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的主要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卫星通信的主要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卫星通信的主要特点

卫星通信的主要特点范文1

卫星功能里最为核心的功能就是通信功能。当前,我国的卫星通信已经有了较快的发展,其覆盖的范围相对较广、数据传输的速度较快,存储量较大。卫星通信技术是一种高科技数据传输技术,可以有效地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数据传输与共享。卫星通信的主要方式是地面发射数据传输信号到卫星上,在经卫星传输到另一地区,有效地实现了数据资料的收集、传输与处理。

1卫星通信技术概论

1.1卫星通信技术

卫星通信技术,简单来说就是以人造地球卫星为传输媒介,对数据信息进行传输与共享。其利用的是卫星不受环境及速度限制的特点。卫星通信的主要方式是地面发射数据传输信号到卫星上,在经卫星传输到另一地区,有效地实现了数据资料的收集、传输与处理。卫星通信是经济发展、科技技术进步的必然产物。

1.2卫星通信网络

卫星通信网络的主要是以卫星通信技术为发展基础的,卫星通信网络可以在多颗卫星之间进行数据的传递和共享,进而在地面段卫星接收中心与多颗卫星之间就形成了一个通信网络。卫星通信网络是卫星通信发挥作用的关键平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

2卫星通信的主要特点

(1)覆盖范围较广阔,受区域限制性较小。在卫星发射的波束区内,从任何一处都可以通信。(2)不受地质灾害影响,噪声小,通信质量高,可靠性好。(3)通信机动灵活、开通迅速、架设方便。(4)能经济地实现广播,便于实现多方向多地点的多址联系,组网。(5)容量大,典型通信卫星的容量为数十至数百兆比特/秒,能为几百个视频信道或几万个话音与数据链路提供服务。(6)成本与距离无关,无论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距离有多远,卫星传输的成本基本是一样的。

3卫星通信当中的主要应用技术

3.1CDMA技术

CDMA技术是当前卫星通信中最常用的技术。因为其不仅可以结合数据传输用户的具体要求及其自身的特点,进行功率的控制,而且CDMA技术还可以利用多颗卫星进行数据信息的接收,已达到数据传输的目的。CDMA也可以理解为一种降低多址干扰的技术,其技术主要包括了扇形、控制功率及语音激活三大技术形式,CDMA技术有效的减少了在数据传输时产生的损失、消耗,同时其也保证了传输的数据的质量与安全,目前,正应用于卫星通信中,为数据传输事业做了突出的贡献。

3.2MPLS网络体系

所谓MPLS网络体系,就是一种可以将第二层交换与IP路由无缝集成的手段。当前,MPLS技术是卫星通信技术中发展较快且拥有广大发展前景的高科技技术。MPLS网络体系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包括用户、接入界面及核心层。而用户层又可划分为三大类,即卫星手持终端用户、小型局域网用户、其他相关的卫星网络用户。用户层、接入界面与核心层与MPLS进行紧密结合,可以实现对传输数据的绑定及输送,进而有效地发挥了卫星通信技术。因此,国家应该大力研究MPLS网络体系,争取将其大范围的应用到地震监测等领域中去。

3.3卫星通信中用的抗干扰技术

通信系统抗干扰能力的提高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1)提高系统干扰容限。使系统干扰容限提高的方法:提高接收机信干比处理增益,降低实现损耗和解调器输入端要求的门限信噪比。(2)降低接收机输入干信比。使接收机输入干信比降低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信号发射功率需要提高、减低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干扰造成的信号衰减,干扰所安装的天线的增益、减小信号传输路径损耗等。

4卫星通信系统组成

当前,可将卫星通信系统划分为4大部分,即通信卫星(即空间段卫星)、关口站(即地面段数据接收地)、卫星监控体系、跟踪指令系统这四个部分。其中卫星通信的作用简单概括来说就是数据传输的中转站,可以转发地面的数据。进行跟踪及指令的相关系统的作用是跟踪测量通信卫星,并及时纠正其偏离轨道的现象。而卫星监控系统简单来说就是对卫星通信的性能进行监督与合理掌控,从而保障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不会因为性能原因而产生传输中断的现象。

5卫星通信技术在地震观测台中的应用

5.1技术思路

当前,我国地震观测台站使用的是超5类双绞线到仪器。我国地震观测台主要使用的是快速以太网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实现对于地震的有效观测与处理。地震观测台站一般都会选择2MSDH的光纤与内部网络平台进行连接,同时以局域网为连接基础,已达到IP连接到仪器的目的。通常情况下,与区域中心进行数据传送与共享采用的都是10/100M的光纤。

