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的营销宣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旅游的营销宣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旅游的营销宣传

旅游的营销宣传范文1

关键词:咸阳市 旅游营销 营销策略

1 旅游营销的概述

1.1 营销与旅游营销的基本概念

1.1.1 营销的概念与步骤。营销是指根据市场需要组织产品的生产,并通过销售手段把产品提供给需要的客户。营销的主要过程包括:对机会的辨别以及认识,对新产品的开发和研究,对客户的吸引和诱导,订单的执行和操作,客户名单存档等。

1.1.2 旅游营销的概念。旅游市场营销是指对旅游者需求的旅游产品的基础上,旅游服务生产者的认可,确定其能够提供的目标市场,并设计出合适的旅游产品、服务和方案,以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程。

1.2 旅游营销的主要营销战略方式

1.2.1 知识营销。知识营销是指为了使消费者对新的旅游产品产生的渴望,实现拓宽市场的目的,通过借助一些宣传方法和手段,向广大消费者传播新的科学技术,阐述其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使消费者全面、深刻地认识旅游产品,进而认可新的旅游产品。

1.2.2 网络营销。所谓网络营销是指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为消费者提品或服务,进而与消费者进行沟通的战略管理过程。网络营销的技术基础是计算机、互联网、通讯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网络营销的交易平台是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的物质依托是网站。

1.2.3 旅游品牌整合营销。旅游品牌整合营销,是旅游营销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居于主导地位,这种营销模式主要以旅游形象的整合为核心,进行形象的传播,以旅游吸引力为驱动,带动旅游产品的购买,实现旅游销售的目的。

2 咸阳市旅游营销

2.1 咸阳市旅游营销现状

咸阳市的旅游营销除了旅游景区行政管理之外,较少参与对区域旅游品牌的创建和区内旅游景区、旅游企业的协调、融合工作。而在企业层面上,旅游景区、旅行社出面的策划与广告宣传十分的有限,仅有的一些促销活动也是根据行政需要与周边地区联合举行的,全盘性、跨区域的旅游营销策划与打造相对较少,促销缺少总体意识和主动性,因此,一直以来都相对于周边城市和相邻的旅游省市有很大的差距。

在营销模式方面,促销策略过多地依赖价格战或者营销推广等,很少关注旅游产品的创新,根据生命周期理论,没有对旅游产品及时进行改造和升级,景区与旅行社之间只注重彼此间的竞争,忽略了竞争与合作产生的长期效益,在策划旅游营销方案的过程中,不能与其他竞争对手进行合作实现联合营销。

近年来,为了彻底打破旅游营销相对滞后局面,咸阳市政府在旅游营销战略方面,改变过去对景点的单一宣传,进而对整个咸阳市的旅游形象进行整体的宣传,其宣传口号是“中国第一,养生文化名城”。在促销手段上,通过一些名人效应对旅游产品进行宣传和开发,比如利用张艺谋及其电影宣传咸阳的民俗文化和特色产品,促销效果很明显。还有利用一些节庆活动来扩大影响力,如举办“果实采摘节”扩大淳化、旬邑、礼泉等果业大县的知名度。在促销拓展方面,加强与西安和周边省市的合作,形成一个大旅游圈。

2.2 咸阳市旅游营销分析

2.2.1 咸阳市旅游营销优势分析。咸阳市的旅游资源类型异常丰富,无论是地热、中医保健、乡村民俗以及山水景观,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等类别都比较齐全。

①区位优势。咸阳城区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仅7公里,与西安市中心相距20公里,并且这两大城市的主城区同时处于陕西省规划建设的西安都市圈的核心区域,其中咸阳所辖南部1市2区5县全部属于西安都市圈范围。②资源优势。咸阳境内文物旅游景点有4951处,有27座金字塔般的大型帝王陵寝,以及500多位皇亲国戚、文臣武将的陵墓,其绵延百里,这里埋葬了28位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封建帝王,形成了“摩娑高冢卧麒麟”的壮观景象。③经济优势。“十一五”以来,农产品加工业方面,对粮、果、畜、菜等四大主导产业进行精深加工,为了加快西北食品工业基地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旅游产业方面,充分发挥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着力打造以唐高宗及武则天合葬墓乾陵、唐太宗昭陵为主的唐文化展示区,以周陵为主的周文化展示区,以汉武帝茂陵、汉景帝阳陵为主的汉文化展示区。

2.2.2 咸阳市旅游营销的制约因素分析。制约咸阳旅游营销的因素主要表现:①营销参与的主题优势不明显,很多旅游产品没有得到深度开发。景区没有很好的长期规划,经典生命周期较短。咸阳虽然具有丰富的文物旅游资源量,其历史文化价值厚重,但是明显存在着转化开发力度不够,开发方式比较传统守旧,缺少具有号召力的景区。乾陵、昭陵,虽然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能够被大家认可,但是在游客心目中的美誉度却比较低,游览环境不好,可以欣赏的东西不多,服务设施比较落后。②旅游资源整合度不高,各个旅游景点团结意识淡薄,没有一个有号召力的龙头企业。纵观咸阳的旅游业,各景点之间缺乏团结意识,没有真正意识到咸阳市的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各景点之间的联系与紧密合作,坚持科学发展,加快旅游项目建设步伐。积极应对市场挑战,着力提高旅游营销效果。还有就是强化行业监管,不断提升旅游服务品质。而对于咸阳市主要是帝陵资源的整合度不够高,不能够达到由热点景区带动温点、冷点景区,比如说乾陵因为知名度高,所以游客几乎是两点式的旅游,对于周围不够热点的比如云陵就一直不能通过乾陵得到很好的带动。帝陵没有按朝代进行分线规划,导致景点冷热差异一直很大。③政府支持力度有限,景区宣传太少。政府用于宣传旅游景区的经费十分有限,宣传的手段也十分有局限性。比如和我们相邻的山西省、河南省在宣传方面就可以借鉴:例如西安火车站平遥古城的宣传,焦作的云台山北京地铁可以看到。经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是宣传的理念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咸阳市还部分停留在酒香不怕巷子深这种原始观念上,自认为有独特性高或具有垄断特点的资源就不怕没游客,导致不愿积极主动地寻找适合目前游客选择旅游产品的宣传手段。④行业内相关人员营销观念传统,缺乏营销渠道,营销手段单一。现在的旅游都是搞营销,而我们咸阳宣传促销力度与兄弟地市以及周边省市景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走在外地能看到的咸阳标识和宣传还太少,通过网络、媒体、杂志等渠道宣传不够,比如在网络上通过咸阳政府网不难发现相关数据更新速度慢,口号老旧,而媒体方面更仅仅是局限于市内省内,不愿投资资金去做更大范围的媒体宣传。而山西的旅游宣传已经打到西安火车站,同为遗址类景区,山西的平遥古城近年却比咸阳的任何一个景区都有吸引力。虽然从纵向上比,咸阳对于宣传的力度和规模是在逐年加大的,但不得不承认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比如与河南省焦作市的差距更是可见一斑。我们应该搞创新营销,用新的营销手段去吸引游客的眼球。

