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行政制度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行政制度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市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党的十七大提出用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国各行各业加快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城市的基本建设形式也相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不仅仅是要提高城市人口的生活水平,还要提高城市基础建设和公用设施的水平。
市政工程有其独有的特点:一是市政工程是由政府投资的公益性项目,其产品是为公众使用;二是市政工程主要服务于城市区域,由于受到环境、场地、交通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市政工程的工期一般不会太长,属于短、平、快的建设性质。
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政府行为,建设资金大多来源于政府的财税收入。实质上,市政基础设施是纳税人心血和汗水的结晶。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是社会公益性项目,又要承受献礼、形象政绩的考验。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也陆续投入建设,大型工程、特殊工程数量显著增加,工程结构造型、结构体系日益复杂,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也将大量投入使用,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在当前形式下,加强市政工程质量监督队伍建设,探索工程质量监督方法和措施,切实履行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职责,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是摆在市政监督系统面前的首要任务。
1 规范市政工程建设市场
提高市政质量,首先要理顺、规范建设市场,执行市政工程的招投标规定。加强对质量责任主体执行法律、法规的监督,严禁不符合规定的单位、设施、材料进入市政工程建设市场。严格市政工程法定建设程序,规范工程建设各方行为,从严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制度,切实把好项目施工许可审查关,加强工程招投标监管工作,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竞争机制,依法规范建筑劳务分包市场,禁止无用工资格的个人、组织及“包工头”非法用工行为,确保市政建设健康发展。
2 强化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
市政工程施工图审查的目的是确保工程设计不损害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确保工程设计质量以及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是工程质量监管的关口。勘察设计质量对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部分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片面强调经济效益以致损害公众利益。而部分设计单位因屈于市场压力,迎合企业需要,致使设计质量问题频频出现,给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低劣设计的工程由于其先天不足,施工再努力,工程建成后仍会留有隐患和缺陷。各有关部门应认真贯彻《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配齐市政工程专业人员,强化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
3 规范工程建设各方质量行为
目前,市政工程建设中质量行为的不规范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①部分工程存在违反法定建设程序,办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滞后,存在先开工、后办理施工许可证等方面的违规行为o②部分工程的建设单位对原设计作了重大修改和变动时,没有按规定去重新申报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手续。③个别建设单位特别是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擅自降低节能设计标准甚至取消节能设计。④个别工程的建筑位置在建设前发生改变,但建设单位未组织补充勘察。另有相当一部分市政工程在工程竣工后,仍然没有办理好相关的法定手续,使得工程无法竣工验收。还有一些建设单位施工图审查意识不强,跳过施工图审查这一法定程序。
在工程施工方面,主要问题表现在:①部分施工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质量管理制度不落实。②工程资料管理违反程序要求,质量保证资料不完备。③混凝土结构方面,一些传统质量问题仍较多存在。④部分钢筋分项不满足规范要求。⑤部分砌体分项不满足规范要求。⑥地基基础方面,基坑支护或护壁措施存在安全隐患,防水附加层做法不正确是发现的主要问题。还有个别的企业不按图纸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不能严格执行工程技术规范,偷工减料,埋下质量隐患。
还有一些市政工程的监理单位,责任意识淡薄,旁站、巡视、平行检测制度不落实,使得施工现场的质量处于失控状态。其主要表现在:①部分监理单位的监理人员未取得相应上岗资格,专业配备不完整。突出表现是持注册监理工程师证的监理人员上岗率低,一部分监理工程师没有取得国家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②很多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未按监理规范要求履行监理职责。监理规划、监理细则没有针对性,突出表现是照搬监理规范的内容,而不是针对具体工程,可操作性差,不能有效对施工质量进行过程控制。③部分监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工作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部分监理单位对进场原材料控制不严,缺少明确意见,证明监理结论的附件材料不足。④旁站监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旁站记录或监理日志过于简单,不能反映监理人员的实际工作。一些有严重问题的工程,在旁站记录或监理日记里有所反映,但没有正式的通知单。因此,加大对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质量行为的力度显得尤为重要。