5.2路由设置

一般情况下,进行数据传输都会选用同步数字体系。如果光纤线路出现了故障的话,路由器就会自动连接到卫星通信的链路上,将传输的数据资料通过卫星进行转发,这样就能保证传输的数据不会因此中断。而当排除了光纤线路的故障后,路由器又会自动进行切换,进而传输数据。

5.3调试注意问题

在对卫星进行调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1)在选择安装卫星天线的地方时一定要注意选择不存在干扰源或者是无障碍物的地方,同时安装基座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其牢靠程度,最好是选择用水泥进行固定,使之不能受到强风等因素的影响。(2)一般情况下,在设置卫星系统的总功率时要大于50W,这是为了达到稳定接收数据的目的。(3)在选择线缆的时候要依据情况而定。通常情况下,使用短线缆的情况是进行对星时,而使用长缆时一般都是结束对星之后。但是需要着重注意的是即使使用长线缆,其长度也要短于80m。

6结语

卫星通信的主要特点范文2

【关键词】无线通信;消防;救援

引 言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消防灭火救援工作中的通信技术及装备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升级,在有效增加消防部队紧急救援工作的同时,也为保证消防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在消防救援保障工作中如何有效的利用通信手段实现消防灭火救援工作更快、更高效的发展成为了当前消防通信工作的重点。本文将结合几种典型的通信方式,探讨无线通信技术在消防灭火救援工作中的应用。

1、几种典型的无线通信方式

无线通信的方式比较多,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主要包括下面这样几种典型的方式:

1.1 微波通信

微波通信就是通过微波传送通信信号,在接受端设置微波解码设备实现通信。微波通信具有波段宽、频率高的特点,因此其信息量较大,属于一种优良的无线通信方式。加之微波所具有的特有波段性质,其传输质量较高、通信相当稳定,不受其他通信的干扰。另外,微波通信设备设置的灵活性较大,建设以及维护费用相对较低,施工周期短,是一种综合性能较好的无线通信方式。

1.2 短波通信

短波是指波长在50m~10m之间无线波段,以之作为通信的方式就叫做短波通信,它也是当前远程无线通信的一个重要方式。但是由于短波通信需要通过电离层的反射之后才能到达信号接收设备,因此其通信质量容易受到昼夜、气候、季节等其他因素的影响,通信稳定性较差。但是其所具有的远距离传播能力可以很好的适应山区、海洋等偏远地区的通信。

1.3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设备采用通用IP接口和计算机网络、电视电话会议设备等其他设备相连接,实现联合网络通信。利用卫星通信系统可以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空间形成稳定的网络通信。在消防救援灭火的过程中建立起火灾现场与指挥中心之间的实时通信,同时还能够协助消防人员进行高速图像传输、数据传送,提高了火灾救援人员的通信能力。

另外,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数据通信已经逐步成为了当前火灾救援工作的重要通信方式,通过GPRS、CDMA以及3G等通信网络,构建起了火灾现场与指挥中心的即时通信系统,实现了信息的高效传递。

2、350M无线通信的应用

作为警用通信的专用频率段,350M无线通信同时也是消防部队广泛采用的一种通信方式。其利用分米级电磁波实现即时通信。因为分米波的波长相对较短,因此需要的接受设备尺寸可以进行良好控制,有助于在消防没货救援工作现场进行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其采用的微波属于直射波,其传播的距离容易受到视距的限制,同时在高达建筑物以及高山附近也容易受到影响。因此,为了达到保证传输质量的目的,或者是为了能够增加传输距离,建立对应的中继站实现接力通信尤为重要。在消防救援过程中通常通过构建中转基站、消防站基站台、车载电台以及手持电台形成了高低搭配,实现了消防部队管理区域的无线网络覆盖。

同时,通过组建350M无线集群通信系统还可以通过简单的组网实现呼叫方便、集群通信的目的,通过动态分配的方式实现有限通信信道的功用,使得更多的用户可以共享信道。这种通信方式基本满足了当前消防灭火救援现场人员与智慧人员之间的通信需要,为消防部队管理辖区内的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但是,由于该种通信系统需要可靠的通信中继站才能实现远距离通信,因此难以满足远距离、大范围内的消防行动。

3、短波通信的应用

上文中已经提到,短波通信通过利用地球电离层的反射作用,其转播距离很远。同时其抗干扰能力强,在自然灾害事件发生过程中,由于通信设备已经受损,短波通信方式可以得到高效应用。另外,由于搭设短波通信平台的设备较为简单,建成的通信基站机动性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只需要通过车载发射台以及单兵背负即可以在数小时之内完成短波通信系统的搭设,这对于提高消防没货救援的反应速度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城市狭窄区域的救援行动,较简单的通信设备为狭小区间内的无线通信提供了可能。

