专门的香炉。
古建筑内电灯和其他电器设备的安装须经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并严格执行电气安全技术规程。古建筑还应尽可能都安装防雷装置,落实防雷措施。
古建筑范围内堆放有柴草、木材及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应尽早将其搬迁。古建筑内或是外围毗连古建筑的范围,搭有临时建筑,破坏原有防火分隔和防火间距的,应坚决拆除。古建筑中重要的木构件部分、重点保护部位与古建筑内悬挂的各种棉、麻、丝、毛纺织品饰物和帐幔、伞盖等,应进行防火阻燃处理。
除此之外,古建筑还应加强24小时值班和防火巡查,发现情况,及时处置。
(三)完善消防设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由于大多数古建筑受地理位置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发生火灾后,不能完全依靠消防队赶来扑救,还必须完善自身的消防设施,以使火灾在初起阶段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城市中的古建筑应利用市政供水管网,在古建筑内安装消火栓,配置消防灭火器材。郊野、山区中的古建筑应修建消防水塔、消防水缸,保证消防应急用水,以便发生火灾时使用。天然水源旁的古建筑还应修建消防码头,供消防车停靠汲水。
智慧消防必要性范文6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工作不断向科学化、法制化、常态化、精细化迈进,营造更加整洁优美的城乡环境。
二、组织领导
为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营造整洁优美城乡环境工作的力度,成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营造整洁优美城乡环境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社会事务一股,负责该项工作的日常事务。
三、工作任务
1、建立社区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各社区的管理责任,进一步构建社区的协同配合机制,形成“重心下移、齐心协力,合力管理”的良好工作格局。
2、强化社区管理考核监督机制。建立奖惩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工作未落实、管理未到位的社区,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问责。
3、按时完成清扫作业,确保路面光洁,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果皮箱设置应满足规范要求,每天定时清洗,开展群众国卫生运动,各社区组织辖区单位、居民开展经常性的卫生大扫除活动。
4、持续治理“五乱”,重点对社区辖区的整治,确保无违章占道和门面延伸占道,破旧遮阳篷广告牌和违章布幅广告;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无暴露、积存垃圾和卫生死角;完善市政、环卫基础设施,确保道路无破损、无污水外溢,使非物业小区环境管理工作走上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
5、充分发挥社区基层组织的作用,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完善长效管理制度,按时消除卫生死角和积存垃圾,确保非物业小区院落干净、整洁、有序,楼群院落的市容环境实现较大的改观。
6、做好网格化管理区域内的卫生、保洁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各社区要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完善工作责任制和长效管理措施、突出重点、难点。各社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制定奖惩措施,充分调动志愿者和小区群众的积极性,发现问题要积极解决,不推诿、不转嫁矛盾。
(二)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抓好非物业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营造整洁优美城乡环境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强化社区管理职能,组建社区非物业小区管理机构,由社区工作站和社区居民代表组成,主要负责对辖区内影响市容市貌的行为进行巡查、劝阻,对劝阻无效的及时向城管执法部门上报处理,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劝阻、及时处理,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非物业小区管理工作的热情,实现政府引导,社区自治,确保非物业小区环境卫生工作常态化。
五、具体任务
1、配置环卫设施。每幢楼每单元配置不少于1个垃圾桶(箱),破损残缺的环卫设施要进行全面维修,保证完好;
2、平整道路。对坑洼道路进行整修,破损严重的重新铺设,新增,整修路沿石、道板、井盖,做到道路平整、交通顺畅;
3、畅通管道。疏通雨、污水管道和化粪池,必要时重新整修,做到完好畅通,不堵塞、不外溢;
4、修复路灯。对小区路灯、楼道路灯等公共照明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修,确保亮灯率达98%以上。无路灯的老旧小区要全部安装到位,保证夜间照明;
5、完善停车设施。清理现有停车库(场),挪作他用的必须按规划要求恢复停车功能。没有停车场地的,在保证消防通道畅通的情况下,合理划定停车位,必要时可调整规划合理增设停车场地;
6、整修健身器材。对休闲健身场所设施进行整修、完善;有条件的新建休闲健身场所,添置健身器材;
7、设置标识标牌。按要求设置小区示意图、公益宣传栏、公示栏、楼幢门牌、绿地保护牌等,努力营造小区文化氛围。
六、提升环境卫生管理
配足专职保洁人员,小区道路、绿地、水面、公厕、楼道保洁及时,无积尘、污迹、无白色垃圾、无卫生死角。垃圾房(池)、桶(箱)、楼梯扶手、电梯、外墙面及其他公共设施及时清洗、外表整洁美观,无乱贴乱画现象。垃圾及时清运,做到日产日清,无外溢现象。积极开展小区居民文明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居民从自身家庭、楼道院落环境卫生做起,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健全完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营造整洁优美城乡环境工作体系,配齐配强工作组织管理、清扫保洁和专业技术“三支队伍”,切实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营造整洁优美城乡环境工作抓紧抓实。
(二)完善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营造整洁优美城乡环境工作宣传教育、督导巡查、设施建设、环境卫生和容貌秩序整治。
(三)强化目标管理。制定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营造整洁优美城乡环境工作目标考核办法,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健全完善目标管理机制。逐级建立完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营造整洁优美城乡环境工作目标管理奖励制度,奖惩并重。民政局会同相关部门,建立专门的督查和通报制度,对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和督查,每月向相关部门进行汇报。对工作扎实,整治效果好,社区居民满意的社区给予通报表扬,对行动迟缓、工作不力,不能按时按标准完成工作任务的社区,要通报批评,限时完成任务。考核工作既坚持完成的数量和时间标准,又坚持完成的质量和效益标准,同时坚持依法建设、维护稳定的标准。通过督查考核,营造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