4 强化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和队伍建设,切实履行政府监督工作职责
市政工程涉及的范围广,施工干扰大,影响因素多,专业技术性强,技术要求高。建设部《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为监督机构提供了全面深入的指导,是监督工作的主要依据。
在目前的监督工作中,加强对施工进度的跟踪,随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及时、准确地对施工关键部位进行监督抽查,确保关键部位施工质量。同时,还要加强对工程参建单位违法行为的抽查,对承建的工程,采取日常抽查、定点抽查、监督巡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以利提高监管效能。表扬一批参建各方质量意识强、整体质量好的工程。对于发现的劣质工程,召开现场会,并邀请当地新闻媒体参加,对被检查单位的不良行为进行曝光,起到警示作用。
行政制度的重要性范文2
一、制度范式:服务型政府应然功能和实然构建的契合点
(一)实践偏差引起的反思
近年,服务型政府的理念不断深入领导干部和公众的心中,政府服务的行为方式不断创新,但由于民主观念、公众参与意识和传统体制等方面的制约,服务型政府的应然追求与实然构建之间存在着诸多反差甚至是背离的现象。一些急功近利的服务作秀,使公众普遍感到一种欺骗,影响了服务型政府的实际效果,也使服务型政府的正当性遭受质疑。因此,必须找到连接应然与实然的关节点,缩小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差距。从学理上看,制度范式是服务型政府应然功能和实然构建的契合点。
(二)制度范式的角色定位
根据库恩的范式理论,服务型政府可分为三种不同层次的范式。观念范式:基于特有的价值观念和标准所形成的理念,即基于在民,政府是代议机构的标准,在政府与社会的价值关系中,恪守社会作为价值主体与价值评价主体,政府相对于社会只具有工具价值的信念;规则范式:基于服务理念而衍生的一整套规则与程序,也即制度范式;操作范式:实现观念范式与规则范式的手段与工具。制度范式与价值观念有双向互动关系,价值观念规范着制度范式的基本模式,而制度范式的正常运转强化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就服务型政府而言,为确保政府权力基于公仆身份运作,克服权力的私人性对服务型政府造成的损害,必须要发挥制度的功能,实行权力的制度化配置。服务型政府的客观存在必然是一种制度形态的政府。制度范式成为服务型政府的应然追求与实然构建的契合点,是基于服务型政府价值理念具体化的必然诉求和最终得以实现的必要保证。否认制度范式的作用,服务型政府必然停留在意识抽象和观念层面。
二、制度供给:转型期制度需求与服务型政府服务的根本点
(一)社会转型期对制度供给的强烈要求
一方面社会结构变迁所引起的新旧价值体系并存要求尽快完成过渡型社会形态的价值整合;另一方面社会运行机制的转换带来的利益格局调整,利益主体多元化与利益群体关系复杂化,都要求政府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促进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社会利益的再分配以及社会阶层的合理流动。上述两方面需要并孕育了对制度有效供给的强烈诉求。然而制度短缺和制度失灵是转型期我国制度运行的基本特点之一,不完善的制度和淡漠的制度意识难以为服务型政府提供有效支撑。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之间存在着时间滞延、内涵错位等失衡问题。
(二)政府在制度供给中的优势地位
一是因为制度作为一种公共物品所具有的非排他性特征,使得个人和非政府组织在制度创新过程中面临高昂的制度供给成本,并且利益容易被他人窃取的困境,难以克服搭便车的问题,而政府可以通过强制使制度变迁得以继续。二是因为政府拥有比个人与非政府组织无以比拟的动员能力和资源配置权力,政府决定着制度供给的方向、形式、进程及战略安排。中国长期处于中央集体制下,个人和地方组织制度创新缺乏动力,难以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制度供给主体系统。因此,任何重要的制度变动只有得到政府的认可,或是由政府来发动,才能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实施。并且中国渐进式的改革隐含着转型――制度变迁――政府主导的内在逻辑。政府是中国制度变迁的第一推动力和实践主体,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初始条件和逻辑起点。
(三)服务型政府最大的最好的服务就是提供制度供给
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职责是,给社会制定一个人人必须遵守的制度框架或模式;制定政策以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满足公众对利益和劳务需要。政府作为在民的机构,首先必须根据人类最基本的价值要求如平等、公正、和谐、全面发展等来为社会提供制度、执行制度、纠正制度和创新制度。
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解决当前社会冲突、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摆脱制度失衡困境,其实质问题都是制度安排问题,其基本底蕴就是规范的制度供给。
三、制度公正:服务型政府制度建设工具维度和伦理维度的统一点
(一)制度工具的局限性
以工具主义和实践理性取向为主导的制度分析范式,习惯于将侧重点集中在转型过程的描述和如何转型等操作层面的问题,注重制度的技术性、实用性和效力,它映射到国家制度导向上必然导致增长主义以及对效率的片面追求,从而使得政府作为制度变迁的实践主体介入制度安排时忽视甚至否认了制度本身的价值含义、合理性及对行为主体的公正性。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政府权力的异化、社会利益的集团化、社会组织博弈实力的差异性等产生社会不公正的因素如果融入到制度之中并在制度中定格,那么将是制度形成不公正现象的深层本质根源。构建制度价值维度的制度公正分析框架,有助于我们拓展制度工具理性分析中的缺陷和不足。
(二)实现制度公正是服务型政府制度建设的基本取向