基于短波通信的特点以及应用范围的诸多优点,短波通信方式可以作为消防部队通信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能够广泛应用于重特大灾害事故发生时,在长距离、大区域范围内实现即时通信,支持消防部队的快速集结,确保在消防部队上下实现一个贯通的指挥调度系统。

4、卫星通信方式的应用

卫星通信作为一种典型的微波通信方式,其利用卫星作为信号中继站实现微波信号的发射,最终达到在多个地面基站之间实现通信的目的。当前,消防部队广泛使用的卫星通信包括:商用卫星通信终端,例如海事卫星电话;另外一种为消防部队通过卫星资源组建成的卫星通信网络。

以海事卫星通信系统为例,该卫星系统使用的是由四颗第四代卫星构成的通信系统,其可以实现全球通信覆盖。基本通信网络包括还是卫星、卫星地球站以及通信终端设备构成。其主要特点是可移动性,车载卫星通信设备可以在时速400km/h的速度下进行高速无线通信,诸如视频图像传输、数据传输以及语音传输等。

当前,BGAN是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提供的最新一代全球移动卫星通信系统。通过该网络,可以为便携式的通信终端设备提供全球范围内任意位置的安全、稳定服务,并且能够进行视频流媒体、邮件以及网络接入服务。

若消防部队利用合适的BGAN系统终端,即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在灭火救援现场的通信,除了常规的语音通信之外,还可以实现实时画面、传真、数据传输以及网络接入等综合网络服务。使得消防部队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救援现场的视频、画面以及语音等信息,是现代消防部队快速反应,并提前做好救援方案的重要手段。

结 语

随着移动数据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移动数据传输系统实现高质量的稳定数据传输是当前消防通信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城市建筑密集程度不但加大的今天,高质量的可靠通信传输是保证消防救援工作顺利实施的根本。

【参考文献】

卫星通信的主要特点范文3

目前,《通信技术》这门课讲解内容有:(1)均匀传输线理论与天线的基本概念,主要介绍均匀传输线方程及其解,传输线的阻抗与状态参数、无耗传输线的状态分析,评价天线性能的几个主要指标,基本振子辐射和天线常用的各种电参数;(2)微波中继通信系统,主要介绍数字微波中继通信的概念,工作原理,设备组成,微波中继站的转接方式;(3)卫星通信系统,主要介绍通信卫星和地球站,卫星通信的分类、工作频率及其特点;(4)光纤通信系统,主要介绍光纤的结构与分类,光纤的导光原理和传输特性,光纤通信的主要特点,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5)移动通信系统,主要介绍移动通信的特点和工作方式,移动通信中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移动通信组网技术,数字调制技术,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参照国内外重点大学此类相关课程教材,结合自身的特点,需适当调整《通信技术》这门课程的结构体系和教学内容,尤应增加当今最前沿的通信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3G通信技术在现实中的应用及其市场发展前景,认知无线电技术基本概念及其主要研究成果,激光通信技术,可见光通信技术等.《通信技术》课程大部分相关教材内容很少揭示通信问题所对应的数学模型,很少用数学的理论去解释一些通信中的结论,而数学类专业学生的数学理论基础扎实,教学中可以补充相应内容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理论、方法研究通信中的问题.比如,讲解均匀传输线理论时,可以与学生一起建立均匀传输线系统数学模型,得到传输线上任意一点z处电压和电流的基本方程式中:U、I分别为电压、电流,Z=R+jwL为单位长度的串联阻抗,Y=G+jwC为单位长度的并联导纳.

数学类专业学生求解上式方程的稳态解是件容易的事,因此可以安排学生自己求出方程的解,最后再将方程解中各个参量的物理意义解释清楚.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体会到学习数学的用途和运用数学理论、方法解决问题的快乐,而且对通信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再比如,卫星通信系统按轨道分类有低轨道和中高轨道,可以引导学生推导轨道高低与通信卫星电波覆盖地球表面的关系,使学生了解需要多少颗卫星才能实现全球通,进一步考虑通信卫星使用寿命、发射成本、维护难易、干扰的抑制以及保密性能等因素,建立一个多目标评估系统,根据多目标优化理论,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方法分析模型,结合软件进行数值仿真验证,最终提出实际可行的参考报告.《通信技术》课程每个章节都有这方面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挖掘这样的教学素材.