3 对咸阳市旅游营销发展的几点建议

3.1 进行新的旅游市场定位

通过对咸阳市旅游业的考察研究发现咸阳旅游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文物旅游,辅助的则是民俗风光游和休闲养生游。因此我们得出旅游业的发展,也要主次分明,要相辅相成发展。还应该正确定位与西安旅游市场中的关系,应该是互利互惠、发挥特色、错位发展。近几年,西安在发展旅游中唱响的是“唐都长安”,我们则应高举“秦汉牌”。外地游客来陕西,在参观了西安的秦兵马俑、大雁塔之外,只有来咸阳才能找到周秦汉唐丰厚的历史遗存;在吸引游客方面,我们不妨“求近”,树立西安市民也是我们潜力巨大的旅游客源的观念。总之,主要以省内客源市场为主要挖掘对象,其次是邻省,最后才是国内国外机会市场。

3.2 政府主导型营销模式为主,企业主导的营销模式为辅

政府应该大力支持旅游产业的营销与发展,这就要依靠大项目的品牌带动作用,尽快打造几个国际精品项目。项目要有参与性、体验性和娱乐性,要吸引媒体的注意力,也要使游客留在咸阳和主动宣传咸阳。这就要求政府放宽旅游业的权利,同时应该提供相关资金帮助旅游景点的大量宣传工作。这就要求我们用到网络营销手段。

3.3 加强提升品牌理念

通过借助大汉文化、大遗址,大温泉积极主动地与西安进行接洽,与西安强大的旅游资源进行相互依托,实现优势互补,做到多赢。依托秦始皇、乾陵的两位皇帝,积极打造遗产旅游与休闲养生共同发展的国际遗产休闲旅游城市,打造大长安国际古都旅游圈的双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的市场推出不同的产品和品牌形象。

3.4 突出卖点,加强旅游资源整合

咸阳要立足帝陵资源,有效整合饮食文化和当地资源,探索最佳的旅游路线,积极打造旅游新亮点。还要大力整合博物馆旅游资源,形成具有震撼力的拳头产品。旅游资源是西安、咸阳最重要的强势资源之一。咸阳作为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政权建都的地方,有“华夏第一都”之美称,而西安作为古代13个封建王朝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遗存下来的历史文化、文物古迹是中国其他城市不可相比的。两市现有文物景点上万处,其中咸阳市为4951处,帝王陵墓27座。兵马俑、碑林、大雁塔、茂陵的武帝刘彻墓、乾陵武则天墓、法门寺等一处处文物景观,给西安、咸阳镶嵌了民族传统文化光环。陕西是文化、科技、能源大省,也是旅游强省。以关中为中心,以陕南、陕北为两翼,构成了全省旅游业网络。西安、咸阳又是陕西旅游业主要组成部分。

3.5 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服务功能的完善

应该重点拓宽旅游业资金流通渠道,不断建立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为了强化旅游的服务功能,加强西安与咸阳的乾陵、茂陵和汉阳陵等旅游景点的快速干线建设,对宾馆休闲娱乐场所加大投资力度,以及餐饮地点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增加旅游景点的可进入性积极营造条件。同时,对旅游景区加强管理,通过健全现代旅游景区管理制度,将历史、现代和未来更好地融合为一体,集文明、整洁、安全于一身,全面提高景区管理和服务质量,为游客量身打造良好的感觉。

3.6 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使综合效益得到提高

要加快咸阳旅游开发的步伐,就必须重点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如一些旅游景点的纪念品,形成一定的体系。延长旅游产业链条,形成休闲、旅游、娱乐、购物的商业模式,不断提高我市旅游业的整体效应,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遗产“活化”工程――多产业结合的主题旅游区或度假区。

参考文献:

[1]毛峡,丁玉宽.图像的情感特征分析及其和谐感评价[J].电子学报,2001,29(12A):1923-1927.

[2]刘德光,陈凯,许杭军.旅游业营销[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6-43.

[3]赵西萍.旅游市场营销[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102-117.

[4]董霞.焦作市旅游营销研究[D].天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5]王国新,齐亚萍.旅游地形象定位与营销[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11):47-49.

[6]潘丹.基于资源整合的南京市旅游营销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基金项目:

旅游的营销宣传范文2

一、指导思想

坚持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工作思路,按照立足实际、量力而行的原则,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强化宣传,不断提升我区旅游业影响力,提高旅游经济效益。

二、突出宣传重点

(一)重点旅游项目。主要包括盐海神汤国际会议中心、温泉城国际会议旅游文化风景区、天颐湖旅游度假区(太阳部落)、天下第一宴——世界奇石博物馆、岱青世界全国青少年活动营地、大汶口文化产业园、徂徕山滑雪场、天庭乐园等旅游大项目及区内星级酒店。

(二)乡村旅游项目。主要包括滩清湾欢乐农庄、天鹅湖、情人湖、马蹄峪民俗村、大陡山民俗村、天马顶旅游度假村、金凤岭生态园、六逸峰景区等项目。

(三)其他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的旅游商品、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保存完整的自然生态、古朴醇厚的乡村民俗等旅游产品。