行政制度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 血液灌流;血液透析;重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中图分类号] R9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2(b)-0033-02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poisoning,AOPP)是国内常见的中毒引起的危急重症,中毒后常引起全身脏器功能损害[1-2],胆碱能危象是AOPP的典型临床表现,重症AOPP患者尚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呼吸衰竭等危重表现,因此临床上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本研究旨在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症AOPP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重症AOPP患者,均符合国家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断及分级诊断标准[3],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抽搐、肺水肿、呼吸麻痹等重症表现;血胆碱酯酶活性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有机磷农药中毒基础抢救措施如洗胃,并给予甘露醇或硫酸镁导泻,早期足量使用,使用阿托品及胆碱酯酶复能剂等;对于严重呼吸困难患者,给予气管内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并积极利尿、补液,预防脑水肿、休克、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血液灌流血流量为150~200 ml/min,灌流2~3 h后单独行血液透析6~8 h;透析治疗量为置换液2000~3000 ml/h,血流量设定为150~250 ml/min。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率、阿托品用量、昏迷至清醒时间、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
对照组治愈率为76.7%,观察组治愈率为9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相关观察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的阿托品用量少于对照组,昏迷至清醒时间、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有机磷农药进入人体后,迅速与胆碱酯酶结合形成稳定的磷酰化胆碱酯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酯酶的能力,乙酰胆碱酯酶大量蓄积于神经末梢,过度兴奋胆碱能神经,出现一系列典型的有机磷农药中毒症状,严重者常死于呼吸衰竭。重症AOPP发病急速,病情凶险,传统治疗方法常因不能及时清除毒物及高效恢复胆碱酯酶活性,死亡率较高。血液净化技术的应用在治疗重症AOPP中疗效显著,及早、反复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可有效清除血液和蓄积组织中释放入血的有机磷农药,提高治愈率[4]。
血液灌流是借助体外循环,将血液引入装有固态吸附剂(如活性炭、树脂吸附剂等)的容器中,吸附清除某些外源性或内源性毒物,并将净化的血液输回体内的血液净化方法,目前主要用于抢救药物或毒物中毒,在解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方面,早期连续的血液灌流可有效减少中间综合征的发生,其主要缺点为不能清除体内的电解质[5-8];血液透析是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扩散、对流体内各种有害及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电解质移出体外,达到净化血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目的[9-10],但对脂溶性较高或蛋白结合率较高的毒物无明显清除作用[11];两者联合既能清除血液内的毒素,又能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迅速减轻中毒症状及减少中毒引起的并发症。
综上所述,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症AOPP患者,可有效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事件及阿托品用量,缩短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 彭明,张伟,黄晋熙.血液灌流配合盐酸戊乙奎醚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J].临床误诊误治,2013,26(10):15-17.
[2] 刘卫民,韩桂枝,林丽,等.甲拌磷中毒致损伤性心电图ST-T动态演变1例[J].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2012,21(4):285.
[3]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883-888.
[4]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59-791.
[5] 王淑英.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34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4):235-236.
[6] 薛痕,蒲超,杨有芹,等.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救治重症急性中毒的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0,22(2):244-245.
[7] 于笑霞,王立新,吕增禄,等.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的疗效研究[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6,16(3):160.
[8] 王质刚.血液净化学[M].2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59-360.
[9] 宋春霞.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在重度急性中毒中的救治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33(6):68-69.
[10] 黄杨,尹文,郝路,等.血液灌流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医学杂志,2009,18(10):1077-1078.