二、教学观念、手段的更新

以往教师讲授《通信技术》这门课主要是单向说教,老师唱独角戏,形式单调,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欠缺.教学应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研究式的教学,用研究式的教学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研究式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对于习惯了“模仿+记忆”的教学模式的学生来说必然会碰到更大的困难.在讲授天线、卫星通信、光纤通信以及移动通信等内容时,老师可以先布置课外查询任务,查阅这些技术的起源、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对这些内容的认识、理解.老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汇总那些理解不清的概念、技术等内容,然后详细讲明白“是什么”和“为什么”.现在网上有大量的新技术科普片,观看科普片同样可以获得新知识,也是丰富课堂教学方式的途径之一.因此可以收集天线、卫星通信、移动通信、激光通信等新技术的科教宣传片,在授课过程中穿插科教宣传片,使学生能更加直观理解通信相关技术.

三、课外专题的研讨

卫星通信的主要特点范文4

关键词:客户关系管理;卫星通信运营

1引言

资本、设施、员工、客户等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客户所具有的稀缺、价值等特性决定了它是企业的战略性资源。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全球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客户在市场中的地位愈发突出,市场竞争也随之由产品竞争、技术竞争扩展到服务竞争、客户竞争。互联网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一方面缩短了产品生命周期,增加了市场竞争剧烈程度,另一方面也为企业优化客户服务流程、整合客户服务渠道、开发客户资源,即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建立了基础。其目的在于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创造客户价值,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卫星通信运营属于信息传输服务业,这种服务是基于信息技术系统,类似于产品的服务,主要特点是生产与消费同时发生。与产品型和一般服务型企业一样,卫星通信运营企业同样需要自己的客户关系管理。目前,我国卫星通信运营业总体规模相对较小,产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客户关系管理尚处于初级阶段。随着我国卫星通信运营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基于Ka宽带通信系统的公众服务能力的逐渐形成,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将是必然的要求。

2客户关系管理释义

2.1客户关系管理的内涵

一般来讲,客户关系管理具有下面三个层面的含义:首先,客户关系管理是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策略。其核心思想是将客户和客户关系视为企业的重要资源,要求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选择和管理高价值客户,通过深入的客户分析和完善的客户服务来满足客户需求,创造客户价值,提高客户满意度、忠诚度和企业经营效益。其次,客户关系管理是一类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它贯穿于企业市场营销、销售、客户服务三大业务环节。基于优化的企业组织体系和业务流程,一系列获取、保持和增加可获利客户的方法和过程,以及全面和个性化的客户资料,这些业务部门能够协同建立和维护卓有成效的客户关系,向用户提供快捷和周到的优质服务。第三,客户关系管理是一套完整的信息管理和应用解决方案。它将现代商业理念与电话、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数据挖掘、数据仓库等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企业市场营销、销售、客户服务及战略决策等活动提供了一个高效的运作平台。由此可见,客户关系管理是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信息技术的结合体,它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对“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流程的重新组合和设计,形成一个自动化的解决方案,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最终实现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和利润的增长。“以客户为中心”是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所在,客户关系管理内涵主要包含客户价值、关系价值和信息技术三个方面,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客户价值和关系价值之间存在某种互动关系。通过关系价值的管理,企业将资源和能力集中在关系价值最高的客户身上,为其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其需要,进而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同时,客户价值能够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促进客户关系的质(如客户消费更多更广)和量(如客户生命周期的延长)的全面提升,进而增加客户关系价值。客户价值与关系价值的互动过程就是客户价值和企业收益的最大化过程,即企业和客户的双赢过程,信息技术在其中发挥了支撑作用。

2.2客户关系管理的作用

客户关系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效率提高。借助于信息网络技术,客户关系管理可以提高市场营销、销售、客户服务等业务处理流程的自动化程度,实现企业范围内的信息共享,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服务质量,加快企业的运转速度,降低企业运作成本。二是市场拓展。通过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等新的经营手段,客户关系管理可以扩大企业经营活动范围,帮助营销人员发现目标客户群,进行精准的市场投放和目标客户跟踪,从而及时和准确地把握市场机会,有效地占领市场份额。三是客户保留。客户关系管理有助于整合营销和服务渠道,增强客户响应能力,提供更个性化、专业化和主动化的服务,提升企业形象,提高客户感知价值以及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帮助企业留住更多老客户,吸引更多新客户。四是决策支持。利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客户关系管理可以准确掌握客户需求信息,进而为企业的客户划分、产品选型和功能设计、合同谈判、信用政策等决策提供有力地支持。五是管理创新。客户关系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是践行客户导向理念的重要保证。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反馈的信息,企业可以快速图1客户关系管理的内涵检验内部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及时调配组织资源、调整政策和制度、优化业务流程。六是文化变革。客户关系管理有利于强化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对于客户关怀、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协同配合、资源整合、流程优化、战略联盟、商业生态等理念的认知,进而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2.3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结构客户关系管理理念的落实、流程的实施需要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来支撑。其建设目的是对电话、互联网、现场访问等客户沟通渠道进行有机整合,对企业市场营销、销售、客服三部分业务活动提供信息化和模块化的功能支撑,对产品、客户、销售等数据进行挖掘处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战略决策提供支持。典型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结构主要由市场、渠道、活动、功能和数据等层面构成,如图2所示。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互有电话、互联网、现场访问等多种途径,市场营销、销售、客服等活动开展是建立在市场分析、客户跟踪、问题解答等系统功能之上,而这些功能的实现是建立在数据库系统之上。作为解决方案的客户关系管理集成了包括互联网、电子商务、多媒体技术、数据仓库、数据挖掘、专家系统、人工智能、呼叫中心等当今最新的信息技术,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实现了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流程优化、商务智能、科学决策。