三、拓宽宣传渠道

(一)加大宣传报道力度。进一步做好新闻宣传与项目推介结合文章,与各大媒体搞好对接,在适当时机,邀请媒体记者采风,加大旅游大项目宣传力度。适时召开全区旅游大项目建设情况新闻会,宣传介绍全区旅游项目建设情况及发展前景,为项目运营提前造势。拍摄制作全区旅游宣传片,在区电视台开辟专栏,每天定时播出,持续提升旅游美誉度。

(二)组织开展推介活动。充分挖掘资源优势,积极策划组织旅游节庆活动。继续搞好旅游业成果展、栗花节、三皇庙庙会等旅游节庆活动,持续提升区域影响力,逐步打造节庆活动品牌。加大对旅游大项目宣传推介,通过策划演出,邀请媒体、旅行社,编制旅游线路图等形式,增加项目知名度,提升影响力。组织旅游景区(点)及招商项目参加国内各类旅游交易会、推介会,宣传推介自身的同时,学习经验,加快发展。

(三)加强旅游信息标识建设。进一步强化旅游信息网络建设,科学设置网站栏目,及时旅游资讯,更新网站内容。结合全区旅游大项目建设情况,策划制作全区旅游宣传折页(画册),在重要接待活动及节庆活动中发放,全面展示我区旅游业发展成果。在京沪、京福高速路及区内交通干道设置全区旅游形象宣传牌及景区旅游指示牌,增加设置密度,提升宣传效果。

四、加强组织领导

(一)成立领导机构。为切实加强对旅游宣传营销工作的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由分工副区长任组长,有关部门、乡镇(街道)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旅游宣传营销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负责全区旅游宣传营销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导调度。各级各有关部门也要成立专门机构,落实好宣传营销各项任务,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旅游的营销宣传范文3

一、旅游业国际市场营销的现状

近年来,海南旅游的国际影响力逐渐提高,省政府对国际市场营销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不断加大对旅游国际市场营销的投入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营销措施宣传推广海南旅游,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1.政府对国际市场营销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

(1)加大旅游促销经费投入。2005年,海南省旅游局的促销经费只有95万元,到2006年,省委、省政府就投入1000万元,大手笔向海内外推进海南岛整体旅游品牌的宣传,实现海南旅游促销“10级跳”。海南将重点开拓俄罗斯市场、欧洲市场、日韩市场、东南亚市场、美加和澳新市场等六大国际旅游市场。2007年,海南省旅游局宣传促销经费超过1000万元,海口市旅游局宣传促销经费超过2000万元,三亚市旅游局也在1500万元以上。

(2)制定旅游营销总体规划。海南省2007年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07:海南旅游促销年”。省政府加大了对旅游宣传促销资金投入,省旅游局主持编制了《海南旅游宣传促销年2007旅游营销总体计划》,在行政资源、财力资源运用上对企业的照顾既有“阳光普照”,更有“重点支持”。

2.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大营销。

(1)整体形象推广策略效果最佳。充分利用国际旅游展销会进行直接宣传促销、邀请国外旅游媒体和旅游行业代表进行商务考察等形式取得了较好的宣传促销效果。2007年,海南省委、省政府分别组团赴俄罗斯、德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旅游交易会,如参加俄罗斯旅游展、柏林旅游展、日本DATA展等。2008年6月,俄罗斯旅行商考察团就下半年组团来三亚旅游的有关事宜与三亚市政府进行磋商。这些营销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俄罗斯一跃成为海南的主要客源市场,2008年第一季度共有6.2万多人次的俄罗斯游客到三亚旅游度假。有关方面预计,在未来两三年内,俄罗斯到三亚的游客每年将会增致20~30万人左右。

(2)大型节庆活动宣传旅游效果明显。2000年,海南为了促进旅游业发展,举办了第一届“海南岛欢乐节”。2006年,举办方提出了“政府主导、专业策划、市场运作、市县申办”的全新模式,并突出体现欢乐节的国际性、欢乐性、民族性,并邀请世界小组、海南世界青年大会等部分代表、世界先生以及海南的国际友城的代表参加,台湾东森台、香港凤凰卫视等知名媒体都现场直播,使欢乐节在国际上的宣传广度大大提升,成为对世界宣传海南旅游的又一窗口。

(3)会展经济吸引了海外游客。自从2000年博鳌亚洲论坛落户海南后,海南省的会展经济日益发展成熟,成为带动海南旅游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博鳌亚洲论坛设立后,数千个大小会议落户海南,各种年会、交流会、研讨会也纷纷选择在海南召开,海南已成为具有一定影响的国际会议中心。会议旅游已成为海南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4)重大赛事的举行在旅游宣传促销方面效果最显著。世界小姐选美大赛、世界先生、国际铁人三项、国际高尔夫球赛、环岛自行车赛等大型国际赛事频频在海南举办,致使世界各界名流纷纷跨入海南岛,也使得境外诸多媒体开始把目光投到海南,营造出一个又一个吸引各界眼球的“焦点”,大大提高了海南的知名度,把海南国际旅游的美好形象展现给全世界。

二、旅游业国际市场营销存在的突出问题

1.旅游产品体系不健全。

(1)优质旅游产品不足,结构不合理。海南一统江湖的环岛观光游老化陈旧,特色越来越不鲜明,主要客源市场如东南亚地区和我国港澳台地区出现了萎缩的趋势。休闲度假游近年来所占比重逐年上升,但由于深度开发不够,软硬件设施不健全,仍然属于浅层次的“资源和产品共生型”产品,发展空间受到很大的限制。商务(会展)游和高尔夫游在博鳌亚洲论坛、世界小姐大赛等国内外大型赛事活动和区域经济日趋活跃的带动下,开始得到市场的追捧,但市场竞争力还不强,其它种类的旅游产品市场份额更小。岛内已经老化的经过东线、中线公路的环岛三日游观光产品的主导地位却十年不变,并且有退化到连中线也不去的倾向。

(2)产品档次较低,缺乏文化内涵。海南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但潜在的文化价值并没有转化到旅游产品中来。游客来到海南除了享受阳光、海浪、沙滩外,没有更丰富的旅游项目可以参与,即使有也不尽如人意。如黎苗村寨里的歌舞表演与泰国芭提雅东芭文化村里的歌舞表演相比,就差之甚远。