行政制度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迟发性神经病;护理
有机磷农药中毒致迟发性神经病(organophosphate induceddelayed neuropathy,OPIDN)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并发症,严重者出现瘫痪,遗留有终身残疾,对病人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影响很大,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严密的病情观察和恰当的早期护理非常重要.对我院2006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2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致迟发性神经病病人的临床表现进行总结,给予相应的护理.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6例病人,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38.2岁±16.2岁;消化道吸收中毒20例,接触中毒6例;乐果中毒9例,氧化乐果中毒7例,甲胺磷中毒6例,对硫磷中毒4例;发病至就诊的时间为1d~6d;病人均排除糖尿病及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其他疾病.临床表现:
2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在急性中毒发生后5d~24d出现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和体征:肢体瘫痪,肢体无力,肢体感觉障碍如感觉手足麻木,腱反射以及跟腱反射减弱和消失,肢体远端肌萎缩,双足下垂,走路呈跨越步态,肌肉酸痛.
1.2方法
所有病人服毒后均有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和体征,记录病人的临床表现,尤其是周围神经的症状和体征.
均给予阿托品、氯解磷定、盐酸戊乙奎醚、补液、利尿、加速毒物排泄、营养神经及根据具体情况对症处理等综合治疗[1],同时对病人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所有病人均好转出院,住院时间15.5d±8.0d.
2护理
2.1心理护理
有机磷农药中毒后迟发性神经病表现各异,多为迟发,病人已经恢复又突发症状,病人常会产生恐惧心理;由于病程长、恢复慢,病人易产生悲观、消极情绪.护士应安慰、鼓励病人,给病人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给其讲解疾病有关知识、必要治疗和护理措施,了解和满足病人的各种所需,了解病人的感受,稳定病人的心态,配合病人家属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病人能积极配合各种治疗与护理.
2.2去除诱发因素
诱发因素包括各种疼痛、压疮、嵌甲、导管阻塞、尿道感染、便秘或粪块梗阻、骨折、脱位、异位骨化、甲沟炎等.声音(特别是突然的巨响)、寒冷、床单不平、衣服和绑腿太紧、鞋子狭小均可对病人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应定期常规检查这些情况是否存在,若有发生应立即处理或纠正.不良、深静脉血栓、病人精神过度紧张、外界气温急剧变化、衣服和鞋过紧均可使病人病情加重.
2.3健康教育
对病人的教育包括针对日常生活活动、坐位、转移、睡眠和符合身体力学等方面的理想.应预先告知病人出现异常表现的可能,教会病人知道保持运动平衡、和注意身体表现方面的变化,使病人能够迅速适应发生肌张力的改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功能.有精神异常的病人应加强监护,有痉挛者应佩戴胸部安全带或有专人接触性保护.
2.4治疗性训练
加强主动肌的活动,抑制抗肌的痉挛.通过重量负荷、关节压缩、肌腱颤动改善肌张力和运动控制能力,促进平衡.
2.5出院后健康教育
帮助病人及家属正确认识有机磷农药中毒致迟发性神经病,使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加强自我观察,定期随访,指导病人遵医嘱服药并告知药物的药名、作用、用药途径、副反应等.
3小结
对有机磷农药中毒致迟发性神经病病人的护理应做到:消除病人的情绪波动,改善其活动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个人卫生;减轻病人的疼痛、痉挛;增加关节活动度,扩大关节活动范围;改善强迫、改善在床或轮椅上摆放,让病人自觉舒适;预防或减轻与肌张力异常有关的并发症,如挛缩;消除有害的刺激因素,预防压疮发生或促进更快愈合,最终防止出现并发症后造成更大的其他损伤,促进病人康复.