3客户关系管理在卫星通信运营中的应用

客户关系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应用涉及到企业经营观念、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产品质量、信息技术、客户价值等各个方面。相对地面通信运营业以及国际卫星通信运营业而言,现阶段我国卫星通信运营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程度还较低,运营企业客户管理管理的实施需要从如下多个方面同步进行:(1)转变管理理念。客户关系管理要真正发挥有效作用,要求运营企业人员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将客户视为一种稀缺资源,将客户关系管理视为一种企业战略,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和文化风尚,与客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在经营目标上把客户满意作为判断工作的标准之一。(2)优化组织机构。以客户为中心要求运营企业建立灵活的组织机构、高效的人员队伍、统一的服务界面,以快速地调配企业资源,对客户,特别是大客户需求做出相应,因为卫星通信客户主要是大客户。由于卫星通信与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必须加强客服人员信息技术和服务管理综合培训。(3)再造业务流程。运营企业应从业务流程角度分析公司的市场营销、销售、客服现状,尤其要站在客户的立场上体验其购前、购中、购后的感受,发现导致客户不满的原因。再造业务流程要以客户需求作为流程的中心,重新整合企业流程和业务操作方法,使企业各部门的行动保持一致性,向用户提供高效的“一站式”服务。(4)整合营销渠道。卫星运营的服务渠道包括客户经理、商、电话专线、网站、自助终端、营业厅等多种形式。这些服务资源需要统筹规划,服务内容和形式需要统一标准,从而向用户提供及时、高质量的服务。(5)改善网络质量。网络质量是客户满意的前提,在客户选择网络供应商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营企业要努力改善网络质量,改进业务监测方法,增强网络稳定性,优化信号覆盖范围和性能指标,从而做到保留老客户,不断发展新客户。(6)细分目标客户。对目标市场与客户进行细化是运营企业提供针对的前提。按照价值大小,客户可以分为大客户、普通客户;按照生命周期,客户可以分为潜在客户、稳定客户、衰退客户。通过客户细分,运营企业能够充分掌握客户的状况和行为,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特点,实施差异、高效的营销策略和客户服务。(7)共享信息资源。分散于运营企业不同部门的产品、客户、销售等信息通常较为零散,表达方式也可能是不一致的。为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集中、整理、集成到主题导向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央数据仓库之中,并通过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以进行价值发掘。(8)提供特色服务。通信领域的同质化竞争必然要求运营企业借助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分析功能,不断发展特色业务,提供特色服务,如系统设计与集成服务、上行服务、设备托管服务、网络代维服务、卫星与地面通信捆绑服务、技术培训服务、咨询和资讯服务等。(9)开发信息技术。移动通信和智能手机代表信息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应用开发的主要方向。移动商务使得原有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上的客户资源管理、销售管理、客户服务管理、日常事务管理等功能可以平稳迁移到智能手机上。通过移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运营企业可以随时随地与客户沟通。另外,基于智能手机的微博、微信、视频等均可作为客户信息收集的便捷渠道。

4结束语

“企业的惟一目的就是创造客户”是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有一句经典名言,它道出了企业经营的本质,即企业的存在是为了服务客户,企业的壮大需要创造客户。在信息化、全球化时代,客户关系管理已成为企业服务客户、创造客户的必要手段。目前,我国卫星通信运营企业面临规模化、国际化发展的双重任务,面临地面通信运营商和国际卫星通信运营商的双重竞争,由粗放式经营模式向集约化经营模式转变是必然的发展路径。在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和信息系统等各个层面导入客户关系管理,必将为卫星通信运营企业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汤兵勇,梁晓蓓.客户关系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杨路明等.客户关系管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3]沈君来.客户关系管理(CRM)在通信行业中的应用浅析[J].企业导报,2011,15:98:99

[4]赫连志巍,贾文涛.我国电信运营商客户关系管理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2008,10:56:57