2.旅游营销资源整合不够。

(1)区域间整合营销不够。海南地处亚洲中心,北联“泛珠三角”和港澳台,南比邻东南亚,有着良好的区域合作平台,加之当前旅游产品难以满足海外游客需求的形势,区域旅游合作,实行捆绑式营销应是最佳的战略选择,但目前海南参与区域旅游合作较少,旅游业国际市场营销仍是“单打独斗”,自身优势没能充分发挥。

(2)旅游服务业整合营销不够。海南很多景区、酒店重开发、轻营销,有的甚至孤军作战,缺乏大市场、大营销的意识。在传统思维中,他们往往把宝押在地接社、导游身上,以高额回扣吸引他们揽客,忽视了主动面向客源地、组团社和终端游客的有效营销,没有整合旅游行业的营销力量。在旅游营销上显得势单力薄,特别是在国际旅游市场营销上,容易造成营销与服务的脱节,如酒店业、航空业的营销能力都没有发挥出来。旅游服务行业和旅游业一样,要形成大市场、大营销的意识。

3.现代营销策略组合尚未形成。

(1)国际市场营销以政府为主导。海南旅游海外促销是以政府主导,没有充分发挥旅游企业和旅游组织的力量。旅游作为产品,销售需要企业去营销,政府可以牵线搭桥,但营销主体应该是旅游企业。另外,海南省旅游协会的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这与旅游管理部门管理过宽、过死不无关系。根据国际经验,要加快海南旅游业的国际化进程,就必须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

(2)网络市场营销平台尚未建立。海南从事旅游信息和电子商务的企业约8家,涉及旅游信息服务的网络企业约5家,海南本地的旅游网站或综合网站的旅游频道共有20家。但在这些从事旅游信息企业中,没有一家有专门的国际市场营销频道,没有一家多国语言版的营销网站,制约了海南旅游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步伐。

三、旅游业国际市场营销的战略措施

1.创新旅游产品策略。

(1)创新旅游产品满足国际市场需求。做大做强“休闲度假游”这个核心产品。瞄准国际一流休闲度假目的地的标准,从产品研发、项目规划、宣传促销、服务配套设施等诸多方面给予重点扶持,积极推进现有项目建设和新产品的开发,培育新的市场增长点。顺应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实现低端旅游产品向高端旅游产品的升级和转型。针对日本、韩国、港澳台、东南亚、欧美等境外市场,大力开发高尔夫旅游;以俄罗斯、东欧和亚洲其它气候带的国家为重点,大力开发热带滨海度假游,并将目的地向三亚以外地区拓展;瞄准国际大行业、大企业和国际区域组织,大力开发商务(会展)旅游,等等。

(2)挖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对现有景区产品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度挖掘。如:给天涯海角景区赋予“浪漫、婚庆、誓言、见证”等文化元素;给南山佛教苑赋予“不老松、重阳节、长寿、孝老敬老、祈福祈寿”等文化元素。注重海南与客源市场的史缘、血缘、文缘、地缘、俗缘的挖掘,在旅游产品开发和宣传促销中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展示和表达。同时也要注意文化的原真性、本土性和高雅性,对于那些粗俗的、歪曲的文化和娱乐演出要坚决取缔。注意与主要客源国文化的交融,让境外游客在海南能够找到更多的文化共鸣,感觉到亲切和被尊重。

(3)引进一批国际化的旅游产品。开发具有国际化的旅游产品,一方面可以通过自身开发,另一方面通过引进国际上已有的旅游产品。结合海南的实际情况,可以针对儿童旅游市场引进“迪斯尼”乐园,针对球迷市场可以引进“NBA中国明星周”“欧洲杯中国周”“世界沙排巡回赛”等国际性体育赛事。

2.旅游合作营销策略。

(1)区域联合营销。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充分利用“9+2”泛珠三角合作论坛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区域合作的平台,与境内外异质旅游精品进行跨地域组合,相互开放市场、消除障碍、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形成公平竞争的联合体参与全球竞争,实现共赢。比如与“购物天堂”香港、“东方拉斯维加斯”澳门组合成港澳琼游;北京—西安(南京)—海南文化休闲游;“广深珠琼”商务游等,让境外游客在一次旅游中获得集文化、经济、休闲娱乐等多重体验和满足。

(2)产品链联合营销———航空营销。航空作为国际旅游中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它在旅游业的促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议海南省政府与经停海南的国际航空公司合作,给予其优惠政策,联合促销海南旅游业。如果这样的国际航班一旦成型,必将吸引大批来自亚洲、欧洲的游客到海南观光旅游,更快带动海南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3)品牌联合促销。把具有共性的旅游地作为一个联盟推出旅游市场的做法已经有很多案例,如“五岳联盟”“六大名楼”,等等。杨铭铎等提出中国“四级”旅游构想,即指南级—海南三亚、北极—黑龙江漠河、西极—新疆喀什、东极—黑龙江扶远②。将四级进行联合,共同推出“四极”的旅游品牌,这种合作营销的模式并不是区域的合作,而是更大意义上的一种品牌的联合,是一种营销上的联盟。海南要与其它几极一起,互动互助、互惠互利、强化形象、共铸国际旅游品牌。

(4)开展广泛的国际旅游合作。可以充分借鉴日本国际旅游合作的经验,加强与主要客源市场的旅游合作。通过签署《海南圣彼得堡旅游领域合作计划》《海南柏林旅游合作备忘录》,举办海南纽约观光交流活动等合作形式,加强对主要客源市场的宣传促销,不断拓展国际旅游市场。

3.旅游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策略。

(1)建立国际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整合现有的旅游电子商务资源,组建2~3家大型旅游电子商务服务企业,集中优势资源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采用多国语言版,使不同国家的居民随时可以浏览海南岛旅游信息,使其在海南省旅游产业上真正发挥带动作用,进而加快旅游产业的升级。岛内其它旅游企业可加入这个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产品的信息、网上促销、网上交易,开展BtoB和BtoC电子商务。

(2)利用已有的旅游电子商务平台。2001年初我国旅游业信息化工程开始启动的“金旅工程”,建设目标包括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海南旅游企业也可以利用“金旅工程”为其信息化提供的专业技术支持和成套的解决方案,建设与公共商务网相连接的海南旅游企业网站。