行政制度的重要性范文5
【摘要】本文通过观察中药综合疗法干预对湿热瘀毒蕴结证盆腔炎性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得出结论:中药综合干预能显著改善湿热瘀毒蕴结证盆腔炎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 湿热瘀毒蕴结证 中药综合疗法 生活质量
盆腔炎性疾病是女性常见病,按临床发病过程分为盆腔炎性疾病和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炎)两种,炎性反应急性期如处理不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研究系统观察中药综合干预疗法对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盆腔炎性疾病的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妇科疾病诊断标准》和全国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诊断标准制定。
中医辨证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1.2纳入病例标准 全部入选病例均符合西医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湿热瘀毒蕴结证;年龄在18~50岁之间。
1.3排除病例标准 年龄在18岁以下,50岁以上者;中医辨证不属于湿热瘀毒蕴结证者;妊娠或近期准备妊娠的妇女,哺乳期妇女;合并有心、肝、肾和精神病等严重疾患者。
1.4研究方法 将160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分为中药综合干预疗法组(治疗组)80例与经带宁胶囊组(对照组)80例进行试验对照。具体方法:
治疗组:内服蒲皂愈炎汤。加减法:血瘀见症明显加当归、五灵脂;偏于湿热内阻者加茯苓、绵茵陈、白花蛇舌草、银花、黄芩;兼有炎症性包块者加夏枯草、三棱。每日将1剂方药加500m l水煮沸至150m l左右,倒出备服;残药再加水300m l煮沸至150m l左右,倒出备服。服法:每次服用150ml,分早晚2次温服。盆腔灌肠方:蒲公英、紫花地丁、赤芍、透骨草、元胡、半枝莲各15g, 伴有炎症性包块加三棱、莪术、夏枯草各10 g 。水煎浓缩至100m l 备用。
灌肠方法:患者取侧卧位,以8号一次性输液管插入,深度在12~15 cm左右,然后将药液倒入容器内于15min内缓慢注入。药注入完后,嘱患者将臀部抬高,尽量延长保留时间,以利于药物的吸收。灌肠时,药液温度以15度左右为最佳。1个月为 1疗程,月经期间暂停。
对照组:经带宁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温开水冲服。1个月为1疗程。合并用药:所有试验病例在试验期间不得合并使用消炎药及治疗本病的其他药物。
两组患者用药1个月为1疗程,2疗程结束后,随访 3个月后统计生活质量积分,3个月后进行生活质量改善评价。所有试验病例在试验期间不得合并使用消炎药及治疗本病的其他药物。
1.5观察指标 慢性盆腔炎局部体征、中医症状、舌、脉变化治疗前后分别记录1次;试验前、试验结束分别进行血尿便、心电图、肝、肾功能、妇科检查(子宫、附件)检查。
1.6疗效判定 采用症状积分量表法,分4个级别进行疗效判定评分。中医症状疗效判定。局部体征疗效评定。
1.7评分标准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进行评价,量表共有 27个问题,包括生存质量、健康状况、日常活动及自我感觉4个方面。该量表为自填量表, 不识字者由调查者填写。生活质量量表中每一问题按1~5分五级评分。生活质量评价标准:(1)完全改善;(2)显著改善;(3)改善;(4)无改善。
1.8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检验,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组内前后差异。所有运算均在SPSS11.0for windows软件中进行。
2 结果
2.1可比性分析 两组年龄、病程、病情程度、中医症状、症状积分、局部体征、合并用药等情况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两组治疗结果与疗效比较 临床疗效中药综合干预组优于对照组。
2.3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 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2.4两组治疗前后各项中医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变化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2.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6两组治疗前后、随访3个月后WHOQOLBREF各领域评分及总积分比较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7安全性评价 两组治疗前后检查血、尿、粪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等经x2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属妇科多发病、疑难病,湿热和瘀血系本病关键所在。因此临床上应抓住“湿、热、瘀”为其治疗要点。针对湿热瘀结这一主要病因病机,结合其局部病理改变,我们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采用蒲皂愈炎汤内服、盆腔灌肠方灌肠等综合疗法,结果表明采用中药综合干预组治疗盆腔炎性疾病,优于单独中药内服组,且远期疗效较好,具有明显的优势。
参考文献
行政制度的重要性范文6
一、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地按照中央、省、市、区统一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农村综合改革门标,坚持“巩固、推进、创新”的工作思路,深化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完善“以钱养事”,服务“三农”发展;加强财政管理,提高保障能力;监管农民负担,落实惠农政策,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不断推进,山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有的是过去长期积累下来的,有的是随着改革的深入逐步显现出来的,制约了乡镇农村综合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1、机构改革不全面。