卫星通信的主要特点范文5

(一)移动GIS技术产生背景

现阶段的无线通信技术相对成熟,无线互联和智能终端已经相融合,并且被人们广泛在生活工作中应用。即时通信的内容是基于实现任务需求数据信息的服务器,通信技术在移动GIS中的作用非常突出,主要体现在野外作业、环境监测、军事国防、工业控制和野外作业等领域。GIS领域最新发展的领域即为移动GIS,移动GIS可以在GIS中心部门和野外作业队员之间传输空间数据。GIS市场的领军公司是Autodesk公司,它提供了移动访问模块,移动掌上设备是客户端通常采用的技术,能够完成栅格影响和数据的传输。我国现阶段的移动通信领域发展很快,全国都已经覆盖移动通信网络(2G)GSM,使全球的联网漫游得到了初步的实现。基于GSM网的分组交换技术GPRS(2.5G)网络和GDMA基本已经开始在全国覆盖。现阶段的发展中心落在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上,致力于发展多媒体应用和高速数据的传输,据统计,2Mbps是目前较快的传输速率,它完全可以满足空间信息对移动通信的基本要求。而我国研究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已经得到初步的应用,目标传输数据速率约为10Mbps。针对于功能、业务和频带上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相比第三代系统都有较大的优势,第四代传输系统的最高传输速度将比100Mbps高,为了使移动通信系统得到较快的发展,要进一步对空间信息技术中的大量数据传送应用系统效率进行提高。

(二)移动GIS的特点分析

移动GIS的特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运行平台具有一定的延伸度、数据源具有分布式的特点、有限的计算能力和宽带、终端和信息载体具有一定的多样性特点。移动GIS系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运行平台是由传统的Internet延伸而来,本质是无线网络,而GIS应用模式的产生有赖于传统GIS和无线定位技术的有机融合,使移动GIS系统中空间地理信息地位更加重要。GIS系统经过无线平台的转移后,使得更多的GIS应用产生,这就需要具有分布式特点的数据源支持。以GIS系统基于位置服务的技术为例,移动用户的位置不是不是唯一的,这就导致用户所需求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多样性特点,所以数据源不能单一,一定要满足分布式的特点才能满足用户的数据需求。无线网络的宽带相对于Internet较小,在满足服务质量的前提下,移动GIS系统要在较小数据量的情况下来进行,另一方面由于移动终端的计算能力不足和有限功率和内存,因此移动GIS对数据传输的要求也更好。移动GIS系统的终端表现形式包括:较为传统的桌面PC和移动计算终端。移动计算终端设备包括PDA/专用的GIS嵌入式设备和移动电话等。移动GIS服务具有一定的扩展性和灵活性,其终端的表现形式为多样性,这样才能使GIS体系结构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来对终端多样性进行进一步适应。服务器交互和移动终端用户具有较为丰富的信息内容,视频、定位服务、音频、语音、图像、文本等都属于以上的信息内容,这说明有限的计算机移动终端处理数据的能力要进一步提高,使数据完成快速的传输。为了使移动GIS系统完成高效率运行就要对移动GIS的数据传输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移动GIS系统的结构分析

移动GIS系统是作为一个无线网络应用系统存在的,其组成结构主要包括:移动设备终端、空间数据库、无线通信网络和地理应用服务器。移动终端设备主要是指移动GIS用户所要应用的具有地理识别和精确快速定位的设备,这种地理应用具有低耗能、便于携带的特点。移动终端设备的多样性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的多样性,个人数字助理、便携式电脑和WAP手机等都属于移动终端设备。空间数据库是指移动GIS数据的存储核心,它能够管理数据,应用于地理应用服务的信息数据提供。无线通信网络是现阶段应用最广泛的网络,基于移动GIS中广域蜂窝、无线局域网、数字微波通信、卫星通信、蜂窝移动通信、红外线通信的移动网络,是未来移动GIS运行的主流通信网络。地理应用服务器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它是作为系统的GIS引擎存在的。

二、通信技术在移动GIS的应用

无线网络是作为移动通信的重要载体存在的,同时也是有限网络和移动用户的有效衔接点。通信技术在移动GIS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类型网络上。

(一)移动GIS中广域蜂窝的应用

2.5G技术是对第二代移动通信网技术的改进,从而衍生出3G网络,也是现阶段应用最广泛的网络,它作为新型技术网络的参考标准,其技术类型主要有GSM、CDMA和IS-136。