(3)通过手机短信进行国际市场营销。海南大型旅游企业可先尝试与主要客源国手机运营商合作,建立海南国际旅游短信营销平台,定期向手机用户发送海南旅游信息,逐步向全球市场推广,以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来海南旅游。

(4)采用数据库营销吸引更多游客。海南旅游企业可以共同组建国际游客数据库,在旅游的过程中,尽可能收集游客的众多信息,如年龄、职业、收入、学历、爱好、email等等,根据信息建立国际游客信息档案;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数据库,寻找出不同价值观、不同度假需求为特征的游客群;最后根据数据分析进行营销推广,吸引更多的国际回头客和潜在游客。

4.注意力营销。

(1)通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国外游客。精选海南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再通过媒体大力宣传,如果申报成功,将吸引更多慕名而来的国外游客。即便申报不成功,通过舆论造势,从而引起游客注意,间接地为海南国际旅游起到宣传促销作用。

(2)通过建立三亚天体浴场吸引国外游客。充分尊重国际游客的生活习惯及权利,政府针对国外游客有规划地开辟专门的“天体浴场”,完善管理,通过国内外知名媒体进行正面宣传报道,最大程度地吸引游客眼球,在吸引更多国外游客的同时充分尊重游客的生活习惯。

(3)通过发展旅游购物吸引国际游客。2008年3月,国务院批准在海口、三亚、琼海、万宁四市各开办一家市内免税店。海南要充分借鉴冲绳岛、济州岛和香港地区的旅游购物经验,更好地开发购物旅游资源,把购物与吃、住、行、游、娱、乐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以此作为吸引国际游客的一项重要方式,全面整合旅游资源,塑造国际旅游岛形象。

(4)利用重大事件宣传。利用重大事件宣传海南是一种高效促销,对促进海南旅游国际化进程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建议海南在重大事件的宣传报道上统筹规划,以最大限度吸引国际游客为目标,争取最佳的宣传效果,让全世界聚焦海南。

5.广告宣传策略

(1)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对海南旅游进行国际宣传。政府和旅游企业应首选公益广告作为旅游宣传的良好载体,同时注重旅游广告的连续性和时效性。还可以在一些有良好旅游受众的媒体广告信息,如国内外著名的旅游指南、旅游宣传书籍、画报、海报等媒体,也可以通过创办或主办一些高品位的旅游文化活动、音乐节等的开幕式开展广告宣传,在目标市场开展广告攻势。

(2)把2010年上海世博会作为海南旅游国际市场营销的宣传平台。海南可以借助2010年上海世博会这一宣传平台,充分发挥自身的生态环境优势,结合现代城市特征,打造国际旅游岛形象,通过展示多语言版的海南国际旅游宣传专区,制作并现场发放国际旅游岛手册和海南特色文化手册等平面广告,向世界展示海南国际旅游岛形象,宣传促销海南旅游。

(3)加大宣传海南的出入境政策。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对海南旅游进行国际市场营销,首先要让国际航空公司和国际游客了解海南的航权政策和出入境政策,可在主要客源市场国的知名电视台、电台、报纸等媒体广告宣传海南的出入境政策、航权政策等。

(4)将“旅游促销大篷车”开赴国际市场。将“旅游促销大篷车”宣传促销活动开赴国际市场,首先考虑一级市场。由政府旅游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带领本地旅游企业赴客源国举办业内旅游推介会,邀请客源地旅游部门、旅行社代表和媒体参加,以形象展示和产品交流为主,但表现形式可多样化,让参会者有机会在直观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沟通交流。也可根据客源国实际情况,在人群聚集的公众场所以海南特色文化节目表演、派发海南国际旅游宣传品的形式进行宣传,同时邀请媒体参加,以便让海南的文化和产品最大限度地得到报道。

(5)借《印象·海南岛》平台拍摄国际旅游宣传片。海南可以充分利用《印象·海南岛》这一宣传平台,争取与剧组积极合作,拍摄《印象·海南岛》———国际旅游岛”,并制作成多国语言版,通过知名媒体进行宣传放映、如BBC、CNN等,宣传打造“国际旅游岛”这一品牌。

参考文献:

[1]海南省统计局.海南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

旅游的营销宣传范文4

关键词:微时代旅游微电影营销方式

一、旅游目的地微电影营销发展概况

拍摄旅游目的地微电影一经出现便受到了网友的热捧,一部微电影带动一个景区、一座城市的宣传案例比比皆是,成本低、周期短、媒体宣传度高、互动性强使旅游微电影营销逐渐成为市场新宠。

(一)微时代与微电影

微时代就是以微博作为媒介的传播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微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我们生活在一个微时代,现在网络微电影风潮也越来越壮大。微电影是短时间播放,区别于传统电影动辄一个多小时的长度。微电影的播出平台也不同于传统电影的影院播放模式,微电影大多在网络、手机等多媒体移动视频平台播放,更加贴近普通的大众生活。商家们从微电影的营销方式和它的市场反应里看到了商机,微电影与广告的结合便顺理成章。

(二)微营销与旅游目的地营销

如今,以网络为传播平台的微营销成为越来越多企业进行品牌宣传推广的重要方式。要想达到低成本、高性价比的微营销,好的创意是不可或缺的。众多商家采用充分的创意营销,让消费者在主动中感知产品信息。旅游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拥有越来越多的选择权,一个成功的旅游目的地,离不开成功的营销。在今天广告漫天飞的网络环境中,仅仅一段文字、一个画面已经不能吸引网民的太多注意,唯有新奇的创意展现,才能够吸引大众的眼球,让其驻足围观,所以旅游微电影应运而生。

二、旅游目的地微电影营销分析

越来越多旅游微电影的出现使各地旅游产业尝到了甜头,其故事性和互动性,使得消费者乐于观看进而转发,成为营销的重要手段。

(一)目的地营销微电影内容分析

2012年《中国国家旅游》杂志推出我国第一部旅游目的地微电影系列《爱,在四川》该系列包括美食篇、熊猫篇、温江追梦篇、汶川篇、风情篇等内容主题,介绍了四川的美食美景、自然风光与风土人情,为众多消费者带来动感影像与时尚旅游相结合的全新视觉盛宴,指引人们带着“爱”走进四川。拍摄旅游目的地微电影时,大多在影片内容上都会加入一些故事情节,吸引观众身临其境,多以讲述爱情、亲情题材为主。微电影有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十几分钟甚至十几秒,但是讲述的仍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其中以《爱,在四川——美食篇》为例,影片时长仅为七八分钟,以“浪漫唯美有趣的爱情”为主线,融合了四川特有的旅游文化元素,为四川的城镇旅游宣传造势。