一是区乡职责不清、权责不一的问题比较突出。目前乡镇政府承担的职能有50余项,涉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纤济和农民增收、基础没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环境保护、维扩农村稳定、汁会事务等方面,其中区对乡镇下达的指标仟务30多项,考核项目有20余项,其中一票否决的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个生产、计划生育、、环保等,一些本该中区级部门承担或者仅需乡镇配个的工作,也交由乡镇办理,区乡职责不清,权责不一。二是乡镇机构改革过于单一,存在“下改上不改”的问题。部门害怕乡镇改革后会出现“权利真空”,一边喊叫着要精简乡镇机构和人员,一边却在强调具部门利益的重要性,要求在乡镇改革中上下对口,保留人员或增加编制。
2、“以钱养事”运行不畅。
一是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吋,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三年过渡期,过渡期完成后如何完善,卜级没有明确的指导性意见。二是宣传发动不到位,农民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新机制运行监管体系不全。二是政府组织管理力量相对薄弱,监督管理不到位,服务主体处于难得管、没人管、管不了”的状态。四是服务项目由政府确定,服务主体由政府指定,没有引进市场竞争机制,缺乏活力。五是服务主体不强,中心服务人员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人事管理不明确、人心不稳,工作积极性不高,“以钱养事”的手段还很薄弱,对政府的依赖性高。六是农村公益项目合同中宏观约定的内容多,项目的确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形式化问题,随意性较大,针对性不强。量化考核存在凭个人关系、印象好坏评分,搞形式、走过场或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导致考核失真、失实。七是乡镇城建、农机、文化市场管理、畜牧防疫等方面的执法管理工作,由于服务中心不具备相应执法资格,而区级业务主管部门因力量不足,尤力承担全区的执法任务,导致乡镇门出现执法“真空”,管理缺位、断层,行政执法管理职能弱化。
3、乡镇财政运转困难。
一是二元体制下区乡财力与事权不匹配的制约还未根本改变,进一步加剧厂乡镇财政困难。二足镇村债务包袱沉重。二是“村财乡管”财务管理模式只是治标而非治本,不能从根本卜解决乡镇财政闲难。
4、村级集体经济薄弱。
当前大部分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无钱办事、债务沉重的问题比较突小,村级公共服务能力与村级财力的矛盾比较突小,在一定程度卜弱化了村级组织的组织功能,该办的事办不了,所承担的公共职能无法履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随着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村级组织运转困难,发展村级经济受到制约,消化债务来源少、进度慢,影响农村和階建没
5、惠农政策落实难、一是少数镇村干部认识不到位,认为只要不截留、不挪用,实实在在将补贴资金发放到户就行了,造成惠农政策宣传广度和深度不够。二是部门协调配合偏差等因素导致粮补面积核实存在不合理情况。三是补贴点多面广、部门权责个清,程序复杂,行政成本高,形成“广大农民受益、乡镇和部门作难”的局面。特别是乡镇财政所工作量大面广,人力有限限,经费不足,且责任被过度放大,影响工作积极性。
二、对策建议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是礼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和社会变革,不仅是经济领域的改革,而且涉及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意义更深刻,仟务更艰巨。 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农村综合改革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和部署上来。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批准叫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1、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坐
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乡镇机构改不只是乡镇政府白身的问题,还涉及到县(市、区)及以上政府的改革,必须足上下结合,上有县(市、区)体制改革的跟进,下有乡村治理结构的变革。二是根据乡镇的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框定政府职责,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机构和岗位设置、建立精十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二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率,强化乡镇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建设基层服务型政府,努力提高农村行政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2、完善“以钱养事”机制
一是省委省政府应尽快出台巩固完善伞省农村公益“以钱养事”新机制的指导意见,以更好地适应基层管理和服务新形势的要求。二是完善“以钱养事”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对“以钱养事”资金分配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强化公益服务的物质手段和经费保障。三是研究完善公益服务人员管理、服务合同管理、服务绩效考评、乡镇行政执法等方面的制度办法。
3、深化县乡财政体制改革。
一是科学划分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合理调整财政体制,逐步增强乡镇活力。合理划分收支范鬧,凡屈乡镇范围的收入均作为乡镇固定收入。在支出上本着乡事乡管,乡财乡理,乡事乡办的原则,承担辖区的公共财政支出。二是建立上级政府对县乡转移支付的必要增长机制,以保证基层政权组织和农村有关事业正常的经费增长需要。三是调整财政支小结构,逐步把农村社会管理支川纳入财政预算安排,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政权运转的财力保障制度,将村级组织运转财政补助经费纳入县级财力基本保障范围,逐步实现农村公共服务建社由财政供给,四是积极极筹集财政资余,继续抓好农村社会保障和汁会救助体系建设,构建农村社会稳定的安全网。五是建立激励型财政制度,促进县乡经济加快发展,实现财政收入有效增长,六是加强乡镇财政基础管理和基层建设,促进基层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4、壮大农村集体经济。