(二)移动GIS中无线局域网的应用

无线局域网是通过利用无线通信技术的方法,继而再局部范围建立起一个网络,它能够将无线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有机的融合。无线局域网的覆盖范围大约在十米和几百米之间,包括无线个人区域网络和本地网络。无线个人区域网络采取的是WPAN技术,它能够对用户的个人操作空间设备进行无线通讯的特殊创建,此项设备包括手提电脑、PAD和移动电话等,距离相对较短,大约范围在10米以内。WPAN技术主要体现在红外广波和蓝牙的使用上。蓝牙的无线通信标准具有一定的短距离性和开放性,基于较短距离代替了很多种电缆连接方案,在数字设备之间利用统一短距离无线链路的方法使数据通信和语音通信的实现具有一定的低成本性、灵活性、安全性、方便性、小功率性和快捷性等优势。无线本地网络主要采用的WLAN数据通信系统,它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校园和建筑物种的数据传输就是通过利用电磁波来完成的,它能够使有限连接进一步的减少,有效范围在50英尺~1000英尺,而计算机信息传输需要使用无线局域网卡。

(三)移动GIS中数字微波通信的应用

数字微波通信即微波中继通信,微波频段利用中继和视距的方法使用微波作为载体将数字信息进行有效传输的手段,它采用的无线通信技术。微波通信开始于20世纪中期,其发展迅速有赖于它自身的耗能小、容量大、抗灾能力强和建设快的特点,受到大容量地面和长距离无线传输的广泛应用。20世纪末,光纤通信开始发展,光维通信也逐步替代了数字微波通信。微波通信是一种无线传输的方式,但是上述优点是光纤通信不具备的,所以微波通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前景。

(四)移动GIS中卫星通信的应用

人造地球卫星,主要是采用卫星通信作为中继站的方式来对无线电信号转发,从而实现在多个地球站之间的有效通信。国际或我国通信都可以采取卫星通信技术来传输电话、电报。电视盒传真等高速数据等。卫星通信的主要特点包括:较远的传输距离、多地址的通信、频带可用率较宽、灵活性较强、信号强等特点。现阶段通信网的主流包括移动通信和光纤通信,它们能够充分利用卫星通信的特点,对地面系统的信息传输提供有效的延伸、支持和补充。

(五)移动GIS中蜂窝移动通信的应用

移动通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任一时间、地点、对象之间的通信。移动通信将无线通信和有线通信技术有机的融为一体,在完成语言信息传递的同时又将公众电话交换网中的数据终端功能得以实现,它是一种最理想的通信服务方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对信息需求的快速转换需要。目前,蜂窝移动通信发展的速度日益迅速有赖于业务需求的进一步满足。针对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GSM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它的优势包括覆盖面积大、音质好、信号强、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辐射小、保密安全性好等。GPRS是第二代通信技术与第三代通信技术的衔接点,同时它能够在GSM系统上解决IP结合和移动通信的技术方案,在对现有的GSM网络进行利用时,要对全网范围的数据业务进行推出。GPRS是作为一种分组交换技术存在的,它能够将客户与网络之间的联系实时传输到系统中,全天在线,使其保持较好的联系,GPRS的数据传输数据较高,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通信服务,GPRS是按量计费的,客户及时一直在线,也只需要按照发送的数据和接受数据来付相关的通信数据费用,GPRS漫游时并不收取额外费用,这为广大用户节约了一定的通信数据开支,针对性的满足了用户的信息需求。此外,GPRS拥有快捷登陆的功能,GPRS用户在开机时,就能够将数据直接连接在网络上,及时关闭数据重新激活,也只需要1s~3s的时间。

(六)移动GIS中红外线通信的应用

红外线通信是将红外线作为载体信息发射到接收端的通信方式,它有一定的抗干扰性,不受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限制。但是由于红外线穿透物体的能力不是很强,甚至不能穿透墙壁,因此红外线传输的采用就有了一定的限制,一般为近距离或室内限制。便携式计算机之间的红外线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将红外线通信系统的作用发挥出来,限制适用于点对点通信。在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红外线通信系统将不断的完善,致力于发展成一种可以在制定的区域内完成多点通信的系统,红外线通信的优点主要有:信号调制方便,传输数据速率较高,低廉的发送装置和接受装置,传输装置体积较小和无污染的传输过程等特点,从而代替室内的有线网络。

三、结语

卫星通信的主要特点范文6

通信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以发展和应用,它与计算机技术相互融合和渗透形成现代通信技术,如卫星通信、微波通信、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等都属于现代通信技术,它与我们息息相关,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因此,《现代通信技术》课程不仅要在通信工程专业开设,同时还有必要在非通信工程专业开设。

1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目标与内容

《现代通信技术》作为一门为非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课程,是通过知识的加工和优化,在原《现代通信系统》与《通信原理》等课程基础上整合而成,并向应用性方向拓展[1]。由于非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没有学习过《现代通信系统》和《通信原理》课程,所以课程目标是“轻理论,重应用”,使学生初步了解关于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了解现代通信系统中的电信交换、卫星通信、微波通信、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等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框架和最新应用内容。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由通信网基础技术、电信交换、无线通信、移动通信和光传输网五大主要组成部分[2],详见图1。