(二)目的地微电影营销优势分析

1、电影特性,形式新颖。

在这个物欲横流,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消费品的选择需求越来越大,单纯的功能性广告已经难以成功,而微电影是一种商业与文化的全新结合,给大众带来一种新的表达方式,不是采用强硬的方式呈现给大众,而是在观看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激起想要身临其境的消费欲望。

2、内容故事性强,情节设置易于引起感情共鸣

微电影作为电影的一种,故事情节无疑是最为重要的。旅游微电影可以做到将人物情节与目的地巧妙地相结合,让观看者产生情感共鸣,形成讨论的互动题材,大大提升宣传效果。在影片中投入情感,传递城市文化,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理念,让消费者在美景中体验情感,做自己生命中的主角。

3、明星效应

现代这个社会很多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明星,明星效应可以吸引更多人的目光。明星拍出的微电影更加的吸引旅游者,从而更好的为旅游目的地做宣传。明星效应是营销手段的一种常见且效果显著的方式。它满足了人们的需求,针对人们的喜好和追求去打造的一种新的营销方式。旅游微电影采用明星拍摄传播快、受众广、覆盖宽,可以大大降低广告的投入成本并达到相同甚至更惊人的效果,大大提升了对旅游目的地的宣传效果。

4、采用网络新媒体的宣传方式

中青年人群作为旅游目的地的主要消费者,他们的接受能力快,相对于在传统媒体上投放广告,他们更愿意通过网络方便、快捷的了解他们想知道的一切信息。可以利用网络在各大视频网站、旅游宣传页面、微博等上传旅游微电影,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微电影不同于普通的微电影,它没有那么长的时长。网络现在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使用网络解决很多事情,现在网络不仅属于中青年,也有越来越多的老人成为网络用户,所以微电影不仅能吸引青年人还可以吸引那些老年人的关注,在维护主要受众人群的同时还持续吸引了新的受众人群。

三、对旅游微电影营销的思考

旅游的营销宣传范文5

关键词:新媒体;营销方式;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

旅游景区是旅游者进行旅游的空间载体,旅游与旅游景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立足于新媒体营销传播环境本身,引入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对旅游目的地的新媒体营销传播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更好地促进旅游营销理论的发展,以期更好地推动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独树一帜、极富特色,能够为旅游业发展搭起良好的平台,造就独特的“文化旅游”品牌。目前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营销管理方式不完善,太过于表面化,应在整体推广上,以及简单包装上下功夫。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下,要充分的利用新媒体带来的便利,迎合当今游客的现实需求。因此利用新媒体的活跃特点,针对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自身情况,确立适合其自身发展的新型旅游营销体系。对以往营销手段进行细致分析,保留效果好的营销手段,优化以往效果欠佳的方法,融入新思路,新手段,运用认证微博,进行话题营销,同时采用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手段多方面进行景区公众形象的打造。

1 加强信息营销平台建设

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可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第一、信息营销平台的建设,要注重与自身实际情况的结合,将信息平台的信息真实呈现,能够客观地对景区环境以及景区特色进行反映,增强游客对网站的信任度,这是发挥网站作用的关键。信息营销平台的建设,要注重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是信息平台建设的关键及根本;第二、信息平台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开放性”原则,即扩大信息营销平台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将有用信息进行更好地传递,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相关信息。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新媒体营销发展过程中,要牢牢立足于信息营销平台建设,将自身的经营理念和经营目标贯彻其中,加强信息宣传,更好地提升品牌建设,为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更好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第三、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在线营销模式的发展。信息营销平台构建过程中,不能忽略在线营销对企业发展带来的重要作用,要注重把握这一点,扩大企业的品牌传播,让更多人意识到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品牌,树立品牌意识,以此推动三亚南山文化旅游的发展和进步。

2 开展旅游微博营销策略

三亚南山文化旅游景区在利用新媒体营销过程中,可以借助微博大V的影响,给予一定的报酬,对自身进行宣传。微博大V在对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可以将信息有效传递。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人们对三亚南山文化旅游景区的理解,以人员推广所占比例最大,让人们认识到这个景区。但是在借助于微博营销过程中,注重对信息的有效编排,并将一些有用的图片信息附带分享,这样一来,能够起到一个较好的宣传作用。且要注重对微博功能的留意,考虑到微博的使用率。三亚南山文化旅游景区借助微博进行相关信息的宣传,必须要考虑到受众范围的大小。因此,在利用微博进行新媒体营销过程中,应重点考虑到微博操作便捷、功能强大、携带方便等优势,将信息进行有效、合理加工后将信息进行发出。

3 推进网络视频营销

网络视频营销模式,可以对当地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以动态方式进行表述,人们在观看网络宣传视频过程中,能够给人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宣传模式,更好地拉近了人与景区之间的联系,可以加深消费者对景区的了解。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可以应用网络视频营销模式手段,录制相应的视频信息,以这种方式进行景观的宣传。在进行网络视频营销过程中,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要注重把握以下几点内容:首先,在进行视频信息采集过程中,要注重对重要信息的采集,能够对反映出三亚南山文化旅游景区特征的景点进行录制,注重视频录制的大小和长度,对一些不必要的信息能省则省。其次,在进行网络视频信息宣传过程中,要注重成本效益选择,并且保证视频信息录制的生动性,能够更好地引起人们的注意力;再者,需要保证其视频信息录制的高质量性,在反映出当地景观实际情况的时候,要保证视频信息具有趣味性,更好地吸引消费者观看;最后,在进行网络视频营销过程中,要注重选择渠道,即如何将视频信息进行推出,增加受众范围。在进行视频宣传过程中,可以起一个新颖的标题,引起用户的注意,并且将视频信息在大的门户网站上,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视频信息,增加点击率,获取更多人对三亚南山文化旅游景区的支持,推动景区更好地发展和进步。