图1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主要内容

通信网基础技术包括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强调数字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设计的技术如信源编码技术、信道复用技术等、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调制技术和差错控制技术等;电信交换包括常用的交换方式如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数字程控交换、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和智能网;无线通信包括无线传播的基本特性、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典型的无线通信微波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应用;移动通信包括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典型的移动通信系统gsm、cdma和3g系统的原理、技术体制及应用发展;光传输网包括管传输系统的组成和原理、sdh光传输网技术、光波分复用技术等。WWw.133229.COm

2 传统的现代通信技术教学方式的特点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知识学科体系为中心,先讲述理论,在进行一些验证性的实验。《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教学方式一致沿袭本科教育中学科体系的教学模式,从通信网基础技术到无线通信、移动通信等,都过于侧重理论,偏重知识的积累,内容丰富,公式与性质多,抽象难懂,这种教学方式的主要特点和弊端如下:

2.1 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无法进行创新能力培养。对于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来说,知识抽象、枯燥,特别是讲到通信原理等摸不着看不见的知识时,学生更是不知所云。很多学生仅仅是被动地在学习,没有主动参与的热情,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更谈不上创新能力了。

2.2 教学过程中以原理知识为核心,而忽略了学生的数学功底和理论推导能力,使其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方法也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工程设计锻炼,导致知识与能力不协调。

2.3 理论和实际没有很好地联系起来,对知识的实际应用只作点缀,学生动手环节较少,更缺乏现场操作的经验,无法满足岗位需求。

3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

考虑到非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基本上没有学习过包括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随机过程等课程,在教学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遵循深入浅出、易于理解的原则,力求简洁明了,突出科普性,激发学习兴趣[3]。采取“多挖坑少钻井”的方法,对现代通信技术课程中较深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删减,比如通信网基础技术中的调制技术、语音编码,电信交换中的数字交换单元的工作原理、信令系统,无线信道特性分析、扩频技术等知识点,只能进行简单的讲解,使学生明白这些知识的基本概念。

3.1 教学内容模块化。

本课程对理论知识不要求过度深入,避免复杂的数学推导,建立模块化的教学模式,参考图1的课程内容,将现代通信技术作为一个整体任务,并按主要内容将这一任务分解成任务模块:通信网基础技术模块、电信交换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和光传输模块,每个模块又分解为几个子模块。每个教学模块都以具体的项目案例引出教学内容,将枯燥的理论教学完全融入到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中,抽象的知识就得到了具体的体现。这种教学方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方法多样化。

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现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而采用类比引证等深入浅出的方法进行多维立体教学,则可事半功倍,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3.2.1 多维立体教学。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课堂上老师大都使用ppt进行教学,不停地播放幻灯片,授课信息量大,内容多,但这种教学方法很容易忽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多维立体教学,就是灵活使用现代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网络+板书”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方法展现抽象的知识点,在图、文、声、像等方面为学生提供直观感受,让他们在短时间内理解和接受大量的最新信息[4]。课堂上,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放映ppt、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课后学生可以登录教学网站下载学习资料,通过网络、论坛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例如,在学习卫星通信时,可以插入卫星通信系统的图片,播放最新卫星通信的相关视频等,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相关内容。

3.2.2 善于类比。

本课程设计很多的原理、概念,若只是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叙述出来则显得枯燥无味,学生不易理

转贴于

解,而将这些知识与现实生活中我们常接触的事物做类比则可以很好地理解[6]。例如,在讲解无线通信中电磁波按照传播方向的分类时可以将其与台球的运动做类比,如图2所示,这样将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波也可以很容易的知道它包括直射波、反射波、绕射波和散射波等。

图2 台球的运动

再如,在讲解移动通信中的切换技术时,切换包括软切换和硬切换,什么是切换?什么是软切换?什么是硬切换呢?同样也可以采取类比的方法。假设你在一个工作岗位呆久了,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想调整一下,但你不能终端工作,直接变成空闲状态,因为你很在乎工作所带来的收益,你不希望这个收益中断(切换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无中断的数据传输)。根据岗位变动时,交接工作地开展方式不同可以把岗位变动分为温柔换岗(类似于软切换)和强行换岗(类似于硬切换)。温柔换岗就是在和新的工作岗位进行联系时,旧岗位的工作也不已下载中断,而是进行相应的交接工作;强行换岗就是和旧岗位彻底中断,然后建立和新岗位的联系。根据类比引出软切换和硬切换的概念,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

这种类比的方法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还可以深入浅出地将抽象难懂的知识让学生在轻松地气氛中理解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