4 开展网络社区营销活动

通过开展有效的网络社区营销活动,可以加强对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的宣传工作,让更多人意识到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提升其知名度。网络社区营销活动的开展,要注重新媒体营销模式的要素进行分析,能够对其进行有效把握,更好地发挥出新媒体营销的作用和功能,这是实现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发展的关键。在进行新媒体营销过程中,要注重加强网络社区营销活动的应用,将网络营销与现实营销进行紧密结合,扩大旅游景区的影响力,实现旅游景区经济效益。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在宣传过程中,应重点考虑几点:第一,综合性。进行资源的有效组合来丰富旅游项目的内涵,从而提升旅游吸引力;第二,差异性。要注重发挥地区优势,突出地区特色,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为其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第三,关联性。虽然新媒体营销与传统营销模式之间存在差异性,但要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社区营销活动要注重立足于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在进行宣传过程中,要注重针对性和指向性。只有将服务推给那些需要的人,才能促进业务的达成。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在利用社区网络进行宣传过程中,可以单独地设置“景点帖”,通过这些帖子对三亚南山文化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宣传,会引来很多人的围观,通过社区宣传,激发人们的旅游意识。

5 建立网络品牌专区

建立网络品牌专区,是目前三亚南山文化旅游景区进行新媒体营销策略的一个重要选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1)利用社会化服务增强旅游品牌。采取社会化的服务,邀请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当中,以活动的方式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并将相关活动信息在网上进行公布。这样有利于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品牌得到大幅度提升。尤其是在网络的关注度,将会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2)注重搭建完善的互联网服务平台。三亚南山文化旅游景区必须构建完善地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将自身的信息充分刊登在互联网上,有利于消费者对三亚南山文化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且要保证信息刊登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不能够弄虚作假。因此随着关注度的提升,三亚南山文化旅游景区网络品牌也会随之提升,并且在网民心中逐渐树立。(3)注重创造与游客双向沟通互动的平台。了解游客情况,并能够建立有效地数据信息库,对游客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更好地发掘游客的内在需要,从而对自身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以此促进自身的发展和进步。网络品牌专区的建立,目的是加强旅游景区与游客之间的互动,更好地对游客的情况进行了解,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为游客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旅游的营销宣传范文6

关键词:孝义皮影;旅游营销;优势;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1-0112―02

1 孝义皮影旅游营销优势

1、1 资源优势

孝义皮影独特的资源优势,是旅游营销得以开展的基础。孝义皮影在皮影艺术历史上,是最有资格代表中国和世界最早皮影之称的皮影戏,素有“三晋奇葩”之美称。孝义皮影制作精美、操作传伸逼真、表演手段独特、剧目丰富,现收藏有200余本,这些剧本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即有民间传说,也有英雄人物、历史故事,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且极具学术价值。同时孝义皮影戏又是一项综合性的戏剧民间艺术,集民间工艺美术、文学剧本、音乐唱腔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孝义皮影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观赏性深受旅游者尤其是儿童旅游者的喜爱。有全国唯一的一座皮影木偶影视拍摄基地――孝义皮影木偶影视基地和我国第一座收藏、研究皮影木偶艺术的专题博物馆――“皮影木偶艺术博物馆”。这些丰富且独特的旅游资源构成了旅游的“卖点”,成为孝义皮影开展旅游营销的基础。

1、2 区位优势

孝义市优越的区位优势使孝义皮影旅游更接近客源市场。孝义市是孝义周边地区经济、政治、文化、贸易发展的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自身就是孝义人员集散地。紧临灵石、汾阳、介休,与平遥也相距不远,很容易吸引在平遥古城、介休绵山、灵石王家大院旅游的客人来孝义旅游。同时孝义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为开展旅游营销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孝义距省会太原120公里,走高速也只需2个小时;距北京、西安、天津、郑州等各大城市600公里。南同蒲铁路介西支线直插腹地,孝柳铁路向西延伸,成为晋西和陕北地区的物流通道。国道307和108、省道汾介和孝午公路与市乡油路、乡村公路,构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大运高速、太军高速从南北两侧擦境而过。这些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得孝义皮影更接近客源市场,是开展旅游营销的必备条件之一。

2 孝义皮影旅游营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营销意识淡薄

孝义皮影旅游营销目前还处在“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自发营销阶段,主要表现在旅游营销意识淡薄。人的观念意识决定人的行为,没有正确的旅游营销意识,就不会有营销活动的开展。孝义市政府只把皮影作为民间艺术加以保护,特别是从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只注重对于艺术的挖掘、改革和创新,而没有将这一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推向市场,从网络上的资料可以看出:绝大多数都是关于孝义皮影资源特色介绍,而关于是一种旅游产品的几乎为空白;当地民间的表演艺人大都岁数大了,对皮影开展旅游营销更是不甚了解;同时又缺乏专业的旅游营销人才。因此,政府、当地居民和旅游从业人员的营销意识淡薄,导致实质性的旅游营销活动迟迟不能展开。

2、2 营销主题模糊

孝义皮影暂时没有准确而清晰的旅游营销主题,直接影响着旅游营销目标市场的定位。目前,孝义皮影还没有一个统一的鲜明的营销主题,对外的宣传主要有:皮影与木偶、碗碗腔合称孝义艺术“三大奇葩”、孝义传统文化――皮影等,如果开展旅游营销的话,这些主题就有点模糊,既突出不了孝义皮影的特点,又说明不了它在山西乃至全国的地位,同时也忽略了旅游者参与皮影的体验。缺乏明确的主题使旅游者抓不到主轴,就不能整合所有感觉到的体验,也就无法留下长久的记忆。一个景点是否有准确清晰的营销主题直接影响这该地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只有为孝义皮影制定鲜明的营销主题,才能突出它的与众不同的资源优势和旅游者参与的体验,进而吸引更多的游客,融入山西民俗旅游之列。

2、3 营销内容单一

孝义皮影营销内容单一是制约孝义皮影旅游发展的又一主要原因。孝义皮影目前的营销内容主要是文字性的介绍孝义皮影戏、孝义皮影木偶影视基地、“皮影艺术博物馆”。忽略了皮影人制品这一工艺品作为旅游纪念品的营销和体验营销这两大营销内容。皮影人制品不只是用于皮影戏的演出,还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丰富的文化内涵、很高的收藏价值,是室内装饰、馈赠亲友、珍奇收藏、旅游产品的最佳首选。另外,皮影的制作、表演对旅游者具有较大吸引力,近年来旅游者已经不满足于作为一个被动的旁观者,而更愿意加入某项活动中来,所以孝义皮影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开展体验营销,使游客既是观众更是演员,丰富游客在孝义的体验。可见,目前孝义皮影的单一的营销内容使得开展旅游缺乏活力和吸引力。

2、4 营销渠道低级

孝义皮影营销渠道的低级严重地制约孝义皮影旅游业的发展。目前孝义皮影的主要营销渠道是游客慕名而来或皮影演出团偶然外出演出,其中游客慕名而来的数量占少数,演出团外出演出虽然在演出地效果很好,但未能进行持续和有效的后续营销且演出机会也不是很频繁。因此,这两种未经过旅游中间商的营销渠道不能使孝义皮影被庞大的客源市场所接近,同时也未能形成宣传推广孝义皮影的有效渠道。这种低级化的相对单一的营销渠道给孝义皮髟景区带来了经营风险,成了孝义皮影旅游发展的瓶颈。

2、5 宣传力度不足

开展孝义皮影营销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宣传力度不足。网络上关于孝义皮影的资料90%都是介绍孝义皮影的制作和演出、种类和特色、起源和历史演变,很少宣传有关作为一个旅游产品的孝义皮影,没有一个正规的孝义皮影网站,照片和视频几乎是空白。媒体少有提及皮影这种艺术形式。作为山西人,都有很多人不知道孝义皮影、更未看过皮影戏表演。皮影木偶影视基地经营皮影木偶作品及收藏品展览、儿童游乐公园、木偶电视剧光盘的发行、皮影木偶事业后继人才的教育、皮影木偶旅游工艺产品的开发、生产等这些在网络上都很少提到。宣传力度的不足,导致人们不知道、不了解、更走不进孝义皮影。孝义皮影只有通过影视及广告等各种载体扩大对外宣传,才能刺激潜在旅游者需求,引导潜在旅游者消费,实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3 孝义皮影旅游营销策略

3、1 提高营销意识,打响皮影营销品牌

开展孝义皮影旅游营销,必须提高孝义市政府、皮影旅游从业者及当地居民的皮影旅游营销意识,强化皮影营销品牌。首先政府有关部门应发挥宏观引导职能,认识到并重视孝义皮影营销的重要性,成立孝义皮影营销办公室等

组织,主要负责皮影艺术的搜集和整理、皮影旅游营销策略的实施。办公室的成立有助于改变目前皮影旅游营销的自发状态,有助于将皮影旅游营销纳入统一的旅游目的地营销之中,有助于打造皮影旅游品牌。打造皮影旅游品牌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实现皮影旅游产品同其他民俗旅游产品的异化,这种异化应立足于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并将这种文化内涵赋予相应的旅游产品中。另外,在皮影旅游产品开发初期,可以将其与晋中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捆绑销售,使其融入到民俗旅游中,又可以提高其知名度。

3、2 准确市场定位,明确皮影营销主题

开展孝义皮影旅游营销就是要树立鲜明的营销主题,通过目标市场细分,科学定位目标市场。准确定位目标市场是开展旅游营销的前提,是制定旅游营销策略的基础,树立鲜明的营销主题是为了开拓目标市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实地调研,建议将孝义皮影艺术的目标市场确定为三类:一级目标市场:孝义市居民及周边居民;二级目标市场:山西省省内及周边市场和国外市场;三级目标市场:北京和东部沿海高出游率地区;四级目标市场:全国和欧美发达国家。建议将孝义皮影旅游营销的主题定为“参与孝义皮影,体验山西民俗”,它既可以突出孝义皮影旅游的特色,又能让游客在旅游营销主题中增加自己的旅游体验,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3、3 丰富营销内容,开展皮影体验营销

(1)加大皮影制品等旅游纪念品的营销,以皮影靠子、皮影挂画、皮影服饰、皮影灯、皮影小件饰品等文化旅游产品营销为重点。针对小朋友这种特殊的目标人群,可以营销如孙悟空、猪八戒、奥特曼等他们所喜爱的皮影制品。(2)开展皮影体验营销。为顾客真正需要的个性化产品。让旅游者加入皮影的雕刻制作和皮影表演之中,让旅游者身临其境在实际操作中获得心情的放松、好奇心的满足,使之留下难忘的体验和美好的回忆。尤其是寒暑假,主要针对学生开展学生体验营销。

3、4 拓宽营销渠道,开展合作营销

(1)与附近景区开展线路合作营销,如与周边的平遥古城、绵山、王家大院等景点组成各种旅游线路,如:平遥古城――孝义皮影――王家大院――绵山,通过这些渠道达到游客的双向流动和互动,景区间实现优势互补、共生发展。f2)与旅行社开展合作营销,孝义皮影应多加强与周边旅行社的沟通和合作,依托旅行社保证孝义皮影稳定的客源。(3)与其他民俗品牌开展合作营销。另外,近年来,旅游散客比重明显增加,大型团队有下降趋势,小型自助团队大幅上升,且多是自驾游、家庭游,在此背景下要充分利用网站这个平台,搭建起远距离沟通桥梁。

3、5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旅游形象

(1)孝义皮影营销办公室联合各旅行社组织专门的营销队伍,进入各种消费团体,尤其是学校、机关、老年协会和企业,利用宣传画册、年历赠送、学习赞助、友谊活动、体育交流和文化沙龙等进行广泛促销。(2)在途径孝义的高速公路沿线制作一批广告宣传牌,让“孝义皮影”冲击人们的眼球,让“孝义皮影”文化品牌深入人心,逐步为大众接受和青睐。(3)充分利用各种大众传播媒介如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图书、网络等,扩大孝义皮影信息的区域范围,使其被广大的旅游者所熟知。(4)条件成熟后可到目标市场举办以“孝义皮影”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产品推介周”,适时建立“孝义皮影网站,在全世界范围内宣传推介孝义、推介“孝义皮影”文化品牌・为孝义皮影产业的发展壮大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